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学生

2024-04-23

善待学生(通用10篇)

善待学生 篇1

王会玲

国庆节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尝到了教育的甜头。那是这样的 一节课。

那是七年级二班的音乐课,师生互相问过好后,孩子们坐了下来。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发现秦永飞同学两眼空洞,神思似乎飞去了远方。这个同学学习和纪律都不太好,他语、数、英三科成绩加起来还不够一百分,也因为这样,所以没有人愿意跟他玩。看着他那张发呆的脸,我不由得想,他应该很不快乐吧,现在的独生子女其实很孤独,很渴求友谊和平等的尊重。我决心拉他一把。

回过神的时候,我微笑着说:“今天老师要表扬你们,排队进课室的时候特别安静,坐也坐得特别端正,你们看看,某某同学坐得多好呀!”同学们的眼光刷的一下都集中在张俊身上了,他有点慌神,腰条件反射地挺得更直了,我对他翘了翘大拇指,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那一节课上的是舒伯特的《摇篮曲》。我先放了一段弦乐版的《摇篮曲》,让学生边听边想象:“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什么?”放音乐的时候我注意看了一下某某,发现他的眼睛扑闪扑闪的,似乎在边听边思考。放完音乐之后,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张俊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起来回答问题,老实说我对他的回答不抱有太大的期望。他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刚。。刚开头的地方有。有湖水的波纹,然后。。然后风,风是轻轻的,天上还飘着几朵白云”我

惊异地看着他,课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也想不到这么美的句子居然是出自张俊同学的口中。这首乐曲的开头3432121,旋律线就是小波浪线,而在器乐曲的中间部分,小提琴在上方拉出了飘逸的高音,不正像天上的白云嘛!我有点激动地说:“你能不能把你想象的画到黑板上?”他点点头,走到黑板前画起画来,画波浪线的时候他还特别选了蓝色的粉笔,不一会,湖水,白云都画出来了。我在旁边提示他,你觉得刚才音乐表现的是夜晚还是白天?他想了想,又画了一弯月亮。“他画得美吗?”我大声问孩子们,全班异口同声地说“美!”我带头给永飞鼓掌起来,他在全班的掌声中满脸欢欣地坐下来。我接着问同学们:“小宝宝就在这样美的环境中睡觉觉,舒服吗?假如我们在旁边,我们说话或者唱歌应该怎么去做?“应该轻轻地说话轻轻地唱”。某某没等大家回答就立刻抢着说,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

在接下来的上课过程中,他多次举手,虽然他的回答并不是每一次都正确,但我却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主动和自信,而那双刚才还失去光彩的眼睛,此刻充满了灵气。

下课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我发现了咱们班有个同学原来是很有音乐想象力的,你们说是谁呀?”大家都指着张俊。我微笑着地看着他说:“你今天表现很棒,继续加油哦!”永飞脸都红了,听音乐离开课室的时候,我看到他是连蹦带跳地跑出去的。

下课后我感慨万千,自己不过是很轻松地表扬了几句,就让某某从冬眠状态一下子感受到欣欣向荣的春天。而他也让我懂得,在音乐

课堂教学中,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夸奖的话语,对于学生来讲,都是莫大的鼓励,能自然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要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我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他只用几把糖几句话,就感化了一个打架的孩子,让他痛哭流涕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周弘,中国一位普通的爸爸,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勒,让她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留美硕士。他成功靠的是什么?就是通过赏识教育!我知道,在以后的音乐课里,张俊可能还会神游太虚,教育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成功,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路何其慢慢兮,但我会时刻提醒自己,爱孩子,赏识孩子。因为赏识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它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它信心的源泉。

最后,我引用周弘先生的一段话结束我的演讲: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生命权,我们要懂得尊重;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我们要懂得信任;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与众不同之处,我们要懂得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有长处、闪光点,我们要懂得热情激励;每一个孩子都有短处,都有缺点,我们要懂得耐心和宽容;每一个孩子都免不了会犯错误,我们要懂得友情提醒。

手机:***

善待学生 篇2

事情似乎就算过去了, 但我又想起了学校里经常会看到的一幕:学生在校学习不认真, 或考试不好, 或家庭作业不完成, 或同学之间嬉闹弄伤了, 我们的老师会通知家长来校, 学生惶恐, 家长着急。再加上个别老师往往做法简单, 家长来了一并受到数落, 家长为了孩子也只是忍气吞声, 回家少不了对孩子一顿教训, 甚至拳脚相加。

但是我们知道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 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服务, 老师要服务于学生, 服务于家长。他们的权益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因此, 我们应该善待学生, 善待家长, 将家长作为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学生是学校的灵魂, 我们要保证学校的活力, 就必须善待学生, 他们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目标, 他们的发展就是我们的追求, 他们的成长就是我们教育的真谛。作为教师, 我们最大的幸福就是感受孩子的美, 并帮助孩子们创造美、审视美、感觉美。因此, 我们的老师要做到:

一要善待学生的不成熟。作为教师, 尤其是小学教师, 面对还没有完全独立能力的小学生, 我们必须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 如妈妈般地关怀、关心学生, 要关注学生在校的每一个细节, 要如朋友般地倾听他们心中的烦恼, 甚至恐惧, 要如师长般地关爱他们的成长, 引导他们的发展, 善待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心灵的不成熟和情绪的多变起伏。

二要善待学生的不完美。教师必须有一颗宽容的心, 我认为:包容瑕疵也是一种美。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得到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 但他并不感到满足, 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 他想:若能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 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于是, 他就下狠心, 削去珍珠的表皮, 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第二层, 原以为这下可以把斑点去掉了, 殊不知斑点仍然存在。他削去了一层又一层, 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 珍珠也不复存在了。那个人心痛不已, 由此一病不起。临终前, 他无比懊悔地对人们说, 若当时我不去计较那个斑点, 现在我的手里还攥着一颗美丽的珍珠啊!

真正的幸福其实不是让我们冒着背负终身之憾的危险, 去刻意剔除对方身上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瑕疵, 而是要我们把握好自己手里的那一颗实实在在的珍珠, 学会包容和珍惜。

三要善待学生的曲线成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留下的成长脚印有深有浅、有直有斜, 甚至会让你看到某阶段的一小弯或一大弯。但这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轨迹, 就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我们没有权利去剥夺他们的亲身体验, 没有权利去一意孤行地把他们的成长曲线拉直, 而要善待这些曲折, 点亮他们的心烛, 让他们感悟并在以后的成长中少些曲折。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生中从未犯错的人是找不到的。更何况他们都还是个孩子, 作为教师要正确对待班里常犯错误的学生, 抓住教育契机及时表扬和鼓励, 并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 以触动他们的心灵, 达到思想感情的转化, 让学生在知错改错的过程中, 自我认识, 自我提高, 自我发展。

善待学生热爱学生 篇3

后进生的表现往往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不少烦恼,牵制了教师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务必在转化工作中把爱和教育、理想和引导、尊重和要求辩证统一起来,在他们出现错误时,冷静处理,让他们明白事理。

我定期在班会活动中和同学们交心,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启发教育后进生,给他们自信。许富贵人四年级刚一个月,经常打架、迟到、不交作业、上课睡觉……总之是小毛病不断,大毛病也犯。这样下去,他容易走向极端。我认真地观察发现他也有不少优点:乐于助人,好打抱不平,特别关心集体。他犯错误往往是缺乏自觉性和自控力,有时犯的错误还是由于“讲义气”而方法不当造成。于是我找他谈话,首先肯定了他的优点,接着因势利导教育他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刻苦学习,一段时间后进步较大。学校开运动会他参加了1500米长跑,我组织学生为他呐喊助威,鼓励他奋勇拼搏,终于取得好成绩。我特意表扬了他,从此他振奋起来,组织纪律也增强了,且时常做好事,就象换了一个人似的。

善待学生,就是不要用固定的眼光去看问题较多的学生,要用像欣赏品学兼优的学生一样的目光去欣赏他的优点,肯定他的闪光处,这样,师生关系就非常融洽。

一次座谈会上,我了解到多数后进生有自卑感,觉得老师对他们没有对优等生态度好。每次上课,有一个学生总是郁郁不欢、沉默寡言,很少回答问题,眼睛总是游离于书本之外。经了解,他的父母离婚了,父母都离开了家,他便跟着无经济来源的爷爷奶奶生活,交不起学费。家庭因素导致了严重的思想负担,同学瞧不起,学习跟不上,时常遭同学的欺负、教师的训斥。得知这一情况后,我携同学们的力量关心他,使他得到了温暖,慢慢地他的学习上去了,性格也开朗了。

了解学生是一个班主任进行班级教育的必要环节,班主任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向,才能有效地做好班级教育工作。

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我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调皮生江爱辉在本年级鼎鼎有名,他令所有教师感到头疼——上课不认真听讲,不交作业,迟到,甚至旷课。我对他采取的方法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每逢他犯了错误,不是给予批评,而是伸出温暖的手。

一次上课前,我发现唐晖与别人换了座位且正在与别人说话。因怕影响大家上课,我便以眨眼提示,谁知他说话的声音反而提高了。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晓之以理,他渐渐地体味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便说出了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原因:以前一次考试时因为粗心失利,自己便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谁知结果又不理想,并遭到老师的批评,终于丧失自信,不再认真学习,变成了一个后进生。找到原因后,我便和他谈好一起做个实验。首先,让他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在听讲过程中,清除以前所有的不良习惯:开小差、睡觉、说话等。然后,就这节课专门出一份试题,对本课内容进行测试。最后,总结表扬。公布测试成绩时,他看了分数后不敢相信是自己的,因为他很少及格,而这次将近满分。对他的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让他知道自己能行,找回了自信心。

善待学生的错误 篇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更新:2010-4-2

阅读:

栏目:班主任论文 善待学生的错误 来源自 3 e d u 教育网

[摘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的学生是未成年人,更不可能不犯错误。善待、宽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仅是人性的需要,亦是我们教育中永远有效的法宝。善待学生的错误是理解与尊重;善待学生的以其长补其短;善待学生的错误是爱心的凸献。

[关键词]: 善待;学生;错误

一、面对犯错误的两种不同态度。

古人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生在世,有谁能不犯错呢,即使是圣人也是无法逃避的,可以说犯错误是人生的一种必然。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不能够改过。我们都知道犯错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无意过失的即失误,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我们的学生一般属于失误。要说谁失误最多,恐怕要数科学家了。试问:哪一项科研成果不是经过了几百次,几千次甚至几万次的失败才取得?我们的学生本就是需要我们去教育、引导的未成年人,他们更不能避免犯错误。而且他们所犯错误或许是出于好奇心;或许是对事物的不了解;或许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对犯了错的学生如何教育?是采取赏罚分明中的“罚”还是孰视无睹、置之不理等他们自我发现?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管理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总觉得学生犯罪是“大逆不道”,是不可饶恕的,在处理学生时喜欢树立“典型”,杀鸡儆猴,总试图用最严厉的处罚来警戒犯类似错误的学生。但是效果却并不想想,而且更为严重是这样反而会引发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因此“有错必罚”并不是教育犯错学生的理想方法。那么采取不理不采的方法又会如何?由于我们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他们不能完全分辩是是非非,他们很多时候错了但却不知道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对他们的错误如不及时加以教育纠正,只会使他们错后再错、错上加错,养成不好的习惯。因此采用不理不采、自生自来的方法对待学生的错误也是不妥当的。

二、善待犯错的学生!

那如何教育犯了错误的学生?我的态度是善待他们。在这里我要借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立场,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得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善待学生的错误是理解学生、爱学生的表现。善待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的教育力量往往超出我们的现象。懂得善待的人,才懂得人生,懂得快乐。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以成方圆”,学校管理肯定是少不了一定的规章制度,但管理的制度更需要渗透一种人性化的宽容思想。善待学生的错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季娜私自摘下校园里最美的花朵,班主任发现后,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而是亲切地询问原因。季娜望着老师诚实地说;“我祖母病得很厉害,我想摘一朵花放在她的床头安慰她„„”说着眼里泪水汪汪。这时候老师很受感动地说:“季娜,再摘三朵吧,两朵送给你的父母,谢谢他们培养了一个善良的人;一朵送给你,为了你有这样一颗善良的心。”

季娜摘花这一行为是错误的,但错误的背后又折射出人性的熠熠光芒。面对这一错误,班主任没有咄咄逼人的震怒,草率鲁莽的训斥,主观臆断的批评。否则,他就要把一颗美丽善良的心灵否定了,扼杀了。季娜的泪水表明了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班主任没有就此了事,随即挖掘季娜错误中的闪光点,让季娜再摘三朵花。班主任的亲切话语,化解了她心中的不安和恐惧。短短几句话,饱含着对季娜错误善意的批评和对她善良心灵的赞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双重教育效果。学生年龄小,是非观念淡薄,有时不能明辨真与假,区分美与丑,判断善与恶。但每个学生的潜意识里都有做好人的愿望。我们要借鉴陶行知“四块糖”的育人艺术,学会宽容善待,给予理解。因为,一种良言能化解一种危机,一场矛盾;一番恶语能激发一种矛盾,毁灭一个人才。

我班里有一个很调皮的男生叫周林鑫,一天他趁晚自习的时候偷换别班同学的轮胎。两天后事情败露。于是,大部分老师认为此事性质恶劣,应该“严惩”。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却另有想法,倒不是偏袒,而是觉得应该从爱护帮助的角度出发,谨慎处理。于是,我找到周林鑫,首先捕捉到他错误背后 的“美丽”,表扬他偷换车轱辘动作娴熟,技术高超,而且深为那位同学着想,把其自行车安装好不致于因自行车毁坏无法回家,心地很 善良。然后,再和风细雨地帮助他认识到事情的错误和产生的后果,用情感和赏识拨动他的心弦。周林鑫听后,流下激动的泪水,悔恨不已,不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表示要汲取教训把聪明才智用到学习和关心他人上面去。?第二天,我发现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守纪律,上课听得非常认真,课间主动把教室里的桌椅板凳排得整整齐齐。我及时地表扬了他。此后,他不断进步,成了我的得力助手。

三、怎样善待学生的错误?

首先,善待学生的错误就是要帮助犯了错误的学生。

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尊重他的人格与自尊心,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引导他和帮助他。去体验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泄气的心情,去感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失误,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我们知道,在任何班级中 , 学生总有好、中、差之分,有些教师对好学生则尊重、偏爱,对这些学生犯错误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对差生则嫌弃、厌恶,一旦他们犯错误则骂个狗血喷头,不堪入耳。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心这一敏感的角落,轻者,使这些学生越发失去自信,产生自卑,不求上进;重者,则会使这些学生对教师产生怨恨和抵触造成师生间矛盾。所以批评学生,要注意一事一批,学生犯了错,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不要轻易地将学生以往的错误联系起来。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出错的学生,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批评学生,评语要准确,恰如其分。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悦诚服、欣然接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批评教育后要?关注改正错误的情况,防止坐失良机。批评的目的是促其改正错误,所以批评结束不等于万事大吉,而要进行有意识的观察、辅导、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但也由于他们成熟度低,自觉性不强,难免会时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对于学生的错误,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对于学生的犯错,要采取“理”与“情”相结合的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所谓“理”就是要使学生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是什么,为什么要受到批评。所谓“情”就是要用情感去教导学生。但除了教育以外,还要有适当的处理措施,因而让学生用做好事来弥补错误,成了班上的一条规矩。根据学生犯错误的原因,要求其进行不同形式的补救。如自习课上讲话的,就让他在班会课前给大家讲个故事;不交作业的,那么就请为班上的同学推荐一篇好文章,并说明推荐的理由;打了架的同学,要一起合作,给班组织、设计、主持一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明白班集体是大家的,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谁都应该尽全力去保护我们的“家”。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就会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宽容。“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其次,善待学生的错误就是挖掘其积极健康的东西,用长其“善”的方法,救其“失”。

一位同学,平时有一个怪癖,常带着小刀在树木花枝上刻这刻那。为此,班主任不知说过他多少遍。有次家访,班主任赵老师想跟家长谈谈这件事,无意中听他妈讲,他在家一有空就学着搞嫁接、植物栽培,还指点老师看他嫁接成功的几种植物—仙人球上竟插活了几种花卉。老师眼前一亮,想不到他有这般本事。联系他平时的怪癖,赵老师重新调整了教育方式,肯定了他在嫁接方面的长处,同时指出不可随便在小树上刻画,并让他试验在班里的仙人球上嫁接菊花,他很快就改掉了原有的毛病。此例给我们一大警示:有些有“毛病”的学生说不定正是他创造力的凸现不可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应长其“善”救其“失”。

第三、善待学生的错误就是理解、尊重、信任学生。

善待学生的错误是用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大凡有卓识的教育家,优秀的老师都积极主张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辱骂学生,而要善于激励学生、唤醒学生、鼓舞学生,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一位当代的知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这是切断后进生源的重要手段。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给他们以尊重和信任的时候,才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爱。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还要倾情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长,学要学会运用宽容、理解善待学生的不足和错误,多给他们机会,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让学生通过自尊心得到尊重和满足来产生认识并改正不足的动力。从而达到“我给你自信,你给我成功”的目的。人都会犯错误,更 何况孩子。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我们应该以一颗慈爱的心善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多给他们机会,引导他们走向成功。教育的核心是爱。学生的错误虽然是幼稚的,可笑的,却往往又是美丽的,闪烁着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火花。因此,我们要善待学生美丽的错误,千万别用成人的眼光去抹杀学生做好人的愿望。最后借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浅谈从人的心理需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

发布时间:2009-11-23 来源: 作者:周小芳 我要评论:(0)字体:【小】【中】【大】

关于人的需要,许多学者进行了专门的阐述和研究。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他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形成金字塔的状态,即最底层是生理需要,表现为人们需要食物、饮料、住所、睡眠和氧气等。在此之上是安全需要,表现为对秩序、稳定和保护,远离恐惧和混乱,避免惊吓、害怕和不测之事。再之上是归属和爱的需要,追求与他人建立友情、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在群体或家庭中。最上层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个体渴望获得能力、成就、自由,渴望威信、承认、名誉和赏识等。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是个体成长、发展和挖掘潜能的心理需要。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向较高层次的需求发展。他对人类需要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看待学生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心理需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需要,如得不到满足,会造成心理的不平衡并产生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心理需要主要包括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尊的需要等。

所谓犯错误的学生就是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不小心犯的错误,每个人都会犯的),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轻则不良行为、不好的学习习惯等,重则如打架闹事,迟到早退,逃课上网,考试作弊等行为。这些学生往往也可称为问题学生,他们并非自己想这样犯错,他们的不良行为与早期家庭教育、学校环境、人际关系、教育理念、认知偏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请看如下情景或现象:

情景一:学校政教处办公室,几个学生站在办公室里,有的低着头、有的脸上写满了愤怒、有的站着写着什么„„各种姿态应有尽有。当然,这些学生不用说都是违犯了较严重的校纪校规,被叫到政教处接受批评或训斥或教育。

情景二:还是政教处,三个学生站在办公室里,其中有一个站在一位老师办公桌旁边在写着检查。环顾四周,看见了一张空凳子,把这张凳子拿到站着写检查的学生身后并对他说:“坐下来写吧,好好地把事情的经过及自己的认识写清楚„„”,还没等我把话讲完,这位老师就对我说:“你不要管,谁叫他犯错误的„„”.以上情景对于学校或班主任或一般老师来说,学生犯错误受到惩罚接受批评,按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无可厚非之事。然而,对于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来说,运用如此的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我觉得很有必要并且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这一现象。对这些学生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好象一片乌云一直萦绕在心头。

现象一:记得有一次在文印室遇到一位高三课任老教师,他说:“有的学生根本不按学校制度执行,晚自习明明是英语,可他偏偏看语文,我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看英语?他回答说,“不关你的事”。你说这样的学生怎么能学好,品德差,又不尊重人。怎么教育这些学生呢?”听下来,这位老师是一个很负责任的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得到的却是不被学生尊重。遇到这样的事情,他心理一定很难过,今天说出来也是一种宣泄吧。

现象二:接着他又说该班另一学生情况,有一天一个男生迟到了,就站在门口,恰好班主任的课,那学生就说,我能进入教室吗?班主任说,我们班不是有规定吗?那学生又说,那我回家了,说着就真的回家了。你看给班主任气的没话说。原来该班班主任,对待迟到的学生是这样规定的,凡是迟到的同学,就自觉站在教室门口,直到老师允许进入教室才能进入。

以上这样的情境和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思考?学生犯错,就应受到惩罚,听起来是有道理的,也是符合常规的,更是符合德育教育。而学校政教处就是德育教育的部门,看起来这程序也是符合逻辑的。这样的现象,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下,在一些班主任办公室也经常看到类似的情景。作为做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多年的我,我的职业身份和敏感告诉我: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对犯错误的学生该如何教育,我认为从人的心理需要善待这些学生,教育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态度。到底如何善待呢?这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只是就此情景和现象,谈谈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如何从人的心理需要出发,正确处理和善待犯错误的学生,主要遵循以下几种教育态度:

一. 对事不对人的态度

由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犯错误的学生,在心理上已经很缺乏安全感了,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害怕、担心、焦虑和恐惧等糟糕的情绪了,而这些学生在犯错误前在行为和表现上、学习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就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于被列为差生,他们已经缺乏自尊性和自信心。他们就更容易犯错,在处罚他们要特别善待他们。首先要调整好我们的认知态度,要对事不对人,针对犯错这件事情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它的错误和重要性,并与学生分析其危害性,而对学生的人格不要加以褒贬,并尊重他的人格。比如,让他们到办公室或政教处,可以让他坐下来谈,为了减缓其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不妨倒点水给他喝,跟他一起分析危害性,再找到该生身上具有的优点和特质,然后再对其犯的错误给予严肃地批评和警告,根据校纪校规的制度,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让他意识到犯错就要接受应有的惩罚,承担责任。切记对他过去的行为不抱成见,就事论事。对他这个人身上具有的优点还是给予肯定,尊重其人格。

二. 真诚又关爱的态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曾经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作为老师,爱学生是神圣的天职,让学生心灵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就会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有力的保障,也是教育学生的润滑剂。关爱必须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否则,不但不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爱,反而会伤害到学生。真诚地关爱会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情绪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众多因素中最为突出的因素。一个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后,他就会从内心受到鼓舞、激励,受到信赖,感到欣慰,并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处罚。处罚必须体现对学生的真诚和疼爱,特别在大庭广众中受罚,如果不体现关心爱护,极易扭曲学生的性格,挫伤自尊心。比如,在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尽可能放到课后去解决;在集体场合发生的问题,设法和学生个别谈话;学生的情绪比较冲动时,其认知极为偏颇,不要急于让他承认错误,如正在打架的学生,待他冷静下来以后再做处理。

三. 尊重加信任的态度

作为教师,每个人都想教育好学生,同时也希望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内心会感到职业的快乐和幸福感。这就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的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同样我们可爱的学生也有这样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我们老师首先要真正了解、理解、尊重、爱护学生,同时还要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都是相互的,学生同样会更加地尊重和信任老师。每个学生都具有人格、个性、思想和情感,他们懂得尊重,更需要尊重;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变化中。随着不断地成长,尽管他们日趋成熟,但终究不是成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当然,有的学生明知故犯或一犯再犯,说明这样的学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心理不平衡、难过、委屈等消极情绪,甚至于产生心理障碍,从而导致行为偏激或过激,故而,我们老师不要轻易定结论,认为学生的行为偏差属于思想道德败坏。

四. 鞭策和鼓励的态度

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老师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魏书生老师就是站在学生的心理需要的角度来看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即使犯了错误,我们以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犯错的教训鞭策学生,让学生意识到犯错不是罪,只要改正并不断进步就好,再不断地给予鼓励,以帮助其取得更大的进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教师要善待学生[最终版] 篇5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神圣魅力。教育的核心因素就是爱,有了爱,校园才会充满温馨,有了爱,学生才会充满热情。教师要学会个案研究,要讲究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策略的艺术性,要记案例分析、教育随笔、反思录等,运用这些分析学生,施之以爱,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用仁爱之心善待我们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上怕苦畏难的学生、平时不安分守纪的学生、数着指头打发日子的学生,更应用你无私高尚的真情真心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去触动学生的灵魂,去改变学生的观点,去端正学生的行为,要通过苦口婆心的教导、和风细雨的疏导、循循善诱的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从内心里深深地感到你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规范着他们的行为,你的一言一行,无不充满着对他们无限的关爱。教师的爱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爱,它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没想过要得到回报,更不是为了做给学生看。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爱,才能在师生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里距离,这就要求教师要爱得得法,爱得恰到好处。

包容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必要手段。“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基础、素质、性格各有不同,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一定要有宽宏之心、包容之量,一定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个性,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急功近利,实行高压政策。特别是对那些学习习惯不良、行为习惯失范、人生信念模糊、法纪观念淡薄、心理压抑失衡的学生,教师更要有火热的工作激情、海纳百川的雅量、包罗万象的气魄,包容学生一时的反常,包容学生一时的失败,包容学生一时的违纪,包容学生一时的顶撞。

欣赏学生具有重大的教育力量。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呼唤、激励、感化、感悟和欣赏。会欣赏善于欣赏学生的教师,才会最终赢得学生尊敬和爱戴。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老师能贴近他、认可他、肯定他。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一点成绩、一份特长、一丝进步,一个成功的举动,都应不失时机的去表扬、鼓励、欣赏。事实上,如果我们老师多一点点耐心,多一点点执着,多一点点信心,多一点点微笑,多一点点欣赏,学生就会多一点喜悦,多一点自信,多一点动力,多一点努力,多一点成功。

善待学生是一种责任 篇6

教育需要爱心,友善的态度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教育的真正动力。对教师而言,善良是一种品格,善良是一种修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用“友善的态度”去善待每一位学生!

善待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习惯上可能有所欠缺。但面对学生的这些缺点和错误的时候,应以尊重学生人格、理解与宽容优先,应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为重。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要做到有理、有节、有度。我坚信:尊重学生,必将赢得学生的尊重,这就是回报,这就是教育的基点。

善待学生,就是要热爱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的善良,是要以爱心为基础的。客观地说,有些学生可能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遭受过冷遇甚至被边缘化的处理,造成部分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习惯性的抵触情绪。但我坚信:善良与温柔是教育的雨露,用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必将会赢得学生的爱戴。

善待学生,就是要对学生负责,就是要做到负责任的教学。我以为负责任的教学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教无虑”。公正与平等是教育的内核,我们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有教无类。

第二,“因材施教”。要注重分析学生群体特点,针对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千差万别、做到“教亦多术”、因人而宜、因材施教。

第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要注重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开发学生潜在能力。

第四,“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授予其立足社会和后续发展的必要技能。所以我们教师要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随时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更新变化,并及时纳入教学内容。

第五,“成才”加“成人”教育。要在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以人格的力量影响着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

善待学业挫败的学生 篇7

一、对学业挫败的理解

这里所说的“学业挫败”, 不仅是一种学习成绩明显低下的客观标准, 而且更是一种当事人情感情绪上明显遭遇挫败的主观感受。“学业挫败”包括:

(1) “后进生”“学困生”。

(2) 某些尖子生 (因未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而出现自我迷失、无望、自责、自罪、自虐等严重的情绪困扰, 或者陷入家庭重压与难解的亲子矛盾之中) 。

学业困难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1) 焦虑与抑郁。低自尊和无价值感会导致低水平的慢性抑郁;而当学业失败引发的愤怒指向自我内部时, 会导致自残自虐等较高水平的抑郁。

(2) 社会性孤立。因学业问题引起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问题使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和很强烈的压迫感。

(3) 违纪问题。消极的自我概念和情绪困扰容易转化为直接的行为问题。

(4) 自杀倾向。

二、教师的应对策略

(1) 不要犯“基本的归因错误”。人们在考察别人的行为时, 总是倾向于把当事人的成功归于外因, 而把当事人的失败归于内因。这就是“观察者效应”, 又称为“基本的归因错误”或“归因偏差”。我们在考察学生学业挫败的原因时, 首先归于学生缺乏努力或性格缺陷, 其次是家庭和同伴的影响, 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是否对学生的关心不够。这种“归因偏差”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十分不利。

案例1: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 学习成绩倒数, 老师通过了解得知, 小明自己有主动学习的意愿, 但是基础比较差, 老师现在讲的内容他听不懂, 于是放弃了听课, 导致学业的挫败。清楚了原因后, 每天的自习时间, 老师安排小明补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小明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上课听讲专注了, 逐渐找回了信心。

以上这位老师在处理问题时, 没有犯“基本归因错误”, 正确解决了学生学业挫败的问题。

(2) 准确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减少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误判, 防止出现师生之间的恶性互动。

(3) 多给予学生情感的抚慰。学生学业挫败, 上课听不懂, 被同学拒斥嘲笑, 回家得不到理解、鼓励和支持, 遭受家长痛斥, 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 表现得越来越冷漠, 最终自暴自弃。我们若能及时给予学生情感的抚慰, 学生就能获得极大的心理支持, 重拾信心。

(4) 给学业挫败的学生以同样程度的关注。哪怕他们有着诸多的困难, 要提高成绩绝非易事, 教师的态度、表情、语气等方面也绝不可以有丝毫的冷漠、懈怠和忽视。冷漠、懈怠和忽视只会给学业挫败的学生严重打击, 只有理解、温暖和关爱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5) 对于未达到自己理想目标、出现严重情绪困扰的尖子生, 要格外引起警惕。如果识别干预不及时, 其中一些人就会引发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癔症甚至是精神分裂症。对这样的学生一定要求助专业人员, 从认知行为的层面挖掉其背后深层次的完美主义根子, 避免出现自杀事件等不良后果。

案例2:小红在学校学习成绩突出, 但是同学关系处理不好, 有同学反映小红经常偷拿其他人的复习资料。老师接到学生反映后, 没有仔细询问小红原因, 严厉地批评了她, 让她向其他人承认错误, 没能顾及小红的感受。接下来的日子里, 小红变得越来越焦虑、抑郁, 最后休学了。

以上这位老师在处理问题时, 没能发现问题的根本, 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也伤害了学生的内心,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找出事情的原因, 实在解决不了的要求助专业人员。

总之, 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需要丰富的知识、滋润的情感、温暖的人际等, 强健的体魄、睿智的思考、处世的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 学生的成长必须留有自我发展的足够空间。人的生活空间与时间是有限的。就像一个瓶子, 当学科知识的读、写、听、说各种训练内容填满了这个瓶子的时候, 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装得进去呢?我们常常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强化”素质教育, “增强”人文素养等, 这都是必要的。但是, 如果不做“减法”, 学生就会不堪重负。有时, 我们看到了学生内心的挣扎, 我们为了一个又一个的“加强”, 做了那么多开创性的和弥补性的工作。但是, 不能忘记的一个事实是:“瓶子”早已经满了!什么时候, 我们能真正把这一道最简单又最复杂的“加减法”做好, 学生的成长才能留有自我发展的足够空间。

善待学生的“挑刺” 篇8

学习巴金的《繁星》(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时,有学生质疑文章第一节第二句好像是病句:“……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密密麻麻”与“繁”应该属用词重复。是否可以改为“……我最爱看天上闪烁的繁星”?我赞叹并鼓励。

学习鲁迅的名篇《社戏》时,不少学生问:“‘……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这一句中的‘或者’‘也许’是否也是用词重复?”我微笑着说:“有理由吗?”孩子们来劲了:“《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或者’有两种解释,其中一种就是‘或许’,而‘或许’就是‘也许’的意思!”“有道理,但是《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或者’的另一种解释是‘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呀,从鲁迅的这一句来看,他‘料想’的‘几点火’不是‘戏台’就是‘渔火’,说选择关系也没有错!而后用‘也许’表示不很肯定,恰恰照应了‘料想’。你们认为呢?”

学习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时,我本想引导学生一边欣赏插图一边细细品味本文简练明快的语言。殊不知学生根本不买我的帐——“老师,插图与文章不符啊!文章说赛船过后才有下水追赶、捕捉鸭子的情景,可是插图描绘的却是赛船与竞追鸭子同时出现的场景。”“老师,插图对龙船上人员的描画也有错误呢!文章介绍说‘带头的坐在船头上……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而我们从插图上明显可见的是坐在船头上的只有擂鼓打锣的,插图制作者可能没有好好阅读《端午日》,你说对不对?”好家伙,眼力尖得很呢!

学习巴金的《石榴》(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时,我的那帮孩子们又喋喋不休了:“‘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中的‘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不应该再用‘大笑起来’。”“还是这一自然段的问题。‘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中的‘皓’字应该作‘明亮’来理解,这似乎与前半句的‘透明光嫩’有重复使用之病。”哈哈哈,我的孩子们!

学习杨朔的《画山绣水》(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课)时,学生问:“第十一自然段所写的‘可巧歌仙刘三姐路过这儿,敬重寡婆婆心地善良,就亲自参加砌桥,一面唱歌,唱得人们忘记疲劳,一鼓气把桥修起来’是不是病句?”我反问:“你说怎样修改呢?”学生笑了笑:“将‘就亲自参加砌桥’改为‘一面亲自参加砌桥’,与后面的‘一面’相照应。”

学习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课,2004年11月第2版)时,他们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不——“我们学习小组这几天在图书馆翻阅过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的《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朱生豪译),课文注释中把‘贝尔蒙特’当成了安东尼奥的朋友实在是不该出现的低级错误,安东尼奥的朋友应为‘巴萨尼奥’,‘贝尔蒙特’仅仅是《威尼斯商人》中多次告诉人们的一个地名。比如……”当我有些迟疑时,他们已将《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展示在我的眼前。

……

学生爱“挑刺”,难能可贵。“尽信书不如无书”,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不迷信权威,能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这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具备较强的语文能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

学生善疑与“挑刺”,教师的鼓励与引导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有一颗包容、平和之心,应该对他们“质疑、批判”的态度加以肯定,给他们以畅所欲言的表达机会,并在与他们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精神。面对学生的“挑刺”,教师一方面应该有一份求真、务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加以对待,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他们不能一味地钻“牛角尖”,不能仅仅拘泥于词句的质疑——热衷于“挑刺”,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该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揣摩大师的笔意。

小学生作文:要善待自然 篇9

巍峨不语的高山、变化莫测的大海、温柔多情地小溪,花草凋零、火山喷发、破茧成蝶……这所有的奇迹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包括我们人类,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作品罢了。大自然是如此的深邃、智慧,只要我们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内心就会更加丰富,我们才会获得生命本真的意义。

在暑假里,我离开了久居的城市,远走到长白山,和大自然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我最想去看的是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海拔最高的湖泊。据说,其中还藏有水怪呢,这就为她添上了一笔神秘的色彩。

当我们到达长白山脚下时,风和日丽,阳光灿烂。仰望天空,一片湛蓝,深吸一口气,感觉到每个毛孔都是舒畅透气的。此刻,才感受到:原来在城里每天过的都是缺氧的日子。

我们顺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坐在如过山车一般的越野车里,眼前不知名的花草树匆匆飘过。我想象着天池的湛蓝,我甚至不切实际地想遇上水怪。

终于到达了长白山主峰,这里面竟寸草不生,到处都是火山灰。长白山是中国境内为数不多的活火山,上次的喷发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我踩着着灰白的土地,想象着火山喷发的壮观。大自然是何等地富有力量,她可以让几千年生机勃勃,也可以在一瞬间让繁华的世界化为灰烬。长白山是中国与朝鲜的界山,站在山顶,北望即是异国,引人遐想。

我迈着虔诚的脚步,沿着山上陡峭的阶梯向天池进发。当天池展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惊异于大自然这个几千年甚至是几万年的.杰作。湛蓝的天空下,一湖池水,如同一面镜子,这应该就是天上神仙投下来的一面镜子吧?里面映着白云,山影,风不来,水不兴,静如山水画,亦真亦幻。然而,她不如传说中的清澈。我还看到了有的游客把吃完了香肠的木棍投进了水里,我攥紧了拳头,我想愤怒。如此美景竟不知珍惜,一路走来,看到的岂止是这一次!

学会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 篇10

沙市实验中学 张素萍

宽容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它是指一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中,有容人之量,特别是能宽恕别人的过失的道德行为特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每一位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教育呼唤教师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细微处做起,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真诚的爱,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教师用宽容之心善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

我们要感谢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变得欢快而流畅;我们更要感谢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变得异彩纷呈。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那些难忘的故事,大多是行为另类的学生给予的。因此,教师要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力戒讽刺挖苦,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鼓励一点一滴的进步,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实,采取特殊的措施,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1)宽容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教师,一定要宽容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的培养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转变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对于“学困生”,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因此,教育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学困生”也肯定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捕促“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使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一番爱心、诚心,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2)宽容善待个性特别的学生。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静稳重、还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见,性格特征方面的东西一般来说很难改变。试想一下,如果人没有了个性,岂不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因为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没有个性的群体就像一潭死水。所以,教师必须持宽容态度,并努力优化其个性优势,不断地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就心理倾向来说,学生的爱好各式各样,有的喜欢文科,有的喜欢理科,有的喜欢朗诵,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喜欢书法,有的喜欢写作„„俗话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学生正当的爱好,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重视和培养,实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开发学生潜能,因为爱好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最直接的动力。

(3)宽容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犯错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我们的学生一般属于失误。要说谁失误最多,恐怕要数科学家了。试问:哪一项科研成果不是经过了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取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作为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二、宽容善待学生应以关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为基础。

爱学生,首先就要关心学生,关心他的生活状况,关心他的心理发展。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逆反心理强,有时很难与父母作较好地沟通,在这个时期,他们迫切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要想让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老师是需要不断付出自己的爱心的,特别是对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父母离异,以及平时老师较少注意到的中等生,更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积极关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位学生在一篇题为《心愿》的随笔中就说,希望老师能与他谈谈心,因为他有许多人生的困惑,包括对父母的感受,与同学相处的矛盾。我认为,这样的谈话恐怕不是这一个学生的心愿,而是大多数学生的心愿。人们常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使他具有健全的人格,是需要我们老师在随时随地的关爱之中去实现的。其次,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他的人格,切忌使用不当的语言,尊重他的想法,加以正确的指导,唯其如此,学生才会信任你,才会把你当作朋友。处于初中生时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强,但只要老师把道理讲清楚,采取一种民主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很多事情是可以迎刃而解的。理解学生,就是在我们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同时,更要具备“学生的心灵”,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也就是说要有一种换位意识,充分的去理解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这样告诫师生们:“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我们常说“理解万岁”,学生们在成长的重要阶段,这种理解就显得尤为关键。信任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有些父母常说,我那么爱他,为他做牛做马,一切都不让他操心,可他还是不满意。其实,这是对爱的一种误解。爱孩子,就要相信他:对他力所能及之事,应放手让其自己去做;对他稍有难度之事,要正确引导、鼓励;对他特别困难之事,让他量力而行。教育孩子是这样,教育学生我认为也应遵循这个原则,只有这样,学生自身的能力在实际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锻炼,这对我们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造型人才是大有神益的。而且,信任学生的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他从不完美变得完美,这不就是我们老师的职责吗?看人不可看一点,而要全面地认识了解他,使他相信自己有一丝光,就能照亮一片。

三、要真正做到善待宽容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要经常注意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过去对教师的要求,而现代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现代教师应拥有“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这是学生的渴望,也是社会的期望及时代的盼望。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明确自己的责任,干好教师这份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妥善处理好师生之间的问题,使矛盾简单化,为真正做到宽容善待学生提供有力的保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更有利于我们下一代健康发展。

上一篇:秋季开学教师会主持词下一篇:礼仪:正确地使用目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