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区治理存在问题

2024-04-20

城乡社区治理存在问题(精选12篇)

城乡社区治理存在问题 篇1

近年来,庄浪县紧紧围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要求,以积极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强制度、补短板、增投入、促创新,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管理服务,有力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乡社区基础设施配套急需完善。

城乡社区办公场所有限,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县域面积不断增加,辖区辖区居民人口急剧增加,现有社区管理半径过大,不能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好地服务,新成立的社区急需投入使用。社区工作人员队伍中,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导致阵地建设基础相对薄弱。

二是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急需加强。

社区最主要的工作是为城区居民提供最优质、最精准的服务,并且国家层面对社区承担职能也有明确界定,但社区仍然承担着许多行政化职能,导致城乡社区服务能力弱化,不能很好的与新形势下社区治理要求相匹配。

三是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社区建设不充分。

社区、社工、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三社联动”更是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城乡社区紧密围绕“三社联动”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之间的职责不明、权责范围不清依旧存在,社区与辖区单位、小区物业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为民便民服务的事项还不够精准,工作推进的进度还不够均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够多样化、信息系统的数据还不够完善、社会组织建设还不够规范、专职工作人员配备还未到位,社区从“全包”到“购买”服务的过渡仍止步不前,“政社不分”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阻碍了社会广大群体的参与范围,同时也抑制了社会力量在社区工作管理中的作用。

二、对策及建议

基层是落实党的民生民政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是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载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形势下必须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工作。

一是重视阵地队伍建设,夯实社区基础条件。

要对城乡社区建设进行全面规划,不断完善和扩大新成立城乡社区服务职能和办公场所。综合考虑社区规模、人口数量、管理幅度等因素,按每1000名居民不少于1人的比例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居民5000名以下的按照不少于5人配备。

二要完善社区体制机制,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把增强和优化社区服务能力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建设完善社区设施,打造便民利民生活圈,借鉴“枫桥经验”和北京市西郊区“街区吹哨、部门报到”等先进模式,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机制和社区工作议事机制,定期研究资源共享、社区共建等事项,着力推进社区服务“全覆盖”。

城乡社区治理存在问题 篇2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突出强调了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使得从政府管理职能分离出的许多社会职能将由社区来承担。社区作为居民活动的基本单位,将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将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城乡社区治理对我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社区及社区治理

社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滕尼斯在他的著名作品《社区与社会》中提出的。滕尼斯在其书中指出,社区是具有一致价值观、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相互依存的同质性社会群体组织。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各种学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开始研究社区,使得社区的内涵和实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比如,在社区发展价值理念的引导下,英国发起了邻里复兴战略、社区战略、社区照顾计划等,使得社区服务实践得到了持续发展。[1]在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了“授权区和事业社区”的法案,希望以重新界定政府和社区的关系为突破口,实现经济、政治和社会福利一体化的发展。[2]在政府的指导下,依赖社区居民、町内会以及社区民间组织的参与,日本社区治理呈现出了民主化、治理化、组织化以及权利多元化的特征,承担了许多原来由政府的提供的服务,减轻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压力。

就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而言,20世纪30年代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将英语“community”意译成“社区”一词。社区就是由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一定数量的人口、心理和文化上的认同感及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3]改革开放以来,社区治理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陈伟东认为社区自治应是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合作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4]政府下放管理权利代社区已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社区治理体系,主要包括行政型社区、合作型社区、政府推动与社会自治相结合型的治理模式以及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型的治理模式。

随着社区这一概念的广泛传播和发展,社区治理问题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所谓社区治理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5]从这一概念出发理解,社区治理要求以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为社区治理的主体,管理着社区的公共日常生活事务活动。

因此,十六大以来,中央全面规划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十七大正式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社会体制改革正式提上日程;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和政府突出强调了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这些国家政策的相继提出,使得社区治理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承担的职能主要包括有:利用社区各种资源建设文化设施如敬老院、幼儿园、福利院等等,对老年人、儿童等实行社区照顾,组织社区居民保护社区环境,维护社区治安等。这些社区管理职能的实施对促进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提高社区成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2 当前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的现状

2.1 城市社区治理现状

在城市社区治理工作中,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获得了不小的成绩。一是城市社区组织体系发展的较为完善;大部分城市社区都建立了居委会基层自治组织、志愿者组织、残疾人组织和老年人组织,为社区居民服务。此外,为了更好地为居民群众生活服务,也加大了对城市社区委员会资源投入,优化了办公环境。二是构建了较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治安、社区养老保障、社区文化活动建设等服务已在有效开展,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和安全需求等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三是城市社区工作者数量正在逐步增加;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人们普遍受教育水平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城市社区工作的人员的质量也在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到社区基层单位积累经验,这些变化都在整体上提高了社区工作质量。

虽然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也突显出来,主要表现为:

一是城市基层政府组织在社区管理中定位不准,承担着过多的行政职能,对城市社区公共事务有着过分的干预,结果城市基层政府包揽了大量本应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管理职能,而居委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这都不利于改善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也不利于发动民间力量去开展社区治理工作。政府职能常常包办了社区的事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职能弱化,导致了政府常常越位,政社不分。具体而言,现有的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应该是监督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具体工作,现在倒是变成了相关职能部门直接命令街道办事处落实工作并监督。”[6]这样街道办事处的工作量过大,该办的事没办好。

二是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慢。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社会组织在社区利益协调、矛盾化解、服务供给、拓宽就业等方面可发挥独特的功能。[7]城市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能够对政府作用的发挥起到一种补充作用,节省政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但由于我国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资金来源不稳,还有部分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规范化管理,无法承担从政府和企业分化出来的社会管理职能。

三是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缺乏。社区治理的目的是通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协商和讨论,使政府能够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并进而制定出符合人们利益要求的公共政策,最终达到改善民生和稳定社会的目标。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里,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不高,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是社区治理的主体,甚至还有部分居民认为城市社区治理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与自己无关。即使有些居民愿意参加社区活动,但因其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只是从事卫生打扫、文体活动等一般性事务,未能参加较正式的社区事务如社区选举。

四是城市社区工作人员队伍质量不高。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社区大部分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多数人的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不能够有效率地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和提供服务。虽然近年来基层政府已经认识到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素质达不到要求这一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改变这一状况,但是其效果不是很理想。

2.2 农村社区治理现状

农村社区治理是以优化配置农村社区资源,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使得农村社区治理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有社区图书馆、社区体育社会等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此外,农村的社会管理机制也在逐步完善,让村民参与基层管理中来实现农村的有序化管理。比如,村民可以通过参与村委会实现对本村公共事务的有效监督和管理,通过协商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

虽然农村社区在逐步发展,但是农村社区治理也存在一些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政社关系不清。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乡政府和村委会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基层政府利用自身的权力直接干预社区服务事务,而村委会无法真正的行使自治权利,而是听取乡镇政府的指挥和领导,完成上级政府交代的各种指标,导致社区组织对社区事务管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能从根本上维护村民的权利。

二是村民缺乏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农村社区治理必须让广大的农民有效地参与农村的选举、决策、监督和管理。[8]正是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等途径才能使村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维护自身的权益。但由于大多数村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加上深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对社区的政治民主建设参与度和热情并不高,尤其是在选举时村民投票缺乏主见,受人左右,使得选举的意义不能落到实处。

三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政府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够,各种体育文化设施缺乏,使得社区村民对社区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高,再加上一些低俗的文化产品进入农村市场造成农村的文化活动出现畸形发展。

四是农村社区治理资金不足。与城市社区治理相比,农村社区治理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资金来源单一,再加上政府的资金主要以城市优先,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就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村民对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需要,制约了农村社区的进一步的发展。

之所以将城市和农村的社区治理进行比较,是因为针对不同的地区的社区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而不是盲目的采取同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治理的效果。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城乡社区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城市社区的发展较之农村相对较好,农村的治理情况有点落后,需要政府加重对其的重视和投入。

3 改善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的对策

3.1 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和制度

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都占据着主导地位,社区自身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居委会和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承担管理职能的同时却没有相应的权力。因此要完善社区治理,需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将社区自治的权力真正交由社区居民行使,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那样,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使政府的管理方式从直接的微观管理转变为间接的宏观管理,减少政府对社区的直接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规章政策等方式为社区自治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此外,政府还要在社区治理中定好位,将从自身分离出的社会管理职能交由社区承担,增强社区管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政府的作用是通过完善社区自治等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市场和法制环境来促进社区的发展。

与此同时,社区居民是社区自治的主体,必须要依靠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促进社区建设的完善。通过开辟多渠道让居民有机会参与社区事务的协商和讨论,建立维护居民权益的体制和机制,使人民群众的当家作主的权利落到实处。

3.2 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社区治理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各种力量来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以真正实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目的。由于城市社区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只需要利用社区闲置的资源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农村由于经济较城市落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对而言不够完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基础服务设施的财政投入,同时乡村社区也要完善自己的财政管理制度,提高乡村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此外,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要根据对村民的需求调查来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的满意度,从实质上做到为人民服务。除了提高物质服务水平之外,城市和乡村社区还需要提供精神服务,如多开展社区娱乐活动,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等,在提高居民参与主动性之外,还联系了人们之间的感情,促使社区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3.3 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社区居民对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要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使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进而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从而促进社区治理能力的提高。而当前我国农民缺乏系统性的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不成体系,处于“碎片化”状态,原有的农民意识虽日益“边缘化”,但现代公民意识还不够强,同时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9]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意识到参与社区治理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人翁的思想。其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且一般而言,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求。因此,要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水平,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村的社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只有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才会有参与社区民主建设的欲望。

3.4 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社区治理的本质是实现公共权力从政府向社区的回归,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因此,社区治理的主体既包括政府机制,同时也应包括各种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10]在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政府应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模式,有效地实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而对于政府办不好或办不了的事务转由社会组织承担,因此需要培育社会公益性组织和中介性组织来举办社区的公益性活动。为了更好完善社区服务,在政府的政策法规的引导下,各种社会组织按照市场机制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人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农村社区治理的过程中,要明确界定乡政府和村委会的职责范围。在政府部门的指引下,健全村委会的规章制度和程序,保障农村社区居民的合法权利能够在制度化的环境中得到保障和实现。

3.5 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建设

社区治理离不开人的参与,社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对社区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和数量不足等问题都限制了社区的发展。因此,不管城市还是农村,都必须建立起社区人才培养制度体系,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吸引外来人才,并且通过培训体系的建设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此外,还可以鼓励社区居民自愿组成志愿性服务组织,组织本社会的社区活动。也可以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来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如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等等,充实基层队伍。更重要的是,社区的领导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上给予重视,将社区治理看成社区的首要任务,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社区建设。其次,要构建合理的领导班子,如年龄结构要老中青结合,气质结构要互补,知识结构要科学等。最后,基层社区组织领导要协调好政府组织、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社区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治理研究越来越多的得到重视。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组织、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相互协调配合的情况下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我国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在城市社区建设方面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社区经验,而农村社区治理的发展相对而言比较缓慢,农村社区治理可以借鉴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来促进自身的建设,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通过对城市和农村社区治理现状的比较研究分析发现,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和农村社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成果,改善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但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社区建设中城市和农村也存在一些问题,既有相同,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意见,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和农村社区的完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韩央迪.英美社区服务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2010(3).

[2]刘志鹏.城市社区自治立法:域外比较与借鉴[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3).

[3]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陈伟东.城市社区自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5]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1).

[6]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和社会:乐街调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史云贵.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与若干思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8).

[8]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J].学习与探索,2005(7).

[9]王国胜.农民的公民意识问题及其增强[J].理论与探索,2010(2).

古今中外城乡社区治理的几个案例 篇3

案例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并明确中央相关政府部门为责任主体。1848年,英国通过《公共卫生法案》,设立中央卫生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卫生标准,要求中央政府部门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时做到全国城乡一视同仁,一个标准。

案例二:在中央政府层面设置一个强有力的专职部门,以切实维护乡村社区的合法权益,并协调中央与各级政府对乡村社区事务的职责关系。澳大利亚在中央政府层面设有澳大利亚政府“区域澳大利亚、地方政府、艺术与体育部”,日本在中央政府设立有“中央与地方纠纷处置委员会”。

案例三:政府鼓励民众、学生、企业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一是政府成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志愿者服务活动。二是倡导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的制度。在美欧等国,不少地方的学校都要求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有的还开设专门的“服务学习”课程,还有的硬性规定学生毕业必须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三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目前约有40%的世界500强企业集团向非盈利性组织提供志愿服务活动赞助。

——摘自学习时报《中外城乡社区治理经验》

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方案 篇4

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和福州高新区工委、管委会《福州高新区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和要求,为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现就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提出厚庭村2020年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加强党对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推进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确保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人参与、人人治理、人人共享。

3、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理。积极促进城乡社区治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使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4、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当地资源、基础条件、人文特色等实际情况,统筹谋划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加快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

二、工作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社区公益精神,塑造社区公序良俗,积淀社区文化传承,积累社区社会资本,构建文明有序、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打造开放包容、人本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组织领导

为全面有序推进本方案落实,村成立推进社区发展治理行动计划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陈豪

领导小组副组长:陈碧元

领导小组成员:江光明,姚丽香,陈辉,陈忠,陈钦,陈锦松,谢时华

四、工作重点

重点围绕加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协同作用,构建多元参与、民主协商的社会治理机制,细化行动项目,形成工作清单,推动村持续发展。

(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村党总支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工作制度,优化运行机制。做实村党建服务中心功能,发挥其在党建活动、教育培训、形象展示、资源整合和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基层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1次,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每月召开1次,党小组会每月召开1次,党课每季度上1次,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党支部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积极建立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登记报到制度。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

(二)巩固和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基础作用。社区网格化管理,切实收集社情民意、采集相关信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社区居民等。规范民主选择程序,通过依法选举,逐步提高本社区两委工作人员文化水平。切实保障外出务工居民民主选举权利,推行党组织与基础群众自治组织联席会议、议事协商和社区居民议事会议制度。推行垃圾分类任期目标责任制,坚持让利益相关方集体协商,引导居民依法参与社区事务、财务和公益事业等工作的管理。

(三)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以民生作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于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问题和利益纠纷,由党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牵头,组织居民群众和利益相关方协商解决。培育塑造积极向上的社区价值观和文化凝聚力。加强城乡社区对流动人口的组织和管理。丰富流动人口社区生活,促进流动人口融入社区。

(四)提高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对城乡社区各类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务。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广泛动员人民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等深入群众,对医患纠纷、家事纠纷、征地拆迁等容易出现潜在性、苗头性问题等领域进行网格化排查。将问题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村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简报 篇5

市委副书记叶胜坤主持会议。副市长李远青通报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测评情况。

方利旭对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给予肯定,认为各级各有关部门能按照省、市决策部署,开展整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环境整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真抓实干,确保取得实效,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方利旭表示,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粤东粤北)现场会,以及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以“创模”为推手,强力推进城乡环境专项治理,推动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要关键处理好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物、饮用水安全等环保难题,创新投入机制,通过形成专项项目包的形式,发挥融资效益,吸引社会资本;要把精准扶贫和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树立打造城乡环境也是推动贫困群众致富的理念;要提升村居美化水平,谋划旧村庄改造和开发利用,让农村闲置资产活起来;要优化村居规划布局,重点整治农村乱搭乱建现象;要加快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

城乡社区治理存在问题 篇6

安永贵

在这个暑假期间,我和几位同学到我县城市管理局,采取实地调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就我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经我们将本次调查情况进行梳理汇总,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一是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等;二是形成了县、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的政治格局;三是县政府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活动。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一是相关部门轮流组织宣传车,利用节假日,乡镇捧场天等人流高峰期,深入各乡镇和社区巡回宣传;二是在盐边电视台开设宣传专栏,及时报道环境整治工作动态,反映整治成果和经验,并对各种“脏、乱、差”的现象进行深度曝光,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三是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3、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一是着力解决车辆乱停的顽症,新增和完善了交通标识,加大了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车辆停放秩序明显改观;二是照例解决违规搭建店、招店牌的顽症,完善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开展临街建筑、橱窗违章广告、店招和张贴物等专项清理整治;三是着力解决摊点乱摆的顽症。四是着力解决建筑工地污染的顽症,对建筑工地按照围墙景观化、现场标准化、质量品牌化的标准进行监管;五是着力解决河道污染的顽症,定期对全县城河道、沟渠进行清污;六是着力解决农村面源污染的顽症,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畜禽养殖达标排放,保持城乡水体清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参与面不够,个别单位,尤其是农村部门群众环境意识淡薄,主人翁精神缺乏,认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个别村道路、沟渠规划建设不配套,一些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既影响群众生活,又影响农村面貌。

3、治理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一是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施配套不足;二是个别农贸交易市场布局不尽合理,市场交易秩序较为混乱,影响市容市貌。

城乡社区治理存在问题 篇7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包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指导社区做好城乡环境整治各项工作,现将2015年我局包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组织机构是包社区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的基础。

(一)成立县财政局(国资办)包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略

(二)成立县财政局(国资办)包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口联系小组。略

(三)成立县财政局(国资办)包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巡逻劝导小组。略

二、健全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

根据《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通知》(双城乡治理〔2015〕2号)的精神,结合我局包社区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县财政局(国资办)包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整治督导队伍,协助社区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网格化管理系统,确保了包社区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具体工作内容见《县财政局关于12月份包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报告》)。

三、领导重视,亲临现场指导包社区工作

为切实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我局一把手先后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询问社区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并帮助协调交投公司、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联合执法,共同搞好包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详见简报第18、19、24、27期)。

四、广泛宣传环保意识

(一)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为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对环境维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发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城乡环境治理的队伍中来,我们制定并与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商铺签订了《机关事业单位“门前三包”责任书》和《商铺“门前三包”责任书》,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总共签了《“门前三包”责任书》100余份,进一步增强了商铺和事业单位维护自已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的责任感,增强了他们参与环境卫生维护和治理的积极性,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创造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向区域的商家、住户发放“门前三包宣传卡片”,大力宣传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意义,倡导树文明新风、创优美环境、做文明公民,做好“三美、六不”活动:创工作环境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放养家禽、不乱停乱放。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自觉维护家园环境卫生。

五、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清洁工作。

为切实做好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发挥好带头模范作用,我局联合一杆旗社区,共同对社区内“三无小区”、“城中村”、县中医院职工大楼、无人管理街道的环境卫生做了清洁工作,充分发挥了社区与部门的带头模范作用,增强了广大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详见《县财政局关于12月份包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报告》)。

六、加强社区环境面貌综合整治力度

(一)加强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整治力度。通过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文明劝导的力度,安排文明劝导员配合城管执法队员开展联合执法等措施,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车辆违规停发问题在“面”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二)加强了对户外广告和招牌的管理。我们规范商铺广告位置的设置范围,实行商铺广告和招牌是否按照规范来设置,严格执行“一店一招”,并确保每间店面的招牌广告完好整洁。

(三)深入治理乱贴、乱画,城市“牛皮癣”。加强对违法小广告的监督力度,及时清除了沿街墙面、电线杆上的各类“牛皮癣”,确保建筑立面整洁美观;严禁居民和商铺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杂物,违规搭建,沿街建筑物阳台和窗外严禁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在今年的工作中,共清理了各类牛皮癣60余处。

七、目前存在的问题

城乡社区治理存在问题 篇8

一是抓好传达学习。及时召开党委会传达会议精神、专题研究工作,及时召开镇、村(社区)干部会,传达学习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精神,强调治理具体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全镇社区发展治理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领导小组,落实牵头领导,明确镇、村(社区)治理工作责任人,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职责分工明确,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督查组,加紧督促推进社区发展治理。

三是强化社区治理。制定社区发展治理方案,班子成员分组考察,确定1个村、1个林盘示范点,建立示范带动引领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及党员的模范作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加大治理宣传力度,动员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发展治理。

城乡社区治理存在问题 篇9

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抓好创建城乡环境卫生示范村工作,按照乡党委,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示范村(社区)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经议事会、监事会及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卫生示范组实施方案,最终确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突出特色,塑造典型和样板,以点带面,通过创建示范组,实现点上有亮点,有特色,依托(玖瑰园)打造生态人居环境。按照“示范带动”的要求,以“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为标准,以彻底解决“脏、乱、差”等问题为突破口,以建立(示范组)工作长效机制为着力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搞好示范组工作,给广大村民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

二、工作任务

1、建立管理制度,造册确定卫生保洁员和管理员,挂牌明确责任区域,进一步落实责任。

2、在示范组行人醒目处或交通要道口设立宣传牌悬挂横幅,刷写标语;

3、家禽家畜实行圈养,严禁散放;

4、合理设置垃圾点(房),清运积存垃圾,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死角,做到日产日清;

5、房前屋后堆放整齐,有碍村容村貌的建筑物予以拆除,保持巷道整洁美观;(拟对全组民区进行风貌打造)

6、对村道进行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路面平整,无坑洼,无露天粪堆,柴堆,做到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7、做好旱厕改水厕工作。

8、抓好庭院及个人卫生。做到庭院清洁整齐,干净卫生,人人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实施步骤及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组织宣传动员阶段。主要是召开各种会议,建立健全机构,利用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创建卫生示范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到人人皆知。全面部署创建示范工作,层层落实责任。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按照工作任务,分解表要求时限全面完成。同时做好日常卫生工作。

第三阶段:自查阶段。搞好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示范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宣传,全民动员。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标语,更新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形成人人关心、参与治理、支持治理的浓厚氛围。

3、多方投入,保障经费。为了保证治理经费,社区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严格遵循有关程序,在确保一致通过的前提下在农户中收取每人每月1元的清洁费,以解决资金短短问题,确保治理工作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积极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创建卫生示范村工作中,为创造干净舒适、生态的生活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社区制定出一套科学高效的管护制度,明确包片的主要负责人,卫生保洁员,卫生监督员的工作职责,并落实好经费和人员报酬,确保环境卫生长期有人抓有人管。

公议乡花果山社区居委会

社区治理调研报告问题对策 篇10

近年来,*县深入贯彻落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近邻党建系列部署要求,全面深化近邻党建工作,以网格化、专业化、项目化为抓手,凝聚各级党组织合力,取得良好的成效,书写社区治理新篇章。

一、主要做法。

(一)紧抓机制,夯实基础。通过整合社区党建资源,推动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筑牢近邻党建工作基础。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

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立足城区实际,根据小区规模,组建兼合式小区党组织和建制式党组织,目前已组建小区党组织*个,覆盖率达*%。

二是强化队伍作用。

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方式,选聘*名党建专职工作者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专职负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并兼任小区党组织党建指导员,不断提升近邻党建工作水平。同时还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高校志愿项目等活动,积极吸收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参与小区治理,并利用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这一契机,根据在职社区党员专业特长,通过认领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为小区治理添砖加瓦。

三是强化机制建设。

以*社区作为社区改革试点,落实“大党委”制并设立社区综合服务站,社区“两委”成员同时也是服务站工作人员,采取“坐班制”和“错时工作制”,社区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站式受理”,居民有事随时上门或电话联系就能得到及时服务,真正做到接待群众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二)紧抓阵地,构筑平台。

大力推广“智慧党建”等做法,把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互促互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方面,突出有效利用办公用房。如,依托*社区提供的公益性办公用房,建成服务中心,设立传统文化区域,志愿者团体辅导和普法活动区、青少年阅读区等特色区域,*中心党支部成立以来,与共建的县总工会、妇联、团县委、民政局等部门共同开展传统文化学习课堂、普法教育等活*余场次,受益青少年达*次,形成“远亲不如近邻”良好氛围。

一方面,突出“智慧社区”建设。先后投入*元建成*智慧社区、*智慧社区,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的智能管理系统,努力实现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统一,使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适、高效。如,*社区建立综合“大数据”库,将民政、残联、综治、计生、党员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形成社区多元化的信息数据库,实现“一库对应多条线”,有效提升社区工作者办事效率,社区治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社区建立智能安防“千里眼”系统,在社区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进出入口等重要公共场所、交通要道、隐患要点布置监控设施,进行时时监控安防,社区居民安全感不断提升。

(三)紧抓实效,提升水平。

服务群众是城市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党组织资源和力量有限,只有针对群众痛点、堵点,善借台、巧搭台,把各种资源统起来,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才能让群众满意度高起来、党建生命力强起来。

一是坚持群众办事高效化。

利用“红色驿站”推行“居民点单、组织下单、党员接单、办结清单”的“四单制”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社区“红色驿站”吸引相关单位入驻,让办事流程不断简化,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精准的服务,办事效率不断提升。

二是坚持志愿服务常态化。

区深入开展送政策到家、化解矛盾到家,帮助困难家庭到家、关心老幼到家的活动,服务群众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党建服务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新规律,新机制,以农村留守儿童、两劳人员子女、贫困户子女、农民工子女和残疾儿童、困难职工子女为主要服务对象,积极开展帮扶困境青少年志愿活动,开展青少年大、小型服务活动约*场次,活动参与青少年*人次,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是坚持社区队伍素质化。

选优配强社区、小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把社区书记队伍建设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严格执行社区书记轮训制度。2022年以来,累计举办社区、小区书记培训班*期,培训*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水平不高。

对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的不深,科学的工作方法还有待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社区党建信息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在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党建服务水平,加强城市社区网格治理等方面还需积极探索。

二是共建共治协调联动不够紧密。

目前,*个社区虽然与*个县直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但共建活动缺乏有效载体,共建单位普遍存在“缺动力、合力差”的问题。部分单位对“共驻共建”活动缺乏充分认识,认为共建活动只要出一些钱、出点义务工就可以了,有应付了事的想法。而且只是单向和社区做些共建活动,与其他单位没有协作意识,有些活动开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社区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社区“两委”成员共*名,平均年龄*岁,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仅占*%,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是*岁,部分党组织书记有安于现状、求稳的思想,遇事习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导致工作开展不够有力。

四是党建保障措施不够有力。

社区工作者激励保障待遇低,社区专职工作者工作对口多、任务量大,相对于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激励保障的相关政策较少。大部分年轻社区工作者选择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导致社区工作者不安心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一些优秀党员不愿回归社区、小区从事基层党建工作,导致后备人才储备不足,甚至出现“一上手,就要走”的局面。

三、意见建议

一是切实完善工作机制。

要让近邻党建的“肌体”更健康,为其各个“器官”输入源源不竭的“养料”,还需从体制机制上做好“攻略”,从源头上做好管理,方能让各组织、各部门各司其职、整合资源、有序运转。要加强区域化党建联盟建设,以小区党支部为统领,完善上下联通机制,全面推行“轮值主席”制度,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记录,由社区党组织统一收集,通过提交乡镇党建联席会联合有关部门予以研究解决。

二是切实强化队伍建设。

选派一批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小区党组织负责人到周边县市先进地区学习观摩,学习先进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加强对社会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培训,采取线上教学、实地研学、户外拓展等方式,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收一批优秀党建工作者,充实到社区,解决社区人员少、事务杂、专业性不强的难题。

浅谈住房和城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篇11

---浅析城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黔西县城乡住房和建设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宗旨,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改善民生目的,切实转变作风、创新工作业绩、提升工作效能,着力加快与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息息相关的市政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建设、节能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切实使群众得到实惠;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建设领域科学发展的需要,建设行业中新的问题逐渐凸显,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与老百姓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建设问题。

一、基本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老城区3.5平方公里,道路约10万平方米、长约20公里。对老城区部分街巷存在的“路不平、无路灯、污水冒溢”的突出问题,按照“先急后缓、分类实施、以区为主”的原则。积极组织资金和力量,逐步实施,共需资金5000万元,存在的问题是资金困难。

2、在90年代建成的安居小区,水西园经济适用房小区、园丁小区需完善强弱电设施,把小区内的路灯、供水、燃气,物业管理设施等专项设施进行改造。估算需投入资金2000万元,存在的问题是资金困难。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我县城区停车是一大难题,为增加停车泊位,拟在老城区恰当位置建停车场,用于缓解市民停车难,乱停、乱放、交通不畅的问题,需投资5000万元,存在的问题是资金困难。

4、目前我县正在实施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期需投资900万元,整个小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共需资金3000万元。存在的问题是资金困难。15、为推动城市建设,导致拆迁工作量大,拆迁困难。要妥善处理好城市拆迁、土地征用等方面的问题,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确保社会和谐。

6、集镇建设和村庄整治。全县共26个乡镇(其中素朴、钟山、谷里、金碧、林泉、定新六个乡镇为特色小城镇),360个行政村,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路不平、无路灯、污水冒溢”的突出问题。要加快集镇建设和村庄整治,资金投入量大。

以上问题主要一是建设资金不足,特别是2011年由于建设项目量多面广,这一问题更突出,迫切需要各级各部门多渠道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二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二、工作对策

一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能。紧紧围绕 “作风建设、项目建设年、环境建设年”三个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和“四帮四促”活动的落实;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意识。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狠抓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吸收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建设领域,坚持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参加定期培训和在职学习的方式,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二是坚持做好特色小城镇建设及村庄整治工作。加大特色小城镇建设及村庄整治工作力度,力争初步建成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整洁、主题鲜明突出的特色小城镇示范点,今年新建或改扩建小城镇道路2KM以上,完成6个重点镇的特色小城镇建设,继续完善138个村的村庄整治工作,完成13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年内建设完成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着力加强开放式公园、垃圾中转站、公共卫生设施、农贸市场、污水管网及道路建设等。

城乡社区治理存在问题 篇12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我国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相当少。西部地区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民族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特征集于一体的特殊地区。因此,应借鉴国内外经验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区域联合与协作”等方面实现西部地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顺利实施。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问题与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是一个世界难题。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的重庆和成都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南部的深圳、东部的上海浦东、北部的天津滨海之后,中国首次在西部地区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中,批准重庆市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改革试验区,是中央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庆、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两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显著的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收入差距、城市化滞后、城乡劳动就业不协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农民市民化缓慢、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等方面的矛盾与问题严重阻碍着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顺利实施。笔者紧紧围绕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这一主线,在全面把握西部地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大城市带大农村发展格局的条件下,详细剖析阻碍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体系。

一、国内外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

从历史上看,各国在发展初期都经历了城乡关系失衡的非良性互动状态。发达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经济和城市经济领域。然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及其区域二元社会经济文化结构问题的研究则集中在较广泛的领域和视野展开。其中,刘易斯(W.A.Lewis)(1954)提出的“二元经济论”、费景汉、拉尼斯(John C.H.Fei、Gustav Ranis)(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乔根森(D.W.Jorgensen)(1968)提出的“二元结构模型”、哈里斯、托达罗(Harris、Todaro)(1970)提出的“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1957)提出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等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出发,把城乡关系成为其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他们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城乡关系、结构变迁、劳动力转移、资本积累、技术选择、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口增长极变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霍华德(E.Howard)(1898)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E.Saarinen)(1910)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932)提出的“广亩城理论”、芒福德(L.Mumford)(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城乡发展观”、麦基(T.G.Mcgee)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20世纪开始的“城乡边缘区理论”、岸根卓郎(岸の根卓の男)提出的“城乡融合设计”概念等从社会学和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二)国内学者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同志的城乡关系论对计划经济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骆子程等学者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基本线索,系统分析了城乡矛盾的特殊性、演变过程、体制原因及影响后果,并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思路。接着,周叔莲(1996)、郭

克莎(1996)、金碚(1996)、王建(1996)、王积业(1996)、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1998)等学者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21世纪初期,曾菊新(2002)、张平军(2004)、周一星、石忆邵和张翔、柴彦威、金艳、曾磊、鲁奇(2002—2005)等学者从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对城乡统筹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进行了系统研究。目前,党和国家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对学术界提出了重大的研究课题。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的重庆和成都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学者们对其中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可以发现:其一,国外学者研究的理论大多是在发达国家城乡关系问题并不明显的条件下创立的,且一般把城市与乡村分离开来研究,这对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针对性明显不足;其二,国内学者多数集中在宏观层面,围绕社会热点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展开应对性和政策式讨论,紧紧围绕城乡关系问题展开研究的论文和专著一般散见于对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之中,而针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特殊性进行重点研究的更不多见;其三,国内大多数学者主要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城乡统筹问题进行研究,而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问题缺乏相应的研究。因此,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成果,结合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其原因,运用投资学、运筹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理论来研究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符合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及政策建议。

二、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存在阻碍着城乡统筹战略的顺利实施的主要问题。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思想观念上的制约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观念思想制约是限制城乡进一步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一,“等靠要”、“为搞实验区而搞实验区”等消极思想限制了人们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不利于重庆市在制度上进行自主创新,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第二,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必须要做好近期与远期目标想结合的战略规划,戒除一蹴而就式的改革观念。第三,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人为地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

(二)城市化进程滞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对工业、农村对城市的依存关系日趋增强。但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滞后,使得城市负担不断加重,削弱了城市的先头带动作用。表现在:第一,整体城市化水平偏低,决定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处于较低的水平。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低,2006年仅26.9%。第二,区域差异显著。2006年都市城市化率达到61.5%,而其他地区城市化率分别只有20.8%。第三,城镇体系建设不合理。城市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中等规模城市出现断层,影响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及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城市化进程减弱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效应,不利于统筹城乡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城乡劳动就业不协调

城乡劳动就业不协调是西部地区城乡统筹问题的根本所在。表现在:第一,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占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城市就业吸纳能力较弱。目前,西部地区城市优势产业培育不足,导致城市劳动承载能力的不强,已经成为城乡就业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三,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不匹配,进一步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而影响到统筹城乡发展进程。

(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不平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严重制约着重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约着西部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表现在:第一,基础建设投入的不平衡,城市投入的总量高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础设施投入的不平衡,2006年,西部地区城市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为农村的14.29倍。第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广大农村不能分享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第三,医疗卫生水平的不平衡,不健全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远远滞后于城市。第四,科技文化的不平衡,科技文化的投入、应用推广等城市大大超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平衡阻碍了农村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城乡间发展差距,对统筹城乡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五)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

收入分配不合理不仅影响了西部地区消费与投资结构的协调,而且从长远来看关系统筹城乡的成败。表现在:第一,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要高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7年的5 302元上升到2006年11 5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1 692元增长到2006年的2 87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18倍,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了1.69倍。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扩大的趋势。1995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3.13倍,到了2006年达到了直辖以来的最大程度,收入差距扩大了4.0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隐性收入,其城乡居民的实际差距将会更大。第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总体小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改革30年间的绝大多数年份中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要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而且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变动态势极不稳定,不利于差距的缩小。

(六)农民市民化缓慢

农民变市民速度的缓慢,不仅不利于农民增收,还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是影响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主要障碍。表现在:第一,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目前仍然有5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非农就业的适应能力差和就业及收入的不稳定制约农民转化为市民。第二,农民市民化障碍重重,在体制制度及意识观念等方面的阻力较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二元体制下的户籍政策,农村的土地制度,不平等的教育体制,歧视的就业政策等制度层面的制约因素,以及法律意识、思想观念等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将对农民市民化进程产生阻碍作用。

(七)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削弱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已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表现在:第一,户籍制度不统一,制约城乡二元制结构的改变。第二,土地制度不健全,农村宅基地还在增长,没有实现居住性转移。第三,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全市还没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劳动和社保局分支机构在全市覆盖不广。第四,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农村税费改革不彻底,基层财政转移支付面临诸多问题。第五,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滞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完成,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水平较低,农业保险发展迟缓。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是造成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主要原因,导致政府政策向城市倾斜,形成了封闭的城乡关系,造成了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的缺失,不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完善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这必然要求制定详细的战略实施规划。战略实施规划主要包括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目标包括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近期目标: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成有西部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形

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

远期目标:努力把两个地区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懈奋斗。建成有适度差异的具有新型城乡特点的城乡经济社会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

(二)深化思想认识,破除落后观念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统筹,同样也是思想观念的统筹。第一,破除旧有的城乡差别观念。传统的城乡差别、收入差别、工农差别等观念严重阻碍城乡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因此应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新观念,以新观念促进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以新观念引导新发展。第二,破除改革中的“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点在于体制制度的改革,打破旧有的体制束缚与制度障碍,进行体制创新,从制度与体制中释放出新的生产力,并以新型城乡一体化制度保障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第三,避免改革一蹴而就的心态。“急于求成”、“为搞实验区而搞实验区”等心态不仅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而且将会加大统筹城乡改革的难度。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制定远期与近期相结合的战略规划,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第四,破除改革“避重就轻,求稳怕乱”的思想。统筹城乡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旧体制,在于某些统筹土地、户籍及社保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只有破除改革“避重就轻,求稳怕乱”的思想,树立积极进取、敢闯敢冒、超前思维等观念才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三)加快城市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首先要做大城市经济圈,扩展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空间和容纳能力,逐步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协调发展,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城市经济圈的壮大一方面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撑和科技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民变市民进程。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发展优势产业以及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等方面。

1.突出城市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对农村的经济带动作用主要依靠产业的带动作用来实现,通过城乡产业的链接与融合来实现城乡经济发展深度和广度的拓展。这两个地区是传统的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是传统的优势产业,但目前应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和制度创新,一方面对现有产业进行整理和升级的同时积极培育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主动将产业链向郊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城镇地区延伸,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来促进当地城市化建设和农民市民化进城。

2.增强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城市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增强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将有利于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及发展统筹城乡战略的顺利实施。

3.探索农民变市民的创新模式。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在于农民变市民,目前农民变市民进程主要是受到现有体制与机制的制约,因此,加快农民市民化必须进行模式上的创新,打破旧有的体制和制度。尤其是在城乡结合地区,农业产业化及农民市民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可以优先考虑在城乡结合部率先进行农民市民化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四)加快农村自身发展,提高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快农村自身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发展城乡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任务。

1.加大农业发展支持力度。现有农业投入水平较低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瓶颈。因此,稳定提高对农业投入的比重,增加支农投入的总量,是促进农村、农业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

2.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3/4,而且在广大农村地区已经出现大规模的劳务输出现象,发展劳务经济的条件已经具备。而且发展劳务经济既增加了农民收入

来源,也使进城农民提前适应了城市工作与生活节奏,增强了城市适应能力,为农民市民化创造了有力条件。因此,劳务经济可以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组织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第二,突出企业优势,创新就业模式。第三,发挥政府作用,做好就业服务。

3.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第一,建议逐步建立起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失地农民以土地换住房、社保等制度。按照总量不变、占补平衡原则,合理调剂区域建设用地指标;通过互建工业园、财税分成等方式,与库区的对口支援区县及其他地区协调建设用地指标,保证统筹城乡发展用地需要。第二,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完善农村承包地流转方法,明确流转程序,配套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按照“承包地换社会保障、宅基地换住房”的原则,采取置换或回购土地、实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购房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流转承包地”,进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居住。第三,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村民集资、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区修建标准厂房或职工公寓出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村收入,逐步实现工业向园区(基地)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从而实现促进农民市民化、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4.加快生产要素向农村扩散。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基础,包括资本、人力、技术等。目前困扰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本和技术,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现有农村财政金融体制较为落后,对城乡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不够突出。同时也不能发挥出对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资金支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而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多是粗放式经营,技术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又加剧了其他生产要素的耗用。主要措施为:第一,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配合理的公共财政制度;第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尝试土地入股、以地换资等资本筹措方式;第三,尝试建立农村银行,激活农民或农村自有资金;第四,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发展“博彩业”在内的政府或私人的现代融资渠道;第五,加大对农业的技术支持力度,着重解决关系农业发展的节水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突出问题。

(五)统筹城乡发展,发挥城乡协调互动作用

1.确立战略工程地位。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明确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顺利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先导和根本。

2.建立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打破农民变市民的户籍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消除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在工资、社保等方面的差别。

3.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

4.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改革是完善政府职能,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第一,加强政府在统筹城乡进程中的主体作用;第二,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强化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第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5.构建开放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统筹城乡发展,不仅要实现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还要以一种开放型思维,将重庆市、成都市更好地融入到区域经济、全球经济的合作中去。加强相互之间以及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鼓励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支持外地优势产业、企业“引进来”。

6.建立健全预警监控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触动和涉及到各组织、各部门以及个人的利益与矛盾,存在着潜在的改革风险与挑战。因此,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土地流转等风险监控机制,建立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利益诉求和保障机制,建立各项改革措施的信息披露机制将能有效规避各种创新的潜在风险和降低各项改革的制度成本。

7.优化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至关重要。城乡统筹中的资源配置不是资源的平均配置或均等化配置,而是需要针对城乡发展的不同需要和特点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源的优先配置,对农村地区的公共资源配置采取有针对性的倾斜。

参考文献:

上一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下一篇:《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