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

2024-04-29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共8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 篇1

2008-12-10 23:07:24| 分类: 计算机实验报告|举报|字号 订阅

实验一 微机组装

一、实训目标

通过学习本实训内容,掌握微机组装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微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具备微机硬件维护的基本功能。

二、实训内容

分组练习微机硬件组装,学习常用工具的使用、常用消除静电的方法,掌握组装电脑的技巧和组装组装注意事项,牢记拆装过程中的禁忌法则。

三、实训要点

拆、装是两个相反的操作。拆、装操作没有特定的顺序,要因时制宜,随机应变。一般原则为:先装靠里边的、固定的,如电源、主板等,再装靠外边的、浮动的、不影响其他硬件安装的小配件,如板卡、数据线等。

四、实训准备

1、常用组装工具

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镊子、尖嘴钳、万能表、并口—Debug卡、防静电腕带及佩戴位置、防静电手表

2、组装操作技巧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五、操作步骤

1、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A、准备一张足够宽敞的工作台,将市电插排引到工作台上备用,准备好组装工具。

B、把从市场采购来的主板、CPU、内存、硬盘、光驱、显卡、电源、机箱、键盘、鼠标等摆放到台面上。C、把所有硬件从包装盒中逐一取出,将包装物衬垫在器件下方,按照安装顺序排列好。

2、安装主板

3、安装AGP显卡和各种PCI卡

4、硬盘机光驱的安装

5、连接电源

6、连接电源线

7、连接机箱面板信号线

8、连接外设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掌握了微机组装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微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具备微机硬件维护的基本功能。

实验二 BIOS设置及应用

一、实验目标

通过学习本实训内容,熟练掌握BIOS的设置,学会通过设置BIOS优化机器性能,分析由于BIOS设置不当引起的微机故障,并能通过调整BIOS设置解决这些问题。

二、实验内容

以Award BIOS为例,介绍开机进入BIOS设置界面的方法;介绍各个选项的内容和作用,并对微机的BIOS进行一些必要的设置和优化;总结和掌握典型BIOS的基本设置,举一反三对其他类型的BIOS进行设置和优化;解决几种常见的有BIOS设置不当引起的微机故障。

三、实验要点

BIOS是开机后最先加载的程序,所以对它的设置和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准确配置硬盘,合理设置驱动器引导系统的顺序,快速有效地进行系统优化设置,都是系统维护人员的重要技能。

四、知识准备

1、BIOS芯片与CMOS 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他是被固定化到计算机中的一组程序,位计算机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

CMOS是微机主板上南桥中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置,其他各项参数的设置要通过BIOS SETUP程序完成。

2、BIOS的基本功能

3、BIOS设置的意义

4、BIOS的设置方法

五、操作步骤

1、标准CMOS设置(Standard CMOS Features)

2、高级BIOS特性设置(Advanced BIOS Features)

3、高级芯片组特性设置(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

4、外部集成设备设置(Integrated Peripherals)

5、电源管理设置(Power Management Setup)

6、Pnp/PCI模块设置

7、计算机健康状态设置(PC Health Status)

8、频率和电压控制(Frequency/Voltage Control)

9、装在安全模式参数(Load Fail-Safe Defaults)

10、装载优化模式参数(Load Optinmized Ddfaults)

11、密码设置(Set Supervisor Password)

12、保存并退出

六、实验结论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BIOS的设置,学会了通过设置BIOS优化机器性能,分析由于BIOS设置不当引起的微机故障,并能通过调整BIOS设置解决这些问题。

实验三 硬盘分区和格式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 2. 通过实验,掌握硬盘格式化的方法

3. 通过实验,掌握DOS扩展分区与逻辑分区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硬盘分区、Fdisk界面 2. 完成硬盘分区的建立与删除 3. 完成逻辑盘的格式化

三、实验准备:

1. 了解Fdisk的含义与功能 2. 掌握Fdisk分区的原则与步骤 3. 掌握硬盘格式化的方法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开机进入BIOS设置程序,将开机顺序设置为:软驱→硬盘→光驱。退出BIOS设置程序。

2、用DOS启动系统。① 将 DOS启动盘插入软驱。② 重新开机,等待启动系统。③ 用 DIR命令查看DOS系统盘中的文件。

3、启动FDISK,了解其功能。

① 输入 FDISK并回车,启动FDISK。② 仔细观察界面,了解各项目的功能。

③ 尝试选择项目和退出项目的方法。

4、观察硬盘的现有分区

① 选择相应选项。② 观察本机硬盘的分区情况,并作好记录。

5、删除现有硬盘分区

① 选择相应选项。② 逐一删除本机硬盘中的所有分区。

6、建立分区

① 拟出分区方案。② 按方案分区。③ 设置活动分区。

7、重新启动计算机,使分区生效。

① 确认 DOS系统盘仍在软驱中,仍然用该盘启动系统。② 关机并重新开机,等待 系统启动。

③ 再次启动 FDISK,并查看分区是否生效。

8、格式化硬盘

① 在 DOS提示字符后输入:Format C:,即用Format命令格式化C区。② 按提示输入 Y并回车。③ 等待格式化,并在格式化结束时认真阅读格式化信息。④用同样的方法格式化其他分区。

9、为硬盘安装DOS系统

① 使用 SYS:C命令,在硬盘的C区中安装DOS系统。② 用 DIR C:∕A命令,查看C区中的文件。

10、以硬盘启动系统

① 将软盘取出,确保软驱中无软盘。② 重新关机并开机③ 等待系统从 C盘启动。

11、尝试制作软盘DOS启动盘。

12、尝试用光盘启动并格式化硬盘。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掌握了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和硬盘格式化的方法,并且掌握了DOS扩展分区与逻辑分区的关系。

实验四 安装操作系统一、实验目标

通过学习本实验掌握安装单一操作系统Windows 98、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或安装多操作系统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的技术。

二、实验内容

在本实验中首先要练习安装单一的Windows 98或Windows 2000多操作系统。

三、实验要点

操作系统是微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系统软件的核心,是连接硬件和应用软件的接口和桥梁。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系统安全稳定的基础,必须掌握正确的安装操作系统的方法。

四、知识准备

1、操作系统是微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系统软件的核心,是连接硬件和应用软件的接口和桥梁。,是微机硬件的第一级扩充。

2、常见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类型有很多,目前所使用的个人计算机中安装的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 98/2000/XP。

3、了解安装多操作系统的意义

4、知道安装多操作系统的注意事项

5、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6、操作系统的常用方法

五、操作步骤

1、安装Windows 98操作系统

(1)修改BIOS,设置第一引导设备为光驱,第二引导设备为硬盘。重启计算机,导出安装界面。

(2)出现界面按回车键

(3)如果硬盘分区还没有格式化,选择格式化,否则安装不能完成。(4)按照提示,继续安装。

(5)安装程序执行ScanDisk程序,逐个扫描已被格式化的硬盘分区,检查是否有错误。

(6)硬盘扫描完成后,程序给出检测结果,如果显示的是“Drive X had no errors”,表示磁盘没有错误,继续安装。(7)按照提示继续安装,直至安装完成。

2、安装Windows 2000操作系统

(1)将W 2000的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运行光盘的Setup文件。此时,弹出对话框单击“否|”。接着程序要求用户选择安装方式。

(2)单击“安装新的Windows 2000”单选按钮,可以安装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并实现多个操作系统的共存。

(3)单击“下一步”按钮,用户可以对“语言选项”“高级选项”和“辅助功能选项”进行设置。

(4)加载完毕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安装程序复制安装文件到计算机硬盘中。

(5)重启计算机,按提示安装,直至完成。

六、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安装单一操作系统Windows 98、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或安装多操作系统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的技术。实验五 安装驱动程序

一、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掌握是用硬件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或从网络上下载驱动程序压缩包各类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

二、实验内容

练习使用硬件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或从网络上下载在驱动程序压缩包。

三、知识准备

1、驱动程序概述

驱动程序是对基本系统功能不能支持的各种硬件设备进行解释,是计算机能识别这些硬件设备,从而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行。

2、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在安装微机系统时,硬件设备虽然已经安装连接好了,但却无法正常使用,这时就需要安装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了。

3、安装驱动程序的原则

4、常见驱动程序安装方式

五、操作步骤

1、利用驱动盘安装程序(1)找到硬件安装向导,选择安装方式(2)、如果操作系统没有支持这个硬件的驱动的话,那么如图4,就无法完成驱动程序的安装。如果操作系统包含了支持这个硬件的驱动程序的话,如图5,那么系统将自动为这个硬件安装驱动。

2、安装Intel芯片组主板的驱动程序

(1)将购买的主板时附带的驱动光盘放入光驱中,程序自动运行,出现安装向导,在主菜单界面单击“Intel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选项,进入安装向导。

(2)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许可协议,单击“是”。(3)浏览自述文件,单击“下一步”,程序开始复制文件。

(4)复制文件完成后,单击“完成”按钮,程序重启计算机,完成安装工作。

六、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硬件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或从网络上下载在驱动程序压缩包。

实验六 系统备份与还原

一、实验任务:通过学习本次实验了解系统备份的重要性,掌握使用ghost软件实现系统数据备份和还原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练习使用ghost软件实现系统备份和还原以及硬盘的复制。

三、实验要点:通过学习了解系统数据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利用软件对系统进行备份、还原及备份。

四、知识准备:1系统的备份和还原2了解ghost软件的概述3了解什么情况下应该备份和还原系统。4掌握ghost的各种界面。5了解硬盘保护卡的使用

五、操作步骤:1分区数据的备份、还原和复制:a分区镜像文件的制作b利用镜像文件还原数据c两个分区之间的复制。

2整个硬盘数据的备份和还原:a将整个硬盘做成镜像文件。b用镜像文件还原硬盘c两个硬盘之间的复制

3用命令行自动完成备份和还原 ghost浏览器ghost explorer的使用:a双击“ghostexp.exe”文件,启动ghost浏览器b单击“打开”按钮打开需要操作的镜像文件c打开镜像文件后,选中需要的文件,右击弹出的快捷菜单选择“提取”命令,在弹出的“浏览文件夹”对话框中选择保存文件的路径,单击“确定”按钮。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系统备份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了ghost软件的系统备份和还原的方法。

实验七 个人数据备份与还原

一、实验任务:通过学习本实验的内容,了解数据备份的重要性,掌握常用备份软件的使用方法及用户数据备份和还原的方法与技巧。

二、实验内容:了解数据备份极其重要性,知道哪些数据需要备份,理解备份的原则;学习Windows系统备份程序的使用;学习使用常用软件提供的备份与还原功能。

三、实验要点:本实验重点是为用户个人数据的备份与还原,要掌握操作系统及常见应用软件提供的备份方法。

四、知识准备:

1.了解备份的意义 2.了解哪些数据需要备份 3.了解备份的原则

五、实验步骤:

1.W2000自带备份程序的使用:a.利用备份向导备份 b.利用向导程序还原数据 c.手动备份与还原

2.在W2000中制定备份计划实现自动备份:

a.在“备份”窗口中单击“计划作业”标签 b.打开“备份向导”对话框 c.打开“备份时间”对话框 d.单击“完成”

3.Outlook Express 中数据的备份与还原:

a.通讯薄的备份 b.通讯薄的还原 c.邮件的备份 d.邮件的还原 4.IE收藏夹的备份与还原

六、实验结论:了解了数据备份和还原的重要性,掌握了常用备份的使用方法和还原的技巧,知道了备份的重要性。

实验八 系统使用维护技术 一. 实验任务 通过学习本实训的内容,了解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的具体内容,掌握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

二.实训内容

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系统工具进行系统优化,维护,通过注册表对系统进行优化设置,利用系统属性对系统进行相关设置,如设置虚拟内存;利用系统实用配置程序对系统的启动程序组,服务等进行优化设置。

三.实训要点

练习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磁盘扫描程序,磁盘清理程序,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等维护工具对系统进行维护。学习利用工具软件,如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学习通过修改注册表或者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对系统启动速度进行优化。

四.知识准备

用户在使用微机过程中,定期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可以降低出现软件故障的几率。磁盘清理程序可以清除系统的垃圾文件,提高磁盘利用率。更改系统启动程序组对加快系统的启动和运行速度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五.实验步骤

Windows磁盘清理程序的步骤:

(1)选择【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清理】命令,这时会打开选择驱动器对话框。

(2)选择驱动器单击确定按钮,系统首先计算选定的驱动器上有多少可释放的空间,然后打开磁盘清理对话框,其中列出了系统认为寻要清理的文件。

(3)单击确定按钮,系统首先询问是否要真的删除程序,单击是,系统开始清理磁盘。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试验,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系统使用维护技术,掌握了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而且还懂得了许多工具软件,如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

实验九 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卸装

一、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本实训的内容,练习安装和卸载各类常用应用程序,并掌握多种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的方法和手段,如:WPS Office2003、金山打字通、HyperSnap-DX5屏幕抓图工具软件以及新组件等。

二、实训内容

练习办公软件的安装和卸载,介绍其他应用软件以及常用的工具软件的安装和卸载,归纳总结多种安装和卸载常用应用程序的方法和手段。

三、实训要点

本实训重点练习办公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并了解其他各类软件的安装和卸载,随着微机的普及,应用软件也越来越多,在此不能一一列出,所以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熟练掌握应用软件安装和卸载的本质与共性,能够独立完成本实训中没有涉及软件的安装和卸载。

四、实验步骤

将应用软件安装用软件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招到应用软件的安装程序并单击出现安装向导,在安装向导的提示下一步一步一步的操作,正确输入个人信息,安装序列号,即可完成安装工作。

2、卸载方法:

四、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试验我知道了如何安装和卸载程序,更懂得了每一步的重要性,是我在以后的安装和卸载程序时不容易犯错。过学习本实训的内容,练习安装和卸载各类常用应用程序,并掌握多种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的方法和手段。

实验十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维护

一、实训目标 通过本实训的内容,了解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的具体内容,掌握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

二、实训内容:

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系统具体进行系统优化,维护;通过注册对系统进行优化设置;利用系统属性对系统进行相关设置,如设置虚拟内存;利用系统使用配置程序对系统的启动程序组、服务等进行优化设置。

三、实训要点

练习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维护。学习利用工具软件,如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学习通过修改注册表或者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对系统启动速度进行优化。

四、实训步骤

1、Windows XP增强了系统的智能化特性,系统能够自动对自身的工作性能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在进行磁盘碎片整理之前,用户可以使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中的分析功能,在系统提交的分析报告中包括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和文件碎片的统计,用户可以根据分析报告决定是否需要整理磁盘碎片。

2、磁盘清理:直接从系统提供的搜索结果列表中把它们删除,以便腾出更多的磁盘空间,用来存储有用的文件或安装有用的应用程序

3、磁盘检查

磁盘检查程序可以扫描修复磁盘中的文件系统错误。用户应该经常对安装操作系统的驱动器进行检查,以保证Windows XP能够正常运行并维持良好的系统性能。

A、打开控制面板,单击“性能和维护”,再单击“系统”,即可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该对话框共有七个选项卡,用户不仅可以查看和了解系统各个方面的默认设置,还可以在该对话框中找到多种系统工具,根据需要对系统属性进行设置。

B置高级属性使用系统还原功能使用自动更新功能,自动更新功能可以通过Internet连接下载最新的驱动程序、安全修复、帮助文件、Internet产品等等。使用远程协助和远程桌面 C理电源,定制计划任务查看系统事件优化文件系统,通过修改注册表,可以优化文件系统,加快软件运行速度。关机时自动关闭没有响应的程序。从内存中卸载DLL文件。减少关闭无响应程序的等待时间

D置命令行窗口是否全屏显示禁止应用程序在系统启动时运行

五、实验总结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虚拟机,实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通过组建高效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环境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真正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近年来,笔者通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整理,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和体会,将虚拟机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完全真实的实验环境,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1 虚拟机技术简介

1.1 虚拟机的概念

所谓虚拟机是指一台在物理计算机上虚拟出来具有独立逻辑的计算机,和独立的计算机一样,具有完整的计算机应用环境,包括CMOS、硬盘、网卡、内存和操作系统等,可以像使用普通计算机一样对它们进行分区、格式化、安装系统和应用软件等操作。

1.2 常用虚拟机软件

当前主流的虚拟机软件有两种:VMware公司的VMware Workstation和Microsoft公司的Microsoft Virtual PC,两者各有特点。从功能上看,VMware Workstation软件功能完善,稳定性好,更能满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验教学应用环境的需求,本文就以VMware Workstation为例来讲述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中的应用。

1.3 虚拟机的特点

1)虽然VMware Workstation只是模拟一个虚拟的计算机,但是它就像物理计算机一样可以更改BOIS的参数设置,不需要对物理硬盘进行分区或重新启动就能够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如同独立的计算机,可以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这些虚拟的计算机可以独立运行和并发运行,各虚拟机之间、虚拟机和主机之间还可以进行对话、文件共享、应用网络资源,并可以以C/S方式工作运行。

2)可同时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主机上运行的虚拟机操作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完全隔离并且保护不同操作系统的操作环境以及所有安装在不同操作系统上面的各种应用软件和数据。每个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一个虚拟机,如同网络上一个独立的计算机,拥有自己的网络地址,像单机运行操作系统一样,提供全部的功能。当计算机在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时,如果其中一个Guest OS崩溃,并不影响其它Guest OS的正常运行。

3)VMware Workstation搭建的虚拟机模拟了真实的物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不需要对物理硬盘进行分区操作,只在虚拟机中把操作系统安装在主机硬盘中虚拟出来的一个特定文件中。虚拟机系统与主机系统有良好的隔离性,在虚拟机上进行的操作对主机现有的硬盘分区和数据都不会造成任何破坏,特别是完全避免了对硬件设备的损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实验设备空间、节约资金、改善实验条件。

4)可在虚拟机上方便地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后进行备份操作,使用这些备份可更快速地安装其他虚拟机。还能够设置和修改虚拟机系统的各种配置参数,如虚拟机硬盘大小、内存容量、外围设备参数等。

2 虚拟机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中的应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近些年来将这门课列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必修课,课程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从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机组装维护能力比较薄弱。诸如,修改BIOS信息、安装操作系统、GHOST实验、病毒测试等实验完成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原有课程内容的设置没有必要的实验环境做支撑。现有机器不可能提供给学生练习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实验,导致实验教学效果较差,不能体现课程的教学目的。原有实验室配置已经不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短时间建立高标准的计算机实验室又有难度。随着开设实验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要求的不断提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用虚拟机技术构建实验环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虚拟环境下,学生不用顾虑对主机系统的破坏,可以放心地进行各种操作,从而提高实验效果。从目前开展的一些实验来看,虚拟机在教学实验中的应用主要有:

2.1 CMOS参数设置

认识管理计算机、提高系统性能,每个计算机用户都不可避免要进行BIOS设置。每一台虚拟机都有自己的BIOS,修改BIOS信息作为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如果操作不当会破坏BIOS,导致计算机不能开机。所以BIOS中的参数设置成为了计算机教学中的技术盲点,多数学生对此感到难以掌握。由于部分教师对BIOS参数的设置往往停留在简单讲述阶段,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的许多常规设置(比如CPU频率、引导顺序、主从硬盘、端口设置等)比较陌生。使用虚拟机对BIOS信息进行修改,可以提供近似真实的BIOS设置环境,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可对里面的许多配置熟悉,即使出现错误也不会造成大的损失。

2.2 虚拟光驱的设置

在虚拟机环境中,可以根据是否有安装光盘或ISO镜像系统来选择“物理光驱”或是“ISO镜像”模式。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而言,经常要用到DOS启动盘、硬盘初始化工具盘、操作系统安装光盘等。要初始化硬盘,就必须用到光驱。当然,这些光盘也可以是从网络中下载的ISO镜像文件,不仅为我们节省了光盘消耗,同时也节省了实验准备时间。

2.3 硬盘分区和操作系统的安装

硬盘分区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一个比较难于掌握的知识点,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对硬盘分区的格式要求不尽相同,各种分区工具也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假如让学生在主机硬盘上练习分区,反复的硬盘初始化对物理硬盘影响很大,容易造成硬件损伤,缩短了硬件设备的使用寿命,极大的消耗资源。利用VMware Workstation建立虚拟机,在虚拟机上进行操作就不会有任何的损伤,也能达到和真实机操作一样的效果。既可以充分学习、使用、测试各种分区工具软件,模拟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硬盘操作的各种问题,又不会影响到真实操作系统的正常使用。同样还可以学习其它常用的底层操作软件,在节约教学成本的基础上开阔了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掌握到前沿的技术,一举两得。

操作系统的安装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能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维护及故障诊断的技能。在虚拟机上安装操作系统可以不需要光盘,通过制作ISO镜像文件就可以完成相应的操作,避免了耗材的浪费。

通过已安装虚拟软件的计算机,可以方便的对各种类型的操作系统进行安装和配置。实验时,常用的操作系统可直接运行安装在本地硬盘上的虚拟机,而放置在网络服务器上的虚拟机使用前应先复制到本地硬盘上方能使用。通过对操作系统的安装,学生可以掌握各种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方法和相同操作系统之间不同的安装选项差别。这样既不影响真实操作系统的使用,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通过VMware Workstation我们可以真实的演示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整个安装过程可以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利用VMware Workstation的视频捕捉工具将安装过程录制下来,供学生课后自学。

2.4 操作系统的配置、备份、还原

在操作系统的配置过程中,经常要重启计算机,而大部分实验室都配置了即时还原软件,重启后对主机所做的设置将被还原,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使用VMware Workstation只是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可以在不重启的基础上对操作系统进行方便快捷的切换,不会受到主机的影响,很好的满足教学的需求。

随着应用软件的日益庞大,安装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后的备份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使用Ghost对系统进行备份和还原变得越来越普及,而Ghost操作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它将硬盘的一个分区或整个硬盘作为一个对象来操作,可以完整复制对象,并打包压缩成为一个映像文件,在需要的时候,将该映像文件恢复到对应的分区或硬盘中取代损坏的系统。在虚拟机上进行Ghost实验可以解决备份和还原系统中对计算机带来的损耗,对主机系统无任何影响,并能让学生快速掌握Ghost的使用。

2.5 病毒的测试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查杀病毒成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重点内容。一方面,由于需要评测病毒对不同操作系统的影响程度,所需的设备较多,搭建系统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对病毒进行测试,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系统崩溃而无法运行,这对病毒测试人员而言工作量大,甚至影响正常测试。

这样虚拟机就成了最好的实验平台。通过虚拟一个CPU、虚拟CPU的各个寄存器,甚至将硬件端口也虚拟出来,用调试程序调入病毒程序,放到虚拟环境中执行。这样通过内存和寄存器以及端口的变化我们就可以了解病毒程序的执行过程。当虚拟机的系统文件感染了病毒时,不用频繁安装新系统,也不用担心自己计算机上的数据安全,在虚拟机上做实验与在真正的计算机上做实验效果是完全一样的。通过观察研究,学生了解了病毒在计算机中的运行原理,掌握其运行特点,提高了查杀病毒的能力。

3 结束语

经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使用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软件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构建虚拟实验平台,给该课程实验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虚拟机技术的应用体现了计算机教学开放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验设备以及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安全性,并且能够促进学生自主研发式的学习,满足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验的教学要求,对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锦材,邱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周军.虚拟机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0(2).

[3]陈小勇.浅谈虚拟机技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维护;维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TH722

1 技校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现状

1.1学生缺乏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的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计算机产品也在不断更新,但是技校学生所使用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与现实应用中存在较大的差距。技校学生很多都使用笔记本,也有部分同学根本就不用电脑了,直接用手机取代电脑了。由于笔记、手机一般来说较难拆卸的,并且内部的电路元器件基本上都是焊接在一起的,所以,拆解起来是相当困难的。其次现代计算机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了,很多主板都是集成化的,如:网卡、声卡、主板等集成在一起。使用大规模集成元件,这样不利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拆卸练习。而能够供学生进行拆卸的老式台式计算机却不多,其实这些老式台式机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拆卸练习的最好材料。所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技校学生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技术掌握的不够,也使得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不感兴趣,如: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插拔内存条、系统蓝屏以及黑屏现象都无法自行解决。

1.3学生缺少动手实践

由于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工作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关系到硬件组装与软件维护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经验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掌握。再加上受制于现有的条件,技校學校在经费、管理以及观念上不够重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技校还没有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所以这就使得技校学生无法很好地对于计算机的原理以及内部结构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更加谈不上对计算机的维护工作了。而课堂上更多的讲授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动手实践的内容较少。这样不利于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的精髓。

2硬件组装与维护策略

2.1树立正确的硬件组装和维护思维

一方面需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开关机习惯。当硬件发生故障时,我们第一个要分析就是产生故障的具体原因。前提是要排除人为的误操作,最快的办法就是系统帮助功能或者直接到互联网上寻找解决方案。

另一个方面需要寻找一些老式电脑,因老式台式电脑很适合于初学者练习硬件组装,通过拆解和组装来学习硬件的组装知识,提高技校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计算机主机内的硬盘是十分重要的部件,由于硬盘上存储了许多有用的数据,而保存数据的介质是属于磁材料。假设将计算机放里离磁场较近地方,那么硬盘上数据很有可以出现丢失,甚至造成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所以,当计算机出现这种故障现象时,那么我们需要确定其硬盘受到某方面电器的干扰,我们可以分析原因,并找到排除故障的方法。

2.2 多参加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建议利用学生平时的中午和傍晚课余时间要求学生多参加组装实践,如:可以安排三人一组的方法,分块负责硬件实验室日常维护以及保养工作,包括清理电脑主机灰尘、显示器消磁、安装新系统,对一些有故障的计算机在教师的指导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维护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周末的时候,自行到电脑城去组装一台计算机。或者自己列好计算机硬件清单,到电脑城或网上直接购买计算机配件,然后自行组装。通过类似这样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硬件组装能力。还可以结合硬件教学内容,根据个人不同配置需求,自行模拟选配硬件,然后再进行分组讨论。使大家都可以熟悉硬件,从中学到更多的有用的知识。

3技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作实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作为技校计算机专业中的一门实践课程,也是技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由于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以及强大的实用性。所以,需要不断地提高技校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下面分享一点计算机硬件维护心得。

3.1计算机硬盘故障的处理技术

计算机硬盘故障是属于常见的硬件故障之一,通常可以使用直接替换的办法来测试,但是有时简单地替换硬盘是无法彻底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在维修过程中,一定需要客观分析以及判断故障真正原因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出现的问题。例如,计算机的扁平信号与电源线连接不到位时,有可能出现硬盘的故障。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关闭电源,拆开主机箱,认真检查计算机的数据线或电源线是否因接触不良或者灰尘太多了。另外,还需要确定集成驱动器接线正常。通过对上面的认真检查,一步一步的排除硬盘的故障,尽量减少对硬盘的更换处理。

3.2 计算机内存故障的处理技术

计算机内存故障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这个故障有可能会使计算机在运行中出现蓝屏的现象,从而影响用户正常使用。假如计算机的显示屏无法显示或者出现蓝屏时又或者出现相关提示语,并且计算机机箱发出异常声音时,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是计算机内存出了故障。出现这种故障时,我们可以使用拔插检测法来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如果有多条内存条时,不要一次性拔出全部内存条。建议一条一条轮流拔出,然后,再通过重启动计算机的办法来排除故障。一旦发现是内存条问题,那就需要更换内存条;如果不是内存条问题,那就需要对其它硬件进行拔插处理来排除故障,直至问题真正解决为止。

3.3 CPU 故障的处理技术

由于计算机启动后,短则需要运行数分钟,长则可能持续使用数十个小时,那么长时间运行有可能会导致 CPU出现故障,在严重情况下,会造成计算机报废。一旦发现CPU 故障,那么就需要检查 CPU 的散热器,确保风扇上没有灰尘附着,保证风扇能够正常的运转。所以,散热器是否良好有可能会直接影响 CPU 的寿命与性能指标。在维护计算机时,需要避免CPU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同时要确保运行环境良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人的工作、生活都与计算机息息相关。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计算机的软硬件比较容易出现故障。为了能够确保计算机可以正常运行,我们一定需要日常加大对计算机的保养和维护的力度。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最大程度上延长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逯学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8):13-14.

[2]朱凤明.基于实际案例的计算机组装及维护分析[J].硅谷,2013(19):131-13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总结 篇4

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联系到实践,再把实践运用到实际。通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我感觉自己的硬软件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首先老师制定的实训课题十分合理贴切,既有基础,又有拔高。

一.计算机硬件的认识与组装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这一实训中,我感觉教训很大。因为我把我们那组的计算机给搞坏了,具体是CPU风扇不转了,原因可能是CPU风扇坏了。组装因硬件不同而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CMOS与BIOS参数的设置这个实训是十分重要的,这次实训还算比较成功的,按照课本的上的内容和老师的步步传授一步一步进行的。但是困难还是有的,界面单调,语言障碍等,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得多多实践。

三.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在计算机组装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不分区不格式化就不能安装操作系统。在这个实训中,我们在进入DOS系统时出现了问题,因为Fdisk命令只能在DOS环境下运行。

四.操作系统的安装是我最喜欢的实训项目,曾经多少次因为不会装系统而无奈。其实装系统并不是我原来想象中那么复杂,只要练习数遍就可掌握个八八九九。在这次实训中,我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在下面我练习了好几次。但是操作系统处在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安装仍需虚心学习。

.五.微机的维护与优化是一个拔高的实训项目,也是一个很模糊的实训项目,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维护与优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多遇到问题,才能多解决问题。

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与在实际运用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所以有些问题不但要深入地理解,而且要不断地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一切问题必须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而在解决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自己在飞速的提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 篇5

[关键词]计算机 组装与维护 一体化教室 建设与思考

一、什么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体化教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体化教室从职业教育角度来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环境。即教师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教学,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用真实的环境进行项目教学。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可以亲自组装选择部件、组装计算机、安装软件、进行BIOS设置、维护计算机的运行并检测和处理计算机的故障。这样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基本知识的理解,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并且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该教学环境自主学习。

二、为什么要建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体化教室

1.这是岗位群中实际工作的需求

目前,计算机是各个行业中必备的工具,如果在工作中不能正确使用和维护计算机就会对实际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是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作为实际工作中的岗们未来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本专业的专业技术,还需要掌握与本专业技术密切相关的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就是在各个行业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是目前岗位群中实际工作的需要。

2.这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际教学的需求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大部分教学内容需要反复练习、反复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针对计算机运行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体化教室教学环境中,教师能够很好地理论联系实践,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用实际的组装与维护环境,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授课内容进行有效地组织。因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一体化教室。

3.这是计算机类似课程培养人才的最有效的手段

职业院校培养的计算机都属于应用型人才,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的相应的应用,作为各类工作人员,在做好本专业的工作时,要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适合本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资源,也就是说要有好的教材、课件、教案、考评方案等等。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而目前一体化教室就能满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的需求,也只有利用一体化教室才能能更好的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有效地培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人才。

三、建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体化教室要考虑的因素

建设一体化教室的目的就是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练,在练中精,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这里蕴涵着丰富的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建立一体化教室需要我们去具体解决职业教育及课程领域中的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应实现的最终行为,是预期的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可以促使教学活动向期望的教学成就靠拢,并衡量教学学策略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因此清楚地表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满足当前各行各业劳动者对在相应的职业工作中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业必备的工具,而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如何更好的使用计算机已经成为职业工作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2.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教学任务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传授理论知识,由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与工作的更直接的关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有限,要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就需要我们设计科学合理教学任务。根据这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获得关键的技能,让理论与实践联系更紧密。

3.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境的设计

教学情境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学生学习的“情形”和“环境”,一体化的教室需要相应的教学媒体和环境,应该设置尽量真实的现场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真实工作相一致的学习任务。

我们可以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让同学在真实的环境和多媒体教学现场中掌握计算机中每一部分。为了充分与目前计算机市场接轨我们可以引入互联网,让学生再模拟当前的配置,根据自己的需求,应该如何选择。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也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杀毒软件进行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训练,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讲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学习这门课程的关键内容,我们在一体化教室设置多种软硬件的故障现象,通过多媒体讲解每一种故障现象的处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处理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情境的分析,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体化教室需要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台各品牌各型号的计算机配件,同时为了学生在学习中及时了解目前流行的软硬件技术,该教室还要接入互联网。

4.对这门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

计算机组装维护这门课程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课程性质的要求,这门课程的性质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收到良好了的教学效果。这门课程可以用四阶段教学法,即教师首先设置教学情境,然后老师演示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让学生做的过程中知道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最后老师布置练习任务对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练习总结。部分内容还适合项目教学法、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角色扮演法。

四、怎样建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一体化教室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场所,教师应当根据以上考虑的因素,为学生设计一个尽量真实的,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用现有的实习实验设备,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取得相应的专业技能,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体化教室应该需要如下几个区间:第一,部件展示、模拟交易区;第二,硬软件组装、维护区;第三,多媒体教学、讨论区;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最关键的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 篇6

一、创新的必要性分析要想明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教学创新的必要性,首先,要了解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关于计算机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互相关联,并能够在准确分类和选购的基础上保证计算机使用性能和组装维护的有效性,而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基础性、实践性、理论性相统一,入门容易学精困难,要想真正做到精通,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技能经验。其次,了解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对该课程的投入和重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学生学习韧性不足、内驱力弱和运用能力较差。韧性不足主要指学生在进行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缺乏钻研精神,往往只是浮于表面,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很难做到深入分析和探索。内驱力弱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于该课程未来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对自身能力提升的作用认识不够,往往认为维护师、组装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属于基层岗位,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前景不乐观,从而导致对该主干课程重视度和积极性下降。运用能力差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落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和对实际工作的不了解等方面,如果不能将学习主动性交还给学生,真正将学生放置于中心位置,必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和目标。总而言之,对于该课程的创新迫在眉睫,只有树立实践创新、知识创新和教学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全方位地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创新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区别于传统的黑板教学和实习教学,是一种专门针对技能培训岗位教学的创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学生的活动范围进行适当的扩大,将老师的信息输出转变为理论指导,学生由单纯效仿转变为积极地制定计划和思考问题,彻底实行和推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全面动手能力。其基本原则是在课堂中实施合作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和跟进自己的学习进度,教师将信息输出转换为探讨知识来源和查找相关问题等。在该教学方法中教师负责提供信息、回答问题和引导。具体的实施阶段可以分为帮助学生找出引导问题、指导制定详细的书面工作计划、探讨如何实施工作计划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跟进计划的完成进度和质量、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的经验总结和不足之处的评定。具体的引导文教学法实例如表1所示。

(二)创新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发展为引导文方法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它不仅将传统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模仿的现状转变为主动完成任务和独立解决实际任务中的互动式教学,同时还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培养的有效性和学习状态的持续性进行了有效地维持,是符合现代技能教学的先进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1)教学设计符合技能培训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学习任务和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基础,拉近了学生与社会工作之间的距离,通过对任务的详细划分和逐步完成,提高了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独立性。(2)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加丰富和灵活,具体包括相关案列的示范、图片及视频的演示、专业人员的串讲和老师的耐心指导等,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在轻松友好的环境下将应用知识进行深入的综合,探索研究出更加快捷、有效和创新的解决办法。(3)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基本特点进行模块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课程的连贯性和教学目标的稳定性,通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使学生不断在内力推动下积极完成计算机各模块、硬件及组成的知识学习和掌握,加强记忆的有效性和长久性。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环节包括任务创设、任务分析、任务执行和任务评价等几部分。对于任务创设,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知识实际出发,提出一个既具有一定挑战性,又必须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才能完成的任务,而对于任务难易程度的拿捏,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此外,任务的创设还应与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生活与学习等密切相关,就计算机的系统安装而言,其任务的创设可以选择Win7系统的安装与驱动等。对于任务分析,要使学生充分明确任务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独立进行任务的细分和方法的选择,就系统安装而言包括安装方式和系统的版本选择等。

任务的执行包括学生的独立实践和教师的辅助,就系统安装而言,实践过程应该注意的是光驱启动方式的护改,安装完成后的硬盘分区和相关驱动的处理等。任务结果的评价是教学模式探索和经验总结的关键,也只有在不断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使这一模式更加得成熟,教师可选出两三位或两三组学生进行详细的评价,如缺陷的完善和解决方法的归纳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间接的表达和深入的交流,理解和分享他人的优点,改进自身的不足。通过上文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堂教学创新必要性的简单分析,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该课程重要性的理解,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想要从根本上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就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变得更加实用。

计算机硬件组装及维护技术的探讨 篇7

计算机硬件是由电子和广电元件、相关计算机系统中的机械等组合而成的多种物理装置总和。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为主机箱和外部设备。其中, 主机箱内部主要包括主板、内存、硬盘驱动器、光驱、电源、连接线和各种扩展卡;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主要有显示器、鼠标、键盘和音响等, 通过结构与连接线将这些外部设备与主机连接起来。

2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程序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过程包括以下9步: (1) 打开主机箱的箱盖, 将主板固定在机箱里并拧紧螺丝。 (2) 安装电源。机箱电源通常安装在机箱内侧的左上方, 并用4颗螺丝。需要注意的是, 电源风扇是朝机箱外的, 进而起到有效的散热作用。 (3) 安装CPU。CPU是主板上的核心部件, 由于CPU的针脚较细, 容易损坏, 所以安装时一定要细心、谨慎, 且对位入座。CPU的发热量较大, 为了增加散热功能, 建议在CPU的背面与小风扇间涂抹散热硅胶后, 再固定风扇上的4颗螺丝或挂钩。另外, 还需要将风扇电源线接入主板对应的接口上。 (4) 安装内存。将内存条安装在主板的插槽上, 插槽两边各有一个扣, 可扣住内存条。需要注意的是, 内存条缺口与插槽对应整齐后, 垂直压下内存条即可。 (5) 安装硬盘。硬盘需要用4颗螺丝固定至机箱前中部, 同时, 需要将硬盘数据线和电源线分别接至主板和机箱电源, 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功能。 (6) 安装显卡。将显卡对准主板上的显卡插槽接口向下压, 并用螺丝拧紧。 (7) 连接控制线。确定主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开机键、重启键与主板接口的连接位置 (有对应的英文单词) , 并区分正负极之间的连接。“HDD LED”指硬盘灯, “PWR SW”指机箱外开关机的电源线, “Reset”指重启键, “Speaker”指主板喇叭线, “Keylock”指键盘锁的接口线, “Power LED”指主板电源灯的接线。 (8) 安装机箱外部设备。主要外设包括显示器、鼠标、键盘、音箱、光驱和连接线。 (9) 接通电源, 观察计算机屏幕显示的情况, 正常后安装操作系统。

3 计算机硬件故障的主要处理技术

3.1 计算机硬盘故障的处理技术

计算机硬盘故障是常见的硬件故障之一, 通常采用直接更换的办法处理该问题, 但简单地更换硬盘并不是彻底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式。因此, 在维修过程中, 需要客观分析和判断故障, 才能彻底解决出现的问题。比如, 计算机的扁平信号与电源线连接不到位会造成硬盘故障。此时, 我们需要先关闭电源, 打开主机箱, 检查计算机的数据线或电源线是否存在脱落的现象, 同时, 还要确定集成驱动器是否连接正常。通过上述检查, 可排除部分硬盘故障, 避免在不必要更换硬盘时更换硬盘。

3.2 计算机内存故障的处理技术

计算机内存故障是常见问题之一, 该故障会直接造成计算机运行中断, 进而影响客户使用。如果计算机显示屏没有信号显示或出现相关提示语, 且计算机机箱发出异常声音时, 即可以初步判定为计算机内存故障。出现该故障时, 应采用拔插检测法判断故障, 但只能拔出部分检测, 不可一次性拔出全部内存。随后可通过重复启动计算机确定故障的根本源头。一旦确定故障的源头为内存条故障时, 就需及时更换内存条;如果不是内存条故障, 则需进一步检查插槽是否存在故障。由于内存条是计算机的核心元件, 其出现内存故障时不可掉以轻心, 必须仔细排查故障后, 才能避免对其他元件造成不利影响。

3.3 CPU故障的处理技术

计算机启动后, 短则运行数分钟, 长则持续运行十几个小时, 长时间运行会导致CPU故障, 严重情况下, 会造成计算机报废。一段确定CPU发生故障, 就要检查CPU的散热器, 确保风扇上没有灰尘附着, 保证转速正常。此外, 由于计算机的工作时间一般较长、承受压力较大, 因此, 散热器的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CPU的寿命和性能指标, 这就需要我们经常检查、保养散热器。如果有必要, 则可更换散热器。在维护计算机时, 要避免CPU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 及时清扫相关部位的灰尘, 确保运行环境良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计算机息息相关。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 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易出现各种故障。为了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 我们必须认真组装硬件系统, 加大对计算机的保养和维护。只有这样, 才能从最大程度上延长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使用寿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在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 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组装和维护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CPU,硬件维护,内存条

参考文献

[1]逯学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08) :13-14.

[2]朱凤明.基于实际案例的计算机组装及维护分析[J].硅谷, 2013 (19) :131-132.

[3]黄永刚, 蒋玉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探讨[J].硅谷, 2012 (03) :175.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式探讨 篇8

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带来多感官、多种类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要求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中,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展示台、VCD、录像机等设备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示范,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大了信息容量。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利用人机交互,可以即时获取信息反馈,灵活控制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还能弥补传统教学中语言、文字描述、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其核心是通过多媒体的作用,实现教学信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动和互动;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实现教学相长。

二、引入先进的教学策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较弱的现状,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法,尝试进行建构性的教学设计,效果十分理想。在“软件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及硬件系统检查”这一章节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

开机启动中常遇到的故障:插头插座、配件接触、致命性的硬件故障、非致命性的硬件故障。

2.确定问题

引导学生遵循“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先软后硬”的原则,通过“看一看”(计算机显示的错误信息判断致命性的故障)、“听一听”(计算机发出的声音判断非致命性故障)的方法来确定故障所在。

3.自主学习

由学生通过掌握的故障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信息资料,运用技术设备判断故障存在的原因,与同学或教师确诊并着手解决问题。

4.协作学习

将“安装准备及系统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汇总,展开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解决故障的方法给予检测、评价和记录,然后归纳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总结本次实验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教材建设,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计算机业界的摩尔定律“芯片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与功效每18个月翻一番”,说明了硬件发展之快。而教材的更新周期往往是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相比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及时增补最新的硬件知识和装机技术。在选择教材上首先应选择适合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材。另外,课程责任教师或任课老师必须经常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自行编写新教材,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确保教材内容的知识性、新颖性和开发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软件的安装和处理各种微机故障。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教学。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制定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使学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近几年来,我们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学生进厂、进企业“工助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代岗实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十分明显。

五、改革考核方式,增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

在考核时,应侧重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完成课程项目、编写项目计划等形式代替课程的考核。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学生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经验。考核内容必须结合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涉及该职业岗位技术所必需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可进行专项技术或综合技术要求考核,为学生更新观念、确定继续学习方向、职业定位和选择提供保障。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CITT)和职业工种鉴定等,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双证”或“多证”毕业。以此引导教、学双方按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需要,突出操作技能和实用技术的训练,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上一篇:那时我成功了作文600字下一篇:议论作文材料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