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乡村风光

2024-05-01

美丽的乡村风光(共14篇)

美丽的乡村风光 篇1

乡村的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湛蓝,景色是那么别致,犹如一幅清新美丽的画卷,会使我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清晨,天刚亮,公鸡的啼鸣声就把人们从甜美的睡梦中唤醒,原本寂静的村庄,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小鸟叽叽喳喳地聊起天来;小溪叮叮咚咚地唱着欢快的歌儿;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玫瑰色的纱巾。小溪边的垂柳,原来垂头丧气的,这一会儿也精神起来了,挺直腰杆,津津有味地听着小溪唱歌。

中午,万里无云,天气闷热闷热的,可不像上午那样凉爽。树木又无精打采地卷着树叶,鸟儿们也聊累了,在树上打盹儿。夏日的中午可真热,毒辣辣的太阳晒干了土地,晒红了高粱,把大地晒得滚烫滚烫的。

夜晚,美丽的月亮洒下一片银辉,温柔的月光如泉般平静,散落在人们脸上。美丽的天空好似一张蓝色的地毯,星星在天上眨着那双明亮的小眼睛,可爱极了。池塘边的青蛙,树上的蝉,在夜晚里为疲劳的人们演奏了一首首动听的催眠曲。

美丽的乡村风光 篇2

1 我国开展茶乡生态游的优势

我国作为茶叶及茶文化的故乡,具有数千年的茶叶文化资源,同时茶叶自古以来代表着健康、绿色、自然,这些都为我国在茶乡生态旅游赋予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

1.1 我国茶乡自然生态资源丰富

我国作为茶叶故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面积,截止2014年达到近200万公顷,同时我国的茶叶产区分布较为辽阔,四大茶叶产区从地处东经约94°的西藏地区至东经122°的台湾海峡东海岸,北纬约37°的山东到北纬18°海南地区,横跨约21个省市,970个县,名茶及重要茶产地遍布全国。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叶产区的茶叶种植地一般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山区,风光宜人,空气清新。在我国大多数茶乡茶树覆盖率均超过75%以上,让各大茶叶种植地绿色资源丰富,同时茶乡传统的农业经济及农业文化,保留了特殊的文化传统,让茶乡成为返璞归真、回归绿色的重要生态资源。

1.2 我国茶乡历史底蕴深厚

我国茶叶及茶叶种植地拥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可以说茶文化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载体,而茶乡也成为茶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在河南信阳、四川大坪等茶叶产地在悠久的历史中,将茶叶种植、茶叶种植环境、茶叶文化、茶叶经济与民俗、宗教、思想、艺术、文学等多种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茶叶自然生态环境、茶叶生产技艺、茶道茶艺、茶俗等茶文化内容,成为现代体验式旅游的最重要文化资源。

1.3 我国茶乡生态农业发展

我国各个省市从上世纪90年代逐渐推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促进了各地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茶叶作为重要农业经济内容,更是实现了茶经济与茶叶产地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促进与发展。根据我国商业部、农业部与2010年调查,我国四大茶叶产区中有近80%的茶园正在深化现代农业科技的内涵和形式,促进了各地茶乡茶叶种植结构,促进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无公害生态茶叶种植基地的建设。如在河南信阳和环太湖区域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走进了各个茶乡,保持了当地茶叶生态的平衡发展。同时我国各地茶乡也从2010年逐步开展茶叶经营多样化改革,促进茶乡经济与旅游经济、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良性循环,甚至在海南、云南等地实现了因地制宜利用热、光、气、土等自然资源的系统化循环利用,为维护茶乡风光,提高茶乡生态旅游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2 我国茶乡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各地茶乡的生态建设和开发也得以蓬勃发展,茶乡风光为主题的文化体验旅游正迅速地兴起。但是我国农村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全面

目前我国各个茶叶产地尚未认识到茶乡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尚没有实现环境资源在旅游体系中的重要功能,也没有实现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善作用。我国各地茶乡在茶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时,误将生态理解为茶乡风光游览,片面强调茶叶自然风光的认识,忽略茶叶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无法维护自然环境。根据现代化的生态旅游理念来看,生态旅游是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开发中不仅为游客提供符合生态标准的旅游环境,还要能提高当地居民物质水平,维持生态旅游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协调性和完整性,从而促进我国茶乡的循环经济的发展。在这方面我国各地茶乡尚未形成正确的认识,茶乡生态旅游的资源开发和管理还尚处于粗浅和较低的程度。

2.2 政府主导和法律监管能力不足

茶乡生态旅游涉及多个领域的新型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各地茶乡的生态旅游开发尚处于自我发展的阶段,市场化的程度较低。虽然我国各地政府在茶乡茶叶种植领域早已实现了多重监管,而在生态旅游发展方面尚没有从宏观方面对现代旅游予以重视,宏观管理的功能没有从茶叶生产转向茶叶生态旅游等各个层面。尤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投入较少,导致各地旅游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难以为茶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业提高良好的设施环境。除此之外,我国政府尚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旅游立法体系,无法对各地茶乡生态旅游监管。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芬兰都有《国家公园基本保护法》、《生态环境基本法》及《自然保护法》等专业法律法规为生态旅游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监管。而我国虽然也拥有旅游和环境的独立法规,但是尚没有与自然生态旅游的法律结合在一起,同时执法不严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无法从根本上维护各地茶乡生态可持续发展。

2.3 茶乡缺乏游客环境及文化引导策略

由于各个茶乡缺乏对可持续生态旅游的充分认识,导致很多茶乡的茶叶生态旅游开发徒有虚名,严重威胁了茶乡风光的保护力度。尤其在对游客环保意识的引导上,各个茶乡在旅游开发中担心环保影响游客旅游积极性,在某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没有将游客须知等规劝性内容纳入其中,甚至为吸引游客参与故意设置非自然景观于茶园之中,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同时对大量游客的动态环境破坏缺乏相应措施,茶乡旅游场所垃圾无法及时清理。另外某些茶乡文化过度城市化和媚俗化,将茶叶文化变得不伦不类。茶园无法将游客的文化倾向引导到茶叶环境、茶叶传统体验中,只是机械地展示市场化的文化表演,缺乏感染力和生命力,无法为茶乡生态旅游提供精神保证。

3 我国茶乡生态旅游建设的策略分析

要想实现茶乡风光与茶乡旅游的系统发展,我国各地茶产地必须从多个层面入手,为茶叶生态旅游创建系统的开发模式,保证茶叶资源与生态资源的系统发展,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强政府主导和监管职能

茶乡的生态旅游开发和建设涉及当地各个领域,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在宏观上不对其进行引导和监管,必然影响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所以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引导和监管,主要包括:

首先,要对当地茶乡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科学规划。当地政府在对茶乡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规划时,应该观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思想,树立政府在两者中的主导作用。各地政府应该积极牵头组织对当地茶叶种植资源、茶叶环境资源、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将自然环境保护、茶叶文化宣传、绿色茶叶种植、观光旅游基础设施等内容综合在开发规划中,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进行政府性论证。在论证基础上根据自身茶乡生态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严格的旅游开发措施,将开发内容和范围进行控制,并采取积极措施对环境问题进行检测。其次。建立健全地方性茶叶生态旅游法律法规。我国各个茶叶产地在尊重我国经济及生态保护法的基础上,结合茶叶旅游开发论证结论,制定符合当地气候、茶叶种植面积、茶叶种植特点、自然生态特点的保护性法律法规。同时各级政府应该积极组织茶叶行业、旅游行业、法律行业组织加入到对茶叶生态环境的监督和管理体系中,对破坏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个人、企业及政府进行监督和惩处。

3.2 推进茶乡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共同发展

首先,各茶叶产地要在考虑本地茶叶种植面积、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同时将本地经济状况、游客购买力等内容考虑在内,采取商业和生态共同开发的策略,对特定区域和资源采取不同的形式,或重点开发或者分批次开发。如对处于热门旅游线上的茶乡风光及茶叶产地,例如茶马古道就可以采取保持原生态的商业开发,而对经济较为落后和偏远的茶乡,则可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利用,对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建设,树立茶乡开发的形象标杆,进而引导或对其成功经验在更大区域推广。其次,推进茶乡的生态保护教育。一方面,茶乡生态旅游中要对游客、景点居民、从业者进行生态保护意识的引导,帮助不同参与者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和生态保护观念,改变其对文化和生态的态度,处理好旅游、环境和茶叶资源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以茶文化中的“和、净、真、敬”文化理念、儒家文化思想、茶文化艺术形式、茶叶风俗中的环境教育内涵融入到旅游开发环节中,以文化影响生态旅游参与者对环境、人际关系、社会的认识,从而促使参与者心理及道德层次的提高,改善对环保的认识和行为,达到寓教于游,促进旅游参与者的内在素养的提高。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生态旅游意识的发展,茶乡风光之旅必然成为我国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各级政府、茶乡及茶产地必须在旅游开发中树立生态持续发展的意识,对旅游开发进行科学地规划,将茶文化、茶叶环境、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等内容充分纳入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体系中,才能实现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的完美结合,促进旅游经济与茶叶经济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娜.生态观光茶园对产茶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J].农业考古,2013(5):244-247.

青州 爱上如画的乡村风光 篇3

花香四溢,北方的浪漫之都

是一束蝴蝶兰的浪漫,还是一丛玫瑰花的煽情,在鸟语花香中,置身万亩花田,静品四季飘香,闲看花开花谢。如果你想要找到这么个地方,其实不用去荷兰的万亩郁金香园,也不用去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园,只需要到青州黄楼街道辛庄“七色花街”就可以满足你对花卉的各种需求。这里是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浪漫的山东中部风情小镇,等待你来慢慢品味。

青州花卉交易中心,位于黄楼街道,是全国最大高标准室内花卉批发交易市场,并连续在此成功举办11届高档次花卉博览会交易会。花卉中心内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全年花卉交易火爆。

TIPS

位置:山东省青州市黄楼街道办事处

住宿:市区酒店(银座佳悦、盛宏国际、颐寿山庄、海龙大酒店、将军山庄、惠达宾馆、仙客来酒店、格林豪泰、尊泽商务酒店等)

美食:绿缘农庄,农家乐野餐风味,电话0536-3836896

交通:青州市市区—凤凰山路—万红大道(约9公里)—到达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路南)。全程约12公里,道路交通十分便利。

周边联游:青州古城,记录青州历史的时光印记;弥河文化旅游度假区

黄花溪边上的诗意风光

在青州,有一处风景绝佳的胜地——泰和山黄花溪景区。这里群峰围合,一谷通幽,有贯天彻地之势;清流汇波,千瀑飞溅,成达海穿云之气。两岸丁香照丹崖,一溪黄花映碧潭,山崖陡峭、峡谷幽深、溪流潺潺、飞瀑壮观,分为缘起林、逍遥津、普渡舟、觉悟山、黄花坡、牛头山六个景观区 ,形成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的绝佳胜地,堪称“天下第一条大幽谷”。

驱车自驾,抵达青州市西南部的连绵群山之中,在经过蜿蜒曲折的山道之后,就会在马路上中央看到高大的泰和山风景区大牌坊。购票进入景区后,一处碧波荡漾的大湖,立即映入你的眼帘,远处高大的山峰倒影在水中,如诗如画,风光俱佳。

没有哪一座山像泰和山一样囊括了山水景观的极致,含山势之雄浑、地质之奇特、湖水之灵秀、瀑布之壮美;没有哪一座山像泰和山一样践行了休闲度假的意义,眠可以卧于青山,醉可以把酒舟上,唱可以临风山岗,食可以山珍饭香。

TIPS

位置: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

住宿:泰和国际饭店

美食:庙子全羊

购物:红丝石砚、山楂、柿果、核桃、民间剪纸、风筝、根雕、盆景。

交通:青州市市区—凤凰山路—五孙路—孙旺桥西拐博临路—到达泰和山景区。

美丽的乡村风光 篇4

前天,刚一下车,我就直奔大姨家,拉着哥哥一起到山上玩。在上山的路上,路旁的野花悠闲地晒着太阳,蒲公英在自由地随风飘动,树上的小鸟在兴奋地歌唱……不一会儿,便 到了山顶,放眼望去,全都是绿色的麦子和油菜。哥哥问我:“这里的景色美不美呀?”

“是很美,”我答道,“如果有吃的就更好了!”

只听哥哥说道:“我带你去个地方,那里有很多好吃的!”

哥哥把我带到一片树丛中,他告诉我这是桑树。桑树上挂满了一串串像葡萄一样的果实,我想那就是书上说的桑椹吧!

“这能吃吗?”我还是小声地嘀咕道。

“当然能,而且非常好吃,注意白色的不能吃。”哥哥说着摘了一个送进嘴里吃了起来。

我也摘了一颗,“真好吃!”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感觉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水果。

吃饱了桑椹,下到半山腰,我们置身于一片橘海之中。向远处望去,整座山上,除了绿色就是黄色,除了黄色还是绿色,黄中有绿,绿中带黄,仿佛画家精心调制而成。

美丽的乡村风光 篇5

我来到了亲爱的外公家,在外公家的周围有一片素净的小草,小草上不时有几朵瑰丽的小花,围绕着外公家。远处的山上长满了郁郁苍苍的树林,树叶随风摇曳,漂亮极了。树林里长着各种各样的野花,形成了一片色彩鲜艳的山丘,十分驳杂。我坐在椅子上静静的品味着这美丽的景色。

不一会儿,天上乌云满天,下起了倾盆大雨。“这天气还真是说变就变,刚刚还是万里晴空,现在怎么就乌云密布呢?真是气象万千”我心里想着。大雨过后的路面湿漉漉的,路旁的小草上有一颗颗玲珑剔透的水珠。我来到了家中的菜园,菜园里有绿油油的大白菜,看起来非常饱满;菜园里有又圆又大的柚子,吃起来酸甜可口;菜园里还有形态万千的姜,闻起来十分刺鼻。这些都是上天馈赠给我外公的礼品。看到这美丽的菜园使我浮想联翩。

我喜欢这美丽的山丘,喜欢这美丽的菜园。美丽的乡村,给世界增添了一丝绚烂。

美丽的乡村风光作文 篇6

清晨,一切都蒙蒙的,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白纱。大地在沉睡当中,花儿美丽的脸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咯咯咯一只公鸡清脆地叫了几声,原本寂静的村庄,现在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小鸟叽叽喳喳地聊起天来;小溪叮叮咚咚地唱着欢快的歌儿;太阳公公也不知什么时候跑到那么高的天上去了;小溪边的垂柳,原来垂头丧气的,这一会儿也精神起来了,挺直腰杆,津津有味地听着小溪唱歌。

中午,万里无云,天气闷热闷热的,可不像上午那样凉爽。树木又无精打采地卷着树叶,鸟儿们也聊累了,在树上打盹儿。

黄昏,不像中午那样闷热,而是清爽的风中略带一点暖意,抬头望着天空,只见红通通的晚霞已经染红了大半片天空。

夜晚,美丽的月亮洒下一片银辉,温柔的月光如泉般平静,散落在人们脸上。美丽的天空好似一张蓝色的地毯,小星星的眼睛一眨眨的,可爱极了。宁静的夜晚一点声音都没有,人们便很快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美丽的乡村风光 篇7

“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热潮为乡村地理学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政策辅助, 浙江所出台的《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在提出浙江需要不断强化水、农、牧、林、渔等产业与旅游之间的融合性的同时, 要求本地各级政府立足本区域红色旅游优势, 因地制宜尝试推进多形态的乡村生态旅游建设, 并实施美丽乡村规划战略。此要求提出之后, 依托中心城市的浙江环城乡村旅游带建设项目逐步开展起来, 而乡村地理学理论在融入此项活动的过程中, 一些重要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

1 乡村地理学运用基础上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定位

1) 乡村建设基本要求。

乡村治理和城乡规划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所需要遵循的乡村地理学理论实际是需要以区域发展为切入点, 着力就乡村区域的景观、资源、人文、社会、经济所形成的条件、地域结构、基本特征、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展开分析。乡村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自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 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着眼点从单一的农业向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工业等领域的多项、系统化发展后, 乡村地理学理论和视角在乡村现阶段建设中的应用也日渐深入, 其应用切入点主要表现在乡村聚落、乡村经济、乡村土地使用、乡村城市化、乡村文化、乡村景观、乡村空间、乡村规划的基础理论应用几个方面。

2)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基本原则。

现阶段乡村地理理论运用下, 浙江乡村的治理过程已经反映出浙江农村的治理和改革, 必须遵从立足当前发展现状, 实施逐步有序战略推进原则。民众的意愿和农民的支持与认同感, 需要融入到浙江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中, 并以其实际变动性作为整体规划的基本数据。只有充分尊重本区域农民自主性, 并适时引导和发挥本区域民间的创造力, 才有可能做到农民、政府、规划局等各方力量的聚合, 实现浙江美丽农村的超前建设。

首先,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需要保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而农田作为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运行的基本保障, 需要在美丽农村区域规划中, 以农业现阶段生产的高效益性和高效率性的融合要求为前提, 在保证现阶段土地承包权力的稳固性的基础上, 进行浙江农村土地使用权适度流转的规划和土地利用、开发等的筹划。

其次, 实施农村各项的综合改革, 并建立起县镇合作机制可作为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实践性操作保障。

政策协调机制的构建和强化、中心镇培育工程的建立和落实可作为政策资源优化整合, 强化政策协调配套指令运作的基础, 而依托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要求, 来筹划强镇、强县对应体制的创新, 则可辅助理顺两级政府之间的行政运作关系, 规避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中的行政拖延、工作重合、落实效率低等问题。这同样也是乡村地理学视角下,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所需要关注的乡村空间建设、乡村规划、乡村聚落等良好运作的预备工作。

第三, 农村公共产品的大力供应是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及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

以乡村地理学的区域性统筹要求为先导,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地理结构调查、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开展、基础设施的配套、乡村文化发展中的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城乡反射型运用等, 都需要充沛的农村公共产品及对应的便捷现代物流体系、快捷便利的交通体系等来给予推动。从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本质而言, 乡村建设同样需要立足在城乡交通一体化需要下, 因此对应的作为乡村财政收入提升所需硬件设施, 也应该同期、同步建立并按照浙江美丽农村建设战略推进时, 各个环节的动态变化加以调整。

2 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则优化

针对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 在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 应该从战略设计者的思维优化方面入手, 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优化布局, 实施城乡统筹。

按照乡村地理学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安排需要覆盖到公共设施、人口、城乡产业等多项领域, 深入调查和挖掘乡村现有的田园风光、自然资源、民族风情、传统文化、产业经济、乡土建筑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点, 将历史文化村落和农业社区统一建设成居民就业充分、环境优美整洁、社会文明和谐的节点。

2) 坚持生态绿色发展, 分类指导层层渐进。

绿色生态管理理念应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全程理念。正如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所存在的矛盾, 大力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 美丽乡村建设应该以生态家园建设、生态经济建设为抓手, 立足各村特有的资源和文化优势, 建立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发展战略, 并坚持以宜游、宜业、宜居为建设目标。战略计划的层层推进可有效应对当前建设中过度开发、建设面子工程、急功近利等做法, 以基层组织和村民为主, 邀请村民共同进行战略筹划, 鼓励村民献计献策, 以精品村建设和具有本村特征的特色村居为目标, 科学定位节点村、精品村、景观带的规模和功能, 提升战略规划的品位和品质, 突出村建特色, 串点成线并连线成片, 分类指导、层层渐进、全面推广, 努力建设整体风貌协调、乡土气息浓郁、区域建设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3) 坚持分统结合, 发掘资源创新机制。

当前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即缺乏人本为思想, 政府投入过大, 社会资源被忽视。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的执行在于民众, 引导村民自觉建设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有助于辅助政府改善单一化资金筹划渠道的现状。将农业两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文化礼堂建设、“四边三化”、旅游开发、扶贫开发等工作密切结合起来, 整合企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企业的各界力量, 增强合力、创新机制、强化协调, 汇聚力量, 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3 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优化

1) 重新筹划战略布局, 因地制宜发挥示范效应。

坚持“富设计、富规划、穷建设”的筹划理念, 从村庄整体风貌和建筑布局入手优化, 突破原有规划设计思维和模式, 提升村庄的规划水平。一方面需要调整现有规划设计思维, 以自然环境现状为基础, 以新农村特色建设为目标, 尊重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空间生长机理, 努力营造新旧自然、和谐统一的农村风貌。

因地制宜的进行乡村设计并发挥其示范效应, 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工作也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此外, 在战略布局的重新规划时, 还需要考虑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外延和内涵, 督促各村严格按照建设要求和标准执行, 建设团队方面则使用筛选和验收淘汰机制。

2) 挖掘农村特色文化, 深挖内涵拓展建设思路。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文底蕴深厚、农耕文化多样、山水风光秀奇的优势, 就需要从农村人居环境、农林特色产业处入手, 大力开展村乡整洁活动, 结合村民意愿和财政实际, 在彰显特色因地制宜的理念下, 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可尝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 推动农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并实现旅游跨越发展策略, 这就需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不断挖掘和体现农村特色文化。重视农村传统孝德文化、耕读文化的重建和整理, 丰富乡村建设的传统文化之魂, 深谙乡村建设内涵, 使之成为市民和农民共同的精神宝库。

建设思路的拓展, 并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规划, 由于村庄的整体规划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 因此规划方案编制时, 需要以村庄发展规律和自然环境生态发展规律为基础, 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和利益, 广泛听取相关利益者的意见和建议, 兼顾到村庄近期和远期利益, 突出地方传统特色, 借助环境整治和规划引导使得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生产等共同和谐统一发展。

3) 强化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 建设管理和创新机制并举。

整合资源注重财政支持是美丽乡村建设得以稳步进行的动力。这就需要财政方面优先足额地进行专项建设资金的安排, 实施融资模式来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的注入。努力整合联合公路、农业两区、乡村旅游等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关的资源和资金, 侧重向乡村建设项目方向倾斜, 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注入。相关政策完善方面可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 在基础建设设施方面, 需要考虑农村污水治理、农村住房改造、配套设施完善、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和对应的政策性支持。

此外, 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需要注重村容村貌的规划和治理, 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生活和生产环境, 强化对环境的维护和管理, 另一方面要强化广大干部, 建设责任意识, 重视将当地重点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结合, 利用“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千百工程”等项目, 多方借力, 建立领导小组定期统筹协调, 已形成各方资源及力量的整合合力。为保障管理效果, 可实施村、街道、镇、市多级联动的考核制度, 使用月通报、月考核、月督查、年终考核的方式, 丰富奖惩措施, 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效率。

摘要:根据乡村地理学理论, 介绍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调整设计思维、挖掘特色文化、注重财政支持等策略, 以提升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乡村地理学,乡村建设,城乡规划

参考文献

[1]郭焕成, 郑健雄, 吕伟明.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 2012 (8) :77-79.

美丽的乡村风光 篇8

从现实中看,农村污水、垃圾、化肥、地下水污染等日趋凸显,“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李满园水秀山青”的景象不再。因此,湖北省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千村环境整治”,旨在改变农村“千疮百孔”的污染局面,让无数故乡重新变回“美丽新农村”。

2013年湖北环保世纪行的主题是“千乡万村环保行,共建美丽新农村”。由湖北省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主办的“2013年湖北环保世纪行采访团”,5月8日从武汉出发,赴嘉鱼县、赤壁市、通山县等地调查采访当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乡间环保智慧

细雨蒙蒙中,大巴沿着绿树掩映着的小路驶进了易家堤,村头是一个小型广场,水榭亭台的布局显尽了江南水乡的气质,池中荷叶随风雨飘摇。经介绍,这两三个小型的荷花池并不单纯作景观池用,它们实际是用来净化居民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

“这本身是几个自然堰塘,里面长着荷花,将村民的生活污水引进来后,辅以塘底的净化措施,这样处理过的水就可以排出去了。”咸宁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吴林告诉记者,排出去的水可以循环利用于农田灌溉、生活生产等方面。

广场边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水池,是村民的洗衣池。吴林说,“池里的水都是从人工湿地排出来的。”

易家堤是赤壁市柳山湖镇的一个移民村。1966年,为支援国家重点工程三峡实验坝建设,生活在赤壁城南的几千人口迁至柳山湖。据村民张大伯回忆,易家堤在60年代多为芦苇地,“是穷窝子、虫窝子、水窝子,条条沟里的垃圾吓死人。”

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河里的血吸虫全被“歼灭”,曾经的恶臭水沟变成了可供欣赏的景观塘,家家户户用上了洁净自来水。

相较之下,易家堤村的人工湿地才刚刚开始,而赤壁市芙蓉村已经将人工湿地用于生产废水的处理。通山县的石垅村、上仇村等地都是“大人工湿地+家庭小型湿地”的模式,以保证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赤壁市芙蓉村以家畜养殖为主要产业,除了农户自建的人工湿地,针对大型养殖厂,村里配备了污水处理厂,一套设备花了100多万。负责设计的赤壁市环保局余总工告诉记者:“在处理粪肥的时候,干的做成肥料,液体排入沼气池,在池面种上空心菜。”

“我们不仅要保证地球的绿色,也要关注它的蓝色。”省水利厅副厅长金正鉴呼吁人们也要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染治理。

“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这曾是湖北大多数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自2010年5月起,财政部、环保部与湖北省政府签署“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标志着我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的开始。

对于生活垃圾,很多试点村采用村民集中、垃圾集中收集的办法,“每户一个垃圾桶,每家一个化粪池,每村一个保洁员”,让垃圾集中处理成为常态。

湖北总计投入19亿元,其中中央投入与地方配套各9.5亿元。示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

“环视国内外,环境保护无疑是一块硬骨头,无序发展就是环保的牛鼻子”,负责主持此次环保行活动的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玲表示,“面对未来,要牵着牛鼻子谋发展,再硬的骨头也要啃,过去是被动地啃,今天是主动地啃,要啃出道道。”

企强民富村整洁

“用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是咸宁市嘉鱼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原则。如今,官桥、四邑、净堡和界石等村业已探索出一条“以企带村、村企共建”的新环境,促进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村庄面貌也是焕然一新。

46岁的徐五英一家从几里开外的山区搬到了官桥新村。“现在我们住上宽敞的楼房,喝上了自来水,交通也方便多了,环境也变好了。”徐五英是嘉鱼大屋周、中畈、东头屋等居民点的300移民户之一,花了4、5万购买的这间三室一厅的房子。新村是由田野集团和国土部合建的“迁村腾地”项目,一期项目中,田野集团帮扶资金5621万元。

除了一个官桥新村,田野集团还援建了“一山”、“一水”、“一田”等农业项目。迄今为止,官桥二组、三组等地界上延绵6000多亩的丘陵均种上了油茶,开发特色水产养殖基地2000亩,以形成水产种植、经济林、旅游观光等多层次的产业结构。

与田野集团相隔不远的联乐集团也是当地的明星企业。老板周明炎是潘家湾四邑村人,“小时候家里穷,吃了东家吃西家,现在我有能力了,必须回馈养我的乡亲。”

如今的四邑村,已全部为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路面干净整洁,农家书屋、超市和卫生室完全开放,水电路、天然气和污水处理设施也已配齐。周明炎告诉记者,联乐已经投入5000万建设四邑村,其中有2000万用于化粪池、循环水利用和太阳能路灯设施中。

25岁的柳女士是邻村人,前两年嫁到四邑村,不久后便搬至新村。“120平的房子,花了7.2万,装修已经做好了。”她的丈夫在咸宁温泉打工,问及是否会迁至温泉,她连忙摆手说:“同样大小的房子,在城里得花好几十万呢。”

杭州园林绿化公司总经理张大为是浙江人,最终却把家安在了四邑村。很多和他一样的浙商选择在四邑村投资兴建花卉苗木基地,他们采用“客商+农户”的经营模式,一方面确保了农户收入,另一方面吸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我们把农村的东西安置到了武汉、江西、浙江,甚至海南等地区”。

传统的劳动力外流局面,在净堡村得到了扭转。净堡村是蔬菜、水禽生产大村,被誉为“蔬菜走廊”。每逢播种和收获两个时节,劳动力会很紧张,“村里就在城里找下岗职工来帮忙,并安排专车接送那些‘长期’零时工。”嘉鱼县农办研究员李时才告诉记者。

净堡四组新村由净宝农业公司承建并统一规划,一期工程的24栋楼房由该组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入住。此外,该公司整体承包了赤城湖水面1800亩,进行鱼鸭立体养殖示范;同时,着力发展桂花苗木基地,栽植桂花、樱花和珊瑚朴等花木共计30多万株。

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这些年来,咸宁市多个农村地区摒弃了“穿衣戴帽”的简单做法,除了建几栋楼,修几条路,政府、企业和农户将农业产业化放在重要位置,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

“村企共建”的发展模式有效弥补了政府投入的不足,促进了农村资源的节约、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加,更有效地减少了农村环境污染,让农村回归到宜居的水平。

当然,在农村环保的过程中,监管机制或个人环保意识都有待提高。咸宁市环保局局长王用新在采访中说:“保护农村生态和城市工业污染不向农村拓展,根本的是改变千百年以来农民的生活观念。”

湖北环保世纪行活动自1993年开始,今年已是第21届。此次环保世纪行围绕农村环境整治展开,针对农村的水生态文明保护、生活污染治理、种养殖污染防治等问题,将农村环保与改善人居环境、美丽湖北建设相结合,以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

初中写景作文:美丽的乡村风光 篇9

今天,妈妈为了要让体验田园的风景,送我到了乡下姥姥家。

来到姥姥家前,我一下车就看到姥姥院子里有一棵参天大树,这棵树枝叶茂密,看起来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树下有一张桌子,桌子旁边放着几把椅子,这个桌子是姥姥他们在休闲的时间下象棋、打扑克、打麻将。院子里有一只大公鸡,这只大公鸡昂首挺胸,好像一只打了胜仗的大将军,头上有一只像血一样红的鸡冠,一只大公鸡在我旁边“喔喔”地叫了几声,一只母鸡也“咯咯”地叫了几声,原来这只大公鸡是在邀请老母鸡带着它的孩子们来吃食物。

姥姥家的门前有一座池塘。池塘里种满了莲藕,水面有许多荷叶,这些荷叶,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出水老高,有的卷着卷儿。那高高挺立的,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张开的舞裙;那浮在水面上的,又好似一个碧玉盘。在翠绿的荷叶丛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那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堰塘里还有许多青蛙。有的在荷叶间跳来跳去,好像在和伙伴们玩跳远;有的青蛙趴在荷叶上一动也不动,好像在玩木头人;有的青蛙在水里游来游去,好像在和伙伴们举行游泳比赛。水上的鸭子,有的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好像在和大家比赛;有的鸭子一会在水里,一会在水面,好像在和大家玩捉迷藏;有的两三只鸭子手牵着手,肩挨着肩,好像在一起说悄悄话。水里有很多鱼。有的小鱼在水面飞快地划过去,好像一艘潜水艇;有的小鱼在水草间穿来穿去,好像在躲着大家独自玩耍;有的小鱼在水里一动不动好像在和同伴们玩耐力游戏。

姥家的后面有一片菜园。菜园中的大白菜整齐有序地种在菜园里,好像是一排排正在等待检验的士兵。在白菜旁有几排丝瓜架,架上开着一些黄色的花,丝瓜摸上去硬邦邦的,把手拿起来一看,手上沾满了白粉。架子旁边有一些草莓,我摘了一个吃,嘴里觉得又甜又酸。

姥姥家的右边有一片梯田,上面开着梨花金黄色的油菜花,梯田就像一片金黄色的海洋,美丽的蝴蝶在金黄的海洋中翩翩起舞,蜜蜂在匆忙地采蜜。

在姥姥家的左边有一个牲畜圈,小猪黑白相间,鼻子圆圆的,尾巴卷卷地像一个小弹簧。牛在自由自在地吃着草,羊的毛发雪白雪白的,像一朵白云。

描绘乡村的的美景:乡村风光 篇10

我们生活的城市,充满了喧嚣和浮躁。当我们一步一步走入乡村,这些感觉也渐渐地消失。

到了乡村,就有一种进入童话世界的感觉。小鸟在这里“叽叽喳喳”地唱歌,从来都不觉得疲倦,跟着小鸟的歌声,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童话世界”里。

几座翠绿的山肩并着肩、手拉着手围绕着这里,仿佛是一个老爷爷不言不语地一直注视着你;不远处的田地里,农民正在辛勤劳作,仿佛永远不知疲倦地呵护着这片土地;瞧!鱼塘边的翠鸟正在享用美味的午餐,仿佛这乡村是那极乐世界!

在小河边走走,日光穿过树叶透射在水面上,微风吹过,显得波光粼粼,不时还有鱼儿跃出水面,仿佛在向我们问好。

“绿遍山原白满川”描写乡村最合适不过了。远处的山上满是绿树,近处也是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田地。这些构成了乡村一道具有特色的风景。

乡村里的每个家庭都要养鸡养鸭,我的老家就有一大群鸡和鸭。它们整天“叽叽嘎嘎,叽叽嘎嘎”,好不快活!

乡村里的人们好像都无忧无虑,过得很快活。对比一下我们生活的城市,你会发现许多不同的地方,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景物。

夜深了,辛苦了

作者:吴明熹

美丽的乡村革命 篇11

白墙黛瓦、翠竹红花,即使在初冬,红山湾村也美得让人流连。这样的景致,让记者有刹那的恍惚:这是北方的农村么?且还是藏在山区里的北方农村?

红山湾村是山东临沂费县的一个小乡村,136户人家依山建房,错落而居。在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实施前,在村里走一圈,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再加上路边沤得灰暗的一堆一堆的柴禾垛,整个就是一张眉头紧锁的脸,谁看了心中都不免生出晦气。

不止红山湾村,这几乎是北方农村的普遍景象。然而,“乡村文明行动”实施后,尤其是“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开始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临沂妇联喊出了“美丽村庄”建设的口号,将“新农村新生活”培训作为推进“美在农家”活动的有效载体,号召“四分开、四改造、四收纳、庭院四化”,即客厅、卧室、餐厅、厨房分开,改水、改灶、改厕、改圈,实行农资、粮食、食物、衣物分别收纳,实行庭院净化、硬化、绿化、美化。刚开始进行得很不易,市、县、乡三级妇联干部联动,进村入户,带头宣讲,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妇女搞改造。市妇联主席相启荣至今仍记得首次入户指导时的情景:进到院子里,羊粪蛋子滚一地,走进屋里,油腻腻的茶几上摆着待洗的碗,碗沿上趴着黑黢黢的苍蝇,沙发上凌乱地堆着不知干净与否的衣服;卧室里铺盖卷成一团,皱巴巴的衣服扔得到处都是……委婉说几句,人家根本不以为然。那就下手帮忙打扫吧,一次不行两次,次数多了,主人也就不好意思了。其实,每个妇女都有把家变整洁的能力,只是长期的生活习惯不好改而已。

谁不向往好的生活环境呢?改出了样板,邻居都跟着学。衣服挂得整整齐齐,锅台擦得锃光瓦亮,谁家种了棵稀罕的花草,邻居也都争先恐后地去要种子。家里的环境好了,心情也好了,大伙儿还主动组建了“巾帼护绿队”,绿化房前屋后,维护村庄环境,街道美起来了,广场美起来了,整个村庄都靓起来了。

费县小南峪村的贾大姐家是不折不扣的石头房,房子不宽,院子不大,可是干净利落,井然有序。婆婆拉着记者看这看那,乐得合不拢嘴:“俺这媳妇就是利索,什么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看着就舒心。”贾大姐的丈夫老郭外出打工回来,看着大变样的家,吃了一惊,看着媳妇连说“不一样,不一样了”。家里变美了,家庭关系也和谐了,一家人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心齐过。

而这,也不过是齐鲁大地正在发生的美丽蜕变的小小一角。“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自2013年开始,截至2014年11月底,累计举办培训班7271场次,培训群众189万人,带来的改变远不只这些。仅临沂,就涌现出国家级“美丽乡村”5个,沂南竹泉村还被评为“2014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在潍坊,甚至形成了“百万妇女进讲堂,人人学习提素养”的生动局面,在同一课堂里,常见同时参加培训的母女、婆媳;在东营,“妇女想致富,妇联帮你选项目”被叫响,全市农村妇女掀起了创业热潮……

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与实践 篇12

一、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概念和内涵

美丽乡村是我国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策略。这是一种综合、全面统领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指农村拥有美丽的外壳, 更为主要的是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并切实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自然, 创建生态美

村落一般产生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 集多种自然因素为一体, 包括山、水、宅、田、植物等。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且受工业污染的程度小。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应立足于当前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条件, 做到有特色、有风格、有品位,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2. 重视卫生整治, 创造环境美

卫生整治工作是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 包括对村庄环境卫生的清洁、建立长效的保洁机制, 有专人负责公共场所的保洁、对村民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收集, 并有专人定时定点将垃圾进行清运等。通过卫生整治工作, 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3. 合理规划住房建设, 创造建筑美

住房是乡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住房建筑布局合理与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村民的空间感受和村庄的外在形象。因此, 在建设美丽乡村时, 应十分注重住房建设的规划, 做到与当地的文化、现状相协调, 并凸显出地方特色。

4. 合理设置产业布局, 创造生活美

生活离不开生产, 而乡村景观又是乡村生活的外在体现, 乡村景观和产业布局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若乡村景观脱离生产, 则成为一种“空洞”的景观。因此, 在进行乡村产业规划布局时, 应立足于实际生活, 善于利用土地流转进行土地整合, 以达到发展集体经济的目的。

5. 宣扬传统文化, 创造地方美

国家近年来十分注重乡村文化事业建设, 并不断加大对乡村文化事业的投入。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乡村文化事业建设。总结乡村文化事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包括弘扬传统文化, 凸显乡土特色习俗, 保护具有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等。在宣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使村民对自身文化感受有归属感和满足感。

二、新时代美丽乡村的规划理念

1. 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传统建筑的规划理念

在对我国多个省份村庄的调查发现, 很多村民, 包括村干部, 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对村中的现代化洋楼十分钟爱, 认为是上档次、高端、有面子。而对于本地的传统住宅建筑则表现出不屑、轻视的态度, 认为是落后、过时的表现。而一些规划者为了表现出顺应民意, 对传统的住宅用房进行拆除, 并按照统一风格建设新的住房, 以体现建筑整体之美。加上建造一座新的住房远比修缮一座老房子省时省力, 因此, 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拆除老住房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据调查, 在改革开放30多年间,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这也使我国的传统建筑遭受极大的破坏。例如, 广州的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在2010年被改建成夜总会, 虽然之后被强制停业, 但布局已难以恢复如初。又如海珠区沥窖村的玉溪大宗祠, 拥有400多年的历史, 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祠堂之一。但于2009年被曝遭到开发商的违法偷拆。类似这种现象在我国各地屡见不鲜。与城市相比, 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很多传统的民居建筑也因此被保存下来。为保护这些传统文化的代表事物, 避免重蹈城市建设中对传统建筑破坏的覆辙。乡村规划者应转变原有的规划理念, 注重保留具有价值的传统老建筑, 以体现出乡村的文化传承。如定期修缮老建筑, 保留其原有的外观和结构, 发掘其内在的文化价值。

2. 坚持以村民为主体的规划理念, 建立新型的乡村规划模式

韩国是倡导“新村运动”较早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 ,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成功实现了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并因此成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农村建设的模范。我国当前的乡村情况与韩国20世纪70年代的情况相似: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工农发展不平衡, 直接导致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距拉大, 社会矛盾加大。而两国都存在相似的内在条件, 如人多地少, 资源相对贫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基础薄弱等。另外, 虽然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 但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政府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模式十分相似, 因此, 我国可学习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

分析韩国的“新村运动”, 最早是由政府主导开展, 后发现“官主导”存在很大弊端, 难以真正调动农民的建设积极性。后来转变为政府与民间协同主导, 即“官民一体”的模式, 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此, 我国也可借鉴这一规划模式, 即由政府规划主导, 以村民作为主体的模式。例如, 广东某村建立“官民一体”的新型乡村规划模式, 并从两个方面体现了这一模式的优势。一是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前, 采取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 收集村民对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或想法, 以从实际出发, 切实满足村民的需要为主要目的, 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以群众为主体的规划模式。二是规划部门了解到该村在产权上存在宗族管理的情况, 为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产权纠纷的问题, 在规划前将规划范围内的产权信息进行整理, 制作成表格并有详细备注。必要时还采取了村民大会的传统形式解决产权问题, 有效减少了产权纠纷的现象。

3. 美丽乡村背景下的规划设计实践

广东某村按照上述理念进行美丽乡村规划实践, 并通过实践取得了很大成果。现对该村的规划实践进行简要分析。 (1) 空间环境规划:在项目规划前, 对该组村民进行走访和调查, 主要针对是否需要设置家禽饲养空间、车库空间问题。调查发现有90%的村民表示需要设置。规划设计尊重民意, 选择有车库和家禽饲养空间的户型。为使每户有车道入户, 对于现有的道路系统进行了较大调整, 将一些住房阻塞的节点打通。另外, 考虑到饲养家禽会产生臭味, 影响村容村貌, 因此, 设置家禽饲养空间时宜将其设在后院。从而满足了村民对家禽的饲养需要, 也不会影响道路景观; (2) 住房建设规划:规划前对该村现有的住房进行勘察和分析, 并分为保护住宅、拆迁住宅、装饰住宅三种类型。保护住宅主要是指该村风貌保护较好的客家特色住宅, 对其进行修缮和保护;拆迁住宅则是指对于破损严重或无人居住的土坯房或泥砖房进行改建或新建。装饰住宅是指对一些砖混住宅以及框架较好的住宅进行相应的修缮和立面装饰。针对这三类不同住宅的规划方式, 也提出了有差别的建筑风貌导则。对于保护性住宅、装饰住宅, 由于其已有一定的构架基础, 因此, 在规划改造时以细节调整为主;对于拆迁住宅则需要一套较为完整的控制导则。但都是以体现客家乡村建筑特色为主要目的。经过以上规划后, 该村的生态环境良好, 住宅建筑较为整齐且有客家特色住宅建筑, 更增添了村庄的内涵和魅力。现该村人均年收入达到6100元, 经济水平也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结语

迷人的乡村风光作文 篇13

乡村,最独特的是田。记得那是个春天,我来到乡村,远远就望见了一片绿绿的“海洋”,还有几头牛在耕地,不时地发出“哞――哞――”的叫声,那叫声唤醒了太阳公公,使太阳公公像负着重荷似的爬上了天空,一切都醒了,人们开始工作了!四、五月份,是插秧最好的时令。只见那勤劳质朴的农民伯伯们正个个弯着腰,头戴大斗笠,身披绿蓑衣,拿着一把秧苗,奋力地将其插入田中。见到眼前的一幕,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田埂上,种着几株蚕豆。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结出了小指头那样大的豆荚。有些豆荚扁扁的,是没成熟吧!有些豆荚十分饱胀,好像一不小心就会爆裂似的;还有些豆荚形状稀奇古怪,也不知是什么……沿着田埂往里走,一头清澈见底的小溪映入眼帘:三五成群的小鸭小鹅在水中洗澡、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几个小伙伴在溪中嬉戏,打水仗、捉鱼虾……其乐融融。他们脸上布满了笑容,嘴上也哼着小曲儿。比那在城市中的游泳馆里游泳,感觉可要好许多!这简直是个天然的游泳馆!

深处,有几座又高又大的山,山那样高,高的深入云层!山那样大,大得将整个乡村围了起来!山那样……山坡上开满了映山红,火红的、雪白的、淡粉的……五彩缤纷,花香袭人;山坡的另一旁种着桃花儿,它害羞的露出了笑脸,揭开了那神秘的面纱;诸多不知名的小花也争先恐后地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前面是一大片竹林,春雨过后,那儿就会有许许多多鲜嫩多汁的笋,成群结队地从土壤里钻出脑袋。

写乡村风光的作文 篇14

老家的夏天是最美的,奶奶的小菜园里豆角长满了架子,番茄醉红了脸,小葫芦个个挺着将军肚在随风跳舞,南瓜秧静静地躺在地上,一抹抹艳黄色的丝瓜花,就像一个个黄色的小喇叭,正鼓足了劲比赛谁吹得最响呢?丝瓜秧则高高地爬上了墙头,只要它愿意,哪怕爬上天也没有人管它......回到家的我和姐姐,就像鱼儿回到了大海,不知疲倦地院子里快乐地跑过来,跑过去,欢声笑语洒满一地。

太阳快要落山了,酷热的天气终于有了一丝丝凉意。于是就缠着老家的哥哥带我们到村外的池塘想去看看稀罕。池塘就在村子的东边,是以前修206省道时留下的大水坑,后来被村里的能人改成了池塘,在里面养起了老鳖。我们今天来就是想看看老鳖长什么样?哥哥带着我们,轻车熟路,径直来到了池塘。远远地就看到三五只黑色的圆家伙正浮出水面在滑动着四肢,看到我们这几个不速之客,又头一扭钻进了深深的水里,还不停地往外吐着水泡。不远处的水塘边,一道长长的大网露出绿色的网绳,还在不停地晃动着,我惊奇地看到一只大螃蟹爬上了网。知道我们的来意后,旁边正弯着腰在割青草的中年叔叔就答应给我们逮老鳖。只见他几个箭步,就冲到了刚才的绿绳处,用力一拉,收起了长长地渔网,仔细地倒出了一只腿上长毛,坚硬的外壳上还布满了尖尖细刺的大螃蟹。中年叔叔隔着老远就把大螃蟹扔到了我们面前,落在地上的.大螃蟹仍高高地举着它的“大钳子”,像是要向我们发起进攻。接着又扔来一只通体又黑又短,两只蟹鳌却很肥大的当地大龙虾,我和姐姐开心极了,一直拎着装有蟹和虾的绿桶,到处炫耀。只可惜因为天太晚没有看到老鳖。

夜幕降临了,村外的田野里到处都是一闪一闪的小灯光在飞来飞去。我知道,这是萤火虫正提着它们的小灯笼在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舞会呢?夜色中,它们快活地飞过来,飞过去,好像是在尽情舒展着自己的舞姿。突然我就对这些发着光的“小灯笼”有了兴趣,想抓一只来“研究”,不过这些小虫子都长着翅膀,怕是捉不到了。谁知路边的玉米地里一直有微弱的绿光在闪烁。我轻轻的把玉米拉弯了腰,心想萤火虫也一定会飞走了吧?谁知萤火虫一直在玉米顶端的胡须里闪烁。我用手轻轻一抓,嘿,竟然抓到了一只萤火虫!我是从来没有见过萤火虫的,透过指缝,萤火虫依然在闪烁着蓝光。我们小心翼翼地把萤火虫装进了带来的瓶子里。姐姐也看准了一簇花丛中闪烁着的光点,轻轻的双手一合,嘿,又捉到一只。姐姐直接把虫子和花一起从花枝上采了下来,再小心的装进了瓶子里。没想到这里竟然闪烁游走着这么多的萤火虫!整个夜晚,我们乐此不疲地捉着萤火虫,心中满满地全是快乐。

上一篇:篆刻艺术展申请下一篇:那些触碰心灵的奥斯卡电影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