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策略的总结

2024-05-04

有效教学策略的总结(共9篇)

有效教学策略的总结 篇1

——有效教学经验总结

我校是唯一一所重点完全中学,学校目前设有教学班级65个,在校学生3234人,在编在岗教职工286人,专任教师257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54人,中学一级教师职称96人,中学二级教师职称94人。我校地处黎族苗族少数民族聚居的中部山区,生源质量十分薄弱,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低,逃学缺课现象严重,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属被迫“填鸭式”学习,家长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给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不断探索如何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和方式。我校力求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研究,改变教学现状,使教学更具实效。我校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在教育教学实践总结中反思,在教育教学实践反思中改进,逐渐总结出适合我校发展的有效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实施路径和措施(一)、采取有效策略

1.好的方案是成功的基础。在有效教学实验准备阶段,我校组织课堂教学评估小组深入课堂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查找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低效和无效行为,在进行认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并逐一找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在此基础上,制定《新课程有效教学实验推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方案》,并听取不同意见,几经修改,然后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

2.保障机制是成功的关键。

(1)组织保障:为了保障我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校党组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校成立了有效教学实验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我校有校教学推广试点的管理工作;并成立了有效教学实验推广小组,具体负责规划和部署我校有效教学实验推广的推进工作。

(2)政策保障:制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的有效教学实验推广的政策措施,对实验推广中取得显著成绩或经验成果的教师,及时给予表彰鼓励,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干部任用、提拔等各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

(3)经费保障:设立有效教学实验推广试点专项经费,用于有效教学实验推广学习与培训、专题研讨、成果总结等,保障实验推广的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4)专业保障: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主动向省内外有效教学典型名校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具体操作模式,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培养优秀青年教师,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

(二)、狠抓课堂教学

1.重视制度管理,加强有效教学的监控。

根据省、县有关实施有效教学的意见和文件要求,学校相继出台了《新课程有效教学实验推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方案》、《有效课堂模式课堂评价标准》、《教师签到、坐班管理规定》、《校级公开课评比办法》等系列制度,为有效教学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规范化的制度保障。

2.强化科组备课活动开展的规范性与实效性。

进一步明确科组长、教师的职责,强化科组活动与备课组活动的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四定”的要求,而且保证每个科组都有教研室和教导处相应领导跟踪、落实集体备课活动。

3.加强常规检查。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抓好备课、上课、学生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考查五个教学常规环节和教师教学反思活动,教研室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记录。

4.组织教师公开课活动。

学校教研室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公开课初赛、决赛活动,组织各科组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网上和网下两种研讨形式,从而发现有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树立有效课堂教学的先进典型。

5.加大听课力度,建立教学评估小组。

为了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与指导,我校建立教研室、科组长、年级长为主的教学评估小组。各小组实行推门听课,有重点、有选择、定时或不定时开展听课活动,对重点科目、重点对象,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坚持以学定教、以学评教、效益至上,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评价课堂教学的优劣,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

6.校本培训为主。

我校制定了《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将培训内容、时间、负责部门落实到科组,合理安排工作与学习。针对具体学科,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讲课、说课”训练,观看教学录像,上示范课,开展有效教学网上和网下交流活动等,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和业务能力,多渠道、多方式引领教师迅速成长。

二、成效

1.教学方式上的变化

相对于传统注入式教学而言,有效课堂教学实践的重心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教学目标重心的迁移,即从知识的存储转向素质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方法逐渐从“教”法向“学”法转移;二是教学活动重心的迁移,即从师生间的单向信息传输转向师生、生师、生生间的多维互动,导致教学方法逐渐从“注入”法向“互动”法转移。

2.教学思维上的变化

首先,教师的权威被消解了。教师成为主导,并非主宰。

其次,学生的个性被解放了。学生在有效教学中,不是被动的接收者和听话者,而成为与教师完全平等、相互开放精神的对话者。

再次,教材的中心被打破了。在有效教学中,教材成为素材而并非“圣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成为目的,教学真正成为教育的基本途径。

有效教学策略的总结 篇2

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课堂总结往往不尽人意, 达不到课堂总结的有效性。归纳原因, 有以下几点:

1) 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与传统的课堂不同, 信息技术课堂中经常需要学生的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 作品展示, 所以学生在课堂中更自主, 当老师课堂总结时, 有些同学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之前的展示或者操作中。

2) 时间紧迫。课堂总结在下课前几分钟, 有时由于前面教学内容的延迟, 总结在铃声响起之后, 教师急着完成总结, 学生急于关机下课。

3) 在课堂的最后, 学生的注意力已经疲惫, 再次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望显得有些困难。

教师如何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结合恰当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 达到最好的总结效果呢?我在自己的教学中, 总结出以下几点:

1) 总结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注意分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 减少脑力消耗, 是自发的, 但是不能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完成艰巨的任务;有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 主动地对事物发生的注意。在整个一节课中,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是相互交替的。上课一开始, 需要有意注意, 让学生进入上课状态。一些简单的、不是重点的内容, 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就必须有意注意。所以在课堂结束, 需要再次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1) 首先, 要使课堂恢复安静。信息技术课堂中, 操作占了很多时间,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 可能有些同学没有完成, 还沉浸其中;也可能最后作品的展示, 大家乐在其中。这时, 老师必须让课堂安静下来。

(2) 总结什么?课堂不同于上课, 时间比较短, 如果让我们把上课的板书或者把知识的标题读一遍, 把这些都当做重点, 那就都不是重点, 起不到强化的效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 罗列最重要的东西。例如:信息技术必修《表格数据图形化》的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 我们通过图表分析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情况, 从而掌握了表格数据图形化的方法。哪三个步骤?生: (1) 分析需求, 选定图表类型 (2) 选择数据区域 (3) 插入图表, 按照图表向导一步步去做。师:借助图表发现和分析问题这种思想, 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尤其是研究性学习中广泛应用。言简意赅, 重点突出, 记忆深刻。

(3) 总结方式的多样化。常用的信息技术课堂的总结可以分为:归纳式、提问式、练习式、悬念式、课堂延伸式。在高二复习的时候, 复习完一章内容, 我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在最后几分钟把复习的内容加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比如《信息的获取》复习完之后, 将提纲分支中标注“重要”的部分让学生补充完整。

如图1所示, 通过三维导图把知识梳理一遍, 既可以让学生加强知识的建构, 又促进学生思维的培养, 掌握复习的技巧。

当然, 如果每次都采用这种方式, 学生肯定要审美疲劳, 经常使用不同的总结方式, 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有助于有意注意的集中。又如, 在上《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二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总结时, 我发现书上的内容已经很陈旧了, 在讲述这些内容时, 学生显得很轻松和不以为意。于是我以一段上海师范大学制作的有关信息技术发展的《Did you know》视频来总结那节课。伴随着急促的音乐, 同学们感受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及网络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视频警示大家要适应快速发展的世界, 必须学会处理海量信息;要从幼儿园就开始教学生全球交流;还要学会学习, 懂得如何自我导向学习。当最后屏幕上显示:变化是不可改变的, 我们必须面对。下课铃声响了, 整个班的同学静静的坐在那, 再也没有先前的轻松表情。

2) 总结要师生互补。课堂总结能够让学生对整节课有完整和深刻的认识, 从而锻炼学生的归纳、反思和总结能力。如果光是教师进行总结, 学生就缺少对所学内容反思的过程, 记忆不深刻。当然, 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全面, 理解有偏差, 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在这里, 问题的设置也很关键。问题首先要方向明确, 不能模糊笼统。例如:通过这节课, 你学到了什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你有什么感想吗?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吗?可以找两位同学起来说说, 比较一下大家的收获。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描述, 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总结适度提升, 确保小结到位。

3) 总结中可以增加信息道德的培养。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一个人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能否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能否遵守社会信息伦理的道德规范。目前, 信息的发展也导致了真假信息的传播和滥用、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信息版权等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 在总结课堂内容的同时, 不要忘记规范学生的信息行为,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例如很多老师在高一新生学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之后, 会让大家朗读一遍《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作为总结, 给同学们的文明上网提出要求。虽然总结的时间很短, 但是在信息道德这方面, 有时只需老师稍稍一点拨, 同学们就能悟出方向。

课堂总结看似平常, 其实内涵深刻。正确利用好课堂总结,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课堂中, 不忽略每一个教学环节, 才能成为高效的课堂。

摘要:课堂总结是对整节课的归纳和提升, 好的课堂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更上一层楼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 教师往往忽视了课堂总结, 笔者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总结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课堂总结,注意,信息道德

参考文献

[1]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 (联合) 考试大纲及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3

在现代社会。“效率至上”、“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师生的教学效率意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教学效率既要反映教师教的效率,又要反映学生学的效率。教师不仅自己必须有强烈的效率意识,还要帮助学生增强效率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求知的主动性,并能配合教师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科学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一要创设良好教学情景;二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其中师生两大主体是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三要研究教与学的目标,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四要研究教与学的操作过程,即如何进行具体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学设计有如媒介的作用,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将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是教学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

1研究教学目标,强化课堂教学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制定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一节课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教师却在枝节上大讲特讲,造成无意义的知识重复和遗漏,是导致课堂教学低效高耗的一个直接原因。制定教学目标,要遵循系统论、控制论的科学原理,整体把握,统筹安排,要在深刻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列出学科知识体系,制定出学科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章节。每一课是形成学科的“目标群”。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部结构和排列顺序。明确对认知目标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具体要求。使之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明确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教学活动是否与目标和谐一致,通过与学生的双向信息交流。统一协调教与学的矛盾关系。矫正与目标的偏差,以确保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2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挥各自的特长,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创造性,这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不可缺的途径之一。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信任。他们就会感到温暖,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他们不喜欢哪位老师,往往就会对其所教的学科厌倦。教师掌握这一点,就应该在课堂上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教与学关系,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教师要把受教育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以保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作用。这里所说的主体参与,不仅是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参加合作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而且是通过连续的、经过阶梯向前推进的、递进式的参与学习活动,由初级水平不间断地发展到高级水平,培养和发展创造能力,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4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提高教学的实效。

5研究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方式的最优化、多样化

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最优化实质也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就一堂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表现为课堂教学纵向上是多样化的,即在一堂课上,教学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探究、讨论、操作等。就不同的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表现为不同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会。

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尽可能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当然。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同时,仍然大力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三、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由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所以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教学要尽量减少、进而排除无效或负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从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人手,加强课堂管理。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定时实施。按时完成,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拖堂现象。减少课堂无效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走向优化课堂教学之路。

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师是关键。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为促进有效教学活动的全面实施,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有效教学年”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创造条件组织教学骨干外出考察学习。让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各层次的教学研讨会(上学期共安排外出学习65人次。学校为此投入经费17万余元),从中学习更多的先进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树立现代教学的效率观。

2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组织设计指导能力、新技术运用能力、反思改进能力、总结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激励青年教师立足本职岗位、苦练内功、内强素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3开展“拜师帮教”活动。将青年教师与教学骨干“结对子”。教学骨干从教学目标的研读、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指导。通过教学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实现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缩短青年教师的培养周期。

4开展教学研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以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为依据。着力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减负增效为宗旨。认真开展有效教学,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质量。本学年各科组围绕“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为题”展开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如语文(以读促思——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初探);数学(如何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外语(进行口语训练。逐步提高英语会话能力)等等。各科组的研讨氛围很浓。并渗透到各个备课组。开展“有效教学”公开课的探究活动,就如何减少教学投入、增进学生的学习体验、如何取得最大的教学收益。真正使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进行探究。先是由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然后人人参与在备课组中上交流课,尝试研究。

5教学骨干引领。全面开展教改活动。认真开展已申报成功的课题研究工作,本学年我校共有省级教改立项课题1项(《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绩效研究》),市级立项教改课题14项。进一步开创教育科研新局面。

有效教学策略的总结 篇4

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岭镇官寨小学:刘 慧

《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一书,是依据一线教师的关注程度和需要进行问题提炼的,问题的来源涉及四个板块,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暑假这次短暂的培训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自我充电。虽然只有八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此外,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

四、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培训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这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写不完的教案,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愚笨,领导的不理解,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次的培训,走进新课改的心灵世界,感叹于教材中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与优秀老师、与教学大师相比,我自身不足很明显。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不仅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也明白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更懂得只有我们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工作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幸福并快乐的人。

五、加深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

总之,通过参加小学语文培训,使我对小学语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这次的培训开得非常的好,对我这个小学语文老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使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明确的目标,好的教学方法,更新颖的教学手段。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小学语文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作为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教学能力是事关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和修炼,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我们要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让自己不再浅薄,其次,要拓宽我们自身的知识视野,让自己不再闭塞;最后,要陶冶我们自身的道德情感,让我们不再简单粗暴。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有效教学策略的总结 篇5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总 结 报 告

这个课题的研究即将结束,通过全体数学组成员的努力,我们全体组员受益非浅,加深了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了认识。从课题申请提出后,我们本着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最后再对科研活动进行总结,现总结如下:

一、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于2011年11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制定申报、立项工作;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课题组成员对相关文献理论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科研计划、实施方案和子课题实方案。完成了第二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全面进入课题实验,各教师按照研究方案进行研究实验,积累数据和案例的阶段;2013年9月份分析整理资料,数据,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阶段。

二、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认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我校力求通过对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对典型的课堂教学的实例的探讨,来研究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具体策略,让教师在课堂教得轻松、自信,让学生在课堂更加会学、善学、乐学,学得有效。

我校开展“农村地区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具体研究确定各学科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优化策略。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很多的,它应当包括:①教师对所任学科是否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②教师能否熟练地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去组织课堂教学;③教师是否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一心一意地投入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探索之中,把新教育理论、新技学方法积极地运用于课堂教学;④学校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如校舍条件、教学设备(包括电教设备、实验仪器等)、图书资料等;⑤学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是否高。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提高学校人、财、物的综合利用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只有从多角度去研究问题,才能收到实效。坚持大胆创新的原则,将优化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寓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把提高教和学的效率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来解决。

开展本课题意在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最终通过实践验证而形成优化本校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策略。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水平;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同时,还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影响,对我校教师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对课题研究现状的了解情况

课程改革以来,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有集体形式的、有个人行为的,也有以课题组出现的。还出现了课堂教学环节方面的论文和著作。例如:关于提问、讲解、合作学习等等。我校的课题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包括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的软硬件、以及学区内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符合学生、教师、学校地发展需要。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行为有效性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的同时,教师的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在加深,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改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我校课题《农村地区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在教育科学有效性研究中立项。通过课题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理论培训、学习,通过各种研讨课,以及组织教学设计比赛等,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的提高。

1、抓住重点,有效制定研究计划

在每学期的期初制订执行课题方案的实施活动计划,体现在学校课题组的教科研计划,并纳入学校总体的教学教研计划中。计划的制订围绕课题方案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来组织人员,安排课题研究活动。确保计划拟定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2、以学定教,有效丰富理论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根据课题的研究的需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全体教师广泛学习有关改革的文件、文章及各种材料,形成一定的学习制度。每周的周三进行科研专题学习以及每学期课题组还要举行1—2次专题讲座活动,并要求每位成员认真做好记录,深入开展讨论。为了提高研究人员的教研水平,我们还重视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带着课题(问题),走出校门参加培训学习。外出培训、学习的成员归来后除作专题汇报外,还要上一节汇报课。

3、模拟创新,有效开展课例研讨

课例研讨是开展课题研究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科研课题实施过程的重要表现。我们的做法是:首先通过集体备好课,课题实践课的设计要突出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操作要求等,集体备课做到“五落实”,即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发言人的落实。其次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体现课题研究的精髓,学生学习动机、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和学法等要素的有效运用。

4、注重过程,有效进行阶段总结

我们每一学期都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阶段性总结,以书面的形式汇报每阶段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情况,以便能结合实际做出合理的调整,丰富课题研究的内涵。有利于课题研究者理清研究思路,有利于课题的过程管理,也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态度和研究风气。“努力+坚持=收获+提高”。只有春的播种,夏的耕耘,才有秋的收获,通过“农村地区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逐渐提高,许多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专业水平逐渐提高,特别是青年教师逐渐成长起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稳中有升,参加学科竞赛比赛获市级教学能手1人,县级教学能手2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涌现出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教学案例;参与实验的教师不断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撰写了一定数量的案例和论文。有2人参加教学技能竞赛获县级级奖励,有16篇教学论文或设计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五、在课题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够,主动学习的意识只在个别同学身上有所显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仍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2、教师过多地进行了知识性的传授,对于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的程度不够。

3、教师没有很好落实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4、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欠缺、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很不适应。

改进措施:

1、对《实验课程标准》开展再学习活动,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解读《标准》,以便其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要使每位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使他们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让他们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3、切实处理好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之间的关系,课堂上不搞“一刀切”。将分层教学、分层训练与课程改革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4、今后要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好实验教材,将教材内容与本地条件,学生实际情况紧密相结合。

5、提高集体备课的效果,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得到解决,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有效教学策略的总结 篇6

一、课题选择的意义及价值

有效课堂一直是教学中探讨的热点,然而一直没有一定的模式,为了打造更有效的课堂,我校申报了这项课题,探索不同学科和不同环境下有效课堂教学建构方式,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高效课堂。

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初级中学,学生及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主要来源于周边居民,家庭成份复杂,优秀学生流向了市里几所学校。学生几乎都是分配来的,基础太差,独生子女较多,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也缺乏愉快、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

这就迫切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费劲。为此,每个教育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要领以顺应新形势下的教学使命——减负提质。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有效课堂。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探索,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提出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创建主体参与课堂,使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大的变革,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组开展的主要工作

针对我校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效果。现将我校在该课题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二)组织开题学习,明确意义

课题申报成功后,我校召开了校级开题会。会上,刘玉强副校长宣读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为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明确了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转变和优化师生传统教学方式为重点,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设计、推敲课题研究方案 确定内容:

1、组织班主任对学生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并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指导。

2、制定课堂教学评估办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

3、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

4、精炼高效地进行“后教”,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5、研究“分层教学”模式及实践应用,合理设计单元教学

6、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反思性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探究性学习。课堂实践,寻找策略:

1、研读课标与教材

经过分析研究,一致认为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对文本的熟悉程度、理解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号召教师结合课标研读文本,以教学内容为契机再学课标。要求教师先认真研读课标,分析文本,掀起研读文本、分析文本的良好教研氛围

2、立足常态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每位教师明确一节常规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任务要求,教法学法等环节内容,能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让特点,有效组织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当堂学习任务,达成既定学习目标为标准,努力提高常规课的教学效率。争取做到不备课不上课。

3、运用好导学案,做好学生的预习指导。

上好一节课,学生一定要养成自学的习惯,但是老师一定要做好指导,不能让学生无目的预习,否则事倍功半。

4、搞好科研,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为了帮助教师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研究氛围,促进教师听课评课的实效,开展了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展示活动。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学校公开课。依据课堂评价,通过教师全程参与,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了教学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研究,明晰了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1、开展好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的成功感。鼓励优生带动差生,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鼓励他们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大家,使他们知道同学们和老师都没有抛弃他们,也没有放弃他们,愿意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2、在课改中,小组考核落实的到位,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小组的工作。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后勤,做好督促工作,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导学案用的扎实。导学案编制时,所有的老师都要进行研讨,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梯度不同层次的问题要有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要让基础很差的学生对已经由其他学生回答对了的问题进行重复,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进步。教师要像无私的太阳一样,毫不保留地吧赞美之词送给那些需要我们鼓励的学生。做到在课堂上人人平等。尊重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权。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到位。

4、科研工作落实的好。学校每周一下午第四节进行统一教研,一个月进行大教研,让各位老师交流自己在教学中的所得,并且反思自己的工作中所欠缺的地方,改进并提高。

(二)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策略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

研究促使教师走进“有效教学”,研究“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在过程中,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有效教学的本质,理解了开展有效教学的目的,感受到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在研究中,他们了解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流程,并且对优化每个流程的有效策略有了较为清晰地认识。

教师的传统观念有了明显改变,不再是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得到彻底解放。

(三)通过研究,确定课改示范班,以点带面。课改班成立后,我校研究出有效课堂的课堂模式——“352”课堂模式,一段时间的实践,课改班的成绩都排在年级的前面,于是,学校大力推广这种教学模式,每个老师,每个班从理念到行动已经走向有效乃至高效。

(四)学校定期开展每个年级的公开课、示范课等,并且进行讲课比武,而且让课改班的老师定期培训其他老师,带动他们走得更快,以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运用有效课堂的教学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了,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他们不再讨厌课堂,而是每天对课堂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兴趣,课堂上学生搞小动作的少了,专心听讲的人多了;只会倾听的人少了,会听善思敢说的人多了;教师说话的时间少了,学生表达的多了;单一评价的少了,学生参与的多了。总之,一个积极向上、紧张有序、和谐文明的课堂气氛形成了。

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7

一.确立正确的习作观。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的性质、方式、目标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如, 小学生习作的性质是“练笔”, 只要比较“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就行;其次, 习作是生活的需要, 如同衣食住行一样, 生活需要什么就写什么, 只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就行;第三, 从“写话”起步, 到“习作”,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习作教学则要“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等等。

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习作教学要从写句子、写话到写片段、写作文,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逐步提高。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各年段有重点地进行训练, 如低年级重点是写话、写句子, 还鼓励孩子集体记日记;中年级重点是观察素描, 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高年级重点是写简单记实作文、想像作文以及根据日常生活需要的其他形式作文, 尤其是加强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指导和训练, 因为通过研究实践后搜集信息、加工处理、连缀成篇, 这种能力我们尤其缺乏。

三.作文指导要在内容上下功夫, 作文讲评要重在激励。

崔峦先生认为作文指导首要的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思路、拓宽视野。如果在老师的指导激励下, 全班同学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就成功了一半。作文指导还要让孩子走出去, 如写“我的爸爸妈妈”, 不妨学学国外, 鼓励孩子去采访与爸爸妈妈有关的人, 如爷爷奶奶、同事, 到工作单位看他们怎样工作, 通过采访、观察、交谈等获得第一手资料后再写。这样写出来的就是立体的人、真实的人, 内容也具体、感人。作文讲评, 最重要的功能是激励, 特别是激励暂时写不好的、缺乏自信的孩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一个孩子如果在两三个月内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效果, 那么他的热情就会消失。作文讲评, 一般可以先讲评优点, 激励先进, 后指出共性的不足;可以交流欣赏, 不是一二篇, 而是全班同学的习作成功之处, 如读出学生的作文题目和主要内容, 让学生了解“你写什么”“他写什么”, 而后感到“我怎么没想到”, 鼓励每个孩子读一读自己觉得最得意的内容, 享受到成功的愉悦。老师在其中作一些恰当的讲评。讲评是一种有效指导, 是对今后习作的指引。

四.加强课外阅读和平时练习的指导。

论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8

关键词:有效教学;评价;互动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改革的重点。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教学呢?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四点:有效备课、有效提问、有效互动、有效评价。

一、有效备课

不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现代教学论,我们都主张,“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也就是说,实现有效备课,要做到三方面:

1.关注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所授课题的研究,而应从整体进行分析研究。只有全面了解系统教材的内容,明确教学内容与整体的关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心里有底且得心应手。

2.关注教学方法的选择

我们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教学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和特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态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3.关注学生

课堂的主要参与者是有着敏感心灵和强烈求知欲望的青少年,他们的兴趣、关注以及性格特点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梯度的教学内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一节课上得到不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有效提问

教师在教学中同样应该有目的地去选择问题。过低的要求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而过高的要求,远远脱离其原有的思维结构和水平,又会使他们“望而生畏”,不仅产生不了学习和思考的愿望,只有那种略高于学生原有思维水平,经过他们努力后,可以达到的要求,才是恰当的要求。

课堂上问题的设置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注重问题的新颖性、有序性、阶梯性和灵活性。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动手、动脑的训练,也要加强对学生动口能力的培养。

三、有效互动

教育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我们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互动的机会,搭建互动的平台。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呢?

1.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这是课堂有效互动的前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真正做到师生平等,才能真正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设立合理的预期目标

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这个问题就是预期目标。只有事先设立合理的预期目标,才能使教学中的互动不会流于形式,才能使互动的过程有序化。

(1)生生互动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间的互动大致可按内容分为三种:一是数学知识的交流互动,二是学习体验的交流互动,三是解决问题途径的交流互动。这种同伴间的交往涵盖了合作、鼓励和竞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师生互动

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又分为教师与个别学生间的互动、教师与部分学生间的互动、教师与全体学生间的互动。在互动中,教师才能看出和想象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即学生是如何跟从教师的引导,以及他们在认知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练习,才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有效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情况、运用能力,以及学生在课堂协作互动中的表现等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当然,教师要做到有效评价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的语言要从笼统、简单向具体、多样转变

由于课堂口头评价具有分散性,无记录性和评价效果不易测性的特点,所以,以前出现了评价用语单调,评价指向不明等问题,这样就会导致课堂缺乏活力、缺乏感染力。只有当我们的评价用语丰富,评价针对性强,才能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2.把握好评价的时机

课堂评价时机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适时的评价会给一节课增色添彩,不适时的评价也会影响到一节课的效果。在课堂上,我们要用好即时评价,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也要用好延时评价,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3.评价形式要多样化

评价的形式不仅局限于语言评价,更可以通过教师的眼神、动作、手势、微笑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另外,还可引入自评、他评、互评等环节使学生获得被同伴认可的心理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只有抓好以上几点才能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在一节课结束后,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增加继续探索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教学策略的总结 篇9

过程及感想

开阳二中教师:杨 青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引起教学过程基本要素关系的变化 和重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这都要求老师的教要主动地去适应学生的学,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开展小学课堂活动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能促使教师从自身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提高小学课堂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的策略途径和方法,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教师专业化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践意义:

1、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有效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的实践研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的实践研究,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并通过 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和自我调适,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有利于学校改变教学管理制度。通过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学习与有效提问的策略,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体系。”

(一)研究内容:实施有效学习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的实践研究。

1、个案研究法。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片断或者学生某一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2、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3、调查研究法。将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与研究过程中、研究结束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4、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关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5、观察法。对课堂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材料。

四、主要创新点

(一)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研究。准确把握教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利用生活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处理,教学行为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 等策略的研究,探索出可以采用的一第列具体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通过研究优化课堂结构 的策略、改进师生 课堂交流方式的策略、优化评价方法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训练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的策略;课前预习、课堂构建、课后复习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构建教师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的操作体系。

(三)有效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综合评价及教师教学行为综合评价策略研究,为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

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

首先,课堂提问不是一种随意迁就而问,不应是无计划的提问,为使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起到最优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适时设疑,巧妙发问,这样既防治打击后进生的自尊心,又可以激发先进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让学生学习起来充满活力。提问是巩固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制服学生的法宝,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成功而提问,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而提问。

第三,问题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可接受性、有启发性、有趣味性、有开放性,问题要层层递进,层层加

上一篇:兔王圆点点读后感300字下一篇:读政治学导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