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024-04-30

高一期中考试数学试卷(精选6篇)

高一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篇1

期中考试已结束,回顾这次考试,总体感觉还凑合,下面就这一次考试对教与学作一下总结与反思。

一、工作中的亮点:

我们工作中的亮点如果说有的话那应该是:学案、习题的编写:俗话说人多力量大,集体的力量总是很强大的,本学期的学案、限时练、综合题我们都进行了统一的分配,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让每一个老师都参与编写,编写后的学案、习题再由我们强大的后盾支撑孙光明老师审核定稿,然后把定好的稿打印出来每人一份,我们老师再集体做,对学案或习题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再商讨最终定稿,一份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学案或习题才算完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学生还不够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有待提高。班中总有那些学习数学主动性不大的学生,作为教师在这方面抓得还不够。

2、教师上课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虽然有时想让学生多动手,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但有时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有时为了赶进度等等一些原因使得很多时候仍然采用老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不够好。

3、教师课后反思不够。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有些习题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好多遍,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然而很多时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教师包办的太多。

4、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学习困难学生较多,信心不足。教师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上还做得不够,以至于这次的普通生的差距会那么大。

三、改进措施:

(一)、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有些学生有不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作业字迹潦草,不写解答过程;不课堂上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不会总结规律;对学习马虎大意,过分自信等。作为任科教师指导他们预习和复习,强调总结的重要性,并有一些具体的做法,如整理错题集,总结做题规律等。使学生慢慢地建立起好的学习方法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加强教师自身和学生的反思。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增加自己课堂的魅力,吸引孩子主动参与。做到精讲少讲,充分的相信学生,让学生真正为自己在学,真正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来。

高一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篇2

相对原子质量为:H:1 O:16 C:12 N:14 Na:23 S:32 Si:28

第一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或最符合题意)

1.从饱和碘水中提取碘的操作是 ()

(A) 蒸馏 (B) 过滤

(C) 萃取 (D) 渗析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往试管里滴加液体时, 可将胶头滴管垂直伸入试管中

(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 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 给固体或液体加热时, 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3.关于萃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离乙醇和水可用萃取的方法

(B) 萃取所用的两种溶剂可以相互溶解

(C) 萃取分液时, 漏斗中的液体都要从漏斗颈流出

(D) 萃取分液所用仪器是分液漏斗、铁架台 (带圈) 和烧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

(B)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C) 1 mol苹果

(D) 在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

5.学校自来水中含有Ca2+、Mg2+、HCO3-、Cl-等, 为了检验Cl-的存在, 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 石蕊试液 (B) 四氯化碳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6.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Fe (OH) 3胶体—纯净物

(B) 盐酸—电解质

(C) 金刚石—非金属单质

(D) CO—酸性氧化物

7.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 ()

(A) 分散质直径大小

(B)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C) 是否稳定

(D) 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8.在0.1 mol/L的硫酸溶液中, 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a+、Mg2+、CO2-3

(B) Cu2+、K+、OH-

(C) Ba2+、K+、NO-3

(D) Mg2+、K+、Cl-

9.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 (OH) 2+2H+=Ca2++2H2O

(B)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H+=H2O

10.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 ()

(A) CaCO3→CO2

(B) IO-3→I2

(C) Fe2+→Fe3+

(D) NO2→HNO3

11.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32 g O22-的电荷数是1 NA

(B) 通常状况下, 1 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C) 2.0g NaOH含有的离子数为0.1 NA

(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 含有Cl-个数为1 NA

1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 又是离子反应的是 ()

13.相同物质的量的N2和CO相比较,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数相等 (B) 原子数相等

(C) 体积相等 (D) 质量相等

14.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 m L 1 mol·L-1Al 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

(A) 75 m L 1 mol·L-1的FeCl3溶液

(B) 75 m L 2 mol·L-1NH4Cl溶液

(C) 150 m L 2 mol·L-1的KCl溶液

(D) 150 m L 1 mol·L-1的NaCl溶液

15.下列两种物质的反应, 可用H++OH-=H2O表示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

(B) NaHSO4溶液与KOH溶液

(C) Ma (OH) 2与硝酸溶液

(D) Ba (OH) 2溶液与H2SO4溶液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 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A) 所用NaOH已吸潮

(B) 向容量瓶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

(C) 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

(D) 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2小题, 每空2分, 共18分)

17.偏二甲肼 (C2H8N2) 是一种高能燃料, 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填写下列空白: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1) 偏二甲肼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对大气无污染的单质气体,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 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2) 6 g偏二甲肼 (C2H8N2) 含有NA个偏二甲肼 (C2H8N2) 分子.

18.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除去 (括号内为混入的杂质)

三、实验题 (共22分)

19. (10分) 实验室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碱式碳酸铜[Cu2 (OH) 2CO3]的受热分解实验.请回答:

(1) 加热一段时间后, 烧杯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2) 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 , 否则会引起____________.

(1) 先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 再熄灭酒精灯.

(2) 先熄灭酒精灯, 再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

(3) Cu2 (OH) 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 如果Cu2 (OH) 2CO3受热完全分解, 将试管拆下, 冷却, 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产生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

(5) 实验完毕, 分离烧杯中的固体和液体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 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是烧杯、______和_________.

20.实验室用11.8 mol/L的浓盐酸配制250 m L 0.1 mol/L的盐酸溶液, 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6分) 配制250 m L 0.1 mol/L的盐酸溶液, 应量取浓盐酸体积为_________m L, 应选用_________m L容量瓶, 配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 配制时,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_______________.

(A) 用30 m L水洗涤烧杯2~3次, 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振荡

(B) 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 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 再加入少量水 (约30 m L) , 用玻璃棒慢慢搅动, 使其混合均匀

(C) 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 m L的容量瓶中

(D) 将容量瓶盖紧, 振荡, 摇匀

(E) 改用胶头滴管加水, 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 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 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 cm处

(3) (3分) 若出现如下情况, 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_;定容时俯视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2分)

21.2.18 g化合物A (其组成表示为Na2SixOy·x H2O) 中, 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计算: (1) A的物质的量;

(2) A的化学式;

(3) 将2.18 g化合物A溶于水制成500 m L的溶液, 取出10 m L再加水稀释到500 m L, 则稀释后溶液中A的物质的水量浓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C) 2. (A) 3. (D) 4. (D) 5. (D) 6. (C) 7. (A) 8. (D) 9. (B) 10. (B) 11. (C) 12. (C) 13. (C) 14. (A) 15. (B) 16. (B)

17.氮和硫;碳;KNO3和硫;碳;CO2;K2S和N2

18.

19. (1)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分)

(2) (1) ; (1分) 倒吸 (1分)

(4) 黑色固体溶解, 溶液变蓝色;CuO+2H+=Cu2++H2O漏斗, 玻璃棒

20. (1) 2.1, 250, 引流

(2) (B) 、 (C) 、 (A) 、 (F) 、 (E) 、 (D)

(3) 浓度偏低;偏低;偏高

高一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篇3

关键词:期中考试;教师层面;教学要求;技术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83-1

一、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写出本次考试的情况分析

各备课组先讨论,然后备课组长起草本学科情况分析的整体结构,要有诸如本学科全年级以及几个类别班级的均分、全年级整体的得分情况分析、全年级每题得分情况分析、下一阶段教学进度及相关要求。以最快速度完成后,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给本备课组的教师,各位教师在备课组长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再根据任教班级的具体情况来认真完成各自的情况分析,所有科任老师交电子稿给班主任。班主任的班级情况分析以年级本次考试数据分析报表为依据,结合班级本阶段的具体情况。每一份情况分析的最前面都要有本次考试进步较大的、退步较大的学生名单,以示鼓励与警醒,最后都要写一到两句激励性的警言、嘉语。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打印并张贴。

每个学科、班级情况分析的文本格式要一致,统一贴在教室里相对固定的地方,而且要求较长时间段的张贴在那里,直到下次重要的考试后才用新的情况分析一一对应加以覆盖。这样,就会形成比较独特的班级文化,这种班级文化能够使学生可以经常全方位地定位自己在群体中学习质态的位置,与自己目标的距离,自己在学业水平方面的长处与不足,以及了解下一阶段学习的内容、要求、相关策略等。

二、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每一次的大考后的教学过程中都要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去解决大考后学生学习的“动力空洞”问题

因为每一次大考后学生“激情”的消解需要一段时间(即由于对考试分数结果与考试前期望值之间吻合程度、落差的大小不同所引发的“情绪”),以及阶段性学习任务结束后会形成一定的“动力空洞”,注意力不会科学的“转移”。那么,我们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就要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注意对这些问题的产生,进行前瞻性的预见,并做好科学的引导、消解工作。

鉴于这种认识,各位班主任引导学生们进行高一以来的学习与本次期中考试的小结,请各位同学当天晚自习认真做好此事,第二天早自习交齐“高一状态以来的学习情况总结、本次期中考试情况分析,从现在直到期末的学习、做人做事的发展规划”。

各位班主任要在全班同学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平时工作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班级工作情况分析,写出班级情况分析报告,具体分析到每一位学生,将学生进行分类分析,以相关数据并结合每一类具体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做人做事、思想状况来剖析生成性原因,提出相关建议与要求,并在近一周内分别找班上每一个学生“谈心”。

三、各备课组、各位班主任、各位科任教师要以期中考试分析、总结为契机,开展较大规模的“接短板”行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教学过程中的“闪失”

对期中考试中短板的班级、学科,各班级中短板的学生,各学生中短板的科目,短板科目中的短板的知识点,进行认真排查,然后进行专题研究,研究出操作性较强的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来有效地“接短板”,以达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班主任要对大踏步倒退的学生进行重点谈话,最好约请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方法(整改措施),并从这些同学失误或挫折的案例中提炼出某些可供全班同学加以“警醒”的“自己身边的鲜活的教训”,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以期达到“教训”规避,效益尽可能最大化的结果;对大踏步前进的学生进行重点的个案分析,并从这些同学成功案例中提炼出某些可供全班同学学习和仿效的“鲜活的经验”(即那些可供“常模参照”的“同学们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经验”),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学习,以期达到“成功经验”推广效益尽可能最大化的结果。

各学科教师也要参照班主任这种工作思路,来进行所任教班级的学科情况分析总结,以期达到学生学科学习的“成功经验”推广效益、“教训”规避效益尽可能最大化的结果。

四、各备课组要在教研活动过程中,认真研讨教学进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练习与考试计划等

每周各备课组教研活动过程中编制好下一周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练习的范围、练习的要求,然后年级组汇总并印发给每一位学生,确保学生每个时段学习的针对性,进而提升我们教学与学习的绩效。另外,语文和英语备课组还要认真研制每天早读课学生读书的任务、目的、方法,以每两周为一个时间段,用一张16K纸将这两周每天语文、英语读书的要求印发给每一位学生,确保学生每天语文、英语读书的针对性,进而提升绩效。此外,每天作业的总量以及各学科作业量都需要有科学的控制。

五、各备课组要加强针对高考的教学策略研究

未来高考是对考生知识水平、运用能力以及应试心理素质的考查。它是选拔性考试,但走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更多的还是考查你的基本功: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

职高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篇4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瞋(chēn)目瓦楞(lãng)瘦削(xiāo)间或(jiàn)

B、草窠(kē)蹩脚(biã)炮烙(páo)针砭(fà)

C、苍劲有力(jìng)凫水(fú)孤僻(pì)讥诮(qiào)

D、朱拓(tà)噩梦(â)鞭笞(cì)孱头(càn)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数落数据数九寒天数典忘宗数字通讯 .....

B.胜任胜负引人入胜胜绩骄人稳操胜券 .....

C.提防提成提水工程提纲挈领ATM提款 .....

D.参与参校古木参天参差不齐兄弟参商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拍品聆听恰如其分见识浅薄

B、零担恪守篇篇起舞锲而不舍

C、供给魄力孜孜以求迫不急待

D、崔巍暗然踯躅不前丰姿桌约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是民国国民,民国国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使我深深地

②(庄周)又饥又渴又热又气恼,半路上实在③一面 这位太平天国将领的不羁之才,一面也想到这位王爷对理发师的感情。

A.憎恶挪惊叹B.憎恶跑赞叹C.憎恨走惊叹D.憎恨行赞叹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都说“姜还是老的辣”,你真有两手,这个人那么难缠,_______还是叫你给说服了。

② 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赞助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我们定投桃报李,相助。

③人们要对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

A. 毕竟全力不但/还

B. 毕竟全力不单/也

C. 到底鼎力不单/也

D. 到底鼎力不但/还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张经理真不愧是一位商场老手,在市场最不景气的时候,也能捉襟见肘,巧于应付。....

B.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挑肥拣瘦,当即驳回。....

C.我对计算机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让我做这个工作,不是勉为其难吗? .........

D.这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建筑物的绚丽多姿,也不是建筑材料的不同凡响,而是环境的得天独厚。....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B.我将听不见人们的真正的声音,所能听见的都是低微的,柔婉的,畏葸和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万岁,万岁!万万岁!”

C.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

间。

D.联语的对仗既工稳,造意又豪迈,用之于理发师,更是想像诡奇,出于意表,妙不可言。

8、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在美国NBA赛场上出色的表现已成为年轻人的美谈,大家弹冠相庆,希望他再接再厉。

B.汉奸李某在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公开作了日寇的走狗。

C.在“校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D.现在使用WindowsXP操作系统的朋友越来越多,大家都被她美轮美奂的界面所折服。

9、下列各语境中话语明确得体、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抗洪表彰大会上,主持者激情洋溢地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英雄的父亲到前面来给我们讲几句话!”

B.田小强打开门,门外站着的小伙子笑容可掬地说:“您好!请试用我们厂新出的艾琳洗面奶,它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C.他敲击键盘,开始草拟网上求职信:“我是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很希望能到贵公司以求发展。”

D.邵明急匆匆跑到传达室,在门口小黑板上写道:“本人不慎,在操场丢失饭卡一张,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10、对课文内容或写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拿来主义》中较好地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如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但也有某些有益的成分。

B、《我若为王》不是一般性批判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而是对皇权的基础——奴才,表示了尤为强烈的愤慨,非要铲除一切奴种不可。

C、《剃光头发微》的选材立意大中取小,因小见大。文章到最后,才点明主题是嘲讽那些滥用职权者,卒章显志。

D、《庄周买水》一文阐明了这样的主题:讽刺了商品领域以权谋私、哄抬物价、凭空暴富的丑恶现象。

11.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其体例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其中列传是记述诸侯帝王以外的高官名士的事迹的。

B.《过秦论》选自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新书》。《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课文选的是上篇。

C.《兰亭集序》选自《晋书;王羲之传》,作者王羲之是东汉人,世称王右军,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归去来兮辞》选自东晋大诗人陶潜的《陶渊明集》。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都错误的一组是()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形容毫不费力)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友好,亲善)

B.余威震于殊俗(指边远的地方)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出征的人)

C.蹑足行伍之间(踮起脚尖)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安置,安排)

D.再拜献于大王足下(拜两次)俯仰之间,以为陈迹(周旋,应付)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道芷阳间行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③越国以鄙远④乐琴书以消忧⑤项伯杀人,臣活之⑥吾得兄事之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⑧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⑨外连衡而斗诸侯 ⑩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A.①/②⑥/③⑦/④⑤⑨/⑧/⑩B.①③/⑤⑧⑨/②⑥/④⑦/⑩

C.①/②③⑥/④⑦/⑤⑨⑧/⑩D.①/②⑥/③④⑦/⑤⑨/⑧/⑩

14、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复驾言兮焉求?②铸以为金人十二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⑥大王来何操?⑦既自以心为形役

A.①⑥/②/③⑤⑦/④B.①②⑥/③⑤⑦/④

C.①⑥/②/③⑤/⑦/④D.①/⑥/②/③⑤/⑦/④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4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目眦尽裂目眦:眼睛。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边的人。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跪直身子。

D.哙遂入,披帷西向立西向:西边。

13.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则与之斗卮酒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窃为大王之不取也臣为韩王送沛公

A. 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为”字不同。

B.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C.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为”字相同。

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为”字不同。

14.下列对文段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在危急中“如厕”是借口,真情是急欲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

B、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

C、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愤怒、仇恨。

D、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杀机已经消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8分)

四.(15分)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⑪、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⑫、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16.名句名篇默写与与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2)此地有,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兰亭集序》)

(3)悟已往之不谏。(《归去来兮辞》)

(4)。(李清照)

(5)宋朝朱熹将《》、《》、《》、《》称为“四书”。

五、(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绿的歌

冰心

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

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他颜色。

离开海边,进入城市,说是“目迷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杂色的暗淡的一切。我开始向往看到一大片的红色,来振奋我的精神。我到西山去寻找枫林的红叶,但眼前这一闪光艳,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的便被朔风吹落了。在惆怅迷茫之中,我凝视着这满山满谷的吹落的红叶,而“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起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新的一代。这时,在我眼前突兀的出现了一幅绿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去,坐汽车从公路进入祖国的南疆。小车在层峦叠嶂中穿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汇入恬静,默默的、欢悦的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

我深深的体会到“绿”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个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都有其生命中的青年时代。我愿以这支“绿之歌”献给生活在青年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青年们!

17、文中作者用“临去秋波”来比喻,表达了作者的感情。(4分)

18、文中写“‘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起来”,这里“‘向前看’的思路”是指。(摘录原文回答)(2分)

19、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技巧的评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我”离开海边,进入城市后,“看到的只是杂色的暗淡的一切”,这里暗指城市色彩驳杂,与辽阔大海的一片湛蓝相比显得黯然失色。

B.作者先写大海的蓝色,城市的杂色,枫林的红色,目的都是为了衬托后面的绿色。

C.文中“落红不是无情物”是引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下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的“红”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冰心在文中与龚自珍在诗中所指代的对象是一致的。

D.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分别赋予蓝色、红色和绿色以人的品格。

E. 文章最后以祈使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青年们的热切期望。

六、20、请将下面的一个长句改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3分)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青年向苏格拉底请教,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宝贵。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领着他访问了许多人。他们一路访问下去,拥有权力的人渴望得到友情,身陷囹圄的人渴望得到自由,精神压抑的人渴望得到快乐。人们的回答区别很大,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些最宝贵的东西,都是已经失去和即将失去的东西。

苏格拉底说:“孩子,世界上的许多东西其实都是十分宝贵的。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浑然不觉,而一旦失去它,便感到它的宝贵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珍惜我们的拥有。”

请以“我与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⑪立意自定;⑫文体自选;⑬题目自拟;⑭不少于800字;⑮不得抄袭。

高一职高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题号***1314

答案CAACBCDCCDACAA

第Ⅱ卷(共78分)

15、⑪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2分)

⑫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入关和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3分)

16、(1)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2分)

(2)崇山峻岭茂林修竹(2分)

(3)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2分)

(4)生当作人杰不肯过江东(2分)

(5)《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分)

17、即将凋零的红叶喜爱而又惋惜(4分)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的新的一代。(2分)

19、(A)(C)(4分)

20、(3分)

A、某市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剧场的指示

B、但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这一指示的禁令

C、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这一禁令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5

地理组:薛桂梅

一、试题特点分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两大题10小问,共40分)。1.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本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尤其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特别是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出题是本着我校学生轻视文科,地理又是中考非考科目,地理知识几乎为零的现状。试题85%以上为基础题,重点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要求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产、生活中与所学地理知识关系密切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基础,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归纳、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因而本试卷中选用 14幅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难易适中。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4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的题占20分;而偏难、区分度适中的题只占10分。不足之处是有6分属偏易、且区分度不适的题。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要求的出题标准。

二.试卷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考试结果与预期值相差甚远。优劣相差悬殊;两级分化严重。无论从答题细节、态度、还是总分、极值分都相差很大。具体表现为1)班级之间差距较大:普通班级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有16分之多。同一老师所代班级相差也在 8 分以上。2)学生间两级分化:最高分为95分,而最低分只有14 分。且低分段50---60分人数较多。低分率占50%。而优生较少(除实验班78人外)、普通班总共57人。优秀率只占14.61%。3)及格率也不太高,全校为59.92%,而有的班级只有7%。

2.各题得失情况:

选择题绝大部分分值在40—50分之间。其中1、3、5、6、21、30等为闪光点题,而9、14、15、22、23、24、25、为学生的薄弱点,严重失分。综合题31题1—3题为读图题,要求会图图转换较难均分只有3.24分。而4—5题相对较容易总体回答很好,均分达8.28分。尤其是32题中4、5题,是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关系的主观题,要求学生对褶皱后期形成的地貌原理有准确的把握。但由于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把握不清,把它答成背向斜的形成原因。还有的是不使用学科术语,用大白话描述。因而均分只有2.43分为学生的薄弱点。

3.学生失分情况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五方面:

A.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本知识记忆不准确,掌握不全面。选择题4、6、13、22错误多,综合题31题4、5题和32题1-3题都是由于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造成的。

B.地理知识底子薄,知识理解存在断层和缺陷。基本规律理解不透,迁移运用知识能力不灵活。例如选择题

1、如单问天体系统层次会、而问地球不属于那一系统则错误极高。再如14题考察回归运动规律的知识迁移。

C.用图习惯未养成,读图能力差,用图水平低找不到分析、解决问题的衔接点。对于课本的学习尚未由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水平。如15题及23、28、29题等考查图图转换和图文转换能力,错误都很多。

D.错别字多,学科术语关注不够。如地堑的“堑”和层理构造写成层次构造等。E.做题时马虎。选择题23题(图中正确C图,而答案选项B项为C图、C项为A图)做题时不认真看而选错。

2)原因:

首要原因是学校、家长、学生对文科的轻视和不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已决定学理,认为地理是副科、小科,而尽早放弃了地理等文科知识学习。导致上课不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预习、不认真做作业。或干脆不学,导致课堂效率不佳,成绩低下。

其次,由于本学期内容为自然地理,又是地理最难理解和弄懂的部分。加上课时紧,自习少,训练时间有限,基础差。导致学生由学不懂到学不好从而到不愿学。

第三,教学中对教材的创造性加工少,知识的重难点、易混易错点和教材的阅读材料等重视不够。教学中讲得多,练得少。只强调学生的理解,缺少对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和个别辅导。再加上学生学习习惯不良,不注重知识的复习巩固。为此,我们对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今后教学中的策略:

答题中反映出的问题,也反映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四.首先,要加强读图练习。这不仅是对当下的学习有益,而且对于整个中学时期的地理学习都至关重要。其次,帮助学生及时对已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把原来感性的、自我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再次,由于班级学生水平差异的存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要有所提高和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编排试题的时候考虑周全。最后,要想使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体,在批改当中,我发现学生对地理科并不是太重视,作业很多都是抄答案的,独立完成的同学很少。同时我还发现学生们对一些地理词汇不明白,如“东”和“冬”,经常写错,说明他们并不理解“东”和“冬”的含义。针对这种原因,我点名表扬了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并不点名批评作业不认真的同学,同时在讲解作业时,把他们经常混淆的词汇仔细解释。

在这次的实习当中,我明白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道理,在教学中,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强教学技能是很重要的,以前我老是抱怨我的专业课学来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但是到真正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根本就不够,会到地理的实用性,从而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关于这次期中考试,教师反思只是总结工作的一个方面,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在其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何带领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都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与总结。虽然这次的成绩并不理想,四、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基础知识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3、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平时教学中应加强阅读地图和图表能力的培养,要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

永修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篇6

命题

王玉霞

俞静

第Ι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汉和东汉各历时约两百年,中间经过新莽的中断15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则它连亘4个多世纪,为上承秦始皇下迄满清两千年来帝祚最长的一个朝代。中国的人口,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至汉亡时仲长统估计,应逾千万户。则两汉在正常状态下,人口总数应当是5000万到6000万之间,公元前及公元后并无显著的差别。

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也能大概维持。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伐匈奴。这游牧民族在王莽后永远的分为南北,给东汉窦宪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在公元89年的北征,出塞三千里,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以致于北单于“不知所终”。西汉既有张骞之通西域,东汉则有班超打破他的纪录。只是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其棘手的程度,为西汉所无,此即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这些藏族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草原地带既无法占领,东汉的移民实边也极耗费。招羌人内属不仅无实效且有后患,汉亡之前董卓的拥兵自重,即靠羌人编成的部队撑腰。

在当时人看来,两汉实际上只是一个朝代。光武帝刘秀,出自汉文景帝的苗裔,也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因为对光武讲,其后各帝均为同辈和晚辈。光武更将篡权吕后的灵位撤去,而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因之他自己更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所得,已给我们一个体会汉朝日常生活的机会。汉朝一般人的思想,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阴冥虽有蛇鬼妖孽,生人也要对死者祭祀供献,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因为如此,所以汉代坟墓里缺乏我们今日认为有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却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镌刻。可以说汉朝四百多年内,文化生活已有长足的进步。在多方面讲,中等以上住户的生活,较之近世纪,已无显著差别。中外学者一致将这成就归功于两汉的重农政策。看来,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同时在这种原始的重农政策之下,东汉与西汉,也确实有承前接后的联系。若非如此,则其人口与版图,就甚难如此互相凑合。

从现代的眼光看来,西汉帝国仍在草创时代,各种统治办法离不开一种试验性质。东汉则在帝国的粗胚胎稳定之后,由于立法不能展开,因而也没有创制机会。君权既要保持各地方的对称与均衡,就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这情形曾引起仲长统说,三公都是虚设,到头仍是寡头政治。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题。严格讲来,东汉或后汉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此即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明帝刘庄的用严刑峻法巩固其帝国与章帝刘坦的重申儒家宗旨。这样看来,东汉的历史没有写得好,也不足为怪。一个国家的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只好说是时势所必然。

1.下列理解中,不能说明两汉基本上可以视为一个朝代的一项是()

A.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虽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但是据仲长统的估计,汉亡时人口应逾千万户。

B.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能够大概维持,而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与西汉变化不大,仍需武力讨伐和出使西域。

C.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而将吕后的灵位撤去,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位。

D.东汉有一个棘手的边疆问题,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过着游牧的生活,无统一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该地区无法占领,也难以移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羌人区域无法占领也不易移民实边的情况下,汉朝招羌人内属,也会带来后患,董卓就曾依靠羌人拥兵自重,威胁汉朝的生存。

B.仲长统认为,三公都是虚设,国家仍是寡头政治,这是他根据当时君权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而得出的结论。

C.汉代坟墓里缺乏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是因为当时一般人虽然也相信阴间地府之类的说法,但没有罪恶感,所以不需要举行宗教式的仪式。

D.两汉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表现在东汉就是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这是时势所必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出身和他在太庙的奉祀情况来看,他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B.由于东汉法律只重刑法,没有民法的支持,当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社会产生各种繁复问题时,政府在技能上就无力处理。C.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两汉的重农政策既体现出这一特点,也促进了许多住户生活水平的提高。

D.东汉曾击退匈奴数千里,致北单于“不知所终”,出使西域也曾有过破纪录的表现,说明东汉的整体实力强于西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12分)

“红学泰斗”周汝昌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

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

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相关链接】

①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钟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

②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周汝昌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始终坚守不渝,穷追不弃,他喜欢“国货”,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不以为然,甚至到了冥顽不化的程度。B.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汝昌是一个“解味道人”,他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认为他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C.周汝昌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的成果,该书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D.周汝昌继承了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的研究方法,成为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5、简析文章结尾“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一句的丰富含义。(4分)

6、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被誉为“泰斗”的他取得了哪些成就呢?请结合材料(包括相关链接)简要分析。(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父亲没有赴约 【美】罗伯特•诺格斯

这个故事发生在风景如画的国家丹麦的小客栈里。这种客栈通常供应游客食物和饮料,并且这儿的人们都讲英文。我和父亲因为生意上的事,也因为旅游来到了这样的客栈,过着愉快的时光。“我希望母亲和我们一起在这儿。该多好啊!”我说。

“如果你母亲来这里,带着她去附近旅游一定非常惬意!”父亲说。

年轻时他曾经在丹麦旅游参观。我问:“您自那次旅游后离开此地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

“哦!大约三十年。我依稀记得路途上曾经到过这个客栈。”他朝周围看了看,沉浸在回忆的气氛中。“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突然他沉默了,我看见他的脸变得异常苍白。随着他的视线望去我发现一个太太手里拿着一托盘饮料站在一群顾客面前。看得出她从前也许很漂亮,但现在发胖了,头发显得有些零乱。我问父亲:“您认识她吗?”

“从前认识。”他说。

这位太太来到我们桌前,问:“要饮料吗?”

“她变得太多太多了。感谢上帝她没有认出我。”父亲轻声说,手里拿着手帕做了个鬼脸。“在遇到你母亲前我曾经认识她。”他继续说,“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到这里来旅游。她当时是个年轻可爱的少女,温文尔雅、妩媚动人。我们疯狂地相爱了。”

“母亲知道此事吗?”我突然愤愤不平地说。

“当然知道。”父亲焦虑地看着我,轻声说。我能感觉到他此时的窘迫。我说:“爸,您大可不必„„”

“假如你母亲在这儿,她将告诉你这一切。我不想让你为此操心。那时我对她和她的家庭来说完全是个外国人。当时我的生活完全依赖你爷爷。如果她跟我结婚,她不会有任何前途。所以她的父亲竭力反对我们的风流韵事。当我写信告诉父亲我想跟她结婚时,你爷爷便拒绝提供哪怕是一分钱的援助。于是我不得不返回故乡。但是临走前我们见过一次面,我告诉她我必须回美国去借些钱,几个月后回来便跟她结婚。”

“我们知道,”他继续说,“她的父亲可能会拦截我们的来往信件。所以我们决定我将简单地给她寄一个纸条,告诉她我们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在那里我们将举行婚礼。然后我就回美国贷了款并写信告诉她见面的事。她收到信后复函说:‘届时我将如期而至。’可是她没有去。后来我了解到她在约定日期两周前和当地的一个客栈老板结婚了。她没有等到我们预定的时刻。”

接着,父亲说:“感谢上帝她没有赴约。回家后我遇到了你母亲,我们过得非常幸福。我们常为这件年轻时的骑士故事说笑寻开心。我提议将来你把此事写成文字。” 那位太太拿着啤酒出现在我们面前。“你是从美国来的吗?”她问我。“是的。”我说。

她微笑着说:“哦,美国,令人神往的地方。” “是的,你的许多同胞都去了美国,你考虑过此事吗?”

“不是我,不是现在。”她说,“很久以前我曾经想过。但最后我还是留在了这里。留在这里挺不错的。”

喝罢啤酒我们离开了客栈。我问父亲:“爸,您给她的信上的日期是怎么写的?” 他停下脚步,掏出一个信封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像这样,”他说.“12/11/13.就是说1913年12月11日!”

“不!”我惊呼,“在丹麦和其他任何欧洲国家不是那个日期。在这些地方,人们按日、月、年的顺序写日期。所以你写的日期不是12月11日,而是11月12日!”

父亲用手捂住脸。“哦!她到了那里!”他惊叫道,“只因为我没有赴约,她才跟别人结的婚。”他沉默了片刻。“还好!”他说,“我衷心祝愿她幸福。实际上看来她似乎确实如此。”

当我们总结此事时我突然说:“这真是件幸运的事,否则不会遏上我母亲。” 父亲双手放在我肩膀上,温和地看着我,微笑着说:“我是双倍的荣幸,小伙子,不然的话,我既不会遇上你母亲更不会遇上你!”

(摘编自《文艺生活》)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A.文中的父亲由于文化传统方面的不同,没有和美丽的丹麦女孩走到一起,后来又遇到了新的爱情,父亲的行为虽有遗憾,但是他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B.小说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父亲没有赴约制造了美丽的错误,小说作者颇具艺术匠心的构思,使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悬念迭出。C.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以前美丽的丹麦女孩,但现在发胖了,头发显得有些零乱,说明“她”经受了爱的痛苦,不注重容颜,也不相信所谓的爱情。

D.父亲虽然与丹麦女孩的爱情失之交臂,与母亲的爱情却依然全心投入,这启示人们,人的一生不能与过去的遗憾纠缠,应该抓住当下,乐观幸福地生活。

8.小说中父亲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

9.小说构思精巧体现在情节巧合上。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汉五年,既定天下,论功行封。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回:“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B.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C.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D.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御史,先秦时为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至清,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B.图书,文中指地理图册、文书档案。“律令”和“图书”是秦治理国家的重要资料。C.昆弟,指哥哥和弟弟,后比喻亲密友好。“昆仲”“昆玉”,均为称人兄弟的敬辞。D.关中,指嘉峪关以西地区,四面为天然地形屏障,战国后有“四塞之国”的说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何善于识人,情趣不凡。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凭为官的职权保护沛公:沛公进咸阳,唯独萧何不求取金帛财物,表现出与诸将不同的情趣。

B.萧何推荐贤才,外不避仇。萧何曾经举荐韩信;萧何素来与曹参不和,汉惠帝询问萧何在萧何百年之后能否让曹参行相国之权,萧何认为人选合适。

C.萧何忠心耿耿,不重私产。汉二年,萧何守关中,转运粮饷,补充兵员,成为汉王坚实的大后方;购置田宅居处偏僻,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房舍。

D.萧何纳谏解危,终得保全。采纳鲍生意见,派亲人到汉王营中效力且作人质;采纳门客意见,贱价强买平民田宅示自己无政治野心,平安解除信任危机。

13、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5分)(2)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对酒忆贺监①二首(其二)

李白

狂客归四明②,山阴③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注】①贺监:贺知章。贺知章曾官至秘书外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②四明:古时浙江宁波府的别称,因境内有四明山而得名。③山阴:今浙江杭州,古属宁波府,是贺知章的故乡。④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天宝三年,贺知章患病,上疏请求还乡做道士,皇上答应了他,并赐予镜湖一角。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前两句交代贺知章回乡的情景。前句写他回到故乡,是实写;后句写作者欢迎他,是虚写。

B、首句以一“狂”字突出了贺知章旷达不羁的形象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贺知章的敬仰之情。C、作者在颔联写皇上赐镜湖一角给贺知章一事,意在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D、“空有荷花生”中的“空”字与王勃诗句“槛外长江空自流”中的“空”字有异曲同工之妙。E、诗歌不事雕琢,无惊人之句,一切平平道来,然而其中蕴含的情感却真挚饱满,令人动容。

15、诗歌的颈联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6、按要求填写语句。(8分)

①李白《蜀道难》中用极大的落差表现蜀山之高,高到连太阳神都无法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登高》 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庄子和古蜀国君主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④杜甫在《秋兴八首》中发出:“,”的慨叹,抒发了羁旅无依,思念故土的惆怅之情。

17、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不以为然,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甚至放纵自我。

②近年来,民间收藏十分火热,但乱象随之丛生:鱼龙混杂、以假乱真的现象不胜枚举。③莫言讲起他在高密东北乡的故事,娓娓而谈,使很多文学青年也非常向往。④与大型百货商店相比,超市里的商品同样林林总总,而顾客在超市选购物品时更为从容自由,更需要具有对商品质量辨别的能力。

⑤即使我们战败了,也不能弃甲曳兵,要和敌人抗争到底。

⑥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将是一场盛典,而不是一出远交近攻剧。中国崛起以及与之相关的现阶段外交形势是既定的,中国人的注意力不会纠结在与之相关的一些细节上。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语文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组成。

C.在文理分科大讨论中,高中教师、学生及家长多赞成维持现状,大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则倾向于取消分科,出现了“当事者”赞成分科、“旁观者”取消分科的情况。

D.5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格。艾格表示迪士尼公司高度重视美中人文交流。即将开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将努力确保为广大中国游客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

1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文化是尚群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体现了这种精神。②至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③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④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⑤《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A.③⑤②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①②④

20、中国古代小说,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向受到封建正统文人的鄙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的过程。下列关于古代小说发展叙述正确的是()(3分)A、滥觞期——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 B、高峰期——明清——章回小说 C、雏形期——唐代——传奇小说 D、高峰期——宋代——话本小说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病毒一开始只是在局部范围内爆发,构不成全球威胁。一旦____①____,人们才开始投入人力和物力,展开研究。美国将感染的医生接回国内,等于____②____。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控制方法。目前在制备疫苗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但____③____,我们大可不必担心。

答:①

22作文(60分)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作。人生并非只有一处 缤纷烂漫

那凋零的是花——不是春天(汪国真)

要求:请根据诗意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1、D(原文是第二段第七句“这个问题为西汉所无”)

2、C(根据原文,第四段第四句“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

3、D(原文是第二段第四句,无法说明东汉的实力强于西汉。)

4B项(A项,无中生有,“对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不以为然”文中无依据。C项,张冠李戴,“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的成果”说的是《石头记会真》。D项,“成为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有误,文中表述为“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

5①暗示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俭朴的生活;遵从并满足他的遗愿,希望他安安静静地走。②表达默默为老人送行的心愿,体现作者对周汝昌的尊重。(每点两分)

6①红学方面: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出版红学研究专著数十部,涉及红学领域的各个层面。②书法方面:创立周体书法,特点是“横逸飞动、作草如真”。

③诗词方面:与名家唱和,颇受赏识;造诣高,所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

④翻译方面:把《文赋》《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把《西风颂》以《离骚》文体译成中文。(答对1点两分,答对2点四分,答对3点五分)D。

8①旅游来到客栈,父亲心情愉快。②面对“我”的追问以及昔日的“她”,父亲非常窘迫。③知道日期错误后,父亲表现得惊诧痛苦。④现在大家都幸福,父亲很坦然。(每点1分,答到四点给5分。)

9①当年父亲与丹麦女孩偶遇热恋是巧合。②父亲与丹麦女孩因误读日期错过婚姻是巧合。③父亲与母亲结婚过上幸福生活是巧合。④故地重游,父亲再遇当年的女孩是巧合。⑤“我”了解丹麦日期书写习惯,揭示真相是巧合。(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A

11、D【解析】“嘉峪关以西地区”错,“关中”应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12、A【解析】不是“情趣不凡”,而是“见识不凡”。文中“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写萧何为让汉王详尽地掌握全国地理、户籍等方面的情况保存了相关资料,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其言外之意为萧何眼光远大,深谋远虑。

13、(1)高祖笑着说:“你这个相国竟是这样‘利民’!”高祖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说:“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吧。”(“乃”“以„‘与”“谢”各1分,句意1分)(2)我的后代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后代不贤能,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取。(“贤”“师„‘毋”“势家”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萧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他因为精通文书无人能比,作了沛县县令手下的官吏。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凭着官吏的职权保护他。等到刘邦起事做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他的助手督办事务。沛公攻进了成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存储金帛财物府库瓜分它们,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文书档案等相关资料珍藏起来。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二年(前205),汉王与各路诸侯攻打楚军,萧何守卫关中,在关中管理户籍人口,征集粮草运送给前方军队,汉王多次作战失利,士兵逃散,萧何常常征发关中士卒,随时能补充军队的缺额。汉王因此专门委任萧何处理关中政事。

汉三年(前204),汉王和项羽在京县、索城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丞相萧何。有个叫鲍生的人对丞相说:“汉王有怀疑您的心意。为您着想,不如派遣您的能打仗的子孙兄弟都到军营中效力,汉王必定更加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非常高兴。汉五年(前202),已经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行赏。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酇侯,给予他的食邑最多。汉十一年(前196),陈豨造反,高祖亲自率军到了邯郸。平叛尚未结束,淮阴侯韩信又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汉十二年(前195)的秋天,黥布造反,高祖亲自率军征讨他,多次派使者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有一个门客劝告萧相国说:“您灭族的日子不远了。皇上之所以屡次询问您的情况,是害怕您在关中作乱。如今您何不多买田地,采取低价、赊借等手段来败坏自己的声誉?这样,皇上的心才会安定。于是萧相国听从了他的计谋,高祖这才非常高兴。高祖征罢黥布军队回来,民众拦路上书,说相国低价强买百姓田地房屋数量极多。高祖回到京城,相国进见。高祖笑着说:“你这个相国竟是这样‘利民’!”高祖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说:“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吧。”萧何一向不跟曹参和睦相处,到萧何病重时,孝惠皇帝亲自去探视相国病情,趁机问道:“您如果故去了,谁可以接替您呢?”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了。” 孝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头说:“陛下得到合适的人选了!我死也不遗憾了!”萧何购置田地住宅一定居处在贫苦偏僻的地方,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房舍。他说:“我的后代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后代不贤能,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取。”孝惠二年(前193),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14、AC(A、“作者欢迎他”理解错误。诗句中的“山阴道士”指的是山阴的道士。道士迎接贺知章是作者想象的情景。C、对诗句表达的意图理解不准确。作者写这两句诗,主要是为了表现贺知章蒙受皇恩,荣耀无比,作者的羡慕之情和得朝廷重用的渴望只是暗含在诗句中)

15、贺知章的宅依旧在,镜湖中的荷花正盛开,(1分)然而美好的往事像梦一样邈远,友人亡故的现实又令作者无比感伤(1分),作者睹物思人、抚今追昔,表达了对友人贺知章的深深怀念之情(2分)和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悲慨。(2分)

1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17、【解析】①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此处使用错误,可改为“不以为意”。②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此处使用错误,可改为“鱼目混珠”。⑥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此处使用错误,可改为“纵横捭阖”。【答案】C

18、【答案】D

【解析】A项,“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与“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调换位置。B项,“分……四个部分组成”句式杂糅。C项,在“旁观者”后加“主张”。

19、【答案】A 20、【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小说历经前秦的古代神话小说、汉晋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说、隋唐的传奇小说、宋元的话本小说、明清的章回小说等发展阶段。滥觞期(起源)——先秦时期——神话寓言; 雏形期——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 成熟期——唐代——传奇小说; 定型期——宋代——话本小说; 高峰期——明清——章回小说。

先秦两汉的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是中国古代小说滥觞期(起源)期,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其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粗略,是中国古代小说雏形期,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干宝的《搜神记》。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如《柳毅传书》。

宋代的话本,明代的拟话本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小说的发展,拟话本的题材更加广泛,情节更加曲折,描写更加细腻,宋元话本小说成为定型文本,如《灌园叟晚逢仙女》。

明清章回体小说将古代小说逐渐推向了高峰期。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红楼梦》则代表古代小说的顶峰。

21、解析:解答此题,可根据文段内容,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由第一空前面的“一旦”是对“构不成全球威胁”的转折和后面的“才”可得出“构成全球威胁时”;“感染的医生”自然身体里带有埃博拉病毒,故可得出“将活病毒主动带回国”;第三空前面的“但”表转折,是对前文“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的转折,故可从“逐渐解决”角度组织答案。

上一篇:2011年春季消防安全工作方案下一篇:2015年职业健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