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总结

2024-04-30

小组讨论总结(精选10篇)

小组讨论总结 篇1

主题: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目的: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与讨论,把先进的思想汇集在一起,阐述自己对党的认识;找出自己与党员的差距和解决的办法,在以后的生活中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今后党的继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并可以督促自己从现在为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做好准备。通过大家的思想交流和想法互通,可以使大家更好的相互监督,并相互学习和吸取他人好的想法。认真学习党章和了解党的新动态,正确的认识对待党员标准,加强理论学习,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时间:2013年4月22日

地点:南京林业大学 50519

参加人员:林产化工系全体参加党校培训的学员(朱玉庆,高山人,罗星,李景,李娜,赵星宇)。

这是党校学习的最后一堂讨论课,每一位同学都格外珍惜自己的发言机会。在这堂讨论课上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这段时间在党校的学习感悟和心得体会。为大家这段时间在党校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整理和总结,更明确了自己从党校毕业后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要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认真学习党章、党纲和党的基本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党的观念,时刻记住自己是个共产党员,事事处处按党章规定的党员的基本条件和党员义务权利严格要求自己。在当前,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用共产主义世界观指导自己的言行。2.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个人利益同党和群众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牺牲个人利益,不怕吃苦,不怕吃亏。3.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拥护、支持和积极投身改革,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做出积极的贡献。4.处处以身作则,起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坚持组织原则,模范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勇于同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同群众同甘共苦,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

“学生党员”包含了“学生”和“党员”两重属性。“学生党员”首先是一名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比别的同学更加刻苦努力,要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范围内有所钻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样才能在广大同学当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浅显的比喻却很好地揭示了学习的重要性。第二,要加强党性修养,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要阅读马列原著,毛泽东选集,培养自己的党员修养。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变化的社会,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会不时地发生变化,大学生党员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平时注意党性修养的培养,才能抵挡住不良诱惑的影响,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适应复杂的社会。一个人如果只有“如何

而生”的思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因何而生”的思索。作为大学生,最基本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党员,最基本的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大学生党员应该为人正直,且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更应该坚持党性,坚定信念。在经济时代,面对各种诱惑,要不动摇。其次,要有先进思想。大学生党员应该清楚地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共产党员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就要有先进的思想,才能发挥自身作用,否则就会被淘汰。第三,学生党员要用自己的行动和工作影响、带动同学们共同前进。试想如果连周围的同学都团结不好,何以团结千百万人民群众?一个班的同学都带动不起来,何以解放全人类?或许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的的确确是我们目前有些学生党员所存在的问题。现在有的学生党员只能独善其身,而不会做群众工作和不善于做群众工作,认为只要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别人怎样不用去管,或根本不想管,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符合党员要求的。作为一个学生党员,不仅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同时,要用先进性来带动并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要在自己不断进取的同时,坚持与同学共勉,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学生党员最根本和最实际的义务就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其丰富的内容,想要真正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周围的同学也是人民中的一部分,在学校这个环境里,为人民服务就指的是为同学们服务。这就要从点滴做起,从不显眼做起。例如,发现同学学习、生活上有困难时,应热情给予帮助;同学思想上有疙瘩,应主动给予开导;遇到个人与同学利益发冲突时,应先人后己;诸如此类,看似微不足道,但党员的作用往往是自己通过这些行动在同学们之中发挥出来的。其实同学们对党的最直观的认识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党员特别是他们身边的学生党员来认识的。总之,一个党员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影响着党的性质和战斗力 们作为学生党员要十分重视发挥自己身为党员的作用,以此来影响周围的同学。

大学生党员应作为党的代言人,大学生的带头人。从自身抓起,从小事做起,对学习刻苦努力,对工作有创新精神,注重思想上的学习,全心全意地为同学和他人服务,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不断地学习中完善自我。要知道,一个人在组织上入党一生可能只有一次,但要真正在思想上入党却是一生一世的事。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及党性修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共产党员。

小组讨论总结 篇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课堂教学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合作学习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小组讨论又是老师们在课堂上普遍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的主要方法。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学得更主动,让课堂生动,既能张扬学生个性,又能让学生学会合作。

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甚至成了表演教学过程的“花瓶”。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小组划分的随意性。

有不少老师在划分小组时,往往是随意地按照学生的座次划分,前后位四人一组,然后宣布将要讨论的问题,随即就让学生讨论。

殊不知这中间问题多多,有的小组一成员成绩好,其他不好,该成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唱“独角戏”;有的小组成绩都不好,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都感到无从下手;有的小组成员大多内向,无人组织,造成“冷场”。分组的随意性造成的这种种现象,反倒造成了课堂学习效率的下降,课堂学习效果的参差不齐。

(二)小组成员参与度的差异性。

由于小组成员学习成绩的差异,以及一部分学生在个人性格上比较懒散,不愿意认真钻研,再加上小组讨论时缺乏一定的压力,这部分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关注程度不够,参与度太低。有的只是表面上做出侧耳倾听的样子,有的甚至出现开小差现象,以小组讨论为幌子,做小动作。这样的小组讨论,得出的结果必然缺乏真实性、有效性。

(三)老师对问题设置的欠妥性。

有一些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对教材和学生程度把握不够精确,有时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从而造成学生对讨论的问题无从下手。

还有一种情况,在一些展示课、研讨课、示范课,甚至优质课的评比中,有一些老师为了使课堂气氛能够活跃,于是在课堂上频频开展合作性的学习讨论,甚至故意降低问题的难度,出现讨论轰轰烈烈,实际效果微乎其微的“假繁荣”现象。

(四)老师对答案标准的专制性。

有时候,有些学生还没进入状态,或还没对应讨论的问题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探索置辩,老师为了在预设课时内完成教学工作,便示意学生结束讨论,让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说出他们的看法,然后评析,甚至是直接视作标准答案。

还有一些时候,由于问题难度较大,学生讨论又未充分展开,而老师又急于完成预设工作,一看学生没有几个能回答,或答案与老师预设的不一样,情急之下匆忙将答案和盘托出。

二、切实发挥小组讨论实效的措施

以上种种现象说明我们要对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主体出发,从文本出发,要讲究小组划分的科学性,讲究小组讨论参与的全体性,注意问题设置的适当性,注意摒弃答案标准的专制性。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小组划分。

小组划分有多种方法和途径,例如:按“地域”划分,按知识和能力状况划分,按性格划分,等等。但无论按什么标准划分,都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 要注意小组规模、小组成员学习成绩的层次性,能力、性别、性格等方面的互补性。他们之间既要有差距,差距又不能过大。没有差距就会群龙无首,产生许多无谓争执,浪费讨论时间,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差距太大又会形成沟通障碍。

2. 要注意各小组之间实力的均衡性。如果小组之间综合实力差距过大,就会造成一些小组讨论氛围热烈,对问题探讨得较为透彻,而另外一些小组却气氛冷淡,对问题探讨不了了之,达不到讨论的效果,失去了讨论的意义。

3. 小组划分的时间最好不要放在开学初,因为老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了解还不是太清楚,学生互相之间性格的磨合还不是太到位。

学习小组划分一般最好是在半个学期以后,由班主任牵头召开教师、班干、学生代表联席会议,经过认真仔细的讨论比较,综合成绩、性格、男女比例,座位安排诸方面情况,划分小组。

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长期坚持按这些原则进行小组的划分,效果较好。一般一个学习小组由四名或四名以上学生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一个较差的,两个中等的,要兼顾小组成员的性格,兼有内向型和外向型,男女生比例最好按照班级中比例协调开。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全员参与,认真讨论。

小组的讨论有两类学生是最需要老师注意的,一类就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如果是一个外向型的学生,那他就可能连续不断地表现自己,大有“舍我其谁”之态势,使得其他学生根本无法插言;如果是一个内向型的学生,那他又极有可能明明胸中有想法,却不善于表现,不想表现,从而造成这一个学习小组气氛冷淡,甚至造成讨论的“夭折”。

还有一类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如果是一个外向型的学生,那他就有可能在那里东一头西一脚地胡说,有时能说到点子上,有时却引来哄笑一场,影响讨论;如果是一个内向型的学生,那他就有可能不太关注讨论的问题,甚至只是坐听,不想问题,也不想问题答案,到时候人云亦云,敷衍了事。

要想协调好这两类学生的讨论,一是要注意讨论时陈述意见的先后次序。我认为在一个小组内,要先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发言,再让其他同学随后修正。二是要注意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

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多提问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提问成绩较好的学生。小组讨论更须如此,要指导成绩较好的学生增强自控能力,在小组内做好指导与协调,让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先表述看法,然后自己修正、总结、提炼、升华。这样基本上就可以照顾到全体学生,后进生能够发言,尖子生能较好发言,做到全员参与。

(三)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兼顾全面,突出中等。

老师设置讨论的问题如果一点难度都没有,那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得讨论成为“走过场”,学生只是应付一下,草草了事,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更是不屑一顾。

老师设置讨论的问题如果太难,只有一些尖子生能说出所以然来,或是干脆都不太了解,那就会挫伤大多数甚至是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好比摘桃子,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他就想跳去摘,如果跳三跳都摘不到桃,那他可能就不会再跳了。

因此,老师设置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紧扣教学目标,兼顾全面,突出中等。这样在既可以让尖子生不反感讨论的问题,甚至会有一种“为人师”的愿望,又能使差一点的学生在别人的启迪下自己得到答案,走近乃至走进讨论,更能让大部分的中间力量得到一个施展自己、亮出自己的舞台。

(四)倡导民主协商,多元思维,摒弃专制标准答案。

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已经发生改变,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性人才,而且需要具有新思维、新理念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现代教师的定位就需要作出改变,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而不是一个专制的家长,更不是一个僵化的学术体系的权威。

教师要立足于民主,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协商,进行多元思维,开拓学习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异求变的创新精神。

例如,我在教学《伤仲永》一文时,组织学生对仲永由“贤于材人远矣”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及责任进行探究,讨论到底谁该承担主要责任。同学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但意见却不一致。有的同学认为这一切都是由仲永的父亲造成的,应该负主要责任;但有的同学拿现在学生的学习作比较,认为不能把责任都推在父母身上,学不学主要还是在自身,归根结底还是仲永缺乏学习的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只是空有天赋而已;也有一些同学认为是由当时的社会风气害了仲永,是人们的炒作使得仲永的父亲为财而夺走了仲永的学习时间。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按传统的认识,老师是要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说出谁对谁错的。但是如果要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无疑就推翻了许多学生的论断,阻遏了他们思维的多元化,这显然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再者,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社会环境、作为监护人的父亲和仲永自身(即使尚未成年)三者谁该负主要责任也确实值得商榷。

在这种情况下,我摒除专制答案,给学生一个双赢答案:三方都是有责任的,到底谁该负主要责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仲永年龄小,父亲作为监护人负主要责任是可以的;如果从事情发展的内外因素来讲,仲永也逃脱不了干系;如果从受教育环境来讲,众人的炒作又可以说是罪魁祸首。

因此,摒除小组讨论问题的专制标准答案是新课程理念下必须做的。对于老师来讲,也许只是放下架子,但对于学生来讲却不啻于移走思维上的一座大山,他们探究的本能、多元的思维方式都可以得到促进和发展。

除了以上几点,小组讨论中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例如: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讨论时机时间的把握,学生灵感的突现,等等。但无论怎么讲,我们都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秉承着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理念,将小组讨论的效果落到实处,万万不能让它成为只是外表好看而实质内容匮乏的“花瓶”。

要想让小组讨论不流于形式,还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在实践中探索发现,整理总结,形成系统的理论,再用以指导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增强学生的合作技能、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5, (4, 10) .

[2]徐州教育科研, 2004, (4) , 2005, (5) .

[3]中学语文教学, 2003, (12) .

关注小组讨论提升讨论“三性” 篇3

关键词:小组讨论 参与性 操作性 实效性

小组讨论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意见交换的会话,古往有之的“小组讨论”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仍然被广大教师应用于课堂教学。数学教学离不开讨论活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互动交流,在讨论中交换各自的想法,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纵观目前数学课堂,许多小组讨论并不尽如人意:几个学生围成一团交头接耳,表面看似讨论活泼热烈,近观细究不乏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讨论,学生讨论无中心、无章法、不深刻。多数学生不懂科学的讨论方法,缺乏讨论的积极性、目的性与深刻性。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致力于小组讨论的研究,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的讨论能力,提升小组讨论质效。现以苏教版《数學》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小组讨论,提升讨论的“三性”。

一、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提升讨论的参与性

小组讨论注重合作,有效的讨论需要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和谐的讨论氛围是有效讨论的情感基础,教师在课堂中首先要营造一种愉悦和谐的讨论气氛,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讨论是一种快乐、享受的过程,自觉自愿地参与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中有时会出现无人发言的冷场现象,或者出现个别学生唱独角的包场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数学生对讨论的话题兴趣不高,讨论的参与性不强,因而出现心理排外或边缘化状态。教育家卢梭说过:“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兴趣是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的催化剂,是形成和谐讨论氛围的关键,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提高讨论的参与性,笔者通过精选讨论话题、精创讨论情境,激励学生想要说、有话说、争着说,从而形成浓厚的讨论氛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课中,笔者着重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讨论话题,为了激发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讨论积极性,笔者对学生说:“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长方体还有哪些特征呢?请各小组观察、讨论,比比哪个小组的发现又多又好。”在认识正方体特征时,对学生说:“刚才同学们在学习长方体特征时讨论非常热烈,人人踊跃发言,通过对长方体特征的探讨,我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你们能够继续自主讨论并探究出正方体的特征吗?”在教师的表扬与激励下,学生热情地参与讨论,踊跃汇报自己的发现。

和谐的小组讨论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学生相互之间没有高低贵贱,没有是非对错,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个个都应积极参加讨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共同分享学习的收获。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讨论框架,提升讨论的操作性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讨论不是一种无纪律、无目的的随意性交谈,有效的小组讨论需要学生遵循讨论规则、掌握讨论方法。讨论不是无边际无休止地争论,而要围绕讨论中心展开有目的、有秩序、有层次的讨论,不仅要说出自己的观点,更要讲明自己的理由,最终在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

为了提高讨论的质效,笔者专门训练学生掌握讨论规则、流程,教给学生科学的讨论框架,增强讨论的可操作性。笔者组织学生学习了讨论的规则,使学生懂得要明确讨论的目的性,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要游离于主题之外;讨论中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听,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掌握一定的讨论方式:或轮流发言,或自主发言,或阐述自己观点,或针对他人发言进行辩论。专门为学生设计了讨论框架模式:说出自己主张-反驳他人观点-总结集体意见。简洁易行的讨论框架规范了学生讨论程序,提高了学生讨论的质效。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笔者引导学生按照框架进行讨论:小组内成员先依次说说自己对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认识,接着选择他人的某一观点进行反驳、开展辩论,最后陈述小组综合意见,形成共识。简单的讨论流程让学生有章可循,在框架中对话使得讨论主题集中、观点鲜明、碰撞激烈,学生在规范而有序的讨论中深刻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的模仿性较强,框架式讨论为学生提供了讨论的范式,提高了讨论的操作性,为学生铺设了讨论的路径,规范了讨论的言行,避免了学生讨论时不着边际、闲谈乱扯,提高了讨论的有效性。

三、调控讨论现场,提升讨论的实效性

纪伯伦说过:“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捷径。”高效的讨论是心灵的展示,在讨论中碰撞思想,实现心灵的共鸣。数学课堂讨论中经常会出现这些现象:有些小组讨论不积极,有些小组讨论不深入,有些小组意见不统一。教师需要及时把握学生的讨论情况,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督促学生不要转移话题,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深入讨论;当学生出现争议时引导他们学会求大同存小异,真正达到解决争端、形成结论。

小组讨论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各持己见,讨论半天最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未能达到思想的共鸣。教师在课堂中要当有心人,做个目光敏锐的促进者,在学生讨论发生歧义时适时介入,引导他们学会悦纳吸收,陈述主张时谦逊中肯、简洁明了,反驳他人观点时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总结陈词时要包容接纳、高度概括。例如,学生在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笔者发现有一个小组出现了争议,为了一个观点争论不休,场面如同吵架一般,于是笔者立即介入他们中间了解具体情况,原来是他们小组内有人认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等”,有人认为应该是“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笔者首先表扬了他们敢于批判质疑的精神,然后和他们共同剖析这两种说法的异同,寻找正确的表达方式。经过讨论,大家觉得“相对的面完全相等”只是表示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而形状大小不一定相同,而“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不仅代表了相对的面形状大小相同,而且面积一定相等。大家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笔者再次表扬了这个小组:“我们在讨论时就需要他们这种反驳辩论的勇气,这样讨论才有实效,但是要注意讨论的语气与反驳的态度,有理不在声高,辩论不是骂街,讨论要和和气气,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学生听了都笑着点头赞同。

数学课堂具有较强的现场性,需要师生在场在状态,小组讨论是一种动态生成性合作学习活动,随时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更需要教师做到全程参与,关注动态,即时调控,这样才能掌控现状、巧用生成,真正提高小组讨论的实效。

“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讨论不仅是语言的魅力,也是倾听的艺术,更是心灵的对话。讨论力是一种学习战斗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小组讨论的参与性、操作性、实效性,涵养学生的讨论力,让学生与他人真诚沟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小学)

小组讨论记录整理总结 篇4

第一小组(刘印先生)

一.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

1.学好专业知识。

2.拓展知识面(必要)。

二.考研有必要吗

1.因人而异,但是高学历一定不代表高能力。

2.学历只是敲门砖,不是必要条件。

3.在考研的过程中也可以申请更多的实习时间。

三.如何做决策?

要有自己的价值观,每次做的决定都没有对与错,重要的是要跟自己的价值观相一致就好。但是前提是要有正确而且明确的价值观。

四.你们公司部门最好的员工有哪些好的品质

有两类人:

1.善于倾听,理解他人,做事有计划,有执行力

2.专业技能非常好

五.读大学有用吗

有用而且非常必要,即使以后对你的工作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它是你以后事业的基石,所以一定要学好。

六.建议:

大学生一定要做好定位。要明白自己将来的打算,要的是什么。

第二小组(宋琦先生)

一.如何选择,如何看待专业分流问题

1.首先思想上认清无论何去何从,必须抱着学好专业知识的态度把专业知识学踏实

2.分析社会环境趋势,包括国家政策调整,宏宏观经济走势,行业趋势等,根据对趋势的把握来作决策

3.明确终身学习观

二.

作为大学实习生,如何平衡学业、考证、实习三方面的问题?

1宋先生首先指出企业更看重大学生执行力,学习能力,适应力,成长快慢,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宋先生分析大学生稳定性比较差,心态不端正,故建议大学生要踏实,要投入,要积极主动,在办好给定任务之余,思考能否创新,能否换个思路做得更好。

3.宋先生指出实习是一个很好的检验真理的机会,通过实践发现自身不足所在,并在学习中补充,同时,实习也可以反映出自身喜欢事物所在,并劝告大学生择业要和性格对口。

4.期间,宋先生举了一个事例、;假设你身为某个组的组长,你有足够能力,并且也渴望晋升,则应该先做一个符合你所在组条件的组长,这样才有机会升职。因为企业在人员升迁问

题上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如原有职位是否空缺、能力是否匹配、发展潜力、适应性等问题。

三.接近上司,在同时看来可能表现得你很圆滑,如何处理?

1.首先有这个意识很好,解决这方面问题要注意度的把握,要表现得自然,不要刻意,从日常礼仪态度、行为态度中表现,不卑不亢的人才能赢得上司和同事的尊敬。

四.三年工作经验和硕士

学位相比,企业招聘人才的时候更看中哪个?

宋先生表示作为一名总经理,在这方面他也很难选择,不过肯定的是企业认成果为导向,企业可能会给两种人一段考验时间,从这段时间两位的成果,包括直接的财务成果,任务完成程度和间接成果,如与同事相处如何,同事是否依赖你,上司是否看好你,你对公司的影响等诸多反面考虑后才决定。在人事方面,企业是表现的很谨慎的,还要考虑员工的忠诚度,价值观和公司价值观是否相合等EQ方面问题。

五.如何克服三分钟热度?

1.首先要设定近期目标和相对长期目标,从内心鞭策自己。

2.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性格的弱点,必须勇敢面对而非逃避。内心的强大才能支撑行为举止的自信。

3.交一些能鞭策你激励你的朋友,同时,宋先生提出很有感悟的一点,要更新交际圈,更换新鲜血液,但并不表示要抛弃原有的交际圈,只是让自己见识更多新的想法、见解、方式而已。

六.男女差异在就业方面有多大影响?

宋先生表示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影响,如礼仪接待方面,更倾向于女士,在出差访谈方面,就选则男士更理想(出于安全考虑),但不管如何,都要丰富自己,这样有更多机会。

七.对于从事销售工作,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如何平衡?

宋先生本身就从事销售工作,但原先是从事化工专业。但他发现本身性格更适合与人交流,而不是埋头研究。所以宋先生很有感悟,他指出,首先专业知识必须扎实,这样才会有专业度,才有底。同时,要丰富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要用一定认识,比如,顾客有的喜欢足球,有的爱酒文化,有的偏好电影,甚至有些人更有一些奇怪的癖好。在谈生意的时候专业方面可能几分钟、半个小时谈妥,但吃饭的时候交谈的就是顾客感兴趣的问题。刘先生也说明,人生中,专业知识占30%,非专业知识占70%。其次,宋先生指出语言,尤其是英语要过关。然后是身体素质要加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宋先生特别强调企业是认市场为导向的,掌握一些非专业知识对于市场走向的预测有不可预估的作用。宋先生最后也说明,仅仅对于销售或类似的工作是这样,对于搞科研的可能完全不一样。

八.喝酒接待是否该在大学时期锻炼?宋先生坦言喝酒接待确是做销售方面工作必须的一个方面,但他强调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真实的人。诚实不代表傻,做人顺其自然,合乎个性,对人坦诚,肯定能让人接受你。

九.办一个活动,布置一个任务,总吸引不到人怎么办?

在思想上改变人很难,所以应该转换思维,从自己的方式入手,让活动吸引人,也就是遇到问题首先从自己入手分析是否做得不足,而非挑别人的毛病。

PS宋先生在讨论的最后举了个例子,他提到执行力的问题,在上司布置了一个任务(授权),你应该和小组思考讨论如何完成任务,而不是反问上司“您希望我怎样做好?如何去做?”你可以问上司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也就是说你自己要积极主动,而非被动。当问题进行到某个节点,却是有问题卡住了,此时可向上司反映汇报并征求意见。而活动过程中必须汇报活动进展。

第三小组(张俊先生)

一、高学历与就业

(一)如何面对高门槛?在学历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从现在开始,准备目标企业材料,不

断跟踪了解,打造自己对于企业的吸引力。

(二)多与老师前辈们沟通。

(三)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考研与否。

(四)选择好的领导对自身发展也很重要。

二、部分考研调研

(一)为了学历而接受调剂专业的同学,其损失是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180倍;相反,拒绝调剂的同学,人生发展方向会更好。

(二)很多人是为了学历考研,但事实是很多企业更看重本科生。

(三)各职业对专业要求不同,只要你想学,总能学好。

三、职业测评不等于职业生涯规划

(一)国内的测评更多表现在测试性格。其在某种程度可以作为一份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指示灯。

(二)将测评与你的愿景。价值观等结合,来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只占3%,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影响巨大。

(四)企业选择:选管理突出的企业,不要只关注那些名气大的企业。

四、实习与考证(实习与考CPA)

建议:

(一)实习较考证更重要。在实习中发现工作所需的知识并,针对性的学习并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我们要善于计算权衡大学的机会成本。

(二)多参与社会实践,特别是要进行创业的同学。

(三)强调沟通的重要性。要多与优秀的人,多与层次高的人沟通。

(四)女生职业生涯建议:彩虹人生(追求家庭、爱情、友情、事业等各方面兼顾)。

小组讨论总结 篇5

为了更好地加深对共产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明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懂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在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11月17日8:30~11:30,自本1101班在3603教室举行了党校培训小组讨论,班长、团支书等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讨论。

讨论小组共分成了五个小分组,每个小分组成员都围绕着党校培训的内容提出问题,以及交换各自在党校培训过程中的心得和感受,并且选出来小组代表,总结每个小组成员的发言,然后到讲台上进行集中讲述。

讨论一开始,同学们都积极投入到了讨论中,分别讲述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并提出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现场气氛激烈,热闹纷繁。

讨论进行到最后,班长就这次讨论作了总结,他首先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学好专业知识做起,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党员的义务。其次,关心他人,经常与他人沟通,学习他人的优点,并及时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最后,关注时事,巩固对党的学习和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加强自身的修养。他还强调了:在思想上,要不断学习,深化自己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在学习中不断总结,以做到更好。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运用于实践。生活上,从小事做起,关注小细节,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诚信待人,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

紧接着团支书也作了总结,他指出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自身的发展谈论扩展到社会的发展,并对自己的专业做了分析,提出科学发展观同时也要求了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的发展。要合理的看待当今时代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以及相关问题,努力学好基础文化知识,学好自己的技能,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通过这次的党校培训小组讨论,同学们坚定了入党的决心,加强了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树立了坚定地社会主义信念,懂得了应以主人翁的精神来巩固党的先进性。清楚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的重任,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因而,我们就必须首先认清当前的形势,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无领导小组讨论,总结陈述介绍 篇6

总结陈述阶段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由小组中的一位考生对整个小组的观点进行汇总和陈述。在总结陈述阶段,考生要注意角色的选择。如果考生概况归纳能力较强,表达演绎能力比较好,可以尽量争取做总结陈述者,总结的时候要条理清晰,分点论述,注意把控时间,言简意赅。这就要求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听,理解好大家的观点,做好详尽的笔记,概括归纳能力要强。

不同的银行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时间可能会有不同,要求的总结时间不同怎么办?一般来说,总结陈述的时间有1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和10分钟等不同的试卷规定,那么,考生就应该根据时间的不同,做不同的内容安排。如果是1分钟的,考生则应该直入目标并进行总结,得出本组的结论;如果是2分钟、3分钟和5分钟的那种,考生就可以按照常规的思路来总结,掌握好总结内容的多少,给出本组的结论和理由;如果是10分钟的那种,那就说明总结的时间很充足,考生就应该做的这么一个流程,即“问好、目标、总结、致谢、结束语”。

一般来说,总结陈述要求考生始终具有较强的总结意识、逻辑清晰,为最后成为总结陈词者奠定基础,并且,总结陈词阶段侧重于考查考生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如果考生觉得前期表现不理想,可以试试在总结陈述阶段展现自己的能力,如果考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能力很强,那就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争取为自己加分。那么问题来了,在大家都想做最后的总结者的激烈竞争情况下,考生要如何成为总结者呢?这里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准备:第一,前期铺垫,呼应自由讨论阶段,也就是考生在自由讨论阶段要呼应领导者和组织者等等成员,记录重要的讨论要点及理由;第二,毛遂自荐,如果陈述能成功,那将为自己加分,如果失败,也不要气馁,毕竟刷人的是要看综合的表现的;第三,有他人的推荐,那么就说明你在小组的地位是很高的,组员都很信任你,所以如果总结成功那会是为自己大大的加分的,可如果自己觉得自己不是很适合,那还是自己主动的去推荐他人吧,毕竟有时候言多必失,保险起见。

“小组讨论”有效性的思考 篇7

一、营造讨论的氛围

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自由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权完全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对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必须加以肯定,至于对与错那是第二位的.课堂允许学生争论,允许学生“找碴儿”.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学生会产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积极地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从而养成对问题的积极探讨、质疑和敢于批判的良好习惯,自觉地养成创新意识,进而学会学习,勇于创新.

例如,学习了“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个规律后,我组织小组讨论:给这个规律起个什么名字好呢?经过一番热烈讨论之后,一名学生说:“叫同心律吧.”并解释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并且是相同的倍数,证明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必须是一致的,所以是同心的,就像我们组里的四个成员,在学习中我们一条心,共同提高.”

在数学课上,居然赋予了被除数和除数以感情色彩,简直太精彩了!我首先表扬他们团结向上的精神,又肯定他们言之有理,并带头鼓掌.

二、把握讨论的层次

学生讨论是自主性学习的主要方式,但不能自由散漫地进行讨论,而是要选择时机,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进行讨论.

1. 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不能把某一知识的重点处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怎样做.例如,教学“商不变性质”时,不是把这个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质疑问难,找到问题的关键.这样学生对规律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 在总结规律性之前,引导学生讨论

课堂教学中,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要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动手、动口、动脑,只有让学生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才会对知识掌握得牢而活,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将大大得到加强.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把教具变成学具,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动手.在比一比、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的实际操作中,学生找出了多种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方法,从而借助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锻炼,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愉悦.

3. 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

当教材中出现难点,而使学生思维受阻,或优秀学生提出新的见解而其他大部分学生不理解时,老师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组织学生讨论,给他们提供独立探索的机会,大展才华的机会.这样的讨论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课的开始时,教师说:“我们已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下面我们进行计算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 0.75÷0.25; (2) 10÷3; (3) 58.6÷11.当学生发现 (2) 、 (3) 题除不尽而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教师抓住时机引入课题,并组织学生讨论.这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积极发言,从而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4. 学生思维发散时,引导学生讨论

当某一问题有多种思路或解法时,应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会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经常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会使学生广开思路,萌发创造性思维,学生还能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追求讨论的效果

教师既然是小组学习的引导者,就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以便随时了解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点拨、避免学生走过多的弯路,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此外,教师还要在引导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深化、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所以讨论后的总结升华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学生,把学生作为主体,恰当地掌握好讨论的时机,加之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就会不断地涌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探究“小组讨论”的有效组织 篇8

关键词:学讲;小组讨论;激励措施

在探索与践行徐州市“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都流于形式,教师只是把小组划分了,放任自流。学生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嘈杂混乱,效率很低。教师并没有教给学生小组内讨论的方法,没有针对小组的有序学习与交流做出指导。究其原因是没有有效组织好小组讨论学习。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更重要,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能否通过同伴之间的学习进行自我反思与修正,并不断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经过这几周以来的摸索与实践,在我班内已初步形成“学讲方式”下小组讨论的雏形。为了调动班级“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组织,我在班内采取了以下激励措施。

一、小组竞争制

在实施“小组讨论”初期,常常看到小组成员乱作一团,没有次序的你一言我一语,其他学生也不能做到认真倾听和补充。对此,我在班级黑板上画出小组“夺分榜”,以激励各小组互相竞争,让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群体。小组合作学习成效如何取决于成员自身的努力。当看见小组成员轻声有序地交流,认真地思考时,我会及时提出表扬,适时加分;当听到有的小组汇报时分工明确,有读有品有补充时,我会及时评价加分。渐渐地,他们的团队精神就培养起来了。其他小组也找到了榜样。在起初的小组汇报中,优生发言多。渐渐地,推行小组竞争制后,班内的中等生和学困生也如雨后春笋般踊跃发言,这是小组竞争带来的欣喜。

二、小组教授制

在起初划分小组时,我就考虑到了各小组间的均衡,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成绩、性格、兴趣、能力等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和个性化,所以每组都有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学困生。当学困生遇到困难,疑惑时,由优等生“一帮一”负责教授。这样一来,优等生可以巩固知识而学困生能轻松地进步。

正是开展了“小组教授制”,班内一大批学困生渐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重拾自信心,再次萌发了对学习的兴趣。平时学困生的作业由小组内两位中等生监督与检查,并做登记工作,统一反馈给老师。这样一来,改变了这些学困生原来作业偷懒、拖拉的不良习惯,也提高了他们的成绩。

三、小组培训制

小组长是小组的协调者、组织者、指挥者、参与者,在小组讨论中负责带领组员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完成讨论的过程并组织汇报清楚,扮演着小老师的角色。而每个组长的能力也参差不齐,有的自己学习优异但不会组织安排,有的会组织会指挥但又不能友好待人……针对这一现状,老师就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教会他们如何评价别人的发言,注重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快速确定本组汇报的内容。

在小组形成的初级阶段,一号组长、四号学困生、二三号是中等生。由组长带头,下面依次发言,最后组长再总结。当各小组自学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已养成后,组长退为四号,学困生为一号,发言是依照顺序让每个学生轮流当组长。所以小组长要及早担负起培养副组长的任务,时刻准备接替管理小组。在小组分工里,负责评价积分的二号中等生因为在长期的打分中早已明确小组讨论的规则,也是最先能接替组长职务的。

为了防止组长霸权现象的出现,我们还会定期调查组员对组长的满意度,2人或2人以上反应不公的,应及时更换。

四、小组留学制

待小组合作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新鲜劲头已过,小组讨论出现了消极的情况,团队合作不融洽了。这时小组成员时有冲突,时有懈怠。有些组长管不了组员要辞职,有的组员不能积极参加讨论。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让每组2号组员交换小组,到下一组去“留学”。没想到各小组一下子来了劲,顿时精神抖擞,端正坐姿,很认真地交流。接下来的几天里,2号继续去留学,把从各组学到的、感受到的及时向组员汇报。3号、4号、1号会在以后以竞争的形式争取到“留学”的机会了,大家兴致勃勃,很乐于参加。各小组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五、小组评价制

如何评价“小组讨论”的成效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班已经形成了“组内生生评价”“组与组互评”和“老师量化考评”三种考核形式。

“组内生生评价”是指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对方在小组交流中的优缺点。在我们班每个小组的2号成员是每组的打分员,负责监督评价小组成员在讨论交流中优劣。经过几轮生生评价,各小组成员都能在小组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严于律己,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

“组与组互评”是指各小组长“留学”别组,评价别组同学的优劣得失,以促进各组之间的交流学习。另外定期选取每组4号学困生作为检测对象。这时,为了使小组胜出,其他三位组员会积极帮助四号,学习热情异常高涨。

关于“老师量化考评”,语数外三位老师制订关于“小组合作管理”细则近十条,根据细则量化考评,记入“夺分榜”,一周统计归入小组得分榜。这两块计分板已逐渐形成了我班亮丽的风景线。

很多老师感觉实施“学讲计划”的课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花费的时间较多,常常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因为我们还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对于小组学习的方式、规则和组织都在摸索期。一旦小组合作踏上正规,教学进度就会逐渐加快。

关于“学讲计划”还有很多疑惑,还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多探索、多总结,以期真正做到“学进去、讲出来”。

参考文献:

郭扬贵.“小组讨论”无效性的归因与对策[J].散文百家,2012(05).

小组讨论总结 篇9

2012年11月10日上午10:00,讨论会在03111H正式拉开序幕,该讨论会由09级的**担任组长兼主持人,09***担任副组长兼记录人。讨论会上,大家在各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次小组讨论很成功,大家都很积极,经过了这次讨论,大家更加深入思考了“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更加坚定了入党的决心。

对于大家发表的见解,我总结了如下: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端正入党动机。现实社会中,许多人都纷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们的入党动机并不是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为国为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入党动机多种多样,有的人争取入党是为了有了共产党员这个政治条件,脸上光彩,办事方便,比群众“吃得开”,能得到相当的好处;有的人是认为入党可以得到党组织的信任和重用,更容易得到提升;有的人是看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入了党,他也不甘示弱地想入党;有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得到他人的崇拜„„这些入党动机,只是为了谋取个人的私利,这种个人主义的入党动机,完全背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不符合党的历史使命与任务,这将阻碍党的进步发展。所以,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一定要把好党的入门关,只有那些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才能跨进党的大门,而对于那些怀有私人目的的分子,要坚决将其拒之门外。

要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认真学习党章、党纲和党的基本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党的观念,时刻记住自己是个共产党员,事事处处按党章规定的党员的基本条件和党员义务权利严格要求自己。在当前,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用共产主义世界观指导自己的言行。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个人利益同党和群众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牺牲个人利益,不怕吃苦,不怕吃亏。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拥护、支持和积极投身改革,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小组讨论总结 篇10

2012年10月14日下午4:20至5:30,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第50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班政治教育学院全体参培人员进行了小组讨论课。讨论小组共分为三个年级,分别是大

二、大三和研究生,其中大二分为三个小组,大三分为三个小组,研究生分为两个小组。通过小组参培人员发言,记录员记录发言,然后分别总结到学院负责人的方式讨论,学员们积极讨论。讨论的题目有三个,分别如下:

(1)参加党校学习的主要收获。

(2)今后的努力方向。

(3)如何弘扬雷锋精神。

(一)参加党校学习的主要收获。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从历史的角度看,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历史证明,也只能共产党救中国。中国共产党从艰难的建党到后面的发展壮大,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通过学习,我们清楚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先进的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武器武装我们的头脑,然后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需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让我们明白了我们要坚决拥护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我们前进的行动指南,坚定不移的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学习,我们明晓了在党性修养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信心;通过此次党校学习,更加深刻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制度的形式的认识,面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党的历史,我们要像革命先烈们那样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和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还学习到了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变化,从中共二大到中共十七大,共制定了八次党章,修改了八次党章,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党章的规定,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行为,今年将要召开中共十八大,我们将会时刻关注时政新闻,关注十八大;加入中国

共产党是一种信仰的选择,表明已把自己的一生同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一切融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潮流之中。

在未进入党校学习前,对党的认识都是空白的,甚至部分还是片面的,但现在通过对党史、党的宗旨和性质、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章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党已不再是我们原先思维中那样一个单纯的政党,而是一个集中了先进分子的、组织严密的、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最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政治组织,它用它最先进最进步的思想教导着我们,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过失,以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再结合党的历史及建党前后中国面貌的翻天地覆的变化,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和肯定党的方针路线在建设中的伟大而不可估量和无法比拟的作用。

(二)努力方向。

我们始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向表现优秀的党员学习,以一名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先进的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会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并且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付诸于实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帮助他人;在生活中多了解党,恪守党的宗旨,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思想的传播者,特别又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思想方面一定要走在其他人前面;中共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我们会时时聚焦中共十八大的最新动向,认真学习研究,紧跟党的步伐,贯彻党的政策,以党最新的章程约束自己并提高自己;用实际的行动来展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风采,让党旗高高飘扬,永不退色;总之,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党员而不懈努力。

(三)关于学习雷锋活动。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首先,应该要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次,要让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发扬光大,感染并感化身边每一个人,让大家散发人性的光辉,争做一个像雷锋同志一样充满爱

心的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好事就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不分大小,只要是善良的,我们都始终支持,不要因为恶小而肆无忌惮,我们坚决鄙视,我们要让雷锋精神伴随在我们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面对党的宗旨和赋予给青年的历史使命,我们更应该像雷锋同志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总之,通过今天的活动讨论课,学院们感触颇深,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从思想上入党,端正入党动机,争取早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在锻炼自我的同时,为更多的群众服务。

政治教育学院

上一篇: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先进事迹下一篇:2019年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