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重点第一章

2024-04-18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重点第一章(共5篇)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重点第一章 篇1

第四章 当代中国选举制度

第一节 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举和选举制度

选举:指人们根据公认的规则,从所有人或一些人中选择几个人或一个人担任一定职务的行为。

选举制度:指由选举法规定的有关选举国家代表机关或公职人员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其内容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的机构、选举程序、选举方法。

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选择: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渊源于革命根据地的选举制度。

发展过程:

53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选举法》

79年通过第二部选举法(简答)书上共9点,老师又加了两点

记忆内容:1.直接选举人们代表的范围由乡、镇一级扩大至县级。

2.差额选举

3.53年中只需出席过半数即可通过改为全体过半数。

82年对第二部选举法做第一次修改

记忆内容:1.将“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

2.“另行选举”即第一次投票不过半数,则第二次投票只需过1/3

86年对第二部选举法做第二次修改

记忆内容:1.选民或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推荐代表候选人

2.取消预选,规定了差额选举的比例(间接选举:1/3-1?直接选举1/2-1/5)

95年对第二部选举法做第三次补充和修改(简答)记忆内容:1.将乡、镇选举委员会受县(区)级选举委员会领导改为受县(区)级人大常委会领导。

2.五倍改为“四倍”

3.增加了罢免内容,县和乡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提出,半数通过则可罢免,县级以上,主席团或1/10以上代表联名,可对上一级人代会代表提成罢免。

第二节 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简答)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除1.年满18岁2.未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被剥夺的罪犯以及精神病人)都享有该权利。

普遍原则:

1.平等原则 “一人一票”?“城镇各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大体相当。

2.直选和间选相结合的原则

多选: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3.秘密投票――无记名

4.差额原则

第三节 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简答)

一、主持选举的机构――选委会(临时机构)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二、选区划分

农村:

县级:按几个村一个选区 (人数特多的村或人口少的乡可称为一个选区)

乡级:按几个村民小组一个选区(人数特多的村民小组或人可少的村可划为一个选区)

城镇:

独立选区:1个生产(工作、事业)单位或1个居民区

联合选区:几个生产(工作、事业)单位或几个居民区

混合选区:1个居民区与它辖区内的若干个生产(工作、事业)单位

三、选民登记

1.精神病患者不能形式选举权利的,经选委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2.对于申诉意见,选委会应在3天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着,可在选举日的五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

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民额的1/3-1倍。

由选民直接选举人代会候选人(选民10人联名即可推荐)

五、投票选举和当选

1.过半数

2.另行选举时,需过1/3

直接选举流程详见下图:(简答)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重点第一章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

1.根据《代表法》规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非经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是(B)

A.乡级以上人大代表

B.县级以上人大代表

C.设区的市级以上人大代表

D.省级以上人大代表

2.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D)年,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

A.2两届

B.3三届

C.4三届

D.5两届

3.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A)

A.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B.党委负责制

C.地方人大代表负责制

D.集体负责制

4.我国现行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是把哪两种原则结合起来(A)

A.法制统一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

B.法制统一原则和检察独立原则

C.检察独立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

D.因地制宜原则和独立垂直领导原则

5.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A)

A.民主集中制

B.党委负责制

C.中央统一领导制

D.基层民主制度

6.中国试行复式预算始于(B)

A.1949年

B.1955年

C.1956年

D.1980年

7.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A),才能举行会议。

A.常委会全体组成人数的过半数出席

B.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必须全部出席

C.常委会全体组成人数的2/3出席

D.常委会全体组成人数的1/3出席

8.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B)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A.2人以上

B.3人以上

C.5人以上

D.10人以上

9.隶属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部队作战指挥、管理和训练等工作的机关是(A)

A.总参谋部

B.总政治部

C.总后勤部

D.总装备部

10.党的纪律处分中,留党察看的时间最长不超过(D)

A.6个月

B.1年

C.18个月

D.2年

11.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C)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集中制

12.在选举人民代表时,获得过半数选票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选代表的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应(C)

A.取消不足的名额

B.依次向下取定

C.另行选举

D.由主持选举的机构任命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的是(B)

A.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B.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C.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14.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它的批准权在(D)欢迎访问

A.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B.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D.上一级人民政府

15.我国民族自治机关中的盟(D)

A.是一级国家权力机关

B.是在自治区之上的一级国家机关

C.有自己的人民代表大会

D.是一个派出机构

16.政协地方各级委员会每届任期(C)年。

A.3

B.4

C.5

D.6

17.中国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C)

A.复合制

B.总统制

C.单一制

D.一党制

18.在设区的市人大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中候选人提名需(B)

A.人大代表30人以上书面联名

B.人大代表20人以上书面联名

C.人大代表10人以上书面联名

D.人大代表5人以上书面联名

19.制定和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职权属于(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特别行政区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2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这些法规应当(D)

A.报同级中共党委备案

B.报国务院备案或全国人大备案

C.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备案

D.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21.中央和地方经济关系的核心内容是(A)

A.财政关系

B.人事关系

C.金融关系

D.税收关系

22.有司法解释权的法院是(A)

A.最高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专门法院

23.可以由非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担任的是(C)

A.行政会议成员

B.行政长官

C.立法会议员

D.立法会主席

24.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B)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国人民政府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5.《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国家建国的政治基础是(A)

A.人民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26.根据《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的地方公布选民名单的日期应在选举日的(D)

A.5日以前

B.10日以前

C.15日以前

D.20日以前

27.国务院需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及(A)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

B.人民的需求

C.下级行政机关的协助

D.国家主席的授权

28.在政府系列中,专司各级国家机关干部管理职能的部门是(B)

A.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

B.国务院的人事部

C.中国共产党各级地方党委组织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人事局

29.军种中受双重领导的是(C)

A.海军

B.陆军

C.空军

D.空军和海军

3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前提是(A)

A.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欢迎访问

C.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

未选均无分。

1.国务院总理负责制的内容包括(ABCD)

A.全面领导权

B.最后决定权

C.人事提名权

D.行政首长负全面责任

E.集体领导,集体负责 2.下列属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是(ABCDE)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特别行政区制度

E.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AB)

A.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创造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实行对外开放

E.开展其他方面的改革

4.香港公务员晋升的条件有(BCDE)

A.品德高尚

B.行为良好

C.能力足够

D.经验丰富

E.学历相称

5.我国国家主席的对外职权有(BCE)

A.发布动员令

B.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C.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D.发布特赦令

E.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国家形式?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1)国家形式,主要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也包括国家结构形式,即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形式和国家治理形式。

(2)国家形式在根本上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社会的经济基础、阶级关系决定的。

(3)它同时又受到各国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以及国际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简述目前世界各国国家元首的法律地位的种类。

答:国家元首是国家对内对外的代表,是整个国家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设立由宪法予以规定。目前世界各国国家元首的法律地位有如下三种:

(1)总统制国家,国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脑,既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又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领导政府。

(2)议会制国家,既有国家元首,又有政府首脑,国家元首不行使行政权,权力有限,又称之 “虚位元首”。

(3)议会制总统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不是政府首脑,但行使大部分行政权,并有权通过议会任命政府首脑,掌握主要国家权力。

3.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主要有哪些?

答:(1)保证权。在本行政区域内保障宪法、法律、法规、决议的遵守和执行。

(2)决定权。根据国家计划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计划。

欢迎访问(3)审查、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实施计划。

(4)选举权、任免权。选举本级人大主席、副主席,表决决定任免正副乡、镇长。

(5)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6)维护公共利益权。维护社会主义公有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维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4.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概念和实质是什么?

答:(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又称中央和地方关系,是指具有隶属关系或监督指导关系的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主体,在行使国家权力和地方权力时,依法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它的实质是指建立在一定利益基础上的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关系,其核心是中央政府代表的国家利益和地方政府代表的地方利益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集权和分权关系。

5.国家机关分哪几部分?

答(1)中国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是整个国家的最高代表,是国家元首。

(2)中国国家行政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中国国家军事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

(4)中国国家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

(5)中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是:

(1)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民主专政表明了对敌人实行专政和对人民实行民主两个方面。由于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分子;还存在着剥削阶级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方面的遗毒;还会产生新的剥削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危害国家安全的分子;部分国土尚未统一,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影响;还有复杂的国际环境。因此,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防止和抵御国际反动势力侵略、颠覆活动,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其他民主权利,维护社会主义社会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历史任务。

(2)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这是无产阶级国家的基本职能,也是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我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绩,离不开人民民主专政对经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我国宪法载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试述我国军队政治工作制度。

答:(1)党委工作制度。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设党(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它是该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斗争中形成党委和军政双首长领导的制度,即党委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根本领导制度。政治方面的工作由政治委员组织实施。军事指挥员和政治指挥员都必须服从党委统一领导。

欢迎访问

(2)政治委员制度。这是从行政职务上来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是:在团以上单位设政治委员,营级设政治教导员,连级设政治指导员。政委和军事指挥员同为首长。政委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委员会日常工作的主持者,隶属于直属上级部队首长。在政治工作上,服从上级政治委员、政治机关;服从上级军事指挥员、政治委员和军事机关。政治委员全面负责所在部队的政治工作、思想工作和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建设工作。政治委员和同级军事指挥员共同负责制定部队作战、训练后勤工作和在部队建设、计划、命令上签字。

(3)政治机关制度。团或团以上的单位设政治机关,政治机关是中国共产党在部队中管理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机关。政治机关在上级政治机关、军队和地方同级党委和政治委员的领导下,管理所属部队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上级政治机关有权指导、督促和检查下级党组织、政治委员及政治机关的工作。

(4)军内民主制度。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政治民主,是指战士和干部在政治上完全平等。战士有权利对干部提出批评意见,也有权利对部队工作提出建议。经济民主,是指连队的一切经济活动向战士公开。通常由连队军人大会选出以战士为主体的经济委员会,协助连队首长管理伙食和农副业生产,监督经济收支。军事民主,是指在平时训练中实行官兵互敬、评教评学;在作战时发动干部战士讨论如何完成战斗任务,战后进行战评;在执行战备、施工、生产和科技等任务时,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5)党支部建在连队制度。连队是我军战斗序列编制的基本单位,是部队政治工作和军事管理的基础。党支部建在连队是实现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制度,是军队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党支部建在连队,为党联系广大干部战士提供了桥梁和纽带,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在基层形成党的坚强的战斗核心提供了组织保证;为军队的思想统一、指挥统一和行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军进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今天,这一优良传统必须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3.简述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职权。

答:按照《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有权行使下列主要权力:

(1)制定法律方面的职权。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作为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依法行使中央授予的特别行政区立法权。

(2)财政、税收方面的职权。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有权审核、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有权批准和决定特别行政区的税收。此外,《香港基本法》还规定香港立法会有权批准公共开支。

(3)对行政长官提出弹劾案的职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体议员的1/4联合动议(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体议员的1/3联合动议),指控行政长官有严重违法或渎职行为而不辞职时,经过立法会进行调查,可委托终审法院院长(澳门或香港)、首席法官(香港)负责组成独立的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并向立法会提出报告。如果该调查委员会认为有足够证据构成上述指控,立法会以全体议员2/3的多数通过,可提出弹劾案,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4)监督权。包括听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进行辩论;对政府的工作提出质询;就任何有关公共利益问题进行辩论。

(5)对《基本法》的修改提案权。《基本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有权提出《基本法》修改提案的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大代表2/3多数、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体议员2/3多数和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重点提示 篇3

导论

1.政治制度的概念及其特征:制度(广义;狭义);政治制度;特征

2.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国体和政体;人民民主专政是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3.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色

4.中国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初步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5.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80年8月18日讲话;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大致情况)

6.中国政治制度未来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内容:十六大;五方面创新

第一章 宪法制度

1.宪法与宪政:宪法的概念与特征(国家的根本法;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的分类(形式上的;实质上的);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宪政的概念;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2.我国宪法的创制、实施与监督制度:宪法创制(宪法制定、宪法修改和宪法解释);宪法实施(含义;基本方式);宪法监督(监督机关;监督内容;监督的主要方式及结果;监督制度的完善)。

3.宪法规定的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和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原则(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基本制度(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国家机构;国家象征);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4.宪法规定的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义务:概念;基本权利(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特定人的权利);基本义务。

第二章 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

1.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机构及其权限: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党组;一般派出机构;纪律检查机关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基本路线。

3.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唯一的执政党;领导地位的具体体现。

4.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意义;《中国共产党党章》具体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组织和领导立法、执法;领导军队;领导和管理干部;组织和动员社会(主要形式和方法);思想政治工作。

6.中国民主党派:名称;历史和现状;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四种主要方式及其内涵;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接受和服从中共的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资格规定;代表任职资格;产生程序;罢免程序和资格终止、停止执行;代表的职权(会内;会外;人身特别保护权;代表特权);列席人员。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机构:代表大会(代表团;主席团;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性质;地位;产生和任期;委员长及委员长会议;常委会会议);专门委员会(产生和组成;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程序:会议程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会议召集程序、会议形式、发言程序);提案程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会议的提案程序);审议和审查程序(对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程序);选举、罢免、任免、辞职程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选举和任免程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罢免范围和程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辞职受理范围和程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表决程序。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制宪和修宪权;监督宪法实施权;立法权;其它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主要职权(立法权;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宪法实施的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其它工作的监督权;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对国家生活中重要问题的决定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它职权)。

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选举(代表的产生及其法律地位和政治关系;代表的主要会内、会外职权;列席人员);代表名额和各级人大的规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会议和主要议程、代表团、主席团;县级和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产生和任期、会议、主任会议;县级和县级以上地方人大的专门委员会:设置、职能和工作程序;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省级地方人大的派出机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重大事项的讨论、决定权;选举和任免权;地方立法权:地方性法规的范围、制定程序;监督权:监督的内容、形式);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重大事项的审议、决定权;选举和任免权;监督权)

第四章 国家元首制度

1.国家元首制度:国家元首的定义;我国国家主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国国家主席的任职资格、产生、任期、辞职和罢免程序。

3.我国国家主席的继位补缺顺序。

4.我国国家主席的对内对外职权。

5.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的变化。

第五章 中央行政制度

1.中国的行政领导体制:行政制度的含义;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首长负责制(国务院总理负责制:内涵;总理的地位和职权;国务院各部、委部长、主任负责制;地方人民政府首长负责制);行政监督体制(上级监督;审计监督;监察监督)

2.国务院的组成:成员及其任期、任免、职权;国务院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总理办公会议。

3.国务院的职权:直接权力(行政立法和制令权;对国务院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权;行政管理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权;外交权);间接权力(立法提案权;否决权;戒严权;其它权力)。

4.国务院的机构:各种类型及其机构;设置和管理。

5.国务院的行政方式:参与立法;行政立法;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直接命令;收集信息和要求地方政府报告工作(国家统计局系统的工作;地方政府的报告);审计和行政监察;行业管理和部委联系企业;专项拨款;设立派出机构或代表;垂直领导。

第六章 地方行政制度

1.行政区划:含义;层级及其意义。

2.地方政府的类型:一般地方政府(省、地区、县、乡、民族乡);城市地方政府(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区、镇);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3.地方政府的机构和职权:地方政府的法律和行政地位(地方政府的职权和政府间的权限关系);地方政府的组成和任期;地方政府的工作部门(组成部门和非组成部门;机构设置)。

4.地方政府的办公和会议制度:政府领导人分工制度;会议形式和制度;公文审批和签署制度;内事、外事活动制度。

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中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政策:民族状况和特点(族群、人口、分布特点、历史文化特点);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经济发展的政策;人口政策;教育政策;语言文字政策;宗教政策;文化遗产政策;风俗习惯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念和内容;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3.民族自治地方及其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设置方法及层级;基本形式);自治机关(性质和职责;政治和行政地位)。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民族自治机关的民族特色;自治权内容(立法权;变通执行权;财政经济自主权;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权;地方公安部队组建权;社会事业自治权;自治机关组织和工作规则设定权;民族语言文字使用优先权)。

第八章 特别行政区制度

1.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法律和行政地位:特别行政区制度是“一国两制”原则的具体实施(“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基本内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建立);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

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行政长官(地位与资格;产生与任命;责任与职权;与立法会的关系;辞职、代理与递补;行政会议;廉政公署与审计署);行政机关;立法会(地位与构成;职权;产生与任期;主席;程序;法案的提出与通过;议员权利;议员资格的消除);司法制度与司法机关(司法权;法院的设置;法官的资格与任免;法官的权利;检察院)。

第九章 审判和检察制度

1.审判机关:体系和职权(体系;基层法院和法庭的职权;中级法院的职权;高级法院的职权;主要的专门法院的职权;最高法院的职权);组织机构(最高法院的机构;地方各级法院的机构;专门法院的机构)。

2.检察机关:体系和职权(体系;职权;立案范围);组织机构和主要工作部门(最高检察院的机构;地方各级检察院的机构;专门检察院的机构;各主要工作部门)。

3.法官和检察官:法官(职责;任职资格;任免;任职回避;法官考评委员会;辞退和申诉控告);检察官(职责;任职资格;任免;任职回避;检察官考评委员会;辞退和申诉控告)

4.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方式:法院(合议制;两审终审制;审判委员会;案件审批制度);检察院(侦察;批捕;公诉;抗诉;监督;民主集中制)。

第十章 军事制度

1.武装力量的统帅权和指挥权的归属: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军事制度的核心;中央军事领导机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职责。

2.武装力量的构成: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及其编制、兵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织;驻香港特别行政区部队;驻澳门特别行政区部队。

3.军事领导指挥体制:中央军事委员会统领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委领导下的“四总部体制”及各总部职责;军种、兵种、军区等领导机关及其职责;武警部队总部和地方领导机关。

4.兵役制度: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军事训练制度。

5.国防部:性质;职责。

第十一章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位和性质;基本含义(政治基础和基本方针;基本原则)。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特点、主要职能、主要任务;组织原则;全国委员会组织和地方委员会组织及其职权。

3.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在人大和政协中参政议政;其成员被举荐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一定职务。

第十二章 干部——公务员制度

1.国家干部制度:干部的分类;干部管理的制度(党管干部原则及其模式;干部录用;干部任用制度;鉴定考核制度)。

2.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务员的概念、范围、权力和义务;公务员管理机构(综合管理机构;部门管理机构);公务员管理制度(职位分类制度;录用、任免与培训;考核、奖励与纪律;升降、交流与回避;工资、保险与福利;辞职、辞退与退休)。

第十三章 选举制度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获得、暂停行使、被剥夺;选民资格的确认(选民登记;选民名单公布;资格争议的裁决);选举人权利的保障(有关规定;秘密投票和差额选举)。2主持选举的机构及其职权。

3.代表名额分配:一般行政地方(全国人大代表;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民族自治地方;军队;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4.直接选举:含义;选区划分(选区与选民小组;选区的规模和类型);选举程序。

5.间接选举:含义;选举程序。

6.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的办法。

7.选举经费的来源与支出结构(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8.对选举违法行为的惩罚的有关规定。

第十四章 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

1.农村村民委员会制度:村民自治的内容和实质;村民委员会(性质;任务;设立办法);村民会议(性质;组成和职权);村民委员会与中共基层党组织及基层政府的关系(党支部;乡镇政府)

2.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性质;定义;居民委员会的组成、任务、机构;居民会议的组成和职权;社区的概念与社区建设。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填空考试版 篇4

44、(民族平等)是中国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其他各项政策的统帅和灵魂。

117.1998年,国务院将“推进社区建设”的职能赋予(民政部)

3、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一次提出中国未来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要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第一次使用了“一国两制”的概念。A

27.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建议的是(中共中央)。

67.按照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政策,一般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两个或三个孩子)

99.按照中国共产党“十三大”的设想,干部分类管理体制中,群众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由所在组织或单位依照各自的章程或条例进行管理)111.按照现行选举法第七条的规定,直接选举的主持者是(本级选举委员会)

22、按照现行《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由本级(选举委员会)主持。

23、按照现行《选举法》规定,间接选举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25、按照国务院组织法规定,两会制是国务院领导机构的重要工作制度。两会制是指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

74.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300人C

34.除中共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8个)

38.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56.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城市的主体是(地级市)

109.参加投票的选民不足半数,选举应(改期举行)

114.城市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

116.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民主选举)。D

18.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民定宪法

45.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的是(国家主席)。

53.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70.大陆设想并提出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是在(20世纪50年代)

96.到目前为止,政协各级地方委员会已达3000多个,共有委员(50余万人)

97.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15、地方各级人大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合议制,通过会议形式集体行使职权。

9、《代表法》规定,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P7820、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选举制度发展而来的。

49、当行政长官短期不能履行职务时,临时代理其职务的官员中,正确的代理顺序为(政务司长 财政司长 律政司长)。F

25.负责新一届的全国人大会议的准备工作的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30.凡直接选举产生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

84.法院办案的合议庭必须由人员单数组成,具体数字为(3人以上)

21、法律规定,中国公民只有年满(18)周岁,才可以成为选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9950、反对贪污、提倡廉洁,清查政府部门贪污行为主要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的任务。

G

43.国家主席、副主席连选连任不得超过(不得超过10年)

44.国家主席第二顺位补缺候选人是(全国人大委员长)。

49.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限为(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1.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不定期召开)。

5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

1、国家政体形式千变万化,纷繁复杂,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君主制和(共和制)。

27、国务院每届任期为(五年)。

30、《国库券条例》属于(自主性)行政法规。

39、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15C)级。

40、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经严格考核合格后,被调入国家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活动称为(调任)。

41、国家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平级调动被称为(转任)

42、国家行政机关对担任领导职务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有计划地调换职位任职的活动称为(转换)。

43、国家行政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或者企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的活动称为(挂职锻炼)。

5.国务院常务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

6.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的是(国务院

80.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对被拘留的人,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限一般是(拘留后三日内)

104.公务员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受到辞退的时限之一是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

105.公务员的录用试用期为(1年)

108.公民通过其代表进行选举的一种制度是(间接选举)

17、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的规定,必须是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才能向全国人大提案。P7518、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的规定,(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有权提议修改宪法。P76

3.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选举法》)H

J 83.获得法律专业学士学位的人担任法官、检察官(必须工作满一年)83.获得法律专业学士学位的人担任法官、检察官(必须工作满一年

116.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人民民主专政)。

86.军区按照所辖军事区域的大小,最基层的是(人民武装部)

101.将公务员范围扩大到整个行政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选举产生和政治任命的政务官在内的国家是(美国)

51、基本法规定,立法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不少于全体成员的(1/2)。M

58.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15个)

63.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数民族有(55个)

69.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立法权主要表现为(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77.目前检察机关实行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案标准是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81.目前检察机关实行的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立案标准是数额在(10万元以上)

8.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五级

7.目前国务院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行业协会)进行

2.目前全国大约有少数民族干部(270多万O

Q 74.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300人)

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5年)。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18岁以上)。

26.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大会主席团)提名。

1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一律由(国库开支)

4、全国人大代表的总额不超过(3000)

R

14.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1.任命特区行政长官的是(中央政府)

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S

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2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54.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所编制和汇编的本级年度总预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报财政部的时间是(下一年1月10日前)

79.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院检察员的任免,是由(省级人大常委会)

112.首次将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县级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选举的是(1979年选举法)T

41.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名单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75.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由(行政长官任命)

106.提升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基层工作经历(2年以上)

447、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公元3世纪和7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

5.特区行政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4.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的是(国家主席W

5.我国的制宪机关是(全国人大)。

11.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邦联制)

5.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政治体制)。

1.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单一制)。

28.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全国人大)

39.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专门机关解释制)

48.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55.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 五级

57.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本成形于(元代)

62.我国政府机构数量众多、规模庞大,其中地级市、行署一般有(40-50个左右)

6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域地域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3%)

78.我国法官必须具备的年龄条件是 年满23周岁

91.我国士官服现役的期限,从改为士官之日算起,至少3年,一般不超过(30年)

92.我国现行《兵役法》规定的现役军官服役的最高年龄,军职为(55岁)

10.我国宪法规定,法律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

5、我国宪法规定,如果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开全国人大会议。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需达到法定人数,全国人大会议需要有(2/3)以上的代表出席,才可以举行。

12、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每年举行(1次)次会议。

45、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了(回族)通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1.我国目前已识别的少数民族有(55个

8.我国法官必须具备的年龄条件是(23周岁

9.我国农村基层行政单位一般是(乡

X

222.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公民)。

37.宪政的前提是(民主)

8.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宪法修正案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和(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才有权提出。

7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800人)

72.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职的年龄要求是(年满四十周岁)

48、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年满40周岁,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产生。110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主权在民

24、现存革命文献中标明日期最早的行政性法规是(《闽西苏维埃政权组织法》)

37、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称为(街道办事处)。

85.县检察院认为县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应当提出抗诉时,抗诉的对象是(中级法院)

82.下列行为中,属于检察院以渎职犯罪案件立案范围的是(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案)

14、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一次会议通过的。

31、行政法规发布以后,一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以及(《人民日报》)上刊登,使行政法规能及时为社会知晓。Y

36.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的民主党派是(中国致公党)

90.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二年)

107.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1年以上的公务员应当(予以免职)

16、“一府两院”是(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简称。

4.一国两制方针最早提出是针对(台湾问题Z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成文宪法)。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五部宪法)。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 1954年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属于(授权性)行政法规。P16329、《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属于(执行性)行政法规。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到目前为止有(23)个省。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到目前为止共有(32)个省级行政单位。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国家主席

2.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

12.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6700万)。

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具备党龄(5年以上)。

35.中国最大的参政党是:(中国民主同盟)

3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五年)。

4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45周岁

65.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民族有(21个)。

66.中国少数民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有(苗、瑶等民族)。

88.中国的人民武装力量的根本归属权属于(中国人民)

100.中国共产党管理全国干部的核心是(干部任免权)

102. 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中,体现工资待遇的是(职级)

7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是审判(副军职以上)人员犯罪的法院。

9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的议案,应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

26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务院

32、中国的省建制起源于(C元朝)。

35、中国城市的规模,一般以辖区内非农业人口达数量为标准,(100万)以上的为特大城市。36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称为(区公所

5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首要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6、中国现有(8)个民主党派。)

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25周岁

3.中国的中央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五年

103中国公务员的主要任用方式是选任和(委任

7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是审判(正师职以上)人员犯罪的法院。

87. 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委员可(连选连任)

93.中共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

19.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全国人大)。

23.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6.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国家主席)。

5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人选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68. 在民族自治地方,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

8、在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在全国人大补选之前,由(全国人大委员长)暂时代理国家主席职位。

118.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居民委员会)

29.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是(县级以上代表

40.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59.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最早设立的则是(内蒙古自治区)。

60.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四川)

61.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县最多的省是(云南)

89.驻澳门特别行政区部队的构成主要是(陆军部队)

94.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一般(每年举行一次)

98.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的组成单位有34个)

115.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应当由(职工直接选举)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重点第一章 篇5

考情分析

本章是全书四章中最重要的一章,平均分值达到40分,有的年份简答题和案例题均与第一章有关甚至超过50分。因此考生应给与足够的关注。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1.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通常简称会计法规。

【例题•多选题】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制度的是()。

A.会计法律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部门规章

D.单位制定的内部监督制度

[答案]ABC

2.会计关系,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例题•单选题】会计关系是()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A.财政部门和管理人员

B.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C.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D.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

[答案]C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几乎年年都有考题)

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会计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即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一)会计法律—《会计法》

1.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1999年l0月3 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2.立法目的: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例题•判断题】国务院发布的《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法律地位低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答案]√

(二)会计行政法规

1.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会计行政法规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

【例题•单选题】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其中由国务院制定的是()。

A.会计法律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规章

D.会计法

[答案]B

【例题•判断题】会计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答案]错

2.《总会计师条例》

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总会计师是单位领导成员,协助单位负责人工作,直接对单位负责人负责。

担任总会计师要求:取得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后,主管一个单位或单位内部一个重 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

【例题•单选题】总会计师应由具有()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

A.高级会计师

B.注册会计师

C.会计师

D.助理会计师

[答案]C

3.《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半、季度和月度财务报告。

、半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注。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1.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会计部门规章

教材上部门规章只谈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补充两个: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部门规章由财政部制定,并由财政部部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3.规范性文件

三大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

2006年2月15日公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四)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会计法规,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同宪法和会计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发布的地方性会计规范性文件,也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重庆市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重庆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标准》

本节考点回顾:

1.会计法律制度的四个层次;

2.每一层次分别由什么部门制定;

3.每个层次包括对应的法规;

4.反过来,《×××》属于哪个层次 第二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本节概述

解释了会计的娘家是谁、会计的家规、会计的门槛、会计的管理问题

《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比如会计证的考试继续教育都是由本地区的财政部门管理。

【例题•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行使会计工作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是()。

A.财政部门

B.税务部门

C.审计部门

D.金融部门

[答案]A

[解析]审计、税务金融等主管部门虽然在履行职责中也涉及会计工作,但由于受行业、业务范围限制,这些部门所设计的会计单位没有财政部门广泛。

【例题•单选题】()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A.市级

B.县级

C.省级

D.区级

[答案]B

二、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1.《会计法》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

国务院其他部门没有权利制定统一的会计制度,但不排除联合制定会计制度中的有关制度。

【例题•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负责制定并公布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部门是()。(2008)

A.国务院审计部门

B.国务院金融部门

C.国务院财政部门

D.国务院税务部门

[答案]C

2.对有特殊要求的行业、系统,《会计法》允许其制定实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应按规定报批或备案。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三、会计人员的管理

1.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例题•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证书是()。

A.经济师资格证书

B.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C.高中以上毕业证书

D.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答案]B

2.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例题•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的法定条件是()。

A.具备会计员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二年的经历

B.具备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二年的经历

C.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的经历

D.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且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的经历

[答案]C

3.《会计法》明确规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由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担任。

4.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管理以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多选)

四、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

1.《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判断、综合)

2.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单位一把手,老大)

【例题•判断题】单位负责人是单位法定代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单位负责人。

[答案]×

[解析]这是个大于等于的问题,单位负责人的范围大,法定代表人范围小。

【例题•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应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真实性、完整性承担第一责任的是()。

A.单位总会计师

B.单位负责人

C.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

D.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

[答案]B

3.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包括7个方面:会计核算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会计组织制度、原始记录管理与岗位交接制度。(大略了解,这部分属于重庆从业特有的内容)

【例题•单选题】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一要根据本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二是符合()的要求。

A.一人一岗

B.内部牵制制度

C.一人多岗

D.会计电算化技术

[答案] B

4.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账目核算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表相符。

【例题•判断题】甲企业张会计休产假,由出纳李某代为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符合企业一人多岗,能者多劳的做法。()

[答案]×

第三节 会计核算

第一章是全书的重点,第三节是第一章的重点。

本节概述: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会计核算的规定。

3.财产清查。

4.会计档案保管。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简答题)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了8项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客观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有用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为评价或者预测。

3.明晰性(可理解性)

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清晰明了。

4.可比性。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售后回购。

形式:没有所有权

(配手写)

【举例•融资租赁】一家航空公司,需要一架飞机,但一架飞机价格昂贵,其无力承担。现有C企业要出售一架这样的飞机,B企业购进了该飞机,融资租赁给需要该飞机的航空公司。这样三家同时得利:航空公司无力购买,但依然可以使用飞机;C企业将飞机出售,得到相应价款;B企业购进飞机进行出租,取得租金。

B公司对外出租一架飞机,这架飞机是由C公司委托B公司进行销售的。

6.重要性。

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对于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判断)

(1)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

(2)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处理。(判断)

7.谨慎性(稳健性)

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判断)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8.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例题•判断题】单位在会计核算时,应严格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而不需要考虑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

[答案]×

【例题•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会计核算依据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根据将要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B.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C.根据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核算

D.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答案]BD

【例题•多选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A.可靠性

B.权责发生制

C.相关性

D.实质重于形式

[答案]ACD

二、《会计法》关于会计核算的规定

《会计法》关于会计核算的规定,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要求;三个统一规定;四个基本环节;五个严厉禁止。

(一)一个中心----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简单)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伪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者资金往来为前提,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的行为;

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采取涂改、挖补以及其他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真实内容的行为。

(二)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依法设账;二是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

1.依法设账的基本要求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2.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P31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三)三个统一规定

1.关于会计的规定

《会计法》规定,会计自公历l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会计期间分为:月度、季度、半、。

我国的会计所以采用公历制。

【例题•单选题】《会计法》规定,我国会计自()。

A.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B.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C.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D.公历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

[答案]A

【例题•判断题】我国的会计之所以采用公历制度,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计划、统计、税务等保持一致。()

[答案]√

2.关于记账本位币的规定

《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例题•单选题】我国境内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A.填制的记账凭证

B.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

C.取得的原始凭证

D.登记的账簿

[答案]B

【例题•判断题】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的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并以选定的外币编报单位财务会计报告。()

[答案]×

3.关于会计记录文字的规定

(1)《会计法》规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根据这一规定,在我国境内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会计记录文字都必须使用中文。

(2)《会计法》规定,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经济组织的会计记录,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使用中文是强制性的,使用其他通用文字是备选性的。即同时使用,但使用中文是前提。不能理解为可以使用中文,也可以使用其他通用文字。

【例题•单选题】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记录使用的文字符合规定的是()。

A.只能使用中文,不能使用其他文字

B.只能使用外文

C.在中文和外文中选一种

D.使用中文,同时可以选一种外文

[答案]D

【例题•简答题】某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企业,以该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发生在该少数民族自制地区为由,以少数民族文字作为会计记录的唯一文字,并且向相关部门报送的会计报表也采用少数民族文字。请问该企业的做法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答案]不合法。根据我国相关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我国境内所有单位的会计记录文字都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可以在使用中文的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四)四个基本环节

《会计法》关于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环节是:填制和取得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原始凭证

(外部)

(内部)

记账凭证

流程

配图

1.原始凭证的基本规定

原始凭证是会计凭证的一种,它是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时由经办人员直接取得或者填制、用以表明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或其完成情况、明确有关经济责任的一种原始凭据。

原始凭证的种类:既有来自单位外部的,也有单位自制的;既有国家统一印制的具有

固定格式的发票,也有由发生经济业务事项双方认可并自行填制的凭据等。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凭证的是()。

A.结算凭证

B.记账凭证

C.领料单

D.入库单

[答案]B

(1)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取得

及时填制和取得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

《会计法》规定,办理经济业务事项的单位和人员,都必须填制和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

(2)原始凭证审核

①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审核原始凭证,这是法定职责;

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要求记忆)③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例题•判断题】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

[答案]√

【例题•判断题】会计人员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有权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答案]√

(3)原始凭证错误的更正(年年出题,主观题客观题均有可能)

①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

②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工作必须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进行,并在更正处加盖单位印章;

③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④原始凭证开具单位应当依法开具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对于填制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法律义务,不得拒绝。

【例题•单选题】下列对外来原始凭证错误更正的做法中,不违背《会计法》的是()。

A.外来原始凭证记载内容有错误的,由原出具凭证的单位重开

B.外来原始凭证金额错误的,由原出具凭证的单位划线更正并加盖单位公章

C.外来原始凭证中,接受凭证单位名称错误的,接受凭证单位可自行更正并加盖单位公章

D.外来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接受凭证单位可按正确的金额改正并加盖单位公 章

[答案]A

【例题•判断题】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答案]√

【例题•单选题】原始凭证出现金额错误,应由()

A.经办人更正

B.会计人员更正

C.原开具单位更正

D.原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答案]D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对外来发票出现错误金额的处理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的是()。

A.退回原出具单位,并由原出具单位重新开发票

B.退回原出具单位,并由原出具单位划线更正并加盖公章

C.接受单位直接更正,并要求原出具单位说明情况同时加盖单位公章

D.接受单位直接更正,并说明情况同时加盖单位公章

[答案]A

2.记账凭证的基本规定(选择题)

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

是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内容向会计账簿传递的重要中间环节。

《会计法》对编制记账凭证的程序和要求做出了规定,强调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记账凭证编制必须以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为依据;二是作为记账凭证编制依据的必须是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

【例题•单选题】《会计法》要求,作为记账凭证编制依据的必须是()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

A.经办人签字

B.领导认可

C.金额无误

D.经过审核无误

[答案]D

根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是指()。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销货凭证

D.购货凭证

[答案]B

3.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会计账簿,是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对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分类地记录和核算的薄记。

(1)会计账簿的种类(多选题)

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其他辅助性账簿。

总账,总账一般使用订本账。

明细账,明细账一般采用活页账。

日记账,包括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般采用订本账。

其他辅助账簿(备查类账簿),在实际会计实务中,主要包括各种租借设备、物资的辅助登记或有关应收、应付款项的备查簿,担保、抵押备查簿等。

(2)会计账簿的登记要求

1.根据经过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2.会计账簿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会计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或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更正,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等等。

(3)禁止账外设账。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私设账外账。

(4)及时进行账目核对(简答题)

账目核对(对账),要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表相符。

(1)账实相符。是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实有数核对相符。

(2)账证相符。是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有关内容核对相符。

(3)账账相符。是会计账簿之间对应记录核对相符。

(4)账表相符。是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有关内容核对相符。

【例题•多选题】各单位要依法设置以下账簿()

A.总账和日记账

B.担保备查簿

C.明细账

D.应收款项备查簿

[答案]ABCD

【例题•多选题】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的有()。

A.总账

B.明细账

C.日记账

D.辅助账簿

[答案]ABCD

【例题•简答题】简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表相符各自的含义。

[答案]根据规定,账目核对要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表相符。

(1)账实相符。是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实有数核对相符。

(2)账证相符。是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有关内容核对相符。

(3)账账相符。是会计账簿之间对应记录核对相符。

(4)账表相符。是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有关内容核对相符。

4.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和其他单位向有关各方面及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其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1)构成(多选)

根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组成部分的有()。

A.会计报表

B.财务计划

C.会计报表附注

D.财务情况说明书

[答案]ACD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组成部分的有()。

A.会计凭证

B.会计报表

C.会计报表附注

D.财务情况说明书

[答案]BCD

【例题•多选题】根据《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会计报告组成部分的有()。

A.会计报表

B.会计报表附注

C.财务情况说明书

D.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答案]ABC

(2)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包括编制依据、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等。

①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依据——必须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

②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应当符合法定要求。

③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

【例题•判断题】公司、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报表使用者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分别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答案]×

(3)财务会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审计

《会计法》规定,凡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应当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单位,在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需将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随同财务会计报告一并提供。

(4)财务会计报告的签章程序和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主体(综合)

《会计法》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例题•单选题】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章的做法中,符合规定的是()。

A.签名

B.盖章

C.签名或盖章

D.签名并盖章

[答案]D

【例题•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应当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的有()。

A.单位负责人

B.总会计师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出纳人员

[答案]ABC

【例题•综合题】甲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增利润等问题,董事长张某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张某不服,他说:“我没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章,这事我不清楚,我不承担责任。我已经全权委托给了公司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总经理李某,应当由他来承担责任。”请思考:

(1)张某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哪些人员签名并盖章。

[答案]

(1)张某的说法不正确。因为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单位负责人是单位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主体。

(2)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必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5)财务会计报告的有关披露项目(重庆教材特有)

主要包括两项:一是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二是或有事项。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五)5个严厉禁止(整体、收入、成本、分配、其他)

1.禁止歪曲公司、企业的财务状况。

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投资者对其资产规模结构、负债、所有者权益规模进行分析

2.禁止操纵收入确认

(1)确认时点。

(2)确认金额。

3.禁止随意变更费用、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1)将费用→资产,费用低估、资产高估;

(2)将资产→费用,费用高估、资产低估;

(3)随意变更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分步法、分批法;费用分 配法: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

4.禁止随意改变利润的计算和分配方法

禁止超额分配

5.禁止有违反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行为

(六)财产清查(客观题判断、多选)

1.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并对账实不符等问题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2.财产清查制度,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部分地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实的一种制度。

3.《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财产清查对象的有()。

A.财产物资

B.库存现金

C.银行存款

D.债权债务

[答案]ABCD

【例题•判断题】财产清查制度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实的一种制度。()

[答案]√

三、会计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是指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

(一)会计档案的范围和种类(客观题)

一般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会计资料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具体包括:

①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

②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账、辅助账簿;

③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财务及相关文字分析材料等;

④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注意:财务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文书档案。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档案的有()。

A.会计凭证

B.总账

C.日记账

D.会计报表

[答案]ABCD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A.会计凭证

B.会计账簿

C.财务会计报告

D.单位营业执照

[答案]D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财务会计报告

D.工作计划

[答案]D

(二)会计档案的归档和移交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部门保管一年。保管期满一年 后,原则上应由会计部门编制清册,使会计资料档案全部入档。会计机构保管会计档案的专职人员不得由单位出纳人员担任。

会计档案原件原则上不得借出,以确保单位档案的安全和完整。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在不拆散原卷册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原件,但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客观、综合)

【例题•综合题】A公司2007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和事项:

5月,B企业人员到A公司要求调阅A公司有关会计档案资料。会计科长李某考虑到B企业是A公司的长期供货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遂让会计科人员予以配合,并经会计科长李某签字同意后,将A公司部分会计档案资料借出。

要求: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公司对外提供查阅和借出会计档案资料的做法是否符合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不符合规定。单位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原件。

(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客观题)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l5年和25年5种。

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第一天算起。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4)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5)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例题•单选题】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的保管期限是()。

A.3年

B.5年

C.15年

D.永久

[答案]D

【例题•单选题】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会计档案的最长期限是()。

A.5年

B.10年

C.15年

D.25年

[答案]D

【例题•判断题】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答案]√

(四)会计档案的销毁(综合题)

销毁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1)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应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提出销毁意见,会同会计机构共同审查和鉴定,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2)专人负责监销。应当由单位的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

(3)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后方可按规定的程序销毁。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档案的表述中,符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有()。

A.单位会计档案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对外提供查询

B.单位会计档案销毁须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C.保管期满但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

D.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答案]BCD

【例题•综合题】A公司2007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和事项:

11月,公司档案科会同会计科清理会计档案,编制了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经公司总会计师批准,将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全部销毁。事后查明,在销毁的该批会计档案中,有若干张系保管期满但尚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

要求: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公司销毁会计档案的做法是否符合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不符合规定。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应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提出销毁意见,会同会计机构共同鉴定,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后方可按规定的程序销毁。

第四节 会计监督

本节框架:

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法》确立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和以政府财政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监督。(客观题年年考)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监督体系组成部分的有()。

A.社会舆论监督

B.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C.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会计工作社会监督

D.以政府财政部门为主体的会计工作政府监督

『正确答案』BCD

【例题•多选题】会计监督体系包括()。

A.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B.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

C.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D.新闻媒体监督

『正确答案』ABC

【例题•判断题】目前我国实行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中,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

『正确答案』×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概念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为了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有关管理制度,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本质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判断题)

(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实施,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客观题)

【例题•判断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

『正确答案』√

(三)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客观题)

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应当明确其决策和执行程序,并体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要求。

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例题•判断题】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或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可以相互兼任。()

『正确答案』×

【例题•判断题】记账人员与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正确答案』√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基本要求的表述中,符合规定的有()。

A.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B.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应当明确其决策和执行程序,并体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要求

C.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D.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正确答案』ABCD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规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求的有()。

A.记账人员与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B.重大对外投资与执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C.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D.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单位负责人

『正确答案』ABC

(四)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如:授权批准、业务员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

(2)授权批准控制。

(3)会计系统控制。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4)预算控制。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5)财产保全控制。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

(6)风险控制。

(7)内部报告控制。

(8)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例题•多选题】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内部控制措施主要有()等。

A.财产保全控制

B.授权审批控制

C.预算控制

D.风险控制

『正确答案』ABCD

(五)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职权

1.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客观题)

(1)有权拒绝通过作弊手段制造出来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2)对于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而没有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有权予以纠正。

(3)拒绝来自任何方面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和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任何要求。

(4)在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的时候,发现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发现记载不准备、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予以更正、补充。

(5)拒绝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将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不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发现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的“小金库”或者账外经营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

(6)发现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不符;发现会计账簿的记录与本单位的实物、款项的实有数不符,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不符,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不符,要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纠正,或者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处理。

(7)在编制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时候,对于非法干预产生的问题有权予以纠正或制止。

四种情况:

①需要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没有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变更,或变更后不在会计报告中说明变更原因、情况及影响。

②应当在财务报告中说明的事项没有说明。

③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编制依据不相一致的财务报告。

④财务报告应当经过注会审计,而没有审计,或没有将审计报告随同财务会计报告一并提供,或所提供的报告时虚假的。

(8)有权制止来自任何方面隐匿或违反规定销毁会计资料的要求和行为。

【例题•判断题】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2008)

『正确答案』√

2.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监督、保证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的真实、完整。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做出处理。

【例题•单选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可通过()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进行。(2001)

A.单位内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B.单位内部纪检人员

C.单位负责人

D.上级单位领导

『正确答案』A

【例题•案例题】某公司2005年6月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其部分内容如下:(1)为提高工作效率,公司的重大资产处置、对外投资和资金调度等事宜统一由总经理审批;(2)为方便与供货方的合作,公司划拔给采购部门专项资金,由采购部门自行与供货商结算货款。请分析以上规定有无不当之处,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该规定违反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违反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公司的重大资产处置、对外投资和资金调度等事宜统一由总经理审批,没有体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根据《会计法》的规定,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应当明确其决策和执行程序,并体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要求。公司划拨给采购部门专项资金,由采购部门自行与供货商结算货款,违反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

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各单位和单位中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以及对发现的违法会计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是一种外部监督。

(一)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的主体(常规考点)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财政部门是《会计法》的执法主体,是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实施主体。

2.除财政部门外,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可以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例如《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务机关有权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

(沙坪坝县,睡觉都不能忘)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范畴有()。(2007)

A.财政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

B.人民银行对有关金融单位相关会计账簿的监督

C.证券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有关会计资料实施检查

D.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记账凭证的检查

『正确答案』ABCD

(二)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对象和范围

1.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对象是各单位的会计行为,并对发现的有违法会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违法会计行为,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

2.监督检查的范围和内容(简答题)

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四条)

(1)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两个基本要求的内容)

具体包括:是否依法设账;所设的账簿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账外账等。

(2)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一个中心)

(3)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①内容上(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②记账内容上,(三个统一规定,四个基本环节)③会计处理上(五个禁止)

(4)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上述4点属于核算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要求,三个统一规定,四个基本环节,五个不允许的概括。(配手写)

此外,国务院财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财政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

【例题•判断题】国务院财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有权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正确答案』√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内容有()。

A.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B.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C.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D.是否按照税法的规定按时足额纳税

『正确答案』ABC

【例题•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内容有()。

A.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B.是否按时进行纳税申报

C.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D.是否按照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正确答案』AD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客观题)

(一)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主体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此外,单位和个人检举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也属于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畴。

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主体。

【例题•判断题】单位和个人检举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属 于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畴。()

『正确答案』√

(二)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是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

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两方面:

(1)审计业务,具体包括:审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2)承办会计咨询、服务业务,主要包括:设计会计制度,担任会计顾问,提供会计、管理咨询;代理纳税申报,提供税务咨询;代理、申请工商登记,拟订合同、章程和其他业务文件;办理投资评价、资产评估和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有关业务;培训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人员;其他会计咨询、服务。

(三)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相关问题

(1)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单位应当如实地提供相关的会计资料。

(2)不得干扰注册会计师独立开展审计业务。

(3)财政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例题•多选题】下列表述中,符合《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有()。(2008)

A.注册会计师是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

B.委托单位应当如实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相关的会计资料

C.任何人不得干扰注册会计师独立开展审计业务

D.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有权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正确答案』ABCD 四、三种会计监督的比较

内部会计监督与政府监督、社会监督的区别:

监督的主体不同;监督的性质不同;监督的时间不同;监督的内容不同。

主体 性质 时间 内容

内部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自我约束 日常(事前、事中、事后)职能

政府 财政部门 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事后 审查是否合法

上一篇:语文八年级期末复习下一篇:大学生举办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