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体会

2024-04-19

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2篇)

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带着一份激动,带着一份期待,带着一份新奇,我非常荣幸地参加国家中职骨干教师培训,通过“紧张、忙碌、充实”的学习,增长了知识,改变了观念,拓宽了视野,为今后教育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注入了成长活力,真是受益匪浅。在“国培”即将结束之际,特“细品所学,总结所得”,以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步伐迈得更快、更好。

一、教育观念得到更新

通过“国培”学习,不仅使一线教师明白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并且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教育理念发生深刻变化。

1、转换角色,重点改变教学行为。

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放下“权威”思想,改变教学行为。在具体的课堂中,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组交流、全班交流等。

2、创新方式,重点抓住教学过程。

当今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绚丽人生作好奠基。

3、“充电”提升,重点给力教学水平。

新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完整的、完备的知识结构。只有素养深厚的教师,才能领悟文本的思想与实质,才不会停留在教材层面上的照本宣科,才能对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二.、明白教育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参加“国培”的中职教师,为了国家的兴旺,不仅应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顺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应做教改浪潮的研究者、示范者。唯有用强烈的责任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做人等,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

三、未来愿望

1、树立终身学习观点。学习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投入“国培”学习之中,在“不断努力、不断收获”的过程里感觉很快乐。教师应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强化“终身学习”理念。

2、实践“国培”所学内容。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积极落实新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良好兴趣,让“国培”成效在实践里大放光彩!

3、时间过得真快,忙碌的“国培”即将划上句号。、真想让自己时刻都跟随专家,不停地努力着、感动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参加“国培”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娇气,教育“惰性”焕发出无限生机。从今往后,应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专心教书,勤奋育人,争做优秀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于洋

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体会 篇2

理念。二是通过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提高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通过考察和参观企业、座谈, 感知了企业文化。四是职教骨干教师课后互相交流学习, 收获了经验和友谊。

职业教育中职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实践能力

2009年暑假 (7月6日至8月29日) , 笔者有幸参加了同济大学承办的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学习。

本次学习分为3个方面内容共288学时:一是教学理论与方法学习是68学时;二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是80学时;三是企业实践是136学时。2个月的学习, 既紧张充实, 又幸福愉快, 收获颇丰。

一、通过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 提升了职业教育理念

7月6日上午开学典礼上,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院长周耕夫教授作了精彩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报告》, 了解了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和职业教育动态, 当前面临的大好形势, 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职教老师的责任感。6日下午便开始了正式行课。善于分析的徐朔教授讲授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与方法》, 了解了在德国自上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及方法。和蔼可亲的陈祝林教授讲授的《国际职业教育比较》、《职教师资科研能力培育与提升的若干思考》和《产品开发与创新基础》, 了解了世界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和重要特征, “双元制”和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内容;当前我国职教科研现状, 职教师资科研的作用及其特征, 科研论文的撰写;德国创新教育与产品设计, 我国创新教育与产品设计现状, 创新教育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优雅的孙玉华教授讲授的《可编程控制器》, 讲授了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历史与应用, PLC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热情的王建初博士讲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精神饱满的李同吉博士讲授的《学习理论与中职教育和教学》、认真的罗阳博士讲授的《机械工程领域专业教学》、充满热情的顾剑锋老师《快速成形与快速模具技术实验课程》、一丝不苟的王云峰博士《教学媒体开发实验》、性情温和的周圣涛老师讲授的《数控编程技术》等这些著名教授和职教专家的新颖的职教观点和教学方法, 风趣的讲解, 都让我们耳目一新, 眼前一亮, 让我们树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了解了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 掌握了相关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更新了传统的教学观念, 以更加贴近和符合职教教学的需要转变教学方法, 更好的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另外, 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些著名教授和职教专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对职业教育的敬业精神, 实在让人令人感佩。他们精彩的课堂讲授, 精心的教学安排, 平易近人的交流, 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国家昌盛, 系于教育;教育昌盛, 系于我身。

二、通过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提高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7月8日至9日, 学员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实验室进行了两天的现代快速制模技术的学习。此技术是直接从计算机模型产生三维物体的快速成形技术, 是由现代设计和现代制造技术迅速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的。7月19日, 学员在同济大学彰武路校区学习了激光雕刻技术。激光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是目前最先进的加工技术之一。8月10日至8月14日, 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精心安排下, 我们到了上海市劳动局数字化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学习。使我们大开了眼见。此中心位于上海市天山路, 有各种先进的各种机床设备五六百台, 三分之二的机床是进口的, 设备价值3.6亿, 各种机床非常先进, 许多设备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我们两天数控车床操作, 两天数控铣床操作, 一天在电脑上数控仿真。数控车床学习的是海德汉系统, 数控铣床学习的是HAAS系统。先老师讲编程, 讲系统原理, 讲机床操作, 然后学员们对一个零件进行编程、操作机床将零件加工出来。我们学习起来积极性非常高。8月17日至8月21日到上海弗斯托 (中国) 有限公司学习。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德国Festo公司于1993年在中国大陆设立的独资子公司。五天的时间, 学习了气动执行元件、控制元件、一些简单气动线路等。在老师指导下分成6组还进行气动线路的接线操作。

通过以上这些学习, 使我们大开了眼见、增强了动手能力、充分了解到了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前沿的理论知识, 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职教教师应该时刻紧跟本专业知识更新的步伐,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社会培养出需要的、能胜任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三、通过考察和参观企业、座谈, 感知了企业文化

按照培训计划,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安排我们于7月31日到座落于上海浦东金桥保税区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参观。上海通用汽车是唯一一家连续7年当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汽车企业, 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力量。参观此企业对我们感官上是极大的刺激。8月4日, 我们到座落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开发区的上海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程机械和电线电缆专用设备, 集研发、生产和营销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的“以客为尊、缔造品牌、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 以“品行天下专为先”、“做专、做精、做强”为理念, 照“走品牌之路, 建百年鸿得利”的发展战略, 秉承“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务实求信、拼搏奋进”的企业精神, 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8月5日, 我们到上海洋帆实业有限公司参观。公司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向和谐企业建设方向努力。为此, 公司历年来相继获得了“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先进企业”、“上海市销售收入500强工业企业”、“上海市工业系统抗洪救灾先进单位”等荣誉。8月7日, 我们到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参观学习。学校自1997年起实施中德合作项目, 引入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现与60多家外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是一所榜样学校, 很值得我们学习。学校的葛金印老师给我们作了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大纲的修订说明, 启发很大。8月9日, 我们参观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天煌教仪”现已成为中国教学仪器行业最著名的品牌, 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仪器和中国职业教育实训考核设备最大研发基地, 也是国内为数不多能与国际教仪大公司相抗衡的知名品牌之一。“诚信创新”是全体天煌人共同秉承的企业精神。

通过以上的考察、参观, 与企业有关人员座谈, 感知了企业文化、领略了现代企业生产现状、技术水平、用工需求信息, 加深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 为我们这些职教学校的教师指明了教学目标和方向, 使我们专业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的具体需要, 也就为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以及思想教育更加有针对性。

以上的参观实习带给我们的, 不全是我们所看到东西, 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 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 去思考, 才更有所收获。

四、职教中职骨干教师课后互相交流学习, 收获了经验和友谊

这次参加培训学习的学员27位, 分别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线骨干教师。这个无形的课堂给我们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大家有很多的话题在一起探讨, 有很多的观点在一起交流。通过交流和探讨, 我们互相了解了各个兄弟学校发展的状况, 获得了教学改革、课程设置等许多方面很多好的成功经验。在培训结束之前, 我们每个学员依次上讲台上了一堂课 (说课) , 每个学员各自从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4个方面进行了交流。

两个月共同的学习生活, 教师与学员之间, 学员与学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毫不保留地一起分享经验和心得, 没有了地域、性别和年龄的限制, 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并且已经建立了长久的联系, 便于日后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这也将会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摘要:总结了在同济大学参加职业教育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心得:一是通过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 提升了职业教育理念。二是通过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提高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通过考察和参观企业、座谈, 感知了企业文化。四是职教骨干教师课后互相交流学习, 收获了经验和友谊。

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体会 篇3

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山东青州巴伐利亚职教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培训课程共分为四个模块: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培训学习;职业教育模式在护理专业教学方面的延伸拓展;医院临床护理实践;护理技能的实训及考核。其中理论学习8周,医院实践4周。经过这12周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我收获良多,现与大家分享。

1 开拓视野,交流经验,互勉互励,增强了作为职教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3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齐聚一堂,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通过开展教学经验交流、说课比赛、论文评比、技能考核等活动,加强了来自全国各地中职教师的友谊。通过学习了解到国家对职教的重视程度与投入逐步加大,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在交流中针对目前职教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如何克服学生厌学情绪、课程改革的进展与方向、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探讨,也增强了我们作为职教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获取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2 立足课堂教学,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手段

在培训学习中,专家们向我们介绍了与职教相关的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设计、教案的撰写等专题,这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护理技能的培训,这对我这样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转而从事临床护理科目教学的教师而言,也是全新的体验,也重新理解了护理这个专业。

就学校教育而言,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是主要的探讨方向,培训班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将成功的经验与受挫的困惑都在这里倾吐,也是我感触与收获最多的地方,比如异彩纷呈的课程导入方式、鲜明迥异的个人授课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又与地域特色相关的语言表达魅力等等,数不胜数。尽管目前职业教育教师数量相对紧张,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同时生源质量有所下降,造成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但是“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今后,我会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3 感受护理一线工作,打造合格“双师型”教师

在为期四周的医院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需要学校与医院的共同培养。医院一线护理人员牢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贯彻“优质护理”;医院管理科学严谨,兼顾“人性化”特点;注重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及管理,做好校企合作;转换角色,在护理实践工作中提升“双师”素质重视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个人能力。

4 更新教学理念,探索职教模式

随着2011年护理专业成为与医学专业平行的一级学科,我国的护理专业教育应该怎样走出自己的道路,怎样才能摆脱医学教育的影子,怎样才能使得护理本科、专科、中专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实施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些都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在诸多的职业教育模式中,生命力最强的要数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了。培训中心特地邀请了德国一所护士学校的格兰茨校长给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讲座。他首先通过我们的自我介绍拉近彼此的距离,同时也借此了解我们目前的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再让我们把自己最希望交流的3-4个问题用纸条集中放在展示板上,并及时根据我们的需求调整了他的授课内容与安排,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不走寻常路”的授课风格让人印象深刻。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务实的校长还利用并不完善的教学条件进行简单的教具开发,使我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抱怨教学条件的行为,他还以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严谨的时间观念与职业操守、经常借助形象的图形展示原有的文字教学内容使之化繁為简等鲜明的风格,切身体会到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时我也了解了不少新的理念如教学中涉及的环保意识、体验式教学、如何开发教具、站点式教学等。

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篇4

今年的六月到八月,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培训地点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培训的专业是电子技术应用。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时间里,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们在一起学习和交流,能得到名校名师的教诲,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参加这次培训的感觉是,通过学习和与其他中职老师的交流,即知道自己能力与水平,也可以知道别人的长与短,有助于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具体说:第一、认真学习,广泛涉猎本专业前沿知识;第二、接触到了最新的教育科研理念,提高自己教育科研理念;第三、进行了实践操作,弥补了我的不足。

一、通过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讲授和实际操作,提升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从六月份开始我们学习了电子电路CAD、电子电路仿真技术、电子整机装配实习、EDA技术、单片机技术实训等课程。这次培训基地针对我们的专业特点为我们安排了既懂教学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为我们授课,师生与学员间边学习边交流,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我们更新了知识结构深刻的认识到了电子技术应用学科的迅猛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已深深的根植在我们的思想中。各位老师娴熟的专业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我们,既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二、通过精彩的专家讲座,更新了职业教育观念

培训中聆听了许多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用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结合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使我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思想认识上和教学理念上有个很大的提高.我认为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适应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职校老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抱负、高技能的企业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使命,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教学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

三、通过企业实习,贴近企业

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云南宁洱职业高级中学 杨继军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下达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2项目任务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2]17号)文件精神,我有幸参加了2013年3月17日-6月7日,由河北省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学习。

此次培训学习共十二周,总学时480学时,参训学员20人,学习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理论学习64学时;

二、专业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学习40学时;

三、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200学时;

四、分组讨论与教学演练40学时;

五、企业顶岗实训120学时;

六、技能考评16学时。近三个月的培训学习即紧张充实又幸福愉快,受益匪浅。

一、职业教育理论学习

学院为此次培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聘请知名专家为培训班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讲座。我们通过《现代职业教育技术》、《职业道德教育专题》、《职业教育发展概述》, 《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职业教育比较研究》、《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等高质量的讲座学到了不少有关职教理论的新知识,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及急于应对的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特别是每位主讲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对事业的激情及对学员的关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有关职业教育精辟的讲解将会对我们将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专业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学习

通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的开发》、《专业课程的开发》、《教学方法改革》、《专业教学方法座谈》等课程的学习,让我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开发、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汽修实训基地的建设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验,在学习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工作实际条件和环境,感触很大,并对本校的汽车维修专业长足发展的有了重新的定位和思考。

三、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

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是此次培训的一个重难点。主要是对《汽车构造》、《汽车空调系统》、《汽车电工基础》、《发动机电控系统》、《车载网络技术》、《自动变速器》、《汽车维护修理》、《车身电控技术》、《电控柴油机喷射技术》、《汽车钣喷涂装》、《汽车故障诊断》及博世检修实训设备的使用等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理实一体和任务引领的情境中去真正体验教学过程,并结合企业的生产流程反复探索。这样,我对汽车维修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通过以上学习使我开了眼见、增强了动手能力、充分了解到现今汽车先进的技术和前沿的理论知识,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中教教师应该时刻紧跟本专业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学习和进步,吸取新的知识营养。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能胜任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型、应用型技术人才而不懈努力。

四、分组讨论与教学演练 这次参加培训学习的20位学员,分别是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线骨干教师,这个无形的课堂给了我们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大家有很多的话题在一起探讨,有很多的观点在一起碰撞。通过交流和学习,我们互相了解了各个兄弟学校发展的状况,获得了教学改革、课程设置等许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培训结束之前,我们每个学员依次上台讲了一堂课(说课),每个学员各自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学习,使本次培训学习变得更加生动、丰满、异彩纷呈。

五、企业顶岗实训

企业顶岗实习也是国培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训顶岗期间,我们先后到了上海通用河北4S店、邢台蓝池汽车园别克、福特等4S店,对销售顾问岗位、售后服务顾问岗位、备件管理顾问岗位和售后维修技术经理岗位进行了实地考察实践,详细学习了企业文化,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以及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真正当了一回“企业人”。这些方面的学习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明确了职业学校要发展,就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加强校企联合,做到资源共享,校企双赢。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学习和建立新的观念,改“教学生学”为“教学生如何学”。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通过同师傅们共同学习、探讨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使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并对汽车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由于我们在企业里了解到很多企业文化和企业管 理知识,使我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上有了突破,也学习到许多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

六、技能考评

在培训学习的最后阶段,学院根据培训的情况和学员的实际条件,对全体学员进行了客观的考核评价,有序组织了技师和高级工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组织了相关培训和考证工作。这为参训学员今后在教学一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弹指一挥间,三个月的共同学习生活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毫不保留地一起分享经验和心得,超越了地域、性别和年龄的限制,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相聚虽然短暂,离别也许永久,但是延续的情谊会像绵绵的溪水源源不断,因为,我们并肩在职教战线上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体会 篇6

秦皇岛市青龙职教中心孙洪

2013年7月8日到8月10日,我参加了省教厅部在河北师范大学举办的《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在6周的培训时间里,能和来自全省各地的骨干教师进行交流,能得到名校名师的谆谆教诲,聆听了专家精辟的讲座,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方法,观摩了同行精彩的说课,参观了重点示范学校。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吸收了各示范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受益匪浅,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培训期间,学校严格考勤,保持学习纪律,保证学习效果。学校制定了详细的研修计划。我们也认真填写了研修日志,收集了课堂资料。这些将会是我一生受益的宝贵经历和财富。它也将会是我日后教学工作中不断前进和提高的垫脚石。现将6周来学习的情况总结如下:

设置的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的合理,我在这次只是海洋的畅游中,反复吸收养分,在学前专业建设、早期教育、心理状况分析、实践活动以及综合研修等几大方面都有较大收获。

1、学前专业的建设

在这一方面我们主要学习了祝耸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概况》、张志增《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李立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葛东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张玉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谢勇旗《职业教育科研理论与务实》、兰微《创意美术》、孙志河《职业教育原理》等专家讲座。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感受到了国家队学前专业的大力支持,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明白了只有制定一套优化的培养方案和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和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取得一批高水平教改和教研成果;建立一个能反映学生培养质量的特色标志,每个建设周期实现一次质的飞跃。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早期教育

在学前儿童的教育方面通过李树清《中国早期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王晓岩《奥尔夫音乐的教育》、张乐《蒙台梭利教育》、《感觉统合》、王红芳《学前教育的国际比》、孙英娟《学前家庭教育》、李丹《亲子活动》等老师对相关内容的讲解,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了解了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以及与国外早期教育的差距,了解了奥尔夫音乐的教育理念、蒙氏教育以及感统训练和各自的特色。明白了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不在于要求孩子学到多少理论知识,而是在于让孩子通过活动去感悟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奠

定坚实的基础。

3、心理状况分析

通过杨会芹老师《幼儿心理讲座》、《健康心理学讲座》,赵献梓老师《学习与职业教育心理学》、闫书昌老师《皮亚杰建构主义儿童心理学》、《认识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等知识的学习,了解了人在不同心理状态下外在行为的一些表现,在教育中,通过这些表现,我们可以正确的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个别的差异及时的给予心理指导和帮助,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

4、实践活动

我们首先被安排在河北师大二幼见习,在此期间我们旁听了他们奥尔夫音乐、语言、科学、健康、综合等各方面的课程。通过听课,看得出他们每一位幼儿教师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老师们单膝跪地给孩子们讲课,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他们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让孩子们更易理解;他们抓住幼儿的发展特点,用游戏的方式去强化重点。在听课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思维中班的一节语言课《狐狸先生的帽子》,这堂课是郝老师上的。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根据画面内容,推测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大胆表达的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郝老师先以去动物园为引导,让孩子们的思维进入大假定的环境中。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配以相应的动作,形象生动,学生积极参与。讲故事时并不是完全按照图片顺序进行,而是偶尔跳过一张图片,让孩子们看着自己手中的图片模板,拼出中间的图片,想象中间的故事。并抽部分同学来讲述自己想像的故事情节。有的孩子能看着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整的讲出故事情节,有的语言甚至是我们没想到的。孩子回答完问题以后给予及时的鼓励。对于回答不太合乎情节的并不直接否定。在整堂课中,老师调动了全体孩子的积极性,体现了幼儿活动的主体性,不仅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也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完成了预定的活动目标。听了郝老师的课后,我才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能力,什么叫玩中学。玩中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只是渐渐缓慢的发展,想要抓住幼儿这一特点,真是不太容易。之后,我们分别到了以冯氏教育为指导的一多宝贝早教中心、一蒙氏教育和奥尔夫为特色的快乐源泉幼儿园、国际化的丑小鸭幼儿园以及成长快乐幼儿园等地方见习,在这些园的活动过程中无不显示着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准和专业素养。其中丑小鸭幼儿园的那一堂纯英语的活动课程,我相信给我们所有在场的老师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整个活动中全英语交流,孩子们和老师对答如流,见此情景,我们不得不感慨,这需要多少知识的积淀啊!

5、综合研修

学习期间上交三千字以上的教学论文、自制教学课件、每日写研修日志、准备汇报表演、做好实践反思、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进行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等等,这些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非常的认真,也非常努力,所以,这个过程既辛苦,收获又最大,能力提高也最快,本期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大部分是中职学校的学科带头人,部分还是领导,大家对职业教育都有相当的了解,为此,河北师大特意安排了学员在课上交流心得、组织学员进行说课、实践期间组织学员评课,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探讨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景,职业教育在各地的现在,职业学校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呵难题,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方向及探索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过程中取得的新经验,为今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又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决心。

虽然只有短短6周的时间,但是带给我们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是打开陈旧思想,释放无限思绪的钥匙,它让我知道自己知识面和技能存在很多的不足,今天开始我们心中永远亮起一盏明灯,指导我更加努力去探索,培训没有真正的毕业证,因为今天的结束就是明天努力的新起点。

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体会 篇7

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 学生进校后的实际表现不佳来考察, 可以说, 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近几年来“普高热”的日益升温, 使中等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 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有人报名, 就被录取入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造成了上课睡觉, 打闹, 逃课等不良现象。

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目前, 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教师队伍的现状与职业技能培训事业面向21世纪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从中职学校来看, 现有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以及专职和兼职教师的比例结构不合理, 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 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青年教师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 专业技能教学能力不足, 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教学理论较缺乏。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加培训机会少、渠道少。

首先, 由于职业教育没有设立教师培训机构, 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少、渠道少, 远不如普教系统的教师。

其次, 缺乏培训资金。普教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 个人不用缴纳费用, 而职业学校的教师参加培训, 一般培训费用是由学校和教师共同承担, 国家财政没有专项拨款。

在中职校当中, 不少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 难以外聘教师或完成教师进修提高任务;教师编制过紧, 一线教师负担较重, 教师有强烈的进修期望但由于种种原因又难以实现, 使得大多数教师的工作能力主要靠工作中不断摸索、积累形成。由此导致部分教师知识老化较为严重, 特别是操作技能水平, 达不到职业技能培训教师的要求, 直接影响着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

三、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 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 都是从学校到职校, 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职业技能培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 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

(一) 国家、省、市级培训有利于更新职教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素质, 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教师观念的更新。在培训中我们可以聆听一些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 他们会用自己多年来研究的成果, 结合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论, 以及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等等做一些报告, 这些都会对我们的思想有很大的冲击。从而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树立适应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 国家、省、市级培训有利于重新认识职教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改革。

通过培训, 使我们对“职业教育”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以往我们总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企业培养合格员工的教育。其实,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就业, 更是为了开发人力资源, 为每个劳动者职业生涯培养潜在的发展;其次, 职业教育是全民教育, 而不是少数群体的教育;最后, 职业教育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职业学习者为本的原则, 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职业教育发展框架和模式, 使之走上正确的轨道, 步入良性循环, 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应遵循教学求实际, 学生求实惠, 企业求实效, 实行专业本土化、市场化、特色化、产业化。

(三) 国家、省、市级培训有利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拓宽专业知识结构。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拓宽专业知识结构, 这也是省、市、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之一。当然职校教师专业发展还强调实践性, 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专业道德等方面。首先, 职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 还强调实践知识、经验知识的成分。其次, 职校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应突出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再次, 由于职校学生技能水平被社会认可有时间延迟性, 职校教师的教学成就难以被社会及时客观评价, 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专业情感。

(四) 进入企业参观学习, 有利于增强业务能力。

在培训基地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到企业实践, 在真实职场中获取经验再到企业参观、实践是促进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职场工作经历能给教师提供了解第一手资料的机会, 也使其有机会了解工人如何灵活运用各个学科中的知识、观念和技巧来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增强, 实践经验得到丰富, 这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能引导学生学习真实经验, 促使学生学习使用复杂的推理技巧、与工作相关的见解、合作技巧、专业知识以及工作中要求的技能。在此期间通过和老总、工程师、员工们的零距离交流、学习不仅大大提高了我们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也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 国家、省、市级培训有利于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

国家、省、市级培训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 也是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是一种紧贴社会需求的岗位教育,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高新技术岗位不断涌现, 使得我们职校教师更需要终身学习。培训是以职校教师为本进行个性化培养, 以满足个性化的培训需求, 促进每个职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为目的。同时, 培训还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 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和培养制度, 构建职前和职后一体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培养体系。在具体操作中,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使我们在终身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我, 完善自我。

总之, 一流的人才, 一流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 取决于一流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传递人类文明的使者, 是开发人力资源的匠师,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职业技能培训改革与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事业跨世纪目标的最根本保证。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真正把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培训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 切实抓紧抓好, 务必抓出成效。铸造一支与职业技能培训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摘要: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厅〔2007〕4号) 指出:“十一五”期间, 国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 为中等职业学校造就一大批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和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应该说,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工作面临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 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那么如何进行中职教师培训, 以有效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本文拟从职业学校学生现状、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中职学校教师在职培训调查 篇8

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培训对象的期待

从调查结果来看,54%的教师认为此次培训提供的相对最多的是本专业的前沿理论,36%的教师则认为是职业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论知识。然而,希望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作为培训内容重点的教师却有66%,只有7%的教师希望将重点放在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上,24%的教师则更期待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方面有所提高。同时,教师们普遍比较看重职业技术教育的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实际操作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培训内容的课程编排总体来说是合理且令人满意的,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参训教师原基础与知识专攻方向的不同,导致课程编排难度增加,从而使课程编排不能满足所有学员的要求。通过对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统计,我们发现,此次培训的“入口”筛选不够合理,中职学校在对参训教师的筛选上,未能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下发的指导意见上报和选送参训教师。

半天理论半天实践最受欢迎

在前期培训过程中,大多数培训机构都是以“前半程集中理论培训,后半程集中实践培训”的方式开展培训,占72%,“前半天理论培训,后半天实践培训占15%,前半天集中实践培训后半天理论提高占8%”。而参训学员期望的最理想的培训模式主要集中在“前半天理论培训,后半天实践培训”的方式上。

此次调研的6所培训机构,3所设在理工类院校,2所设在综合性大学,1所设在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根据走访意见,学员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在全国专业技能较强的对口学校或者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培训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专业知识提升与开阔眼界是最大收获

在培训中,29%的教师认为所学知识脱离实际,30%的教师觉得所学与期望存在偏差,同时39%的教师对培训当地日常生活不习惯。不过,他们对此次培训的总体评价,持满意态度的占到了55%,18%的教师给予了非常满意的评价。调查表明,他们承认经过此次培训得到的收获较多,在开阔了眼界的同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3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技能有所提高,79%的教师认为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体会 篇9

作者姓名:刘 兴 龙 单位名称:岚皋县职教中心

2014年8月

2014中职骨干教师电子商务省级培训总结

岚皋县职业教育中心 刘兴龙

今年6月15日---8月5日,我非常荣幸地到西安交通大学参加“全省中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培训。

现将本次培训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概况

本次培训内容为电子商务安全与技术、电子商务营销策划、网络营销、企业实践培训几大模块。培训总时长是50天,这对于强化我的职业教学技能,促进专业成长,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通过此次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熟习了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领略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

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领导对这次培训非常重视,为我们配备了很强的师资,并且邀请教育专家、电子商务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企业老总、网络营销总监、交大电子商务博导等为我们讲课。

二、培训课程内容精要、形式灵活、设置合理。

在专业理论和技能方面,学习了电子商务安全与技术、电子商务营销策划、网络营销、网站设计基础、电子商务企业运作系统的硬件设施和架构、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架构、运行管理维护的特点和流程,以及物流、电子支付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等课程,使我深感以前对电子商务方面知识的匮乏,开阔了视野,了解了电子商务最前沿的技术与发展,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储备。

在培训期间,学院组织我们培训班的学员到北京博导前程西安分公司、熊猫伯伯、为华网络等企业进行参观与实地考察,这些都是陕西电子商务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

通过参观这些企业现代化的营销、仓储、物流,了解了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听取了有关企业管理、经营策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讲座,尤其了解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现实和培养的方法,探讨了学生择业、就业及创业的状况,真实感受了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紧密联系、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间共同面临职业培训的新任务,为今后向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

最后一周的企业实践,我们去了博导前程公司,通过各个岗位的亲自实践,使我们对电子商务企业的职位有了一个基本了解,结合我们培养的中职学生特点,对企业用人、岗位特点、岗位要求有了清晰的了解,将对我们以后的教学、课程设置、人文培养、学生就业指导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同时,通过本次培训,也使我认识了很多奋战在陕西职教系统的职教人,通过交流,对全省各类职业院校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对我们即将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此次国家级培训共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理论学习,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研究及专业相关学科知识的普及及深化,教学能力的指导与提高。第二部分是实践操作,课程会安排一些具体实例给我们,让我们上机操作,熟悉地理信息系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应用与操作。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职校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XX年12月至XX年1月,我非常荣幸的地被选派参加了由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为期一个月的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测绘类(地理信息系统)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这次的培训机会非常难得,感谢学院领导给我这个学习机会,因为承担《林业3S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学任务的我,正渴望通过本次培训增加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补充,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与技术运用。以下是我个人的培训心得:

一、对此次培训的宏观理解

这次培训是在国家教育部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进行的,可以看出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期望与投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也清楚地认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关键在教师。因此,开展了此次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这些培训所确定与安排的培训基地多为有着丰富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基础以及优良的实践教学的模拟环境的职业院校,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及引领意义,对本次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这次我所参加的测绘类(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级培训安排在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此次培训的课程安排

本次培训由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唯一的林业高职学院。该院立足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实际,努力探索和创新林业类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科研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经济条件欠发达的甘肃省,该院能够成为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唯一的林业高职学院,确实有着其扎实的办学基础、办学积累与办学实力。该院校园内空气清闲、环境优雅,在该院培训学习,食宿条件还是不错的,自从自己参加工作以来,难得有时间能够这么长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又像是重温大学生活,令我回忆无穷,感触颇多。

此次国家级培训共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理论学习,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研究及专业相关学科知识的普及及深化,教学能力的指导与提高。第二部分是实践操作,课程会安排一些具体实例给我们,让我们上机操作,熟悉地理信息系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应用与操作。培训以来,我认真学习与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培训的各项任务。

三、此次培训的两个层面的感受

本次培训,是我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后为期最长的一次学习。让我有了两个层面的感受很深:

从职业教育层面上,让我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认识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有一大批具有优秀职业道德、具备高素质、娴熟技能的劳动者作为建设者,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并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差别极大、专业性强、技术性强、专业复杂、专业理论科目多,这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师来说压力更大,知识的更新速度要求更快,不仅要具体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在技术上是专家。此次培训,我在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上有了新的提升,增加了我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信心提高了执教能力与水平。从事职业教育是一个很光荣的事情,也是社会上很需要的一个职业,并不比从事“本科”教育低人一等。

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层面上,令我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发展前景与具体教学应用又有了新的认识与提升。此次培训使我系统地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专业的知识体系,掌握了专业的支撑学科理论知识,了解了该学科最为前沿的技术发展,明确并解决了多年来困绕的部分教学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水平的提高。通过学习与实践我了解到,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与深入,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普及,相应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基本工作能力与关键能力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这在职业教育中,尤其是在我个人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应把实践作为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加入具体案例、引入具体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操作、自己解决,把枯燥的理论与技能技术相联系,让理论对实践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让教学更好地对接行业需求与现实情境。

四、今后的打算

这次培训学习,象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思想的闸门,不仅让我拓宽了工作的思路,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入地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与教学应用,更让我对职业教育的前景充满信心,我将以更多的动力与激情为职业教育的未来、为相应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给自己制定专业化发展计划与教学提升计划;要更加注重职业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要注重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注重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注重日常实际问题的积累与行业实际情境的模拟,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要多创造机会经常性参加企业与行业实践,加强与行业的联系,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对学生的实践起到科学指导的作用;与同行多交流,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类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及关键能力体系构建中的具体作用与定位,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课程设计、教学导向与教学质量。职校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造就一批具备高尚师德、拥有丰富知识、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富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中职教师进行培训。XX年8月,在这个夏日炎炎的时节,我有幸来到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数控技术的学习。通过近3个月的学习,我们接触了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前沿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了来自不同学校教师的教学经验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开阔了视野、扩展了教育思路,使我们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深、更高的认识和追求。现将此次培训的情况及感受总结如下:

一、学院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英文简称IVT)是为配合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更好地服务区域外资企业,由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先生提议,于1997建立的一所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XX年10月,才从老校区搬迁到现在的新校区,新校园毗邻科技园、产业园以及入驻高教区的十多家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校在整体布局上体现“教学工厂”的理念,单幢楼纵向体现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楼群的平面布局呈现产业链的内在关联,也就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整个校园设计,代表高职发展的最新概念。

二、教育理念

自1997年12月创立以来,学院借鉴新加坡、德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经验,确立“用明天的技术,培训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以股份制办学、校企合作、国际交流为特色的办学风格。

培养定位——外企灰领

办学模式——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做教一体

学习模式——工学结合

苏州工业园区有很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他们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面向园区市场,所以学院培养定位就是外企灰领,他们学校门口打着一个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在IVT快乐学校,到外企体面工作,在天堂苏州优雅生活。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唯一一家民办的、股份制的高职院校,他们的股东不仅仅有学院的领导,很多企业都是学院的董事,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像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德国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BOSCH)、芬兰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苏州分公司(NOKIA),他们把利益捆绑在一起,管理和建设学校就是他们的权利和责任。有了这样一个机制,所以在办学模式很容易做到校企合作,学院有100余间校内实训室都是和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合作共建的,有了这些优质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他们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上也容易做到做教一体、工学结合。如精密工程系也就是数控系的一楼就是一个大的工厂,叫依维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老板就是他们第一届的学生,他在学校学习时,被送到德国工学结合2年,回国后自己就创业,现在一年的产值XX多万,平时就是个工厂,但是学生按计划来实训他们就要无条件的让出设备,这时他们的工人师傅就是实训指导教师,这样构建了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

左图是学院的善强院长与芬兰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的老板签订校企合作的仪式。右图是学院与企业进行定向培养的仪式。学院经常对企业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他们的培训是不收费的,但企业必须把培训的标准告诉学校,这个标准就是无价之宝,可以把标准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样真正做到培养内容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三、数控技术培训

数控班在培训内容上以针对性、实用性为重心,整体培训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1、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学院为培训班聘请专家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讲座,我们通过《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职教师如何有职业幸福感》等高质量的讲座学到了不少有关职教理论的新知识,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及急于应对的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特别是每位主将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的热爱对事业的激情及对学生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有关职业教育精辟的讲说将会对我将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这次学习,我们共学习了5门课程,按照学习的顺序分别为:数控车,UGCAD、加工中心、UGCAM,测量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各位教师的精彩讲解都应用了多媒体教学,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它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使我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系统的学习和提高。在学习中通过师生互动和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收集了许多信息,吸取了许多经验、技巧,收到了多方面感悟,收集了一些技术资料,部分解决了教育和教学中技术资料缺乏、资料不全等问题。

3、加强实习实训学习,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实践内容有:数控车,加工中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员学习并熟悉机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培训期间企业实训有:依维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奥图特股份有限公司,鸿鑫设备制造厂。通过实训比较熟悉的掌握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数控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用人需求的信息,加深了对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丰富了实践经验。

总之,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培训基地经过科学、严禁的计划,组织的各类专家讲座,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创新观念,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教学课改示范和教改经验交流,专业项目教学和专业技能知识提升,技能培训、教学技术疑难交流、辅导等,对我们工作在职教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启发性大,收获颇丰。通过3个月的培训,我获得了“优秀学员”的称号。

职校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XX年8月5日至XX年9月29日,我们来自国内12个省市的30名老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参加“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焊接技术专业”培训。

在近两个月时间内,我们集中学习了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专业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参观了哈尔滨一些成功企业, 了解了焊接专业在的发展方向、专业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要求;学习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科研与研究,以提高教师个人专业能力为切入点,来改变整个专业群体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学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就学习情况做一总结:

一、精心设计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实际效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总结了前两届的培训经验,并根据本次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焊接基本方法与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课堂讲授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方法与教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培训教学计划。从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学院的这次培训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重在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教育理论的学习使我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更新

由顾德库院长、竺培国副院长、姜树卿教授通过讲座的形式使我们了解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指导思想、国际职业教育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状况,现代教育理论、国外教育理论发展与改革,以及就如何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专业教学科研与教学研究提供他们独到的、科学的指导,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真的是受益非浅。

(二)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先进的焊接专业技术

1、站得高,看得远

多位焊接专家、名师的讲座内容涉及专业领域内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他们精彩的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专业发展的观察窗,使我们这些已经习惯了“只顾埋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 的基层教师能够站在专业发展的高层台阶上来了解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帮助我们总结经验、看清目标,认清自身能力与专业发展的差距,以便为自己、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制定出个人能力提高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计划,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

2、讲得精,学得清

由于班内30名同学来自12个省、市和自治区,各学校的教学背景和发展水平不同,受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培训难度确实比较大。学院在完成国家教育部下达的培训计划的前提下,力争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类型教师的实际需要,使受训教师都能在培训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因此,在专业知识的培训教学中,授课教师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枯燥、抽象的基本理论讲解得生动、形象。特别是如何运用有关物理、化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力学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来分析焊接中的现象和问题,授课教师们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师讲得精炼,我们学得清晰、明白。

(三)企业实践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更加明确了焊接专业的教学方向

在培训期间,我们先后参观考察了哈尔滨空调器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哈工大焊接实验室等单位。我们学习了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发展,体验了企业管理。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了职业学校要发展,就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加强校企联合,做到资源共享,校企双赢。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作为职业教师,学生的技能培训要尽可能真实的展现工厂的生产环境,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既要给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生脚踏实地做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有的岗位不一定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但是需要更多的有学习能力的一线操作者,需要他们能够根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换代,自觉地学习,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些常常是传统教学中容易忽略的问题。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学习和建立新的观念。改“教学生学”为“教学生如何学”。

(四)培训教师的人格魅力使我们更加明确“教师”一词的内涵

给我们上课的教师中,尤其是林尚扬院士、黎明教授、姜树卿教授和范富华教授等专家从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来给我们讲课,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根本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二、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累”并快乐着

两个月的培训,重新又习惯了每天的早起,习惯奔走于宿舍、课堂、食堂的三点一线,习惯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习惯了院领导与老师的叮嘱与呵护。每天都有新的感受,每天的感觉都是幸福而充实的。从事职业教育20多年了,一直都是忙忙碌碌,设计教案,授课,批改作业,很少有这样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高质量的学习过程,从教育理论到专业知识再到企业实践,都体现一个字“累”,虽然很累,虽然很辛苦,但这种累、这种辛苦是值得的。有时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挺棒,四十多岁了还能有这样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还能这样的坚持。我想所有这些不是因为规定而是因为需要,是我们渴望讲台上的声音,所以虽然辛苦却依然全身心地投入,辛苦却特别的满足,辛苦却如此的快乐,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亲身参与着、思考着、并不断成功着,一句话“累”并快乐着。

通过这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使我们每一个参训者都收益良多,一批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丰富的知识和鲜活的案例,让我们饕餮到了真正的智慧大餐;一段在职教领域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习培训,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专业提升;一些在焊接领域效益卓著的企业,给我们提供了一线的实践经验;两个月,我们不但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专业技能,还与各兄弟院校交流、分享了教学经验,真是受益匪浅。

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一、我国目前中职教师培养培训现状

(一)中职教师的职前培养

1.高等职业师范学院。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一批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是毕业生具备在中等职业学校担任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能力或成为专业领域内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此类学院除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外,还招收部分专业对口的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三校)的应届优秀毕业生。

2.大学设立的职业师范学院(职教学院)。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原有的中职师资培养模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随着普通高校(高等教育)开始介入中职师资的培养培训,中职师资培养的新格局就此开辟。这一举措充分挖掘了我国现有的教育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了中职师资人员紧缺、培养机构匮乏的问题。

3.普通大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颁布,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者就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这意味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模式下,普通大学也可以是中职师资职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中职教师的职后培训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的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一支基本满足教育教学要求、相对稳定的职教师资队伍。但是,不可否认在这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学历达标率低、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实践教学能力弱、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等等。为此开展了各种职后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

1.职业学校自主培训。时下很多中职院校自行对教师开展多渠道的各种在职培训。根据在职教师个人发展情况,结合学校师资结构和专业发展方向,制定培训项目。其中包括学历提高、技能提高、下厂锻炼、现代化教学设备应用、科研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加大教师的职后培训力度,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教学、科研的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2.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目前。全国建立的数百个形式不同、规模各异的职教师资基地。在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职教师资培训的主渠道,为提升职教师资整体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经培训,学员能系统掌握培训技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通过考核可获得相应资格证书。

3.政府设置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十一五”期间,按国家和省两级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掌握相关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获得初步的课程开发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关键技能,经过国家级培训的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获得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二、培养培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职前培养过于强调专业理论的学习

长久以来,我国中职师资的培养基本上沿用了普教师资的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多采用简单叠加的形式,以专业课程为主,加入若干教育类课程,即成为中职师资培养专业。师范院校历来有重视学科课程。轻视教师教育课程的倾向。在课程结构上,教育专业课程比例严重偏低,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平均为5%到6%。而从目前我国多所高等职业师范学院在网络上发布的课程设置分析,其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亦呈现同样的趋势。普通综合大学的职教师资专业由于学科专业强势于教育师范专业,所以专业课程在中职师资培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教育科目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专业科目的挤压。而且同时,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因而中职教师不仅要精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及示范能力。但在中职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往往对实践动手能力不重视,加之学校的实践场所少或设备简陋,造成许多职教师资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的机会过少,这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极不相符。而且,大部分中职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踏上讲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容易造成实践和理论的脱节。

(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不具体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中职师资职前培养的质量能够起到监控作用,这有利于依法建设教师队伍,使教师教育规范化、科学化。但是,目前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还不够具体与完善。并且没有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性的内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和资格要求也截然不同,因此目前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还很难从源头上控制中职师资的职前培养质量。

(三)职后培训缺乏连贯性和针对性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终身教育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一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应该是由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部分进行全程规划而组成的。但是目前。针对我国中职教师继续教育所开展的职后培训。其内容的设置缺少与职前培养相关联的内在联系、没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当前确实有一部分具有自我提高意识的职业学校会主动创造在校教师的培训机制,但此类学校还为数不多。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所开设的培训班总体来说课时周期较短,无法适应在职教师培训的实际需要。而政府设置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它的受众面更是突出了“骨干”二字。总的来说,培训不能全面满足在职教师的需求。

三、完善中职教师培养培训的对策

为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一支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一定实践技能的高质量中职教师队伍,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为此,建议针对目前我国中职教师职前培养、资格认证、职后培训,进行多角度重新审视,规范中职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

(一)提高职前培养质量,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殊性,中职师资的培养课程应该同时兼顾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专业知识的学习在中职师资培养过程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但是我们应该强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课程,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性的专业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职校教学工作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能力方面,应该提高教育教学类课程的比例,在培养过程中重点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能力,设置相应的课程以赋予学生从事未来教师工作基本的教学和相关能力。并且针对中职教师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师应通晓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在中职教师培养过程中。应在教学实习、企业实践、动手操作等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和考虑。

(二)提高资格认证要求,严把“入口”关

在教师资格认定的过程中,应该设置专业考试及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以保证职前培养的质量。建议专业考试形式应包括笔试及实践操作,并且规定出相应的专业一致性,针对从事不同工作性质(理论课、实践课)的申请对象,在具体操作中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有所侧重。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应该对非师范类的申请者施以定量的学习作为教育能力不足的弥补措施。而师范类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则应在所属师范院校中获得。在我国现有的中职教师队伍当中。大多数教师是直接来自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这对于人才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建议进行定量的实际工作,包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工作经历及教学试用期,这不仅可以弥补部分教师出现实践经验匮乏的可能,而且可以使他们对专业领域内的职业环境、社会状况等有所了解。帮助申请人获得教育教学的直接经验。

(三)加强职后培训,促使教师能力不断提高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模式探析 篇12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中等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 在我国,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高级职业中学等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生源情况等方面与普通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特殊要求。

(一) 培养目标的独特性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是不相同的。培养目标要根据国家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而确立的, 对学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把握中等职业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要求非常必要。根据国家教育目的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层次及学生特点,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简而言之,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一方面要求培养的中职学生要有良好发展基础,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 培养的中职学生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生将来是要将其专业技能直接运用于生产、服务一线, 因此, 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而这些专业技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这必然要求中职教师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并能很好地应用于教学。

(二) 课程设置的实践性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环节。中等职业教育围绕培养目标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文件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 (技能) 方向课。两类课程承担着育人的不同任务, 对人的发展各有侧重。就课时分配而言,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 专业技能课程占总学时的2/3, 其中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内容, 要采取多种实训实习方式进行。因此从中等职业教育课时的比例、课程内容及教学的形式可以看出,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性特点非常突出,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 高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程设置的实践性是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最重要的方面, 这也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三) 中职学生的特殊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年龄阶段来看, 中职学生大部分处于青春期前期, 身体和心理发展都还不成熟, 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 可塑性强, 发展潜力大, 教师的指引和教导十分重要。从来源上看, 中职学生一般是学业成绩较差, 升高中、读大学无望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基础知识差、自我期望低等因素导致他们在校学习积极性不高, 上课睡觉、打闹等现象比较严重。中职学生的这些特点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尤其是需要教师具备很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中等职业教育的以上特点, 对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 只有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促进专业发展, 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与普通教育系列的教师不同。

(一)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兼有双专业性和双师性

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中职教师既具有一般教师的双专业性又具有独特的双师性。双专业性是指中职教师既应具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还应具备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也就是说不仅要精通“教什么”, 还要精通“怎么教”。“教什么”就是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要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功底, 还要把握学科发展前沿, 不断与时俱进, 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能力。“怎么教”就是指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 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 要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更新教育观念, 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将所教专业与教师职业有机结合在一起。

双师性是指中职教师应既是理论知识的教师, 又是实践技能的指导教师, 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 中职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更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操作能力训练。因此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娴熟的专业操作和指导能力, 丰富的企业实践和社会经验, 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能力。 (1)

(二)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内容

由于中职教师的双专业性和双师性, 我们应该对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更细致的分析。综合已有研究, 我们把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概括为“三个方面, 两个维度”。“三个方面”指“理念与师德、知识、能力”。“两个维度”指学科专业和教师专业。“三个方面”和“两个维度”两两对应, 形成了复杂的教师素质结构图, 即学科专业理念与职业道德、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能力、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当然, 这些素质要求都不应该是孤立的, 而应是相互融合的。具体来讲, 专业理念与师德包括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同、拥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态度, 对所教专业的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同。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及所教专业的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设计、实施的能力, 指导实践的能力, 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

对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还必须从两个方面认识:一是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的发展。在构建培训模式时应考虑到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培训。二是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该是有针对性的。由于中职教师来源的多样性,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是不均衡的, 比如, 有的教师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和自己专业发展缺乏信心, 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与组织方面比较欠缺, 有的教师专业实践技能不足等。在构建培训模式时应该有针对性地分层分级进行。

三、中职教师培训的几种模式

根据以上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和内容的分析, 要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适合中等职业教育及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培训模式。培训模式不是单一的, 应是多样的, 各有侧重地综合地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作用。

(一) 高校培训模式

高校培训模式是指以高职院校或其他高等学校为基地开展的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这种模式主要利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

高等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在中职教师培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 往往处于领先地位, 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把握精准;在师资方面, 有一批具备深厚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 对中职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引领;在校园氛围方面, 民主、开放、进取、发展的校园氛围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 高校培训模式的这些优势对提高中职教师的综合素质、更新专业理念和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能力有重要作用。高校培训模式可采用专家讲座、专题研讨、互动交流等方式进行。

(二) 企业培训模式

企业培训模式是以行业、企业为培训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方式, 对中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行业企业的优质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培养中职教师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企业培训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企业是社会发展的真切体现, 企业聚集了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 还聚集了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技能的员工, 呈现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等, 这些都为中职教师提高实践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企业培训模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如到企业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短期集中培训。企业培训模式将课堂搬到企业, 使中职教师能够多层次、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 真正掌握企业生产过程和运作过程, 了解企业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 熟悉企业相关岗位 (工种) 职责、技术性工种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 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完善教学方案, 改进教学方法, 有效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行业职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2)

(三) 校本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模式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培训基地, 对中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形式。校本培训模式主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 积极开发利用学校及校外教育教学资源, 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 把教师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校本培训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紧密联系教师的问题与需求。校本培训就是要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教师尽快实现专业成长, 所以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了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的。二是覆盖面广。校本培训可以针对全校教师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全员培训, 让更多的教师拥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三是增强了教师参训的主动性。校本培训以师为本, 以教师实际需要为出发点, 教师参训的积极性更易调动起来。四是有助于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校本培训的参训者主要来自于学校内部, 教师之间开展合作与竞争, 共同进行课题研究, 经常交流教研心得, 有利于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实现全校教师的共同发展。校本培训模式可以采用新老教师结对、教师论坛、教学观摩研讨、小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

(四) 远程培训模式

远程培训模式是指通过音频、视频、课件等方式, 运用实时和非实时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中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 (3) 远程培训模式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中职教师进行全面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发展。

远程培训模式的优势在于:打破了时空的阻隔, 参与培训的人员通过网络空间聚到一起。授课专家和学员之间实现了异地教学和学习;学员之间通过网络平台自主交流;大量的优质课件资源、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学员在开放的、自主的、互动的交流平台上问题得到讨论和解决, 创造性思维被激发, 极大增强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这种模式应该被深入研究和广泛运用。在运用过程中, 远程培训模式要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发更多的优质课件、优质资源, 提供更自主的网络空间平台, 使中职教师在知识技能得到不断提升。

以上几种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各有侧重, 应该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和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 取长补短, 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摘要:要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重视中职师资队伍建设, 探索适合中职教育特点及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非常重要。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生源等方面与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系列相比有其特殊性。在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和内容基础上, 提出了综合应用高校培训模式、企业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和远程培训模式, 使培训发挥最大效能。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

注释

11 鞠永熙:《中职教师培训中的“点线面”》, 载于《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第67页。

22 李志红、蒙俊健:《对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探讨》, 载于《职业》, 2013年第8期, 第89页。

上一篇:政法委脱贫攻坚简报下一篇:A2/O2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改造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