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文化传统的形成基础及其思考论文

2024-04-24

中国法文化传统的形成基础及其思考论文(共8篇)

中国法文化传统的形成基础及其思考论文 篇1

关键词:法文化传统 形成基础 自然环境 生产方式 思维方式

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当我们改革旧有的法律制度,总会遇到无形的阻力顽强抵抗;当我们借鉴先进的法律制度,总需要有艰难曲折的本土化过程;当理论上完美的新法律制度被设计出来运用于实际生活,原有的习惯往往将其改头换面得千疮百孔……主要缘由是法文化传统在起作用。因为“传统不仅仅过去了,它还确确实实地现存着。它积淀在每个现代人的心灵深处,流贯于每个人的周身血液,外现于人的各种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并物化在我们的社会制度、习俗、规范以及形形色色的物质和精神产品里。当代人无时无刻不置身于文化传统的强大氛围之中,感受着它的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以致于历史每迈出一步,都必须跟这种传统势力发生纠葛,时而以之为前进、发展的凭藉,时而又力图摆脱它的羁绊。传统和当代是一对相生相克的范畴:传统制约着当代的进程,当代反过来改造和消融传统……”[1]

与今日中国法制建设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法文化传统虽历经几千年的洗刷、积淀,依然仍保留着其独特的品质,它的尚“礼”,鄙“诉”,重“刑”,轻“民”等等,仍在隐隐影响着当代人的法制心理。这些特质在法文化产生之时便初见端倪。可以这样说,是中国法文化产生之源,决定了它日后的走向,正如人的性格在初生婴儿身上便可窥见一斑一样。决定中国特色的法文化传统的形成的基础因素是什么呢?

一、法文化传统的形成基础探析

最初的法由习惯演变而来,据《左传》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的《禹刑》,便是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的习俗陆续积累起来的习惯法。[2]在国家产生之前,氏族内部的人们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为适应调整人们相互间关系的需要产生了习惯。不同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习惯。又是什么导致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呢?

(一)自然环境因素

中国的地貌结构由西向东,依次为草原、荒漠,河谷平原(间以丘陵)及东南狭长的沿海地带。上古时期的先民无力对抗东南部的汪洋大海,这里没有留下多少先人的足迹;西部、北部辽阔的草原孕育了游牧民族,带给他们逐水草而居漂泊不定的生活。散居与不断的迁徙决定了这里产生不了相对稳定的、主流的法文化传统。再看中原以至江南河谷平原,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优厚的自然环境很适于人的生产、生活。中国古代文明理所当然率先在黄河、长江流域绽放出灿烂的花朵。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国文明的主体在河谷平原中产生。但这块被东南的大海,西北的荒漠,西南边的崇山峻岭包围的土地,与外界几乎隔离开来,是相对封闭的独立个体,使得中原文明一产生便带有地域上的封闭性。

(二)生产活动因素

河谷平原为主的自然条件使发展农业生产成为必然选择。此时的农业生产有如下特色:

特色一:生产力低下,面对自然界的种种突变,人显得苍白无力。先人们只能靠天吃饭,乞求风调雨顺。夏人乞求“天”,商人乞求“神”,实际上神即是天,是“人”化了的天,并且商时的神与逝去的祖先合而为一称为“祖先神”。“天”是先人们认为的独立于人之外的超于人的主宰一切的力量,人们心中对它充满畏惧,心甘情愿地服从它的支配,顺从“天命”。

特色二:尽管自然界有许多突变,但四季的更替相对稳定,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人们的生活相对有规律地循环着。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周而复始的封闭循环的生活方式。

特色三:常年耕作让其中一些人总结出种植农作物的宝贵经验,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这些人获得人们的崇敬,享有崇高的威望。并且“耕作在平原,则有平水土驱蛇龙的必要”[3],克服水患,获得水利也是生产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这使类似“大禹治水”的事成为历史美谈。从史料记载中看治水似乎是禹一人的事,可我们清楚在当时的条件下,全民一齐与水斗争都未必有效,一人治水哪能成功?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大禹治水有功,取得大众的尊敬爱戴与崇拜,进而被神化了。

特色四:农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土地有肥有瘦,不同地域的土地适宜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辛苦劳作的农民等待着收获,也等待着把这一年积累的经验在来年中更好地适用。结果他们世世代代在一块土地上生活,安土重迁。人最初的由血缘集合群体的本能因农业生产而变得更加稳固和发展。

(三)思维方式因素

对法文化传统形成有最直接影响的是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以河谷平原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及随之而来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活动,使中国人呈现出温和、持中,思维方式较封闭、保守,易顺从、盲从,也更务实和守成的特点。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的法文化传统的形成。

其一,温和、持中。在天命、王命主宰一切的年代,作为社会的一员,人们相信命运天定;作为家庭的一员,所有家庭内部事务由家长决定。个体一出生,便有特定的身份与地位,有特定的生活方式与生活道路。处于统治地位的贵族无需努力,无需担忧,坐享其成,享受着血缘带给他们的安逸与舒适;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人努力无门,血缘决定了他们世世代代都将是被统治者。不能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一意孤行,必须与群体认同便是社会对人的要求,人因此温和而持中。

其二,封闭、保守。在生产力低下的上古社会,农业生产靠经验。很少有人会以一年的收成为代价去冒险种植新的作物或尝试新的种植技术。并且自身的农业生产已能基本

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人们没有必要与外界交流。常年累月,人把自己禁锢于一定区域,思维自然就封闭且保守。这与游牧民族与海洋民族人随时准备应付大自然的挑战,不断面对新的社会群体,人充满斗志与锐气不同。

其三,顺从、盲从。农业生产凭借经验,有经验的人理所当然地获得人们的崇敬,成为氏族的首领。同时积累丰富生产经验的只能是年长者,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依靠血缘维系的宗法制度的巩固。既然是权威,其他的人则必须尊从。在社会上听从国家,在家庭中听从尊长,从整体上讲二者又是一致的。顺从成了中国人的又一特色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顺从也带来盲从,俯首贴耳、察言观色便是顺从带来的负面效应,成为我们民族心理中劣根性的重要一面,导致我们的民族缺少创新,个性缺乏伸张。

其四,务实、守成。由于命运与生俱来的,对于未来人无太多的期盼,大多数人只把注意力集中于眼前事物,守着已有的业绩;农业生产,耕种多少收成多少,半点都偷懒不得,人只能实实在在,不能像商人那样去投机钻营。思维因而务实。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中国传统法文化表现出法自君出、以礼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法律内容带有强烈的宗法色彩及司法上的行政司法合一等显著特点。

二、法文化传统形成基础三因素关系探析

可见,对中国法文化传统的形成而言,直接因素是思维方式,中级因素是生产、生活方式;终级的根源是自然地理条件。但法文化传统是动态延续的,在法文化发展过程中,三因素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首先,自然环境因素是三因素中相对最稳定的。一方面,地域范围扩大的结果是中原文明吸收了周围的少数民族文明。宗法色彩浓烈的中华文明在近代以前一直是较先进的,所以不论作为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最终的结果都是中原文明得以生存下来,继续发挥其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居住地,至今聚集于此的人还占全国的大多数。再则,气候条件在过去几千年里的变化也无法改变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中国法文化传统在过去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转折,自然环境因素决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清朝末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外部列强的入侵,西洋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封闭的、封建式的法律文化和法律体制,中西法文化开始了第一次较量。……苏联法学模式的影响和指导是对中国法制的第二次冲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给中国法制的发展与繁荣带来了生机,法律在开放的姿态中获得逢勃的生命力,中国法制又面临着第三次冲击。”[4]综观历史,这三次的确是中国的法文化传统经历的重大变化,但结果如何呢?清末西方法文化对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冲击的结果只能是使中国法形式上披上西方的外衣,而实际上仍是走封建的老路子,封建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没有得到根本的动摇与破坏。建国初期对国民党六法全书的全部废除,苏联法学的全面引入,照样无法使“社会主义的法”融入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反而给法制造成极大的破坏,法律留于纸上,现实生活中充斥着法律虚无主义的观点。其原因在于中外法的观念形态、价值判断、行为模式上的明显对立与差距,使舶来的法律与中国传统法文化难以协调,在社会生活中难以找到有力的支点使其扎根。建构于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法”是无法在自然经济的土壤中生长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没有也不可能通过社会革命而完全割断,社会形态的变化对文化会产生影响,但无法更改传统文化[5]。

最后,思维方式因素对立法有着立竿见影的功效,它直接指导、设计着一国法律制度。在一定时期确实存在着具有远见卓识的先知先觉,可他们对未来的预见与超前思维,是脱离不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是受人所生活的特殊环境制约的,它不可能成为法文化发展变化的终极因素。

所以,生产方式因素,即经济基础作用,在法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是引起法文化变革的终极因素。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生产方式,我们便可想象中国的法文化传统有多么巨大的稳定性。正如亚当·斯密曾所说:“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状况的报告,与五百年前客居于该国的马可·波罗的报告,殆无何等区别。若进一步推测,恐怕在马可·波罗客居时代以前好久,中国财富就已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之极限。”[6]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对法文化传统带来哪些影响呢?

三、对今日中国法文化传统处境的思考

二十余年的改革与开放使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单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初期计划经济仍是社会生活的主导,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均由政府指令性计划决定,分配什么分配多少也由政府划定。实际上是政府化了的自然经济,经济基础未有根本性的改变,法文化变革并未到来。直到1992年中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了几千年的法文化传统开始面临全面挑战。

其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不再被局限于身体所能到达的地域范围,网络使人们可以在几秒钟内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全球化趋势在不可阻挡地加强,地域因素的影响在变小,全世界的人们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成为一个共同体,彼此的命运休戚相关。地域因素正经历一次空前变革。

其二,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在中国刚刚起步,不足十年的建设与存在了几千年的旧体制的较量十分艰难,不时有破坏市场经济的行为(甚至于是政府行为)出现。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我们在正在建设的市场经济体制立即就得融入国际大环境中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场竞争,并要在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难度之大,要求之高,变革之剧可想而知。

其三,伴随地域因素与生产方式因素根本性变革而来的便是对人的思维方式提出的巨变要求。一种世界性的意识被要求植入我们的思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即将成为现实,入世后,“法律不仅是某一国家意志的表达,而且也是国际社会各成员之间相互利益和各自需求的协调”。[7]需要具有世界性的法律意识,创建一种基于世界意识之上的法理学。这是有别于过去的全新的法律理念。

我们面临的法文化变革是前所未有的。它发

生在法文化传统形成基础的三因素同时剧变的情况下,它将是中国历史上最全面的、带根本性的、难度最大也最具挑战性的变革。

(华东政法学院2000级中国法制史专业研究生。

[1]陈伯海:《中国文化之路》,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2]参见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第14页。

[3]周谷城:《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3页。

[4]田成有:《中西法文化的较量与出路》,《法学》1995年第2期,第44页。

[5]这里对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略作区分。笔者认为凡是某一代人之前的所有的文化可以统称为传统文化;而文化传统则包括现时的文化,是对当时以至将来产生影响的文化。

[6]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9页。

[7]陇夫:《“入世”与法律的世界意识》,《法制日报》1999年11月25日,第7版。

中国法文化传统的形成基础及其思考论文 篇2

文化在严格意义上是指精神价值, 在广义上指生活方式。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则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存在方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群体的生活方式, 体现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文化影响着生活方式, 而生活方式对文化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的内容丰富精深、社会价值广泛、文化色彩浓厚的中国特有的体育文化形态。

2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理论依据

中国古代哲学从它形成那一时起, 就萌发着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武术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 一直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遵循“五行学说”、相生相克循环不已的规律, 摄取各“仁家”思想之精华, 逐渐形成了武术全部的哲学思想体系。

2.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异变

在春秋以前, 阴阳和五行之间各自为政, 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 阴阳学说产生于五行八卦之前, 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战国时期的管子, 开始将阴阳和五行融为一体。比如在管子的《幼官》、《四时》和《五行》等书当中, 初步提出了以阴阳学说为精神实质, 以五行学说为表现形式的理论模型。阴阳学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法。阴阳对立、依存、消长、转化构成的事物基本运动规律, 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理论和方法。阴阳学说在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升华观念, 解释了中国传统武术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中包含的虚实、开合、进退、攻守、刚柔、收放、轻重、动静、阴阳等对立统一原理, 阴和阳总是处在一种不断的变化之中。

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它是朴素的辩证法。它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它是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阐释自然的规律。五行起初是中华先人对于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分类, 当它与阴阳相结合以后, 把事物间的各种联系方式概括为“互利” (相生) “互害” (相克) 两种关系, 相生是表示事物间相互资助、相互养育、相互促进, 相克是表示事物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和相互控制的关系。唐顺之的《五编》中论述枪法时说到“凡枪, 以动静分为攻守, 攻内有化为邪, 以金木水火土为正五行, 五行有变”。以金木水火土来表述一种枪法的分类, 五行有变枪法亦有变。这种变化的动力和基本原因就是由阴阳变化而来。《太极拳论》中把太极阴阳和五行八卦糅合在一起, 完成了传统武术理论的基本框架。

2.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天人合一”观

所谓天人合一的“天”是指自然界, 就是指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所以一切的人和事均应顺乎自然, 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就是表明了天即是道, 也即是自然的道理。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实践中体会到:必须使人自身适应宇宙自然、顺乎自然, 达到两者的统一与一致, 才能比较充分地实现武术的目的。武术家认为, 武术是以刚、柔、虚、实等为运动规律, 以技击为本质结构的一种运动。而这些刚、柔等运动规律也是宇宙大系统运动的规律, 因此通过行拳, 在物我交融的拳术运动中, 追求和探究世界的规律, 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武术的练功方法十分注重按照自然界四季和人体机能的变化, 来达到练功的目的。如一天中随着太阳的升降, 练武者应采取面向不同方向的站位。这就是一种主观上要达到与客观的相符, 从而提高练功的效果。人在习拳练武的过程中要不断克服自身、社会的种种不利, 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 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2.3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 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把“德”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主张以“德”化天下, 把“德”作为统治国家的根本。武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提出了“武以德立”, “未习武先习德”的武术伦理观, 并形成了较规范的武德理论。中国武术界流传这样一句行话:“未曾学艺先学礼, 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漫长的岁月里, 中国传统武术形成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 即“武德”。讲究“尚武崇德”, “德”比“武”更为重要。“为武师, 须教礼, 德不贤, 不可传”。这是择徒标准。“缺德者不或与之学, 丧理者不或教之武”, “欲练武, 先修德”, “拳以德立, 德为艺先”, “以德为先, 技道两进”等说法虽各有不同, 但武术中把德行作为学艺的前提放在练功的首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3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价值

3.1 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

竞技体育的异化, 脱离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大家本着本能的欲望一味地要求得到, 却不问兴趣和执行的可能性, 这是现代体育运动开展的一个隐患, 也是一个该深刻反省的问题。武德是武术的灵魂, 崇尚武德是武术界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从古到今, 武术都是采取一种练武与修身、习艺与立人、品德与技艺统一的教育模式, 运用“德才兼备”、“德技兼备”的教育原则, 我国传统武术所蕴涵的伦理哲学思想无不体现着重德轻利的态度。对人的价值观教育非常有效。对现代体育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武术的传统价值教育, 实现武术文化的民族化和国际化发展, 是对我们提出的新时期要求。

3.2 有利于培养现代武术人才

培养现代的武术人才是我国武术发展的战略要求, 新型的武术人才除了应具有革命理想和事业心, 思路开阔, 富有创造精神之外, 还要具备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 理论思维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 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因素, 也是培养现代武术人才的主要内容之一。学习和研究传统武术文化的哲学思想, 能帮助我们扩大视野, 开拓思路, 改善知识结构,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辩证思维和思维能力, 有助于造就大批德、才、学、识兼备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的武术人才。

3.3 有利于体验传统文化

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载体与缩影, 传统武术的击技技法、套路技法、道德观念等, 均具有体验传统的价值。参加传统武术训练, 可以使人在这种相对简单而朴实的运动过程中深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魅力, 可以使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深刻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摘要:中国传统武术体现了中国人自己的思维表达方式、生活处世方式。作为中国文化子系统之一的传统武术, 不论其实践或理论都必然受到中国哲学文化的深刻影响,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指导思想, 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哲学思考, 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哲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的理论基础, 同时, 对全面、科学地认识中国传统武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武术,武术文化,哲学

参考文献

[1]乔凤杰.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36-138.

[2]全国体育学院专修教材.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78-80.

中国法文化传统的形成基础及其思考论文 篇3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决定的。本文从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上入手,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和思想道德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的关系等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渊源,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丰富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我们从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的精神体系,该体系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当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然而,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过去存在过的一切,其核心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虽带有民族特色,但它也是兼容之学。特别是在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上网思想桥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丰厚的文化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1]。”也就是我们应该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处理好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人民可接受可以理解的表达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同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相统一,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方面产生共鸣,使马克思主义成为适合当代中国发展的灵魂和强大精神支柱。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有助于坚持未来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传统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由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的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和道德思想文化、哲学思想和经济思想文化三大方面,也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传统文化基础,尤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认真研究和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我们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社会理想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社会观与马克思主义最终社会理想有相通之处,它们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想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列宁曾指出:“许多世纪以来,甚至几千年来,人类早已幻想立即消灭所有一切剥削[2]。”可见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理想追求,这种追求与马克思所论述的共产主义是同等意义的社会,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密不可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存在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思想,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相通之处,毋庸置疑,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体系得以建立和展开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在西方哲学史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经过蒙昧时代、中世纪时代和近代的发展,“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在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过程中,虽没明确地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范畴,但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都包含着对这一问题的求解,在先秦表现为“天人”、“名实”之辩;在西汉表现为“道”“物”之争与“神”“形”之辩;在魏晋、隋唐表现为“有”“无”“言”“意”之辩;最后在宋明形成“理”“气”“心”“物”之争。这样,就从最根本的理论点上,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可能性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中国化也同中国传统的经济文化密不可分。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是以儒家经济思想为核心,以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家思想中所蕴藏的经济思想为补充,形成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包括贯穿于整个经济运行过程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的经济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的中国化在文化上认同和接受奠定了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思想在中国的融合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可行性,二者在经济理论方面有着许多相通之处。中国传统经济理论中的“取予有度”的分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按劳分配”理论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主义消费分配提出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可见,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经济思想,为接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奠定了经济文化条件。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创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将会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二卷):707.

中国法文化传统的形成基础及其思考论文 篇4

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ISSN1548-6591,USA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湖北大学行政管理系 洪威雷* 上海理工大学商学院 万燕花** 湖北大学行政管理系 朱娇妮*** 葛高枫****

摘要:行政文化是客观的行政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淀,是人们学习和从政得来的关于行政心理、态度、行为、思想、信念、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本文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和现代行政文化的九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两者既相互渗透影响,又彼此在法治与人治、功利主义与伦理至上主义、平等观与等级观、开放与封闭、竞争与中庸等五个方面的冲突。

关键词:行政文化;传统;现代;特征;冲突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行政文化对中国现代行政管理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行政思想、行政价值观、行政心理和行政行为。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有许多可以继承利用的现代资源,但也有许多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方面。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们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行政文化逐渐占主导地位,但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产生的影响仍一时难以消除,而且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二者之间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又彼此冲突。为了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合理的解决,有必要对我国的行政文化进行动态的考察、梳理,并对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进行深入的比较,发现其冲突,为继承优秀的行政文化,剔除陈腐的行政文化,提供可选择的基础。

*洪威雷(1949-),男,湖北新洲人,湖北大学法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C.No.CMAS-ACA-05411 B.No.XZ-016-0018·AC),主要从事纪实文学和应用写作学等方面的研究;通讯地址:湖北大学法学院行政管理系,邮编:430062;电话:***;E-mail:newtorrent@sina.com.**万燕花(1978-),女,湖北咸宁人,上海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

朱娇妮(1982-),女,浙江宁波人,湖北大学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葛高枫(1980-),男,浙江宁海人,湖北大学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有着丰富的资源,其中既有对现代行政产生积极影响的方面,又有不利于现代行政发展的消极方面。

(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消极方面的特点 1.“吸收同化”的排异性民族特征

在世界文化史上几乎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具排异性,只不过中国传统行政文化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封闭性的文化并不等同于不吸收外来文化,但是中国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其基本形态并没有发生改变,被吸收的外来文化反而被完全同化,并在某种程度上加固了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固有形态。在封闭状态下形成的中国行政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范式,在这种文化范式的系统内,任何属于其它范式的文化都无法在中国本土扎根。古代的援佛入儒形成了宋明理学,其结果是使中国的传统行政文化更加封闭,即使是随着坚船利炮而来的近代西方文化,也没有触动这一封闭系统的稳固性。

2.“经学方法”的封闭性思维特征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主流是儒学,而经学又是传统儒学的至高点,人们在主观上认定儒家经典是一切科学与知识之源,因此任何革新都不能超出经学的范围。经学的方法,简言之,就是注解、阐发经传的方法。虽然在不同的时期,经学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但有两点是共同的:第一,把自己的思维视野囿于儒家经典之内;第二,把圣人之言、经传所云视为人的行政行为的规范和政府管理的准则。在思想上,儒家经传是甄别正误的唯一检尺,后人的思想只能作为圣人之言的诠注。在实践中,历代改革家若想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几乎都从经典中寻求根据,像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都是如此。经学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国的传统行政文化来说,一方面使传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但另一方面却使传统行政文化缺少文化变革的机制,从而丧失变革的动力。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3.“人治主义”的贤人政治特征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人治主义。人治主义并不排斥法制,但它强调一切法律都由人来制订、执行和遵守,以证明人高于法律。这个“人”不是普通的民众而是帝王和贤人,所谓“君权神授”是也。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行政组织是以君主为至高无上顶点的人治的金字塔。虽然历代王朝均有无数刑律条款和诉讼程序,但却一直处在人治主义的总体制约之中,法制仅仅是君主统治的工具和手段,而社会则一直是一个人治的法制社会。人治依靠的是圣人、帝王,圣人、帝王是理想的人格、理性的象征、真理的化身、情感和信仰的寄托。由于行政组织中君主是最高首长,所以君主也就是最大的圣人,他所依赖的官僚集团则是由一批贤人组成的,贤人担负着治理国家和教化民众的职责,这就是人治主义在现实社会中得以实现的“贤人政治”。在圣王权威之下,人们形成了普遍的臣民意识,主观上自觉认同君主专制制度,学理上主动追求圣人理想,心理上期待圣王明君专制制度,崇圣观念和臣民意识导致了民众独立人格和民主意识的沦丧,从而导致了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贤人政治,最终使人治主义成为整个民族的心理定势和文化传统。

4.“君主专制”与“大一统”的独裁思想

古代天人合一理论与崇圣观念对社会的影响,导致了君主专制理论和大一统理论的产生。人自然化和自然人化的思维方式,把一切个体都视为恢恢天网中的一个结。个体在关系网中只有相对的地位,君主是人间最尊贵的独一无二的。但君主也只是关系网中的一环,他只有顺天、从人,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尊贵。在天、地、人大一统中,君主具有承上启下、圆通万物的作用。这种思想的导向处处是君主专制。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各家学说几乎一致认为君主在国家治乱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法家以君为圣的倾向,在后世成为一条行政铁律。围绕着君主专制,诸子百家从行政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角度提出了君主一人独裁和拥有天下论,内圣外王强化君权论等理论,从而在理论上不断巩固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对君主专制理论的构造,首先是大一统与集权理论。传统行政文化认为一个国家,15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只能有一个政治中心和权力中心。孔子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慎子说:“两则争,杂则相伤。”2荀子进一步涉及到:“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已矣。”3

法家着眼于君主权力的极端强化,提出君主法、术、势兼用和驾驭臣下、统治民众的设想。他们对于专制君主应该享有无上的政治权力这一点与儒家是相同的。在大一统的理论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重点,传统行政文化认为中央对地方实行牢固控制对于稳定统治秩序是至关重要的。由此提出了本大末小,强干弱枝的思想。《左传》桓公二年载师服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4所谓本大末小,即君主直接管辖的地区应该具有绝对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由此实现对国家所辖各地的牢固统治。中国古代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始终是循着这一理论发展的。这种理论设计是小农经济基础的反映,其本质是高度膨胀的行政权力支配一切,行政权力必须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必须干预思想文化领域。墨子首倡“一同天下之义”,5必须规范社会道德。大一统的集权理论产生的后果,就是使整个社会高度政治化。政府的终极权力归属于君主,政府模式集立法、行政、司法为一体,国家的统一稳定必须建立在高度的中央集权上。这种基础上形成的行政文化,当然是君主专制文化。

5.“求官”、“保官”、“以官牟利”的官本位特征

“官本位”观念以不择手段地求官、保官为目的,以官牟利、以官构名为归宿。“官本位”观念衍化出丑陋的“等级”观念,所谓“官有九品、人有九等”,官贵而民贱,内生出丑恶的“特权”观念,认为官吏可以享有特权,可以得到一般人不能得到的特殊利益。这些观念阻碍了行政人员的分流:一旦某些行 12345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慎子·德立。

荀子·王霸。

左传·桓公二年。

墨子·尚同上。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政人员被划入分流的范围,在本人和他人看来,就必然是权力、利益和地位的丧失。这样,他们就会通过种种手段,运用种种关系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腐败问题极易产生。这也是传统行政文化的丑陋之一。

(二)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积极方面的特点

1.“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民本思想

中国的传统行政文化中民本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早在殷周之际,就出现了民本思想的萌芽。随着民众地位的提高,孔子较早提出了重民富民的思想。《论语》记载:“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所重:民、食、丧、祭。”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荀子提出了富民思想,他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7

道家的老子认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8“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9法家的韩非从提防民的威胁这一方面,论述了他的民本思想:“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 利之所在民归之”

1“徭役多则民苦”,“徭役少则民安”,12他们这些思想为后世统治者及思想家所继承并发展,汉初的统治者制订了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贞观群臣以君舟民水论为基础把治理民众、安定民生列为君主政治的首要任务;朱熹认为“生民之本,足食为先……盖俗吾民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以共趋于富庶仁寿之域。”“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藏富于民” 6789

3王夫之提出

4等思想。

孟子·尽心下。

荀子·富国。

老子:四十九章。

老子:七十五章。

韩非子·用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留内。

朱子大金:文一。

读通鉴论:卷五。1011121314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总之,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认为,任何统治都要以民为基础,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则失天下,对这个问题认识和解决得如何,将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治乱,顺民心、养民力,则国泰民安;逆民心、竭民力,则官逼民反,天下大乱。可以说,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非常需要的,对现代行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功利观念

儒、墨、法三家都讲功利,在义利之辩方面形成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因素。义利之辩由儒家开其端,孔子最初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并“罕言利”。15孟子提出:“何必曰利,而有仁义而已矣。”但同时,孔子又提倡“惠民”、“利民”、“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6,“因民之所利而利之”。18孟子主张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尽量做到黎民能暖饱,老者衣帛食肉。由于在二者之间,他们倾向于义而罕言利,他们的功利思想发展到程朱理学阶段竟成了“存天理,灭人欲”,对整个中华民族影响极深。

墨子是最早讲功利的人,他提倡兼爱,但以交相利为条件。兼爱是仁,仁必须与利结合,“仁之求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他认为义利是统一的。后来的陈亮、叶适等人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论点。陈亮说:“正人心以立国本,活民命以寿国脉”,“人心无所一,民命无所措,而欲论古今沿革之宜,究兵财出入之数,以求尽治乱安危之变,是无其地而求种艺之必生也,天下安有是理哉?”20他主张适用和事功。叶适修正了重农思想,指出:“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21认为“四民”,即农、工、商、学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应该本末并兴,从而为工商业的发展制造舆论。法家和道家杨朱一派在义利之间,坚定地站在了利这一边。如韩非子认为,要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必须利用 1516 论语·里仁。

孟子·梁惠王上。17 论语·颜渊。18 论语·尧曰。19 墨子·兼爱中。20 策。21习学记言序目·史记一。18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人们的好利之心,激发整个社会的竞争心理。他说:“利之所在民归之”,“以利之为心”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

2,“以肠胃为根本,2

4,“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以易民死命也”,但是,由于他的理论是从性恶出发,以利来剖析社会关系,强调以利来治国治人,否定义对社会关系的协调作用,所以导致这样的结论: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讲信义。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也影响极大。

总之,传统行政文化的功利性强调的是,在治理国家时,行政决策者应该具有务实、革新和进取精神,应该注重物质利益,并相应地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使人民富裕、国家强盛,这一点对现代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文化的塑造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3.“过犹不及”,“与时皆行”的变易思想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变易思想内容比较丰富,本文略归为五点:

第一,天地革。《周易下经·圭》中说:“日中则仄,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周易·革》中说:“天不能有昼而无夜,有寒而无暑”、“天地革而四时成”,告诉人们只有认识和尊重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确保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法与时转。商鞅认为:治国“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依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非在此基础上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2韩

世间没有万世不变的制度,它必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法令为时代服务,国家才能治理得好;制度与时代相适宜,治国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过犹不及。《论语》、《中庸》等提出的“适中”、“无过无不及”、“中正”要求人们做事把握分寸,适可而止。管仲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提出了三条原则,即贫富有度、取民有度、赏罚有度。2223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解老。24 韩非子·显学。25 商君书·更法。26 韩非子·五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第四,因地制宜。赵日华认为“走筑城廓,立仓库,因地制宜”。27孟子也说过:“为事必因丘陵,为2829下必因川泽”。孙膑提出“水无常形,因地而制流”。因地制宜才能取胜。与因地制宜内涵一致的还有“因事制宜”,30都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五,与时皆行。《易传》提出“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皆行”。31“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32。“时中”之说主张人们主动去认识和适应自然与社会的变动,在变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正确地选择所要解决的问题。

4.“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反专制性

中国传统反专制思想一直存在,在宋元明清时期,以邓牧、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为代表,他们发挥了孟子“君为轻”的思想,吸收了魏晋时期鲍敬言的无君论和隋唐时期《无能子》的非君观念,在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历史背景下,进一步发展了反专制思想。

邓牧在批判元朝封建专制时指出:“天生民而立之君,非为君也;奈何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邪?故凡为饮食之侈,衣服之备、宫食之美者,非尧舜也……为分而严、为位而尊、非尧舜也……今夺人之好,聚人之所夺,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欲长治久安,得乎!”一样成为人民的大害。

李贽反对权威和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他说:“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道,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秕禾康。” 2728

3揭露了在君主专制下,君主和官吏像盗贼禽兽

4“致一之理,庶人非下,吴越春秋·阖宫内传。

孟子·离娄上。29 孙膑兵法·虚实。

3031323334 淮南子·汜论训。

损卦·篆传。

良卦·篆传。

伯牙琴·君道。

答周二鲁。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贼。”

3黄宗曦关注民众的忧乐安危,痛斥封建君主的腐败,他说:

36“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后世骄君自恣,不以天下万民为事。”治理天下不能靠君主一人独裁,应该“分治之以群工”。其目的是削弱君主的权力。

他还认为,顾炎武力陈封建君主个人专权的危害,提出了分权众治,保天下匹夫有责的思想。他说:“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37,“人君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38他针对道学空谈心性,不顾国家安危的恶习,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提出“引古筹今”39,“拨乱涤污,法古用夏”,40用古代有益的东西,来拨正政治、经济、学术等方面的混乱,解决封建专制所造成的各种弊端。他们的思想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产生,因而成为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一大亮色。

二、现代行政文化的特点

随着WTO的加入,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封闭到现在的开放,从国内到国际,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完善,还很不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文化也必然还留有诸多传统行政文化的残余,且对现代行政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但从总的方面来说,现阶段行政文化的主流是积极的,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经济的“规则秩序”表征了行政文化的法制性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对法制的需求是由市场经济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市场经济内在地需要规则和秩序,没有规则,便没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使这些规则和经济规律获得相应的法律形式,通 353637383940 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

明夷待访录·原臣。

日知录(卷九):守令。

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文集卷四与人书八。

文集(卷六):与杨雪臣。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过法律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规范市场行为,正是法制经济的基本要求。作为社会生活的普遍原则,法制代表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要求确立法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严格依法办事。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文化是具有法制性的行政文化。

(二)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赋予了行政文化的竞争性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法则,41亦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市场经济必然导致竞争关系。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竞争,竞争的目标就是获得利益。竞争的基本原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竞争培育了人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同时也催人上进。竞争的结果是高效率,高效益。竞争使企业不断创新,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相应地,我们的行政文化在如此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也必然具有竞争性。

(三)“等价交换”的原则倡导了行政文化的自由平等性

市场经济要求人的自由平等。市场经济是以等价的商品交换关系为基础的,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成为人们之间发生联系的纽带,而商品和货币是天生的平等派,所谓货币面前人人平等,价值高低表现在货币数量的多少。在市场经济中,超经济的统治和奴役关系不再是经济的主导形式,传统文化中人的等级身份、血统背景等差别都被打破。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只有一种身份,即物(商品、货币、资本、劳动力等)的所有者的身份起作用,人们只能在契约关系中实现交换,在等价关系中进行竞争。虽然在我国行政管理的实际运作中,可能一些不平等思想、不平等竞争的观念还大有市场,但总的趋势是向着平等的方向发展的,我们的目标是建立政府与公民真正平等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这一点会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四)“一体化”进程促进了行政文化的开放性

行政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精神现象,但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并渗透其中,41 冯玉忠:市场·体制与文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184。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投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文化也随之向着开放性迈进。现代行政文化摈弃传统文化封闭性和排他性带来的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是一种开放的、兼容的文化。它是行政体系与其他体系交流,进行“玻璃屋”式的透明管理的文化,它可使行政主客体之间保持平等地位和正常对话。通过政务公开,确保公众对公共行政具有知情权与监督权。在瑞典,公开性的原则早在1766年就已被载入法律,后来又由宪法做出规定。为了促进自由意见交换,扩大信息来源,法律规定每个瑞典公民都可自由调阅各种官方文件,发表自己见解。法国所确定的“自由查阅行政资料的原则”使公众可以自由接触行政资料,获取行政信息。美国传统的民主精神与氛围使得行政过程具有极大的公开性,自1967年7月实施了《信息自由法》后,明确规定凡与公众有关的行政生活的各种文件,人人都可以接触,都可以查阅和复制,行政机构应当按照公开性的原则编制全部资料的索引。公开性原则的贯彻实施,为行政决策过程注入了必要的活力,对完善行政决策体制,体现行政决策的“公共性”与实现公共行政决策科学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冲突

动态地考察当今中国的行政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同时并存,二者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又彼此冲突。主要的冲突有以下几方面。

(一)民主法治与传统人治的冲突

法治和人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法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它要求以立法的形式切实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而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行政则是人治。“普天之下,为皇帝一人之治”,并以皇帝为至高无上的顶点,形成了一个人治的金字塔。虽然历代社会均有无数刑律条款和诉讼程序,但却是在“君权神授”的宗法专制主义的总体制约之中,加上“刑不上大夫”,42“君子口出法随”,因此,中国传统法治并 42 礼记·曲礼。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未超出人治的巢臼,人治传统起着绝对权威作用。迄今,“人治”的残余影响仍然阻碍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与民主法治同传统人治的冲突相联系,现代民主制度与家长宗法观念之间也存在冲突。传统社会长期形成的专制主义的宗法家长制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障碍。实现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必须清除这一障碍。

(二)功利主义与伦理至上主义的冲突

虽然儒、墨、法三家都讲功利,且在义利之辩方面形成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因素,但是从总的方面来说,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的中国行政文化具有鲜明的伦理至上色彩,推行伦理至上主义,“重义轻利”,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看成是“纵欲”,是“小人”之所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着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关注,激发着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利益的实现又是通过各市场经济主体以独立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来实现的,因而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和金钱,便无可厚非。这使安贫乐道、重义轻利、重德轻才等传统观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对传统伦理至上主义的否定,功利主义思潮的兴起无疑是历史的必然。

(三)平等观念与等级观念的冲突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有着浓厚“平均”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

43。但传统社会实行着普遍的等级身份制度。每个人在社会中承担着相当固定的社会身份,其权利、义务、荣誉和社会地位,均完全取决于这种身份。这种等级身份制度,意味着社会权利分配、资格分配的一系列等级差别,当与宗法、家族制度相结合,便形成一种在现代被称作“血统论”的社会身份和权利世袭继承制,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平等观念是背道而驰的。

现代行政文化的平等观念强调按照个人能力及对社会贡献大小,来确立每个人的价值和他们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它要求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等级观念、特权 43 孔子:季氏篇第十六。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思想、裙带关系、任人唯亲等。这种平等观念,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们价值尺度的变化。

(四)开放要求与封闭传统的冲突

与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相适应,传统行政文化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行政体系之间相互交流,行政活动缺乏透明度,从而导致行政毫无生机和活力,这种封闭传统不适应现代行政文化建设的要求。

现代行政文化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它客观地要求任何行政体系与其他社会体系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增加行政管理的透明度,调动国家公务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五)竞争意识与“中庸”信条的冲突

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没有竞争便没有发展,这是事物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市场经济提倡竞争,就是鼓励人们要有积极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这必然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稳怕乱、中庸之道等观念发生冲突。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提倡“执两用中”,强调“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要求人们以此作为自己的忠实信条,它排斥竞争。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这种中庸之道严重降低了经济活动、行政活动的效率,阻碍了社会发展。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时代行政文化存在着多方面的冲突和对立,但是也存在着一致性和共通性。如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自律性、人本主义、集体主义等是与现代行政文化相一致的,是现代行政所必需的。

参考文献(从略)

中国法文化传统的形成基础及其思考论文 篇5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 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的中学,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中学,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我们应正确分析其精华和糟粕,在现实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赋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一种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政的文化,是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

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经蹂躏以至荒芜。中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各朝代,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现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顽强的传承下来,而且经历了无数个后人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虚心学习前人又丰富前人,依据时代需求又超越前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发展和创新。而这些都付出了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和巨大心血,才逐步形成、不断补充、不断完善成熟起来的,来之不易。

2.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凝聚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传统中国社会,儒、道、佛等多种派系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优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自秦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以来,各民族之间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中国文化历经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有着宽厚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力。比如,西方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各国的天文、地理、建筑、艺术、舞蹈、绘画等,还有西方自然科学的大量涌入,都被中国所接纳,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使之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经过融合、包容其他文化后形成的新文化,并不是分散的、凌乱的,而是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尤其表现在“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等精神上。正是中国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接受来此世界各地的先进文明,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会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3.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民族内质和思想精髓,具有区别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睿智与特色,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性。一位大学者说的,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全球性。确实如此,各国的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各个国家民族在相互的交往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而不断充实发展自己。随着漫长的历史交往,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逐步成为多元统一体的全球文化。但各国家民族要“和而不同”。如果失去了民族性,就谈不到世界性和全球性。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统一体,离开多元化、统一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必然很自然地走向全球化。如今中国很多非物质遗产已经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并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4.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维系了伟大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而不衰,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其中精华部分,但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明确其中的糟粕。封建性和等级性正是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儒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它的主要表现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以君权、父权、夫权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官本位思想和重男轻女观念,这都严重影响和禁锢了中国人的头脑。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客观认真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夸大、不掩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与设计文化的思考 篇6

论文摘要: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不仅体现着地域性、民族性特色,同时也起着传播文化特色的作用。本文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简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属性和人文特征,并由传统节日传递出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总结了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和多元性特征,以期达到人们对设计文化的特征、状态进行思考和探索。

论文关键词:传统节日;民族性;设计;文化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关于中国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璀璨的历史,形成了诸多光彩夺目的民族文化传统。它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一个产物,鲜明的印记了农业文化烙印,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社会规律和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它凝结着中国人的生命意识、伦理情感、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其影响力从古至今,无处不在。

所谓“节”,是针对一年中气候变化而言的。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将一年分为四时八节。后来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把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统称为“二十四节气”。据《礼记·曲礼上》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此观之,节日是一种固定的风俗,一旦形成就很难再取缔,它只能继承发展,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加以改造和补充,这就使节日风俗具有传承性的特征。

(二)关于设计文化

1、文化的定义范围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文化总是在连续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没有继承,文化就会断裂;没有创新,文化就会枯竭。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如同当前国际经济潮流的发展趋势一样,设计也是当代世界性的.文化活动。

2、当设计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现在正流行着一种说法,“设计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的时代是设计文化时代也是文化设计时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信仰以至自然环境和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表现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是不相同的,对色彩、造型、文字也会各有偏爱。而这些偏爱也会反应到传统产品的设计中。

有史以来,东西方文化就有过积极的交流,这种交流和对话,为地区之间的了解、交流做出了贡献。“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已真正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设计艺术正朝着“民族化”大流发展。例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文化正大规模的影响着亚洲国家,由圣诞节衍生出的设计就是运用了西方节日文化内涵,这些西方节日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时,已不再是单纯地购买产品,而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进行一种文化熏陶。可见,设计艺术民族化,已成时代的潮流。对今天的学者来说,只有在世界史的宏观视野中,在各大文化的比较中,中国的特色才得以显示出来。

二、现状和问题

(一)关于传统节日放假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放假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传统文化特色仍显缺乏,这些年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中只有春节一个传统节日。二是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由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针对在法定假日调整方案进行了网上民意调查,由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2个结论:1、有利于保护民族的文化身份、民族情感、民族的精神方式;2、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放假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是迎合本族人民对于复兴传统文化的迫切要求。

(二)设计,不能没有文化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民俗和文化,更没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信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以及风土人情。半个世纪来,人类科学技术又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全球化是一个尚在争议的话题,因为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就会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在城市规划方面我国卷起各种“狂潮”,短短不足20年的结果,尽管房子建了不少,但是“千城一面”。

(三)由反思回归论述的主题

因随着黄金周、洋节日的增多,我们的传统节日正逐渐被人们遗忘,由节日文化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不能不得到正视。黄金周出游是批发式的旅游,对旅游景点压力很大,不少地方政府、旅游经营部门都竭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热衷于在风景名胜上建星级宾馆、桑拿等,导致了景点的“城市化”,法定假日调整势在必行,国家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淡薄也说明文化遗产的流失,而从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中国文化、民族精神才是设计创新的出发点。

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如中国人的筷子与西方人的刀叉,设计师应秉着“something new, something different”的设计哲学从传统文化和思想根源中汲取设计思想,但同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应用也不能忽视。设计文化的重点不只是强调文化的差异,而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设计师的根本责任与任务及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创造美的、健全的、平衡的与环境协调的适合人类生存,体现人类文明的和谐空间。由传统节日传递出的中国文化其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也正体现了这点。

三、结语

论中国传统丧葬仪式及其法律文化 篇7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套自己的生死观, 他们把养生与送死等量齐观, 甚至重视送死的程度超过了养生。因为有时只要是活着就好, 无关质量, 于是就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相应的人们对于彻底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仪式——丧葬仪式就有了较为繁琐的规定。当然, 这些丧葬仪式的背后, 也深深隐藏着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2 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

本人长期生活在北方, 所以我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的了解主要是针对于北方。通过本人亲身的经验以及查阅一些资料, 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有:

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 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 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 由于肌肉细胞死亡, 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 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 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即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 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 (供品) 、香、蜡烛、纸钱等。另外, 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 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 等待未来下葬, 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 已在场的亲友, 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 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 死者亲近的晚辈 (称为孝子/孝女) 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 腰系草绳或麻绳, 脚穿草鞋, 称为孝服。

大殓:当着家属的面, 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 盖上被子, 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 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 有乐队吹打, 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 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 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 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 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 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 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以上这些是具体的程序, 但是从这些程序中的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些传统的法律文化。

3 丧葬仪式背后的法律文化

3.1 慎重追远的儒家孝道观

孝道观念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 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 都深深地受到这种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儒家孝道观十分重视死, 把送死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庸》说: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仁智备矣。《孝经》里面说:“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论语》曰: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儒家的孝道观在宗教观上表现为尊祖, 在伦理观上表现为孝祖, 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伦语为政》) 。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 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贸》) 。在丧葬上, 孔子虽然不主张厚葬, 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 但他倡导的孝道观, 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淮南子汜论训》曰:厚葬久丧以送死, 孔子之立也。死者断气之前, 要由其近亲属亲自为其净身整容, 穿上寿衣;在葬礼上, 死者的晚辈要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 无论白天或是黑夜, 尤其是晚上不能断了人;下葬后, 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 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以及以后的守孝和扫墓等活动。

“孝”是一种血缘伦理观念。先秦儒家认为, 悲哀之情是人的孝悌道德本性在丧礼中的外显形式, 是真情的流露, 正如《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说的:“本谓心也……孝子亲丧, 痛由心发, 故啼号哭泣, 不待外告而哀自至, 是反本还其孝性之本心也。”儒家把孝道从此岸世界运用到了彼岸世界, 丧葬仪式作为孝道在彼岸世界运用的载体, 维系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

3.2 礼制下的宗法等级观念

传统等级观念脱胎于奴隶社会, 完善于封建社会, 反映等级制度, 并为思想家所论证、为法律所强化, 因而成为一种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以“礼”为基础的宗法等级观念。儒家学说不仅强调外在仪礼的种种规则, 而且更为重视其表现的思想和观念, 并且把他们上升到了社会秩序的层次, 强调等级观念。这一点也深深地表现在了丧葬仪式中。其中在丧服上就很有讲究。按照《仪礼·丧服》的规定, 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 从表面上看, 守丧是一个纯血缘亲情问题, 其实五个不同的等级都表现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差异, 是等级观念的体现。比如, 丧葬礼仪中反映出男女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异, 据《仪礼·丧服》中记载, 儿子给父亲服斩衰, 为母亲只服齐衰, 若父亲已去世, 服齐衰三年, 未去世只服一年。妻子为丈夫服斩衰三年, 丈夫则只为妻子服齐衰一年。其次, 墓葬制度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权力和财富。比如西汉时代对各种不同身份地位人的坟丘的高低大小有较明确的礼制规定, 坟丘礼制趋于完备。

孔子所谓的“礼”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 维护社会秩序, 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的。由于中国古代的国家是在战争中氏族族长权力的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 是一只家国一体的国家制度。相应的国家的各个机构和权力分配基本上是由氏族的血缘关系决定的, 所以封建统治者正式通过“孝”来维系宗法血缘的纽带, 从而达到“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 为巩固“家天下”的统治而服务。

3.3 以“和”为基础的法律文化观念

《论语》上也说:“礼之用, 和为贵”。在丧葬礼仪中也体现出“和”的文化价值观念。主要表现在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家室和宗族的和谐。丧事的处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行为, 它往往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 葬礼是一件大事, 也是民间各种仪式中最为隆重, 也最为铺张讲究的仪式, 丧事不是由几个人单独完成了, 而是需要家族成员的参与, 甚至是旁人的帮忙。葬礼是公开性的活动, 也是一次社会聚合的机会, 通过葬事的处理达到家庭的和谐, 家族内的相互了解和和睦, 达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 尤其重要的是, 通过丧葬礼仪活动, 达到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

4 结语

总之, 我们考察分析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 可以发现, 丧葬仪式中有许多外在的形式, 在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表现, 但隐藏在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却较为稳定。揭示丧葬礼中的法律文化, 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并评价中国传统丧葬仪式, 对于构建现代丧葬礼仪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摘要: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是中国礼仪文化中最为独特的一种, 因为它既是对死者的尊重与悼念, 也是对于生者的一种慰藉。而我们除了要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了解的背后, 还要更为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法律文化, 因为这种法律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根。而这种寻根溯源无论是对历史还是未来, 都是一种应有的交代。立足于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过程和具体的礼仪要求, 在回顾古代丧葬仪式的前提下, 对于丧葬礼仪背后的法律文化进行剖析。从中得出的法律文化才是我们真正所要探寻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传统葬礼仪式,法律文化,孝道,等级观念,“和”

参考文献

[1]李云.关于壮族“白喜事”丧葬仪式中的法律文化司考[J].经济与金卡工程, 2009, (4) .

[2]罗开玉.中国丧葬与文化[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8.

[3]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上海:三联书店, 1996.

中国法文化传统的形成基础及其思考论文 篇8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基础教育 教育方法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国民生活中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016两会期间,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说道:“应分学段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现在就开始着手。”作为一位中国人,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展它。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是有重要作用的。如今不少学生在自身素养方面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不利于他们长期持续发展。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块巨大的宝藏,可以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巩固知识,培养文化素养,提高道德修养。在将这一巨大的宝藏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1.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启发诱导的方法主要用于教师实施教学时,对于本身没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课本,要用积极诱导的方式使学生感兴趣。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索的欲望。在传授有关道德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或者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这种故事或问题必须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够很容易被儿童体认,这样会使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不平衡,然后通过努力将其同化或顺应,让他的认知结构重新达到平衡。这样激发其动机以产生学习行为,最终习得道德知识。这一过程中要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老师要更加贴近其生活,提出各种问题和故事,使其内心产生矛盾冲突。这样有利于儿童道德阶段的向前发展和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2.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古国——中国。由于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教授时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要按照它应有的次序交给学生,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

循序渐进是由孔子提出,经其弟子孟子继承发展,之后又被朱熹纳入朱子读书法中的。孟轲认为“其进锐者其退速”,进程过于迅速,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消退也快。他通过“揠苗助长”的寓言告诫人们:必须懂得教学是自然有序的过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揠苗”的方式助长,否则“非徒无益,而有害之”。

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著作《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要求教授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系统的,教学的进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夸美纽斯要求学校“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3.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

从学与行的关系来看,学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学更加重要。即学以致用,学习如果不能应用,那么学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学习道德更应该是这样的,知道社会道德规范,就要体现于生活实践中。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不是抽象的学问,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把它付诸实践的一门学问。其目的在于促使传统文化对社会、个体行为和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潜移默化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还要结合行动,将其内容运用于实践是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荀子主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以行为为最终目的,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追求的是对学习者从外到内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这四者需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实施教育教学。要注意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的时候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尽可能营造真诚和谐的环境,充分利用儿童原有的好奇心引导儿童自己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感知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并注意引导儿童把已获取的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间接经验体现在实际生活中。最终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质本青莲.让传统文化成素质教育必修课[OL].国学教育网,2015.

[2]霍力岩.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0,06:51-56.

上一篇:欢迎六一节作文 六一儿童节祝福语下一篇:关于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发展前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