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教育管理论文题目

2024-04-30

电大教育管理论文题目(通用8篇)

电大教育管理论文题目 篇1

1.以行政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个社会问题

2.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探讨

3.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以某为例或某一方面)

4.提升政府公共行政职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以某为例或某一方面)

5.关于社会发展中的行政道德问题的思考(以某为例或某一方面)

6.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之浅见

7.浅论企事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作用与途径

8.关于非公有制企业中养老保险工作的思考

9.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10.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

11.谈谈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的策略建议

12.谈我市党政机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路对策

13.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思考

14.城市化建设中的信访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15.论某地区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对策

16.浅谈市场经济社会的民主建设

17.浅谈加快我市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几点政策措施

18.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19.论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

20.减轻农民负担的几点思考

21.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思考

22.关于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23.浅析国有资产流失及管理体制的完善

24.试论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25.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某一方面)

26.试论依法行政(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27.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

28.浅谈公共行政管理的信息技术化

29.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30.谈谈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31.略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

32.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

33.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34.浅谈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

35.略论遏制吏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36.创新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之我见

37.浅谈现阶段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

38.浅论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重塑策略

38.当前提高村级组织威信的几点想法

40.关于当前**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41.浅谈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特点及其要求

4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43.对我市实施小城镇战略若干问题的探索

44.浅谈政府保护自然资源的若干措施

45.浅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与措施

46.浅谈我市(**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47.正确认识并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想法

48.尽快建立和健全我市农村社保体系的理由分析

49.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50.行政效率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51.社区工作践与探索

52.当前行政违法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与矫治

53.坚持人本管理,尊重员工价值

54.农村教育、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55.我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对策探讨

56.我市目前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措施

57.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

58.浅谈当前我市社区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59.农村养老保险必须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60.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内部开发

61.行政违法状况及其相关分析

62.浅议我国政府采购制度

63.中国“电子化政府”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64.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优先的原则

65.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中村”改造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66.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政府管制

67.谈谈当前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68.浅谈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69.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之我见

70.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思考

7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析

72.浅论我国当前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及其改革策略

73.浅论提高我市农民收入的××对策

74.浅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

75.谈我市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措施(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76.论政府作风的制度化建设

77.政府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水平的对策思考(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78.关于中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制度的思考

79.论社会公正与公共政策(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80.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81.税收征管改革后如何有效实施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82.谈行政监督体制改革中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原则

83.当前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84.行政领导廉洁自律的现实意义与途径

85.我国现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问题与对策)

86.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87.“协调”功能在行政运行中充分发挥之案例分析

88.信息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89.建立行政信息网络的研究

90.行政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91.行政法规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就某一侧面)

92.行政监督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与发挥

93.反腐败斗争与政府职能的实现(就某一侧面)

94.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就某一地区)

95.试论行政监督(就某一侧面)

96.浅析××单位行政管理的现状及改革(可泛论或就某一侧面)

97.寻租行为研究与治理(具体化)

98.关于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探索

99.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及其公共政策研究

100.各种市场行为的规范与监督(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101.当前**地区城管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102.人口流动与户籍管理制度关系及改革研究

103.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城中村、城市治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就业培训、土地政策等)问题研究

104.**地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05.地方政府问责制研究

106.取消农业税对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影响研究

107.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行政管理创新研究

108.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109.试析危机管理中媒体与政府的关系(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110.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

111.政府税费政策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112.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113.***事件(例如:武汉“禁麻”成功等)之政府管理分析

114.***政策(例如:烟台市实施农村饮水等)评估

115.***省(例如江苏)公共财政改革措施与成效分析

116.***市(例如:襄樊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117.***地区(例如:泰州)民办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118.重大事故危机决策与应急体系建设:***案例分析(例如:山东枣庄7.26矿难)

119.***市(例如:上海市)轨道交通融资体制改革与政策研究

120.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研究

121.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与地方政府对策研究

122.城市拆迁的移民权益保护与政府责任分析

123.我国行政问责制探析

124.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

125.我国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研究

电大教育管理论文题目 篇2

一、我国农业教育现状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12亿多人口中, 近9亿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农”问题是直接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直接关系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度、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 并强调“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以提高农民知识素质为基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 从而为当前和今后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些理论和决策深刻阐明了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指明了农村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是新世纪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加入WTO以后, 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将依照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重大调整, 这次调整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是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之一, 全国80多万所中小学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 2亿多中小学生在农村就学。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解决的途径即是实施适合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农村教育, 是“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教育。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 在农村地区, 教育水平提高10%, 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 按照净效应, 它将把农业工资提高5%,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 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对生产起促进作用, 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该理论充分肯定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形成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个人经济效益。

针对我国落后的农村教育体制, 由于培养的为数不多的高级专门人才难以滞留农村, 众多的人力资源遍布农村, 据统计, 我国20世纪90年代新增劳动1.89亿人, 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 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生占14.5%, 只接受初中教育的占46%, 有36%的新生劳动力还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同时, 由于农村基层教育的断层问题, 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 据统计, 同样在已通过“普九”验收的旗县中, 个别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 (小学:39.7%, 初中:20%) , 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高居不下, 目前, 我国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滞留农村, 形成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市场, 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 落后的教育造成了生产力技术的落后, 中国进入WTO后, 农民农业收入直接受到国外的冲击, 比如粮食中玉米、小麦与国外的差价高达20%, 农业产业结构将面临重大挑战, 所以, 21世纪全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 将是农村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措施即是从目标、内容、形式、布局等方面彻底改革农村教育, 加大深化力度, 重点要建立农村高等远程教育体系。

二、中国电大教育现状

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 采用广播、电视、文字、音像教材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学校。1979年2月6日, 由邓小平同志亲自筹办的中央电大和28所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大同时正式开学, 标志着我国开放远程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从此, 我国广播电视教育蓬勃兴起, 成为中国开放远程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1991年, 国家教委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内部设立了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 负责发展面向全国“三农”的实用技术培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独立设置的电大为同级地方政府管辖的高等学校, 组成了在教学上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系统。

广播电视大学以举办高等学历教育为基础, 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 重点是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 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为广大求学者提供终身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面向农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为普通高校以及其它教育机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

随着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初露端倪, 现代远程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他强调:“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 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 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强调要“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 真正办出特色。主动培养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农村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 将从制度上和条件上保证农村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实现, 激励并引导农村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对于促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电大教育和农业效益

电大的主要任务, 是根据新一轮的《行动计划》以及教育部《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 从我国“穷国办大教育”基本国情出发, 着眼于高等教育改革和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全局, 全面而有重点地推进电大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程, 将电大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 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可靠的教学质量, 在与普通高校共同构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世界远程教育的多元化, 国内外都特别重视农村远程教育,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做的较好, 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基本构建成覆盖整个农民队伍的农村开放教育网络, 农业大国中国政府也早已把农村教育问题列入议程, 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十几年间, 不断提出实施农村远程教育的措施, 全国各界集思广议, 采取了许多先进手段, 在2002年7月8日中南海召开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 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提出“必须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解决我国教育的重点、难点--基层农村教育问题, 要利用科学手段, 把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送到偏远农村、山区学校, 推进中西部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在十七大报告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郑重提出了要发展远程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程。期间, 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也推出加强农业和农村发展远程教育项目和旨在消除“数字鸿沟”的西部行动, 但由于中国农村人口较多、人员分散, 农村基层远程开放教育效果不好, 所以, 农村教育改革还必须进一步深化。

目前, 我国多数省份地市高等职业教育落后, 高职院校总量偏少, 导致高层技术人才培养困难, 而广播电视大学由于其独特的办学特点和强大的覆盖率, 20多年来以工作站和燎原学校等形式为我国地市乡镇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实用型人才, 为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电大灵活的办学形式适合乡镇农民的需求, 电大以广播、电视、文字、音像教材和计算机网络为课程载体进行教学, 增加了求学者的自主性、灵活性, 学员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 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利用全国最好的教学资源组织教学, 充分发挥零距离教育作用, 真正实现“家门口的学校”“农民的学校”。

2.电大广阔的覆盖面方便求学者的学习, 目前电大系统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近1000所地 (市) 分校和近2000个县级工作站组成, 是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有条件的城镇几乎都设置了电大工作站并争取设立网络教育网站, 采用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主, 兼顾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使用计算机网络和音视频会议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传输。学生可在各教学点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音视频会议系统, 集中实时收视校园内课程教学或上网点播课件学习;也可将课件制作成光盘, 拿到各教学点自主播放;学员课后可通过网络服务器, 登录广播电视大学在线远程教学平台教学, 同时还了解掌握农业信息和最新动态。受经济条件和地域限制无法建立网站的偏僻乡镇, 利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灵活性, 进行不同年龄段学习小组思想网络建设和学习中心建设, 要通过流动方式进行教学, 即教学资源的流动和学员的流动, 从而达到相对集中, 让学员接受世界最优秀的教学资源;这种"流动课堂"的整体规划和利用建设、“供学者”和“求学者”同时流动方案, 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现状, 尤其适合边远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建设, 可从整体上为农村教育大众化构置框架, 为农村经济效益提高提供服务。

3.电大教育的网络化、专业结构的特色化更加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能更加主动地为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为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服务, 建设一批面向"三农"和适合西部大开发需要的课程、专业和培训项目, 开展农村急需的大、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 优先发展金融、英语、法律、财会、信息技术等科类专业, 积极筹建并适时开设教育技术等新型科类专业;整合现有科类专业, 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 便于地方电大派生专业和选用课程, 并与地方电大共建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及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的课程和专业;积极探索课程、专业建设的新机制, 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 更加有效地适应"三农"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 在媒体选择、服务方式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 更充分考虑和照顾农村实际及农民需要, 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适应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需要, 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及城市转移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同时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服务;并且整合全国电大课程资源, 建立电大“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库。由电大职业技术教育、燎原教育和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相结合, 构建农村劳动者终身化学习体系、真正为乡镇苏木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 在提高整体农村素质的同时, 为地方经济服务,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4.逐步建立地、县、镇三级农村高等教育体系, 建立由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构成的远程教育网络, 进而把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纳入全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县级电大开展相应层次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要逐步延伸到大部分县级电大, 在有条件的乡镇苏木设立学习点。中央电大和有关省级电大合作, 在全国支持10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电大教学点的建设, 并且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加强各级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的建设, 与县及乡镇苏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合作, 成为当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的基地。

四、前景

21世纪是我国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电大“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电大应着眼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 主动适应日趋广泛并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需求, 扩大开放, 保证质量, 强化特色, 打造品牌, 提升电大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尤其是为社会最边缘群体和特殊人群提供尽可能的学习支持服务, 进而成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骨干力量和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

电大档案管理如何创新 篇3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事业前进与发展的标志。只有创新电大档案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时代与电大事业的发展。根据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电大教学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趋势。电大档案应当采取全员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所谓档案管理全员化,就是实行全员化档案管理,在全员化管理的基础上,搞好档案部门管理。所谓档案管理标准化。就是按照国家与地方标准实施管理。所谓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在档案材料的归档、储存、提取与使用中实现网络化、超文本化、数据库化以及在安全、有偿基础上的开放化。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境界,是在新思想、新观念指导下,对包括信息在内的所有智力资本进行综合决策并实施全面管理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它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存储、检索、开发、利用和再生产过程,集中并利用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通过计划、管理、协调、控制等来实现的管理活动。它要求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在组织形式上高度集成,在管理对象上不再限于档案实体本身,而是建立于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管理组配形式,是对管理要素潜质的发掘及高效运用。当然,创新电大的档案管理模式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应当明确目标、逐步推进、不断深化。当前,可实行“两结合”、“五同步”管理模式。“两结合”就是实行专职档案管理与兼职档案管理相结合、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相结合。“五同步”就是对于各类档案资料实行专职档案管理部门与兼职档案管理部门同步鉴定、同步归档、同步著录、同步整理与同步利用。

2实现电大档案管理机制创新

就是通过设计科学的电大档案管理流程,科学规制电大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比如,恰当规制收发文的登记、平时归档、按序整理。规制收发文的登记,要做到文件正本需有主管领导阅示。办理完毕后按时归档。否则,容易造成文件截留,甚至丢失,使收集的档案不完整。规制平时归档。要做到各类电大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将已经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随收集齐全,按照事先编好的类目归类,年终进行整理,正式归档。规制按序整理,要做到从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到计算机著录、编目等,每个环节都力求做到统一标准、整齐划一,以达到分类科学、编目清楚、装订美观的要求。同时,应严格做到文体格式的规范、行文规则的规范、档案用语的规范。电大档案只有经过按序整理。才能保持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现档案的价值。另外,我们还可以实施分类方法的创新。针对当前档案材料多样且文字材料和电子文本材料混杂,其整理分类的方法可将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的档案实行一体化管理。全宗内的分类可采用年度——专业的复式分类法。即先按学年分类,再在学年中把各种专业分开、各课程分开。实行统一立卷。学籍档案管理也可根据远程教育的特色,采用计算机一体化管理。学籍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开发时要充分考虑纸质版学籍档案的特点,在电子学籍档案数据采集时要与纸质版学籍档案以同一工作规范形式来进行。以纸质版学籍档案为数据源。所有的抄写工作均由计算机打印完成。

3实现电大档案载体创新

电大教育管理论文题目 篇4

形考作业一:

1.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椐实际要将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这个物流定主的制定者是(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2.从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角度对物流活动进行认识和研究,这属于(宏观物流)

3.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和支柱是(准时生产方式)

4.企业组织其物流的具体形式是(网络)

5.以连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的节点类型是(转运型节点)

6.合理容纳商品抵抗外力保护和[宣传商品促进商品销售的物体(静态含义)

二 应用分析题

1.试结合自已的工作,观察到的物流活动谈谈物流管理的作用

答:从生活的角度看物流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降低物流费用,降低商品成本,提高人们的购买力,提高生活水平。物流成本在商品中比重教大,通过科学企业生产物流管理,可以实现物流费用的节约,降低单位商品的价格,使得人们更加便宜购买商品。如,通过科学企业生产物流管理,降低储存费用,节约物料,加速物资周转速度,商品单位成本降低,商家有更大的让利空间。

(2)方便群众生活,创造社会效应。如在生活中配送活动,通过配送的合理化,能够实现商品“门”到“门”,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为消费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通过科学仓储管理,能够调节商品供需,稳定物价。如政府通过建立物资储备(粮食,煤炭等生活物资储备),调节市场供应量,防止价格大起大落,防止通货膨胀和物价过低伤害生产的积极性

(4)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活。如国家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建立国家储备(如国家石油储备),减小国际因素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为市场经济的安全稳定提供保障。目前,随着电子产品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电池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而废弃电池对环境具有破坏作用,各车对废旧电电池 的回收和处理都已非常重视,请你根据物流系统,谈谈你对旧电池回收物流的设计思想

2.目前,随着电子产品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电池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而废弃电池对环境具有很大的破大作用。各国对废弃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都已非常重视。请你根据物流系统的理论,谈一谈你对废旧电池回收物流系统的设计思想。

答:废旧电池回收物流系统的设计:

(一)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

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制定出适合电池回收,具有可操作的法规。具体而言,主要是在《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基础上,制定三种支撑性制度体制,即参与主体的责任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技术标准制度。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并结合废旧电池回收发展需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如对废旧电池回收回收处理的企业给予进一步的税收减免和信息贷支持等。

(三)合理规划回收物流渠道

回收物流渠道是回收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规范、有序的回收渠道是提升废旧电池回收物流效率的前提条件。在此过程中,制度支撑是基础,意识提高是条件,渠道规划是关键。借鉴国外电子废弃物处理的先进经验,合理的废旧电池回收物流渠道应包括以下环节。科学布局回收物流网点,回收方式合理。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方式,进行有效地集中。回收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定期由企业进行集中回收,由专业回收业者、回收网点或其它部门分

散回收。回收环节应注意三个问题:网点覆盖面积、回收速度和物流效率。

对于没有任何回收利用价值的最终废弃物应采用无危害、无污染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对于没有任何回收利用价值的最终废弃物应采用无危害、无污染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废旧电池中所含的有害物质种类繁多,因此,普通的填埋、焚烧技术并不适用于电子废弃物的处理,需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门的设备进行预处理,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培育规范化的运营主体,要各级探索市场经济环境下废弃物回收事业的运营模式。先进国家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主要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大型生产企业与专业回收公司成为回收物流系统运作的主体。

形考作业二:

一选择题

1.五种运输方式中运输最快的是(航空运输)。

2.在仓储管理活动中,为了用电脑对物品的管理活动进行处理,应当对(编号作业)。

3.补货作业的筹划满足两个前提(确保有货可配)。

4.配送的准备工作和基础工作是(备货)。

5具有最高现代化程度的配送中心是(专业物流配送中心)。

6.确定配送路线可以采用各种数度学方法和在数学方法基础上发展和(经验法)。

二 应用分析题

1.目前,各企业都在推广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模式,采用准时生产制,大幅度减少库存成本和占用,在这种情况下,作用物流活动的重要组成仓储还有存在依椐吗请你结合生产流通的特点谈谈对仓储的认识

答:对仓储活动的认识:

仓储作为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保证了生产和消费的连续性,解决了生产和消费的不平衡,即使在目前许多企业推行零库存管理模式情况下,它在物流中的作用任然不可替代:

(1)关于零库存和仓储的关系。零库存管理是物资存储优化理论,即存储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它并不代表企业所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为零,而是指在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库存量的一种方法。有库存就必须有仓储活动的参与。

(2)零库存并不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只是不单独设立库存和物资,并不等于取消其他形式的储存活动。

(3)零库存针对微观经济领域(如企业)状况而言的一种库存变化,对这个社会来说,不可能实现真正零库存。因此,整个社会仍然需要仓储活动

(4)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在社会集中库存和供应保障充足前提下才能实施零库存,否则,企业实施零库存就很大风险。

2.结合你的购物经历,谈谈你对物流配送的客观性及配送发展趋势

答:从消费购物角度看物流配送存在的客观性:

(1)方便消费者需要。消费者在购物选择时,不仅仅看重商品价格,更看重购物环境及便利性。有些商品不利于消费者上门提货,如消费者在购买大型家具和家电(冰箱,空调),这时商家提供物流配送显得非常必要。

(2)市场竞争的需要。提供物流配送已经成为趋势,许多商家把提供物流配送作为其经营竞争的重要手段。

物流配送发展的发展趋势:

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电子商务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支持是高效物流配送。物流配送的共同化。如许多零售企业在物流运作中相互配合,联合运作,共同进行理货,送

货。共同配送有利于提高车辆使用效益,减少城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带来良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配送及时化趋势。要求企业配送快速反应,发挥物流系统的综合效应,同时为客户提高高质量的服务。

形考作业三:

判断改错

1.流通加工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的总称。√

2.通过高效的配送活动可一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X 把“配送活动”改成“流通加工” 3

包装是为了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提名称。X

不全面。见见课本48页包装概念。加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附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操作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流通加工的主要类型

答:保护性加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要的加工、为消费方便省力加工、提高物品利用率的加工、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的流通加工。

三、应用分析题

1.试结合家庭装修谈谈流通加工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答:流通加工是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的(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总称。家庭装修中主要是对装修材料的流通加工,其客观性表现在下面:

(1)是完善流通的需要。装饰材料的厂家在生产加工时已经有自己的尺寸规格,但在运输过程中,为了符合汽车车厢尺寸要求,便于装车,必须在配装前进行剪裁或者包装,便于运输,如各种管材,石材和木材,还包括灯具等。

(2)是为了方便用户,提高服务水平,企业经营竞争的重要手段。对于有些装修材料加工单个用户因为工具,不够专业,又或者成本太高,无法进行加工,会给用户带来很不便。如玻璃切割,电线的剪切。能否提供加工服务也成为消费者购物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3)是为了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为用户节省费用的需要。企业按照用户的要求集中下料,可以优材优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装修材料利用率大大提高,如平板玻璃加工后,利用率从60%左右提高到85%~90%,为用户节约了大量的费用。

(4)为流通企业创造了利润需要。装饰材料店既销售材料,又通过提供加工服务获得报酬,成为另外一个利润点,用户和企业双赢。

2.试举流通加工促进商品销售的例子,说明该加工是如何促进销售的答:流通加工促进销售类型:

剪板加工。用剪板机或者各种剪切机,将大规模的金属板料裁切为小尺寸的毛坯,便于钢板等的销售

分选加工,针对农产品规格、质量进行分选加工,如对瓜果进行分等级的挑选,便于顾客选购。

精制加工。指在农牧副渔等产品的加工,去掉无用的部分,进行的切分、洗净、分装等加工,如超市的精加工蔬菜

分装加工。如为了便于销售,对商品按零售进行重新包装,大包装换成小包装。

组装加工。如在销售地区,由流通加工点对出厂配件、半成品进行的拆箱组装,随即进行销售,如家具,自行车的组装。

定制加工。为特别的用户制造适合个性的的非标准用品,如个性礼品的销售。

3请你根据牛奶消费的特点谈谈对牛奶流通包装方式的择,并说明择的理由

答:牛奶流通加包装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

工业包装,又包括以下几种:

杀菌包装。牛奶营养极为丰富,因此也非常容易变质腐败。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持新鲜并安全地提供给消费者,必须对牛奶进行彻底灭菌和安全包装

封闭包装。封闭的包装,就是除了封闭严密不漏液外,还必须防止氧气渗入使鲜奶氧化而变质。采用阻隔性包装材料,隔断氧气进入包装内部的通道,避免奶被氧化。

商业包装。

牛奶小包装。牛奶为了便于零售在规格上都有小包装,包装盒或者包装瓶上印有牛奶商品信息,如营养成分,广告宣传,造型美观,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

方便包装。为了消费者饮用方便,在开口设计时简易新颖科学,既符合运输要求,又方便消费者。

环保包装。

无毒包装,牛奶作为食品,因此包装材料时一定要选无毒的,如目前流行纸制和玻璃制。绿色包装,考虑到包装材料的节约和回收方便,如日本牛奶企业采用有折横且特别设计的纸杯包装,循环利用包装材料,回收时只要压扁纸杯,很方便。

形考作业四:

一选择题

1.物流内在质量的主要内容是(A质量保证体系C物流工作规范D质量管理制度)

2.物流服务质量的内容是(A承诺质量B沟通质量C物品保护质量D历史质量E物流活动现场质量)

3.下列指标属于信用质量指标的是(D不可抗力及时通知率)

4.在物流服务过程质量中最基本的是(B物品保护质量)

5.物流经营者在物流质量方面的最高目标是(D物流服务过程质量)

6.研究物流质量将提高物流质量的重点方要提高(D相对质量)

二、简答题

1.简述提高物流信用质量的途径

答:(1)接受客户的委托并承诺后,物流经营者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不能随便更改履约方式。

(2)当合同中出现了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应当及时与客户沟通,积极进行抢救,将客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并主动进行理赔。

(3)在出现不可抗力或者第三方造成的不能履约的情况时,物流经营者不能推委,要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虽然会在局部受到教大损失,却能得到长期的信誉。

2.简述提高物流沟通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答 提高物流沟通质量新的途径有

(1)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如电子邮件,MSN等沟通工具或者公共的开放论坛,方便迅速,成本低

(2)电子数据交换(EDI)。EDI是按照统一标准,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转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并借助计算机网络实现的一种数据电子传输方法。沟通方便,而且保密性较好。

(3)新的通讯技术,如传真技术,GPR,3G等移动通讯工具

三、应用分析题。

1.请你根据汽车产品销售的特点,总结一下汽车销售物流成本中的隐性成本的表现

答:隐性物流成本主要包括物流管理成本和逆向物流成本,汽车产品销售隐性物流成本包括

(1)销售物流管理成本,主要是指为支持商务战略而对原材料、汽车零部件和成品的流通加以控制的系统设计和行政管理成本。如原材料、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成本,零部件的仓储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及配送成本,还包括商品汽车销售运输成本等等

(2)逆向物流成本 汽车销售物流成本指的是汽车销售中发生的资源消耗,如汽车运输装卸过程中产品损坏造成或者发货错误发生的成本。另外,汽车本身质量问题,主动“召回”所发生的运输装卸费用,返厂维修费用也属于逆向物流成本。如神龙汽车因为旗下“标志206”质量问题召回,所发生的逆向物流费用。

2.结合出版行业的生产销售特点,谈谈降低物流成本的思路

答:出版物分销的开放和连锁经营的推行,要求有高效、快捷的物流与之相适应;要求建立技术先进、运转灵敏、辐射面广的支撑上游出版、服务终端读者的现代营销体系。针对我过出版业的特点,我国出版业物流成本降低的途径:

(1)建立现代出版物流业

为了促进中国出版物流产业稳步发展,有必要构筑现代出版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以进行必要的政策指导、法律保证,建立开放、畅通、自由、有序的物流市场。

(2)把出版物流的建立和连锁经营的推行有机结合起来。

以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突破口,建设中国出版物流体系,必将促进中国出版业向有效和良性循环加速发展。连锁经营是流通领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消费方式的客观要求,是通过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实现高效率流通的一种现代营销方式和组织形式。

(3)组建出版业物流,降低物流成本

创建了一种可行的运作方式:

a.利用完整的纵向产业链,实现现代出版物流

按照出版产业链纵向联合建立的出版产业集团,整合编辑、印刷、发行、物资供应等出版环节,实现规模经济。由于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出版物流方向通过产业链合理流动。b.资本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为现代出版物流建设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c.建立出版产业现代企业制度,是出版物流企业发展的基础

d.通过发行集团组建现代营销网络体系,建立出版物流网络体系

e.强大的物流配送中心降低了物流成本,加快物流速度

电大教育管理论文题目 篇5

》 考前复习

一、填空题

1、职业管理有专门职能,主要包括吸引、配置、计划、发展、、、六种职能。

2、帕森斯的三段理论是一个能帮助人们 和的合乎逻辑而理智的办法。

3、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生涯规划担负着结合社会、和

发展的重任,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和指导思想。

4、个人职业档案在西方国家也被称为 他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极为有效的职业匹配方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我国职业分为 个大类,个小类,1838个细类。

6、职业流动与人力资本投入成,与从业者的年龄成,并且男性的职业流动多于女性。

7、职业活动的社会地位分析可以从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

8、职业活动要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职业活动主体、职业活动客体、职业活动条件 和。

9、职业心理一般表现在、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个方面。

10、萨柏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

二、名词解释:

1、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2、职业意向

3、职业锚

4、职业自我评估

5、能岗匹配

三、简答题

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步骤是什么?

2、面试中应注意做到的事项。

3、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

4、简述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5、、简述帕森斯提出的职业选择的“三步范式”

四、论述分析题

1、为什么说职业生涯路线选择是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寻找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取向和发展路径?

一、填空题

1、麦考米克认为,个体满意感的程度是 和 之间的差异。

2、赫茨伯格的激励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两类需要,一类为、一类为。

3、职业锚产生于 阶段,以 为基础。

4、德尔的框架提出职业成功的五项度量标准:进步、安全、激励、。

5、影响职业选择的要素包括: 职业意向、和。

6、职业生涯规划评审的具体方法,包括、和全员评估三种。

7、传统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是沿着 的组织结构向上爬,这种职业生涯目标不仅受员工自身努力的影响,还受 影响。

8、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性的资源,发挥其 与 至关重要。

9、职业生涯发展阶梯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职业生涯阶梯的宽度、和。

10、进行职业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和。

二、名词解释:

1、职业转移

2、职业自我评估

3、、组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4、心理契约

5、溢出理论

三、简答题

1、通过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进行职业自我综合评估?

2、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步骤是什么?

3、职业生涯管理系统的内容。

4、入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什么? 5、工作对家庭的影响?

四、论述题

1、组织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模式有哪几种类型,如何设置组织职业生涯阶梯?

职业与人生 考前复习答案

一、填空题

1.评价、调整 2.解决生涯问题、进行职业决策 3.组织、员工 4.个人职业发展档案 5.

8、413 6.反比、反比 7.社会报酬、职业环境 8.职业活动素质、职业活动目标9.职业定向、岗位定向 10.确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

二、名词解释

1、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即从组织角度对他人从事的职业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有效结合。

2、职业意向,是个人对于社会职业的评价和选择偏向。一般要经过萌芽期、空想期、现实期,在面临就业时才能比较清晰的确定下来。职业意向确立后,还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3、职业锚,是在个人工作过程中,依循着个人的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经过不断搜索确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或职业定位。实际上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4、职业自我评估,是指与职业选择有关的个人心理特征,包括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性格和气质等,就是对自己全面分析,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便准确地为自己定位职业生涯及其发展。

5、能岗匹配,包含两方面 含义:一是指某个人的能力能完全胜任该岗位的要求,即所谓的“人得其职;”二是指岗位所要求的能力这个人完全具备,即所谓的“职得其人”。能岗匹配的核心要素是最优的不一定是最匹配的,最匹配的才是最优的选择。

三、简答题

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步骤是什么? 原则:

(1)可行性。(2)适时性。(3)适应性。(4)持续性。步骤:

(1)职业自我综合评估与职业定位。((2)职业生涯机会评估(3)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4)职业生涯策略的制定。(5)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2、面试中应注意做到的事项。(1)要开口说话。(2)实事求是的表达自己。(3)保持良好的举止、姿态。(4)不可忽视周边小节。

(5)努力使自己保持自信的神情。6)适当的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3、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1)面临现实冲击。((2)难以得到信任和重用。(3)与组织成员的隔阂。(4)经受职业挫折。

4、简述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1)成长梦幻探索阶段(0-20岁)。(2)进入工作世界(16-25岁)。(3)基础培训(16-25岁)。(4)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17-30岁)。(5)职业中期(25岁以下)。(6)职业中期危险阶段(35-45岁)。(7)职业后期(40岁以后直到退休)。(8)衰退离职阶段(35-45岁)。(9)退休。

5、简述帕森斯提出的职业选择的“三步范式”

美国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将特质-因素理论运用在职业指导方面提出了职业选

择的“三步范式”

第一步,进行人员分析,评价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第二步,分析职业对人的要求,了解有关的职业信息。第三步,人职匹配。

四、论述分析题

1、为什么说职业生涯路线选择是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寻找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取向和发展路径?

答: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是否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有机的、逐渐展开的过程,一个人的每种经历,每种职业体验,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导致对自我的重新认识,从而校正自己的职业抱负。个人如果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区规划一条适合自己能力和价值观的职业生涯的话,他月能控制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就越能成功并拥有成就感。因此,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常以下问题能帮助你在未入歧途之前发现你的方向。

问题1;你有何才能,把它全部列出,选择三种最重要的才能把每种才能用两个词来表达。

问题2:您的追求是什么?什么是你梦寐以求的,使你愿意为之付出更多精力的 问题3:什么环境让你感到如鱼得水?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最适合发挥自己的才能?。

把上述问题答案列出,将每个答案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也许你会发现你的目标有多个,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1、个人希望向哪一条路线发展,2、个人适合向哪一条路线发展,3、个人能够向哪一条路线发展.这样就能够寻找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取向和发展路径了。

一、填空题

1.个体心目中的标准、实际工作所得 2.保健需要、动机需要 3.早期职业生涯阶段、以员工习得的工作经验 4.自由、平衡 5.职业岗位供给、职业发展信息

6.自我评价、直接上级主管评估 7.金字塔式、企业组织结构

8.能力、潜能9.职业生涯阶梯的速度、职业生涯阶梯的长度 10.获取从事该项职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获取这种职业的意识以及这种职业要求的综合能力

二、名词解释

1、职业转移,又称职业流动,是指个人从一个职业类别转换到另一个职业类别的现象。

2、职业自我评估,是指与职业选择有关的个人心理特征,包括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性格和气质等,就是对自己全面分析,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便准确地为自己定位职业生涯及其发展。

3、组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指组织根据个人情况及所处的环境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并采取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4、心理契约,指组织和员工对于相互之间责任和义务的期望。它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情感投入以及员工的流动率。

5、溢出理论,该理论认为尽管存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身体上的暂时分界,但是在一个领域的感情和行为会带到另一个领域。

三、简答题

1.通过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进行职业自我综合评估?(1)职业定位评价。(2)职业锚自我评价。(3)生涯发展潜能分析。(适当论述加2分)

2、.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步骤是什么?

原则:(1)可行性。(2)适时性。(3)适应性。(4)持续性。步骤:

(1)职业自我综合评估与职业定位。(2)职业生涯机会评估。(3)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4)职业生涯策略的制定。(5)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3职业生涯管理系统的内容。(1)层次系统内容。(2)过程系统内容。

(3)保障系统内容: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

4、入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什么?(1)妥善保存Offer。(2)确认薪酬。

(3)确认职位名称、级别及劳动合同的期限、试用期。(4)熟悉新工作。(5)融入新团队。

(6)了解组织的显规则和潜规则。(7)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8)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9)做有贡献的人。

(10)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5、工作对家庭的影响?

(1)职业的性质与家庭的功能密切相关。

(2)工作的地理位置、行程以及工作时间配置,对夫妻何时相聚,如何参与孩子的抚养,或由此带来的迁居等问题有明显影响,是导致工作--家庭冲突 的重要原因。

(3)职业声望、职业地位以及收入的数量和种类等对家庭生活会形成直接的影响。

(4)工作环境如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和工种的感情氛围等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

四、论述分析题

1、组织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模式有哪几种类型,如何设置组织职业生涯阶梯? 答:(1)、分单阶梯模(2)、双阶梯模式(3)、多阶梯模式

组织在进行职业生涯阶梯模式选择与设计时要注意以下5方面问题:(1)、并非所有的组织都需要建立职业生涯阶梯(2)、职业生涯阶梯各有利弊。(3)、无论是实行双阶梯模式还是多阶梯职业生涯模式,其理论都是依据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施恩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4)、在高技术企业,除了应该选择双阶梯模式或多阶梯职业生涯发展模式之外,不同行业的职业生涯阶梯的长度可结合行业的特点进行确定(5)、职业生涯阶梯的设置应与组织的考评、晋升激励制度紧密结合

电大教育管理论文题目 篇6

重庆电大+开卷+8096

一.名词解释

1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2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协调的主要还是人的活动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7.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管理的一般职能源于管理的二重性,即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管理的具体职能是指一般职能在管理活动中的具体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的科学。3企业文化 :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4战略: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

5战略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组织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

6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现有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

7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结构规定的职位数量与要求,对所需各类人员进行恰当有效的选拔、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中的各个职位,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并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

8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

9定规维度:是指领导者以任务为导向,引导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10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11选择性知觉:是指人们根据自身的兴趣、背景、经验及态度有选择地解释他人或事项。

12现场控制:又称为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某种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监督、指导,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反馈控制:是指管理者通过分析工作结果,将其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并分析成因,然后拟定纠偏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14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15全面质量管理: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二.判断题(×)1.管理决策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2.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他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3.企业再造又称业务流程重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管理新理论。1993年,迈克尔.海默与解姆斯.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4.组织外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由组织外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构成。

(√)5.在组织资源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

(√)6.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归纳起来,管理者要

1体现。

(√)8.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9.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充分重视控制职能,愈是高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和综合性愈强。(√)10.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划分,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11.基层管理者花在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而高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

(√)12.按管理者所处的活动领域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其他部门管理者。(√)13.技术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管理者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对基层管理者尤为重要。

(×)14.概念技能对于中层管理者尤为重要,对高层管理者较为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者则不是很重要。

(√)15.组织环境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即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组织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

(×)16.经济环境对营利性组织有影响,但是对非营利性组织不会产生影响。

(√)17.组织文化环境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组织的制度文化,二是组织的精神文化。一个良好的组织文化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1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19.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只要求管理人员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而对工人没有这样的要求。

(√)20.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泰罗创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21.1916年法约尔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与“科学管理之父”泰罗齐名。也被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22.法约尔认为企业的经营有六项不同的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在这六项活动中,商业活动处于核心地位。

(√)23.韦伯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这一理论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因此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24.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研究、观察试验。

(√)25.企业的经营结构是由“技术组织”和“人的组织”所构成的。而“人的组织”又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种。

(×)26.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重大区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情感的逻辑为重要标准,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27.战略远景就是指组织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28.资源是组织战略管理的关键要素,同时,资源也是把一家组织与另一家组织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志。(×)29.人员配备是战略三角形的“底边”,它指的是人员配置与管理体制等要素。

(×)30.管理层层战略也称为竞争战略。

(√)31.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分析和产业环境分析两个层次。

(×)32.外部环境分析的核心是对组织核心能力的分析。(√)33.多元化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和无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两种类型。

(√)34.人员配备包括管理人员的配备和普通员工的配备,其中管理人员的配备最为关键。

(√)35.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包括:业务培训、管理理论培训、管理能力培训、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

(√)36.领导的工作绩效不是由领导者个人,而是由被领导者的群体活动的成效如何表现出来的。

(√)37.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主要差别在于权力的来源。(√)38.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3.一般来说,一个组织的战略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

14.总体战略主要有三种类型:稳定型战略、发展型战略和收缩性战略。15.收缩型战略主要有三种形式: 抽资转向型整型战略和放弃战略。16.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般性竞争战略,它们分别是 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17.组织的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两方面: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

18.管理人员的考评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

19.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包括:在职培训、脱产培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39.每一次信息沟通至少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信息源、要传递的信息和信息接受者,而编码、沟通通道和解码时沟通过程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40.现场控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

(√)41.控制主体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及其所属的职能部门。(√)42.控制工作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制定控制标准;衡量工作绩效;纠正偏差。

(×)43.控制仅仅是监督或绩效考评。

(√)44.控制标准类型可以分为:实物标准与价值标准;成本标准与收益标准;历史标准与计划标准;有形标准和无形标准。

(×)45.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质量针对的是产品质量;工作质量不在考虑之中。

(√)46.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二是全过程质量管理。

(√)47.成本控制的目的是要将作业成本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并持续地降低成本水平。

(√)48.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三.填空题

1.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2.目前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涉及的范围来看,可分成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3.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亨利.法约尔。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种,即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4.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5.组织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部门和关系(部门及其活动的联系方式)。

6.20世纪60年代末期,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提了管理者角色理论。7.依据环境的不确定性,即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可以讲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类型:简单稳定的环境、复杂稳定的环境、简单动态的环境、复杂动态的环境。

8.亚当.斯密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

9.梅奥的主要著作有《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 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10.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 与 战略目标 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11.一般来说,战略远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和企业宗旨。

12.组织资源可以分为类。

2训。

20.领导者个人素质包括:质、能力素质。

21.激励理论中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是着重研究需要的内容和结构及其如何推动人们行动的理论。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和 成就需要理等。23.信息沟通的过程分为六个环节: 信息源、编码、沟通通道、接受者、解码、反馈。

24.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将沟通分为工具式沟通 和感情式沟通。

25.按照沟通方式不同,可以将沟通分为 口头方式沟通、书面方式、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等。

26.按照组织系统不同,可以将沟通分为正式沟通 和非正式沟通。

27.沟通障碍包括组织障碍 和个体障碍两方面。28.管理冲突一般包括、冲突三个步骤。

29.检验性;可行性; 协调一致性。四.简答题

1.简述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

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是由于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的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须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一直。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3)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2.请简述管理者角色理论。

管理者对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学者亨利.明兹伯格提出了管理者角色理论,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以被归入三大类,即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决策制定角色。具体见下:

人际关系角色:精神领袖角色,领导者角色,组织联络者角色;

信息传递角色:信息监听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者角色,资源分

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管理者应该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3.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1)科学的作业方法(2)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职能工长制

(6)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4.请简述现代管理论的内容。

(1)管理过程学派。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约法尔。其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2)经验学派。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他们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不少学者认为,经验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实践证明,这是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3)系统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提出,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作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应该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4)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西蒙。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

(5)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经营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信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报的系统。

(6)权变理论学派。该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有效也不是绝对无效,采用哪种理论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5.简述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1)系统思考。(2)超越自我(3)改变心智模式(4)建立共同愿景(5)团队学习

6.请简述差异化战略的利弊。

组织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可以建立起稳固的市场竞争地位,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差异化战略可以给组织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战略益处。

(1)建立起顾客对组织和组织所生产产品的信赖和忠诚,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2)顾客的信赖和忠诚形成了强有力的行业进入壁垒。如果新加入者想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投入大量资源来扭转顾客对本组织产品的信赖和忠诚。

(3)差异化可以使组织制定高价格,进而获取高额收益。

差异化战略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由于增加研发费用、采购高档原材料或作大量广告等原因,实施差异化战略的组织成本往往都比较高。如果因成本高而把价格定得很高,超出了顾客的承受能力,顾客宁可牺牲质量、性能、形象等方面的差异性,而去追求低价格采购。

(2)如果竞争对手也推行差异化战略,并且在质量、性能、3形象等方面不断推出差异性,也会使得本组织的差异化优势大大降低。

7.简述人员配备的原则。(1)因事择人原则(2)量才使用原则(3)人事动态平衡原则(4)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8.简述确定管理人员需要量应考虑哪些因素?

一般来说,确定管理人员的需要量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组织现有的规模、结构和岗位

管理人员的配备是为了指导和协调组织活动的开展,因此,首先需要参照组织结构系统图,根据管理职位的数量和种类确定组织所需要的管理人员数量。(2)管理人员的流动率

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都存在着管理人员的外流河自然减员的现象。因此,在确定未来的管理人员需要量时,要对这些自然和非自然的管理人员减员情况加以考虑。(3)组织发展的需要

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工作量也将不断加大,对管理人员的需要量也会不断增加。因此,确定组织中管理人员的需要量还需预测和评估组织发展与业务扩充的要求。

9.简述管理人员培训的作用。

(1)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2)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3)增强组织的竞争力;(4)增强组织的发展后劲。10.简述领导者的权力来源。

一般来说,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它在领导者权力的构成中居主要地位;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源,即自身影响力,它与领导者个人的能力、魅力以及对他人的贡献和价值有关。(1)职位权力。传统的权力来自于组织,领导者的职位

赋予他奖励或者惩罚下属的权力,其目的是影响下属的行为方式。

具体来说,职位权力包含三种内容: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处罚权力。

(2)自身影响力。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另一种作用力量

为自身影响力,即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具体来说,构成领导者自身影响力的因素,包括四种内容:品德、学识、能力、情感。11.请简述激励过程的内容。

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当人产生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就转化为动机,并在动机的驱动下向目标努力,目标达到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随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这就是激励过程。可见,激励实质上是以未满足的需要为基础,利用各种目标激发动机,驱使和诱导行为,促使实现目标,提高需要满足程度的连续心理和行为过程。

12.简述工作丰富化的方法。

工作丰富化通过赋予多样化的内容使工作丰富起来,具体如下:

(1)在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和工作速度的选择等方面给员工以更大的自由,或让他们自行决定接受还是拒绝某些材料或资料;

(2)鼓励员工参与管理,鼓励人们之间相互交往;(3)放心大胆地任用员工,以增强其责任感;

(4)采取措施以确保员工能够看到自己为工作和组织

所作出的贡献;

(5)最好是在基层管理人员得以反馈以前,把工作完成的情况反馈给员工;

(6)在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要让员工参与并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13.简述增强工作丰富化激励效果的措施。

(1)更好的了解员工需要什么,做到有的放矢。(2)管理人员要真正关心员工的福利,并让员工感觉到

管理人员正在关注他们。

(3)人们愿意参与管理,欢迎上级同他们商量问题并给

予他们提出建议的机会。

(4)让员工了解工作丰富化的主要目标及由此带来的好处。

14.简述组织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

(1)目标不同引起冲突;(2)利益分配引起冲突;(3)执行方法不同引起冲突;(4)角色不同引起冲突;(5)管理强势引起冲突; 沟通不畅引起冲突

15.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1)较高素质的管理者;

(2)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3)适当的授权;

(4)层层控制,各司其职。五.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A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售价80元,单位可变成本40元。若企业目标利润为30万元,问:该企业应完成多少经销量?

解:Q=(F+π)/(P-V)=(500000+300000)/(80-40)=20000(件)

2.某企业产品的单位销售额为10万/台,单位变动成本为6万元,固定成本为400万元。问:盈亏平衡点产量为多少?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为多少?若计划完成200台的销售量能否盈利?如能盈利,盈利额为多少?

解:(1)盈亏平衡点产量Q=F/(P-V)=4000000/(100000-60000)=100(台)

(2)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S=PQ=100000×100=10000000(元)(3)由于200台大于盈亏平衡点的产量100台,故能盈利。

π=PQ-(F+QV)=100000×200-(4000000+200×60000)=4000000(元)

六、案例分析题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用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的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都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其中运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这些工程师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计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1挡上,为送货完毕的启动离开做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种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货完毕后,他们在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1、本文主要体现了什么管理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4科学管理理论,泰罗。

2、这一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管理。

3、这一管理理论主要有哪些内容?(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4、你如何评价这一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促进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普遍改革,科学管理方法逐步代替了单凭经验的方法,并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对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的范围比较小,内容比较窄,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另外泰罗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都没有涉及。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人性假设的局限性,即认为人仅仅是一种经济人,这无疑限制了其视野和高度。某市“白雪”冰箱厂在厂长周冰的领导下,致力于新产品开发。近年冰箱市场供大于求,销售不畅。但白雪厂新研制生产出的小型冰柜投放市场,因其物美价廉,一问世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白雪厂不仅保住了原有的市场,而且又开拓了一些新市场。但是,近几个月来,该厂产品销售出现了一些问题,用户接二连三地退货,要求赔偿,影响了该厂产品的声誉。究其原因,原来问题主要出在生产上。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李英是半年前从本市二轻局调来的,她今年42岁,是个工作勤恳、兢兢业业的女同志,口才好,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但对冰箱生产技术不太了解,组织生产能力欠缺,该厂生产常因所需零部件供应不上而停产,加之质量检验没有严格把关,尤其是外协件的质量常常不能保证,故产品接连出现问题,影响了白雪厂的销售收入,原来较好的产品形象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该厂几年的努力也许会付诸东流。周厂长为此很伤脑筋,有心要把李英撤换下去,但又为难,因为李英是市二轻局派来的干部,和上面联系密切,并且她也没犯什么错误,如硬要撤,搞得不好,也许会弄僵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因为该厂隶属于市二轻局主管)。不撤换吧,厂里的生产又抓不上去,长此以往,企业很可能会出现亏损局面。周厂长想来想去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去找厂咨询顾问某大学王教授商量,王教授听罢周厂长的诉说,思忖一阵,对周厂长说:“你何不如此这般呢„„”周厂长听完,喜上眉梢,连声说:“好办法、好办法”,于是便按王教授的意图回去组织实施,果然,不出两个月,白雪厂又恢复了生机。王教授到底如何给周厂长出谋划策的呢?原来他建议该厂再设一个生产指挥部,把李英升为副指挥长,另命一懂生产、有能力的赵翔为生产指挥长主管生产,而让李英负责抓零部件、外协件的生产和供应,这样既没有得罪二轻局,又使企业的生产指挥的强化得到了保证,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李、赵两位同志的特长,调动了两人的积极性,解决了一个两难的问题。小刘是该厂新进的大学生,他看到厂里近来的一系列变化,很是不解,于是就去问周厂长:“厂长,咱们厂已经有了生产科和技术科,为什么还要设置一个生产指挥部呢?这不是机构重复设置吗?我在学校里学过的有关组织设置方面的知识,从理论上讲组织设置应该是‘因事设人’,咱们厂怎么是‘因人设事’,这是违背组织设置原则的呀!”周厂长听完小刘一连串的提问,拍拍他的肩膀关照说:“小伙子,这你就不懂了,理论是理论,实践中并不见得都有效。”小

刘听了,仍不明白,难道是书上讲错了吗?问题:

l、企业中应如何设置组织结构?到底应该“因事设人”1.她忽视了各层次员工的需求不同的事实。2.大多数一线工人更关注报酬,因此他们的主导需求是生理需求。

还是“因人设事”?

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坚持以下原则:目标任务原则;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作及精干高效原则;适宜的管理幅度的原则;统一指挥和权力制衡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依据组织结构设置的目标任务原则,应坚持因事设人,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设岗位、设职务,配备适宜的管理人员。但是,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适应企业目标任务的要求,对职务结构进行调整,对人员进行调配,也是对组织结构设置原则的灵活运用。

2、你认为王教授的建议是否合适? 王教授的建议比较合适,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如王教授所说,理论应该随着管理环境以及管理实际的需要而改变。

3、你怎样看待小刘的疑问? 关于小刘的疑问。小刘刚刚大学毕业,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难免事事唯书为上,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3张宏伟是宏利服装公司的人事经理,最近她刚刚兼职学习完MBA的所有课程并且获得了某著名学府的MBA学位。在MBA学习的过程中,她对于管理中的激励理论,特别是马斯洛和赫茨伯格的理论相当注意。在她看来,马斯洛的清晰的需求层次和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理论的划分非常具有操作性。因此她认为可以立即在公司中实际运用它们。据张宏伟了解的可靠信息,宏利公司的工资和薪水水平在服装行业中间是最好的。因此,她认为公司在激励下属时应该集中在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上。

经过多次会谈,她说服公司高层管理者。公司总裁授权她去制定工作计划并且放手让她去推行。在这种情况下,张宏伟开始制定关于强调表彰、提升、更大的个人责任、成就以及使工作更有挑战性等各种计划,并且在组织里开始推行。但是计划运转了几个月后,她迷惑了,发现结果和她的期望相差甚远。

首先是设计师们对于计划的反应很冷漠。他们认为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设计的服装在市场上很畅销就是对他们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而且公司通过发放奖金的方式对他们的工作已经给予肯定。总之他们认为所有这些新计划都是浪费时间。有一个和张宏伟比较熟悉的设计师甚至和她开玩笑地说:“宏伟,你这些玩艺儿太小儿科了,你是不是把我们当成小学生了,我看你理论觉得太多了。”

裁剪工、缝纫工,熨衣工和包装工的感受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在新计划的实行过程中受到了表扬,反映良好;但是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管理人员的诡计,要让他们更加拼命的工作,同时又不增加任何工资。而且很不幸的是,这些人占大多数。甚至偏激一些的工作开始叫嚷要联合罢工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张宏伟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原来对她很信任和支持的高层管理者也开始怀疑她的计划,批评她考虑不周全。

问题:

1、你认为新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你认为设计人员的主导需求和一线工人的主导需求有何不同?

3、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张宏伟对于需求层次理论的理解错误在哪里?

4、如果你是一位资深顾问,你认为应采取什么可行的方法?

电大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篇7

一、电大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的概念和要点

(一) 教学管理含义

学校管理的核心就是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者遵循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的指标和过程进度制定合理的管理体制。可以说, 教学管理影响学校管理。远程教育教学管理主要是在计算机网络的运行下, 通过网络管理来对学校管理进行控制和监管。一般来说, 电大教育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教育规律为原则, 对教育目标提供统一的要求, 以现代技术为辅, 实现教育管理建设的共享, 并提供多元化设备来达到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和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模式。

(二) 电大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的要点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不断应用和创新, 教师和学生不但要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知识, 而且应该在网络系统中熟练的掌握信息处理。同样, 教学管理的变革也对教学管理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因此, 要想正确地做好远程教育管理工作, 就要了解教学管理中的各个要点。首先, 我们应该确定教学管理的指导者;其次, 明确教学管理的辅助者;最后, 制订相关的计划和目的。

远程教育管理体系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学管理部门, 也包括个别管理者, 他们主要负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管理教师的教学行为。管理主体首先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和具有创新性的发展眼光。

管理的客体是教师和学生, 学生是远程教育信息的接受者, 教师是远程教育信息的传播者。与传统教学课堂有所差异的是, 教师已不是独立讲课, 而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辅助进行教学。在网络环境下, 教师的部分职能已经被网络化所替代。然而, 网络环境复杂多变, 学生很容易在这样的环境下迷失自我。教师作为学生的辅导者, 应该积极合理引导学生避免失去方向。

学生作为管理的客体之一, 根据主体管理者制定的计划进行学习, 通过使用先进的网络教学资源克服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弱点。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更加发散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电大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近几年, 远程教育已经达到了质的飞跃。要想让电大的远程教育模式更加完善, 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 加以解决, 才能更好的发展远程教育教学。

(一) 教学观念模式古旧

电大教育教学的客体主要是社会工作人员, 他们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现今, 电大教育的管理却没有发现这一问题, 电大的招生时间每年是固定的, 管理者也没有充分的做到教学管理的要求, 只是简单的安排教师的上课时间、课程表的制订, 没有体现出远程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优点。

(二) 对学员要求过于松散

电大远程教育的上课人员学习的目的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心理, 他们相比较于普通的学生来说, 所承受的压力更大, 任务更重。在这种情况下, 有些学员学习就会过于松散。电大远程教育的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本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去管理学生, 但是, 多数的电大远程教育没有过多的看管, 对于学员的面试课程、自觉性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这也间接性地为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带来障碍。

(三) 教学模式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网络化的远程教学本应是网络授课, 教师制做电子课件, 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但是, 现今多数电大的教师依然运用传统教学模式, 采取黑板式教学, 没有有效地利用电子化设备。另外, 关于教师答疑的部分也相对缺少, 学员出现问题教师没能及时帮助解决, 这种管理体制已然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 教学资源少, 对教学支持不到位

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过于注重形式, 管理模式缺少服务理念。教学课程的管理以及信息发布无法及时更新, 教学课程安排也没有及时向学员告知。对于学校来说, 学校没有为远程教学管理提供优良的资源, 学习环境无法达到学生的要求。教师也没有有效的渠道获取信息, 教学资源无法满足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 课程体系久不更新

远程教育的改革标准应是以实践为主要原则的, 课程的安排体系应该及时的根据社会信息进行调整。但是, 现今多数电大的远程教育课程体系安排固定不变, 学员学习到的知识已不具有实用性。

三、对电大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建议

我们要针对上面问题制定合理可行的优化方案, 以期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改变电大远程教育教学的管理思想

电大远程教育的主体者必须具有创新思维, 更新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课程的改革和优化, 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科技设备辅助教师进行授课。远程教育具有不确定和过程较为离散的特点。因此, 教育管理者必须抓住这两个要点进行管理系统的更新, 使教学模式更具灵活性。

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应该根据远程教育所具有的特质开发远程教育的教学平台, 使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掌握电大考试及课程的相关信息, 以此来突破传统教育体制。

(二) 加强对教师的培养管理

教师作为教育管理的客体, 是远程教育教学体制质量是否优良的保证。根据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分散的特点, 我们可以将教师分为主课教师和管理教师、指导教师等, 并承担不同的责任。另外, 还要强化教师的计算机水平, 让教师充分掌握远程教育的理念, 准确通过网络的技术对学生进行服务, 并在制作课件以及网络教学时多进行创新和学习。

同时, 学校要定期培养教师, 使教师不断的拓展视野, 加快教学理念的创新优化。

(三) 课程改革优化

教学计划的安排必须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管理者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课程学分。在教学管理的制度上实行学分制, 对学生的修业期限及课程作出相关的规定, 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意见。再者, 课程改革优化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在学习时间及其他方面和学生进行沟通。

(四) 强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资源是电大远程教育教学体系的关键部分, 教学资源的优良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 对教学资源应该加大创新和及时更新。学校可以选聘一些高水平的教师担任工作, 对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学生提供人机学习界面, 使学生全方位的获取教学知识,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我们探究了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 重点探究了远程教育现今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改革意见, 以期更好地为远程教育体制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学权.电大远程教育“服务性、系统性”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2012.

[2]王黎明, 周丹.抓住教学关键环节, 努力提高远程教育教学水平[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2) :56-60.

[3]骆琦, 王有起.远程教育教学过程落实的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 2012 (4) :82-83.

[4]潘琳.新时期电大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创新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 :167-169.

[5]林佳才.电大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J].无线互联科技, 2013 (4) :221-221.

略论电大继续教育发展动力 篇8

一、电大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发展继续教育

国家教育部近期对电大的明确定位是:争取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上争取更大更好的发展方向。党和国家希望电大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实我们作些回顾,就会看到电大从创建那一天起,不论是起步艰难,逐步改善和创造条件的办学初期。还是发展至今日的覆盖全国的远程教育的巨型办学系统的形成。全国电大已经拥有几百万的在校学生,全国电大所做的工作都是在继续教育的范畴,因为服务领域的主体始终是在职的人群。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逐步实现,教学条件和办学环境也得到相当大的改善。然而培养对象的总目标并没有改变。应该说电大远程继续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教育发展目标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国民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给电大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大继续教育,正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中国正在或已经进入能力抗衡的时代,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分析,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的时代。经济改革步伐加快,人才结构在进行重新调整。国内教育市场对外开放带来新的冲击等,电大教育的发展也正处在关键时期。

(一)终身教育、远程教育、电大教育、继续教育的有机联系

终身教育:其目标是构建国家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党和国家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重视给电大带来的新的机遇。张尧学校长在今年的全国电大党委书记、校长会上提出:电大系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力量。严格地说,从离开校门那一天起,人们就自然而然转入了继续教育的行列。从一个现代人的生物年龄来看,继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更长,也更具选择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近期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的活动,已经将初步取得成功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作为典型,在大力推广。中央电大在这个项目的策划中担负了重要责任,由此引发的诸多思考需要作为继续教育改革的典型案例进行重点研究。

远程教育:国家把发展远程教育作为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开放教育的成果大家都已经亲身体验了。我们需要重点研究如何保持和强化电大自身特色,而不能与普通高校攀比,应该注重研究培养对象的实际需求。要研究电大的继续教育如何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学习者(在职的成人)、贴近大众,以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服务充分体现远程教育的优势。

电大教育:开创26年的中国开放大学,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教学条件、各类人才和覆盖全国城乡的教育网络,使得电大具备组织实施继续教育的多方面优势,作为远程教育的主力军,电大的品牌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逐步扩大。在远程继续教育的大市场中,电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值得研究的是怎样发挥优势,从而扩大开放教育的成果。

继续教育:电大教育已经定位在继续教育上。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提出:电大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社会从业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她反复强调: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着眼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局,来认识和解决电大的定位问题。其实继续教育是大教育,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单纯指非学历,电大发展继续教育是如何统筹的问题,各类教育如何互通并协调发展的问题。电大人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以战略眼光来看待继续教育的定位问题。

鉴于上述分析是否可以说电大教育就是继续教育,电大的继续教育是大教育,包括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包括了从城市到乡村,从地方到军队,包括特殊人群(如残疾人),只要对远程教育有需求的地方和人群,就是电大远程继续教育的服务领域,这个领域很宽,要实施有效服务,我们还会面对许多需要实践和探讨的问题。诸如要适应社会需求强调有针对性,真正服务到位,就一定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的设计、运行机制及运行模式方面,也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否则电大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会随着远程教育发展而显现出来。应该说电大教学改革的任务还相当重。

1999年11月30日世界银行发表的《21世纪中国教育战略目标》的报告中指出:“2l世纪的标志是科技的迅速变化,经济开发与竞争和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这一环境下,稳定的国家加上受到良好教育和健康的人民,将使高速进步成为现实。电大目前应该也已经有实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持续有效的继续教育支持服务。现在需要重点研究的是如何进行质量评价,如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社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不断升温

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居民家庭消费排序中,将教育消费排在第一、第二的达到68.8%: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中国市场发展统计报告中提到,家庭教育文化支出达到收入的11.3%。目前,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大批在职人员需要选择继续教育的形式获得知识。1998年在法国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宣传和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根据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社会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最大的选择和进出自由这一体系的灵活性。电大教育正在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在2004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电大占到2%。今年启动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中,第一轮培训就受到首都各大企业的广泛欢迎,参加学习的职工已经超过万人。学习结束的抽样调查表明,职工们十分欢迎电大组织的此类培训,此项目作为典型案例说明电大继续教育还有许多待开发的新领域。项目的运作成功也表明电大在中国的培训市场中可以担当继续教育主力军、

正规军的重任。

(三)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是发展继续教育

教育法中提出:“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1999年4月第一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的主题是:“全民的终身教育与培训——通往未来的桥梁”。即人才培训关系兴国战略。

随着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过渡,知识已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成为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农业社会靠土地,工业社会靠资本,而当代信息社会则靠知识。有专家提出昨天的文盲:不识字;今天的文盲:不会用电脑:明天的文盲:不会主动寻求新知识。

社会的竞争与发展最终都归结到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发展到学习力竞争、创新力竞争,在人才市场上的人才标准:高学历?高职称?结论是:需要你发挥作用的时候,你能够胜任,你就是人才。有关人士已将当代世界描述为“能力主义时代”,一贯看重学历和资历的日本最近在人事改革中开始取消学历统计,在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大纲中明确提出:“能力主义”。企业的稳定取决于稳定的竞争实力,电大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一定要始终关注社会变化,关注市场变化,因为继续教育市场是动态的,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工作模式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即提高电大自身的适应能力。 社会产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职业流动的速度也在加快,个体的发展要与时代同步。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无知识状态或知识更新跟不上变化和竞争的节奏,那是很容易被边缘化的。人们的职业生涯相对缩短,工作压力在普遍增大:业余时间相对延长;休闲时间在增多:据统计365天中有114天休息,包括各种假期加双休日。应对上述变化,电大继续教育要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符合职业需求和生活需求的培训。

人们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把不断学习变成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断的充电,不断的学习,“如果学习的速度赶不上变化的速度,将有可能被淘汰(比德定律);鼓励人们学会终生学习(受教育越多的人越想受教育,知识的马太效应)。电大开展的师范教育、士官教育、一村一个大学生教育、残疾人教育、职工素质教育等,都是在各个领域组织实施的成人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社会人群学会学习,学会终生学习。

就业竞争激烈正在不断激活培训市场(大学生:2005年高校毕业生达到340万、下岗职工、失去土地的农民、30—50岁的外来人员、海外学子等号称五路就业大军)。电大继续教育要在需求和变化中研究如何服务,如何分担社会压力。

(四)现代化信息网络教学手段促进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国家把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并将现代远程教育的重点定位在继续教育上。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服务,为社会各界的终生学习提供服务,我们大家都在继续教育领域,开展现代远程继续教育,在不断探索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新模式,这是电大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26年来远程教育的发展在起伏中前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也是在不断的调整中步入市场的,应该看到在远程继续教育领域近些年的发展变化。

二,远程继续教育市场的发展变化对电大的激励

我们面对变化的市场,要突破原有思维定式,学会理性思考。继续教育市场是动态的,我们不能沿用固有的工作模式,要不断创新,要强调变革,要不断调整办学方针,要学会适应社会变化产生的新需求。在分析变化时找准电大的定位。

1、远程继续教育已经不是电大独有,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远程继续教育领域已经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育新格局。这样的实际案例有很多,新格局的形成又使电大增加了新的合作伙伴。

2、面对学历教育的强大需求在近年的持续升温,在校生接近400万(开放教育在校生接近300万,国家政策及人事制度决定的);仍需要冷静的思考电大的办学方向,有领导评价,电大学历教育今年已经达到峰顶了,是否需要进一步探讨新的办学模式。

3、非学历教育的受众对优秀教育资源的需求加大,对职业认证的要求在提高,证书的含金量与就业需求相关:每年会增加几十种新证书,应该说继续教育的发展空间很大。

4、各类培训市场的不规范给继续教育带来的困扰,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培训市场,电大要學会主动适应充满变化的培训市场。

5、激烈的竞争,机会的增多。资源共享,力量的重新整合,各种培训的多种形式的合作是新的发展趋势。

6、远程继续教育服务领域在拓宽:农村、军队、残疾人、老年人群、社区教育开始引起关注,社区大学在电大成立,特殊地区西藏也成立了电大等。

7、国外教育团体的涌入,都希望能获取中国继续教育市场的份额,电大一定要抓住机会,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协力开发新的项目。

8、电大系统内部的区域性合作交流在进一步扩展,中南、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地区相继成立地区继续教育协作组织,工作十分活跃,中央电大应担当起组织协调的作用,积极引导各地开展项目协作。

三、探讨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

以社会强大需求为动力不断探索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策略,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l、转变观念:创新观念是战略问题,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电大继续教育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有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大局观念、全局思想,电大系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团队力量。系统优势的发挥不应因变化被忽略,几十年营造的成果要珍惜。

2、教育资源:坚持远程教育的特色,开发并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创造电大自己的名牌产品,多开发广泛适合社会需求的项目,适合推向全国电大的项目资源。

3、产品推广:继续教育需要采用市场化运做方式推广成熟的培训项目,学会按经济规律、市场规则来办学,逐步学会用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等科学有效的方法运筹规模较大的继续教育项目。这其中捕捉信息、项目策划、科学论证、宣传推广、教学支持服务、考核认证等各个环节都要考虑有利于市场推广,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

4、建立培训网:保持并发扬电大优势,珍惜电大的培训网重要作用,开展相互间的协作,这个力量是多年实践形成的,电大独有的,要提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靠单兵独进大不了打仗。因为远程继续教育是大教育、大舞台。在这个大平台上我们应该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断创作出继续教育新剧目。

5、管理的规范化:逐步提高竞争能力,逐步试行对继续教育的项目管理,以最小的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去管理继续教育,在管理中永远要强调信誉和质量。我们也要注意探讨这方面的管理经验。

6、队伍建设:继续教育发展之本是建设一支有高水平的继续教育队伍,队伍建设取决于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和高效能的管理。

7、讲求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要考虑,讲究投入产出,学会成本核算。不讲效益的继续教育难以持续发展。

8、加强学习: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为不断提高自身办学能力和工作水平,继续教育工作者要首先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的需要。在21世纪,各方面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应变,每个人都要提高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来自于不断的学习。

21世纪的继续教育发展正从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与发展同步的新形势。电大远程继续教育的发展动力来自于社会,社会的发展变化会促进继续教育实现新的工作目标。新的工作成果又为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电大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电大继续教育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中央电大继续教育学院

上一篇:教学观摩课综合评价表下一篇:高中同学婚礼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