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期中)政治(理)试卷.doc

2024-04-22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期中)政治(理)试卷.doc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期中)政治(理)试卷.doc 篇1

时量:6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阅读书籍.欣赏作品.观看影视等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表明

A.参与文化活动就能提高人的文化修养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月球

B.黄河壶口瀑布

C.长城

D.泰山自然风光 3.以下对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反映 B.政治是基础,文化是政治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文化和政治的反映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文化和经济的反映

4.接受馈赠的礼物时,中国人会表示感谢,但一般不会立即打开,西方人则会立即打开并表达谢意。这表明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C.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是有形的.具有强制性

③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据人民网报道:在目前的娱乐报道中,流行着“宁可犯错,不可错过”的现象。对这种现象,正确的认识是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自由是法定的权利,媒体受众不应该说三道四 ②这是某些媒体为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 ③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所导致的现象

④传媒及其从业人员要有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从文化自身发展角度讲,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是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思想运动 ④社会制度的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下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它必然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B.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C.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是一成不变的 D.传统文化应该全部被继承和发扬

9.我国古代木兰从军的故事无数次让国人感动,如今,它借助交响乐和情景歌剧的艺术形式走向世界,无数次地感动世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①不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是相同的 ②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交流能够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

A.传承文化典籍

B.社会实践

C.改变思维方式

D.学术探讨

11.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虽然获得了迅猛发展,但缺乏自主品牌。部分娱乐节目收视率较高,但大多是购买别国版权制作的。这启示我们

A.要立足实践,加强文化创新

B.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 C.要全面开放文化的所有领域

D.应该由政府主导和决定文化市场的方向 12.吴越文化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这说明

A.区域文化是在相互借鉴中形成的B.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C.民族文化具有地域特征

D.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13.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网络文化 C.资本主义文化

D.外来文化

14.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我国各民族文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B.民族文化只能得到本民族的认同

C.民族文化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D.各民族先进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1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关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不正确的是

A.能够彻底同化其他民族文化

B.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C.能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D.能够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16.“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体现了我国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的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

17.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如果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说明

A.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B.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C.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唯一动力 D.弘扬民族精神必能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8.清朝初期,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远离故土140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这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19.爱国主义贯穿了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下列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A.新时期爱国主义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为主题 B.爱国主义是抽象的,只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C.爱国主义只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才表现出来 D.爱国主义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20.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是因为

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腐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③我国始终坚持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了不良思想和现象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发展迅速,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机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为此,我们应该

①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②阻止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③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

④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就是要发展

①多种类型.风格多样的文化 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能带来任何消遣娱乐的文化 ④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4.“小康社会”是在活用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既包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融汇了丰富的时代色彩。党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A.对我国传统社会理想的回归

B.对我国传统思想的摒弃

C.对我国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对西方人文思想的借鉴

25. 随着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C.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D.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消弱民族的凝聚力

26.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27.20多年来,注重个人拼搏.竞争发展,成为以人为主体的广东文化的内涵。而在新的转型期,注重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应成为广东探索粤文化和文化创新的要义。这说明了

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创新必须借鉴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28.据报道,目前我国科学论文.发明专利等重要指标都处于历史单上最好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占世界GDP总量92%的49个主要国家中,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能力位居第28位,尚未成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大国。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A.实现文化创新要以外来文化为主 B.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准

C.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29.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

30.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关于中华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B.文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D.中华文化是唯一没有受到外域文化影响的国粹

31.腐朽文化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对待腐朽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A.用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教育

B.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C.改造.剔除腐朽文化

D.提高辨别腐朽文化的能力 32.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是

A.“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B.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C.宋元明代,特别是宋明理学的产生

D.隋唐的建立,特别是此时对外来文化加以吸收,文化开放氛围浓郁

33.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总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精神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A.民族性

B.时代性

C.先进性

D.包容性

34.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35.今天的文化生活,“喜”与“忧”交织在一起,出现“忧”的原因是

A.文化市场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2015-2016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理科政治段考答卷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1.《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道德经》所蕴涵的理念与主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6分)

2.2015年8月7日,100位在广东省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受省委书记之邀,走进省委小礼堂,与省领导一起观看反映珠三角外来工生活的电影《所有梦想都开花》。该影片讲述了几位外来工在广东艰辛创业的故事,她们勇敢战胜了事业挫折.情感困扰和疾病威胁,执着追求并实现了人生梦想。90分钟里,大家心生共鸣,时而掌声热烈,时而哄堂大笑,时而陷入沉思。你认为上述影片会对在广东省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有何影响?(14分)

一.选择题答案

1.B 2.C 3.C 4.D 5.C 6.D 7.C 8.B 9.D 10.B 11.A 12.D 13.A 14.B 15.A 16.D 17.A 18.A 19.A 20.B 21.C 22.B 23.D 24.C 25.D 26.D 27.B 28.C 29.C 30.D 31.B 32.D 33.D 34.A 35.D 二.主观题答案 1.答案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3分)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也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分)《道德经》的内容也要紧随时代,增加新的时代内涵。(2分)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3分)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分)《道德经》中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我们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2分)2.答案

上一篇:院感控制制度和措施下一篇:《秋姑娘的信》公开课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