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没有辩论赛

2024-05-02

不可没有辩论赛(精选8篇)

不可没有辩论赛 篇1

辩论赛是个人生中说话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中我们可以使自己更加自信,提高我们的口才,增长见识,而且还能结交到更多的朋友。辩论,不仅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还是心灵与心灵的交锋。只要你带上你的辩题,这个人生大舞台就是你的。

在这次辩论赛中我学习收获到了很多,和别人辩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你的对手是谁,都要做到最好的状态和最充分的准备,不要因为对手强而事先放弃也不要因为对手弱而掉以轻心,因为结果往往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不可没有辩论赛 篇2

透过金融危机的迷雾, 有关行业专家和著名企业经营者关于“金融寒流中, 我们如何渡过这个最冷的冬天”的讨论仿佛还在耳边。各方的声音汇集成:沉着冷静、认清形势, 调整中求发展, 坚定信心、加快技术创新, 变革、自强、规范。我们的“企业园地”里走来了中科高材、德赛尔化工、上海喜若飞、达威科技、泛博科技等一批中国皮化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寒冬”里苦练内功, 等待春暖花开大展宏图;他们靠品质和服务立于不败之地;他们集人才优势与卓越理念于一身, 融国内外先进技术于一体;他们情系制革业生存与发展, 打造世界一流皮化企业;他们共赢开路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 诚信为先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他们直面危机, 与“狼”共舞, 步履从容。

在走过“冬季”崎岖不平的路上, 辽宁阜新制革基地达成“四方共建”, 成功引入著名制革企业;中皮协上海理事会议增强行业信心, 开启复苏之旅;上海国际皮革展人头攒动, 热闹非凡;制革行业环境自律小组领衔的摘“帽子”工程启动;第30届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家联合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石碧教授当选下一届IULTCS大会主席, 这是该国际组织成立以来首次由华人担任主席, 树立起了中国皮革业由皮革大国向皮革强国迈进的里程碑。

皮革行业的每一点变化都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拨开事件的迷雾, 我们寻找着炽热的信念。回望过去365个日子, 我们艰难而执着地走近企业、走进会场、贴近读者,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们是皮革行业的一员, 我们深深地热爱着这份职业。我们为行业的每一点进步鼓与呼, 我们感受、我们思考、我们记录、我们报道。

“寒冬”里我们与你同行, 我们用心与心架起沟通与交流的桥梁。皮革行业因为有“你”、有“我”的共同付出, 呈现出复苏势头。让我们牵着你的手, 连着你的心, 一起迎接新世纪跨十年的曙光!

没有什么不可改变 篇3

看到这,我忍不住笑了。我已经记不得当时的情景了。也难怪,自离开学校后这十几年所经历的失败与痛苦,哪一个不比当年没考第一更重呢?

翻过这一页,再继续往下看。“今天,我非常难过。我不知道妈妈为什么那样做,她究竟是不是我的亲妈妈。我真想离开她,离开这个家。过几天就要填报高考志愿了,我要全都报考外省的大学,离家远远的。我走了以后再不回这个家!”

看到这,我不禁有些惊讶。努力回忆,当时妈妈做了什么事让自己那么伤心难过?但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又翻了几页,都是些现在看来根本不算什么事可在当时却感到“非常难过”、“非常痛苦”或“非常难忘”的事。看了不觉好笑,放下这本又拿起另一本翻看,只见扉页上写道:献给我最爱的人——你的爱,将伴我一生!我的爱,永远不会改变!

看了这一句,我的眼前模模糊糊浮现出那个同桌的他,曾经以为他就是我的全部生命,可是离开校门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面。我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在做什么。我只知道他的爱没有伴我一生,我的爱也早已经改变。

经历了许多的人、许多的事,到现在才明白,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改变。美好、快乐的事情会改变,痛苦、烦恼的事情也会改变。曾经以为不可改变的事,许多年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都改变了。而改变最多的,竟是自己。不变的,只是小孩子美好天真的愿望罢了!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作文 篇4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路,它也有面临冬天的时候。弟弟的“冬天”似乎来得快了些,也许是他那调皮的“催化剂”起到的作用吧。

下午放学,使劲的等着自行车,寒风吹在脸上,疼疼的。到了家门口时,却看到院子里有一滩血,对视背后一阵凉意,使原本寒冷的冬天变得更加寒冷,家里没有一个人,就连邻居也不在家,我的周围一片寂静,我吓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知是在那里愣了多长时间,只记得妈妈回来时眼睛红红的,问了妈妈才知道。原来做饭时,弟弟跑到楼上去玩,结果从楼上摔了下来,腿骨折了。

看到弟弟的时候,他在哇哇的大哭,眼泪似乎都已经流尽了。真个小脸都已经通红,手上还缝了好几针,腿背小被子盖着,看不到什么样子,我也不敢,不想去看那被医生处理过的腿变成什么样子,我怕自己也会止不住泪水的回旋,我只是任凭思维在做胡乱的想象,哄着弟弟不要哭,给他作为姐姐的鼓励,可是这丝毫不管用,他仍旧止不住的抽泣着,知道他睡着了。我想他在梦里也感觉到了疼痛与害怕吧。

弟弟的腿上打着石膏,不能再调皮了,可是平常让他老实一会都难,更何况要让他在床上一个月,日子总不是那么好熬得,实在着急了,他就会发脾气,但是最终还是会露出他那个阳光和可爱的笑脸。

冬天快要结束时,春天就会到来,当你步入冬天那雪白的宫殿时,春天里你还会远吗?

弟弟拆去石膏时,他笑得似乎比以前更加的灿烂,因为他坚强的走过了他的冬天。

不可没有辩论赛 篇5

对方说到现在无非是想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但我们得到便利,等同于我们得到安全感吗?不好意思,答案是否定的。这样说吧,交通运输的进步让更多孩子吃到了三聚氰胺。网络科技的进步,让更多人的裸照上了论坛。就算今天我生病吃一颗药丸,说不成那是对方辩友的皮鞋做成的皮鞋胶囊,这让我情何以堪。大家告诉我,还会像对方辩友说的那么有安全感吗?

我方不是反对科技进步,反而鼓励科技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人类也因此陷入严重的灾难与危险之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食品安全,军备竞赛等已成为当今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科学技术在空前放大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力量的同时,也空前放大了人类破坏环境与毁灭自身的力量。正如著名社会学家鲍曼所指出的那样:科学和技术都是社会系统中促使风险产生的永恒力量。对此,我们再跟对方辩友讲2个道理:

第一,科技越进步,未知世界伴随着已知世界变大而更加广阔,由此带来不确定因素使人类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不安全感。简单的说,在座评委学识肯定比我们多,评委学的越多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还有更多,正所谓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也是相应的道理。比起对方辩友的自我陶醉,我们可是清楚的了解到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不安全感。

第二,科技带给我们的不安全感与风险来自人类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科学作为人类条理化的知识,具有某种程度的自主性,它随着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增长,永远不会停止。通俗的说,核能源的开发利用,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可以干很多东西,但仔细想想,从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到日本的福岛,每一次都给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的阴影。就像我们能保证的核能的威力一定是越来越大,但是大家都不能保证核能就一定失误爆炸。因此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社会的风险也就永久存在。

讲了这么多道理,我都口干舌燥了。现在我们的科技真的很发达,我们展望未来,科技可以取代一切。但是,我们怕科技进步,机器人统治世界。我们也怕,科技不进步,人类头统治不了世界。但相比而言,我们希望科技进步,希望科技发展,哪怕让我们知道更多,更多的恐惧,但是我们,无所畏惧!

基本定义

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前苏联的首脑人物赫鲁晓夫有句名言:掌握了核武器的国家领导人,一时疯狂按下了核按钮就会引发世界核大战。

霸权主义。

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在于科学家可以操纵自己的科研活动,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科研成果的应用。科研成果一经问世,便不再为科学家所左右,而操控在企业家或政府手中,并被后者用来牟取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目的,从而使得技术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初衷和本意,另一方面也使得科学家对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否蕴藏风险也无法理会、更无从顾及了。

1.到现在为止科技在发展,已经证明了科技发展的正确性。2.我们发现越多未知事物,越没有安全感,不可控,不确定。3.我们能保证越来越大,不能保证不出意外,事故,人为原因。4.便利,不等同越安全感。

5.解决一部分的安全感,但我们要从中了解不安全感啊。

6.坐车出事没安全感,以后你就不坐车了么。但我们的不安全感一定增加了,不安全的增加7.越我们去不去做这件事没有必然联系。吃饭!8.科技要探索

攻辩问题: 温州动车给我们带来不安全感的影响 2 核能源万一出事 3 网络隐私的不安全 4 陨石撞地球 5 皮鞋胶囊 不把周期元素表上的元素吃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中国人 7Cctv新闻联播,某些人,轻点鼠标就可以破坏社会稳定与安全 9居里夫人发现雷 环境问题,食品问题敌敌畏美国哥伦比亚号臭氧层空洞 超级计算机智慧超越人类,机器人取代人 你坐和不做,科技阴影永远埋在我心里

不可没有辩论赛 篇6

SO,既然要切腹了,先来对网辩做个小总结吧^_^

第一部分,关于首届华语网辩。

网辩的形式起源于2007年,当时央视为了转嫁成本,将全国大专辩论赛的承办权交给了新浪。为了节约成本以及推广产品,新浪便破天荒地采用了新浪UC这一平台,让全国的辩手不再集聚一地面对面比赛,而是在网上视频辩论。也以此为凭借,07年的全国大专辩论赛参赛队达到32支,远超其他各届。

但视频辩论的成本过高,当时每个参赛学校都耗资不菲,因此在全辩结束后,这种新兴的辩论形式并没有获得推广。但这却给国内各大辩论网站以启发,因此在08年底,华语辩论网率先通过碧聊等平台,开展了国内最早的语音辩论尝试。在09年初,华语的1V1网辩已经赢得了国际声誉,从国内各省到港澳台、马来西亚、澳洲和英国都有辩手参与进来。同时,争鸣口才网也于09年暑假开始了不限学校、自由组队参加的CDA的尝试,并在这几年逐步走向成熟。

许多老网友都知道,华语辩论网在09年下半年也进行了网辩联赛的尝试,名字叫DSL(辩论超级联赛),当时采用的是俱乐部形式,由不同的经理人按照NBA规则选秀后参赛。但由于组织设计的失误,以及遭到了部分辩手利用网络平台虚拟性对DSL的故意破坏,该活动最终以失败告终。由于这次失败,之后两年华语没有独立主办过网辩活动,这也是为什么本次华语网辩我们无比谨慎的原因。当然,华语的工作人员从未离开过网辩这一舞台,我们一直在与国内另一个有影响力的独立辩论机构捭阖合作,联合主办了捭阖全国网络辩论赛等活动。

除了参赛队来自世界各地外,本次华语的网辩还存在以下三大特色:

1、对于上场年级的要求。虽然让不少低年级辩手不太服气,但整体上高年级辩手无论从技巧、深度还是经验上确实能打出更有意义的辩论赛。从结果上看,这次进入四强的队伍中三支的主力是研究生或毕业生,复赛部分比赛更是出现了几乎全研究生的对决,这都提升了比赛的深度。本届网辩最多时候听众数量超过370人(决赛夜),一般也能有一两百人旁听,即便是不评胜负的交流赛人数也突破过两百,是近几年质量最高、观众最多的网辩赛事。

2、社会裁判的引进,感谢邓哲学长的推荐,这次我们邀请了周乐多、马赛、孙彬彬、赵秦四位上海地区的有名律师参与到本次网辩的评判。一直以来辩手一方面感叹得不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却排斥社会人士对辩论的看法,圈子越变越小。本次社会裁的引进是一种突破,既丰富了评判口味和体系,也对辩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出于谨慎性原则,我们目前只邀请有辩论经验的律师评委。结合本次比赛采用的“现场点评+赛评”双重交流制度,也能确保辩手能充分了解到评委对比赛的理解情况。

3、实事求是原则。无论是宣传还是组织,我们都讲究正规化,不做过度包装。营造辩论将亡的环境,再号召低年级的辩手们成为救世主拯救辩论;人为的制造草根和贵族两大对立阶级,然后号召大家起义革命;这两种确实都是吸引眼球的营销手段。出于发展辩论的目的,这种手法没啥问题,但这不是华语的风格,我们也没这个需要。华语辩论网一直追求实事求是的风格,我们会注重战队和评委的品质,但不会吹捧他们;我们会想方设法提高比赛的质量,但不会给自己自封额外的光环。如果我们做错了,我们也会及时承认并道歉,并积极予以改进。

很多网友都觉得本次参赛队数量过少,其实我也这么想,筛选掉这么多辩论队并非我们的本意,主办方何曾不想给更多的辩手以舞台和机会。但从组织的角度上来说,国内的评委资源目前还极其有限,如果要扩大比赛的规模,必须稀释评委的质量,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战队评委交叉评判制。但经过考察,这种评判制度存在许多先天BUG,在没有找到合理的补完方法前,我们不会采用。但在下届比赛,我们将会想办法在继续保证评委质量的前提下扩充规模,让更多的辩手享受这一舞台。

由于经验不足,本次网辩在组织上确实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团队年轻,管理上存在疏漏,比如出现了8月9日的不愉快事件,在其他组织环节也有一些纰漏,我们必将引以为戒。我们将逐步完善各种规定,以在以后的比赛中逐渐精进。也欢迎热爱辩论的辩手们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一起为大家出力办好比赛。

2、确实有几个辩题不大平衡,我在华语论坛解释过,辩题的来源主要是社会热点和网友推荐,由于无法预判全部的攻防,有的辩题立场确实很难打。但另一方面,本次网辩的辩题都是提前公示的,在抽签前仅有一支参赛队提出了质疑(即半决赛,主办方旋即对辩题进行了修正),其他参赛队都是在抽签完毕后才提出不平衡,此时对手已经开始准备,再要更改就难了。

因此一方面,在以后的比赛中我们会加强对辩题的筛选,更注重平衡性;但另一方面,也希望辩手们多多出力,一来多多推荐一些好的辩题给主办方,二来发现辩题有问题希望大家及时指出,这样也可以减少你们抽到劣势立场的可能性。当然,大部分队伍的失利并不是因为辩题不平衡,而是因为常识缺失以及对立论挖掘不足;甚至有许多题目明明很平衡,甚至偏向于输的一方,输掉的队伍却还在抱怨辩题劣势,这就属于心态有问题了。

3、赛制的争议。本次比赛取消了自由辩论这一传统辩论形式,这是出于网辩效果的考虑,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但在其余的环节中,确实存在赛程太短难以说清、无法判断到底应该用传统辩论还是政策辩论的方法操作等问题。在以后的比赛中,我们会针对这一情况进行讨论,并做出修正。华语辩论网秉持着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评委还是辩手的合理质疑和建议我们都会积极采纳。

多提一下,无论是华语、捭阖还是CDA都是由喜爱辩论的网友自发组织,无偿、自愿地牺牲自己的假期时间为大家服务的比赛。包括评委们也是一样,他们牺牲自己的时间来评判与点评,纯粹是出于对辩论的热爱。对于组织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网友有所质疑是合理的,这也有利于主办方工作的完善,但希望大家尊重所有为辩论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和评委(无论哪个比赛)。但总有些不顺自己心意就大开脏口,输了比赛不反思自己却侮辱对手、抨击围攻评委,对工作人员说话无比刻薄好像欠了他什么,以及在主办方出了点问题的时候上蹿下跳、挑拨离间甚至发帖狂喷的辩手。这或许是一些年轻辩手的必经阶段,但这是不对的,希望你们和年轻的华语网辩一起,在今后逐渐成熟起来。

本届网辩终于圆满结束,谢谢所有的工作人员整整一个月的默默付出,谢谢所有的参赛队(包括没被筛选的)的支持,谢谢所有参加正式比赛、交流赛的辩手,谢谢牺牲自己时间为大家做出公正评判和精彩点评、赛评的评委们,更谢谢所有前来支持我们活动的听众,你们是我们继续下去的动力。

第二部分,关于我们心中的辩论。

从上世纪的李宁,04年的刘翔,再到今天的孙杨,人们总会给予成功者无数的鲜花,将他们捧上神坛,当然也不会忘记在这些人落寞的时候踩上几脚。但大家忘记的是,其实他们始终和我们一样,只是会欢笑也会流泪的普通人而已。

辩论圈中也是如此,我们总喜欢把自己喜欢的人封神,以显得自己眼光多么正确,以显得自己认识了多么牛逼的人。但其实,他们只是比常人多了几倍的努力,仅此而已。我们总是把“神”的成功归纳于运气和天赋,却总不愿意相信真的只是自己还不够努力,或者不够虚心,有时候不虚心比不努力对成长阻碍更大。甚至久而久之,出现了自我的催眠,出现了对心中辩坛偶像的盲从,甚至丧失了原本应有的对辩论的公允判断。本次比赛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喜欢的有名辩手在场上吃亏,“粉丝”们居然赛后狂喷对手,辩手有这种情绪是不可取的。

我们总是会神化我们喜爱的运动,把辩论捧得高高在上,因此痛心疾首为什么辩论推广如此困难,为什么这么多人对辩手有误解。但其实,辩论只是一项普通的学生活动,对于辩手来说它能锻炼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心理素质等许多方面;但在观众眼里,70%的辩论赛无论观赏性还是内涵都无法和其他活动相比。没有观众会关心所谓的“辩论赛技术”,要留住他们的心,辩手不能指望辩论本身的吸引力,而必须靠自己的真诚和厚度来证明辩论的魅力。这次网辩的辩题大多很有深度,吸引了许多原本并不关注辩论的群众收听。尤其半决赛和决赛后,网上(不仅是辩论圈)出现了许多对本次辩题和比赛的讨论文。我认为,能引发听众的思考,无论对于比赛本身、双方辩手还是辩论推广来说,都是一种成功。

要推广辩论,靠口号是没有用的,需要辩手实际去做的有很多:

首先,保持良好的比赛心态。黄执中曾经说过,缺比赛打的辩手容易把正式比赛“仪式化”。在大陆,大部分的辩手比赛机会不足,也正因此才会出现各种输不起或者受害者心态。想赢比赛是人之常情,但只要参加比赛,就要做好因为各种原因输比赛的准备。如果把输比赛一切的罪过都归咎于对手、评委或者辩题,自然不会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本次华语网辩采用“现场点评+文字赛评”的双重赛后分析体系,目的就是希望帮助大家发现自己的问题。这项举措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还是有个别辩手心态上存在问题,守着自己落后的理念不放,令人遗憾。

其实,所有历史上知名的辩手和辩论队都是在一次次失败中认真反思,并最终转向成功的。比如武汉大学,在07-09年各大国内、国际比赛中战绩都不佳,多次第一轮被淘汰;即使10国辩夺冠的那套阵容,也曾在天伦和世博两大赛事遭遇连败,但经过这些洗礼之后,他们最终获得进化,赢得至高荣誉。其他所有的辩论队、知名辩手也大抵如此,只有多反思、多改进,才有进步的可能。当然除了努力以外,还要有足够的眼界和心胸,就如我前文所说,固步自封、傲慢自大等对成长的阻碍力有时候比努力不足还要大。

其次,打破官方化的思维,自己动手推广、交流辩论。前几天主页君转载了教育部前发言人的言论,他认为大学生辩论矫揉造作假大空,央视取消举办辩论赛真是大好,当时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热烈讨论。其实在我看来,辩论作为一项内涵大于娱乐性的活动,本就与需要依靠娱乐性吸引眼球的电视节目格格不入;央视近年来参与主办的辩论赛也越来越儿戏,不利于辩论的发展。真正能推广和发展辩论的,绝不是官方的施舍,而只能是我们民间自发的联络交流。从01年创办至今,华语辩论网8届班子数百名辩论志愿者一直所做的,便是努力让辩论回归本来应有的摸样。

辩手都渴望舞台,但舞台永远不足。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不应再保持原来的“等比赛”思维,而应该主动外出积极交流。在本次华语网辩期间,复旦等学校也在组织着自己的新生网辩联赛,也有许多网友自发的在各个频道进行1V1或者2V2的交流赛,这些活动都是值得推广的。在网络的平台,我们很容易就能联系到别的省市的优秀队伍,也能联系到来自各地的资深辩手来当评委,大家没必要只依托一两个平台等别人来办比赛,而应该主动出手,积极找寻交流。在非假期的平时,每个学校各个院系,以及每个城市不同的学校之间也都可以多多进行交流。无论是上海、北京、武汉还是南京,学生自己主办的各级正式比赛如火如荼,影响力也超过官方。要发展辩论,靠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最后提一下那位教育部发言人的言论,社会对我们的误解固然很多,但要证明辩论的意义,辩手必须先证明自己。如果我们打了辩论以后,却只学会了牙尖嘴利和本能性反驳;如果观众来看比赛,发现全场都在扯皮,辩手说的论点还不如自己想的;如果我们辩论倒很厉害,但在其他领域比如学习、人品和工作却一团糟。如果我们是围观群众,对辩论还会有好印象么?我一直认为,辩论不管是不是精英的活动,辩手都要力争在各个领域做到优秀。我们每打一场比赛,我们都要认真查询资料,确保论据充实、论证得力,这样我们才能让比赛有深度;我们每看到一个辩题,都要多思考合理的表述,让比赛显得有说服力,这样观赏性才会提高;我们要杜绝伪证、诡辩和栽赃,这样才能让辩论赛不惹人讨厌。而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力争上游。当未来我们在各行各业都获得自己的成就,发出自己的声音,整个社会对辩论的影响才会改观。

要说的暂时就这么多,欢迎大家多交流,也欢迎大家加入到华语辩论网的各个平台发展和推广辩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就会从站长位置卸任(如果这次切腹没死的话),但华语辩论网的团队将不断为全世界辩手服务直到最后的那天;我也坚信,只要思辩的精神永存,辩论的薪火也将永远传杨!

华语辩论网第八任站长:夏惟桐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篇7

小呆鸟一点儿也不小,已经是望五之人了;小呆鸟也不呆,是极聪明和懂得变通的人。

他的姥爷对他影响挺大。姥爷是一个极会享受生活的人,有许多关于他的故事让后人们当笑话听,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没有空调,闷热的夏天,姥爷搬个大马扎子坐在冰箱前面,把冰箱的门打开,制冷调到最低,真爽。小呆鸟从外面骑车一身大汗地回来,见到胖姥爷光着个上身,捧着大肚子,冰箱的冷雾在他面前一股一股地冒,像个下了凡的神仙。

这事儿最后被他女儿发现了,因为电表转疯了太花钱,费了很大的劲才说服了姥爷。

姥爷是旧时代的生意人,在泉城路开过一个当铺。他有一个一块儿喝酒的街坊老王。1948年中秋解放军攻城时,姥爷看到老王爬到房顶上打信号,知道那是给八路报信,心想:土八路怎么打得过美式装备的国军呢?

结果就不用说了,解放后老王就是干部了。姥爷晦得肠子都青了,经常对小呆鸟说,咱没算准啊!算准了咱也打信号,也是离休干部啦!姥爷以为人家是在押宝,不知道那叫潜伏。

从前,姥爷有钱的日子三妻四妾,没钱的时候一个人吃饱了不管全家。小呆鸟的妈没少控诉姥爷,教育自己的儿子要活得像个男人,就是得有责任心。

姥爷每天背着马扎子(走累了可以歇一会儿),背着水壶(去的时候是半壶水,回来是一壶冰镇啤酒),拄着拐杖坐公汽去解放桥的铭新池泡澡。他坐公汽之前先拄着拐杖打量等车的人,瞅着面善厚道的年轻人,就走过去说一声兄弟,车来了推我一把,谢谢了。

公汽晃晃悠悠地来了,都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姥爷在这方面很有公德心,他不跟急着上班的人挤,知道人家养家糊口不容易。他200多斤,腿脚也不太好使,别人从后面给力,是上去车的关键,他总能找到给力的人。小呆鸟问过姥爷,姥爷说俺白开过店铺了,啥人还看不清。

姥爷喜欢听戏,特别喜欢《龙凤呈祥》,因为一本大戏中含了他名字中的两个字,电视或戏匣子一放,他就喊小呆鸟:“小儿,又唱你爷的戏啦!”

小呆鸟的爹是个工作狂,加班就是家常饭,除了会工作,还会玩几圈麻将,他记牌记得很准,那时候真是打卫生麻将,不带一分钱的。但是老婆很不高兴,觉得打麻将是剥削阶级无聊的人生追求。他爹很有上进心,工作很优秀,所以打得很纠结。

一个是处处行乐的姥爷,一个是勤奋工作几成疯魔的爹,人生的两极在这两个男人身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么丰富的背景色构成了小呆鸟童年和青春的底色。给他的生命打了一个厚重的底子。

他在大学不好好上课,情诗写得不错。系里的不少男生找他写情书,他远远地打量几眼被追的女生,就坐到教室的最后一排写情书去了。一堂课下来写好两张纸,剑剑封喉,男同学用他的情书俘获了不少女孩子。

后来他给自己看上的一个女生写,当然也被打动了,就娶回了家。

在追的过程中,他还用他妈的缝纫机给那个女生做过一条裙子,呀哈哈!跟《上海服饰》学的。趁爸妈上班时,他把女生领回家,一会儿就做出四菜一汤,这时候姥爷回来了,自己到厨房拿了双筷子,掺和到谈恋爱的孙子中间,美美地吃了一顿。还讲了几个小笑话。三个人赶在爸妈下班之前收拾好了厨房,一点儿破绽也没露出来。

毕业以后小呆鸟干得很卖力也很出色,得了不少大奖,他那时候也笃信成名要早,不早就来不及了,不早就赶不上诺贝尔文学奖了。

小呆鸟成了业内的后起之秀,他一点都不满足,他爸跟他说你爹在你这个年纪还籍籍无名哪,小呆鸟压根没把他爹作为人生榜样,他要成为写了《麦田的守望者》的塞林格,他要成为海明威,他要成为加西亚·马尔克斯——但他对生活还基本满意,像姥爷一样会享受生活,坚决拒绝苦行僧,每天和小媳妇出双入对,让人叫作鸳鸯。日子真是太有奔头、太幸福了。他做梦都想不到,好日子到头了,人生的第一波打击来了。

恐惧

姥爷84岁生日时让家里人说83岁,他避讳那个数。家里的人说你得少喝啤酒少吃肉了哈!他很听话,一年都很节制。

终于闯过了84的大关,姥爷乐得喜笑颜开,放开了肚皮大吃二喝,凭人怎么说都听不进去,到了夏天,中风了。

中风了也想吃好的。突然喜欢上了山楂罐头那一口,一次吃一瓶。饺子一次吃一盖帘,这么个吃法哪还有个好呢,没过了冬就走了。这个家里寂寞了好多。

第二年元宵节,一天抽两包烟的爹突然就抽不动一根了,到医院拍片子,已经是肺癌晚期。娘听了五雷轰顶。小呆鸟下班回来,看到娘伸着两条腿坐在厨房的地上,满脸是泪,好半天才说出那个万恶的“癌”字。他觉得自己的身体瞬间变得冰冷,他用冰一样的手抓住娘比冰还冷的手,把她搀起来扶到床上,母子俩对望着,没有一点主意,眼里全是恐惧。

他手忙脚乱六神无主跑去医院看到了爹。爹靠着枕头吸氧,冲他微笑。他在病床前呆站了一会儿,什么也没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时候才发现爹的脸色黑、黄,他想怎么就没发现爹的脸色这么难看,然后就不敢往下想,不敢想,心里全是空的。是可以走穿堂风的风洞。

小呆鸟给爹掖了掖被子,爹说:“我不要紧,还没吃饭吧,家去吃饭吧。”努努嘴让他走。又说:“你妈还没吃吧,家去弄饭让你妈吃。”

小呆鸟又慌里慌张地往家跑,看到他娘已经在厨房里煮了饭,脸上没有了泪痕。这之后他看到的就是一个看起来冷静,尽心尽力的好妻子和好母亲。

看到娘有了主意,小呆鸟也就定了定心。那时他真是只小呆鸟,还不到30岁。

家里和单位都倾力救人,上了最好的药,放疗、化疗一起上。爹的脖子上经常留着放疗时划上的红印。可是人一天比一天差,后来才知道治疗过度了,什么命也经不住这么折腾。

一家人都还瞒着病人。爹其实啥都知道,心里明镜似的。那么聪明的人,啥不明白。

7个月之后,小呆鸟送走了爹。最后的半个月,爹是在小呆鸟和娘的怀里熬着的,他人已经坐不住也躺不下了。爹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娘就已经躺在了病房卫生间的地上,来了黑压压一地的领导,嘱咐医生先顾活着的人吧,要抬娘去输水,娘用手抓住马桶的管子说:“让我留在这儿,别让我走呀,他一个人这是要到哪儿去呀!”小呆鸟坐在病床上搂着气若游丝的爹,眼睛望着躺在地下魂不守合的娘,他的心,他的那颗心裂成了八瓣。

小呆鸟和他的几个发小送走了爹。家里还躺着水米不进的娘。他打算刷刷房子,换换家具,同学们都乐意来帮把手,换个环境让娘好好、好好活着。

娘是任死也不让动家里的一切,她要守着这个家,守着她和丈夫唯一的儿子,在回忆中往前走。

小呆鸟的爹去世时只有53岁,他的娘还年轻、还漂亮、还出了名的贤惠。不少人来探她的口风,她都说不想其他的啦,别人就说那缓缓吧,以

后路还长呢,那意思是说还有半辈子的路呢,总不能一个人吧。她说我还有儿子呢,一点儿也不孤单。

这只是小呆鸟人生的第一波打击。

浮云

到小呆鸟结婚8年时,离婚了。

他没事就唱《爱情鸟》:“我爱的人已经飞走了,爱我的人她还没有来到!”

小呆鸟内心里有痛苦,怎么会不苦。离婚手续很简单,财产也很简单,那时候的人还都没啥钱。又合了一次影,对于他是一次刺激,发了个绿皮的证,也有照片,是一个人的。

后来他才知道她怀孕了,他为她找了大夫,做了手术,还做了她喜欢吃的西红柿面,她吃了一盆,和着眼泪。

对于离婚,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他缄默不语,连最牛的八婆也搞不出消息。他是个君子,不遇到这样的事,你没法知道一个雄性动物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他化悲痛为力量,创造出大量的好作品,像井喷一样。苏格兰散文家卡莱尔有一句话:“未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他的作品中开始透着一种慈悲——是经历过生命的痛苦之后真正生长出来的同情与原谅。此时他才会说出:没有经历自己人生的领悟,多半是假的。

30岁,小呆鸟就有了一份与他的年龄不符的成熟和智慧。收拾爹遗物时看到他留下的等身著作以及大量的荣誉、奖状,想想爹在事业的盛年离去,他不想活得像爹那样,他觉得说出这句话就该吃一记耳光,但是他已经透过爹的离世把功名看淡了。他知道无论得到过什么,早晚都得放下。

先是丢了老婆,没有任何预兆的,突然他就丢了工作。因为牵连到各种关系中,其实谁都不可能真的置身事外。有半年的时间没有一分的进账,也没有一个人给他一个解释,他像一只活蹦乱跳的鱼让人“叭叽”一下就撂到了岸上。

这时候正是他的发小、同学拼命上升的时候,作为社会精英的他下岗了,这是他过去把一辈子想了八遍也没有想到的事。他抽的烟喝的酒都直降到了高中时的水准。他形只影单地参加同学的聚会,听别人谈周末去亚龙湾打高球或冬天去瑞士滑雪的有趣经历。

那么年轻,他就成了一个闲人,没法对人家说工作啥啥的闲人,以前总觉得时间紧,没空出去旅游,现在没事了,一身轻了,刚好可以出门了,可感觉远不是那么回事儿。

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与餐饮有关的工作,董事长听说过他的大名,没觉得他真能死心塌地地来这个行业干,就让他戒了烟再来,实际是看看他的态度,害怕来了个爷。

结果是小呆鸟拒绝了人家。他觉得吸烟关乎一份尊严,其实还是因为他过不了自己。

小呆鸟到了领悟的关口了。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这样的关口,有的人走过去了,有的人没走过去,就此玩完了。挫折的压力没有到来的时候,你是看不到一个人的心理能量的。当然,时机没有来临的时候,你是走不过去的。

他中学时发下大愿,要拿诺贝尔文学奖的,觉得一定要活成那个样子才行。他用家里每周给他买肉烧饼吃的两毛钱,去泉城路的新华书店买了一切可以买到的外国文学名著,他文字的表现力让中文老师惊叹,这样坚持了十几年,等到发下的大愿不能如愿时,他没有纠结,他随缘。不像电影中的那些终极英雄一样,为了成功,把自己和家人折腾得半死。

他的烹饪水平就是在那个时候突飞猛进的。他学做水煮鱼,去早市上买一斤半的草鱼,自己配好各种麻而又辣的香料,认真研磨,仔细切鱼片,精准火候。买小炮弹一样大的鲜啤,朋友们去他家里吃得不亦乐乎。

爱情其实也没走远,就在街角的拐弯处等着他。

小呆鸟从第一次婚姻中走出的时间特别短,他说就像绊了个跟头,你和石头较什么劲呢!爬起来赶紧往前走,别在原地纠缠不休。他虽然相信爱情,但也很变通,相信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中的一段话:“一个人把他整个的一生都押在‘女人的爱’那一张牌上,那张牌输了,他就灰心丧气,弄得自己什么事都不能做,这种人不能算是男人,不过是一个雄性动物。”

他是一个男人。

所有的人都不看好他的这段感情,人们再一次对他的婚姻议论纷纷,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小呆鸟十分坚持,因为落魄时的情缘是最难放弃的。他一定要娶她,于是就娶了她。

小呆鸟如此热爱生活不能不让人感动。他是个聪明人,聪明就聪明在他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日子是过给自己而不是给别人观赏的。不该为那些浮云而为难自己,不该为了那些浮云,反把自己当作了浮云。

什么是浮云?那些毫不相干的各色人等,在各处随口说出而又转瞬即被忘怀的评议褒贬就是最浮的云。

这之后的他又复了职。当然这是一个将近10年的漫长过程。新的上司又给了他信任,因为他的人品和作品都经受住了考验,他又出了不少好的作品。

在别人眼里,那是10年后又一条好汉。于他,那已经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所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然而山水已别有深意。

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他的内心,有一些东西已经被神马带走,有一些东西永远地成为了浮云。

宽阔

40多岁的小呆鸟已经是人生翻过跟头的过来人了。

看到别的部门把手下人骂得猪头一样,他心里有一份理解,更有一份懂得。因为他眼里已经可以揉得下沙子,他不再斤斤计较了,多了一份糊涂和对于生命的另一个层次的领悟。

慈悲其实是真正的智慧。小呆鸟再也不是青春年少、口齿伶俐、言语刻薄的人了。人生最大的学习就是,你不敢轻易嘲笑任何一种命运,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如何。

他懂得了慢的妙处,以前急,做事总想一招制敌,现在则慢慢来,享受其中的过程,有了一份从容。

他不再为成功而焦虑,他的生命中有了一份宽阔,可以容下很多东西。

小呆鸟去看下了野的旧上司。戒除了烟酒和夜生活以及一切和腐败相关的生活方式的旧上司,已经红光满面,甚至表示此生足矣,心满意足了。

小呆鸟顿时百感交集了。他回到家里正赶上吃晚饭,他说今天必须有酒,于是喝了酒。之后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样才是活着呀!”

后来的日子他都活出花样来了。

有一次发小从德国出差回来,送给他一套BOSCH电动工具。

上小学的时候他就做过弹弓、链条枪。上中学的时候以钢锯条、钢丝锯和木锉、砂纸为工具,做过一条一米多长带龙骨的“东风”号大货轮的船模——船头和船尾是用铅笔刀在一块整木头上雕出来的,锚是在煤气炉子上化了铅铸的。结婚时在阳台上搭了个帘子,叮叮当当做了一套箱式沙发,用了8年一点儿毛病没有。上大学时做的一个叫“苍鹰回头”根雕,得了很多好评。

小呆鸟下决心要干起来了。第一件作品是一件五斗柜。

找了个周日,拉着老婆去木材市场买木头,老婆看上了黑胡桃板材,说要做就做好木头的。好的要1万多,这让小呆鸟心惊胆战,他可不想把这

么大的好料最终做成一根牙签。

最后定下的是俄罗斯樟子松,900块钱先买半方,拖拉机送回家。丈母娘看他们俩出去一上午,弄回去这么一堆板子,不知干啥用。小呆鸟就说,打家具。丈母娘听了发呆,小呆鸟说丈母娘不是想换套房子吗,等房子下来,装修和家具的事就交给他了。丈母娘哈哈大笑。下午小呆鸟就把工具都搬出来,在院里干了起来。没有木工桌,拿家里不用的一个折叠餐桌代替了,还算稳当。

剖板,先锯出4块板子后,尝试着把边上刨光了,看看能不能对上。小呆鸟还没用过电刨子(当然手刨就更没用过了),先看说明书,再试着调刨切深度,试着推了一刨,哈,还真光滑!信心大增。

下一周,小呆鸟把木工房从院里转移到阁楼上,这样晚上也可以做工了,不怕骚扰邻居,可以做到夜里12点,又吩咐老婆晚饭吃简单点,不要一吃一两个小时,耽误干活儿。一头扎到木工房里去了。

几个周末干下来,五斗柜一天一天接近成型,小呆鸟在网上订了5副抽屉滑轨,却不知道该怎么安到抽屉上,去拜访了济南木工房驴木匠和他的两个兄弟,请教了抽屉滑轨的安装问题,到了最后的涂饰阶段,由于平整度做得不太好,全指望用腻子填了。小呆鸟在网上买了砂磨机,第一次用上真过瘾,双手按在机器上,就像是在桌面上游走,粉白的腻子末飘散之后,表面变得非常地光。然后是刷漆,一遍一遍地刷。终于诞生了第一件作品,一个白色的西式五斗柜,实木的。当初他们看上银座家居的一件板子的,8000块钱。

这件事给他带来的快乐不亚于一件优秀的作品,却是全然不同的体验。他在他们这群爱好者的网站里,结识了一群比自己小10多岁的海归。那些留洋回来的男孩子感染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以自己动手打家具盖房子作为一个男人的骄傲。

隔壁院儿里住着一对退休的老夫妇,都是大学教授,尖利的锯声响起的时候,小呆鸟心里就想着人家会受不了。第二件作品就是给老两口做了个花架,他们在院子里先摆上花架,再在架子上摆上花,然后敲开人家的门表示了一番心意,老两口高兴得了不得,开开大门迎接礼物,最后4个人还和花架合了个影。

他们特别愉悦于一种生命态度“一生中,必须有一样不以此谋生的工作。”没有目的地的人生可能有最远的目的地。他们把木工变成了一种美学,就像有土地情结的人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耕生活变成了一种美学一样。

像小呆鸟一样工作繁忙的人,需要一种东西把自己救出来,古人用诗词涵养性情,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小呆鸟认为父亲的生命中缺少了这种弹性。

其实一个人的休闲时刻是最可以看出品格的。是放纵感官,追求生命里最沉沦的东西,还是去追求可以提升生命的东西?没有人注视着你的时候才是一种考验。

小呆鸟的生命在木工活的汗水和辛劳中得到了释放,他喜欢这种毫无功利心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他有自己的骄傲和自负。

不可没有辩论赛 篇8

武和平发言人的这篇专访,引发了民众的普遍共鸣。在“板砖”中提高公信力,在网民监督下做好工作;在社会安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出声音,会大大减少公众的误读……在我看来,武和平的这些观点,不仅体现着一位政府新闻发言人应有的“开明”,也符合权力运行规律、契合社会发展潮流。

当前,“稳中求进”已成全民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句话、一篇文章的出现,乃至一个事件的发生,虽然可能暂时迷惑少部分人,影响个别地区的稳定,但并不会动摇社会稳定的大局,不会改变民众对社会和谐的渴望。相反,倘若不让民众说真话,不向民众说真话,不仅会使民意得不到回应、权利得不到保障;长此以往,也会为社会稳定埋下巨大隐患,从而影响法治社会的建设。

《求是》杂志发表了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文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文章指出,只有在广泛有效的监督之下,政府才不会懈怠,才能有效遏制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对人民群众举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回应,认真调查核实,依法处理,处理结果要进行反馈或向社会公布(2012年4月15日“中国政府”网)。在信息公开、民意疏导的过程中,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是一道无法替代的桥梁。“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温家宝语)。唯有及时回应民意、敬畏社会监督,政府才不会懈怠,权力才不会腐化。

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府,没有不可为人言者。唯有坚持这样的理念,新闻发言人才可能说出实话,民众才可能“打开天窗说亮话”。换句话说,会不会“打开天窗说亮话”,检验着政府“执政为民”的成色。

【不可没有辩论赛】推荐阅读:

不可持续05-29

不可说05-28

不可补偿07-02

不可穷尽09-01

不可突破09-16

不可逆性05-22

不可计算问题07-18

不可分辨关系05-15

不可译现象05-16

成功不可仿05-28

上一篇:出纳简历的自我介绍下一篇:微信红包祝福语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