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歌鉴赏

2024-04-28

唐代边塞诗歌鉴赏(通用6篇)

唐代边塞诗歌鉴赏 篇1

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

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读者颇有启发。“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

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

,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是唐诗的亮点。

从军行(其八)【唐】王昌龄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从军行(其二)【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

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从军行(其一)【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一首,刻画了边疆

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唐代边塞诗歌鉴赏 篇2

【关键词】唐代 边塞战争 反侵略 边塞诗歌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小课题为载体的高中语文选修教学研究”(2012YQJK171)。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65-01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诗歌。其中唐代的边塞诗歌通过描写祖国的大好山河,叙写边塞的将士、战事,表达了对祖国疆土的守卫决心,建功立业的热血气势,对少数民族政权侵略的愤懑。今天我们通过回顾唐朝边塞战争史实,分析唐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性质,以此角度对唐代边塞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解读。战争正义,因诗人的情感也就阳光和正义。

一、唐朝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在7-9世纪,唐朝与周围的少数民族,如高丽族、突厥等构成了“国家”的关系。唐朝雄踞中央,各民族政权独自壮大。在唐朝近三百年的统治期间,唐朝和少数民族的战争不断,战争爆发的原因也是不尽相同。当时的少数游牧民族,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他们擅长骑马射箭,又是逐水草而居,一到自身青黄不接,或草枯水落的时期,就选择侵犯唐朝边境,对百姓进行掠夺杀戮。这也导致了边境民众一到秋日就提心吊胆。因此每到秋天,唐朝就不得不对少数民族进行防御。另外少数民族政权或部落之间也经常发生夺权的战争,当他们产生内部分裂而互相残杀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来依附唐朝以保存实力。唐王朝为了与其和睦相处,就会对他们的首领加官进爵。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唐朝本身还不够强大,不能完全臣服少数民族政权,因而以和亲、封官爵等方式对少数民族进行安抚。

當唐朝内部发生斗争的时候,突厥等少数民族就会趁机进入,采取进攻的政策。在唐朝初年,突厥就大举入侵,导致唐高祖李渊迁都。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吐蕃人趁机入侵。

当唐朝的国力比较强盛的时候,他们就会反侵略,从而将失地收回。在唐太宗时期,在贞观三年,击退了突厥,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击退了吐蕃。

因此唐代边塞战争一直都有,这就为边塞诗人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历史舞台。从岑参、杜甫、王维、王昌龄等人的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二、唐代边塞战争与边塞诗

唐代是诗歌兴盛的朝代,唐代的边塞诗歌就是边塞战事纷乱中下的表现。尽管作者所处的地位和境况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能够抓住边塞战争的特点,大多对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颂扬。如果唐朝发动的战争都是以侵略为目的的,则诗歌反映爱国主义就毫无意义了。唐代边塞诗歌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分析唐代边塞诗歌的时候应该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特点进行分析,从而能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体味诗人的真实情感。如下:

在唐朝和南诏的战争中,很多诗歌都描述了将士的勇武,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描写唐朝与吐蕃的战争,表达了将士不收复失地就绝不回朝的决心,体现出将士保卫家园宁死不屈的精神。

在李白的《塞上曲》中,主要是描述的唐朝和匈奴的战争,诗歌中表达了对唐太宗反击匈奴的赞美之情,在战争中应用智慧,反败为胜,评定了突厥,抒发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唐代的边塞诗歌寄托了边塞诗人的理想情怀,他们以诗歌为刀剑,与侵略者、扰民者进行抗争。

诗歌是以意象感染读者的,美好的意象能够净化读者的心灵,而丑恶的意象,则会让读者产生厌倦的心理,在品读边塞诗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的是战争的性质,分析战争是否是正义性战争。但是作者选择了丑恶得意象也会影响美感。如果作者着重去描写一些残酷的杀人场面,那么,这首诗歌的意境就被破坏了,即使战争是正义的,也不能称得上是一首好诗。

在唐代的边塞诗歌中,大多数都是充满了爱国情怀,但是,由于当时时代背景的局限性,诗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心境也就不同,写出来的诗歌也是各式各样,表达的情感也是千差万别。例如在岑参的诗歌中,有表达将士无畏杀敌的,也有表达少数民族大肆杀戮的行为,作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其创作就会存在不同的特点。在唐代的边塞诗中,我们应该多品读那些爱国主义篇章,对那些描写大肆杀戮场面的诗歌应该坚持扬弃的原则。

在品读唐朝边塞诗歌的时候,应该本着辩证的态度,先分析唐代边塞战争的性质,从而把握诗歌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在诗歌中体现出爱国主义情怀和战士奋勇杀敌的气概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那些描述血腥场面的诗歌,在品读的过程中就要运用扬弃的思想。

参考文献:

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 篇3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边塞诗常见术语等】

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

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ì、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tǔ)谷(yù)浑(hún)、胡、羌、羯、夷、楼兰、安西 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语义双关又埋怨杨柳尚未返青]、《落梅花》、《关山月》 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边塞诗特点】

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边塞诗的主要内容及感情特点】

①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迈、奔放、一往无前的主题。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②表现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③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④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发动战争的厌恶,归国无门的悲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⑤边塞风光。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感情: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愤懑、思念、赞美边塞风光。【边塞诗鉴赏要诀】 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其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天山雪后海风寒,军中遍吹行路难”边塞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以此反衬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要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王维的《使至塞上》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大漠奇异风光——大漠上升腾起的炊烟是那么的直,黄河中倒映着的落日是那么的圆,这简直让诗人感到震惊,精神为之一振,前面的惆怅则被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刹时一扫而光。抑扬顿挫的手法很好地突出了大漠的壮丽、奇特和诗人的激昂情绪。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是血淋淋的,从诗歌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它一点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写,所以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课堂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转应曲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简要赏析这首词中两组叠句(“边草”、“边草”与“明月”、“明月”)的表现效果。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①。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②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③。

注:①萧关:关塞名,故址在宁夏固原县。②幽并:指幽州、并州③紫骝:骏马名。(1)这首是写边塞征战之诗,在景物描写上如何体现这一主题?

(2)这首诗前四句重在描写萧关仲秋的自然环境,分析作者对诗中描写的两类人不同的情感态度。【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塞下曲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5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 3.(2010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习题。雨雪曲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真题演练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①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1)“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2)边塞诗大都以感情慷慨、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真题演练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首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本诗在选择材料上有什么特点? 【真题演练三】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答题。从军行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 篇4

岑参(约715—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气势宏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他和同代的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的诗歌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他每写一篇新诗歌,人们便竞相转告,相互传抄。岑参的诗题材也很广泛,早期的诗歌多以写景、感叹身世、赠答朋友为主。岑参出塞前写了不少山水诗,诗歌风格清丽俊逸,意境新奇。

在盛唐时代,岑参写的边塞诗歌不仅数量最多,而且成就也最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岑参较长时间往来于边疆各地,对边疆的气候、风俗、民情、舞蹈、音乐等都很熟悉,外加他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因此在边塞诗歌的创作上,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比如在对西域的风、云、热、寒以及歌舞战马等都可以描绘得惟妙惟肖,表现色彩浓烈的动人画图。

西域的雪山以及吐鲁番盆地著名的火焰山在岑参的诗歌中也被多次提到,比如在《火山云歌送别》中:“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火焰山砂岩的颜色像火云一样热气逼人,使人读此诗如身临其境。而岑在库尔勒绿洲北部,丝绸之路古道——铁门关的陡峭石壁上赫然醒目的四个大字“襟山带河”更是展现了岑参对雄关风貌的描绘。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岑参《火山云歌送别》

在岑参的诗歌中既有荒凉壮阔的边疆景象,驰骋沙场、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也有艰苦的军旅生活和凄凉的游子情调,但这些都不是岑参首创,也谈不上有何过人之处。然而,盛唐诗歌风格本身就以雄奇见长,诗风雄奇者比比皆是,亦不可特许为岑诗之风乃至伟大之处。对于岑参其人其诗的洞见既应该从他为何喜欢写边塞诗歌说起,也应该从他的诗歌的意象和审美意趣说起。人们读岑参的诗往往可以感受到四重不同的境界:“亲历”、“畅饮”、“悲悯”、“萧厉”。

岑参诗中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亲历”,顾名思义就是读岑参的诗叫人有身历其境的感觉。悬挂在墙上的长剑,排列在校场的兵刃,奔驰在大漠的军列……历历在目,宛如置身疆场,跃马边陲。

回顾岑参一生,他深情于边塞,并要作为于边疆,这正是印证了“亲历”、“畅饮”的诗歌境界。首先,岑参赴边从军,这和他的家族背景有很大关系。岑参出自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文本、伯祖父长倩都曾位高至宰相。他的父亲岑植,官至仙州、晋州刺史,在岑参年幼时早亡。在他出生前两年,在朝中任官的.伯祖父获罪被杀,家族受牵连,自此家道衰落。

岑参自幼爱好习武且聪颖好学,遍览史籍,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整没落的家业,光耀门楣。20岁时到达长安,献书求仕但终未如愿。此后,希望的一次次破灭也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仕途的崎岖,诗人由一个不知道人间炎凉的热血青年逐步成熟起来,饱尝了浪迹的艰辛。但是这种经历也使他的创作内容更为丰富,扩大了题材。而后,30岁终于考中进士及第的他弃官从戎,开始了他一生中两次出塞、五次人军营的军旅生涯,就此经历而言,在唐诗人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公元749年,岑参赴安西都护府安西节度使大将高仙芝麾下掌书记,750年返长安。不久再次出塞在北庭都护府三年,频繁来往于北庭和轮台之间,其边塞诗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其描绘边塞生活的程度亦可堪称“边塞诗史”。可以说,边塞诗就是岑参人生的一部分,其他题材不足以表现他絢丽多姿而又坎坷多难的一生。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所谓“畅饮”,表现在岑参的诗不是古涩典雅的意象,而是贴近生活、雅俗共赏,犹如畅饮美酒。杜甫曾称赞他的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就是这个缘故。

为什么称为“悲悯”呢?就在于岑参对自然与社会所造成的人类苦难抱有强烈的悲悯之心,这种关怀流露于诗文当中,不可遏抑。而 “萧厉”之风有关其诗的根本气质,这最不容易理解,也就是说,岑参诗中的雄浑并没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那番悠闲自适的豪情,而像是魏碑书法,字字如刀刻;又像是一块冷铁,其刚性至极而至阴寒,决不矫揉婉约,这是一种极为高超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已经融人了诗人本身的热血肝肠、民族气魄,此即为岑参之伟大和不朽之处。

谈及岑参诗歌的“萧厉”之风,不可不论及他一生最重要的两次出塞。

玄奘在《西域图记》中描写记录西域道路崎岖不平,人迹稀少,而读岑参的诗反而像陶醉在诗人用色彩调制的醇酒里。迎面边塞风卷而起的细沙,万里飞舞的银雪;耳边胡笳琵琶的喧鸣;空气中荡漾着乳酪酒香。然而,这些表象没能掩藏岑参悲悯与萧厉诗风的真谛。盛唐时期,为确保边疆的统一稳定,唐朝频繁用兵,不少满怀爱国主义激情的士子文人都纷纷投笔从戎,希望可以到边庭去为捍卫国家的统一作为一番。

对于岑参来说,多次到边塞,就“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生无所求,也知塞桓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在岑参看来,奉了皇命不远万里来到边关,完全没有为了自己一生打算过。也知道边关城中的生活艰苦,但为了使命又哪里能够顾及妻儿家事呢?

岑参于天宝八年冬赴安西任职,六年期间两次出塞。边疆丰富多彩的异域生活里,每天都有新的见闻,每天都会有新的感受。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以及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充盈岑参边塞诗。

岑参对军营生涯的描写极其生动形象,如“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他往往在诗中并不直接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在他看来,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大唐士兵的真正对手,横在士兵面前的主要是严酷的自然,因此通过对严酷自然的描写来反衬将士们的英勇无敌,这种描写常常就是其萧厉之风的最好说明。

岑参初次出行塞外,也曾对边地荒凉以及艰苦的生活感到不习惯,他这时的诗歌多倾寄思乡之情与怀友之意。然而,他能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两种不同感受上,一种是“种药疏故畦,钓鱼垂旧钩”《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的惬意生活;一种却是漠漠边关,萧风瑟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象却相得益彰,人情人理。他有一首广为流传的《逢人京使》就是描写了这种思乡之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中描述的情景是:恰逢行军紧急,岑参的朋友需要立马进京,岑参匆忙间却不知该如何说是好,稍可迟疑,万种离愁,凝于唇边。

正是这种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而此诗能“奇而人理”,“奇而实确”,真实动人。

第二次出塞,情况和前次有所不同。此时岑参的同僚封常清,时任节度判官,而且对岑参很赏识,二人经常交流。在封常清手下工作,岑参心情比较愉快,胸襟也比较开朗。《北庭西郊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说:“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著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此时心情日益开阔的岑参对边关的奇异风光和风俗的观察更为仔细。于是,我们看到了岑诗具有代表性的两篇诗歌:

一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首千百年来拨动读者心弦的诗歌再现了新疆瑰丽的自然风光与异域情调,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呢?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更值得一提的是,诗歌中提到的“轮台”,在唐代是指现在乌鲁木齐南郊的乌拉泊古城,而今更是天山南北的要塞,而不是指天山以南汉城西域都护府驻地的轮台。

二是《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抓住有边疆特征的景物来描写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先从“平沙”、“雪海”、“乱石”的荒凉景象过渡到对军旅生活的正面描绘,然后急转直下再写小景细节,衬托军队之刚猛威武,来突出将士不畏艰险的精神。

后期岑参回京在朝中任右补阙之职,离开了艰辛却快乐的军旅生涯,经历了连年战乱,目睹国家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岑参日渐沉寂。此时的诗歌不再如边塞诗充满豪情壮志,更多的是发出一些伤时悯乱的无限感慨。

“安史之乱”爆发不久,京都被叛军攻陷。当时正逢重阳佳节,岑参心情沉痛不已,国都沦陷,家人和故园正在遭受战火摧残,于是悲痛地写下“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代边塞诗中的乐器 篇5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作为唐文化中的重要文学现象,历来是史学家、文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所介绍的是唐诗中一个重要的流派——边塞诗中有关乐器情况。

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其与周边兄弟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当时,唐朝周围主要的少数民族有:羌、突厥、回鹘、吐蕃、匈奴等。再加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更使汉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交流融合,这些都是边塞诗在唐朝盛极一时的原因。

边塞诗的源头,向上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内容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六月》等)。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朝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唐朝的边塞诗作,就其美学上来说,其主导特征是壮美,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体现了唐朝当时泱泱大国的雄浑的民族精神。

一、唐边塞诗中主要的乐器

唐代边塞诗中记载了很多乐器的情况,为我们研究唐音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岑参诗歌中提到的“胡琴、琵琶与羌笛”只是唐边塞诗中常见的几种,唐边塞诗中提到的主要乐器见(表一)

二、乐器的沿革和使用情况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乐器的发源、沿革、传播、使用的情况。

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的这一千古绝句中提到的“羌笛”究竟为何物?

是否就是笛?回答是否定的。羌笛与笛有很大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含。汉代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故本四孔加以一”由此可以知道:羌笛在汉代就已经流传于甘肃、四川等地了,并且可以推之当时的羌笛是双管四孔羌笛。羌笛在唐时,是边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经常出现在唐代边塞诗中(见表一)值得一提的是,羌笛并没有出现在唐代的“十部乐”中,可见,羌笛在唐时只是边塞中所见的乐器,并未正式进入唐代宫廷或军队,只是少数民族或是军队中的兵士所用的一种自娱自乐的乐器。

唐、宋、元、明各代文人的诗歌中常见到关于羌笛的记载。现在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及黑水县一带的羌族地区,我们仍旧可以看到这种具有唐宋遗风的乐器,它们是用两支同样长短的油竹制作,管体被削成方柱形,绑扎在一起,每只管的上端,置有一个带竹簧片的吹管,竖吹,规格有17厘米及19厘米两种,音色高亢而略有悲凉感,是人们在喜庆丰收,过年过节劳动之余常用的主要乐器。亦是小伙子向姑娘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

表一:唐边塞诗中的主要乐器

乐器名称 诗歌作者出处 诗句

羌笛 《凉州词》王之涣

《从军行》王昌龄

《塞上听吹笛》高适

《金城北楼》高适 羌笛何须怨杨柳

更吹羌笛关山月

明月羌笛戌楼间

至今羌笛怨无穷

笛 《陇头吟》王维

《塞下曲》李白

《田使君美人如莲花舞北旋歌》岭参

《从军北征》李益

《从军行》陈羽 陇上行人夜吹笛

笛中闻析柳

琵琶横笛和末匝

横笛偏吹行路难

横笛闻声不见人

角 《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

《听晓角》李益 轮台城头夜吹角

角声一动胡天晓

吹角当城汉月孤

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不知何处吹芦管

笳 《后出塞》杜甫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李益 悲笳数声动

壮士惨不骄

几处吹笳明月夜

琵琶 《古从军行》李颀

《古意》李颀

《从军行》王昌龄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

《田使君美人如莲花舞北旋歌》岑参 公主琵琶幽怨多

惯弹琵琶能歌舞

琵琶起舞换新声

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

琵琶横笛和末匝

胡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胡琴琵琶与羌笛

鼓 《塞下曲》(其一》李白

《燕歌行》高适 晓战随金鼓

枞金伐鼓下榆关

笛:宋代陈杨(去木加日)《乐书》中记载,大横吹小横吹并竹为之,笛之类也。律书云:横吹,胡乐也,昔张博望(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所以,人们一直认为笛是由张骞出使西域带到长安的。1978年长沙出土的马王堆三号墓(公元前168年)的文物中,有两支笛类乐器,早于张骞出使西域。由此可见,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约半个世纪,笛类乐器就已经在我国淬了。南北朝以后,笛被称为横笛或横吹,到了唐朝,笛的形制与现在的形制基本相似了,并且成为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乐器。唐朝宫廷的十部乐中,笛成了一件不可替代的乐器,所以特别频繁地出现在唐代诗人的佳句之中。诸如李白的“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朋落梅花”、“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等等,并且,笛在唐军队鼓吹乐中,已经成为了一件常用的乐器,用于壮军威和出征的仪仗之中。另外,在唐乐器中,除了横笛之外,还有义嘴笛、叉手笛、箫等笛类乐器。也频繁见于关于唐乐器的记载中。宋、明、清各代,笛子在民间音乐中广泛地得到应用,已经成为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十番鼓、十番锣鼓、潮洲笛吹锣鼓、冀中吹歌、山东鼓吹等乐种中的主要乐器,并且在戏曲(梆子戏和昆曲)中也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南北曲笛、梆笛的演奏风格。传统的笛,其按孔之间距离相等,演奏者用叉口吹法和口风的控制互相配合转调。近年来对笛子又进行了多次改进,使它更便于转调。解放以后,笛子被搬上独奏舞台,涌现了一大批笛子演奏家及优秀的曲目,使竹笛在民族乐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角:真正和军队密切有关的乐器,角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这种古代吹奏乐器,汉代流行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因最初用动物天然的角吹奏而得名。西汉初期,随鼓吹乐传入中原。《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鼓吹,本军旅之音,马上奏之......”。以鼓、角演奏被称为横吹。唐代的角为竹筒状。唐《咸(下加角)篥格》记载“角,长五尺,形如竹筒......”角在唐边塞军队中是一件用于壮军威的仪仗乐器。从边塞诗中的记载来看,它的作用除了在仪仗中使用外,还应用于军事的集合(角声一动胡天晓)等作用。明、清时期有“铜角”依然是军队、鼓吹中的专用乐器。这种铜角,近代称之为“号筒”,在用于表演古代战争场面时可以见到。

芦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边塞诗人李益错将芦管这一乐器当成笛了(他的此首诗名为《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时的芦管,与当时的咸(下加角)篥,即现今的管相似,是纳西族及西南各民族常见的乐器。长约20厘米。管身竹制。现今的芦管开七孔,竹管上插一个芦苇压扁制成的双簧吹嘴,音色粗犷,在现今的白沙细乐中担任领奏地位。由于现存的关于古代芦管的资料很少,我们只能在李益的诗句中体味芦管特有的风格了。

笳:即胡笳。是古代的吹奏乐器。汉朝就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是汉魏鼓吹乐中的主要乐器。唐朝十部乐中,没有笳的编制,可见笳只是少数民族乐器。《蔡琰别传》中记载:“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日胡笳”。这是较为原始的笳,《乐书》中称“芦笳”。《乐书》中还有大胡笳,小胡笳的记载:“其形似咸(下加角)篥而无孔”可见这是用芦苇制成哨,装在木制无按孔的管上演奏的。明清时代,还有关于笳的记载。到了近现代,已经很少有笳的实物流传下来了。

琵琶:唐边塞诗中提到了很多关于琵琶的曲目,演奏方式,乐队配置等情况。实际上,无论是在唐的边塞或是宫廷,琵琶都是极为重要的乐器。根据东汉刘熙的《释名*释乐器》:“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木(加比),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可以知道,琵琶这一乐器是根据弹奏方法而得名的。琵琶的历史,向上可以追溯到秦时的“鼗”又称“秦汉子”,唐代是我国琵琶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光是在名称上,就有“大琵琶”、“秦琵琶”、“五弦琵琶”等名称,唐的乐工巧妙地将传统直颈琵琶与外来的曲颈琵琶结合起来,保留了曲颈琵琶梨形曲颈的形制特点,并且在演奏姿势(由横抱到直抱)、演奏方法(由用拨子改为手弹)等方面均进行了重大的变革,使琵琶不仅成为唐代歌舞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而且在独奏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在唐朝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琵琶的描写记载(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唐的边塞诗中更是常见琵琶的踪影,“欲饮琵琶马上摧”几乎成了唐边塞诗的名句。明清时期,琵琶的形制基本上稳定。建国以后,琵琶的表演艺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琵琶在现代民乐中的地位已经是不可替代了。

胡琴:现代民族弓弦乐器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然而作为它们的祖先胡琴,发展的历史,相对于笛类吹管乐器,琵琶类弹拨乐器就要短得多。这也正是唐边塞诗中对胡琴记载不多的原因,根据杨杨(去木加日)《乐书》记载,胡琴的前身可能是我国唐代出现在我国北方兄弟民族奚部落中的奚琴,当时亦写作嵇琴,唐代孟浩然《池亭诗》记载“竹引嵇琴入,花邀戴客过。”当时的奚琴是用竹片在两弦之间擦弦而发音的,其琴杆,琴筒比现在的二胡短小,没有千斤。宋代奚琴已具有一定的演奏水平和表现能力。敦煌榆林窟第十窟元代的飞天,已有手持胡琴的图像,到明代,胡琴的形制已经和今天的二胡很相似了。近代,随着戏曲音乐的兴起,胡琴更为广泛地流传。刘天华、阿炳两位近代的胡琴大师,将胡琴的独奏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近代无数艺术家的努力,胡琴无论是在艺术表现力还是技巧技法上都已经日臻完备,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艺术体系。

鼓:打击乐可以说是音乐史上最早出现的乐器种类,唐代使用的鼓种类繁多,如:铜鼓、节鼓、腰鼓、正鼓、和鼓、齐鼓、担鼓、羯鼓等等,唐边塞诗中常用的鼓是哪一种,已经很难考证了,我们只能从诗人的诗句中去想象唐鼓威风凛凛的气势。

丝绸之路上的唐代边塞诗 篇6

关键词:丝绸之路;唐边塞诗;丝路文化;一带一路

古丝绸之路曾是一条东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通道。唐代国力强大,锐意经营西域,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唐代文人出入边塞,写下了大量豪放壮美的边塞诗,从某种意义上说,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唐诗之路。丝绸之路上的唐代边塞诗,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l 唐边塞诗中的丝路风光和风物民情

1.1 奇丽壮阔的丝路风光

唐边塞诗中反映西北边塞风光和边塞牛活的诗篇与丝绸之路有密切的关系,丝绸之路上留下了大量的唐边塞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丝绸之路也是一条诗歌之路。

陇山是长安出发去丝绸之路的第一屏障。它不仅是隔断秦陇两地的自然地理的分界线,也是一道文化和心理的分隔线。岑参第一次初过陇山赴边时作诗“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描写了从长安到陇山的驿站之多和驿骑之速,道出了盛唐交通便利的景象。“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送人赴安西》),反映了诗人赴边报国的雄心壮志。高适的《独孤判官部送兵》:“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其登高望远、立功封侯的宏愿跃然纸上。再如《登陇》一诗,感情跌宕起伏,曲折多变:“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浅才通一命,孤剑适千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诗中抒发的不仅仅是戍边思乡之情,更表达了酬答知己和建功立业的豪情。

从陇山往西,丝绸之路的几条线汇聚在凉州。凉州在今甘肃武威,是丝绸之路上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作为河西节度使的驻地和西北军事重镇,边地美景、塞上风情和军中盛会令人神往,商贾小贩、丈人武将络绎不绝。唐诗中有许多写凉州繁华的诗。其中王维的《使至塞上》写出了边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张籍《凉州词三首》(选一)则刻画了另一幅生动的风景画:“边城暮雨雁飞低,芦苇初牛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诗人遥思往日繁荣的丝绸之路。另有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写出了月夜凉州的边地情景,其中“十万家”亦可见凉州当时的繁华。

出凉州过燕支山,经张掖、酒泉就到达了阳关和玉门关。玉门关和阳关一北一南,均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阳关和玉门关作为连接内地与西域的枢纽屡屡出现在唐边塞诗中。王之涣的《凉州词》(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吕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中云“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百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阳关无故人。”再如李颀《古从军行》“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这些诗中都提到了阳关和玉门关。

出阳关与玉门关再往西就进人中国西部的疆域——西域。西域风光、歌舞,人物、服饰、用具等进入唐代诗人的视野,极大地丰富了唐代诗歌创作的内容。岑参、王吕龄、虞世南、骆宾王、杜甫等诗人对西域风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如岑参《经火山》写道:“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虞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流汗,孰知造化功”。极力渲染火焰山一带独特的自然风貌。西域的铁门关也是诗人笔下常写的意象。铁门关位丁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是丝绸之路中道咽喉,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岑参有多首诗渲染关的险要。如《题铁门关楼》:“铁关天西涯,极日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宿铁关西馆》:“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那知故同月,也到铁关西。”牛动的捕绘出铁门关一带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心中的主观感受。唐代边塞诗对轮台、北庭、焉耆、龟兹、疏勒、丁阗等地亦多有描写,这些诗歌不仅多方面勾画出丝绸之路的风土人情,而且为我们研究丝路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唐边塞诗呈现出的西域风光以及诗人浪漫的激情,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阵阵驼铃,悠悠羌笛在耳畔响起,雄奇的边关、险阻的山脉、无垠的沙漠、浩瀚的戈壁就在眼前。我们仿佛置身丁辚辚商队,沿着丝路一直去往大漠远方……

1.2 独特奇异的风物民情

丝绸之路上的唐边塞诗中不仅有辽阔苍茫的丝路风光,而且有独特的异域风物民情。

葡萄酒白西域传人中原后,因其含有香气、酒精度数含量较高而特别受人喜爱。“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鲍防《杂感》),捕述了唐朝的太平盛世及各国进贡西域马、苜蓿、葡萄酒的景象。还有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和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苜蓿、葡萄、胡萝卜、核桃、石榴、天马、狮子等成为异域的代名词,为唐边塞诗增添了新的意象。

唐朝的乐曲在隋朝几部乐的基础上,融合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及外围乐曲增至十部乐。其中流行丁粟特地区的安国乐、康国乐等在唐代风靡一时。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描写了他听了凉州人安万善吹奏的西域乐器筚篥之后那种美的愉悦感受:“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白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其中“转奇”二字说明西域音乐通过丝路往内地流传过程中,不断融入符合内地人的审美要求音乐元素。李益的《五道城中》音乐之声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可概括其描写音乐的篇什的主要内容和情感。他在边塞诗中所写笳、管、笛等少数民族乐器,不仅有浓郁的民族情调和地方色彩,也表现出作者的特殊生活感受。

唐代的舞蹈主要分为健舞和软舞两种,西域传来的多是健舞如胡旋、胡腾舞等。诗人对这些舞蹈和舞者都进行了捕绘,如白居易《胡旋女》写道:“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于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胡旋舞,特点是急速旋转、节奏鲜明。胡旋舞在长安盛行50载。李端则有《胡腾儿》:“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扬眉动日踏花毯,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胡腾为唐代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男子独舞。诗中充分展示了胡腾舞柔中带刚的力量之美。刘禹锡《观柘枝舞》则刻画出舞者“体轻似无骨”、“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的精彩技艺。元稹、白居易《西凉伎》也以西凉伎、西凉乐为捕写对象,追忆了昔日之盛况。这些有别丁中原柔和婉约之美的绚丽舞姿自然进入诗歌的表现视野。

2 唐边塞诗反映的丝路文化和盛世精神

在边塞诗中,可以领略到“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感受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可以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而骄傲。所有的这些,都反映出大唐盛世的思想解放、民族白信和国力强盛。今天,我们建设“一带一路”,仍然可以借鉴丝路文化所折射出的大唐时代精神。

2.1 多元化文明下的开放包容

唐朝崇尚兼收并蓄的文化包容开放政策,大量外族移民入住、商旅往来,因此西域各族、各国的生活习惯、文化也广泛的影响着长安等中原城市。

(1)一视华夷的民族政策。唐代统治者的民族政策较为开明,较少有歧视少数民族的态度。李世民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联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如父母。”唐太宗一视华夷的思想,为他的后继者所继承。民族平等与文化融合成为唐朝重要的治边之策。文化融合的思想成为唐代社会的主流观念,从而使丝绸之路畅通东西。唐朝还提出差文治、文德的主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随着民族关系的日趋和缓,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深,汉族官员与少数民族的酋长长期合作,带领军民共同开发建设边疆。如岑参《奉陪封大人宴》写安西北庭节度使封长青在北庭大宴各族将帅酋长的场面:“幕下人无事,军中政已成。座中殊俗语,乐杂异方声。醉里东楼月,遍能照列卿。”大家虽然语言不同,习俗各异,但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同饮美酒,共享明月。

(2)融合互市的民族关系。唐代的互市范围,从官方交易到民间的互通有无,其参与人数之众、物品种类之多、交换数额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丁是在唐代边塞诗中,我们看到了反映各族人民团结合作、并肩作战的诗歌:“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唐人掀起积极效仿、学习西域文化的热潮。在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中专有“长安的胡化”一节,从服饰、居住、饮食、器具、音乐舞蹈等各方面捕绘了这种热情。边塞诗从音乐舞蹈到衣食住行,也多方面展现了中土文人的胡化情况。王建《凉州行》云:“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对外来音乐的喜爱从宫廷、贵族传到城市居民各个阶层成了一种时尚。杜牧《河湟》云“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元稹《法曲》亦云:“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为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久处边塞的岑参逐渐适应了西域牛活习惯:“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诗人耳听胡歌,品尝具有浓郁少数民族风味的佳肴,痛饮西北边塞出产的美酒,尽情享受。诗人并没有难以适应的感觉,而是沉醉其间,身心俱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产牛认同心理。这从侧面展示了民族融合所呈现的特点,以及他们感觉、心灵所发牛的相应变化。

唐朝民族融合的事实、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都对西域边塞诗的创作产牛了重大影响。因此,唐边塞诗不仅表现出一种“备具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雄浑和“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漫,万象在旁,前招三表,后引凤凰”的豪放,而且反映出盛唐强盛的国力、开放的政策所造就的高度的包容之心和热情积极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广阔胸怀。整个唐代,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唐人胸襟宽广、气魄宏大,广泛吸纳少数民族和西方各国文化,从而形成包容开放的唐代多元文化特色。

2.2 建功立业的豪情和历史责任感

丝绸之路的繁荣,不仅表现在大唐帝国的强盛,而且唤起了唐人的热情和希望。一个蒸蒸日上的社会带来的希望总是富有浪漫的理想主义。这种积极理想的盛世精神主要体现为唐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超越感。

唐人对边塞斗争的认识充满着一种历史责任感,将其视作实现国家与民族的伟大功业。最为典型的是对丝绸之路开拓与经营有重大贡献的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歌《饮马长城窟行》。其他如骆宾王《从军行》中高歌“不求牛入塞,唯当死报君”以及杨炯《从军行》里所抒发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牛”则最能代表唐初的这种豪迈诗风和诗人慷慨报国的豪情壮志。唐代边塞战争从历史进步的角度和实际状况来看,主要表现为唐帝国开放政策带来的民族融合浪潮和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主要形式就是唐帝国对丝绸之路的拓通与经营。拓通丝绸之路的政治斗争和边塞战斗顺应了历史潮流和各民族的愿望,在长期的战争过程中也逐步地实现了民族的融合与团结。我们特别应注意,初唐的边塞诗里绝无以后的“征怨”和对边事的谴责与揭露,即使接触到战争残酷和黑暗的一面时,也都是站在国家,民族大业的立场上能作历史,辩证的对待。

唐人赴边军旅洋溢着一种身为盛世、渴求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赴边不仅是政治上的军事调遣,而更多的是“腰悬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的慷慨侠气,马上横刀赋诗,军中酒酣之作,往往充满从容不迫之自信。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对边地的战况仍保持着乐观心态,认为唐朝的大军一到,西域地区就会很快平定。在这种时代精神的激励下,立功心切的唐代上人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征大漠的丝绸之路,去边塞寻求自己的人牛理想。。

杨炯的名篇《从军行》表达一代文人的价值选择:“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牛。”“西京”和“牙璋”的意象,表征着长安是兵发边塞、剑指龙城的出发点,出征塞外日的在丁回到长安建功封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牛”,不仅可看作杨炯的人牛宣言,实亦为众多唐代文人的人生取向,“投笔从戎”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标签。边塞诗人高适在《塞下曲》中亦高唱:“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上,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立功异域、封侯拜相可谓意气风发的唐代诗人的醉心向往。岑参《题虢州西楼》慷慨放言:“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在长安求仕无门的情况下,策马赴边无疑是人牛的不二选择。其《送李副使真诚碛西官军》写道:“脱鞍暂人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在送别的氛围中激励白己,充满了唐代诗人特有的英雄豪情。

3丝路文化对建设“一带一路”的启示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高瞻远瞩,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其承载着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梦想,为古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了努力建设好“一带一路”,笔者认为丝路文化亦可以古为今用。

3.1 坚持开放包容,共建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

历史上,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足。大唐帝国在文化上的开放包容,使当时长安成了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现在,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要实施大国发展战略,并承担起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就必须坚持开放包容。既要有唐人“洛阳家家学胡乐”的学习态度,广泛吸收别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有“座中殊俗语,乐杂异方声”的大度包容胸怀,将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当前,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在能源、资金、技术等领域有极为显著地互补性,建设“一带一路”,要立足丁各参与方优势互补,实现利益共享、共同构建多国互利共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

3.2 弘扬丝路精神,加强丝路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

古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经济贸易的产物,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经贸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得沿线各国增进了交往和联系,丰富了各自的物质文化生活,从而使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和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今天,我们进行“一带一路”建设,有责任把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财富——丝路精神传播出去,丰富内涵,发扬光大。因为“一带一路”虽然南我国倡议并积极推进,但它实质上是惠及各参与方的共商共营共建共享项日,所以要与丝路沿线的相关国家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牛机和活力。

3.3挖掘旅游资源,着力开发丝路文化旅游

“一带一路”的提出,为丝绸之路旅游开发带来新的契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从陕西到新疆,我国境内就有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遗址,加之丝路沿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自然风光、民俗信仰均有很强的差异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深度开发是丝路文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命题。通过一些旅游项目的打造,不仅可以再现丝路异域风光,使人们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宽广、“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雄险、“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壮阔以及“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的民族风情,弘扬古老的丝路文化,而且可以增进人们对丝路文化的认知度,使人们对丝路文化可感可触。当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古老文化遗产的保护,妥善处理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有效防止为追求局部经济效益而实施的过度旅游开发现象。

3.4 编纂异国民俗风情作品,加强沿线各国文化交流

贯穿亚欧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发展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传播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诸多项日当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只有文化的交流,才能够真正促使人们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情感的衔接。古丝绸之路虽是由汉唐政府打通并拓展,却是以民间商旅互通有无为主。“扬眉动日踏花毯”、“葡萄美酒夜光杯”,在古丝路民间商旅交往和文化交流中,有相当多的反映异域风情的佳作,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异国文化。因此,应当编纂出一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反映异国风情和民俗的作品,消除各民族、宗教间的隔阂和误解,方便和引导各民族、宗教间的相互沟通交流。

3.5 借鉴丝路豪情,努力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上一篇:催乳师培训教程初级下一篇:公交公司安全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