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很重要”有感

2024-05-02

读“我很重要”有感(共10篇)

读“我很重要”有感 篇1

_________________读《我很重要》有感

任何人都可以昂然挺立着面对世界,不必妄自菲薄。——题记

毕淑敏,记得第一次喜欢上她是因为被她的名字吸引,非常诗意的一个名字,后来渐渐地接触了她的作品,她的身份是一个专业作家,也可以说是一位医生。在她的文章里,一连串的排比,假设,反问,重复中,每一处都是心灵的展示!每一声设问和呼唤里感受到了她的睿智和关怀!也许是做医生的人生经历锻炼了她那样沉勇含蓄的品质。我认为,一个人的理性应该来自内心的对生命的深沉的体验。是一种抛弃了个人体内小我而成就了众人心中的大我之后对他人的普遍的关怀。在安闲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毕淑敏深厚的人文关怀。

读完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文集《我很重要》,我对自我价值有了更深得认识。《没有一颗小草自惭形秽》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文章,尤其是其末尾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颗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更是让我领悟至深,受益匪浅。

有句歌词是这样的:没有花儿香,没有树儿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小草,一种随处可见却又毫不起眼的植物,它纤细、柔弱、矮小,但始终未曾自轻自贱。尽管被风吹雨打,被人随意践踏,它还是在蜷曲后怡然挺立着。

如果你是一颗小草,你是否会因为自己比不上鲜花那样娇艳可人而感到羞愧?你是否会因为自己没有绿树那般高耸苍翠而感觉自卑?你是否会因为自己比不上阳光那么光彩夺目而感觉羞惭?文中有句话这么写的:我悲哀的发现,不停的吹下去,有我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我想,一棵真正的小草是不会被外界对它的的看法感到自愧,它即使微不足道,也不会对其它植物俯首称臣的!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就是一个例子。夏洛蒂1816年出生于英国北部的穷牧师家庭,母亲早逝,他只得挑起照顾妹妹艾米莉·安恩和弟弟的重担。生活虽苦,她却没放弃读书。1836年12月,夏洛蒂把自己写的最好的诗寄给当时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却受到失望的回信,信中还写到: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后来,夏洛蒂姐妹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安恩的《爱格尼斯·格雷》问世,她们的作品受到极大的好评。

当初,夏洛蒂受到罗伯特.骚塞的回信若是沉浸在羞惭中,若是从此一蹶不振,若是没重新昂起头来„„那夏洛蒂姐妹还会获得这么大的成功吗?夏洛蒂姐妹从默默无闻梦到举世闻名,从“小草”到大树。正是因为她们最初没有因为自己低微的人而先否认自己,才有这样的成果。

一颗卑微的小草之所以能够在庄严的大树身旁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是因为它懂得生命价值。即使身份再卑微,它也要顽强地生活着,来完成作为一颗草的庄严使命,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人们怎么看它,它都要顽强地活着!

不仅是小草,蚂蚁也如此。在临死之际,它们为我们诠释了一种崇高的自我价值观。

这是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一天,由于游客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游客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游客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河岸的方向滚去!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尾被烧焦的蚁围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这不正是那种崇高的自我价值观及生命价值观吗?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然而,人的价值却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重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察觉,而要靠人的理性的思考。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的创作《红楼梦》、当居里夫人在狭小的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时,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诫世人:看人不要看他穿的衣服、使用饰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所以,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他所思所想,看他的所做所为,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

听过这句话:“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的站着上帝面前。”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家庭、身份、地位、背景比不上他人而自悲不堪,要知道连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不会向大树顶礼膜拜,不会看低自己,更何况我们呢?

读我执后有感 篇2

有人在网络上评论说道,这本书既属于语言深奥难懂一类,也同时是那种作者刻意不想让读者读懂的一部作品。而实际上,我也看不太懂这本书。这类书,我是第一次接触,却很有我那位好友文笔的感觉。我想,他是我认识的人中文学功底最深厚的一个人——看待事物眼光独到,深受文学影响以及他的偶像(林夕先生)的影响。

然而,我觉得,越是难懂,就越能引起我的好奇心,让我多读几遍,细细品味个中趣味。我想我慢慢有些了解我朋友的想法了。明白他为何可以选择澳门的大学,为的就是保证每天至少有五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原来他沉浸在一个如此微妙的世界里。看来以后,我也要多看书,充实一下课余生活了。换句话说,《我执》这本书直接或间接唤起了我对读书的欲望。

书的开头。“你所见到的,只不多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多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涌上心头。是的,有时候所谓的理想情人,不过是自己脑海中所塑造的一个模糊的形象,然后再茫茫人海中寻找貌似熟悉的身影。人执着的东西有很多很多,有时我们越是想要抓住的,就像沙子,它就跑得越快。恶性循环地,人就越是执着。

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总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向你剖解他的观点,像“爱情乃一种至为复杂的知识活动。”他没有单单像世人一样将爱情定格于感性,知识则是理性,而是通过举日常生活中的情侣通电话为例,将情侣关系比作成了主奴关系。而且有一句话说得真不错——“不回电话的必定就是主人。”。

让我觉得特别的是,作者似乎能从身边的一切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如“点歌”,只是轻轻扭开收音机,便能回想起过去,那种以歌传情的古老行为。但是,想得深入一点,有时候也的确,点歌不一定就要给意中人听,让它散入空气中,弥漫着,徘徊着,独自品味也是另一番乐趣。然后谈到了情歌。作者的观点是情歌之所以可以流行起来,是因为那份悲伤情调能让听者把自己代入,引起共鸣,那份失落使歌者与听者的距离拉近了不少。而我认为,这除了是曲子的美妙之处,还归功于填词人的文笔,若歌词能一语中的,直击人心的深处的话,更能在人间流传。

再一次,从一部电影《春光乍泄》又引起作者的沉思,虽然我没有看过这部片子,但也能从作者的概述仲了解到大概的内容,读后感《读我执后有感》。“不如我们从头来过”,这是一句在肥皂剧、现实中出现频率挺高的话。作者在文中也分析得很透彻,“要把一切过期抹掉,从头再来,又谈何容易呢?所以事后回头,这句话往往也就等于白说。”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一句俗话:“说了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当大家产生矛盾要决裂了,其中一方却低声地恳求对方从头来过,这是可能的,但是有后遗症的。犹如那让人伤心的话语,别人的心已经受伤了,痊愈是可能的,但总会留个疤,日后同样的情况再上演,还是会介怀或者旧患复发的。从头再来,难听地说一句便是悲剧的继续循环播放。

还有的就是失意时,过去的人都选择去“行船”。在船上可以跟不认识的人边喝酒边畅谈心事,回想各种经历。虽然有时候“行船”是为了躲开某些人,但缘分这东西很定夺,即使生活的地区如何相近,只要路径不一样,或许下半辈子都不会碰面一次,就像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的前半部分,男女主角总是不断错过,阴差阳错似的。所以“行船”也许不过是给自己一个逃避现实的借口,或者换一种生活方式罢了。

后来,在谈到了“我的病历”。作者的忏悔之意便十分浓厚了。也许因为小时候的残忍,长大了遭到“天谴”变得容易皮肤过敏,这充满了基督教及佛教的宗教色彩。不得不让我佩服的是作者可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病痛记录下来,当中还牵涉到一些有关禁欲的问题。这是多少作家不敢涉足的境地啊!但他还是很好地向读者坦述了他对疾病的见解,尽管这是多么私人的问题。而且他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体验’了疾病。“病变确能开发出磨砂的自己,增加自己与世界关联的新路向。”这回又勾起了我对病的好奇,或许在我下一次生病时,也可以静静思考一下,感受另一个自我。

最令我震惊的是,作者将心中爱慕的“她”写进了书中。顺着线索谈到了女人在众人面前总是化着妆这个话题。很多人都认为女人的妆前妆后完全成了两个人,然而,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若你真能够看到一个女人的素颜,那你对她的了解够深入了,你们的关系也非比寻常了,犹如军人在你面前卸下盔甲一样。当提及到“美”的定义时,作者毫不掩饰地批判了现在所谓的选美制度。公众在愚昧地围观参赛的女孩;某些女孩为了成名,极力让自己陷入绯闻中;节目组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在比赛中提出的奇怪问题层出不穷。而作者却从身边事看到了真正的美,为事业打拼的一个小女孩,并认识到以后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看表面。

最后,作者将他日夜颠倒却感到自由无比的生活作了详细的描述。“模糊日夜,模糊了建立在时间上的一切秩序;我曾夜行如鬼。”深夜不眠,留在昨夜之中,却看到别人已经迎来新的一天,这种微妙的感觉,从字里行间渐渐疏散开来,作者作为一个旁观者,可以只用两、三个小时就看到还停留于昨日的夜不归宿着跟清早晨跑的老人们欢笑晨跑。他混迹在白天的劳工与夜里的酒鬼之间,感觉时间没有被划定什么界限,就像时间不存在一样。这种抛弃常人一般的作息规律,还有非常人般的思考方式,作者对此却深有感触。我陷入了沉思。在日夜流逝的岁月里,我们是否也错过了很多?在我们早上睡懒觉时,早晨的五、六点,出来老人们的晨练,还有公交司机、环卫工人们,他们都要准备工作或者早已上班了,他们可以看到初升的太阳,那第一缕柔光,透过密集的楼层,经过玻璃窗的反射,穿过树叶的空隙,投射到马路上、草坪间。相对的,对于夜生活丰富,晚上泡酒吧的人来说,他们或许可以忽略清晨的那抹阳光,可他们不愿意错过夜里霓虹灯以及酒吧里柔柔的或者强烈得使人舞动起来的歌调。而我们,尤其是慵懒地过着大学生活的我们,早上跑个早操,眼睛几乎都是闭着的,回宿舍后又钻进被窝继续睡,错过了阳光刺穿雾层的瞬间,也错过了闹市的繁华美景,平时不是埋头苦干做作业便是对着冰冷的显示屏度过这寂寥的一宵。或许我们没有作者那么自由,没有他那股冲劲,但我们不妨找个清静的地方,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下这样的作品,想象一下此情此景,也许就能发现原来自己错过的,还是可以弥补回来的,虽然只是在脑子里想象一下。

总的来说,我感觉自己有点泛泛而谈,书读得不够细致。我无法猜透作者的心思,但也尽我所能地把我读这本书后那难以言表的感觉叙述出来了,就是有些缥缈迷离吧。

读我的奋斗有感 篇3

黄林若

看完这本希特勒在执掌德国大权前在狱中写的书,我完全能感受到他对民族主义的激情。不能否认,他是热爱德意志民族的;也不得不承认,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是个极有天赋的演说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当时德国乃至欧洲现状的判断是正确的;更不能否认,他对他的大帝国梦想是令人激动的。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偏执狂。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国家,经历着一个特殊的时期,走了一条特殊的路。但是历史是一个平衡的枷锁,它让一切违反平衡的事物在一片似乎理所当然中回到平衡,这也似乎注定着希特勒这个史上最大偏执狂从极端中回归平衡的命运。我对历史的观点总是略显感性的,我想用我所有关于他的知识,去融入当时的他,感受他的处境。我不想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希特勒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未免有点马后炮的感觉。

首先我说过我对历史的评价总是略显感性的。在我看完很多关于他的书籍、评论和图片。我感受到的希特勒是悲苦的。像狗一样的脸,脸下是现实对其摧残的悲苦。观其一生,我可以看到是价值观对人的影响和束缚。他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他生活在一个边陲小镇的贫苦家庭,变成一个如此极端的愤青,我想是有私人原因的。但不论是何私人原因,可以看到的是他的极端的民族热情。我相信他的经历不可能使他偏向于资产阶级。

所以他痛斥官僚阶层的卖国和自私:“为了要顾及他们的愿望,就不妨去牺牲了劳动阶级的利益,来充实那强盗的钱袋;我们如果不要德国灭亡,那就不能坐视着他们的为所欲为。” 他强调资本国有化有利于劳工:“资本纯粹是劳动的产物,它和劳动一起成为了左右人类活动的基础因素。这就是资本对于民族的意义”,“国家对于资本的责任是十分简单明了的。国家只要注意资本供国家使用,这样便就可以定下两个目标:一方面维持着有效率的独立的国民经济,另一方面是维持工人的社会权利。”

他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我对德意志发展的途径认识得十分清楚,所以我觉得他们最坚苦的战斗,不在对付敌国而在对付国际资本主义”“我们不要再被我国资产阶级的狡黠政客所嘲弄了......他们的目的,是要准备一切,使金融业和交易所的真正国际资本能够来统制德国。”他忧患商业腐蚀:“现在已经使贫富悬殊更明显了。富者和贫者比邻而居,势必酿成悲惨的后果。人民既开始受着贫穷和大量失业的痛苦,所以接踵而至者,便是不平和怨恨。民族经济破坏而所生的不良现象,还有比这更坏的。因为商业宰制了全国,所以金钱也就变成了万能了,举国上下,个个人都成了拜金主义的奴隶,风气败坏到了这等地步。” 他揭露资产阶级的无能和虚伪:“如果这一时代的人,他明知自已有着某种缺陷,而竟伪称没有补救的方法而苟且图安,那么,这种社会,断无幸存之可能。我国的小资产阶级,现在便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再被他们欺骗了。我国的资产阶级人士的腐败现象已经达于极点,他们决不能担任任何文化事业的。我以为他们的腐败,并不是由于他们的道德堕落,而是由于他们的懒惰习性,积重难返。”

深揭狠批所有恶势力后,他又像一名“乌有之乡”的忠实信徒开始谈希望,谈理想,谈国家干预分配,谈共建和谐社会:

“我党的任务之一在于揭示一个新时代,期望到了那个时候,人人能各取所需;并能坚持一个原则,反对人生唯一的目的是物质享受。

要实现这件事,国家对于工作的报酬,必须有精细的规定并建立起分配的标准,使得诚实的工人能享受有秩序和光明正大的公民生活。

希望大家不要以为这是空虚的幻想,不要以为现在世界上还不容许且不可能能实现这种理想。我们虽然愚蠢,还不致于去妄想乌托邦马上降临这个世界。但我们也决不可因此自暴自弃,不去努力根治缺陷,铲除弱点,追求最后的理想。

这种理想要实现,途中必有种种障碍,这是势所难免的。所以我们更要尽自己的心力,共赴最后的目的。”

理想主义的愤青,在现实的枷锁中需要寻找解脱。

于是他很早就能把“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分开,像牛博网网友一样反对前者,又像强国论坛网友般支持后者。他说,“十五岁那年,我便能把效忠君王的„爱国主义‟和人民立场的„民族主义‟分析得很明白。我始终爱好民族主义的观念。”本来他情感上不憎恨犹太人,后来是理智说服了他。欧洲最流行的说法是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犹太资本家控制了经济命脉,他一直将信将疑,但随后他却发现犹太人操纵了新闻、艺术、文学和戏剧,这对于怀才不遇的这个纯种日耳曼青年来说,才是真正的震惊和刺痛。接着他在政治活动中,又不可思议地发现犹太人在操纵思想和舆论,霸占了平民和劳工运动的领导权。于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念头涌现了:犹太人有惊天大阴谋。希特勒痛恨马克思主义,原因是它由犹太人创立,是彻头彻尾的“犹太学说”,却成了左翼战线上的主流,然而他是站在日耳曼德国人民的立场上的。

他认为,一定要揭穿这个犹太阴谋,让人们明白“马克思主义滥用了社会主义的美妙文字以欺世”。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以阶级斗争破坏日尔曼民族的团结,以“国际主义”的口号攫取德国的利益,实质是为犹太人的全球霸权服务。希特勒满脑子左翼思想,他坚信未来的世界必是社会主义,所以他思索的不是姓资姓社的问题,而是那个美妙的大同世界将由谁来统治,当然,他认为是日耳曼民族来统治。既然马克思主义是犹太人的社会主义,那么要与这个劲敌对抗,就必须建立强大的日耳曼人的社会主义。希特勒为此发出严正警告:“要是犹太人靠了马克思教义的力量,战胜了世界各民族,那么这皇冠便成为人类送葬的花圈了,地球又将空无人类而运行于太空之中,和数百万年前一样。”

虽然憎恨,但是从后来的事实可以说明,他是不断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上学习的。他认为民主主义造就的是资本家聚集的无能政府,认为社会主义在于影响最广大的人民。他用自己的天才般演说的天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宣传的方式,并最终在挣扎中获得了自己初步的目的。希特勒坚信自己才是真正的左派,而他狭隘的民族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纯粹的当做犹太人的学说,而工会亦受其控制,成为犹太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工具。而仅仅是犹太人学说的这一定义,就足以让他不可冷静了!

一个可悲可憎的人物,用他极端的人生,诠释了极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源于观念,而观念源于现实和血脉。而从民族问题出发必然要导致民族间先天的对立,为日后一部分人成为另一部分人的肃清对象做好了准备。它既能使一个民族要消灭另一个民族,也能使一个阶级要摧毁另一个阶级,甚至能使一个性别与另一个性别充满你死我活的仇恨。特别当民族主义被另类的思想控制,那结局就是民族的悲哀。

而跳出希特勒的圈子,依然有我们值得深思的东西。纳粹的原意是国家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情结。马克思说:"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马克思的目的是现实的,这个现实的问题是压迫,而压迫的关键是资产。要把无产者变成有产者,而这难道是使原先的有产者变得无产吗?希特勒的目的是优化人种,他认为劣质品没有存在的资格。要让自己的优秀的日耳曼人民过上真正的社会主义生活,所以要灭掉犹太人。而人们支持他是因为他可以解决就业。就业,这仍然是一个关于钱的问题。

所以,无论我们是否相信,一切政治选择都是非理性的激情和感性的产物。理性的光芒非常有限,当它照不到无知的黑暗时,人们必须单凭感性认识,最起码需要在理性的过程中

添加感性的扶持。一个政治家就是要煽动和控制群众的感觉,当他了解到人类的知觉是如何进行认知的,他巧妙的针对人们的认知弱点和他们人性的特征来实现他自己的目的。他的真实目的是使自己存在和扩张,他的名义目的则是为了那些可以支持他的人,而这种自私,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当人民拥戴一个政治家和他的政治团体,他们唯一关心的是这个决策者把钱怎么分配,能不能使他生活得更好,至于这是什么主义,他们理解不了也关心不了。生存、感受,这是直接而实在的现实。而现实是希特勒解决了,所以人民拥护了他。

但是,当人们有了生存的资本,人们还在追求什么?精神?信仰?就像现代人对于钱的信仰,但是他们依然信仰宗教,或是抱着宁可信不可无的态度。所以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不是只有少数思想家和知识分子才需要诗意的栖居,而是每个还没有被冷漠的生活塑造成麻木不仁的人所都需要的,那是人的本质要求了精神的慰藉,要求了心灵与理想。而心灵的寄托,亦可以是政治家宣扬的极端民族主义,因为只要信仰就可以了,不需要思考,也就无需再度回忆痛苦。

而希特勒对民族问题的判断按照同样的规则,而人民对其的极端拥护,亦按照同样的规则。

制度,它不是可见的具体实物,但它却统治着每个人,约束着每个人。人们追求理论,因为人们依靠着理论来作为思考的方向,害怕没有理论的世界犹如在黑暗中穿行失去方向;而片面的理论,同样不能使制度变得真正完善。所以政治家的理论就是依靠,依靠我的带领,依靠我们的制度,你就会成为幸福的人。由于理论的削弱,人只能改变自身去适应制度,个人不能改变一个群体的社会遭遇,而只能使他自己从弱势群体离开,而这也正是政治家们想要看到的结果。所以,日耳曼人崇拜着希特勒,他似乎能够满足他们所有的需要。但是,战争的士兵们天生为敌吗?不是,制度中得身不由己,使他们扮演必须为敌的角色,于是,纵使只有一部分人主张,也能引起整个民族的杀戮。

读我是猫有感 篇4

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趣,譬如这只猫因为偷吃年糕,然后不小心把自己的牙齿黏在了年糕上面,从而发生了啼笑皆非的事情,当时读的时候我忍不住捧腹大笑。虽然没有实际见到,但是作者描写刻画十分生动形象,于是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那么有趣的画面。然而,这本书的内容也说明了当时日本的一些缺点,夏目漱石看不惯当时的社会,因此,猫作为夏目漱石的“代言人”也自然会对社会进行很多批判。而且,还能传达许多夏目漱石在现实中无法表述的东西。毕竟,这是从猫的嘴巴里说出的,说的不管怎么样责任都落在了猫身上。

《我是猫》同时也可以说是关于夏目漱石的“自我反思”。最后,这只具有传奇色彩的猫竟然淹死了,我不由感到十分可惜,想着一条鲜活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终结。但是,这只猫在死前却是谢天谢地。夏目漱石这样写,我觉得是想表达人们之间的虚伪,常常会口是心非。

《我是猫》中的猫,是夏目漱石的最佳搭档,同时也是夏目漱石的“嘴巴”。这本书他把夏目漱石的心里话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读我的大学有感 篇5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高尔基抱着上大学的念头来到喀山,但他很快明白,穷人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他住在贫民窟里,为了谋生,他去当码头工人,又在面包作坊里干活。这使青年时代的高尔基更多地接近了搬运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密切了和他们的联系,更深切地体会到受剥削,受压迫的痛苦,增强了争取解放的革命欲望。

读着,读着,我心潮澎湃,感概万千。高尔基发动工人阴险毒辣的老板进行斗争,还用手中的笔揭露了面包作坊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虽然革命常常遭到失败挫折,使得他悲观失望。但是,在和工人群众的共同斗争中,他受到宝贵的锻炼,革命思想日益形成。

高尔基十分爱学习,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写出在沙皇时期,人们受剥削,受压迫 的痛苦。他的文章在贫民手中广为流传。

高尔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学中成长,经过种种挫折与磨难,逐步形成他坚强的敢于反抗旧世界的革命气质。

我的爱好是写作文。现在,我们在如此好的环境中生活,我一定要把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情倾注在笔尖上,用双手写出我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写出人们美好的心灵,写出出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中是多么幸福。

读我是90后有感 篇6

我们是新世纪带来的美好象征。我们不仅在学校学习知识,竞争于学习,还在课外兴趣方面竞争于特长。我们有书本和先进的网络帮助我们学习,不能与70后与80后的学生和学习环境相提并论。我们是未来新世纪的领袖。我们是懂得创新的新一代。我们善于观察和发现,懂得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我们勤思考,爱创新,懂得实践与环保!

我们知道如何保护生命,如何自理。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会大理好自己的事情,懂得安排,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读我不想不想长大有感 篇7

暑假里,我去买了本“我不想不想长大”,我读了不想不想长大的这本书,我感觉到这个故事很感人。其实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

主人公扇贝养了一些小动物,分别有四只小鸟和两只小兔子。小鸟是两男两女——男的叫懦懦皮和帕瓦罗蒂,女的叫娜塔塔和蓝花花。小兔子是一只白一只黑——是叫比较白和比较黑。后来,小鸟们都飞走了,比较白变成了比较冰,比较黑就被老鼠吓死了。蒜泥妈妈带来了一只传说中不会长大得住,扇贝叫他荷包蛋。而荷包蛋让扇贝懂得了爱与享受。荷包蛋却越长越大,最终没有地方装他。而我的小故事群是这样子„„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从同学家拿回一只猫咪,很小很小的猫咪,我一只手就把它拿回来了。

其实从小也不太喜欢小动物,就交给我妈照顾了。吃东西的时候它总是喵喵的叫着跟我要吃的,后来我也习惯了,喜欢喂它吃。它可调皮了,每天天刚亮就沿着墙角的一根松木杆爬上墙,然后就不定几时回来了。有时候回来了会肿着一只爪子,那就一定是玩蜜蜂被蛰了,它就不停地舔那爪子,消肿了再去,肿了再回来舔。我每次回家都会给它带点吃的,它什么都吃,有时候带

读我有一个梦有感 篇8

大概,人总有一个角落,是留给另一个自己的,那个角落“没有太多绚丽的春花、飘浮的夏云、旋转的五彩,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只有像一树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梦。”

夜深了,我坐在灯下……沉醉于“你是蜗牛变的!”,那个小小的敏感好胜的女孩,经过狂风暴雨的洗礼,卸下一切包袱,她6岁的年纪有了第一次的感悟——如何孝顺父母。 “我有了第一个改变,孝顺我的父母,毕竟,人生在世,也就只有那么一个爸爸、一个妈妈……”每每读到此,我的心无限柔软,而柔软中又夹着一丝疼痛。我又何尝不是领悟的太迟,从小被宠爱着都以为理所当然,常常做一些让妈妈高兴的事就以为是孝顺,其实这些与其说是孝顺,不如说是好强。我改变了,如书中女孩,自自然然地爱我的父母。

没有人是蜗牛变的,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每个人都能把生命唱成一首纯朴动人的歌!是的,不论我的声音多么沙哑,我只要去感觉那个“感觉”,我也总有一天会真正了解,音乐不在音域的上下,在于如何将潺潺的心之潮声重现在别人的生命的涓流里。从此,我不再疑惑,不再犹豫, 我一定会是独特的,绝对与别人不同的一个。

《我有一个梦》,带我进了她的梦境,一间书斋式的国学讲堂,有中国式的门和窗,有木质感良好的桌椅,有春风穿户, 我手捧宋刻本的书,穿过美丽的花径,读着“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走到杏坛前去接受教化……

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篇9

其实这就为陈俊生出轨买下了伏笔,而罗子君一直非常在意陈俊生与年轻的小姑娘在一起。

但是让罗子君没有想的是,能让陈俊生出轨的女人,既没有颜值,也没有身材,更不年轻,而是与一个离异还带着孩子的凌玲好上了,这是完全超出了罗子君的预想。

《我的前半生》陈俊生争夺孩子抚养权不择手段!

根据最新剧情介绍,剧中的子君和俊生为了得到平儿的抚养权都用尽全力。陈俊生甚至不择手段,拿自己的丈母娘的感情做文章。

陈俊生为了能够夺得儿子的抚养权,不惜律师去当间谍,跟罗子群那里套话,被罗母抓住了。

最终陈俊生在自己的岳母和子群老公白光身上下手。称白光不学无术,没有经济能力,而且称罗母离婚之后一直单身,近二十年,和不少男人有过来往。

随后便向法官指证罗子君这样的家庭没有好的成长坏境和经济基础,不适合抚养平儿。

罗母和白光直接急眼了,十分的生气,但是这一动怒正好在法官面前表现的一览无余,证实了陈俊生的所说,随后,法官称:“再不安静就请你出去了啊”,眼看就要败诉了。

读我在为谁工作有感 篇10

中国感恩教父!

中国企业培训首席教官!

中国优势特训第一人!

中国职业化团队特种训练第一人!

中国职业精神倡导者和首席传播者!

被誉为----中国培训界的黑衣少帅,中国培训界的时尚先生!”

认真读完这一长串名头在震撼之余,我大约用了一分钟。然后久久不能回神。认真的思考“高级职业培训大师”与“感恩教父”是怎么个关系。然后随意网上一搜“冯世华”:

““亚洲“失败学”创始人,成长动力学权威!

中国最具创意型企业培训大师!

中国精神特种训练首席教官!

中国职场特种兵训练第一人!

中国疯狂追梦第一人!”

搜索出来的这些名头书上都没有提到。原来书上写出来的还是很谦虚的。经过对作者重新认识之后,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兴趣。之后我又读了序言。“你,到底在为谁工作?”这篇文字比书名更加深刻的讨论了“你在为谁工作”这一问题。那么“到底”为谁呢?文章中的回答是“自己”然后反复用“独特”、“彰显价值”、“和与众不同”这类此敦促“自己”,摒弃“盲目”、“被动”的“阻碍员工个人改变的八大毒瘤”。然后是“前言”。看到“前言”二字时我又一次

感受到了“冯教官”的强大,瞬间不懂了刚才那篇“序言”是为谁工作„„。

前言中叙述的是,一名叫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外国人在外国的演讲。出于对这个外国名字的好奇心,特意上网搜了一下他的资料。“阿尔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1856-1915),美国著名出版家和作家。《菲士利人》、《兄弟》杂志的总编辑,罗伊科罗斯特出版社创始人。”------引自百度百科 冯教官引用了一个名头远不如他的人的演讲。来做书的前言,充分的体现了“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自我价值。然后告诉你要为“自己”工作。

之后的“目录”共十章内容,每章6篇,共计60篇文章。文章大多引用别人的故事,东方、西方,古代、现代非常全面。引用的目的也全向着“你在为自己工作!”靠拢。随手一翻看到一篇引用“温水煮青蛙”的文章,很不巧的是我最近在网上看另一篇辩证: “温水煮青蛙 百年实验考”引自果壳网http:///article/16846/”的文章,在网上广泛流传很容易找到。其内容大概就是引用历史上真实的“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和做实验辩证到底青蛙能否从沸水中跳出,和逐渐加温的水中煮熟。两篇文章中青蛙的命运都很凄惨,但是结果确有歧义。

读后感到此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已经消失殆尽了,终于感悟到亚洲“失败学”创始人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帮助。我想这本书剩下的功能也就是提高睡眠质量的了吧。

上一篇: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粉饰及其识别下一篇: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