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试卷

2024-04-17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试卷(共15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试卷 篇1

一、试卷分析

本卷共有六大题,总分100分,分为基础知识、计算题、解决问题三部分,试题注重基础性知识,涉及了分数除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等知识点。

该卷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学生完成情况来看,难易程度适中。试题的设计灵活性大,注重了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相互统一,也注重了学生的计算,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二、考情分析

本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及格率为86.17 ℅,优秀率为19.14℅。

三、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从试卷得分情况来看,填空题易错题较多,如第3、4题;判断第1、4题;选择第1、5题,灵活性强,出错率较高;计算中的解方程;解决问题第3、4题失分率也比较高。这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概念(如分数除法的意义、单位“1”)等掌握的不牢固,运算能力还没有过关,解决问题能力欠佳,主要反映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实践与应用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学生不会找单位“ 1”,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不清,审题不透彻,导致错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计算粗心,审题马虎,出现漏题现象。

四、对今后教学的思考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让学生牢固掌握有关概念,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2、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结果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条件,由已知条件怎样推导出问题。解决应用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画线段示意图。学生能很熟练的运用。

3、针对单位“1”的问题进行强化。学会找单位“1”。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试卷 篇2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 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有以下几种:

一、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 象 , 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 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 (huánɡ) 》, 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 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 这里不一一列举。

当然, 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 不过它的抒情要求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段的叙述, 但不能铺展, 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二、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的。

1.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 (或音节) 、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 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 无固定格式, 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 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 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 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 (1819—1892) 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 《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 激情 , 常常富有哲理, 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篇幅短小, 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 如鲁迅的《野草》。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试卷 篇3

1.6的倒数是( ),0.3与( )互为倒数。

3.右图表示的数量关系是( )€? =( ) , 根据除法的意义,把它改写成两个除法算式: ( )( )。

4.12的倒数与2.5的倒数的积是( )。

5.在里填上“>”“<”或“=”。

7. kg芝麻可榨油 kg,1kg芝麻榨油( )kg,榨1kg油需芝麻( )kg。

8.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是21,乙数是( );丙数是甲数的 ,丙数是( )。

9.一个数的是45,这个数的是( )。

10.一项工作,甲独做10小时完成,乙独做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1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 ),合做( )小时完成这项工作。

二、准确判一判。(5分)

1.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

2.如果,那么a与b互为倒数。 ( )

4.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

5.a>0。 ( )

三、精心选一选。(5分)

1.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小,那么这个数( )。

A.大于1 B. 小于1 C.等于1

2.根据 €?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的倒数 B. 和互为倒数 C. 和都是倒数

A.> B.= C.<

A.真分数 B.假分数 C.1

5.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四、仔细算一算。( 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9分)

五、认真解一解。(6+6+4+8+4+5=33分)

1.苹果有84kg,_________________,香蕉有多少千克?根据算式补充条件(x为香蕉的千克数):

(1) x=84,应补充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x+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3) 84€祝?+),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4) (1-)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骑车小时行4km,照这样计算, 小时能行多少千米?行 km要用多长时间?

3.植物标本有24件,是动物标本的。你能算出动物标本有多少件吗?

4.

根据图中信息,你来算一算:小明和小军各有邮票多少张?

5.爸爸买来两袋一样重的大米,如果从第一袋中取出,从第二袋中取出5kg,第一袋就比第二袋多2kg。原来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四年级的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4

一、填空。

1、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

3、在同一平面内与一条已知直线平行的线,有( )条。

4、在一张纸上有两个点,过这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纸上的一个点可以画( )条射线。

5、钟面上(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一个平角。

二、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比90 大的角叫钝角。( )

2、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长。( )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5、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又等于四个直角。( )

6、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相交的角一定是直角。( )

7、一个角的两条边的长度扩大2倍,这个角的度数也扩大2倍。( )

8、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无论怎样延长也不相交。( )

9、直线是无限长的。( )

10、小于、等于90 的角叫做锐角。( )

11、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145 的角。( )

12、射线有一个端点。( )

三、选择正确的填在( )里。

1、长方形的对边互相( ),邻边互相( )

A.平行

B.垂直

C.重合

2、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 )。

A.1条

B.2条

C.无数条

3、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 )。

A.相交

B.平行

C.不相交就平行

四、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算的用简便方法算。

402-×[(169÷13)]

490÷[210÷(360÷12)]

18×141+18×58+18

28×[960÷(245-165)]

1240÷[175-(75+38)]

五、解答下面各题。

1、 要挖一个占地1250平方米的游泳池,长要50米,宽应挖多少米?

2、小汽车和卡车从相距8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在离中点40千米的地方相遇。已知卡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几小时相遇?

3、修路队计划24天修一条长1440的公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20米,实际多少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篇5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这次测试难度比较适中,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现在我具体分析一下今次考试我的得与失。

一、试卷分析。

第2题填空题第(2)小题,考试前一天上复习课时我把这道题出在PPT上重点讲解过,考试前两分钟又一次讲过,但是考试时还是有很多同学把“一副”理解为“一个”,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应该是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而不是简单理解为“三角尺”。这充分说明有的同学听讲不专心,有的同学则是太自负了。

第7题画一画第(2)小题,在点子图上画三个大小不同并且都比直角小的角(从给出的边画起),再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五个要求缺一不可。

第9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目。考试时我已提示过,要求有三个,在括号中填出每个图形一共有几个角;把所有的直角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用笔描出比直角小的角(考试时已提醒过,描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三个要求刚好都是9个小点,每个点1分,共27分。漏一个或错一个都会扣一分,有的学生损失惨重。这说明对题意的理解和听老师的提示非常重要。

二、作图不规范。

尽管上课时一直在强调作图的规范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还是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说明在平时训练中(尤其是自主作业中)要规范作图方法。问题表现在画好一个角之后忘记标上圆弧,直角忘记作出直角符号。第7题画一画的第(4)小题,用三角尺添上一条线,画出直角,少数学生没有利用三角尺的直角画直角,而是直接画一条线,导致作出来的根本不是直角。

三、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仅限于应付最常规的题型,不能举一反三。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如果只是单纯的要求画一个直角,或画一个比直角小的或大的角,还能应付,一旦题目变式就会束手无策。例如第7题第(3)小题,从给出的点画起,画出直角。明明给了两个点,就应该画两个直角,而且这两个点就是要画的两个角的顶点,但是有的学生只画一个角,或者把角的顶点随意改变,有的学生甚至画出了长方形。其实类似的题型在练习课和复习课上已经练习过,换汤不换药而已。

四、试卷做完后不认真检查,这是最大的的问题。

低段的孩子最容易盲目自信,这在部分孩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部分孩子都以为做过的题目都是正确的,不能静下心来认真检查,即使在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检查,心也是浮躁的,只是装装样子而已,效果可想而知。

补教补学措施:

本学期“减负”了,从周一至周四基本上没有什么书面作业,只有双休日会布置适量的作业,但是教学的要求、考试的难度却没有降低。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1.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健康的心理和愉快的情绪对于

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来说最最重要。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责骂一顿只能解家长的怒气,对孩子本身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考试不认真,过于粗心除外)。家长要做的是每天和孩子一起学习(自身的榜样作用),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在学习习惯方面、在细节部分督促、修正,多多鼓励孩子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另外,每个孩子接受新知的能力不一样,需要我们一边努力帮助孩子,一边等待孩子带给我们惊喜。

2.目前的考试难度和书本上的习题难度相差很多,要形成技能、提升能力,可以做适量的自主作业,但是每一题都必须批改,这就要看家长的态度了。及时订正错误也就是及时纠正错误的想法,否则做了也是白做,还浪费了时间和情感。

3.自主作业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哪方面弱就多做这一块,程度好的孩子多做思维训练题(与学习内容同步的题目,不仅仅是单纯的奥数题),做到见多识广。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试卷 篇6

一、试题整体情况:

从整体上看,试题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的具体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总体来说考察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并且注意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命题理念。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凃一涂,出错率较高的是第1、4、6、8小题,学生大部分都只涂了一种颜色,而没有注意到下面提醒了“两种颜色都涂的图是?”,所以学生在做题期间还不够仔细。

2、画一画,这道题总体还不错,但是个别学生也没看清题意,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导致有学生画了实际的厘米数。

3、辩一辩,出错率非常高。学生虽然掌握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条件与特性,但是却没有很好运用到题目中。

4、做一做,考察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学生基本正确。

5、拼一拼,主要考察平行四边形的组成。平行四边形可以由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组成,可以是梯形,可以是三角形,而要组成长方形的话那么原图形中必须要有直角的出现,很多同学没有拼接正确。

6、算一算,这部分学生总体还不错。出错最多的是第1、2小题。第1小题个别同学没有进行单位的换算。第2小题的话是题目故意有一条边没有标出来,而学生就理所当然的忽略了那条边,导致算出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中第3题错误率较高。这道题与数学课本中的一道题比较类似,所以学生在做题期间可能没有去认真的读题和理解题,从而多算了一条边导致错误。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读题,做完检查等。

2、要注意学过知识的巩固。

3、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

4、多做测试和分析,力争在考查教与学的同时,也能够对今后的课堂教学起到引领、导向的作用。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试卷 篇7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整个单元以主题统整语文材料, 将悟读、演读、诵读相穿插, 融品味、想象、表达于一体, 把读与写、学与玩、说与做有机融合, 活化各项训练, 增强感悟效果, 进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美好情感,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目标

综合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利用课后“用钢笔描红”及练习的“写好钢笔字”和“学写毛笔字”进行书写指导与训练, 练好写字基本功;学会利用插图, 联系上下文, 借助字词典等方法体会“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负荆请罪、巍然屹立、天经地义”等词语的意思, 不断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相关段落, 不断提高默读速度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阅读剧本, 排演小话剧;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段、勤于搜集资料等方法, 感悟廉颇知错就改, 蔺相如顾全大局, 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品质, 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 懂得爱人就是爱己;尝试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 懂得报答, 学会感恩;习作叙事清楚, 结构完整, 练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展现人物心灵, 表现人物品质;弄清采访的基本注意点以及具体要求, 在实践中学习采访。

要点提示

本单元可安排13课时, 课时安排及要点提示如下:

1.《负荆请罪》3课时。要点提示:学会阅读剧本, 在品味人物对话中感受人物品质是教学重难点。

2.《船长》3课时。要点提示:感悟船长品质, 透过外表体会内心是教学重难点。

3.《爱之链》2课时。要点提示:紧扣“链”字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 学习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方法是教学重难点。

4.“习作2”2课时。要点提示: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 表达真情实感是习作重难点。课堂中引导学生抓细节、有条理地叙述。

5.“练习2”3课时。要点提示:“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和“口语交际”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建议

备课时, 要注意本单元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单元作为一个整体, 通盘规划和设计, 充分发挥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协同作用。

1.《负荆请罪》备课时要以“负荆请罪”为红线, 串联第一幕内容整体设计, 做到“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首先, 鼓励学生根据课题探知内容:什么叫“负荆请罪”?谁负荆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请罪?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其次, 引导学生回忆 (以前学过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 剧本的一般特点和阅读要求, 激发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 入情入境地读好人物对话。边读边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情, 引领学生体悟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品质, 并带着感受品读文本, 在文与意的交融中体会蔺相如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 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第三, 帮助学生排演小话剧, 进一步体悟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品质, 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促进语言的内化。最后, 以课堂为起点, 激发学生课后走进《史记》故事, 了解更多历史人物和事件。

2.《船长》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比较《负荆请罪》与《爱之链》, 本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想象。首先, 图文结合, 精读场面, 走进人物, 帮助学生理清船长组织自救这条明线。其次, 通过对“可怕、一窝蜂、像疯了似的、炉子被海水淹了、机器停了、20分钟、动作再快点、轮船沉没了”语句的品析, 披文入情, 理清客轮被撞后情况越来越危急、心情越来越紧张这条暗线, 并通过朗读把万分危急之情表达出来。这样, 明与暗交织, 文与意交融, 水到渠成地凸显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最后, 让学生思考哈尔威船长可以逃生吗?启发学生结合课文的重点语句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 体会哈尔威船长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神圣的使命感。也可站在船长或乘客的角度, 进行写话训练, 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展开心灵对话,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船长崇高的境界、伟大的人格。

3.《爱之链》是“人间真情”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感受爱、品味爱、升华爱是本课教学的主线, 因此, 应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情感心理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活动。首先,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此基础上, 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合作研读、讨论、品析。其次, 紧扣“链”字, 让学生感受老妇人暗暗资助孕妇时涌动的暖流, 感知爱的传递, 感受爱的扩散, 感悟爱的哲理: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人人都应该给予别人帮助。最后, 结合课后习题4,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 展开想象, 唤醒学生立体的深层的爱, 进一步体会“爱之链”的含义。

4.“习作2”是极具人文性的一次真爱表达。首先, 营造爱的氛围。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让爱的芬芳浸染每个学生的心灵。其次, 生成爱的共鸣。图文结合, 朗读《雪人》, 感受作者对小雪人深深的眷恋之情。补充阅读刘丙钧的《妈妈的爱》, 进一步感受身边的父母之爱。第三, 唤醒爱的记忆。围绕“爸爸 (妈妈) 所做的一件什么事也使我特别受感动”这个话题, 想一想, 并把最感动的事讲给最信赖的伙伴听。回想昨晚直接或间接向父母表达感谢时父母的神态、语言、动作等, 选择一个细节进行片断素描, 现场交流、评议。最后, 完整地抒写爱的心声。

5.“练习2”的教学与上述教学内容不可分开, 是有机的整合。安排了以下内容:

●语文与生活

选择答案时, 要将词语放入句子进行朗读, 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细微的差别, 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建议老师先扮演主持人“王小丫”, 鼓励学生说明选择的理由, 充分亮出自己的思辨过程。最后, 引导学生学习“开心辞典”等节目形式, 组织游戏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诵读与感悟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 感悟人生的价值, 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注意激发学生联系相关阅读、生活经验等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适时概括引领。

●口语交际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试卷 篇8

(60分钟 100分)(一)基础训练营(42分)1.读拼音,写词语。(6分)yōu yangkuí wu

dǎo méi yán sùgē shěbàoqiàn

2.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形。(4分)(顷 倾)听

一如(既 即)往 勉强(qiáng qiǎng)

瘦削(xuē xiāo)3.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找出来画上横线,并在括号中改正。(4分)(1)忧虑 包果 心惊肉跳()(2)揭力 掀起 疼痛锥心()(3)介意 和谐 聂手聂脚()(4)着急 打拢 如愿以偿()4.比一比,再组词。(8分)谦()

撕()歉()

嘶()削()

溜()峭()

榴()

5.为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张:①陈设,铺排。②扩大,夸张。③看,望。④量词,用于纸、皮子等。⑤商店开业。(1)过节了,大街小巷张灯结彩。()(2)这家服装店是新开张的。()(3)苏珊给我留了一张纸条。()(4)他正站在那里东张西望。()6.句子加工厂。(10分)(1)听了英雄人物的报告,使我深受鼓舞。(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珊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精灵总是一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6分)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意的转折。C.表示声音的延长。(1)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2)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3)“呜——”列车从我身边呼啸着奔驰而过。()(二)综合展示厅(12分)8.根据语境把名言警句补充完整。(6分)(1)如果不真诚就不能打动人,“______________,不能动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2)同学们,请记住,有所期诺,______________;有所期 约,______________。从小做个守信的人。

(3)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是很不讲信用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 9.语言运用。(6分)有人认为:“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也有人说:“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你同意哪种观点?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直通车(10分)10.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1)《穷人》一文是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赞扬了桑娜、渔夫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2)残疾青年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谎称____________________。(3)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我”总会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 的老人,那清晨里“我”________的听众,因为她给了我__________________。(4)苏珊用____________倾听小汤米的声音,成为他的________________。

(5)这个单元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关键在于讲清原因)(四)阅读检阅台(11分)微笑的力量

一月的花想要开放,却失去了最后一丝微笑的勇气。

②记不得是从哪天起,我喜欢一个人靠在窗边找一个合适的角度,数着枝头的麻雀。直到某天,光秃的树干再也支撑不起一只鸟的重量,这一树枯叶的辞别,让我真正意识到冬的来临,而我,却是老样子——坐在最不起眼的位置,继续最不起眼的生活。像十一月的花,掩埋在冰冷的大地,从未开放,也从未鼓足勇气。

③这次考试的结果早在预料之中,我以特有的安静,等待班主任老师发卷。④她每发一张卷子便会抬头微笑一下,这笑容像是一经触碰便收缩起来的含羞草,洁净而简单。

⑤突然心里有个念头,不知怎的,竟然期待起老师的笑容,那抹简单的笑容„„ ⑥她轻轻地念出我的名字,语气还是完全跟过去一样()的温柔,但却连头都不舍得抬。⑦我嘴边勾起一个自嘲的笑。是的,我是差生。这是属于差生的笑容。

⑧我像冬天一样敏感,然而这只会让我自己变得更加寒冷。我趴在课桌上,任凭这寒风像刀割般肆虐,任凭这十一月的花在风中消逝。

⑨下课铃扯破喉咙,前边的同学,大笑,放声地笑。我低低埋下头,继续我那无助的倔强。⑩突然,风停了,我抬起头来,是一双手轻轻替我关上了窗。⑪她用我熟悉而陌生的温柔嗓音说:“天冷了,不要吹感冒了。” ⑫“这次你的成绩有所上升,别泄气,加油。”

⑬我又一次看到了老师的笑容,微微上翘的嘴角,仿佛盛满阳光。⑭我的脸上又挂满了自信的微笑。

⑮我知道,微笑的力量,足以让一朵花在严冬盛放。11.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2分)而我,却是老样子——坐在最不起眼的位置,继续最不起眼的 生活。()12.将第⑥段中画“——”的语句换上意思相近的成语,写在括号里。(2分)13.文中“十一月的花”实际上是指()(2分)A.菊花 B.微笑 C.“我”这个差生

14.第⑧段中画“——”句子既指低的气温,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5.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习作百花园(25分)16.“一个微笑,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成长路上,有令你难忘的微笑吗?那个微笑包含了什么力量?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达标检测卷

一、1.悠扬 魁梧 倒霉 严肃 割舍 抱歉 2.倾,√ 既,√ qiǎng,√ xuē,√

3.(1)果 裹(2)揭 竭(3)聂 蹑(4)拢 扰 4.谦虚道歉 撕扯嘶叫 削弱陡峭 溜冰石榴 5.(1)①(2)⑤(3)④(4)③

6.(1)听了英雄人物的报告,我深受鼓舞。(2)桑娜补帆。

(3)苏珊沉默了一会儿,说,她希望我的手指已经好了。(4)略。点拨:去掉“一贯”。(5)妈妈一面听音乐,一面看书。7.(1)B(2)A(3)C

二、8.(1)不精不诚(2)纤毫必偿 时刻不易(3)轻诺必寡信

9.示例: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做人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古今中外很多仁人志士都是以诚信立世的。

三、10.(1)列夫·托尔斯泰 善良、乐于助人

(2)让“我”能心安理得地看书 “别饿坏了那匹马”(3)唯一 鼓励与信心(4)心灵 第二个母亲(5)略。

四、11.解释说明 12.一如既往 13.C 14.“我”感到无比自卑而痛苦

15.微笑与鼓励、关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让人树立自信,并付出努力,走向成功。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试卷 篇9

一、填空题。(18分)

1、用圆规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 ),半径决定圆的( )。

2、圆周率表示一个圆的( )和( )的倍数关系。

3、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分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

4、两个圆的周长比是1∶3,直径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5、在一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6、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它的面积扩大( )倍。

7、小圆的直径等于大圆半径,大、小圆面积的比是( )。

8、一个圆形游泳池的半径是20米,绕池跑一周是( )米,游泳池占地( )平方米。

9、在一个长3分米,宽为2分米的长方形里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 )。

10、半圆有( )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11、一个圆的周长、直径、半径的和是27.84厘米,这个圆的.半径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9分)

1、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2、当圆的半径为2分米时,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3、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 )

4、两个圆的周长相等,这两个圆的直径也一定相等。 ( )

5、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 )

6、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三、选择题。(16分)

1、圆周率( )3.14。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25.1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

A、2 B、4 C、6 D、8

3、把周长18.84厘米的小圆片剪成同样大小的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 )厘米。

A、9.42 B、12.42 C、15.42

4、一个圆的直径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

A、相等 B、圆大 C、正方形大

5、用三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圆、正方形、长方形,这三个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圆 B、正方形 C、长方形

6、圆中最长的一条线段是它的( )。

A、半径 B、周长 C、弧 D、直径

7、如图,甲、乙两部分的周长关系是( )。

A、甲比乙长 B、乙比甲长 C、甲、乙一样长

8、在长1.25米,宽为0.8米的长方形纸板上,

你能最多画( )个半径为20厘米的圆。

A、12 B、10 C、8 D、6

四、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和面积。(6分)

r=3分米 d=8厘米

五、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8分)

六、应用题。(36分)

1、一挂钟的时针长10厘米,经过一昼夜时针的顶端走多少厘米?

2、公园里有一个直径为20米的圆形花坛,在它的周围铺设2米宽的水泥路,求这条水泥路的面积。

3、一辆轻便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约60厘米,若平均每分钟转200周,小张家离学校约3768米,她从学校骑车回家需多少分?

4、有一个周长62.8米的圆形草坪,准备缎带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20米、15米、10米的三种装置。你认为应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地方?

5、在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一根漆包线长188.4千米,正好能在一个圆形线圈架上线600圈。这个线圈架的直径是多少厘米?

七、操作题。(7分)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试卷 篇10

教材地位:《标准 (2011) 版》中对扇形的要求是“知道扇形”因此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扇形, 理解圆心角, 感受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学生初步认识扇形, 为后续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 认识扇形, 了解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 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片、活动角、课件

教学片断: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1) 师:拿出你手中的圆片, 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举起来, 仔细观察,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二:认识扇形的基本特征)

生: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几条对称轴?折折看, 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动手操作, 并总结出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只有一条。

(2) 师:放下手中的图形, 请看黑板, 在这个圆中有扇形吗? (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在圆中放了一个活动角, 活动角的的长度与黑板上所画圆的半径相等, 活动角的顶点放在圆心上——图一左一)

生:有扇形。

师:这个图中的扇形中哪儿, 谁能帮我指出来, 它的圆心角又在哪儿呢?

指名学生上到黑板前指出来。

师: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现在呢?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大——图一)

生:变大、变大、变大。

师:我是通过改变什么而使扇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生:圆心角的大小。

师:观察真仔细!再观察, 现在扇形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小——图二) ?

生:扇形变小了, 变小、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 你发现了什么?

生1:改变圆心角的大小, 扇形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生2: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师:还有谁说得更详细一些吗?

生3:在同一圆中, 圆心角越大, 扇形越大, 圆心角越小, 扇形越小。

师: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图再来验证这一结论:仔细观察, 在这个三个扇形中, 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大?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大?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小?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同一个圆中, 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教师板书。

三、教学反思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我通过让学生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加深了学生对扇形的表象认识;再仔细观察图形手中的扇形;最后动手操作折一折来研究扇形的对称性,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体会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的关系, 虽说简单, 但是要想使学生能理解, 并且印象深刻, 教师通过活动角直观动态地呈现扇形的大小变化,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在这之后我又通过同一个图内三个大小明显的扇形以及它们对应的圆心角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有利于深入掌握扇形的特征。

在本节课中, 我开课简洁, 开门见山, 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导入, 在生活与数学问题之间巧妙的建立起一个联系的纽带, 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为高效课堂迈出了第一步。

教学流程的设计上, 体现了“以学而导, 学导结合”的教学理念,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我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在观察, 交流和动手操作中, 使学生真正地读懂扇形, 了解了扇形的特点。让学生成功的亲历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 实现了预期目标。

练习设计合理, 有梯度, 并注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如在认识了圆心角之后, 马上出现了一组图, 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圆心角, 讲练结合, 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圆心角的认识。在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的环节中, 设计了4 个练习:分别是根据扇形的含义, 在生活物体找扇形;判断哪些图是扇形;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画扇形, 培养学生作图能力;拓展介绍扇环的相关知识, 求扇环的面积。练习题层层深入, 既考查巩固了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 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课前,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 合理地把握了扇形概念的教学要求。《标准 (2011 版) 》中对扇形的教学要求是“知道扇形”, 所以只要学生“能用实例说明对象的特征, 或者能根据特征辨认和举例说明对象”即可。对教材的处理比较恰当,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适当地补充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篇11

一、口算:

5/8×4= 12×3/4= 5/6×3/5= 11/12×4/11=

3/4×2/3= 1/3+1/6= 6/7×7/8= 5/9×3/5=

1-2/7= 17×2/51= 13/36×15/26= 45×5/9=

二、填空;

1、26×4/9表示( ),4/9×26表示( );

2、一袋粮食,每天吃去2/15,10天吃去( ),还剩( );

3、3/8千米=( )米 5/12日=( )时

4、34的倒数是( ),3。4的倒数是( );

5、填“<,>或=”

7/9×7/8○7/8 9/8×35/36○9/8

6、60吨的3/4是( );比4/9千克多3/5千克是( )千克;

7、甲数是57,乙数比甲数的1/3还多14,乙数是( );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试卷 篇12

一、填一填。

1.乘除混合的算式,要从()往()依次计算。

2.两头奶牛一天产奶50千克,12头奶牛一天能产奶()千克。

3.一个工厂5天生产115台机器,照这样的速度,30天生产()台机器。

4.2只青蛙3天大约能捉到450只害虫,一只青蛙一天大约能捉到()只害虫。

5.某商店七月份卖出6箱水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936元,每个水杯()元。

6.有一本故事书,红红每天看40页,8天可以看完。聪聪也看这本书,他想5天看完,他每天要看()页。

7.公园里铺一条面积为20平方米的小道用了500块方砖。

(1)照这样计算,铺面积为37平方米的小道需要用()块方砖。

(2)675块这样的方砖能铺()平方米的小道。

8.亮亮有24块糖,聪聪有16块糖,亮亮给聪聪()块糖,两人的糖就一样多了。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1.计算(123+237)÷15时,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

2.855÷15×9=855÷(15×9)

()

3.把180÷60=3,600÷3=200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600÷180÷60=200。

()

4.一包A4复印纸,每天用25张,20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用20张,那么25天正好用完。

()

5.买2个水杯和1个水壶共需46元,买2个水杯和3个水壶共需80元,则水壶的单价是17元。

()

6.丫丫给亮亮5张卡片两人就一样多了,亮亮原来有23张卡片,丫丫原来有28张卡片。

()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污水处理厂三周处理污水105万吨,这三周平均每周处理污水()万吨,这三周平均每天处理污水()万吨。

A.5      B.7      C.45      D.35

2.张从买了3张世博园的门票,共花了240元,照这样计算,640元能买()张这样的门票。

A.6

B.7

C.8

D.9

3.一个养蜂专业户,去年5箱蜜蜂共酿蜜360千克,今年饲养蜜蜂12箱,照去年的酿蜜量计算,今年可以酿蜂蜜多少千克?列式正确的是()。

A.360÷5×12

B.360÷5÷12

C.360÷12×5

D.360÷(12×5)

4.欣欣旅行社组织九寨沟五日游,上午有269人报名,下午有179人报名。如果每56人乘坐一辆车,这次一共需要旅行车()辆。

A.9

B.8

C.7

D.6

5.阅览室新购进300本图书,现在阅览室只有3个空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层能放24本书。这300本书能都放到书架上吗?()。

A.能

B.不能

四、计算。

1.口算。

320÷40= 40×7= 90-25= 79+36= 16×7= 300×4=

40-7×5=  65+15×4=  250÷5×7=

42÷7+13=

60×5÷2=

3×30+8=

(12+38)×6=

21×(12÷4)=

2.脱式计算。

567÷27×5(138+362)÷25   216÷(6×4)

390-12×25

840÷(160÷40)

720÷15÷8

五、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学校买了4盒钢笔,每盒8支,一共用去288元,每支钢笔多少元?列式不正确的是()。

A.288÷4×8    B.288÷(4×8)C.288÷4÷8

(2)一艘船5小时航行115千米。照这样计算,甲港与乙港相距690千米,从甲港到乙港,这艘船需要航行多少小时?列式为()。

A.690-115×5

B.690÷115÷5

C.690÷(115÷5)

2.先在K里填上数,再在横线上写出综合算式。

六、解决问题。

1.(变式题)修路队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28米,18天可以修完,现在每天修24米,多少天可以修完?

2.(变式题)3条围巾的价钱和5副手套的价钱相同,每条围巾的价钱是25元,每副手套的价钱是多少元?

3.(变式题)一筐苹果的个数是一箱苹果个数的3倍。一筐苹果有84个,8箱苹果有多少个?

4.(变式题)红红每周(按7天算)练习毛笔字140个,照这样计算,她暑假(7、8月份)能练习毛笔字多少个?

5.(变式题)红红和丫丫一共有86元钱,红红给丫丫6元,她们两个的钱数就一样多了。她们两个原来各有多少元?

6.(变式题)某公司要组织员工出去旅游,共150人,怎样租车最便宜?(此题要考虑司机的座位)

参考答案

一、1.左 右

2.300

3.690

4.75

5.13

6.64

7.(1)925(2)27

8.4

二、1.√ 2.× 3.× 4.√ 5.√ 6.×

三、1.D A 2.C 3.A 4.B 5.B

四、1.8 280 65 115 112 1200 5 125 350 19 150 98 300 63

2.105 20 9 90 210 6

五、1.(1)A(2)C

2.8 160 560÷70×20=160

46 7 322÷(23×2)=7

84 4 336÷(140÷35)=84

[点拨]本题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想先计算的要加小括号。

六、1.28×18÷24=21(天)

答:21天可以修完。

2.25×3=75(元)75÷5=15(元)

答:每副手套的价钱是15元。

3.84÷3=28(个)28×8=224(个)

答:8箱苹果有224个。

4.31×2=62(天)

140÷7=20(个)

62×20=1240(个)

答:她暑假(7、8月份)能练习毛笔字1240个。

5.86÷2=43(元)43-6=37(元)

43+6=49(元)

答:红红原来有49元,丫丫原来有37元。

6.46-1=45(人)

150÷45=3(辆)……15(人)

剩下的15人坐18座中巴。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试卷 篇13

一、小学习作教学现状

1.学生作文兴趣不高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是习作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只有从内心里升起对写作的极大的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练习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基本习作技巧。然而,从当前小学生的习作教学现状来看,学生普遍缺乏对写作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是奉命而作,缺乏主动意识,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写作动机不足造成的。一旦缺乏写作动机,学生的思维单一固定,漫无目的,所写出的文章就丧失了生动性与真实性。

2.作文情感空缺

情感是作文的灵魂,这种情感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内心体验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当前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情感空缺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写作技巧的讲解,学生的作文个性不足,甚至陷入某种固定模式,千篇一律,丧失了作文本身的情感魅力。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作文增添生命活力。

3.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的作文教学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与生动性。教师往往采用讲授式教学法,对作文的基本要素、写作技巧进行讲解,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然而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将会降低,影响写作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学生习作策略研究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语文写作具有一定的自由性与宽泛性,生活中许多事物都能够信手拈来当作写作的素材,很多学生之所以在写作中无内容可写,或者三言两语就无从下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活中缺少观察与思考,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在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中,主题是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本单元均为该类型的文章,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提问学生对家乡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对该事物印象深刻?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使学生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另外,在进行本章的习作教学时,可以引入《银杏》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对该篇文章进行分析,借鉴其中的表现手法。在课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以该事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2.融入丰富的内心情感

作文实际上是对心灵的真实反映,它不仅与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密切相关,要想在作文中将自己的思想进行全面丰富的表达,除了大量阅读、积累知识,还需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感悟、多观察、多思考。新课改下,作文教育的目标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学会选材立意,更多的是启发学生体验生活、思考生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本章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写作对象后,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对家乡产品的介绍,无论是农副产品还是工业产品,它都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在对这些价值进行介绍的同时,还可以融入自己与这些产品的故事,增强文章的情感表现力,使文章更富生命力。

3.加强作文分享与交流

作文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文学功底,而且体现了个人的性格特征,在完成作文后,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这不仅是作文学习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互改,对于作文中优美的词句进行标注,对于有疑问的地方,一起交流探讨,这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提升习作水平。在本章节的习作练习中,每位学生就家乡的某种事物进行描写,通过作文互改,能够了解到其他地区的人文风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写作充满兴趣,逐渐提升习作水平。

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作文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作文不仅仅是学生思想意识的表达,更是学生价值观、内生力的彰显,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从语文教育的价值观出发,多进行引导、启发,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开始转向对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视与培养,这也正是新课改语文教育价值观的体现。以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教学为例,对小学生的习作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策略,兴趣不高,内心情感

参考文献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篇14

本次考试试卷为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检测题,开学至今已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利用中午和课余做了大量的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但考试成绩还是不太理想,在这次单元考试中两个班78人参加考试,只有56人及格,及格率为54.1℅,优秀6人,优秀率为25℅。

优点:通过这次考试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列式计算,学会应用借助线段图来弄清数量关系。

问题:学生在找单位一时很容易出错,而且在计算分率时出多很多。

下面是本次考试的具体分析:

一、试题成因及分析:

(一)填空题。这一大题注重于第二单元中的基础知识,对于前面的8个小题,相对于中上的同学,都能努力做到不扣分,但第10、11小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弄清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更没有弄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这两个小题失分较多。

(二)判断题。这一大题是全班同学失分最多是3、4题,主要是学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没有理解和掌握。

(三)选择题。在这一题的第四小题出错很多,学生对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没有弄清楚,以及很多学生不能够吧知识迁移出来。

(四)计算题。第1简便运算,全对的学生很少,就连成绩好的学生也会扣掉半分或更多,就不用说计算不过关的学生。失分的原因在于部分学生不会用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第2小题是解方程,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计算不过关,再就是不能把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这一部分失分最多。

(五)应用题。学生失分较多,4题只有杨玉龙一人做对。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没有理解题目中所阐述的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三是计算不过关;四是加上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

二、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从检测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解决问题到喜欢解决问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要让学生掌握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试卷 篇15

1一支圆珠笔4.8元,相当于一支钢笔价钱的75%,一支钢笔的价钱是多少元?

2.贸易市场运来梨3000千克,卖出40%,买出多少千克? 还剩多少千克?

3.一张桌子90元,一张椅子价钱是桌子的60%,一张桌子比一张椅子贵多少元?

4.一个篮球60元,一个排球价钱是篮球的`85%,一个排球比篮球便宜多少元?

5.李师傅要生产400个零件,已经生产了75%,还要生产多少个零件才能完成任务?

6.建设乡去年植树3600棵,今年计划植树比去年增加15%,今年比去年增加多少棵?今年计划植树多少棵?

7.一根钢材,如果用去 ,就剩9米,如果用去40%,还剩多少米?

8.为民旅社有床位840张,比扩建前增加了20%,扩建前比扩建后少多少张床位?

9.挖一条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28%,第二天挖了全长的30%,两天共挖了870米,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10.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第二次用去全长的33%,第一次比第二次少用了16米,这捆电线长多少米?

11.(1)菜场运来6000千克青菜,比运来的大白菜多1000千克,运来的青菜比大白菜多百分之几?

(2)菜场运来6000千克青菜,运来的大白菜比青菜多15%,运来大白菜多少千克?

上一篇:免费教师研修计划下一篇:第二学期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