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的深层解读

2024-04-17

启发式教学的深层解读(精选6篇)

启发式教学的深层解读 篇1

《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它讲述了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文章描述了刘邦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

在本文的常规教学中,褒刘贬项的倾向是很分明的。大多数读者认为项羽“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而刘邦则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虽然这种评价由来已久,但质疑之声从未停止过。经过2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大多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实词和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重要句式的翻译,对文中主要内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特征也有了整体感知。在这样的基础上,第3个课时我打算从作者的态度入手考量文本,以求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在师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对作品的主题将会有一些新的认识。案例描述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鸿门宴》这篇古文。文中刘邦、项羽皆有王者之气,二人都可谓盖世英雄,但其命运迥异。项羽在文中非常自大,心里瞧不起刘邦,面对刘邦的俯首称臣,竟然轻易地说出了告密者曹无伤,置别人的性命于不顾,甚至和刘邦及其将领们把酒言欢,刘邦的中途离席他也没有过分追究,惹得范增破口大骂其“竖子”。刘邦的逃离为他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项羽失败了,败给了他的政治无知。可见文章在抬高刘邦,贬低项羽。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的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里面,这在《史记》中堪称特例。我们知道,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向是表现作者情感倾向的展示厅。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作者这种似是而非的思想倾向呢?

(学生很茫然,面面相觑,不知该从何谈起。)

(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太大,没有个切入点,赶紧剖析解构)哦,题目大了,是我的疏忽。这么说,首先,文中刘邦是凭借什么化被动为主动的?有什么法宝?

(学生立刻依据课本,讨论热烈)学生发言:

甲:刘邦很聪明,他到达霸上后,并未称王,而是与当地名士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旧有的苛捐杂税。这一做法深得民心。所以当项伯劝张良逃走时,张良坚决留下,“亡去不义”,还帮刘邦想办法,这多难能可贵啊!

乙:他还虚心接受别人意见。面对张良的客观分析,“沛公默然”。并真心求教,才有了鸿门宴这一故事。张良厉害,而刘邦更厉害,能正确用人。

丙:刘邦能够自降身份,在项羽面前服软。与项羽对话时,自称“臣”,而称项羽“将军”,还说自己不小心先进入关中,无意称王,让项羽放心。

丁:最能忍。鸿门宴的座次明显是在羞辱刘邦,“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他俩都被安排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刘邦不动声色,继续宴饮。戊:还有他身边的人都对他死忠,比如那个樊哙。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闯进去救他。、、、、老师:大家讨论热烈,一个个都很投入,对此我非常欣赏。大家都很认真,能结合课本谈出自己的感受。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谈到现在都是在说刘邦好,好的不像人了,像神。(学生偷笑)可是,人都是多面的,单一的形象特征是不足以让刘邦具备长久的艺术生命。请大家再读文章,找找刘邦的不足之处或者道德卑劣的地方。

(经过引导,学生仔细研究课本,很快就有人发现一些小线索。)学生发言:

A:刘邦有点小无赖。项伯不忍朋友张良身陷危机之中,“私见张良”,但却被张良利用,刘邦听说可通过项伯传话给项羽化解危机时,立刻巴结讨好,“吾得兄事之”,刚见面就“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并信誓旦旦说守关是“日夜望将军至”,明显是在撒谎嘛。

B:刘邦自私。文中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答曰“鲰生”——前面让他言听计从的人,现在变成了浅陋无知的小人。比变色龙变得还快啊!(底下学生大笑)

C:我也觉得他不讲义气。宴会上刘邦和樊哙一起离席出来,准备回去,却让张良留守:“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有没有考虑过张良的安全呢?拉拢项伯解决危机还是张良出的主意呢!、、、、老师:好!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敏锐的思维和洞察力,以及考虑问题的全方位能力,能从细节处探究,由表及里,非常难得!看来,作者对刘邦的人物塑造是全面而复杂的,就我个人认为甚至是贬斥多于褒奖。那么,最后为什么刘邦胜利了?(停顿)是命中注定吗?

(学生集体摇头)(一个学生若有所思地说,他身边的人都蛮狠的)关键就在这里,(我立刻抓住时机引导)之前大家对张良就分析得很好,张良冷静,自私地利用好友项伯来帮助刘邦,陷项伯于不义,相当圆滑的一个角色。除了张良,樊哙也是。大家都认为樊哙勇猛又机智。(幻灯片显示)周振甫先生在《史记集评》中说,“《萧相国世家云:‘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务之府分之。’然则曹无伤之言,未尽虚妄。谢项羽之玉璧与范增之玉斗,高祖何从得之,可知非毫无所取也。”也就是说,樊哙对项羽那番“义正言辞”的指斥全是谎言,所谓“英雄”行为不过是在张良安排下的一次大胆的冒险!最后还不是和刘邦一起落荒而逃吗!(学生观看,老师从旁解释,学生思考)

老师:相对于刘邦及其身边人的精明,项羽和他身边的人则显得傻气。大家能不能从文中找点儿证据呢?

(学生快速阅读相关段落,归纳)

甲:项伯很善良。他不想朋友张良有事。可是却反被利用,成了帮凶。

乙:项羽本人也很傻气,刘邦随便几句谦卑的话就让他丢了戒备之心,敌人变朋友,范增几次示意他杀掉刘邦,他都视而不见,樊哙的胡扯他更认为是威武豪迈,大加赞赏。当领袖哪能这样子嘛!(众人点头)丙:项庄也不行,犹犹豫豫的。交给刺杀的人物,一剑过去不就完了吗,在自家的阵营里,还怕什么不成。

丁:范增很聪明,却也错失机会。已经示意项羽不成,就要赶紧自己行动啊,弄个什么项庄舞剑,干脆找一批人过来杀死刘邦就好了啊,后来刘邦出去,他也没有动作,一招不成就放弃了吗?最后刘邦还是跑了。

老师:所以说,项羽和刘邦这两大阵营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刘邦一方,用谎言掩盖事实真相,君臣联手,化被动为主动他们除了自私、贪欲、冒险和诈术外,毫无道德可言;项羽一方,明知对方是自己争夺天下的敌手,此时是斩草除根的绝佳机会,却因为他们心中存有对朋友的情谊和信任,存有对一“义”的敬畏,对“礼”的守让,就令攻守易势。如果我们把刘邦集团的所作所为称为“灵活”“机敏”“善于用人”“善于应变”,把项羽集团的所作所为称为“政治上幼稚、无知”“轻信、无能”,那就真是忘了“天理”“仁义道德”,而这正是作者司马迁最为忧虑、最为痛心疾首的。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司马迁会把项羽例如“本纪”里面了。

同学们,以刘邦为代表的中国很多朝代的开创者们都因其残忍、自私、无耻而获得成功,成为改写历史的先驱者。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成功而忘记了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不管你能力大小,智慧高低,做人要道德第一,这是不容置疑的。今天,我们的探讨就到这里。我相信,今天的这堂讨论课,大家一定从中获得了全新的阅读感悟,也体会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像今天这样尝试用新的眼光,发散性的思维去理解文章,你将大有收获。案例反思:

这堂课是我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的一次实践。应该说效果是不错的。多数的学生能根据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在掌握了相对枯燥的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去寻找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还原了人物形象,忠实于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让我们自己获得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

启发式教学的深层解读 篇2

启发式作为一个概念在千年以来的教育研究中从未黯淡过颜色;启发式作为一种方法也从未在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减损过声誉。然而, 在我们对启发式教学长久而密切的关注中, 却忘却了“发生”这个重要的维度, 以至于现今的启发式教学常常徒有虚名, 打着启发之名却难行启发之实。

1.“启发”不得, 为问而问

这类情况多是因为教师未能理解“启发”的意义, 而误把提问、对话等形式当成了“启发”的实质造成的。例如“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谁能找到书上给出的这个概念的定义?”这样的问题让我们难以看出教师启发的意义, 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推测, 教师本人在提问时也并没有想清楚到底要启发学生什么, 不过是为了提问, 为了给学生在课堂上一个说话的机会而随意抛出一个问题罢了。但同样, 也并非所有精心设计问题的教学就能算作是启发式教学。

在讲《曹刿论战》一课时, 老师放了一段锣鼓的音频, 进而提问:“大家听到这个声音能不能想到一个成语?”学生答:“击鼓传花。”教师继续提问:“能不能想到一个跟战争有关的成语?”学生答:“声东击西。”教师再问:“能不能想到一个跟作战现场有关的成语?”学生答:“鸣金收兵。”教师继续发问:“还有没有其他成语?”学生终于给出了老师想要的这节课要讲的“一鼓作气”。

案例中, 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了引入的环节, 希望可以通过锣鼓的音频带领学生进入“一鼓作气”的情境, 然而学生并没有按照其设计给出预设的答案, 甚至到后期不免有故意捣乱之嫌。这个案例中的教师忽略了学生的现有水平, 一味启发, 却没有思考要“启”的是什么, 更没有考虑到这样的起点能“发”到哪里去。与其说教师不知如何启发, 毋宁说案例中的教师从根本上就不相信启发可以真实发生, 所以才会只顾创造提问的气氛, 而不管所提之问。这样为问而问的启发式教学, 实际并不能真的启发学生什么, 教学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仍然是教师个人的独白。我们不难设想, 如果这样的问题充斥着整个教学, 那么最终不过是将“满堂灌”变成“满堂问”而已[1], 从根本上依旧没有改变机械灌输的实质。

2.“启”而不“发”, 不明所以

相比上面所提到的情况, 这一类教学是教师明确了教学的目的, 明确了要对学生启发什么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总是老师自己的独角戏, 在那些重点问题上自问自答, 没能使得学生生发出对于问题的思考。

李老师的课堂总是安静的, 每当他提出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时, 往往得到的是学生集体的沉默。在讲原电池时, 李老师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可以通过哪种类型的化学反应获得电能?”在讲离子反应时, 李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哪些物质在水溶液中会产生出离子?”李老师问题总是恰好问在了问题的症结之上, 一旦回答出这些问题, 知识的核心也就被掌握了。然而面对李老师期待的眼神, 学生们一头雾水, 对这些问题不知所措。

在这节课中, 老师精心设计问题, 对学生能够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满怀期待。这个肯定的答案就是他们将要掌握的新内容, 可学生就是答不出, 甚至在老师说过一遍答案之后, 仍然无动于衷。这样的例子在教学实践中屡见不鲜, 哪怕是实现得较好的教学, 也难免在其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这样“答不出”的尴尬局面。这样的问题, 恰恰是教师没有真正能够启发学生所造成的。豁然开朗是一瞬间发生的, 但是通向豁然开朗是需要意识一点点流动过去的, 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帮助学生搭建使得意识得以流动的桥梁, 是阻断启发发生的主要原因。

3.盲目“启发”, 背离内涵

相较前两种情况, “盲目”启发可谓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变化之一是在这种情况中, “启发”在某种意义上讲, 是完成了的;变化之二是这种情况, 和“启发”一并带来的不是春风化雨的喜悦, 而是风雨欲来的隐忧。

进入现代诗歌单元, 王老师要讲舒婷的《致橡树》。课上到一半, 王老师向同学们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首诗的学习, 大家对爱情有什么看法?”这对于中学的课堂可谓是一石千浪的爆炸性问题。短暂的失控后, 王老师组织同学们有序地一一作答。轮到一位女同学时, 她表示理想的爱情就是对方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护。王老师立刻“启发”这位同学, 诗里面“不愿意做凌霄花、不愿意做痴情鸟儿, 只愿意做近旁的一株木棉, 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作者一样向往爱情中的独立?”“爱情中如果不独立, 一味地依附最后会有好结果吗?”这一系列的问题牵引着王老师的学生们开始了对爱情的思考。

案例中王老师的启发式教学, 在使学生产生认识这一点上可谓是成功的。然而在这节课中, 我们且不论学生产生的这种认识是不是深刻而有意义的, 我们要先关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语文到哪里去了?如果我们的语文课, 没有了语言的使用, 没有了诗歌, 没有了朦胧诗派的时代特点, 那么何谈对课程内涵的把握?教师盲目地启发, 转移了学生对内涵的注意, 是教师对所教内容无力把控的一种投机处理, 从某种程度上讲, 是教育的失败。而对学生而言, 这样的启发至少是剥夺了一次其深入学习的机会。如若长此以往, 更会使学生产生对内涵实质的漠视乃至批判。而这种漠视与批判无疑将与我们求真、求善、求美的教育南辕北辙, 愈行愈远。

4.“发”不缘“启”, 无心插柳

这一类情况中, 教师往往把启发式教学单向地定位在学生认识的产生上。然而, 教学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 其核心都仍然是教学, 是在教师之教的引导下, 学生认识的发生。在这个层面上, 一些教学效果很好的案例仍旧不能算作是启发式教学的表现, 例如一位小学老师在自己课后的自述[2]:

“这次的教学激发出学生想象力是次偶然事件, 是第一位学生的回答起到了调动气氛、激发想象的作用, 而作为我来说, 却是一次教学启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 让孩子敢想敢说。”

这位老师在自述中呈现了一次非常精彩的科学教学, 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也被老师自己归为是一位学生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同学。这个案例中, 启发是成功的, 教学的结果也是成功的, 但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 案例并非能算作是一次成功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专业的表现, 是教师有意识地对教学设计的实现, 这种“意识”既表现在设计过程中, 也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它可以使学生真正地从内部获得知识。而这种获得如果不是教师的有意设计, 而是“偶然”, 那绝对称不上“专业”二字, 也不能从根本上帮助我们真正实现启发式教学。

在缺席“发生”的启发式教学中, 我们看到乱象种种、困难重重。在此不妨追本溯源, 以《柏拉图全集美诺篇》中所记载一段对话恢复这个古老的教育智慧鲜活的面貌, 看苏格拉底如何使自己的启发式教学发生, 使一个丝毫不懂几何知识的童奴, 获得了关于二倍面积正方形的理解。

二、启发式教学发生的构成要件

首先, 我们来回忆一下苏格拉底的这则启发式教学的情景。苏格拉底先画出了童奴已知的正方形 (BFEC) , 之后逐一在图形上加入三个同样的正方形, 组成一个大正方形 (AFGJ) 。此时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原来正方形的4倍, 而当把其中每一个小正方形都沿着对角线切成一半的时候, 四条对角线所组成的新的正方形即为原正方形面积的2倍[3]。这样, 一个并不知道姨2是多少的小童奴, 也实现了2倍面积正方形的获得。将这个案例与之前案例作一个比较, 我们将可以分析出苏格拉底实现启发式教学发生的必要条件, 同时对前一节中的案例作一回应。

1.提问开启意识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 表面上苏格拉底是在提问, 实质上是用提问的形式给童奴一个指定的认识方向。

例如, 他引导童奴构建四倍的大正方形时说:“我们还能再加上另一个相同的正方形吗?”此时, 童奴就跟随着这个问题, 使注意集中在“再加上另一个相同正方形”的变化上, 苏格拉底用提问使得童奴有了从后者到前者的转变, 才使得苏格拉底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获得小童奴的回应以及在这个回应背后小童奴认识的发生。

2.问题串铺设意识展开路径

我们继续对苏格拉底的提问进行分析, 苏格拉底所提之问除了满足给出童奴指定的意识方向这个条件之外, 同时也将逻辑导引置于问题系列的排列之中, 为童奴的意识铺设了展开的路径。

“那么我们有了四个同样的正方形, 是吗?”

“那么整个图形的大小是第一个正方形的几倍?”

“我们想要的正方形面积是第一个正方形的两倍。你还记得吗?”

“这些从正方形的一个角到对面这个角的线段是否把这些正方形都分割成了两半?”

从苏格拉底这四个连续提出的问题中, 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问题都与前一个问题紧密相连, 而当我们连续地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 我们的意识是一种顺流而下、一以贯之的流动。其间没有哪一个问题使得我脱离了这一刻的所想而突兀地转向另一个, 也就不存在由于这种突兀转向而造成的意识的不知所措。

3.教学指向始终如一

在以上的分析之后, 似乎已经可以肯定苏格拉底没有落入盲目启发的窠臼了, 但问题不能停止在这里, 我们要继续挖掘苏格拉底“不盲”的原因。苏格拉底的“不盲”自然来源于其清晰的透视, 这种透视在教学的一开始就已经穿过重重内容的叠嶂而直接到达了目标之地。也因此, 这种透视就如同矢量之箭一样从一开始就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而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如一地循着这种确定的指向, 直至整个教学环节的完成。

4.教学之先的教师自觉

以上的一切都不是苏格拉底偶然的呈现。上述案例发生的前提就是苏格拉底要证明童奴将认识他从前不知道的事情。也就是在案例发生之前, 苏格拉底就已经确信它最终的结果了。同时, 我们只要想到类似的启发案例几乎充斥在所有苏格拉底出现的场合, 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绝不是随意的, 他在教学之先就已经存在自觉的教师意识。

三、启发式教学的发生机制

1.“启”何以可能

启发式教学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在于学生意识的产生, 一旦学生通过教师的“启”获得了一个新的意识, 就有了启发式教学的起点。那么教师如何启发, 如何通过教师之教使学生产生意识呢?

只要在世界中生活, 无需任何外力, 我们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在清醒着的每时每刻感知世界。“在每一个感知被给予性中都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混杂着已知性和未知性, 这未知性指示着新的可能感知, 并通过新的可能感知而成为已知性。”[4]这里各种可能的未知中, 有许多是学生已经有过的类似经历, 已经熟知的;而另一些是他们未曾经历而需要经历的。在自然的情况下, 意识走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有着相同的概率, 都是完全随机的偶然发生, 也正因为如此, 人类文明的发展才在无数个偶然之下, 历尽如此漫长的时间终于走到了今天。

而教师的启发就是在这一点上发挥作用的, 教师通过自己的教, 在这个当下的感知之前的每一个感知中都给予一种共同的指向, 以至于这一个当下, 在学生感知的诸多可能性中, 其中一种未知性被指明了。这时, 学生就获得了一个未曾有过的感知, 一个未曾有过的意识体验, 也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认识。

2.“发”何以延续

“每一个现实的体验 (我们根据一种体验现实的明晰直观进行这一明证) 都必然是一种持续的体验;而且它随此绵延存在于一种无限的绵延连续体中———一个被充实的连续体中。”[5]学生在接受启发式教学时同样是一种“现实的体验”, 也同样存在于“被充实的连续体中”。“事物在其各个显现的流动中构造自己, 这些显现本身是作为在原初印象的河流中的内在统一而被构造起来的, 并且必然是一个接一个地构造起来的。”[6]

意识在其发生的每一个时刻, 都是这样一个视域:它同时具有已被充实的、真实的现象和一个尚待充实、趋向于充实的意向。在每个时刻之前的意识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充实逐渐脱离内视域但又同时部分滞留在那里, 而每个时刻的下一时刻又包含一个完全空乏的外视域期待着被充实。前一时刻中空乏且期待被充实的外视域在这一时刻将被充实而成为内视域, 同时期待被充实的视域又被清空, 而期待着下一个充实。这样意识就流动起来, 逐渐汇集成一以贯之的整体。

意识将以这样的方式自然地流动, 但在教师启发学生, 在意识当下的各个可能性中指明一个的时候, 也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意识自然的流动。如, 教师的指明可能超出了学生当下的视域, 而直接指向学生视域晕圈之外的某个点。这时, 学生意识中以意义为联系的自然流动就在此处中断, 而重建一个其他的意义联系从而流向教师所指向的点。而这时, 他意识视域与所指向视域之间被迫重建的联系已经不是自然发生的意义联系了。

教师为实现启发而进行的指向时刻保持在学生的视域之内, 这并不是指在学生被充实的视域之内, 这将不能带给他们新的意识体验;而是指在学生的内视域之内, 而指向其中空乏的部分。这个范围的指向, 保持在学生的视域晕圈之中, 所以与意识自然的流动是相符合的。同时这个指向又是超出学生已被充实的部分的, 可以带来新的意识体验, 也就实现教学所希望获得的效果。

3.启发的方向性

在上一个讨论中, 已经获得了对启发方向性的一个规定, 即由当前视域指向视域晕圈内的未被充实的部分。这一规定给出了启发的指向性在纯粹意识内部的定位, 我们尚需再对启发在意向中的定位予以更清楚的规定。

我们总将教师比喻为母亲, 这往往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教养与母亲对儿童的养育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 同时这里也有另一种解读的方式:如果说人类的生物性征是通过基因遗传的, 那么人类的文明正是通过教育这种体外的遗传流转至今的。教师之教是人类文明“遗传”的载体, 对学生的启发所指向的一定是人类文明。

指向人类文明仍然是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指向。田间麦苗上的一滴晨露, 对于这样一个显现, 教师要指向物态变化, 要指向呼吸作用的暗反应, 要指向“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亦要指向原始社会向农耕社会的变革……这里的每一个指向都将成为学生世界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而这每一个必需的部分就正是要求给予学生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

对于同一个现象, 即使在同一个学科领域范畴内, 也仍然是具有各种可能性的。自由下落的玻璃杯在碰触地面的瞬间裂成碎片, 对于这样的现象, 教师可以指向万有引力, 可以指向热力学第二定律, 可以指向动量守恒, 可以指向声波的传递……这里的每一个指向都将以教学内容的形式成为形成物理观念的质料并最终汇入整体的世界观。

如果我们将其中的每一个内容继续做更进一步的切分, 那么启发的方向性就会得到更进一步的规定。直至这种规定进入到内视域之中时, 每一个规定的向量就描绘出了一条启发的路径, 启发沿着这条路径将得以展开。其表现就是学生在教师之教中获得了新的连续的意识体验, 形成了对世界的认识的又一次充实。

四、实现启发式教学

经过以上的讨论, 我们借助现象学对于认识如何发生的回答, 可以得出启发式教学的如下机制:首先, 教师对学生的启发起始于在学生当下意识的无限可能中指向其中的一个;进而, 教师的这种指向将时刻都处在学生内视域中未充实的部分, 以使得启发可以成为一个连续的进程;最后, 指向将始终保持与学科性质特点、与内容内涵实质的一致。

启发式教学的发生, 只是教师以自己的拥有对上述机制的实现。在意识层面对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要件的实现将使我们获得真实发生的启发式教学, 使得启发式教学在真实教学中真正地发生。

摘要:在我们对启发式教学长久而密切的关注中, 忘却了“发生”这个重要的维度, 以至于现今的启发式教学表现出种种乱象:“启发”不得, 为问而问;“启”而不“发”, 不明所以;盲目“启发”, 背离内涵;“发”不缘“启”, 无心插柳。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得以发生的构成要件, 与我们在现实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一一对应。而对认识如何发生问题的现象学理解将开启我们对启发式教学内在机制的重新解读。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现象学,教育学,教师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漫话“满堂问”.教育发展研究, 2001 (7) .

[2]教学启示.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博客.2012-10-21.http://hsxx.jnedu.net.cn/content.aspx?id=027205962118.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 (第一卷) .王晓朝,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5][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启发式教学的深层解读 篇3

【关键词】文本解读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

作为初中生来说,英语中的阅读学习非常重要,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与素质的培养。随着英语阅读材料话题的范围拓展,学生学习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如何能够在文本深层解读背景下,合理设计教学问题,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老师采取合理的教学举措,以此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所以,笔者主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文本深层次解读条件下的初中英语阅读问题的设计的合理举措,从而能够帮助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升。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文本深层解读的设计原则

首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文本深层解读为前提下问题的设置应该具有开放性特征,在开放性原则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具有探索的空间,能够促进学生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其次,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层次性特征。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再有,在初中英语阅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渐进性的问题。应该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简到难,环环相扣,以此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最后,还要注重问题设计的生成性特点。在问题的设计之前,应该进行预设,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流畅,还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在文本深层解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策略

1.从整体文本角度出发。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来说,阅读文本具有整体性特征。作为英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整体文章的感悟,而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也要从整体文本出发,能够使学生文章的整体框架有一定的领悟与掌握,才能抓住文章中心思想。例如,八年级下册的Unit8中的Self-check的阅读第二部分的文章,这篇文章中为学生提供了三个层次的阅读文本,以此能够通过中心句的阅读,能够对写作意图进行领悟,还能在从文章细节的分析过程中,得到一定细节性信息等。因此,老师可以借助于此进行问题的设计。例如,“What is a good gift?”“Why do you give a gift?”让学生能够从文章整体出发,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理解,以此能够促进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与感知能力。

2.针对文章标题与插图进行问题的设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作为英语老师应该积极注重文章的标题与插图。作为阅读文本的眼睛,标题具有概括文章内容、凝练主旨的作用。因此,英语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运用标题的作用。而文章中的插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可以成为老师提出问题的依据等。例如,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的英语阅读材料,第三、九、十、十二单元中的阅读材料中都配有插图与标题。例如,第十单元“Id like some noodles.”中的阅读标题为“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其中的插图就是一个小姑娘在吹生日蜡烛。因此,英语老师就可以针对这一标题提出这样的问题“What is birthday food in China?”“Do you know what birthday food is in other coutries?”再针对插图中的内容,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Which country is on the picture?”以此,能够合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如图1

3.从英语文章的关键词语中心句出发。对于英语阅读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对关键词与中心句的把握过程中,对文章的中心内容与思想感情有深入的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因此,在文本解读下的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还可以从文章的关键词与中心句入手。通过引导学生对关键词与中心句的查找,以此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而老师就可以在学生寻找关键词等过程中,合理设计问题内容,帮助学生的搜寻,以及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的第九单元的文本“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中,由于文章的篇幅较长,词汇量较繁多,在寻找关键词与中心句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难度较大。因此,老师可以提出合适的问题。“Please search the key words in each paragraph.”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找到每一段落的关键词,然后老师再针对文章的中心内容,为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以此能够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的阅读更加容易,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总之,本文主要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出发,在文本深层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阅读问题设计的合理举措。因此,作为初中英语老师来说,应该从文本的整体出发,针对文章标题与插图,以及文章的中心句与关键词等为学生设计合理的阅读问题,以此能够有效促进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研究[J].科技展望,2016,(03):49-50.

启发式教学的深层解读 篇4

“李刚门”事件

与政府信任危机的深层次解读

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姓名:何功庆 指导教师:韩兴雨 联系电话: *** 邮箱:jiuyuer@163.com

“李刚门”事件与政府信任危机的深层次解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对“李刚门”的解读,得出结论:“李刚门”事件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毫无关系,同时分析了政府信任危机的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从“李刚门”事件中网民的政治参与,与中国法制社会的建设两方面对有法不依的现象进行剖析,最后得出纳税人意识的全面觉醒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方向。

关键词:政府 信任危机 法制 纳税人意识

一、事件回顾

2010年10月16日晚21时40分许,在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被撞一陈姓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女生重伤,经紧急治疗后,方脱离生命危险,现已转院治疗。肇事者被学校保安拦下后竟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 按照惯例这不是高潮。李刚事件的持续发酵,是因为李刚所在的交警部门还一直想用钱私了或以普通的交通过失罪草草结案。李刚可谓动作频频,一气呵成,成果显著:先是媒体爆出受害者家人被软禁无法接触新闻媒体,紧接着又传出死者同宿舍的学生不知何种原因都获得了保研的资格,再然后李刚携爱子李启铭高调亮相电视节目,以泪洗面痛陈前非„„

然而死者的哥哥偏偏较真,他认为这是为了讨个公道,是为了死去的妹妹和活着的哥哥的尊严。当地法院判决如下: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案一审宣判,以交通肇事罪判处犯罪嫌疑人李启铭6年徒刑,赔偿死者46万,伤者9.1万元。法庭认定李启铭(李刚之子)醉驾,致1人死亡1人受伤,肇事后逃逸,负事故全部责任。法庭鉴于李启铭家属(李刚)积极赔偿死者46万,伤者9.1万元,取得对方谅解,李启铭悔罪态度较好,酌情从轻处罚。这一结果,似应可接受,这是强大舆论压力下的结果。

二、“李刚门”事件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无关

学理性地讲价值观是在社会生活实践和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价值关系的观念形式,是集中体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选择和追求的态度、准则、目的、理想,并以评价方式发生作用的、较固定的取向性、评价性的价值意识体系。无疑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候,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也无可非议,然而在李刚门事件之后,就有一种论调认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件出现,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因为当代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这样荒谬的论点,稍微有一定常识的人也会一笑了之,然而此处且试做分析。既然提到大学生,那么在此事件中大学生又指谁呢,是开车行凶的李启铭,还是已命丧车身的陈姓女生或是经紧急治疗后脱离生命危险的另一名女大学生呢。客观地分析,李启铭确实是某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也就是担得起论者眼中的大学生了,然而却要看到李启铭这样一个个案如何能够代表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尤其是他同时具有的“官二代”身份呢。如果说是那两个女生,那么要知道这两个女生在本事件中是一个受害者的身份,难道说在这样一个法制社里,两个遵纪守法的女大学生在校园里行走被撞成个一死一伤,已是莫大的不幸,未曾听闻有任何法律专家或者正义人士要为她们讨个公道,索要赔偿,反倒是在大学生的价值观上大书特书,莫不是说只要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惨剧发生。

如果再把这观点发散开来,我们就会得出,居民楼被强拆是因为居民的价值观没有很好的树立,没有及时与政府的大政方针高度保持一致;乘坐动车出事了也是因为自身素质不够完善,没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到动车事故,没有看到事件背后一小撮人的别有用心。总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李刚门”事件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无关,即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及其重要,但也不是本事件所凸显的重点。那么,“李刚门”事件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呢?

三、“李刚门”事件与政府信任危机

在“李刚门”事件的酝酿期,公众就有一个疑问:如果是普通的交通肇事逃逸事件为什么不直接交由公安机关和法院处理,何至于闹得这样沸沸扬扬?这个疑问的答案从李刚的种种公关行动中可以看出来,死者同宿舍的学生为何一致缄默且一致获得保研的资格,死者的家属为何一直无法与新闻媒体接触,李刚父子又为何频频亮相电视,集作秀、道歉与一条?

很多人在责问河北大学给学生下禁口令,为什么没有人问一问谁给媒体下了禁口令?河北大学给学生下禁口令,还有学生出来说明情况。有关部门给媒体下了禁口令,为什么没有媒体记者出来说明情况?是不是因为媒体记者的素质比学生高?如果能做到公平公正,为什么要掩盖真像?通过掩盖真像,就能让中国人有尊严地活着吗?掩盖真像只能导致更多的猜疑和不信任!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能关上与孩子交流的门。因为一旦交流的门被关上了,这个孩子就没法教育了。有关部门在教化民众时,能否多想一想,你们是不是正在关上政府与民众交流的门?其实李启铭撞人且霸气外露地吼出那句让人蛋疼的“我爸是李刚”后,其父李刚的种种公关行为以及这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的表现所展现出来的政府利益的偏向所导致的信任危机真正问题所在。

而我们看到“李刚门”事件由最初的一起交通肇事案件演变成一个危机事件,这无形中体现了网络日渐扩大的影响力。继爆出一系列由网友搜索到的“内幕”之后,网络围攻、网络暴力甚至“媒介审判”也就如期而至[1]。与轰轰烈烈的网络舆论监督相对照,传统媒体在很多危机事件中显得力不从心。在“李刚门”事件中,央视毫无悬念地陷入“作秀门”,就在于它只把镜头对准李刚父子而无视受害者一方。也许央视主观上不是有意要这样,但客观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观众有理由质疑—— 这不是报道,是“作秀”!甚至有网友很愤激地说央视是站在袒护犯罪分子的立场上。

为什么网民对“我爸是李刚”的反应这么敏感?为什么认定这句话一定有潜台词,继而穷追猛打,甚至挖地三尺?为什么一旦有导火索,民众的情绪就一触即发,星星之火终至燎原?这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信任危机又首当其冲(当然,这里指的不是个人之间的信任,而是指公众对政府及代表政府的官员和占有资源优势的强势群体的信任),而信任危机的出现又是由于屡次的不信任被验证为事实,所以是一种恶性循环。

从小的方面看,这只是个醉驾。从大的方面看,一个年轻生命已经逝去。代表权利与财富的肇事者与受害的平民百姓博弈,我们只是要求一个及其公开透明的处理过程和结果。政府竟然连这点满足不了我们。最可怕的地方是李刚代表的是政府部门。在这样一个全国性牵动上亿中国人之心的事件中,政府这样的处理结果是否给很多穷凶恶极的财富权利恶霸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极易失去理性的平民百姓一个很丰富的想象空间?[1]

四、前进之路:法制精神与纳税人意识觉醒

从近年众多的危机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其互动性及相对开放的自由度,“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不仅在网络舆论事件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在推进事件圆满解决方面正向作用也十分突出。”[2]从闹得沸沸扬扬的周久耕事件到南京梧桐保护事件,新兴的网络力量在解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以开放性和互动性著称的网络民主力量也正在改变着政府的行事方式,在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功不可没。4.1法制空壳:有法不依竟为何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为什么“李刚门”事件不能按照正常的肇事逃逸案进行处理,为什么主流媒体对此事大都选择了三缄其口?我们常常被告知某人某事很敏感,却没解释到底怎么个敏感法,弱小的公民在遭遇切身利益被侵犯,乃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又或者已经遭受不测,法律如果都不能为公民提供庇佑,那么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更是矛盾的又一次积聚。政府每一次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无作为、甚至偏袒本为既得利益一方(如本案例中李刚父子在危机公关中如此顺利与政府有意的利益导向不无关系)都是以失去更多的信任为代价的。在众多的理性分析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网民问政”的兴起,因为的网民造成的强大舆论压力左右着案件的发展,使本该主持公平与正义的法律只能退居二线[3]。这样的看法貌似有板有眼,似乎无不对之处,而且也契合“司法独立”精神的呼唤,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司法独立”究竟是独立于什么?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对司法独立的表述是很有见地的,“司法机关的独立表现在它只遵守自己特有的司法规则,表现在它的观念和行为不被其他政治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观念和行为所左右[4]。”那么什么叫社会团体呢,互动百科上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社会团体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目前的社会团体都带有准官方性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必须提交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业务主管部门是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授权的组织。社会团体实际上附属在业务主管部门之下[5]。”至此我们可以做出判断,网民既无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也无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授权,显然不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通俗地讲,网民仍旧是人民的一大组成,司法独立对网民独立找不到相应的理论支撑。其实从上面“司法独立”的定义已经很明晰:“司法独立”是独立于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除法官受法律约束外,案件的具体审判不受制约。

因此,呼唤司法独立的确势在必行,但要切记,司法独立不能压倒人民的监督权。司法是为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但同时也是履行人民让渡的一部分权力,当知道权从何来,权为谁用,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更要参考群众的舆论。4.2纳税人,公民权利意识的全面觉醒

纳税人,是指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明确由谁来纳税,又称纳税义务人,或纳税主体。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依照税法规定对国家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又称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

中国近年来一系列的公共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国人的纳税人权利意识。从月饼税、加名税惹争议,到农民起诉财政局,再到本文着力探讨的“李刚门”事件,公众已经形成了强烈的纳税人主体意识,自然对政府的某些不公正、不公开的行为会表达不满。而这些不满聚集起来,会使得政府不得不认真考虑原本极为分散的民意,因而我国纳税人权利意识的觉醒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政府行为的变革,注定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上的一件大事。

五、结语

在网络日渐发达的今天,频频发生的重大公共事件为中国网民参与政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试验场,就连总理温家宝每年也作出沟通网民的姿态。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信任危机的解决最根本还在于政府提高其透明度,网民保持政治参与的热情,在每一个公共事件的处理中监督政府的行为,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政府的廉洁度,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说到底也是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

六、参考文献

《洗澡》背后的深层解读 篇5

文章的第一部题为“采葑采菲”, 这个标题出自《诗经》中的《邶风·谷风》。《邶风·谷风》描写了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妇女, 在第一节中, 这个弃妇吟道:“采葑采菲, 无以下体。”葑指蔓菁, 亦指大头菜, 菲指萝卜。这两种植物根叶均可食用, 但味道以根部为佳。弃妇以葑菲之叶喻貌, 以根为德, 婉言劝说丈夫不能只看颜色不重心灵, 固执地留恋着对丈夫旧情。讽喻他的丈夫有眼无珠, 看不到女人最重要的是她的品德而不是她的外表。”结合这段诗句的含义和《洗澡》第一章的内容, “采葑采菲”可以引伸为如下两点:一、知识分子在做出选择时往往会忽略人最重要的品德, 而过于看重人的外在;二、真正有才学的知识分子往往会因当权者的错误选择而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

第一部一开始便描写了余楠的婚外情。在这次婚外情中, 余楠既扮演选择者的角色, 又扮演一个被选择者的角色。一开始余楠想抛弃外表肥胖但内在贤良淑德的宛英, 而去追求外表温柔但满身铜臭的胡小姐。他跟《邶风·谷风》里怨妇的丈夫做出的选择一样, 选择了“葑”、“菲”的叶子而放弃了“葑”、“菲”最有价值的根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余楠是个寡情薄义、忘恩负义、自私自利的家伙, 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抛弃一直陪伴于自己, 忠于自己的宛英。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 自以为主宰一切的余楠, 最终因为自己过于吝惜, 以为能以一对田黄图章镇住胡小姐的神仙心性, 却不料因此做了一会“望妻石”。作者安排余楠这个极其肮脏的人物最先出场, 除了要暴露余楠需要改造的缺点外, 还在结构上起到了一个暗示下文的作用。余楠在这里是一个无赖, 但就是这样一个无赖却受到了文学研究社的热烈邀请, 暗示了文学研究社肯定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让读者在进入文学研究社之前有一个心理准备, 以免对那里的乌七八糟大惊小怪。

同时, 第一部中还描述了许彦成与杜丽琳的恋爱。在这里, 杜丽琳是“采集者”, 而许彦成是“葑”、“菲”。从表面上看, 杜丽琳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无论是从许彦成的学问, 还是他的品行, 他都有资格当“葑”、“菲”的“根部”。但杜丽琳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她在自尊心的影响下, 忘记了自己当初选择许彦成是因为想要一个好丈夫, 忽视了许彦成所带有的传统中国士大夫的无情。在第六章中, “当祖国解放后, 杜丽琳想跟许彦成留在美国, 不料许彦成却无情无义地说:“你自己考虑吧。如果你不愿意回去, 我绝不勉强。”许彦成一心只想到自己回国工作, 完全不顾及自己妻子的感受, 这能算是一个好丈夫吗?而且许彦成当初主要是为了应付妈妈, 好让自己出国留学才跟她结婚。因此, 杜丽琳做出的选择同样是错误的。并且由于他们之间没有存在真正的爱情, 从而从剧情发展上暗示了许彦成与姚宓互相倾慕的可能性。

二、“如匪浣衣”

第二部题为“如匪浣衣”, 语出《邶风·柏舟》。这是一首讲述妇人遭受遗弃, 又为“群小利”所欺, 但始终坚持真理, 不甘屈服的抒愤诗。原句“心之忧矣, 如匪浣衣。静言思之, 不能奋飞。”意思是我的心忧伤啊, 像一件未洗的衣服, 仔细想来, 我无法展翅高飞。结合《洗澡》第二部的内容可知, 诗中的“如匪浣衣”不仅象征了一件未洗的衣服, 更象征了文学研究社内知识分子思想上的污垢, 强调了“洗澡”的必要性。同时也暗示了真正有抱负的人往往会被小人所累, 而且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

在第二部, 有两个情节集中体现了知识分子思想上的污垢。一是游香山的桃色新闻。这件丑闻的主要散播者是姜敏。姜敏是由于善保喜欢姚宓而不喜欢她, 因爱成恨, 因此试图制造许彦成与姚宓的桃色新闻, 借此攻击姚宓。但在杜丽琳有分寸的补救下, 此事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事情是解决了, 但却给许彦成与姚宓的爱情制造了裂痕。在一段时间内, 姚宓不但不想跟许彦成通信, 而且有事也不敢去问许彦成。

二是余楠由于妒忌, 扣除了姚宓的稿件, 并给姚宓的文章加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他与施妮娜、江滔滔和姜敏结成联盟, 以“汝南文”的笔名合写文章攻击姚宓, 并给每个小组派发了一本刊登他们文章的杂志。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 他们写的文章由于水平不够, 没造成多大的影响。紧接着, 还没死心的余楠“们”决定搞个内部展览来搞臭姚宓的稿子, 幸得宛英釜地抽薪, 他们只能作罢。虽然他们的攻势再一次失败了, 但同样给姚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汝南文”的文章出现后, “姚宓不复勤奋工作, 尽管她读书还是很用功。”

其实, 真正有才学的知识分子所受到的打击绝不止以上两件事。比如当傅今将于楠升官的消息告诉给许彦成后, 许彦成泄气地说:“他们两眼漆黑, 知道咱们有什么可供利用的吗?只要别跟他们争就完了。咱们只管种植自己的园地。”这一句话表明余楠虽然对文学依然有热情, 但工作上的热情却已经完全消失。因为不管许彦成的自身修养有多高, 当他感觉到自己就像一匹被用来耕田的千里马, 无人赏识时, 也只能孤芳自赏。

作品发展到这里, 肮脏的知识分子们已经发出了阵阵恶臭, 洗澡这个运动顺应时势出现了。

三、“沧浪之水清矣”

第三部题为“沧浪之水清矣”, 出自《孟子·离楼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 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沧浪, 水名;缨, 古代帽子的系带。水清就用来洗帽缨, 水浊就用来洗双脚, 这都是因为水自己造成的。’所以, 一个人总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 别人才侮辱他;一个家庭总是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 别人才毁坏它;一个国家总是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 别人才讨伐它。《尚书·太甲》说:‘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了。’孟子引用这首歌来说明福祸皆由人子取的道理。这一层意思实际上就暗示了在第三部之前犯下罪恶的知识分子在这一部中都会受到惩罚。

第三部在结构上不同于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凭着姚宓、许彦成在感情上的挣扎和知识分子间的勾心斗角等线索还有所联系, 第三部却带读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国度, 在这里既没有爱情, 又没有阴谋, 整部都只是在描写洗澡的过程。作者让第三部从整个故事的发展中分离出来, 蕴含了匠心独运的构思。这样的结构可以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它在情节上的独立, 实际上就是象征了“洗澡”这个运动不切实际。因为无论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还是知识分子, 都只是在做“无用功”。因为虽然广大的人民群众都热情高涨地呼喊着要改造知识分子, 就连知识分子的亲属们也铁面无私地参与, 如余楠的女儿余照, 但遗憾的是, 这个运动只是洗掉了知识分子的一层死皮, 并没有净化知识分子的心灵。余楠依然厚颜无耻地申请加工资;知识分子们的谈话还是针锋相对……所以, 第三部最后一章的结尾处, 作者不禁感慨道:“洗澡已经完了, 运动渐渐静止。一切又回复正常。”

四、结论

由此可见, 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创作的时候, 每一个细节都要深思熟虑, 尤其是小标题的运用, 更要体现出作者的匠心所在。同样的道理,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当中, 也要细细品味这些小标题的艺术魅力所在。

摘要:本文要研究的是《洗澡》中三个小标题的意蕴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通过研究, 我认为第一个小标题“采葑采菲”是讽喻知识分子有眼无珠, 第二个小标题“如匪浣衣”象征着知识分子思想上的污垢, 第三个小标题“沧浪之水清矣”是在暗示“肮脏”的知识分子都会受到惩罚。前两个小标题交待了知识分子为什么要“洗澡”, 第三个小标题则交待知识分子如何“洗澡”。由此可见, 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每一个细节都要深思熟虑, 包括小标题的运用, 也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所在。同样的道理,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当中, 不应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对作品的小标题同样要细细地品味。

关键词:《洗澡》,知识分子,思想

参考文献

[1]宫苏艺.杨绛谈《洗澡》的写作[N].光明日报, 1989-4-16.

再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 篇6

关键词:苏轼 内容要素 内容关系 取象表意

从作品的内容关系切入对文本的解读,这种方法笔者把它叫做深层结构分析。

这种方法注意到了材料作为内容要素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对于文意生成的作用;注意到了内容关系的路径性质,由于它源于材料的配置而取决于作者的情志,“沿波而讨源”[1](p67),便成为我们探寻作品旨归的重要线索。

一般而言,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获得对于作品较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而那些真意难明,云山雾海的作品,用这种方法分析,或许得以拨云见日,深海探骊;至于某些看似矛盾,难测高深的作品,在深层结构这一维度上,亦有可能找出它的统一性,发现矛盾的底蕴。

下面,笔者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这首词因其境界的壮阔与气度的恢弘,被视作“古今豪放第一词”。而对词中何以还有“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之语,历来见仁见智。对它的解读,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到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则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上世纪90年代版认为:“‘人生如梦两句,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的感叹,‘人生如梦的思想是消极的,同前面的追慕古人的逸气豪情放在一起,说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2](p117)

新世纪版认为:“‘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3](p53)

以上解读的变化,实看不出有什么进步。无论是“消极”、“矛盾”说还是“苦闷”、“补充”说,不都是一种猜测?虽然吾国自有“诗无达诂”、“见仁见智”的古语,现代西方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受美学”的新说,但究竟什么才更贴近文本的原意?我们又如何与千年前的古人对话呢?

让我们看看作品的内容关系。

这首词吟咏的对象有东去大江、雄奇赤壁、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有风流倜傥之周郎,有华发早生之苏子,还有如梦人生、幽幽江月。可谓万象奔涌,异彩纷呈。

文学语言的特点就是形象,我们在作理性把握时应还其类属。其实本词吟咏的对象只有两类,即自然与人生。大江赤壁与幽幽江月这类材料(意象)是作为“自然”这个内容要素的存在,而英雄豪杰与华发苏子这类材料(意象)则是作为“人生”这个内容要素的存在。本词的内容由“自然”与“人生”两大要素组成。它的意蕴涉及到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而自然与人生又各有两端:大江赤壁属自然之壮美,幽幽江月属自然之优美;倜傥周郎算人生之英雄,华发苏子表人生之平凡。

那么,这几者之间构成什么样的关系呢?根据词中的表述:“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自然无疑远远大于人生;又根据文中的描绘:“一时多少豪杰”,周郎年少得意,谈笑建功,英雄又高于常人。这样考查了文本的具体情况,我们可把本词的内容要素拟定为三项,即自然、英雄与常人。它们的等级依次递减,可表示为自然>英雄>常人。这个连续不等式近似于一个等差数列,亦可图示为:

自然

英雄

常人

这形成一个梯级结构。

这个连续不等式(或称梯级结构)的奇妙就在于,顺着它的不同方向(或角度),会产生并不断放大截然相反的两个意义:“大”与“小”。

让我们先站在“常人”这一点,采取仰视的角度,沿着从右至左的方向观察,便会产生英雄比常人伟大,而自然比英雄更伟大的强烈感受。这在词中具体表现为向往英雄功业,而更惊叹于自然之壮丽永恒的热烈情绪,并外化为江山雄奇,英雄风流的壮美图画。

然后站在自然这一点上,采取俯察的角度,沿着从左至右的方向观察,则会产生英雄比自然渺小,而常人又比英雄渺小的冷峻认识。这在词中具体表现为感叹英雄业绩不存,更笑己之华发早生的悲凉心境,并外化为千古英雄浪淘尽,人生如梦酹江月的凄美图画。当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并不止于凄美,这点下文还要论及。

至此,我们也就初步分析出了本词的思路流程,即对自然,英雄,常人三者关系的换向思考。仰观英雄与自然,则心胸开阔,情绪高昂,俯察平凡人生则认识冷峻,心境悲凉,但悲凉过后则是一种释然—因为人生极小,那么人生的烦恼也就极小了。

再从观物取象的角度看文意生成的具体过程。

先看观物取象的方法。

无疑,词中的意象不只是眼前之景,亦是心中之象,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4](p84)。

首句“大江东去”,由眼前江流滚滚想到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5](p74)之大江全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由波涛激荡之空间形象转到千古历史之时间流程。

继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时空同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时空由古返今,空间顺序先纵后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由眼前江山想到一时豪杰,空间转向时间。

周郎与苏子的描绘,时空转换灵活自然。

由此可见,作者在观物取象时,不仅可以眼观六路,而且凭借思想这只慧眼,还可做到通览古今,作者之目力神思在物之上下远近,时之古往今来骋意流转,这是典型的“周流六虚”的环道观察法。

这种观察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表达需要而随意取象。

那么取象表意的具体过程又怎样呢?

首先从整体上观照。雄浑的大江是自然的具象。它既是空间的,又是时间的。空间上,它浩荡壮阔,不见首尾,滚滚滔滔,势不可挡,隐含“伟大”之意;时间上无始无终,千古流淌,含有“永恒”之意。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形之下人生就极其渺小了。所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意象组合,在于形象地表明:自然伟大,人生渺小;自然永恒,人生短暂。

然后进入特定的时空:三国周郎赤壁。雄奇的赤壁,“江山如画”,成了英雄们演出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展现人生精彩的最好舞台,而尤以周郎为甚。

继续进入另一特定时空:宋时黄州苏子。江流依旧,故垒已残;英雄早逝,苏子华发。

最后又回到整体观照:与自然相比,“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短暂无常,一切还在自然运转!那么,当如何看待人生呢?

将以上分析加以总合,本词观物取象的过程似电视摄像:长镜头-短镜头-特写镜头-特写镜头—长镜头。

首尾虽同为长镜头,但摄像的方向角度有所不同。开始是站在人生的角度,仰观自然之伟大,时间上由当前指向过去。结尾则从自然的角度俯察人生之渺小,时间上由当前指向未来。首尾两点并不在一个平面上重合,所以它不是圆形结构,而是螺旋式结构。

那么,这个螺旋是上升式螺旋还是下坠式螺旋呢?从意蕴的层次表达所反映的认识过程看,应该是上升式螺旋,可表意如下:

从总体上观照,自然伟大永恒,人生短暂渺小,但就某一特定时空而言,人生亦可大放异彩,就如“三国周郎赤壁”。这当然是令人羡慕的,不然苏轼又怎么会如此多情呢?但是周郎年轻有为,谈笑建功,苏轼华发无成,命途多舛,这平淡坎坷也是人生一境。那么,穷通谁来定,祸福岂无凭?周郎之时,群雄逐鹿,英雄用武,地利人和,天助其成;苏子之时,朋党争锋,小人逞奸,才高文好,反害其身。人生各有所遇,时空不可置换。“赤壁”乃“三国周郎”之“赤壁”,苏某为宋时被贬罪臣!明于此理,虽曰多情,又何必偏执一情,以致华发早生?所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虽有伤感之意,却也是明于天人关系后的释然之语。

那么,如何看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呢?根据前文的含义,首先它是明于天人关系的一种明智选择,其次它是不同于英雄人生的另种人生形式。

“江月”是自然的另种具象,“酹”,《古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洒酒于地表示祭奠或立誓。”[6](p2372)那么“酹”这种举动含有敬顺与郑重之意的。“酹江月”表示悟透天人之理后的敬天适命。

“酹江月”的生活还在于饮酒赏月。这是一种快意山水的诗酒人生。我们无须辩说苏轼“并未想到及时行乐”而要一味“苦闷”。“人生如梦”,除了功名追求之累,难道不应有一些生命享受之乐吗?只要这种乐不是纯然物欲的低级趣味!何况象苏轼那样,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江水明月之美,感受清风之爽,参悟天人之理,实在高雅美妙得很!

综上所述,本词的意蕴产生于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哲理性把握,以我观物则产生仰慕的心态并造成该词豪放的格调,以物观我则产生释然的心理并造成该词旷达的特点。而豪放与旷达是有机统一的。至于本词的认识发展,则体现于取象表意的螺旋式上升,通过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辩证思维过程,认识步步深入,最后参透天人之理,达到一个新的人生境界。

那么,以上的分析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第一,换向思考的思辩智慧。作者对自然人生关系的两次换向思考,启示我们对同一问题的思考,角度可以不同,方向可以相反,“换向”可以得出新的意义。此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

第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照。这又可以分为两点。首先,作者看待人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自然时空紧密联系起来的。所以,他就能把个体的人生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来观照,在自然的博大胸怀中化解自己的烦恼,最后参透天人关系,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其二,自然形式与人生形式的契合。自然之壮丽对应人生之英雄奋发,自然之秀美对应人生之平和淡雅。江流的滚滚不息与千古英雄的群象长卷构成了雄浑深沉的时空感,雄奇的赤壁与雄姿英发的周郎多么妙合无痕,而华发苏子的“一尊还酹江月”又蕴含了何等丰富而微妙的意味!除了手法之妙外,亦有其功用:壮丽之自然令人心胸廓大,精神振奋,唤起一展宏图之豪情。词中对于大江赤壁的描写即是此类。秀美之自然令人心境平和,心绪宁静,有抚平心灵伤痛,归于冷静思索的功效。词中“江月”的意象即是此类。

第三,进退两适的人生态度。词中所写的两种人生形式,作者并没有否定其一的意思。是英雄人生的奋发有为,还是平淡人生的乐天知命,还得顺天应时。如此看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又出世的”[8](p6)。作为大学者的苏轼,广采百家,兼收并蓄,在他看来,儒道释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智者总是站在人世的边缘,相机而动,并不偏执一端,于是这便有了二美并具的人生形式。

注释:

[1]陆机:《文赋》,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谭爱旭主编:《高级中学语文第六册(必修)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李白:《将进酒》,转引自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6]王剑引:《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7]陆游:《游山西村》,转引自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8]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转引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上一篇:2018年电力工人入党申请书2500字下一篇:观看电影荒岛余生有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