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办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论文

2024-04-28

提高民办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论文(通用3篇)

提高民办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论文 篇1

随着一部分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转型为民办本科院校,学校在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西方经济学是本科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该校开设本科层次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时间较晚,9月,至第一批本科生进校以来,才开始正式完整系统地向本科学生授课,发展过程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完全照搬到选择使用的一个过程。

一、民办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于对南通理工学院西方经济学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体会,笔者所在的课程课题组进行了内部教学研讨,并对学院2014级和2015级物流管理专业共12个班,合计约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结果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材的选用方面有困难

第一学年使用的教材为湖南师范大学高强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该书难度适中,但在使用过程中才陆续发现,部分内容在表述上以及课后习题题目内容上存在若干处微小错误,需要进行后续完善。鉴于这一不足,笔者所在学院在后一轮的教材选用上,改为启用本科经济类经典教材,即高鸿业版本的《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但通过实践,发现该教材对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内容太过详尽,且有一定的深度,授课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删减一大部分内容,结果除了少部分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常规的教学进度和难度。

最近几年,适合民办本科层次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但内容都没有本质的差异。而国外的教材,如曼昆的《经济学院原理》、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虽然趣味性较强,但教学内容逻辑体系分散,并且,国外西方经济学教材理论背景与中国国情具有较大的差异,案例取材于西方国家经济生活,部分案例难以在中国现实中得到印证。因此,编写适合民办学院的教材对于提高西方经济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师生互动平台的缺失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这种现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问各种问题,但是由于授课学时的限制(64课时),课堂诸多问题得不到充分解决。而随着课程不断推进,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会逐渐累积,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与掌握后面的知识,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较差

由于学生中大多数人有一定的人文知识,但数学基础较薄弱,学生普遍对定性知识,如经济学家的介绍等感兴趣,对需要一定数学基础的定量知识却兴趣不高。此外,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有高考失利的惨痛经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在目前的学校就读只是一种“苟且”的选择,他(她)们在入校之初就对高校学习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值,特别渴求成功,但是某些课程,如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的积累和方法论的形成,学生在短期看不到即时的利益和成功的前景,所以一旦碰到疑难问题,就开始出现学习畏缩情绪。

(四)教学配套有限

民办本科院校由于教师数量的局限性,除专业课以外,其他常规课程往往一个授课班级涵盖两个平行班(80人左右),从而导致教师对课程的控制受到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部分民办本科院校在目前的现实背景条件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工科实验基地的建设和投入,而对经管类实验建设的投入较少的现象,所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仅能在课本中了解到一些经济类知识,很难有具体的实践机会。

二、提高民办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群策群力编写本土化教材

各个民办高校,可由资深教授牵头,组织一批从事一线教学的青年骨干教师,有针对性地编写适合各个民办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这对于改善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先导作用。

在教材编写的内容方面,可以以目前的国内外经典教材为蓝本,合理删除或弱化一些对于民办本科院校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的.内容,从而可以缓解听不懂、没学会等所产生的学习畏惧心理。力争做到重点突出,容量有度,注重实践,与时倶进。例如:就微观经济部分而言,可以从供求理论分析入手,重点介绍消费者理论、成本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含市场失灵部分)等典型内容,而对福利经济学、要素市场等问题,可安排较小的篇幅简略介绍即可。

(二)优化教学环节中的师生互动内容

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互动教学既定的目标,可以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互动方法,把互动教学方法贯彻到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授课和课后复习各个教学环节中。如在学生预习阶段,教师可以把课程相关案例通过QQ群或其他方式提前发给学生,并设置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思考;在课程授课阶段,教师可按照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增补或勘误;在每一章节结束后,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调查或信息资料的搜集,并定期进行集中反馈和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基本理论的实践价值。

1.分组讨论,强化学生内部互动和教师管理效率。教师可按照宿舍或学号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设一个组长,上课时要求各组同学坐在一起。组长可以在组员内部轮流交替,教学的开展可通过分组讨论、学生独立演讲甚至辩论等形式,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变得更顺畅。

2.建立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可将平时供学生使用的教学PPT、试题库、案例、参考文献等资料放至网络平台上,除了可供请假的学生进行自主补课,还有利于有兴趣的学生自主学习。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突破畏惧心理障碍

1.改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畏惧心理。就数学基础较薄弱的民办本科院校学生而言,较难掌握的是图形和数学模型板块的内容。笔者根据几年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经历发现,适当地运用板书教学,会带来较好的效果,教师可以一边指导思路一边在黑板上进行数学模型的推导以及图形的绘制。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授课的节奏,有利于学生跟紧教师的思路。

采用案例教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可以采用增加使用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例子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比如在谈到边际效应递减规律问题上,大部分课本一般以吃馒头为例,但是对于江浙区域民办高校来说,学生对于这种题的现场感并无太大的共鸣,不妨以大学生中的恋爱牵手为例,来探讨边际效应递减的问题,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问题分析,让学生学会理性地去思考问题。

(四)多渠道突破教学配套瓶颈

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为了更好地加强师生互动,分组教学需从教室的布局、座位的编排、教学设备的配备入手,逐步打造和分组教学相配套的教学环境。就实验基地方面,一方面,需根据学院发展情况,有选择地适度追加实验实施和设备;另一方面,可积极同社会企业合作,用这种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真正融入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完善。

三、结语

提高民办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论文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管理类专业日益成为大学生的热门选择, 而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 为学生的后续专业学习提供重要的支持, 在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我国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 然而仍存在教学难的现象, 特别对民办高校而言, 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对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将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出发, 重点分析民办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基于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以期提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1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1 理论体系严密, 教学内容多且抽象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该学科在假设的条件下, 创立了一系列理论模型来分析经济现象, 整个理论体系严密, 环环相扣, 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并且教学内容多且抽象,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 经济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 更难以理解。

1.2 经济数学模型众多

西方经济学在理论推导过程中, 通常会在剔除现实中复杂的影响因素的假设下, 抽象出经济现象中主要的相关经济变量, 使用数学工具, 建立数学模型, 以此来研究分析经济问题。例如, 边际分析、均衡分析等需要借助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数学知识储备。

1.3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西方经济学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来解释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的行为和经济现象, 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 而由于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现象复杂多变, 要求教学时时关注现实经济问题, 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2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材选取缺乏针对性

目前, 民办高校大多使用985、211名校编写的教材, 如人大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 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概念、公式、模型多, 而案例相对较少, 对于大多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民办高校学生来说, 极易失去学习信心和耐心;而案例分析较少, 缺乏实践性, 也使得经济学“学以致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来, 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相背离, 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减弱。

2.2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多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以教师为主, 师生互动较少, 很多学生觉得这门课晦涩难懂、枯燥乏味, 学习热情递减, 出现厌学情绪, 教学效果不理想。

究其根源, 第一, 受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影响,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严密, 知识点多且抽象, 大量的公式、模型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高等数学知识的能力, 而这些对于数学基础一般较差的民办高校学生而言, 恰恰是他们的“短板”, 这一客观事实要求教师要进行细致的讲授, 加之课时限制, 导致教学更偏重于理论灌输;第二, 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虽然开展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 但从笔者教学实践中发现, 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 案例教学中更多时候是老师分析, 学生听, 是另一种角度的“灌输”, 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 难以真切调动学生的热情, 学习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 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没有培养起来, 很难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民办高校的生源整体质量较差。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基础薄弱, 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自控性也较差, 加之传统的授课方式, 更使得学生上课容易产生倦怠情绪, 学习热情不足。同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尽管高校与时俱进, 引入各种网络教学平台, 但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时, 这些网络资源, 如在线学习、在线测试等的效果有限。

2.4 班级规模过大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 专业涉及面非常广, 相应的学生人数也很多, 民办高校一般师资配备不足, 所以往往会选择大班教学方式, 而大班上课势必会降低教学效果。一方面, 学生人数多, 教师难以管理, 学生学习态度不一, 容易相互影响, 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 学生人数过多导致教师很难和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有效的交流, 师生互动效果不佳, 进一步弱化了教学效果。

2.5 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培养模式影响, 学生形成了学习目的在于取得好分数的惯性思维。加之目前民办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大多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学习为了分数的思维, 因此, 很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更倾向于死记硬背, 而这种学习方法无法适应经济学数理分析和抽象理论所要求的思维方式, 往往学习起来事倍功半。同时, 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也使学生较少关心社会经济现象, 眼界不够宽阔, 缺乏主动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力, 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

3 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

3.1 教材选取科学合理

民办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学生质量来选取教材。民办高校本科教育一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因此在教材选用上, 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基于实用性和适用性原则进行理性选择, 而不应该盲目的追求国家规划教材或权威教材, 同时, 可以鼓励专业教师依据教学经验自编教材, 以提升教学效果, 也更好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 提高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 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教”与“学”互动,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具体来说, 要不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丰富教学手段, 并结合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进行优化配置。如在理论学习上, 针对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和公式可以在每次课前请学生在黑板上默写, 计入平时成绩, 课上抽出3-5分钟时间进行点评回顾, 以不断巩固学生记忆, 加深理论掌握程度。在调动学习气氛, 加强师生互动上, 可以通过互联网, 搜集并制作教学案例、与课程相关的视频、经济理论背后的有趣故事等, 加强趣味性, 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新闻热点解读等方法,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下则积极利用互联网, 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通过上传课件、在线测试等, 加强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 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普及率高的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 及时答疑, 提供课后指导。总之, 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并积极运用到课上和课下, 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减弱班级规模过大带来的负面效应, 从而有效提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3.3 教学考核方式多样化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客观上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强,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相长,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由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求有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考核系统, 而不能单纯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考察学生。因而, 教学考核方式多样化成为必然选择, 多样化考核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并对其进行量化考察, 如学生平时小组讨论情况、公开发论文情况等都应该加入到考核项目之中, 按照一定的权重, 再与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 得出最终成绩。这种多样化考核方式不仅更能全面评判学生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 也能形成“倒逼机制”, 督促学生增加平时的学习投入, 主动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促进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庞如超.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 (01) .

[2]刘旺霞, 夏力.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及改革研究新进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 (01) .

提高民办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论文 篇3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02-01

西方经济学在微观上能够解释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宏观上又提出了国家进行调节理论和政策,而且在分析方法上比较系统,规范,所以有着“社会科学的皇冠”之称。随着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西方经济学作开始在我国流行起来。目前《西方经济学》早已是财经类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在大多数财经类高校广泛的存在着“上课讲,考前背,考后忘”的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培养合格的经济学人才。笔者结合《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提出几点思考,希望能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有益。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

西方经济学所阐述的规律,是对实际经济生活的抽象、概括、升华。因此,西方经济学的逻辑性、系统性非常强,其理论体系也极为严密、精细、完整、环环相扣,就像其推崇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样:“像一架极其优美、精致的机器。”然而,愈是精致的机器,操作起来越是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中,西方经济学高度抽象的“边际分析、均衡分析、静态均衡分析、动态均衡分析”等,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理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尽管许多学生也认为这门课程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但西方经济学的特点无疑使课堂气氛显得严谨多于活泼,致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现行教学方式,主要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范式,每学期由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进度表,依据该进度表安排的课时数实施教学内容,在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后,通过布置作业,来巩固所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相关的信息,并通过半期考试和学期考试来实现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的检验。传统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备课准备,对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一定程度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授课方式采取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使得学生依靠教师的引领从事教学活动,尤其是网络时代,就显得教师的教学活动比较枯燥,而受教学纪律的约束,学生难以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2、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为中心,并主导整个教学环节的传统教学范式,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能力要求的培养。

3、考试手段和方法单一,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对课程的把握情况往往通过学期考试来反映,而这又取决于教师的命题水平和能力,很难展现学生的学识及能力。更多地体现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而学生综合能力则难以体现。

4、基于传统教学范式,不利于教师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的高校教学特征难以落实到位,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滞后于时代发展,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提高的思路

要提高《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就如何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理论联系生活。《西方经济学》源于经济生活,可以把经济学理论与具体的生活联系起来,例如西方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我们就可以联系生活的具体的商品来举例,为什么像一些弹性小的生活必需品(如食品、医疗、房地产)价格上涨为导致我们的消费支出增加,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奢侈品的价格上涨,只会影响价格,减少需求,而对人们的生活水平影响不大,还而已引导同学去思考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为什么女人甘愿忍受痛苦的高跟鞋?为什么牛奶要装在方盒里,而软饮料的包装却是圆瓶?为什么配置相同的苹果笔记本电脑黑色的比白色的贵70英镑?这样可以使学生眼界开阔,而且可以感受到经济学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竟然是联系的如此紧密,大大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2、去繁存简。就是把复杂深奥的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一些牵涉到复杂的高等数学去推导证明的理论,可以通过最简单的语言来阐述。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博弈论是经济学中比较深奥的理论,比如解释什么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通俗的例子:某父母不同意女儿所交的男友,威胁女儿说:“如果你再同他交往,我们就与你断绝关系。”但这样的威胁往往是不可信的。对爱情执着的聪明女儿会置父母的不可置信的威胁于不顾,继续与男友交往甚至最终与之结婚,父母最后也会承认那个当初他们并不喜欢的女婿。这个结果便是剔除了不可置信的威胁后的“纳什均衡”,“博弈论”中称其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这样就通过去繁存简,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觉得经济学不仅仅只是枯燥的理论。

3、加强实验实践教学。随着实验教学的发展,实验教学也逐步引入经济学课堂。不过经济学实验教学在很多高校还是流于形式,或者等同于实践教学。其实实验教学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比如供求模型实验,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了解价格是如何形成的,感受到价格背后的供求力量,感觉到“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引导价格最终收敛于某一个固定值。这样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有机会的组织学生们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社会调研,利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进行分析具体的案例和问题,使同学们做到学以致用,真正的学习和了解西方经济学。

上一篇:弱电系统工程案例十下一篇:高中生个人红楼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