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对企业管理作用

2024-04-22

岗位职责对企业管理作用(通用9篇)

岗位职责对企业管理作用 篇1

岗位职责是指为实现企业组织机构正常运行,达到企业管理目标而规定的岗位工作任务和责任范围。它是岗位员工责任、权力与义务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员工在履行岗位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对规范员工职务行为,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强化企业管理措施,降低企业管理风险、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岗位职责是规范员工职务行为,实现专业分工,保障企业组织机构高效运行的直接要素

岗位职责体现员工在从事具体职务活动中所享有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详细、严格地规范了员工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范围,实现了企业业务活动在不同岗位之间、相同岗位不同员工之间的专业分工,所有岗位职责的集合构成了企业的业务执行范围。岗位职责的有效履行并通过部门整合运作,使企业业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保证了组织机构的高效运行。

二、岗位职责是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岗位职责是对岗位工作的内容和责任的基本规定,是工作执行标准的基本要求,是企业进行量化考核、绩效评定、责任追溯的基本依

岗位职责对企业管理作用 篇2

关键词:财务总监,国有控股企业,作用和职责

一、国有控股企业财务监控的现状

1、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产权主体多元化和政企区分不清导致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审计署2003年组织16个省、18个特派员办事处和有关社会审计人员共计2000多人, 对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层进行了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发现和揭露了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损益不实, 潜亏数额巨大,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同时还发现了一批重大经济案件, 涉案金额达10亿元多。到了2004年末, 国资委对169家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共清出各类资产损失3521.2亿元, 共查出由于逃废银行债务, 资金体外循环, 改制运作不规范等问题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达228.8亿元, 占这些企业国有资产总额的3.4%。国有资产流失给我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财富带来了重大损失, 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势在必行。

2、国有企业财务监管失效

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乏力表现在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组成的外部监管缺乏对企业真实情况的全面了解, 即使通过审计发现部分问题, 也不能全面的揭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 同时, 所付出的成本往往非常大。国有企业内部监控属于最全面和最有效的监控方式, 理应成为国有企业财务监控的主要手段, 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内部监控的忽视,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监控普遍很薄弱。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管部门往往缺乏领导部门的支持, 缺乏推行监管职能所需要的权力, 财务监控制度 (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不健全, 监控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新的监控方法和手段的需要, 实际监控流于形式。国有企业资产财务监管的现状迫切要求财务总监制度的推广应用, 而作为财务总监制度的主要执行者的财务总监则是这一制度应用的重中之重。

二、国有控股企业中财务总监的作用

财务总监是由所有权代表机构聘任的, 对公司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是企业经营管理层的重要成员, 同时肩负着对企业财务运行全过程监控的职责。从公司治理角度讲, 财务总监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 主要履行监督职责;而作为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的主要负责人, 财务总监又必须全面、随时地参与并领导企业的管理控制系统, 为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服务。具体而言国有控股企业财务总监的作用包括以下方面。

1、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避免资产流失

财务总监是国家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 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主要执行者。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主要所有者, 行使国有企业股东的权利, 委派财务总监代表所有者利益。通过财务总监对企业财务的监督, 强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的财务约束, 使经营者的各项决策和管理活动符合所有者的利益。财务总监设置之前, 部分法人代表权力过于集中, 缺乏制约机制, 导致了许多惊人的国有资产流失案件。财务总监的设置强化了内部监控, 保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保障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具体工作中财务总监通过严格控制贷款和担保事项, 清理内部借款, 降低了财务风险;财务总监对投资新项目进行审批, 改变了过去滥投、乱投的现象, 通过科学严谨的投资论证降低了投资风险, 同时, 投资收益率也有了明显的上升;财务总监根据企业财务计划和实际经营的需要, 严格控制企业费用支出, 杜绝了不合理的开支项目;财务总监通过与经营者联审、联签对企业财务运作实施有效监控, 防止资金筹措、使用不当而产生重大浪费和损失, 加强了对经营者的管理约束。

2、提高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1)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通过推行国有企业财务活动由财务总监和总经理联审、联签共同负责的财务制度, 在很大程度上, 提高了会计报表和年度决算的可信程度, 扼制了会计信息的失真。财务总监通过对企业会计报表的联审、联签, 对企业披露的重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与经营者共同承担责任, 有效剔除虚报会计信息,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为资产所有者以及其他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财务总监通过指导和监督, 有利于完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促使会计人员更好地履行核算职责, 加强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 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不当和违规情况, 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2)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当前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即使企业不存在人为延迟信息披露的情况下, 除上市公司每年按规定披露中报、年报、季报外, 一般国有企业每年只提供一次会计报表, 所提供的有关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非常有限, 外部信息使用者很难了解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 对于内部人存在着的违法行为, 所有者很难发现, 即使在会计报表披露之后能了解到, 这种滞后的监督对于部分所有者来说却失去了经济意义, 丧失了好的投资机会。财务总监处于公司的管理层, 对企业制定的财务计划、重要的投资决策非常了解, 同时能够对公司财务状况、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实施随时监督, 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违规现象, 因此财务总监能使所有者快捷地获取国有企业的信息。

3、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财务总监的选派必须符合有关的规定, 而且对个人的素质要求也很高。一方面财务总监必须是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能够对公司的日常财务活动非常熟悉, 对公司财务实施有效控制;另一方面, 财务总监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才能, 熟悉公司生产、销售、人力考核等方面的知识, 才能真正做到对公司业务的全程监控。因此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 有利于企业避免决策的失误, 培养企业的理财意识,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财务总监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可以帮助企业规范会计工作, 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财会人员培训, 参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预测、决策活动, 为企业出谋划策, 开拓市场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财务总监的作用不仅是监督, 而是监督和管理的有机统一, 是代表所有者权益为实现所有者利益最大化服务的。

4、强化对企业的监督

以往的监督方式由于监控乏力和滞后, 内部人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个人权利谋私等行为已给所有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外部信息使用者, 很难获取足够的信息, 也很少有能力把企业披露的、经过包装的会计信息返回到它的真实情况, 因此要想对公司经营实施有效的外部监督非常困难;同时, 由于监督的滞后性, 即使确认了内部人违法行为, 也已经给所有者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财务总监作为所有者的代表派驻企业, 具有代表所有者行使监督权的使命, 是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监督缺位问题的有效途径。深入企业内部的财务总监, 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的违法违规行为, 避免内部舞弊行为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三、财务总监的职能

要充分发挥财务总监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必须明确财务总监的职能。财务总监在企业中的具体职能可以划分为两类。

1、管理职能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 财务总监要结合本企业实际, 制定必要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并负责组织实施, 保证公司的财务及经营活动依法进行;组织财务预算、决算的编制、利润分配或弥补亏损方案以及资金使用调度计划、费用开支计划、筹融资计划, 并负责批准预算、决算、利润分配或弥补亏损方案和各项计划的执行;拟订所属企业的年度经济指标并负责下达后的考核;拟订所属企业的年度利润 (或管理费) 上缴指标并负责组织下达后的收缴。组织会计核算, 审核会计报表、报告, 确认其准确性, 与公司总经理共同签字负责;对本公司财会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所属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任免、奖惩提出意见;对本公司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组织财会人员 (包括派出人员) 的业务培训和考核, 支持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2、监督职能

财务总监的职责界定在监督, 在监督企业的营运、重大财务决策和审查财务报告, 对重大财务收支与经营活动实行与总经理联签制。财务总监应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董事会决议、公司章程、公司财务制度对规定事项进行联签, 对于符合规定的事项财务总监应当予以签字同意;对违反规定的事项一律不予通过, 并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汇报。财务总监对企业实施的监督应该是全面的, 但重点要放在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上。因为事前和事中监督这两方面是外部监督的盲区, 来自企业外部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缺乏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详细、全面和及时了解, 而是要通过企业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财务报告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审查企业经营的合法性, 不具备对企业进行事前与事中控制的条件。

(1) 事前监督。一是积极参与预算计划的编制工作, 对总经理制订的预算计划进行审批, 提出合理的建议, 对于其中的重大投资、筹资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 协助总经理制定最佳的筹资、投资方案;二是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体系, 制定完善的企业会计规则和制度, 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 提升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三是建立和完善费用和成本核算责任制, 严格控制费用支出的审核批准制度, 杜绝不合理费用的发生;四是积极开展资金使用定额制度, 确立合理的指标定额, 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申请程序、审批制度以及资金的保管等工作。

(2) 事中监督。财务总监的事中控制是指对于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被有效执行进行监控, 并对其中产生的差异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财务总监的监控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要确保购销环节原始会计凭证的完整、有效, 合理确定材料的购进价格或商品的出售价格。对于特殊的业务事项, 如果涉及到重大的价格差异、或者折让, 应由财务总监审批。财务总监要及时审查企业的成本、费用开支是否按照规定执行, 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在资金使用方面, 必须严格执行联签和审核备案制度, 保证凭证完整、正确和审批手续的合法。积极参与董事会的决策, 对公司发行股票、债券等重大筹资方案进行科学分析, 对于企业向银行贷款的计划应审批项目的可行性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 严格审核对其他企业的贷款担保, 避免企业因第三方原因陷入财务困境。

(3) 事后监督。事后监督是财务监控的最后一个环节, 财务总监要仔细审阅企业的账簿和财务报告, 对于其中的虚假信息、不实报告要坚决予以纠正, 避免虚假会计信息误导报表使用者;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考核指标的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指标与实际实施结果之间的差异, 应认真分析原因, 为下一期的标准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 并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钰、杨珊华: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制度研究[J].上海会计, 2001 (5) .

[2]杨肃昌:关于对财务总监制度的本质认识[J].会计研究, 1998 (2) .

岗位职责对企业管理作用 篇3

【关键词】岗位设置;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进行岗位设置,同时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岗位设置的实行标志着事业单位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这不但有利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推动了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模式的变更,经过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招聘、职称评定、人力资源分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与起步较早和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成熟的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事业单位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人力资源管理比企业更加复杂,而不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必然会限制事业单位服务水平的提高。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管理观念落后、缺乏理论体系、组织结构不完善、绩效考核效率低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及其优势

岗位设置制度是针对岗位和聘用人员的,包括岗位设置、岗位编制、岗位调整和岗位评估等在内的一系列管理制度的统称。岗位设置关系到被聘用人员的切身利益,岗位设置能够明确各岗位的职能并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而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创新能力,为本单位带来生机和活力。

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作用

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必要举措,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基础和原则。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的根本性任务是建立一套高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阶层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与提高提供动力。

1.实现对聘用人员的分类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事业单位对聘用人员的管理大多是对身份的管理,“身份”障碍难以突破。岗位设置将聘用人员大致分为三类: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以及工勤岗位,然后又将每一类分为若干层级。人员聘用完成以后就基本实现对聘用人员的分类,突破身份管理的障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实现全员聘用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是聘任制,但是从近几年的人事制度改革进程来看,很难实现全员聘用。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先设置岗位,然后再聘用人员,每个受聘人员都要对应聘岗位提出申请,其申报条件和任职资格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人力资源部门应明确规定任职期间的要求和目标,同时还要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实现全员聘用。

3.实现对各类受聘人员的考核

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岗位的责任制,切实制定符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科学的、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每个岗位的受聘期限为3年,在受聘期限结束时,要对受聘人员在职期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绩效状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在接下来的受聘期内对受聘人员升职、降职或是解聘。

4.实现管理干部任期制

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大多是“委任制”,其实这基本上就是一种终身制,并且严重受一些传统思想观念的约束,如“到老才退休,不犯错就万事大吉”等。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负责人,不再签订聘用合同,其余的受聘用领导都要签订为期三年的聘用合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破领导干部终身制,实现管理干部任期制。

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的完善

1.双向选择,择优录用

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公开、易于操作的聘用人员在职考核制度,从而逐步形成各类人员职务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管理模式。岗位招聘要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取,提高聘用人才的质量。岗位招聘要坚持聘任条件公开和聘职任务公开,个人推荐和领导集体决定相结合,允许人才流动,逐步拓宽就业渠道。

2.合理设置上岗条件

岗位聘用条件的设置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其一,聘用条件不要过高,如果过高就很少有人符合条件,岗位的设置就成了摆设,没有实际意义;其二,不要对上级的文件照搬照抄,要灵活运用上级的文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聘用条件,激发聘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其三,要合理设置岗位档次,要能够激发高层次人员、同时督促落后人员、关注中间人员,较多的设置中间的档次,少设置低档,鼓励落后者进入中间档;其四,聘用条件的设置要兼顾大众、并突出专业特长。

五、结语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关系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虽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政府的带领下,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必然会更加合理,最终将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强民.浅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后存在的弊端及对策和建议[J].企业文化,2014(6)

[2]程国方.高效人力资源的开发的管理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5)

[3]张宝玲等.论高效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制度改革[J].药学改革,2009(25)

岗位职责对企业管理作用 篇4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层组织。全面负责、主持班级工作的教师是班主

任。班主任在学校党组织和行政领导下,在任课教师和团组织协助下,有效地开展班级各项工作。对班级学生的德、智、体、美、老全面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同时,班主任工作是细致具体的。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计划的实施,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一代新人的成长。因此,其社会地位是崇高的。

(一)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劳动、实习的得力助手,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

2,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要把聚集在一个班里的几十名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勤奋好学、朝气蓬勃的集体,以利于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需要班主任进行大量的组织工作和教育工作。并使自己成为班级集体的灵魂。

3,班主任是联系本班各科教育工作和学生组织的纽带。要搞好班级工作必须依靠全班的任课老师,而班主任则要负主要责任。他是联系任课老师、实习指导教师、有关职工,学校组织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渠道的桥梁。

学校教育要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紧密配合,组织统一的力量,取得一致的要求。班主任则是学校联系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代表,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

5,班主任工作对技校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技校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即在心理上或生理上都处于突变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可塑性很大,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在外界影响下,思想变化很快,班主任在此时所起的引导作用是很大的。

由此可见,班主任不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促进身体健康,陶冶情操的重任,而且对于培养和组织班集体,落实学校教导工作计划,实习计划,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班主任的任务

班主任的任务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按照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党组织和行政的领导下,在共青团组织及任课教师的共同协助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培养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坚强班集体;统一协调本班教导工作,对学生思想、学习、劳动、生产实习、生活、健康全面负责,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老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三至四级技术工人。

(三)班主任的职责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是开创思想教育工作新局面的前提,特别是当前这个历史变革时期,各种信息“多、快、杂”地通过各种渠道传到学生中,就更需要及时掌握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

(2)引导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和职责。班主任必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形势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德。

(3)经常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好各门功课,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班主任还应结合职业技术学校和本专业的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开阔学生视野。

(4)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加强生活管理、组织管理。领导本班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搞好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锻炼和卫生习惯。

(5)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特长。

(6)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班主任应教育并督促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政府的政策法令和社会的公共秩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7)负责组织领导本班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劳动和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抓好安全教育。文明生产教育。

(8)领导班委会工作,指导本班团支部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

(9)组织学生开展争当“优秀班集体”活动,负责组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工作,负责填写学生评语和操行评定等级的评定工作。

(10)适时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班主任工作基本原则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是根据教育方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是班主任工作必须遵循的要求。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揭示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班主任必须掌握下列基本原则:

(1)学校的统一要求与班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校领导根据教育方针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对班主任工作提出

统一的要求,这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不同,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主客观条件也不同。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必须从班级实际出发,把学校的统一要求与班级实际结合起来。

在实际工作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机械的履行学校提出的要求或机械地照搬其它班级的经验,忽视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的教育活动往往会流于形式,很少有实际效果;二是强调班级的特殊,置学校要求于不顾,自行其是。这样不但会削弱学校整体教育的力量,还会在学生思想上造成混乱。要做到学校的统一要求与本班实际相结合,班主任就要认真领会学校要求的意图,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认真研究班级的现状,积极思考,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要做到教育 与管理相结合,即以教育促进管理工作,在管理中进行教育,把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为管理而管理,或者用“压”的办法,把班级“压平”,或者用“哄骗”的办法,以求得班级的“太平”,这样形成的班集体,表面看来很“稳定”,实际上很脆弱,是经不起风浪考验的。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可能完成任务,但他们受到的不是集体主义教育,而是个人主义或小团体主义的教育,因而是十分有害的。

所以说,我们首先要做到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不能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要坚持共产主义教育方向,坚持集体主义教育。其次,在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发扬民主办班的精神。重大的决定要和学生共同商讨。常规制度尽可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执行。检查、评比、总结,要走群众路线,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总之,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管理的办法要有利于教育,管理也是为了教育。我们的着眼点是“育人”,而不是“管人”。

(3)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是集体教育,即教师面向集体运用集体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二是个别教育,即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以个别学生为对象的教育。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应该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无论是解决学生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都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一个集体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班级集体是由学生组合而成的,然而,班级集体不等于每个学生个性的简单相加。集体教育不能代替个别教育。反之,个别教育也不能代替集体教育。所以,班主任在进行集体教育时,既要注意个别教育,又要善于运用集体教育的成果,正确的集体舆论力量。如个别学生取得进步或有先进思想,教师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会是这个学生受到鼓舞。

总之,健全的集体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解决个别问题的强有力的手段;而个别教育做好了,无疑会有利于集体的形成和集体教育的开展。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只有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正确地教育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相结合

象任何事物一样,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一个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内

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和总和,它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构成内容诸因素的内部结构的表现方式。两者的相互关系应该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班主任应该努力做到正确的教育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相结合。

思想教育内容正确性是首要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很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道德品质的教育;二是政治观点的教育;三是思想观点的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实际上是解决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因此,班主任在采取每一项教育措施时,都要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教育形式要多样化,要符合青少年的特点,要提高思想教育的效益。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要把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生动、有趣的知识内容之中,寓于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大量的事实、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经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得出必然的结论。

(5)身教与言教相结合

班主任的言传与身教对学生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言教”就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对学生“晓之以理”。学生的正确思想不是与生俱来,自发形成的,需要教师来灌输。当然,要使学生信其言,教师必须身体力行。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它好比无声的命令。如果说言教使学生懂得道理,那么身教能触动学生的感情,使他坚信你所讲的道理,从而起到感化作用,使学生产生信念。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善于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一)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意义

创建班集体不是权宜之计,短期行为。也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它是学校教学和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只有高度重视班集体的建设,通过班集体去育人,才能保证企业未来人才的质量,保证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对于创建班集体的重要意义,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1,创建班集体,能保证育人的方向。

作为技校来说,是为国家、企业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和新一代的技术工人。而这样人才的素质的核心就是集体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当今时代,一个人如果没有集体主义思想和精神,就会与时代格格不入,就不可能有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不可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当然也就不可能从内心深处拥护中国共产党。

集体主义必须到集体中去培养。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技校,他的学校生活的直接环境就是班级,这一个个班级能否形成集体,就关系到他能否形成集体主义思想。

青少年的集体主义思想,光靠书本和教师的教育是培养不起来的,必须通过组织起来的学生集体的潜移默化和冶炼,才能更好地成长起来,培养班级集体就是用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学生,用企业和学校的创业史来教育学生,首先让他们热爱扳机这个集体,进而热爱学校这个集体,再逐步扩大。直到热爱我们的工厂、企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

2,创建班集体,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老全面发展的保证,是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的前提。

我们的学校育人要做到两个“全”,一是对全体学生负责,一是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老全面发展。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制订本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而计划的最终落实,必须通过班级这个学校最基层的组织。于是,班级环境气氛,就形成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班集体固然是教育的客体,但它一经形成之后,又可成为教育的主体,成为促使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美、老等几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的重要保证。成为对学生进行强有力的感化、影响和控制的一个强有力的因素;成为班主任在教育工作方面的助手。这是因为在一个好的班集体里,同学之间能够在政治上互相帮助,学习上互相督促,劳动中互相竞争,行动上互相鼓励,生活上互相关心,形成一个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目标一致,团结向上,共同攀登科学高峰,争当技术能手的浓厚学习风气,共同为争取在德、智、体、美、老几方面都得到发展而努力,为成为企业的合格人才而奋斗。

3,创建班集体,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基础。

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优良的共性素质,还要有优良的个性素质。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在学校里,主要靠班集体建设。班集体的好坏对每个学生都具有直接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一个松散的,正气不能抬头的班级,是造成学生出毛病,犯错误,甚至违法乱纪的温床;一个坚强的、充满生气的好班,则如同一座熔炉。有着冶炼人的思想的巨大力量。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学生之间的交往,大都是在积极的有组织的活动中进行的,促使学生的个性与集体一起发展。集体的活动是多方面的,教学的、教育的、劳动的、文体的、科技的;校内的、校外的;全班的、小组的„„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处在不同的角色地位,其不同侧面的个性潜能得到培养和发挥。因此,学生个性在集体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4,创建班集体,是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关键。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而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靠师德教育,搞好在职培训,更主要的是在实践中去5探索规律,增长本领。在创建班集体的过程中,班主任的自身素质会得到全面提高。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一个好的班集体,能使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作为一个班主任,就应该掌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要确立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

一个好的班集体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的活动,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的活动,集体就不存在。

目标是一种设想,为了使其真正能够实现,制订目标就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方向性原则:班集体的全部目标,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班集体目标的方向,首先是政治方向,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同时也包括全面培养、提高人的素质的方向。作为班级奋斗目标的活动有争当“三好”班集体,改进班级学习纪律,树立良好的学风,加强第二课堂活动,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参加公益劳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建立对班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科学性原则:目标的科学性,主要是指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发展的规律。目标的高与低应定在“跳一跳,够得着”的水平线上。也就是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感到亲切,有兴趣,同时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整。

3,民主性原则:班集体奋斗目标是师生共同的努力方向,不能把班主任一个人的想法强加给集体,如果成了班主任个人的命令,就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但在确立班集体奋斗目标时,班主任应发挥主导作用。班主任必须启发学生把目标和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要求,使班集体的要求与学生个人的要求密切结合起来。

4,整体性原则:班集体目标内容包括若干方面,但它们是一个整体,如果忽略了一个局部,将会对整个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同时总体目标是一步步实现的,它分阶段、近期和中期目标。一个个近期和中期目标的实现,构成了一个完整过程,也即班集体形成的过程。

(2)要选拔和培养积极分子

积极分子的选拔、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好的班集体形成的过程。一个坚强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批团结在团组织和班委会周围的积极分子,成为班级的核心力量,成为带动全班学生实现共同奋斗的骨干。有了积极分子,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要求和号召,就会有学生支持,甚至积极分子根据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意见,自己也会提出要求。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在全班学生中发现、选拔培养积极分子,这是巩固班级集体的关键。

(3)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

班级集体舆论,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正确舆论的树立与否,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班有了正确的集体舆论,就能明辨是非,提倡和支持正确的东西,使班级集体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就能使班集体更加团结,更加朝气蓬勃。因此,班主任应用很大的精力抓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的工作。正确的集体舆论是在集体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班主任要通过宣讲学校工作条例、学生守则和规章制度进行教育,讲革命传统,指导学生阅读政治书刊和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掌握是非标准,用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关心集体、树立集体荣誉感。

团活动,墙报和黑板报、专题讲座和班会,是形成正确舆论的主要阵地,在形成正确舆论上起着重要作用。

(4)培养优良的班风和传统

班风是班集体中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情感和精神状态的共同表现形式。而将好的班风继续巩固和保持下去,就成为优良的传统。优良班风的形成,对巩固和发展集体起着极大作用。班风和传统是最有力的集体舆论,它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美化集体生活、培养集体成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它能使集体象一个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将班上出现的优良品质和风尚,在全班同学中加以宣传、扩大、巩固、反复实践,使其得到集体的支持和承认;另一方面,要学习其它班级、其它学校的优良风尚,把它引到本班来,使之在本班得到支持和发展。班主任应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对班级所有学生公正无私,不能有所偏袒,这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优良班风形成之后,还要教育全班学生珍惜它,使之不断完善,而且一届一届地传下去,形成一种优良的传统。

(6)养成集体的纪律性

一个好的班集体应该使每个成员必须共同遵守集体纪律,使每个人的意志服从集体的意志,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班主任在组织领导班集体的过程中,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而且还要“约之以法,”学生应该做到的,能够做到的,一定要求大家一律做到。反过来还要让学生懂得做了不该做的事会受到纪律的约束,同时又能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自觉地服从集体的意志和利益,旅行对集体的义务,形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集体的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局面。

作为班主任,研究并掌握学生成长过程中每阶段的特性,对于一个好的班集体形成是很必要的。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推动作用 篇5

梁宁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群体意识(共识),以及由这个群体意识产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取向、经营思想、企业精神、管理理念等等。它源于企业,是对企业历史和现存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集中反映和高度浓缩,内在地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个企业若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做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偏废任何一方,都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也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企业文化本身所具备的独特功能使它成为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结合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环节,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

企业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经济发展,核心是隐藏在企业经营管理行为背后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同其它意识形态一样,它对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乃至市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能动的反作用。即如果提炼得当,总结科学、反映企业实际,又符合时代潮流和代表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它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内在的、整体的推动作用,以及导向和整合功能。它以强烈的企业群体意识和浓烈的文化氛围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和方向,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面旗帜。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思维导向: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尽管企业工作千头万绪,但企业内部长期形成的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能对企业员工的行为甚至思维形成一种导向作用。

1一方面,企业文化能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形成一种导向作用。如高居2002年世界企业500强榜首的美国沃尔玛公司,它的经营战略是以价廉物美的商品吸引消费者。所以在它创立之初就不像其它竞争者一样主要争夺大城市的市场,而是走向城镇和中小城市建立连锁超市,走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且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以最低的价格让利于消费者,方便群众。从而不断地实现企业的发展与扩张。节约成本,让利于民,在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中实现企业成长成为企业几十万员工的共识。并形成了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基本经营战略延续到现在,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能对企业员工行为和思想具有导向作用。如赤天化长期以来非常重视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一一八六三”的管理模式,“管理也是生产力”的管理理念,“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管理文化,使管理在赤天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形成一种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2、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好比一种粘合剂,能减少企业内部的磨擦和消耗,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使全体员工团结一心,把精力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上。它对全体员工有一种内在的号召力,能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目标和理想系在同一目标和信念上,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长寿公司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充满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文化的目标就是通过人本化的管理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励职工艰苦创业,从而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创造于1926年的民生实业公司,创建初期仅有一艘70吨的小客轮,30名员工。但20年后,就在官僚资本和外国企业的重重包围中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一家民营轮船公司。拥有大船148艘,员工9000多人,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就是创始人卢作孚非常人的作用,重视企业的凝聚力。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公司问题,员工来解决,职工问题,公司来解决”,并把它印在轮船的床单和茶杯上,既鼓励员工积

极参与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也提醒管理人员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培养员工与公司共存共荣的集体意识,从而赢得了员工的心,员工把企业看到自己的家,一心一意地企业的生存发展而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经营业绩。美国有一家生产电器的公司,在一次雷击中遭受巨大损失,濒临破产。但是由于平时公司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与地方社区关系也处得很好。在公司遭受如此灭顶之灾后的公司,公司全体员工纷纷所自己的积蓄交给公司,作为股份,当地居民也一面呼吁政府和银行支持这家企业,一面为企业重新生产作各种准备。在大家的支持下,这有公司迅速恢复了生产,获得了新生。这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巨大凝聚力。海尔公司有一个女工叫王俊成,在冰箱一厂干了三年,21岁得了白血病。弥留之际,她的最后一个要求是“我要最后看一看我的企业,我的岗位”。企业为了满足她的愿望,让她的灵柩在冰箱厂前面停留一刻钟。什么是企业凝聚力,我想这就是凝聚力。上面几个就是最好的例子。

3、激励功能:一方面,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声誉,激励他们为企业的兴旺而努力工作。这种例子到处都是,愈是发展得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愈浓的企业,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就愈大,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也就愈强。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中的某一些反映企业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的东西也有很强的激励功能。海尔的人才理念是“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就是说海尔选拔人才的机制不是靠某个领导的慧眼,而是采取一种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你是不是人才,有多大本事,不靠你吹牛皮,也不靠你学历有多高,老子官有多大,而全靠你干,凭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就是说,是驴是马,拉出来溜溜。每个月,他们都要公布要招聘的岗位,都可以竞争公司拟招聘的岗位。也可以申请事先进入公司的后备人才库,作为公司参考。这样一大批好学上进、有实践经验的一线工人转入管理岗位,一批年轻有为的大

学毕业生经过基层锻炼走上了领导岗位,现在海尔员工平均年龄32岁,干部更年轻,26岁。这种选人用人的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就充分体现了出来。

4、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能对企业员工起到心理和行为上共同受约束的作用,从而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像赤天化制订了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长期坚持严格管理,规范员工行为,培养优良作风,让员工把企业管理的内容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让全公司员工、家属随时随地都感觉到浓郁的管理文化氛围。如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在报表中写“仿宋字”,生产现场的“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等等,大到经营管理,小到一草一木,谁违反了企业的规定,都进行严格的经济责任制考核,该奖该罚,及时兑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点点滴滴,用行动告诉大家公司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自己该做什么,倡导积极的价值导向,形成了良好的企业行为标准。外来人员都说赤天化人生活质朴,行为规范,是用钱买不来的宝贵资源,也是学不会,带不走的东西。这就是企业文化长期规范的结果

5、渗透效应:这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外部作用上。良好的企业文化在外有巨大的影响力、震撼力和渗透力。它能把企业的经营思想,管理哲学和服务理念通过企业的宣传和一系列的活动传达给消费者和老百姓,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一流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什么是知名度,就是外界了解企业的程度,什么是美誉度,就是外界的人对企业的印象好坏程度。有些企业知名度很高,但给大家的印象不好。如臭名昭著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名声虽然很大,但很臭。所以,企业的知名度很重要,但美誉度更重要。渗透效应就是企业的美誉度能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和认同感,比如许多人只要看到“真诚到永远”,就会联想到海尔,想到海尔,就会想到他的服务以及他们的创新

思路。这连许多小孩了都知道。这说明他们已经把他们优质的服务,优质的产品,对消费者的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在经营战略方面一系列的新思路融入到他们的企业文化当中,所以海尔文化才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大打广告可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度,但美誉度却必须要企业文化来塑造和支撑。有的人以为企业文化就是“大鸣大放”,大打广告,结果是使广告费血本无归,元气大伤,有的甚至一蹶不振。以前中央电视台标王山东秦池老总说,他每天向中央电视台送进去一台桑塔纳,每天就可以开回来一辆奔驰车,以为广告就可以包打天下,决定一切。并不注意企业文化的构建和企业内长的成长。殊不知,好景不长,秦池很快出现了经营问题,被淘汰出了市场。另外如三株,郑州亚细亚、巨人集团等等都是一些经营失败的反面例子。

管理学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篇6

内容摘要:管理学对企业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大企业运用管理学体系来管理是大势所趋。学习管理学要与实际结合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再配合管理学中的原理,帮助企业茁壮成长。企业不仅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还要用一些艺术的手法来管理才能使企业更加人性化,越来越强大。

我的父母经营着一家中餐厅,员工有百人左右,而且大部分是外地的人员。但是饭店中没有专职人员来管理这么多员工。这就是我二本选择读人力资源管理的初衷。原先我以为管理人员就是把适合的人安排在适合的工作岗位,表现好就升职,不好就开除。当我初步了解了人力资源管理之后,我就知道当时的想法有多无知和单纯。管理绝对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不仅要学习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对管理学有进一步的认识。

自古至今,管理的足迹无处不在,管理的智慧无处不在,管理同科技一起,为人类创造着更好的生存条件与生活空间。我国古代宋真宗时期,皇城失火,真宗命令大臣丁渭修复被焚毁的皇宫。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要设计,施工,还要清理废墟,取土制砖,运输材料。丁渭提出,挖开宫前的大路取土,引水成河,船运各种建筑材料,宫殿修复后用残砖烂瓦填河恢复道路,一下子解决了取土,运输,清理三个问题,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人力与物力。这是我国古代一次成功的管理应用。修复宫殿和管理企业原理上是一样的。事实证明,要想企业做强做大,对企业的正确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管理在企业中的实际作用

大一的暑假,我在一家西餐厅打工。西餐厅的经理接受过企业人员管理的培训。他对他们店里的正式员工的薪酬管理是:不同等级的员工薪酬不同,相同等级的员工薪酬相同。在固定的时间段里经理会对员工进行升等考核。这个方法不仅能使每个员工有了努力,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激励员工们,使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时刻保持热情和激情。这使我想起了管理学中的木桶原则。决定一个木桶容量大小的不在于木桶中最长的那一块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这样的薪酬管理能很有效的提高员工的整体服务技术水平,使最差的员工也

有动力前进和提高自己。有了管理,企业在前进的道路上就像有了铁轨,沿着轨道驶向下一个目标。

一般西餐厅的人员管理经验都较丰富,而中餐厅都比较实际,喜欢把工作重心放在菜色上。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餐厅在总结经验后得出科学的管理也至关重要。中餐和西餐很大的区别在于中餐的服务量比西餐大得多。在我父母的饭店一般21:00点后会留4个服务人员值班,直到最后的客人离开(一般包厢里的客人走的最晚)。可是有时22:00点后就不需要这么多值班的人员,那么谁留下就成了问题。都留下又浪费资源,叫某个人留下又不情愿。我们采纳了其他餐厅的方法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值班方案:每位服务生负责一个包房,21:00后包厢中的客人还没走的就算值班,直到客人走为止才下班。为了公平,每个月会更换负责的包厢。

正确的管理能够解决员工之间的矛盾,并且可以避免很多矛盾。这符合了管理学中的责任原理之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事实上,挖掘一个人的潜力的最好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因为在那个人的职责范围内,他会想到各种最好的方法来完成必须由自己来完成的工作。责任原理是最基本的管理原理,因为管理本身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需要组织体系内部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管理学的理论知识看起来不难,但要正确地应用在实际情况中却是真的不易。有误的管理比不管理对企业的伤害更大。学习管理学的理论知识是基础,只有学习好了这项基础,才可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中。

二.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在我还没有接触管理学之前,我觉得管理学毫无疑问,首当其冲是一门科学.因为管理学分为许多的分支学科,如: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这些分支学科各有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和总结,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知识财富。有相同的原理知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管理学坚持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客观规律、从可控制实验中获得的各种“机理”、通过逻辑思维过程得出的各种“原则”作为解释自然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理论依据。是一门有专攻的,对人类社会有推动发展的实际意义的一门学科。但是管理学有它的特殊性。它不像历史,地理等学科研究的是不变的事物,管理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人。人是会随着环境或事

物的 改变而有所改变的。即人是动态而非静态。因此研究时刻变化,不同情况中的人时,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在大量实验后得出的一般规律,难以像数学或物力那样验证。

那管理学为什么又是艺术呢?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难的就是留人,要想人员死心塌地的为公司创造最大的财富,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还需要艺术的手法。日本有一家大型企业,一天这家企业的社长听说有一名小职员因为发烧请病假在家休息,社长便打电话到他家问候他的病情,并嘱咐他好好休息。小职员万万没想到公司的社长会亲自来点问候,非常激动。第二天病没好就去公司上班了。这种致电慰问不能算是科学的方法,更接近于艺术的手法。一个慰问的电话,在毫无成本损耗的情况下,这位社长就多了一位忠心的职员。这种方法属于管理学中著名的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社长的一个电话使小职员得到了尊重需要,让他觉得自己被重视,情感上被激励。如果能将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手法结合起来管理企业,那企业的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档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篇7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管理

一个企业从创立到不断的发展壮大, 在这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文书、财务报表、人事资料、信用凭证、科技成果、企业活动图片、录音、录像、实物等有关企业的资料, 这些资料反映了企业的发展历程, 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财富。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 开拓市场, 必须改变事业单位计划经济模式, 转换经营机制, 推行现代企业管理。企业档案资料对企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在企业科技发展过程中起到催化剂作用

一、档案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可以提高企业的科学决策,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 优秀的企业家可以通过汇集各面信息, 然后通过分析企业档案中的各种资料、数据、信息, 总结经验和教训, 查找不足, 可以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做出科学决策, 所以说企业如果没有资料、数字、信息作为参考, 那么企业管理者就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机会, 获得发展优势。

2.通过档案信息企业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 吸取有价值的信息, 最大化简化工作程序,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对企业档案利用已经贯穿于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始终和各个环节, 企业所开展的一切业务活动等都离不开企业档案工作作为依据和参考。

3.企业档案科学管理将会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特殊的推动作用。企业在做出重大决策时可以借助过去发展中积累的档案资料分析总结不足, 使决策更为科学和及时, 同时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借助以往档案资料反映出来的有效经验财富, 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4.企业档案是企业发展的有效凭证。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难免要与其他企业或商家等发生各种纠纷。在纠纷过程中企业可以借助真实记录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内容、结果的企业档案为凭证, 特别是产权纠纷, 这些资料就成为了企业进行维权的重要的法律凭证和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力武器。

5.企业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是对企业管理和保护, 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 遵守企业档案中所包含的涉密事项, 来保护企业的知识产群, 防止企业档案的丢失、泄密和失密现象的发生, 就可以有效的保护企业合法的知识产权, 严格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档案在管理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档案资料科学分级, 管理统一规范。企业档案机构在进行档案资料管理时要科学对企业相关资料进行统一分组和集中管理, 为确保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企业管理机构要及时健全完善企业内部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 注重对各种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 对企业各部门和各种载体档案进行管理, 并且按照特定的要求科学的进行分类整理, 对企业全部档案进行统一综合管理, 以确保企业档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被利用。

2.遵守管理标准, 用真实数据说话。企业档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 不能仅依靠行政手段和凭经验进行管理, 他需要具有统一的标准, 不然必然会造成企业档案管理系统混乱, 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损失。而且企业档案在管理中必须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坚持以人为本, 严防档案泄密。企业档案工作是项政治性、科学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 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必须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 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强化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坚守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警惕性, 从而严防企业档案失密、泄密等问题发生。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要有坚持日常收集企业管理原始凭证、文件记录保存的习惯;在进行收集的过程中要有严格按照程序制度逐级办理的手续履行, 整理收集回执、查询的记录原始材料的意识, 特别是要对那些记录企业发展及管理的原始件孤本更要尤为重视。

4.坚持道德操守, 维护档案的真实性。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中要坚守操守, 不能只做简单的“保管员”或“收发员", 要注重企业的日常资料收集, 收集企业真实档案资料, 如实反映企业发展历程的资料, 以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能更好的让企业管理者真实的吸取企业发展中的不足和经验, 防范企业在发展中出现错误决策, 从而推进企业良性发展。

三、强化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措施

1.建立和利用网上登记制度。在强化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及时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 记录企业有关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访问情况, 从而通过严格的利用效果登记制度, 系统全面了解利用者查阅档案材料的具体效果。

2.深入基层随机走访用户。在管理过程中企业档案人员要经常性地深入企业基层, 向企业广大用户直接了解利用档案信息产生的效果, 以及广大用户对档案管理机构各种提供利用方式的满意程度和对档案部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以方便及时改进企业档案管理的措施。

3.对反馈工作定期总结。企业档案管理机构要定期向用户发放利用情况调查表, 并定期对用户反馈信息进行总结分析, 以便对档案信息化系统进行更为科学的管理, 从而控制和消除系统反馈控制执行中的误差, 保证实现企业预期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企业档案机构为了确保企业档案在企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就必须要在传统管理模式上, 积极创新管理模式, 使企业档案信息化, 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各业务部门提供以有效的数字信息服务, 使档案管理工作在真正意义上为企业经济获得利益最大化而服务。

参考文献

[1]韩宝安.浅谈私营企业档案管理[N].中国档案报.2009

[2]何学斌, 王骞, 周玺.档案管理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1

[3]胡振海, 田志强.加强档案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兰台世界.2008 (17)

企业新闻宣传对企业文化的作用 篇8

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作用。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是在企业党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这对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搞好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有利于增强职工的信心,鼓舞职工的士气。其次,由于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积累和提炼出来的,其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对职工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同时,企业文化不仅注重人的因素,更注重精神的力量,因此新闻宣传工作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第三,由于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随着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渗透,企业文化也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职工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高和升华。一个企业要想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新闻宣传工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新闻宣传工作做得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鉴于此,企业在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上应力争走出自己的特色。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应有一套新闻宣传手段,如:除了定期的橱窗、板报、标语等,还可以设置企业内部的广播站、闭路电视、企业报等多种媒体进行立体交叉宣传,此法将会在营造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

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一个企业在各个时期的企业精神,既是广大职工在生产经营工作中的精神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与各级党政领导对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的重视和提炼分不开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而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有其得天独厚的宣传手段、媒体条件和受众基础,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企业职工自己的文化宣传手段,贴近职工,了解职工,清楚职工的所思所想,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能够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和发动把职工凝聚和号召起来。同时,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企业文化的教育功能,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如: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达到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教育和激励职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通过宣传岗位劳动竞赛、演讲比赛、职工歌咏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使企业与职工贴心,职工与企业共命运。

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整体工作中去,就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企业文化建设,并将此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新闻通讯员的队伍建设,为职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和舞台,逐步形成各尽所能、各展其才的良好氛围,使他们在新闻宣传活动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活跃生活,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基础得到巩固和加强。故此,企业的各级组织在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注意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阵地作用、舆论导向作用,切实发挥出新闻宣传工作的教育和引导功能,以此推动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对工商管理的作用 篇9

企业文化有管理学若干科学作为理论铺垫,有自身的规律性,无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同时,企业文化源于实践,其理论正确与否必须得到实践的检验,离开实践,企业文化就好失去存在的意义,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一门融了理论与实践性胃一体,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新兴学科。它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不断发育成长过程中,以她巨大的魅力,在广阔的研究领域内,吸引了来自不同专业的研究者,大家发挥各自的研究专长,分别从哲学,管理学,文化学,政治思想工作灯不同角度研究企业文化理论产生,发展的规律性及实践方法,并从人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领导学,等众多学科中吸收大量营养,使得这一学科领域思想活跃,思路纵横驰骋,大大丰富了这门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使它呈现出明显的边缘学科的属性。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方式方法

目录

引言

从本体论的角度讲,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的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这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兴理论,尽管这种理论还很年轻,但丝毫不影响在管理理论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和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1.1文化及企业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是一个内涵深邃,外延宽泛的概念,既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也有宏观与微观之别。从广义去理解,人类有史以来,凡是与人的思想,行为及人工制品相联系的都是文化;从狭义去理解,文化有特指精神产品及行为方式。从宏观上看,文化可以指民族的,宗教的,社会的;从微观上看,文化又指社会中的某一群体。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有各自的道理。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1.2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是个多元的体系,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观察,可以概括出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从从属特征。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

(1)个异性: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不同企业,其文化风格各有不同。即使两个企业在环境,设施设备,管理组织,制度手段上可能十分接近甚至一致,在文化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设和魅力。(2)共识性:企业文化无疑是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及多数员工的共识。优秀的企业文化特别强调集体和群体思想,追求一体化,反对把个识强加于企业全体员工身上,用个别人的意识取代整体意识。

(3)非强制性:这是针对企业文化的作用而言的。企业文化不是强制人们遵守各种硬性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而是强调文化上的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

(4)相对稳定性:我会的生成呈长期性,文化的作用具有延绵性。企业文化的从属特征:

(1)无形性与有形性相统一(2)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3)观念性与实践性相统一(4)超前性与滞后性相统一(5)吸收性与排他性相统一(6)经济学与社会性相统一

二、企业文化:从现象到理论

2.1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现象:它是以物质为基础,伴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以及生产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微观文化现象,具有如下特征:(1)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2)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是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并发展的.(3)企业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它有自身的运动规律。

(4)企业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和消极之分。2.2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1)企业文化是一只“无形之手”。

(2)我国企业实行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践探索。(3)日本企业对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的系统完善。2.3企业文化是一种最新的管理理论

(1)企业文化理论—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里程碑: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是人们自觉地研究企业文化现象和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的本质,特征以及运行规律的结果。

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就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的强制管理,注重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的最佳组合的平衡动态。

三、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和价值 3.1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

(1)凝聚功能:由于企业文化体现着强烈的群体意识,可以改变原来那种从个人角度建立价值观念得一盘散沙状态,体现了世界上流行管理方式的要求。

(2导向功能: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对企业主体行为,及企业领导者广大员工行为的引导上。

(3)激励功能: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目的是把蕴藏在人机体内的聪明智慧和才能充分挖掘出来。

(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5)协调功能:

(6)维系功能:企业文化像一根无形的纽带,维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行。

(7)教化功能:人的素质是企业素质的核心,人的素质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和条件。

(8)优化功能: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内生一种无形力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起到优化作用。(9)增誉功能:企业文化比较集中地概括了企业的宗旨,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3.2企业的价值

(1)企业文化的经济价值: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精神财富,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其表现形态虽然是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传统、习惯等精神产品,却又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对企业的物质财富的增长起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及文化力可以转换成经济力。

(2)企业文化的社会价值:企业文化的价值,远远超越企业的界限,服务于社会,具有社会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而带来整个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且它还体现在对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重大意义。

四、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4.1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目标原则、共识原则、一体原则、卓越原则、绩效原则、亲密原则。

4.2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

(1)调查研究:内容:经营领域、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风范、员工的素质及需求特点、企业的优良传统及成功经验、现有的文化理念及其适宜性、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企业所处的环境。

(2)定格设计:从实际出发和积极创新相结合,创造个性与体现共性相结合,领导组织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其包括;企业使命、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道德、企业精神、经营观、管理观、人才观、服务观、员工基本行为准则及企业风尚等。

(3)实践巩固:创造适宜新的企业文化运行机制的条件、加强精神灌输和舆论宣传、企业领导者以身作则、积极倡导、利用制度、规范、礼仪、活动等进行强化、鼓励正确行为。

(4)完善提高:伴随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矫正、充实、完善、升华和创新。这个阶段是一个过程,也是另一个新过程的开始。4.3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式与方法(1)创立企业文化礼仪。(2)创造企业文化氛围。

(3)建设企业文化的其他方法。4.4企业文化的保证体系

(1)企业文化的物质保证:生产工程建设、福利工程建设、文化设施工程建设。(2)企业文化的制度保证:企业组织制度建设、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制设、企业岗位制度建设、企业名主制度建设

(3)企业文化的教育保证:领导人员的培训、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一线员工的培训。

五、企业文化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地位

(1)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管理实践,反映了企业管理的高层次追求;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凸现企业经营管理个性,体现了成功企业的共同特征。

(2)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是对企业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他代表了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3)企业文化理论在整个企业管理理论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为探索合适不同国情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及创造具有民族化、个性化的企业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视野,开辟了新的道路。

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简单一科学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需要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运用,从理论到实践。充分的融合,才能全面发现其完美。

参考文献

刘伟著。文化:一个斯芬克斯字谜的求解。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印国有主编。企业文化—走出管理的困境。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 张大中,孟凡驰主编。企业文化论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马洪主编,国外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所。北京:这个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美】理査德·帕斯卡尔,安东尼·阿索斯著,日本企业管理艺术。杨道南,陈今池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翻译出版社,1984 【日】森岛通夫著·日本成功之路-日本精神与西方技术。有非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6 罗长海编著,企业文化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致谢

上一篇:砌石挡土墙施工方案下一篇:2024届苏锡常镇一模材料作文“一个人走\一群人走”优秀作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