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创新服务中心

2024-04-22

数字文化创新服务中心(精选8篇)

数字文化创新服务中心 篇1

一、运营服务目标建设:

改善数字城管运营服务目标可以:提高城管人员工作效率,缩短处理问题时间,减少工作人员,弥补信息盲区、管理盲点,加深信息共享。

数字城管运营服务模式提升后,可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依托平台,为其他职能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二、运营服务建设意义:

将城市管理的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通过对各部门城市管理职能的整合,分别建立城市管理监控、评价轴心(即城市监督中心)和指挥、调度、协调轴心(城市管理中心),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高效化、精细化、社会化、科学化、规范化。

三、运营服务提升内容:

信息数据采集:

通过运营平台的改善和提升,大多数数据信息由监控来采集,通过后台分析系统进行智能判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搭建网络系统平台:

升级改造城管信息处理系统。以现行数字城管为基础,市、区管理部门相关的信息受理、处置和督办在系统平台进行登记管理,实现从信息采集、立案受理、执行处置和结案归档等全程网上办理。从而缩短问题处理时间。可视化管理:

开发建设管控平台。采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实现包括对地理空间框架数据、遥感影像数据、车载视频系统、单兵执法系统、视频监控等全市城市管理资源集成化、精细化、可视化管理。从而弥补城市化信息盲区、管理盲点。信息共享:

整合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业务系统信息的互联和实时交换,建立网上协同工作平台,设立信息受理终端,实现相关信息的及时移送和任务的快速派遣,确保协调有力、运作高效。建立城市咨询平台:

建立城市生活信息查询服务平台,提供即时便捷、随时随地的生活信息查询服务,例如餐饮、娱乐、交通、优惠等丰富生活信息,以及酒店、机票的查询和预订。更好的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

四、关键方向分析与改善:

4.1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是数字城管的信息采集终端子系统,用于实现监督员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巡查过程中向监督中心上报城市管理问题信息,并通过“城管通”接收来自监督中心的任务指派。该系统可以依托移动设备,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基于城市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体系、地理编码体系,完成城市管理问题文本、图像、声音和位置信息实时传递。4.1.1 现状

“城管通”是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而研发的专用工具。

信息传递途径:

1、城市管理监督员在指定区域内对相关的城市部件和事件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后通过城管通对发生的问题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发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

2、社会公众上报(拨打热线电话、传真、短信等方式)4.1.2改善措施 将互联网应用到无线采集子系统中,通过安装监控设备,来对街道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减少“你来我躲”的游击战事件的发生。加大宣传力度,是公众可以更好的参与进来。

4.2监督(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

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联系政府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受理来自城市管理监督员、社会公众的城市管理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审核记录,脸厚传递给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要功能包括业务受理、登记、立案、咨询、投诉、建议、定位、转发等 4.2.1 现状

作为数字城市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监督中心的子系统的工作包括受理各类上报事件,处理方式有:

1、城市管理监督员将采集的信息发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在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立案并且反馈任务号给监督员;

2、根据公众举报信息在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中填写任务受理单,产生任务号并将任务信息发送给监督员,监督员根据任务信息对问题进行核实;

3、领导督查督办的事件(其他渠道)。4.2.2 改善措施

建设方面加强推进城市感知系统的建立、城市运营海量信息的捕捉和处理、信息决策系统等软性基础设施,制度方面,要冲破部门利益格局,使要处理的事件信息可以更快转发到相应单位。

图4-1 数字嘉兴之数字城管

4.3监督指挥子系统 监督指挥子系统设在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实现信息实时监控,便于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和各级领导更加清楚地了解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状况。监督指挥系统可通过监控大屏幕或监控电视直观地掌握各个区域的城市事部件信息,业务办理信息、综合评价等全局情况,还可以对每个网格、监督员、事部件等个体的情况进行查询,以及监控监督员巡检轨迹等。

4.3.1 现状

监督指挥中心门户网站是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媒介,通过监督指挥中心门户网站,社会公众可上报城市管理问题信息,同时,也可以直观的查看专业部门工作及时率、完好率等指标的统计结果,使政府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4.3.改善措施

1、引入导听系统,实现数字城管既能看又能听。做到“地面有人、空中有声音”。对违规占道经营等进行劝导、指挥,向监督员发布语音指令。日常则进行区情及城市管理政策法规宣传等。

2、强化信息处理员队伍的建设。可以对信息处理员进行轮流培训,经验交流等,使其熟悉、掌握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流程,不断提高案件派遣的准确率。

五、运营实施方案 1:设备: 2:运营: 3:维护:

六、创新运营服务模式模拟案例

那对于数字城管的运营服务,我们最需要改进就是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的现象被新的管理、监督机制杜绝。”而在细节上,除了对市政设施的快速及时处理,数字城管在城市管理的信息融合和高效运转上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请设想以下场景。

场景一:市民张先生到某银行办事,把车子停在银行边的人行道上。还没等他取号排队,他的手机上就收到一条短信:先生,您的车辆违章停在人行道上,请尽快驶离。张先生没去将车驶离。15分钟后,等他从银行出来却发现,自己的车子上已经出现一张抄告单。

现在,主要通过城管队员巡查或者市民投诉来发现此类违章,数字城管监控平台运行提升后,一有机动车违停,视频监控就会在第一时间将其锁定,通过交警部门信息共享后,系统会发短信提醒车主。若在一定时间内仍未驶离,监控平台则会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就会及时通知辖区执法队员前去处理。

场景二:上海人朱先生来宁波游玩。在参观完天一阁出来后,朱先生突然内急,想找个公厕,但不知道哪里有公厕。在朋友的提醒下,他发了条短信给96310(暂定),并告知自己的方位。很快,短信就回了过来,公厕就在100米远处。

数字文化创新服务中心 篇2

一、数字阅读的概念和特点

1. 数字阅读的概念

依靠纸质为载体的阅读是传统阅读, 依靠网络、电子阅读器、手机等电子设备为载体的阅读则称为数字阅读。数字阅读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阅读对象的数字化, 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阅读内容, 如电子书、数码照片、电子地图、博客等;二是指阅读方式的数字化, 依靠电子平台、移动终端向读者提供信息。

2. 数字阅读的特点

(1) 阅读内容丰富。计算机强大的存储能力和网络的互通性使得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获取, 为数字阅读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而且网络信息形式多种多样, 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音频信息、视频信息等多媒体信息。人们在进行数字阅读时, 可选超文本链接、信息搜索等多种方式有效利用网络中的海量资源。

(2) 阅读环境开放。数字阅读突破了时空限制, 人们可以随时运用手中的手机、MP4等数码产品, 在地铁或公交车里边走边读。开放的阅读环境使网络信息资源传播更加广泛, 利用价值更高, 便于读者按需取材, 真正达到了不受时空限制, 资源共享、自由交往、随意阅读。

(3) 阅读过程互动。传统阅读是单向的、一对一的, 而数字阅读是双向的、互动式的, 可以多对多、一对多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 读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 使读者享有前所未有的参与权。

(4) 阅读目的实用。由于数字阅读是一种超文本阅读, 读者只需点击文本中加标注的一些关键词或图像, 就能打开另一个相关联的文本, 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 迅速地、跳跃式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增加了阅读内容的可选择性与自主性。

二、数字阅读的发展现状

1. 媒体多样化

数字阅读内容不再是对印刷版本的简单数字化, 而是集合了视频、交互式图表、动画、用户评论等新内容的形象生动的统一体。

图书、报纸、期刊、档案、信息等等都可以被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地进行数字化加工、包装、传递, 实现视觉、听觉、空间等多种交流形式并存的阅读模式。截至2009年底, 中国电子图书总量为97万种, 电子图书网站总数达到1 294个。全国电子图书读者达到10 100万人, 其中本科生就占到24.4%。[2]

2. 体验多元化

数字阅读工具突破了传统纸上阅读, PC机、笔记本, 手机、专用手持式电子阅读终端异军突起, 为读者提供了不同以往的阅读体验。

车站里、地铁上, 等待的碎片式的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 网络阅读、移动阅读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 实现了阅读模式上的有机融合、并存发展。不同的阅读形式带来了不同的阅读体验, 不同的阅读体验满足了不同的阅读需求。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最新公布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 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分别有23.0%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 比2009年增加了8.1个百分点;3.9%的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 比2009年增加了2.6个百分点;18.1%的国民通过网络的线阅读, 比2009年增加了1.4个面分点。随着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中, 电子阅读器的接触率增长幅度达到了200%。[3]

3. 读者年轻化和高知识化

有关数据表明, 在18~29周岁的人群中, 有49.1%的人接触过数字阅读;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接触数字阅读方式的比例甚至超过了6成。[3]

三、以数字阅读为契机创新图书馆服务

1. 树立数字阅读意识

思想意识决定了行动策略, 进而左右制定出什么样的工作目标及如何达成目标。因此, 图书馆人特别是图书馆决策者应树立起数字阅读意识, 深刻认识到数字阅读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划时代的意义, 认识到数字阅读将给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术带来的冲击, 做好有关数字阅读方面知识的储备。

2. 建设面向数字阅读的馆藏

针对数字阅读的特点, 图书馆馆藏建设应考虑“复合馆藏”、“从拥有走向获得”、“特色馆藏”、“一次加工多元利用”等策略。馆藏是开展服务的基础性支持, 藏书载体、形态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图书馆服务内容、方式和手段的革新。馆藏形态体现服务理念, 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服务内容。

(1) 建设复合馆藏。复合馆藏主要由纸质出版物 (实体馆藏) 和数字出版物 (虚拟馆藏) 构成, 辅之录音、录像、缩微胶卷等非书资料, 是各种信息、知识载体的“媒体中心”。在数字阅读比例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图书馆需要随时对数字馆藏与纸质馆藏进行统一的规划、调整并进行利用评估。

(2) 馆藏观点逐步从“拥有”转向“可获得”。面对海量数字资源, 任何单体图书馆都无法也无须全部拥有, 因为资源的可获得性意味着服务的实现、阅读目的的达成。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和数字阅读、数字化与网络化的特点, 通过网络共享、文献传递、包库、授权访问等方式实现服务与阅读。

(3) 建设特色馆藏。建设特色馆藏的目的在于提供特色服务, 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避免资源和服务同质化。建设途径一是数字化纸质特色馆藏;二是通过自建、购买建设特色数字馆藏。

(4) 一次加工, 多元利用。为适应数字阅读介质多样化的要求, 数字资源应该遵循“一次生产加工, 多元发布和服务”的原则, 就是数字资源制作加工、生产遵循一定的标准规范, 实现一次制作可以同时满足互联网阅读、移动阅读、广播阅读、数字电视视频阅读、触摸体验阅读和按需出版服务等多元化需要, 实现制作成本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 有效满足数字阅读的需要。

3. 畅通网络渠道, 丰富服务项目

数字阅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以及阅读介质多样性的特点对图书馆网络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图书馆进行服务转型、创新势在必行。

(1) 畅通接入服务渠道。图书馆应建设兼容各种平台及各类终端的接入与访问服务网络, 包括馆外VPN接入、馆内及周边Wi Fi接入、手机等终端接入, 提供无处无时不在的网络化服务。

(2) 提供以电子书为核心的数字资源内容平台服务。数字阅读改变的只是形式, 不变的是阅读的本质———获取信息、知识。因此, 内容为原则在数字阅读时代仍然行之有效。图书馆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 而且需要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资源内容发布平台, 向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读者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平台上从事数字资源在线阅读、借阅、下载、检索、咨询、打印等。

(3) 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和手机阅读服务。电子书借阅手续比纸书借阅更便捷, 不受时空限制也不存在借阅超期问题。电子书外借服务, 使读者不用购买阅读器就可以体验阅读的乐趣, 还能以动态的渠道和较快的速度获悉图书馆的资源。目前, 有不少国内图书馆已经提供相关的新型服务项目。香港公共图书馆提供10万册电子书供读者通过利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方式借阅。上海图书馆提供手机图书馆服务项目;国家图书馆推出“掌上国图”;中山图书馆则推出“手上图书馆”等。

数字阅读不仅是一种阅读方式, 而且已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 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态, 数字阅读无论从相关技术的应用到传播方式的完善尚处于发展阶段, 并且数字阅读的开展还会遇到一些阻碍, 如版权问题、虚拟空间的读者管理问题、技术问题、数字阅读服务推广成本与效益的矛盾问题等。[4]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数字化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纸质资源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已被撼动, 正在逐渐被数字化资源所取代。而新一代读者, 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行为和方式也都在改变着传统习惯。所以图书馆应该利用数字阅读的契机, 以面向未来的眼光, 将自己的创新服务内容传递给读者。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 数字阅读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阅读方式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文章全面分析了数字阅读的概念、特点、发展现状等, 并建议图书馆树立数字阅读意识, 建设面向数字阅读的馆藏, 畅通网络渠道, 丰富服务项目。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中国图书商报社.2009-2010年度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R].读吧网www.du8.com.

[3]佚名.国民阅读现状:人均读书4.25本数字阅读增长快[OB].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3-08-13.

融合创新数字时代文化产业之路 篇3

谁是第五大道最“酷”?

——文化生产方式的重组

2012年9月的纽约曼哈顿中城,在作为时尚潮流标识的第五大道上,最吸引人流的摩登亮点,不是COACH之类的时装和包袋,而是得意洋洋的苹果旗舰店。它在门口人行道上搭建的玻璃罩,高悬着一个金属光泽的缺口苹果。秋日的艳阳照耀着形形色色的人群,间或还掠过一两辆搞笑式的人力车,不是充当运输工具,而是为了炫耀纽约人的幽默感,让都市的人流体会第五大道的时尚趣味。

此刻,在距离纽约上千公里的盐湖城,在这个被广袤的盐湖、苍凉的荒漠和巨型铜矿所环绕的西部城市,市中心的步行街上最惹眼的也是苹果旗舰店,略带盐味的风吹拂着茂盛的行道树,与周边五颜六色的时尚商店不同,它是用闪闪发亮的铝合金板装饰,同样悬挂着一个缺口苹果。

这里早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视听用品销售店,而是成为一种数字化时代的都市时尚,更显示了一种通过融合创新来推动产业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新颖思路,并且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来探索新的技术、内容、商业融合之路。在这些新型的视听设备和文化消费商店中,时尚的服务基本一致。在这里,消费者不仅可以购买新款的视听产品,购买移动视听的专项服务,欣赏网络视听的时尚展示,而且可以获得移动视听消费的短期培训,在瞬间建立起新的全球性的移动视听联系,并且进入到包括数据、音乐、视频等在内的海量点播库。这较之1990年和2000年的通讯设备和电脑销售商店,简直有天壤之别,成为21世纪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重组的一个缩影。

正如国际多媒体联盟协会主席哈威·费舍所言:“我们面前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既有不足也有进步、科学与虚幻并存、理想与不幸共生、自由与隔阂交织在一起。这是一个高级的世界吗?其实,它更像是未来世界的原始阶段,它在不断地发展创新,数字是这里的语言。”面对这个更新速度快得眩目的世界,谁能够把握住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机遇,特别是把数字技术、创意内容和商业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跨界融合的思路,谁就有可能探索出超越过去的新路径。

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企业从21世纪初就开始研究无线互联的新生活方式,发现它最鲜明的三大特征,一是广泛的移动分布,即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传输设备的普及,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这样就使得互联网用户达到随机使用、大量流动和广泛分布的程度;二是边际成本的降低,利用网络特别是移动终端来广泛获取消费者的信息,并且通过网络传输和物流配送来降低运输及零售的成本;三是高度的汇聚集中,即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把大量的内容服务集聚起来,从网页、数据、音乐、游戏到视频,使得全球各种用户获得海量的文化消费选择,这就为文化生产方式的重组创造了条件。

比如,针对当今大量的音乐消费人群,苹果公司等一批创新型企业,不断利用iPad等移动设备颠覆传统的音乐生产和消费方式。消费者向它们购买音乐产品,不再需要购买或者租赁唱片、磁带和光盘,不再需要买票进入到音乐会的现场,也不一定被要求进行音乐上传,或者通过网络进行搜索,而是通过智能移动设备直接获得可选择的定向音乐服务。在这之后,它们又把这一商业模式移植到了新一代智能手机上,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大哥大”理念,把大量新潮和时尚的文化消费直接传输到个人化的移动终端,使得一个进行移动通话的手执设备,转化成为一个时尚消费和引领文化的新生活示范者和创造者,把千千万万散布在全球的消费者卷入到时尚文化的消费潮流中,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音乐产品制造、存储和营销的成本。

2011年,苹果公司与索尼、百代和华纳等三家知名唱片公司签署了云音乐服务授权协议,该协议允许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唱片公司存储在服务器上的音乐列表,获得极为丰富的音乐点播服务。在此前后,谷歌和亚马逊等企业也都推出了基于云技术的音乐服务,一个数字化时代的巨大移动音乐消费市场俨然已经成型。

相比之下,2012年1月,具有130多年历史的柯达公司宣布破产保护。柯达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电影胶片、胶卷和影像产品制造商,就连美国奥斯卡电影奖的颁奖仪式也必须在柯达剧院进行,该剧院由柯达公司赞助7500万美元建成,从2002年开始成为奥斯卡颁奖仪式的永久举行地。可惜,面对21世纪汹涌澎湃的数字化浪潮,柯达公司陶醉在传统影像产品制造商的巨大光环之下,没有把握好融合创新的机遇,终于遭遇了失败的滑铁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就是数字化时代不容回避的创新机遇和巨大挑战。

谁感动了艺术馆资助者?

——在线展览与现场体验的互动

从21世纪初叶开始,当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艺术馆和大剧院开始提供在线展览的时候,许多人对此充满疑惑:这简直是异想天开,难道让观众通过网络的参观,可以代替著名艺术馆和大剧院的身临其境?难道通过浏览网页和互动,可以代替面对面体验油画《蒙娜丽莎》和雕塑“断臂维纳斯”的震撼力?也有人担心,如果把高清晰度的艺术照片都放到艺术馆和大剧院的网站上,是否会导致免费的“网络观众”大大增加,而付费的“现场观众”逐步流失和减少,给艺术馆和大剧院带来衰落的危机?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科学打破偏见。英国国家科学和艺术基金会NESTA进行的一项研究《文化创新——对艺术和文化组织创新的经济分析》,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包括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小组访谈、个别谈话等,深入分析了英国著名的Tate泰特艺术中心(馆)和英国国家大剧院开展在线展览的情况,这两个机构在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领域中被公认为引领创新者。调查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才是广大观众对创新作品的实际和潜在需求?怎样才能使文化机构利用创新的数字技术把艺术传达给观众?怎样才能使技术帮助文化机构深化他们和观众的关系?艺术机构可以使用什么新方法提升作品的价值?这些创新的方法能使新经济和商业模式得到发展吗?

这项调查得出的研究结论令人惊讶。原来,绝大多数观众访问艺术馆和大剧院有三个目的:提高对当代艺术的认知程度;拥有一段身临其境的美好体验;拥有一种激动人心的特殊体验。正因如此,艺术馆和大剧院开展在线展览,总体上与吸引观众现场体验是并行不悖的。在线展览使Tate泰特艺术中心的观众更加多元化,不但有艺术爱好者和专业工作者,而且有大量白领、蓝领工作者和大中学生,以及各种来自非洲、亚洲、太平洋群岛、加勒比群岛的移民群体。另外,依据社会人口统计学的结果,在线访问的客人和现场访问的客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的平均收入差距很大:37%的在线访客的年均收入低于20000英镑。看来,艺术馆和大剧院的在线展览,吸引了更多的低收入群体,有助于让更多的平民共享优秀艺术品成果。

在线参观与现场体验:相得益彰的艺术传播

最有趣的是,艺术馆和大剧院的在线展览与现场体验,形成了相互融合与促进的关系,并没有造成相互抵触和观众流失的情况。过去人们对在线展览的许多偏见,低估了观众对优秀艺术品的热爱和激情,拥有一段身临其境的美好体验成为许多观众反复观看的主要目的。调查数据表明,在线展览能吸引更多观众在浏览网页和视频之后,亲自进入现实中的艺术馆和大剧院,接近60%的现场观众表示他们获得实际体验之后,会继续经常进行在线参观,并且浏览更多的艺术馆和大剧院网站。还有许多网络访客认为他们愿意考虑在网络观展之后,在线捐献给Tate艺术中心;13%的在线受访者先是浏览了展览网页,以此决定是否亲自要去艺术馆和大剧院,也有3%的人表示看了网页后不会亲自去现场。

一位来自利物浦的教师朱丽叶写道:“在线展览的感觉与现场体验是不同的,前者让我在斗室中独自面对那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与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大师们长久地进行心灵对话,而现场体验让我进入一个巨大的艺术共鸣箱,我仿佛忘记了时间,而久久地沉浸在一种集体的体验中。我不会偏废其中的任何一种。”来自爱丁堡的青年医生乔治则写道:“从虚拟的在线展览,到实体的现场体验,这两个世界之间的穿越是多么有趣啊,我仿佛是哈利·波特骑着扫帚在时空穿行。” 这篇研究报告的结论是,人们有时会认为数字技术对艺术有害,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文化无声的堕落,从网络吸引顾客到威胁传统商业模式,竞争无处不在。然而,新的数字技术不仅能为艺术和文化机构带来新的顾客,也正在创造新的文化资源和经济价值,从而把艺术形式引向新的方向。

这项调查也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如怎样让在线展览提供与观众互动的乐趣,需要建立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艺术馆和大剧院营运模式等。而更重要的是,当传统意义上的艺术馆和大剧院进入到数字化时代之后,过去吸引现场观众的文化传播方式和营运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出现了某种紊乱。然而,正如美国知名教育家乔治·奈勒(George Kneller)所说:“创造性很大程度上是对我们已知的事情进行重新安排,以便发现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正因如此,数字化浪潮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世界,促使有识之士去把握网络世界与实体世界、在线展览与现场体验等方面的全新关系,从而开创出新的文化传播模式。

谁把海量服务聚合到新平台?

——文化消费的集成与创造

在传统的文化产业链中,文化的消费往往被认为是一个被动的环节,消费者除了付款购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之外,难以创造新的文化价值。可是,在以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服务为三大特征的数字化时代,这一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消费不但可以接受文化生产部门提供的各种产品,而且可以创造性地集成各种文化服务形态,从而大大提高文化消费的含金量。

在广东省首个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南海,这个山明水秀、富甲一方、人文昌盛的珠三角著名城区,诞生过康有为、黄飞鸿、叶问等历史名人的文化胜地,一种新的文化消费业态正在从点到面,向全省和全国逐渐推广。广东智慧家庭研究院开发的“U 互动、随我控”,把人们带入一个新颖的文化生活境界。它的物理实体是一个小小的机顶盒,而功能之大让人惊讶,即在消费者终端,实现了引领潮流的变革——电讯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合一”与电视屏、电脑屏、移动终端屏的“三屏合一”。它覆盖了海量的数字化内容资源,包括影视、艺术、体育、时政、科教、财经、教育、生活、设计等多个门类,既是一种新的数字化视听设备,也是一种文化产业运作的新型模式,还是一种丰富的家庭文化生活形态。

“U 互动、随我控”的集成互动

消费者借助这个“机顶盒+电视机”,可以在巨大的超薄型电视屏上,把广播电视、移动电视、互联网节目、在线交易、视频分享、阳光政务、网络支付、可视电话、回看电视、甩信等自动切换到电视屏上,也可以通过“甩动”手机把上述内容切换到手机屏上继续播出;或者反过来,把手机中的短信、视频、图片、音响等直接“甩”到电视屏上继续观看。消费者不但可以“看电视”、“玩电视”,而且可以“用电视”——阳光政务、网络支付、网上订单、在线交易、数字设计、项目申报等,也包括参与文化投资、艺术拍卖、作品设计、视频交流等文化生产活动。人们不但可以通过“U 互动、随我控”观看到前一个星期的57套电视节目,而且可以把佛山市南海区等五个区及各个街镇的自办电视节目,全部集合到这个平台上,进行深度的选择和应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化背景下科技、创意、商业的融合创新,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消费三大环节,赋予文化消费更为强大的创造性和综合性功能,从而展示出一个日趋广阔、愈发精彩的文化新天地。

数字文化创新服务中心 篇4

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日趋丰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与时俱进地创新基层文化建设,提升农村文化内涵,不仅是广大群众的呼声,也是‚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

创新基层文化建设,要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注重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素材来源,文化发展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文化作为基层政府手中一个无形的工具,只要利用的好,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将内涵丰富的国家政策、法律知识揉入人们喜闻乐见、表现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中,或者在文化活动中以有奖问答的方式,宣传科学发展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使文化活动成为宣传教育的阵地、服务‚三农‛的平台和丰富百姓生活的集会,用这种方式来宣传政策,群众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特色鲜明的文化也是一个乡镇发展的招牌。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空壳,同样,没有文化的乡镇,也不会在招商引资中具有独特吸引力。当前,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大潮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农村发展的一

大趋势,积极考虑文化因素,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特色文化相协调,必然成为乡镇‚三化‛协调发展的亮点招牌,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大企业择优而来,进而使企业自身文化与当地文化紧密糅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人民。

创新基层文化建设,要充分依靠群众,全面服务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创新者。群众文化是推动乡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和基础。基层文化创新要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以文化的形式体现群众诉求,展现群众风采,愉悦群众身心。因此,基层文化建设要广泛发展乡镇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农村卫生文化、农村社区文化等,不断扩大文化活动覆盖面,让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形式,并有效的组织各行业展开文化活动比赛、汇演等,利用奖励机制,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创作动力,激励更多的群众参与活动,采取请进来学习,走出去交流表演等方式,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发展民间文化的看点、亮点及特长。与此同时,基层文化发展要全面服务于群众,在探索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创新。基层文化建设的好与坏,就看基层文化能否为群众带去所需,是否与‚三化‛协调发展的精神实质相吻合。因此,基层文化建设要做到:农村群众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文化能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

农民种田、养殖需要科技知识,文化能为他们传播科学技术;农民日常娱乐活动少,文化能为他们丰富业余生活。也只有这样,基层文化才能长远持续的发展。

创新基层文化建设,要不断丰富和提升农村文化内涵。农村文化的发展不能拘泥文化艺术形式本身,更不能仅为了娱乐而娱乐,而要不断拓展文化形式,丰富文化内涵,让农村群众真正感觉到文化气息的无所不在,在生活中体味文化,发现文化,刷新文化。有专家提出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建设一种包涵价值观、文化认知、交往方式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内的新的乡村文化形态。这种理解既包含了价值观、文化认知等内在文化元素,又具有交往方式、生产生活方式等外在文化元素,是对农村文化丰富内涵的概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要考虑其深远深刻深厚的文化内涵。新农村建设绝非单纯意义上的旧村变新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绝非单纯意义上的请农民上楼。‚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二十字方针的每一项内容都与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息息相关。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艺术形式、科学知识以外,农村文化的内涵还包括用以规范村庄、社区秩序,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的一整套公共规则、村规民约、公共舆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一个具备优良风俗文化的村庄,村民往往都十分团结,民风都十分淳朴,发展都十分和谐,这种驱动并不是来自强制命令,而是来自

村民自发地对优良风俗文化的认同和发扬。这也正是‚三化‛协调发展中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创新基层文化建设,提升农村文化内涵,要努力营造浓厚氛围。文化的发展,从创新到人民群众真正认可,需要一个过程。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极大地促进农村优秀文化发展、创新、传播,助推‚三化‛协调发展步伐。例如充分利用农村庙会及传统节日,发扬传播传统民俗文化;在农村开展全民健身、全民阅读活动;组织 ‚文明家庭”‚好媳妇‛、‚好邻里‛等模范评选活动;开展‚农村环境维护志愿服务‛、‘ 三化’发展知识宣讲‛活动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农民群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文化的存在,感受到文化带来的益处,在不知不觉中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进而认可并自觉发扬,在‚三化‛协调发展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数字文化创新服务中心 篇5

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公共教育;创新发展 摘 要:图书馆的创新和发展关乎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公共教育的有效平台。随着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图书馆的作用也在不断提升,其职能也在不断扩大化。笔者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的图书馆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不断促进图书馆公共教育职能的发展、创新及完善。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概述

(一)基本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者是当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服务[1]。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并具有均等共享性。在这个目的上建立起来的制度化服务管理体系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利保障。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有五个方面的体系,即组织支撑体系、资金(人才、技术)保障体系、产品生产服务供给体系、运行评估体系以及新建立的设施网络覆盖体系。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在这五个方面都有所建树,有所完善。综合起来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全面共享、充满活力、优质高效等特点。

(二)近年来建设成果概括

我国对于公共服务体系体系的建设迎来乏力发展的时期起始于国家“十一五”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在五年内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上、发展差距上进行改善,并通过社会力量的引进,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起来,从此,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经济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在“十一五”的前面四年中,文化事业方面的总费用达到近1000亿元,增长幅度维持在25%以上。这几年,我国政府在基层图书馆以及文化馆的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4.8亿元,自乡镇综合文化站方面投资40亿元,大大改善了我国县级文化基础设施以及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在支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方面,2009年至2013年投入资金10.6亿元于西部社区文化建设。至如今,我国的公共图书馆达到三千个以上,另外,各种基层实用书籍、广播、报刊等相应取得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迅速构建和完善。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的角色与定位

(一)图书馆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方面

公共服务理念是随着政府的职能转变以及社会的大力需求建立起来。公共服务体系的构

[2]建对于政府职能的完善,对于满足人们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图书馆是提供公共教育与知识信息的大型文化服务平台,对于普及人们文化知识,加强思想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图书馆的理念与我国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文化共享等思想理念是高度吻合的,因此,在构建我国公共文化体系的过程当中,图书馆无疑是建设的重要方面。

(二)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应承担提供信息服务职能

首先,图书馆具有庞大的信息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具有极大的优势[3]。图书馆巨大的藏书量能够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存储与开放,其专业的信息知识能够为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建设提供诸多有利条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阅读,增加人们的信息收集量与获取途径,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和开放,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其次,在许多方面,图书馆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信息咨询,辅助决策等,促进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总之,图书馆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平台,是满足于人们需求的有利工具。

(三)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能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其中的根本[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多样,而图书馆是基础建设的主战场,是先进文化重要传播地,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有一项极为重要的社会职能,即保存伟大的人类遗产。书籍是人类遗产的载体,图书馆在书籍的保存方面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图书馆自身所担任的责任也是相当重的。近年来,我国的图书馆建设数量逐步增多,为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的同时,也加大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力度。图书馆的不断建设,很大程度上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图书馆除了供资料阅读服务外,还开展了各项服务活动,拓宽了服务渠道和服务功能。例如,图书馆开展学术研讨会、公益性讲座、建立分馆、开办展览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为社会提供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层次的文化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社会的文化氛围被很好地建立起来。

(四)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承担着提供社会教育的职能

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5]。图书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教育机构,向社会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为全面共享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有力保障。图书馆在进行社会教育层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直接教育,另一种是潜移默化的教育。直接教育主要是图书馆给人们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提升人们的文化知识;潜移默化的教育主要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图书馆本身是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地,人们在图书馆进行学习与阅读,文化气息的营造是潜移默化的。

三、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创新及发展策略

(一)充分发挥优势,打造特色馆藏

现如今,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发展趋势比较统一,在社会服务方面也具有同一化趋势。然而当今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趋向于多样化,因此要求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应该向多样化发展。图书馆的发展应该各自具有不同的资源特色和服务特色,打造图书馆的个性,加强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特色书籍与特色文献的收藏,在这个方面将结构占有持续扩大化,打造特色馆藏体系,不断对原有的特色馆藏区域进行扩充,突出特色部分在整个图书馆当中的优势作用,增加特色文献书目,对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特色书目数据库,以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图书馆,构建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图书馆管理和人力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包括对图书馆硬件环境的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服务体系的管理等等。图书馆的硬件环境是图书馆的基础,是服务水平开展的基本平台。因此,要不断加大硬件设施的建设,各类老旧设备要进行积极的更新,图书馆资源要不断完善,不断增加与时俱进的新的图书馆资源。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上面,要构建系统的管理体系,完善人员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服务质量,保障各项工作正常顺利进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在服务体系上,要根据社会需求建立最为优质的服务体系,服务要注重细节方面,给人们一种舒适感,为人们创造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

(三)加强建设图书馆联盟,全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区域图书馆联盟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的作用非常突出,能够在信息资源的整合上面,形成一种文化合力,加强文化的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加强工作人员的参与度和认知度,能够统一有效地对设备、人员进行管理,大大降低闲置资源,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最大化提升图书馆信息的使用价值。例如,在区域图书馆联盟体系中,使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将区域性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加大资源的共享力度,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同时,图书馆可以协同一些科研机构进行资源信息的加工处理,使这些资源更加专业和具有地方特色。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其本质上是公益性质的,信息的传播效率会大大提高,对于读者来说,信息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更能满足需求。

(四)与其他机构展开合作,衍生和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 为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更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公共文化建设方向方面一定要牢牢把握好。图书馆具有极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在这个优势基础上,最大的工作就是要进行服务的拓展,使信息资源更高更加全面地服务于社会。首先,应该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和服务领域,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要与地方文化的发展方法进行有机融合。例如,图书馆可以凭借自身巨大的信息资源优势,与专业机构进行合作,特别是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科研场所,这是发挥资源优势最大的领域之一,将图书馆联合办证制度延伸到各学校的图书馆,构建共同服务、联合服务一体化制度,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图书馆资源享受当中来,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另外,图书馆可以再设立下属分馆,加大图书馆的辐射范围,使服务工作向更基层的民众靠近,加强社区图书馆以及乡镇图书馆建设,对基层小型图书馆进行积极的技术指导,提供业务帮助。或者,将文献副本资源投入到基层建设,让最广泛的民众真正享受到文化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构建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图书馆公共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图书馆公共教育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要不断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教育力量,多举办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宣传活动,宣传场地可以借助图书馆各会议室或者图书馆大厅举行,利用多媒体播放设备进行知识传授,组织公共教育;第二,图书馆要积极与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单位或者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邀请他们进行知识文化讲座,推动知识文化的传播,又形成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第三,图书馆要重视基层民众的知识文化需求,积极组织人员和资源对地方基层进行知识文化的传播,协助基层文化基地开展各项服务工作,深入基层进行知识文化需求调研,组织基层知识文化讲座,普及基层民众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常识,扩大文化服务受众,让各个区域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文化服务,构建和谐文化气息,打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止于经济生产层面,更应该加强文化的建设。文化的推广是社会服务行为,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将图书馆打造成知识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不断扩大图书馆文化服务范围和服务受众。在这种要求下,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优势,打造特色馆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图书馆管理和人力资源建设;加强建设图书馆联盟,全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其他机构展开合作,衍生和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加强图书馆公共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完善、高效共享的公共文化服体系将会正式建立起来。参考文献:

浅谈中日数字文化 篇6

李雪

浅谈中日数字文化

一、中日之间与文化

对于中国来讲,日本是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中国人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不仅是从地理位置上的亲近,更从古代的文化交流,文化传播上有亲密的联系,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日趋频繁无论是在外经、外贸、外交方面从事对日工作,或者就于日本独资、中日合资企业,随时要跟日本人打交道,所以,在学日语之外了解日本的文化并且进行中日文化的比较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越来越关注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学习、了解日本这个经济大国的文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再者,作为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国家强大的重任,在这样的社会下,要对各个国家有所了解,特别是文化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明显地,文化具有很大的魅力。其中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播的载体,同时文化对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在语言中,数字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从了解对数字的禁忌,喜好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与人民的处世态度。数字不仅可以用于计算方面,而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内涵。

二、有异国风情的数字

在中国有一个特殊的“250”,相信大家都熟悉不过了,它代表着“傻子”的意思。关于它的典故,由来,解释有多种多样的,有一种来历传说是:在战国时期,齐王为引出杀死苏秦的杀人凶手,巧施妙计,拿出一千黄金来悬赏杀人凶手,后来还真有四个人前来领赏,当被问该如何分这一千黄金时,有人高兴并自以为聪明地说:这简单,1000÷4=250,每人二百五。最后,这四人被齐王处死,“250”就因此得名。这虽然是一种传说,但“250”现在确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且引用于我们的生活中,由此可以看出数字的魅力是多么大。中日文化比较论文

李雪

在日本,也有这样一句成语:“谣言不过75天”。意思是说,凡事只要过了75天大体上都会平息,比如酒井法子涉毒事件,估计最多也就是75天的事儿,很快就会从公众舆论中消失。有的语言学家指出,日本人喜欢75这个数字一是因为它是奇数,二是因为两个半月正好可以跨越一个季节,所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大体上说的就是这个感觉!数字的影响潜移默化,不仅是日本人记数所用,有更多的引申义,有更多的意义。

三、两国对数字“情有独钟”

数字对于中国、日本这两个东方大国来说来说就有特殊意义,人们对数字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从中国的简单一到十,百,千,万这几个数位中其内容就丰富无比。中国人喜欢用很多俗语,成语来赋予它不同的特殊的含义,而文化传统受中国影响的日本也有很多的俗语或成语来表现数字的特殊魅力。同一数字,在同一国家不同的文化领域有吉凶之分,在不同国家可能有相同的忌讳或者钟爱。不同的数字在中国与日本之间往往有不同的含义,有的代表吉祥,幸运,有的确是两国的禁忌,特别地,往往同一个数字在中国是吉祥的数字,在日本却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禁忌数字。

中国的数字从一开始就有:一团和气,一路平安,一帆风顺,一登龙门,双双对对,一双两好,二姓之好,二人同心,三星高照,花封三祝,喜报三多,岁寒三友,四海一家,四远流名,四喜同乐,四艺雅聚,五路财神,五风十雨,五谷丰登,五世齐昌,六合同春,六畜兴旺,六马仰秣,六趣众生,七子团圆,七步之才,七擒七纵,七星宝剑,七具陈,八仙过海,八仙庆寿,八斗之才,八方呼应,九九归真,天保九如,山河九鼎,九鼎大吕,十步芳草,十全其美,寿天百禄,百事大吉,百战百胜,长命百岁,千战一合,千里之足,日行千里,千秋万岁,万里河山,万福来朝,万象更新,万事亨通等等,统统代表了吉祥的祝福语,不仅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一听就让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还有不管三七二十一、二一添作五、三下五除二、八九不离十、十有八九、九牛二虎之力、十拿九稳、十万八千里的俗语,更是浅俗易懂,表达明了。由这些可以看出中国人之于数字,不仅是记数,其中往往包含着更深的意义,分析其中不难中日文化比较论文

李雪

得出中国自古以来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和人民的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更是当今中国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有力的思想源泉。

在中国,经常会听到“买车牌号”、“买电话号”这些话,中国人往往愿意花很多钱来买一个“幸运号码”,中国人往往认为号码“靓”的话,会给他们带来运气,中国人花几十万元买下一个幸运数字最多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已不是新闻。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迷信的缘故了,更多的是,对数位的一种信仰,一种自古以来的传承信仰。当然,中国人最钟爱的数字莫过于“六”“八”了,所谓“六六大顺”,“要得发,不离八”,就道出了其中原委。另一方面,中国人禁忌的数字比起幸运数字多得多,总体上说,比较忌讳单数,正所谓“好事成双”。例如,数字“三”,汉语读音接近于“散”,因此在一些做寿,结婚等喜庆的日子里忌讳这些数字,包括送贺礼,贺金的人也要注意不可以是有“三”的数量,这样会被认为故意找茬,不真心祝福他们;数字“四”,被我们视为大凶,因为同音于“死”,因此在一些车牌号,门牌号等不易出现这样的数字,给人很不好的感觉,但“四”也有品“买卖通四海”、“四通八达”等等之说,对于“四”我们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意义;还有忌讳“九”,特别对于年龄,以“九”为结尾的岁数时,人们会认为这一年行凶,一些迷信的父母会去求神拜佛,采取“添油”(既是捐钱建造神庙或者买东西求拜神灵,祈求保佑平安)这种方法来保佑这一年的平安,特别是老年人,每当到了以“九”为结尾的岁数时,那一年都特别当心,其一是身体比较虚弱,其二是对这个岁数的害怕,他们会认为自己能够挨过这一年就能获得更长久些,但在中国古代“九”又有把天子说为“九五之尊”之说,“九”有时也代表权利的至高无上,“九五之尊”“九九归一”就证明了这一点;还有号码“七零八六”、“五三五四”之类的数字也忌讳,因为他与“七零八落”、与“吾散、吾死”谐音。

对于日本没有像中国一样这么多的俗语或者成语来表示数字的应用之广泛,但是日本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把数字应用到姓氏上,例如“一丹”、“二井”、“三木”、“四岛一味川”、“六角”、“七条”、“八馬”、“九鬼”、“十石”“百元”、“千家”等等,这些尤其可以看出日本人对数字的敏感和应用的重视,更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对数字有着很深信仰的国家。数字被日本人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从侧面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中日文化比较论文

李雪

日本人比较喜欢奇数,他们认为单数为阳,象征吉祥。平时送礼,捆礼品的绳子一定是单数,家里的摆设喜欢用挂一幅字,一幅画,插一枝花等,而双数的数字一般只用在供佛,祭拜死人时才会使用。日本人特别喜欢“三”,他们认为三是吉祥数字,在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时各用三只一组的酒杯饮酒,但又忌讳“三”人一起拍照,他们认为中间的人被左右的人夹着,是不幸的预兆。“七”在日本也倍受青睐,日本把“七”用在很多商品的命名上,日本人喜欢这样的商品,他们认为这样的商品会给他们带来信心和好运。日本人对“4”和“9”非常忌讳,因为在日本“4”的发音是“し”与“死”同音,如在日本的医院就没有4号、14、42号病房,由于 “42”的发音是死的动词形,因为医院里的病人最忌讳的就是“死”,出门旅行,日本人对于与“死”发音相同的4号座位也很忌讳。“九”的发音与“苦”相同为“く”,日本人过新年时要在门前立“门松”,也都避免在29日那天,就是因为忌讳“9”即“苦”,这两个数字的忌讳与中国尤为相似。但日本人还对“六”忌讳,在日本,“六”与“无赖”“碌”谐音,“碌”下接否定即为“不正经,不像样”的意思,这个与中国完全相反。“13”也是忌讳的数字,许多宾馆没有“13”楼层和“13”号房间,羽田机场也没有“13”号停机坪。

四、数字文化

数字不仅在中国和日本应用广泛,在世界上各个国家也是一样,它的有趣应用,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使生活更加有趣,并且渐渐形成一种文化,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成为人们研究这个国家的重要部分。要了解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就要了解它的文化,了解它的文化,就少不了要了解数字在这个国家的应用,才可以“投其所好”,更好地与他们相处,与他们互相交流,从而达到文化更好地交流的目的。中日文化比较论文

李雪

参考文献:

[1].冯富荣,杜英起.邻家之眼——中日文化比较学习读本.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出版社

数字文化创新服务中心 篇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任务和目标。

近年来,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其文化形态基本格局也已发生变化。诸如, 基层文化需求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的传统问题尚未很好解决, 又出现了文化服务对象参与缺位的新挑战。

作为区域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龙头, 文化馆应顺应形势, 发挥好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作用, 积极创新文化服务模式,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向城乡基层延伸。而新兴城镇化的深度变化和新增问题交相叠加, 其文化建设压力负担明显加重。文化馆应努力探索新兴城镇群体的形成而导致城镇和农村的双重变局, 需要各级文化馆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消除文化服务空白点, 促进全社会共享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的政策落地生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我们不断尝试以数字文化建设为突破口, 积极探索在网络化、多媒体环境下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试图打破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在空间、时间、人力等方面的制约和掣肘。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 幅员辽阔, 所辖两市五县70个乡镇、454个行政村、109个社区。我们针对辖区内公共文化阵地服务和流动服务半径尚不能有效覆盖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群众文化》微信及QQ空间平台, 实现了数字文化服务对阵地文化服务和流动文化服务的有效补充以及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全覆盖。

2 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中心

文化馆作为自治州公共文化服务的龙头馆, 利用微信平台完善其指导中心功能, 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服务理念, 使自治州、县市、乡镇乃至村文化室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功能立体化。

《群众文化》微信平台在确立自治州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馆的指导地位上是以群众文化活动指导、群众文化政策协调、群众文化资源共享和群众文化服务中转站互为补充。

诸如, 《群众文化》微信平台对有关群众文化指导专题讲座的传播, 对群众文化政策、信息的纵向贯彻和横向沟通, 对群众文化活动资讯、基层文化带头人、文化中心户人才库的建立和咨询等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显而易见, 《群众文化》微信平台在延伸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功能上得到了验证。

3 利用昌吉州 《西部庭州》 网站平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辅导中心

文化馆作为自治州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培训中心, 利用《西部庭州》网站完善其辅导培训功能, 使自治州龙头馆的业务培训、辅导依托公共文化网络而扩展、延伸、便捷。对群众文化专业队伍的培训和对各类业余骨干队伍的培养, 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会更加便捷普及。对群众文化艺术各类专业教学辅导, 诸如, 通过对《民间舞教学》、《声乐辅导》、《戏迷之家》、《民间手工艺作坊》等教学、辅导、培训专题服务平台的数字化服务, 也已将文化馆的业务辅导、培训功能得到了延伸。从而使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加以扩大, 使辅导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普及, 使基层农牧区文化站、室缺乏办班条件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4 利用微信平台建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协调中心

作为自治州文化馆, 用传统的观念讲就是要形成本区域内群众文化活动的数字中心, 从而实现其龙头馆的组织协调功能。在过去看来形成这种局面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儿。最后取而代之的只能是举办一两次起示范性作用的全州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微信平台让地区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协调中心的梦想变成现实。通过数字化服务手段将四级文化网的群众文化活动资讯、群众文化节日资讯、群众文化晚会和赛事资讯、群众文化各类艺术节目创作资讯以及群众文化演艺人才资讯等跃然《群众文化》微信平台。

文化馆对本区域内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协调中心的功能, 通过《群众文化》微信平台完成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配置重组和有效配送。

这样一来, 阵地群众文化活动与流动群众文化活动相互融合; 点状群众文化活动与面上群众文化活动相协调;从而纵向流动与横向配送相衔接的立体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全覆盖的服务格局欣然形成。文化馆, 作为区域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对该区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中心作用得以真正实现。

5 利用 《群众文化》 微信数字平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文化馆不仅是本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的龙头馆, 而且还肩负着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历史任务。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保护方式, 很难反映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生存状态和保护现状。

利用《群众文化》微信平台可以按国家级、自治区级、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立数字化台账。这样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活动情况等跃然微信平台。

通过数字化服务手段就可以将本区域内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保护单位、保护现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工作, 立体地、活态地展现出来。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工作。必要的话, 可以深入重点地区、重点保护单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予以指导, 解决其疑难问题。

诚然, 《群众文化》微信平台的探索工作依然杯水车薪, 尚存在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全面整合公共文化服务内的数字资源和数字服务, 并与社会上的大公司合作研发出大数据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模型才是根本的出路。建立这样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应与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及当地其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机构的资源情况和数据库相对接。当地群众应基于这一平台, 通过手机客户端、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 随时查阅文化信息, 以便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在区域内的全覆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任务时, 首先提到的就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

北大教授李国新曾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 建设惠及13亿人的公共文化, 最需要整合资源, 共建共享, 形成合力, 但是现实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公共文化服务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孤岛运行、资源分散、效能不高。”

李国新专家披露: 世界银行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中国农村信息化的调研, 说目前中国仅是中央政府组织实施的, 一竿子插到底的与农村信息化有关的重大项目就涉及了11个部委18个项目。这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李国新提出:“你说政府不重视, 这么多的部门在做; 你说重视, 九龙治水, 谁也没治好。通过建立协调机制来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的问题, 本质上就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活力和效能, 就是向体制机制创新要生产力。”

其实我们基层早已看到这种弊端。当央视新闻关注内地某些县市就乡镇文化中心牌子过烂而“牌子到位, 工作缺位”的现象进行整治时, 大家都颇有同感。我们一些乡镇文化站的牌子少则十几块, 多则几十块, 甚至发愁牌子没有地方放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

李国新强调: 面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建议通过建立协调机制首先解决两大突出问题。

据专家统计, 我国县级以上图书馆和文化馆的总和仅6000所。而文化系统外的工人文化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和中小学课外活动基地的总量大约6700所。专家认为, 现在, 一方面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总量不足, 布局不合理; 另一方面, 大量的设施和资源又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倘若把工、青、妇、科和教育系统的设施和资源, 以“免费开放”政策延伸的方式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 不需要新建一平方米的房子, 全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就可增加一倍; 而且以较小的投入就可以盘活这一大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资源。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感受到建立协调机制, 并通过体制创新才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服务全覆盖的有效途径。

鉴于我馆所辖服务区域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尚未正式启动, 以及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和农村党员教育基地等工程基础尚好的机遇。通过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统筹考虑本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合大数据服务模式的研发和建设。从而, 实现数字化传播手段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那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数字化服务全覆盖和全面形成更加便捷的数字化服务环境的梦想将不再遥远。

摘要:《群众文化》微信平台在确立自治州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馆的指导地位上是以群众文化活动指导、群众文化政策协调、群众文化资源共享和群众文化服务中转站互为补充。通过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统筹考虑本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合大数据服务模式的研发和建设是目前文化馆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延伸,探索

参考文献

[1]唐鑫, 李茂.北京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中国市场, 2014 (3) .

[2]楼国华.浅谈免费开放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建设[J].中国市场, 2013 (24) .

数字文化创新服务中心 篇8

同方知网副总经理刘学东介绍说,本次同方知网的参展主题是“服务出版”,因为对数字出版的服务,包括各种技术、数据加工、素材资源、产品制作、出版平台、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是整个产业链运营的重要条件和环节,其本身是出版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离不开的一个产业,必须按产业化机制运作,而自己必须静下心来,制定既面向未来、又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扎实推进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在展台上,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宏伟向新闻出版总署蒋建国副署长等领导介绍了同方知网服务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核心技术创新:一是基于云计算的纯XML数据库(NXD)和XML编辑器,它是实现内容深度标引、动态重组、深度整合与个性化服务的基础技术之一,也是复合数字出版的关键技术,必须自主研发,而且一定要支持对大量出版者和海量读者的云端服务;二是基于主题标引和语义检索的内容发现平台,这是数字出版产品市场最大化的基本条件;三是从海量文献中自动提取“知识元”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大规模开发“知识元数据库”,实现知识出版、知识服务的关键技术。展会期间,同方知网向参观者演示了在上述核心技术支持下开发的新产品和新平台,包括用动态出版技术开发的“商务工具书”,具有主题和语义检索功能的“学术搜索引擎”,以及数值型、图片型知识元数据库等。

支持云出版和云服务的同方知网“腾云数字出版系统”,在文博会上受到出版界广泛关注,据张宏伟介绍,该系统推出不到一年时间,已在外研社等40多家出版社推广使用,并在产品出版和市场营销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上一篇:求职者心态变化:70后挣钱 80后求变 90后随缘下一篇:小学一年级文下册全册第五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