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案

2024-04-18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案(通用8篇)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案 篇1

一、重点部位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目前工程施工的重点部位为:屋面工程,外墙饰面工程,卫生间、沉箱、及阳台等防水工程,以上几项工程的质量通病主要为:渗(漏)水。其预防措施分别为:

1、屋面、卫生间等工程:容易出现渗(漏)水主要在屋面檐沟、落水管口、穿过屋面(卫生间楼面)的管道口四周等部位以及结构层有蜂窝麻面的部位。其预防措施如下:

(1)砼结构层必须振捣密实,浇筑过程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全程旁站,掌握好砼的坍落度,合理制定和控制浇筑时间,尽量避免高温时间段施工,砼浇筑完毕,按要求及时养护。

在浇捣砼后达到相应强度,等到模板拆除后闭水或淋水试验观察,如结构不渗水,即可按进度进入下道工序。若有渗水,必是结构梁板有局部未浇筑密实,因此,必须先将渗漏部位(蜂窝麻面)等封堵注浆,处理完后再次试水,至不渗水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2)各道工序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工序操作施工,各管道口、出楼面井道口四周在管道套管或井道安装好后,必须在做找平层之前先用细石砼封堵密实。

(3)找平层要按规范要求留置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大于6M,墙边、沟边、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根部应抹成圆弧形。排水坡度满足设计要求,坡向正确。找平层表面平整,牢固,不得有起砂、开裂、空鼓等缺陷。

(4)防水工序施工时,基层干净且要保持干燥,突出楼(屋)面的管根、落水口、变形缝等易发生渗漏水部位,应做好附加层等增强处理。

(5)防水层施工完毕后,须做闭水或淋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外墙饰面砖工程:容易出现渗(漏)水部位的是砌体与结构梁交接部位,外墙门窗边等位置。其预防措施如下:

(1)严格控制砌体工程质量,砌体砌至接近梁、板底时,要留一定空隙,待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天后,再用水泥砖补砌顶紧。

(2)结构梁柱与砌体部位内外均要按设计要求挂网,内墙挂纤维网,外墙挂钢丝网,网要绷紧,固定牢。

(3)外墙结构墙体穿墙螺杆要按交底方案要求处理。(4)控制抹灰工序质量,抹灰前基层要清理干净,要提前浇水充分湿润墙面。抹灰要分层进行,严禁一次成活。抹灰完成砂浆终凝后要酒水养护,不少于7天。

(5)控制铝合金门窗质量,铝合金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弹性材料填嵌饱满,并采用密封胶密封。有排水孔的铝合金门窗,排水也应畅通。

二、针对目前主要质量问题的整改措施

1、屋面梁板蜂窝麻面的处理:对已做完找平层的蜂窝,采用注浆,麻面用同标号水泥浆修补平整、光滑。对未做找平层的,按通常做法,凿除松动部分的砼,然后用高一等级的细石砼或水泥砂浆封补密实,修补平整。

2、卫生间结构楼板渗(漏)的处理:采用注浆的方法至结构不渗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楼板底用水泥浆修补平整,打磨光滑。

3、飘板沉箱(1#、2#楼)渗(漏)的处理:采用注浆的方法至结构不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楼板底用水泥浆修补平整,打磨光滑。沉箱内的积水须清理干净,回填采用轻质材料,严禁回填垃圾杂物等。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案 篇2

1 初灌不畅

初灌不畅是指在进行混凝土初灌后,孔内返水不畅或不返水,从而造成连续灌注困难的现象。严重时极易造成堵管事故的发生。

1.1 原因分析

1)导管连接不直或导管变形。2)混凝土被导管内壁上残留的混凝土卡住。3)最下面一节导管口插入孔壁内,被堵,在二次清孔时又没被完全冲开、冲净。场地土质为粘性土时更应注意,另外导管底部插入沉渣中也可能受堵。

1.2 处理措施

如果发现初灌不畅,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马上提出导管,清理干净后重新下管,重放隔水塞,且做到以下几点:1)下导管时导管要对准孔位中心,扶正、扶直。2)把变形的导管剔除换掉。3)把导管内壁残留的混凝土清除干净。4)二次清孔后,待导管内外压力平衡后再开灌,初灌要快捷速放,待孔内返水正常后缓慢、均匀地进行灌注。5)初灌前应使混凝土搅拌车正转一定时间,防止坍落度过小。

2 管内进水

2.1 原因分析

在混凝土灌注作业中,由于初灌量不足未埋住导管或由于导管密封圈破损致使泥浆进入导管内,从而造成混凝土离析。

2.2 处理措施

1)准确计算初灌量,保证初灌后导管埋深在1 m以上。2)导管底部至孔底间距控制在40 cm左右。3)严格检查导管密封圈,不合格的坚决剔除,重新安放。

3 桩体夹层

3.1 原因分析

1)孔壁塌落物混入混凝土。2)由于导管埋深不够而混入浮浆。3)管内进水,使混凝土部分稀释。

3.2 处理措施

为了防止桩体夹层的产生,现场灌注时应该注意:1)当钻孔二次清孔后,尽快组织灌注作业。2)专人测量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导管埋深不小于2 m)。

4 堵管

4.1 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符合要求,水灰比小,坍落度小等。2)混凝土搅拌质量不符合要求,离析现象严重。3)管内进水未被发现,造成混凝土稀释,水泥浆与砂石分离。4)导管内的残留混凝土未清除干净。5)灌注时间过长,表层已过初凝时间。

4.2 处理措施

如发现有堵管迹象,应上下窜管或振捣使之疏通。若无效,要尽快采取果断措施,把备用导管插入混凝土内足够深度,用泵将导管内的水抽干,恢复灌注。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勤查配合比,勤测混凝土坍落度且控制在180 mm~220 mm之内。为了防止堵管事故的发生,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灌注过程中时刻注意孔内返水情况。2)防止过大的混凝土粗骨料进入导管内。商品混凝土灌注时,可在漏斗的2/3处放置一个用6 mm左右圆钢焊制的钢筋网筛,这样就能保证进入导管的混凝土粗骨料粒径控制在20 mm~40 mm之内。3)上下两次放料时间间隔较长时,应适当提窜导管。4)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选好混凝土的运输路线,使交通畅通,节省时间,或者在配合比中加入缓凝剂,以延长初凝时间,保证灌注的时间间隔一定要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 埋管

5.1 原因分析

在灌注作业过程中,由于导管埋深过大,两次放料间隔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初凝及钢筋笼变形等原因,而造成导管难以拔出孔外,极易造成埋管事故。埋管可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5.2 处理措施

现场作业过程中应该做到:1)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导管埋深不大于6 m,一般为2 m~6 m,商品混凝土灌注时埋深宜为3 m~4 m左右。2)导管挂笼时,应转动导管一定角度后再往上拔。如不能使用导管搬平时,可备一条或数条三角皮带,扣在导管外壁上加杠杆转动。3)下笼或下导管时要缓慢均匀且扶正,避免钢筋笼变形而影响起拔导管。

6 断桩(断层)

断层的危害:从根本上讲,断层的危害在于引起桩身材料破坏,使断层以下土的摩阻力和端承力难以发挥出来,比如在远没有达到设计荷重的情况下,桩会突然产生较大的沉降,那就说明断层处的混凝土被压碎发生了材料的脆性破坏。

1)断层的位置越上越不利,越加剧危害程度。

2)断层的直观判定:如果比设计高出50 cm的桩头无浮浆渣层,而是洁净的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就说明浮浆渣层没有被挤上来而被闷在桩身,从而可初步判断在桩身产生了断层。

6.1 原因分析

1)混凝土卡在导管之中,提升导管后导管与混凝土脱离。2)导管连接处或导管破裂漏泥浆,未加处理就继续浇筑混凝土。3)对于易塌方或有地下渗水的土层,如果没有经常测量混凝土的浇灌高度,而按常规首次提升导管则会使其脱离混凝土。由于导管提拔过高,导致底部提离混凝土面或灌注作业因故中断,这样就造成了重大灌注事故——断桩。4)施工过程中孔壁塌方,落入已浇灌混凝土中。一般砂土层容易出现塌方。

6.2 处理措施

1)钻孔时遇砂土层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密度、粘度、胶体率好的泥浆作护壁。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钻孔时投入1 cm~2 cm的粘土块,让其在钻头转动中挤入孔壁,达到护壁的目的。2)有效地利用地形,充分增加钻孔内水头。3)若发生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出水泡,出泥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就意味着发生了塌孔,应立即停机,重新回填新粘土,待7 d~10 d后再重新开钻。

6.3 质量控制及技术措施

1)混凝土卡管后的技术措施:卡管位置在12 m以内,采用12 m长的振动棒直接振通混凝土。2)落管法:在导管上每隔1.5 m焊一圈ϕ18钢筋,然后突然落管,使导管内的混凝土快速下落,却又被导管卡座卡在ϕ18钢筋上,使落管受阻产生振动力而疏通导管。3)泵抽法:直接将管连同其内的混凝土全部提出桩孔,使之疏通,然后重新插入导管一直插进先浇入的混凝土2 m左右,利用泥浆泵将导管内的泥浆全部抽出,再立即浇筑混凝土。此时应注意,由于管底封闭,必须克服泥浆对导管的浮力,桩较长时往往需要配重才能将导管插入混凝土。4)提升导管的控制原则及注意事项:每次卸掉的导管的长度必须和浇入桩孔的混凝土高度相对应,必须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中2 m以上,即有效埋深为2 m以上。

7 结语

通过以上阐述,希望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能给大家有所帮助,在施工中还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施工。

摘要:结合工作实践,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初灌不畅、管内进水、桩体夹层、堵管、埋管、断桩六种质量通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指导施工人员正确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CJJ 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S].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案 篇3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处理措施

中圈分类号:U41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5-0059-02

1 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对道路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道路建设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数也随之增加。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操作又不规范,施工中的质量监管体系也不健全,诸多因素就造成了一系列的质量缺陷。本文从多方面叙述了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2病害产生的原因

2.1主观原因

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有些发包商为了节省工程投资造价,降低工程成本,将工程单价压得很低。一些具备施工条件的单位很难接受此项工程。这样就给技术力量低的单位来完成此项工程,他们以低廉的价格、简易的工序、拼揍的技术力量和施工机械进行施工。施工中管理不严格,监理水平有限,业务水平低。甚至没有试验室,缺乏必要的平行对比试验,抽样化验少,管理人员和机械设备力量不足,再加上对路基路面高标准严要求认识较低、缺乏强有力的质量意识等方面都会对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部分单位在管理上的疏漏,造成质量上的问题较多,有的为了节约资金,节省材料,获取更多的利润,在施工中不按质量要求去执行。例如。很多单位在施工中用回填土拌合三合土,这样拌合往往影响到质量。由于回填土的土质纷杂不均匀,给碾压和质量控制带来很大影响。

2.2客观原因

路基是形成路面的主要基础,柔性路面在荷载的作用下,过量的弹性和塑性变形新产生的表面翻浆和路面凸凹不平,其主要原因是路基强度不够所造成的,因而路面对路基支承的要求首先表现在路基低抗变形的能力。例如,哈尔滨地区是处于寒冷地区,经过一段时间车行量的运行,致使路面出现翻浆。

由于沥青材料及以沥青作为胶结斜的沥青面层,具有热软冷脆的特性,故沥青路面的病害形成主要表现为两个相反的方面:一是波浪、拥包和车辙;另外就是开裂,并进而形成坑凼或松动脱落;前者是沥青面层塑性变形逐渐累积的结果,与沥青的种类、稠度、用量及混合料的配合比有关,而后者则是沥青面层的抗变形能力小于路面的变形改造成的。除亦与产生波浪、拥包的因素有关外,实践还表明,它与整个路面的强度,特别是刚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3路肩、边坡质量通病

3.1路肩、边坡松软

路肩碾压不到位或者填方宽度不够最后以松土贴坡,或者路基填方属砂性土或松散粒料,所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差。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填方路堤应分层碾压,两侧应分别超宽2d cm~30 cm,最后路肩修整时施以削坡,不得有贴坡现象,路肩的密实度应达到轻型击实的90%以上;路基填方如属砂性土或松散散料,其边坡应砌护坡或栽种草皮、灌木丛以保护或加大边坡坡度,一般应大于1:2;在路肩外侧,用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护肩带,其最小宽度不小于200 mm;铺条形草皮或全铺方块草皮进行边坡植被防护,前者用于一般路堤边坡。后者用于坡长8 m以上的高填方边坡;采用片石、卵石或预制块铺砌在边坡表面,用以加固边坡。

3.2边坡过陡

受条件限制等因素影响,下层路基填筑宽度窄于路基下口设计宽度。即填土路堤边坡坡度小于设计坡度,即土质边坡小于1:1.5。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要按照设计边坡坡度施工,使用坡度尺检查控制坡度,不小于设计规定,如无设计规定,一般不得小于1:1.5;如受条件限制,边坡小于1:1.5时,要砌砖石护坡,边坡直立时要砌筑挡土墙。

3,3路肩积水

路肩碾压不实,与路面接茬处的路肩经右侧车轮反复碾压而下沉,形成沟槽,或者虽已碾压但未经修整,形成横向反坡,结果造成路面边缘部位积水,积水下渗后使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按设计横坡进行碾压修整,使密实度不低于轻型击实的90%,横坡偏差不大于+1%;要求路肩不得有积水现象。

4沥青路面质量通病

沥青路面在竣丁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

4.1主要原因

施工控制问题。目前,路面丁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此病害是雨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局部变形,扩展成网状裂缝。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初期虽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照射下,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

4.2预防措施

(1)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范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

(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丁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

(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

(5)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5 回填压实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带水回填均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

5.1 超厚回填

(1)现象:一种是路基填方,一种是沟槽回填土,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严重者,用推土机一次将沟柏填平。

(2)危害: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如是道路,将造成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如是管道,其胸腔部位便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使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和地面荷载,可能造成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

(3)原因分析:①施工技術人员和操作工人对上述危害不了解或认识不足;②技术交底不清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力;③施工者有意偷工减料,不顾后果。

(4)治理方法:①加强技术培训,使施丁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②要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有关规定;③严格操作要求,严格质量管理;惩戒有意偷工减料者。

5.2 倾斜碾压

(1)现象:在填筑段内随高就低,使碾轮爬坡碾压,

(2)原因分析:在填筑段那未将底层整平,即进行填筑,或在沟槽内填筑高度不一。使碾轮在带有纵坡的状态下碾压。

(3)危害:碾轮压实重力产生分力损失,在纵坡上使碾轮重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就越大。

(4)治理方法。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路基地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做成台阶。回填沟槽分段填时,应分层倒退留㈩台阶。台阶高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不小于1m。

5.3挟带大块回填

(1)现象:在填土中带有大砖块、大石块、大混凝土块、大硬土块。

(2)危害: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另外,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沉陷。

(3)原因分析:①不了解较大块状物掺人土中对夯实的不利影响;②不愿多运弃土方和杂物;③或交底不明确,或控制不严格。

(4)治理方法:①在回填土交底中要向操作者讲明带块状物回填的危害,使操作者能自觉遵守;②要严格管理,对填土中的大砖块、大石块、大混凝土块要取出,对大于10 cm的硬土块打碎或取出。

6 结束语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案 篇4

1、活动开展目的:

通过开展本次钢筋加工制作及安装质量通病的整治活动,使施工作业人员加强钢筋施工的质量意识,稳步提高钢筋加工及安装一次性验收合格率。通过本次活动后,要求本项目的钢筋数量及钢筋连接质量能够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骨架尺寸及钢筋间距合格率需达到90%以上,钢筋保护层的合格率达到85%以上,预应力管道定位能够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活动内容及措施

项目部将钢筋加工制作及安装质量放在质量检查的突出位臵,在每月定期的质量检查活动中,重点加大对钢筋加工制作及安装检查及整改力度,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及质检员在平时加大对钢筋加工制作及安装施工质量巡视的力度,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钢筋加工制作及安装的施工质量。在检查过程中,重点检查钢筋的数量、钢筋骨架尺寸,钢筋间距、钢筋连接、钢筋保护层及预应力筋施工的施工质量,分析产生各种质量通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指导现场钢筋施工。

3、活动开展的方式

由项目总工带队,每月组织项目质检部、工程部、试验室、物资部等相关部门对项目部各个钢筋加工制作及安装场地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形成文件下发各工区或各作业队,要求各工区或各作业队按要求进行回复,质检部进行复检。在现场检查时要求施工班组长到施工现场,现场提出整改措施,使检查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4、钢筋加工制作及安装质量通病:

钢筋数量 存在的问题:

钢筋数量与设计图纸不符。

产生的原因分析:

施工作业人员偷工减料或对设计图纸不熟悉。采取的措施:

要求现场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对每种型号的钢筋数量必须认真检查复核。(2)钢筋骨架尺寸 存在的问题:

钢筋骨架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产生的原因分析:

胎膜的尺寸有偏差或施工时施工误差超过规范允许值。采取的措施:

对现场的钢筋胎膜进行检查复核及整改,施工时加大对钢筋骨架的尺寸控制,在施工过程控制好钢筋的骨架尺寸。(3)钢筋间距 存在的问题:

箍筋间距及主筋间距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产生的原因分析:

施工时未严格按要求进行布臵,施工连环箍筋时没有注意安装顺序。采取的措施:

钢筋绑扎时划线进行绑扎,加大检查力度,钢筋绑扎要牢固,连环箍筋绑扎时每一组箍筋的顺序要一致。(4)钢筋连接 存在的问题:

钢筋绑扎连接及焊接的搭接长度不足,焊缝质量较差,焊渣未清除,直螺纹套筒连接不符合要求。产生的原因分析:

钢筋班组施工未按要求进行施工,直螺纹丝头制作不合格,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

采取的措施:

1、对钢筋焊接连接、墩粗直螺纹套筒连接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2、对进场直螺纹套筒应严格检查螺纹内劲、中经及材质,加强对成品的检测工作,以减少不合格的批次,加强试套,发现松动可采用负偏差套筒。

3、须配备专用螺纹环规,须固定作业人员,按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丝头检验,按要求填写自检表格,检验不合格应废弃。

4、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不合要求时应将钢筋端头切掉,保证丝头面平整、垂直。

5、严格控制丝头长度,不能随意过长或过短,丝头加工后应加护套防护,护套应有足够的长度。

6、现场安装时,必须保证安装在同一节钢筋笼的每根钢筋长度相同,且钢筋笼端面每根钢筋要保证在同一垂直于钢筋笼轴线的平面上。还要在丝头计算安装后的套筒根部位臵做明显的标记,以便检查安装后的套筒内两端钢筋进入套筒的长度。要在安装完毕后,按比例拧开螺母,抽检钢筋实际间隙,两钢筋头之间的间隙应尽量小,不得大于6mm,否则应重新安装。(5)钢筋保护层控制 存在的问题:

钢筋的保护层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主要是钢筋偏位。产生的原因分析:

钢筋预埋不准确、偏位,钢筋的骨架加工尺寸不满足要求。采取的措施:

钢筋预埋时加大对预埋钢筋位臵的控制,在浇筑混凝土前技术员需要加大对预埋件的验收力度,同时加大钢筋骨架尺寸施工的控制。

钢筋保护层垫块只能使用尺寸标准的砼垫块或塑料垫块,砼

垫块强度不得低于同构件砼强度,垫块厚度按设计保护层厚度制做。为落实保护层厚度,确保结构物的耐久性,要求:水平面放臵垫块每平方米不超过6个,竖直放臵垫块每平方米不超过4个。(6)预埋钢筋偏位 存在的问题:

墩身预埋钢筋在承台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偏位,影响墩身钢筋施工。

产生的原因分析:

钢筋预埋时位臵不准确,或连接点绑扎不牢固,绑扣松脱,钢筋固定不牢,混凝土施工时碰撞预埋钢筋,造成钢筋偏位。采取的措施:

测量完毕后,根据定位控制线先定位箍筋,在箍筋上划线并安装主筋,固定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同时,在预埋钢筋内部设臵定位钢筋,防止安装位移。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避免接触预埋钢筋,浇筑过程中发现钢筋偏位应立即调整并重新固定。(7)预应力管道定位 存在的问题:

预应力管道位臵与设计位臵有偏差,管道定位钢筋间距过大不符合要求。产生的原因分析:

预应力管道的定位筋的间距过大,导致预应力管道的位臵与设计有偏差。采取的措施:

预应力管道定位钢筋的设臵在曲线段及直线段均不能大于设计值,并且要求定位筋要牢固,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加大检查力度。

5、原材料及施工机具控制

原材料控制:

钢筋加工场地要集中并硬化,防雨、防水;钢筋堆放整洁、作业场布局科学合理;工人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并持证上岗。具体应按临建标准化规定执行。

运至现场或在现场生产加工的钢筋,经过检验后应重视对其仓储和使用管理,避免因材料变质或误用造成质量问题。一方面应合理调度,避免现场钢筋大量积压,另一方面,坚持对钢筋原材料应按不同类别堆放,挂牌标志,并在使用时现场检查督导,对未进行复检的钢筋,若需紧急放行时,只能放行到制作中,不能放行到成品中。但制作完毕后,在绑扎安装验收前,必须检验合格。

6、钢筋加工机械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机具进行定期校正,并且必须配备相应的操作人员。

7、后续活动开展计划

质量通病预防施工方案 篇5

目录

第一节、编制本方案的目的..................................................................2 第二节、质量通病的防治......................................................................2

一、现浇楼盖质量通病..................................................................2

二、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质量通病..................................3

三、建筑物临空防护栏杆质量通病..............................................4

四、外墙饰面砖、湿法(灌浆)安装石材饰面板质量通病......5

五、铝合金、塑钢门窗工程质量通病..........................................8

六、建筑电气安装质量通病..........................................................9

七、采暖卫生安装质量通病........................................................10

第1页,共10页 重庆第十建设有限公司·宝龙城市广场二期A区、B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第一节、编制本方案的目的

为提高本工程质量,克服质量通病,规范本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特编制本方案。

本方案是对本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专项防治,未列入本防治要点的其它质量通病将另行制定专项防治措施。

在本工程的施工和竣工验收等过程中,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方案。

本方案由项目技术部组织实施,各分管质量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责履行本方案的有关内容。

第二节、质量通病的防治

一、现浇楼盖质量通病

主次梁交接处主梁应先绑扎基本箍筋后,再按设计图所要求绑扎附加箍筋。框架节点核心区箍筋间距肢数应先定位核心区箍筋肢数,后绑扎梁筋,最后调整箍筋间距。

梁、异形柱、剪力墙暗柱截面宽度相同时,洞口处梁筋按KL锚固长度锚入暗柱内,除按《重庆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程》所标大样进行设计和施工外,梁净跨长度小于2400㎜时防止梁筋过大变形。

保护层控制措施中严格制止钢筋支撑件直接放臵在模板上。应采用规格统一的花岗岩垫块,上面采用钢筋铁板凳支撑件控制保护层厚度。

板面钢筋在制作时严格控制钢筋下料长度及负弯矩筋的弯钩长度,绑扎就位应准确,优先选用长板凳铁支撑上层钢筋(采用马凳铁支撑上层钢筋的应按每500㎜梅花型布臵,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宜设臵间距不大于300㎜的马凳铁支撑件),预先设臵支撑件铺设输送泵、走道板,保证施工时钢筋不位移、不变形。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踩踏钢筋,振动棒尽量避免碰撞钢筋。

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臵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臵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宜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同板面筋钢筋网片、宽度不小于1000mm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第2页,共10页 重庆第十建设有限公司·宝龙城市广场二期A区、B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2㎡范围内宜设臵一处。楼板厚度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的楼板数且不少于3个自然间进行抽查。板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报项目监理部,并拿出处理方案。

现浇梁板浇筑后,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序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直接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支撑和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支撑立杆下部必须安装垫木(厚度不小于40㎜,面积不小于400㎝2),上部应有U型调节托,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

施工缝的位臵和处理、后浇带的位臵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梁底模应设臵独立支撑,保证梁板拆模后的楼盖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宜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现浇板的板底采用免抹灰施工工艺措施。

二、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质量通病

顶层框架填充墙和高层建筑的外墙不宜采用非烧结砌块等材料;当采用上述材料时,墙面应增加满铺直径不小于1.0㎜的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

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暗埋管线开槽处,应采用增加钢丝网抹灰处理,钢丝网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充墙不应留设脚手眼。

填充墙应沿柱、墙全高设拉结筋,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拉结筋应与墙、柱连接牢固,宜采用预埋和植筋的方式。

第3页,共10页 重庆第十建设有限公司·宝龙城市广场二期A区、B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构造柱钢筋宜采用预埋,上下钢筋应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漏设的钢筋经处理后应进行检测。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边的砌体应留臵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并错开不小于60mm。严禁构造柱与上部梁混凝土一齐浇筑。

填充墙砌体砂浆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水平灰缝及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小于80%,且不得有透明缝、瞎缝、假缝。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砌筑完应至少隔7天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不宜少于30d再进行抹灰。

暗埋管线开槽处应先行补槽处理,并进行隐蔽验收。

三、建筑物临空防护栏杆质量通病

防护栏杆(板)设计的安全高度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相应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高度为面层以上的净空高度,初装饰房必须扣除相应面层的厚度。安全高度起量位臵应从可踏面起算。注:当栏杆(板)下部为实心体且高度小于450㎜,栏杆内侧实心体水平面宽度大于65㎜时,其实心体水平面应视为可踏面。

采用玻璃做防护的,应执行《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现行标准、规范和本要点规定,以及《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的要求。采用金属材料做防护的,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等现行规范、规程和本要点的规定。

活动场所防护栏杆(板)必须采取防儿童攀滑的构造,竖向杆件的净空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当采用玻璃做防护栏杆(板),必须采用夹层玻璃或钢化夹层玻璃。当外装饰为玻璃幕墙时,内侧应按《建筑玻璃技术规程》的要求采取保护措施,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碰撞后可能发生高处人体或玻璃坠落的情况,内侧必须采用可靠的护栏。

防护栏杆(板)制作与安装所使用材料的材质、规格、数量和木材、塑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4页,共10页 重庆第十建设有限公司·宝龙城市广场二期A区、B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防护栏杆(板)的施工前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先进行“样板”的施工,经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安装,检查时应提供原材料合格证明、复验报告以及相关检测报告。

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臵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护栏安装必须牢固。栏杆护手与立柱、立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不得直接埋管或点焊于膨胀螺栓上。栏杆杆件应光滑,不得有毛刺。

栏杆(板)安装预埋件的数量、规格、位臵以及防护与预埋件的连接接点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连接的金属、塑料栏杆及扶手必须进行满焊。预埋件(或后臵预埋件)连接节点、防雷连接节点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栏杆(板)的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坠,无漏刷,附着良好;金属栏杆的除锈等级和涂层干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验收时应检查涂层的附着力和涂层干膜的总厚度,设计无要求时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并有相应的记录资料。

在防护栏杆(板)安装施工完工后,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在移交房屋时出具栏杆等临空防护的合理使用年限和合理使用说明书。

四、外墙饰面砖、湿法(灌浆)安装石材饰面板质量通病

1、外墙饰面砖规定

饰面砖粘贴工程的找平、防水、粘结和勾缝材料及施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较大、较重饰面砖(如文化石)的粘结材料应采用试验合格的专用粘结材料,并可采用拴、挂等加强牢固措施。粘贴工艺应经建设(或监理)单位批准后才能实施。

饰面砖施工前,在相同基层上应预先做出样板墙,并进行粘结强度试验,不合格时,应重新调整找平层、粘结层材料配合比或改进施工工艺。样板墙经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方能进行饰面砖施工。

面砖应具有出厂检验合格证,进场复验性能指标符合标准,吸水率不大于6%;上墙前应认真挑选,色泽、尺寸(偏差大于1mm)不一致的砖分类堆放,以防混杂与同一墙面;边缘不整齐,棱角损坏的不得使用。

第5页,共10页 重庆第十建设有限公司·宝龙城市广场二期A区、B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找平层砂浆和面砖勾缝砂浆应有防渗性能。粘贴面砖的砂浆应采用水泥基粘结材料,不得采用有机物作为主要粘结材料的产品。各层砂浆按样板墙配合比认真计量,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添水加灰。

基体积灰积尘应刷洗干净,基体润湿,含水率适度;表面不应过于光滑,混凝土基体表面应用水泥浆洒毛、拉毛;不同材料接触处应挂钢丝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加气混凝土块、空心砖等非烧结材料的轻质填充墙表面应满挂钢丝网。脚手架孔洞堵严塞实。

找平层的表面平整度、立面垂直度应符合要求,流水坡、滴水线等细部应抹出。

找平层应有足够强度,严格控制养护龄期;粘贴面砖前基层应提前浇水润湿,含水率适度,饰面砖应浸水吸足水后,表面晾干;贴粘时手法正确,用力均匀,个别面砖为纠偏不能反复移动、揉压、敲打;应避免在夏季酷热季节高温下,镶贴饰面砖。

施工排砖:从阳角或门窗开始,非整砖留在阴角,阴角处应留出面砖勾缝位臵,使其勾缝密实、防渗;如遇孔洞,管线、灯具、设备的支架,应使用整砖套割吻合;临边的部位,如:阳台、窗台、腰线、雨蓬、压顶等饰面砖的压向应正确,立面阳角采取碰角做法;排水坡度及滴水线高度应符合要求。

面砖勾缝应采用专用工具操作,使灰缝压实、平直、光滑,深浅一致,无裂纹。

饰面砖镶贴3天后,用小锤轻轻敲打饰面砖检查空鼓情况。贴面砖砂浆达龄期后,应在外墙面砖实体墙上进行粘结强度试验。

2、外墙湿法(灌浆)安装石材饰面板规定

饰面板安装的预埋件(或后臵埋件)、基层焊接钢筋网及连接件的数量、规格、位臵、连接方法、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后臵埋件应进行抗拔强度检验,试验结果应达到设计要求。饰面板材不得有暗缝或其他隐伤,不应使用有缺边掉角、局部污染变色的板材;板材加工的长、宽、厚、角度、平度、光泽度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材料标准。大理石板材严禁用于外墙。

第6页,共10页 重庆第十建设有限公司·宝龙城市广场二期A区、B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基层:墙、柱面的平整、垂直度超过规定的偏差,应事先剔平或补齐,基层应清洁干净,并浇水湿润基层,光滑的表面应凿毛。

3、施工准备要求

钻孔:每块板上下边打孔数量不得少于两个,孔径一般为5㎜,孔眼端部为长度的四分之一(每边两孔时),采用切槽工艺应按石材幕墙要求施工。

连接件:应使用直径不小于2㎜的铜丝、不绣钢丝等防腐材料。灌浆体:厚度大于25㎜时应事先用细石混凝土找补;水灰比不宜过大,白色饰面板应用白水泥。

板材粘贴之前必须对板材的反面作抗渗处理,先清扫并用湿布擦干净,然后用防碱背涂剂涂刷两遍,应注意控制稠度,刷浆必须均匀且不得漏刷,刷浆后阴干养护不少于7天。

钢筋网的焊接:先绑扎(或焊接)竖向钢筋在基体预埋体上,然后将横向钢筋绑扎(焊接)在竖筋上,钢筋网与基体连接应牢固,稳定;

外墙面在顶面无可靠遮雨设施情况下应用板材做压顶,与立面板材交角处应做成45°交角式或挑边,当底面宽度大于300mm时,应采用干挂法施工。

交角板缝应留设1.5~2㎜缝隙,缝中5㎜深度内的砂浆必须清理干净,最后成活前用密封胶注满。

4、施工工艺要求

安装饰面板:应着重检查板下边连接件与钢筋网是否拴紧套牢;连接件的规格、股数应符合设计;用托线板找垂直,水平尺找平整,保持接缝均匀,上口平直,如有不平可用砂浆或木楔固定,在横竖缝表面宜用石膏其它材料贴在表面作为临时固定,并防止漏浆。

灌浆:每层深度不可超过板材高度的1/3且灌浆高度不大于15cm,每层灌浆后应停歇1~2h,以水泥初凝为度,每排饰面板最上一层砂浆应灌至比板上口底5~10cm处,使板缝与灌浆缝错开;灌浆时应用工具轻轻捣实,用橡皮锤轻击板面,排除空气及时擦净浮浆,灌浆最上一层终凝后,木楔轻轻拨出。

第7页,共10页 重庆第十建设有限公司·宝龙城市广场二期A区、B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嵌缝:清理缝隙不得有石膏等杂质,干接缝用排笔醮粥状水泥浆填入缝内,用棉纱擦均匀,嵌完缝后及时将板面水泥浆擦净。采用耐候胶嵌缝应符合石材幕墙的相应要求。

五、铝合金、塑钢门窗工程质量通病

1、门窗的制作与安装

门窗加工前,应对其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透性能进行定型检测,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必须对门窗型式进行修改,重新检测合格后才能正式加工。

塑钢门窗应检查型材或内衬增强型钢壁厚和内衬增强型钢的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门窗洞口四周应按照门窗框固定连结位臵设臵预埋件,不得将门窗外框直接埋入墙体,严禁在砖墙上用射钉或钢钉固走,也不得在多孔砖上用膨胀螺栓固定。砌体上的预埋件应使用小型混凝土砌块。

固定连结件位臵应距边框及中横框、中竖框与边框交接处的两侧不大于150㎜,其它固定点间距不大于500㎜,每个连结件不得少于两个固定点。

连结件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宽度不小于25mm的镀锌冷轧钢板,两端伸出窗框与墙体固定;铝合金门窗的连结件(铁脚)应与门窗框配套使用。组合塑料门窗的拼樘料应采用与其内腔紧密吻合的增强型钢作为内衬,型钢两端应比拼樘料长出10~15㎜。

2、门窗的密封

分层填充缝隙用的材料选用闭孔泡沫塑料、发泡聚苯乙烯等弹性材料,填塞厚度不宜大于20㎜,填塞不宜过紧,以能自行发泡膨胀,起到防水止漏、隔音保温、防止窗周结露的作用为准。

应按规范要求在缝隙外表留5~8㎜深的槽口,打注嵌缝胶。在施工装饰面层时应嵌木楔,待装饰面完成后,取出木楔,槽口应连续贯通,清理干净浮灰。在槽内由下而上打注嵌缝胶,窗下槛抹灰时应伸人下槛3~5mm,在阴角处打注嵌缝胶。注胶前应清洁表面,注胶后应检查注胶是否连续,防止漏注。嵌缝胶不得有脱落、起皮,无弹性,胶面开裂等缺陷,第8页,共10页 重庆第十建设有限公司·宝龙城市广场二期A区、B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有关隐蔽工程应作好隐蔽记录。

副框与门窗框以及拼樘料之间的拼接缝处均应用密封胶封严。

3、玻璃安装

玻璃在窗框中的最小安装尺寸应满足要求。

门窗玻璃安装不得直接接触型材。安装铝合金、塑料框、扇玻璃时,玻璃应设臵与槽同宽的搁臵支承垫块和定位块,其安装位臵应距槽角1/4边长处。支承垫块长度不得小于50㎜,定位块长度不得小于25㎜。

密封条应留有伸缩余量,一般比装配边长20~30㎜,在转角处斜面断开,并用胶粘剂粘贴牢固;密封膏密封缝口要求均匀,表面平整光洁。

4、门窗配件

门窗配件应齐全配套,禁止使用与产品型号不配套的替代配件。紧固件、五金件、增强型钢及金属衬板应进行表面防腐处理,验收时发现锈蚀的该类配件必须全部撤换。塑料门窗滑撑铰链不得使用铝合金材料。

配件安装位臵正确、牢固、灵活适用,配件安装齐全。推拉门窗扇必须有防脱落措施。

六、建筑电气安装质量通病

对整个建筑物或其中各个部分,施工前应明确其进户干线上设臵漏电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整定值;配电系统应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超过0.5A的漏电动作保护器;

暗埋电气配管采用短配加套法,进箱盒处一管一孔,严禁导线直接暗埋于墙内或混凝土内;严禁柔性导管暗埋于墙内或混凝土内;

装饰工程中吊顶内明装UPVC管接头处应粘胶牢固,柔性导管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

导线按相分色符合规范规定,开关后出线可采用白色或与进线同相色;

导线连接前应进行线间绝缘电阻和对地绝缘电阻测试,测试项目应完全(相线、N线、PE线相互间绝缘电阻和三种线对地绝缘电阻);

导线连接应采用压接或焊接,导线连接不得采用绕接,禁止接头处虚接;禁止接头只用黑胶布不用绝缘带包扎。

第9页,共10页 重庆第十建设有限公司·宝龙城市广场二期A区、B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处的管线应作变形补偿处理。

接地支线严禁串联,金属线槽及其支吊架应作好跨接处理。

七、采暖卫生安装质量通病

给水管道丝接处应清除填料后防腐;管道应根据不同环境选择相应防腐材料。

暗埋给水管丝接头不得使用生料带,隐蔽前必须按规范要求试压。塑料给水管道支吊架设臵合理,考虑消除管道伸缩的自由臂长度,安装完毕后应达到管道不晃动;

管道安装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方能隐蔽或进入下一道工序。

地漏必须保证防臭功能,其排水支管宜设存水弯,如条件不允许,地漏水封高度应不小于50mm。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篇6

为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提高施工企业对工程质量的责任感,积极开展“用户满意工程”活动,认真扎实做好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我单位特制定以下质量通病治理方案和实施措施:

一、实施方案:

1、严格按照住宅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由技术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对图纸中出现的错误或不明确的地方向设计人员提出,并出具设计施工方案;

2、加大住宅工程质量控制力度,生产技术科组织项目部人员对各分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决不留下质量隐患;

3、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规范,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专项治理;

4、严把材料关,对影响住宅工程室内环境的建筑材料一律不得进场,必须采用无辐射有害物质、无污染、绿色产品;

5、加强对住宅节能工程质量的控制,选择有安装资质的队伍进行安装,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检测;

6、公司生产技术科每月召集项目部质检人员、施工员召开住宅工程质量现场会,对发现的问题及隐患及时返工或整改处理;

7、认真做好竣工工程“回访”工作,对广大住户对住宅工程质量问题认真对待,维修率达到100%,做到住户满意。

二、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及防治措施

(一)散水坡渗水通病与防治

地下室一层外墙顶部向下洇湿渗水,有的发黑发霉,破坏了室内环境,加大了室内湿度。原因分析

(1)散水坡与结构主体墙身未断开。

(2)纵横向伸缩缝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升、降而产生裂缝。(3)散水坡宽度小于挑檐长度,散水坡起不到接水作用。

(4)散水坡低于房区路面标高,雨水排不出去,导致积水。

(5)散水坡结构埋置深度未超过冻结层,受冻后散水坡结构遭受破坏,产生裂缝,导致渗水。预防措施

(1)散水坡应从垫层到找平层和面层与墙身勒脚断开,防止建筑物沉降时破坏散水结构的整体性。要按房屋建筑轴线设置温度缝,防止因温度变化酿成散水坡伸缩而损坏散水坡。散水坡的坡向和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抹水泥砂浆罩面,必须抹压密实,结合牢固。散水坡设置的纵向、横向伸缩缝隙均采用柔性沥青膏或沥青砂浆嵌填饱密实。

(2)散水坡的标高必须高于房区路面标高,排水应通畅,严防产生积水而浸泡基础。散水坡面层要加强养护,防止开裂。

(3)屋面上无组织排水房屋的散水坡宽度宽于挑檐板150~200mm,使雨水能落在散水坡上。治理方法

(1)散水坡与主体结构之间出现缝隙产生渗漏的维修,可采用无齿锯沿着裂缝锯成深20mm,宽15mm的沟槽,清扫干净,内嵌填密封材料封堵严密。(2)散水坡标度低于房区路面标度的维修,将原散水坡水坡表面凿毛,用清水冲冼干净,铺抹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其高度一定要超过房区路面20mm以上。并留出温度缝和沉降缝,按要求内嵌填密材料,封堵严密。

(二)预埋件根部渗水通病与防治 现象与危害

预埋件根部外墙内侧出现洇湿渗水,破坏了墙内的装饰层,影响美观。原因分析

预埋件安装不牢固松动,或者外墙装饰后凿洞打孔安装预埋件,或者受冲撞,抹灰时新老砂浆结合不牢,而酿成空鼓和裂缝。有的后安装预埋件不填洞,导致渗水。预防措施

预埋件(如落水管卡具、空调托架等)安装必须在墙面饰面之前。安装预埋件时要严格控制规格、数量、位置和标高、间距、安装要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和位移等缺陷。对铁预埋件在安装前,必须认真进行除锈和防腐处理,使预埋件

与饰面层结合牢固。

抹灰时,对预埋件的根部必须精心操作,抹压密实。严禁急压成活后,不得随意冲撞和振动,防止因外力使预埋件松动,与饰面抹灰层脱离产生裂缝。防治方法

对预埋件松动或空没没有填实或出现裂缝的维修,应在预埋件周围凿出20mm×30mm的环沟,用水冲洗干净,拌制微膨胀水泥砂浆,分层进行填充抹压密实,外涂同墙体同色的防水胶两遍。

后安装空调而凿孔穿线,洞孔没有填塞时,应清洗干净,内填嵌密封材料,外抹水泥砂浆覆盖层。

穿墙管道根部渗漏维修,应用c20细石混凝土或1:2水泥砂浆固定穿墙管的位置,穿墙管与外墙面交接处应留设20mm×20mm的凹槽,内设置背衬材料,分层嵌填密封材料。

(三)屋面出入孔渗漏水通病与防治 现象及危害

屋面出入孔经常渗漏水,屋外下雨,屋内也跟着下雨,人们上下楼很不方便。原因分析

1、不上人屋面,出入孔时不注意保护防水层,将防水层踩坏,没有及时进行修补,下雨时出现渗漏水现象。

2、屋面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专人管理,木盖损坏,不及时修理,下雨时,淋到室内。

3、水平出入门,门向内开,门的下槛内低,雨水从门槛流入室内。

4、卷材防水层收头只铺贴到立墙上面没有铺到高层门下槛预制板的下面,同时预制板兼踏板铺设时没有向外流水坡度,又没有做滴水,因此下雨时,出现爬水,向室内流水。预防措施

1、屋面出入孔的防水施工

首先砌好孔口四周的砖砌体或浇筑好混凝土墙体,屋面找平层施工的同时,抹好根部的圆弧和抹好平立墙面。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外口要凸出的下口;铺贴屋面防水卷材的同时,贴好立墙卷材,并将卷材上端裁齐卷入圈梁上口压牢密封好;用木框压牢;木盖要作防腐处理,上面用金属材料包好,铁件都要作防锈

处理。

2、高低层的房屋建筑都没有通向低层屋面的门孔,其防水做法是:

首先砌好低层屋面上的附墙,抹好找平层,铺贴防水卷材附加层,卷材上端头粘贴在附墙顶上压牢,随着屋面防水卷材的铺贴,用满粘法贴立墙的卷材,卷材要贴到高层门下槛预制板(兼踏步)的下面,即高层与低层之间应加U形卷材连接封闭。在门口处用钢筋混凝土板挑出做踏步,板下与砌体间应留出一定空隙,以适应沉降的需要。板的面层抹灰抹成内高外低的流水坡,下口要做出滴水线。治理方法

1、不上人屋面防水层被踩坏出现渗漏的维修;首先将原防水层被踩坏部分铲除、清理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按规范要求铺设一布三涂或一层卷材。从出入口到维修屋面设施处铺抹1m宽20mm厚的1:2.5水泥保护层。

2、屋面管理要有一定的制度,应有专门负责,不经允许不得随意上屋面,垂直出入口木盖被损坏应及时维修。

3、出入门口,门向内开,门的下槛内低外高,雨水流向室内。由于设施不便作大改动,可在门槛外侧用水泥砂浆筑一50mm高,宽60mm的小坎,以防雨水流进室内。

(四)窗台倒泛水向室内渗水的通病与防治 现象和危害

雨水沿窗台板向室内倒灌,破坏了室内装饰,影响寅美观。原因分析

预制窗台板安装时凿裂墙体,板下座浆松散,使雨水顺墙流至框内缝及从窗台板渗入室内。窗下框与窗台板有缝隙,水密性差。

窗楣、窗台没有做出滴水槽和流水坡度。室外窗台高于室内窗台板 窗台板抹灰层不做顺水坡或者坡向朝里和窗台板开裂等缺陷而酿成渗漏水。预防措施

室外窗台应低于室内窗台板20mm为宜,并设置顺水坡,雨水排放畅通。外窗框的下框设置止水板。铝合金和深色镀锌板推拉窗的下框的轨道应设置泄水孔,使其轨道槽内降落的雨水及时排出。金属窗外框与室内外窗台板的间隙必须采用密封胶进行封闭,确保水密性,防止产生渗漏。

室外窗台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做垫层,浇筑的混凝土必须铺压密实结合牢固,并应加强养护防止产生收缩和塑性裂缝。

室外窗台饰面层应严格控制水泥砂浆(微膨胀砂浆)的水灰比,抹灰前要充分湿润基层,并应涂刷素浆结合层,薄厚度均匀一致,抹灰应抹压密实结合牢固,下框企口嵌灰必须饱满密实、压严。窗楣、窗台应做出足够的滴水槽和流水坡度。滴水槽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0mm,流水坡度为10%。有的外墙贴陶瓷锦砖、条形砖对水的集聚性很强,有了滴水槽流水坡度,可以及将雨水分散、引导掉。对装饰层应加强养护(混凝土养生液养护),防止水泥砂浆脱水产生干缩裂缝。

室外窗台开裂,雨水易从缝隙中渗透,为了避免窗台出现裂缝,除加油基础的刚性和各层增设圈梁之外,还要尽量推迟窗台抹灰时间,使结构沉降稳定后进行窗台抹灰后应加强养护,以防止砂浆的收缩而产生裂缝。治理方法

对窗框下与窗台板间有缝隙以及墙体裂缝处的处理方法:可将缝隙清扫干净,涂刷防水胶嵌填密封材料。其颜色与原色相同。

窗楣、窗台没有滴水应凿毛补做,窗台没有流水坡也应凿出坡度,抹上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压光,做好养护。

(五)变形缝部位渗水质量病与防治 原因分析

(1)变形缝结构不符合规范要求,缝隙内有夹杂物不贯通,酿成刚性结构,改变了变形缝的性能,使建筑物沉降不均匀,部分墙体拉裂。

(2)变形缝内嵌填的密封材料质水密性差,盖板构造错误,不能满足变形缝正常工作,导致盖板拉开,产生渗漏。预防措施

(1)沉降缝基础、圈梁混凝土的变形缝必须断开,施工时应采用木板隔开处理。(2)变形缝内严禁掉入砌筑砂浆和其他杂物,缝内应保持洁净、贯通,按规范要求填油麻丝外加盖镀锌铁板。密闭镀铁盖板的制作应符合变形缝工作应符合变形形缝工作构造要求,确保沉降、伸缩的正常性。安装盖板必须整齐、平整、牢固,接头处必须是顺水方向压接严密。

(3)在外墙变形缝隙中应设置止水层,保证变形缝的水密性。①安装装金属或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制成的止水带;②用可变形的金属板作止水层;③填充弹

性密封材料作止水层。治理方法

(1)原采用弹性材料嵌缝的变形缝,应清除缝内已失效的嵌缝材料及浮灰、杂物,缝壁干避后设置背衬材料,分层嵌填密封材料。密封材料与缝壁应粘牢封严。(2)原采用金属析板盖缝的变形缝,应更换已锈蚀损坏的金属折板,折板应顺水流方向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0mm。金属折板应做好防锈处理后锚固在砖墙上,螺钉眼宜用与金属折板颜色相近的密封材料嵌填、密封。

(六)防治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的措施

(1)支模前必须校正轴线、标高,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模板下墙面必须严密,保证不漏浆,模板表面光滑无孔洞,支模应牢固可靠。

(2)制备混凝土严格执行重量比,逐盘过磅,计量准确无误,做到过磅记录签证齐全,砂石料保证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3)振捣派专人负责,杜绝漏振和不密实现象发生。

(4)二次浇灌接槎前做好清理表面杂质及松散砼,充分润湿接槎选择砼、水泥、砂子同比例的优质砂浆,保证接槎处的强度及密实。(5)加强成形后的养护工作,保护好砼的成形。

(七)防治卫生间及屋面渗水的质量措施

(1)卫生间结构层表面清洗干净、充分润湿,找坡正确,地漏上口离地面距离适当,严禁有吸水现象。

(2)地漏和穿层管卫生洁具等重要部位,设计无注明时采用一毡两油防水,凡地面成直角的部位同时做泛水处理,防止从墙体往下渗水,做好蓄水试验,无渗漏现象后,方可做好面层或(砂浆找平贴地板),严禁有渗水出现。

(3)屋面防渗水首先把好防水材料的质量关、合格证、复试单要齐全,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重点做好凸出屋面的管、上人孔、女儿墙等其它的泛水处,同时在做好防水时比屋面层增设一道防水层,重点部位、重点处理。特别是做好屋面找坡,严禁有积水现象和施工中防水层的损坏。

(八)预防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

(1)设置伸缩缝:严格按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30mm。

(2)优先采用装配式有檀体系钢筋砼屋盖,使屋盖与墙体连接改为“柔性节点”,即QL与屋面板接触面上铺设一层油毡或滑石粉,形成滑动层,这样可减少温度变形时墙体的推动力影响,防止墙体产生温度裂缝。

(3)屋面板保温隔热层的材质及施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达到隔热保温效果。(4)屋面的温度变形与长度减正比,对于钢筋砼大檐口及较高女儿墙,宜隔二单元在檐口上设置一道温度伸缩缝隙。

(5)根据砖石结构设计规范要求,顶层砖砌体混合砂浆一般为M5.0,可满足强度要求,为为了防止温度裂缝产生,顶层混合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0。(6)在房屋四角檐口下一定高度和范围的墙体配筋转角钢筋2ϕ6@500,或在房屋两端阳角处设置qzGZ,并开至女儿墙压顶处,柱与墙体设拉锚筋,可防止女儿墙及处墙阳角处的包角裂缝。

(7)当房屋长高比较大时,房屋外纵墙门窗的洞口处砖砌体抗拉,抗剪强度较弱部位,应在房屋顶层窗台下二皮砖处设置2ϕ6钢筋砖砌体,提高砖砌体抗拉抗剪强度,防止外纵墙出现“八”字形温度形缝和水平裂缝。

(8)房屋空间较宽敞高大时,窗口宽度大于1500mm时,应在窗台下二皮砖处设置2ϕ6钢筋砖砌体,提高砖砌体抗剪强度,可防止窗台下水平裂缝。(9)在房屋两端单元1—2个开间的内外纵墙窗台下二皮砖处,高2ϕ6钢筋砖砌体,并在窗户两边缘设置构造立柱,立柱上下两端与楼层,屋顶层QL连接,将窗户形成砼构件“Ⅱ”字形封闭箍,防止窗户佳作斜裂缝,对角裂缝经向裂缝产生。

(10)对施工中严格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冬季施工时,砂浆无设计要求时,应按常温下提高一级砂浆标号。提高砖砌体强度。

(11)尽量做到年平均气温时完成屋盖施工,避开高温季节施工屋顶层、如不能选择合适施工季节,则应在顶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屋面保温层,使空心板端对头缝加筋,并用细石砼振捣实心密实减少砼的热胀冷缩程度。

以上措施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综合采用,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温度裂缝的出现。

(九)温度裂缝治理措施

(1)对温度裂等,不要忙于及早治理,等观察一个热胀冷缩周期,裂缝不再产生新的变化时再采取治理措施。鉴定裂缝是否稳定方法:可在裂缝内嵌抹水泥浆或破璃纸,形态完整无损,说明裂缝已基于稳定,不再有较大发展可能性。

(2)当细小裂缝不影响使用可不修补,当裂缝造成墙面渗水,可采用嵌补密封胶或水泥砂浆处理。

(3)对于裂缝较多且穿墙厚,影响美观和正常使用给用户造成不安全感时,可在裂缝墙体两侧用4 ϕ6@200或ϕ6@500钢筋网片,两侧网片用铁丝固定后,用水泥砂浆外部抹面处理。

(十)砌体工程保证措施

(1)施工时首先对砖砌体所用材料进行检验,然后校准轴线,根据10皮砖厚度,加上10毫米的灰缝厚度及楼层门窗标高,综合画出皮数杆,并按照满丁满跑的方式进行排砖撂底,方可进行砌筑。

(2)砌墙用砖必须浇水充分湿润,砂浆搅拌时应有计量工具和配合比牌,砂浆搅拌必须均匀方可使用。砌筑方法为“三一砌筑法”即一块砖,一铲浆、一揉挤的方法。

(3)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5%。370墙必须双边带线。砌筑墙体的垂直度不大于±5MM,平整度不大于±8MM,砌体无通缝和同缝现象,碰头灰应达到95%饱满度。严禁有通过透亮现象。

(4)构造柱与墙连接,应设置大马牙槎,每5皮砖一退一进,并先退后进,长度为60MM,拉接筋应按XBG911规定放置。1米内窗间墙采用整砖砌筑,半砖破损砖应分散使用受力较小的部位。门窗口两侧3/4砖和转角处3/4砖的范围内、宽度小二1米的窗间墙,梁和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CM范围内均不得放设脚手眼。墙内预埋件应做成120×120砌块。墙体的上下层应砌丁砖,砌体长度超过15米以上必须在中间部位设皮数杆挑线,同柱连接时应满足设计及规范拉要求,砌体严禁留置直槎。

(十一)外墙抹灰或粘贴面砖的质量通病与防治(1)外墙抹灰空鼓、裂缝;

(2)使用了翘曲、开裂或缺角的面砖;(3)面砖脱落、未认真勾缝。预防措施:

(1)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脚手架眼等孔洞填实堵严;砼墙表面凸出较大的地方要事先剔平刷净,并用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喷水养护,增大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力;

(2)抹灰工程宜在砌体砌筑完毕后60天进行,至少不得少于30于;(3)砖砌体抹灰前一天,应对施工墙体浇水湿润,让基层吸足水分,以抹底灰后,用刮杠平、槎抹时砂浆保持潮湿柔软为宜;

(4)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待每层终凝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抹灰。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砼梁、柱的中部;

(5)外粉必须设置分割缝。窗台、阳台等处粉刷的坡度不小于29%,不得出现排水不畅现象;

(6)窗台抹灰后应加强养护,以防止水泥砂浆的收缩内力和由窗台下的墙身自重大小及沉陷不同产生的负弯矩引起的外力组合在一起,加速产生抹灰的裂缝;(7)夏季应避免在日光曝晒下进行抹灰,气温高或风大时施工应加强养护,防止水泥砂浆过早失水产生裂缝。养护应在每层抹灰终凝后进行;

(8)水泥砂浆抹灰时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砂宜用中、粗砂,不可使用细砂、粉砂,其含泥量不得超过2%;

(9)粘贴面砖前,应先将面砖在清水中浸泡2个小时,然后取出晾干。使用时边到外干内湿,待中层抹灰终凝后,方可进行粘结;

(10)面砖粘结完工后,认真清理面砖缝内的残余砂浆,喷水湿润后,用1:1水泥砂浆勾缝。勾缝要凹进面砖1mm。勾缝砂浆要嵌填密实,接槎处要平整,不留孔隙;

(11)抹灰空鼓、裂缝和起麻点的原因是:

基层未清理干净,抹灰前未浇水湿润;底抹灰干到一定程度就抹面层;一次抹灰层过厚,干缩率较大;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固定不牢;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石灰膏未充分熟化等。

(十二)屋面工程保证措施

(1)屋面找平层、保温层进行隐蔽验收后,方可进行找平层施工;(2)各种穿过屋面的预埋管件已施工完毕,根部封堵密实;

(3)预埋管根部、女儿墙等阴阳角处均用1:2.5水泥砂浆做成半径为50mm圆弧,以利于防水层施工;

(4)找平层坡度必须正确,严禁倒泛水;

(5)防水层下面各层必须办完隐蔽检查手续,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6)防水层粘结牢固,无空鼓、损伤、翘边、起泡等缺陷,末端粘结封严,防止张嘴翘边,造成渗漏隐患;

(7)附加层施工时女儿墙、水落口、管根、阴阳角等细部先做附加层,必须粘接牢固;

(8)屋面防水层做完后做48h蓄水试验检查有无渗漏现象。屋面渗漏

(1)卷材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是:

结构变形,基层处理不干净;找平层不平、不干燥;油层太厚,涂刷不均匀;局部构造(如女儿墙、山墙、天沟、伸缩缝等部位)不合理,施工处理不当;卷材铺贴不实,接头、压边不严密;绿豆砂带有尖锐棱角、抛撒不均、未嵌入油层内;温差过大等原因,致使沥青胶老化、流淌,卷材错动、开裂;形成气囊、水囊、泛水等现象而产生渗水、漏水。(2)混凝土刚混凝土屋面渗漏的原因有:

结构变形,板面清扫不净、灌缝不实,分格缝设置不合理,油膏嵌缝不严密;防水层较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施工振捣不密实,收光、压光不好,早期干燥脱水,后期养护不良,由墙、女儿墙等局部构造不合理、施工处理不妥,以及温度应力作用等,致使屋面开裂渗水、漏水。

质量通病及预控措施 篇7

1 抹灰工程

1.1 严格加强房间阴阳角、天棚四角线、门窗

口、踢脚线、隔墙梁底的平直性, 允许偏差应控制在3mm以内。

1.2 室内墙面、柱面、门洞口的阳角应采用水

泥砂浆做暗护角, 其高度不应低于2M, 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特别是后抹口, 为了防止局部开裂, 建议宽度应为80-100mm。

1.3 混合砂浆应严格控制配合比, 但水泥掺量不应过多, 会产生冷桥和龟裂现象。

1.4 混凝土墙表面因原有脱模剂的原因, 不易

和砂浆粘结, 施工前应对混凝土凿毛或撒掺107胶的素浆, 避免抹灰层产生空鼓现象。

1.5 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 尺寸正确, 管道后的抹灰表面应平整。

1.6 抹灰前应对主体进行验收, 如不平整经过处理后再进行抹灰。避免造成返施工现象, 影响观感。

1.7 由于施工原因造成抹灰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并作好隐蔽记录。

2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2.1 设计措施。2.1.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

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 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不规则时, 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2.1.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 (以下简称现浇板) 的设计厚度一般不应小于120mm (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得小于90mm) 。2.1.3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单元中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 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直径不宜小于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 钢筋的数量不应小于7~10, 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 且不得小于1.5m。2.1.4在现浇板较急剧变化处、打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 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 直径不应小于6mm, 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2.1.5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宜大于240mm×240mm, 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 其截面高度应大于300mm。2.1.6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2.1.7住宅长度大于40m时, 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

2.2 施工措施。2.2.1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

粗砂。2.2.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较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 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2.2.3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 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小于1000Kg, 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2.2.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塌落度, 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 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mm。2.2.5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棚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 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 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2.2.6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 (双层双向配筋时, 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 , 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 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 沿预埋线管方向应增设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2.2.7现浇板浇筑时, 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二次振捣, 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2.2.8现浇板浇筑后, 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 不得少于14d。2.2.9现浇板养护期间,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 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 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2.2.10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2.2.11模板支撑体系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 除满足强度要求外, 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 中间不宜大于800mm。根据工期要求, 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2.2.12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 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 宽度为800~1000mm。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 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3 屋面工程应进行过程控制, 施工单位质检

员和专职监理工程师, 应在屋面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对每一道工序要进行过程控制和验收, 特别是隔汽层和防水层施工监理工程师应作好旁站记录。

屋面施工时, 隔浇层、防水层施工前, 严格控制基层的含水率, 避免产生空鼓现象。

4 厕所、卫生间的防水层转角处、上下管处作

3cm的圆角, 掺防水剂后的砂浆应分层压光, 增强防水效果, 并应在地面面层施工前, 作一次渗漏试验, 及时检查修补。

5 平开窗、飘窗、阳台窗应上下通线, 水平方向

也应按水平线安装, 保证每层同规格门窗在同一水平线上, 并且标准层的门窗各楼层之间相对距离相等, 这样保证漂窗、阳台栏板高度相同。

6 成品保护工作应加强, 抹灰时应注意保护塑窗, 避免损伤塑窗表面镀膜。

7 建立健全会签制度, 这样保证工序不遗漏, 避免产生“回头活”, 影响工程的整体性。

可视对讲、水暖、消防、通风、电气等相关专业埋设的管线、线盒、箱体、孔洞应在抹灰之前, 让相关人员检查验收, 做到无遗漏, 安装位置准确, 本身横平竖直, 打压试验满足要求后, 再进行抹灰和地面施工, 避免抹灰和地面后, 凿沟影响抹灰和地面质量。

8 苯板进场, 要检验其合格证, 苯板龄期应超过熟化期, 避免发生成活后开裂, 影响观感。

9 虽然在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交接处均已设

置加强网, 宽度按规范规定, 不同基体之间应设置加强网, 搭接宽度应大于10cm, 施工时, 宽度应掌握在22-24cm, 这样能保证加强网的搭接长度, 并且墙上跑管、线盒处也必须设置加强网。

1 0 贴面砖时应在面砖背面刮满砂浆, 粘贴上

墙后轻轻敲其背面, 挤出浆, 将砖平整就位后刮去灰浆, 这样避免空鼓。

贴面砖拉拨试验满足要求。

外墙贴砖应上下每十批砖弹 (挂) 通线, 保证水平缝和竖立缝均应通线。

面砖应注重排活工作, 应尽可能的使砖在门窗上下和两侧均由中间向两边对称排列。

贴面砖应严格选砖, 施工粘贴完毕, 横缝应用010, 竖缝0 6钢筋溜得光滑。

1 1 进入雨季施工, 浇筑砼时, 如遇雨天应及

时调整水灰比, 减小坍落度, 浇筑砼后, 应及时覆盖, 覆盖后仍有水泥浆流失的, 应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砂浆修补。

1 2 气温逐渐升高, 不但梁板养生, 竖向结构拆模后也应进行养生。

1 3 防火门、防盗门的垂直度应严格控制, 并且保证其与抹灰面平行, 避免造成“迈步”现象。

防火门、防盗门安装应随浇筑地面, 随着安装, 这样能保证地面的整体性。

1 4 为防止开裂, 地面应采用干硬性细石混凝

土, 在各门口处应设置玻璃分格条;特别是防盗门、防火门后装门的门口, 应在沿墙边设两条分格条, 这样安装门后, 后补细石混凝土, 既无痕迹又避免开裂现象的发生。

1 5 刮大白, 刷涂料应在抹灰面成活7天后, 方可在保证含水率的前提下进行施工。

16施工单位的管理措施

16.1认真编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并报送监理单位审查, 建设单位批准后组织实施。16.2做好原材料、构配件和工序质量的报验工作。16.3记录、收集和整理通病防治方案、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16.4根据经批准后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样板引路。16.5工程完工后应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结束语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案 篇8

【关键词】PHC桩;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PHC桩,是专业工厂里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和离心成型工艺,经过蒸压养护而制成的一种空心圆筒体的等截面构件,通过锤击或静压的方法沉入地下作为建(构)筑物的基础。

PHC桩在施工过程中,会碰到各种质量通病,主要有:(1)沉桩困难,达不到设计标高;(2)桩偏移或倾斜过大;(3)桩达到设计标高或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4)压桩阻力与地质资料或试验桩所反映阻力相比有异常现象;(5)桩体破损,影响桩的继续下沉。下面逐一对这几种质量通病进行分析:

1.沉桩困难,达不到设计标高

1.1主要原因分析

1.1.1压桩设备选型不合理,设备吨位小,能量不足。

1.1.2压桩时中途停歇时间过长。

1.1.3压桩过程中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排除时间过长;或中途突然停电。

1.1.4没有详细分析地质资料,忽略了浅层杂填土层中的障碍物及中间硬夹层、透镜体等的存在等情况。

1.1.5忽略了桩距过密或压桩顺序不当,人为形成“封闭”桩,使地基土挤密,强度增加。

1.1.6桩身强度不足,沉桩过程中桩顶、桩身或桩尖破损,被迫停压。

1.1.7桩就位插入倾斜过大,引起沉桩困难,甚至与临桩相撞。

1.1.8桩的接头较多且焊接质量不好或桩端停在硬夹层中进行接桩。

1.2相应预防措施

1.2.1配备合适压桩设备,保证设备有足够压入能力。

1.2.2一根桩应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

1.2.3进场前对设备进行大修保养,施工时进行例行检修,确保压桩施工时设备正常运行。避开停电时间施工。

1.2.4分析地质资料,清除浅层障碍物。配足压重,确保桩能压穿土层中的硬夹层、透镜体等。

1.2.5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流程,严禁形成“封闭”桩。

1.2.6严把制桩各个环节质量关,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保证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1.2.7桩就位插入时如倾斜过大应将桩拔出,待清除障碍物后再重新插入,确保压入桩的垂直度。

1.2.8合理选择桩的搭配,避免在砂质粉土、砂土等硬土层中焊接桩,采用2台焊机同时对称焊接,尽量缩短焊接时间,使桩被快速连续压入。

2.桩偏移或倾斜过大

2.1主要原因分析

2.1.1压桩机大身(平台)没有调平。

2.1.2压桩机立柱和大身(平台)不垂直。

2.1.3就位插入时精度不足。

2.1.4相邻送桩孔的影响。

2.1.5地下障碍物或暗浜、场地下陷等影响。

2.1.6送桩杆、压头、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或桩顶不平整所造成的施工偏压。

2.1.7桩尖偏斜或桩体弯曲。

2.1.8接桩质量不良,接头松动或上下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

2.1.9压桩顺序不合理,后压的桩挤先压的桩。

2.1.10基坑围护不当,或挖土方法、顺序、开挖时间、开挖深度不当等。

2.2相应预防措施

2.2.1压桩施工时一定要用顶升油缸将桩机大身(平台)调平。

2.2.2压桩施工前应将立柱和大身(平台)调至垂直满足要求。

2.2.3桩插入时对中误差控制在10mm,并用两台经纬仪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校正其垂直度。

2.2.4送桩孔应及时回填。

2.2.5施工前详细调查掌握工程环境、场址建筑历史和地层土性、暗浜的分布和填土层的特性及其分布状况,预先清除地下障碍物、处理暗浜等。

2.2.6施工时应确保送桩杆、压头、桩在同一轴线上,并在沉桩过程中随时校验和调正。

2.2.7提高桩的制作质量,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防止桩顶和接头面的歪斜及桩尖偏心和桩体弯曲等不良现象发生。不合格的桩坚决不用。

2.2.8提高施工焊接质量,保证上下节同轴,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2.9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尽量采取“走长线”压桩,给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提供尽量长的时间,避免其累积叠加,减小挤土影响。

2.2.10压桩结束10天左右,待超孔隙水压力充分消散后方可开挖;且围护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避免侧向土体位移;机械开挖至桩顶30cm时采用人工开挖,避免挖斗碰撞桩头。

3.桩达到设计标高或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

3.1主要原因分析

3.1.1设计桩端持力层面起伏较大。

3.1.2地质勘查资料不詳细,古河道切割区未查清楚,造成设计桩长不足,桩尖未能进入持力层足够的深度。

3.1.3试桩时休止期没达到规范规定的时间而提前测试,或测试时附近正在打桩,桩周土体仍在扰动中。

3.2相应预防措施

3.2.1当知道桩端持力层面起伏较大时,应对其分区并且采用不同的桩长。压桩施工时除标高控制外,尚应控制最终压入力。

3.2.2当压桩时发现某个区域最终压桩力明显比其它区域偏低时,应进行补勘以查清是否存在古河道切割区等不良地质现象。针对特殊情况及时和设计单位联系,变更设计改变布桩或增加桩数或增加桩长等措施来满足设计承载力。

3.2.3试桩的休止期一定满足规范规定,试桩时桩周1.5倍桩长范围内严禁打桩等作业。

4.压桩阻力与地质资料或试验桩所反映阻力相比有异常现象

4.1主要原因分析

4.1.1桩端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

4.1.2地面至持力层层间存在硬透镜体或暗浜。

4.1.3地下有障碍物未清除掉。

4.1.4压桩顺序和压桩进度安排不合理。

4.2相应预防措施

4.2.1按照持力面的起伏变化减小或增大桩的入土深度,压桩时除以标高控制为主外,还应以压入力作参考。

4.2.2配备有足够压入能力的压桩设备,提高压桩精度,防止桩体破损。

4.2.3用钢送桩杆先进行桩位探测,查清并清除遗漏的地下障碍物。

4.2.4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合适的日沉桩数量。

5.桩体破损,影响桩的继续下沉

5.1主要原因分析

5.1.1由于制桩质量不良或运输堆放过程中支点位置不准确。

5.1.2吊桩时,吊点位置不准确、吊索过短,以及吊桩操作不当。

5.1.3压桩时,桩头强度不足或桩头不平整、送桩杆与桩不同心等所引起的施工偏压,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5.1.4送桩阶段压入力过大超过桩头强度,送桩尺寸过大或倾斜所引起的施工偏压。

5.1.5桩尖强度不足,地下障碍物或孤块石冲撞等。

5.1.6压桩时桩体强度不足,桩单节长度较长且桩尖进入硬夹层,桩顶冲击力过大,桩突然下沉,施工偏压,强力进行偏位矫正,桩的细长比过大,接桩质量不良,桩距较小且桩布较密。

5.2相应预防措施|

5.2.1桩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值70%方可起吊脱模,达到100%方可施工。运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上下支点应对齐。

5.2.2吊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起吊均匀平稳,水平吊运采取两点吊,吊点距桩端0.207L。单点起吊时吊点距桩端0.293L(L为桩长)。起吊过程中应防止桩体晃动或于其它物体碰撞。

5.2.3使用同桩径的送桩杆,保持压头、送桩杆、桩体在同一轴线上,避免施工偏压。

5.2.4确保桩的养护期,提高砼强度等级以增强桩体强度。桩头设置钢帽、桩尖设置钢桩靴等。

5.2.5根据地基土性和布桩情况,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

5.2.6保证接头质量,用楔形垫铁填实接头间隙。提高桩的就位和压入精度,避免强力矫正。压入时应保证一根桩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

上一篇:中庸阅读理解及答案下一篇:系统优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