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随笔

2024-04-26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随笔(共11篇)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随笔 篇1

如果把学生比喻为一条鱼,那么兴趣环境就像是大海,能使学生如“鱼”得“水”般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学生的兴趣就会进一步发展,学生学习写作的信心和毅力就会增强。小学习作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运用兴趣效应,就能解决学生怕写习作,或习作写不好的问题。我们知道,习作兴趣不会在学生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尤其在小学阶段,它需要教师去组织、调动和引导。以下我就习作教学中的兴趣效应谈一些自己在实践中的途径和方法。

一、从生活中开掘源泉,启迪兴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可见,生活,是习作取之不尽的创作之源。生活实践多了,感触多了,学生才有所悟,才有所写。可是,众所周知,今天的小学生是家长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可谓少矣!没有经历,就谈不上感受。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开掘源泉,鼓励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如在母亲节或“

三、八妇女节时”,为妈妈做上一道香喷喷的菜肴或献上一支康乃馨;在爸爸妈妈下班回来的时候,给他们沏上一杯热腾腾的茶;利用节假日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我又与家长取得联系和配合,让家长鼓励和适当安排学生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如:烧菜、煮饭、洗衣服、拖地板、整理房间等等,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丰富情感,为学生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有趣,而且有真情实感。

二、从阅读中获得感悟,培养兴趣。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阅读则是习作的基础。老师要鼓励学生课余多阅览各类书籍,在校安排时间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摘抄、讲演、交流等,让学生学习书中准确、简练、丰富的语言,锤炼学生的思想,扩充学生的视野和知识。“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如果说丰富生活,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广泛阅读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不会写的困难。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为此,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五要”:

一要及时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并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籍。如:阿拉伯故事集《天方夜谭》,叶圣陶的《稻草人》,福笛的《鲁滨逊漂流记》,高尔基的《童年》,朱自清的《背影》《春》《春天的故事》等等,让他们快活地遨游于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和朴实自然的语言中找到乐趣。

二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影视节目,如《西游记》、《少年包青天》、《舒特和贝塔》、《动物世界》、《东方儿童》,以达到开阔视野、陶冶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三要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读书积累。苏霍姆林斯基很早前就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所以在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认真积累好词好句,名人名言,优秀片段,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成立办报小组,定期出版手抄报,展示风采,激发兴趣。

四要在正常的教学程序中,定时抽出部分时间,开展轻松愉快的读书活动。作为语文科任,我利用课前的三至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向同学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最受启发的一则故事、最重要的一则新闻、最感动的一件事、最佩服的一个人。天天如此,月月如此,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交流了感受,而且锻炼了学生胆量,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当然,如果是班主任则还可利用班会、晨会进行读书活动的交流。五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在课内课外读物中积累写作材料。入选语文课本内的课文大都是名篇佳作。学习时,除了要求学生向作者学习怎样观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外,更重要的是

向作者学习怎样运用语言来表达,做好语言的积累工作。我在这方面要求学生做到两点:一是每人备一本读书笔记,随身携带,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等分别整理并在班内定期交流,相互观察;二是要求背诵精彩片段和名言警句,这样,背的多了,作者的语言就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运用时就得心应手。

三、从活动中开拓思维,激发兴趣。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捉迷藏、跳皮筋、踢足球„„在玩耍中,让孩子们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学会观察、学会分析。著名作家孙梨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为了真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激发习作兴趣,我们应树立大语文观。祖国壮丽的河山,奇特的风俗人情,观之不完,赏之不尽。教师要尽量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如节假日,组织学生去郊外春游、秋游、夏令营等,让学生观看波澜的大海,观赏水平如镜的西湖,攀登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红叶似火的香山;观察蚂蚁搬家、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细雨缠绵;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绚丽;赞美叶落归根的悲壮、皑皑白雪的纯洁无暇。其次还可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种花栽草,游园踏青,参观访问,义务清扫街道卫生,为贫苦山区的小朋友奉献爱心——捐物捐款,替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筹划活泼生动的主题班会等等。这样,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充实的内心感受,既开拓了思维,又陶冶了情操,自然就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

四、从习作中真情表达,实践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体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它在人的生活中的意义是巨大的,是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强有力的活动之一。为学生创造兴趣环境是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性格特点,酿造了不同的认识及感受。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创造宽松的习作环境,才会激发他们的真情表达,使他们言之有物。为此,我认为教师应做到:

一要拓宽习作题目的范围。如果说为学生提供的习作题目远离学生所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符合他们的表达愿望,他们便寻找不到习作的源头。为此,教师在拟定习作题目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习作的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拓展题目范围,让题目与他们的生活接轨、与他们的思维碰撞。例如《-------,我想对你说》为学生创造了任意倾诉的自由,生活中最熟悉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面之交的警察叔叔、护士阿姨,经常见面但并不熟悉的卖菜的老伯、捡破烂的老奶奶等等,只要有话想说,谁都可以成为他倾诉的对象。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感情自然会得到更好的真实流露。其次还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就是老师提出一个范围,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选择自己想要写的,自己确定一个题目来写,也可以同时出几个题目让学生选择,喜欢哪个就写哪个,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要创设新颖、生动的习作形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它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教学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适时的进行续写作文、想象作文、童话作文等多种形式。只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任意发挥的空间,就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面对习作训练《我想克隆——》,同学们则一个个兴趣盎然:有的说要克隆一个地球,有的说要克隆一个自己,让它专门为爸爸妈妈做事,减轻爸妈的负担,有的说要克隆许多树木,让鸟儿们能安居乐业,让绿色常伴我们„„每一句稚嫩的话语都是纯真心灵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时,在生活中可以鼓励学生为班级编写班歌歌词,为老师谱写美丽的赞歌等等;针对班级或校园里的好人好事,可以鼓励学生写一写表扬稿;针对同学们往校园里带进塑料袋影响校园环境卫生,可写一则倡议书,号召同学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卫生;针对学校里的不良现象,向主管老师和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把生活中存在着却又远离身边的人、事、景、物等通过录象得以直观再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仔细观

察,认真思考,进而进行习作。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随笔 篇2

一、作文里说什么话

我们教师在教学习作时, 都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讲实话、真话, 不说假话、大话、套话。这样作文才能写得真情实意。每一次作文课, 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有再次强调的冲动。但是在一而再, 再而三的强调后, 一方面, 确实有一些学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意。但另一方面, 也有学生会出现两种不好的倾向。

1.作文中还是大话、套话、假话连篇。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 (1) 这与社会、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有关。我曾与一个学生进行了一次朋友式的谈话。在谈话中, 这位学生说到, 他的一位同学在写作文时都写的是一些漂亮的话, 估计是从哪本书上抄过来的。但是这位同学的作文每次都能得一个很好的分数。我为了得高分, 也只好这样写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虽然我们教师一再强调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但在实际处理的时候, 却给了学生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 让学生产生了我只有写一些大话、套话、假话才能得高分的印象。同样的情况, 在社会、在家长身上都有体现。 (2) 学生的习作缺少生活来源, 有些作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曾经在网上有人晒出了一篇小学生的作文, 内容如下:“今天是雷锋日, 我拾金不昧。在公园捡到一亿元, 全部都是10 块钱, 有一本语文书那么厚!我把钱交给警察叔叔, 受到了表扬”。相信每个人看到这篇习作后, 都会哭笑不得。学生之所以写出这样的文章, 就是因为他们缺少生活体验、情感交流, 只能闭门造车、胡编乱造。

2.“实话”说得太直接。我们教师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实话实说,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但要注意引导好学生的习作方向, 不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完全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学生中有这样一篇作文:“要说我最讨厌的人, 那非本班的‘小太监’莫属。同学们偷偷给他起这个外号并不是空穴来风, 你瞧他那一举一动、每招每式都饱含太监风范:走路扭腰摆臀, 说话嗲声嗲气。最令人讨厌的还并不是这些, 而是他以那极为‘残忍’的‘手段’来欺负他人, 甚至还给自己的每一招都隆重地取了个名儿, 什么‘大力金刚指’, 什么‘铁腿穿裆术’。我是吃他苦头最多的人, 说起他, 真让我咬牙切齿。”对于这样的作文, 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话实说, 总体的原则有为尊重他人, 忌直言不讳;为体现意境, 须虚实相生;为顾及整体, 要讲究条理。

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 我充分利用班主任的身份组织一些活动, 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例如, 我在所带班级中组织了一次“我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的班会。在这个班会中, 学生讲述了自己在成长中感受到父母爱的故事, 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 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在班会结束后, 我趁热打铁, 让每位学生把自己在班会中的发言组织一下, 写出来。事实证明, 这次的作文全班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其实, 作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 拥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原先, 我们班每天都有值日班长记录哪些同学犯了错误。后来, 我接手班主任后, 要求值日班长不再记录哪些同学犯了错误, 改为记录哪位同学做了好人好事。通过这样一个小的改变, 使得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学生认识到, 我们不能抓着别人的缺点不放, 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生在学生周边的事例, 发生在学生自己眼中的事例更能对学生产生教育意义, 而且这些好人好事也是对学生作文素材的一个积累。作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 还可以在班风建设上多下工夫。在良好的班风下, 使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如何做人。这样的环境下, 我想是不会出现上文中“我最讨厌的人”那样的作文了。

二、如何评价学生的作文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单一的、静止的, 甚至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小到一个标点符号, 大到全篇的结构、形式都通通做出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 一是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有时, 学生一篇400 字的作文, 教师做出的评价就能有100 多字。二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较大。试想, 一篇400 字的作文, 被教师密密麻麻改上100 多字, 学生心中会有多大的挫败感啊。所以, 对于学生的作文评价, 我们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对小学生的作文不能平视, 只能低头看。具体来说, 我个人认为:教师要重视作文的个人享用价值;把“形象”“生动”从小学作文要求中请出去;把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放在第一位。在具体的形式上,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传阅, 相互修改, 这样的方式, 学生有修改的渴望, 能学习到他人的优点。

“现在的语文课变得很可怕, 不怕作文的学生太少了。”我们语文教师, 尤其是做班主任的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习作环境, 让学生作文的过程成为一个快乐的过程。

摘要: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 充分利用班主任的身份组织一些活动, 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作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 拥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习作,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李玉炜.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读与写:上旬, 2015 (13) .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篇3

关键词:习作;教学;评价

小学生刚开始接触习作,在习作上还是一片空白,这时候,我们教师在教学习作时,要把握住一点:“教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教学生做人的过程”。最终的目的就是学生既学会了如何去写作文,也学会了如何去做人。

一、作文里说什么话

我们教师在教学习作时,都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讲实话、真话,不说假话、大话、套话。这样作文才能写得真情实意。每一次作文课,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有再次强调的冲动。但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后,一方面,确实有一些学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意。但另一方面,也有学生会出现两种不好的倾向。

1.作文中还是大话、套话、假话连篇。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1)这与社会、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有关。我曾与一个学生进行了一次朋友式的谈话。在谈话中,这位学生说到,他的一位同学在写作文时都写的是一些漂亮的话,估计是从哪本书上抄过来的。但是这位同学的作文每次都能得一个很好的分数。我为了得高分,也只好这样写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虽然我们教师一再强调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在实际处理的时候,却给了学生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让学生产生了我只有写一些大话、套话、假话才能得高分的印象。同样的情况,在社会、在家长身上都有体现。(2)学生的习作缺少生活来源,有些作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曾经在网上有人晒出了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内容如下:“今天是雷锋日,我拾金不昧。在公园捡到一亿元,全部都是10块钱,有一本语文书那么厚!我把钱交给警察叔叔,受到了表扬”。相信每个人看到这篇习作后,都会哭笑不得。学生之所以写出这样的文章,就是因为他们缺少生活体验、情感交流,只能闭门造车、胡编乱造。

2.“实话”说得太直接。我们教师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实话实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要注意引导好学生的习作方向,不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完全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学生中有这样一篇作文:“要说我最讨厌的人,那非本班的‘小太监莫属。同学们偷偷给他起这个外号并不是空穴来风,你瞧他那一举一动、每招每式都饱含太监风范:走路扭腰摆臀,说话嗲声嗲气。最令人讨厌的还并不是这些,而是他以那极为‘残忍的‘手段来欺负他人,甚至还给自己的每一招都隆重地取了个名儿,什么‘大力金刚指,什么‘铁腿穿裆术。我是吃他苦头最多的人,说起他,真让我咬牙切齿。”对于这样的作文,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话实说,总体的原则有为尊重他人,忌直言不讳;为体现意境,须虚实相生;为顾及整体,要讲究条理。

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我充分利用班主任的身份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例如,我在所带班级中组织了一次“我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的班会。在这个班会中,学生讲述了自己在成长中感受到父母爱的故事,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在班会结束后,我趁热打铁,让每位学生把自己在班会中的发言组织一下,写出来。事实证明,这次的作文全班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其实,作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拥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原先,我们班每天都有值日班长记录哪些同学犯了错误。后来,我接手班主任后,要求值日班长不再记录哪些同学犯了错误,改为记录哪位同学做了好人好事。通过这样一个小的改变,使得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认识到,我们不能抓着别人的缺点不放,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生在学生周边的事例,发生在学生自己眼中的事例更能对学生产生教育意义,而且这些好人好事也是对学生作文素材的一个积累。作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还可以在班风建设上多下工夫。在良好的班风下,使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如何做人。这样的环境下,我想是不会出现上文中“我最讨厌的人”那样的作文了。

二、如何评价学生的作文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单一的、静止的,甚至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小到一个标点符号,大到全篇的结构、形式都通通做出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一是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有时,学生一篇400字的作文,教师做出的评价就能有100多字。二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较大。试想,一篇400字的作文,被教师密密麻麻改上100多字,学生心中会有多大的挫败感啊。所以,对于学生的作文评价,我们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对小学生的作文不能平视,只能低头看。具体来说,我个人认为:教师要重视作文的个人享用价值;把“形象”“生动”从小学作文要求中请出去;把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放在第一位。在具体的形式上,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传阅,相互修改,这样的方式,学生有修改的渴望,能学习到他人的优点。

“现在的语文课变得很可怕,不怕作文的学生太少了。”我们语文教师,尤其是做班主任的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习作环境,让学生作文的过程成为一个快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玉炜.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读与写:上旬,2015(13).

[2]唐永建.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4(08).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反思 篇4

提到作文,孩子们都怕,不知如何下笔,总觉得无话可说。也许是因为如此,作文教学是我一直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我进行了初步探索。我在作文教学坚持以 “看”、“说”、“写”、“评”四步进行。如今,学生作文还有点起色。

看,即观察事物(含阅读),获取写作材料。观察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它是靠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现的。由于小学生智力水平有限,加之缺乏自控力,观察时很容易被一些无足轻重的事物所吸引,而对那些应该仔细观察的事物反倒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致使观察流于形式,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根据习作要求,在观察前和观察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同时注意做好立意、选材等方面有意识地启发、引导。

说,即写作前指导学生构思文章、口头表述。进行“说”的训练,要求教师首先依据习作要求复习课文的有关章节,从读中学写,强化训练重点。然后,让学生口头叙述观察到的事物,并谈出对所叙事物的看法或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观察后的反馈,启发、引导学生依据各自掌握的材料和对事物的认识,从命题、立意、选材、组材等方面着手构思文章。最后,训练学生口头表达。教学的每个环节应注意群体作用的发挥,视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评论。

写,即书面作文(指起草文章)。要求学生写完后,至少要读两遍,注意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仔细斟酌词语的运用,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

评,即评改作文。评改作文要在教师掌握全班学生作文总体情况并在课堂上做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评改作文的方式大体有群批群改、互批互改、民主讲评等几种。群批群改主要是集中解决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其做法是:打印或手抄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后自行修改,之后谈谈修改意见。互评互改是指同桌学生交换习作进行评改。集中讲评是在小组或全班内进行口头讲评作文。讲评前,教师要明确要求;讲评时,学生可以广开言路,按讲评要求各抒己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对有分歧的问题,可以展开争论,教师只做点拨、引导、调控,不要急于做出结论。评改后,学生整理,誊抄好,珍藏起来,以后欣赏,提高。

开学初,我几次作文教学都按照这四步来做,效果很不错。我在指导学生写《校园变化》时,首先讲明写作要求,选材,然后讲明观察范围,最后带着孩子们观察。观察中,我始终围绕题目中的“变化”,作适时的引导、讲解。观察时带一个记录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回到教室整理记录,然后四人一小组展开说的训练,说自己的选材,说自己的立意,说自己的感悟,每人都说,说后互评,指出优点与不足。热炒热卖,说了就写,写完后先自改,逐字逐句修改,进行添、删,再小组内互评互改,最后全班一起评改,评出优秀文章张贴出来,供大家欣赏。这次作文时间虽然较长,但完成了教学目标,连我班最差的学生黄荣华所写的作文也有一定的质量,学生对这次作文有成功感。鉴于此,我就顺势要求学生如何写作文,怎样写好作文,根本一点,应做好:看、说、写、评四步。

小学语文习作课教学模式 篇5

一、缘起和阐释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对习作存有畏惧心理,对其缺乏兴趣。教师批改作文时感到负担很重,而且实效性并不大。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既减轻教师作文批改的负担又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双赢呢?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尝试把“自主习作,赏评结合”的方法应用于习作教学。

二、操作模式

(一)放手积累

学生写作之前要有一个积累素材的过程。素材从何而来?怎样使学生乐于积累习作素材呢?

1、自主阅读

小学语文习作2教学设计 篇6

(1)帮助学生了解外貌描写的意义。

(2)指导学生写人物的外貌时,要有顺序,抓住重点来写,练习由表及里地观察人和由表及里地描写人。

(3)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学生写作能力较低,大都是语言、思维方面的问题,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落人俗套,思维陷于混乱。因此,本次习作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

教学想法:

(1)让学生懂得行动。《我的自画像》是三年级的第二次作文,我觉得指导时重在激发学生产生心动不如行动习作激情。课程标准强调要在实践中进行习作。我想这次习作训练可以充分体现其中。

(2)让学生明白文章中还有图。在指导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画画自己,让图走进习作,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也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在这次作文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明白,作文可以有图的加入,使得自己的作文更生动。

(3)重视交流与合作。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努力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

(4)这也是一次幽默习作训练。让幽默走进教材,让幽默走进习作。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写得风趣些。学生自己写自己,是很好玩的,把自己写的读给同学听,课堂内会笑声不断。

通过这次习作。希望学生能在轻松中获得成功感觉到习作不累,习作很好玩,习作很简单。

教学设计:

一、想像练习,引入习作内容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说说听的时候自己想到了什么。

听校长说,一个星期之后,有外面的老师来我们学校参观,为了迎接他们,学校要求各班布置教室。/article/咱们班要办一次墙报,墙报的主题是温暖的家,班级是我们的家,怎样向外校的老师介绍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让人一看就能认识,大家给老师出出主意?

二、指导观察,画画习作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外貌。

大家说的办法很好,老师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每一位同学都动手画一幅自画像,这可以让参观的老师很快就认识每一个人。怎样才能画得像自己呢?

学生讨论后,总结观察法法:一个人物的外貌,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头发脸眼睛鼻子上身下身脚,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这样,人物外貌就清晰、有序。

2.学生口述,说说你观察到的外貌特征是什么。学生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然后说一说自己的外貌。

3.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有重点地观察,有重点地描写。

4.教师指导:

同学们把自己的眼睛、鼻子、嘴都说了出来,可老师觉得大家好像都差不多,人总有自己的特征,不可能长相都一样,不一样了就有区别了。怎样找到自己的特征呢?就是要抓住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soft/,与众不同就是你的特征。这样,大家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哪儿跟别人不同?)

5.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及喜好。

有的同学说,老师,我画画水平不高,画的不像怎么办?没关系,可以在画的旁边写一段话,介绍一下自己,让人读了如见其人。除了可以描写自己的五官之外,你觉得还可以写什么,让人一看就了解你:原来是这个孩子呀!

6.学生写《我的自画像》。你觉得写哪些内容,能让别人记住你,最能反映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你喜欢写哪些内容,就可以写下来。

7.同桌两人交流,修改习作。

同桌两人互相读一读写的《我的自画像》,要求:

(1)找出自己写的最成功的地方,读给同桌听,让他听听这些语句是不是写出了自己的特点,并认真听取同桌的意见。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篇7

一、激发写作兴趣, 让学生想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鼓励性语言的作用下, 会产生很好的创作欲望, 从而克服习作的心理障碍。教学中, 我努力去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 哪怕是一点儿微小的进步, 如一词、一句, 都及时给予鼓励。一旦发现习作中的毛病, 并不急于批评, 而是耐心地和学生一起研讨交流, 让学生弄清自己的不足之处, 以及怎样该好。让学生的热情也能水涨船高。在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我又给学生增加“营养”, 用心评改, 鼓励学生自读自赏,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改作文, 从而让学生自愿地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如教《一件难忘的事》时, 我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难忘事, 然后相机点拨, 鼓励学生把刚说的写下来, 自读自赏, 动手动脑互评习作。这样,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让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能闪光, 从而让学生想写。在作文教学时, 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 树立自信, 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 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 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 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 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 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 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 充分肯定的评价中, 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 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 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2) 我还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开学不到一个月, 班级已有两位同学在《作文大王》上发表了自己的作文。当这两位学生拿着刊登着自己作文的书的时候, 我大力地表扬了他们, 在肯定他们的同时, 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能发表, 你们也能一定行!这不仅调动了发表优秀作文小作者的积极性, 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 (3) 第三个做法是:打印成册, 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 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 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 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在班会课上, 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 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 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 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明确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对小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积累少, 必须由教师指导他们对生活中的事和物加以观察、认识体验, 才能以物迁动学生积极向上的真实情感。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让他们明白认真观察的重要性, 并自觉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怒哀乐的内心世界。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中, 在学校学习生活中, 在家庭中, 总会产生各种心理变化。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现象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 教师可以为学生出这样一个题目:我的…经历 (快乐、幸福、委屈等) 。然后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经历中的心理现象完善作文题目, 鼓励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 学生想到什么经历就写相应的情感体验,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写作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写作的内容自然就摆脱了千篇一律的模式。同时, 学生写作中人和物的表达就更清楚、更具体, 而且激起了他们对作文的重新认识, 能使学生从这类写作中得到启发和教育。利于学生养成勤拿笔积累写作内容的好习惯。当然, 有丰富的素材和语言积累及一学期七八篇大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辅以各种各样的小练笔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要求学生每天一篇日记会让学生只重数量, 不重质量, 甚至把它当作负担。每周只写一至两篇, 则可以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日记内容不限, 可以摘抄名人名言和优美的词句段, 可以记录一天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物, 也可以发表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为了督促学生认真练笔, 每周教师都要检查全班学生的日记, 发现写得好的, 就把它当作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 以便大家相互学习。如读完《鲁滨逊漂流记》后, 让学生写下感受最深的内容有哪些?受到哪些启发和教育?假如把这本书传给你将来的孩子, 你会在扉页上题什么话等等。每学期学生们都会得到随教材发行的一本课外读物, 如“迎亚运, 促和谐”等, 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阅读, 指导他们写读后感和观后感。教师要利用一切资源, 让学生多练习, 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教学效果。

三、读写结合, 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是一项时间长, 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 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 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 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仿写, 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 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 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 (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 , 仿其格 (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 , 仿其法 (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 。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 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 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 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 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 从仿到创, 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 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 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xx”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 (不管是生离的, 还是死别的) 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 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 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 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记得妈妈要去外出打工的前一天夜晚, 我总跟在她身旁, 她出去我跟着, 她睡觉我伴着, 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 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 我早早地起床了, 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 我连头也没梳, 散着发就在后面追, 我边追边喊, 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 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 怎么也睡不着, 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 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四、激励评价, 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在新课程标准下, 评改习作应以学生为主体, 实行自行评改、小组评改、集体评改相结合。自行评改是在知道学生明确习作目标, 牢牢掌握评改方式的前提下, 进行成功评价和自我调整。先对自己的习作可取之处进行自我成功评价, 并推荐自己作文中自认为写得成功的地方, 供同学学习、欣赏, 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子也可以。这样, 无论作文能力如何的学生, 他们都会毫无顾忌地推出自认为可取之处。这样既得到了同学的肯定和赏识, 又学到了别人的许多长处, 受到启迪的同时, 便不知不觉地走出了“不会”写习作的低谷, 满怀信心地想成功迈进。在自评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推出公认的写的好的习作, 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全体同学全方位、多角度地对这些习作进行成功评价,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对写作能力强的同学来说, 会更加增添风采;对习作不太突出的同学, 也会增加写作灵感。小组评改时, 前后四人为以小组, 以优秀生为组长, 以好带差, 人人参与评改, 教师只是巡视, 解决各组碰到的困难, 必要时参与能力较弱组的评改。教师评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赏识, 绝对不是表示他的水平低, 缺乏鉴赏能力, 而恰恰显出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因此,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 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份理解, 多一份尊重, 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 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 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 使他们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 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 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 点燃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 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 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 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出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的表现。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能写

1.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

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堂习作课。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于教室完成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倚马可待”的奇才自古以来有几个?更何况刚刚学写的小学生。这样看来,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是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沿袭了几十年的做法,而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2.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

当然,激活学生情感也不是件易事,其基本因素必须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师生间必须零距离,其次是激发学生对选题的兴趣,再者便是创设一定的情境。

3.习作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

在与学生的座谈中,我了解到好多学生都是凭着感觉走笔,一个环节该写与否,该详与否,全然不知,这无疑给我们教者敲响警钟—习作指导不得法,或者说教师的习作指导学生消化不了,更谈不上领悟运用。回忆一下我们一般习作指导流程,审题指导→选材指导→表达方式与技巧的指导→学生练习。不难发现,这种流程突出了教师的主导,而削弱学生的主体,从“审题”到“表达技巧”都是教师在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指导能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接受吗?这样的习作指导针对性何在?那么,怎样才能完成根据教参与以往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去进行创造性极强的习作呢?

二、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让学生乐写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评价的不仅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而应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要我们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当前习作评价应注意以下四点:

1.尊重主体的独立感受

评阅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我校的金老师曾经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她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写了句:“原来阿姨是女的”这句话,这句话不是一句大废话吗?但金老师在批改时并没要求该学生删去。她说,因为这个孩子以前并不知道阿姨是女的,现在她发现了,并要将这个发现与同学老师一同分享,这难道错了吗?多么细心的呵护啊,孩子当然愿意对李老师写自己心里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2.分层而评,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在实践中我采取了分层评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第的标准不同。②对一个学生的要求是循序渐进的,如我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3.指导性批阅,促进学生再发展

从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批阅作为一篇作文教学的终节环节,从而使这环节的教学功能仅是“评定包改”甄别优劣,学生在这一教学的环节几乎没有收获,仅得优者受到鼓励而己。而低等第者反而再次受到打击,削弱习作的信心。

那么“批阅”这一环节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呢?

批阅这个习作教学环节应是:根据习作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形式予以再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指导、再改、再练、再提高的过程,而不是对习作做个简单的评定而己,更不能为了保持作文本的"清楚""清洁"而使学生的习作失去质量。

4.动态评定,让学生对习作充满希望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篇9

早上,听了两节作文课。分别是台城二小的伍瑶娟老师上的《父母的爱》、深圳平洲小学的叶素珊老师上的《水的联想》。两节课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伍老师的课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利用短片、歌曲和信等形式引导学生与之产生共鸣。而叶老师的课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她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把孩子贮存在大脑的知识释放出来。而且我们还看到孩子们随着自己的想法去发挥。

下午,张校长的讲座就更精彩了,张校长说:“习作,阅读是基础,兴趣是动力,思维是关键,表达是难点。“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情感”、“开放的内容”、“开放的表达”、“开放的文体”,形成了以“开放”为特征的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小学习作教学模式。”开放习作表达方法的教学应由重形式该为重内容指导,由重课堂指导改为重课前指导,由重套路指导改为重思路开拓。在习作教学的重课前指导方面,在以往自己的习作教学中,我也注重课前指导。经常让学生把学校的活动作为习作的生活素材之一,如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校运会、电影观后感。有了课前的生活积累和真实体验,学生都乐于习作,乐于表达。就是张校长所说的:“有了生活积累,有了真实体验,谁说学生表达无物,抒发无情?”

这次习作培训,既有精辟而创新的理论,也有实质性的课堂案例,深入浅出,给我们语文老师提供了宝贵的习作教学经验,避免我们误入习作教学的歧途,避免我们走弯路,引导我们走习作教学的阳光大道。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讨会作业 篇10

课教案、评改课教案

一、习作提示中所体现出的课标年段要求;能够分段表述出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的特点,敬佩的原因,最好能写对你印象最深、最让你感动的人。

二、本次习作训练与本单元教材的相互关联;本单元是一组

描写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精神的课文。这些人都是令我们敬佩的人,这次习作也是让我们夸人物的精神品质,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与其他年级同类习作的关联区分;写人的作文还有三年

级上册第二单元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最好写值得写的,写清楚这件事即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我介绍,要展示真实的自己,要抓住自己的特点,通过人物的外貌、爱好等来反映特点,写清楚完整。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的爱,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说真话,吐真情,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五年级下册写一个他点鲜明的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运用描写手法,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事来讲。让人物特点更突出。

四、在本单元阅读教学中应做好哪些铺垫?在教学时,要引

导学生读中感受人物形象,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他们身上都具有执着专注,不懈追

求的精神,让学生品味语言,受到心灵的启示,留心课文对人物的形象、外貌、动作等描写,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做到读写结合,说写结合,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运用。

五、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取材,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能通过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把内容写具体,语言写通顺。

2、让学生爱说、乐写,感受习作的快乐。

重点:

围绕“敬佩”一词来指导学生确定对象,选择材料。难点;

运用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法把文章写具体。

习作流程;

(一)、定向观察,收集素材

在我没身边有一些人,虽然很普通,但他们从生活中点滴小事表现出来的好品质让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这节课我们来夸一夸自己敬佩的一个人。

(二)、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全班交流

说说你敬佩的人是谁?他有哪些好品质?怎样写好本次作文?

2、习作要求

(1)选取典型事例。

(2)说出人物品质

(3)恰当运用表达方法

(4)语言通顺、流畅

3、例文展示

(三)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在我的童心中,深深地埋藏着许许多多我敬佩的人。有老师、有同学、警察叔叔„„在他们之中,我最敬佩的是一位工作平凡的女清洁工!

她,大概20来岁,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月牙般的眉毛,红润的脸上长着一张樱桃小嘴,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使人感到格外亲切。我每天上学、放学,都能看到她默默地清扫街道的身影。去年夏天的一件感人事迹依然在我脑海里闪现着。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到小伙伴家去学习英语,走出家门没多久,就看见一条阴沟被脏物堵塞了,路上积满了污水,行人都捂着鼻子,从别处绕过。他们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都各走各的,好像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十点半钟,我从同学家学英语出来,看见一个人蹲在阴沟旁,不知在干什么。我走近一看,原来是那位清洁工阿姨正在掏阴沟的垃圾,旁边还堆着一些废物:烂果皮、烂蔬菜„„其他人见了都躲得远远的,恐怕有一点污物溅在衣服上。这位阿姨却不怕脏、臭,还用娇嫩的手把阴沟的盖子揭开。夏天天气热,阴

沟里的臭气迅速往上升。我赶快向后退了几步,她却全然不顾,把阴沟里的垃圾一点一点地捧出来,坚持不懈地掏着,过了很久,阴沟总算畅通了,再看看清洁工阿姨,已经成了大花脸了。她把盖子盖好后,又继续清扫大街去了。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着:清洁工啊!清洁工,你们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总是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而不辞辛劳地工作。每当大笤帚挥过的后面,都留下了一条又一条清洁的街道。虽然你们穿着沾满尘土的衣服,但你们同时却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你们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多么令人称赞。

清洁工阿姨——你们是我最敬佩的人。

4、交流;

这篇习作写了谁?讲了他的什么品质?通过哪些方面体现人物的品质?

(三)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评改课教学设计;

1、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出示本次习作中差的习作

引导学生回扣本次习作要求,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自评自改或同学互评互改,交流反馈自己的修改意见。

出示本次习作中差的习作

2、生修改习作。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点滴 篇11

[关键词]习作 兴趣 积累 练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26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一说到习作,学生怕写,教师难改,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到习作课,学生抓破头皮,咬烂笔头,就是写不出来,即使七拼八凑地完成了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条理不清。怎样才能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兴趣,唤起习作的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话匣子就会打开,这样他们就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大声说出来。学生有话说了,习作的兴趣就来了。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具有爱动的天性,因此我就抓住他们这一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如《记一次活动》的写作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一次拔河比赛。在激烈的比赛中,我提醒学生要注意比赛的过程是怎样的?当你上场时,心里怎么想的?你队的队员是怎样握绳?大家的精神面貌怎样?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用描写出来,这次习作学生都把比赛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得淋漓尽致。

二、积累素材,拓宽习作的思维

知识靠积累,写作文也一样需要积累。只有知识积累丰富了,写出来的作文才不会空洞,学生下笔才有神。

1.学好课文内容积累素材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优美、典型的文章,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尤其是课标要求背诵的篇章,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背诵情况。一些未要求背诵的优美句段,让他们摘抄下来。教师还要让每个学生设立好词佳句笔记本,每学完一课,让学生把好词、好句抄在本子上,并与同学交流。有时候还要求选用一些好词结合生活实际写话练习,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写日记助积累

日记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广泛,可以是听到的,也可是看到的,可以用几句话或一个片段记录下来,可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尽情地表达出来。坚持写日记是积累素材的好方式。如进行一次竞赛,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记录下来。

3.指导课外阅读扩大积累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间接的生活积累。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好的词句、片段抄写在本子上。每周还安排一节课到学校图书室看书。每两周举行一次说话练习,可以把学生读文章或书的内容说给其他学生听,这样一来,学生的习作才有神。

4.走进生活体验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习作才有话可写。要求学生留心我们身边的一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走出去吸收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之美。春天到了,春意浓浓,大地一片绿,百花争艳,教师可带学生到草地上、田野、村庄去看看春天是怎样的,感受春天的气息;秋天,可以让学生到田间、果园里去感受秋天的大地一片金黄,果实累累,感受丰收的喜悦。学生有了感受与体验,才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在教学写一篇植物习作时,我一改以往课堂教学,亲自带领学生到校园观察植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学生像快乐的小鸟,尽情感受植物的魅力。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生动、具体,真情实意。我还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习作积累素材。

三、加强练笔,提高习作的水平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可见,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指导学生仿写练笔,也是提高习作水平的一种途径。

1.优美句子仿写

优美的句子,有特色的片段,都是我们模仿练笔的典范。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第二自然段用排比句来描写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这个排比句的写法是先写出特点,再通过“得”字后面的内容补充说明特点,分句之间用分号隔开。在学完这个句子后,我让学生模仿句子的写法来写句子。

2.引好范文仿写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我们习作的好范文,我们要结合课文写作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文。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范文的作用,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如教学《少年闰土》课文通过捕鸟、刺猹、捡贝壳、看跳鱼四个典型事件,抓住少年闰土的外貌、行为、语言等揭示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点。我让学生结合本文写作方法练习写一篇写人的文章。我先让学生构思写谁?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个人?学生开始思考:进行外貌描写;选择典型的事件揭示内在特点。比如吝啬、严厉、助人为乐、热情大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真实、形象、生动、富有感情。

上一篇:一季度我国家具出口小幅下滑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下一篇:元旦新年祝福语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