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2024-04-18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6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篇1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以一个意大利小学生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他小学四年级期间的一个个小故事。故事里,有善良高尚的卡隆,他身材高大,在同学们心中很有威信,总是挺身而出帮助弱小;有聪明懂事的德罗西,虽然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家庭也很富有,但他却从不因此而骄傲;有勤奋好学的斯代地,他不善言辞,却有着非凡的毅力;还有坚强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一次次受到爸爸的无理打骂,却从未失去孝心,最终用优异的成绩换来了爸爸的懊悔……我看完这本书后,有很多感想,让我明白了团结友爱、刻苦学习、乐于助人、热爱祖国、尊老爱幼、是非分明这些优秀的品德。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是可莱谛,因为可莱谛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把柴搬到货车上,然后回到家把咖啡烧上,坐在椅子上写作业,咖啡烧开以后,可莱谛把咖啡端给生病的妈妈,还替妈妈盖好被子。可莱谛让我很感动,他是一个既勤劳又刻苦学习,还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以后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既勤劳又刻苦学习,还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幕幕温情的瞬间,一句句真诚的`话语,一颗颗伟大的爱心,都在《爱的教育》中体现出来,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爱”的奉献。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我前几天又重新看的,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所著,书中男孩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记叙了一学年中发生在身边的事,十分感人,深深地震撼了我。

书中的那些孩子,拥有一颗多么真诚的爱心啊!他们始终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和善良的心去帮助朋友们,他们愿意用真情感化他人,用宽容包容他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的孩子,都像兄弟姐妹一样!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怀!

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刻骨铭心。其中一篇故事让我很感动。它教会了我在生活中如何学会宽容。故事讲了科罗西是一个可怜的小男孩,他妈妈病了,他很难过,可有几个孩子并不理解、关心他,反而用语言侮辱科罗西和他妈妈,那些污言秽语像雨点一般打在他身上,科罗西气疯了,忍无可忍,狠狠地把墨水瓶扔了出去,不巧却正好砸到老师,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卡罗纳面对老师的质问,毫不犹豫地替科罗西承担一切,后来老师知道了真相,卡罗纳竟请求老师饶恕那些欺侮科罗西的同学。心地善良的卡罗纳有一颗金子般宽容的心。他用善良的心帮助科罗西,用宽容的心去感化那些缺少爱心的同学,多么高尚啊!

由此我想到自己,不由得低下了头。

记得有一次,在下课时有位同学不知为什么到位置前把我的笔袋拿起来,我的笔、尺等立刻撒了一地,我因为心情本来就不好,现在就更生气了,上去不由分说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现在想起来,跟卡罗纳相比,我很惭愧。他们连恶言恶语都能忍受并宽容,我为什么还计较这些呢?就算计较了又能怎样?一时是出了气,事实上还是会闹矛盾。其实,以德报怨才是对伤害你的人的最好的惩罚,比任何一种报复都更有其用。

从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我都能明白一个道理。它教会了我怎样为人处世,教会了我以宽容之心和善良之心去包容、去感化他人。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别人,是一件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事啊!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受益非浅。

《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其中“每月例话”里面的《马里奥的微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十分感人。本文记述了一个十二三岁的意大利少年马里奥乘上了一艘开往马耳他岛的巨轮。在船上,马里奥结识了一个好同伴,这个女孩子跟马里奥年龄差不多,只不过个子比马里奥高了一点儿。经过聊天,马里奥知道,原来这个女孩子叫克莉泰,跟他一样都失去了父母,是来投奔亲人的。深夜,可怕的风暴来了,甲板的东西都被卷走了,船底也经受不住风暴,破了,水汹涌的灌了进来,眼看船就要沉了。乘客们都惊慌失措,跑到甲板上号啕大哭起来。

一半的乘客都跳入了事先准备的小艇里,可只有一艘小艇,小艇上已经坐满了人。只够再容纳一个小孩子了,而克莉泰和马里奥都十分想下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眼看小艇离船越来越远,马里奥把机会让给了女孩,女孩跳入小艇,得救了。大船即将沉没,但马里奥面对死亡反而从容镇定,十分开心。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十分感动,我想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习少年马里奥,学习马里奥舍己为人甘牺牲,面对危险十分镇定,十分坚强的品质。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弥漫在我们四周,却不被我们所察觉,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读了《爱的教育》,我更加肯定爱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

《爱的教育》是以一个三年级小学生日记的体裁写出的。是叙述了小主人利柯每天的故事,字里行间,皆离不开一个“爱”字。父爱,母爱,友爱,师生之情……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每月故事——《小抄写员》了。

《小抄写员》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家庭,孩子又多,父亲白天工作,晚上还要抄文件。小叙利奥眼看着爸爸早生白发,就想帮爸爸抄写文件,多赚点钱。可又因为爸爸不同意,所以他只好每天半夜起来偷偷的帮爸爸抄。就这样,家里的情况改善了许多,而小叙利奥却因为长时间缺乏睡眠而导致上课无法认真听讲,回家也无精打采的。爸爸看了,非常生气,还屡屡责骂他。小叙利奥虽然很委屈,但还是帮爸爸把工作做下去。直到有一天,爸爸发现了这个秘密,才知道自己错怪儿子了,愧疚万分。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十分感动,感动于小叙利奥的坚强。他虽然出身贫苦,但他不但努力学习,而且还默默为家庭分忧,即使是受到了责骂也默默地忍着,这是怎样的一种坚强!他也曾想过停止抄写,他深知这样的下去绝对不行。可是一到十二点,就有一种力量促使着他去做。不做,就像偷拿了家里几块钱似的。这股力量是什么?是一种责任感。

“穷人孩子早当家”,叙利奥小小年纪就背起了支撑家庭开支的重担,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而且,他顶着爸爸的责骂去帮爸爸抄写,更是一种坚强。为了看到爸爸舒展的笑脸,他宁愿自己默默吞下泪水和委屈,如果是我,肯定会和爸爸赌气不干了。叙利奥的责任感,和那种坚强,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爱,其实很简单。无论是父爱,母爱,友爱,还是师生之情,爱国之情,都时时刻刻伴随在我们身边。爱像是一米阳光,亲昵温柔地抚过你的身体;爱像是一杯清水,时时滋润你的心窝;爱像是一条没有尽头的田间小路,盛开野花,需要随时发现,随时采摘。爱,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谁在爱,谁就在活着。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对每个人来说,那么熟悉,因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直到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懂得了爱有多么的伟大。

爱,无处不在。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享受到家长的爱。渐渐的,我们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爱,如影随行,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爱可以使我们快乐健康地成长;爱可以给予我们温暖。

《爱的教育》讲述了安利柯升入小学四年级,在短短九个月的学习生活中,他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并以日记形式记录了下来。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为老师对学生的爱。

安利柯的老师把学生当亲人!

安利柯的老师居然这样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你们是我的儿子、女儿!我爱你们,请你们也喜欢我!你们之中,我一个都不愿责罚,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让我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老师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于他,这位老师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我!每个人在生活中,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错误。可是我们作为小孩子,却常常受到严厉的批评,而我们的进步却常常会被忽略!每个人都不希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差生或者坏孩子。“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老师给我们最好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爱。

这本书教会我要珍惜每一份爱。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暑假期间,我读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内心感受很深。

《爱的教育》讲述的是情感教育用爱来教育孩子。全书以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身份,利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安利柯的成长的故事,详细的记录了他一年以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读完了这本精彩的《爱的教育》,其中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兄弟之间的关怀,子女与父母之间伟大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天真无邪的心灵,处处为人着想的品格,知错就改的行为习惯,无一不冲击着我的心灵,触发我的思想。

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爱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学会爱才有学会其他素质的基础。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洋溢着爱。因为一个连爱都不懂的人,怎么可能在社会立足,怎么可能与人相处。

读完了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爱。爱是做一切事物的基础。只有懂得爱,才能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是一本博爱的小说,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爱,细细品读之后,我感到爱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玩耍中、学习中处处有爱,只要我们用心体会。

在“受伤的工人”中,我看见了父子情。从“他被吓得面无血色”写出了小泥瓦匠对父亲的担忧。从“你还笑,一个大胡子一巴掌把弗兰蒂的帽子打掉了”写出了大家对泥瓦匠的关心。

在“病中的老师”中,我体会到了师生情。从“墙上挂的照片”写出了老师爱学生,尽管学生那么调皮,在老师眼里都是好孩子。

在“争吵”中,我看见了朋友之谊。从柯莱蒂微笑着拨开尺子,温和的对我说:“不,恩里科,让我们像以前一样做好朋友吧!”从这句话我感到了柯莱蒂对恩里科的友谊。

在“我的姐姐”里,我感悟到了姐弟之情。从姐姐照顾生病的我,为我去挣面包、挣学费,看出姐姐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

《爱的教育》一听就是一本好书,一看就知道里面都是充满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享受爱吧。

《爱的教育》读后感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爱的教育》一书,我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读着读着,我被里面的一篇篇日记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一百六十七篇饱蘸真情的日记,犹如阵阵涟漪激荡着我的心灵,使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书中让我最感动的人物是《学校午餐有肉吗?》这篇文章中写到的赵朗妈妈。赵朗的爸爸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腿,单位只给很少的补贴。他的妈妈只是一位清洁工人,收入很少,勉强可以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尽管生活很艰辛,但是,赵朗的妈妈却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营养问题。她总是跑到学校里问老师:“学校午餐有肉吗?”如果学校有肉吃的话,她就不用再给孩子买了。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多么无私的母爱啊!读着读着,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她也非常爱我,关心我。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我的下颚磕破了,妈妈总是忙进忙出,照顾我,给我做各种好吃的,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几次半夜醒来,看见妈妈在床边守着我,我想:她一定是怕我翻身时碰到伤口了。在学习上,当我遇到难题时,妈妈总是耐心地辅导我、鼓励我我知道: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撒满了妈妈无私的爱。以后我一定加倍地爱自己的妈妈,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让妈妈少操一点心。

除了伟大的母爱,这世界上还有许多许多的爱。《爱的教育》这本书,还让我知道了爱是无处不在的。太阳给大地温暖,那是爱;小草给大地绿色,那也是爱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美丽。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爱!让我们用爱去温暖这个世界!

《爱的教育》读后感

一天清晨,窗外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我坐在窗前,从书柜里拿出一本妈妈刚给我买的《爱的教育》,一页一页的翻起来。

《爱的教育》讲述了一个个与爱有关的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感人肺腑。爱时刻伴随着我们,在我们寒冷时,温暖着我们;在我们伤心时,抚慰着我们;在我们孤单时,陪伴着我们。

看着看着,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一天……那天中午吃完午餐后,妈妈让我去洗碗。虽然我一肚子不愿意,但还是勉强答应了。我随意挤了些洗洁精在碗边抹了抹,把碗放在水里冲了冲,这就算洗完了。我把碗随手一放,妈妈看到了。没有生气,还鼓励我说:“很棒,洗的很干净!”我不禁有些脸红,就急急忙忙跑回房间午睡去了。

没一会儿,朦朦胧胧中,我被一阵水流声吵醒了。我把头探出来,往厨房一望,厨房里,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低头弯腰。原来是妈妈在洗我中午洗完的碗……想到这里,我的眼眶有些湿润,妈妈对我的爱是无穷无尽的'。

今天读这本书,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是爱:爱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包容,是一种胸襟。有了它,生活会变得五彩缤纷,爱也会永驻人间。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篇2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得蒙托·德·亚米契斯最著名的作品。这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 它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 歌颂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怀, 鼓励人们消除阶级观念, 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 努力实现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作者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 他的作品以真挚、火热的心, 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 同时提倡谅解、博爱的精神。

【设计理念】

真正的阅读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行为, 教师不能替代也无法替代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班级读书会这个开放的课堂,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所感畅所欲言, 还要通过分享彼此的读书方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做到随性而不随意, 即依自己的习惯、经验、个性来选择。有技术支撑的阅读, 方是有效的阅读, 进而走出文本, 感受生活, 体会现实生活中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

【阅读目标】

1.初步了解并体会不同读书方法各自的妙处。

2.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阅读并从师生交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3.在个体阅读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对本书主旨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案例描述】

一、名言分类导入

1. 出示三组名言:

2.小结:屏幕上的都是有关读书的名言, 第一组讲的是——读书的态度, 第二组讲的是——读书的作用, 而第三组讲的是——读书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举行一个读书方法交流会。我们读的书就是——《爱的教育》。

二、方法荟萃

1. 师:

同学们近段时间都在阅读这本书, 谁能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你是怎么阅读这本书的?

2. 交流:

生:我在读书的时候喜欢把最精彩的部分好好品味一下。

师:他刚刚所说的的确是一种不错的读书方法:一字一句细细品味。 (教师随机在黑板上贴方法标签, 同时小结该种方法的特点) 同学们, 有些好的书籍信息量大, 含金量高, 如同上好的牛肉干, 极少水分, 句句精髓, 我们大段大段地读, 难免会消化不良。所以必须边读边加以思考, 细细品味。

生:我在读书的时候喜欢用笔将一些好的词句摘录在小本子上, 或者在边上写点东西。

师:同学们, 他说的这种方法让我想到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 他特别擅长做读书卡片, 读书时见到有用的就抄在一张卡片上, 他读了几十年书就做了十几万张卡片, 很厉害。读书的时候做批注, 提炼一些有用的东西, 就算没有白读。 (教师随机在黑板上贴方法标签)

3. 小结并过渡:

同学们, 阅读书籍有那么多的方法可以选择, 我们来做个现场调查, 看看哪种方法最受大家的欢迎。 (在学生选择较多的三种方法之前打上五角星)

4. 师:

那么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走进《爱的教育》之每月故事。

(出示每月故事目录:伦巴第的小哨兵、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撒丁岛的少年鼓手、爸爸的看护人、费鲁乔的鲜血、公民荣誉奖章、六千里寻母——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客轮失事)

5. 师:

在上周的作业单中, 有较多的同学选择了《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现在我们分组再来读一读, 每个小组先商量下你们将采用什么方法来读这个故事, 读完之后小组讨论, 彼此之间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小组选择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教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淡淡的音乐声中沉浸于阅读)

三、有方法引导的阅读交流

选录:

1. 第一组:

(1) 王佳宁同学:我是采用我最喜欢的批注法来阅读这个故事的, 我把朱利奥内心说的一些话摘录在我的小本子上, 反复读一读, 让我很感动。

(2) 乔英琪同学:我也是采用批注法来读的, 我在读到朱利奥内心很矛盾的时候, 用铅笔在旁边写了:“朱利奥, 你向父亲说明情况不就没事了啊, 我都替你感到不值。”

2. 第五组:

(1) 郑熙媛同学:我读了很久很久, 我把自己当成了故事里面的人物, 读完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只想哭。

(2) 余子涵同学:我也用了主人公代换的方法去读了这个故事, 我觉得里面的朱利奥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懂得替父亲分担家里的困难。父亲其实也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才会错怪他的。

四、呼应课始总结

出示课前有关读书方法的两句名言, 齐读。

总结:同学们,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 选择合适的方法读书, 我们将养成天下最好的个人爱好, 结交天下最好的良师益友——书籍, 我们必将得到无尽的智慧!

【教学反思】

有这样一本书, 能够做我们的老师, 那就是——《爱的教育》, 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它用安利柯的日记讲述故事, 这些事情仿佛就发生在孩子们中间, 孩子们通过读故事学会做人。

作为一部名声响彻全球的作品, 里面的每一个故事虽不惊天动地, 但却有着感人至深的爱, 学生或多或少感受过、交流过、体会过。而笔者开的这堂班级读书会, 则是另辟蹊径, 从读书方法着手。没有合适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也就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 甚至无法把书读好。在这堂课上, 同学们通过分享并交流彼此的读书方法, 认识到这些读书方法的特点, 从而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阅读书籍并尝试获得新的感受。反思这节课, 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始“主角”亮相自然

课始笔者与学生一起分享了古人有关读书的三组名言, 而且羊皮纸卷轴的背景很好地契合了书香氛围。视觉、听觉的融合挑起学生思索的兴趣, 从读书的态度到作用以及方法, 如剥茧抽丝般逐步在读书方法上落脚, 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心扉, 引导学生进入读书方法的天地。“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 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接下来就是将这种倾向明朗化。

二、交流基于学生实际

学生们平时阅读书籍的方式其实也各有不同, 只是他们并未知晓, 这些差异就是形形色色的方法。本堂课是一个读书方法交流会, 学生在交流了自己平日里都是怎么阅读书籍后, 果然发生了火花的碰撞。笔者在当中穿针引线, 抓住各个学生随性的说法, 结合他们的讨论呈现了一些读书方法, 然后学生就这些方法进行讨论, 表明了自己的喜好与倾向, 有共识, 亦有不同见解。这样的交流氛围无形中推动了学生对读书方法的探索兴趣, 同时也交流了学生的心灵独想。

三、方法引路, “引”出新感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 培养起对书的酷爱, 使图书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 这些都取决于教师。”既然有一些读书方法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和青睐, 那么赶紧趁热打铁, 利用《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这个学生比较喜欢的故事, 借用小组合作模式, 先讨论采用何种读书方法去读, 接着阅读故事, 读完讨论、交流彼此的感受, 形成新的认识。

如金家瑜同学事先也阅读了《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这个故事, 当时她在作业单上写下了“这篇文章让我很感动, 儿子知道父亲很辛苦, 就每晚帮父亲工作”, 而在交流会上她是采用了一字一句细细品味的读书方法去阅读, 对文中各人物的语言字斟句酌, 她交流时的体会是“我觉得朱利奥是个爱家庭的孩子, 父亲这么责骂他, 他都没有顶嘴, 依旧帮助爸爸工作, 没有一个孩子能做到!而且他似乎要生病了, 还是没有放弃帮父亲做工作的事, 真是爱家庭”。通过细细品味书中细腻的语言, 让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感受更深了一层。蔡雅雯同学事先阅读的是《公民荣誉奖章》, 她在作业单上写下了“我们一定要学习皮诺特勇敢、无私的精神”, 而在交流完读书方法后, 她采用了主人公代换的方法阅读《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 摆脱了时空的束缚, 穿越到了18世纪的意大利, 在文中各角色之间互换, 在交流时她说:“朱利奥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 每天不分昼夜地为父亲代笔, 生怕父亲太辛苦, 宁愿自己精神疲惫也要一直做下去, 是一个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啊!”她还说在交流的时候, 周边几个人都有种想哭的感觉。选择主人公代换的读书方法, 学生是很有兴趣参与到所阅读的故事中去的, 穿越时空, 进入深层的精神世界, 这样的阅读让学生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当然, 也有特殊的例子。一直坚持采用批注法进行阅读的王小雨同学, 和小组成员商量后运用一目十行的方法进入文本, 结果她早早地示意读完了。平时交流积极、畅所欲言的她, 在本堂交流会上却不见其踪影, 课后她无奈地向笔者说明如此快速读下来只是基本了解了一个大概, 并未有深刻的体会。看来一目十行的方法有其特殊的适用性, 可在引导学生阅读网络新闻、报纸杂志之类的文本时采用这样的读书方法。

四、教师不能有角色固定感

蒋军晶老师说过:“班级读书会流程不要太精细, 问题不要太琐碎, 形式不要太呆板, 气氛不要太严肃。”随性而不随意, 也是对班级读书会的组织者——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不能有角色固定感, 把自己固定于引领者、判定者等角色, 应该随着学生的发展让自己在一节课上呈现出多个角色。

教师有时是孩子的阅读伙伴。师生一起阅读, 融入故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 设身处地地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感受悲欢离合, 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故事中的爱, 进行无压力的阅读, 从而达到读书获益的目的。

教师有时还是课堂中的“弱势者”。优秀的书籍之所以得到孩子们的喜欢, 是因为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同样, 班级读书会也要兴趣盎然, 引人入胜。要让学生感兴趣首先就得平等, 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思维走, 否则就会影响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判断力, 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甚至“弱势者”的形象参与学生共读, 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的阅读神情, 以崇拜的耳朵去聆听孩子的声音。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篇3

导语:《爱的教育》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爱的教育》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以下是学习啦整理的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第二节写的是一个墨盒砸到老师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后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没想到扔到了刚从门外进来的老师,最后卡隆要帮他顶罪,但老师知道不是他,让肇事者站起来,并没给他处罚,听他讲完事实后把那些人抓了起来,但卡隆跟老师说了些话,老师就不处罚他们了。这里就表现了卡隆他关心他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饶人过且饶人,这是难得的一种为人处事。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篇4

在书中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来透 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书中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等等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我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在爱中受到教育。

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而教师给学生的爱更是影响孩子的一生。

师爱是一种依恋的心情,是一种奉献精神,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总结如下:

1、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的心理,真正了解学生的感受,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得处理师生互动关系。2、兴趣是的老师,兴趣对小学生健康的成长、发展能起更大的推动作用。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的是引导作用,而不是填鸭式灌输。教师应该的重视学生存在,以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智。4、用“爱”来感化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提工服务,在生活中做学生的朋友。

教师要力求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理,这样,才能把正确的爱生动机和真正教好学生效果统一起来,才能做一个真正有爱的教师!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篇5

书中,主人公安利柯,他的老师每月给大家讲述一个故事,而我读的这个故事令我感动不已,它就是“小抄写员”这个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裘里亚的父亲在铁路上工作,他的工资很低,又要养活全家人,他是家中最大的孩子,所以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总希望他能成为弟弟、妹妹的好榜样。

他的父亲为了补贴家用,除了工作外,还帮助杂志社抄写订户的姓名和地址,每500条只挣3里拉。因为怕父亲太疲劳了,所以裘里亚想帮助父亲一起抄。每天一过12时,父亲睡熟后,他就偷偷开始抄,第二天父亲发现比昨天多抄了许多,十分开心,所以裘里亚就一直抄了下去。由于每天半夜起来抄写,裘里亚的身体状况渐渐地弱了下来,父亲对裘里亚的爱也渐渐地消失了,裘里亚决定只再抄一晚,就一晚。

这篇文章通过曲折的情节表现出他们的父子情深,从裘里亚疼惜父亲又被误解,最终被父亲发现,又感动父亲的故事,令我回味无穷,感人至深。

我从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了各种不同的爱,让我至今仍不能走出情节。这个故事感动了我,同样,我也会用行动感动他人!

有一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她通过一个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很多小故事,从中感受到看人类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呀,而这种关心、理解,都离不开一个最核心的东西——爱!

整部小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朴素平淡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貌似渺小,但实际上却很不平凡的壬午,自然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买菜妇女、卖菜人、铁匠的儿子、老石匠的儿子、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父亲的老师、带病上课的教师……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运和感情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阵阵感情的涟漪。尤其是那些讲述同龄人的故事,如“我”的好朋友卡罗内,他不仅评学兼优,而且乐于助人。当一个朋友丢失了买笔记本的钱,站在街上大哭时,他就把自己的钱给了他。卡罗内更是个同情弱小,能为朋友敢于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她非常爱他的母亲,他会花几天时间给妈妈写一封长达八页纸、四周还画上花边的信,作为生日礼物给妈妈。还有……这些平凡而朴素的小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生活充满爱,为他人奉献爱。正因为他们的爱,“我”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嘴边的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会忽略周围的爱:如同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朋友之间的爱。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的体会。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我们遇到挫折,常常会怨天尤人,甚至没有人爱自己,有的向的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们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

创新读书笔记的形式 篇6

一、记录读书过程

朱永新教授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因此,读书笔记应成为真实记录学生阅读史的载体。透过学生的读书笔记,我们要能看到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进度和概括能力等情况。我在班级中开展了“每周读一本书”课外阅读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读书一个小时,同时要简单记下每天的读书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书名、阅读进度、阅读时间、主要情节等内容,也可以适当摘录一些优美的语言材料。例如我班一个学生某一天的读书记录是这样的:“2014年9月2日,星期二,《时代广场的蟋蟀》第一章,约3000字,读了半个小时。第一章主要写了可怜的玛利欧周六晚上替爸爸照顾报摊,整整一个晚上,只卖掉了十五份报纸和四份杂志。”记录读书过程,学生需要回顾故事内容,内化和运用文本语言,进行简要的总结概括,这其实就是一个反思和成长的过程。真实记录是基础,坚持每天记录是关键。

二、写下点滴感受

对于一本书而言,能触发读者思考的地方有很多。因此,教师不妨指导学生及时记下读书时产生的思维火花、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批注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注重训练他们学会运用批注,聚焦精彩句段,圈圈点点,把有感受的地方画出来;联系自身和生活想一想,把思考和发现及时记录在读书笔记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是要有感而发。如读《时代广场的蟋蟀》中的“玛利欧拉出了一张面巾纸,把蟋蟀放在上面,然后又拿了一张,用来掸掉它身上的尘土。他轻柔地拍弹着蟋蟀坚硬的黑色外壳,还有触须、六条腿和翅膀”,有学生圈点了“放在上面”“掸掉”“轻柔地”“拍弹”等词语,同时在读书笔记本上写下“这几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玛利欧的善良和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三、迁移写作方法

指导学生读书,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还要引导学生迁移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读和写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两个角度关注作者的写作方法。比如,我班一个学生根据朱自清先生《匆匆》中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个句子进行仿写,写下了“凝视的时候,日子从目光中溜走;谈话的时候,时间从语言中溜走;嬉笑的时候,时间从笑声中溜走”。学生从文本局部细节入手,不仅学会了排比句的写法,更感受到了时间的易逝与珍贵。再比如,我在班级开展“同读一本书”读书活动,要求大家在两周之内读完金波先生的《乌丢丢的奇遇》,同时完成一个创意读书笔记———模仿小说写一个章节。学生是善于模仿的,学生是喜欢想象的,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才情,他们写下了 《强盗感动了》《皆大欢喜》《蓝天下的小鸟》《自信的小乌龟》《挺立的玉米》等创意作品,从整体结构入手,迁移写作方法,文笔生动流畅,丝毫不逊色于作家。

上一篇:就这样被你感动下一篇:探究新常态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