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

2024-04-14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精选8篇)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 篇1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注意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项根本措施。进几年来数学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际课堂教学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得预设的学习结果并学会学习,同时使教师自身素质得到积极发展。具体表现在:在认知上,促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在能力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上,促使学生从不喜欢数学到喜欢数学,从不热爱到热爱。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而对教师来说,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感受到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与价值,同时享受课堂当中生成的许多精彩的瞬间,让教师不断追求永无止境的数学教学。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

1、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利用悬念型问题创设情境

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创设新奇的悬念情境,展示数学知识的非凡魅力,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如在教学“求代数式的值”这一内容时,设置这样的情境:教师首先对学生提出“你随便想一个数,再将你想的数乘以3后加上8,再把结果乘以2减去16,将最后的结果告诉我,我会在1秒钟内说出你想的数。” 学生觉得很惊奇,迫切希望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

(2)、利用生产、生活问题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上的内容有机地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此启迪学生思维,消除他们对数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这样能起到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引入时,抛出如下问题:

“五一”的困惑:

五一放假时,幼儿园老师给了四根木条,要求做一个三角形的风筝。我的儿子把两根木条a和b钉在了一起,已知a长10cm,b长为3cm,剩下6cm和14cm的两根,她选了6cm的,太短了,选了14cm的,又太长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有办法帮忙解决吗?

一抛出问题,学生就热情高涨。

(3)、利用故事、游戏创设情境

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游戏之中,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丰富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通过影响非认知因素对数学学习起推动作用。例如,笔者在《勾股定理》一课的引入时,就采用了用动画FLASH来播放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朋友家赴宴时,通过观察地砖,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这一故事,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2、感受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感受、去经历数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发现的成功喜悦,才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在《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这节教学时,笔者提早一天叫学生自己做了一个圆锥模型,上课时说:“这节课我们学习《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圆锥的侧面积怎么求呢?你能以你制作的圆锥模型为工具,运用已学的知识探究出圆锥的侧面积吗?能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经过约2分钟的时间,笔者看到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方法------把圆锥的侧面剪开展平成一个扇形,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所措。又问:“圆锥的侧面是曲面,怎么求曲面的面积?”“利用转化思想把曲面转化为平面。”大多数学生齐答。另一小部分学生欣然一笑,立马行动,把圆锥的侧面剪开。又过约1分钟的时间,有一学生高兴地喊:“老师我知道了S圆锥侧面积=”,“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老师我的是S圆锥侧面积= rl”,“我觉得是S圆锥侧面积=∏rl”,“我认为是S圆锥侧面积=∏ l”学生抢着答。大概过了五分钟后,我叫各种答案的代表站起来解释。“沿圆锥的一条母线剪开,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根据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得到S圆锥侧面积=”“能解释n、l各代表什么吗?”“n指扇形圆心角的度数,l指圆锥的母线。”“我的方法和他的一样,但得到S圆锥侧面积= rl,其中l是扇形的弧长,r是扇形的半径。” “我的方法也一样,但得出的S圆锥侧面积=∏rl,其中r是圆锥的底面半径,l是圆锥的母线。” “我得到得S圆锥侧面积=∏ l,其中h是圆锥的高,l是圆锥的母线。”“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作为公式该选哪个呢?为什么?”“第三种,求圆锥的侧面积,就该已知圆锥的相关量,而第四种虽然也已知圆锥的相关量,但比第三种复杂,所以我觉得应该采用第三种作为公式。”笔者笑着为他鼓起掌。接着,教室里掌声一片。

3、渗透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的本质认识”。在初中阶段,学生需了解的数学思想有:用字母表示数、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隐含在数学知识当中,伴随知识思维的发展,只能逐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以知识、例题为载体,向学生有机地渗透数学思想,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类比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来理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渗透类比思想。使学生在已有知识上进行迁移,在主动参与、探索交流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知识。利用数轴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直观、明了。列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我们不可能凭借一两次课或几个例子的讲解就能使学生完全接受和掌握,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自然潜移默化地进行。

4、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作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1)、针对易混易错知识设计对比性练习

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易混易错知识,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而且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讨论来区分、掌握。

如:学习了“二次函数顶点式解析式”后,学生容易把y=a(x+h)2+k中k的值理解成二次函数图像与y轴交点的横坐标。教学时笔者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明确y=a(x+h)2+k中的k与 y=ax2+b x +c中的c它们的意义不同,接着进行强化练习。求出下列函数的顶点坐标以及图像与y轴的交点坐标。

(1)y=-2(x+5)2+

4(2)y=2x2-5 x +4

如此对比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区分两种解析式不同作用,差错率大大降低。

(2)、根据学生程度不同设计分层练习

如:学习《平方差公式》这一课时,讲完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公式中所出现的数字特征及

所得的结果之后,笔者出示题组让学生完成:

(1)(x+y)(x-y),(a+b)(a-b),(m+n)(m-n),(c+d)(c-d)。(口答)

(2)(-x+y)(-x-y),(-a+b)(-a-b),(-a+1)(-a-1),(c-d)(-c-d)。(口答)

(3)(3n+2m)(3n-2m),(-3m+1)(-3m-1),(xy+2)(xy-2),(3ab+1)(3ab-1)。

(4)(m2-n2)(m2+n2),(x2+1)(x2-1),(12a2b+3c)(12a2b-3c)。

(5)(a+b)(a-b)(a2+b2),(x+1)(x-1)(x2+1),(-2x+3y)(-3y-2x)(4x2+9y2)。

这些题组无论在难度上还是模式上,都有所提高、有所深化,一组一个“台阶”,使学生每完成一组题后,都能有所提高,做到“更上一层楼”。

(3)、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变式练习

变式训练应抓住思维训练这条主线,恰当地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一: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变式二:当一般四边形的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时,顺次连接各边的中点是矩形、菱形、正方形?会是梯形吗?

变式三:顺次连接何种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

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更好掌握各种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进一步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了灵活解题的能力。

5、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优化课堂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将教学中一些用语言难以让学生意会、感悟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领悟。

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该用哪些量来刻画圆与圆的各种位置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借助多媒体软件制作了两个动画。动画1:两个半径不变的圆作相对的平移运动并让两圆心闪烁。在圆的平移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两圆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由于两圆心的不断闪烁,给学生一个暗示和联想的空间,感悟到两圆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应该与圆心距的大小有关,从而认识到圆心距的大小决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动画2:让圆心固定的两圆轮流变大变小。在两圆轮流变大变小的过程中,学生同样看到两圆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感悟到两圆半径的大小也决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通过这两个动画的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感悟到用两圆的圆心距及两圆的半径来刻画两圆的位置关系,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6、注重情感培养,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内驱力

情感是人对客观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强劲的内驱力。学生只有在感到没有压力、心情愉悦的情况下,才会愿意学习,才会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首先要尊重、宽容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原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其次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在课堂评价中可以采用“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真精彩”、“很遗憾 ”等真诚的言语鼓励评价,也可以采用温馨的体态暗示评价,当学生回答问题较精彩时,竖起大拇指或鼓鼓掌对他进行肯定。教师的言行、举止、乃至穿着无不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还要把最佳的精神状态展现给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沟通师生关系,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充分预设,让课堂在动态中生成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结构需要有效地预设。教师必须重视预设,深入地专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好充分的预设,课堂才会因预设而有序。如果教师没有深入地专研教材,课堂上面对意外生成,可能会疲于应付,甚至会闹出笑话。只有教师对教材的认真钻研,才能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课堂中学生动态生成的内容做到应对自如,并能即时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只有课前充分预设,才能让课堂在动态中生成。

2、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有效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有效教学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注意克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评价观,紧紧围绕教学三维目标,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3、及时进行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兴趣,思维能力

一、情境创设要有效

每一节课都能创设情境, 但是, 只有精心创设的有效情境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所以, 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一环.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例如, 在讲“圆的认识”时, 我带了一个小时候玩的铁环, 还有一个用木头制的方形环, 在班级演示了滚铁环, 并让学生模仿, 再找另一名学生, 滚方形环, 让两名学生讲感受.这样的设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调动了他们的热情, 通过他们的直观观察和亲身感受, 来体验“圆的性质”.这样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 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知识兴趣和情感, 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情感注入要有效

课堂上教师要付诸情感投入, 不能上“独角戏”的枯燥课.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 用心去关爱学生, 师生之间搭起情感的桥梁, 产生共鸣,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热爱上数学课.上试讲课时, 认真去倾听每一个孩子的想法, 并进行了和气交流, 发现在那一节课上班里好多以前未举过手的孩子也能大胆地想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感觉那节课上的很轻松, 很快乐, 没有像以前的数学课总是心焦如焚, 恨铁不成钢.课后, 也有孩子偷偷得与我交流, “教师, 今天的数学课我很开心”“教师, 你今天数学课笑的最多”等听了孩子们的话, 真是感到惭愧, 也给予我震撼.原来孩子们是那么的渴望能与教师“对话”.回想起来, 还是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时常与孩子们一起游戏, 一起聊聊学习以外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少, 甚至都没有过.或许平时我真的是对他们太“严格”, 对知识关注的多, 忽略了他们的体会, 必竟我们是学习的共同体.曾经一度的认为只有语文课才需要情感, 原来数学课更需要情感, 否则就会变得枯燥乏味, 只有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 才能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生动、更有色彩.

三、方法应用要有效

要从实际出发, 安排合理的活动, 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坚持“一法为主, 多法配合”, 逐步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 教学效果最好, 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 教师都要坚持启发式教学, 都要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都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都要坚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 而不是一种负担.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中, 我采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知识掌握得很快.

四、问题提出要有效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备课的重点就是设计好有效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是课堂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 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简易的教学方法, 是沟通教师学生教材联系的桥梁.它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数学课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主要课堂, 教师的课堂提问更应清晰, 简练, 准确, 富有逻辑性, 启发性和趣味性.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迁移中进行提问, 在已有知识间铺路搭桥, 使学生探路过桥时学会迁移, 理解新知, 在思维与主动参与中迸发创新意识的火花.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提问, 教学的关键是要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只有抓住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 才能引导学生很快掌握新的知识;让学生学会自我提问, 教师的提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问, 变“学答”为“学问”, 一字之差, 却反映了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

五、练习设置要有效

练习题的设置要能够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学生, 要多做些基本练习题, 优等生基本题可以少做一些, 已经达到要求再多做没有意义, 可以多做一些灵活运用知识和思考性强的题目, 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学生练习时, 才会兴趣浓, 信心足, 更好地发挥练习的作用.练习题目要精, 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要重点突出, 有启发性;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要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题和稍有变化的题目, 也要有一些综合练习题和富有思考性的习题, 但不要过于繁、难.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 有必要补充的练习题不要过多过难.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 篇3

当前,在中考、高考考试制度下,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乐此不疲地采取多上课、多做题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样做确实有效果,而且是立竿见影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弊端多多。首先,对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快速发育的中学生来说,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其次,学生很容易疲劳,产生厌倦、逆反心理;再次,长期的题海战术,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靠这种“死”学,初中成绩很好,可是到高中或更高层次学习就跟不上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师没有教会他们方法,只让他们“做死题,死做题”,“授之以鱼”而未做到“授之以渔”。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反思,研究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劳动,它是双边的行为,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另一方面,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在学生的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实现数学教学有效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注意到,笔者改进教学模式,给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权利,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来。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获得数学知识需要经过对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塑造教师个人魅力,提高教师课堂亲和力

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个人亲和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左右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潜力。在我们的身边,有些教师的课堂充满了无序的活跃或死气沉沉,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学生会煽动其他学生产生拒听老师上课的情绪,但是也有些老师的课堂秩序井然,各种教学设计都能够顺利进行,老师挥洒自如,学生如沐春风。只有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才能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教育要求或批评意见采取什么态度,往往不是由教育内容决定的,而是首先看这个教师在他心目中是否具有威信,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是否能折服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个人亲和力主要指教师所具有的一种自然性影响力,它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召力量,而且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三、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严格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效教学关键在课堂,课堂效率低,课下用几倍或几十倍的努力都难以弥补。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高效的课堂做准备。

1.笔者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四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缺一不可。教师讲到哪,你的眼睛就看到哪,耳朵就听到哪,手就记到哪,大脑就思考到哪。做到这些,学生的注意力会很集中,不会走神,听课效率自然而然就高。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做到,需要教师提醒、培养,让他们逐渐养成“四到”习惯。在养成这一好习惯后,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就会容易做,学起来更有信心,之后再做适量的练习巩固复习,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还要有严格的课堂管理作保障,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及时调控、管理课堂。

2.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和教学水平,并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教学中,为了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方法,笔者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精简、归纳、概括。讲解题目时,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一些提升题,注重对问题的分析,要追根溯源,这个题采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有没有其他方法了,如何想到的,受到什么启发的?通过深层次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四、因材施教,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可大幅度提高。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例如,在布置作业时,许多教师不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实行“一刀切”的方法,最后往往是优等生做作业没意思,后进生掌握不了知识。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策略上,可以采取布置不同层次水平的作业,例如,把作业或练习分成“夯实基础”“巩固掌握”“灵活运用”“拓展创新”等几个阶梯。布置的时候,不要硬性规定学生做完所有部分,可以留下“拓展创新”部分让有能力的学生完成。实践表明,学生在这种充满挑战的环境里,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总之,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 篇4

一、细读《数学课程标准》精心备课

《数学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指路灯,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单元章节的教学要求,学习目标,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结构联系,充分认识知识之间的阶段性连续性。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找到可靠依据,从而对教材作出细致的分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处理

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单调,可能不适应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需要教师根据本年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作更新处理,选择适合当地实际和具体形势具有时代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和内容。教学内容的优化处理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页千米的认识,教材例3中的情景图公路指示牌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对山东日照的学生就不熟悉,就需要进行优化处理,重新设计选择当地学生熟悉的地点路标,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充分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哪些地方可能会出现障碍,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否达到了适当水平。例如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学习图形的周长时,教师发现有部分学生感到困难,原因是有的儿童对“封闭图形”“一周”这些儿词语不理解。大脑中没有感性认识,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帮助他们先把这两个词语的意义弄懂,再去讲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在学习中教师发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个别学生出现用长方形的长乘以宽或者两个长加上一个宽的错误,究其原因就是周长概念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对二年级学习的乘法意义回生,忘记相同加数和的运算可以变成乘法的知识。进而不理解长方形的周长=2×长+2×宽和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这两个计算方法,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虽然能记住公式但不会应用。所有这些教师教学之前都要充分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否则教学很难突破难点和重点,教学效果就不理想。

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有持久的注意力意志力,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自然而然的学生就能热爱这门学科,并在学习数学解决问题中体会到内心的快乐和幸福。数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数学的抽象性和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的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小制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数学本身的一些对称、旋转、变换、数字规律、数学谜语和著名数学家的故事等等数学本身美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注重教师的外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提高。

笔者曾在一次家访中和一位家长交流,家长告诉老师说:“小时候我之所以数学没有学好,就因为我不喜欢我的小学数学老师,因为我清楚的记得老师几乎每天穿的衣服脏兮兮的,衬衣的领口灰巴巴的,看了让人恶心,再加上老师上课抽烟随地吐痰,共令人生厌。”听了这个家长的谈话深深的触动了我,教师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外表形象和内在素质不容忽视。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我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呢?这件事令我深刻反思,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教师,不注重外表形象和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势必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注重良好的外部形象才能接近学生,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教师本身要不断的读书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具有广博的知识,写一首漂亮的粉笔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和学生交流中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这样在数学教学中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做法有很多,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上几点做法以和同仁们商榷。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 篇5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的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畅所欲言,不论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引发我们积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是否真的有效和高效,在我们开展有效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回答的是:这些课堂教学是否真正有效呢?是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于有效教学实施,笔者有如下一些思考。

一、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

有效教学主张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测量来考查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即“教学的科学”。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教学效果。有效教学应当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

1、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依据学生原有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而确定的,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明确的任务导向作用。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我们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最直接的依据。因此,合理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2、有效教学必定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既然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形式,那么没有学生参与或缺少学生参与的教学就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事实上,当前学校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低效甚至无效教学活动,特别是农村学校这种大量的低效教学,无效的教学活动并不少见。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正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有许多很好的经验可借鉴,比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游戏为载体提高学习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方面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有效教学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

有效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策略非常重要。比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认知背景,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情讲解、鼓励质疑、变式训练、分层练习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性学习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灵活地加于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

4、有效教学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

有效教学是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获得,还包括学生内在的发展。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统一的教学目标追求。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精心做好课前的准备。

一是要精心设计教案,坚决杜绝准备不充分的课;二是要准确定好教学目标,应体现三维目标的统一性;三是要合理预设教学流程,预设的教学流程应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四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灵活地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具或模型。笔者曾在同一天内,到某乡镇初中学校分别随堂听了两节数学课,其中的一节是七年级的“三角形的内角”,该教师是这样处理教材的:首先出示课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然后,教师画图,分析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最后,教师包办写出证明的过程。在这一环节里面,教师全部包办代替,且自问自答,学生基本上没有参与互动。另一节是八年级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而这位教师

用心

爱心

专心 是这样来处理的:课前认真准备了“平行四边形”的厚纸片,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对比相等”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这两条性质,然后,提问:

1、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这时教师结合图形帮助学生搞清了“对角线”的概念);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到底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个问题,教师通过画图、裁剪、旋转等环节,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模型,与学生一起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对比、观察、猜想,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有了初步的感情认识,接着,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完成这个证明过程,而且证明过程的表述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来完成的。可以看出,以上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对教材编写者意图不领会,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学准备不认真,也不充分,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包办代替多,自问自答,极少关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这不仅是教学态度的问题,同时,也说明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严重缺失。后者对教材的处理就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其教学准备应该说是较充分的,教师既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结果,更突出了学习过程的关注,显然其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教师的主导地位及作用。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有效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有效教学更突出了教师作为主导者的重要性及关键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注意克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评价观,紧紧围绕教学三维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3、教学常规的精细化。

现代教学离不开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是我们的共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说到底就是要具体落实到教学常规上,就是要使每一环节都应当精、细、实、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得最大效益。作为学校管理者,在教学常规管理的层面上应当科学、规范,使制度完善、措施落实到位;作为教师,要切实抛弃旧的落后的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学的最终追求。

用心

爱心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 篇6

一、抓住热点问题

积极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是政治课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把握当年的热点问题是高中总复习的重要环节。热点问题,按范围分,分为国内、国际两大类型;按性质分,分为政治、经济、我国的对外关系、国际大事、科学技术、体育赛事等方面。在国内、国际两大方面中,以国内为主;在政治、经济等诸方面中,以政治为主;在正面与反面的时事材料中,以正面(含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为主。没有形成定局或结论,正在发展、进行中的重大事件予以回避。

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的文件,每年召开的中央全会的文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各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每次会议的文件,是选择和确定热点问题的根本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国家重要部门的重大决议,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具体材料,完全置于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引入教材和总复习之中灵活运用。

二、把热点问题和高中教材对接

热点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是考试题目设置新情景的原材料。热点问题和政治教材对接,一是宏观对接,二是微观对接,三是综合运用对接。

宏观对接,就是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届五 中全会精神统帅高中政治课复习。早在1993年12月,我们就摘编、打印下发《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党的十四庙三中全会部分理论要点》,突出地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两手抓、加快改革开放等热点理论观点。就1995-1996年的情况讲,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十四周五中全会精神、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统帅总复习,把重要的热点理论和教材对接,有目的、有重点、有方向地进行复习。

微观对接,就是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二部分中的16条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把《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的12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逐条地、细致地与教材对号入座,具体地“统帅”教材。在“统帅”指导下,收集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材料,去充实和丰富教材中的事例,开拓加深理解基本理论的新渠道。

综合运用对接,就是把热点问题和理论观点变成考试题目的新情景、新材料,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把握考题运行规律,把高中全部教材按年级、课、节、框题、黑体字标题和考试说明的《考查的知识范围》,编制成《学海导游》表,把历年的高考题按课节对号入座,标明年份、题号、题型、分数及重要的作答。使用时,把当年的热点问题在中央文件精神指导下,引入《学海导游》的相应位置,从该课、节、框题、黑体字标题涵盖的内容中找“题眼”,挖“题穴”。如果近两年没有考过与热点相关的这个知识点,就把综合题布在“题眼”、“题穴”上。如果近期考过该知识点,就适当地进行“知识迁移”,寻求更为合适的知识连接点,或改变形式编制习题。在综合运用对接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一题多解的能力。

三、把握信息

信息对政治课的教学和总复习十分重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政治学科的教材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每年的高考范围也做必要的调整,每个学科内考试纲目的具体要求需要每年明确一次。如1996年政治高考,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在总分中各占30%,时事知识占总分的10%。这同1995年相比,就有一 些变化。这需要及时把握。我们通过去北京和外地参加会议、相互交换资料,中心教研组组织市属各重点校相互提供“精选试题”,让各县中学准确、及时地把握考试范围、当年热点、考题穴位的迁移等重要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备考。

四、参考与中学相关的大学教材和试题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对考查能力的要求比较突出。在总复习过程中,教师把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与高中政治课教材相关的内容相互融通,把历年研究生入学试题的题目和作答方法加以借鉴,引导学生使用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当然,大学教材和有关研究生试题等,仅限于教师参考,对学生要求不宜过高。

在指导教学和教研的实践中,把握信息和热点问题,处理好信息、热点、高中教材、大学相关的教材、研究生入学相关的考题之间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政治课总复习的有效性。

依据目前形势,以热点和教材、考试说明对接为突破口,试命几个习题。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纲要》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是热点问题。

判断分析题:

“只要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

答案:(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矗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都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并且分别使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2)资本主义社会使生产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定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千方百计地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5)“只要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这种说法没有完整、全面地表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混淆了不同社会形态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区别。

(二)为了使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更新水观念,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命辨别说明题:

请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辨别下列三种状态的水是不是商品,并说明理由。(1)自然水或称天然状态下的原水。(2)人类通过打井、开渠、挖塘等活动而获得的可以控制或利用的天然水——自给水。(3)通过运用堤、坎、水库、涵、闸等水利工程进行控制、拦蓄、调节和提引而获得的水。

答案:(1)这类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物质,没有人类劳动的加工,因而不是商品。(2)这类水虽然凝结了劳动者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劳动产品,但这类水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备交换价值,所以自给水不具有商品属性。(3)这类水经过人类的开

发利用,已经改变了其自然的时空分布特征,作为十分有用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与自然水和自给水有本质的区别,是商品。

(三)李登辉访美在世界范围内造或极坏的影响。港英当局总想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问题上添点麻烦。命选择题:

1.1995年9月20日,第50届联大会议否决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提案,台湾当局企图“重返联合国”的图谋连续三年遭到失败,这说明:()

A.唯有主权国家才有权成为联合国会员

B.李登辉顽固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宣告结束

C.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国家都无权插手干涉

D.任何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违反联大有关决议和干涉国家内政的行径必然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

答案:A、C、D

2.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天安门广场巨大的倒计时钟表明:()

A.解决香港问题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B.解决香港问题是属于殖民地范围内的问题。

C.解决香港问题对于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

D.解决香港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国家是兴旺发达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值得信任的国家

答案:A、C、D

(四)京九铁路全线铺通和联合国第四次世妇会的成功,是国内、国际大事。命选择题:

1.京九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工期最紧、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这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京九铁路位于______、______、两大南北干线之间,北起______,南至______,全长______公里。

A.京沪京广北京九龙2536 B.京沪京广北京香港2295 C.京沪京广北京深圳2381 D.京沪京广北京罗湖桥3774 答案:选C 2.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95年9月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这次会议的主题是:()

A.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和平。B.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C.平等、参与、友谊、进步

D.消除贫困、扩大就业、增进社会进步 答案:选A

(五)关于发展问题对学生进行涵盖内容的教育 命选择题:

邓小平同志关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述,是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主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A.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教育、人的自身发展等方面,其中发展经济是基础

B.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成为时代的潮流和特征

C.发展是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可靠保证,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联结点

D.发展问题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 答案:A、B、C、D 除上述热点用教材对接的习题外,目前从大的方面还应考虑:

第一,江泽民同志关于企业改革的重要讲话,首先强调的是进一步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决心和信心,历史地、全面地、科学地看待国有企业,把国有大中型企业称为“共和国长子”国有企业功不可没。公平和公正地为国有企业“正名”,在目前是热点问题。但是高考1995年的第36题比较全面地涉及了这一知识点。建议当前在总算习过程中,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共同发展的角度,深入细微地掌握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主导作用的知识点。

第二,把农业放在经济的首位,是l995年和今后经济工作的大局和重点。在1995年高考题的基础上,从蓬勃发展的三大产业的动态发展中,把握发展农业的重大方针政策,把握第三产业的作用及其发展。

第三,加倍努力,确保1995年物价控制目标,是经济工作中的热点。利用每月公布的各省(市、自治区)和35个人中城市商品零售价格变动幅度,9个以上省(市、自治区)和16个大中城市物价涨幅已经回落到15%以内的基本事实,掌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

第四,学习江泽民同志“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题词,弘扬孔繁森精神,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正确认识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正确认识国家成立反贪污贿赂总局,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的举措。

第五,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哲学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相对接,说明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第六,十四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应该列为今年的热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看到沿着邓小平同志指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共和国的前景一定会更加辉煌。同时,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形势。当前全国改革、发展、稳定总的形势是好的,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看形势要辩证,首先要看全面、看大局、看本质、看主流。

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篇7

纵观当前初中数学课堂,在热热闹闹的背后,丢失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有效”, 学生在单位时间里获得基础知识变得相当薄弱,两极分化严重,课堂成了个别优生表演的场所。由于考试成绩依然还是评价学生和老师的重要杠杆, 老师不得不课后加班加点为学生补课,弄得学生老师都相当疲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追求“情境化”,忽略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教师就在教学中大肆渲染情境,课堂成了商店、游乐场。教学内容总是上街买东西和过关游戏,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导致学生缺乏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对用语言文字表达的题目束手无策,不得不举手投降。

2.课堂教学 “标签化 ” , 把“合作 、讨论” 等同于新 课改。部分教师刻意追求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数学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 流”太多 太滥 , 教学出现 盲目性、 随意性 , 教学过程匆 忙零乱 ,缺乏整体 性 ,把小组合 作、讨论交 流等学习 方法等同于新课程改革, 这种精彩的背后是学生双基掌握不牢的现实。

3.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代替了老师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变化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用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对学生感官的刺激, 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理性思考。

凡此现象,举不胜举。它们的通病就是片面追求课堂表明的热热闹闹, 一致忽视教学的最本质的属性———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只有形式,没有实质的课堂教学就不是有效的教学形式。下面我就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见解。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

合理设置学习目标是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会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使教师围绕着学习目标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保证学习目标的落实,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读懂学生和教材。学生既是实施教学的对象 ,又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因此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中一项优先的重要的工作, 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现实心理水平与特征,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水平与特征、情感与态度等。

首先,着重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其次,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思维水平与特征;再次,了解学生情感态度的情况。例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一教时),本节课既是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后继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学生已有的基础是已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平移、旋转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实验、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索、体验数学思维规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精准描述学习目标。规范、精准用语是建立在教师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学习水平要求的基础上。 《数学课程标准》在给出课程学习目标时已经明确目标水平的要求, 并列举了各目标水平对应使用的行为动词,如在“知识与技能”领域,常常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 即明确告诉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一般都较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区分、认识、理解、掌握、解决……的问题”等。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1.合理创设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合理的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 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更乐于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中,教师做了这样的导入。

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1次、2次、3次、4次、5次, 列式并计算纸张的厚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纸张厚度所发生的变化是在成倍地增长。

折叠一次:0.1×2=0.2毫米;折叠两次:0.1×2×2=0.4毫米;折叠三次:0.1×2×2×2=0.8毫米; 折叠四次:0.1×2×2×2×2=1.6毫米;折叠五次:0.1×2×2×2×2×2=3.2毫米。

进一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投影上显示高高的楼房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 使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它们的高度。然后提问:如果一层楼有3米高,把足够长的0.1毫米的纸连续折叠20次会有多少层楼高? 折叠几次就会超过珠穆朗玛峰?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连续折叠20次大概有35层楼高,连续折叠27次就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 而折叠30次就有12个珠穆朗玛峰了。这一惊人的答案令学生非常惊叹和兴奋,并集中精神,进入思维活跃的最佳状态,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兴趣是决定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 这个问题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准确定位师生角色内涵 ,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由“传授”的角色转变为 “引导者”,让学生参与知识 (概念 )形成的过程,只有经过学生参与、发现和思考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内化,成为学生掌握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在知识巩固时,学生兴高采烈地列举着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突然,前排一名学生举起双手,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全堂哄笑。笑声中教师灵机一动:你们为什么笑?

生:他打哈欠,违反纪律。

师:哦,你觉得他打哈欠的姿势美吗?

生:不美。

师:你为什么觉得他这个动作不美呢?

学生“跟着感觉走”,无法言表。

教师对称地高举双手,又平举双手:教师的这些造型美吗?

学生有所感悟:比他的美多了。因为你的动作是对称的。

师:你是说,老师的这些姿势,如果拍成照片,就是轴对称图形?

生:是的。

师:如果老师为你们拍照,你们会做一个动作,使拍出的照片也是轴对称图形?

上述案例中的随机事件,是教学中的“不和谐音”,教师把恼人的“事故”为变成了动人的“故事”,成就了一笔意外的教学资源。

三、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 》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 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探究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传统教学中缺乏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从而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如:有理数的加法

一开始老师就提出一个问题: 小明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5米,又走了3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 相距多少米? (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

师:如何回答?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 分析得到首先应确定小明走动的方向,综合起来有以下四种走动的情况:两次都向东走;两次都向西走;先向东走,再向西走;先向西走,再向东走。

师:如果把跑道看做是一条数轴的话,原点是什么? 如何把这四种情况在数轴上画出来?能否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每一小组至少画出两种分析的情况。

先做好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讲解。最后,老师教师多媒体演示四种不同的情况。

师:(1)若小明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2)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生:(1)回到原地。 (2)在原地西面5米处。

师:根据上面六个数学式子中两数的符号,两数相加如何来分类?

生: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互为相反的两数相加,一数与零相加。

师:根据上面的六个式子,谁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不完整的地方老师补充……

2.让学生养成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老师经常要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在学生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后,老师给学生创造了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

师:四人一组,请你们选用适当的学习用具,如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等,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度量、平移、旋转、折叠、拼图等方法,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此时各小组都在忙于找结论, 老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到各个小组中,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并适当予以指导。

几分钟后老师说, 请将你们的结论派一个代表上来给同学们汇报。各组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相互补充探究出的结论。此时老师引导学生将探究的结论按照边、角、对角线进行归类梳理,使知识的呈现具有条理性。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 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初中数学;提高效率

数学教学效率在量上表现为数学课堂内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率,它在质上表现为在最短的教学时间内,以最小的师生负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学科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促使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在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潜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从处理教材、搞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因材施教等五个方面谈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

一、恰当处理好教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刘默耕教授指出:“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讲授时要把握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不像传统教材那样,将所有内容都编入课本,而是给任课教师留下处理教材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适当地补充一些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适时地重新编排、灵活地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符合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认知发展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也促进了教材版本的多样化,每个版本的教材都有自己编排的理念和思考,都存在着优点与不足。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比较各个版本的教材,取长补短,全盘把握,融会贯通,用活教材,处理好教材,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应教学的需要,以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搞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满足教学的需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教师的倾向性,从而促使其情感发生合乎规律的迁移,从喜欢教师到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促进教师专心致志的工作,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教好。这样的师生合作,有利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要他们乐意去学习,就能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数学在许多学生心目中,往往是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加上逻辑性和抽象性都比较强,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策略: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②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③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与肯定。

四、落实各个知识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因此认识是前提,落实是关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地思考,才能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一定要克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应重视“精讲精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我们始终认为:与其让学生接受任务式地完成十道题,不如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做一道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针对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训练,并走下讲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掌握情况,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确保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五、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

本来有着相同的认知基础,但学生个体在智力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决定了他们掌握新知程度的参差不齐,教学的有效性追求的是所有学生共同、全面发展,并不是个别尖子生的出类拔萃。因此,教学上不能采取“一刀切”,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综合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所有因素,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研究、总结,就能够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邓德辉.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考试周刊.

[2]丁秀菊.灵活运用教材提高教学效率[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4).

[3]羅媚.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之我见[J].考试教研.

[4]刘飞飞.浅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 代莉莉,赵小云:广西师范学院数科院 许小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五中)

上一篇:我有幸成为人类的一员散文下一篇:情侣生日最美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