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优秀

2024-04-27

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优秀(共10篇)

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优秀 篇1

1.能用轻快、自然地声音演唱《芦笛》,唱准附点八分节奏。

2.专注地聆听音乐并能和同伴一起配合音乐较为自如地进行活动,能通过听辨、对比等方式发现乐曲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响板、铃鼓

教学重点、难点:附点八分节奏

一、导入

生跟着音乐《芦笛》踏步进入教室(芦笛伴奏)

二、教学过程

(一)身势律动

1、原地踏步

(1)跟音乐原地踏步

a师:好了孩子们请坐,孩子们,你们刚才走得神气极了,真像一个个小士兵,告诉你们哦,刚才你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模仿一群波兰小士兵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波兰小士兵的生活。怎么样,愿意吗?好,听好了,全体起立,要想成为一只训练有素的队伍呀,我们必须要学习一些本领呢!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原地踏步,会吗?(PPT1)

b不过,我的原地踏步可是有要求的哟!请你跟着音乐的节拍原地踏步,准备(芦笛伴奏)耳朵竖起来,先听

(2)原地踏步练习要强调句头。

好,立定。我们的脚步呀很整齐,不过呢,不够神气,请观察我在踏步的时候强调的是句头还是句尾呢?(师跟音乐示范第一段音乐)看出来了吗?你说,好,那跟着我一块来做,好吗?(师生一起做原地踏步,强调句头)

(3)原地踏步强调句头,句尾拍手三次

哎呀!你们可真聪明,下面我要加大难度了,请你在每句的句尾轻轻拍三次手,能做到吗?咱们来试一下,(师生跟音乐,句尾拍手)准备开始了,耳朵竖起来。

2.报数

(1)练习报数

哎呀,我的这支队伍呀可真聪明,下面呀,我们要进行第二项了,你们看(PPT2)

是什么?一起说,(报数)请你们从1号到8号依次报数,记住啦,每位士兵、每一排士兵同时进行,明白吗?你们听,报数的速度(练一下1到8报数)嗯很好,我刚才看见有的小士兵非常细心,他用转头来传递他的报数信号呢,你们能做到吗?好,那我们再来一次,速度要加快了,听,(快速1到8报数)非常棒,下面呀我要把指挥权交给音乐了,你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报数吧。(PPT2)

(2)跟音乐报数

耳朵竖起来,准备(跟着音乐伴奏1到8报数)哎呀,可真整齐,

(3)跟音乐报数,加入拍手和跺脚

下面呢我们把报数的声音放在心里,你们可以用拍手和跺脚来完成吗?好,1到7号的小士兵用拍手,8号的小士兵用跺脚,咱们来试一试(PPT2)

耳朵竖起来,嗯,很好,我刚才看到那位小士兵他可棒了,那我们能不能跟他一样,用响亮的声音再来一次呢?好,咱们跟着音乐再来一次。(PPT2)

3.巡逻

(1)边读嘁嚓嚓、嘁嚓嚓边巡逻

哎呀,这个都难不倒你们呀,好吧下面我们学习最后一个小本领了,你们看是什么?(巡逻)对,巡逻,我们首先呀用嘁嚓嚓、嘁嚓嚓(PPT3)来模仿巡逻时的脚步声,好不好?你们听,嘁嚓嚓、嘁嚓嚓1、2、3、4,生集体练习很好,

(2)边读嘁嚓嚓、嘁嚓嚓边巡逻,变换四个方向

那今天呀,我们巡逻的任务呀是4个方向,听好了,第一个方向,向右转90度,请你在每个乐句的句头变换你的巡逻方向,清楚了吗,注意哟,我们嘴里的声音可不要停哦,(PPT4巡逻跟音乐伴奏变方向巡逻并读节奏)准备小手来起来,听好哦,

4.完整展示踏步、报数、巡逻

嗯。我的这支队伍呀不仅训练有素你们还非常的机智聪明呢,这么快就把三个本领都学完了,现在呀,到了我考核你们的时候了,请你们跟着音乐将刚才学过的三个本领完整的展示出来,咱们现在来回忆一下好不好?哪三个本领?第一个是踏步,别忘了后面拍手,第二个本领是报数,我们用拍手跺脚来报数,第三个是巡逻,这个地方不要忘了嘴里的声音哦。好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试一次,好不好?(PPT5)嗯。好抬头挺胸,小手抬起来啦,双手。非常棒,我们第二个动作开始报数了,拍手和跺脚,准备1、2、一起,好最后一项嘁嚓嚓、嘁嚓嚓

(二)、节奏训练

!、读节奏

a立定哎呀,可真棒呀,小士兵们你们顺利地完成了考核任务,部队首长看我们这么聪明,又给我们增加了新的任务,请你们读出下面的两条节奏

____|X-|

____|X00|

b看出来了吗?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它是2/4拍的,那你们可以拍出这个节奏型吗?

c第二个节奏哪里不同?练习两次,

2.认识八分节奏

听我们的节奏呀有了变化,哪个地方有变化?待会儿请你说出来,哪里变化?第一小节,哪个音上呢?第一个音上有了变化,有了什么变化呀?第一个音变长了,第二个音变短了,孩子们我们把变长的音加上一个小点,变短的音我为它加上一个小红线,我们把这种节奏叫做附点八分节奏,孩子们,附点节奏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呢,哎呀,跟我读,好我们加上附点节奏将它拍出来吧,哎呀呀呀哟哦。很好,我们第二句,哎呀呀呀呀空空。

3.读出附点八分节奏

下面呀我要跟你们一块儿完成这组节奏了,听好了,我会拍出前一部分的节奏,请你们拍出后一部分的节奏,我会给你提示,是拍第一组还是第二组,第一组、第二组(PPT两组节奏)生分别练习。

4.旋律练习

a孩子们我们很好地破译了密码,看信封打开了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吧,哦原来是小乐句,一起来唱一唱吧,分别是每一句的后半句。

b孩子们,我也想加入你们呢,下面我们接龙唱一下,我唱前面的两小节,你们唱后面的两小节,注意啦,第二和第四句的句尾,咱们要唱的短促些,

(1)跟伴奏唱旋律

(2)用dv来哼唱

(三)、新歌教学

1.介绍芦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波兰民歌《芦笛》。你们知道芦笛是用什么做的吗?芦笛是用芦苇做的,孩子们大自然中有很多可爱的乐器呢,(PPT芦苇)有一些聪明的小朋友,他们会将芦苇摘下来,然后卷起来,将它卷成一个笛子的形状。通过气流对它的控制呀就能吹出好听的旋律呢,

2、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歌词

a读第一段歌词

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支小芦笛,注意了,我还是跟你们接龙哦,不过我有的音符会读的比较强,

b响板伴奏师生接口读节奏

c跟音乐伴奏轻声读歌词

A跟着钢琴唱第一段

孩子们,我们刚才读歌词的时候,有强有弱的,请你们唱的时候注意了。

B跟钢琴唱注意强弱

C跟伴奏唱,听一听老师在哪个节拍上拍响了它?(附点节奏的时候)

D边唱边拍

下面老师就请你们在附点节奏的地方拍一拍,声音也要清脆有弹性哦.

(2)学唱第二段歌词

a芦笛的声音吸引了士兵们,我们来读一读第二段歌词(接口读)

b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c错误的地方重点练习

(3)学唱第三段歌词

a士兵们的队伍走过绿色村庄,安泰克听见远处歌声走出家门(接口读)

b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c错误的地方重点练习

(4)完整演唱歌曲

(5)完整演唱歌曲并加入拍手

(6)跟录音伴奏唱

3.歌曲处理

(1)分组讨论

(2)合作表演

一组同学演唱,一组表演。

三、课堂小结

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优秀 篇2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我是中国人》。

一、说大纲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其中要求“3-6年级的学生能够了解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和曲艺音乐”“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并从中享有乐趣”, 因此, 教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 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程中歌曲编排和京剧表演,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本课的学习中发挥个人的创造潜能。

二、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京韵》, 该单元内容围绕京剧艺术, 旨在促进小学生对京剧的了解与体验。《我是中国人》是一首根据京剧中典型的西皮流水音调创作而成的戏歌, 全曲唱词简单明了, 朗朗上口, 唱出了作为中国人骄傲自豪的心情, 节奏和拖腔都具有浓厚的京剧特色。

2. 地位与作用:作为一首戏歌, 本课很好的将歌曲与戏曲元素结合在一起, 能够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兴趣, 增加学生对京剧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 在本单元中, 还包括了京剧《智取威虎山》和《红灯记》选段, 本课的学习, 能为本单元其他课程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三维目标”的设立, 我计划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 认知目标:学会用京剧风格来演唱歌曲, 做到字正腔圆, 富有韵味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京剧的几项技巧, 例如拖腔, 颤音等,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表演和欣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在学习和表演歌曲的过程中, 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与韵味, 加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同时, 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三)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京剧的曲调特点和几项技巧

2.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京剧风格来演唱歌曲

三 、说教法

作为一种传统戏曲艺术, 京剧离学生日常生活较遥远, 学生平时对京剧的接触和了解比较少, 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京剧表演风格, 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 问答法:在讲课过程中, 我将按一定的教学要求, 对学生提出问题, 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 / 聆听音乐等等, 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演示法:首先, 通过播放京剧视频, 展示京剧脸谱, PPT等, 视听两方面结合, 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 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让学生对京剧艺术有直观的感受, 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提高学习兴趣。其次, 作为教师, 我会为学生示范歌曲的演唱, 伴奏乐器的演奏等等, 能让学生直观的进行模仿、学习, 在避免长篇大论说教的基础上, 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京剧的表演风格。

3. 对比法:我将对歌曲结尾拖腔的有无进行对比, 这样能够凸显拖腔在京剧中的重要作用, 帮助学生理解京剧音乐风格, 更好的学习演唱这首歌。

除以上这些外, 我还将使用:讲授法, 律动法, 模仿法, 启发法, 等等。

四、说学法

(一)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分散注力, 并且活泼好动。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时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采用形象生动, 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和学生广泛参与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根据以往的课程, 五年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识谱演唱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 要把重点难点放在音乐风格的掌握和演绎上。

(二) 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该单元教学内容还包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等两首京剧选段, 民族管弦乐《京调》, 根据京剧和评剧素材创编而成的歌曲《蚂蚁》, 我认为,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我是中国人》这首歌曲能够勾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为后面教学其他内容铺垫。

(三) 因此, 在本课教学中, 我将主要采用兴趣式指导法, 通过生动的演示,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他们在学习中广泛发散思维。同时, 我将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由学生亲身创编和演绎的环节, 鼓励他们积极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一) 课前准备:

1. 准备一批京剧传统伴奏乐器:板、锣、鼓

2. 制作一些京剧脸谱面具, 准备一些京剧道具

(二) 导入部分 (用时 5 分钟)

首先, 我会播放京剧《贵妃醉酒》的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到“乾坤分外明”) 在播放之前, 我会对学生说:“认真看老师播放的视频, 想想这是什么艺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 (播放视频) 在观看完视频后, 以五年级学生的水平, 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这是京剧。”这时我会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肯定, 并且进一步提出问题:“你们之前听过京剧吗?京剧有什么特点?”然后选几名同学来回答, 同学们的答案一定是五花八门的, 这时我将打开PPT, 结合PPT和刚才同学们的回答, 对京剧艺术的背景及它的特点, 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本环节目的: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本环节使用的教法:演示法, 问答法, 讲授法, 用时5分钟

(三) 学唱与编排歌曲

该部分用时25分钟, 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习掌握京剧的曲调特点和几项技巧,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用时15分钟, 第二部分是能够熟练运用京剧风格来演唱歌曲,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用时10分钟。

教学重点:将掌握京剧的曲调与技巧作为本课的是因为这首歌是一首戏歌, 旋律、节拍等音乐要素是树立这首歌京剧风格最根本的因素。要想掌握好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 首先就要学好这些知识点。

1. 首先, 我将为学生富有韵味地示范演唱这首歌的全曲, 在示范之前, 我会问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唱这首歌的, 结合谱子, 思考这首歌是什么节拍, 节拍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在示范完毕后, 结合谱子, 同学们会发现这首歌的节拍是1/4拍, 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一小节有四拍。这时我将告诉大家, 在京剧中, 1/4拍被称为“西皮流水板”。并结合PPT介绍流水板的特点, 【即“有板无眼”, 中快速节奏, 唱腔第一句从板上起唱, 其余唱句以过板开唱为主, 所谓过板开唱, 就是从后半拍起唱, 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要落在板上。】此时我会带着学生将谱子与这些特点对照, 发现这首歌确实是一首按照传统的西皮流水风格创作的歌曲。

2. 接着我会要求同学们手点着“板”, 实际上就是手打节拍, 我再为同学们示范演唱一次。在同学们听过两遍示范, 对歌曲有了初步印象后, 我会让同学们手点板, 齐声念歌词, 然后我会问同学们, 这首歌曲说的是什么?同学们的答案应该是围绕着“讲文明”“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展开的, 这时我将对同学们的答案予以充分肯定。

3. 打着事先准备好的檀板, 要求同学们手打着板, 分句学唱这首歌曲。在歌曲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要求学生手打节拍, 是因为这首歌的节奏较为特殊, 从一开始接触歌曲就要求学生打节拍能够加强他们的节奏感, 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他们掌握这首歌的节奏。

4. 由于这首歌曲的每一句, 都有不同的知识点。因此, 在教学中, 我将直接把这些知识点分解融入至分句教学中, 每一句都先学唱SF再学习唱词。

1首先, 我将在第一句中着重学习颤音。首先我将带领学生学习不带波音的SF, 我唱一句, 学生唱一句。等到同学们掌握后, 我将唱一遍带有波音的SF, 这时我将问同学们, 老师唱的跟之前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相信大家会发现波音的存在, 这时我将为同学们介绍博音, 并将单独带领大家练习波音和加上波音后的SF, 在大家对波音有一定了解和熟悉后, 我将示范带词的第一句, 依旧是我唱一句, 学生唱一句。相信在学习了sf和波音后, 五年级的学生能够很快学会带词演唱。

2在第二句的学习中, 我将着重于装饰音的学习。首先我会问同学们, 谱子上这个带有连线的小小音符是什么意思?可能有同学能回答, 也可能同学们回答不出来。这时, 我将告诉大家, 这是装饰音, 并介绍装饰音的作用。我将示范装饰音的演唱方法, 学生进行模仿。先是单独进行装饰音的练习, 然后过度到加上装饰音的整句SF练习。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带装饰音的SF后, 我将带着学生加词演唱。

3第三句的重点在于拖腔。拖腔是戏曲元素的重要体现, 拖腔的有无对戏曲风格的确立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将首先带领学生学习整句的SF。在学生熟练后, 我将示范带词演唱, 但是在这部分, 我将只示范到没有拖腔的地方, 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带词演唱后, 我将再为他们示范包含拖腔部分的第三句, 我会问同学们, 老师这么唱跟之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唱是不是比之前的唱法更好?相信同学们会发现, 加上了拖腔之后, 整句更富于韵味, 更有意境。这时我将充分肯定大家的说法, 并且带着同学们练习拖腔和加上拖腔后的第三句。

5. 分句教学完成后, 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全曲的各个知识点和每一句的演唱。这时我会让同学们把整首歌连起来演唱。相信此时他们已经初步能够演唱整首歌曲, 至此, 教学重点完成。

该部分用时15分钟。用到的教法有:演示法, 对比法, 模仿法等等。

教学难点:作为一首戏歌, 戏曲元素是这首歌最鲜明的特点。学生在掌握了歌曲之后, 能否将戏曲风格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 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1首先, 我将播放一小段戏歌, 在播放前, 我将问学生:“仔细听老师接下来放的音乐, 看看音乐里有没有刚才我们学到的知识?”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聆听音乐。在聆听过后, 相信同学们会发现, 戏歌中包含了刚才我们分句练习时学到的装饰音, 拖腔等知识。该步骤是对上一部分的复习和检验, 也是对接下来教学的铺垫。

2接下来, 我会让同学们两两互唱《我是中国人》, 并让他们互相评价下对方唱的好不好, 跟刚才的戏歌片段比, 有什么差别?设定该步骤是因为同学们在集体演唱时需要专注于演唱, 比较难发现自己的缺陷, 两两演唱能够让同学们转换身份, 以旁观者的眼光来鉴别。然后我将对同学们进行提问, 同学们的答案一定是各种各样的, 相信他们会对自己同伴的演唱给予肯定, 但也会发现演唱没有戏歌中这么富有京腔韵味。

3这时我将肯定同学们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同时我将告诉大家, 刚才我们学习的颤音, 装饰音, 拖腔等, 都是京剧音乐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但要将这种风格表现出来, 光照着谱子唱是不行的。 (下接第258页)

4接下来我将为同学们示范演唱一遍富有京剧韵味的《我是中国人》, 然后我会鼓励同学们对我刚才的示范进行模仿, 我会带着同学们再演唱一遍《我是中国人》并鼓励大家带上京剧中常看到的动作, 如摇头晃脑等等。在演唱后, 对同学们的模仿进行肯定和鼓励后, 我将会邀请1-2位在刚才的演唱中表现比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 借由他们的表演, 鼓励和激发台下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5至此, 相信同学们对如何富有韵味的演唱这首歌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 我会要求同学们拿出最好的状态, 再一次演唱这首歌, 同时, 在这一遍的演唱中, 我将拿出锣鼓, 为同学们伴奏, 使整个演唱更富于戏曲意蕴, 同时也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本环节所用的教学法有:演示法, 对比法, 模仿法, 体验法, 等等。

( 四 ) 京剧表演的学习与展示

该部分是对所学歌曲《我是中国人》的延伸与拓展, 也是帮助同学们了解京剧知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更是对于本单元后续学习《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等京剧选段的一个铺垫。该部分计划用时15分钟。

1. 首先我会问同学们:“大家知不知道京剧中都有哪些行当?”同学们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答案, 这个时候我将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色脸谱, 结合PPT为同学们一一介绍生旦净末丑这五个行当。

2. 然后我将选取小生和花旦两个行当, 播放台步视频, 我将带领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台步动作, (小生:自1:16开始, 请男生学习小生的台步, 女生学习花旦台步, 并给同学们时间进行练习。

3. 在同学们练习之后, 我将拿出脸谱以及准备的其他道具, 邀请几位同学戴上面具进行表演。并请没有上台的同学思考, 如何为这些动作配伴奏, 将这个问题作为学生本节课的课后作业。同时, 在同学们表演的过程中, 我也会鼓励台下的同学像京剧表演中观众们为演员叫好一样, 为自己的同学喝彩。

该部分计划用时15分钟, 所用的教法有:演示法, 模仿法, 体验法等等。

在结束了这个环节之后, 整堂课将在高潮中走向尾声, 这时我将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同学们会回答:“我是中国人”“拖腔”“台步”等等, 我将总结归纳同学们的答案, 帮助同学们再一次梳理今天的教学内容。此时我相信, 教室里的气氛一定是热烈而欢乐的, 同学们在学习中实践, 在实践中学习, 即收获了快乐, 也收获了知识。

六、教学小结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动物为话题,重点是描述动物的体貌特征,通过设计的教学任务来训练Look at the… Its … It has…句型的使用。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认识小动物有紧密的联系,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动物的词汇。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故事课,通过听说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与动物有关的目标词汇及介绍动物的常用句型。

Part C部分是故事课教学,是在学习完AB部分关于描述小动物体态特征的形容词thin, fat, tall, short…以及语句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语言基础上而进行的文本阅读。本故事通过两个主要人物Zoom和Zip比赛认识动物,重现了已学的部分动物单词和形容词,并拓展了新的动物单词lion, fox, wolf, zebra, gorilla and horse.以及句型: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目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较为有意义的语篇,增加学生们语言的输入,使得学生逐步适应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的分析主要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以及个人的生活背景三方面着手。

(一)文化背景

文本中出现的动物都是学生们熟知的小动物,比如:monkey, horse等,他们也可以在动物园中见到:gorilla, wolf, zebra等。所有同学都知道panda是我们中国的特有的动物,也有小部分同学或许在电视上看到过koala, kangaroo, eagle, beaver等动物,但是很少有同学知道这些动物所属的国家。虽然这是第一单元所要介绍的一个文化背景,但在开学初我对教材做了整合,将其调整在第三单元故事教学中完成。

(二)知识背景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会了部分的动物类单词,并在本单元A,B部分学会了如何描述动物的体貌特征。

(三)生活背景

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大部分学生家中都饲养小动物,所以他们对于动物的体貌特征更为的熟悉,也更为亲和,十分喜爱动物。有的学生能将小动物视为自己的家庭成员,从内心中愿意保护它们。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学生的情况:自然情况及学生的已知起点。

(一)自然情况

本班学生总数40人,年龄在9-10岁左右。约75%的学生当堂能接受新授课的内容,15%的学生需要课下向同伴请教才能理解新知识,还有10%的学生需要老师亲自指导才能理解新知识。英语学习习惯较好,能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可以达到约60%。根据以上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A,B两层,A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课堂积极参与,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B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学过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已知起点

四、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

经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认真分析,按照《2011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的本单元的教学总体目标为:

(一)语言技能目标

全体学生能够用本单元所学目标词汇及句型熟练并正确地用英语描述小动物的体貌特征。B级的学生能够介绍动物的名称。A级学生能够通过动物的体貌特征用英语进行描述与交流。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认真思考,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主动认知与动物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合作学习,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关爱,更加珍惜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们的内省智能和逻辑表达能力。

在以上的总体教学目标指导下,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语言知识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动物类单词lion, tiger, fox, wolf, zebra, horse, gorilla, monkey.

(2) 学生能在图片、动作、老师的帮助下读懂故事的大意。

(3) 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

(3) 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

2.语言技能目标

听:能听懂故事大意。

说:能利用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与同伴进行交流,介绍小动物。能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

人的回答。

读:能读懂故事,并从故事中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演:能为故事配音。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4.文化意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象征性动物。

四、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关动物的词汇;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以及使用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

2.难点: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交际教学法

旨在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其特点是将语言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教学。本节课中,全程为英语授课,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结构的知识,同时又通过任务实施引导学生将语言结构知识应用到功能话题的表达当中,学生在交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教学设计中的不同任务也是通过学生的口头英语输出为途径实现的,这体现了交际教学法。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点读笔的使用,能更方便学生跟读、模仿,能及时强化学生的语音、语调,也可以改变传统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人机交流”的操练,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技术教学手段,能够演示图片,PPT课件,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适合多样化教学和创造性教学的需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这两种主要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我在上课过程中将教学法细化为四个方面:

1.创境法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让学生在待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本节课设计的两个活动任务(猜谜和游戏)都是给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率。

2.TPR全身反应法

注重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教师尽量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使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让学生更直观的在游戏中学习,使英语生活化。本节课设计的“认读单词”比赛和“给动画配音” ,充分调动了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激发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3.类比法

利用某类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之处,启发学生从甲物联想到乙物,并学会运用甲物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乙物。在话题方面,学生已经学过部分动物单词,以及描述小动物体貌特征的语句。本单元新知识为认识新动物,运用新句型进行交流。启发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类比,学会知识迁移,用描述已知动物的方法来描述新动物。

六、教学资源的分析

自制PPT课件,动物图片,让学生准备动物的玩具,并充分利用点读笔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描述、介绍动物的情境,使学生能有尽量多的机会耳听、口说,以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听说、认读的能力。

七、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为本单元的第六课时Part C Story time,本课的任务是能运用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与同伴进行交流。在任务教学法的指导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图:

整个教学设计如下: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

学生们通过说唱三年级上册以动物为主题的歌谣,复习部分动物的名称以及本单元学习的形容词fat, big和语句Look at…,歌谣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易懂,上口快,节奏感强,轻松有趣,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的听、说、读的训练,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将已学知识进行复习。

接着进行谜语式故事的导入,通过猜谜活动引出核心词“animal”,猜谜中出现了arm, leg, milk, ice, apple, nine六个相互本不关联的词汇,但通过我设计的“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使这些单词能具备故事间的相互联系。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们猜谜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将其六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新单词”animal.核心词的引出,可使我和学生之间拥有交际的话题: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Step 2. Revision and presentation

通过运用本课核心句型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所认知的动物名称,和学生共同建构本课的文本信息,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直接呈现新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在必要时予以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预设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如:cat, dog, duck, monkey等,不能说出本课的目标词汇,如:gorilla, lion, zebra等。学生可通过观看动画,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输入,使学生逐步适应文本阅读,在语篇中学习新词汇。第二种情况是,B类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A类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说出故事中部分动物名称,此时要抓住学生自己所构建的文本信息,对新单词先行输入。此后,在学生们回答完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小动物的名称之后,老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为学生们表演其它动物来补充学生们的答案。根据师生的“合作”,数一数所知的所有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语言;I know all the animals. 接着,通过创设的情境:The animals live in a zoo.并用神奇的魔法,将其动物园的大门打开,出现了小动物panda, elephant和bear.并要求学生们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Look at the… Its … It has…对动物们进行描述。在此,我巧妙的利用最后一只bear的出现,将“动物”转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Zoom”,开始了我“故事中”的教学。而此时,词汇输入还未完成,还有待于学生自己在文本中发现。接下来与故事文本进行链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观看故事的动画,使学生们从视、听、想等多角度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第三个问题的呈现: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Step3. Practice

1.认读单词比赛

运用TPR全身反应法,设计了“认读单词”比赛的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尽快掌握英语单词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跟读、模仿

接着,我将故事文本进行了听说、模仿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听力输入,和语言的输出,并巧妙的发挥了点读笔的作用,方便了学生的跟读、模仿,并及时强化了学生的语音、语调。使我的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人机交流”的操练,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3.复述故事

通过让学生对故事文本的三次听说、模仿,实现让学生对照板书进行语言的输出,复述故事的内容。在看文字进行语言的输出后, 对学生们的能力进行了强化性的训练,看图片复述故事,和看无声的动画复述故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使学生在听说训练后,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交际活动中。

Step4. Production

通过学生对故事文本内容进行的几次输入与输出之后,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目标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我设计了Group work的小组活动环节。活动中,主要以六人一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给提供的动物玩具,和所提示的本单元和故事中的主要目标语言进行组内交流,活动时间大约为4—5分钟。活动中,采用轮流扮演B同学的角色,与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介绍并描述小动物。希望通过此环节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们充分发挥语言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们与同伴进行合作的能力,体现出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Step 5. Extension

学生们已经了解并简单运用了所学的目标词汇和句型,接着通过我对教材的整合,将第一单元所要介绍的一个文化背景,kangaroo, eagle, beaver, panda等动物所属的国家放置Good to know部分,使其在动物教学单元更能拓宽学生们的眼界,培养学生们爱护并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最后,通过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们用英语表演小故事和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八、教学评价分析

(一)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整个教学设计以完成不同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活动的设计者和知识的引导者,在真实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节课活动设计层次清晰,语言讲解重难点突出。

(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根据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所检验到的学生学习效果是:通过练习,95%的学生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故事中的动物类单词;80%的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100%的学生能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75%的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九、板书设计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本节课授课内容,教师将板书设计如下:

十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授课结束之后,我对本节课的情况做了如下反思:

一方面,教学中有一些精彩之处。

1.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本堂课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他们热爱动物的品质。在英语教学中适当运用猜谜和游戏教学可使学生在玩中学,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本节课通过“谜语式懒羊羊觅食的故事”和“看图片猜动物单词的游戏”,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语言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参与率。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成功引导学生实施任务。在学生掌握动物的词汇和介绍小动物的句型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让学生积极投入,身临其境的进行知识的探究,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发现知识并获取知识。新课程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英语老师,我们要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和观念。本节课虽然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活动的设计者和知识的引导者,但却把“表演”的机会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角”,让学生时刻处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使他们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得到整体发展。

3.教学设计的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非常的紧凑,单词animal, zoo,bear的出现,都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本节课我创设了多个问题情境、启发学习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语言交流。上课时,我尽量用英语贯穿课堂教学,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师课堂用语,以便于学生模仿。堂上的教学手段也应灵活机动,以学生为主,创设英语交流平台。这样的形式能够比较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共同提高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笔者的授课过程也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课堂的调控能力不强,该收的地方没有及时收,导致占用的时间过长。在讲到有关动物的拓展词汇时,拓展得有些过多,导致这部分占用了较多的课堂时间。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应该加强“重点意识”,教学不离重点,拓展不离不偏,紧抓课标内容。

2.Group work小组活动组织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几个学困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不够积极。本节课的小组是学生自愿组队的,而不是按照学生英语水平划分,这样导致有的小组活动特别成功,而有个别小组由于包括几个学困生导致活动实施不够顺畅。在以后的授课中,应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小组,合理组织小组活动,使小组活动的意义真正得以实现。

3.教师指导性语言过多:讲课的过程中,因为总怕学生听不懂或是出错,所以自己的课堂指导性语言可能啰嗦了一些。应该更大胆的去放开学生,让学生去说出自己的思考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

4.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再丰富一些,尤其对于表现特别出众的学生应给予特别的,不同于他人的评价语言。

5.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再设计本节课时,如果能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一项全班性介绍动物的交流活动会更好,更有助于学生在课后消化和巩固课堂内容。

结束语

有效的教学是每位教师永恒的职业追求。英语课堂的高实效性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要求和衡量标准,提高英语课堂的实效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我们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不断探索。

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活动时要以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为主要指导方法,在对教情和学情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考虑到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种因素。

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紧密结合。教学活动是服务于学生的,旨在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不同活动中,既考查了掌握的情况又巩固了新知识。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要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经过听、说、读、写等环节了解教学内容和重点。

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借助多媒体辅助学。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设计要以交际教学法为理论依托,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英语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积极应用“创境法”,提供学生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小学一年级音乐说课稿优秀范本 篇4

教学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创造几种声音。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

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

2.会唱《大雨和小雨》。

3.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2.歌曲《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会唱《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厅里

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弦乐队的录像。提问:除了生活中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

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你认识哪些乐器呢?学生说出一种乐器,教师就可以出示这种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它的乐器。

3.有打击乐器的可让学生敲击一下,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

4.还知道其他的乐器吗?

(二)学唱《布娃娃弹琴》

1.你们知道木琴是什么形状,它发出的是怎样的声音吗?教师可出示木琴的图片并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骑兵》片断)。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布娃娃弹琴》。

2.教师范唱或放录音。

3.跟着老师学唱《布娃娃弹琴》。

4.边唱歌曲边做律动。

(三)学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像,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小鼓等)?

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边走步边唱《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以上两首歌曲也可以选择一首学唱)。

教学评价:

1.能认识一种以上的乐器并说出它的名称。

2.会敲击一种打击乐器。

3.会唱《布娃娃弹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

教学目标:

了解《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相应的声音。

教学过程:

1.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表现雷、闪电、大风以及故事情节中要求表现的声音。

4.安排学生课下寻找能表现制《小白兔盖新房》内容的声音材料。

教学评价:

1.能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2.能够创造出表现风、雷、闪电的声音。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二)。

教学目标:

能用声音表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并在表演中担任一个角色。

教学过程:

1.学生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2.将学生分成2~4组,讨论如何用声音来表现。

3.分组到前面表演。由一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用声音来表现。

4.师生共同评价。

5.如有时间还可创编其他内容。

教学评价:

1.能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

2.能与组内同学团结合作。

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优秀 篇5

一、说教材这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曲。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旋律流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每句为两小节,歌曲第一、二两乐句的旋律完全重复,仅在末尾加以变化,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在相互对歌时活泼、欢乐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以音乐新大纲的要求为基点,根据三年级学生音乐能力和学习心理,师生互动创设音乐学习情境场,引导学生在兴趣中体验、演唱和合作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在动-唱-念-创—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再创音乐,体会童年的快乐。因此我对本课教学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摇船调》,感受对歌的歌曲风格和特点,抒发快乐童趣的愉悦心情。(2)技能训练:①掌握歌曲附点节奏②掌握反复跳跃记号③会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衬词部分。④会用顶真式配唱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难)点:

1、附点节奏的掌握

2、衬词部分的轮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三、说教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旋律听唱法和顶真配唱法。首先是情景导入法。我通过聆听唱台湾的歌曲和台湾风光的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创设台湾客家族小朋友划船迎接的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在悠扬的号子声中感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新奇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是旋律听唱法:在衬词轮唱的学习过程中,用形象的小船,感受一前一后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形成的轮唱,把学生对音高的抽象概念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认识,也体验到音乐的层次感。最后是顶真伴唱法:利用文学作品中顶真的描写手法,创造性地应用到歌曲的创编中,有趣、有乐、有感,丰富歌曲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创编的手法。

四、学法新课程的课堂老师不再是一言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熟悉、轻声学唱、趣味创编来完成,发挥孩子们群体力量,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达到共同提高。

五、说教学程序

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后,我围绕课题设计了教学的程序。首先是组织教学:师生进教室。在旖旎的风光片中,我通过聆听悠扬的《鼓浪屿之波》,创设台湾客家族小朋友划船迎接我们去台湾客家族的情景,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此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在充满新奇、探究的情境中,让孩子感受台湾的美,激发走进台湾的兴趣,为新课的教授做好铺垫。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用小船作为主线进行串联,设计动-唱-念-创—赏五个步骤,有梯度地开展学习。

(一)动:情境创设,在客家小朋友的迎接下,师生一起划着小船穿越台湾海峡。在优美的摇船调音乐中,教师用形象的肢体语言展现划桨,首先通过孩子们自主创编各种划桨的动作,再由教师请能干的小老师分别进行带领,分组表演不同的动作合着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熟悉音乐旋律。

(二)唱:用悠扬的号子声来引出衬词“嗨呀啰的嗨哟,嗨呀啰的嗨哟,嗨啰嗨划起来哪。”来提前解决歌曲衬词部分,luoyo的韵母发声练习,教师用手势和范唱让学生体会,为唱好歌曲做好铺垫。然后用小船的前后滑行引出号子声的此起彼伏,并播放衬词轮唱的录音,加上图片就更为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轮唱的层次感。教师再分声部进行指导轮唱,为歌曲的二度创作做好铺垫。

(三)念:在掌握衬词演唱后,我就让孩子们第一次完整聆听歌曲,并设问:船儿顺水而下,台湾岛近在眼前,岸边的小朋友正在用歌声迎接我们呢!他们演唱的歌曲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自主感受,说一说歌曲的特点,一问一答,再出示 对歌的概念,非常自然地就过渡到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哟?X X X X.|X X X X X X.的节奏练习。进行节奏问答时,先由教师按节奏提问,学生根据之前聆听的歌词,在参照图片进行节奏回答,掌握节奏的同时有效记忆歌词。节奏掌握好后,再加上之前已经掌握的衬词部分,学唱整首歌曲就比较简单了。师生合作,一问一答,教师又给学生做了一次范唱,学生演唱第二段就水到渠成。

(四)创:在学会歌曲后,教师和录音进行合作,让学生聆听歌曲又出现什么变化了?并能说一说歌曲的变化,学一学歌曲的变化-即顶真式配节奏,什么圆圆(圆圆),在呀在半天哟(半天)。感受歌曲的立体感,同时配上衬词的二部轮唱来丰富歌曲,形成特色。这一环节大约用10分钟完成。

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优秀 篇6

1、唱歌《梅花》。

2、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有关于古诗的歌曲进教室。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从小家长就教我们背古诗,长大后老师也教过我们好多古诗,下面就请你们说一说 ,你都学过哪些古诗?

生:回忆自己学过的古诗。

师:你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吗?

生:背古诗。

师:现在老师说一个词,看看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词背出一首古诗。

师:这个词是“梅花”。

生:我知道,王安石有一首古诗就叫做《梅花》。

师:你反应真快,大家肯定也学过这首古诗,下面我们就一起背一下。

全班齐背《梅花》。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古诗所描写的内容及它所要表达的意思?

生介绍古诗。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具有现代感的豫剧《唱大戏》。

三、聆听歌曲

1、生初听: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

2、生复听:用拍手和捻指为歌曲伴奏。

3、生再听: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四、学唱歌曲

1、听唱法教学,生反复听歌曲,小声学唱歌曲。

2、生随琴慢唱。

3、师指导、纠正:提示学生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4、生完整演唱歌曲部分。

5、设计念白的节奏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我们歌曲的上面还有两句念白,谁能给大家念一下?

生:按照原节奏念。

师:同样的念白,你还能用其它的节奏念出来吗?(师举例说明)

找一、两名学生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念白。

小组讨论、汇报(用拍手的方式念出)。

6、生使用不同的念白完整演唱歌曲。

7、师生评价,评选出念白设计小组。

五、小结

生谈谈本课的收获。

生听《唱大戏》歌曲出教室。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课设计的部分是念白设计的部分。我没有让学生按照原节奏念,而是将如何念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在个别同学设计好以后,我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习的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让他们采用了拍手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有一定的节奏意识,又能使歌曲具有童趣,很受学生的喜爱。

三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7

今天我说的是苏少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秋天红艳艳》一课。本单元以色彩斑斓的秋天作为切入点,通过民歌、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分四课时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二课时进行。

教材分析:

在这一课时中我安排了欣赏童声合唱《采山谣》,这是一首富有山歌体裁特点的童声合唱,五声宫调式。曲式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A段为四四拍,前四小节的旋律突出了山歌简练的特点,领唱“秋天来了”与合唱“来了“相互呼应,营造出山谷回荡的音响效果;B段为二四拍,小快板,演唱形式为齐唱、合唱,曲调轻快活泼,生动的 表现了孩子们采山时的热闹场面;第三乐段是A段的再现,在演唱形式上稍加变化,色彩更加丰富,而尾声浓郁丰满的三部合唱,让我们陶醉在秋天和谐的美景之中。

歌曲《秋天红艳艳》是一首舒展优美的日本歌曲,二四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的情绪紧扣主题“红艳艳”。通过节奏,调式结构的变化,曲调显得清新而富有活力。B段的节奏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舒展的节奏、小调的色彩表现了人们对秋天的赞叹,将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结束句“到处都是红艳艳”又回到大调式,使其在结构上起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及和对教材的了解,以及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角度出发,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学唱歌曲《秋天红艳艳》,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指导学生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被美景陶醉和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让学生感受歌曲《采山谣》的情绪,学习给歌曲划分乐段。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1、用喜悦的情绪和舒展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赞美。

2、唱准歌曲中含切分节奏的乐句。

教法和学法: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他们都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

本节课中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具体的教法有:

1、情景导入法

2、分析解释法

3、谈话讨论法

5、图谱示意法

学生的学习需要方法,好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节课,孩子们将在听、唱、动中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意境美。他们将通过以下方法展开学习:

1、视觉图像法

2、联想想象法

3、模仿伴奏法

4、模拟演唱法

5、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三角铁、碰铃、圆舞板

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欣赏秋天;歌唱秋天;表演秋天;走进秋天。下面我就结合教法和学法具体地阐述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使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

1、首先我运用谈话结合情景导入法,播放童声合唱《采山谣》,展示一组秋天的风光图,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秋天的美。

2、接着提问:“优美的歌声令人陶醉,那你觉得歌曲开始的速度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出示标有A的绿色苹果,告诉学生这部分称为A部分,它的旋律舒展表达了我们对的喜爱。再让学生找出歌曲中跟A部分速度和情感相同的部分,这部分称为A’。然后指导学生用动作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接着再让学生互相交流用语言来赞美秋天。学生交流完以后,(多媒体出示)

可 — ︳爱 . 的 ︳秋 天 ︳天 — ‖

让学生用柔和舒展的声音来赞美秋天。

接着再问:“秋天有美丽的景色,更有丰收的喜悦,从那歌声中,你知道这首歌哪一部分最欢快、最活泼?(中间)( 出示标有B的红苹果)告诉学生我们把这部分叫做B部分。

3、让学生分析每部分的情绪

出示 舒展优美 轻快活泼

让学生同桌讨论选择。

4、揭题 《采山谣》

告诉学生山里的人们把进山摘葡萄,采蘑菇叫做采山,所以这首歌就有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采山谣》.(让学生读一遍)

《采山谣》

A B A’

舒展优美 轻快活泼 舒展优美

5、儿歌赞美秋天

采山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欢乐的声音再来赞美一下丰收的果实吧。(出示儿歌)

雪 白 的 ︳棉桃 咧呀 ︳咧 开 ︳ 嘴 — ︳

金 色 的 ︳稻穗 把呀 ︳把 手 ︳ 挥 — ︳

火 红 的 ︳高粱 喜呀 ︳喜 上 ︳眉 — ︳

可 — ︳爱 . 的 ︳秋 天 ︳天 — ‖

(在这一部分通过逐层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歌曲,知道根据什么,如何给歌曲分段。在欣赏过程中设计的儿歌为后面的歌曲教学解决了难点。)

二、歌唱秋天

1、导入:

这么美丽的景色,这么丰硕的收获,老师真想把它们都画下来,请同学们给老师一点建议,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学生交流)

2、教师范唱(出示歌谱)

让学生说说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情绪是怎样的?选择情绪。

3、播放录音范唱:

找一找哪些乐句的节奏刚才念过?

(用色块标出) 知道学生按节奏读一读,并模唱。

4、师生合作演唱歌曲两遍,(学生唱学过的部分,剩下的教师唱)然后交换。

这里重点指导学生唱准“太阳快要下山了,天空红艳艳”这句的切分节奏。让学生用肢体动作来帮助解决(可晃头、画太阳等)

5、完整跟录音演唱。

6、歌曲处理:

指导学生前四句节奏紧凑,要吐字清楚,后面的节奏比较宽松,气息要足,唱的要连贯。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表演秋天

(此环节充分运用合作讨论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让学生的表演欲望得到充分的满足。)

1、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表演歌曲。

2、打击乐器伴奏:

我们还能不能把歌曲表现的更丰富一点呢?(出示节奏)

(1) × × ∣ × ×∣

(2) × - ∣ × -∣

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分组练习)

3、为了把秋天渲染得更加红火,我们一起,唱起来、动起来把。

(把学生分成三组,由教师指挥,分别唱、演、奏,表现歌曲)

4、教师小结。

四、走进秋天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有关秋天的歌曲欣赏,设置成点歌台的形式,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又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

1、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几首有关秋天的歌曲,(出示点歌台)你们喜欢听那一首就上来点一下吧。

2、学生上台点歌

三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8

《小小羊儿要回家》 是五册教材第五课《牧童短笛》的其中一个新歌教学的内容。整个大的一课安排了聆听《牧童短笛》、《孤独的牧羊人》,学唱新歌《小小羊儿要回家》、《剪羊毛》。而本课时是第一课时主要安排了学习新歌《小小羊儿要回家》和新授音乐符号:全音符、延长音,和初听歌曲《剪羊毛》。

本课的重点、难点:能掌握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是新歌教学中全音符的演唱时值,以及一字多音的地方。

(二)说说教学设计的总思路。

整堂课我以情景串联每部分的音乐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新知识。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我觉得情景创设是最符合低段学生年龄特点的。情景的创设容易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课堂的注意力,也使他们在有趣地情景中,不知不觉的学习音乐。

去郊游(律动选折的歌曲是二年级学过的歌曲《郊游》)——来到青青草地(采花,其实就是气息训练和声讯训练。采用的奥尔夫教学方法)——寻找小动物(设计闯关游戏:解决节奏的训练。——和羊一起来玩耍。(学唱新歌《小小羊儿要回家》)——离开草原(聆听另一首和羊有关的歌曲《剪羊毛》,以音乐《郊游》结束本次的音乐活动。

(三)教学设计的几大主要环节及设计安排的原因。

1、去郊游(律动选折的歌曲是二年级学过的歌曲《郊游》)选折一首欢乐的音乐把学生迅速地带入音乐教学活动中。

2、来到青青草地(采花:其实就是气息训练和声讯训练。采用的奥尔夫教学方法,一改往日气息训练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主动的进行训练,采用发声字母啊,哦等。学生的兴趣很浓。这里多媒体视觉的冲击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其中)

3、寻找小动物(设计闯关游戏:解决节奏的训练。节奏训练也是枯燥的训练,如何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我采用了“大家来闯关”。解决新歌教学中节奏的演唱难点,为学习新歌作准备)

4、和羊一起来玩耍。(闯关成功后大家一起和小羊来玩耍。初听歌曲,了解情绪。跟着音乐模仿小羊,其实是感受歌曲的旋律,熟悉歌曲。第二遍聆听,找歌词,了解歌词的内容。

三年级音乐上册《留给我》说课稿 篇9

三年级音乐上册《留给我》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本次我准备的课程资源的题目是《留给我》,里面包括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教学反思。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说说我对这堂唱歌综合课的教学设计。

《留给我》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三单元地球——我们共同的家中的一首歌曲。本单元的歌曲以绿色环保为中心。而留给我正是一首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歌曲,歌曲曲风清新自然、旋律优美流畅,表达了人们对绿色世界的美好向往。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旋律舒展,节奏规整。第二乐段节奏变得紧凑,旋律变得激昂。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本节课是三年级的下学期,他们经过上学期的音乐学习,已经完成了从低段向高段过渡的心理变化,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探究能力。但是一些音乐技能技巧还不能较好地掌握、运用。例如旋律音准的把握方面、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还有欠缺。另外独立演唱时的表现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学生能用自然、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利用回声游戏引导学生感知声音的强弱,并通过小组合作,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从我做起。培养孩子们对社会、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感。

4、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本首曲目的特点

重点:我把能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做为本课的重点。

难点: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及唱准切分节奏

5、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二、动静结合,引导聆听;

三、学唱歌曲,培养能力;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能否在导入部分,抓住孩子的心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导入部分我采用了孩子们感兴趣的图形谱课件,引导学生分别聆听来自森林、小河、大海、沙漠的歌声.用柯达伊手势辅助,学生随琴分句演唱这些歌声。

<设计理念: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旋律,音准掌握还有一些欠缺。这种音高与意境为一体的图形谱形象、直观,可以帮助学生非常轻松地学会歌谱.通过图形比较、听辨、练习等方法很快掌握旋律.接下来的听音游戏。我分别弹奏第一乐段的四句歌曲,让学生来听辨,每句旋律中都有谁的歌声?然后师生一起做旋律接龙的游戏。

(设计意图:运用这两个游戏,让孩子们在初步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于旋律的记忆能力,增加了趣味性。

二、动静结合,聆听歌曲

聆听歌曲之前,我首先播放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

意图:当这些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孩子们都呈现出忧虑与担心的表情。很容易就唤起了共鸣。这一环节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非常愿意尽自己的努力保护环境。为后面学唱歌曲和更好的掌握歌曲情绪做好了铺垫。

1、静静聆听,感受歌曲情绪

2、播放歌曲,生随师做动作

3、随音乐,有节奏地传递拥抱地球仪

<设计理念: 音乐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只有反复地聆听才能把握音乐的魂。本环节我根据三年级学生好动的特征,设计了静动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聆听歌曲三遍。充分发挥听觉与动觉的综合反应,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在表演中感受音乐,在聆听中体验音乐。

三、学唱歌曲,培养能力;

首先,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由于有了前面导入环节的学习,学生对第一乐段的旋律已经比较熟悉。在随琴轻唱一遍之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歌曲的第一乐段旋律非常优美,节奏也较为舒展,所以出现了许多长时值的音符,你感觉哪个字的时值最长?同学们很快都能说出是漠字,小组讨论,为什么漠字要唱这么长呢?

师总结:(因为有了这个连音线,所以这个漠字的时值很长,也是在提醒人们,治理沙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你来数一数一共唱了几拍?)(设计意图:此环节我将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合二为一,让学生在认识了治理沙漠的艰巨性的同时,也学会了连音线音值唱法。)

在进一步处理第一乐段的时候,老师范唱,引发学生感受这一乐段中多处出现的山谷的回音。然后师生合作,来做传递歌声的游戏,设计意图:如果在教学中单独去解决这一难点,学生会觉得很枯燥,因此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一个回音谷的游戏,增添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的练唱,帮助学生在分散教学难点的情况下,轻松愉悦地掌握了有强有弱地演唱歌曲。

2、学习第二乐段:

在学唱第二乐段之前,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第二乐段的第一句旋律添上鼓励孩子的歌词。看同学们学习得这么认真,老师要表扬你们。(心中有爱,人人都是好孩子,心怀感恩,每天才有歌飞扬)

<设计意图课标中说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运用这种方式表扬学生,既能让学生熟悉歌曲中的旋律,又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潜力。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节奏的感受能力,在学习切分节奏这一环节,我在课件上出示了三个不同的节奏型,让学生们小组合作,把这三个节奏准确地读出来,并判断比较哪一个更能表达出歌唱者那种真诚、盼望、急切的心情?讨论结束,师生一起演唱,比较总结出带有切分的节奏更能表达出歌者诚恳祈求的情感。

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只有在反复体验中才能获得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小组讨论总结,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体验过程,通过小组的讨论分析,切分节奏在孩子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模仿是音乐学习中的一种基本能力,而学生群体内部的相互模仿有时会显得更有效,能够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老师还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对新知道的掌握程度。

1、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2、小组合作,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3、分组展示。用领唱、齐唱等不同的形式来演唱歌曲。

4、开展小组自评与互评

意图:小组合作给了每一个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音乐的机会,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而且不同的演唱形式能唤起孩子们强烈的号召公众参与环保的意愿。

四、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给孩子们讲解世界地球日的来历,播放迈克尔、杰克逊演唱的《地球之歌》;

四年级音乐说课稿精选优秀 篇10

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能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有两个乐段构成。

第一乐段是双句体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歌曲旋律流畅,一气呵成。

第二乐段也是双句体乐段。两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下句是上句的变化重复,使歌曲的第二乐段同第一乐段既有联系又有变化。第二段歌词反复之后,旋律由低向高发展到主音结束。在这首歌曲中,旋律基本上是上行的,力度的变化及重复的运用将对情感的表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学唱歌曲

三、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描写田野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首和田野有关的外国歌曲,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一首呢?

四、课后反思

四年级音乐说课稿范文三:《形势多首歌曲》

教学内容

1.欣赏音乐《前奏曲》、《小步舞曲》。

2.欣赏绘画《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3.配乐朗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断。

4.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教学目标

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歌曲、绘画、乐曲、配乐朗诵或表演等)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教材分析

《田园随想》

《田园随想》是一个创造性地活动内容,首先通过听音乐、欣赏名画、配乐朗读散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的情景。

1.《间奏曲》

《间奏曲》选自法国音乐家比才的《卡门第一组曲》。《卡门》是由比才作曲的歌剧,是世界最的歌剧之一。《卡门第一组曲》共有四首音乐组成,第一曲是《前奏曲》(又称《卡门序曲》是音乐会经常演奏的作品之一),第二曲式《间奏曲之一(阿尔卡拉龙骑兵)》,第三曲是《间奏曲之二》,第四曲是《间奏曲之三(阿拉贡舞曲)》。教材选用的是第三曲。

2.《小步舞曲》

比才一生有两部作品最为,一部是歌剧《卡门》,另一部是《阿莱城姑娘》组曲。1872年比才为都德的话剧《阿莱城姑娘》谱写了27首配乐曲,话剧《阿莱城姑娘》虽然早已不再上演,但是根据话剧配乐写成的组曲却流传了下来,成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乐曲之一。比才在《阿莱城姑娘》写成三年之后才创作了歌剧《卡门》。根据《阿莱城姑娘》选编的组曲有两首。《小步舞曲》是《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第三首。乐曲好像把我们带进了清新、优美的田野。最后,乐曲在恬静的气氛中结束,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3.《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是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作品。康斯泰勃尔是英国风景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在有些美术书籍中也叫《威温侯公园》,油画。这是一幅非常典型的英国乡村风景画,把大自然丰富的光色变化以及空气的清新洁净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4.《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1896-1931)是我国的诗人、散文家,他的一生很短暂,只活了35年。但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散文。徐志摩的文字优美、细腻。《我所知道的康桥》是徐志摩最的散文之一。康桥是英国的剑桥大学所在地。诗人徐志摩曾经就读于剑桥大学。散文为我们描写了英国康河的自然景色,形象生动,意境悠远,似乎把我们带到了那优美的田野景色之中,好像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出一幅优美、恬静的田园风景画。与康桥有关的还有一首的诗《再别康桥》。

教学过程

1.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然后,从画面的内容、色彩、表现的意境等方面引导学生欣赏这幅名画。

2.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引导学生了解表现优美田园小景的音乐。

3.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4.启发学生想一想,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田园小景,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表现吗?

上一篇:学雷锋黑板报头图片下一篇:戴眼镜能有效提高面试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