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现代史

2024-04-24

安徽师范大学现代史(共9篇)

安徽师范大学现代史 篇1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无效)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史

一、名词解释

1、壬戌学制

2、土地革命

3、西南大后方

4、黄土岭战斗

5、人民解放军宣言6、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材料分析

材料: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国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和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倪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源于什么机构在什么时间发表的什么名称的文件。

2、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说明该文件发表的背景与动因。

三、问答题

1、简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历史意义。

2、试析抗日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3、怎样看待1957年的反右运动。

四、论述题

安徽师范大学现代史 篇2

一、现代大学制度是现行大学制度的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是社会各种纷繁复杂制度中的一种, 都是指要求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和行动准则。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和其他制度一样, 具有制度的一般特征:第一, 制度是人的行为规则, 与人的素质、动机和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第二, 制度是组织的公共产品, 是组织中的人都必须要遵循的行事规则和行为准则;第三, 制度是组织中社会关系的定型表现和存在方式, 具有稳定性;第四, 制度是顺利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第五, 制度具有一定程度强制性和限制性;第六, 制度是在组织中的人趋利避害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现代大学制度与普遍意义制度特征不同点就在于它是大学的制度, 是大学人的制度, 是为实现大学目标服务的制度, 是大学内外关系定型化的表现和存在方式。

大学制度是大学的重要组织部分。大学制度遵循制度变化的基本规律, 会根据大学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制度创新是组织发展的普遍规律, 即通过制度主体建立新制度, 实现组织新目标。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对现行大学制度的创新, 它是对大学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新要求的积极反应, 主要包括:第一, 是反映大学这个组织行为的变化;第二, 反映大学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第三, 反映大学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规则的变化。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就是依据新情况、新要求对现行大学制度进行变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制度, 是制度创新的过程。

现代大学制度对现行大学制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必须使制度更符合大学现实和未来发展要求, 即现代大学制度比现行大学制度更“现代”, 即具备更强的“现代性”。制度本身就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只有全面地反映现实基础的要求, 才能对现实基础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以为, 增强现代大学制度的“现代性”, 至少应当体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 现代大学制度相比现行大学制度包容更多的现代元素;第二, 现代大学制度相比现行大学制度, 能够更彻底地解决大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第三, 现代大学制度相比现行大学制度更加体系化。笔者就此展开论述。

二、现代大学制度是包含更多现代元素的新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是在改革现有高校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相比现行大学制度, 它应该包容更多的“现代元素”,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 现代大学制度要包容更多更新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制度的灵魂。制度创新, 理念必须先行。现代大学制度相比现行大学制度, 其办学理念更科学、更先进、更有效。现代大学制度是必须用科学、有效的新理念武装起来的制度。譬如大学本质上是学术组织的理念, 现代大学制度本质上也应该是服从并服务学术发展的制度。现代大学制度还应该体现教授治学的理念, 将教授治学的基本原则、规则、程序及方式方法包含在内。现代大学制度中的教育教学制度应该体现创新创业的要求, 将创新意识和理念融入到制度之中。现代大学制度是吸取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新理念, 并结合我国大学实际再创造的成果。然而理念并不是制度。现在人们强调的教授治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 制度是将教授治学理念通过组织机构、原则、程序和技术定型后的规则和行为准则。

(二) 现代大学制度要包容更多更新的发展目标

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大学的上层建筑, 必须要更加全面深刻地反映现代大学的发展目标和新要求, 要将大学更多、更新的发展目标包含在内。譬如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充分地体现大学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 将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观念、行为和方式制度化, 并为大学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提供制度保障;又譬如, 现代大学制度应将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包含在内, 通过变革办事规则, 使规则更加国际化, 使得来自五大洲各个国家的学生都能够适应我国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再譬如现代大学制度须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核心目标包括在内。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求, 要通过变革教育教学方式, 编制教育质量标准, 改善管理和服务, 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现代大学制度在包容更多、更新发展目标的同时, 也应对现行大学制度中的目标进行扬弃, 譬如将素质教育和仅重视知识教育的做法结合起来, 在坚持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求和做法。

(三) 现代大学制度应给予大学和大学人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

现代大学制度将毫无疑问地赋予大学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促使大学更加开放、更加自信、更加自如地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现代大学制度将赋予大学中的教师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动, 更加方便地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 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的探究工作, 生活也更加如意。现代大学制度应赋予学生更大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空间, 他们可以更多地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 更加自主地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 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 现代大学制度应给予更高层次的民主和公平

民主和公平是现代人的重要追求之一, 是人类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民主和公平是确保组织中的人更加自觉地维护和促进组织发展的重要条件。现代大学制度将比现行大学制度更能保障民主和公平。现代大学制度将更全面地保障大学相关利益者的基本权益, 尤其是确保教师和学生成为大学的真正主人。现代大学制度将努力减少管理层级, 推行管理扁平化, 克服官本位, 发挥自主管理, 加快教授治学的步伐, 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公平和民主。现代大学制度将确保大学人的各种人权, 积极推进制度的法制化, 确保各种大学人在发展机会、利益福利诸多方面的公平。

(五) 现代大学制度应包容更多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

现代大学制度将在系统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 确保决策的科学高效。同时现代大学制度还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制度的定型化。现代大学制度将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包容进来, 将大学运行过程规则化、信息化和技术化, 构建信息化的制度平台, 实现校内外全周期的信息化管理等。

三、现代大学制度是彻底解决现行大学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制度

从利益角度看, 制度当然也是各种利益群体博弈的产物。但作为大学人都要遵守的办学规则和行为准则, 有效地解决现行大学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制度得以沉淀和定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完善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制度、建立起来的董事会或理事会等一系列的领导、咨询和决策机构等依然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大学发展中困境, 不能很好地激发大学的办学活力, 那么, 即便有这样的机构和制度, 依然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相比现行大学制度, 要更彻底地解决现行大学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现行大学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表现得比较清晰, 已成为阻碍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 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上面表述有些是具体问题, 有些本来就是制度问题, 属于需要制度变革的范畴。具体问题要通过具体的举措进行解决, 但是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定型制度作用的发挥,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实现“长治久安”。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不断地解决现行大学制度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中成长起来的新制度。因此, 笔者认为, 现代大学制度至少要能解决我国大学正面临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 回答“钱学森之问”, 建立起鼓励创新、服务创新、推动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仔细审视我国高校内外部管理体制与机制, 很容易发现, 我国高校在干部制度、

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考评制度等诸多方面都尚未建立起适宜的创新体制与机制, 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方式都显著不够。现行的诸多制度已经成为制约创新的主要障碍。笔者以为, “钱学森之问”吁请的绝不是再多培养几个创新人才的问题, 而是希望从制度上解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问题。创新不足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核心矛盾, 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正视并解决这个问题。

(二) 解决“不适应”问题, 构建起大学内外紧密关联、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体制机制

“不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高等教育事业层面、大学办学层面、大学人才培养层面和服务经济社会层面等都存在着显著的不适应。“不适应”既是高等教育事业没有获得优先发展造成的, 也是大学与社会发展长期脱节造成的。就大学内部而言, 它不仅涉及提高教育质量, 也包括优化办学结构, 提高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扩大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 不仅需要大学构建新的大学内部制度, 而且还需要构建大学的外部制度体系。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大学更加开放、更加广泛的社会关系基础上, 更深度融合中建立起来的新制度。

(三) 解决“活力不足”问题, 构建起导向明确、界限清晰、激励有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体系

办学活力不足是当前我国大学办学中的重要问题。“等”“靠”“要”现象普遍存在, 办学资源单一、办学方式模板化、学校同质化、特色不明显、效益低下、师生员工创新积极性不高等使许多大学暮气沉沉, 活力明显不足。大学尽管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开放, 但依然比较封闭。譬如大部分大学都没有形成教师选拔机制, 将适合学术创新的教职员工留下, 让不适合学术创新的教职员工离开;大部分大学内部都没有形成积极反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的机制, 依然依据自身意愿惯性地往前运行的大学还很多;政府要求、政绩驱动成为一些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动力。动力单一必然导致大学办学单一, 特色不明显等。必须通过解决我国大学活力不足的问题, 形成一系列新的规则和行为准则, 并最终形成现代大学制度。

(四) 解决“科学发展”问题, 构建起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国以来, 我国大学建设的波动始终比较大, 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 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 90年代末的“大扩招”等, 大学的发展形态始终没有进入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状态。政策鼓励时就出现“大跨越”现象, 而政策制约时就出现“滞涨”现象。大学发展始终比较注重办学层次升格, 注重大学行政级别提升, 注重政绩, 注重外延扩张, 而对大学内涵建设、学术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普遍重视不够。这些都与我国现行大学制度中政府主导过强, 社会其他力量参与不足有很大关系。现代大学制度要通过内外体制的构建, 为大学的科学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四、现代大学制度是更体系化的新制度

三十多年来, 我国大学一直坚持改革开放方针, 勇于探索实践, 在招生、人事、分配、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取得显著的成绩。同时, 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规则和行为准则, 有利地促进了大学制度的建设。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早已提出, 各大学也积极探索, 但是时至今日, 现代大学制度依然没有基本建立起来, 究其原因, 笔者以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第一, 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主导性理念没有形成。我国大学制度建设究竟是依据集权式还是分权式模式来进行构建, 一直都没有定论。建国以来, 对大学的管理都是集权式的, 改革开放后,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一直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仔细审视发现, 我国大学的扩权改革是一边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一边加强对高校的管理,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加强高校管理是同时进行的。大学在迈向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过程中有显著进步, 但始终没有摆脱集权式管理。现代大学制度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构建的基点。

第二, 大学外部制度构建滞后。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外部制度体系的缺失, 大学一直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近些年来, 在推进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也多重视内部制度建设, 而比较少地主动地开展大学外部制度的建设, 一些大学认为外部制度构建不是大学的事情, 是政府的事情, 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 导致外部制度建设滞后。

第三, 新制度不断涌现, 但良莠不齐, 不成体系。在过去许多年的改革中, 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实践, 出台了大量的文件和规章制度, 甚至在一些方面形成了数量比较多、覆盖面比较宽的系列性制度, 但是这些制度往往都是条状或块状的, 相互衔接支撑不够, 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制度体系。制度缺乏系统性设计, 各种制度之间冲突不断, 导致无法贯彻和执行。长期没有修订的制度、缺乏现代理念和思想的制度与新制度并存, 一起构成了现行大学制度。

第四, 事业发展很快, 制度变迁也很快, 定型比较困难。过去的三十多年, 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三十多年。大学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一直处于不断地解决问题, 不断地谋求发展之中。注重事业发展, 不注重制度建设, 一旦出现制度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往往不是完善制度, 而是迅速地否决制度, 重新制定新制度, 使制度处于一种不断被翻新甚至“翻烧饼”的情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阶段, 为制度建设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时机。系统整理制度, 积极推进制度定型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因此, 笔者以为, 我国大学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方面并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并且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 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克服各种制度之间的理念和规则之间的冲突, 推进大学制度的体系化、定型化。笔者认为, 现代大学制度相比现行大学制度, 是更体系化的定型化的新制度。

首先, 现代大学制度是将大学本质上是学术组织这一理念贯穿始终的制度体系。大学在本质上是学术组织就意味着管理大学要遵循学术组织的基本规则, 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确立共同治理的制度理念, 加快大学由行政附属机构向学术组织转型, 推进管、办分离, 加快治理结构的建设, 推进管理扁平化, 使得学术理想贯穿于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社会服务制度等, 也要贯彻于大学的软件和硬件建设, 贯穿于日常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之中。

其次, 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内部制度体系和外部制度体系的总和。现代大学制度不仅包括大学内部制度, 而且还包括大学外部制度, 并且是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形成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统一体系。外部制度是规定大学“进口”和“出口”的制度体系, 内部制度是规定大学内部“生产”的制度体系。两种制度紧密关联, 形成完整的系统。

最后, 现代大学制度是“现代”的定型化的制度体系。现代大学制度是对现行大学制度进行科学甄别, 通过不断提升、完善和系统化之后形成的体系, 它不仅包含机构、人员、条件、规则、程序、标准和行为准则等要素, 而且还具有先进理念、实际指导意义的、科学高效的制度体系。现代大学制度不仅是人们日常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本依据, 而且还是处理各种事务和交往的行为准则, 是入心入行的制度体系。现代大学制度还要通过信息技术使得各种规则和准则物化为硬性要求, 成为支撑现代大学制度贯彻落实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欣.国内相关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 (7) :93.

安徽师范大学现代史 篇3

一是由学校自己制订的大学章程难以界定举办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的关系。人事权和财权是影响高校自主权的两大基本权利,这必须在章程中明确。而要明确人事权和财权,显然就不是学校一家所能完成的任务,甚至也不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所能决定的。不仅如此,大学章程由高校自身制订,这就让学校很难规定举办者的具体权力和责任,也无法对举办者越权干涉学校办学的行为纠责。

二是由行政系统主导的大学章程难以实现校内行政权和学术权、教育权的分离。按照《暂行办法》制订出来的大学章程,可能成为学校现有制度规范的集合和汇编,或者现有体制的重复描述,即便是制订得较好,也只是内部行政规章,很难真正管用,更无法成为高等学校改革的一部分,无法成为改革的切入点和系统载体。

在国外,大多数大学章程的制订,是要提交学校举办者所在地区的立法机构进行讨论、审议的,经过立法程序制订的大学章程,就是一部法律,是社会各界必须遵守的。鉴于此,建议将大学章程的制订提交给立法机关。比如,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章程,应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审议进而颁布;省属高校的章程,则应提交省人大常委会讨论、审议,或者通过人大授权各级政府制订,让其真正成为法律。

通过科学的立法程序,各方利益充分博弈,最后规定大学的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的或培养目标、大学的名称与校址、内部管理体制、大学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举办者与大学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校长的权利与义务等重大事项,促使教育行政部门把相关权力下放给高校,使之真正成为规范大学运作的纲领和法则。同时,一旦相关方违反了大学章程,也可以得到司法机关的认可。由此制订出来的大学章程,才有可能成为具有真正实际意义的大学宪章。

现代大学制度 篇4

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包括两个层面,即宏观层面(学校与外部的关系):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学校内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中新网12月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通知》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突破,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要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

《通知》从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三个层面,确定了改革试点的十大任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安徽近现代名人 篇5

(1823-1901):清合肥人,字少荃,道光进士,洋务派领袖。1853年办团练抵抗太平军,1858年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1861年编练淮军,在他主持下,淮军逐步实现了近代化,先后镇压了太平军、捻军,最后成为清政府国防军主力。1862年升任江苏巡抚,1865年为两江总督,1867年授湖广总督,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领袖。自60年代开始,先后开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等企业,利用海关税收购军火和军舰,创立北洋水师学堂,主持向海外派遗留学生活动,建立北洋海军。有《李文忠公全集》。

(1836-1895):清庐江人,字雨亭,海军提督。参加淮军后随从刘铭传镇压太平军、捻军,升任参将,1874年李鸿章筹办海军,1875年受命赴英国购买军舰。归国后即统领北洋水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只到鸭绿江口,回程时于大东沟海面突遭日舰队截击,发生黄海海战,他指挥应战,重创日寇两舰,1895年日寇以海陆两军围攻威海卫,他因力战失利拒绝投降而自杀。

(1836-1895):肥西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淮军名将,抗法英雄,台湾首任巡抚。1854年为对抗太平军在乡办团练,1862年编为李鸿章淮军,开赴上海镇压太平军,升参将,所部号“铭军,为淮军主力之一,1864的以功升至直隶提督。1884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法军八个月,取得胜利。1885年台湾设省,被任命为第一任台湾巡抚,在台湾修铁路、开煤矿及新式学堂,筹划加强军事防务,对开发台湾多有贡献。著有《刘壮肃公奏议》等。

(1861-1919):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县人,铁路工程师。1872年以幼童留学美国,为中国所派的第一批留学生,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905-1909年以工程师主持修建京张(北京张家口)铁路,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修建滦河大桥,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铁路工程师,后任汉粤川铁路督办,1912年发起组织中华工程师会,任会长。著有《京张工程纪略》及图。

(1880—1942),安庆市怀宁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政治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健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1902年在安庆组织“青年励志学社”,首次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1915年,主编《青年》杂志(次年9月更名为《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7年受聘担任北大文科学长,1918年与李大钊一起创办了《每周评论》,直接投身爱国运动斗争之中。毛泽东曾评价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1920年夏,陈独秀率先在上海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在党的第一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党的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政策,致使革命惨遭失败。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陈独秀被撤职,1932年10月被南京国民政府逮捕,1937年获释,1942年病故,有《独秀文存》传世。

(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县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在五四时期引领了新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新诗革命和新学术革命。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教育家、文人。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1910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后于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改良。参与编辑《新青年》,发表《建设文学的革命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偿试集》,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1919年,胡适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影响颇大。著有《偿试集》、《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等。

(1906--1974)原名嘉祥,又名稼蔷,安徽泾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入上海大学附中部学习,同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和《红旗》、《实话》总编辑,苏区中央局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4年参加长征。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批判“左”倾错误领导,会后任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1937年赴苏联,任中共驻第三国代表。次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席和军政学院院长。1943年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城工部长、宣传部代部长。建国后,曾首任驻苏联大使,后历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长,全国政协常委,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七、十届中央委员,著述集为《王稼祥选集》。

(1899--1962),安徽巢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上海沪中区宣传委员、红军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等职。西安事变时,任中共赴西安谈判代表团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央代表团秘书长、军委情报部部长等职。1949年后,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882--1948),字焕章,原名基善,安徽巢湖人,行伍出身,“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法西斯独裁统治。后在张家口成立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军,收复大片失地。抗日战争初期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与张治中等一同参加了“八一三”凇沪抗战,是著名的爱国将领。

(1890--1969)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巢湖人,原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黄埔建军到建国以后,真诚维护国共两党的团结。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三次到延安,代表国民党同共产党多次和谈并陪同毛主席往返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949年4月,作为首席代表率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同共产党和谈,后留在北平,被人们称为“和平将军”。建国后,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与我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是国民党方面始终坚持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

(1922--),安徽合肥人,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942年西南联大毕业,1944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1945年在西南联大附中教学后赴美,1948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1965年应纽约州立大学校长邀请筹备创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门、1966年离开普林斯顿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担任教授至今。曾资助大批中国学者去美国石溪分校访问、学习,捐助建立各类基金,为中国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并为中国发展献计献策。被授予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杨振宁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熏陶为自豪,在接受诺贝尔奖由他代表致辞时曾说: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16岁的邓稼先随姐姐赴四川江津读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稼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现代大学视阈下的高水平大学建设 篇6

现代大学视阈下的高水平大学建设

现代大学经过不同阶段的发展,显示着不同的.发展特征,但都在民族经济、文化提升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代大学成为社会一个阶段发展的缩影,其彰显的界面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显性的文化发展,还是隐性的经济发展,凸显了现代大学的特征.高水平大学唯有抓住当代现代大学的建设之路,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以及较高水准的核心竞争力.

作 者:高兵 GAO Bing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09 刊 名:高等建筑教育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年,卷(期):2009 18(5) 分类号:G640 关键词:现代大学   高水平大学   特征   建设  

安徽师范大学现代史 篇7

一、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章程建设的理性追求取向

工具书中把“章程”的定义为“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1]。定义中“章程”是特定组织制定的通过对组织内部责任和义务限定以便于自身运营的规章制度的总称,包括对组织的性质、宗旨、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活动规则、纪律等重大方面的限定。大学章程被认为起源于中世纪的“特许状”,是指为保障大学的办学自主和管理自主,高等学校依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文本的形式自主制定的、确立大学地位和内外部关系的、有关办学的根本问题和基本事项的规定,是对教育权利、义务和利益进行调整和规范的规范性文件。1999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要提高依法管理学校的意识,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快制定、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按照章程依法自主办学。”可见,大学章程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是高校内部的“宪法”,不同于具体的规章制度,包括高校办学宗旨、主要任务、决策机制、治理结构等重大的、基本的问题。大学章程以学校自主制定的形式提交,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确立其自身的法律地位。大学章程的本质属性是调整大学内外部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而不局限于高校内部权益分配。它的目的是实现大学自主管理的法定权力,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实现依法治校。近现代的大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使得大学与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既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相对独立。尤其是在政治上实现了政教分离,在西方的文艺复兴之后,理性摆脱了宗教成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理论基础。对于理性的追求奠定了知识在大学中的权威地位,使科学的发展更加繁荣。就目前来看,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它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有多么不同,都需要有大学这样的组织来对知识进行分析、批判、继承和传递,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理性追求与探索。也就是说大学组织是各个国家用来关注知识和促进知识传播的地方,不难从某个国家的大学找到大学章程建设中重视和体现大学对理性追求的细节和理念,理性追求是各国大学章程建设的方向,这使得中美大学章程有了比较研究的基础。

二、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章程建设的自治及学术自由取向

自治随着大学的产生而产生,是大学的原生精神。最初的大学具有行会的相关性质,在社团组织中运行相关制度,形成自治管理。大学只有拥有了自治权,才能保证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相对独立地位。大学的自治精神决定了现代大学不会成为任何权力的附庸。以美国大学为例,美国大学重视在法律文本中体现自治的理念,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认为知识是大学自身的目的而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一旦大学成为某个国家或者组织的工具,那么大学就难以忠诚于自己的本质。大学就应当保证自由研究的精神,为师生提供有益于思维、学习和创造的环境。而我国大学的建立自蔡元培开始,自治思想始于北京大学。在现代大学制度下,我国的大学章程建设中都蕴含着自治的理念,并且以规章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同时,大学的学术自由思想伴随着大学自治产生和形成,它以制度的形式体现着大学办学的精神、价值和信念。应该说,大学章程作为一种制度规范,与学术自由的取向是完全契合的。

三、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章程建设的社会责任取向

大学不仅从社会获得权威和支持,还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大学不应当仅仅维护自身的自治与学术自由,或者以追求真理为自身的导向,还应当注意社会责任的体现。大学可能会因为担负社会责任而忽视学术自由和追求真理的本质,但是应当注意把握好度,即大学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必须以维护学术自由权利、保证学术水平及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等为前提。因此,各个国家的大学建设都在寻求尊重学术自治自由和体现社会价值的均衡点,这一点体现在对大学章程的建设和修改中。大学的社会责任在真正意义上说不是被动接受或者是对约束的顺从,而是积极主动构建,对社会的道德和进步进行引导,体现大学价值。在大学章程中,体现着大学作为社会组织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立足于社会实际,着眼于社会发展,对现实社会充满人文关怀,在追求美好、批评现实的同时增进自身反省,进一步促进自身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独立的坚持。现代大学制度下对大学章程的制定要能够体现这一点。

四、现代大学制度的特点分析

现代大学制度相对于传统大学而言具有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内在逻辑性。大学制度的内在逻辑性是指大学根据自己特定的社会职能与功能并遵循规律而运行。因为大学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大学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要重视外部对于自身的价值评判。现代大学制度应当能够使制度思考、设计与设置和大学的内在逻辑性相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功能,遵循办学理念并贯彻学术精神。

2.结构合理性。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多种规范的总体,在构成的层次上、职能上、形式上都有多角度的划分。各种制度相互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结构明确、调理明晰的制度体系结构。现代大学制度体现着结构的合理性,能够充分运用制度实现大学的系统化管理。

3.最佳效果性。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目标是达到最佳效果,在专业化管理的前提下实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离,激励大学不断提高其学术水平,多多取得大学学术成果,使大学的学术教育资源可以实现效果最优化,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的教育效果。

五、大学章程的特点分析

大学章程的特点与大学章程的性质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程序法定性。大学章程具有法律地位。大学章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规范性文件,其制定本质为保障大学的依法自治,使大学的基本及重大决定可以有法可依。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实施体现了办学者的意志。“它的本质是对学校内部以及与大学有关的利益的调整和分配。”[2]大学章程颁布之处就集中体现了其法律地位。就其地位来看,大学章程相当于我国的宪法,处于母法的地位,具有最高权威。

2.内容纲领性。大学章程使大学可以依法办学,确保学校有法可循,并通过协调大学内外的要素关系,保证校内管理体制的实施。同时大学章程在规范大学重要机构职能、规定大学规章制度和办学规则中,具有统领地位,高于学校其他的规则制度,要求学校所有组织及成员必须依此执教,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规定,是大学精神的法律体现,是大学规章制度的最高行政准则。

3.行为指引性。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从其确立之时生效,依此指导大学内外部的行为规范。对于大学外部而言,大学章程指导着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确立大学的社会职责,对于内部而言,大学章程保证着大学的实施效率,只有大学及其内部人员依据大学章程规定办学教学,才可以确保大学的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要求。

六、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章程的关系辨析

现代大学的依托为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章程。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为了确保校内各项组织与机构可以正常运行并保证各组织机构实现目标原则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囊括了大学内部各项管理规则与规范条例。大学章程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体现,是现代大学内部各项规则条令的总体要求,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体现大学依法办学的基本要求,实现大学自主管理,加强对大学自治的民主监督,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学章程的实施,确保大学获得合法的法律地位与相应的大学自主权,同时大学章程规范着大学内部各项组织机构的基本管理制度,明确大学内部各项组织机构的治理机构,明确现代大学的主体性,使大学可以有法可依,依章办学。此外大学章程对大学外部的各项条例也有明确的规范,规范了社会和政府参与大学事务的渠道与方式,加强了大学与社会外部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与对外权,保证了大学内部各项组织机构的有序发展与大学外部各项事务的依章办事,提高了大学学术发展的效率水平与大学对外社会联系中的大学自主权利。当然,大学章程作用的发挥同样需要具体的规章制度的配合,大学章程同其他规章制度共同构成大学的制度体系。

虽然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章程有着紧密联系,但两者是不同的。从本质上看,大学章程是大学的根本“母法”,是最基本的规范性文件,学校可以据此完成各项规章制度章程;从内容上看,大学章程是对学校的重大的、基本的问题进行的规定,大学制度还包括对学校的具体事务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较为具体,如岗位责任制度、学校例行会议制度等。

摘要:著名历史学家马丁内斯·帕斯曾道,“大学的章程代表着教学机构的神经和体制。包括教学计划在内的章程是管理和指导大学生活的全部准则。”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已成为重中之重,而作为现代大学制度载体的大学章程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大学章程,现代大学制度,关系辨析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6:1585.

安徽师范大学现代史 篇8

第一是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大学从发展方向来看,一定会走向大学自治。大学自治不是大学为所欲为,不是大学不受约束。政府可以通过评估、拨款等方式监督大学,但是大学和政府之间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那么大学向谁负责呢?在走向法治的时候,大学向法律负责,政府和法律可以给大学划定红线。大学踩越红线,要承担法律后果。最严重的,甚至可以被撤销和解散。我们现在对大学的管理,一定要把“底线”和“顶线”分开,政府的任务不是给大学划“顶线”,每天指挥你必须做什么,而是划“底线”,就是说,要告诉大学哪些是雷区,哪些事情不能做,这就要通过法律来实现。只要是法律不禁止的,大学都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第二是大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大学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大学和出资者的关系。最近日本和韩国所推行的大学法人化改革,政府仍然是出资人,但是现在出资渠道多元了。过去都是政府单方出资,故大学必须服从政府。现在出资渠道多元以后,大学所获得的资金应该认定为是法人财产,出资人的意志就不再决定大学的意志。美国的大学筹资也是多元的,特别是私立大学,那么多的企业和校友捐赠等社会资金进入大学后,就成为大学的财产,其支配使用由大学自主决定。出资人的意志不能主宰和决定大学的意志,出资人的某些符合大学精神的意志可以通过契约来实现。

安徽师范大学现代史 篇9

名词解释:

1、微格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化的声像视听媒体,把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可以单项把握的技能训练点,让学生细心揣摩、尝试,通过摄录、回放、自评、互评、纠正、重试等步骤,达到教态自如、技能熟练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微格教学模式”。

2、信息素养: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3、教学设计:是在分析教学需求与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和方案,通过评价反馈来检验方案实施的效果,并修订完善的方案,以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4、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含义:目的是将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系统地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形成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与学系统。

5、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适当的科学方法及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与学的过程、结果及其中资源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7、教育技术: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这里所说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物化形态)的技术,也包括无形(智能形态)的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8、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9、信息技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

10、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支持下形成的一种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关于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11、“香农——韦弗”模式将传播过程分为七个组成部分: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反馈、干扰。传播的过程是传播者把要提供的信息,经过“编码”,即制成某种符号,通过空气、纸张、身体等传播媒体或手段传递给接受者。接受者收到信息后经过“译码”才能理解这些符号的信息和内容。同时有效的传播还要求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经验范围”有相当的重叠部分,即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存储的经验有若干共同的地方。

12、多媒体:是指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载体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13、媒体素材: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类。14、15、现有的数字化媒体素材:声音、图形、图像、多媒体四类。

多媒体创作工具:是指能够集成处理、统一管理多媒体信息,使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编辑工具。

16、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用于教学的计算机多媒体应用软件。

17、网络课件:是一种根据预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经过教学设计、以网页形式组织多媒体信息元素来完成制作并运行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软件。

18、多媒体课件开发中,一般需要经历需求分析、课件设计、课件制作、测试与评价、发布与应用五个步骤。

19、WIKI网络协作工具: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模式。

定义:中文译名维基。它是面向群体的写作是写作的一种超文本系统,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参与创作的人,也被称为维客。

20、信息素养:信息的获取、评价、加工、传递、表达、使用的意识和能力。

论述题:

1、信息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要求?

(1)教师应该具备新型的教育观念,应能充分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了解信息化对教育领域的影响,认识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能充分认识到教师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证。教师将成为教学的指导者、教学资源的组织者。

(2)教师应该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系统方法和媒体教学理论,并遵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

(3)教师应该了解各种媒体知识,会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会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并掌握媒体的教学应用手段和方法。

(4)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信息技能,重视和应用信息资源,能进行信息检索、加工和利用;能编写电子教案,制作电子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能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管理工作;能收集、统计、处理、评价教学信息。

(5)教师应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能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并积极寻求优化教学的活动、方法和手段,并能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6)教师应了解和研究各种教学模式,能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与教学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能构建和尝试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和学生的交互活动。(7)教师应能实施信息技术和本专业课程教学的整合、不同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整合、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

(8)教师应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型学习方式,结合课程学习开展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逐步参与教学,逐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并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电子作品集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综上所述,师范院校的学生和中青年教师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新模式。

2、声音的获取与存储?

录音、剪辑、制作MIDI音乐、购买数字音频库、网上下载。

存储:wav、midi、mp3、cd、wma;

3、文字的获取与存储?

输入文字、图形识别(扫描以及扫描软件的使用)、语音识别、网上下载。存储:txt、doc(docx)、html、rtf格式

4、图形的获取与存储?

设备输入、编辑创作、屏幕图片捕捉、图片库与网上下载 存储:bmp、jpg、jpeg、gif、png、tif、tiff、psd、wmf、cdr格式

5、矢量图:是通过一组指令集来描述图形的,这些指令描述构成一幅图的所有直线、圆、圆弧、矩形、曲线等的位置、维数、大小、颜色和形状。

优点:存储空间小,分辨率完全独立,在图片的尺寸放大或缩小过程中图片的质量不会受到丝毫影响。

缺点:是用数学方程来描述图片,运算比较复杂,而且所制造出的图片色彩显示比较单调,图片看上去比较生硬。

应用场合:在教学中常用于线框图及图形层次感不太丰富的示意图的表现。(Coreldraw、ILLUSTRATOR、Photoshop)

6、位图:即位映射图,它是由描述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强度与颜色的数位集合组成的。优点:色彩显示自然、柔和、逼真;

缺点:存储空间相对比较大,在尺寸放大或缩小的转换过程中会产生失真等。

应用场合:在教学中,位图图形适合表现比较细致、层次和色彩比较丰富、包含大量细节的图片。(通过扫描仪、摄像机、数码相机等输入设备)

5、图像的获取与存储?

视频采集、动画制作、录屏软件、视频剪辑、购买图像库与网上下载。存储:gif、swf、flc(动画图像);avi、mpg、rm、asf、dat、mov、flv(视频)

7、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

制定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程序:传递——接受程序、引导——发现程序、示范——模仿程序、情感——陶冶程序、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谈活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教学组织形式)

数字媒体与资源的选择(要依据教学任务、要根据教学内容、要依据学生的需要和水平、要依据一定的教学条件)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也是改进教学设计方案的依据)种类:(1)按照评价功能分类:

诊断性评价:摸底考试、问题评析;

形成性评价:主要目的是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课堂小测验、教学检查)总结性评价:期终考试、教学评估。(2)按照评价基准分类:

相对评价: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常模参照测验)绝对评价: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标准参照测验)自身评价:是指把被评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一个被评对象的若干面相互比较,其目的是比较被评对象的自身状况,判定该对象在自身发展或自身各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必须有效与课程改革配合进行,在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学习、体验式学习及交流与合作学习,最终走向自主创新学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作为目标;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对21世纪人才的特殊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形成心细 素养的有效途径;(4)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各学科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应用计算机以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简述当前教学评价传统评价相比具有的特点。

(1)评价功能发生变化: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具体表现:由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由选拔和甄别功能到关注学生成长和进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功能;优选巴士和教育的学生,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转化;由关注教师已有的工作业绩达标情况到关注促进教师的发展与主动参与。

(2)评价指标方面变化:更加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改变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关注学业成就和个体发展;综合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创新与合作;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3)评价方法方面的变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转变过分强调量化;改变单

一、简单的评价方法,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4)评价主体方面的变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被评价者被动接受评价,让他们主动参与评价;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为多元化评价主体。(5)评价重心的转移:改变过分关注结果(面向过去的评价)为关注过程(面向未来的评价)。

简略:评价功能方面变化: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评价指标方面变化:更加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评价方法方面变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方面的变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评价重心的转移:改变过分关注结果为过程。

10、媒体教学理论:代表人物、代表理论;“经验之塔”基本内容、理论要点、启示? 理论:戴尔认为,人们所学习的知识,一是由自己的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戴尔的“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依照他们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0层次,形成金字塔的结构,3大类由下往上一次是“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启示:“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教育不能满足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化发展,要形成概念;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教育媒体,可以使教学更为具体,直观,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效果;视听媒体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

11、行为理论、认知理论、建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合,而不是刺激与反映的连接

2.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顿悟的

3.学习的外在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然因素,应该强调的是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强化作用。

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刺激与反映的连接 2.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过程

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上一篇:中考英语作文例文下一篇: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