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学作业

2024-04-26

地理研学作业(精选7篇)

地理研学作业 篇1

问题与思考

◎查阅资料,了解背景

①安庆、怀宁、潜山、桐城的范围与位置。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上段北岸,北纬29°47’~31°17’、东经115”46’~117”44’。长江流经市境200余公里。其四周为:隔江与江西省九江、湖口、彭泽和安徽省东至、贵池、铜陵等地相望;北、西绵亘大别山南脉,与安徽省霍山和湖北省英山、蕲春、黄梅等地峰壑相通;东北与安徽省无为、庐江、舒城等相接。

怀宁县: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大别山南麓前沿,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地区中部。地理坐标:东经116°28′~117°03′,北纬30°20′~30°50′。东部大龙山麓、集贤关口与安庆市为邻:东南部培文洲、海口洲与东至县隔江相望;西部茶棚岭、白石桥与太湖县接壤;西北部育儿、太庙、檀桥、小市港、小畈、大洼、山湖均与潜山县毗连;南部李店、大漳湖、湖沧与望江县交界;北部泥河、人形河、双车与桐城县隔河为邻。县境东西宽54.48公里,南北长51.48公里,总面积1514.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4%。潜山县:安徽省安庆市辖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素有古皖之源、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长江北岸,皖河上游。西北与岳西县及舒城县毗连,东北与桐城市接壤,东与怀宁县相邻,南与石牌相邻。总面积1686.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03万亩,山场面积136万亩,水面面积9.6万亩,人口58.3万人。国家级著名风景区天柱山坐落在本县境内西北部,海拨1538.6米,为全县最高峰。中部丘陵,岗川相间,丘林交错。东南圩畈,阡陌纵横,河湖穿插,良田相连。

桐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别山,南滨长江。1949年以前,县域东南广,西北狭,面积3543平方公里。1949年2月,东乡及南北乡的部分地区析置桐庐县(今枞阳县);1979年12月,南境杨桥区大部分地区划入安庆市郊区。自此,县域东经116°40′—117°09′,北纬30°40′—31°16′。东邻庐江、枞阳两县,北接舒城县,西毗潜山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郊区。东西宽42公里(从桐梓山到三芝庵),南北长64公里(从大龙山牛冲到北峡山大佛尖)。②安庆的历史沿革。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县梅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意。

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以南宋宁宗皇帝潜邸,升舒州为旧安庆府”(治所今潜山古皖城),又作府名。舒州古名“盛唐郡”,见于文献记载最早为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至此,“作盛唐之歌”。今新安庆城之驻地叫宜城渡。其地的登云坡原来的名字叫盛唐山,山下临江为盛唐湾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堪舆风水家郭璞曾经登盛唐山观望长江,有“此地宜城”语,故安庆城别名“宜城”。安庆城始建于南宋时期。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金人破光山(今河南潢川县之地),而沿边多警。知府黄干在舒州旧址(今潜山县梅城)“建城安庆以备战守”;后因战乱,安庆府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移治罗刹洲、杨槎洲;及至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为了阻止蒙古大军从水路进攻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市)废舒州府“利用原舒州府城墙砖石改筑于宜城(盛唐湾宜城渡之阴)为新安庆府”(治址在今安庆市),并迁怀宁县治附郭。此地濒临长江,易守难攻。从此以后,安庆府治稳定不移,“安庆”才作城镇地名,并与行政区名称(府、道、专区等)相一致,沿用至今。

安庆建城以后直至清末,均为安庆府治和怀宁县治,民国时期为专署驻地。由于安庆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并且安庆同时又是控制金陵的“西大门”。故明末以来的巡抚亦持节镇守于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安庆同时又是安徽省布政使司和安徽省会(皖省省治)所在之地。

1949年4月,安庆解放。并与同年设立安庆市,由安庆专署领导,属皖南行署区,专署驻安庆市,辖安庆市及怀宁(驻石牌镇)、望江、宿松、太湖(驻晋熙镇)、岳西(驻衙前镇)、潜山(驻梅城镇)、桐城、桐庐(由桐城县析置,驻汤家沟)等8县。1951年桐庐县改名为湖东县。

1949年设安庆市,由安庆专署领导。1951年安庆市改由皖北行署直辖。1952年安庆市由省直辖。1960年安庆市委托安庆专署领导。1961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1965年安庆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1979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

1949年设安庆专区,属皖北行署区。安庆专署驻安庆市,辖安庆市及怀宁(原驻石牌镇 现驻高河镇)、望江、宿松、太湖(驻晋熙镇)、岳西(驻衙前镇)、潜山(驻梅城镇)、桐城、桐庐(由桐城县析置,驻汤家沟)等8县。

1952年安庆专区属安徽省领导。安庆市改由省直辖。原池州专区所属铜陵、贵池(驻池州镇)、青阳(驻蓉城镇)、至德(驻秋浦)、东流等5县划入安庆专区。辖13县。

1958年撤销铜陵县,并入铜官山市。原由省直辖的铜官山市改名为铜陵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辖1市、12县。

1959年东流、至德2县合并为东至县(驻尧度镇)。辖1市、11县。1961年安庆、铜陵2市改由省直辖。

1965年安庆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将铜陵、贵池、青阳、东至4县划归池州专区。辖1市、8县。

1970年安庆专区改称安庆地区,地区驻安庆市。辖安庆市及桐城、枞阳、怀宁(驻石牌镇)、望江、宿松、太湖、岳西、潜山(驻梅城镇)等8县。

1979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安庆地区辖8县。

1988年8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庆地区,所属的桐城县、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划归安庆市。

1996年8月20日,撤销桐城县,设立桐城市。属安庆市代管。2005年5月13日,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2011年,宿松县被确立为安徽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县。③安庆的地理环境。

地貌:

安庆地区地貌大致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岗地)、平原几个部分。中山主要分布于岳西、潜山、太湖、宿松境内,均属大别山系。低山是区内分布最广的一种山地类型,成因也十分复杂。分布于桐城——潜山——太湖深断裂西北侧的多为断块山;枞阳、怀宁、宿松境内的低山,多为侵蚀低山;少部分为溶蚀低山,它们都属大别山支脉。

丘陵的海拔大都在300~500米之间。一亚类起伏较大,相对高大于100米,脉络清晰,延伸较远,北东走向,可称高丘陵。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前桐城——潜山——太湖南北侧,岳西县天堂镇西侧;另一亚类起伏度小,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切割破碎,走向多变,随河谷流向而变,通常称低丘陵。主要分布于太湖县花凉亭水库周围,潜山县野寨、古井、牌楼等乡,桐城市童铺、新安、姚榜三角地带,枞阳县菜子湖西南侧,怀宁县七里湖和皖埠水库邻近地区。

区内台地海拔一般小于150米,相对高30~80米左右,分布于宿松、太湖、望江、怀宁、枞阳等县的沿湖地带。平原分布于长江沿岸及其支流华阳河、皖河、长河、尧渡河、秋浦河、青通河等下游地带,以及龙感湖、大官湖、黄湖、泊湖、武昌湖、破罡湖、菜子湖、白荡湖等湖滨地区。

气候条件:

安庆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适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但由于地处中低纬度,冷暖气团活动和交锋频繁,降水的年际年内变化大。加之地形复杂多样,常有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水文状况:

安庆地区处于长江下游平原,支流甚为发育。北岸计有二郎河至横埠河等12条支流,大多与湖泊相串通,从东南向流动,注入长江;南岸计有尧渡河至青通河等6条支流,呈南北流向,注入长江。此外,龙泉河、鹰山河向南注入江西省鄱阳湖和太白湖。发源于岳西县境的淠河向北注入淮河,杭埠河向东注入巢湖。

矿产资源:

在对1000多个矿(床)点、矿化点的普查和详查中发现,境内矿种主要有铜、铁、金、银、钼、铅、锌、钴、镍、铀、硫铁矿、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重晶石、硅灰石、白云石、红柱石、磷、玻璃石英、石墨、瓷土、硅线石、金红石、蓝晶石、透辉石、透闪石、蛇纹石、烟煤、无烟煤、石煤、泥炭、天然气、矿泉水等。探明储量的主要有铜矿、铁矿、铅锌矿、金矿、银矿、钨钼矿、钴矿、煤矿、石煤、磷矿、硫矿、大理石、石灰石。

安庆市有各类矿产资源70余种,其中非金属矿藏中肥料、建筑材料、化工原料、美术工艺原料等种类储量大,品种全,品质优,为全省之最。安庆市各地均有矿点分布,其中怀宁、枞阳较多。怀宁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均较丰富。

土地资源:

安庆地貌丰富多样,总体特征西北部是大别山中低山区,东南部为长江洲圩滩地,中部丘陵起伏,间有低山、湖泊。各类地形构成是:山区面积占35.69%,丘陵面积占33.1%,圩区面积占20.05%,江湖水面占10.58%,长江外滩占0.58%。土壤也呈多样化,分属6个土纲、12个土类、25个亚类、94个土属、147个土种。

生物资源:

林业用地5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8.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4.37万立方米。在山丘、滩涂和圩畈等多种地形中拥有各类乔灌木1048少;年日照时数大部地区正常略偏少 ④安庆的交通与经济。

交通:安庆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距上海568公里、南京323公里,九江224公里,黄石273公里、武汉357公里。安庆是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具有便捷联系周边、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安庆市现已初步形成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运输方式齐全、广泛联系周边的综合运输网络,是安徽省以及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也是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经济:安庆市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轻纺食品、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商贸流通四大支柱产业,以及农业、文化旅游、建材器械、医药、船舶、航空、电子商务等新兴环保、高科技、服务产业。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明确定位:安庆,是全省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三大产业组团之一、六大交通枢纽之

一、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2013年,安庆市以GDP1500亿元跻身安徽省前三甲,跨越千亿元,创历史新高。◎置身其中,深入思考 ①了解迎江寺的历史

迎江寺创建于宋开宝七年(974年),曾名“古万佛寺”,由僧涵万募化而建。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邑绅阮自华在此基础上重新募建,明光宗皇帝御书敕名“护国永昌禅寺”。

清朝初年重建,康熙二年(1663年),巡抚张朝珍修大殿和山门,至此迎江寺方成规模。以后续有整修扩建,终成沿江一带名刹。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战火。清同治元年(1862年)重建,名“迎江寺”,意为寺院迎长江而立。光绪元年(1875年),慈禧太后赐给迎江寺“妙明园”匾额,悬于藏经阁上。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近代名僧月霞于九华山图库创办中国第一所佛教院校以后不久,即来到迎江寺担任方丈,在其住持期间,留下了著名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月霞方丈公案”。月霞离去之前,前派弟子心坚来迎江寺担任方丈。迎江寺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门两边各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据民间传说,安庆地形如船,塔为桅杆,若不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东去,故而设之。

②阅读一篇陈独秀先生的文章(推荐阅读《新青年》创刊词。《新青年》于一九一五年九月十五日创刊,今年恰逢一百周年。)编写陈独秀大事年表,尝试评价陈独秀。个人经历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清光绪五年)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城北的一间小平房里。早年毕业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

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

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

1916年任北京大学学长(相当于系主任)。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俗称“南陈北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在北京街头亲自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被捕入狱。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界、各省函电交驰,要求释放陈独秀。学界有69名署名保释陈独秀,其中有著名的教授,也有普通的中学教员;有新派人物,也有旧派人物。对五四运动持反对态度的田桐,也发表函电,要求立即释放陈独秀。在各方的压力下,陈独秀恢复了自由。胡适在6年后还念念不忘这件事,1925年12月,他在“北京群众烧毁晨报馆事件”发生后写给陈独秀的信中提及此事。

1920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党。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陈独秀(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选举产生)。后被选为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大革命中,多次反对共产国际的国共合作指示(为了保证合作,共产国际要求共产党员留在国民党内),但是由于缺乏有系统的、独立的阶级纲领指导,使得陈独秀等一次次被共产国际领导层错误的行政指令压下去。最激烈的一次是在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陈独秀在党报上发表公开信,单方面宣布退出国民党,引起党内外轰动,因为共产党员留在国民党内服从后者的纪律,是共产国际为确保国共合作的既定战略路线的中心政策(共产国际为何执行这一政策的部分原因参见百度百科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词条)。但不久后共产国际领导层发来的指令,使大多数中共党员继续坚持旧政策,而包括陈独秀在内的异议分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要与这种路线彻底决裂,另立独立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因为他们并没有形成完全有别于共产国际的另一种国际国内革命纲领,更不了解当时国际领导层内部托洛茨基一派与斯大林一派正在就同一个中国革命问题进行激烈的纲领斗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陈独秀等少数共产党人的异议外,其他大多数中共党员(包括毛泽东)都没有对共产国际指令,提出哪怕一鳞半爪的反对意见和公开质疑。这就导致了中国共产党员虽然是中国革命的实际领导者,却是为国民党做苦力的政治局面(随便举个例子:1927年上海第三次大罢工的实际领导者是中共党员,但他们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党员,全世界都看到的是国民党取得了大权,而不是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对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强烈冲击,大批优秀干部(包括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在反革命屠杀中丧失,1927年到30年代初的失败浪潮使中共在城市工人中的影响力严重削弱.。对这次革命失败负有第一责任的共产国际领导层(以斯大林和布哈林为首)把全部责任推卸在它的中国支部——中共的头上,中共又把主要责任推卸在总书记陈独秀头上,指责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撤销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这个栽赃陷害也是中共党史上最大的冤案。其后,陈独秀在苦闷中反思,开始接受国际托洛茨基派的观点,要求中共中央接受托派路线,即反对斯大林主义荒唐透顶的左倾暴动路线,同时也反对盲目向农村发展力量甚至把游击队高抬为红军(诚然,不仅陈独秀而且当时相当多数国际国内共产党人都低估了农民运动),而主张以国民会议为中心,主张从民权民主斗争开始重新聚集力量。1929年11月,因为中东路事件,共产国际远东局从一开始就明确要求中共中央要提出“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并组织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和拥护苏联的群众示威。对此,中共中央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他们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并在8月1日“反帝日”举行示威,而且争取发动上海工人总罢工。对于中共中央的做法,陈独秀专门致信中共中央提出批评,主张在这个时候片面宣传“拥护苏联”“于我们不利”,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广大群众都认同苏联是中国解放的朋友”。《陈独秀给中共中央的信》,1929年7月28日,8月11日。为此,并鉴于陈独秀等人事实上根本反对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中共中央很快正式决议将陈独秀等人开除出党。(《江苏省委为开除彭述之、汪泽凯、马玉夫、蔡振德及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斯基反对派的决议》,192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开除陈独秀党籍并批准江苏省委开除彭述之、汪泽凯、马玉夫、蔡振德四人决议案》,1929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第549-555页。)中共中央明确认为,陈独秀等人在中东路问题上的意见,“是党内一些动摇的机会主义分子的立场的最露骨的表现。(《评陈独秀的信件》)”,陈独秀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12月,与彭述之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机会主义领导层。同时,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1937年,在上海淞沪会战中,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在武汉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试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力。此时的陈独秀已偏离了托派纲领,并遭到多数中国托派的反对,但仍与托派组织保持关系直至逝世也未曾脱离过这种组织和思想、政治关系。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晚年陈独秀最终的立场是要求建立民主的政权,开始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反思。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作为二十多年来一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战士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革命后期

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除了来自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原因,他的右倾错误也是重要的原因。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同年12月发表由81人署名的作为托陈取消派纲领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同时,在上海组成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出版刊物《无产者》。1931年5月,出席中国各托派小组织的“统一大会”,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模范监狱。

抗战时期

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今重庆市江津区)。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③阅读几篇海子的诗作,了解海子生平,尝试评价海子之死。④语文课本里早学过“桐城派”。回顾“桐城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重温他们的文学作品,并做一些拓展阅读和赏析。

⑤听听黄梅戏的经典曲目,了解一下黄梅戏的基本知识。⑥了解六尺巷的典故。⑦了解古皖国的历史。

⑧在安全的前提下(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留心和记录天柱山的地质遗迹与地貌表现,观察聚落(潜山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⑨知识与文化。知识与文化,是否相等?你的观点是什么?此次研学旅行之后,你觉得安庆的文化及其内涵是什么?

由此想到,我们生活的马鞍山,这座城市的文化及其内涵发展的前景可能是什么?

地理研学作业 篇2

一、多元化地理作业与地理能力培养

如何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 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 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是现今课程改革讨论的热点, 也是全社会关注的教育焦点。加德纳把人的智能区分为多维度, 由八种相对自律的认识过程或心理结构构成, 分别为: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技 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结合地理学科特点, 地理能力也是多元的, 包括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能力、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地理原理的逻辑推理能力、地理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地理科学问题研究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地理区域分析与决策能力、地理语言的表达交流能力等等, 共同构成地理学科素养, 表现为地理视角和思维方式。多元能力的培养目标, 必然需要多元的评价体系去实现, 因此多元化的地理作业设计与评价是能力培养的前提。

按照不同标准, 地理作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用途分, 有预习作业、练习作业、复习作业、应用型作业、拓展作业等等;按呈现的 方式分, 有口头作 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等。[2]教学中, 一线教师通常把作业的概念狭小化, 即配套练习。因为标准化的试题和答案方便使用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但是, 单一的试题型作业往往过于强调标准化, 而忽略生活世界情境化。此 外, 单一的作业形式很难做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难以检测学生多元地理智能的发展。枯燥重复的地理练习让学生觉得做题只为成绩, 陷入题海战术中难以自拔, 深感学习地理无味。因此, 作为一线教师, 应认识到 作业不仅仅是有检测功能, 同样可以具有发展功能, 可以让学生在作业中产生地理学习兴趣,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布置作业可以把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让作业成为联结地理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纽带, 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联系生活的地理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 新问题—解决 新问题的 探索中不断成长。地理作业让学生体验生活过程、感受地理原理, 进而促使学生正确对待地理问题和地理作业, 逐渐形成一种地理思维和视角, 形成一种生活态度, 进而促进学生终生发展。因此, 笔者提倡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 多元化发展地理作业, 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作业中提升自我, 培养地理兴趣, 让地理学习变得不再仅仅是题海战术, 而是彩色空间, 充满乐趣。

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地理作业设计与实践策略

1.演讲表达类

课程标准中提到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是“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 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当今世界, 沟通方式与技术飞速发展, 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基本技能要求。演讲技能是当今世界对人才的一个要求, 即能够快速而且有效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研究成果。要重点培养学生言语-语言智能四大构 成要素中 的“说”。通过让学生给同学做演讲、讲故事, 为其创设提升语言能力的学习环境和机会。演讲类作业在每节课开始的3-5分钟开展, 这时学生还处在兴奋期, 未完全进入课 堂。应有效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进行地理交流, 内容为最近身边或是网络上发现 的有关地 理方面的 文章、图片或 是视频, 或是某旅游景观介绍等均可。由课代表负责通知确定时间, 提前一周确定主题。人人参与, 形式多样, 鼓励学生用地理的眼 光观察身 边的地理 事物, 关注新闻 媒体,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并指导生活实践的主人翁意识, 提升社会责任感与个人使命感。

笔者从高一开始实践, 学生的参与 积极性很 好, 乐于参与和分享。演讲主题多样化, 有结合地理 学习的, 有关于国家景观的, 有地理探索的, 有关于宇宙万象的,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主要以课件和视频呈现 为主。演讲完后, 学生的精神集中, 兴趣盎然,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学习。经过调查了解, 同学们觉得收 获很多, 锻炼了自己的分享表达能力, 同时也了解了更多课外的地理知识, 成为他们印象最深的地理学习记忆。从身边的事物及媒体新闻上获取信息并用地理学的眼光去分析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是地理教育培养的重要技能, 是一门对终身发展、对生产生活有用的技能。刚开 始, 学生可能不会选取素材, 不知道如何去分析。所以, 在刚开学的两周,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相关的新闻事件或是图片视频进行整理, 给学生进行分享和分析, 在给课堂注入活力的同时, 扩展了教学的范围, 也逐渐教会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起到引导作用。

2.主题、论文写作类

将全班学生分为几组, 以组为单位 (有些班级 有学习小组, 可以直接按学习小组安排) 进行资料整理, 如民族风土人情、旅游景观的视频或是图片资料, 还可以是家乡风土景观欣赏等, 在班级中进行展览, 并由提供者介绍资料的来源和背景。可以结合地球日、环境 日、气象日等制作手抄报、地理班级宣传黑板报、地理科普知识宣传材料, 设计环保公益广告、标志等。可以几 个班级一起, 可以年级展开, 还可以全校展览, 进行评比。奖励优秀作品, 激发创造性, 提高学习成就感。由于 需要时间较长, 可以利用 小假期布 置或是提 前两周统 一布置。

如:生活中的地理———家 乡美。利用寒 假或暑假, 同学们回老家或是在家乡旅游,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相片采集———最美的一角, 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也可以是风土人情、美食文化等。形成论文或是图 片展览。通过对家乡景观的观察, 深化对家乡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发现生活中的美, 实现更好地欣赏世界、享受生活的教育目标。

笔者在暑假前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地理小论文, 主题是“生活中的地理”, 内容可以是人文风俗、自然景观, 包括美食、服饰、交通、旅游等等, 字数500字左右, 要求学生回校后上交。从上交的论文看, 内容多样, 都以自己的家乡为主, 包括美食、旅游、风俗、交通、气 候等等, 虽然内容较浅, 但是很多都是真情流露写出的, 同时具有一定的地理视角, 对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提升 了学生对 家乡的热 爱和自我 归属感、自豪感。

3.调查、观察类

1995年, 加德纳提出第八种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当我们在辨认人、动物、植物及环境中的其他特征时, 都会用到自然观察者智能。我们通过与周围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形成因果观念, 并因此认识到相互作用与行为之间可预测的模式, 如季节性气候与相应的动植物变化之间的模式。”[3]一门综合性学科, 具有自然和人文属性, 调查、观察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 法。竺可桢老先生就是通过长期的观察与观测得出气象数据进而形成学科基础的。因此, 可以突破时间和地 点限制, 扩展课堂范围, 让学生走入生活实际, 进行地理课外调查研究。调查主题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由老师进行确定安排计划, 也可以是 针对某一 社会热点 问题确立 主题, 进行调查观察研究。如, 让学生小组调查本 地的土地利用情况, 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情况, 人口迁移情况, 商业街的布局情况, 麦当劳、肯德基店铺的城市空间分布状况, 小吃街店铺分布情况等。还可以是自然类的景观观察, 如太阳高度角一天的变化, 旗杆影子长短变化, 一周天气变化及原因分析等 等。调查、观察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科学研究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同时, 调查、观察过程 中的感悟和体会也是成长中的过程性评价数据。

如, 寒假前高一年 级统一布 置了地理 观察分析 作业:观测家乡一周七天天气数据, 并进行原因 分析。高一上学期结束, 学生完成必修一的学习, 对于大气状况及天气系统的成因、影响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该作业结合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关心天气预报的习惯和进行天气分析的能力。社区垃圾桶的分布情况、河水水质的变化等均可成为学生假期活动的选题。

4.讨论、辩论言语类

培养学生言语 -语言技能的其中一个有效方式 就是课堂讨论, 这一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提高听、说技能的环境。有效地表达和倾听才能实现有效的讨论或是辩论方案。地理学科的一个特性就是综合性和辩证性, 因为自然环境是一个多要素、复杂的系统, 加上时间和空间两大要素, 把地理学研究的尺度扩宽, 同时也更加复杂。地理学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辩证地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与影响, 才能实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人地和谐相处的发展目标。有效的课堂讨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的准备和完成:说明讨论的目的、进行讨论、保证讨论的有效性、结束讨论并形成结果、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点评总结。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以保证学生的平等参与, 包括指定监控员等, 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参与。在小组间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也得到了发展。

如, 在教区域地理的时候, 可以让小 组选择某 一个分区或是国家进行材料收集和组织, 探讨哪国发展条件好。或是以旅游为话题, 辩论哪国最值得去, 进而分析旅游景观的成因和分布及其价值等。在教人口部分 内容的时候, 讨论计划生育是否还要继续执行, 从利弊两方面进行观点陈述, 进而更能理解人口政策的调整和意义。城市化的利弊、广西城市化发展模式、广西发 展区位分析、全球变暖的利与弊等等, 都可以成为学生讨论、辩论的课题。通过组员交流讨论、收集材料、观点 整理表达等一系列过程, 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 表达沟通的能力得到锻炼, 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辩证性地看待地理问题, 才能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

5.实验、演示、制图操作类

“触觉敏锐的学 生通过触 摸或是操 作物体进 行学习, 动觉敏锐的学 生把他们 的整个身 体都参与 到活动中, 或者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这些 都是身体运动智能的体现。地理具有自然学科的属性, 实验操作是学科的基本研究技能。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室外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等多种形式的作业, 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进行演示与实验能力培养, 提高动手 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包括图像的区分、认识、设计, 大脑想象, 空间推理, 使用图像及内外心像的复制等相关的各种技能的总和。具有这类智能的人善于感知和创作心智图像, 用图像思考, 善于解释图像、图表、地图和图解, 并用图画形象进行学习。制图与读图两者关系密切, 对很多图表学生难以理解就是因为没有理解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图表信息组合的过程和目的。视觉化的记录和表达方式及工具可以是多元化的, 包括流程图、提纲、概念图、思维导图等等, 让学生进行信息整合和图像化表达, 有助于思维过程视觉化、条理化, 同时培养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视觉-空间智能的培养最能在地理学科中体现, 也是学科课程目标之一。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就是其空间性和图像性, 而图像化的表达是时间和空间体现的最有效方式。因此图像化教学及学生制图能力的培养是课堂重要内容。图文转换能力可以在作业中培养, 包括思维导图的绘制、概念的区分和组织、知识的分类与分层等, 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对于自然地理部分, 还可以进行数据图像化的能力培养, 如对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课本上提供了二分二至图, 图上标有数据, 可以让学生进行数据整理, 形成图表数据, 进而可以得出全年各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连续曲线。

6.图文阅读类

阅读类作业培养的是学生通过资料获取信息的 能力, 是言语-语言智能里读与写能力的综合培养。读只是过程, 提取信息并进行归纳表达才是最终的目标。获取并有效提取地 理信息是 地理能力 的重要评 价指标。“运用有关资料, 概括……”“运用示意图, 说出……”“运用地图分析……”等都是对图文资料阅读和信息提取能力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高考试题, 不再是对纯学科知识原理的考查, 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图文信息的提取和概括。题目里的每一个关键词、图表里的每一个要素, 都是出题者精心准备的线索, 可能成为解题和答题的关键。阅读类作业的来源可以是新闻网站上的最新图文信息, 也可以是杂志、报纸上的专题文章, 来源应多元化, 贴近生活, 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阅读类的 作业不是简单随便布置让学生自我完成就好, 同样需要学法指导和明确问题、任务布置与反馈评价, 才能实现作业的有效性, 达到培养的目标。

如, 对于文字类的阅读, 结合新闻素材和报刊书籍, 展示一些热点、兴趣点素材, 让学生进行课前5分钟阅读, 并进行归纳分析, 进行自我设问和解答。还可 以通过课外扩展阅读, 教师布置主题或是问题, 指定书籍或是网站, 让学生周末回去进行扩展学习, 回来上交问题解答。问题的设置和主题的选择很重要, 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明确要求, 并结合学生上交的读书解答进行评价反馈与指导, 才能实现阅读的有效性。对于图表阅读, 必须进行基本的读图技能的指导, 并结合实例进行多次的集体读图讨论和指导, 待学生基本掌握方法后, 可以选择性布置图表阅读任务。提供图表, 让学生集体讨论, 从中可以获取何种地理信息, 罗列出来并进行设问。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发散思维, 扩展思路, 最大化获取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设问思考, 让学生发挥最大主动性进行学习。不同类型图表选择性训练, 加上长期指导与反馈, 必能加强学生读图技能和图文表达能力。

三、结论和展望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同时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学科特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要求提出了高标准。要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 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模式就成了必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 为实现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 , 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求和特点, 多元化的地理作业必须不断深化和完善, 通过创新与实践改善, 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相信, 长期的努力和实践必能给学生带来多元的地理学习体验和能力培养, 让学生爱上地理, 同时实现公民地理素养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梁志伟.中学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8.

品读古诗 研学地理 篇3

一、品读古诗,悟山之神韵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座座山川不仅秀美、雄壮,更有迷人的文化神韵。蕴含哲理的古诗,就是山山水水的精华再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人文沉淀。利用古诗可以更好地活跃地理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学习“五岳独尊”泰山的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只有1532.7米,并不是很高,但孔子为什么会有“登泰山小天下”的感慨?当学生学习了有关地形知识后,就会懂得因为泰山位于华北大平原的东部,勃起于山东丘陵之上,整个华北大平原之上惟它独高,所以相对高度就显得很大,气势就显得特别雄伟,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一个美学形象。此时,再引用“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生就如同身临其境,心领神会五岳之首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能感悟到诗人借物咏志的远大抱负。

再如,学习庐山时借用《题西林壁》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朗朗上口的言语中感受到诗人苏东坡慧眼横看、侧看和远视、近观,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因为庐山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再加上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常隐没在云雾之中,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造就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地貌,寥寥几字,不仅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地理原理,也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领略了中国文化的艺术之美。

二、品读古诗,感水之灵性

水是生命之源,黄河、长江更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指导学生学习黄河时,教师可以引用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首先请学生思考:黄河是我国第几长河,“天”指哪里,“海”又指哪里?学生很容易指出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天”指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海”指的是渤海。接着再思考:上句写大河之水天上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东去,势不可回,黄河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状态?学生经过研讨发现:黄河流经我国的三个阶梯,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比第二级阶梯的高原地区高出2000-3000米,比第三阶梯的平原地区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们来看,黄河好似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巨大的落差使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学习长江流经地形的特点时,为了让学生学得生动和有趣,先点拨学生思考“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舟”、“彩云间”表达了什么?学生易答出“轻舟”形容长江流速特快,“彩云间”是描写白帝城地势特高,以突出长江流经上游时落差特大,生动突现长江上游多峡谷,水流急的特征。再指导学生赏析“朝也磺硫,暮也磺硫,三朝三暮,磺硫如故”的含义,领悟长江中游河道多弯曲的特点。最后指导学生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为学生展示长江下游江阔、水深的特点。这样把地理与古诗巧妙结合,不仅能让学生生动感悟长江各段的水文特点,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之情。

三、品读古诗,观地形之奇妙

古诗中的精练语言,能为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某地的地形特征,加深学生印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内蒙古高原地形特征时,可借用北朝民歌《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诗句,能启发学生轻松感悟其地形特征是地表坦荡,草原辽阔。

再如,学习四川省地形特点时,指导学生仔细观看四川省地图,借用李白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学生边读边悟到四川省特别是西部崎岖的地形特点,四川西部山脉属于横断山脉,山峦起伏,地形非常复杂。最后借用俗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另一方面体验到,气候垂直分布是山高谷深之因,为学生体会四川地形特征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品读古诗,探气候之奥秘

每天的阴晴、冷暖、风力大小无不给我们以直觉的感受,但一提到气候,学生就感到抽象,提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时候学生更感到难以接受,此时可借用古诗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

如为了指导学生识记和理解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的有关知识,可引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激起学生的兴趣,点拨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探究并懂得其中的科学原因:诗句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的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仅仅保留在海洋上,这就是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太平洋暧湿气流在亚洲高压的吸引之下,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以东以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划为季风区,以西以北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为非季风区。至此,学生通过古诗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情感,深刻理解了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形成,也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再如,指导学习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这一气候规律时,首先让学生赏析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美景:诗里的“人间”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江西省九江市,“山寺”是指我国江西省庐山上的大林寺,庐山是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上耸立的一座高山,而庐山上的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之间,它比九江市的平地气温要低6℃多。所以桃花开放的时间比平原上的要晚20~30天,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由此探讨出“山地海拔高度导致气候垂直变化的自然景观”,也理解了“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变化规律。借助这首诗让学生理解和体味到气候的垂直差异及其原因,为以后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古诗源于生活,古诗源于山川大河,借助古诗能引导学生感悟抽象的地理概念,感悟地理知识的情感和价值,加深对社会、生活及人生的理解,增强对地理学科的热爱之情。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 篇4

为增强大家地理学习兴趣,强化课堂知识,本次暑期地理作业以趣味活动为主,从以下活动三选一,最终上交纸质版的活动报告(下学期开学交)。

活动一:煮鸡蛋

活动主题: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活动建议:边剥鸡蛋变向父母或者同伴介绍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

活动材料(呈现形式):写一篇地理日记

活动二:观察纸灰的运动

活动主题:热力环流

活动建议:在无风开阔的地方烧一堆废纸,轻挑支队后观察纸灰的运动

活动材料(呈现形式):写一篇地理日记,描述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活动三:赏析人民币背面图案

活动主题:地貌

活动建议:认识任命比5元、10元、20元、50元团中著名地貌

国培地理作业 篇5

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次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又给我们一线的地理教师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为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的把握教学要求,上好地理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帮助作用。通过学习,现就新教材,针对《2011版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1、转变教育观念是成功实施新教材的关键。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听得多,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切忌以自我为中心,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多角度,多维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化学课上多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多总结。全方位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

2、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课改后的课堂开放了,主动权在学生的手里,能否随课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都应按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这样教师必顺不断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选进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储备,掌握并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二、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性学习。

新形势下的课改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都是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更好施展才能的机遇,只有教师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取长补短,才能共同提高,更快地适应课改的需求,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合作性学习,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生存。如通过每周的一次教研活动,大家在一起备课,共同探讨,发表各自意见,总结经验,使每位地理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月都推出一节课,一起评课,共同总结,还有每月都对本月集体备课进行经验总结。此外,我们课外经常在一起探讨学习。在这样的合作性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总结,共同提高,使我们都有质的飞跃,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三、加强课后反思,有助于教学经验理论化

1、反思课堂教学过程并对教案再设计

我上的是八年级地理。每次上课前我先依据自己的教案设计一节课,课后坐下来好好地反思,把刚讲过的课过滤一下,如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活动方面是否有突破,学生主动、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否得到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是否到位,及时记录下来,进行重新再设计,以便更好地进行其他班级的教学。

2、反思成功的教学经验

现在的地理教学,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主动性、体验性和探究性。教师如果能获得一些成功的反思,就能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感悟,从

偶然的收获走向成功。如通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角色定位的一种尝试,力图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

3、反思学生的闪光点

俗语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同样,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休,他们总会有闪光点的出现,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充分肯定和表扬学生这些独特的风解,激励学生这种求异思维,同时在课后反思学生的这些有独特见解的内光点,就能够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经验起到互补的作用。

4、反思教学中的遗憾

课堂教学总是伴随着遗憾的教学,课前教师精心周密的设计,而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性格个性的差异,总会留下许多的遗憾。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有创新,就会有遗憾,但能抓住遗憾,并反思遗憾,也许一个新的教学灵感就诞生。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篇6

三亚学院2014年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1.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思考三亚市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目前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要求300字以上)

2.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海南旅游,请您试分析旅游活动对海南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3.三沙是我国最南端的城市,有人把三沙比喻为中国的马尔代

夫,请同学们对这两个地方进行比较,举出二者的异同点。(字数在300字左右)

1.一、三亚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旅游产品品种不多高档次的度假休闲旅游产品还没有,如游艇,深海钓鱼,高水准的高尔夫球场,低密度的度假酒店等等。现有的一些旅游产品不配套,如游客住的亚龙湾,晚上干什么,既没有高档的演艺节目,也没有其他游乐活动。在大东海,三亚湾,到了晚上,游客也没有什么地方好去。

(二)旅游市场秩序较乱?在三亚市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黑旅行社、黑导游、黑旅游车、黑购物店(简称“四黑”)依然存在。零团费、负团费,导游司机服务质量差。政府的主导作用对于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旅游环境不甚理想三亚市的生态环境不错,但城市的卫生很差。酒店内外、景区内外卫生条件反差很大。外语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人少,与外国游客交流很困难。而且国际航班少,外国游客来三亚的可进入性还不高。

(四)国际上的知名度、美誉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管理体制不顺,促销力度不大,队伍素质不高,三亚市虽然在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知

名度,但实际上?美国、西欧许多国家的人不知道三亚这个国际性旅游城市。

二、三亚市旅游也发展中的对策。根据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建设政府管理部门如何为旅游产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特别是旅游管理涉及到许多政府部门,这些部门如何协调行政?如何到位而不缺位、不越位?而且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立,相关职位的设立和人员的录用不能照搬国内旅游大省的建设模式,而是应该根据三亚市的具体情况设立.(二)加强旅游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和建设是旅游城市规划的重要问题,规划过程中应该避免旅游资源的异地开发,景区景点的重复建设。作为一个地级市,三亚市必须和海南省里的城市规划相协调,同时也必须规划好三亚城市的建设。

(三)加大旅游促销?旅游产品促销与物质产品促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它的不可移动性和整体性。物质产品可以移动,直接送到用户手中。而旅游产品只有游客移动到旅游目的地来才能消费。所以,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高不高,是非常关键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促销必须有个整

体性。因此,政府在旅游促销上多花些费用是完全必要的。

(四)培养旅游人才队伍人才、队伍这是各行各业都遇到的问题。旅游产业也不例外。三亚市旅游业发展太快,从业人员素质一下跟不上。这是必然的。面对现实,只能一方面加强引进,一方面加强培训。政府不仅要把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而且应该加强与旅游专业院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发更好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旅游项目。同时,要下决心抓好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通过运用新闻媒体,旅游学校基地,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培训旅游从业人员,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培训涉外旅游人才。锻炼和造就出一支爱岗敬业满足中外游客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质的旅游从业队伍。

2.影响:

一、森林遭受破坏 ,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下降;“三废” 污染程度随经济发展有所增加;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

二、海岸带与近海资源屡遭破坏。

三、城市空气;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保护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环境。

保护措施:

一、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二、开展生态科学知识普及

三、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

四、加强环境立法

初中地理小组作业的组织策略 篇7

一、合理的学习小组是前提

小组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学习小组的设置、管理与运作是小组作业得以有效组织的关键。

1. 学习小组的设置

新课程倡导在分组上坚持“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划分原则。具体是指:小组内部各成员在性别、能力、个性、学习、兴趣等方面需存在差异, 使成员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同时要使小组间在性别、能力、个性特征、学业水平及兴趣特长等方面具有同质性, 将个体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竞争。

2. 学习小组的管理

学习小组设置后, 还需进行组内管理: (1) 各小组需设置一名地理小组长, 辅助教师管理小组地理学习。 (2) 组员构成上保持相对的固定, 便于教师与小组长的整体管理。 (3) 教师要引导组员进行角色定位及分工。

组长管理:小组长是小组日常学习最切实有效的管理者, 针对小组作业的组织与实施, 小组长的职责、任务主要有:组织分解作业任务;按组员实际进行任务分配;组织小组讨论, 协调讨论秩序;组织形成小组作业等。

分工管理:组内实行组员分工管理, 主要角色有领导者 (小组长) 、记录者、协调者、检查者、展示者等角色, 角色按周期进行调换。以5人合作小组为例, 领导者1人, 组织、分配并督促任务的完成;记录者1人, 记录讨论结果和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协调者1人, 帮助领导者协调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检查者1人, 观察、检测组员讨论情况;展示者1人, 展示小组成果。

3. 学习小组的运作

针对某一小组作业, 小组的运作流程如下 (图1)

二、教师角色定位是关键

教师只有正确定位自身角色, 充分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才能更好地通过师生互动影响生生互动, 进而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合作, 学会学习。

地理教师的角色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激发”——地理学科一些实践探究性内容, 需要使用特定的方法手段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如实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教师通过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活动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种“需要合作”的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被需要”的情感体验, 增加其学习的动力。 (2) “引导”——教师的引导不是单一地替学生解答问题, 而是通过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 引导他们选择有用的信息, 帮助他们进行知识迁移和认知结构的转换, 以提高他们应用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 “协调”——小组作业涉及多个学生, 实施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学习问题。教师要及时接收反馈, 协调学生关系, 起到督促学习、维持秩序等作用, 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合作环境,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4) “调控”——学生一旦脱离课堂, 教师的调控作用就明显减弱, 这与学生在活动中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有关。当学生的学习、思考活动出现偏差、不成熟的情况时, 教师必须及时指出并作出更正[2]。小组作业课后实施中, 教师可以利用目前应用广泛的手机软件维持师生互动, 如QQ、微信、微博等, 一方面接收学生反馈, 另一方面及时推送一些与作业相关的资料, 有效调控学生的学习方向。 (5) “反馈”——小组作业由集体合作完成, 因而教师的有效反馈既要针对学生个体, 又要针对合作集体。

三、内容选择是重点

作业内容的选择是小组作业能否成功的重点, 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作业, 它需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地理课本中一些抽象、综合的重难点内容能够很好地揭示学科新异之处, 但仅靠传统教学方式, 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实践发现, 通过合作将抽象问题生活化, 使综合问题分散化, 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小组作业选取这些内容, 如地球的起源、百慕大等, 使学生的猎奇心理充分转化为求知欲、探索欲;也可利用地理学科涉及面广的特点, 将课本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如“陕南陕北衣食住行的地理背景”等。

合作性:小组作业主题的筛选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最近发展区理论”, 使学生产生“跳一跳, 够得着”的感觉, 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欲望[3], 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如课标对“地球的大小”的要求是“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旨在培养学生用数字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不需要设计小组作业。而在“地球运动”部分, 则可以设计小组作业, 如制作地球自转与公转模型, 日影观测等。

争议性: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以湘教版七 (上) 为例, 全书活动有60多处, 约占全书内容的35%, 这些活动题的答案大部分具有辩证性, 需要学生交流与辩论。初中学生虽已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 但个人容易出现欠缺理性分析、思维不深刻等问题。将这部分内容运用到小组作业中, 通过组内、组间辩论, 如人教版七 (上) 《人口与人种》中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辩论题:人口数量多少的利与弊。正反双方分别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论证,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问题的梳理。这样的流程能够很好地达到促进教学, 拓展学生地理视角的目的。

开放性:部分地理问题较开放灵活, 加上学生在认识理解上存在差异性, 因而仅依靠学生独立思考, 往往很难作出完整全面的回答。可将这些开放性问题与生活相结合, 如“台风、全球变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有效利用组内、组间的交流, 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

四、独立思考是要求

中学地理教学往往在强调集体讨论的同时, 弱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学生有效的合作探究是以其独立自主的思考为前提的, 没有了这个前提, 组员间的合作便没有任何价值。小组作业中, 组员获得任务后需要有一段独立思考、学习的时间, 主要体现对问题的整体感知、对任务的思考, 以及资料的收集。学生先形成独立的思维体系, 再进行组内、组间的交流与归纳, 这样的流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 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五、有效评价是保证

评价是教师调整教学的关键参考, 是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因素, 更是小组作业得以有效实施的有力保证。

评价标准:小组作业评价需要在学生实际情况、预期目标等的基础上, 严格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基本要求来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评价中不仅要有教师评价, 还要加入组内、组间的自评与互评。这样的评价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 也有助于教师、学生根据评价和得分的重点来制定短期学习的目标。

评价流程:小组作业的评价流程是:通过班级展示, 组内、组间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对小组和组员进行评价;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将二者结合形成总评。需要注意的是, 评价时要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集体评价与组员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让学生产生重体验、轻结果的意识。集体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小组是学习的共同体, 有助于激进的个人竞争向良性的小组竞争转换。

新课改下, 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采用更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其学习效率”的问题。笔者认为小组作业能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的途径:成员不同观点的碰撞, 可在开拓学生地理视角的同时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将个人竞争转化为集体竞争, 通过互启互助, 有助于学生形成良性的学习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陆金燕.关于合作学习中“小组作业”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J].外语研究, 2013 (12) .

[2]周耀威.简论课堂小组合作的实施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3 (4) :22-25.

上一篇:关于书的作文:书海一般的书咖下一篇:茶叶中秋礼盒创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