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2024-04-16

试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共10篇)

试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篇1

摘 要:高职高专思政课主要是对学生实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能够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对学生能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在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中,要增强教学的活力以及教学的时效性,树立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顺应思政课建设的要求,着力于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研究。本文从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的现状为出发点,然后对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法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对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途径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希望更好的对实行思政课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职高专 思政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18-01

高职高专思政课是实现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迅速的发展,社会出现很多好的与不好的思想,作为较为敏感与活跃的群体之一,这些思想严重影响着学生们的价值取向,让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产生偏离。利用高职高专思政课,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该职高专思政课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课程内容的单一化、师生间的沟通问题等等,这就需要教师找到原因,从而实施有效的思政课教学手段。

一、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的现状

1.授课以课本为主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思政课主要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材等知识为授课内容,对于教学效果能够有一定的预定性,这种追求静态的课程安排,教师在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很容易把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忽视师生间平等沟通问题,对学生的个体感受和体验不够重视,致使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应该结合实践教学,并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对思政课的高效学习效果。

2.课程内容模式化

高职高专思政课主要包括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等内容,由于高校各专业思政课内容统一,所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稳定性。课程内容单一化、模式化,对理论知识为重点进行传授,而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不足,使学生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成书本知识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课程内容的单一化,从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并对知识技巧的授课有所偏重,导致学生很难对思政课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丰富课程内容,可以让学生寻找相关资料对课本知识进行扩展,从而更有效的对思政课进行学习。

3.课程评价不完善

高职高专课程评价体系一般都是以书面考试作为评价标准,重视对知识技能的测试,却对学生实践能力较少关注,并对口试、答辩、考试等方面评价方式较少关注,因此,导致不能公平、科学的对学生思政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方面,教师对教材、观念理论等知识较为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很好关注,忽视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丰富课程评价体系,对实践内容、日常表现等都体现在思政课的评价效果上,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二、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法研究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能够再现情景,将真实的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潜能,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进行案例教学中,首先要搜集、整理并编写教案,选择案例时,要能够与时俱进,具有典型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自主发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最后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与点评,深化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与之产生共鸣。例如,在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可以为学生举出实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如“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浙大学生刘霆背着母亲上大学”、“2007年感动中国获奖者获得人方永刚,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通过为学生讲述这些实例,不仅能够让学生心灵得到震撼,还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更深的理解。

2.实践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指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精心组织,使学生通过采用研讨、调研等方式,利用情景、案例等,激发学生积极性。实践教学具体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进行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与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等;二是以考察国庆为思政课社会研究活动,让学生有专题的对国情进行考察,展开社会调查,并写出心得体会,从而增强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3.互动教学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在教学中相互讨论与交流,促进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主要采用几下几种方法实现。一是讨论法,教师在课前对热点、焦点问题让学生写出提纲并且查出资料,然后在课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这节内容时,可就药家鑫杀人案进行互动分析与探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二是演讲法,教师拟出主题,然后学生围绕主题进行阐述自己观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关于“人生观”教学内容,可组织学生举行对“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主题演讲,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三、对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途径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到了网络时代,网络能够扩展思政课教学的教育渠道,为教学提供优秀的资源,但与此同时,这也为我国思政课教育提出了挑战。如果思政课不能与时俱进,很可能会被历史潮流所抛弃、淘汰。为了能够更好的实行思政课教育,在教学中,应该对新形势、新情况等思政教育手段给予重视,给进行实践。通过对学生掌握和了解大学生上网和技术的运用情况,能够为思政课做好基础工作,从而有针对的进行思政课的教育。目前,网上思政课教育资料并不多,并且不健康的内容却很多,却很难实现控制,对于这种良莠不齐的开放性并且无国界的传媒工具,由于政治辨别力不高,可能传播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使学生迷失方向,并形成极端、消极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出现人身观和价值观的误差。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网上出现的政治教育性的东西还比较少,因此,要加大网上思政课教学的正面思想,建立专门的思政课知识网站,从而提升解决这一问题。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政课教育也要有所突破,实现思政课教育的新思路,工作的新进展,思政课创新教育势在必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高专正走向专业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思政课作为高职高专教育中的一部分,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要积极对课程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以及模式进行改进与完善,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思政课是集理论知识与实践于一身,具有严谨性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要积极进行师生活动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进行高职高专思政课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试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篇2

一、树立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

我们所说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 其实是指以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的目标, 在基础之上来倡导能力至上的职业教育体系。没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 谈何面向社会的创新创业?因此思政课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时刻灌输给学生从业能力为主的理念, 使得受教育者能够领悟到其重要性。教师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手段上,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调企业的参与精神。除此之外, 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还应该要求教师去全面地分析职业角色的活动为主要的出发点, 从而来提供社会对培养的对象要履行的职业所需要的能力。

例如, 我在进行能力本位的职业理念的引导的时候, 就是全方位地改进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最终去评估教学的实际结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以及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探索模式。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是为整个的生产、管理以及服务来培养一批高技能高素质的优秀实践人才。在教学的过程中, 如果涉及到建筑、房地产等专业, 就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分析评论;而如果是服务类专业, 就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进行学习探究, 使得政治理论的学习能够与贴切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时效性。[1]

二、教师要把握并且吃透学校的教材

思政课的教材, 往往体现着党中央精神的智慧与心血, 而且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基本的方向。教材与教学无疑是基础性和前提性的关系。而我们课堂上的教材往往更为系统、理论化, 但是学生真正读起来却又很乏味, 思政课的教材更是这样。那么如何有效地把握并处理好教材呢?其实这个前提是教师要吃透教材, 使得教材能够真正地回归现实生活与实际课堂, 将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通过有趣的渠道而内化为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之上, 来努力地实现教材向教学的基本转变。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 并且通过趣味性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内化这些理论知识, 这才是一个好的教师所具备的技能。

例如, 我在进行思政课的教学之前会认真地进行备课, 吃透并且有效地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 就此来开展课堂上的一系列活动。只有我深刻地理解并把握准教材中的核心内容之后, 才能够用正确的理论去教育引导学生。我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部分的介绍时, 就是以帮助大学生来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为基础来展开的讲课, 我选取了一些励志视频 (每个人来谈谈自己的观后管) 和项目任务 (《我的大学》短片的制作与播放) 。我通过这样的探索与实践, 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活动中来逐渐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从而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基本素质。

三、完善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艺术, 只有讲究教学艺术的教学, 才能够真正地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思政课的学习也才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2]面向创新、创业的教学, 就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不断地完善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教师还要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动为载体, 以社会为平台”的理念, 来努力地构建“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够很好地突出学生的基本能力与自身素质的结合, 从而使得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思政课的学习变为高效、自主的合作学习。第一, 项目教学法;第二, 案例分析法;第三, 多媒体展示法等等, 这些方法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几乎每一节课都是以多媒体来进行展示的, 这样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 而且也能够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在进行展示的过程中有放一个视频短片为案例的, 也有讲一个小故事的, 更有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的等, 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去思考与感悟。在进行“人生观问题以及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时候, 我播放了《带刀的学生》的视频, 并且让学生从这个案例中来看问题, 说出具体发生的人和事, 并从这个视频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首先是小组合作与讨论, 然后组员整理发言, 针对不同的意见教师进行不同的疏导, 最后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与总结, 使得学生学生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 并且将担当与责任铭记于心。

一个好的教师, 不仅仅需要自身水平的高超, 同时在课堂上也要游刃有余。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能力本位的通水, 也要真正吃透并把握课程的精髓, 从而深刻地点出每一节课中的精髓部分, 帮助每一位学生塑造健康的人生观, 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感悟到大道至简的教学艺术。

摘要:在新课标的逐渐推动下, 高职思政课的教学越来越向创新创业的方向发展。而依据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以及高职人才的相关培养目标, 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更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自身素质的养成为着力点, 只有将这两者做好了, 才能更好地面向创新与创业, 使得我们高职学生脱颖而出。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思政课,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顾佳滨.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试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G711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就是在进行思政课理论学习的同时建立与专业对应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立足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把企业实践与德育实践统一起来,学生通过在企业身临其境,从而对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处事态度等有所认知,并结合课本所学相关职业道德、对待困难、解决冲突、团队意识、组织管理和承担责任等知识从企业岗位中去感受和体会,以实现知行统一。

一、高职院校思政課“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的意义

(一)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高职院校思政课“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工学结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随着教育教学中实训实习环节在不断的增加,教学环境也由原来的课堂教学转换为企业生产现场和实践基地,因而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必然需要能够结合工学改革趋势,一方面体现出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理论性,另一方面还要能够体现出高职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通过深入企业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能更加明确自身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从业精神,为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政课“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时效性

通过与企业共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简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可以把在企业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作为校内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以促进由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由知识接受到生活经验的转化;通过在企业实施德育实践教学活动,还能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上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以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思政课“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训来接触社会。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通过建设“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可以有效的防止在思政教学中出现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割裂现象,实现学生在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在岗位的实际体验。使思政课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合作

通过对企业的实践条件进行考察,选择条件比较好的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实施固定性的实践教学。

(二)、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企业实践教学活动。可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按照思政课教学培养目标,设计具体的企业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学内容和能力训练融入企业实践教学中;再次,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实践习惯,在企业实践教学中设置自主实践训练课程,如鼓励学生与企业自主沟通,给学生创造机会与企业公平对话;以学生自主实践训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课内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自主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应知、应会、应用的能力,增强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三)、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在实践教学中学校要与企业进行双向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完善相应的组织结构,实践环节要能够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对从事实践教学人员的编制、待遇等问题有所保障,企业和学校在学生的实践环节上能有所分工。此外,还要不断完善实践考核机制,对学生实践考核内容应该包括教学大纲、实践活动部分以及最后的实践效果等内容。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评价,可以采用答辩、现场操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通过相应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实践环节中,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三、结语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进行实践“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时效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门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并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最终达到使学生能更加明确自身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从业精神,为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利红.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双基地”建设的探索[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28-31.

[2]韦文荣. “双基地”实践教学: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 教育与职业,2015,10:105-107.

[3]庞芳琪. 高职院校思政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 湘潮(下半月),2013,01:128-129.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新视野 篇4

---------有感于我院骨干教师培训会议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如何从微观教学改革入手推动整个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我院以教学改革为主要议题的骨干教师培训会议隆重召开之后,我深刻感受到教学改革的必然性和紧迫感,我结合自身所在专业即思政课和讲授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透过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执行框架,以探索的姿态作一番思考和分析。事实上,在《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中虽然设置了27个涉及各专业案例,为高职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教学改革的参考案例,但其中没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案例呈现,项目驱动教学法强调的理念与这一课程的特殊性对任教者来说是视野的新拓宽和一次跨越性的挑战。

一、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思政课运用需要达成的共识

“任务为载体,项目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在专业课教学中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可以规范化、体系化,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对教学方面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为载体,项目为驱动”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

1、思政课内容的特殊性需要拓宽对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理解

众所周知,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及教学内容都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即使在高职的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能游离于课程改革体系之外,因而整个教学改革的重点就集中在教学形式上了。我们似乎很难看得出项目驱动教学法和我们这门培养学生思想意识的课程有密切的关联,对其可行性,很多人在质疑。

如果我们这样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教学内容可以看作是有形与无形的结合,它可以用思维创造出一个精神产品,这种精神产品它可以渗透到学生的能力中,而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转业知识的接受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来理解这门课程对于沟通思政课与专业课有很大好处,拓宽了我们教学改革的思路,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课堂讨论等方法促进这一教学理念的实现。

2、高职学院的特殊性需要拓宽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解

“高”和“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高”即高等教育,它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共性的一面;“职”即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它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和主要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与普通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再加上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点缺乏应有的认识,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普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做法,缺乏自主创新。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建设,首当其冲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从普通高等教育到高职教育的转变,积极探讨适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新路径。在高职学院学生和思政课之间应该有某种特殊的结合点,高职特有的培养目标已经给思想课打上了具体的烙印,思政课教学应当为高职教育服务。

我们应当从高职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出发,重点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原则,应体现出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思政课运用的策略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与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性强,可操作性弱,真正做到恰如其分的项目驱动教学是比较困难的,怎样把理论与学生的需要、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设计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项目,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是最大的问题。

1、项目设置的科学性

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我们可以在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中找出教学重点,围绕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知识点,集体备课,设计出教学情境,由学生完成项目,运用讨论式、启发式、互动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的运用来提高教学效果,而这些项目的设置有别于专业课,相对社会化,但并不妨碍教学效果的达成,恰恰契合了本课程的特征,而从表面上看可能不太像“项目”。思政课项目设置的科学性建立在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更象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引导员,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帮助引导构建更为科学,更适合其发展的精神大厦,帮助其完成人的社会化,使他们不仅形成与自然物质世界和技术世界相对应的能力结构,更要了解社会发展的现实并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形成与社会主义精神世界相对应的人性和心理结构。

2、评价标准的适当多元化

在专业课教学中,项目是十分具体的,评价标准也是相对容易制定的。然而对于思政课来说,评价标准应当适当多元化。一个班级学生在一个学期思政课的学习中形成了某种积极向上的氛围,班级的学生在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上更为系统化、理论化,更懂得辩证,等等,这些难以用具体数据来评价的教学效果如何来界定成了一个影响教师教学改革积极性的新问题。因而在评价标准中,我们可以增加学生的访谈方法,增加系部评价方法、增加学生跟踪调查方法等。

3、理清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关系

科学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互支撑的平台,必须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实训的关系,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贴近专业培养目标、贴近社会、贴近实践、贴近生活,促进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生活,在达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目的的同时,为解决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探寻科学的结合点。

在寻求思政课教学新视野中,我们常常忽视或误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实现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这就不能将思政课与高校其它课程的知识教育关系相脱节。要保持思政课与其它各类课程的关联关系,首先就应明确思政课的属性和作用关系。也正因如此,《意见》才明确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事实上,在各学科专业知识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本门学科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都离不开“思政课”所传授知识的基础理论支柱作用。由此应当明确,要确保“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就不宜忽视认清其基础知识的属性及与各学科专业知识间的关联关系。

思政课作为基础课对应专业课而存在,基础知识对应专业知识而存在,缺少思政课,学生的知识学习就会不完整。其后果,也就难免形成“思政课”教师难保教学质量,非思政课教师忽视基础与专业知识的关联关系,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产生歧见等局面。学生对思政课教学认识不清,就可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业的完成效果,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也会因此缺少全面性。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体,真正体现高职院校的院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怎样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使学生既真正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又锻炼思维能力并促进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我们有必要认真的思考。

思考为前行作了先导。在这次培训中,我感受到了改革沉重的任务和客观阻力,但同时也认清改革的必然和前景的美好,期间我们该付出怎样的努力和探索都将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社科部 马晶

研究型教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之路 篇5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名词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了。但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如何让这些内容既“入耳”又“入心”,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要解决的问题。

2005年9月,由清华大学刘美珣教授等五位教师为主要完成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理念与实践”获得了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是清华文科的又一优秀成果,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改革的一次新的突破。

一份“标准”答案引发的教学思考

1998年一个学期的期末,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美珣教授发现,所有来答疑的学生拿着同样一本“课后习题标准答案”。原来,这个系几个班的同学把课后习题“分解”给班里每个人,再将习题答案形成合集,认为只要背会上面的答案,就不愁考试过关。

这个现象给刘老师非常大的震撼。难道让学生背会几个概念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难道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拿到高分就能证明课程的成功?

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刘美珣老师脑际,也让她和同事们深深地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出路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些概念、原则、结论,而应是一种理论思维,是观察世界、观察当代中国的基本立场、观点及方法。”刘老师说,这也是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此次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理念与实践”获奖正是这种改革思想的印证。在不断调研学生思想状况的过程中,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变化、心理特征、认知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逐步形成了研究型的教学改革思路。这一思路的核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共同探讨、研究、回答、解决时代、社会、人生中不断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集中表现为“研究型教学理念”,并促进形成了教学方式的“五个转变”。

研究型教学理念表现为问题意识、双主体意识、开放意识、探讨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教师上课要有鲜明的针对性,使师生真正成为双向交流的主体,改变“满堂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以知识教育为依托,着力培养学生观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在这种教学理念的统领下,要求教学要实现“五个转变”:由既定的结论“灌输”向师生共同研究得出科学结论转变;由教师授业解惑向师生共同探讨解惑转变;由单一的课堂讲授向课堂讲授与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合转变;由单一的学校课堂教学向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转变;由传统的“千人一卷,千人一面”的考核方式向以理论思维的提升、能力的培养为目的的考核方式转变。

衡量研究型教学实施情况的重要指标是学生的“参与度”、“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探索问题上,以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全程”育人,入耳、入脑、入心

“学生们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思想与几十年前相比有很大变化。这是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面临两大挑战: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社会功利化倾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刘美珣老师说。

面对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贯彻到实践中,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尝试。从教材改革到课堂教学形式创新,从“两个课堂”相结合到考核方式的转变,让学生“愿意学”、“学进去”,成为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导航器”。

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一本优秀的教材既要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也能够符合青年学生的阅读特点。为了编出适合青年学生阅读的教材,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费尽了心思。

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开始,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形成一条贯穿古今的脉络,引领同学们探寻历史背后的发展规律,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书中还增加了对正文背景、事件、人物的介绍,340多个专栏和图表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

这只是多部教材中的一例。近几年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后出版了6本这样生动翔实、贴近学生的教材,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同行的好评。有了好教材,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热情成为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着“研究型教学”的核心思想,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讲授与提问讨论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课堂上,教师采取专题教学、主题讨论、互动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考。课堂外,学生不仅查阅大量资料,而且深入农村、厂矿进行调查。“五一”、“十一”长假常常成为他们调研的“黄金周”。电12班张雷同学说:“从前,我总觉得政治课除了背就是背。但上大学以来,我被那种课堂上下热烈讨论的气氛吸引了。”

2004年6月27日,《中国教育报》在头版以“互动课堂激发思辨热情”为题,对清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不仅是进行教学课堂的改革,让学生走入社会“大课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方面。实践教育是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坚持的传统,形成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为例,开课前,布置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开展调研并撰写报告;课程中结合学生的课前调查,聚焦热点,围绕理论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由于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是带着问题学习的,所以对课程很有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课程结束后,学生回到社会大课堂,通过实践印证自己的思考,升华对理论的认识。当学生再次回到学校时,一篇篇带着思考与青春激情的总结,预示着研究型教学入耳、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

在探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对“千人一卷,千人一面”的考核方式做出了改革。“小组论文+小组答辩”等形式破除了学生在传统考试方式下“考试机器”和“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使考核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社会的又一环节。

“小组论文+小组答辩”是《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一项创新,通过选题、分组撰写论文、集体答辩等环节,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考核办法实施六年来,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即使“非典”期间也没有中断。在那个病毒肆虐的春天,同学们仍然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宿舍成了他们学习的另一个“课堂”,网络学堂、电子邮件成为与老师沟通、修改论文的“桥梁”,草坪、小教室变为他们答辩、展示成果的“舞台”。

回顾几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做的改革,刘美珣老师说,青年学生中蕴藏着极大的追求真理、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激情,问题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怎样教,如何引导学生学。

在继承优良传统中锻铸队伍

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路,既是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责任,也是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的传统。在这条探索的路上,他们已走了很久。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清华,蒋南翔校长以来的历任校领导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倾注了大量心血。1960年,学校抽调一批学业好、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毕业生担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始了一直没有间断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刘美珣、朱育和等老师就是在这时加入这支队伍的。20世纪80年代,国门的开放带来了学生对西方世界的困惑与思索。在这个时候,清华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将“中共党史”课程改为“中国革命史”,为同学们展开了更为广阔的思想画卷。1993年10月,我校被确定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 2003年6月以来,人文学院专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规划、组织、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形成了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院长、相关系所负责人、课程负责人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学院还专门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组,聘请曾长期从事这方面教学的老教师深入课堂,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 在这样的氛围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担任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共4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3人,占教师总数的91%。近三年来,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三门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在全国高校中独一无二。

对于这支“老中青”构成的队伍,刘美珣老师深有感触:“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探索的教师队伍是获得成绩的关键。在研究型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投入成倍地增加了,无论是专题讲授还是考核方式的改革,都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准备。”北京市专家到清华大学考察,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录制的20000多分钟的教学资料,非常感动地说:“有这样的教师队伍,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大有希望的。” 目前,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主要来自人文学院的各个系所。在承担大量的大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同时,有些教师还要在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有所突破,而这两个方面似乎存在着矛盾。

“对我们的教师来说,同时做好两个方面是非常辛苦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自身领域的提高,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一种提高。”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孙禺说。

由于人文学科内部具有相关性,教师对一定领域的深入研究促进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认识水平,拓宽了视野,对一些问题有了比较独特的见解,将这些见解带入课堂,将引发学生更深的思考。

“这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要归功于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还要归功于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王孙禺说,“现在,中青年教师是关键。如何更好地继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关键在队伍上。”

试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篇6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product.free.10033328.1/论文关键词:就业;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也应当围绕这一中心,本文以就业为导向,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完善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改革。明确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任务。提高思政课教师认识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一切围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任务。其中,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学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如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取向不再以学历文凭为唯一的依据,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变得越来越被重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不可回避,并且必须重视的问题。

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一门时代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思想课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思政课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童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就业教育的渗透,指导学生就业,从讲大局的高度对待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突出定向性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在讲授课程的同时,应该结合就业岗位的要求,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充实与就业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教育,适当增加简历设计、面试技巧、试用期的法律保护、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等相关知识,增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中,强化对市场经济理论教育,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强化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了解今后无论从事任何行业,都应该按照经济规律做事。完善竞争与协作意识,成为一个积极进取,同时善于合作、集体观念强的人才,成为一个深受企业欢迎的人才。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且补充企业设立的条件、程序等相关信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塑造求真务实、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新时期创新型人才。

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在毕业生总量增加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毕业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高职学生如何完善自我,进行自身定位,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与专业课实习相结合.完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的区别,把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实现“零过渡期”上岗。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product.free.10033328.1/课内实践教学方面,围绕学生就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企业面试情景模拟教学,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景,学生自己设计面试问题,轮流担任主考官和应试人员,换位思考,使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变得具体、生动、引人入胜,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可以使教学获得较好的效果。围绕“人生的价值是奉献还是索取?”、“市场经济还需不需要集体主义?”、“企业最看重的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是职业道德素质?”、“企业注重个人进取精神还是集体协作精神?”等热点问题展开辩论,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讨论、辩论,使学生弄清楚一些复杂的理论问题,提高对各种行为辨别能力。

课外实践教学方面,利用假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社会就业岗位需求的信息,或者到企业调查参观、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就业的压力,树立自己的择业的可行性目标。另外,聘请企业决策者、青年创业成功人士、劳动模范、律师等开展高职学生就业专题系列讲座,讲授他们成功的经验、创业的艰辛困境、创业中的法律、心理知识等,与学生进行促膝谈心,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敬业勤业教育。

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养成。学生在第三年结束了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实习,进行进厂定岗实习。期间,学生与企业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严格按照企业的作息要求和劳动规章制度行事,能够直观、深刻地提前体会就业岗位。这时,思想课教师应该定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与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工作,对他们进行爱岗敬业、遵纪守时、勤劳奉献等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以就业为取向.实现多元化能力考评

思政课单一考评向多元化考评转移,从原来单一的期末考试决定最终成绩,转向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进行考评。同时成绩的考核也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体现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的特色。

理论考核可采用开卷考试、小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掌握,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考核应侧重考察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职业道德训导和日常行为表现等。表现为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社会调查报告、职业训导报告等。

其中理论考核要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实践考查要广泛听取班主任、辅导员、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社会实践单位、社会调查单位的意见,进行综合评定。

试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篇7

一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异军突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育部近些年相继提出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教发[2012]10号),都积极的推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发展教育和社会培训事业,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大部分学生心态积极、热衷于各种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并身体力行。

二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近些年随着民办高校的兴起,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特别是在教学改革和招生就业上。由于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较少。因此,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将招生工作放在首位,招生是学校的生命线。于是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机构不健全、体制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明显等情况发生。其次,社会上各种思想碰撞,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最后,学校比较重视技能提升,轻视人文社科,导致公共理论课教学不能完全落实。

三构建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对思政课教学的监控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跟踪,是一种能动的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使学生根据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目前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方式有听课、评课、说课、巡查、评教和教学竞赛等方式。由此可以看出,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方式,也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是民办高职特色体现不明显, 缺乏创新性。因此,构建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迫在眉睫。

首先,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目标体系的创新。

一是以社会人才需求监控为先导。“适应社会需要是一个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所必须遵行的基本规律,培养社会适用人才更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那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中,不仅仅是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反馈,更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下,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我们监控的目标。根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及时的调整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和合理定位,积极的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且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二是以思政课教学过程监控为中心。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结果,因此,在教学环节当中,对教师的要求则是一个关键点,传统的听课、评课、说课、巡查、评教和教学竞赛等方式仍然需要。根据反馈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另外,民办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也要严格规范, 教师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一个民办高职而言,招生是外功,教学是内功,内外兼修,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三是以社会满意度监控为目的。社会是检验学生的试金石,学生最终都要到“市场”上来检验。因此,我们在构建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时必须扩大视野,突破以有认识藩篱,将社会满意度纳入到监控的范围之内。

其次,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标准的创新。

一是以能力评价为核心,改革思政课教师教学评价标准。 “有什么样的教学条件就办什么样的专业,有什么样的师资就开什么样的课程,不顾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的‘资源约束性’办学模式显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师不能不顾学生的专业实际和要求,只顾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意愿,一味讲理论,很显然在当下是不符合教学实际的。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探索出一条思政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道路,并将这个能力纳入到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当中去,作为一个监控标准来实施。同时,也要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标准。学校里存在着一种 “唯分数论”,只要你考试及格就万事大吉,特别是民办高职由于学生高考成绩大多不理想,对于公共课在考前突击一下,基本上考试都能过,出卷难度较低。新形势下,这种学生成绩评价标准略显过时,分数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特别是我们思政课,有些教学效果只能到实践中去检验,甚至步入社会之后才能检验出来,分数无法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学生成绩评价时要建立起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采取情境式考核,模拟现场式考核。

最后,思政课教学质量外部监控组织系统。

构建思政课教学质量外部监控组织系统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通过社会评价为导向,以能力评价为核心。通过定期组织政府、企业、其它高层次高校的人员进行考核,政府对学校的思政课教学进行大方向上的把控,企业对学生所具有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而其它高层次高校则对教学规律上进行指导。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外部监控能有效地使民办高职院校上好思政课,积极地发挥出思政课的应有作用。当然,这“三位一体”的机构决不能凌驾于民办高职本身,把自己放在审判者的位置上,而是严格按照评估标准, 客观公正的实施评估,才能从长远上为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四构建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构建的基本依据,而教学目标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使思政课教学效果不能像专业课那样立竿见影。思政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并非成正比,思政教育的过程与结果都带有很大的无形性。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往往通过教育对象的行为转化表现出来,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与滞后性。为此,给教学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就是要检验教育对象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知行统一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目前的高职思政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重教学目标评价,轻教学过程评价,易导致以偏概全,重知识,轻能力培养, 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否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素质是否提高等重视不够,考核的随意性较大。

首先,构建“以生为本”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具有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说在质量评价体系中这是第一要素。

其次,明确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教学质量评价是整个学校教育现状的反映,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其指导思想是“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建”。通过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能推动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第三,注重全面评价和个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两课”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方面注重按照国家和学校的相关培育要求进行全面评价,同时要兼顾到民办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评价,这个个性或者说特殊才能的评价就是基于社会的视角,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视角来评价。这也是上面所谈到的“三位一体”。

第四,注重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所谓过程性评价是指定期对思政课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价,及时地发现问题,调整教学。阶段性评价一般是每学期的期末进行一次总评,包括学校考评、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三个部分构成, 能够比较系统性的反映出问题。这两种评价要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是阶段性评价结果的一个基础,同时阶段性评价又是过程性评价的一次总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能割裂。

最后,健全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激励机制。采用量化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评价结果与绩效和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具体的做法是一看工作表现,包括工作态度、责任心、科研能力、 培训情况和部门工作完成情况,等等。二是工作成绩,通过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然后量化为分值,按最终的成绩给予相应的激励。

总之,构建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好“两课”的作用,能与时俱进,使学校、老师和学生真正地受益于思政课。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说过“在宣传上花一个美元,就等于在国防上花五个美元”。当前中国各种文化交织,思想相互渗透,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必须守住好底线,坚持马列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校教师真正的上好每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同学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参考文献

[1]陈鹏.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知网,2014(05).

[2]周为生.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思想教育对策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试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篇8

[关键词] 民办高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8-0046-02

随着民办高职院校的兴起,民办高职院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那么,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规范和管理也提上日程,特别是对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必须构建出一套适合民办高职特点的又相对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必須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对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异军突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育部近些年相继提出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教发[2012]10号),都积极的推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发展教育和社会培训事业,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大部分学生心态积极、热衷于各种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并身体力行。

二 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近些年随着民办高校的兴起,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特别是在教学改革和招生就业上。由于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较少。因此,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将招生工作放在首位,招生是学校的生命线。于是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机构不健全、体制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明显等情况发生。其次,社会上各种思想碰撞,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最后,学校比较重视技能提升,轻视人文社科,导致公共理论课教学不能完全落实。

三 构建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对思政课教学的监控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跟踪,是一种能动的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使学生根据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目前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方式有听课、评课、说课、巡查、评教和教学竞赛等方式。由此可以看出,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方式,也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是民办高职特色体现不明显,缺乏创新性。因此,构建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迫在眉睫。

首先,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目标体系的创新。

一是以社会人才需求监控为先导。“适应社会需要是一个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所必须遵行的基本规律,培养社会适用人才更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那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中,不仅仅是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反馈,更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下,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我们监控的目标。根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及时的调整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和合理定位,积极的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且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二是以思政课教学过程监控为中心。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结果,因此,在教学环节当中,对教师的要求则是一个关键点,传统的听课、评课、说课、巡查、评教和教学竞赛等方式仍然需要。根据反馈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另外,民办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也要严格规范,教师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一个民办高职而言,招生是外功,教学是内功,内外兼修,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三是以社会满意度监控为目的。社会是检验学生的试金石,学生最终都要到“市场”上来检验。因此,我们在构建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时必须扩大视野,突破以有认识藩篱,将社会满意度纳入到监控的范围之内。

其次,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标准的创新。

一是以能力评价为核心,改革思政课教师教学评价标准。“有什么样的教学条件就办什么样的专业,有什么样的师资就开什么样的课程,不顾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的‘资源约束性办学模式显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师不能不顾学生的专业实际和要求,只顾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意愿,一味讲理论,很显然在当下是不符合教学实际的。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探索出一条思政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道路,并将这个能力纳入到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当中去,作为一个监控标准来实施。同时,也要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标准。学校里存在着一种“唯分数论”,只要你考试及格就万事大吉,特别是民办高职由于学生高考成绩大多不理想,对于公共课在考前突击一下,基本上考试都能过,出卷难度较低。新形势下,这种学生成绩评价标准略显过时,分数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特别是我们思政课,有些教学效果只能到实践中去检验,甚至步入社会之后才能检验出来,分数无法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学生成绩评价时要建立起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采取情境式考核,模拟现场式考核。

最后,思政课教学质量外部监控组织系统。

构建思政课教学质量外部监控组织系统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通过社会评价为导向,以能力评价为核心。通过定期组织政府、企业、其它高层次高校的人员进行考核,政府对学校的思政课教学进行大方向上的把控,企业对学生所具有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而其它高层次高校则对教学规律上进行指导。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外部监控能有效地使民办高职院校上好思政课,积极地发挥出思政课的应有作用。当然,这“三位一体”的机构决不能凌驾于民办高职本身,把自己放在审判者的位置上,而是严格按照评估标准,客观公正的实施评估,才能从长远上为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四 构建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构建的基本依据,而教学目标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使思政课教学效果不能像专业课那样立竿见影。思政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并非成正比,思政教育的过程与结果都带有很大的无形性。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往往通过教育对象的行为转化表现出来,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与滞后性。为此,给教学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高职思政理论課教学质量评价,就是要检验教育对象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知行统一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目前的高职思政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重教学目标评价,轻教学过程评价,易导致以偏概全,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否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素质是否提高等重视不够,考核的随意性较大。

首先,构建“以生为本”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具有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善于解决问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说在质量评价体系中这是第一要素。

其次,明确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教学质量评价是整个学校教育现状的反映,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其指导思想是“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建”。通过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能推动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第三,注重全面评价和个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两课”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方面注重按照国家和学校的相关培育要求进行全面评价,同时要兼顾到民办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评价,这个个性或者说特殊才能的评价就是基于社会的视角,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视角来评价。这也是上面所谈到的“三位一体”。

第四,注重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所谓过程性评价是指定期对思政课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价,及时地发现问题,调整教学。阶段性评价一般是每学期的期末进行一次总评,包括学校考评、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三个部分构成,能够比较系统性的反映出问题。这两种评价要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是阶段性评价结果的一个基础,同时阶段性评价又是过程性评价的一次总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能割裂。

最后,健全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激励机制。采用量化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评价结果与绩效和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具体的做法是一看工作表现,包括工作态度、责任心、科研能力、培训情况和部门工作完成情况,等等。二是工作成绩,通过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然后量化为分值,按最终的成绩给予相应的激励。

总之,构建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好“两课”的作用,能与时俱进,使学校、老师和学生真正地受益于思政课。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说过“在宣传上花一个美元,就等于在国防上花五个美元”。当前中国各种文化交织,思想相互渗透,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必须守住好底线,坚持马列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校教师真正的上好每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同学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参考文献

[1]陈鹏.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知网,2014(05).

[2]周为生.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思想教育对策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试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篇9

摘要:五星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存在的问题,五星教学模式可以更好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低效现状。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五星教学模式对高职思政课的指导,从而引导教师提升教艺和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五星教学模式;思政课

一、高职思政教学的现状

(一)“上重下轻”思想观念盛行。

思政课承载着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个人社会化教育的责任,国家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投入,并常态评估检查保障思政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高职教育的人培目标主要是无缝对接企业或社会,培养能动手和会动手的工匠型人才,加之思想道德水平又无法以量化方式考核。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国家重视,学校轻视,学校重视,学生轻视的“上重下轻”状态。

(二)教学内容与环境的弱联凸显。

加涅认为,作为行为的知识需要在特定的事件中通过内化和建构来获取。因此,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当前的教学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教学环境是否能更好的论证教学内容的真理性,就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关注点。但在目前的思政课教学中,出现了一个“学校教育五天,学生两天还给老师”普遍现象,更明确的提示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实践中教学内容与环境联系薄弱,致使课程教学效果下降,思政课地位弱显。

(三)任务驱动的考核方式缺位。

传统的考核采用试卷和论文报告的方式,并辅助以平时考勤的方式考核,能够直观高效的给予学生量化的评估分数。但实际上只考察了学生的“签到和背诵”,对于学生是否会学以致用则无从考察。加之现在绝大数高校思政课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讲座式”大班授课,改卷或打分时多数是试卷和名字的印象分。因此,自然而然的选择单一低效的考核方式,而对教学过程的真正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则无从反馈,也就无法评估教学过程的优劣。

(四)社会优势资源利用不足。

思政课作为社会化课程,最佳的教学方式是与社会无缝对接。但现实是实践教学多流于形式或被忽略。少数的实践环节也局限于模拟课堂、影音观摩方式,无法真正做到寓教于行,寓教于乐,从而导致思政课沦为纯理论和纯课堂教学。现有的社会政工部门,社会团体,以及企业,乃至带有浓厚色彩的红色教育和旅游基地,这些本该作为思政课教学重要实践支撑的社会优势资源却被弃而避之,从而导致思政课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弱化。

(五)教学活动中的有效策略缺乏。

现有教学活动的设计或各教师自成一家,或所有教师千篇一律,其存在的弊病就是未考虑学生特点而设置的课程教学过程。统一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班特点相匹配时,教学效能就高,而脱离教学班的学习特点时,教学就会低效或者无效。尤其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思政课如何在立足大纲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和成长特点,真正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随处受益的人生哲学,就成为思政教学活动是否高效的重要评价标准。

二、五星教学原理概述

五星教学模式又叫“五星教学原理”或“首要教学原理”,是当代国际著名教育技术理论家梅里尔教授近年来倡导的新教学理论。五星教学模式的目标在于改进在线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过程中,课程只重视信息呈现、忽略有效教学特征的弊端,从而实现教学走向效率、效果与魅力的3E之路。

五星教学模式是当代集众家之所长,融众理论之所精的教育教学理论。其原理主要包括:在“聚焦解决问题”的教学宗旨下,教学应该包含四个不断重复的阶段循环圈,即“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及“融会贯通掌握”五个环节构成,并细化为十五个次要教学要素作为评估标准。更为重要的是,梅里尔教授又设定了每一要素以金星、银星、铜星三个水平定位,主要评价教学符合标准具体要求的程度。除此之外,五星教学模式的实施还应辅助以“指引方向”、“动机激发”、“协同合作”以及“多向互动”四个教学环境因素的配合。三、五星教学模式对高职思政课的启示

(一)强化教学环境建构,聚焦问题的解决。

思政课程有其特殊性,而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就是一个方面。宏观上,思政课以社会大环境为环体,并与课程教学相互作用和影响。微观上,课堂小情境也是思政课的环体,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用五星教学模式来聚焦思政课教什么和怎么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既要教给学生知识,也要与时俱进教给学生知事。换言之,对教学与环境的关系及发展要给予价值澄清,引?а?生正确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行为准则。作为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引导的主阵地,如何让课程教学环境与职业情境相匹配,就成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细化教学任务设计,激活旧知的应用。

思政课优势在于,学生基本上都具备一定的课程基础。经过循序渐进的知识熏陶,学生已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更易通过细化教学任务,引导和点拨学生在旧知基础上,提升学习新知的兴趣和信心。在具备一定技术和条件下,可以设置“游戏”晋级式任务来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态学习,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或层次学生的特点设置多种任务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能够满足“跳一跳,摘桃子”特点的目标任务则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三)活化教学内容组织,示证新知的靶向。

施教过程中,教师按照教材所设定的章节内容来设计教学内容。但教材很多时候为了符合大纲或其他要求,会出现重复或者交叉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活化或重组教学内容。把不同章节的相关内容融汇,形成专题项目,并注重学校目标对知识的靶向性。五星教学模式中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应紧扣目标施教、精心提供指导、善用媒体促进,以实现教学交易。

(四)催化教学策略创新,提升新知的应用。

这一过程某种程度上是检验学习的效果。是否通过引导式操作,辅助式操作,到举一反三操作的过程,即知识如何在现实中应用的过程。知识在每一时段或情境中是静态的,而教学策略的不同选择会达到不同的学习效果。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常态,而自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新常态,这些日益发展的技术必然成为教学的助力和策略载体。学生可以通过自导情境和实际情境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转化,继而成为个体能力。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把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教学策略却存在多元化选择,应提供教学策略的试错和容错平台,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和纳新,以更好的促进知识的内化和人的社会化。

(五)深化教学效果反馈,实现学行融会贯通。

传统教学评价中,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试卷分析情况来评价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分判断课程是否有效。在五星教学模式中,梅里尔教授提出融会贯通整个教学过程的闭环评价标准,并通过金星、银星和铜星的方式来量化星标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评价反馈体系。不仅能够评价最终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各个环节和阶段的评价也清晰明确。因此,可以针对性的改善教学中的不合理和不完善之处,从而探索出真正符合高职思政课程特点,实现教学走向效率、效果与魅力之路。

四、结语

五星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模式,尤其对高职思政课这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影响深远。五星教学模式不仅提出了宏观的课程指导性方针,而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细化设计和评价,为思政课程设计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本文通过探索五星教学模式对思政课改革发展的应用,希望能够对具体课程的改革有所启发和借鉴,以促进实现高职思政课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盛群力,魏戈主编.聚焦五星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1

[2]陈君贤.翻转课堂中运用“五星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6(10):122-128

试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服务理念 篇10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服务观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理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思政课教师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为教学服务的理念、为科研服务的理念以及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服务;理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187-02

在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不断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服务观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和承担者,其教学工作态度对思政课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树立服务的理念。在笔者看来,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否真正树立为学生、为教学、为科研、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思政课重要意义的充分发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始终是教育人、培养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大学的使命》一书中说:“事实证明,根本不是学生或其他任何人,而是时代本身和当前全世界的教育现状正在再次迫使大学要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为学生服务。”[1]早在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里就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所有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工程,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课程。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将培养人才作为自己教学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把为学生服务作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学生服务,应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与心理交流等不同途径来为学生服务。

首先是课堂教学。相比大学的其他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它的独特之处,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它最显著的特征。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还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引导。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思潮和言论甚嚣尘上,甚至以伪装的面目拉拢人心、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在这样一种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青年人也开始摇摆不定。我们的大学生热爱祖国,但社会的复杂多变,使他们产生了失望情绪;我们的大学生渴望真理,但现实里的不平等,使他们心生疑虑;我们的大学生也有着满腔热情,但网络中的流言蜚语,却让他们望而却步。面对大学生在思想上的疑惑和矛盾,我们的思政课教师就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好服务学生的工作。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帮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其次是实践指导。《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发展。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校外社会实践过程当中,既要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更加需要思政课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思政课教师要首先为学生解决好实践教学活动的主题、目的、方式等问题,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中期也要时时跟踪服务,为学生解决实践活动开展中遇到的困难;最后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真正通过此次实践学有所获。

最后是心理疏导,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90后的大学生,热情、开放、独立,但在学习、情感、人际交往以及就业等诸多无形压力之下,也会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有些学生压力过大甚至会出现退学、自杀等严重后果。虽然当前高校都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但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为教学服务的理念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学工作和培养学生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则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在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教学能力等方面苦下功夫。然而,当前高校的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职称考核、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原因,很多教师并没有把自己的精力真正放在教学上。一位教师曾告诉笔者说:“教书教得再好,你自己也得不到什么,还不如多写写文章,这才真正是你自己的东西。”甚至有一些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敷衍的态度,例如备课不充分、讲课不认真、教学效果差等。笔者是一名有着中学政治教师经历的高校教师,对此颇有感触。在中学课堂上,教师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技能和方法,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反观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却较为单一,教师也并未真正重视。

当代大学生还是渴望生动丰富的思政课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其关键就是要树立为教学服务的理念。

首先要真正重视教学,把教学工作当成首要任务。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教学始终都是大学的中心任务,思政课教师应该把教学摆在其他各项任务的前面,通过教学培养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大学教学效果没有硬性的标准,对很多老师来说就是良心活。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教学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思政课教师应该把教学工作视为自己的天职,认识到国家、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寄予的厚望,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最后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问题探究、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为科研服务的理念

高校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如我之类的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困惑和不如意的地方。教书育人虽然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但科研也是高等院校的基础性工作。从全国高校的普遍形势来看,高度重视科研是大势所趋,思政课教师也没有例外。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一个教师在大学里能否教好书,与他搞不搞科研关系很大。”[2]所以,思政课教师应该在完成好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树立为科研服务的理念。

首先要树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自觉意识,增强自信心。思政课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开展科学研究视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改变过去重教学、轻科研的观念,自觉主动开展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确实是一个苦闷艰难的探索过程,尤其是对青年教师而言,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专业基础薄弱、理论功底欠缺,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从而对科研抱有惧怕、畏难的心理。万事开头难,在科研的漫漫长路上我们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科研自信心。

其次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深度挖掘。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研究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必定是广而不精、多而不专。做科研、写文章是一件需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事情,在最后的关键阶段就需要我们把全部力量聚焦于一点、全力出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高校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社会。《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21条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教师是大学的核心部分,是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主体。与一般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实用性强的工科专业相比,思政课教师服务社会的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别。作为党的思想理论的宣讲者和传播者,思政课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论优势成为宣讲家,通过下基层、进工厂、进社区等活动,一方面可以进行定点定向宣传,对错误思想和观点开展针锋相对的批驳,针对目标群体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及时进行理论动态解读,让更多百姓了解党的政策,主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政课教师是社会的精英群体,应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服务责任,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成为先进文化以及马克思理论的积极宣讲者、传播人。

参考文献:

上一篇:填志愿误区下一篇:防盗安全门生产工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