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学习心得

2024-04-16

金融工程学习心得(精选4篇)

金融工程学习心得 篇1

学院:商学院

班级:12会计Y1

姓名:吴旭东

第一阶段

远期利率协议的定义:

远期利率协议(FRA)是一种固定利率下的远期贷款,只不过没有发生实际的贷款本金交付,而只进行利息的交付,这样也就避免了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所以不用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详细来说,远期利率协议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交换协议期间内一定名义本金基础上分别以合同利率和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的金融合约。

远期利率协议交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作为一种场外交易工具,远期利率协议的合同条款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以满足个性化 需求;二是并不进行资金的实际借贷,尽管名义本金额可能很大,但由于只是对以名义本金计算的利息的差额进行支付,因此实际结算量可能很小;三是在结算日前 不必事先支付任何费用,只在结算日发生一次利息差额的支付

合约签订内容:签订该协议的双方同意,交易将来某个预先确定时间的短期利息支付。用以锁定利率和对冲风险暴露为目的的衍生工具之一。其中,远期利率协议的买方支付以合同利率计算的利息,卖方支付以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第二阶段:

6.讨论金融工程中的“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的定义:套期保值主要是为了避免现货市场上的价格风险,而在期货市场上采取与现货市场上方向相反的买卖行为,即对同一种商品在现货市场上卖出,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者相反。它有两种形式,空头套期保值跟多头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征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即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的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套期保值的理论基础是:现货和期货市场的走势趋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由于这两个市场受同一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二者价格同涨同跌;但是由于在这两个市场上操作相反,所以盈亏相反,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

套期保值的作用:与投机交易相比,套期保值得直接目的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为了回避可能带来的风险。换而言之,它也是一种保险。在生产经营中:

1、确定采购成本,保证企业利润。供货方已经跟需求方签订好现货供货合同,将来交货,但供货方此时尚无需购进合同所需材料,为避免日后购进原材料时价格上涨,通过期货买入相关原材料锁定利润。

2、确定销售价格,保证企业利润。生产企业已经签订采购原材料合同,通过期货卖出企业相关成品材料,锁定生产利润。

3、保证企业预算不超标

4、行业原料上游企业保证生产利润。

5、保证贸易利润

6、调节库存

7、融资

8、避免外贸企业汇率损失

9、企业的采购或销售渠道。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期货市场可以是企业采购或销售另外一个渠道,是现货采购或销售的适当补充。套期保值交易须遵循的原则:

(1)交易方向相反原则:交易方向相反原则是指先根据交易者在现货市场所持头寸的情况,相应地通过买进或卖出期货合约来设定一个相反的头寸,然 后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将期货合约予以平仓,以对冲在手合约。通过期货交易和现货交易互相之间的联动和盈亏互补性冲抵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以达到锁 定成本和利润的目的。(2)商品种类相同的原则:只有商品种类相同,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才有可能形成密切的关系,才能在价格走势上保持大致相同的趋势,从而在两 个市场上采取反向买卖的行动取得应有的效果。否则,套期保值交易不仅不能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反而可能会增加价格波动的风险。在实践中,对于非期货商 品,也可以选择价格走势互相影响且大致相同的相关商品的期货合约来做交叉套期保值。

(3)商品数量相等原则:商品数量相等原则是指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在期货市场上所交易的商品数量必须与交易者将要在现货市场上交易的数量相 等。只有保持两个市场上买卖商品的数量相等,才能使一个市场上的盈利额与另一个市场上的亏损额相等或最接近,从而保证两个市场盈亏互补的有效性。在实践 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经常出现商品数量不相等的情形。成功的套期保值策略,常依赖于合适的保值率。套期保值率用以解决相对应于1单位的现货,要用多 少单位的期货才能实现较好的套期保值效果。即所谓的最优套保比率的问题,详情可参考后续讨论。

金融知识教育学习心得 篇2

古人说艺不压身,多学习总是没错的。所以当得知有商业金融师培训的时候,我就义无反顾地掺和进来了。

由于工作的原因,无法听完全部课程,这个培训的含金量是相当高的,绝非微信朋友圈里的心灵鸡汤可比,货真价实,见解独到,让我这个金融外行听下来感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尤其是人民大学宋华院长的供应链金融讲座更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们七零后这些人,正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慢慢长大的,那种同步生长的感觉,既不同于五零、六零后的冷眼旁观,也不同于八零、九零后的懵懵懂懂。看着中国经济从跌跌撞撞到如同脱了缰的野马一般狂奔,引领了世界经济增长率三十来年,现在终于有点筋疲力尽,慢慢下滑了,心里还真是有点忐忑不安。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绝对不能让中国的经济垮下去,我们还有小康梦,还有富裕梦,还有复兴梦。

那么中国经济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解决办法又究竟在哪里呢?如何利用金融这个杠杆去撬动经济转型和重振呢?这些显然不是我这样的金融外行能想明白的。

不过幸好还有宋华院长这样的专家学者,他们不焦不躁,深入市场,认真分析,努力思考,抽丝剥茧,寻根溯源,终于找到了症结,也找到了方法。

以前中国经济基础差,上升空间大,就像运动员刚开始训练成绩很容易提高,但慢慢到了瓶颈期成绩就很难提高了。那时候搞经营,不管是创业的还是投资的,都是各自为战,猛冲猛打,只要方向对,有冲劲,就能出成绩、有回报,就能成为那头风口上的猪,一飞冲天。同样,做赔了也搞不清为什么,换个战场继续做“守株待风”的猪,总有飞起来的时候。但是现在猪长大了,太胖了,中风小风已经吹不动了。

而作为“龙卷风”的金融市场,现在也不能盲目地见猪就吹,不管死活了。只有关注整个产业的供应链,把供应链上下游看成一个生态圈,找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核心节点,以之为中心,同步扶持所有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维持生态健康,才能确保这几个核心节点企业成功飞天,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当然宋院长讲的理论架构恢弘、气势磅礴,案例跌宕起伏、令人神往,我这个外行看不出门道,但光从听到的热闹看,就能感觉到供应链金融理论对于未来的供给侧改革,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将会带来多大的冲击,也令我对于中国经济经历阵痛后再次腾飞充满了信心和期冀。

财政与金融学习心得 篇3

这样列举和分类,是基于正规的金融学的意义上的两个主要方向。之所以用“正规”二字,是因为中国人对金融这个概念的传统理解,不论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都与国际上所通行的不大一样。关于这个问题,我发现有很多人都不甚清楚,这里有必要做一个简略的说明。

中国的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学,除去少量的证券、保险等内容,主要就是货币银行学(Money & Banking)。这归属于货币经济学,以学术语言阐释,就是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演绎。这个意义上的金融学,可以称作为宏观金融,是很典型的货币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比如研究国际汇率、外汇储备、商业银行管理等等。国际上从不把这种东西叫做金融的。大家熟知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是一个学术史上非常重要的货币研究专家,但没有人会说他是金融学大师,只说他是经济学泰斗;最优货币理论之父、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是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不是金融学家;谢丹阳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经济学家,也不是金融学家。中国在这个方面最好不用说,自然是上财、复旦等学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重建国家金融体系最初的一批人就是从这里培养的。当然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不能不说,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俗称五道口。我本科的一个同学去那里了。说实在话,这里真正的理论是学不好的,但是能接触中央银行金融调控、监管等方面的实务,能搞好人缘,有利于将来的仕途。

那么国际上所通行的金融是指什么呢?学术上一种的主流观点,金融学是研究随机市场条件下的跨期资产配置。这可以相对的称为微观金融。事实上“金融”二字,顾名思义,本就是资金的融通配置(筹资、投资、分资)。经济学是研究资产配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微观金融学也从属经济学。当然,微观金融学发展到后来已经完全超出经济学所能承载的范围,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为什么?因为金融市场上的资产,完全不同与商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以看不见的手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失效(供给需求两线竖直平行没有交点),取而代之的是无套利原理。而且,这个市场的独特性是资产跨期、条件随机。这下就有很多事情可做了,比如利率结构、股利政策,又比如资产定价、风险管理。

微观金融学发展到今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研究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主要是在做理论模型的建构和推演,基础和工具是以随机过程为核心的一大套随机数学及相关理论(随机分析、随机微分方程、随机优化、随机控制等等)。还有一类,研究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其基础是会计与财务理论(这是我坚持在翻译Corporate Finance为中文时使用公司财务而不是公司金融的原因),除理论构建外,还大量进行相关数据支持下的实证研究。这类研究涉及的数学理论虽然没有前一类那么深,但对数学功底也有相当的要求。这一点从1958年MM股利无关论的经典论文中就能看出来。当然,这两类研究还是互有交叉的,也是相互支持的。比如,在公司内部风险研究方面可能需要很多金融市场风险计量方法,还可能需要借鉴保险精算的相关方法。

前面言及的山大、复旦、交大、同济、北大、清华属于定价一类,南开、厦大,财大属于财务一派。当然这种分类绝不是说复旦北大的财务不好,南开厦大的定价很差,其实这9个学校两块都算在中国很好。当然了,在世界上能拿的出手的不多。具体来说,定价内的学校,都是数学、理工好,容易调整转型。事实上,南开、厦大的定价做的也不错,人家的数学本来就牛么。就连原本是没有数学基础的上财都在努力加强这个方面:现任院长黄明在硕士以前是学物理的,博士才转向金融,在美国都是很有声望的数理金融学家。这里要说一下中国金融数学方面的主要导师。首先是山东大学的金融数学家彭实戈院士。迄今为止,他三个主要贡献(发现一般随机最大值原理、创立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建立动态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极大的促进了概率理论和数理金融学的发展,也使得他成为世界级金融数学专家。他的学弟复旦数学系的雍炯敏、原来浙大数学系、现在贵大校长陈叔平、上财应用数学系的陈启宏全是出自中国著名数学家李训经老先生门下,现在除了纯数学方面外都在从事金融数学研究。交大是叶中行,同济是姜礼尚,北大是戴民。

而财务的三所学校,都是在财务方面本来就很好的,财大和厦大的会计并列全国第一,中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50%以上都是这个两个学校毕业的。财大的汤云为、张为国、厦大的葛家澍都是权威。厦大和复旦都有专门的公司财务的研究中心,财大是财务与会计研究院(隶属会计学院而不是金融学院)。而定价派在财务方面做的也是很好的,毕竟都是名校,只要工资高,自然有人愿意来。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阐明中国大学的金融跟国外的有些不同,但正在快速的与国际接轨。在这个期间,各大高校金融方面的老师(未必在金融学院)有搞资产定价的,有搞公司财务的,还有搞货币银行的。面对这个充满生存压力的社会里,你一定要清楚的考虑好上研究生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更好的找工作还是去做学问,至少是在期望上要定下来;然后,你再进一步选择要学习金融里的具体哪个方面。如果将来要工作,学习哪个更有利,更适合自己?如果准备做学问,那么你更喜欢哪个,自己是数学功底扎实还是财务知识广泛?这些问题在考研之前要过一遍,否则你考上以后也会对自己为什么学、到底在学什么一头雾水。比如你想去当投行(IB, Investment Banking)、私募(PE, Private equity)中的宽客(Quant, Quantitative Analyst),那得选择学资产定价;如果你讨厌外表冰冷的随机分析,而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不错,又想做点学问,那么可以考虑学公司财务。但不管什么目的、如何选择,在学的时候要好好学,学扎实,理论与实务并进。否则,仅靠一个学校的招牌是绝不能一直混饭吃的。同样,如果你现在就发现对金融的三个方面一个都不感兴趣(包括功利性的兴趣),那就趁早不要选择考金融的研究生,既然到了来年毫无学习动力,何苦今日拿需要付出青春和汗水的考研开玩笑呢?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作为一个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想要转金融,有优势劣势并存。数学基础好当然是优势所在,比如学电子信号的,随机过程基本上应该是过关的,以后学习要比省心省力不少;但劣势在于没有受过金融学的专业训练,缺少长期的熏陶,金融直感不够。要知道金融经济都是活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直感。看不见的手是最重要的经济学直感,无套利原理是最重要的金融学直感。我想,也许在金融学的课堂上睡四年觉的学生,都比一个理工科背景通过大半年考研时间猛学硬灌金融学的学生有更多的金融学直感。前天我还在跟一个到四大国有银行电子银行部的同学聊天,他说他们上司把相关需求交给软件部门的人去做,那些学软件工程出生的员工根本就做不好。为什么?决不是那些人软件编程的技术不过关,而是他们的银行业务不熟,具体操作层面上的事情他们不甚了解,编写的程序就非常死板,开发的软件使用起来不够友好,有的甚至完全不能用。借用这个事情,我们可以认识到金融直感的重要性,尽管这和学习金融学还有些不一样,但意思是相通的。

金融工程学习心得 篇4

——互联网金融学习心得

这一段时间,我接连参加XX等公司就互联网金融(直销银行)解决方案介绍,学习了银联数据XX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交流成果,参与了互联网金融论坛线上、线下讨论,更有幸聆听了家兴副主任在多个场合对互联网金融的精辟阐释,让我对互联网金融与XX农商银行未来发展,充满了憧憬,更有了新的感悟与思考。

首先,对农商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金融,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资金的融通。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将金融这一基本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更迎合了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5后”年轻一代,金融脱媒趋势明显。但由于金融本身对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广泛影响,必须有序发展,无论谁从事金融业务,最终必然会纳入到金融监管范围内。短期来看,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互联网企业金融业务高歌猛进,但长期来看,通过某一合适的契机,银行(农商行)企业将实现与互联网有效融合,完成其华丽转身,重新改写金融竞争格局。

其次,正视传统银行的缺陷。传统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电话银行等,使我们拥有了多样化的渠道,能满足部分客群的基本金融生活。但这些技术与手段相互独立,线下开户线上使用的金融体验远远满足不了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相对互联网金融强大的获客能力,我们显得捉襟见肘、无所适从。要改变这一现状,以互联网思维与手段指导农商行未来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再次,应全面理解互联网金融的精髓。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农商行拥抱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嫁接,更应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进行全面融合。互联网思维除了王立威副总裁讲的流量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开放性思维、“资产立行思维”外,还可树立迭代思维,即允许产品不够完美,针对用户的建议进行调整,快速迭代;跨界思维,即敢于自我颠覆、主动跨界,占领传统企业的领地。

最后,个人认为,如何实现农商行与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将发展直销银行作为拥抱互联网金融的突破口。并不是说直销银行相对互联网企业的金融业务能形成多大的竞争优势,而是要用直销银行作为引导今后农商行思想观念、组织变革、技术变革的突破口,更是一次奋发而为的自我革新。发展直销银行,一是要准确定位。差异化和精准化的战略定位将助力直销银行的成功发展,如依旧遵循以往银行业同质化的追随竞争策略则难以生存,实现盈利则更加困难。因而,我们必须要应用“直销银行”背后的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对目标客群、产品体系、服务体验、品牌形象的精准定位和匹配,推动真正差异化发展。二是 亟需解决三方面问题。第一步要解决流量的先天不足问题。农商行以往的渠道匮乏、客户存量少,要获得广泛的客群,必须借用第三方,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渠道、通讯企业(有限电视、电信、移动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及搜索平台、本土电商客户等进行广泛合作,扩大客群的入口。第二步要解决组织及管理模式问题。今后农商行网络金融部当仁不让成为直销银行的直接管理部门问题。如何快速响应客户碎片化、长尾化、多元化、个性化和多变性的需求,给农商行组织及管理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一个可能的做法就是成立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跨职能小团队,成员可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等方式获得,由总部给予人、财、物方面充分的授权,以提升其效率和响应能力,使互联网金融产品快速迁徙迭代和获取海量客户成为可能。第三步要解决产品匮乏问题。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中,考虑到监管因素,直销银行目前在售的产品更是十分有限,一般的配臵就是普通的“宝宝”类产品,支付和汇兑产品被封死,理财产品也多有不足。在成功解决前两个问题情况下,吃透监管层政策,金融产品创新做出超半步的突破,研发具有竞争力、定位精准的金融产品。

第二,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整合模式的创新型银行。如果说直销银行模式是银行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先行军和试验田,随着银行业互联网化的不断发展,这个试验田将不断扩大。直销银行将不再简单地作为传统银行的补充,而是将深刻影响整个传统银行的转型,为客户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我们应利用移动互联网轻渠道和大数据技术搭建获取“85后”客户的轻平台,利用智能网点、特色网点、自助设备、社区银行、VTM机等搭建便捷获取“85前”客户的线下体验银行,将互联网平台的获客能力和商业银行强大的账户体系结合起来,打破时间、空间、渠道的限制,打通线上、线下的用户体验,破除客群的年龄断档问题。

第三,跨界合作建设属于农商行的金融生态系统。随着中国数字化消费者行为的改变,银行已不再是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而是随时可得的金融服务。首先利用好湖南农信广泛的农村金融资源,组建农商行(农信社)联盟。在资金运营、业务发展、客群共享、信息传导、风险控制等方面形成战略结盟,同时这一联盟(合作)可向外推导至整个农商行(农信社)体系,在产品与服务方面优势互补,抱团取暖。其次,利用好省、市政府及大股东的资源。如运用“投贷联动”的模式,与企业大股东合作成立股权基金,提供信贷支持,同时通过商业银行以表外理财资金认购产业投资基金优先级的方式,对产业基金所投企业提供贷款融资;也可以借代理发行社保卡项目为契机,着力打造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的“互联网+”金融生活商圈。再次,加强与银行同业、非银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统筹管理与集约经营,推动各类资产的多元发展。最后,深耕农村金融、小微金融市场,它们将成为未来金融角逐的战场。要按照互联网逻辑深化“三农”和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让客户体验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体验。如搭建P2P投融资平台,通过线上获取小贷客户优势资源;通过与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龙头企业、物流基地等合作,参与农产品供应交易链、价值链的建设,利用农商行平台资源,获取其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提供内嵌式的金融服务。

上一篇:水管站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40号2010级德育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