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写作导学案

2024-04-20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写作导学案(通用5篇)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写作导学案 篇1

山水美景

一、知识解读

可有这种心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穿行于自然的诗林,剪水为衣,搏山为钵。山水的衣钵可授之何人?叩山为钟,抚水成琴,山水的清音谁是知音?可曾有这样的感觉:看你时很远,看云时很近?在与自然的对视中,我们能否找回自我?在与自然的邂逅中,能否重建自我?

我们人类来自自然,是自然的孩子,待回过头来观照自然的时候,会从自然那里发现我们自己。感谢大地上日夜奔腾的河流,它们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感谢每天清晨枝头传来的清脆鸟声,我们在鸟声中醒来,在鸟声中舒张困固的性灵,然后披着朝阳走向尘烟,踏碎市声;感谢简单淳朴的大自然,它交给我们一支神奇的马良笔,我们便一边倾听天籁,一边描画繁华的众生世相。

二、技巧点拨

写景状物的方法可以归纳为: 1.点面结合。

先从“面”上对景物予以概括描述,然后从中选择一二点进行具体描绘。例如老舍先生的《五月的青岛》:

因为青岛的节气晚,所以樱花照例是在四月下旬才能盛开。樱花一开,青岛的风雾也挡不住草木的生长了。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墙角路边也都有了嫩绿的叶儿。五月的岛上,到处花香,一清早便听见卖花声。公园里自然无须说了,小蝴蝶花与桂竹香们都在绿草地上用它们的娇艳的颜色结成十字,或绣成几团;那短短的绿树篱上也开着一层白花,似绿枝上挂了一层春雪。就是路上两旁的人家也少不得有些花草:围墙既矮,藤萝往往顺着墙把花穗儿悬在院外,散出一街的香气;那双樱、丁香,都能在墙外看到,双樱的明艳与丁香的素丽,真是足以使人眼明神爽。

这个文段中,老舍先生为写出青岛五月繁花盛开的景象,先从面上写一花引来百花开,从樱花着笔,“樱花一开”,“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表现出青岛五月仿佛就是花的世界。然后选择“公园里”与“路旁人家”两个点进行细致描绘:公园里以“结成十字”“绣成几团”“挂了一层春雪”描其动态与情态;“路旁人家”抓住其“悬”与“散”绘出花的姿态与香气。“点面结合”,具体地呈现出五月青岛花开之盛之美的特征。

2.动静结合。

从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去描绘景物的特征。如黄蒙田先生的《竹林深处人家》:

江南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作者写对竹乡的总体印象,突出其“海”之特征,先从静态写:“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是写竹海之阔,“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是写竹海之深。然后写其动态:用“暗浪”写竹涛,用“嫩青色和墨绿色”形容竹浪的光影变化与新竹、老竹不同色彩的交织。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的技巧,竹之“海”的特征就鲜明地突现了出来。3.时空结合。

通过描绘景物在时间或空间方面的变化来表现其特征。例如叶圣陶先生的《牵牛花》: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有时认着墙上的斑驳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驳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叶圣陶先生为描写出“牵牛花的生长变化情况”,采用了时空结合的技巧。站在牵牛花之前,不容易看到藤蔓生长的情况,先生便巧妙地把时间的推移和嫩头的空间变化结合起来,用静中见动的方法描写嫩头的变化,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嫩头“看似静止”“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的生之力。那嫩绿的头“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在时间的变化中显示出嫩头的变化。然后作者以墙上的“斑驳痕”这一空间点为标志,通过“一夜工夫”“竟爬到了斑驳痕之上”,表现牵牛花的生长情况。这样,就鲜明地表现出牵牛花“奋力生长”的特征。4.虚实结合。

“实”即实实在在地描绘景物,“虚”即描写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或想象。如布封先生的《天鹅》中对“天鹅”的描写:

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

布封先生为写出天鹅外貌的美,先实写其美:“总之”之前的句子,用并列短语进行排比,从不同方面描写天鹅的体态,通过修饰语来准确而又逼真地再现了天鹅的美丽形象。然后“虚”写其美:“总之”之后的语句,用两个“一切”复指前面的并列短语,由天鹅的外貌引发联想,动情地渲染天鹅的美丽。5.情景结合。

所有景似乎都只为情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比较杜甫在《春夜喜雨》中聆听与想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的喜悦;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时的孤寂悲怆,即可领略“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无不是古文情境美、含蓄美的体现。

栖息江南

日日行走在巨大的水泥森林里,飞扬的尘土遮蔽了视线,喧闹的噪声堵塞了听觉,繁琐的事务占据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是否因这永无止境的忙忙碌碌感到窒息和疲惫?

那么,请给自己留一天空白,放下所有负担牵绊,不再有俗世黏滞,带着一份恬淡的心情,走进江南。

反面入手,写尘世的喧闹与繁杂,都市人的忙碌和疲惫,引出对江南的向往。这里没有机器的轰鸣,只有澄澈的流水静静淌着;这里没有汽车包围,只有欸乃的舟楫起伏的声音。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抚摸着斑驳古墙,你仿佛可以听到逝去岁月里那些动人的故事。随便在一家茶馆坐下,品一杯淡香的茶,听一段折子戏,你会随着前朝旧事的兴衰而遗忘了时间。

初写江南美丽灵秀,初步营造出恬淡的意境:流水,舟楫声,青石板,古墙,再加上动人的故事,前朝旧事,难怪说是让人遗忘了时间的心灵栖息之所。

江南,是你心灵栖息的地方。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这里寻找到了生命的归宿。传奇女子三毛,浪迹天涯几十年,但是她一来到江南便哭了,像见到了亲切的老祖母,她终于找到了生命中可以停歇心灵的地方。江南巨贾沈万三,历经商场的风风雨雨,最后仍是定居在周庄的水边,不再争名逐利。还有不留名的文人隐士,或许他们也曾想金榜题名,仕途得意。然而日复一日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终使他们累了,于是他们打点行囊,到了江南,终老于斯。

三个例子,点出江南美的实质。

谁说生命的意义只在于不断忙碌,不停地拼抢,无尽地竞争?对利益、金钱和虚荣无止境的追逐,到头来只会遗失了自我,玷污了原本纯净的灵魂。不妨歇一歇,停一停,来到江南水乡,这里有别样的风景。

反问,进一步揭示内涵。

划船少女明亮的眸子一点如漆,开口便是吴侬软语的呢喃。路边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在练习书法,一挥笔就是遒劲有力的大字。随便在街头逢着的人,他们的背后或许都有传奇的故事,你敢说他们家中未藏有陆子风玉、顾二娘砚?只是你和他们,都选择了停留。在江南的似水柔情中栖息心灵,在小桥流水人家中舒展灵魂——生有所息,这才是智者的哲理,这才是生命的真谛。宠辱不惊,观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碧空云卷云舒。

“在江南的似水柔情中栖息心灵,在小桥流水人家中舒展灵魂”,宽泛的对偶使语言充满了灵气。

这是你一个人的江南,请栖息于此。, 收束自然,戛然而止。

总评 江水清澈,桨声欸乃,白墙黑瓦,门漆斑驳,恬静安宁的江南。这意境亦真亦幻,既苍凉又芬芳,像门前树阴下穿针引线的老祖母,像书桌上挥毫泼墨的老外公,忙碌不停的人在这里找到了栖息的港湾。生活在生无所息的惯性里的人在这里可以暂歇,感受一下老祖母的心闲神宁,领略一下老外公的悠闲从容;心中的烦恼可以尽情向老祖母倾诉,心中的忧伤可以随白发苍苍的老外公遒劲的书法烟消云散。

作者柔情似水,款款地叙述着江南的清纯,江南的美好。读此美文、挚文,江南人情契于心、意惬于怀;江北人不免逸兴遄飞,心驰神往。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写作导学案 篇2

一、文言文阅读(共22分)送孟东野序 韩 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敓,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耶?何为乎不明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者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挠:阻止 .B.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C.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 ..D.东野之役于江南 .

假:凭借

荒唐:广大,漫无边际

役:外放供职做官

解析:A项,挠:吹过。答案: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人之于言亦然 ..B.其跃也或激之 其于人也亦然 ..C.其声清以浮 是故以鸟鸣春 ..D.凡出乎口而为声者 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解析:A项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代词,指代水/代词,这。C项,连词,表并列/介词,用。D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答案:A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一篇阐发文学创作原理的独具一格的赠言,从内容到表达形式都令人叹为观止。B.本文旁征博引,始终围绕“鸣”字做文章,从自然界到人类,层层剥笋,得出“劝”意。C.在韩愈看来,无论是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只要有“文辞”传世的,皆是“善鸣者”。D.韩愈对历史上各时期的善鸣者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从而自然地引出对孟东野诗作的推崇。解析:D项,作者并未对魏晋时期的善鸣者予以充分肯定。答案:D 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天丑其德,莫之顾耶?(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在下也奚以悲!(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凡事物处在不平静的时候就要发出声音。(2)大概是上天认为这个时代德行丑恶而不愿顾念他们吧?(3)身处下位又有什么可悲的呢!

5.从本文来看,韩愈在先秦诸子中特别推崇谁?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孔子。①作者只对“孔子之徒”有“其声大而远”的评价。②先引用《传》中的话来写孔子“善鸣”,再用感叹句突出强调。参考译文:

一般说来,各种事物处在不平静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没有声音,风摇动它就发出声响。水本来没有声音,风震荡它就发出声响。水浪腾涌,或是有东西在阻遏水势;水流湍急,或是有东西阻塞了水道;水花沸腾,或是有火在烧煮它。金属石器本来没有声音,有人敲击它就发出音响。人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人们唱歌是为了寄托情思,人们哭泣是因为有所怀念,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吧!

音乐是郁结于心的感情抒发出来的,选择了那些善于发声的东西而借助它们来发出声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是器物中最善于发声的。自然界对于四时也是如此,选择了善于发声的东西而借助它们发出声音。所以,用鸟在春天发出声音,用雷在夏天发出声音,用虫在秋天发出声音,用风在冬天发出声音。四时的推移变化,大概也必定有不平之处吧!

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人声音的精华是语言;对语言来说,文辞又是精华,更要选择善于表达的人并借助于他们来发表议论。在唐尧、虞舜时代,咎陶、大禹,他们是善表达的,就用他们表达。夔不能用文辞来表达,而能自用《韶》来表达。夏王太康败德,他的五个弟弟用歌来表达。伊尹为殷商表达,周公为周朝表达。所有记录在《诗》《书》等六艺中的文章,都是表达得很好的。周朝衰微,孔子这些人为此而表达,他们的言论影响巨大而深远。解释经义的书上说“上天要让孔夫子成为制作法度晓谕人民的人”,这难道能不信吗?在这之后,庄子用他那广大而不着边际的文辞来表达。楚国是大国,它灭亡了,有屈原来表达。臧孙辰、2 孟轲、荀况,是用儒家之道来表达的。杨朱、墨翟、管仲、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这一班人,都是用他们的学说来表达。秦朝的兴盛,有李斯表达。汉朝的时候,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最善于表达的。之后魏、晋时,表达的人都赶不上古代,然而也未曾断绝。就是其中那些善于表达的人,他们的声音寡味而浮浅,他们的节奏频繁而急促,他们的文辞无节制而悲伤,他们的思想松弛而放荡。他们运用言辞杂乱而没有条理。这是上天厌憎他们的品行而不予关注吗?为什么不表达他们所善表达的呢?

唐朝继承了天下后,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都用他们的特长来表达。生在他们后面的孟郊,字东野,开始以他的诗来表达。他的诗中有的(水平)高于魏晋,努力不懈赶上了古人;孟郊诗歌以外的作品也接近汉的水平。跟随我一起游学的,李翱、张籍就更杰出了。这三个人的表达的确很好,但还不知道天要调谐他们的声音而使他们表达国家的兴盛呢,还是要使他们身受穷困饥饿,心思愁苦而表达他们个人的不幸呢?这三个人的命运,取决于天意。他们位高又有什么可喜?他们位低又有什么可悲?东野任职到江南,好像心有郁闷而无法排解,所以我用命运取决于天意的话来宽慰他。

二、诗歌鉴赏(共4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6分)古风(其十)李 白

①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②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A.

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解析:B项,“后世仰末照”形容鲁仲连的光芒照耀后人,使后人景仰。答案:B 7.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表达了希望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的理想。而“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则表明了诗人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的高尚情操。(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32分,每小题8分)8.__________________,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答案:锦瑟无端五十弦 望帝春心托杜鹃 9.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答案: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10.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答案: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1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答案: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三、语言运用(20分)1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往事并不如烟,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从年初的增速下行到年底的触底回暖,每一步变化都拉动着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神经。对于备受关注的资源税改革,相关研究者认为有望成为中国基础品价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攻坚克难的重要切入点。A.往事并不如烟

B.触底回暖 C.拉动

D.攻坚克难 解析:C项,“拉动”与“神经”搭配不当,此处应为“牵动”。答案:C 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春运期间,各地出行人数大幅上涨,各地铁路、公路、民航交通等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畅通。

B.在多次测试完毕后,中国首艘航母明年预计在“八一”建军节正式交付海军服役,并在国庆前后举行正式下水典礼。

C.金正日此次访问俄罗斯并与梅德韦杰夫举行会谈,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俄罗斯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

D.在经历了2012年夏天《中国好声音》的“草根”和“盲选”浪潮之后,2013年初曾经以“超女”和“快男”等歌唱选秀类节目见长的湖南卫视大打“怀旧”牌,将焦点对准了那些在不同年代成名的“老声音”。解析:A项,不合逻辑,删去“交通”。B项,语序不当,“明年”应调至“‘八一’建军节”前。C项,句式杂糅,“主要目的是”与“为了”杂糅。答案:D 1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①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

②这些风格的创始者,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③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④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

⑤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于这样妙肖人生和自然,又何取乎艺术呢? ⑥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A.⑥④②③①⑤

B.③①⑤④⑥② C.⑥③①④②⑤

D.⑤⑥③②①④

解析:文段围绕“艺术形式”的话题而谈。第⑥句引起话题,第③句针对该话题,呈现具体事例。第①句中“这种……的形式”是第③句内容的指代,第④句承上启下,从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表层批评转向深层探究,第②句阐释这种艺术形式的实质,第⑤句以反问的形式总结全文。答案:C 15.请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恰当的传统礼貌用语。(4分)(1)回到老家,请务必代我向你的母亲()表示问候。....(2)请不必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3)老先生身体很硬朗嘛!请问您多大年纪()? ....(4)啊,稀客!难得您来我家(),请坐请坐!...答案:(1)令堂(2)留步(3)贵庚(或“高寿”)(4)光临寒舍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近日,记者对某市中小学“校训”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45所中小学中,43所学校的校训用的是四个词,所占比例高达93%,共涉及用词40个,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词依次为“勤奋”,39所学校使用,所占比例为87%;“团结”,30所学校使用,所占比例为67%;“爱国”,29所学校使用,所占比例为64%;“守纪”,26所学校使用,所占比例为58%。(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内容。(不超过12个字)(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上述材料,对校训的设计提出建议。(不超过10个字)(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校训形式趋同,内容相近。(2)校训要体现个性。

四、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韩三平从四川大学毕业后进入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做了一名照明工。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让人热得汗水直流,他还要上上下下地调度灯光设置……他工作勤快,肯动脑,很快做了场记,之后,又由场记做到副导演、艺术中心主任、导演。他说,人生要勇于追求,不断地创造价值,这样才能彰显意义。

韩三明是个矿工,18岁便开始挖煤生涯。他皮肤黝黑,长相普通,因为在影片《三峡好人》里扮演四处找媳妇的挖煤工而出了名。有人说,这回老韩可放了光了,他说,我不是演员那块料,还是老老实实挖我的煤,一样能养家糊口。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写作导学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慢性格。2.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3.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上李邕 李 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诗意解读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李邕在开元七年至九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史称李邕“颇自矜”,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

诗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应。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为世人所理解,被人当做“大言”来耻笑。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名句识记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考点演示 诗中“大鹏”这个意象如何理解?

答案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生于中亚碎叶城,后随家人迁居绵州彰明县青莲乡(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青年时期出蜀漫游,天宝元年(742)奉诏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赐金放还”。此后漫游于梁宋、齐鲁、吴越等地,安史之乱起入永王李璘幕,而此时肃 1 宗李亨已在灵武即位,王室争权过程中永王被杀,李白被株连入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乾元二年(759)行至白帝城遇赦返,流寓南方。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属安徽)。李白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的壮丽山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他的诗想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写作背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一是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二是玄宗仅把他看做词臣,并不重用他;三是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已是他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哭晁卿衡》

天宝十二载,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溺死,李白就在这时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失友之痛。《丁都护歌》

天宝三年,李白毅然离开长安,开始游历山川,期间,他清醒地认识到了政治的黑暗和百姓的疾苦。天宝六年,李白漫游于丹阳横山一带,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了这首诗,反映纤夫之苦。

《越女词五首(其三)》

诗人李白在年轻时就立下了“安社稷,济苍生”的宏愿,为了实现理想,诗人远游求仕。本诗就是作者就途中见闻写下的一首诗,是一首描写江南采莲少女的诗,表现了少女的年轻多情、善良美丽。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渌水荡漾清猿啼(lù).(2)熊咆龙吟殷岩泉(yǐn).(3)水澹澹兮生烟(dàn).(4)忽魂悸以魄动(jì).(5)洞天石扉,訇然中开(fēi).(6)怳惊起而长嗟(huǎnɡ).(7)吴牛喘月时(chuǎn).(8)君看石芒砀(dànɡ).(9)见客棹歌回(zhào).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 求:寻找

(2)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过

(3)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著:穿上

(4)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5)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饶:多

(6)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佯:假装 3.填空。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2)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3)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4)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5)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6)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梦游天姥吟留别》

此诗一名为《别东鲁诸公》,作于李白在长安三年翰林生涯结束以后,是诗人南游前别东鲁诸公所作。这首诗表面上是用梦游天姥山而作的诗歌向友人作别,内容丰富、曲折,实际上是以此表达诗人不满现实、蔑视权贵的可贵精神和桀骜不驯、不为名利所诱的崇高人格气节。这首诗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李白的思想个性,更体现了李白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诗的意境奇谲而变幻莫测,运用夸张和神话传说,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历来被当做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哭晁卿衡》

晁衡是开元年间日本遣唐使中的一位,学成后并未立即回国,而是留唐做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秘书监、镇南都护等职,与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天宝十二载(753),晁衡返日探亲,途中遇大风,传言被溺死。李白作此诗哀悼他。此诗表达了与日本友人晁衡之间跨越国别的真挚友情。全诗格调清新,想象丰富,含蓄而又飘逸。诗人寄悲情于景物,又借景物以抒悲情。《丁都护歌》

“丁都护歌”原本是乐府旧题,都是咏叹军旅生活的艰苦和思妇的哀怨的。李白运用乐府旧题,另创新意,写纤夫的悲苦,并寄予深切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关注民生疾苦的可贵情怀。最后一句深化了主题。诗人由眼前景想到将来,纤夫们的痛苦何时才能到头呢?正是“落笔沉痛,含意深远,此李诗之近杜者”(《唐宋诗醇》卷三)。全诗采用了白描手法,直白描绘,震撼人心。

《越女词五首(其三)》

《越女词》是李白在越地所写。此诗写越中采莲少女活泼可爱的神情动态,风格清新自然,体现了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风。

《梦游天姥吟留别》 1.想象丰富,夸张大胆。

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在这首诗里表现得很明显。一是丰富的想象,二是大胆的夸张。这种夸张不是简单地放大事物的原貌,而是融合着诗人的美好感情,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就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说李白“飘然思不群”于此可见一斑。

通过梦境的描绘,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中所写的,是梦游而不是真游,却又以现实为基础。天姥山神仙的出现,是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反映。吸取了《楚辞》及一些神话故事中的内容与艺术特点,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等方法,描绘的仙境,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耐人深思。传说中的瀛洲与现实生活中的天姥比,以神奇的梦境与丑恶的现实作比,以光明与黑暗对比。天姥的高而大“连天向天横”、“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夸张。连用五岳、赤城、天台,共同衬托了天姥的高大。2.形象美与情感美。(1)诗的形象美。

美总是以生动可感的形象出现的,这是美的第一特性。美更多是形式的,是直观的。因此马克思才说眼睛对美的追求最坚决。李白非常擅长从生活中发现美,并用他的如椽巨笔把它描摹刻画出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仅十四个字,却塑造了一幅意境开阔、情深意长的送别画面。《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也不乏这样的句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运用对比与夸张,写出天姥山之巍峨高耸,直入云霄之势,使人不敢逼视。而末句以拟人手法反衬高峻的天台山面对天姥,如小孩在作拜倒之势,恭敬之态使人不禁莞尔,也不禁对天姥山产生崇敬之情。这样的笔法相比于任何一幅高山奇石图也不逊色。对诗歌中类似的美的一面的赏析,“不仅令人怡情悦目,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促进人的性格全面发展,开拓人的思维。„„从而净化了人的心灵”(陆一帆《美育丛书》)。这是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美学价值之一。(2)诗的情感美。

形象的美是种外化,它还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内化为某种审美情感。审美不单要体会形象之美,更要融合自己的感情形成审美感受、审美判断。这就要求审美者要透过直观、外在的形象去探寻内在的情感。《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里除了有驻足半山,远望海日升空、天鸡高唱的辽远、空旷的意境美,更有一种豪情勃发,壮志凌云的情感蕴涵其间。结合作者的遭遇,他当时初到长安,带着满腔抱负,也终于能被皇上赏识,青云直上,岂不是雄姿英发、意气昂扬?而后来群小谗毁,无奈骑驴出京都,一时之间前路无定,岂不是“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在情与景的融汇表达上也创造了美的典范。《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情感美还表现在其跌宕起伏的旋律美。李白生性自由,追求解放,因此他的诗在感情的表达上也如朝日,如滔滔逝水,不可阻抑。在诗歌写作上,也是不拘形式,表现其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感情。《梦游天姥吟留别》起句情感苍茫,意境渺远,仙山之美却渺不可及,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在此语中一览无遗。继而想到尚有天姥可到,情怀顿时激昂不可抑制,连续用四个句子极力渲染天姥山之雄奇高伟。“因梦”成行后,他沉浸于剡溪美景之中,攀登至半山腰,又不由为所见的壮阔景观所激荡。暮雨将至,熊咆龙吟,林栗巅惊,令读者的感情也随之沉郁凝重。至此情感由渺茫而激昂而宁静而高昂又沉郁,已有数转,但作者并不就此收束,继而随电闪雷鸣创造了最瑰奇最绚烂的想象。诗人描绘了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神仙世界,可谓惊心炫目,动人魂魄,情感更是排山倒海而来,难以抑控。但是忽而梦醒,无限寥落,情绪大起大落,起承过渡,全无痕迹。这时诗人的感情本已沉至谷底,似乎再不能昂扬了,但末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如奇峰突起,一种不卑不屈的巍然正气冲天地而出。《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正是这样把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与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地结合起来的,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哭晁卿衡》 1.运用赋的手法。

“日本晁卿辞帝都”,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前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抒发了惜别之情。2.想象手法的运用。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借想象,揣度着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树叶漂浮在水面,在海上三神山中绕行。3.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两句分别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 6 价,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前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皓的明月沉入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与上联中对征帆远航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既显得自然而贴切,又令人觉得无限惋惜和哀愁。末句以景写情,寄兴深微。晁衡的不幸遭遇,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诗人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达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令人回味无穷。

李白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他非凡的艺术才能。李白的诗歌素有清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此诗也能体现他的这种风格。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显得自然而又潇洒。

《丁都护歌》

1.以形象画面代替叙写。

首联两句说自云阳乘船北上,两岸商贾云集。把纤夫生活放在这商业网点稠密的背景上,与巨商富贾们的生活形成对照,环境便很典型。“吴牛”即江淮一带的水牛。“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这里巧妙地点出时令,说“吴牛喘月时”比直说盛夏酷暑具体形象,效果好得多。写时与写地,都不直截、呆板,而是配合写境传情,使下面“拖船一何苦”的叹息语意沉痛。“拖船”与“上征”照应,可见是逆水行舟,特别吃力,纤夫的形象就突现纸上。读者仿佛看见褴褛的一群人,挽着纤,喘着气,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步一颠地艰难地行进着。第四联写纤夫的心境,并未直接描写心理,而是通过他们的歌即拉船的号子来表现的。结尾四句为造成惊心动魄的效果,作者更在特书“磐石”之多之大,“石芒砀(广大貌)”三字,便形象地表明:这是采之不尽,输之难竭的,而纤夫之苦亦足以感伤千古矣。2.细节描写。

“水浊不可饮。”“不可饮”,言下之意是不可饮而饮之,作者独取“水浊不可饮”的细节来表现,是因为这个细节最具水上劳动生活的特征;不仅如此,水浊发泥浆,足见天热水浅,又交代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原因。

《越女词五首(其三)》 1.平实的语言。

本诗语言朴实,并无华丽的辞藻,但采莲女的形象跃然纸上。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鲜明的形象。

此诗写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看见客人来,就摇着船,唱着歌离开,显得既羞涩又活泼爽朗。“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微笑着将船摇进荷花丛中,假装害羞不出来。少女们充满活力的面庞如一幅生动的画面,她们躲藏起来,更让人觉得可爱。

1.(1)《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

(2)李白的留别诗与古代一般的赠别诗有什么区别?

答案(1)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阅读诗歌要善于抓住诗眼。这首诗是作者的“发愤之作”,是一首抒发个人强烈情感的诗。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游仙诗,它的主体是写“梦游”的经历,但“梦游”无论是出于虚构还是诗人果有此梦,都是现实的曲折反映;而现实的黑暗和丑恶恰恰被浓缩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诗里,这两个诗句把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憎恶,对世俗权贵的蔑视之情推向了高潮;同时,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也凸现在读者的眼前。

所以说,这个结句是全诗的诗眼,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集句,把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之情推向了高潮。

(2)我国古代一般的“留别”“赠别”之类的诗歌,大多写离愁别绪,黯然销魂、情调低沉。而李白的这首留别诗,完全突破了这种陈规旧俗,它构思奇特,基调高亢,别开生面地借留别,以梦游的方式抒发胸臆,表现主题。全诗围绕一场游仙的梦境而写,由瀛洲引出天姥,由“或可睹”引出梦游;再由天姥引出仙洞,由梦醒而生感慨。这样从现实到梦境,又从梦境到现实;借描绘仙境的美好,以揭示现实之丑恶;借抒发对理想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恶;借惜别的机会赋诗,却写访游名山,以明自己的斗志,来表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主题。这主题无疑是对权贵的极度蔑视,是对浑浊社会的抗议,是对自我人格的护卫,更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愤懑呐喊,它饱含着诗人多少悲伤的血泪啊!

梦游天姥——因为是梦游,诗人便将自己游历过的奇山大岳之美凝聚在天姥山中;因为是梦游,诗人便将自己日日渴求的人生寓托在天姥奇景之中。留别——别的是“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肝胆相照的朋友,当然要唱出心底的壮歌:勉人,亦自勉。这样奇特的构思,如此高亢的格调,不愧为留别诗之千古绝唱。

2.李白与晁衡的友谊是盛唐时期的佳话,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动体现。《哭晁卿衡》的第三、四句既写景,又抒情。试体会诗中所写的情与景的关系。

答案 三、四两句,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景物,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怀念与悲痛之情。前一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蓄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同上联中对征帆远航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自然贴切,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末句以景写情,寄兴深微。晁衡的不幸遭遇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诗人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写白云的愁来表达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3.《丁都护歌》中“上征之苦”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 “上征之苦”主要表现在天气炎热,征夫口渴难忍,磐石多且大等方面。4.《越女词五首(其三)》为我们塑造了采莲女怎样的形象?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写作导学案 篇4

言情词三首

芬克斯酒吧

七十年代,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来到宗教圣地耶路撒冷,想去造访名声很好的芬克斯酒吧。他亲自打电话给店主预约,并要求店主届时谢绝其他顾客,专一为他们服务。不料,店主礼貌地拒绝了基辛格的要求,表示在欢迎他光临的同时,不能将别的顾客拒之门外。第二天,基辛格又打电话联系说,星期六来访,并答应酒吧可以同时接待别的客人。不料又碰了壁,因为“星期六是犹太人的例休日,按规矩这天不能营业”。

芬克斯的这种宁可得罪基辛格也不得罪普通顾客、不违犯本民族规矩的做法被西方媒体大肆宣传,无意中大大提高了酒吧的知名度。

实实在在,不唯“名”是图,反而能够出名。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赏读:不辞劳苦地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直到死才停止。后人评诸葛亮的《出师表》为至忠之文。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慎言御民篇》

赏读:主要讲要治理好天下,必须做到百姓富裕,安居乐业。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

赏读:平安时,也要有警觉,防止祸患发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赏读: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形容欣赏诗文、分析疑难。

一、作者视窗 《蝶恋花》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人。幼孤,自小聪慧,少年以神童应昭,赐同进士出身。仕途显达,官至宰相。他能诗能文,著作丰富,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官僚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闲情逸致。《鹊桥仙》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历来都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

代表作《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青玉案》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今河南辉县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官终太平州通判。他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是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亦有少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

词集《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又名《贺方回词》)

二、写作背景

《蝶恋花》:古代诗词中,男性作家常代女性立言,摹拟女性的心理和语气写离情、闺怨、爱情等。揣摩、代言,自魏晋以来沿袭已久,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学习惯。在宋代,由于词的题材的缘故,这种文学习惯进一步扩大和延伸。晏殊这首词就是以摹拟女性口吻的形式来写伤离怀人的言情词。

《鹊桥仙》:“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杜牧《七夕》诗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相传这天夜晚(阴历七月初七)是分居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个汉魏以来就流传着的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其中能长久地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则要推秦少游这首《鹊桥仙》了。

《青玉案》:这首词说来好笑,原是贺铸退居苏州时,因看见了一位女郎,便生了倾慕之情,写出了这篇名作。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像也没有什么“重大意义”,不值得赞誉。无奈它写得美妙动人,当世就已膺盛名,历代传为佳句——这就不容以“恻艳之词”而加以蔑视了。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彩笺()

(2)锦瑟()..(3)不谙()

(4)琐窗()..(5)迢迢()

(6)凋碧树()..答案(1)jiān(2)sè(3)ān(4)suǒ(5)tiáo(6)diāo

2.词语释义

(1)槛菊愁烟兰泣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不谙离恨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寄彩笺兼尺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汉迢迢暗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忍顾鹊桥归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桥花院,琐窗朱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飞云冉冉蘅皋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川烟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栏杆(2)了解(3)彩笺:信纸的美称,在此即信的意思。尺素:一尺见方的白绢,古人用以写信,故也作信的代称(4)广远,形容银河辽阔(5)忍:岂忍。顾:回头看(6)雕花纹的窗户(7)形容彩云流动的样子(8)平川,平原 3.名句背诵

(1)______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

(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4)若问闲情都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金风玉露一相逢(2)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3)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4)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整体感知

1.《蝶恋花》

这是一首闺怨词,是一支思归怀远的情歌。2.《鹊桥仙》

这是一首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吟唱对象的情歌。3.《青玉案》

这是一支描写单相思的痛苦的情歌。抒情主体是男性。他对一位美人极其爱慕,但又揣摸不到对方究竟对自己有无爱意,于是他就被这种单相思折磨得苦不堪言。

文脉梳理

上阕: 相思之苦 〉景中寓情《蝶恋花》 登楼望远下阕:〉开阔悲壮

离别之苦秋晓景物

重点突破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请体会其中所引用的语句的意思,再思考王国维这段话的基本内涵,说说鉴赏与借用、引申的区别。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谈到治学经验,谈到了三种境界。王国维所引词第一为晏殊《蝶恋花》,第二为欧阳修《蝶恋花》,第三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第一种境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应该登高望远,鸟瞰路径,了解概貌,“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种境界是说:经过反复追寻、研究,到底取得了成功。做学问也用得上陆游的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功夫、精神用到,自然会豁然开朗,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鉴赏与借用、引申不同。鉴赏是人们阅读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主要体现在艺术形象、境界、主旨、语言四个方面。而借用与引申也不同,借用是把用于某种用途的事物用于另一种用途,引申是由原意产生新义。比如王国维为了说明治学的三种境界,借用了晏殊、欧阳修、辛弃疾三首词中的三句词,加以引申,转到治学的经验这方面来了。

名句品评

(1)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品评 庭园中,秋菊蒙着淡淡的烟霭,似在脉脉含愁。香兰沾着晶莹的露珠,似在轻轻啜泣。兰、菊皆著愁之色彩,则主人公是愁中观物,不言而喻。室内罗幕不御轻寒,与其说是秋寒,不如说是由人的内心的孤单而造成的凄寒。双燕早已飞去,反衬自己的独处,则主人公的单寒落寞,可以体会。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品评 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品评 此句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了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乎意料地展现了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话是本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4)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品评 首先,这几句用具体而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求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感情,使这种感情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它的感染。本是言情,作者却借景抒情,而所写之景,又极其鲜明而且多样化,使人觉得此愁简直充塞天地,无所不在。

其次,这些比喻都不沿袭前人。新奇而富有创造性。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

其三,他人言愁,或以山喻,或以水喻,大都仅限于用一个比喻,本词却连设三喻;而且这三个比喻,又都不是单纯的事物如山或水,而是复合的景色。草是烟雾中的草,而且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的烟草。絮是在空中飞动的絮,而且是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之

花絮。雨是梅子黄时下个不停的如雾如烟的雨,这都是它们跨越了前人同类句子的地方。其四,这三句本是虚景实写,目的在于用作比喻,但所写又确系春末夏初横塘一带的景物,它本足以引起纷乱的愁绪,所以写来就显得亦景亦情、亦虚亦实、亦比亦兴,融成一片。考点链接

诗歌鉴赏之爱情怨女诗

爱情,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自《诗经》以来,就出现了大量的以爱情生活为题材的优秀诗歌,我们称之为爱情诗。

怨女诗,又可以分为宫怨诗和闺怨诗。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后宫的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生存困境;闺怨诗,则多是抒写闺中妇女对丈夫的思念或抒写独居闺中的孤独等内容的诗歌。

对爱情怨女诗思想内容的评价,主要就是通过分析诗歌塑造的形象、表达技巧等,进而分析诗歌中表现的思想情感。

如李白的《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注注 玲珑,此处形容月空明凄清。

这首诗的主旨虽在写“怨”,但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引读者步入诗情之最幽微处。首两句写主人公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可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后两句“却下”二字,应虚字传神,字少情多。“却下”看似无意,其实饱含幽怨。“却”字直贯下句,意谓 “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反复。中国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之法,似当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极妙,它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答题警示】

1.把握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

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比如汉乐府民歌中有一首《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就是一首爱情的盟誓,充满了磐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热情。它以不可实现之事,暗示不可变异之心,新颖泼辣,奇特生动,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如王昌龄的《闺怨》等。

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如秦韬玉的《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2.注意比喻与象征意义

在怨女诗中,有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的人性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是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王和臣子的依恋关系,男女之恋通过其不确定性与君臣之恋发生相似关系,这类诗歌具体又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如李白的《白纻辞》中就有“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这样的句子,以美人自喻,表达希望为君王赏识重用的思想;再比如李白的《玉壶吟》中有“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这样的句子,用比喻来暗示自己遭到权贵的嫉妒,被排挤出长安的险恶处境,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之情。3.体味它们“浅而能深”的艺术风格

“浅”是指它们的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说它们的意境却往往能深婉悠长、含蓄无尽。譬如,两类诗一般不重使典用事,即或使用,亦皆避生就熟,无非阿娇、班姬、昭君、文君、杞梁妻(孟姜女原型)、望夫石、牛郎织女之类,一看便知;然又往往能化熟为生,或者“夺胎换骨”,或者做“翻案文章”,意境便觉深婉。

一、延伸阅读

钉 子

从前,有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一天,他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都必须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栅栏上钉了三十七颗钉子。

过了几个星期,由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愤怒,小男孩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目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容易多了„„最后,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又建议说:“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的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对小男孩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那么多小孔,栅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疤痕。”

二、写法迁移 角度 走近秦观

题目:请以“走近秦观”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600字左右。示例

为君堪断肠——秦观

若说花间之错彩镂金是浓妆纟林纟丽的舞姬,那么你的词则是素颜简装的少女。若说辛苏之大气宽广是豪迈沧桑的老者,那么你的词则是敏感多情的美人。

忘了什么时候开始读你的词,也忘了什么时候开始感受你的感受。且让我循着你早已湮没的足迹,且让我追着你涅槃的灵魂,且让我为你磕长头祈愿——然后,慢慢靠近你。

少游,那微云弥漫衰草连天的凄凉是你挥之不去的惆怅吗,那淡烟流水落红铺径的静谧是你割舍不下的柔情吗。

数次无辜被贬,即使有过风姿豪纵的过去,也依然难以忍受异乡的飘零。你错以为你可以忍受的,可是你不是苏轼啊,没有他“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的洒脱,你不明白,为何什么也没有做,却惹恼了龙颜。我想,你只是一个自摹其心的文人,没有乐天“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忧国忧民之心,只是想倾泻你泛滥如海的感情,给自己虚妄的安慰。

春去秋至,繁花落尽,那漫天飞舞的殷红在你眼中是万点浓愁吗,萦绕着深夜的梦魇。其实,你也只是想要一段安宁的生活,仅此而已。只不过命运弄人,我们无能为力。指间淌出血来,也无法跨越这漫漫红尘,那些遥远的梦想也只是可望不可及。少游,你愿不愿意再展开一纸微黄的宣,用你手中灵动的笔,婉转成一首流泻千年的曲;你愿不愿意再睁开温柔的眼,望望这世间,原谅这世界。这喧嚣的宿命呵,无人可拒。

那韶华易尽呀,你将满载的苦楚和温柔跌宕出清雅的词句,恍若黄泉彼岸盛放的曼珠沙华,难以摘取。那样夺人眼目的境高语美呵,是那静夜里的满眼星辰,闪烁到让人潸然泪下。

绿酒歌遍陈三愿,谁与你,若那梁间新燕,岁岁长相见。那样的女子,该是何等的姿态。流年似景,岁月的风毫无声息地穿过纷扰尘世,你仍是一袭青衫眉目依旧,茕然独立于缠绵的柳间,眼角依稀沾惹了淡淡的愁。烟花三月纷飞的柳絮迷蒙了路途,染白了单衣。有星影欲坠的夜,你是否会就一盏灯火如豆,颤抖的手捧起斑驳的铜镜,指尖冰凉,昏暗中可以看见你惨淡的笑容,镜里朱颜改,镜里朱颜改呵。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空留一叶孤单的背影决绝地转身,便留残荷听雨声,空阶滴到明。你说,你叫我怎么舍得老去。

悠悠千载,那浩瀚文海里万红争艳,而唯有你,甘心做那最不张扬忠于己心的茉莉,洁白清香的让人不知所措。

少游,此世路尽梦难归,一缕幽魂度来生。还好,你璀璨的灵魂最终幻灭成不老的传奇。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5分)A.彩笺(jiān)锦瑟(sè)

不谙(ān)

琐窗(suǒ)....B.迢迢(tiáo)凋碧树(tiáo)

憔悴(cuì)

花簇(cù)...C.豆蔻(kòu)悲怆(chuànɡ)初霁(jì)

窥视(kuī)....D.妩媚(mèi)印痕(hén)

初暝(mínɡ)

暮霭(ǎi)....答案 B 解析 B项“凋”读diāo。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A.明月不黯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B.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C.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答案 A 解析 A项黯—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欲寄彩笺兼尺素。.兼:表示强调。

B.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金风:秋风。玉露:像美玉一样的露珠。C.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凌波、芳尘:都借指美人。D.锦瑟华年谁与度? ..锦瑟:美好的青春年华。答案 B 解析 B项“玉露”是白露的美称。

4.下列对诗句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昨夜西风凋碧树”“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

B.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答案 D 解析 “比拟”错误,应该是比喻(博喻)。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20分)

思越人 贺 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 ①作者在青年以后,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本词作于此间。②紫府:紫色象征华贵,此处代指整个东京。③放夜:解除夜禁。古代都市实行宵禁,闹市绝行人。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④秾李:形容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1)这首词上片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对偶(或对仗)手法,“五更钟动”对“十里月明”。“五更”句暗示笙歌彻夜,喧闹时间之长;“十里”句点出东京处处繁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

(2)本词上片忆旧,下片写实。请从往昔对比的角度,简要赏析作者抒发的情感。(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昔日是笙歌阵阵、灯火璀璨,场面热闹,眼前是炉香袅袅,处境孤凄;往昔居于繁华的京城,如今独处暮春时节的天涯;昔日凤凰城阙佳人相伴,如今犹如一只孤雁,在稀疏的晨星中鸣叫着飞过。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有志难展、郁闷孤独、怀才不遇的情感。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20分)

浣溪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②③

(1)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亦体现作者秦观心中的“淡淡的愁”。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人选取了“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词语或意象,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体现了“淡淡”二字。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譬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这个比喻用语奇绝,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0分)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注 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写作导学案 篇5

《积雨辋川庄作、辛夷坞、送沈子福归江东、观猎》 教学目标 :

1、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2、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3、揣摩诗歌语言

4、领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 方法设想: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背诵《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歌描写了什么景物,表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中秋日傍晚静谧、清幽而清新的自然风景,表现了诗人对污浊、黑暗官场的厌恶,对安静纯朴的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追求)的思想感情。

二、关于作者

1、王维:王维是唐代诗人中仅次于李白、杜甫的大家,在唐代诗歌史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字摩诘,父亲去逝较早,母亲虔诚信佛三十多年,这对王维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画家,苏轼评论他的诗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还通音律。做过几任官。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但他消极应付,曾经故意服药生病,并想逃走。不久,官军收复了京城,他因做伪官,将受到严厉处分;幸亏他弟弟、刑部侍郎王缙愿意削官为他赎罪而获免,得以从宽发落,只是降了他的官职,成为太子中允。此时,王维对世事官场彻底失去兴趣,笃志信佛。王维的大多数山 1 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王维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有写景佳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历代传诵不衰。

补充:“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磵》)“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

三、学习《积雨辋川庄作》

1、读诗歌

2、堪注释,大致理解内容

【注释】:(1)、空林:疏林。(2)、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3)、藜:这里指蔬菜。(4)、黍:这里指饭食。(5)、饷:致送。(6)、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7)、啭:鸟的宛转啼声。(8)、黄鹂:黄莺。(9)、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10)、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11)、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此诗也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写照。(12)、野老:指作者自己。

3、讨论,简析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把画面描绘出来。

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这一句中,那个字用得比较好?

析: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炼字)

总结: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描摹画面。

析:视觉: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

听觉: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因此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主要抒写什么?„„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花开花落;采露葵供清斋素食。如果让你过这样的生活如何?„„不久就会觉得孤寂寡淡了吧?但是诗人却能从中领略到极大的趣味,为什么?因为他早已厌倦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所以表面上是在写太过清幽孤寂的生活,实际上正是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寓情于景)

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析:野老是诗人自谓。《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为什么呢?„„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3 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为什么?„„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所以这里诗人是在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是诗人与世无争的表白。

抒写诗人澹(dàn)泊(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主旨: 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

鉴赏要点:

2+2式结构:以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隐居山林的情志。诗中前二联写景,后二联写情志。诗中用典故表达自己离尘脱俗的心态。

②“诗中有画”。语言富于色彩之美;“争席”、“海鸥”二典,有生活画面,曲折见意。这正是“诗中有画”特色的鲜明写照。

③用典。

四、学习《辛夷坞》

1、读诗歌

2、讨论、简析

这首诗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画,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木末:指例杪。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红萼,辛夷花红色的蓓蕾。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什么?„„“发”。当春天来临,花的蓓蕾在山中怒放,灿烂无比。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诗的后两句写花的什么?„„“落”。写春天不永久,有花开就有花落。山中的居室空寂冷落,无声无息,只有纷纷扬扬的辛夷花洒下片片落英,悄悄结束了它美丽而略显短暂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3、讨论:本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鉴赏要点

①这首诗写景以动衬静,显得山林越发清幽。用“发”、“开”、“落”等动词写花开花落,山林之幽静气氛就表现出来了。

②寓情于景。写景中表达了诗人淡泊情怀。清幽的山林,花开花落,让人读后感受到诗人的一种气质所在,即不干世俗的淡泊情怀。

③对比。辛夷花在春寒料峭时开放,展示它的生机和希望,但一树芳华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这是多么孤独而又冷落的令人难堪的境地!所以它只好自开自落,在深山中了结自己的美丽行程。诗人的寂寞之意与淡泊之情寓于诗中。

5、主旨:这首诗写辛夷坞幽静之景(境),表现诗人宁静淡泊情怀(意)。

6、质疑探究:你是否认为《辛夷坞》只是表达了淡泊情怀?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这个形象给人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五、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学习《送沈子福归江东》

1、齐读

2、讨论,赏析

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析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下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点出“归江东”题意。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请同学用形象的语言再现诗歌描写的画面。

2、小结:此诗融情语景,洁净抒情。诗人通过奇妙的联想,将自然的春色与人类的情思联系起来,达到景与情合的境界,而无做作的痕迹。诗人将抽象的惜别之情极其生动的表达出 6 来,成为可见可触的形象,仿佛友情绵长,充塞于天地之间。

3、探究:试举一首送别诗,比较异同。如《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学习《观猎》

1、齐读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2、讨论,赏析 巧构妙思 字字珠玑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展示了与李白、杜甫不同的风格,在艺术上造诣很深,美学价值很高,是可以与杜甫相媲美的。他以卓越的艺术才能,运用生花妙笔,传神地描绘出祖国河山千姿百态的妖娆风貌,给人们展示了大自然或雄浑或旖旎的差别万端的姿容,使读者读其诗如赏画观景,心情为之怡悦。古人评价其诗“在泉为珠,着壁成绘”。确实,他的诗或富丽宁静,或含蓄隽永,或雄浑奔放,手法之多变,风格之多样,是值得学习、研究和借鉴的。他的《观猎》一诗通过一幅将军骑猎图赞扬将军性情豪爽、武艺高强,表现将军逐马鸣镳之乐,表现了以雄浑取胜的特色。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探讨,有六点值得借鉴的技巧。

(1)、高山坠石,逆起得势

《观猎》开句写道:“风劲角弓鸣”,突兀奇来,以惊人之语渲染出一幅在旷阔的原野上,大风呼啸、箭鸣弓响、山雨欲来、森严紧张的气氛。读者一接触此句,便为之迷惑、动魄,不免发问: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将军猎渭城”。这首联,上句起势,有如古戏舞台上人 7 未出场,先吆喝一声,气氛为之一紧;下句则如一员大将在众目睽睽之下跃将出来。起句有先声夺人之妙,有异军突起之势,给人以悬念;接句则轻笔缓道,慢语解释,使人恍然大悟,极富戏剧味。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写琵琶女弹技有“铁骑突出马枪鸣”一句,若用此句来比喻《观猎》的开头也是很合适的。很多人推崇这种突兀起笔之法,清人方东树说:“直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其首联“若倒转便是凡笔”。这些评价都是精当之论。我们试将首联二句倒转来细细体味一下,就会发现倒转后的这两句诗便变成了一般的叙述,气势一落千丈,失去了先声夺人之美。(2)、避实就虚,以物衬人

《观猎》第二句点出“将军猎谓诚”后,笔锋一转,不正面写将军,而写“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诗人在大雪初融后的枯草原野背景下点染两笔:寻猎物的猎鹰疾飞,追禽兽的骏马奔腾。诗人不同常人,他用将军所用之物来显示将军的勇武过人,深得以物配人之妙。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写罗敷的美貌,用“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衬托,历来极为人们所称道。《观猎》以物衬人,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键儿须快马,快马须键儿”(《南北朝鸣歌》)。一物配一物,良将佩宝刀。好马快骑,舍强将勇士,谁配乘用?矫健神鹰,除剽悍猎者,谁配掌握?通过陪衬烘托,将军英姿便跃然纸上。(3)、典故显形,山水不露

《观猎》前两联写出猎,颈联写猎罢归来:“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这两句写猎归所经之地,而写地名另有深意。原来,新丰市在长安东北,是盛产美酒之地,当时游狭之士常到此相聚豪饮。作者曾在《少年行》中写到:“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显然,在这里诗人是借新丰典故,表现将军豪爽任狭的气质。细柳营,在长安西北,是汉代名将周亚夫驻军之处。诗人在此是意欲把将军和周亚夫并比,表现他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刚勇正直的特点。通过这两个典故的运用,将军勇武慷慨、豪放不羁的气度与非凡形象更为明显了。作者用典故如信手拈来,极为自然,不显山不露水,而奏出奇效。(4)、以静显动,余音不尽

《观猎》前三联是写有声的喧闹场面,尾联则是写无声的观望追忆。一个打猎过程在前三 8 联中已经完成,下来还有什么可写?“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诗人独出心裁,写将军归来以后,兴犹未尽,回首观望,其恋恋不舍之情一露无遗地显示在读者面前。将军回首苍茫暮色中的猎场,是在追忆刚才的欢乐?是在筹谋下次再猎?还是另有所思?„„读者尽可以去作合理的想象。尾联这一平缓反衬,不仅反映出适才纵横驰聘的景色;而且表现了将军出猎顺利,兴致盎然,极目远眺,神游象外之情态;还给读者留下不尽的余味、余音。如果换用颈联那样的句子作结,诗便嘎然而止,一切余音便荡然无存,诗完意尽,表达效果就差之千里了。(5)、结构严谨,章法浑成

这首诗出句奇,中间巧,结尾妙,四联所写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巧取巧舍,避熟出新,勾勒出一幅精妙的骑猎图,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絮絮如生、叱咤风云的将军形象。诗的结构相当严谨,章法天然浑成。首联由出猎的将军写起,尾联以将军回首作结,前由“马蹄轻”,后由“忽过”“归还”;前由“风吹角弓鸣”的动,后有“千里暮云平”的静,前后呼应,动静搭配,相应生辉。首联以挥鞭跃马写将军威武傲岸之姿,尾联以回看暮云绘将军得意留恋之乐,各领风骚,言简意富。全诗蝉联、过度十分自然、融洽、熨贴,几个富有特征的个体,合在一起构成了有机和谐、不可少缺的完美整体。(6)、斟字酌句,一石三鸟

王维诗有文字简洁而往往一字奏奇效的特点。《观猎》一诗,选字用句也颇为不凡。“风劲角弓鸣”,“风劲”二字,看似平淡,但在诗中作用不小:其一,它绘出了将军出场的环境,显示了将军顽强的意志;其二风强箭难射,显示了将军射艺之高;其三,强风之中尚能听得见弓箭簌簌鸣声,可见弓之强,从而显示了将军力之大。“将军猎渭城”,一个“猎”字,一破题,二注“角弓鸣”,三领全篇,也可谓一石射三鸟。此外,“鹰眼疾”之“疾”,“马蹄轻”之“轻”字,“忽过”、“还归”、“射雕处”等,都是化平坦为神奇的字眼和语句。“疾”不仅写出了鹰眼得锐利,还写出了鹰发现猎物之快速;“轻”不仅写出了马行之快,追猎之速,还露出了猎者欢快、轻松的情绪;“忽过”、“还归”,行云流水,显示了将军出猎顺利,收获良多,意畅而不觉物重,于是纵马腾跃的情态。仅四字两个动词便把将军欣喜若狂之情,自豪踌躇之态惟肖地刻划了出来。这里,“还”通“旋”,快速的意思。“射雕处”一句可算作诗人写诗的点睛之笔。前面不管写将军勇武 9 也好,自豪也好,而将军武艺究竟如何,给读者的印象还不是十分明了的,这最后一点,突现出将军是射雕手,读者的崇敬之情便顿时为之而生。雕是非常难射的,而将军能射,其武艺之高强,尚有谁比?读者读诗至此,不免要回过头来再看一遍,进而为诗人的艺术匠心所折服。

如此看来,《观猎》这首诗立意新奇,意境旷阔,技艺高超,全诗写“观”,句句绘形,字字珠玑,清新感人,值得玩味、借赏。

2、用生动的语言复述将军打猎的过程。

3、体会如下词语的作用 枯 尽 疾 轻 忽过 还归

上一篇:绘画班教学计划下一篇:春游的建议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