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的冬天-散文

2024-04-19

残缺的冬天-散文(通用14篇)

残缺的冬天-散文 篇1

初春,乍暖还寒。

在办公室忙碌了一个下午的我忽然感觉有些头疼,于是我习惯性的收拾好办公桌信步走下楼,骑上单车悠闲的观望着街头小巷的生活什锦-----马路上的行人依旧按部就班的重复着机械性的步伐,不知道都在为什么而忙碌着。

我木然的继续着我的消遣,正当我为此行的无获而悻然之际,我的眼前豁然开朗!龙卫医药的门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围观的人?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迫不急待的立好单车挤进人群。

原来,是一个年迈的老者跪在冰雪尚未完全融化的地上乞盼着路人的零星施舍。见此情景,我洒脱地从手提包里拿出五元钱扔进了老者面前的破碗,而且极为心安的闪到围观者的队伍里观望!期待着在我的“义举”之下还会有更多的“勇夫”出现?!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十几分钟过去了,只有两个民工打扮的“勇夫”分别向那只破碗中投了一元钱,而其他那些围观的人不但没有在我和民工的举手投足之间产生共鸣,反而以最快的速度各自散去----我的心着实被眼前的冷漠震憾了!!

在这围观的人群中,有的衣冠楚楚,风度翩翩,那简直就是白领的化身;也有的在啧啧叹息;更有甚者还在不愤的慷慨陈词;我真的不知道?那些念念有词的“真君子”们怎么可以在瞬间的施舍中毅然决然的挥袖扬长而去呢?!

我无法感悟:他们那极入潮流的打扮和乘坐的豪华轿车,这一切还能那么轻而易举的掩盖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吗?他们究竟有没有认真地思索过:自己光鲜的外表曾经是多少世人羡慕不已的完美追求?难道他们就那么忍心让自己的尊严和良知在一点点微薄的给予中大打折扣吗?!

刹那间,一种无法言喻的感叹和质疑的凝重在我的心头徘徊!

这时,我凄凉的视野里终于闪现了我渴盼已久的“新大陆”----一个贫穷的侏儒男人。

只见他上身穿了一件宽大的蓝涤卡衣服,衣服的底边几乎盖住了他的整个臀部,如此,更加缩短了他长度很短的腿,与其上衣极为搭配的是更为滑稽的复古式大喇叭裤子,而且他的裤脚边并没有完整的.缝合线,只是用剪刀那么随意的一裁,裁的还参差不齐。也许是因为他太贫穷了,所以才会穿着如此含羞带涩的衣裤游荡在街头。

我望着这个形象极度矮小的侏儒男人,一阵莫名的酸楚在我的心底由然升腾-------

我的心告诉我:这个侏儒男人也绝不会是那些散去人群当中的一个另类,因为他自己已经是一个近乎穷困潦倒的“泥菩萨”,哪里还会有多余的闲情逸致去督使他在自己的身上创造奇迹?!果不出我所料,他那蓬松的头和那张脏兮兮的略呈倒三角形的脸无比坚定的从我的视线里黯然的蹒跚而过。

微寒的春风调皮地掀起了他那身宽大的的衣裤,也吹乱了他那蓬松的头发,此刻的他,在我的心里、眼里就像卓别林喜剧中的小丑!滑稽得令我无语!

我的心被彻底地寒封!我想不会再有人用爱心来减轻我内心的无限怅惘了,不如趁着这夕阳西下的美景回家,给自己今天的闲游留下最后的一点温暖。

就在我准备骑车回家的时候,刚刚还在我眼前移过的那个侏儒男人竟然踩着一如既往的步伐重新又回到了那个行乞老人的破碗前。

只见他将手伸进了自己又深又大的裤兜里,也许是因为他的胳膊太短,也许是他真的囊中羞涩,才使他几乎是侧着身子从裤兜里拽出了五元钱。他恭恭敬敬地将那张珍贵的纸币放进破碗里,然后无比欣慰的站直了自己并不高大的身体,还顺势拍了拍那拽出过钱的裤兜。

他笑了,笑的令我汗颜!笑的令我震惊!

而与他的笑形成了强烈反差的是那个行乞老人眼中悄然滴落的清泪,那大颗的泪珠在纸币上清晰地印出一个圆圆的水月亮,它周边的月光在静静的蔓延、扩散!

顷刻间,我的灵魂在这个“新大陆”壮举的洗礼下得到了质的升华!我的眼前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异样的迷蒙!迷蒙的泪影中满满的都是他的印迹-----身高、步履、微笑、还有那蓬松的令人哭笑不得的头发。

我迫不及待地擦干眼泪,只是为了多看一眼这个令我感慨万千的“伟男人”。此时的他,双手插兜,腰杆笔挺,蓬松的头高高的扬起,看起来是那么骄傲、充实!

夕阳西下的晚霞中,“伟男人”的衣衫和参差不齐的裤脚在春风温柔的吹拂下幸福地轻舞飞扬着-----好像在替他诉说着今天他心底的所有快乐!

我悄悄的骑上单车慢慢的跟在他的身后,在霞光的辉映下,他走的那么潇洒、坦然!我不知道,是因为他奉献精神的感染还是无私力量的鼓舞?使他那原本十分矮小的形象竟然在一个转身之间变得无比的伟岸、光鲜!

残缺的冬天-散文 篇2

一、利用音乐图片导入,让学生直观地欣赏景物

课堂导入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让学生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有了兴趣去听课时,那么老师在上课时也会更加有激情。所以,在进行语文课堂导入时,我们就得运用情景教学法,将学生快速带入到课文情景中去。

《济南的冬天》重点写的是济南冬天的景物,那里的冬景美丽如画,美丽的景物往往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所以,在导入本堂课时,老师则可以利用音乐和一些与济南冬天相关的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在音乐的陪伴下欣赏济南冬天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济南的冬天。待学生欣赏完图片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简单地描绘一下济南冬天的特点,这样老师才能知道学生的想法,检验学生观察图片的认真程度。

通过音乐与图片的情景导入法,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济南冬天的美丽,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济南冬天的那种美,这样就更加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运用这种方式导入课堂,可以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更加容易了。

二、情景朗读,感受文字之美

散文在语言上具有独特的美,当我们慢慢去品味那些文字时,我们也会发现散文的文字具有很大的能量,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所以,在我们进行教学时,我们应该让学生进入到散文的情景中去,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大声地朗读散文,让他们学会欣赏散文独特的美丽。

《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的语言优美。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运用情景教学法,那么学生会更加容易地感受这篇文章的美丽。所以,在我们进行这篇散文的教学时,首先可以让学生轻轻闭着自己的眼睛,静静地听一下课文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文章的语言美。待学生听完课文录音后,老师可以放一段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背景音乐的陪伴下轻轻地朗读这篇散文,让学生亲身体验文章的语言美。朗读的最后阶段是让学生根据课堂导入时所放映的图片进行想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有感情地大声地朗读这篇散文。

情景朗读课文,可以将学生带到济南的冬天,让他们根据文字的美丽来感受景物的美丽,这样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才会更加有感情。所以,情景朗读课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很大的作用。

三、情景式的文本解读,提高课堂质量

解读文本是整个语文教学阶段的重点,老师只有认真解读文本,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文章所传达出的美丽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老师在解读文本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方法,那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所以,当我们进行文本解读时,可以运用情景教学,首先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景当中去,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才会更加灵活。

比如,当我们讲到《济南的冬天》中的山水这一部分时,那么老师可以利用图片展示法。其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老师展示一幅“阳光下的山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一幅图片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一幅图片复述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当学生复述完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后,老师可以提问,如:“济南阳光下的小山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在观察完图片后也会很容易地回答出问题。

第二步:老师再次展示“济南薄雪后山景图”,当学生看完图片后,老师再次让学生根据图片复述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接下来,老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济南下雪后小山有什么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很快地了解到济南小雪后小山的特点。

第三步:老师依次展示“城外远望山景图、冒着热气的绿水图”,让学生先欣赏图片,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最后再次向学生提问。

伤感散文《走在残缺的季末》 篇3

桃花瓣一片一片,在风中无声地飘落。于是,很快地,满地撒落的便是它们这一季的欢欣和惆怅。我拾起一朵半开的花,把它放在掌心,它那粉红色的柔嫩的身体着实惹人怜爱,可我分明听到它在无可奈何地叹息啊!

“如果我是一朵未开的花,我会满怀着对生命的热爱,期待着绽放;如果我是一朵半开的花,我会在幸福的回忆中悄然逝去——曾经轰轰烈烈地绽放,我的生命已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然而,我既不能期待,也不能回忆,我只是一朵错过了花期的花,来不及完全绽放,就随着春风遗憾地凋落了。”

终于忍不住热泪盈眶。生命的历程难道总是充满遗憾?究竟怎样的美好才能脱离残缺呢?

美人鱼对王子说:“亲爱的王子,我才是救你的那个人,你应该爱的是我!”

“我很感激你,我可以给你你想要的一切——除了爱情,因为爱不是因感激而产生的。”

如果美人鱼可以开口,如果王子知道了真相,她会不会和王子有这样一番对话呢?虽然这样的想法转瞬即逝,可我还是拒绝否认它的合理性。继而,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残忍,比故事中的老巫婆还要可恶。可我的本意只是想为残缺的故事寻找完美,结果却事与愿违地使残缺更为残缺。也许,有一种残缺注定了无法改变,有一种遗憾注定了无法弥补。

这样的理解使我的思想变得固执。于是,对已经出现的美好我总是百般挑剔,对即将形成的美好我也会充满怀疑。我喜欢童话,却又总爱把显示的林林总总带进童话,其结果往往使我拒绝接受童话却又害怕面对现实。童话,现实,对完美的渴望,对遗憾的感伤,这样矛盾的心理常常让我不知所措。

……

一只美丽的蝴蝶在我眼前翩翩起舞,然后轻盈地落在一朵长得很像自己的蝴蝶兰上,可是不到五秒钟,它又匆匆地飞走了,留下颤抖着的蝴蝶兰和独自赏花的我。

“你这样匆忙地飞舞,究竟哪一缕花香可以缠绕住你美丽的翅膀?请再回头看我一眼吧!哪怕再为我停留短短的.一刻,那瞬间的幸福也足以陶醉我平静的一生。”

蝴蝶兰痛苦地看着蝴蝶越飞越远,可蝴蝶听不到它的声音。

哦,我可爱的蝴蝶兰,不要垂下你娇艳的小脑袋,你曾经是那么快乐、自信啊!为什么要爱上一只会飞的蝴蝶呢?

在这残缺的季节里,难道所有的故事都得被抹上一层遗憾的色彩?

假如美人鱼甘心做一条美丽的鱼,她将会活得很快乐;假如蝴蝶兰爱上的只是身旁的小草,她可能爱得很幸福。然而,生命总是来不及等我们假设就已在残缺中匆匆走过。

夕阳的哭泣,落英的叹息,生命终将在不完美中走向尾声。可我还在这里痴痴等待,奢望着能在这残缺的季末守住心空那片烟花灿烂。日子在等待中飞逝而过,惆怅却在思索下积少成多,生命像经历了几次生死轮回,心灵也似乎承受了几次沧海桑田,可我还是我——一个无人能懂的我。

假如残缺也是一种美丽散文 篇4

天空终于晴朗起来,我想我还是适合生活在陽光里,容易被感染而不会觉得冰凉。

好久没有更新博客,每一次,我想写点什么,自己的生活,或是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又或者关于某件事,某个人,但是手在键盘上,终究还是打不出字来。总有一些东西只是文字能够表达,我想表达些什么,但是竟然觉得表达不出来。我想自己也有用文字表达不出来的时候。

最近,好像不算是最近的了,是蛮久之前的事情了。

时间是快了点,让我觉得好像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和时间赛跑,争取在自己还有一颗年轻的心的.时候把想做的事情都去做了,人生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缺憾。可是很多的时候终究是身不由己的,只能在拥挤的生活中寻求一些属于自己的价值。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会像年轻的时候那样,用很多很多的代价换一个人的微笑,只是现在的我,也就只是偶然想到而已。

我喜欢说“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反驳我,现在也是年轻的时候。

我年轻的时候,会用尽力气去爱一个人,现在竟然能够平静的面对他再次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和他聊着现在的生活,现在的世界,竟也能不痛不痒。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情,不管稍后会付出怎么样的代价,现在我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我年轻的时候,很爱笑,曾经有一双爱笑的眼睛。可是我也不懂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爱笑了。至少感觉不到自己在笑。

我失去了一些东西。很疲惫。

我快忘记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一个温暖的微笑。

我想重新找回我的勇气,去面对,去接受一些东西,但是惊讶的发现,心都不见了。

吉水的冬天散文 篇5

清爽的秋走尽之后,时令入冬了,野草开始衰败,枯叶开始凋零,漫天飞舞的落叶,翩翩彩蝶一般,似乎告知人们冬天已经来临。可是,暖阳依然高挂空中,人们生活在暖意融融的氛围里,丝毫也感觉不到冬的气息。直到冬至过后,暖阳终于渐渐遁去。这时的天空阴晦起来了,雨水变也得慷慨起来,淅淅沥沥,缠缠绵绵,三五天甚至十天半月也不见晴。地面湿了,田野湿了,草木湿了,人们的心里也被淋湿了……雨衣,雨伞,成了日常的必备之物,逛街也好,劳动也好,穿在身上,撑在手中,似乎又回到了多雨的春天。这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河道交错,水网密布,纵使是在冬季,雨水也总爱与阳光争个高低短长。

经历过绵绵冬雨后,气温陡降,寒风习习,这时人们才会感到冬天真的来临。忙碌的人们步履匆匆地行走于大街小巷,嘴里哈着热气,双手揣进了兜里,路见熟人,点头招呼:“哈,好冷,真的是冬天呀。”“多穿些衣服,别感冒啦。”然后很快就钻进了“国光”,“罗云”,“齐美泰”这些购衣店……出来的时候,大包小包,尽是冬衣。身上“臃肿”起来了,脸上却泛着红光。

无雪不成冬。雪,是冬天的使者。先是一阵雨夹雪,接着是雪子(冻雨),细米碎粒般,沙沙的降落下来,掉到地上还弹几下,晶莹剔透的,铺满了道路,盖住了屋顶。冰凌也结住了枯草和树枝,闪闪发着寒光。雪子过后,鹅毛飘飞,潇潇洒洒,纷纷扬扬。粘在眉间,贴在脸上,寒气袭人。人们衣服上,帽子上,一片银白。如果有雅兴,撑着一把小花伞,漫步于南门大桥,赏玩那纷飞的雪花,千朵万朵,互相竞逐,眼看她们飞奔着向江面飘然而下,融进水里不见了,真的别有一番情趣。抬眼眺望,尖耸的文峰山、叠翠的大东山、飘渺的东华山……刚刚还是黛黑的山野,渐渐就穿起了花衣,银白之中夹杂点黛色,在雪雾中有点神秘与朦胧,却又是一番妙境。孩子们走出了温暖的屋子,滚雪球,打雪仗,找雪景,拍佳照。雪,是上天赐予孩子们的礼物,他们欢呼着,雀跃着,这兴许是他们一冬最开心的时刻吧。而在乡村人家,望着银白的田野,瞧一瞧空中纷飞的大雪,看一看四处觅食的鸟雀,脸上露出了笑意:“瑞雪兆丰年,好兆头呀!”大家围坐在木炭火旁,三个一群,四个一伙,打着牌,谈着笑,细细品味着火锅里的牛肉狗肉,纵情豪饮着农家米酒。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肉香酒香,浓香四溢。一年的辛劳在这爽朗的笑声里一挥而去,这哪里是苦熬寒冬?这分明是在享受曼妙的冬天呀!

吉水的雪是极其娇气的,她羞怯怯,意迟迟,姗姗而来,却只做了短暂的逗留,也许是上天安排给这单调的冬天的些许点缀吧,也就那么一两天,最多三五天,很快又要回到她来的地方去。你就是想留住她吧,也是留不住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悄然而去。可就是这点雪呀,却又向人们传递了来年春天的讯息!

残缺的基石 篇6

一、校园硬件设施不完备

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中央和地方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但农村中学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服务配套设施依然匮乏,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依然未能得到根本改善。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全日制寄宿中学,共有师生600余人。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师生每周日晚上到校,周五晚上离校。学校的硬件设施严重滞后,只能够保障最基本的教学和生活需要。教师无生活用房,只能住在学生宿舍的一楼,三四名教师挤在一间狭小的宿舍里,生活非常不便。学生十个人一间寝室,夏天没有电扇,学生们在忍受酷暑的同时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秋季阴雨连绵,寝室内逢雨必漏,学生的被子都被淋湿了,学生们苦不堪言,家长们怨声载道。冬天,学校只有一个小型锅炉,热水供应严重不足,只在吃饭的时候供应半个小时的热水。恶劣的环境造成部分优质生源流向条件较好的县城学校。缺乏优质生源,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成了学校发展的短板。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农村家庭也大都是一个孩子,这些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长眼中的太阳,家里一切的优越物质条件都向孩子倾斜。家里的优越条件和学校的恶劣生存状况,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的落差。部分学生因为吃不了苦、受不了罪而告别了校园,或远走他乡,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农村中学生活。

二、农村中学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农村中学的教师工作量大、责任重、待遇差,很难留住优秀的教师。这和农村学校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分不开。据笔者了解,现在农村中学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高中毕业生,是民师转正的那一批,没有经过正规师范院校系统的教育专业培训,加上平时不注意学习,不懂教育教学规律,完全是凭自己的经验教书。这部分教师往往是多年从事一门学科的教学,平时很少去研究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不去研究教育现象,不去探究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够,大搞题海战术,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造成厌学、辍学。

笔者也经常和学困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明显地感觉到这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并不差,有的甚至比优秀生还好,他们差就差在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的意志品质上。我们的教师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思维,没有转变教育观念,一味地强调“填鸭”和压制,这些都加重了有些学生的叛逆心理,促使他们在课上和课下与老师对着干,一步一步滑落到学困生的行列。我们必须看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切实改变农村教育现状,不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不切合实际的。

三、家长队伍整体认知水平低,不能正确理解教育现象

大学扩招,加上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使部分家长产生了一种非常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上了大学又怎样,不还是照样打工吗?中学生不如辍学打工去,还可以早点儿挣钱。”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低层次的用工需求增大,未成年的学生离开学校就能找到临时性的工作,挣到微薄的收入,致使部分目光短浅的家长对学生受教育的关注度降低。对义务教育缺乏监管,使学生在无知和模糊的状态下离开学校,早早地融入了民工潮,放弃了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造成了个人成长的缺失和人生航向的偏离。

这部分学生弃学打工后,挣到一些钱,添置一些手机等流行的行头,到同学面前去炫耀,使一些学习意志薄弱的中等生也产生了弃学打工的念头,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农村基础教育这块根据地日渐萎缩,严重影响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步伐和进程。

四、其他原因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造成空巢家庭增多,留守儿童问题加剧。一些孩子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长辈的一味溺爱使孩子产生了一些骄纵、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健康心理,不会与人相处,有矛盾和摩擦时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一时冲动离开学校,造成流失。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七年级刚入学的一个孩子,自己的桌凳损坏了,他就把别人桌凳上的螺丝拧下来加固自己的桌凳。老师发现后通知其家长进行维修。孩子课间操结束后回到教室看到家长在维修桌凳,非常不满,情绪异常激动,二话不说纵身从教学楼上跳下,造成脚踝关节骨折,住院治疗后觉得无颜返校上课,最后流失。由此事例可以看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学生流失的原因之一。

那时的冬天散文 篇7

后来喜欢上了南方那座城市,只是因为那里温暖的气候,南方的冬天短暂而温和。有人说,冬天见不到雪,是南方人的悲哀。而对于从小对雪不陌生的我来说,关于经历过的冬天,关于雪天,没有美好和欣喜,更多的是记忆里那无处可躲藏的寒冷及寒冷带来的忧愁。

童年趣事里少不了雪的场景。那时候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娱乐游戏没有童话故事书籍,多数时候的玩乐都来自土地大自然,借助于蹦蹦跳跳跑跑闹闹的自然活动来取暖。堆雪人打学仗似乎是每个在雪天长大的孩童都经历过,并且听起来很美好的画面,其实在我那时候,完全与“有趣、快乐”无关,少有的偷偷把雪抓在手里捏成团抛掷到远处或吃到口里的场景,结果不是被大人训斥回到屋里烤火,就是一会儿袖口鞋袜打湿,隔天棉鞋会结冰到穿不上脚。尽管我是个乖巧的能安静呆在火旁取暖的女孩,可是每年手脚都要长冻疮,还溃烂。

最漫长的冬天时光就是围在火堆旁,听大人拉拉家常讲讲故事,看一看外面的冰天雪地,心血来潮时用棍子敲一两根草房檐下的串串冰棱。个别调皮的男孩子会光了脚在雪地上狂跑一圈,再返回屋烤烤手脚。比较有趣就是在天晴的时候,趁大人不在,大家下到结了厚实冰层的水塘里滑冰玩。还会想起那时的冬天里有一个好玩的现象,有些同学(尤其男生)上学时手提一个自制铁容器,大小比喝茶的缸子大一点,底部及周身钻有一些小孔,提手是一根长铁丝,便于在路上边走变甩,容器名叫火笼儿,其实里面就是用来放火炭或小柴块的,周身留小孔是散烟气和有助于接触氧气而使笼子着的更旺,它的作用是用来取暖烤手的。走在上学路上,会看见一些高年级的男孩子一边走路一边成旋转状甩动手里的火笼儿,随着旋转的风力,火笼里的柴块或火炭烧的更旺,还有火星子噼啪作响。旁边自然围了一些小孩,等着沾下光能把手伸进火笼烤一下。出于安全,这种现象肯定是被学校老师禁止的,如果课堂发现有因为火笼影响学习的,就要被没收。尽管如此,火笼现象依然一年又一年地在学生们中延续。说到底,我想还是因为冷吧。

那时的冬天,好像大部分时间都是白色世界,下雪天是一点不稀奇,厚到没过鞋子裤脚也是常有的事。不落雪的日子里,一早起来,路面坑洼地方已成一层薄冰,踩上去卡嚓作响,湿泞的土地也被冻的坚硬结实,不留脚步的痕迹。走在上学路上,凛冽的风吹得鼻子酸痛,吹出了眼泪。那时候没有羽绒服,连鸭绒、丝棉衣都极少有人穿,大部分孩子都是一个冬天两套棉花做的棉袄棉裤,最冷的时候里面套件毛线衣,外面再套件外衣,显的臃肿笨拙,却是那时最厚的装备。因为漫长的冬天,棉花衣不能洗,要很爱惜的穿。一些年纪大的老头老太太则是束了手腕裤脚,帽子头巾几乎一个冬天不离头。火堆成了最聚集人气的地方。

记得有时一早推开门,院里已厚厚一层白。父亲开始用铁锹沿门口铲出通往厕所、外面的小路。随着一路“通道”蹦蹦跳跳去学校,忘了刺骨的寒冷,耳朵却被风吹红肿了。校门前的斜坡走廊,因人踩雪冻,成了一条滑溜溜的“滑梯道”,尽管上下斜坡极其小心,还是每天有些人因滑倒摔跤惹出不少玩笑和尴尬。

入秋时,教室里的木制格子窗户虽然被老师用塑料或蛇皮袋膜钉起来了,可最后还是提防不住刀般北风的侵袭,风顺着袋子缝隙和撕裂的口子往室内灌,墙角燃起的柴火,也趋不走手脚麻木的寒冷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在乡镇上学的大哥哥大姐姐,星期天徒步十多公里,踏积雪过几条独木桥河,若不小心掉下河就全身结冰走回去。看他们的求学之路之不易,多希望雪能小点冷能轻点。山上一直白茫茫,积雪一冬不融化。有老人去山上找迷路的鸡或牲畜,总担心被雪覆盖的山坡,会一不小心一脚踏空摔倒了。看着父亲去一村庄共用的井里挑水,要走一截角度较陡的斜坡路,一路冰雪,就隐隐地为之担忧。想着母亲早上起来要先敲开结冰的水缸,再去烧水烹饪再给我们装好热水袋生好火盆,经水风干的手很快干裂粗糙,就开始怨恨起这滴水成冰的寒冷,为什么如此漫长迟迟不转暖?

晴天的日子,阴郁的心情会稍稍好转。有人追随太阳,有人拿出僵硬的衣服晾晒。裸露的地面渐渐泥泞不堪。腊月的天,都希望能有几天好天气,因为要置办年货拾掇家什。若是雪天路滑,走亲戚来往奔走,尤其是自行车几十里路程,便是大人孩子叫苦不迭的事。

晋北的冬天散文 篇8

雪地,是孩子们的乐园,堆雪人,打雪仗,扔雪球,喊声,笑声一片。电线杆上的麻雀也跟随凑起热闹,叽叽喳喳不停欢唱。树巅上,喜鹊从窝里飞出在雪地觅食。抬头看着用枯枝搭建的鹊窝,顿生敬意,是怎样的精神在风霜雪雨中坚强生活?时间转回到1990的寒冬,花季的女孩穿着单薄从南方来到这里,所经历的何尝不是一场又一场的风霜雪雨?原来,环境可以改变和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在生活中坚强自信,等待太阳出来才是最有意义的经过。

街头巷尾总是显得很清静,邻家的炕头,串门的老人唠嗑着健康的话题;年轻的妇人坐在一块刺绣,外面的世界似乎在这个冬天格格不入,串门成了冬天的主题,坐在一块有说有笑,不分老小,温馨而亲切。

夕阳下,放牧归来的羊群,犹如白云游走天地间,挥鞭的声音清脆响亮。在这个时候,思乡的情愫油然而生,一曲故乡的云总在心底浅唱。

走过,路过,原来,风景都一样!

残缺的苹果 篇9

细心的班主任会发现,在教室里总有那么几个孤独的孩子,特别是在课余时间。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在可以肆意奔跑的年龄,却宁愿习惯孤独。

他,是一名七年级的男生。外表憨厚,眼神清澈,你完全看不出他和普通孩子有什么区别。可只要他开口说话,混乱的逻辑、迟钝的表达很快会让你意识到,他与其他孩子真的有所不同。他本来是个极聪明的孩子,过于聪明的孩子总是顽皮的,父母曾为他的顽皮而懊恼。老人的教子经验告诫父母,这样的孩子要管紧、压死,不能放任自流。父母唯唯诺诺,开始无休止地要求孩子考第一,决绝地把孩子一个人反锁在屋子里。我不敢想象,孩子是以何等倔强的方式从四楼一跃而下的。我想,孩子落地之时,大地是否在为之颤抖?万幸,孩子活了下来;不幸,孩子却不再聪明。似乎是遂了父母的心愿,他听话了、不再淘气了,可是,父母的心也碎了。还能去逼一个残缺的孩子考第一吗?还能去逼一个失而复得的孩子考第一吗?当父母明白了不该逼孩子的时候,一切似乎已经晚了。

他上课很认真,认真地写笔记、做作业,尽管他的作业很少是对的。讲课文《陌上桑》,我提问:“为什么‘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全班寂然,男孩却举手回答:“因为少年怕帽子挡住眼睛,看不见罗敷。”根据孩子的认知,这已经是最完美的答案。同学们哄堂大笑,我却表扬了男孩的认真思考,他很开心!讲到课文《犟龟》时,男孩提问:“狮王二十八世都没有结婚,怎么会有二十九世?”我欣喜,男孩有自己的想法,我再次表扬了男孩。这次,全班同学没一个对男孩投以嘲讽的笑。他们在接纳这个虽略显迟钝、却认真思考的孩子。我不知道,如果没有那轻轻一跃,男孩该有多么的聪明伶俐?如果没有家长那争强好胜的虚荣心,男孩该有多么的健康可爱?可是,世上没有如果,我们总放不下那揠苗助长的虚荣。

他,是一名八年级的男孩,仅仅是腿有点不方便。站在讲台上,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出,男孩那青春四射的脸庞跟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做过三次手术,走路略微有点跛,可是他却拒绝了所有的体育活动。我微笑着约他到操场走一走,他有点吃惊。我知道,他是渴望倾听的。果然,散步中,我成了他的听众。他试图掩盖他的无助,他不知道,为什么,他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为什么,他看到的总是同学的缺点;为什么,这个世界索然无味。男孩子的一连串为什么,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农村父母的心里,只有读书才是正道,读书以外的爱好都是不务正业。谋生是年轻父母的一切,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闲暇来听听孩子的心声?可是,孩子们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能只剩下 “读书”两个字。孩子,无论残缺与完美,都不是我们的包袱,我们有责任让他们幸福。我告诉孩子,一个人,所有的美丽非凡,都需要自己去发掘。这个世界,你来或走,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如何拥有一颗爱的心。这个世界,能改变它的人很少,能改变自己的人却很多,让我们改变一下,重新发现世界的美好。

男孩们都很倔强,或许,我无法用自己贫瘠的语言去改变他们,那么,就让我做一个带着爱的倾听者吧!用微笑和倾听,去快乐他们的世界。

我做不了乔布斯,也改变不了世界。但我希望,我遇到的一只只残缺的苹果,都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因为,他们有权利拥有自己的快乐和梦想。

(作者单位:永平县第一中学

云南大理 672600)

责任编辑 戴双翔

去年的冬天散文 篇10

而我喜欢做在马路的台阶上,平静的看他们匆匆走过,悠悠的转,一遍一遍。

更多的时候,我喜欢凝视窗外稍纵即逝的景物,它们显得惊鸿且短暂,如同秋末花园里零散飘纷,随风逐波的花瓣,也如同笙歌散尽的舞台,戏子匆忙卸妆后脸上的残红。

时常有一种冲动,想坐下来写一些文字,而提起笔却又不知道写些什么,没想到自己的行笔竟这么拙。

我想到去年的这个时候,也就是去年的那个冬季。我们也这样,手挽手,肩搂肩的压马路,嘴在说话间不停塞进零食,说的话含糊不清。我们在这个冬季一起放烟火,一起吸烟,一起去喝酒,一起在街头放声歌唱,唱得那么难听,也难怪匆匆走过的人看我们时用异样的眼光。而我们却不管依旧唱的那么快乐,就算上帝也会笑着看我们。

我又想到了今年的这个冬季,坐在我们坐过的地方,喝我们喝过的那种酒,酒瓶摔碎在夜空中的声音是哑的,而去年是那么的清脆;吸我们一起吸过的那种烟,烟头在夜空中形成一颗流星,而去年是流星雨;唱我们一起唱过的歌,歌声飘荡在夜空里像一只孤独的狼的嚎叫,而去年我们像喜欢的五月天。一个人坐在坐过的地方,寒冷和孤独一起袭来,我双臂紧紧的抱在怀里蜷成一团,还是瑟瑟发抖,而去年这个时候我敢肯定整个世界都是暖的温馨的。

孤独原来是这样的累,都要承受不住了。这夜好静,可以听见时间流淌的声音,还有眼泪划过空气发出“咝咝”的声音,跌落在地上,开出感情的花朵,或喜,或悲,晶莹剔透,止也止不住。我梦见自己长了双翅膀,但在也飞不动了,伏在夜里,想小憩一会儿,不经意的发现翅膀上竟有很多渍痕,已分辨不出那些是泪渍,那些是汗渍,那些是血渍。想起从前的飞翔和今后的方向。坚强在孤独,寂寞里剥落,只想找人倾诉,倾诉。可是,让我滔滔不绝的人呢?

冬天的遥望散文 篇11

我对大自然的天然之美情有独钟,习惯以一种淳古淡泊之心审视尘世中的是是非非,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慨。

冬去春来,花开花谢。大自然的无情法则循环着四季的不同景色,匆匆而逝的也不光是春天的风光,更有一份浓淡相间的失落与伤感。其实人生的境界又何尝不是如四季更替,得意与失意轮流相伴。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得意与失意,也都只是短短的一瞬,一切都又是那么的平淡,大可不必太在意人生历程的潮涨潮落。古人云: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只要我们悟透了其间的道理,往往就会天高云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淡泊的心境多好。正是: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云卷云舒。

在工作之余,我会把一切喜悦和烦恼都放到一边,打开电脑,进入自己喜欢的一些站。在网络里没有名利之争,是一个淡泊的世界,轻敲键盘,独自闲游,去寻觅着自己的那片天空。自小喜欢文学,却上了重点理工科大学,求学于古城西安的兴庆湖畔的交大,工作于天府之国成都的大型国企。从事科技工作虽尽职敬业也有一些成就,却也常不务正业而有许多文学作品发表于站和刊物,皆因那未尽的文学梦。

《冬天的遥望——秋觅散文集》,是从自己的散文中精选出来的作品。全书包括《亲人·亲情》、《可爱的故乡》、《我的成都片段》、《成都风情系列》、《散文随笔》、《散文游记》、《散文故事》、《杂文漫谈》、《友情似海》、《艺海书评》、《体坛纵横》、《奥运获奖征文》、《科技文萃》等共十三辑,包含了作者在文学散文、体育随笔、科技杂文等方面的散文129篇。我的散文,大多是有感而发,其文也求美却不刻意追求文字的华丽,有自己的风格足矣,虽是平淡的文笔,能有所感悟就好。面对人生和社会,保持着善良和真诚,是我为人的准则。从未停止过对生活本意的思考,以善良真诚的心去感受着生活,总有一些事情让人感动,也愿意用文字去记录。寻觅着自己那片天空,渴望找到一种境界,介于责任与自在之间,既有凭栏而歌的意气风发,亦有闲看花开花落的从容淡雅。

残缺中的和谐 篇12

水至清则无鱼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日本的一家动物园,有位饲养员特别爱干净,对动物也很有爱心,每天都把小动物住的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结果,动物们并不领情。在干净舒适的环境里,动物们开始慢慢萎靡不振了,有的厌食消瘦,有的生病拒食,有的甚至死去。原因是什么?后来,通过观察才发现,那些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有的喜欢闻到混浊的气味,有的看到自己的粪便反而感到安全等等。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效的管理必须针对组织内个体的需求,包容个体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应对、进行多元管理。假如像故事中的饲养员那样,无视个体的差异,一味追求看似完美的统一,这样的组织最终会因为抹杀了个体的个性,而导致组织的解体或僵死。

作为组织的一个类型,企业就其性质而言,一方面具有经济属性,惟求其利;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属性,它也是由具有不同性格、不同需求、不同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习惯的,活生生的“人”组合在一起。在此过程中,社会的混合性、庸俗性、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同时被包容其中,构成了这个复杂的组织环境。可以想象,在这个环境里,祈求一个称心如意的状态,达到一个理想的完美境界,几乎是异想天开。仅以公司电话私用为例,70%的电话可能被私人占用,领导若想根除的话,可能自己先被根除。倒不如根据人们的习性和人的不同需求,因势利导,逐步改善,平和稳健,力求降低私用率罢了。

俗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鱼缸里的水虽然清澈见底,但生长在其中的鱼长不大,活不长。江河的水虽然混浊,却能够容纳更多更大的鱼。从管理学的原理来看,组织的方方面面留有余地,互存不良,反而顺理成章,和谐有序。若是想要水清一点,不妨浑一点;想图快一点,不如慢一点;想求好一点,不如差一点,这或许就是残缺美在管理实践中的表现。

培育自我净化能力

然而,是否由于组织内个体的差异性、整体的不完美性是客观存在,管理者追求改善的努力就会落空?其实不然。管理的有效性,恰恰体现在通过管理,使组织具备自我净化、自我改善的功能。

笔者上小学时,每天都要经过一条小河。每到傍晚,那里的村民,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聚在河边,洗刷物件。每当人们洗刷完毕离开河边之时,河水已是混浊一片了。可奇迹总会发生。当第二天清晨再经过那里的时候,会惊喜地发现,河水依旧那么宁静和清澈!那时,幼年的笔者产生疑问:河里的水怎么会在清晨变得清澈、透明?后来,自然明白了其中道理:河水是活的,具有多种微生物的自我净化能力。不能因河水眼前一时的混浊,就否定它的价值,或去做一些其它的无效之举。

假如把一个健康的企业比作这条河的话,管理者的职责不是花更多的精力清除不良因素,而是任其适当合理存在。管理的重心是培育企业的自我净化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首先应该承认并学会欣赏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差异性。企业的功能之一,就是包容员工多样化的差异性,并将其整合成一种向心力。比如在能力差异上,能力强的员工恰恰在能力较弱的员工那里获得自信感;而能力差的员工又以能力强的员工为荣耀,并从中获得安全感。双方的差异性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着一种彼此依赖和满足的关系。如果一个公司里全都是优秀的精英,那么就可能出现相互抵消的消极现象。

从管理实用的原理出发,不妨有意或者无意地制造、容忍差异性,让组织自然地进入有序磨合的状态。

其次,管理者还应学会巧妙利用组织成员之间素质的落差性。很多管理者都希望组织内部的优秀分子、纯洁分子越多越好。“事实上,大概没有比把优秀人才汇聚在组织里更可怕的事情。优秀人才的负面效果,往往使组织更加僵化,更倾向于争斗和本位主义。一般认为,非优秀人才反而能起到中和作用”。这就是日本经济学家屋太一先生在《组织的盛衰》中写到的一段话。

著名漫画家郑辛遥有一幅耐人寻味的漫画.题目上写道:“若能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你就是生活中的强者”。在企业内部,难免会良莠不齐,存在素质不良的人员,也会有难缠的人。如果把他们当成仓库里的烂苹果一样,挑出来、扔出去的话,一切都显得简单。问题是,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远远不能等同于挑出烂苹果来的那么简单,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倒不如换一种不扔的思维方式,发掘“绊脚石”成员的长处,使其变成“垫脚石”。

欣赏残缺中的美妙

管理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一门综合艺术。其实,再落后的人,也有被尊重的渴望,也有发挥自己潜能的意识。问题在于,如何找到发现他、改变他的通道。有的时候,仅仅是偶然调换了一下工作岗位,或是领导给予一次恰当的赞赏,无意之中就会把那个人内在的可贵之处释放出来,变成组织中的动力元素。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在谈到处理不称职员工的时候,表示不盲目学习西方那种简单的辞退法,而是交给人事部门,寻求其他安排渠道。这样做,正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的基础上,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古训,并积极为其寻找和搭建发挥自我优势的平台。

管理者在认同差异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完美是不可能达到的,残缺自有其美妙之处。没了月亮的阴晴圆缺,我们就不可能欣赏到那些感叹人生悲欢离合,聚散无常的诗句;没有问题的存在,管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组织也只会如一潭死水,平淡无奇,管理学家们今天也就无从去高谈阔论种种别开生面的管理案例了。

既然残缺是现状,管理者就应学会利用其“美”。有时在组织内部有一些摩擦,反而可以制造一些紧张,防止组织僵化。有时,组织程序并不确定,然而在不确定的过程中反而容易出现生动的创意和强劲的动力,无怪乎创业期间的组织冲力最大,这就是残缺的互合作用。

从自然规律来看,不同的音符,形成了乐章的美妙;不同的落差,造就了起伏的壮观;不同的性格,才有生动的和谐;不同的所有,才有无尽的追求。

作为管理者,不要被完美情结所困扰。完美是无止境的追求目标,一切都得从不完美开始,在不完美中进步。完美无极限,在你看来是完美的东西,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时空,也许就不完美了。奥林匹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如果换成“最快、最高、最强”,也就失去运动员们为之拼搏奋斗的价值了。在管理上也是如此,过分追求完美,就会陷入狭隘的陷阱。

在这点上,柳传志很有独到之处,他在回答凤凰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说到,“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时候,环境本身是很恶劣。因为大环境是这样,改造不了我们就不要动大环境,我们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改造不了,我们就不动了。不要冒死为了改造环境,去犯别的方面的错误。我宁可等着”。他告诉所有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忍或宽容一些不完美现象的存在。

在管理实践中,常能听到员工抱怨公司管理不规范、运作混乱、组织架构不清晰。其实有时,只要心里有章法,混乱自有混乱的好处。在特定的阶段里,只有残缺才是美,才是最合理的。难得糊涂比格外精明更重要,正如古训所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因此,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完美,而是残缺中的和谐!

学会授权

认识到管理中有不完美存在后领导者就要学会适当地放权、授权。

现代社会,领导工作千头万绪,极为繁杂,如果领导干部事无巨细都事必躬亲,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会应接不暇,难免事与愿违。所以领导必须学会正确授权。

首先,正确授权可以减少领导者工作负担,使领导不被细小事务缠绕导致身心疲劳,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更大的问题。其次,正确授权是对下属的一种信任,事无巨细不仅对领导者本人不利,还会让下属感到不被信任,下属创造力也得不到充分发掘。再次,正确授权会调动下属积极性,权力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赋予下属一定的权力是对有权力需要的下属的满足。

正确的授权有利于领导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诸葛亮死后,蜀国明显缺乏人才,特别是没人能主持大局,这与诸葛亮不善授权有关。正确的授权有利于团队建设,有利于各级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沟通,加强协调,团结共事,有利于发挥专长、互补不足,提高组织的整体力量。最后,正确授权有利于避免领导专断,降低错误决策风险,减少错误决策的发生,甚至减少错误决策所造成的损失。

(原载ERP世界网,经本刊校订)

冬天的火炉散文 篇13

火烧威了,又继续加煤,加好,用火钎从平面直捅到底,一时三刻,炉子又扯起绿绿的焰,在炉盖的小孔处舔着。父亲说,有吃无吃,大火保持。饿了,或捡几块切成片片的糍粑,用铁架支着在炉盖上烤,先烤软,烤胀,直到胀出鼓鼓的“小猪儿”来,溢出一股糯糯的香,烤黄烤脆,吃在嘴里像嚼干炒豆,酥酥的。蘸上颖子糖吃,很香。中饭和晚饭也在火炉上做,很快的,饭熟了,切一刀用香樟柴熏好的,呈暗红色的精巴巴的腊肉,用热水洗好,切成片,肥肉仿佛是透明的,瘦肉则脉络清晰,在菜园里拔几根蒜苗,砍两蔸白菜,在冒着热气的井边,洗见清亮水,然后做个火锅,既简单又实惠,吃得心里热乎乎的,又香嘴又撵饭,煮熟的腊肉越嚼越香,越吃越舒服,肠胃间仿佛有淡淡的柴烟味,胃口再差,也要比平时多吃两碗,就是泡着汤吃也很安逸。雪凌天,我们在外面玩冰玩雪,耳朵冻红了,手冻僵了,脚冻冷了,就跑回家里趴在火炉盖上烤,手烤得暴痛胀痛,脚上身上也渐渐地暖和起来,直到脸上脚上手上身上都烤暖和了,又继续出去疯玩。有客人来家,用开水沏上一杯茶,捧些葵花、花生放在炉盘上,一会儿就炕得脆生生的,边吃葵花、花生,边吃茶边扯白聊天,天南海北地摆封神说聊斋,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故事,或者唱书,唱《五鼠闹东京》,唱《孟姜女哭长城》,唱《祝英台与梁山伯》,唱书的人拖声摆气,摇头晃脑,一板一眼,抑扬顿挫,听得围炉而坐的人津津有味,不知不觉,感觉手冷脚僵,揭开炉盖,炉火奄奄一息,于是,添几块干柴或玉米棒,再加些煤炭,炉火便扯着焰燃了起来,不一会儿,便燃得旺旺的。

冬天猫在炉火边,躺在椅子上,周身都是暖和的,如果不干什么,瞌睡虫便在不知不觉中飞来,把眼晴皮沾住,一会儿就进入梦乡。母亲揪着我们眼皮叫醒做事,我们不情愿地从温暖的梦乡醒来,有精无神,瞌睡迷兮的。从外面干活回来,脚太僵,脱开鞋烤脚,一不小心,脚上穿的尼龙袜就会烫个大洞,为此,母亲叮嘱我们兄妹,围炉烤火时要离远点,把鞋袜烫烂了没钱买。我们穿脏的衣服,白天抬到小河里洗干净,挂在外面把水滴干,晚上用炕箩罩在炉火上炕,第二天清晨就干生生的,穿在身上还带着温暖。

温暖的冬天-散文 篇14

一丝花火,一忆往昔。一缕阳光,一段温情,几多温暖,几多爱意。

四季变化无常,即使在寒冬,有您在我身边我的心很暖。

你是个光头,长着一脸又长又白的胡子,和稠密的眉毛。冬天的时候我最喜欢拍着您的光头喊着姥爷是秃老亮,即使是被母亲训了很多次,即使那很不礼貌,你还是会维护我。晚上的时候我总是要骑在您的背上让您背我玩一会才肯睡觉,其实我最想的.还是您一贯说的那句,来,背着俺家小公主跑咯。我哭的时候您总会把花生挤开个缝,夹在眉毛上哄我笑,我脸上的笑容,您眼里的喜悦可以融化这个冬天最寒冷的冰。

每逢过年,我总是要提前跟你打好招呼,因为我知道您总会先忙起来,您会天天嘴里念叨着,俺家萌萌最喜欢我烀的猪头肉了,我得先准备好喽。我还得多烧点煤别把孩子冻着。我坐着车来到您家门口,远远的就看您在那叼着烟等我,我会拿着您最爱吃的糖葫芦给您,您总是很高兴的接过来说咱们一人一串我要山楂的。那时您很像个孩子。虽然知道你牙不好,但还是想让您多吃点好吃的。我手中的冰糖葫芦,您脸上的笑容能抵抗这个冬天寒冷的风。

平时回来看您平时回来看您,您总是坐在炕头嘴里抽着烟,看我来了,您会立刻把烟掐掉因为您知道我最讨厌您抽烟,我会做在您身边问您:“您是想我多一点还是想姐姐多?"您总是笑着说想你这么多(夸张的大),想你姐姐这么多(缩小了很多)。”我会上你亲您一口说我也想姥爷了。您对我的爱,我心中的欣慰,能推翻这一世的烦恼。

一结冰已融化,一阵寒风已抵抗,一些烦恼已解决。这个冬天有你真好。

上一篇:结婚程序计划下一篇:创文创卫(书法)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