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探究中进行阅读教学(教师中心稿)

2024-05-02

在问题探究中进行阅读教学(教师中心稿)(精选7篇)

在问题探究中进行阅读教学(教师中心稿) 篇1

杨巍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

我在教学中尝试使用问题探究法进行阅读教学,所谓问题探究法,是让学生对在学习中自己提出的问题,或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探究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我在上新教材七年级(上)《在山的那边》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这一句中飘来的种子是很轻的,怎么会扎下深根呢 ?”经过全班讨论探究,我们明白了种子比喻的是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但后来“我”不懈的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又如,我在执教七年级(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石架有7米多高,父亲面对这一情形,为什么不直接把我抱下来,而要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父亲是想让我自己面对困难,一步一步去克服。”有的学生说:“如果直接把我抱下来。那以后在生活中,再次遇到困难,还是要依靠父母。”还有的学生说:“如果是我的父母,他一定会先训斥我,然后把我抱下来,那样的话,在56年后,我绝对不会记得这件事。”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和教师提问相结合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要让问题探究引向深入,必须教会学生一些生疑的方法。方法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知识之门的开启,将激发学生高昂的探究学习的兴趣。

〈1〉类比生疑   即在同类的类比中找出其细微差别,探究原因,得出自己的结论。

如我在执教《水调歌头》和《醉花阴》这两首宋词时,引导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两首词,同是思念词,但他们有没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探究,明白了这两首词虽同是思念词,但作者的感情基调不同,前一首表现的是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积极的感情;后一首表现的是一种伤感,愁闷的情绪,有一些消极之感。

〈2〉联想生疑   即紧扣课文的某一知识点或课文的某一触点(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或人物的一个动作等)展开多方面的联想,从而发现疑问。

在问题探究中进行阅读教学(教师中心稿) 篇2

一、要使探究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就必须对探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重塑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

教师要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进行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能使新课标所要求的“关注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重塑新的教学观等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

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主动探究, 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 获取知识, 大胆创新。

但探究也不是万能的, 首先探究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探究的问题应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开发性参与参与性, 应是大家所关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 应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能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使学生对探究抱有希望, 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其次探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如对“减数分裂”过程的探究就是让学生去解决“染色体是怎样减半的”。在这个目标的导向下, 引导学生按下图的过程进行探究即可。避免学生进行盲目的探究, 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

2、在探究性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

者, 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引领学生正确探究的引导者, 鼓励学生大胆探究的促进者, 是探究活动中的首席。学生也不应是知识的接受者, 而应是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获取知识的求知者, 是探究过程的设计者, 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 而更主要的是学会学习, 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把握好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充分使用问题教学法的核心——问题情境, 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 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和分解教学目标, 使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活动更有针对性, 有的放矢, 减少或避免教学活动中因偏离教学目标所做的“无用功”,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大胆采用问题链教学法进行问题教学。问题链教学法一般分四步进行:1、设计并展示问题链;2、学生针对问题链自学;3、师生共同解决问题;4、课堂练习检查反馈。下面以“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为例说明问题链教学法的实施。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第六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发现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 多数同学感觉到知识点多而杂, 条理不清, 难以记忆。做糖类、脂质、蛋白质代谢的综合习题时经常出错。为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掌握这一重点内容, 在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答题错误原因的基础上, 采用问题链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告诉学生要学好这节内容应该抓住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实际上就是一条问题链。在黑板上展示设计的问题链:什么物质→在什么地方细胞或组织或器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发生这种变化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这种变化与其它变化有什么联系→这种变化发生异常时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在生活中我们应养成怎样的饮食习惯。本节教材包括五方面内容:糖类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通过上述的问题链, 把五个方面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落实又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有利于理清学习的思路, 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

1、指导预习。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在指导学生预习时, 教师要适当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高质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预习最好安排在课前的自习时间, 也可由学生自由安排时间。有时也可安排在课堂教学的当节课的前段时间进行。同时, 教师还要精心设计一些预习题, 引领学生自觉发现问题, 为课堂教学作准备。

2、问题教学。

合作交流, 主动探究。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所在, 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浓缩为几个主要问题。一方面, 便于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要求及线索, 另一方面, 旨在“抛砖引玉”, 让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 把思维直接引向问题, 从而探索更多的新问题。

例如在高三复习基因突变时, 为了深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提出了以下问题:基因与dna、染色体、碱基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的含义是什么?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这些特点可以解释自然界的哪些现象?最后经过教师启发引导, 学生真正把这些问题都理解以后就能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3、简明扼要。

反思总结, 提出新问。每节课下课之前或某一个教学内容完成之前, 教师要用几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节课或本节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性的简要总结, 可以让学生先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 然后教师再总结。同时也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力求达到学有所得、一课一得。接着由本节内容进行延伸, 并提出新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课后自觉预习新的学习内容。

在问题探究中进行阅读教学(教师中心稿)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探究能力 独立思考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在学科教学中都处于尴尬的境地,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被动地接受标准答案,教学过程忽略学生的主体认知感受,文本解读支离破碎,忽视学生审美情操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学生缺乏语文素养的积淀。所谓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小组或独自研读文章,从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然后收集、筛选、归纳和整理相关阅读资料,进而总结规律,形成创见。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识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要做好阅读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成功的起点。学生只要具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实际上便创造了一种最佳的学习心态,会取得事倍功半的良好效果。因此,教师在研究性阅读的过程中,要创设多种情境,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阅读探索的愿望。凡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其作者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等都和学生自己的经历和积累有着巨大差距,有时甚至是难以逾越。因此,鉴赏文学作品,必须要从作品本身出发,通过与作家、作品“对话”,碰撞出激越的思维火花,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解读课文或阅读材料,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二、教给学生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磨刀不误砍柴工”道出了学习方法正确的重要性。教师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要从三个方面思考:这篇文章写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初读一篇文章,要通过快速浏览,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中心和主要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要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阅读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首先,要培养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习惯。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指导和督促学生制订计划,包括整个初中阶段、一个学期、一周乃至每一天的阅读内容和阅读量。其次,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也要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如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将关键词语、重点句子、阅读感受、不明白的问题等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采用这种阅读方法,不但能把握重点内容,加强理解,而且还能有许多新发现

三、重视发展学生自学中的独立思考能力

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思考能力都比较活跃。自学能力与思考能力相辅相成。因此,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训练思考的灵活性。

教师要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提出问题,不是简单地质疑问难,而是深入思考,理清思路,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我以设问、推敲、疑难三种方式引导学生。设问性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提出假设的、求知的问题,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明确思考的方向。疑难性问题主要是学生经过自学还没有真正弄懂的问题,如一些难句,不易理解的科学知识,或距离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内容等。前两类问题是设疑、存疑,问题不一定都不懂,而是让学生学会在似乎无疑之外产生疑问,后一类问题则是质疑、释疑,必须通过认真读书思考以及教师的点拨方可解决。可见,提出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

四、进行阅读针对训练,总结解题思路

高三阶段,文本阅读直接为高考答题服务,这就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阅读技能遷移实践,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就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合作式讨论。此时要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自由发展的空间放给学生,让学生多方位展现问题思考的角度,使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地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

五、做好阅读向课外拓展的指导工作

实践证明,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新大纲指定的名著阅读是学生阅读的精品。教师还应积极帮助学生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读物,使他们能在课外博采众长、陶冶情操、增长才智。结合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将研究性阅读带向课外,带入生活。在课外,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讲成语故事活动、诗文朗诵比赛、自出练习题活动、课本剧、语文大观园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而读书节活动优化了校园文化环境,更是师生的一道精神大餐,激发了师生的阅读兴趣。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只要重视质疑、重视方法指导、重视创新,努力做到学生的探究与老师的点拨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一定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骉.研读发现探究解读留疑—自主探究语文教学模式

[2]邓艳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3]危兰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J]

[4]摆玉英.浅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

在问题探究中进行阅读教学(教师中心稿) 篇4

作者: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   胡学文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中的重点也是个难点,问题主要是现在的高中学生平时并不注重阅读,也就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了。学生自己不爱动脑筋而只靠老师讲解,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从近年的高考看,“科学类”和“文学类”文章逐渐形成了二分天下的局面,文学类文章阅读因为学生读的多,所以问题不是很大,而“科学类”文章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触外课外基本是没有接触的,这样“科学类”文章就成了现代文阅读中难点中的难点,所以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也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一、何谓“科学类”

“科学类”是近年高中语文教学中淡化文体概念之后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包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从而形成了一个笼统的概念。“社会科学类”即社会科学论文的简称。现代汉语辞典中这样解释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等,以发表观点见解为主,属议论文范畴。社会科学是人们对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自然科学类”即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内出现的新的理论、新的发明、新的技术,以说明为主,属说明文范畴。正由于其内容的广泛性,才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了很大的比例和很重的份量。

我们以近七年(1996-2002)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为例

年度        文  本  选  材 文本类别 题数 分值

1996 造纸新工艺研究 科学类 4 10

贝多芬之迷 科学类 5 20

1997 颅脑与肠脑研究 科学类 4 10

《中国新文化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科学类   5 20

1998 转基因作物研究 科学类 4 10

报秋 文学类 4 20

1999 动物及人类冬眠研究 科学类 4 12

创造宣言 科学类 4 18

2000 用铷“小室”实现慢光研究 科学类 4 12

长城 文学类 4 18

2001 铜奔马正名 科学类 4 12

门 文学类 4 18

2002 沙尘暴 科学类 4 12

话说知音 文学类 4 18

从表中不难看出,前四年科学类文章在高考中占绝对统治地位,近三年来才逐渐形成了科学类和文学类平分天下的局面。

二、“科学类”文章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科学类文章与文学类文章不同,高三学生读到文学类文章虽然叫苦不迭,大呼难做,但它读起来多少还有点情趣,有时能勾起一点回忆,有时能激发出一点灵感,虽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总还能答个八九不离十。科学类文章就不同了,读起来枯燥,选起来麻烦。它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无论对还是错都是百分之百,不会出现“八九不离十”的情况。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中有一个求助热线--要求电脑降低难度。有的同学便阿Q式地“开心”起来--大不了还可以采用没有办法的办法--猜,不好做好猜,起码还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中奖”机会。参加高考的学生变成了“彩民”,把事关自己的终身高考系于一“猜”,表面看是无奈,实质这就是悲哀。于是许多高三语文老师和学生便无可奈何地说:“科学类文章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三、练就好牙板,啃硬骨头

难啃又不能不啃,“高考”这一关总得要过。课堂上我一再告诫学生,要想啃硬骨头,一定要先练就一副好牙板。

首先我要纠正学生的一个错误认识,就是前文提到的“不好做好猜”。你错了,大错特错。准备去猜你就是准备去投降,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是早就说过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然后我带领学生重温《庖丁解牛》,让他们讨论“丁厨师”为什么技术那么高?重点研究他那把刀为何能“十九年若新发刃于硎”?是因为刀好吗?显然不是。原因是善用刀。为何能“善用刀”?原来是注重研究,研究牛的内部结构,直至“目无全牛”,然后才能“游刃有余”。庄子讲“丁厨师”的故事当然不是教人去杀牛,他是想谈养生的道理。对我们这些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和从事高三教学工作的同仁们又何尝不是“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们也应该把科学类文章当作一头牛,要像“丁厨师”一样,潜心地研究它的内部构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能像普通的厨师那样“所见无非牛者”。

“如何研究科学类文章的特征,以求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便成了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

四、科学类文章文体特征的定位

前文已提到,科学类文章其实是社会科学类文章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总称,社会科学类文章主要是指人文科学方面的文章,它包括文化评述、文学评论、社会、历史、政治及人文科学方面的评介文章。不管它的内容包括多少,但根据“评介”二字,我们就可以把它的文体特征定位在“议论文”的范畴。“自然科学类”即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内出现的新的理论、新的发明、新的技术,以说明为主,属说明文范畴。有了这个定位,阅读就有了方向。

议论文这种文体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必须要明确地表明一种观点,学生通过阅读必须能找出这个观点。这就是《考试说明》中“分析综合”部分中的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议论文的观点表述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1)文题即观点。一般议论文的文题只是个“话题”,它的观点围绕着这一话题来展开,但有的话题往往就是作者的观点。(2)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因为议论文必须要达到“观点明确”这一最起码要求,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议论文都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阅读这种文章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文章开头一内容。(3)有的议论文观点的提出必须要通过几个分论点来表述,所以观点往往会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带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归纳性。(4)有的议论文因为话题范围较大,内容多,形式散,它的观点提出分散在文章的几个部位,而非集中在某一处。这种的观点概括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概括能力。

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是用来说理的,所以它的逻辑性要求很高。这就给我们分析其结构、思路带来一定的方便。“分析综合”部分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相对来说则较为容易。完成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寻找文章的分论点和过渡句,这种方法最有利于分析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议论文的语言特征有别于其他文体。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考试说明》中的“理解”部分有两个要求: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这里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它不像文学作品那样从表现手法上去着重理解。而要从“与观点的关系上”去体会。

说明文主要是向读者传递信息的,它的语言精确性要求很高,所以答题是关键是“找”,找信息源;“比”,比选择枝和信息源,比它们表达,比它们的语气,比它们是否有歧义。

五、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

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学作品。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B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与去年的《考试说明》相比,今年的《考试说明》有如下几点变化:(1)总的要求上有变化。去年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科技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而今年变成了“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很明显,这一改变拓宽了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材范围。(2)分析综合部分有较大改动。去年这部分要求有3条,今年是5条。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去年的“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变成了今年的“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回避了“表现形式”这个字眼。二是增加了两个内容,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从高考《考试说明》的变化上可以明显地看出:高考对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综合能力要求大大地提高了。

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科学类阅读考查内容其要点可以归纳为:

1要注重文章中的特殊词语和特定语句的理解。

2要能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思路、理清结构,能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

3要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作出评价。

如下图所示:

理解 →       分析 →       概括归纳    ↓           ↓            ↓     词语      筛选                 文章思路、中心     语句      准确获取             作者观点、态度               新鲜信息                             推断想象                               ↓   文学作品                                    文章作者                             鉴赏评价

六、苦练基本功,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改革的最大特征是“稳中求变”,它虽然年年都在不停地改革,但改革的步伐却迈得不是很大。所以高三语文教学既要关注高考改革,又要抓住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苦练基本功,以不变应万变。科学类文章阅读同样如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和同学们一起研究阅读科学类文章的方法和解题技巧,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简要概括如下:

1练就快速阅读法。

应试阅读与平时的阅读大有不同,应试阅读由于时间的关系它对阅读速度要求很高,所以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在3分钟之内快速读完一篇文章。时间那么短,当然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慢慢地读,要快速的读,要一目十行的读,只要求读其大概,不要求当时就懂。科学类文章较文学作品来说更容易进行快速阅读,因为它每一段的首尾句和文中的过度句一般来说都比较明显,这就好比《庖丁解牛》中所说的“彼节者有间”,找出“节”,发现“间”,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通过快速阅读,可以简要地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及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带着问题研读法。

快速阅读法可以解决文章的思路结构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如“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并解释言文中重要的句子”,“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等等,则必须要通过二次阅读才能解决,这就是快速阅读之后必须再带着问题去研读。

3、要学会“找”,寻找信息源,要学会“比”,比选择枝和信息源,比它们表达,比它们的语气,比它们是否有歧义。

4、不能忽视问题中的“暗送秋波”。

一般来说文章后面的问题在提出疑问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给了我们许多的“暗示”,恰当地运用这些暗示,可以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以几个例子来做简要分析。

例一: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简明灵活的辩证法。

问题:“写实”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从上下文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后文有这样一句话,“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写实”指什么?实际上只要找到“这”指代什么就可以了。“这”指代的内容是不难确定的,这就是上文的“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按稍加穿凿。”

例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的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问题:文中的“大地”指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通过上下文也是不难解决的。我们只要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式:“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的芜杂”,这两个句式很相似,“突破”与“摆脱”对应,“硬壳”与“芜杂”对应,那么“大地”就该与“现实”对应。再来确定“现实”的内容,就很容易找到,“大地”指“现实生活”。

例三:

一个人不欢喜读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好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求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受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是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 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簇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扩其他种类文学。

问题:“小说中的诗”指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起来好象很难,但我们只要注意一下它的句式,就很容易找到答案。“这些故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我们可以把它改为:小说中的诗就是故事外的东西。然后再找“故事外的东西”是什么。这就不难找到了,那就是“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点的技巧。”

在问题探究中进行阅读教学(教师中心稿) 篇5

1、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第二段:赞语(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2、“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4、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5、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贫穷的生活。

6、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溺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作者 “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7、“赞”语中哪句话和前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8、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1)“好读书”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这是他不追求名利的体现。(2)饮酒。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3)著文章。其目的“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他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

9、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10、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11、“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其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马说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各有何作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马说》中起论点的作用,下文都是从反面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2、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伯乐:比喻重视人才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食马者:比喻不重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3、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4、找出千里马不幸遭遇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说明千里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差,揭示封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

5、“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揭示食马者的昏庸无知。

6、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

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为了献身”四化“建设,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7、本文的想法全是对的么?有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本文的局限性:文章流露了个人的感叹,作者还是仅仅把认识并提拔人才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

8、各段段意:

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第2 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第3段: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讽刺。与朱元思书

1、段落大意:

文章的第一部分,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文章的第二部分,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文章的第三部分,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第二段分写异水之”异“。第三段分写奇山之”奇“。

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找出这两方面入手圈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从视觉来写: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四“,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从听觉来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交待江游距离,总写山水特点. 抓住“清”和“急”的特点,从哪几方面突出这个特点的?

从水色--缥碧,水的深度--千丈,水中物--游鱼细石 等方面作静态描写,突出水之清;

用“急湍”“猛浪”进行形象描绘,从动态写出水之急;

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之美.

6、是从哪些方面写山之奇? a.从山自身写:

山之高:皆生寒树--山高风大,树受侵袭,冒出寒气--以树之寒衬托山之高;

山之势:负势竟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山势写其奇;

以上从山本身写起,把静止的山赋予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

b.从山上的其它景物来写山

从动物--好鸟、蝉、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山无穷的生命力;

从人--热衷功名和经纶世务者临山的心境衬山之雄奇、幽美.

从植物--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写山哺育了万物.

7、写作特色.

⑴ 突出特点,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全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

⑵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⑶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8、文章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先总后分。

9、写景顺序和详略上有何特点? 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10、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和山的? 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第三段写“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阴蔽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在幸福中成长(教师中心稿) 篇6

江阴市璜土中学烈日的炙酷,考试的失败,父亲的训斥……一切的一切,只让人感到憎恶,何谈幸福?我质问着。但我的记忆提醒我,我错了,其实我一直在幸福中成长。

我想起了小学时学写毛笔字的情景。我独自握着笔,在暖风中却瑟索发抖。忽然,一双有力的大手,将我手中的笔稳住,一笔一划的教我。无论我写得有多差,他都会耐心地指导我。终于他露出了一丝甜甜的笑容,在落日的余晖下,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无比的幸福。真是他--我的父亲,让我最初感到了这千金难买的幸福。

脑海中,又不禁浮现出几朵美丽的花,那朵朵令人感动的花……

那是几朵仙人球绽放的小花。起初,我见那仙人球生长在如沙子一样的土中,样子很不雅,静静地搁浅在瓦罐中,已被人淡忘了许久。日子久了,它失去了维持它生命的水分,好像在静静地等待生命的流逝。我想,它再也无力施展它的锋芒了。可一场风雨后,我在不经意间觉得檐下多了几点粉黄。走近一瞧,呀,那仙人球竟壮大起来,并开出了几朵黄黄的`小花,很小,很小,但却很美,很美。

望着得意的它,幸福之泉不由得从我的心眼涌出。

如今,我对自己试卷上的错题感到十分头疼,看着一道道闪亮的红叉,犹如划在我的心口。这时,耳边会响起父亲的告诫:“有错就立即改正!”是啊,有了错误,不应唉声叹气,而应及时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坚决改正。望着眼前的错题,我不再沮丧,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感受到能找出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是多么幸福!

……

幸福,是我忠诚的伴侣,在我成长之路上一直伴随我前进。

对我而言,幸福就如那一轮美丽的落日,温暖着我,让我从不感到孤独无援;幸福又如那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我,让我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幸福还如一面镜子,提醒着我,让我不断完善自我……

我很幸福,因为我在幸福中成长。

在问题探究中进行阅读教学(教师中心稿) 篇7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英语教学的研究重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Tarone ﹠Yule,2000),自从2003年教育部出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来,国内许多高校进行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学”而淡化教师的“教”,提倡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和监控下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尽管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我国长期以来费时低效的传统外语教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是语义的主动建构者,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不到位,从而使得学生有些放任自流;在学生方面,虽然大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英语的条件,但大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和控制力存在欠缺,自主意识非常薄弱,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应付期末考试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课外英语自主学习效率很低,缺乏内在动机,终身学习更是无从谈起。另外,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感、与人合作意识和能力差等也成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取得进步的巨大阻力。本文将以中介理论为依托,探讨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上的中介作用及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理论基础:费厄斯坦的“中介理论”

中介作用(mediation)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和以色列教育家、心理学家费厄斯坦(Feuerstein)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中心概念之一,是指儿童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在其认知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些重要的人物就是中介者 (mediator)。此观点引入语言教学,既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者与中介者(老师、同伴等)之间的交往互动。维果茨基和费厄斯坦都彼此独立地创造了一套强调社会环境作用、以言语互动为中介的学习理论,但维果茨基的学说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上,而费厄斯坦的学说则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更富有操作性,对教学实践起着更为直接的指导作用。

在教师中介作用的研究领域,费厄斯坦提出了著名的“中介作用理论”(theory of mediation),并概括了中介作用的十二种特征:(1)教师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2)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更深远意义;(3)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意图;(4)让学生有胜任感;(5)使学生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学习;(6)使学生有能力制定学习目标;(7)满足学生对挑战的需求;(8)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变化;(9)使学生面对困难,也能相信积极的结果;(10)使学生懂得合作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11)尊重学生的个性;(12)使学生感到自己属于一个集体和一种文化。

费厄斯坦的中介理论赋予了作为中介者的教师一种全新的理念。中介作用的实质就是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及学习的过程中,中介者通过选择在他们看来合适的刺激,用他们认为最有利于促进学习的方式来显现这些刺激,并且干预和调整学生对刺激的反应,通过解释来引导和鼓励学生作出恰当的反应,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费厄斯坦的中介理论强调学习者作为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情感,接受学生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鼓励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责任感等核心原则,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是基本一致的,而且杨华堂(2006)和林峻(2007)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师生对教师中介作用几个项目的认同程度也是基本一致的,因此“中介理论”可以作为“以学生为中心”外语教学的重要指导理论。

二、教师的中介作用

建构主义者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根据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 Williom和Burden指出了作为中介者的教师和作为信息传递者的教师之间的根本区别。首先,中介作用是赋予权利——帮助学习者发展进步,学会学习、处理问题、适应各种文化情景和社会变化,以及应对各种挑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中介作用关注帮助学习者学会独立自主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其根本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成为独立的思考者和独立解决问题者。其次 ,中介作用涉及中介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再次,强调相互作用,即学生对教师或中介者意图的反馈作用。最后,自主学习不仅仅是提供给学习者适当的自测材料,中介者需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学习者直到他们真正的能够独立自主学习。针对当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中介作用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一)鼓励终身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任务对个人和社会有更深远的意义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的科技和经济都发展迅速,知识更新换代的时间愈来愈短,以前那个学校学的知识便可用于终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了。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老师要鼓励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成为终身学习者,以使自己将来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任务对个人甚至社会都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例如,在讲解外贸应用文写作这一方面的知识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来写贸易交流文件才能使交易顺利进行,而且还应该提供大量的相关背景知识信息,使学生了解到怎样才能为公司和个人谋得利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探索,总结经验,来促进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学生在了解到终身学习和当前学习任务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后,就会更加努力自主学习,学习就会得到充分的促进。

(二)促进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控能力

教师激发学生动机不是笼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只是引起兴趣,而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动机强化。首先,使学生清楚地理解任务并看到任务的个人意义是创造强化学生动机的条件。通过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笔者发现两个班的学生中为了通过各类英语考试的占总体人数的78%,为了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占总体的13%,为了提高交际能力的占6%,而出于个人兴趣的仅占3%。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公平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风格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的信心和能力。其次,教师传授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目标,也有利于强化学习动机,提高自控力。例如,学生在习得词汇的过程中,要教学生利用联想策略在大脑中形成词汇语义网络,来灵活快捷的记忆单词和进行输出。学习策略运用得当,学生就会有一种胜利感,从而产生内在动机,主动地去实现学习目标。最后,教师的反馈也有促进学习动机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应给与奖励、分数、表扬等正面强化反馈,使得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断进步。

(三)制定个性化目标,满足学生对挑战的要求

作为中介者的教师不仅要制定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并让学生了解操作的意图,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自己设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一些学习者学习目标模糊,成就动机低,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具有回避失败的倾向性,Erik Erikson认为这是因为缺乏挑战感而造成的。作为中介者,教师应该激活学生需求挑战的心理。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只有当学习任务比学习者现有知识略高一个层次,经努力和他人帮助后方可达到时,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学习任务太简单或太难都对语言习得没有意义。因此,学生的学习任务需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目标,满足他们对挑战的需求,获得更高层次的知识技能。

(四)强化合作意识,使学生懂得合作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中介理论还要求中介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让他们感到自己不足是孤立的,而是属于一个集体或一种文化,这一要求在外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都较差。针对这一问题,解决的最佳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模拟情景、对话、配对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反复操练;课下按小组布置任务(如准备辩论,话剧表演、准备征文比赛等),使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目标)的过程中了解合作的意义。事实证明,合作完成的任务无论在内容、语篇组织方面都优于单个学生提交的任务。这样,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活动,学生就会懂得:为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单凭个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容易导致偏颇,而合作可以集思广益,拓展知识,整合和优化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其得到更大发展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分析表明:学习者的气质、能力、兴趣各不相同,文化背景知识、情感因素、价值取向和现实处境也因人而异。因此对于同一客观事物,每个学习者的主观理解是不同的。作为中介者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使其得到更大发展,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中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提高个人价值的内在感受。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建立自我评价档案、用外语表达自己的个性、写个人日记,并利用班级讨论提供表达个人意见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制定自己的个性化目标,设定符合自己的挑战性任务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赋予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因此,尊重个性,鼓励个人发展,是激发兴趣、提高素质、使之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基本原则。

中介理论对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发挥中介作用、有效促进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加不容忽视。针对当前教学环境下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更应发挥好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中介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构建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广琴.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互活动中教师的中介作用[J].外语教学,2005(5).

[2]林峻.关于教师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4).

[3]王革英.“中介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4).

[4]王强,王红艳.中介作用理论和外语教学中介者[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2).

[5]杨华堂.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调查[J].Foreign Language World,2006(2).

(作者简介:刘小杏(1981.9—)女,河北蠡县人,硕士,河北金融学院外语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语用学、英语教学法。黄小芳(1970—)女,汉,河北易县人,河北金融学院外语教学部 讲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英美文学研究。)

上一篇:教师誓词全文下一篇:郭敬明小时代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