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

2024-04-23

市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共5篇)

市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 篇1

(摘要)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中央举办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目的是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胡锦涛强调,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

胡锦涛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我们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进了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我国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社会形势总的是好的。

胡锦涛指出,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长期努力,加强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深化认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胡锦涛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胡锦涛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第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第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第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第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第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第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第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第八,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胡锦涛指出,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着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市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 篇2

同志们:

市公务员局、市行政学院举办这个卫生领域专题研讨班, 给我一个“命题作文”, 就是给同志们讲讲关于上海新一轮医改的事。今天名义上是授课, 实际上主要是和大家就医改中的一些关键和难点问题, 进行比较系统的交流。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 上海新一轮医改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上海卫生事业发展和市民健康水平提高, 乃至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分管副市长, 我由衷感到高兴。在这里, 我代表市政府, 向在座各委办局领导、各分管区县长表示诚挚的感谢!

今天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上海医改面临的形势, 以及对此我们相应的改革思路;第二个是当前本市医改重点任务;第三个是就推进医改重点任务落实提几点要求。

一、上海医改面临的形势与改革思路

医改是一项世界性难题, 这方面已形成普遍共识,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中国式解决办法来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可见, 推进医改不仅需要勇气, 更需要智慧。这里, 我重点围绕“上海新一轮医改改了什么”、“接下来改革难点在哪里”以及“我们的改革思路是什么”这样三个问题, 和大家作一交流。

第一个问题, 新一轮医改改了什么?

从2009年开始, 我们根据国家统一部署, 启动了新一轮医改, 先后推出了“医药分开”试点、投入补偿和监管评价机制、医保支付制度、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家庭医生制度、卫生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经过五年多努力, 可以说, 较好地完成了医改阶段性任务, 不仅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医疗服务可及性有了较大提高, 群众看病就医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也得到了初步缓解。下面, 我从医疗服务对象与供给方两方面, 概括地做一梳理:

首先, 从医疗服务对象角度, 主要是抓了“四个基本”:

一是完善基本医保体系。对原有各类医保制度进行整合归并, 现在三类基本医保 (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 的户籍人口参保率达到96%以上。接下来, 我们在先实现新农合市级统筹基础上, 抓紧推进新农合与居保并轨。

二是调整完善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配药难”问题, 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础上, 前后两轮调整完善了本市基本药物目录。现在上海基药种类达到844种, 较好地满足了市民社区用药需求。同时, 积极完善药品招标采购体系, 推进基药“招采合一、量价挂钩”, 基药的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平均降低39%, 把这块实惠让利给老百姓。

三是提升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新一轮医改中, 我们围绕政府“保基本”的职责, 构建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 探索推广家庭医生制度, 初步形成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约诊疗、转诊服务、疾病管理”等基本服务模式。当然, 要从“软签约”过渡到“硬签约”,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是加强基本公共卫生供给。在医改中, 我们还特别注重加强居民健康管理, 努力把后端治疗环节中的压力, 合理地分解到前端的疾病预防控制环节中。为此, 我们在国家项目基础上, 针对上海疾病预防的实际, 新增了21项基本项目和3项重大项目 (新生儿疾病筛查、居民大肠癌筛查、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 , 受到市民群众欢迎。

其次, 从医疗服务供给方来说, 重点是抓好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优化布局与人才队伍建设三件事:

一是推动公立医院运行体制机制创新, 打好改革政策“组合拳”。在医改过程中, 我们逐步认识到, 只有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方向, 才能抓住医改的“牛鼻子”;只有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才能抓住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为此, 我们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一轮医改的重中之重, 去年先后出台“1+8”文件, 引导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方向, 抑制盲目“求大求全”、片面追求做大业务量的冲动, 建立科学的运行新机制。为支撑公立医院的体制机制创新, 各委办局给予了大力支持, 形成政策“组合拳”。比如, 对医院实行医保总额预付, 很好地对医保费用、药品费用进行“复合双控”。比如, 改革财政投入补偿机制, 努力做到“按需投入、合理补偿”。又比如, 分批调整了4 000余项医疗收费价格, 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 对改革形成有力支撑。

二是抓住资源布局调整主线,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在结构布局上, 过去五年中, 我们实施了郊区三级医院建设“5+3+1”项目, 现在基本实现郊区每个区县都至少有一家三级综合医院, 老百姓不出郊区, 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当然, 接下来, 我们总体考虑是不再增加三级医院的数量, 而是优化整体布局。又比如, 启动瑞金-卢湾、新华-崇明等医联体试点, 但我感觉, 现在的医联体还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模式, 距离“分级诊疗、有序转诊”目标仍有较大距离。还有, 在鼓励引导社会办医方面, 我们在医疗机构审批、大型设备配额、医保定点等方面都已经明确了相应扶持政策, 努力打破“玻璃门”, 现在浦东、新虹桥两个国际医学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在功能布局上, 积极推动部分二级医院功能转型, 杨浦区老年医院、宝山区一钢医院等, 都已成功转型为康复医院。

三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上海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在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现场会上, 被作为典型经验加以推广。加上我们推出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可以说, 基本上形成了较完整的职后教育培训体系。关于这方面情况, 我在今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已做过介绍, 这里不再具体展开。

第二个问题, 接下来的改革难点在哪里?

分管卫生工作以来, 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医改之难, 不仅“任务重”, 有许多迫在眉睫的事情, 等待我们破题;而且“底子薄”, 很多基础性工作也需要我们从头做起。医改究竟难在哪里?我思考总结了五个关键词, 也就是“秩序、方式、管理、机制、共识”。

首先, 难在秩序, 改变当前混乱就医秩序不可能一蹴而就。较典型的问题是, 过去我们搞“一张卡走遍天下”, 当时出发点是方便居民就医, 但回过头来看是走错了路。现在, 老百姓生了大病小病都往三级医院跑, 大医院人满为患、不堪重负。但你现在要求老百姓马上不要跑大医院了, 也是很难、并且也是不现实的事。接下来, 我们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秩序, 只能是逐步地推动就医秩序“软着陆”, 慢慢还清“历史欠账”。

其次, 难在方式, 当前医院发展方式仍不尽科学。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卫生界流行的是“把医院做大做强”, 医院忙着“跑马圈地”、不断扩张, 院长们最关心的是门诊数、手术数, 是业务量有多大。当然, 出现这种情况, 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有着历史原因, 但时至今日, 这种思维还在不同程度延续。比如, 有些医院院长、区县长和我交流时, 还是想着怎样把医院升级、怎样扩大医院规模。对此, 我有很深的感触, 要改变这种惯性思维是何其之难。现在医院已经人满为患, 不仅医务人员不堪负担, 患者也很不满意。对这种不合理状况, 我们必须作出制度安排, 推动医院建立科学发展方式。

第三, 难在管理, 医院管理的“粗放式”直接影响上水平。医疗服务面广量大, 环节多, 专业性强, 如果精细化管理“缺位”, 结果是无法想象的。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曾经问过一些院长, 他们都回答不出医院的运行成本是多少。如果把医院比喻成现代企业的话, 作为企业总经理, 连运行成本都不清楚, 还怎么谈质量与效益?现在很多医院, 普遍忽略过程管理, 忽略医疗质量的内控机制。对此, 我们必须下大力气, 推动医院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第四, 难在机制, 体制机制还未与医院科学运行“同向而行”。比如说薪酬制度, 我听到很多医生抱怨, 说自己是“干着投行的话, 拿着快递员的钱”。客观来说, 医护人员的收入并不算低, 但他们的收入, 都是靠比常人更多的辛苦, 以及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换来的。而且, 突出的问题是, 收入与绩效“脱钩”, 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不同科室、不同医护人员之间, 收入结构和比例也不尽合理。对此, 我们必须在接下来改革中着力加以破解。但是在座同志们也都知道, 真正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仍面临许多难点和障碍有待突破。而要真正创新体制机制, 确保与改革同向而行,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五, 难在共识, 对医改的社会共识还远未形成。一段时间以来, “医闹”事件频发, 医务人员被打事件时有发生, 这当中, 既有医患之间沟通不足的原因, 但更深层次的是整个社会大环境中不利因素向医疗卫生领域的传导。与此同时, 一些医务人员的合理待遇保障不够, 导致他们对医改有不同程度的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由此可见, 不仅社会上还未形成改革共识, 就连医疗卫生系统内部也非“铁板一块”。加上当前医改进入深水区, 触及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 社会期望值越来越高, 凝聚改革共识, 无疑要付出更大努力, 做更多的功课。

第三个问题, 我们的改革思路是什么?

医改越是困难, 我们越不能绕道而行、避重就轻, 必须认真回答好“为什么改”、“怎样改”和“改什么”这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分管卫生工作一年多来, 我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反复研究, 从顶层设计角度来构架医改。我认为, 下一步深化医改的基本思路, 是要抓好“转方式、立秩序、建机制、促联动”这十二个字。

第一, “转方式”。就是将发展方式和目标, 从做大业务量的外延发展向内涵提升转变。现在, 医院不断扩张的方式已走到“死胡同”, 医院承载力不堪重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 过去政府投入少, 导致医院趋利严重。上海作为“医疗高地”, 全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患者来上海看病就医, 刚性需求大。但我们自身的推波助澜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 我们在构架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模式时, 明确提出要转变公立医院的运行方式, 建成运行效率高、医疗质量好、服务水平优、发展活力强的公益性机构。

第二, “立秩序”。就是构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合理分工、有序转诊的科学医疗体系。基本考虑:一是构建纵向分层、梯度就医的医疗体系,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卫生中心—三级医院 (专科) ”三级架构下, 通过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和医疗联合体建设, 打通三个层次, 逐步落实社区首诊、逐级转诊。二是构建矩阵医疗体系, 即在完善基本医疗基础上, 一方面抓精神卫生、妇幼等医疗资源配置, 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抓老年护理、康复、舒缓疗护等医疗资源布局, 部分缓解三级医院人满为患、急诊室压床等问题。这样, 一手抓结构、一手抓功能, 努力缓解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问题。

第三, “建机制”。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外部支撑机制与内部管理机制。从外部来看, 政府是公立医院举办者, 将通过改革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机制等来支撑医院发展、确保改革方向与效率;同时, 政府也是行业管理者, 要通过制定规划、优化资源布局来规范引导医院发展。从内部来看, 公立医院也要根据体现公益性的总体要求,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人事、评价、分配与质量控制等机制。

第四, “促联动”。就是统筹医疗与医药、医保、价格的联动协同, 为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的任务。我们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不能仅仅盯着医疗, 还要解决好与医保、医药管理以及价格机制的联动。

这是我要讲的第一部分内容。

二、上海医改的重点任务

新一轮医改中, 我们既不折不扣完成国家“规定动作”, 又结合上海实际推出了很多“自选动作”。医改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牵一发而动全身, 可以说是内容繁多、任务较重。对此, 在医改实施中, 我们重点聚焦三个方面:一是以卫生规划为引领, 二是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关键, 三是以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为基础。

第一个重点, 关于卫生规划引领。

一个区域的医疗资源布局, 必须与区域卫生发展实际状况、群众对医疗服务的现实需求等相匹配, 这样才更加科学合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我们花了大量功夫, 努力改变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但到了目前阶段, 我认为突出的问题已经转变为, 公立医院无序扩张, 医疗资源配置结构不尽合理。为此, 下一步我们更多的精力, 要花在优化医疗资源的结构布局上。

出于这样的考虑, 本届政府以来, 我们编制了《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 (2011年—2020年) 》, 既解决各级医疗机构的数量及合理定位问题, 又着力解决医疗资源的结构与优化布局问题, 基本的目标是, 逐步构建形成“功能完善、配置合理、多元主体”的科学医疗体系。今天下午, 市卫生计生委还会为大家详细解读区域卫生规划。这里, 我只是简要介绍下规划的基本立足点, 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 完善体系。也就是让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找准自己的位子”, 在医疗服务供给上形成“多列纵队”, 形成“既分工合理、又优势互补”的良性发展格局。总体考虑是:对基础医疗, 着眼于可及性, 更加注重均衡布局;而对三级和专科医疗, 将着眼于辐射性, 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带动作用, 更加注重有序利用。

第二, 重点补缺。应该说, 在基本医疗这块, 上海医院的优势与特色还是比较明显的, 但在老年护理、康复、精神卫生、妇儿等方面, “短板”突出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 我们考虑, 一方面, 对康复、老年护理等对承接三级医院压床病人、理顺就医秩序有关键作用的稀缺资源, 制定专项规划, 着力“补短板”;另一方面, 基于区域医疗服务需求分析, 推动区县编制各自区域卫生规划。通过这两方面规划, 来保证全市区域卫生规划实施与落地。接下来, 卫生事业的政府投入、行业准入等, 都严格以规划为依据。

第三, 多元主体。在规划中, 我们还注意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 重点打造浦东、新虹桥两个国际医学园区, 整合优质社会资本和医疗资源, 大力发展高端医疗服务, 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希望通过发挥社会办医的“鲶鱼效应”, “倒逼”和促进公立医院改革。

第二个重点,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

无论是医疗、医药还是医保, 都是以医院为载体。在公立医院改革上面, 我们聚焦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抓治理, 另一个是抓协同, 可以概括为两个“三”:

首先, 优化治理机制, 重点处理好政府、办医主体、医院三者关系。

实现科学、有效的治理, 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部门、办医主体与公立医院三者之间关系。对此, 我们在医改中相应的制度安排是:

一是政府部门定位于“掌舵者”角色, 集中抓好规划、投入、监管、评价等宏观管理。除了前面说到的规划之外, 重点抓住两个关键环节:第一个是综合评价。在改革中, 我们努力建立涵盖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医院管理、社会满意等指标的评价体系, 变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 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以此保证医院公益性方向。第二个是综合预算管理。除了保障好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学科建设等之外, 重点改革财政补偿方式, 推行综合预算管理。基本考虑是, 把医院全部收入、支出都纳入预算管理, 统筹安排财政补贴与医院结余资金, 注重结果导向和绩效评价, 把财政补贴与工作量、服务绩效相挂钩, 引导医院更多关注服务质量、运行绩效, 实现增加投入与转变运行机制相结合。经过深入研究和测算, 我们认为, 在药价降低、医疗服务价格理顺、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益、医院坚持公益性方向、调结构转方式等前提下, 按照综合预算管理的框架, 对医院进行按需补偿, 并不需要增加过多的经费补贴, 政府完全有能力为转机制“买单”。

二是办医主体定位于“董事长”角色, 通过关键指标控制、绩效激励约束开展中观管理。重点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在下达医院全面预算的基础上, 用医疗收入、成本、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工资总额、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支出等5个敏感指标, 加强预算执行控制, 约束市级医院的运营行为, 逐步建立起高效、合理的经济运行机制。我们还从两个方面, 加强对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保障:第一个是抓院长绩效考核, 设定五方面23项量化指标, 并建立统一的医院管理平台和实时数据分析系统, 每月、每季度公布监测数据, 把院长们的绩效放在同一平台上“晒”出来, 实现目标管理。另一个是靠总会计师委派, 代表办医主体对医院经济运行加强监管, 加强过程控制。2012年以来,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这一机制, 重点抓市级医院“双控双降” (严控医疗收入和成本支出增长率, 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增长率) , 引导医院转方式、调结构、转机制,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去年门急诊均次费用仅增长3.1%、出院均次费用增长2.3%。接下来, 我们将继续坚持完善好这项制度安排。

三是医院院长定位于“总经理”角色, 集中抓好绩效、分配、质控等微观管理。重点是在抓好质量安全、服务效率、成本控制、绩效分配、学科水平、队伍建设等内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在4家郊区新建三级医院的综合改革试点, 我们感到,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需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完善质量和成本控制机制。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保证服务质量, 控制医疗成本, 规范医疗行为。第二个是完善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机制, 坚持“多劳多得”与“优绩优酬”并重, 把岗位工作量、医疗难易度、服务质量和效果、患者满意度等绩效考核结果, 作为收入分配直接依据。

接下来, 我们将在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过程中, 把这个科学的治理机制加以固化。

其次, 强化改革协同, 重点深化“三医联动”。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不能“单兵突进”, 只有与医保改革、医药管理、价格改革协同推进, 整体改革才能取得实效。

第一个联动, 深入推进医保管理科学化。进一步发挥医保对医改支撑作用, 重点是推进“两个科学化”:一是作为阶段性措施, 当前重点是推进医保总额预付的科学化。虽然实行总额预付不是一种最理想的支付制度, 但针对现阶段控规模、转方式的改革主要任务, 医保总额预付仍然是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是要在科学化、精细化上下功夫。为此, 我们研究建立了额度分配数学模型, 今年计划应用模拟, 与实际医保预付总额进行比照, 让总额预付更加科学、精细、合理。二是从长远考虑, 重点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科学化。我们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对二级以上医院选取17个病种, 试点按病种支付;对精神病患者住院, 试点按床日支付;浦东新区对新农合人群试点了按人头支付。下一步, 将针对长期“压床”的住院病人, 探索医保梯度支付方式改革, 引导就医行为合理化。最终目标, 是要逐步过渡到按人头为主、兼顾按病种的科学支付方式。

第二个联动, 建立健全药品和耗材招采、使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问题, 我认为, 不能仅仅靠取消15%的药品加成率, 更应通过“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等机制改革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来实现。为此, 今年, 我们下定决心, 选择3~4种医保目录内药品试行带量采购, 把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与仿制药, 放在同一平台上公开竞争。在目前尚没有完善的药品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情况下, 为保证带量采购药品的质量, 我们还反复研究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质量综合评价标准和过程监管办法, 一是建立质量评价标准, 分为门槛准入的基本指标和额外加权的筛选指标,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二是开展过程监管, 通过技术创新, 对投标时药品样本进行实时光谱留样, 建立样本库, 据此对实际供应药品随时加大抽检, 保证一致性。企业在参加招投标时, 必须对药品质量和接受监管作出承诺。有了这样的质量评价和监管体系做门槛, 我认为, 我们就有底气实行按最低价招标, 在保证供应的基础上实现优质低价。

同时, 我们还着力打造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两个“阳光平台”, 年内先实现业内公开, 今后逐步再向社会公开, 通过“晒”来倒逼医院行为规范。过渡期内, 对部分价格较高但疗效确切的贵重药品, 探索价格谈判机制、试行医保结算, 降低患者的就医负担。

第三个联动, 逐步建立系统、科学的医疗价格体系。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必须科学、系统设计, 才能有效支撑引导科学合理的医疗行为, 简单把药品加成平移到医疗服务价格上来, 很可能只是把“多吃药”变成“多住院”、“多检查”、“多手术”。在这一过程中, 重点要把握两个关节点:一是以成本核算为基础, 今年以来我们已完成了对4家改革试点医院多项医疗服务项目的实际成本核算, 并计划于明年完成全市市级医院的项目成本核算。二是合理确定各种比价关系, 包括各级医疗机构之间、不同服务项目之间, 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比价关系。下一步, 我们计划对上海全部4 500余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新一轮全面梳理, 制定三年调整计划, 采取“小步走、不停步”的策略来进行调整, 让医疗服务价格更好地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

第三个重点, 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这里就各位分管区县长普遍关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和大家做一交流。我认为重点是要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抓好“规定动作”, 也就是把市里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各项要求, 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二是要抓好“自选动作”, 也就是给大家充分的自主权, 在创新社区卫生服务上做到“有特色”。

首先, 抓好“规定动作”, 扎实落实改革重点任务。我梳理了一下, 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上面, 可能有这么五件事情比较关键, 也可以概括为五个关键词, 即“标准、人才、薪酬、投入补偿和信息化”。

第一个, 抓标准。这涉及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定位, 政府“保基本”究竟保在什么地方?应该说, 现在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此认识还比较模糊, 社区医生当中也有不少困惑。为此, 我们将努力通过制度安排, 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边界, 同时通过确定标准, 更好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

对此, 我们已初步研究制定深化卫生服务改革的指导意见及7个配套文件, 具体把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服务项目, 细分为六大类151项;对人员配置、床位设置、社区护理服务等, 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接下来, 政府投入,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价、补偿, 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开展, 就跟着这个走, 作为基本依据。当然, 我们也“留出口子”, 在进行备案后, 社区还可以开展一些延伸性、探索性的服务项目。

第二, 抓人才。这段时间我到区县调研, 跑了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与社区全科医生交流时, 我深切感到, 他们很有责任心, 工作非常努力, 是一支很不错的队伍。我反复给区县的领导讲, 一定要留住这些人才、用好这支队伍。首先, 我觉得是理念和认识问题。我们要为全科医生正名, 他们与专科医生之间, 不是层次上的高低, 而是专业不同、职能不同。

更关键的是, 我们要制度化保障, 让他们真正在社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对此, 我们已考虑作出相应制度安排, 包括:更加注重对基层基础投入。投入总盘子下去后, 鼓励区县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全科医生收入, 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倾斜。我们还将结合“两卫”绩效工资改革, 建立家庭医生岗位津贴制度, 允许区县在绩效工资之外, 可根据家庭医生服务情况, 给予增量补偿。在职称方面, 我们考虑把社区医务人员的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 进行较大幅度提高;对经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 优先进编。评价方面, 进一步制定好符合全科医生职业个性的评价标准。我们还将努力打通全科医生职业发展通道, 让他们更有职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第三, 抓薪酬。我们已经初步制定了“两卫”人员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 不过大家也清楚, 这块内容比较复杂, 还需要一个过程, 但请各位区县长放心, 我们年底就会把这个方案拿出来。方案综合考虑人力、技术、时间、责任、风险等因素, 设定不同服务项目的标化工作量, 作为薪酬制定的依据。基本考虑:第一个是科学合理核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 主要是把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实际倍数关系, 作为预期人均薪酬水平核定的指导线;第二个是核定实际可分配总额, 在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上, 按照标化工作量单价、实际标化工作总量和工作质量效果, 来核定实际可分配总额;第三个是强化绩效考核, 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为核心考核指标, 突出综合评价, 强调绩效的正向激励作用。

第四, 抓投入补偿。改革的基本立足点, 是突出全面预算管理, 通过理顺政府财政投入补偿机制, 一是实现按需投入, 二是实现科学合理的补偿。但基本的前提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真实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在这里, 我拜托各位区县长, 要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抓紧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落实到位。

第五, 抓信息化。在推进“医联工程”、上海健康信息网项目基础上, 接下来, 我们将全力打造上海卫生信息化“升级版”, 重点是抓深化应用, 通过发挥“制度+科技”作用, 与政府治理、医院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服务模式创新等有机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运用好信息化手段, 支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了信息化的技术支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医疗行为监管等, 才能更加有效、更加精细。

其次, 抓“自选动作”, 不断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这块是留给区县的“自留地”, 希望各区县结合区域和社区的实际, 加强个性化探索,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有特色”:

比如, 创新社区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区县可以根据社区居民的健康实际状况, 相应探索开展社区综合健康管理服务, 由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健康评估, 依据结果进行人群分类, 相应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又比如, 创新慢性病管理。在这方面, 一些区县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如长宁区通过医保预付方式, 按照家庭医生有效签约居民数, 结合慢性病管理服务质量和效果, 每月给家庭医生一定服务费作为激励。又如, 杨浦区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实施医保病人“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流程, 缩短了居民看病排队等候时间。对这方面的改革探索, 市里将全力加大支持力度。

我在这里只是先点点题, 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这篇文章, 还需大家开拓思路, 结合实际加大探索。市卫生计生委等部门, 要加大对区县的工作指导。

这是我要讲的第二部分内容。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当前,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大家工作在第一线,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借今天这个机会, 我也对做好下一步医改工作简单提几点要求。

第一, 要加强组织领导。希望各有关部门、各区县充分认识到医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根据国家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 全力以赴抓工作推进。市医改办要抓好对医改工作的综合协调、推进实施;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区县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 抓好具体工作落实。

第二, 要尊重基层主体地位。我们鼓励各区县在推进规定的改革任务基础上, 可以根据改革总体要求, 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体制机制改革各方面, 积极先行先试。尤其是在医药分开、薪酬制度改革等关键和难点问题上, 以及尚不具备全市推开条件的改革举措上, 充分发挥区县试点作用, 为全市改革积累经验。

第三, 市级层面要加强对区县的服务和指导。医改推进过程中, 各相关委办局及时听取区县的意见建议, 深入了解区县的需求和难处, 多想办法、出思路、给支持, 帮助区县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 要加强督导考核。市医改办要加强对医改工作落实情况的调研、督导和考核, 制订医改工作督导方案, 将改革任务分解至各部门、各区县、各单位, 定期开展督导和考核, 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市政府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纳入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考核体系。

同志们, 今天给大家讲这些内容, 就是希望大家进一步了解我们医改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也希望大家凝聚起共识, 共同努力, 让医改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让医改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市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 篇3

上重要讲话精神情况报告

2017年7月26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表后,我校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网上学习生活会、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认真组织传达学习,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报告如下:

一是重点抓好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在前期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收听收看、阅读浏览有关新闻报道,认真搞好个人自学的基础上,于8月19日上午,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组织学习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共文山州委督查室印发的《关于对各县(市)各部门学习贯彻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情况立项督查的通知》(文督字〔2017〕10号)文件精神。大家一致感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要求具体,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5年来党的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

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持续不断为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注入强大动力,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懈努力。会后,各部门负责人又组织部门所属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掀起了学校全员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良好氛围。

三是扎实抓好全体党员干部的学习。8月20日至8月23日,学校各党支部采取有力措施,开展了支部学习生活会,充分利用了网上党支部、支部微信群、QQ群、校园网站等多媒体方式全面铺开学习贯彻落实。在学习教育上,各党支部都专题原文学习了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同时还带领全体党员重温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相继颁布施行的中央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更深领会了中央实现了思想上和制度上的双重制约。大家都深刻体会到,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在党中央领导下,过去五年取得的各项成绩,特别是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从严治党方面取得的重要成绩。他深刻阐明了党的奋斗目标

为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力量。第三,要努力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引导教师将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优化环境氛围,引导教师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进一步落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各项重要举措,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管理服务水平,积极主动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市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 篇4

——在市管领导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

在正式讲课之前,我先讲三句话:第一,要十分珍惜进修的机会。毛泽东说过,“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干部的政治思想、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业的成败。在座的各位学员,是我市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干部。在当前全市各项工作亟待推进落实的重要时期,市里坚持安排大家来进修学习,不仅是要严格遵守原定的培训计划,更是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思想境界、理论素养、领导艺术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以更好地做好各自的工作。大家务必珍惜学习机会,认真仔细听课,集中精力学习,确保取得实效。第二,要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大家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相互间有的相对比较熟悉,有的相对接触较少。这次在一起学习一个多月,是一个增进了解、加深感情的好机会。要坚持多沟通工作,多交流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建立良好的同学友谊。第三,我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看望大家,并与各位作些交流沟通。各位学员平时工作繁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各自岗位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对此表示感谢和祝贺。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就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与大家作些交流和沟通,以更好地形成共识和合力,从而推进我市更快更好地发展,为跻身全国两百强、打造实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坚定实现两大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着重把握三个方面:

1、充分认清区域竞争的激烈性,切实增强发展的责任心。区域竞争形成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决定着群众的生活水平、干部待遇的高低。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1)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不进则退。我市处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面对的竞争十分激励,压力非常之大。①从经济总量来看。2005年,我市经济总量只有全省的0.5%,不到全省县域平均值的二分之一。②从综合实力排名看。2004年全省已有30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我市排在全国238位,综合实力处于全省的中下水平。③从发展的变化看。一些发达地区在经济越上一个新平台后,发展越来越快。如绍兴县、富阳市,近五年生产总值净增144亿元和75亿元,财政收入净增23亿元和17亿元,“雪球效应”十分明显。有些几年前与落后于我市的地区,如武义县、浦江县、天台县,这几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有的在主要指标上已超过我市。这些都说明,在激励的区域竞争中,不进则退,我们没有任何回旋余地。(2)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心。为了在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处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紧迫感,不断自我加加压。去年,市委市政府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跻身全国两百强”、“打造实力××”的两大新目标。即到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90亿元、财政总收入9亿,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两百强;到2010年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05年基础上基本实现翻番,生产总值突破13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000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2亿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投资300亿元以上,打造实力××。这两个目标的提出,目的在于激发全市上下的斗志,凝聚全市上下的合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紧迫感,强化责任心,不断提升我市的综合竞争力。

2、充分认清实现两大目标的有利性,切实坚定发展的信心。“跻身全国两百强、打造实力××”,有较大的压力。但是我们要充分看到,我市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而且当前的宏观形势对我市的发展总体比较有利。(1)从我市自身发展基础看,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在全国县域综合实力的排名由2000年的565位上升到2004年的238位,目前已经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发展新阶段。主要体现在:①基础增势更加强劲。经过近年的努力,我市发展累积的基础优势逐步显现,去年我市gdp达到73.7亿元,人均gdp突破1500美元;经济增幅势头强劲,gdp年均递增14%左右,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2.2%,连续四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开发区、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完善,“2+6”地方特色产业加速做强,一批规模企业迅速崛起。尤其是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引擎——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增加值突破3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家,其中千万元企业达到100家,亿元企业达到12家。②大投入滚动效应更加突出。近5年来,我市内外并举不断加大项目投入力度,形成大投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良性格局。“十五”期间我市共引进市外投资项目资金38亿元,向上争取资金5亿多元,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5%;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15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4.4倍,工业技改、基础设施、产业平台日益完善,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随着浙赣铁路电气化工程的顺利完工和黄衢南高速公路、“十一五”时期“三大百亿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大投入带来的滚动效应将继续推动经济快速增长。③内在潜力逐步释放。全市民营经济比重在95%以上。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民间资本的活力不断被激活,经济主体自主投资求发展的欲望更加强烈,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生态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相对优势日益显现,产业、城市、人口、资源的集聚度明显提高,旅游、房地产、商贸等服务业发展潜力逐步显现。所有这些,都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基础优势,将为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2)从当前宏观发展环境看,中央明确“十一五”发展主基调是保持又快又好,宏观经济继续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新一轮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存在;国内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快,资本、技术等要素溢出日趋明显;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支持的意见;衢州市确立了“跻身全国百强城市”有奋斗目标,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功能逐步得到发挥,这些都有利于我市乘势而上。

3、充分认清实现两大目标的艰巨性,切实坚定推进发展的决心。尽管我市有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但实现两大目标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存在较多的挑战。(1)要充分认清艰巨性。从市身全国两百强数据评估小组最近提供的《××市“百强”指标走势分析与2005年主要数据》来看,2004年是我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但却是2000年以来进位最慢的一年,这说明,位置越往前走,进位的难度越大。从国家宏观调控看,全国发展速度已进入平稳增长期,我市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速的可能性减少,特别是经济指标,进位的难度有所加大。从整体指标体系来看,还有不少指标位次比较靠后,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2)细化目标,务实操作。针对上述难点和问题,我们一方面要细化指标,将综合实力评价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各级各部门要对照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差距,找出问题,研究针对性措施。另一方面要强力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将指标进行再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去,树立进位目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为进一步做实做细工作,近期市里要召开一个跻身全国两百强的工作会议,逐项细化分析,细化工作着力点,同时还要同相关部门单位签订考核责任制,以更细更扎实地推进工作。

二、理清思路,明确加快发展的主攻重点和方向

各地的抓发展重点都大同小异,工业、城市、新农村、和谐社会等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加快发展的主攻重点和方向。作为我们欠发达地区,关键是在抓这些重点工作方法上能够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独特的做法,推动经济加快发展。

1、做强工业实力。近几年,我市工业实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在拉大。80年代初期,我市工业经济不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企业实力与萧山、东阳、兰溪等地不相上下,超过武义等地。但是,到去年,萧山去年的工业产值达1800多亿元,亿元企业有200多家;东阳工业产值达500多亿元,亿元企业达到23家,我们已经被甩在了后面。差距的产生既有区位、市场的影响,但是更主要的是我们没有抓住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或着说这一步我们慢了半拍,还没有形成高度的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起动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由企业集聚、产业联系、社会化分工、配套组织等要素构成,突出表现为“一县一业”的格局。产业集群经济特地鲜明,活力四射。比如,绍兴的纺织、永康的五金等等,据统计,我省产值在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100多个。其中,绍兴共有纺织企业6万家,从业人员60多万人,规模纺织企业销售100多亿元,占全国纺织行业的15%。而我市水泥、化工、机电等主导产业的总量在10亿元左右,集群的实力还比较弱,规模企业、专业化分工、服务科研配套组织等集群要素还不够健全。为此,我们要抓住集群经济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壮大我市工业实力。(1)要加速培育产业集群经济。今年,我市计划实现工业总产值170亿元,其中“2+6”特色产业要实现产值138亿元。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65亿元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50%以上,六大特色产业产值达到170亿元,并从中培育成2~3个新兴支柱产业。(2)要加速培育集群龙头。产业集群发展关键靠龙头带动,今年我市力争规模企业230家、亿元企业15家,争取销售收入超5亿元以上6家。到2010年全市规模企业450家以上,亿元企业30家左右,20亿元以上企业3家。(3)要拓展园区集聚平台。当前,在园区扩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园区+基地”的运行模式比较现实。我们要分类指导,因园制宜,积极探索园区、基地运作机制,做好扩容提升文章,加大招商力度,进一步产业拓展发展空间。(4)要构筑科技支撑平台。科技平台是赢得新一轮竞争优势的关键,它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支撑。围绕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着力构建企业技术研发平台、高新技术孵化转化平台、科技人才信息集聚平台等各种形式的科技支撑平台。政府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每年安排技改贴息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科技创新资金不少于200万元。

2、做特城市形象。城市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也包含城市经济、城市竞争力等。对我市来说,做精做特城市目的是不仅是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对外知名度,更重要的是突破市区这个小城市区划范畴,通过做精做特城市来吸引内外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各种要素的集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

(1)城市发展定位三句话。通过近年来对我们城市的一些了解和研究,我对城市发展的定位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比如根据××的产业、生态、文化的特点是否可以用“特色工业经济强市、生态文化旅游名市、开放投资兴业福地”三句话来概括。“特色工业经济强市”体现了我市产业的优势,产业发展是地方实力的支撑,如绍兴轻纺城、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城都是以产生来体现地方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名市”主要从我市发展的活力上去理解,今后××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点就是城市和旅游。“开放投资兴业福地”主要是从地方的发展环境角度来理解,通过我市产业、生态、城市、旅游等方面的特色来营造外来创业、安家等良好环境。

(2)做精做特城市三大举措。××城市要做精做特,我觉得应该从拉开框架、提升品位、完善功能三个方面入手。①拉开框架,建设“一江、两组团、六片区”。近几年,我市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拉大框架,我市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312.7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73.1平方公里。但是我们城市建设重点范围是围绕市中心向外辐射的15~25平方公里的范围。今后一个时期,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逐步形成“一江、两组团、六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江”是指滨江绿化景观带,“两组团”是指城市建成区和上余两个组团,“六片区”:城北发展片区、老城发展片区、城南发展片区、江东发展片区、上余发展片区和上余特色工业区块发展片区。按照这个框架思路有序推进,近期发展主要向北和跨江发展。②完善功能,建设商贸物流、教育卫生、旅游休闲三大集散中心。根据“六片区”不同的功能要求布局产业经济、行政服务、商业金融、教育文化、休闲旅游等功能区域。比如老城区我们的功能布局重点就是商贸服务功能,建设城市产业经济、行政、商业金融、教育文化、休闲旅游设施等功能区域。引导发展解放路服装一条街、鹿溪路超市购物一条街、解放南路建材一条街,引导建设休闲一条街、餐饮一条街等一批体现××特色风情的商贸街区,鹿溪路建设文化广场,构筑××旅游人流、商业物流的集散中心;城北新区是城市近期建设的重点区域,主要规划教育、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置文化娱乐用地,新建××大剧院、教育园区、体育中心、综合性医院等公共设施。③提升品位,强化生态和文化两个融合。一个地方设计理念可以借鉴、设计内容可以模仿,但是城市本身的生态、历史文化是独有的,这是区别城市特色的根本体现。城市要做精做特,主要靠山水生态渗透、历史文化融合两个抓手。首先,要用足用好山水生态资源,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把生态体现在入城口、广场、公园、小区等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上,营造显山露水、浑然一体的环境景观特色。其次,要强化历史文化与城市融合发展。要进一步把“一规两案”的规划理念导入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以“锦绣××、古道名邑”为主题把××的商旅文化、军事文化、船班文化、古瓷文化、古镇文化等一系列文化精髓串在一起,以浮雕、雕塑、诗词等有形的载体体现出来,将人文景观与古道历史相结合,更好地体现××的文化特色,做到有主题、有故事、有内容、有载体,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

(3)城市建设三大抓手。①高起点规划。我认为城市规划要确立一个内外结合的理念,既要善于引进先进设计理念,更要结合当地的实际,防止“克隆”城市,也就是要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把我市的产业、生态、历史文化的特色反映出来,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当前在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运用内外结合的理念做好城市精品景观线的规划,包括入城口、双塔公园、一江两带、须江公园-虎山公园精品景观线的规划设计。比如,一江两带的规划可以体现××古航道、传统商业及风俗民情;双塔公园须江公园可以融入名人文化,分历史时期按入园线路在各节点布置××历史人物、近现代人物的雕像;虎山公园规划以军事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公园,建设××战争展览馆;西山公园以健身为主题,在入口处规划建设市民健身广场。②高标准建设。近几年,我市城市建设资金每年都保持在3亿左右的水平,并且形成一个滚动开发的良性机制,通过土地运作有计划的上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在大投入的基础上我们要坚持精品意识,城市的每一座建筑、每一个公园、每一个广场都力求精益求精,做成城市对外形象的窗口。今后,我们要把以双塔公园等四山公园为主的城市景观建成城市的标志性景点。③高水平管理。城市管理涉及面广,群众的要求比较高,工作难度比较大,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城市建设进度。城市管理要本人情服从原则,对市民负责,对城市负责的态度,严格按规定管理,需要社会各基层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参与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我们开始实施“四城联创”这项活动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我们必须科学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全面性、长期性、阶段性,因地制宜,从我市发展实际出发,稳步有序推进。

(1)推进农业“二次提升”,打造产业新活力。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扎实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企业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①要提升主导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培育,以白菇、蜜蜂、生猪为重点的农业主导产业已经初步成形。今年,全市白菇种植量要达到1.7亿袋,蜂群养殖数稳定在25万箱,无公害茶叶基地达到3万亩,生猪养殖量稳定在100万头左右。②要做大龙头企业。提升壮大产业,龙头带动是关键,近年来,我们通过政策的扶持,恒亮、天蓬、绿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有了一定规模。今后我们要继续采取财政扶持和借助外力发展相结合措施,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年内分别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2家、超50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10家、白菇种植规模超100万袋企业5家,争取有1家新列入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③要打造品牌农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代表实力。“酒香也怕巷子深”,同样的产品,有品牌无品牌就是不一样,品牌已经包含了更多的附加值。我市的农产品牌建设还刚刚起步,今后要借助外地的一些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今年争取获省级以上认证农产品3个,争取有1个农产品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2)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培育现代新农民。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我们要按照培育“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全面发展的现代农民”的要求,开展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是培育新型农民重要手段。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重点要抓好三个转变:①要推动就业途径的转变。扎实推进“就业在××”活动,着力解决好本地企业用工难问题。重点抓好创业型培训和素质提高培训,为“2+6”产业发展提供劳务支撑;②要推动培训对象的转变。组织企业赴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省份定向招生,订单培训,定点就业。③要推动培训方式的转变。以集中培训为主,发挥好10家市级培训基地、学校的主力军作用。

(3)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农村新社区。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靠地方财政是难以支撑的,需要借助外力搞建设。我们要围绕建设“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城乡均衡的公共服务”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①要抓好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基础,没有规划就意味着资源的浪费。当务之急是要做好村庄规划和集镇规划,宁可少上一个项目、少盖一座房子,也要在规划上多投入。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高起点规划、分步实施。②要抓好对接。主动对接上级政策项目,争取资金支持。通过百村硬化、百村洁化、百村美化、百村文体化“四百”工程的建设。今年要抓好40个重点村建设的要求,基本完成50个整治村的建设任务,努力使农村整体面貌有较大改善。③要抓好引导。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还要靠进一步激发农民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保证,韩国的新村运动经历的十多年,一个成功因素就是引导农民树立自强自立、合作共济的新风尚,提高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投入新农村建设。

(4)深入实施万名农民下山脱贫工程,再造发展新环境。目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还是区划的问题,也就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问题。我们虽然进行了新一轮的区划调整,但还没有完全到位,还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下一步我们要结合下山脱贫,继续推进乡镇、村的区划调整,进一步打破原来的区划界限,集聚资源,提高效率。一要推进整体下山搬迁。今年争取整村搬迁人数达到1500人。二要推进下山脱贫小区建设。重点扶持清湖镇清泉、上余镇洞塘山2个市级下山脱贫小区建设。

4、构建和谐社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注重的是效率,但是解决不了公平问题。政府及其公共部门所发挥的作用正好弥补市场的缺陷,通过公共财政、公共政策来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职能主要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来实现,包括:(1)教育。就我市而言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化投入双管齐下,通过布局调整,进一步集聚资源,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社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2)医疗卫生。主要是进一步明确定位,在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体制改革、市场化运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优质卫生(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资源服务水平。(3)社会保障。关键是进一步完善城乡五大保障体系和五大救助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现,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十一五”时期,我市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要占财政总支出的7.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85%以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同时,政府公共职能还包括做好科技、文化、环境、安全等等。

三、集中精力,突出提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实效

当前我市各项大政方针、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已经明确,下一步关键是要抢抓机遇、务实推进各项工作。那么,我们加快发展的抓手是什么?我认为突出“规划、项目、招商”三大抓手,集中精力扎实抓好工作。

1、强化规划抓手。规划是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现代汉语词典》),是区域发展的龙头和灵魂。

(1)要提高对规划的认识。①规划是加快集聚发展的基础前提。有规划放方能有效引导集聚。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地方,城市发展离不开规划,从城市空间布局到城市框架、路网、电网、管网等,都需要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否则城市将陷入杂乱无章的混乱局面;工业发展同样也少不了规划,我市从1994年设立经济开发区起,其规划编制和修编一直没有间断,正因为有科学的规划指引,我市工业才得以飞速集聚发展。②规划是规范调节经济主体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靠行政命令去指挥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是要依靠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手段去规范、调节、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其中,规划就是政府加强资源要素整合、调控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通过优化配置资源要素以发挥其最大效益。③规划是推动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一个好的规划必然充分考虑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文化、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体现城乡一体、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经济社会协调的要求。规划能最大限度地推动集聚发展,推动资源设施共建共享,有效降低企事业单位发展成本,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2)要加强规划编制。一个地方的规划事关当地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包括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认真编制和修编各项规划。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规划工作,先后编制或修编了《××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等,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去年我们制定出台《××市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成立了规划委员会,并着手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今年年初我们又及时向各级各部门征集“拟列入规划委员会前置性审查计划的重大规划”,目前上报的规划已经达到113个,经梳理,初步确认有80多个项目拟列入市规划委员会或委托相关部门组织前置性审查计划。从我市多年的实践看,我们认为应根据轻重缓急着重抓好以下三方面的规划编制:①抓好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编制。总体规划是龙头的龙头,编制好总规至关重要,应该列入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市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包括《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等总规。②抓好事关全市产业、事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规划编制。专项规划是总规的某一方面细化具体化,是尽管比较专

一、单项,但也事关某方面全面长远发展的计划,包括产业及平台规划、教育、卫生、交通、水利、旅游、电力等等规划。如:《××市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市工业循环经济规划》、《××市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市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等等。③抓好事关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编制。区域规划是总规范围内的分区发展计划,直接关系小区域的整合统筹,包括高速公路互通口规划、集镇规划、中心村规划等等。“十一五”时期,我市要以现有产业为依托,以金衢丽产业带总体布局和衢州市“410”产业规划为导向,总体上形成中北部工业、城市经济和南部生态经济两大发展区。

(3)要严肃实施规划。①要做好规划的衔接。规划按性质类型分,有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详细控制性规划之别;按层级分有国家、省、地、县级、乡镇、村之分。因此,必须做好规划与规划之间的衔接,力求上下级规划不冲突,总规与子规之间不矛盾,规划与规划不打架。②要推动规划的执行。要坚持规划工作的严肃性,规划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一定要认真实施,严格管理,用“铁心肠”实施“铁规划”。要加强宣传,让群众了解我市经济社会特别是城市文化传统、历史沿革,了解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督查,严格执法,严禁违章违规建设。③要重视规划的修编。随着形势的发展、时事的变迁以及需求的更新,各种规划也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进行修编完善。一般来讲总规要三到五年进行一次修编,而总规修编往往造成专项规划跟不上、出现不衔接的地方,所以也要抓紧调整完善,使规划更协调、更配套,形成规划体系。比如,城市方面,我们的城市总体规划,因为铁路西移等因素,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我们还将抓好城市形象规划、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城市地下管线等配套性规划的制订工作。

2、强化项目抓手。

(1)善于站在全局的角度谋划项目。①按照调研出思路,思路出规划,规划出项目的思路,加大课题调研力度。特别是要深入研究“十一五”时期国家宏观政策方向以及我省政策支持重点,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全局性、战略性、思路性、政策性、典型性课题研究。强化时限意识,抓紧开展预可研,抓紧土地报批,提前组织要素,为项目实施做好充分准备。②精心做好项目谋划。一方面要在项目谋划渠道上有新的突破,要向社会广泛征集项目“金点子”,充分调动部门、乡镇谋划项目,力求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超前谋划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不断充实我市“三大百亿工程”项目库。另一方面要在项目谋划质量上有新的突破。要结合我市“十一五”规划,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特别是要主动对接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突出先进制造业基地、循环经济、教育、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环保、旅游、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做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工作,争取国债项目、省五大百亿工程项目、文化大省、生态及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更大支持。去年,我市有24个部门、27个乡镇提出330个项目,其中,被确认的有183个,被列入项目库的有49个。今年至目前,已经有10部门、提出项目96个。

(2)善于用市场化理念包装运作项目。①要树立成本意识。任何项目包装运作都要有成本核算意识,要善于花最少的钱,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成效或最高的效益。不讲究成本的项目往往会出现得不偿失,最终注定要亏损或失败。②要以市场化方式运作项目。项目包装运作要以利益为纽带,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企业或企业家踊跃参与,自愿投资;同时要善于推介项目,大力开展招商资,广泛借智借资借力建设。③要善于借助社会及民间资本推进项目实施。要进一步放开投融资领域,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及民间资本投资公建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近年来,我们成功引进10多亿元民间资金,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吸引了3亿多元民间资金创办了实验中学、文溪外国语小学等民办学校;政策撬动了2亿元社会资金建成了贝林医院、康复医院等民营医院,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借助社会及民间资本推进项目实施的成功典范。

(3)善于以精品理念建设项目。①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机制。抓项目关键是要抓好项目审批、前期工作、要素供给三个重点环节,我们已经建立“四项机制”:项目前期工作机制,包括前期工作运作机制、前期工作协调机制、前期工作目标责任制、前期经费保障机制。成立市项目前期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期工作目标责任制,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项目落实协调机制,成立项目推进协调小组和工业项目审议协调小组,全面协调全市项目推进工作;规划编制管理机制,在市规划委员会的指导下,建立了规划编制管理机制,使项目与规划衔接,增强项目的可行性和预见性;土地储备经营和融资协调机制,重新调整土地收储经营机制,健全了涉及土地收储协调落实制度,按照“五统一分”的土地经营机制,即在规划统一管理、土地统一审批、资金统一安排、政策统一整合、人员统一调配的基础上,把城区土地经营由土地储备中心一家平衡,变为由城市发展投资公司、铁路投资公司、经济开发区和土地储备中心四家按照区域划分,明确职责利益,共担风险责任,自求资金平衡,合力推动项目建设。同时,我市还成立了项目融资协调小组,积极为企业与金融部门搭台,帮助解决项目资金问题。②要务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是我市实施“三大百亿工程”的第一年,全市安排了市以上重点工程122项,总投资5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8.9亿元。其中安排“310工程”62项,总投资2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6亿元。另外,安排了康庄工程、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廉租房建设工程、××外国语学校建设工程、市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市区有线数字电视开通工程、第四专科医院迁建工程、须江公园亮化及扩建工程、西山入口广场建设项目和贺村长途汽车站综合楼1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上述重点项目我们已经作了详细分解落实,并建立了通报和督查制度,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加强资源整合,确保生产要素向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倾斜,发挥各种协调机制作用,加快项目推进。目前重点项目进展良好,重点工程122项,至2月底,开建78项,开建率63.9%,完成投资21155万元,完成年计划投资7.4%。其中,62项“310工程”项目共开建35项,开建率56.5%,完成投资13337万元,完成年计划投资8.3%。24项“2006-310工程”备选项目10项开建,开建率41.7%,完成年计划投资7.6%。8项,重点新开工项目6项开建,开建率75%,完成年计划28%。

3、强化招商抓手。招商引资是区域加快发展必然要求,也是区域实现跨越式的现实选择。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十五”期间,我市就引进市外投资项目资金38亿元。但回顾总结几年来的招商工作,我感到还有几个不足的地方:一是政府部门招商一头“热”,作为招商主体的企业却积极性不高;二是招商专业性、针对性不强;三是招商的实效性有待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提出每年引进市外资金10亿元、外资500万美元以上的奋斗目标,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我们必须拓宽思路,深入钻研,创新办法,突出抓好三个方面:

(1)招商工作的经常化。招商引资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一以贯之、常抓不懈,这样才能抓出成效。①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实际的需要,我们要着手完善土地政策、园区基地政策和鼓励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招商的办法,同时要抓紧制定出台服务业、新农村发展的扶持政策,形成统一、规范的招商政策体系。要对大型投资项目,要一事一议,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加大我市各项招商政策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招商服务环境。②要进一步健全考核制度。完善招商激励办法,鼓励全员招商,并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激励广大干部投身招商。对乡镇部门的招商引资的考核,要增加招商分值比例,进一步拉开经费补助档次;为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性,下一步我们还将探索制订招商绩效评估办法,以实际增加税收、就业岗位等为主要内容,把招商绩效评估结果与经费预算、干部任用挂钩。要继续实行“市外工业加分”及“市外工业奖”考核政策,评选招商引资先进必须要以有工业项目为前提,在全市形成工业招商的浓厚氛围。要建立园区、基地等招商引资个性化考核机制,强化工业主战场招商。要建立外资项目招商专项考核制度,强化外资项目招商。③要进一步加强督查。在招商问题上,市委、市政府已多次重申:严格实行招商实绩“三年总考核”和“三不政策”,即从2003年开始,三年引进项目为零的,实行“三不”政策:第三年不增加经费,不得购(换)车,不得出国。三年累计完成任务50%以下且今年又没完成任务的,不准购车、不准出国。我们还将加大督查力度,实行招商工作进度一个月一通报,二个月一汇报,三个月一检查,一个季度一总结,年末全面考核制度。

(2)招商方式的专业化。着力在提高招商专业化水平上下功夫,力争实现“五个突破”:①包装项目招商突破。包装一批项目,围绕我市‘2+6“特色产业、旅游开发、市场建设等,包装一批项目,今年特别将着重包装好双塔主题公园、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建材市场、精品商厦、汽车修配城等项目。推出一批项目,推出一批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公建项目,尤其是要加快城北新区公建项目如周家青小学、体育中心等的招商建设步伐。整合一批项目,把全市的人力、产业、农产品、水、旅游等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合与规划,形成一批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项目。今年上半年我们还准备组织一次城市和旅游项目的招商。②产业招商突破。围绕我市特色主导产业,依靠各个产业领导小组,抓住发达地区资本、产业、企业加速向欠发达地区分流转移的难得机遇,主攻宁波、绍兴等重点区域,着力引进产业配套项目,延伸产业链。③争取企业主体招商突破。进一步深化落实企业招商引资竞赛办法,突出企业招商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以存量换增量,以市场换项目,以产品换技术,以产权换资本,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品关联度强的项目,不断激发他们牵线搭桥、以商引商、引荐项目的热情。去年我市开展企业招商引资竞赛活动,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成效也比较明显,全年601个招商项目中属企业招商引资的有198个。如:三友电子公司利用自身产业链配套产品的优势,积极引进多家上下游企业落户××,先后引进豪合兴业照明公司、吴灯照明电器公司、飞博照明电器公司等;浙江健盛袜业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客商合作,在江注册成立了××市易登针织有限公司;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与浙江杭州贸易促进会客商恽君郎合作,组建成立浙江××健康蜂业公司。④争取专业队伍招商突破。要进一步发挥招商局及其专职招商员的优势,完善专职招商员考核办法,加强对外联系,在原有招商点的基础上,对接义乌、永康、绍兴、宁波等地设立招商小组,进一步扩大驻点招商的范围;同时充分利用工业园区专业队伍优势,发挥园区、基地等招商引资个性化考核机制的作用,力求招商工作取得新的突破。现在我们土地指标不缺,去年5000多亩的用地指标,仅仅用了1000多亩,关键是项目前期问题,今年我们在这方面要有新突破。⑤争取大项目和外资项目招商突破。主攻大项目、大企业、大公司,把着力点聚焦到大项目上来,大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工业项目,同时,积极争取引进外资项目,突出“以民引外、以贸引外、三资企业增资扩股等,促进合资合作,确保大项目和外资项目有新突破。今年力争新批外资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以上。

(3)招商途径的多元化。深化“山海协作工程”和“回归工程”。积极开展产业对接,主动参与产业协作分工,努力吸引大集团、大企业来我市建立生产经营基地(车间);探索与省内沿海发达地区合作的新方式,建立对接产业转移的协作园区。充分发挥同乡联谊会和在外××人的资源优势。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北京、上海、宁波、温州、杭州、深圳等7个同乡联谊会,联谊会成员在这些城市均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经济实力,不仅联系广泛,信息灵通,而且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下一步我们将在联谊会基础上探索建立区域性××商会,鼓励商会会员积极为家乡发展收集投资信息、联系客商、寻找项目,并将经常组织开展会员活动,争取更多的能人回乡、企业回迁、资金回流,大力发展××人经济。去年通过各地同乡联谊会成员提供信息招商引资成功项目50多个,像通过杭州同乡会成员提供信息,由英属维尔京群岛布鲁克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创办的××布鲁克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增加投资750万美元进行技改扩建;在上海同乡联谊会成员杨华的引荐下,我市引进了总投资1.6亿元的××蓝资凝石科技有限公司。积极组织会展节会招商。各地会展活动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舞台,我们要把握机会,精心组织,积极参与,要根据经济主体需求,努力搞好服务,给予政策补助,组织好广交会、沪交会、浙洽会以及衢州科工会等;同时我们自己还将力所能及地办一些节会活动,比如竹木科技洽谈会、三山艺术节、古道旅游文化节,以旅游文化搭台,唱经贸招商大戏。在会展招商方面,我们有深刻的体会,去年财政仅投入178万元,成功举办了“浙江(××)木材交易洽谈会”、“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国际学术年会”、“投融资项目推介会”、“首届中国(××)蜜蜂文化节暨中国国际蜂产品经贸洽谈会”等重大节会活动,吸引了国内外2000多客商前来参展参会,共签约合作项目35个,协议引资14亿余元,同时大大提升了××的知名度、美誉度。这充分说明,节会也是招商行之有效的途径。今后我们还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多尝试。探索网络招商、委托中介招商等。我们要善于借鉴外地招商经验,敢于尝试新招商方法,努力拓展新的招商渠道。制定出台网络招商、委托中介招商的实施办法,通过网络和外地甚至是国外比较专业的中介代理机构,推介××的资源环境、特色产业、优质项目,为招商开辟新途径。

四、围绕发展,增强干部经济工作理念和操作能力

我们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始终注重强化经济工作理念,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努力做善于编制规划、善于谋划项目、包装项目的专家型干部;努力做善于公关、善于招商、善于向上争取的开拓型干部;努力做善于化解基层矛盾、克难攻坚的业务型干部。具体体现在十个方面:

1、争先善学。一要勇于争先。争先是一种精神状态,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地方、一个个体,只要是在社会上生存的,和外界的竞争就是难免的。以什么样的态度应对竞争,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积极应对、全力争取的,必然就会增加更多的胜算;而消极应付、出工不出力的,必然名落孙山。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干一件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力求最好,争创一流,力争优秀。二要敢于攻坚。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播放连续剧《亮剑》,据说创造了新的收视率,为什么大家喜欢看?就在于影片塑造了一个敢于战胜困难、有“亮剑精神”的主人公李云龙。因此,观众喜欢看是有理由的,深层次的原因,是公众对“亮剑精神”的呼唤,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太需要它了!当然,我们的工作就更需要它。哪里没有困难呢?如果没有,要我们这些干部、要我们这些领导干什么呢?碰到困难,关键是要有信心,不逃避困难,不害怕挑战,敢于“亮剑”,敢于攻坚,全身心投入,那么困难就不再可怕,就可以被战胜。有了决心和信心,面对困难就能冷静对待,就能千方百计想办法,就能一心一意解难题。三要勤奋学习。“业精于勤,荒于嬉”。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据说大约每3年就增加一倍。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特别是如今发展的形势变化也快,发达地区成功的经验很多,非常有必要经常把我们的干部组织起来学习。要勤于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并在学习中注重积累,注重总结,注重消化,理论结合实际,更好地指导工作。

2、整合资源。一个人口不多的县级城市需要一个电影院,需要一个剧院,还需要一个大型会场,都建起来好不好,当然好了,但是如果现在没钱,要贷款造,而且将来维护、运行还需要很多费用,运用的效率也不是很高,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认为,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求真务实,不“打肿脸充胖子”,整合各种项目,建一个就好了,在功能上兼顾其它,就可以满足多方需要,更关键的是能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我市的教育、卫生、人才配备及其它领域,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能不能通过规划、项目等手段,把一些该合并、该节省、该共用的学校、卫生院、体育馆等设施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一些公共设施作进一步开放,让市民共享呢?我看是可以的。另外,从财政支出的角度上看,整合了资源,就能节约资源,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财力办更多的事情。

3、市场经济。这里讲的市场经济理念主要是资本运作的意思。资本运作不是企业的专利,我们政府系统也要善于资本运作。现在我市总体发展形势很好,但也碰到了土地、资金等多方面的“瓶颈”制约问题。不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特别是解决好目前我市比较紧张的资金状况,我们的许多项目和企业的日子就不好过。因此,我们格外需要以市场经济的理念指导工作,善于用资源换取项目,用资源换取资金,善于资本运作,加快事业发展。这几年,我们××变化大,一江两带、铁路西移、城北道路、迎宾大桥、北关大桥,等等,投资量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自己其实也没这么多钱啊,靠什么?就靠资本运作,政府先拿出一部分,再通过投资公司到银行融资,甚至到市外银行贷款,从而保障了资金需求,确保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建设。如果没有资本运作,不会资金运作,这些项目恐怕不敢上马,也不会完成得这些快!还有开发区、四都镇也做得不错,通过资本运作,把工业基地的框架拉开了,部分基础设施搞配套了,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我认为,领导干部的能力就体现在这里,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发展本领就体现在这里。

4、开放借力。俗语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美国为什么那么强大?这与他们开放包容、吸纳世界各地的精英是分不开的。我们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就是深化开放、扩大借力最主要的载体,就是为了加快我市发展。我认为关键是要在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营造开放的环境,让外地人到××来就像在家里一样安全,整个社会能够接纳、包容新鲜事物,鼓励创新,支持创业;二是打造开放的政府,做到民主科学决策,注重倾听民意呼声,开放开明,民主公开;三是制订开放的政策,让投资者有钱赚,亲商、安商、富商,每一个经济主体都共享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这三件事情做好了,花香蝶自来,经济”洼地效应"必然会显现。除了“引进来”,我们也要善于“走出去”。要充分利用我市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大力加强与发达地区,特别是周边发达地区的对接,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更多吸纳发达地区的信息、人才、资本,使我市发展借助到更多更大的外力。

5、合作共赢。区域之间存在发展上的竞争关系是当前社会的一种常态,特别是相邻近的区域竞争就愈厉害。我们和衢州的其它县市区,每年在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经济增幅等方面的竞争就相当激烈。但是,竞争与合作又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与区域之间,合作也是相当频繁的,是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合作中求共赢。因此,还是坚持过去纯粹“自力更生”式的发展理念已经行不通了。区域之间是这样,我们的部门、乡镇及干部之间也是这样的关系。没有竞争的理念,工作就不会争先,事业发展就不会出现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没有合作的理念,工作就缺少合力,就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甚至出现“内耗”现象,影响工作成效。没有哪个单位开展工作能够不依靠别人的帮助、配合、支持就能单独完成的,也没有哪个人(社会人)能够脱离社会而存在。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更要步调一致,团结协作,共赢发展。

6、做精求特。“精”指的是精品意识,“特”指的是特色理念,“精”和“特”是互为关联的,事情做“精”了自然就成为“特”色,而“特”色的形成多半要依靠把事情做“精”。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方面,我们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即跳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我市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全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市场亮点,全力做大做强“2+6”特色产业集群。在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也要特别强化精品理念、特色理念。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别人是记不住的,一个没有特色的景点,游人也是会很快忘记的。因此,在建设中要更多地考虑生态与文化因素,努力把××历史文化精粹和自然生态资源有机地融入其中,建设特色城市、发展特色旅游,形成一种特色竞争力。其它的工作领域也是如此,没有精品理念、特色理念是很难使工作上台阶的,别人没有、你有,别人不能做、你能做,或能做得比别人更好,就是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7、谋划项目。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发展需要项目的强力支撑。从2002年至去年,我市的gdp增速连续四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这对于我们这样一样欠发达的县市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究其原因,很关键的一条,就是这几年我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屡创新高,到去年已达46亿元,整个“十五”时期,我市投入近150亿元,实施了一大批重大项目,是以项目带动了经济发展。因此,实践证明,脱离项目谈发展,那是空谈;没有项目抓经济,那是白抓。我市今后能不能保持住良好的发展势头,加快跨越式发展步伐,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能不能把握机遇,在坚定贯彻“兴工强市、借力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大胆谋划一批项目、扎扎实实地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没有重大项目,不能实施重大项目,我市的发展的目标就将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实现。项目具体如何谋划、如何包装,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

8、资源环境。处于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领域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渐由隐性的转为显性的,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群体性事件增多,加上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破坏,一些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也有所增加,社会各方面的矛盾,使我们政府工作面临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征地拆迁和生态环境两大问题,已经成为国内普遍性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我省东阳、广东汕尾等地都有过此类深刻的教训。东阳离我们不远,一个村庄因为工业污染问题和周边工厂发生磨擦,当地公安出动后,部分群众情绪激烈,现场失控,结果出了人命,当地政府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事件的严重程度,据说可能影响当地5-10年!看似一件孤立的、小范围的事件,结果搞出这么大的问题,这是当初谁也无法预料的!这说明,对资源、环境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能回避问题,更不能掩饰问题,要未雨绸缪,真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要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集约利用资源,切实保护环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还要为未来负责,9、节俭办事。当前,我市财力有限与发展加速、公共财政需求增长过快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越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把有限的财力用(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在最需要的地方。一是建设节约型机关。“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各级机关要带头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无谓支出,杜绝浪费现象。要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各方监督,严禁机关之间比阔气、讲排场,大力倡导比业绩、比贡献。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好头。二是要严格预算。盖办公大楼、购买公车,只要是市财政贴补的,就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能随意增加支出。否则我们的财政盘子再大,也是不够用的,何况我们现在还是“吃饭财政”呢?三是要务实办会。去年以来,我市办了几个节会,量力而行,节俭务实,效果不错,对提升我市的知名度、促进地方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今年我市也要办一些节会,当然包括办其它的事情,也都要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实际效果。

10、敬业乐业。为官从政,福泽百姓,我们在座的同志都要感谢组织给予了我们一个施展才华、为民服务的干事平台。如何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为我市加快发展多做贡献?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敬业乐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是要专心致志。朱熹说:“敬业者,要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对待本职工作要常怀敬畏之心,专心、守职、尽责,尽心竭力、全身心投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成为三百六十行里各行各业的“状元”。二要充满激情。省委书记习近平曾经语重心长地说:“凡是成功的人都是对事业充满激情的!”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对事业要充满激情,就是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就是要有蓬勃向上的朝气,昂扬奋进的锐气,百折不挠的志气,战胜困难的勇气,就是要有务实苦干、创新奋进的饱满精神状态。三要力戒浮躁。“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做人不踏实,则做事不扎实,表现为急功近利,容易变成志大才疏。领导干部更要静心思考,冷静处世,锤炼党性,提高修养,特别是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多了解情况,加强实践锻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领导干部只有“深”下去了,你的能力才能“专”起来,水平才能“高”起来,才能做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岗位、无愧于事业的业绩。

市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 篇5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阐述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明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具有十分重大意义。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近期,按照市局党委统一安排,本人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振奋了精神、明确了方向、汲取了力量、强化了担当。下面,谈三点体会:

一、在思想理念上“破冰”,达到“观念一变天地宽”的新高度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以“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能”的世界之问。“五个必由之路”强调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既回答了我们如何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人民之问,又回答了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才能实现共治共享的世界之问。

而实现新发展关键在人,在于干部这个决定性因素,在于干部的理念、思路、作风;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对应急管理系统来说,尤为重要、尤为突出;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保持“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推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历史经验和事故教训反复证明,要从根本上实现安全发展,不能仅依靠阶段性的紧急措施,而是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凝聚“狠抓安全生产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共识,以安全生产的“严要求”换取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坚决不要“带血的GDP”。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大论断的丰富内涵,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自觉把思想破冰作为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在查摆检视中找准症结,以高质量安全生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在工作实绩上“破围”,开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加强调查研究和学习,提高认知能力专业能力,做到胸中有数、手中有招。紧盯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等重点工作,把安全生产责任传导到位,把依法治安要求落实到位,把严格问责追责执行到位,确保安全生产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我们要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三、在党建引领上“破旧”,营造“奋楫扬帆逐浪高”的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党建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安全生产,强化党建引领应急管理改革发展。

一是牵好“牛鼻子”。

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指示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切实履行好党委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牢牢树立起来。二是下好“一盘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领导干部根据分工抓好分管领域和单位党建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把好“学用关”。紧紧围绕系统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1234”工作目标任务,突出党建引领,细化工作措施,提升安全服务效率和应急管理水平,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四是转变“新作风”。要以更大力度转变作风,推动系统内党员干部从理念、思想、文化、习惯上转变作风,守朴拙、戒机巧,守笃实、戒虚浮,自觉弘扬斗争精神,提升本领能力,锤炼严实作风,谋在长远、干在实处,务实重行、担当作为,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不断在应急管理工作

上一篇:雪景的作文300字下一篇:埃博拉出血热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