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2024-04-20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通用17篇)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

让孩子看书5——15分钟(按孩子的年龄来控制时间),立即合上书,要求孩子按你的要求“复述”故事。为防止孩子摸准你的要求,“复述”的内容可以灵活多变:如可以提几个主要问题,图书上有谁,在干什么。书上的人或动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书上还有其他什么东西。可以让孩子把看到的动物形象画下来。最后可以让他重新再看一遍书,几次后,渐渐地孩子就会逐步理解集中注意力的必了。

2、拼图及七巧板练习

这是二维空间中最有效的集中注意力 的练习项目,要求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连续不断的判断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而这种游戏的挑战性又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成就感是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底的一个巨大推动力。在我儿子还是2、3岁时,我就买了一种最简单的拼图,一开始我自己拼给他看,然后慢慢的他自己会拼了,再买一些块数比较多的拼图和一种正方体的拼图让他自己看着图片来拼,这时他会注意力非常集中的看图片来拼图,有时为了增加他的兴趣,我跟他比赛,还是我儿子拼的快,这样他会更加的感兴趣。

3、多米诺骨牌练习

大约有七成“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通过这个骨牌堆放的游戏,其耐心得到长足的进步。多米诺骨牌训练其实是考验孩子能、将单一的动作坚持多久的一个训练——将来,我们不能指望孩子所面临的所有学习科目都是多变、有趣、富有挑战习惯内的,遇到重复训练会不会使孩子犯“老毛病”?骨牌训练无论对心神的专一、心神集中的持续时间,都是一个极好的练习,而把几十块甚至几百块骨牌瞬间推倒的快感,也能促使孩子对训练的“单调”产生耐受性,只有最终有快乐和成就感,孩子就可以逾越集中注意力所产生的单调感。

4、抗干扰练习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2

一、从生活习惯入手, 培养孩子主动、及时学习的行为习惯

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 这个资本会不断的增值, 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用着它的利息。”好的生活习惯, 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例如, 要让孩子按时起床、睡觉。孩子一旦有了规律的作息习惯, 不仅对身体发育有利, 更有利于使孩子形成不磨蹭、珍惜时间的观念。要让孩子回家后先完成作业再玩, 并与孩子就当天学校学习内容或参与活动进行交流, 这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关注, 也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孩子注意的稳定性, 使孩子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

心理学指出, 注意的稳定性是人的心理活动以同样的强度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征。能够长时间地将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 是良好学习习惯品质的表现, 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而人的注意又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 有研究表明, 7~10岁的孩子每次注意稳定约20分钟, 所以要抓住孩子这注意力集中的20分钟, 使孩子有效地学习。例如, 在家中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有充足的光线和新鲜的空气, 屋内要收拾整洁, 桌面不堆放与学习无关的物品, 即使是学习资料, 与当前正在学习内容无关或当前学习用不着的也尽量不要放置。孩子学习时还要给孩子一个安静思考的空间, 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学习时, 不要边玩边学习或边吃东西边学习, 以增加注意的集中。孩子有了专心学习或做事的习惯, 会为他以后更高层次、更深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三、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规范、工整、美观是学生的基本功。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孩子作业的正确率, 而且对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有着积极的意义。不少教育界专家指出:“写好汉字, 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 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对一年级孩子来说, 不仅要写好汉字, 还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 这是一项特殊又非常重要的习惯。作为家长, 要提醒孩子书写时做好“一拳、一寸、一尺”, 即身体与书桌间距一拳, 手握笔处距笔尖一寸, 眼睛与书桌面距离一尺。这对保护孩子视力和孩子身体发育及孩子自制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不断地表扬和鼓励, 巩固孩子良好的行为, 使之成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孩子的点滴进步, 家长也要和老师一样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赞扬是很敏感的, 例如, 当孩子把字写得规范、漂亮了, 不忘对孩子加以赞赏, 告诉孩子:“宝贝, 今天你的字写得真好!”也可以把孩子写得好的作业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这样孩子不仅会非常开心非常骄傲, 由此也会大大加强孩子书写认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当孩子每完成一件事情, 我们家长都进行一个简短的表扬, 让孩子感到好的行为可以受到表扬这种感觉真好。只要不断地进行暗示, 孩子就有一种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自主愿望, 这样就会不断固化孩子的行为, 孩子慢慢地就会主动养成好的各种习惯。

有人曾说:“家庭是孩子练习游泳的水池。一旦孩子掌握了要领, 整个海洋都将是他的舞台。”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最终的形成需要老师和家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只要常抓不懈、不断规范, 孩子的良好行为就能得到巩固, 使之由外部支配内化为自觉行为, 最终成为孩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摘要: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抓住孩子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 促使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呢?第一, 从生活习惯入手, 培养孩子主动、及时学习的行为习惯。第二, 培养孩子注意的稳定性, 使孩子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第三, 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第四, 不断地表扬和鼓励, 巩固孩子良好的行为, 使之成为习惯。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3

一、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家长应善于抓住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这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然受益匪浅。

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这就要求家长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有以下几点,提供家长注意:

1.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幼儿的习惯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好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我两岁半的儿子喜欢自己拿勺吃饭,虽然吃的很慢,桌上、地上、衣服上常有菜汤、饭粒,但我从不急不躁。坚持每顿饭都让他自己吃,并一边鼓励、一边教给孩子方法。还常常夸孩子“真棒”、“真好”、“有进步”。不久,儿子不仅学会了自己吃饭,还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

2.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无所适从,逐渐养成钻空子的心理。而且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扰,容易形成孩子的两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相同的信息重复地传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家长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3.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1)家长不要总是去说教,唠叨只会让孩子反感。

(2)家长注意言传身教。首先家长要有好的行为习惯,以此来带动孩子;其次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孩子要养成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并告诉他爸爸妈妈希望他有这们的习惯就成了。

(3)家长在日常谈论中多说一些有好的行为习惯的人有怎样好的结果等例子。

三、要善于纠正孩子已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灵活处理,忌墨守成规;设身处地,忌专横高压;恩威并重,忌言行偏;行为指导,忌唠叨罗嗦;鼓励为主,忌负面强加;宽严互渗,忌情感失控;坚定立场,忌迁就退让;具体明确,忌抽象模糊。

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4

自律与自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长期的坚持。当然,多数孩子毕竟不是生来就能自觉自律地去坚持学习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它的成果不是那么快就能切实感受到的;小孩子通常更关心眼前的实体化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比如一场游戏、一个冰淇淋、一件新衣服所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时家长们可以通过一种激励机制来引导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当他们成绩拿了A或者有较大进步时,可以适当表扬一下,象征性地给些小奖励。当然,这种奖励机制并不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意识的核心。

培养自觉自律,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让孩子参与自己的学习和人生规划,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怎么做。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学习、学校、学科专业、未来工作等话题,辅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方向、为自己制定一些长期、短期的目标。大到整个将来的蓝图,小到两三个月内的计划,一旦孩子自己确立目标,便有了憧憬,有了一种自我激励。达成目标的愿望有多强烈,自律自觉的可能性就有多高。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目标,都应该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

如何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5

·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游戏、交往等内容。家长指导孩子订计划,应该包括德、智、体各方面的安排,学习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孩子的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每天的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应该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

·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劳动、文体活动以及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

·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要安排较多的课外阅读和较多的文体活动。有的孩子学习吃力,应利用假期补习一两门功课。

·订计划要发挥孩子积极性,家长不能代替,应该提出指导性意见。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计划可以调整,不可放弃。

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孩子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

·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有些家长,只要求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

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家长切切不可嫌孩子嘴贫,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资料。

·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由于学习任务多,孩子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就过去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家长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个、两个“为什么”的问题,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孩子考家长,家长考孩子。安排一个时间,全家人坐下来,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家长互相考一考。内容应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提出问题,自己必须有准确答案。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6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共同目的,也是多年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问题,从教育专家到模范教师,都有不少可以借鉴的教育方法,然而如何运用,运用的不得法,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好像璞玉一样需要用心去雕琢。因此,就生活当中的小事例,跟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养成孩子良好习惯的做法。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怎么使孩子闹中取静这也要讲究方法。比方说,在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孩子有极强的表现欲,动动电脑、看看电视、吃水果、玩宠物、唱歌跳舞等等,极力想把自己的“家底”亮给客人。在这种时候怎么办呢?家长要培养孩子有礼貌的接待客人的习惯,帮客人倒水、递水果,在大人交谈的时候不要大声喧哗等等。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从礼貌待人开始。

孩子的思维相对简单,不注意卫生怎么办?放学回家后不洗手就拿东西吃,因为这样做在孩子的思想当中是:“省事”或者“直接”等等,他根本不会从讲究卫生的角度和健康的角度去做,因为先洗手后吃东西“太麻烦”,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找到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来培养孩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强制洗手也能达到这个目的,但是,即便是孩子回家吃饭以前洗手,那也是给家长洗的,不是从孩子思想中“需求”的角度去洗的。倘若当孩子遇到拉肚子或者感冒的时候,家长在给孩子治疗的同时,循循地给他讲拉肚子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不卫生引起的,而吃药打针的感觉也同时给了孩子一定的痛楚的时候,我们家长的规劝和教导肯定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说,在最恰当的时候进行的教导是最其作的用的教导,这就需要我们家长用心去观察孩子的好恶和需求,适时进行教育规劝。

学习方面,孩子的成绩似乎是一个衡量学习质量的标准,其实,好的学习成绩并不是低年级孩子的追求的目的,在好成绩的背后,肯定有良好学习习惯在做支撑,认识到这点尤为重要。家长普遍感到头痛的是辅导孩子学习,往往是家长越着急,孩子越不着急,似乎是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了家长不得不搬出一些粗鲁的教育方法,看似有了效果,但这种效果并不会持续太久,想从根本上引导孩子上进,就必须从根本上找原因,慢慢引导孩子培养细心学习的好习惯,在一次较好成绩的情况下,除了赏识和鼓励以外,还要适时跟孩子一起分析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比方说,把这次好成绩的取得总结归纳为这个阶段预习功课的结果,细心检查作业的结果,这样,孩子在得到了肯定的前提下就会尝到这种做法的“甜头”,在家长一次次引导和说明的情况下,真正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需要我们家长注意的是:不要急躁,不要急于求成,要有持久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教育,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班级:二年级一班

学生姓名:蒋真妮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7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惯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之责任不在教, 不在教学, 而是教学生学。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很多教师往往会按照“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这样的模式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和探索的思路与方法, 强调学生主动寻求知识,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 更应重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通过学法指导, 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英语的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听, 说, 读, 写四个方面技能的过程, 这四个方面的技能提高了, 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就跟着提高了, 因此, 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时, 也应从这几个方面下手。

1. 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老师须根据“听说领先, 读写跟进”的原则进行教学。由此可见, 听是在第一位重要的。听应该包括学生听原声磁带, 听老师上课的英语讲解, 听一些英语诗文、电影等。老师上课应多给学生提供听的机会, 多给学生看原声碟子, 多利用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组织或鼓励学生多看英语电视节目, 利用每周的早读课, 督促学生拿出复读机听英语并且模仿, 也就是说让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模仿, 从而形成语感, 形成听的好习惯。

2. 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养成说的习惯, 尤其是对那些性格内向、羞于开口的学生, 多提问他们, 多给他们一些说英语的机会。老师还应该多准备一些英语活动, 如用英语讲小故事、笑话、唱歌等, 组织学生开简单的英语辩论赛, 在英语角讨论生活中的话题, 等等。并利用早上时间叫他们用英语自由交流或表演教材上的内容。总之, 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形成说的好习惯。

3. 培养学生“读”的习惯。

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就是朗读。朗读有利于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 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英语语感, 增强学生的记忆力。首先, 学生要模仿老师和录音机的语音、语调来朗读。当然, 在学生朗读前, 老师应放录音示范, 提醒他们注意语音语调, 注意断句等等,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 老师应做好记录, 认真做好纠错工作。其次, 要让学生多读教材外的阅读材料, 如英语报纸, 练习中的对话和阅读理解等等, 来扩大知识面, 增加词汇量, 并且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 培养学生“写”的习惯。

大的方面, 利用课堂教学大量地进行书写练习。把口语和听力练习转化成简单的句子, 用句子形成简单的段落, 让学生有定时、限时写作的好习惯, 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提高英语的作文的表达能力。小的方面, 帮助学生养成书写字母和单词的习惯, 让学生知道单词的拼写规则, 拼写单词的正确顺序, 标点的正确使用等等。

三、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英语学习的习惯

心理学实验表明, 一个动作重复21次形成初步的习惯, 坚持90天就可以形成初步稳定的习惯。我们当学生经过了科学的模仿后, 很多的习惯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习惯的养成也就进入到了强化和巩固阶段。老师可以借鉴以下做法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

1. 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的培养, 要求教师要讲一口

流利的纯正的英语, 可直接在课堂上大量地播放录音磁带, 让学生跟着录音机来模仿练习, 可以利用书后面的录音材料, 领先的学生合上书听录音, 落后的同学就看着材料来听, 反复地重复练习, 达到一听见句子就可以脱口而出的效果。其目的在于强化熟练句子, 巩固课堂内容。

2.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英语的习惯, 就要把大量的说英语的机会让给学生。

比如, 课堂的值日报告, 一分钟英语, 自我介绍, 把课文中的对话、短文内容简单地复述出来。常见的对话练习, 组与组之间、两人一组, 四人一组的练习。看图说句子表演, 看单词造句, 根据单词提示编故事等, 都可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 提高他们的说英语的能力。

3. 着重培养学生有声朗读和无声朗读相结合的好习惯。

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让学生练习朗读。笔者经常让学生早上进行有声朗读的练习, 教会学生尽力用气息来朗读, 以适当的意群来断句, 模仿语音语调。在看书朗读后就是诵读, 将基础的内容背诵出来, 同时离开书籍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另外, 在自习课的时候, 让学生进行无声朗读, 即目读。用眼睛看, 心里朗读。不管那种形式的朗读都是必要的。

四、使学生学习英语习惯自动化

在英语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对某一种习惯的训练, 让学生接受, 通过模仿达到强化和巩固, 到一定的程度, 就可以无意识地自动内化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 一种自动化的学习习惯。听到声调就可以判断出句子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 根据朗读的断句就可以知道句子的结构, 看到练习题就能很自觉地认真审题做题, 不需要老师机械性地重复做题的要求, 减少了学生做题的时间,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效率, 在成功中体验好习惯的益处, 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综上所述,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惯有其必要性, 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之后就是要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英语学习的习惯, 最终要使其习惯形成学生学习英语习惯的自动化。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惯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其必要性、如何帮助学生选择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强化巩固已选择的良好习惯, 最终达到使其英语习惯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作了阐述。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激发写字兴趣;注重活动教学;艺术;趣味;有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目标中要培养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扎实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学生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模仿力强,老师要分步细致地教给孩子们写好字的方法,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教材引领,激发写字的兴趣

教学一年级《语文天地》中《写字很有用》的儿歌时,首先让孩子们听老师有声有色的诵读、讲解,明白蜜蜂和蚂蚁都因不会写字而看不懂对方在树叶上咬了三个洞的信。接着看图续编故事,第三幅彩图,蚂蚁与蜜蜂第三次见面后会说些什么?孩子们兴犹未尽编出了趣味横生的故事结尾:蚂蚁和蜜蜂决心学习写字,把想说的话、事情写下来寄给对方,也认识到了会写字的重要性,激发了孩子们学写字的兴趣。

二、有效指导,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从看一看、说一说入手

每节课前教师应画好田字格,指导学生先观察,认清每个字的偏旁结构,观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起笔、落笔的位置,老师要板书演示,指导书空字的笔顺,形成感性认识。说一说写好这个字的关键笔画是哪一笔,这样循序渐进的指导下,孩子们掌握了写字技巧,落笔写好字自然成竹在胸。

2.从描一描、写一写做起

针对低年级儿童初学写字,意志力薄弱的特点,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学习,教师可边巡视边夸写字很认真的孩子:“某某写字真专心,写完一个紧接着写第二个,看看谁跟他一样会认真写字。”自然开小差的孩子有了榜样就会认真起来,认真写字的孩子因自己成了榜样受到了激励而更加认真了……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改变一下语言方式——激励;思维方式——看到孩子阳光的一面,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如同沐浴在润物无声般的春雨中,写字兴趣提升了,效率提高了。当然有部分学生从书写速度、规范程度都不及其他同学,老师应放低要求,速度可以慢一些,字可以减量,尽量一笔一画写,当然也要找到闪光点去激励他们,对字写得又好又快的孩子,我会奖励给他一个拥抱或握手,孩子们感受到了写字的快乐,学会了认真写字,接着让学生查一查、夸一夸。孩子们写完作业,我指出错误,督促其订正,但部分孩子在订正中还有错别字出现,甚至照原样又写上来了。思忖良久,原因是孩子们自己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故教给方法让学生自己改:找出多笔少画,左右颠倒的错字并在旁边写下正确的字。对写得东倒西歪不工整地字圈出来在旁边工整地写下一个,孩子们常常会因字全写正确而骄傲,因找出自己写错的字被评为最细心的老师,找出不工整字的被评为最严格的老师,对错字改正及时、正确的被评为不让自己吃亏的小老师。孩子们在这种激励性的评价中充满了自信,闪亮的眸子中透着认真、喜悦、骄傲、奋进的光。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了写字效率。在不懈的练写中形成了认真规范的书写汉字的能力。

三、规范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对低年级孩子可以通过引导欣赏书法作品、诵读儿歌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可通过简笔画上生动形象的歪眉斜眼的笑脸与写得左高右低不工整的字作对比,将写得东倒西歪的字与孩子们不规范的站姿作对比。学生在形象直观的说教中感受到规范字的模样。自然写字时每个字的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起笔、运笔、落笔的正确位置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那写下规范字自然是水到渠成。

四、开展活动,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我们要给孩子们提供展示自己成功的机会。作业评价以鼓励性原则为主。如贴红花、画笑脸,批语写上“你真棒”等。班队会课上组织开展作业展评、书写比赛活动。对写字优秀的同学,鼓励他们参加完成“书法比赛”作品。如工整地抄写一篇生字或词语,在田字格纸上按一定的格式抄一首古诗或小学生安全三字歌。通过这些活动展示孩子们的成功,既增强了他们对写字的自信,又培养了审美意识,既增强了安全责任感,又体会到了写字带来的快乐。

总之,小学语文写字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创新教学,多注重活动教学,变换形式,多创设与学生实际贴近的教学情境,让写字过程成为学生享受学习、体验快乐的过程,不再感到乏味无趣。在实施新课标的当下,我们要掌握写字教学的艺术性、趣味性、有效性,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每一项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写字兴趣,养成他们善观察、爱动手、乐写字、认真写规范字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J].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04:144-145.

(作者单位 甘肃省山丹县马场二场小学)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9

在学习上,良好的习惯会帮助孩子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自然走向成功。而不良的习惯,则使孩子的智慧与能量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殆尽。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是孩子走向学习与事业成功的第一步。为此,家长们应十分重视培养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坚决改掉坏习惯:孩子常见的一些不良习惯,是孩子不自觉、不加控制的行为长期累积的结果,对于孩子有根深蒂固的惯性影响。因此,孩子只有彻底认识到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并有破除的决心,才有可能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

二、抓紧时间,立即实施改变计划:要帮助孩子认识到改变坏习惯的重要性,并教育和引导他们立刻做起,立即行动、付诸实施,说干就干,决不能怠慢。

三、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在孩子新的良好习惯牢固建立之前,旧习惯是难以改变的,为此要帮助他们改变,就要坚决彻底,一次也不能破例。因为旧习惯有回归的本能,就好像好不容易绕起来的一团线,稍不注意一松手掉在地上就会滑落很多、前功尽弃一样。所以要帮助和监督孩子坚持一个过程,使之成为自然。

四、鼓励孩子强化意志、战胜自己:任何要改变不良习惯的人,在心理上都会有一段难以跨越的时期。尤其是在改变的初期,有很多的不适应;越是在这种时候,就越要强化自己的意志力,为此培养孩子坚定的意志是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

总结: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几个好习惯,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不自觉的用上这种习惯。但因为这是我们已经养成的习惯,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不会感觉有丝毫的不适应,而长期坚持下去,我们就会受益匪浅。这就是习惯的力量。但是如果一个人养成一个坏的习惯,同样也会在生活与学习中不知不觉的运用着,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一团糟。因此,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和前途,家长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

在学习上,良好的习惯会帮助孩子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自然走向成功。而不良的习惯,则使孩子的智慧与能量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殆尽。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是孩子走向学习与事业成功的第一步。为此,家长们应十分重视培养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坚决改掉坏习惯:孩子常见的一些不良习惯,是孩子不自觉、不加控制的行为长期累积的结果,对于孩子有根深蒂固的惯性影响。因此,孩子只有彻底认识到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并有破除的决心,才有可能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

二、抓紧时间,立即实施改变计划:要帮助孩子认识到改变坏习惯的重要性,并教育和引导他们立刻做起,立即行动、付诸实施,说干就干,决不能怠慢。

三、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在孩子新的良好习惯牢固建立之前,旧习惯是难以改变的,为此要帮助他们改变,就要坚决彻底,一次也不能破例。因为旧习惯有回归的本能,就好像好不容易绕起来的一团线,稍不注意一松手掉在地上就会滑落很多、前功尽弃一样。所以要帮助和监督孩子坚持一个过程,使之成为自然。

四、鼓励孩子强化意志、战胜自己:任何要改变不良习惯的人,在心理上都会有一段难以跨越的时期。尤其是在改变的初期,有很多的不适应;越是在这种时候,就越要强化自己的意志力,为此培养孩子坚定的意志是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

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0

1.指导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思考是真正追求知识的孩子不可缺少的良好习惯。学习不是机械地重复一项又一项的记忆工作,知识需要经过不断的思考才能更长久地沉积在孩子的大脑里,经过思考后的知识才能被记忆得更加深刻和持久。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提问,认真地回答孩子的问题,鼓励孩子在学习时多思考,多提出疑问,不要读死书,并且指导孩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便会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指导孩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合理安排时间既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也可以使得孩子赢得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它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他们每天并没有做什么事情,不知道时间花在哪里了。对于那些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与他们协商后制订一份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表,并且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促使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指导孩子养成工整书写的习惯,减少对电脑等外物的依赖。

工整书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并能展示他独特的个性。虽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日益普及,但是硬笔书写仍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孩子如果从小能够养成工整书写的学习习惯,必然能使他一生的学习生活都受益无穷。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应该把书写练习当做孩子的一个专门课程,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训练。例如指导孩子学会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书法知识,例如字的基本构成、笔画顺序和字间距的问题等。

4.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及时吸收和积累所学的知识。

认真完成作业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足以让孩子终身受益。一个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必然做事马虎,也不能形成谨慎的学习态度。因此,父母应该指导孩子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写作业时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在未完成作业时邀请同学或者朋友来家里玩;写作业时应该认真进行思考,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不能蒙混过关,要及时向父母请教;写作业时态度要端正,书写要工整。

5.指导孩子养成多阅读的好习惯,不断扩展孩子的知识面。随着计算机和电视的迅速普及,现在的孩子对于网络、电视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众多教育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电脑和电视提供的许多信息是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多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才是积累知识的正确之道。阅读可以使孩子增长见识,体会到书中文字的魅力,引起孩子内心的共鸣,是一种使知识与精神双丰收的良好学习习惯。父母平时应该以身作则,尽量多读书看报,尽量不要在孩子作业时看电视和玩电脑,让孩子从小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同时父母还应该多引导、督促孩子去阅读各种有益的课外书籍,增长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学习的注意事项

1.家长的以身作则。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模仿家长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家长自己在处理家庭中的事件时要做到有条不紊,言行一致,通过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引导子女。如果家长们本身做事虎头蛇尾,拖泥带水,即使是再教育子女,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对子女没有什么实则上的帮助意义。

2.谨防孩子的责任转离。

现在有些不正常的现象是,孩子们觉得学习、生活是父母亲的事,好的习惯是为了父母亲去做的,甚至于成了跟家长讨价还价的理由。通常在培养好的习惯时,如果孩子表现了类似责任转离的现象时,家长要坚决地告诉他们,按时完成作业是他们自己的事,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作业,产生的后果应由他们本人承担,家长们切记不能在培养习惯上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来。

3.慎用随性教育。

有不少家长崇尚对子女采用随性教育的理念,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随性教育并不是让孩子顺其自然,任意发展。家长切不可

盲目崇尚随性教育,特别是孩子在培养行为习惯方向一定要做到及时加以指导,一旦错过了训练良机,再去改进已经是亡羊补牢了。

4.要有充分的耐心。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要一点一滴地坚持,有了习惯的雏形,再一点点坚持,习惯就成熟了。

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西关小学六年级五班

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1

一、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及原因

面对现如今的学生我有着一种无奈,他们天真,充满热情,可自主学习的能力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也差,甚至吃不下一点苦记得我曾经教过这样的一个学生:该生天性聪明,接受力强,上课不专心,好讲话,进取心减退,作业经常不做,学习成绩走下坡路。如果测智商他肯定属于高智商范围,而且所有任课老师,周围同学也都认可这一点。可以说他是所在班级中最聪明的孩子。正像他父母介绍的那样,“上课爱闹腾”。小学闹腾了六年,上中学了仍一如既往,老师讲新知识还能听几分钟,只要他听懂了,就开始接话茬、闹笑话。而这种现象不是一个两个。

通过对学生家访后获知:该生家庭经济相对稳定富裕。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忙于赚钱而无暇顾及、管教他,因此幼儿时期就养成了懒散、无所谓、缺乏自控力等不良习气。该生与外公外婆生活,外公外婆比较溺爱他,因此一些不良习惯一直难以改掉。该生聪明,兴趣面、知识面也较广,好表现自我,可约束力较差。喜欢灵活性强的内容,特别喜欢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可易骄傲。如何帮助这样的孩子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性格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从儿童时期起就不断地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教育的熏陶和自身的实践锻炼,长期塑造而成的。人的环境、教育、社会关系不同,所形成的性格特点就受影响,有很大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遗传特征只是产生性格特征的初始条件,而在儿童生活早期,家庭教育却与儿童性格形成有密切的关系。从该生各方面表现看:该生之所以懒散、无所谓、自我约束力差,都是跟长期父母不在身边与外公外婆生活有关。外公外婆的教育方式给他的影响相当大,溺爱,没让他接受一个正常孩子所受到的正常家庭生活教育。好在该生很聪明,学校教育,特别是班级(集体)教育也对他产生了一些有利的促进作用。因此虽然该生已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但只要及时矫正,是完全可以改掉的。

二、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

所谓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个人认为应该包括:认真的听课态度,良好的书写习惯,自主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兴趣,持之以恒的信念。而所有这些习惯的养成还离不开自身远大的理想抱负。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多种原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想方设法的去找突破口。

1、通过与学生或进行家访等方式,侧重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从而分析学生性格特征及形成原因,寻找突破口,采取相应的措施。

2、采用多种方式,如谈话、观察、激励,让学生向自己倾吐心声。抓住学生喜欢表扬和鼓励的特点,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激起学习的兴趣,从心理接受老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及表现,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合力,沟通想法做法,指导家长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及教育工作。

4、争取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经常交换意见,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用教师团队的力量完成教育。

5、如果发现学生形成良好习惯过程中有反复,尝试冷处理,给学生留面子,顾其自尊,婉转提示。逐步培养其自控能力。提高该生的认识。 反复训练,内化良好行为,巩固新习惯。

6、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明白:(1)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成正比;(2)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习成绩的进步;(3)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自己的全面发展。(4)上课基本能不讲话,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

在辅导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与学生真诚交流;同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减少对老师的戒备心理,能够按老师指导的正确行为去行事。

另外,建立很好的师生信任关系,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给学生不断树立学习自信的“韧”劲。从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之交流,既尊重了学生,又达到了教育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允许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及行为反复,才能趋于稳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从而转化学生的不良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2

一般认为,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完全是后天形成的, 但它一旦形成以后就难以改变, 在一定情境的条件下, 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学习习惯指学生无条件的、自动的学习行为或倾向, 它来自于强烈的内在心理需要。语文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养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语文学习行为、思维方式或倾向。语文学科非常特殊, 它的内容繁杂、学习形式多样, 没有固定的场合, 学习结果潜隐、学习功用倾向于实践, 所以更需要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俗话说:“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 便是最差的主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生语文学习成功的保证, 是学生高素养的体现。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书写规范、善用工具书、广泛阅读、勤思好问、勤于背诵、勤于练笔等。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首先, 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教育, 使学生明白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对语文学习的意义。其次, 耐心地指导学生养成课前制订学习计划、预习, 课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 课后自觉独立完成作业、阅读背诵的好习惯。第三, 从点滴抓起, 逐步积累。好习惯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养成的, 坏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正的。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循序渐进。第四, 严格训练, 持之以恒。语文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 并要经常检查、时常提起, 使学生具有养成习惯的意识, 并且朝着养成良好习惯的方向去努力。同时要有具体的标准和规范, 要督促学生持之以恒。第五, 言传身教, 表扬鼓励。教师本人具有学习语文的诸多良好习惯, 就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良好影响。譬如, 教师阅读广泛、知识丰富, 学生便会由衷地钦佩、倾慕, 由此产生内驱力, 从而逐渐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篇1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良好习惯越早养成,孩子受益越早,家长越轻松。那么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哪些良好习惯呢?如何养成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生活习惯

1、坚持不懈,严格要求。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他是长期在固定时间做着相同的事。所以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随着日积月累,慢慢养成习惯,习惯就成自然了。今儿东,明儿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这也成了习惯。

2、家长树立好榜样。孩子是父母的体现,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不管父母做的好与坏,孩子都会照单全收地去模仿。所以,家长要求孩子做到什么,家长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传。

二、学习习惯

1、配合学校老师。做好预习和复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错题本,平时把错题抄写在错题本上,及时弄清做错的原因,是马虎,还是真的不懂,然后改正过来。期末时,把错题筛选归类,即便于复习又节省时间。

2、树立紧迫的时间观念。告诉孩子时间是宝贵的,一去不复返。过去了,你再想找回来,那是不可能的。对于医生,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商人,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你,时间就是知识和成长。利用好了时间,你可能长的很茂盛;如果你浪费了时间,那你可能长得很枯干。每天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重要的,安排好,一样一样做。做的时候不要拖泥带水。写作业是写作业,玩是玩,不要写也没写好,玩也没玩痛快。

3、有时需必要的强制性训练。比如,孩子在练琴上有一段时间出现了问题。练琴时,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这时需要强制性。在练琴之前,告诉他先把这些事做完,练琴半小时内不许喝水,不许上厕所。如果做得很好,要鼓励他。

三、行为习惯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告诉他人生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责任。让孩子知道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要他知道自己需要对两者负责,让他相信他做出的选择很重要,并可以带来很大的不同,告诉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他承担行为的后果。例如,吃饭。在固定时间你拒绝吃饭,好,你就要忍受几小时的饥饿。这是你的选择,我告诉你了,没有加餐。你选择拒绝吃,你就得承受饿的后果。

2、教孩子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让孩子收拾书包;要懂得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学会削铅笔等等。免得孩子以为收拾书包是家长的事,而不是他的事.家长不要包办一切,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中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篇14

火炉坪学区吴玥

摘 要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孩子的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的展示,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因此,应注重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在培养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所以应注重家庭教育。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倾向,如包办代替、重成绩轻品德、亲子关系淡漠、教育环境恶化、家长言行不一等现象,以至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父母以身作则;注意检查和督促;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家校合作等。

关键词 : 良好行为习惯内容存在问题家庭教育的策略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教育中父母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家庭教育同样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良好的习惯才会让孩子的未来更加绚丽多彩。因此,我们应培养一下几点习惯:

一、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要求。

1、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只手。”这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六十多年前,针对当时父母对孩子过度照顾的现象,经常奉劝父母们的一句话,此话对今天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更具有现实意义。家长应放手让孩子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休息,讲究卫生,不挑食不厌食,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穿衣服,叠被褥,整理自己的房间,平常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还比如通过制定作息时间表,安排自己的事务等,养成守时,做事有条理的良好行为习惯。[1]

2、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

作为一个人,你必须生活在社会上,所以必须要学会文明礼貌。比如说用文明

用语,如对长辈要称呼“您”,请求别人帮助要用“请”,别人帮助了你要用“谢谢”等。接着对朋友要热情和真诚,如见到来宾、客人、朋友要主动打招呼,在与朋友聊天时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最后要处处讲文明,如在图书馆等安静的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让座,见到地上有垃圾要随时拣起来放进垃圾桶等。

3、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体现个人品质和风彩的素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伴交往。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在集体生活中,可以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各种社会技能,同时能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公平与合理想,也能做到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等[2]。

4、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做到当日作业当日完成。同时做作业时不说话,不玩玩具,不看电视,不吃东西,一心一意写作业,并且书写要规范、正确。其次是要培养孩子喜爱读书的习惯。小学课文一般文质优美,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孩子积累语言、学习写作的好范文,因此,学生不仅要读通、读懂,还要读出感情来。有时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给家长讲课文中的内容。除了好课文,还应多看课外读物,要知道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课外知识也是相当丰富的。课内外相互促进,有利于孩子的知识成长。再次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遇到不懂的字学会自己查字典,老师布置的一些提高性问题,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来解决等。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指导孩子自己查资料,及时摘录整理,逐渐形成自学的习惯。

5、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作为家长应该把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放在首位,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社会责任感,耐挫能力和诚信品质等,把孩子培养成有德行的人。在心理素质方面,要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绝不退缩,面对成功绝不骄傲的意志,有认准路,用好力,坚持永不停止的精神,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能抵御不良行为的诱惑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父母过分溺爱。

现代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与长辈一般都溺爱有加,事事都包办代替,还有的家长怕麻烦而代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如家长看到孩子穿衣服有困难时,不是引导孩子正确的穿衣服,而是直接代替孩子帮他穿好,还有一些家长来学校接孩子的时候,常常会帮孩子收拾文具,扫地板,背书包等,还有一些低年级的学生甚至还要家长喂着吃饭,因为这些家长认为孩子就是孩子,要什么就要给什么,在物质和精神上,绝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不糟一点磨难,与其教他怎么做,不如直接帮他来做省事,其实这种包办代替,过度照顾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会造成孩子性格太强,自强自立,自我学习的能力太差,并且还可能会产生孤独、自闭等不健康心理。孩子缺少了学习锻炼的机会,以后怎能展翅高飞呢?

2、家庭教育中重学业成绩,轻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原本应该是多关心子女的健康教状况和培养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是历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家庭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关注子女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上来,而忽略了对子女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培养,尤其是思想品德的早期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早期养成。一些父母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的驱使下,甚至不顾孩子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任意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甚至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从小就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好玩的,过多地参加各种兴趣班、才艺班,高强度、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不但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更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如一些孩子不想参加培训班,于是故意做事拖拉、磨蹭,在学习过程中故意欺负同学,违纪违规以引起老师反感等逆反心理,有的还编造各种谎言想在父母面前蒙混过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爱磨蹭、做事效率低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爱撒谎等诚信问题,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3、亲子关系淡漠,疏于对孩子的关怀

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较多的亲子交流不但能加深父母子女间的感情,还有利于孩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维护孩子健康情绪的关键因素,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但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忙于工作,学习进修,忙得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看。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年幼的子女缺少接

触和互动,孩子长期缺乏与父母进行沟通,这将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将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

4、单亲家庭增多,家庭教育环境恶化 随着我国的离婚率逐年上升,单亲家庭逐年增多。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常常得不到父母应有的爱护和关怀,甚至有的经常遭到家长的训斥和打骂。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和照顾,极易造成各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如孤僻、自闭、自卑等心理问题,在行为上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以至于形成暴力倾向,小小年纪就走上犯罪道路等,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5、父母在教育中言行不一致。

家长是孩子的最好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孩子。所以家长要以身作责,做好模范榜样作用,可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父母言行脱节的现象,如明明说好了完成某一项任务后给予一定的奖励,结果家长却食言,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不信任感,甚至在对外人际交往中也发生一些诚信问题。而有的家长为孩子立了一大堆规矩,而自己却常常“犯规”,这样不仅教育不好孩子,甚至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家庭教育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英国伟大的教育家斯迈尔斯曾说过:“有比快乐、艺术、财富、权势、知识、天才更宝贵的东西使得我们去追求,这极为宝贵的东西就是优秀而纯洁的品德。”这是对品德重要性的最好诠释。我们培养的孩子无论将来做什么,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是一个合格的公民[3]。这是为人父母首先要考虑的。试想,一个遇事只求自己顺心,很少考虑他人感受和集体利益,对师长没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班集体漠不关心,生活奢侈,追求名牌,追求时尚,自私,狭隘,没有爱心的人怎么能担当起建设者的责任呢?因此,作为家长应把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放在首位,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社会责任感,耐挫能力和诚信品质等,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有得行的人。

2、父母要以身作责。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对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多半都形成于

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随时检点自己的品行,给孩子做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唯利是图,为人处事谦虚礼貌,待人接物方面诚实守信。一旦给孩子定出具体的行为规矩表和作息时间表等,自己也必须尽量照做。想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就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读书的氛围,自己也要多看书。这样孩子才会乐于遵守,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家长要注意检查监督。

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而在培养过程中父母的检查和督促是十分重要的,必要时可能还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毕竟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没有父母的督促,培养好习惯就是一句空话。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习惯不是一会儿就有的,也得逐渐养成。所以家长在督促孩子完成某些任务的时候应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如按时完成作业,便奖励玩玩具或看电视,吃饭挑食并且拖拉则罚其饭后洗碗等,这样强化一段时间,好习惯自然而然就养成了。

4、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孩子的饿年龄特征和生长发育的规律,积极引导,循循善诱。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能帮助他们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品质。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除了正面教育以外,还有必要对孩子适度适时地施加一些跗面刺激,该碰的钉子要让他碰,该绕的弯路要让他绕,该受的苦要让他受。只有布满“泥泞”的学习之路才能锤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经得起考验的能力,让他飞得更高更远!

5、注意家校合作

所谓家校合作是指家庭和学校通过交流和沟通达到相互理解,对孩子施加协调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使孩子形成各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和谐、全面的发展[4]。很多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校内和校外,自己说的做的不一致的现象,校内是好学生,而在家里是“小皇帝”这是两元人格的现予纠正,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双重人格,染上言行不一的恶习。所以,家长应主动配合学校加强教育,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督促检查,与教师沟通交流经验,使家校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并认真作好子女在家的行为训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

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则拥有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也为国家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家庭教育应在这方面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5

关键词:美术教育,行为习惯,作品评价

美术教育课程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独特性质,它不仅对孩子们在体、智、德、美、劳等诸方面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让孩子们全面发展,而且更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更应充分利用美术教育课程的独特性质,最大限度的培养孩子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利用环境教育,培养孩子们文明有礼,自律行为

环境是无言的导师,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可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在教育中,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利用环境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在画室里,为孩子营造一个富有温馨的学习环境:走廊上过道上挂一些色彩明亮的装饰画和想象画,墙壁上挂一些简明有趣的山水画,静物画等,经常启发指导学生观察和写生一些艺术作品,认真组织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并要求画具和材料的摆放整齐统一、井井有条,指导帮助学生把画室创设成既符合他们心理特点,又是一个靓丽的富有艺术氛围的学习环境,孩子在这样优美而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学习,不但会产生愉快的心理情感,还能调动学习的兴趣,在这种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中,在教师的常规教育指导下,不但约束了孩子们的某些不良行为,还对孩子们起到了一种净化的作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无声的教育比说教有着更好的教育效果,久而久之,他们在此养成的良好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他们更懂得尊重他人,并比其他孩子更自律。

二、通过对绘画材料、工具的使用管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任何画种都有自己严格的绘画步骤和要求,人们必须严格遵守这种步骤要求,才能完成绘画作品,达到目的,反之则会把桌面、颜料、画纸弄得一塌糊涂,而难以完成,如我们教学中常见的国画,水粉画及水彩画等都是如此,那怕水和颜料的比例调配不当,都会造成不好的结果,甚至是严重的毁画后果,因此,无论是绘画或是手工活动,我们都要教会孩子严格按照要求正确规范的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对于孩子们在操作中的一些小节也应有严格的要求和做法,如要求他们在美术活动中自始自终保持地面、桌面、衣服的整洁,作业完成后,各自把自己的工具、材料摆回原处,把自己的桌面收拾干净,作品放在展示区。通过这样反复长久的实践操作,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做事的有始有终,有条不紊,干净,整洁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通过美术创作练习,培养学生学习的持久性,专注性和自觉性

通常孩子对绘画或是手工活动都会产生较大的兴趣,因为他们在美术创作里面可以融进他们的语言和想象,可以无限制地表现他们美好的愿望,关以极大的艺术美的感染力吸引着他们,但是由于孩子在儿童时期的心里活动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自制能力差,容易受外在情景的干扰和左右,这时,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创作活动,随着实践活动的丰富和扩大,在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时,便会产生用作品来表现他们心中的一切念头,并付诸实践,当他们的作品能表现自然环境中的某一个方面时,心中便产生一种快慰和满足,在教师的激励中,他们更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他们更有积极性和热情地全身地投入美术创作实践练习中,而且还能坚持不懈,在自然而然中慢慢地养成了学习的持久性,专注性和自觉的好习惯。

四、通过作品评价,培养孩子们善于表现自我的习惯

美术活动是儿童情感的培养、情绪的宣泄,儿童作品反映的是孩子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认知的水平,反映孩子们与众不同的个性,兴趣和需要,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不仅注重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同样注重孩子能画也会说的能力,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都羞于同伴或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为消除矫正这种不良心态,教学中我们创设一个可让儿童展示自己作品和表现自我的平台,为此,我们在画室里设置了一个展示区,在每次美术教育活动作品评价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区,启发引导他们观察,评价同伴的作品,找出造型,构图表现手法的不同和差异,并鼓励每位同学都向同伴和老师表述自己的作品内容或作品中的故事,说出与别人的不同感受,通过作品评价这一环节,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还能让孩子自己去理解去体会,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还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的良好心态,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习惯成自然,这样孩子在无形中形成了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的习惯。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6

作为初中生,在经过了小学六年的培养教育,再加上幼儿阶段在幼儿园几个年头的教育,本来应该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了,在学习上应该很投入,无论是课堂上听课还是课下完成作业不必老师很操心了。可是,每年的新生入学却让班主任老师很头疼。班级里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上课不会听课,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各学科教师布置的作业,自习课如果班主任老师不去看管,那么,课堂上会有学生大打出手。如此等等的不良学习习惯是每一届新生入学必须亟待纠正的。那么,怎样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文化知识

初一学生大都在12~13歲的年龄,应该懂得自己为什么学习了,但事实上是多数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更没有人生的目标。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的和长期的人生目标,短期里达到什么程度,长大后自己要做什么工作,靠什么本领活下去。很多初中生在这个问题上都是很困惑的,之所以他们没有认真学习,就是由于没有人生的理想。作为初中老师,就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搞清楚无论今后有怎样的人生目标,都必须通过现在的努力学习才能得以实现,否则,任何理想都只能变成泡影。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学习也才能有了劲头。

二、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尤其是课堂上听课的学习方法

多数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特别是有些女同学,她们在学习上很刻苦,每天忙忙碌碌的,很少有玩的时间,但学习效果就是不好。造成这样的结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得当。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多帮助学生,告诉他们在课堂上怎样听课。每一节课上,老师讲了许多话,但有些话是知识的重点,这个时候,作为学生必须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一旦有不懂的必须及时提出来,要老师给以解答,直到学懂弄懂。

三、必须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巩固学习成果

很多学生不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完成质量也不够好,更有抄袭别人作业的学生。这是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所以,老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师给布置的作业,绝非只是为了占有大家课后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为了巩固大家在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每节课大家学了很多新知识,不一定都能掌握好,所以,要靠课后的作业来练习和巩固。学生的认识提高了,对待作业就不会再马虎了。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7

学习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良好的学习行为。有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坏的学习习惯。惜时专注,注意观察,勤思善问,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标新立异,这是好的学习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一天和尚撞一大钟”,一曝十寒,这是坏的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那未,怎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坏的学习习惯呢?

一、首先学生必须特别重视的十条优秀学习习惯:

1、听课的习惯。预备铃声一响,全班同学必须进入专心听讲的状态。

2、作业的习惯。作业要整洁,按时上交。

3、适应老师的习惯。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一方面我们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老师的能力水平,适应学生;一方面不能马上把所有的老师都提高到一个适应学生要求的地步。所以学生也要适应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对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学会交流、学会沟通,与老师共同进步。

4、表达的习惯。学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

5、阅读的习惯。大量的课外阅读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潮流,也是一个现代人生存的最基本的习惯。

6、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7、预习的习惯。预习是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参与进去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8、不盲从的习惯。尖子学生做尖子的事,后进学生别盲目攀比。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

9、自留作业的习惯。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的学生,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10、反思总结的习惯。每次作业、考试之后,总有错题、教训,要对错题进行认真整理,对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适时的总结。

那么,如何使学生养成以上十条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这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完成,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仔细按排你的时间。

把每周要做的事情列出来,要画一时间表或图表,填上非花不可的时间,如:吃饭、睡觉、开会、上课等。然后选定一个合的、固定的时间来学习。但是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你正常的阅读和作业。当然,在时间表中,学习不要占用全部的空余时间,留出一些时间去休息,培养业余爱好,以及娱乐是很重要的。这个周日表也许不可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但是它能使你意识到怎样才能更加充分利用你的时间;而且它能培养你统筹兼顾的能力,以便使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休息。

2、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

挑选一个好地方去学习。它可以是你家里的一张凳子、一把椅子或者学校的图书馆。但是它应当使使你感到舒服,而且应没有干扰。当你开始学习时,你应全身贯注于所学习的内容。

3、阅读前要略读

这就是说当你开始精读前,首先快速浏览一下内容。当你预习这些东西时,你对内容就有了一定的看法和它是怎样组织的。以当你开始阅读时,你将认出哪些是不重要的,就可以跳过去。因此,略读可以成倍地提高你的阅读速度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4、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仔细听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它会使你以后事半功倍。坐在你能很好看见和听见的地方并作好笔记,它能帮助偿记住老师所讲的东西。

5、有规律的复习。

下课后尽快复习你所作的笔记。着重复习那些在课堂上提及到的重要而且容易混淆的知识;并在课文中朗读这些知识。如果你知道第二天老师要讨论什么内容,你应略读和阅读这些东西;这将帮助你理解下堂课的内容。如果你按时复习你所作的笔记和课文,这些内容将变得更加富有意义并且记得牢固。定时温习能使你在考试中提高你的成绩。

6、对考试要有正确的态度。

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你对本科目学得怎么样。如果你考试没有过关天是不会塌下来的。因此你大可不必对一次单纯的考试过多地担心。考试提供成绩,但是它也让你意识到你应当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什么,并且能巩固你的新知识。

二、学生在从以上几方面努力的同时应注意:

1、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很多方面,它的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过程。会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天气冷时,车打着火后要过一会儿才能快速行驶,一打着火就快速行驶反而会灭火的。一个人培养习惯也是如此,要循序渐进。先要养成课堂上专心地听、说、读、写,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再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大量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反思的习惯、勇于创新的习惯等。

2、控制时空,约束自己。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中小学生,已经认识到打游戏机的负作用了,不想再打游戏机了,可是,一走近游戏厅就忘乎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满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在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歌厅、舞厅、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无论别人怎么引诱,也不要去。

3、偶有偏离,及时调整。中小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比如,发现自己的字写得不规整了,发现上课时自己精神溜号了,发现自己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发现自己躺着看书、看电视了,发现自己走路或骑自行车时思考问题了......立即作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

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4、互相促进,整体发展。除了学习习惯外,还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如一个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创造了条件;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惯了的人,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是很难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与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的培养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整体发展。

三、教师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帮助学生:

一、严格训练,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多次反复的实践才行。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要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则努力配合好教师,增强“一心向学”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二、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对一些上课动脑积极、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要大力表扬,树立榜样,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原本学习习惯差的同学,只要有一点进步,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总之,我们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自觉意识。

上一篇:《夏洛的网》的读后感的作文下一篇:襄阳市家教兼职市场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