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全国卷二英语作文预测

2024-04-16

2022年高考全国卷二英语作文预测(精选8篇)

2022年高考全国卷二英语作文预测 篇1

When I was very small, I like to read the books withpictures, because I did not know the words.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喜欢看那些有图片的书,因为我还不认识字。

One day, I saw the interesting pictures in the book, Isaw the turtle and the rabbit, but I did not knowwhat it said, so I asked my mom.

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有趣的图片,我看到了乌龟和兔子,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讲的是什么,因此我问妈妈。

She told me that the turtle and the rabbit were racing, I said there was no doubt that therabbit would win, but my mom smiled and said the turtle won at last because the rabbit was soconfident and slept for a while and missed the time.

她告诉我乌龟和兔子正在比赛,我说肯定是兔子赢,但是妈妈笑笑,说乌龟最后赢了,因为兔子那么自信,睡了一会,错过了时间。

I was shocked, I learned that lagging behind doesn’t mean lose, if we insist, we will have thechance to win.

我很震惊,我学到了落后并不意味着输,如果我们坚持,就有机会取得胜利。

2022年高考全国卷二英语作文预测 篇2

spare time(业余时间), interest(兴趣), hobby(爱好), appetite(嗜好), taste(口味), read novels(读小说), play football/basketball(踢足球/打篮球), surf the internet(上网), chat online(在线聊天), play games(玩游戏), collect stamps(集邮), make e-friends(交网友), enjoy popular music(喜欢流行音乐), 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 develop an interest in(在……方面发展兴趣), be fond of(喜欢……), be keen on(喜欢……), have love for(喜爱……), have a taste in(对……有兴趣) 等。

话题二:劳动与劳动观念

work(工作), be at work(在工作), work hard(努力工作), produce(生产), worker(工人), labor force(劳动力), voluntary labor(义务劳动), serve the people(为人民服务), 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 physical labor(体力劳动), mental labor(脑力劳动), labor viewpoint(劳动观念), Labor Day(劳动节), workday(工作日), means of labor(劳动方式), honorable(光荣的), be devoted to(奉献于), value(价值), earn money(赚钱), personal interests(个人利益)等。

话题三:创建和谐社会

harmonious(和谐的), friendly(友好的), civilized(文明的), honest(真诚的), credible (诚信的), be public-spirited(有公德心的), balanced(平衡的), be in order(有序的), peaceful(和平的), live in harmony(生活和谐),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等, help each other(互助), care for each other(互相关心), have deep love for (热爱), be concerned with (关心), build(创建), cherish(珍惜), take an active part in(积极参与), pay attention to social moral(讲究社会公德), protect the environment(保护环境), save energy(节省能源)等。

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can be achieved by hard wok……可以通过劳动获得。It is difficult to find work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在当前形势下,很难找到工作。It is honorable to………是光荣的。If everyone…for others and the society, our world will be…如果每个人为他人和社会做……, 我们这个世界将会……。Everyone should…and devotes himself to building our motherland into a strong country.每个人应该……,为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话题四:招聘与求职

employ(雇佣), look for(寻找), take in(吸纳), full-time(全职的), part-time(兼职的), well-paid(薪水高的), be paid by the hour(按小时发工资), requirement(要求), résumé(个人履历), schooling(受教育情况), subjects(课程), working experience(工作经历), qualification(合格证明), transcript(成绩单), health(健康状况), present address(现在通讯地址)等, apply for(申请……), graduate from(毕业于), major in(以……为专业), degree(学位), scholarship(奖学金), good grades(良好的成绩), favorite(最喜欢的), be skilled in(在……方面熟练), be good at(擅长……), experienced(有经验的), confident(自信的), English and computer ability(英语和计算机能力), healthy(健康的)等。

话题五:中学生的健康问题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身体与精神状态), un/healthy(不健康/健康的), overweight/fat(肥胖的), thin(瘦的), near/short-sighted(近视的), mentally unhealthy(精神不健全的), normal(正常的), abnormal(不正常的), energetic(精力旺盛的), unhealthy eating habit(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eat much junk food (吃太多的垃圾食品)等,stay/keep healthy/fit(保持健康), build up ones body/improve ones health(强身健体), enough sleep(充足的睡眠), take regular exercise(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proper diet(合理的饮食), good living habits(良好的生活习惯), lose weight(减肥), remove heavy burdens(减轻负担), be good for/do good to(对……有益处), nutrition(营养), go on diet(节食), form a… eating habit(养成一个……的饮食习惯) breathe in as much fresh air(多呼吸新鲜空气)等。

话题六:环境保护

pollute(污染), Waste is scattering here and there.(到处撒满了废弃物。),protect the environment(保护环境), send out smoke and poisonous gases into the air(散发出烟和有毒气体), cut down trees(砍伐树木), pour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s(把废水注入河流), It is a shame to throw rubbish around. (乱扔垃圾是可耻的), form good habits to protect the surroundings(养成良好的习惯来保护环境),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protect rare animals(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稀有动物), take good care of our forests(关心我们的森林), plant more tree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多植树来改善环境), The terrible pollution have done great harm to us as well as to the surroundings. (可怕的污染已经给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话题七:校园文明与安全问题

school rules and regulations(学校规章制度), obey(遵守), observe(遵守), keep/observe discipline(遵守纪律), behave well(表现良好), be neatly dressed(穿戴整洁), respect ones teachers and parents(尊敬师长), be on time(准时),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保持环境干净), civilized(文明的), break the rules(违反规章制度), spit(吐痰), throw rubbish everywhere(乱扔垃圾), cheat in the exam(考试作弊), get in line (插队), fight with sb.(与……打架), punish sb. for (因……处罚某人)等。The students are told not to break any of the rules of the school. 学校要求学生不要违反任何规章制度。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学校期望学生……。It must be made clear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学生应该……。…is of no good to a friendl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对创建友好和谐的社会是毫无益处的。It is honorable to obey the principles and rules of our school.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光荣的。It is worthy of praise to………是值得表扬的。It is shameful to………是可耻的。What we should do is that… 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

话题八:友谊

get to know sb.(认识某人), know sb. really well(熟知某人), make friends with sb.(和某人交朋友), a strong personality (一个很强的个性), personal matters(隐私), friendship(友谊), friendly(友好的),a close friend(一个亲密的朋友), trust each other (相互信任), precious(珍贵的), worthy(有价值的), understanding(通情达理的), share …with sb.(与……分享……), be loyal to(对……忠诚), keep in touch with sb. (与……保持联系), keep company with sb.(和……结交), stay best friends with sb.(和……保持很好的友谊)等。在描述此话题时常用的句型有:

1. Friends give us…朋友给予我们……。

2. A good friend is someone you can…

一位好朋友就是一个我们能够…的人。

3. The first time I met…, he was…

当我第一次遇到……的时候,他……。

4. Friendship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友谊在……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5. You can…to be a good friend.

你可以……来成为别人的好朋友。

6. We can turn to…when we feel down.

当我们心情糟糕时,可以求助于……

7. …makes a good friend. ……成就好朋友。

8.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知。

9. …is one of the things people value most in a friend.

……是人们在朋友身上最重视的东西。

10. …have a friend of…years with sb.

2022年高考全国卷二英语作文预测 篇3

结合历年高考分数线,2022年高考分数线大致预估:文科应该会在550分左右,个别省份可能会在500分左右,理科应该会在500分左右,个别省份可能会在480分左右。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很多大学官网上都有招生简章,有些大学有特殊专业录取要求,甚至有“志愿清”等政策,填报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大学校名基本上都是“地域+学科性质+学校”组合的,而随着近几年高校改名风的狂热,常常给考生带来两大常见错误:

其一:学校弄错,很多学校名称相似,报考时候一定要注意,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等等。

其二:地方弄错,很多学生常常以为前面带着“中国”两个字的学校在北京,挂着省名的大学在省会,其实不是,比如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四川文理学院在达州,湖南科技学院在永州等等,千万不要一心想去某些城市,不料跑到都没听过的地方去。

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高校时,往往会参考高校历年就业率,按照就业率高低选择学校,千万别相信什么就业率一说,每年高校毕业基本上都是要求学生必须填写就业协议,学校根据就业协议来统计就业率,而就业协议有很多同学就当时并未就业,所以千万不要参考就业率,没参照意义。

2022适合文科生的一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898年公立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05年公立综合教育部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位于湖北武汉,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是“111计划”、“珠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重点建设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武汉大学办学源头可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9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893年公立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学校设有7个学部,36个学院(系)。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9月,我校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居全国高校第二;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897年公立综合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37年公立综合教育部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02年公立综合教育部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八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24年公立综合教育部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于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46年公立综合教育部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8公立综合教育部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最。其主体是19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01年公立综合教育部

20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排名专业名称专业推荐指数
1行政管理5.0(9人)
2飞行器适航技术5.0(6人)
3外国语言文学类5.0(5人)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9(42人)
5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4.9(36人)
6电子信息类4.9(15人)
7交通运输4.9(15人)
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9(11人)
9遥感科学与技术4.9(8人)
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8(257人)

2022年陕西高考预测作文 篇4

当我们作为婴儿从母亲的肚子里出来时,我们的人生便已经开始了。这一段漫长的人生,没有人可以知道未来的终点,但是人生的起点我们都经历过。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当我们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上,看着远处的道路,也许会觉得很累,觉得很心酸。但是我们大可不必去担忧,也许以自己如今的能力的确没有资格前进,可是人是会成长的,没有任何人会原地踏步,走着走着我们就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了。回首过去的点点滴滴,很多的记忆也都变得不复存在了,然而我们却依旧可以怀念着过去,这是我们独特的一份记忆。过去了的得失,过去了的哭笑,都已经变为了往日的浮云,早就不在了。与其我们还耿耿于怀,不如把自己的眼光放长远些,这样也就不算退步。我相信明日的太阳会更加明亮,也相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加美好。

每一个崭新的起点,总是意味着很多冒险。创造,就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起点,有新困难,也有新 篇章、新境界。站在人生的起点上,看着每一段走过的日子,都会觉得很有成就感。那些从新的起点走过的人,无疑都是勇敢的,因为他们有勇气去迈出自己的第一部。人类历史上的进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不过这些起点已经有人去做过了,所以他们在历史的路上留在了痕迹。那些历史名人,难道仅仅只是一个名声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曾站在一个世界的新起点上迈出了自己沉重的一步,也许如今的生活也都是因为他们才出现的,所以我们要感谢那些迈出第一部的人们,他们是勇敢的。

如果把一个新的起点比作一颗小小的种子的话,那么这个种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我们此刻经历的。多少的日夜,这颗种子会经受多少的风雨,多少的磨难,但是它依旧还是要努力地长着,不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多走走,多看看,也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在自己小小的脚印。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篇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商人声称,自己设计了一座精妙绝伦的迷宫,凡闯过迷宫的人,就可以获得万元奖金。于是闯迷宫的人蜂拥而至,但无一例外地被困其中,最后只好无奈地放弃,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运气不济的抱怨和沮丧。

一天,来了一位工程师,他不是为了奖金而来,只是为了揭开迷宫的秘密。他经过反复观察和测量,绘制出一份地图,最后宣布了一个惊人的结果,这座迷宫的入口其实就是它的出口。

面对那些自以为被欺骗而愤怒的人,商人说:“其实,你们应该考虑,是什么把你们困在了迷宫中。这座迷宫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你内心的目标、方向和欲望。其实,你们直到现在也还没有走出心灵的迷宫。”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题目:勿迷于欲望

商人的迷宫照出了人内心的欲望。所有的人只是为了金钱而去闯迷宫,最终落败;只有工程师不是为了奖金而来,只是为了揭开迷宫的秘密。最终也只有工程师揭开了迷宫的秘密,宣布“迷宫的入口其实就是它的出口”。材料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不能迷失于欲望中。

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利益、金钱、欲望而迷失了自己。

三鹿奶粉曾是多少石家庄人的骄傲,可在它为了利益、金钱、欲望而残害了无数婴幼儿生命健康的那一刻,多少人心寒了。最后它不复存在。

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亲兄弟反目成仇,无辜的人被牵连,太子三立三废,八阿哥最后惶惶度日,十三阿哥替罪被囚,不都是因为人们对皇权的欲望吗?

秦始皇为统一中华,江山遍地血流成河,为满足其长生不死的欲望耗费国力甚至残害忠良。

奸臣赵高为了自己能够一手遮天,指鹿为马,陷害扶苏;武则天为君临天下,掐死女儿流放儿子;吕雉为宠冠后宫将戚夫人残忍地杀害。

精神上的缺失,灵魂上的空虚,使得他们在自己的欲望里越走越远,渐渐地被黑暗淹没,找不到自己。他们沉浸在纸醉金迷的欲望里,他们不安,他们痛苦,他们失去了理想的安定和年华的美好,他们变得肮脏而丑陋,恶毒而可怕。

欲望是一株藤蔓,你想得越多它便生长得越快,缠你缠得越紧。你以为你会是它的主人,而它却会在你迷醉的时候勒死你。

欲望是一口深不见底的井,你需要的越多便越是要深入下去,你以为你找得到最后的出口爬上去,它却会让你迷失,窒息而死。

欲望是一条色彩斑斓的毒蛇,美丽却致命,你越是被它吸引便死去得越快。

欲望是一座迷宫,你以为自己掌握着出口,最后却只能被困在里面惶恐不安。

所以,勿迷于欲望。你还有春光灿烂,你还有夏花绚烂,你还有秋叶静美,你还有冬雪皑皑,你还有似火年华,你还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不能让欲望掌控自己。

勿迷于欲望。不要过多地要求自己,累了就停下来喝杯茶;不要过多地追求物质,苦了就想想其实还有很多人不如自己;不要羡慕别人挥金如土,其实有的时候他们也并不比自己快乐幸福。

勿迷于欲望,你会看到更加广阔万里无云的蓝天;勿迷于欲望,你会知道这世界上美好的东西不止有那些;勿迷于欲望,你会感到简单的生活也是一种安好;勿迷于欲望,你才会知道你在欲望中迷失的是怎样一个干净清澈、简单善良的自己。

勿迷于欲望,让快乐来得更简简单单、长长久久。

2022高考语文复习的方法

一、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进入高三以后,有两种状态是常见的,也是我们最需要警惕的,一就是根本就紧张不起来,进入不了状态,这样导致的就是学习效率很低,学习成绩下滑或处于低迷状态;二就是紧张过度,老是担心最后的结果,但是没有行动,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永远被现实和想象中的结果困扰着,最后成绩也是不断下滑。

在人生的过程中,在现实操作中我们应该把目标分解,给自己设计发展的阶梯,按部就班的完成我们该完成的任务,这样说来高三应该“活在当下”,走好每一步,也就是说认真对待每一个月、每一个星期、每一天,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道题,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做好每一个“一”),每一步都走好了,最后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夯实基础、扬长补短

我们一直强调要落实基础,对于高考来说,基础知识多牢都不为过,借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扎实、只有更扎实。

学科发展一定要均衡,要有优势科目,但绝对不能有劣势科目。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除了把优势学科学得更好之外,更主要的任务是把劣势学科给补上来,有的学生总是说自己不适合学哪个学科,我看不是,第一是心里暗示的结果,仗还没打呢就认输了可不最后就得输;还有就是对自己太温柔了,得狠一点,只要狠下决心猛下功夫,成绩就能上去,想做就能做好。

三、计划性、条理性

对于高三的复习来说特别忌讳打无准备之仗,不能无计划做事情,脚踏西瓜皮溜到哪儿算哪儿就好比是无头的苍蝇瞎撞。计划的制定要科学、实际、有效,要符合高三的规律和特征,也得符合自己的基本情况。

计划再好也只是计划,不落实没有实际价值,执行力非常关键。做口头上的巨人很容易,但是做行动上的巨人太难了。高三的计划要做到宏观和微观的辨证统一,既要有大计划,每一个阶段都有计划,同时也要把任务分化到每一个星期每一天,小计划的学习内容要具体到位,而且争取每个星期和每个阶段结束后都有总结,从计划的可行性、执行力、效率和效果等多个角度分析,为下一阶段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

四、从容应对备考

2022年高考全国卷二英语作文预测 篇6

(编者注:真题详见本期随刊赠卷;听力真题评析部分详见本期《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听力题评析》一文。)

单项填空

总体而言,今年的单项填空题难度与去年持平,考点有所偏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题目相对简单,核心考点必现。

今年的单项填空题考点分布科学,整体难度不高,众多考生反映对自己的答题情况较满意。总体上来说,除了第23题、第34题和第35题的选项设置了较强的干扰项之外,其他题目都比较简单,具体语法点分布详见下表(注:第22题同时包含了状语从句和倒装句考点,下表中进行了重复统计)。

纵观近十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单项填空题,四大必考语法点为:时态和语态(13.8%)、非谓语动词(10.7%)、三大从句(15.7%)和交际用语(9.4%)。2011年延续了这一风格,时态和语态(第23题、第24题和第29题)、非谓语动词(第27题)、从句类(第31题定语从句和第22题状语从句)和交际用语(第21题和第35题)这四大语法点仍然是核心考点。

2. 考点重复明显,历年真题是宝库。

笔者对1950~2010年的高考英语真题进行研究发现,历年真题对于考生们来说就是宝贵的题库。经过对照,我们不难发现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单项填空的各题几乎都能在历年真题中找到“身影”,限于篇幅,此处仅举两例。

例1:Tryshe might, Sue couldn't get the door open. (2011年全国卷I第22题)

A. if B. when

C. sinceD. as

例2:______, Carolina couldn't get the door open. (2005年广东卷第23题)

A. Try as she mightB. As she might try

C. She might as tryD. Might she as try

【分析】我们发现,例1的题干与例2的A选项大同小异,如果考生很熟悉全国各地的历年真题,稍加回忆就能轻松解答。这两题的正确答案分别为D和A。

例3:Only when he reached the tea-house it was the same place he'd been in last year.(2011年全国卷I第28题)

A. he realizedB. he did realize

C. realized heD. did he realize

例4:Only when I left my parents for Italy _______ how much I loved them. (2008年重庆卷第26题)

A. I realizedB. I had realized

C. had I realized D. did I realize

【分析】这两道题都是考查“only + when从句+主句”结构,在这一结构中,主句要部分倒装,因此这两道题的正确答案均为D。

3. 突现考点新宠,全面掌握语法。

今年全国卷I的单项填空题出现了创新点,即倒装句成为考点新宠,一共考了两道题(第22题和第28题),这种现象实属罕见,可谓全国卷I单项填空题十年以来头一遭。在过去的十年中,全国卷I单项填空一共只考查了三道有关倒装句的题(2003年1道、2004年1道、2009年1道)。再者,今年的时态题和语态题难度较大,比如第29题考查了过去完成进行时,而这种时态在过去十年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这些都暗示了一种趋势:考生不能仅仅重视所谓的高频考点和重点考点,而应全面掌握大纲中要求的所有知识点,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吴俊姬)

完形填空

和去年一样,今年完形填空题的文章仍然是记叙文,但叙事方式不同于往年的。文章总词数为229个,符合考试大纲200~250词的范围。在空格间隔设置方面,文章最大设空间距为19个词,最小设空距为5个词,平均设空距为8.89个词,符合“最小间距不少于3个词,平均间距不超过11个词”的要求,设空间距合理。就难度而言,属于中等偏上,但考生普遍反映很难。这主要是由于文章采用插叙的叙事方式,令考生很不适应,思路不容易清晰。另外,本篇文章首段首句设空,这似乎违反了“完形填空文章原则上首段首句不设空”的原则,不过由于空格设置在后半句,而且下文三次出现关于自然科学的提示词汇(science 2次,scientific 1次),所以基本上对考生解题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文章讲述了一位女士20年前上科学课的经历,题材还是考生较熟悉的,考生如果能融入文中场景的话,解题难度应该会小一些。选项设置上,还是以实词为主,其考点分布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完形填空的词汇考查还是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动词和名词为重。出乎意料的是副词、介词和连词这几类考点今年都没有出现,语法题也降到只有两道题。考生应把握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对实词的掌握和辨析。

完形填空的题目设置之间都具有紧密的内部联系,考生做题时一定要把握文章逻辑,步步为营。下面摘选一个片段进行分析。

The professor 37 the lecture hall, placed upon his desk a large jar filled with dried beans (豆), and invited the students to 38 how many beans the jar contained. After 39 shouts of wildly wrong guesses the professor smiled a thin, dry smile, announced the40 answer, and went on saying, "You have just 41 an important lesson about science. That is: Never 42 your own senses."

37. A. searched forB. looked at

C. got throughD. marched into

38. A. countB. guess

C. reportD. watch

39. A. warningB. giving

C. turning awayD. listening to

40. A. readyB. possible C. correctD. difficult

41. A. learnedB. prepared

C. taughtD. taken

42. A. loseB. trust

C. sharpenD. show

【分析】这段话描述的是教授的一系列动作,其内部逻辑便是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考生应把握这个逻辑顺序进行推敲。很显然,教授首先是走进(marched into)演讲厅(第37题选D),接着把一个装满干豆的罐子放在桌子上,让学生猜测(guess)罐子里有多少豆子(第38题选B,这从第39空后面的wrong guesses可以得到提示,明显遵循词汇复现原则)。在听了(listening to)学生一阵狂呼乱喊的错误猜测之后(第39题选D),教授干笑一声宣布了正确(correct)答案(第40题选C),接着说:“你们刚刚学了(learned)有关科学的很重要的一课(第41题选A, learn a lesson是固定搭配,表示‘吸取教训’,跟后面的句子呼应),那就是永远不要相信(trust)你自己的感觉(第42题选B)”。

完形填空文章行文严谨,逻辑结构清晰,考生解题时一定要有大局观念,仔细掌握篇章结构和段落之间的衔接,联系上下文。同时,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记忆和积累单词和固定搭配,这样才能整体上提高英语综合能力,轻松应对完形填空。

(吴俊姬)

阅读理解

今年阅读理解部分总体难度比较稳定,接下来笔者将逐篇对该部分题型进行分析。

A篇为记叙文,扫读文章标题及四个问题即可大体猜测文章谈论的内容是送奶工给幼年时期的“我”留下的深刻回忆。四道题目全部考查细节推断,而且定位的句子全部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非常容易定位。第56题可根据“coin changer”定位至原文第一段的最后两句话,注意“I couldn't take my eyes off the coin changer”,说明送奶工给“我”钱是为了“to satisfy his curiosity (满足其好奇心)”,正确答案为C。第57题考查C和D选项的辨析,C是“被当成了家庭成员”,D是“得到了家人的充分信任”,两者在文中都提到了,但根据“more than convenience”和“a close relationship”可知D更为全面,所以正确答案为D。第58、59两题的答案分别定位在最后两段前两句,难点可能都在对词组的理解上。第58题正确答案为B,“drive out of the market (赶出市场)”对应原文“making it difficult to compete”;第59题正确答案为A,“good old days (过去的美好时光)”对应原文“childhood memories”。

【总结】A篇延续了高考记叙文的考查方法,和谐、有爱,重细节、巧推断。

B篇介绍了广告的发展史,文章难度较第一篇有所上升。但文后的考题非常容易,前三题为细节题,考生直接在文章中找到对应的出处即可。特别是第61题,考查了全国卷I从2006年以来就不曾再考的“猜代词”,考生要小心其中的陷阱,不要盲目代入选项去读,而应理解选项的意思,代入文中看是否符合语境,正确答案为A。第63题是典型的title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第一段的开头。另外,从选项也可以看出,B、C、D的内容在文中都有提到,但都只是某一个方面,而A选项涵盖了三个选项的内容,更为全面,故为正确答案。

【总结】B篇为典型的人文社科文章,讲述广告的历史,抓主题句、找关键词,轻松搞定。

C篇文章也是社科文,内容围绕“高个子的外出就餐及住宿的要求”展开,题目都是细节题,考生若顺藤摸瓜,相信不难找到正确答案。第64题答案可定位至原文第二段首句,正确答案为C。第65题考查人物观点,而且设置了巨大无比的“坑”,此人前面的话语陈列了各种数据,但答案其实就在段尾最后一句“Seven-foot would work fine”,正确答案为B。第66题可定位至第五段最后一句“... to make tall customers go elsewhere”,也就是说“顾客可能会变少”,正确答案为A。第67题定位至最后一段:“6'6'' beds are now put in as standard ...”,故正确答案为B。

【总结】同样的人文社科文章,同样的细节题,精准定位,其实不难。

D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为美国人为应对物价上涨,在自家后院“自产自销”。第68题考查特定环境下的单词意思,resident意为“居民”,前文是“chicken house”,鸡窝的居民当然是chickens啦,故正确答案为A。第69题考查win-win situation,即“双赢局面”,参考段落结尾处主妇说的物价上升、顺便减肥,正好对应B选项的“spend less and lose weight”,故正确答案为B。第70题考查段落首句,为何gardening在美国如此流行?源于经济衰落、物价上涨,正确答案为D。最后一道是title题,文中主要讲的是gardening,而且是为了应对物价上涨,而不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故正确答案为B。

【总结】经济、田园双双登场,整体、细节不容忽视。

E篇是典型的应用文,包含四则广告,但难度不高。第72题可以算作送分题,考生只需了解FM和radio station属于同一范畴即可选出正确答案A。第73题通过题干关键词Enterprise Shopping Center定位至原文第二则广告,对比三个选项一一进行排除,得到正确答案D。第75题继续送分,根据题干关键词Palmlace Limited定位至最后一则广告,考生看到teaching和training的时候不要冲动地选择D,因为D强调的是music programme,但广告原文其实是招聘一名有电脑编程能力的人,即 one having good computer knowledge,正确答案为C。第74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阅读整篇文章的内容,应放在最后解决。根据题干关键词recent school graduates定位至第三则广告末句:“This position is equally suitable for a school leaver ...”,而This指代前文的Accountants Assistant,正确答案为C。

【总结】应用文,除了细节还是细节。

虽然很多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在微博上感慨一片,但仔细分析题目,我们发现其实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并未上升,考点与近十年的考点设置基本一致,单词难度也差不多持平,只是要求考生更加细致。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练习中不仅要注重解题速度和效率,也要细致有加,提高准确率。

(黄宇)

短文改错

总体而言,今年的改错题难度平稳,材料内容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谈论的都是跟考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的话题,改错点一般来说都是考生在写作中经常犯的错误,其考点分布见下表:

纵观2001~201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短文改错的考点分布,详见下表:

从左侧两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全国卷I短文改错考点分布与之前十年的考点分布保持高度一致。历年改错高频考点有时态和语态、名词单复数、代词指代、逻辑连词与固定搭配等等,尤其与动词相关的考点更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精心研究历年真题,熟悉高频考点极其固定的考查套路,比如以下四条。

1. 看到名词考虑单复数。考生在解答改错题时一定要瞻前顾后,如第76题中One of my unforgettable memory考查的就是名词的单复数问题,one of意为“……之一”,表范围,所以它后面所接的名词应用复数,memory应改为memories。

2. 看到代词考虑其指代内容。一看到代词,考生就应考虑其指人还是指物,指代的是单数还是复数,只要确定其指代的内容就可以判定代词使用是否正确以及如何改正。如第83题,文中说“Nang is a specially (应改为special) kind of cake in Xinjiang. I like them very much.”很明显后面这句话中的代词them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Nang”这种食物,且前文使用的是单数形式:“Nang is a ...”故代词也应使用单数,应将them改为it。

3. 看到连词考虑逻辑关系。短文改错中,and、but和or这三个连词是连词的核心考点,如第84题,“I study at different colleges or we can only see each other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很明显,or连接的两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顺接关系,应将or改为and。

4. 看到动词考虑时态和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等等。今年的改错文章讲述的是作者难以忘怀的校园生活记忆,是对过去事情的描述,因此文章的主体时态应该是一般过去时。把握了这个大前提之后,解答第78题就轻而易举了:“I hold my lunch-box in my hand when I was going to school.”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后面是一般过去时,而主句部分却是一般现在时,应把hold改为held。

(吴俊姬)

书面表达

和前几年相比,今年书面表达部分的命题思路及总体难度变化不大,考查形式仍为应用文(书信),是提纲类作文,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今年的写作题目具有三大特点:

1. 目的性。题中所给信息明确了考生的写作目的,即遇到困难后向学校辅导中心求助并书面预约,考查了考生选择文体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而言,当向某一机构、组织或个人寻求帮助并预约时,应用正式文体,语言应较委婉,以体现自己对对方的尊重。

2. 限定性。该题目在明确了考生的写作目的之后,又进一步限定了考生的表达思路以及写作范围。与往年写作试题类似,今年的题目首先给出了写作的背景情况,即“你是李华,正在一所英国学校学习暑期课程,遇到一些困难,希望得到学校辅导中心的帮助”。这一部分的信息决定了考生在写作的开头部分需要对这一情况进行简要介绍。而题目给出的四个要点则进一步限定了考生的写作范围。很明显,这四点信息即为整篇作文的要点。根据笔者参加高考阅卷的经验来看,若考生在写作时漏掉题目中的某一要点信息将会直接导致扣分,因此,考生在写作时务必全面覆盖所有的要点。

3. 开放性。虽然试题明确了考生的写作目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写作内容,但是该试题仍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考生留出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求助内容以及约定时间等,考生可在这两个要点上进行自由发挥。求助内容可以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如语言障碍、与学校师生的沟通交流障碍、生活中的困难(如奖学金或助学金申请)等、文化差异(如不了解当地的生活习惯)等等。约定时间则更加灵活,可以选择周末或自己的课外时间,也可以征询对方的意见。

总的来说,对于书信形式的英语作文,考生并不陌生,因此本次作文难度不算大。而且试题中已经给出了开头和结尾,考生不必担心书信格式的问题,可以直接按照材料提示的有关内容进入主题,恰当运用短语、句型以及衔接用语,清楚、连贯地完成题目的任务要求,就能拿到比较高的分数。以下范文供大家参考:

Dear Sir/Madam,

I am Li Hua, a Chinese student taking summer courses in your university. (要点1:本人简介) I'm writing to ask for help. I came here last month and found my courses interesting. Now I have some difficulties with note-taking and have no idea of how to use the library. (要点2:求助内容) I was told the Learning Centre provides help for students and I'm anxious to get help from you. I have no class on Tuesday mornings. (要点3:约定时间) I am wondering whether that time is convenient for you. Please contact me. My email address is lihua@1236.com and my phone number is 12345678. (要点4:联系方式)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Yours,

Li Hua

(白青苗)

作者简介:

吴俊姬,南宁新东方学校中学部教研负责人,2010年新东方集团优秀教师,曾赴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访问交流,有多年考试类英语执教经验。

黄宇,南宁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部主管,金融学硕士,有多年考试类课程执教经验,授课风趣幽默,让学生谈笑间收获知识、提高分数。

2022年学生高考满分作文预测 篇7

小的时候,我在KTV里接触到了一种东西——话筒。从此,便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长大了,妈妈送我去学唱歌,当看到七个音符的第一刻起,我对音乐便多了一份独特的情愫。我的理想,其实很简单,就是成为一个歌手。每当我听见手机里的音乐响起,每当我看见电视里的歌手演唱,我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如果我能站在万人仰望的舞台上演唱,该有多好啊!于是,我踏上了艰难而又幸福的音乐之路。

我初次学唱歌是在五年级,那时我一有时间,便开始练声、咬字,老师经常夸我有唱歌的天分。但是我特别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和评价。记得有一次,表哥正好在我练歌的时候来了。我当时正在用真假音转换的方法唱邓紫棋的《泡沫》,还一边弹着吉他。我自认为唱功肯定超越了许多同龄人,心中燃烧着自信的火焰,所以十分沉醉地摇着头和着乐曲唱歌。“这么难听啊!”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表哥皱着眉头评价我的歌声。一时间我听不出是真话还是假话,但是心中却“咯噔”一声,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剑插在了我的心头。我强颜欢笑,其实内心早已泪流满面,那团理想之火不再旺盛。我难道真的有这么差劲吗?

突然间,我感觉自己真的好累,为了取得别人的称赞这么努力,如今却冷不丁被人泼了冷水。这之后,我依旧学习唱歌,但这首《泡沫》,我再也没敢唱。直到今年圣诞节,老师要求我在所有同学面前演唱这首歌!

不行,这是我心中永不磨灭的伤痕啊,在大庭广众之下唱这首歌,岂不是自讨苦吃?我犹豫再三,实在不敢开口。老师始终不放弃,让我在他面前唱一遍试试,并告诉我,如果我迈不过这一关的话,我的演唱技巧始终不会得到突破!

音乐响起,我低声唱了几句。“啪啪啪……”老师的掌声非常响亮,“太好了!陈眺啊!你现在气息控制得非常好,真假声也切换自如!不错!”老师阳光般的笑容,洒入我的心田,那株理想的小苗,一瞬间又茁壮了好多!

2022年高考全国卷二英语作文预测 篇8

你要考生“比较”什么——兼谈课标Ⅱ卷作文题的写作思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读完这道题,不得不说,命题不严谨,作文要求中“比较上述三条途径”中的“比较”一词含义不明。

三条途径都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必要条件,你能通过比较,说明哪一条不好吗?你能说哪一条更重要吗?不能。当然你可以说“语文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叶圣陶语),语文课不必上。但考生基本上都是在校学生,你能提倡学生都放弃语文课吗? 三条途径,各有其长,无从比较。

既然无从比较,为什么又要考生进行比较呢?命题人显然受到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的影响,以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为目的,但实际生活中不是所有一果多因的事物的“因”都是可以比个高低的。就好比植物的生长,种子、土壤、阳光、水分等都是必要条件。

去年可以通过比较,说谁“更具有”风采。今年不能说哪条途径“更”好。其实“比较”一词可以改为“针对”。全句则为“针对上述三条途径或其中一条或两条来阐述你的看法或理由”。

当然,命题人的本意可能是指比较三条途径的“不同的作用”,但由于没有明示是比较什么,因而给学生造成了思维上的障碍。就好比比较两个人,是比较年龄还是经历?比较身高还是胖瘦?比较外貌还是品质?比较才华还是家庭背景?太多因素,如果不明确比较什么,会让学生一头雾水。

下面再谈本作文题的写作思路。

一、抓关键词,确定观点与思路

我在课前指导时曾强调“作文一定要按任务要求写,自己在要求下面划线”。当然许多同学也会这么做,正如上面学科网扫瞄的这张图片上一样。

先说本则材料与写作要求中的关键词。1.“语文素养”与“三条途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这个关键词组是不必解释的,学生一般也难以解释清楚,它也不是写作重点。写作重点,是根据写作任务确定的。写作任务是“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一句,这里没有提到“语文素养”。

2.三条途径。三条途径是“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语文素养”与这“三条途径”是什么关系呢?是目的关系。即“三条途径”是实现“提升语文素养”这个目的的手段或者方法。

3.确定全文观点。

先看材料,材料已经表述了命题人的观点: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是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再看写作任务:“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看法”即观点。“理由”是写作的主体,即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那么应如何确立观点呢?

①“根据材料”,说明考生的观点必须根据材料确定,而材料已表明观点。表明命题人已经给考生确立观点了,不要考生再拟出其他观点了,否则会走题。

②“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 来“阐述”“看法和理由”,表明考生要做的是根据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给命题人的观点寻找理由。

③虽然有“你的看法”,考生能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意以上“三条途径”或其中一条两条呢?显然是不行的,这是公理或者常识。

根据以上分析,观点肯定就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是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4.确定写作思路

上面说了,写作任务是“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来阐述观点。在“三条途径”与“语文学习体会”两个信息点中,显然“三条途径”是构成分论点的基础。

尽管写作要求还说了“选好角度”,似乎可以只谈其中一条途径,但写作任务明确规定了“比较”三条途径,你能放弃其中任务一条不谈吗?如果你只写其中一条,那就是违背了写作要求,因为没有“比较”三条途径。

论述三条途径可以有详略之分,但绝对不能放弃其中一条,否则就是偏离题意。

这三条途径如何转换为分论点呢?都要联系目的来组合成分论点。即:

实施课堂有效教学,能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大量阅读,能提升语文素养。

加强社会生活实践,能提升语文素养。

分论点下,要“联系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来阐述某条途径的正确性。

以上是写作思路。

二、阐述观点:看似容易最奇崛

按照上面的三个分论点来写,似乎是容易的。相信多数学生也会这样写。但高明的写法还是能参透命题者关于“比较”一说的本意(比较三条途径的不同的作用),尽管命题不严谨。

即可以这样提出分论点: 一是从语文教学的作用来看,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以培养基本技能,为提高语文素养提供方法。

二是从学习语文的规律来看,课外的大量阅读可以实践课内的方法,还可以为提高语文素养打下雄厚的基础。三是从学习语文的原则来看,课内学习语文要联系直接和间接的生活体验;课外生活实践也离不开语文更要用好语文。

这对考生来说,恐怕太难了。即使是教师,在考场上也难以想得这样周全。如果能从“作用”的角度来比较,在立意上应该达到发展等级中“立意深刻”的一项了。考生们一般可能从下面角度进行论述:实施课堂有效教学,能提升语文素养;课外大量阅读,能提升语文素养;社会生活实践,能提升语文素养。然后在论述过程中列举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

但是,用学生学习语文的经历来论述以上观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学生得用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来证明以上观点的正确,也就是要说明理由。现在学生最大的通病,就是可以大量举例,但不会说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论述时先要想一想,在观点前面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课外大量阅读,能提升语文素养”。1.课堂有效教学,能提升语文素养

这个分论点下,学生写什么好呢?课堂教学怎样才算有效?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当然,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体会还是有的。课堂教学有不有效,关键是看教师,因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这里学生就得评价一把教师了。而在论述这个分论点时,城乡差别是不是大有体现了呢?城市里的教学得改革风气之先,自然理念先进些,方法多样些。虽然要求是“从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出发”,但在教师的主导下,他们的体会自然是因师而异了。如果谈的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则当然可以谈自己从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而有效“教学”则成了有效“学习”,也有点偏离题意之嫌。正确的论述应该是前面说过的:课堂有效教学可以培养基本技能,为提高语文素养提供方法。学生结合自己的实例就行了。2.课外大量阅读,能提升语文素养。

前面说过:为什么课外大量阅读,能提升语文素养?这应该是学生觉得最好写的一个分论点。尤其是阅读面广的同学,会举大量自己阅读过的作品或诗句来论述这一观点。但是要从理论上说明为什么能提升是不容易的。

我想起原来教过的后来考上清华大学的姚平同学在40分钟里写出来的急就章。文章紧扣话题“我的享受”下笔,开头就以《西厢记》中的“最纯净的情景”的描述,向读者传达自己“审美的愉悦”。然后从“我喜欢”的诗词、小说、与散文中引述富有文学气息的材料,表现自己是如何享受诗词的真情真趣、如何从小说中了解社会百态、风土人情、如何从散文中领悟人生哲理的。

清新的散文总让我平息躁动,大气的散文总让我热血沸腾。我盼着能重游文化苦旅,亲身感受白发苏州的千年沧桑,天一楼的兴盛衰落,敦煌莫高窟的辉煌与悲寥。我坚信毕淑敏说的“我很重要”,我为叶倾成笔下的父亲而落泪,我为林清玄笔下的山谷百合而喝彩。在散文中,领悟人生哲理,享受深层快乐。

其实这种读书的乐趣就是一种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一般同学都能认识到大量阅读提升语文素养的最有说服力的事例,就是写作当中可以多举很多材料,同时可以证明作者的博学。但我们应该要说理,比如杜甫说的“读书 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郭沫若说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都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当然,任何事物都应该辩证地看,大量阅读能丰富语文知识,也不一定能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我曾见过农贸市场小商贩天天看小说,但不一定会写文章。李白的《嘲鲁儒》说得好:“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经邦济国)策,茫如坠烟雾。”只读书不会用,也是枉然。

所以最好是联系前面的一个分论点进行论述,大量的课外阅读要得其法,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还要做好读书笔记,认真思考,写读书报告,这样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素养。也就是说,论述这一观点时,一要说明课外大量阅读的好处,二要说明课外阅读的方法,才能有力地证明观点。这样可以做到论述周密。3.社会生活实践,能提升语文素养。

这个分论点,一般考生可能会围绕“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来举例论述。本来,语文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因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反映生活的。陆游在诗中说“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直到晚年才悟出“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是写作方面的规律,但“语文素养”应该既包含写作,也包含阅读。

阅读与生活实践有什么关系呢?这得从阅读理解与作品对生活的描述的关系来看。为什么学生读古人的文章和鲁迅的文章有隔膜,是因为没有经历他们的生活。而古人与鲁迅的时代我们无法再去“实践”,那就只能间接地实践,多读那个时代的作品,也就会慢慢地能读懂了。但这种间接的实践,实质上也就是上一个分论点所谈到的课外大量阅读,所以在本分论点下,不宜展开论述,不能说如何获取生活中的信息,来提升阅读素养。

这个分论点下,除了论述生活对写作的重要性外,生活对阅读方面的作用,只能说是在阅读过程中,要联系生活体验来理解作品,来从阅读角度说明观点。

考前,我在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理解、文言翻译、古诗鉴赏甚至病句辨析以及语句填空题等考点指导中,都强调了生活与理解鉴赏的关系。

【例文一】

谈语文素养的提高 高二(1)班雷冬鹏

何谓语文?

语文,语文,即“语”和“文”。朋友的倾诉是“语”,亲人的叮咛是“语”,爱人的关怀是“语”;一首《行路难》是“文”,一封家书是“文”,一块墓碑,也是“文”。止不住的思念,藏不住的感情,道而成语,落笔成文。

认识语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前提,而恰当的方法更能使提高语文素养事半功倍,不至于像盲人般摸索,一无所获。提高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缺一不可,其中社会生活实践尤其重要,原因在于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

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课堂的有效教学。在课堂上,我们“听”“说”“读”“写”,感受语文的魅力,受它影响,渐渐地我们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鉴赏和表达的的能力也水涨船高。在千古名篇之前我们会赞叹它辞藻之美、胸襟之阔,而不是人云亦云却 不知所云;在临洞庭,俯泰山之际,奋笔书怀,写尽人间山河,而不是如同猿猴般上窜下跳,怒号嘶吼。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条捷径。

语文素养的提升也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书是心灵的另一道窗户,走进作者的世界,或是深邃的诗人,或是热血高涨的愤青,又或是睿智的老者,都行。走进他们的世界,领略他们的情怀,让他们的思想感染你,感受语文的无穷韵味。这将会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财富。它能开阔人的眼界,沉淀人的思想,壮大人的心胸。而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眼界,需要思想,需要心胸。

人的一生可以没有课堂,可以没有课外阅读,可人不能不生活。社会生活实践是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的核心,举足轻重,不可或缺。语文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从因事象形产生文字起,便融入到了生活之中。或是“子墨子曰”,或是“太史公曰”,它把先贤伟人的言行记录下来,供我们后辈敬仰、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人的无数实践,语文不再仅仅是记事的工具,而是上升成为了一门艺术。高山飞瀑,洞庭明月,化作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章;壮志忠心,乡思愁绪,成为绝妙诗歌百世流传。语文就应用于生活,或许遭受困难挫折时候感慨一声“行路难,行路难”,又或许春风得意之时笑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语文,充满语文的生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语文素养怎么可能不提高?

若要提高语文素养,三条途径都至关重要,而其最终的归宿与最大的受益绝对是社会生活实践无疑。

【例文二】 瓷器式的语文学习高二(1)班王晟涵

语文的学习,对个人,对国家或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来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想制造一件瓷器。提高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就分别对应了制瓷的三道工序。正如每道工序都不可或缺,三条途径也缺一不可。

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是筑胚,它决定了瓷器的形状,决定了瓷器的用途。是它奠定了这个瓷器的基础,瓷器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蜕变,成形,成器。这就好比三条途径中的社会生活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这一途径获取的知识,是最生动,最基本,也是最令我们印象深刻,深入我们骨子里的知识。它直接造就了我们的性格,影响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对世界的理解。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把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发展动力,才能真的造福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制瓷的第二道工序是上色。这一工序看似对瓷器的使用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其实,他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瓷器的高度与文化价值,是瓷器文化价值的最直接体现。在整个制瓷过程中,这是最能升华瓷器的一道工序。这就好比三条途径中的课外大量阅读。读一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与人交流的过程。也正是在千百次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境界不断提升,我们的思想不断升华。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在瓷器上填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而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一道道光亮的色彩不断交织,融合,终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跃然瓷上。我们的语文素养也就此得到了升华。

煅烧是制瓷的最后一道工序。一件未曾煅烧的瓷器,纵使其结构再巧妙,花纹再绚丽,也无法称之为瓷。只因煅烧前它是“散”的,是煅烧让它各部分融合并再次升华。经过煅烧的瓷器让人感觉浑然天成,似乎生来就是一体的。这时瓷器才真正成瓷真正成器。这就好比三条途径中的课堂有效教学,在课上我们不断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将通俗的知识专业化。这不仅直接提高了我们的语文水平,更教会了我们方法,指导我们的方向,指引我们前进。在最后,我们也就真正成器。

如前文所述,语文学习的三条途径正如三道制瓷工序一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没有优劣,只有不同,只用真正把握全部的三条途径,才能最终成就我们的语文素养。

【例文三】

快、稳、广的提升语文素养 高二(2)陈业旭

如今,语文素养决定着一个学生一生的发展,所以对学生来说,提升语文素养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也不外乎三种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与“社会生活实践”。其中最迅速有效而广泛的是“课外大量阅读”。

第一,要迅速的提升语文素养,要依靠大量的课外知识积累。对于我,甚至是大部分的中学生来说,在目前这个应当努力学习的阶段,课外时间是十分的不充裕的。那么,在时间不充裕而我们又不得不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的情况下,我们就得以快为先。咸郎平先生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借用别人撞得头破血流的经验作为自己的经验,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得用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的经验才能作为自己的经验。”无论是学习或是人的一生都不是无限的,所以我们要学会从书籍中读取他人的经历汲取他人的知识,以此来迅速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其次,在我们迅速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还要保证提升的语文素养是有效的。而要达到快又稳的提升文化素养这个目的,也要依靠课外大量阅读。一个人在读书的时候,倘若投入了身心,做到与主人公感同身受,把自己代入文中去读,那么他一定会有自己对这篇文章的一种理解。久而久之便会提高自己“读”的能力,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周国平先生说过:“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所以我们要多读,在读中培养出最合适自己的阅读方法,快而稳的提升语文素养。

最后,我们要最广泛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也必须依靠“课外大量阅读”。只有在书中,我们才能最广的、最大范围的提升语文素养。我们在书中可以读到我过我国古代文人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心情以及对古代无尽烽火的无奈。可以读到近代文人对国人与国家仍然在沉睡的那种无奈的心情,急迫的想“叫醒”睁着眼睛睡觉的人与国那种急迫,听见那声声叹息。在书中,我们亦可以读到西方国家那另一番书情---对爱更大胆的追求,奇特的思想以及与国内完全不同的个人主义。它们比课堂上老师所授予的内容以及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到的知识更广得多。

为了快、稳、广的提升语文素养,要依靠课外积累。

【例文四】

在生活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高二(2)班符味味

生活处处有语文,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题记

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主要不外乎: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有效教学和课外大量阅读的过程中,我想我们更多的是被传播了思想、知识,只是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储备,而非能真正地理解和更好地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自身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更好的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才能更好的提升语文素养。

在生活中提升语文素养的方式主要有:听、说、读、写。

不见高山,如何才能明白“高山安可仰”的慨叹?不亲自登山高山之顶,如何才能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亲自临江眺望,如何能感受到波涛滚滚,大江东流的宏伟气势!如何能体会到千古英雄人物的豪放情怀!不曾有过“行舟绿水前”,又如何能感受到“潮平两岸阔,风中一帆悬”的和顺,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文之韵味,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与人交流是一门艺术,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想更好地与人交流就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而想要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就要在生活中学会听别人说,在实践中学会自己说,通过不断地听不断地练习,才能让自己听与说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不断地提升语文素养,学会更好地与人交流!

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对联横幅等,都是语文生活化的体现。要在生活中感受和学习语文,通过练字、写对联、著文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写的能力,通过写的能力的不断提高,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无论是课堂有效教学,还是课外大量阅读,最终到要回归到生活实践中。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体会、感受语文的魅力,熏陶自身,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例文五】

扬长避短,提升语文素养

教师下水文

语文学习关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关乎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意义重大。提升语文素养不外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虽然都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比一比,却会发现其特点作用各异。

课堂有效教学让语文学习“快”起来。与另外两条途径比起来,课堂有效教学的特点在于老师的帮助。有了老师的有效教学,你的语文学习可以少走弯路,你的语文学习可以提高效率。这是“快”的一个含义。另外,有效的课堂教学教给你的绝不会是一个个零散的语文知识,也不只是教你学会课本上那一篇篇孤立的文章,而是让你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训练你的语文能力。有了这样的方法和能力,你通过课外阅读和生活实践学习语文也才能更有效率。不过,课堂有效教学虽然能让你的语文学习更有效率,却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你的语文素养,因为课堂学习的时间与内容毕竟有限,而语文素养的提升更需要大量的积累和实践,因此,课外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才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

课外大量阅读让语文学习“广”起来。这个“广”有三层含义:一是时间更广阔,只要有空闲,你随时可以手捧一卷,陶然其中;二是内容更广泛,只要不是坏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诗词歌赋,你尽可以遨游其中;三是收获更广博,或求知、或启智、或明理、或陶情,只要是你所需,它尽能满足。课外大量阅读虽然对语文素养的提升功用多多,但问题是:如果缺少指导,就会陷入盲目;如果没有用心,就会效果不彰。因此,课外大量阅读要尽可能与课堂有效教学结合,以扬长避短。

社会生活实践让语文学习“活”起来。语文源于生活,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那印刷在纸上的一个个文字、一篇篇文章,就变得“活”了起来,也容易理解起来。站在海边,你才能懂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胸怀;看到了社会的不平,你才会体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忧愤;经受了挫折,你才会佩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不止如此。如果用心,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一席发人深思的话语,一句打动你情愫的歌词,一段平实无华的产品说明书,无不是语文,活生生的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你会发现语文就有了温度。当然,在社会生活实践学习语文也有缺点,没有条理,不成系统,因此,它离不开前两条途径的配合。

总之,语文学习的三条途径各有特点,优劣互见,只有将三条途径综合起来,才能扬长避短,提升语文素养。

【例文六】 “用心”提升语文素养 教师下水文

仔细比较、思考提高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我认为,要真正使其发挥作用,离不了“用心”二字。若不是带着一颗心,不管是课堂有效教学,还是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都微乎其微。

若不是带着一颗心听讲,教学就不可能“有效”。从小学到现在,大家已经学习了十多年的语文,语文课也上了两千多节。但是,有的人提起笔来,错别字便一个个翩翩而至;做起文来,简直是在召集各种类型的病句开会;读起书来,只要内容稍有点深意,便如堕入五里雾中,不知书中所云为何。为什么?因为课堂上不用心。因为不用心,虽然已经读了写了十几年,竟然仍看不出“县”和“具”的上半部分并不相同;因为不用心,虽然在课堂上已经修改了无数的病句,自己写起文章来仍不能做到起码的文从字顺;因为不用心,虽然已经听老师分析了近千篇文章,自己拿起一篇文章读起来仍感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反之,用心于课堂,语言文字之精妙必能有所体悟,读写能力之增强必能得以训练,语文素养之提升亦必日渐长进。

若不是带着一颗心阅读,“大量”就只是量的累积。同样读一部小说,有的人读完,从语言到结构、从人物到主旨、从人生到社会均能产生诸多感悟;有的人读完,除了小说中几个人物的名字和一些零散的故事片段,再不会在头脑中留下任何印记。何也?用心不同。宋儒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用心者读书,会在读的过程不断提 出疑问: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在不断解决疑问的过程中,他对作品的理解逐渐加深,语文素养不断提高。不用心者读书,不仅不会自我设疑、解疑,即使真有地方看不懂,也是囫囵吞枣,不求解决。如此,读得书再多,也只是量在累积,而不能在语文素养上产生质的提升。

若不是带着一颗心生活,就无以从生活中发现语文。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对于有心人来说,生活中处处是语文:与人交流时,别人诙谐幽默的谈吐;欣赏流行歌曲时,那意境深远的歌词;经过楼道时,墙壁上发人哲思的名言;打开电视时,一句构思精巧的广告语;游览名胜古迹时,嵌在亭阁廊柱上对仗工整含义隽永的楹联„„无一不是语文学习的好素材。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生活就是在提升语文素养。无心者则相反,生活中语文学习的素材虽然充斥于眼前、萦绕于耳边,他却视若无睹、听若不闻,如此,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岂非奢望?

综上所述,“用心”才可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因此,学习语文时,请务必带上你的“心”。

语文,祖国的灵魂

语文是什么?语言和文字?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它是祖国的灵魂。

生活处处有语文,它在我们心里,在我们的脑里,甚至在我们的甜蜜的睡梦里。学好语文是我们做好一名中国人的基础,我爱我的国家,我更爱语文。

没有哪一个人说他真的懂语文,直到去世的那一刻也未必能懂语文的真谛。语文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所谓的灵魂应该是空灵而且动人的,假若这个灵魂死气沉沉,那么这个国家也会衰败。国家的综合实力中不能缺少语文,个人的自身素质里不能缺少语文。语文是国家的基础,是人民的信念。我们不能死学语文,语文是比数学还难的一门学科,它在于日积月累,所以在上课时,我们必须听讲,因为稍不留神,就与下文无法串联,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生要自主挖掘书中真谛,参考书,资料书,能不要就不要,因为它们只会干扰我们的思维,我们要跳出大脑里的束缚,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语文博大精深,不同的人理解就有不同的认知,所以课堂就应该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质疑。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我们要善于发现。你会瞧见:水滴石穿是语文,时间流逝是语文,团结拼搏是语文,到处都不缺乏语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努力的学习,认真刻苦,这样才有美好的未来。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语文之上,学不懂语文,你读题肯定读不懂,学不好学问,你做题肯定不理解,每门学科都离不开语文,语文永远都是佼佼者。

我希望有一天,别人问我,你是哪里的人,我会骄傲的说:中国人!别人问我,你的祖国有什么让你骄傲的,我坚定地说:语文!

作为一名中国人让我骄傲,因为国家,因为语文,让我自豪。我喜欢语文,喜欢它的古色古香。

“闲看落花”网友孩子的作文——

语文素养,藏于墨香

看惯了枯燥乏味的数据,厌倦了色彩缤纷的荧屏,你是否有过这样一个时刻,想抛开一切浮世的干扰,只沉浸于片刻的翰墨飘香?那文字如溪水,带来最清凉的慰藉。无论世俗怎样繁杂,光阴怎样飞逝,语文素养依旧是那样不可或缺。它不仅是知识的 积累,还是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对生活最细腻最深挚的感悟。

诚然,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领略语文的魅力,跟随老师的脚步,去追随上古的悠悠和风中那氤氲着水雾的《蒹葭》,去探访那崎岖盘旋令人生畏的蜀道。也可以亲手触摸生活来感知语文,在春日感受“淡烟疏柳媚晴滩”的清丽,在雪中欣赏“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淡雅。而我认为,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得益于阅读,那些缓缓路过心头的文字,无论意气风发还是愁肠百结,都令人诗意满怀。

于阅读中获得知识的积累,文学底蕴便在无形中筑成。厚积方能薄发,在那些喷涌而出的文字背后,往往是笔者经历数十年寒窗而在心中构建的文学长河。

于阅读中获得求知的乐趣,从内心开始真正热爱语文。读唐宋诗词,字字珠玑,句句讨巧,平平仄仄地道出了多少人心中的离合悲欢。文学是一门艺术,也需要心怀敬意的人来欣赏。

于阅读中获得心灵的交流,感受语文中那些独特的情怀。读《哈姆雷特》,那颠三倒四的疯狂外表下隐藏的巨大痛楚令人震撼;读《长恨歌》,在王琦瑶的辗转漂泊中感受时代,思考人性。于书中窥得历史变迁、世事沧桑,见得朝代更迭、门第兴衰,更有大人物的叱咤风云和小人物的挣扎呐喊。一行行文字,引导着人不断去思索和探寻。为书而有过的笑与泪,都是心弦被拨动后留下的颤音。

语文素养,就是这样生于墨香。

语文素养,是一个钢铁构建的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千载以来传承的品质。与其功利地把语文当作一个学科来学习,不如把文学当作信仰来膜拜,并把阅读视为一次充盈心灵的修行。书海撷英,墨香为伴,点缀生命的旅途,定会播洒一路芬芳。

我的修改意见:整篇文章看,写的是不错的,只是觉得后面有三个并列段篇幅不够一致,可以在里面加入一些关于语文素养的“文化因子”——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我修改过的作文——

语文素养,藏于墨香

看惯了枯燥乏味的数据,厌倦了色彩缤纷的荧屏,你是否有过这样一个时刻,想抛开一切浮世的干扰,只沉浸于片刻的翰墨飘香?那文字如溪水,带来最清凉的慰藉。无论世俗怎样繁杂,光阴怎样飞逝,语文素养依旧是那样不可或缺。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对生活最细腻最深挚的感悟。

诚然,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领略语文的魅力,跟随老师的脚步,去追随上古的悠悠和风中那氤氲着水雾的《蒹葭》,去探访那崎岖盘旋令人生畏的蜀道。也可以亲手触摸生活来感知语文,在春日感受“淡烟疏柳媚晴滩”的清丽,在雪中欣赏“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淡雅。而我认为,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得益于阅读,那些缓缓路过心头的文字,无论意气风发还是愁肠百结,都令人诗意满怀。

于阅读中获得素养,你会得到历史文化丰厚的底蕴。因为,素养是眩目的先秦繁星,是浩渺的汉宫秋月;素养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素养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根须;素养也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

于阅读中获得素养,你会感知文学大师的傲岸情怀。因为,素养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受过宫刑的《史记》;素养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素养是朱自清眼中的背影,是徐志摩康桥的微波;素养也是闻一多最后的演讲,是鲁迅先生悲愤的呐喊„„

于阅读中获得素养,你会感知历代先贤的独特哲思。因为,素养是儒家之礼,道家之空,佛家之善;素养是“无”与“物”的神秘,是“礼”与“利”的深奥,是充满玄机的善恶轮回;素养是参禅之壁,是入世之门;素养也是普渡众生之舟,是叩问天国之磬„„

语文素养,就是这样生于墨香。

上一篇:工厂内涝水灾应急预案下一篇:对09至10学年教师绩效考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