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

2024-04-19

乡土社会(共8篇)

乡土社会 篇1

——浅谈“乡土社会”与“后现代社会”

在阅读《乡土中国》的同时,正在学习有关社会学的内容。故将两者结合起来,粗浅的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感悟。中国从农耕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现代社会,某些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带了些许“后现代社会”的意味。最纯粹的“乡土社会”与发展完善后的“后现代社会”几乎是从封建社会到现在,这个社会的最初与最末。所以,它们在社会特点、家的概念、秩序维护和个人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通过对比两者,我们这些社会学的初尝者能体会到社会发展的剧烈性。接下来我将从社会特点与家庭观念来进行对比。

1.社会特点

《乡土中国》中写到“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缚”.乡土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的百姓从事农业耕种。他们直接取资于土地,生活、工作都围绕一块土地展开。他们之中,除非是通过科举,大多数人一生都将奉献给这一片土地。根据贝克的抽离和嵌入理论,我暂且将这样的工作方式称为不再“抽离”的“嵌入”.而后现代社会,却是“流动的再嵌入”.首先,可供人们选择的职业形形色色,人们可以自由的在这些职业见进行转换,导致“流动”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自由的追求的高度达到了历史以来的最大化。比起高薪,人们更注重职业的自由度,比起,传统的,所谓的“正经”职业,人们更愿意从事自由职业。自由职业在保障人们与传统职业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础上,给予人们更多私人化的空间,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比起第一现代进一步模糊,就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来看,与乡土社会的耕种的工作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所谓自由职业,自由当然是核心,这也是人们长期“抽离”甚至可能不再“嵌入”的原因。

由于土地的固有属性,农民们难以发生流动。祖祖辈辈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对于周围的不管是环境还是人,都无比的熟悉,这样的看来,乡土社会又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人们之间都有一种天生的联系。但后现代社会却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由于后现代社会“流动性”,“个人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虽然后现代社会存在许多公共空间,但这些空间是“公共但不公民”的。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将现代的“公共但不公民”的空间分为四种类型——排异之地、噬异之地、非地之地、不存在之地。这四种类型的公共空间都有多人参与,且都是为相似的目的而聚集,但参与的人之间却没有也没有太大必要产生关系

从以上两点来看,乡土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它是一个极度稳定甚至固化的社会;后现代社会是个典型的陌生人的社会,它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2.家庭观念

乡土社会的家族观念极强,大部分事情都在家族内部解决,官府一般会止步于家族门前,将更多的自由空间留给家族内部。上文提到,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活动围绕土地展开,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当一个家的人数不断增多,原来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大家庭的维持,家中的人将会发生小范围的流动。这种流动使家庭的范围在当地扩展开来,家变成了族。由此,家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如今,我们如经常听到的“衣锦还乡”的字眼就是乡土社会家族观念的投影。家族中的每个人受到祖训的约束,并竭尽全力,为自己家族的振兴而奋斗。若是家族中一个人犯错犯罪,根据“连坐”甚至“诛九族”的制度,整个家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家族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当时大部分人的人生的价值都在于为家族而奋斗,这种强烈的家族感支撑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很难出现没有精神支撑的情况。

后现代社会的极度个人化,让家庭观念逐渐消失。首先社会上,大部分都是一个个的小家庭,家族的概念几乎已经消失。其次,特别是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自我生活的品质,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和照顾基本止步18岁。之后,孩子会搬离家庭,通过国家贷款继续学习和生活。中国社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现代家的观念虽然远不及乡土社会,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约束相较于西方强了许多。但许多社会学家观察到,现在中国的家庭观念有向西方靠近的趋势。一方面,许多孩子远离父母到其他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在长时间帮子女做家务,带孩子,而是更多的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如继续学习或者周游世界等。

几年前,许多学者批评中国家庭观念太强,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倡导大家学习西方模式。但近年来,随着家庭化的消解,个人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反思,家族观念真的无可取之处吗?

在我看来,家族观念增加了社会的温情,·让大多数人不至于失去奋斗的意义。个人化增加了社会的自由度,满足了人们个性发展的需要。但极度的个人终将让社会失去温情,这样的社会就像失去润滑油的机器,能继续运转下去,却难免发出沉重的哀鸣声。我们无法说出到底哪种模式更好,但在个人化趋势无法阻挡的现状下,我们至少要有意识地去维护家庭的温情,不要让自己变成仅为自己的“机器”.仅谈及社会特点和家庭观念,已经可以看出乡土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极大差异。但此处人有许多领域值得探讨,过程中你将获得极大的惊喜。

处于向后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的我们,再次回望“乡土社会”,每个人都将有不同的思考。

乡土社会 篇2

俗语说“乡情浓浓, 离土不离乡”, 中国人对家乡独具特别而浓厚的情谊, 漫长的农耕文明, 封建文化传统的束缚, 使中国社会呈现别样的乡土气息。土地与农业构成中国社会结构的根本, 长久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是很少发生流动的, 生于斯, 死于斯, 以农为生的人, 祖祖辈辈, 繁衍生息, 世代格局不变, 终老还乡是最终的归属。即使随着工业文明的开启, 中国逐步踏入城市化的步伐, 但几千年下来形成的文化传统还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乡土社会下, 人们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简单重复的农耕活动不需要复杂的分工与合作, 生活的隔离, 使人与人之间更多是小圈子内的亲密和融合, 生活在熟人社会中的人们必须靠信任来维持生活交往, 人们之间讲究的是人情, 家庭、宗族、村落联结的血缘和地缘是形成社会结构的基石, 自古以来, 中国呈现从小家到大家的家国一体的形态。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主要的是如下因素:

1. 道德。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意为风俗和习惯。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中, 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在中国乡土社会中道德注重孝、悌、忠、义等品德,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纲常伦理, 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

2. 家族。

没有西方的宗教规范, 家为单位, 组成中国社会的基石, 以家的管理和控制模式构成社会的结构, 家有家规, 家长、族长的领导具有统治性的作用。与此类似, 相关的单位组织体都有用家庭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的特征, 比如讲究论资排辈, 讲究老大的权威, 讲究群体关系, 这是家理念的泛化。

3. 礼治秩序。

乡土社会秩序维持是靠“礼治”实现的。礼是指合乎人际交往的秩序和规则, 它来自于民间的长久发展和演变, 是和血缘相联系的日常生活规范, 礼和法在生活之中同时起作用。礼强调等级秩序和日常生活形成的传统, 在国家, 君主通过举行仪式, 为百姓做出标榜以示天下, 由上及下的教化百姓, 用传统道德的威慑和宗教式崇拜力量来统治百姓。

4. 无为政治。

中国自古是古老的农业国, 其社会分散归并为一家一户, 经济发展虚弱,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的限制下, 中国社会逐渐承认了一种趋于稳定的无为政治。强调政府管的要少, 要对臣民有仁爱之心, 对百姓实行仁政, 靠民间良好的礼治关系实现社会稳定和谐, “无为”亦所谓求稳, 人生老病死求的是颐养天年。

5. 血缘和地缘。

血缘的意思是任何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地缘是血缘不分离的, 是由血缘演化而来。在乡土中国, 以血缘来维系社会的运转, 形成裙带关系, 属人情社会。

二、乡土下中国社会的控制特点

社会控制是指整个社会、或社会中的群体、组织对其成员行为的指导、约束或制裁, 也指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在社会控制中, 人们依靠社会力量, 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各种方法, 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施加影响, 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协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控制他们的运行, 使之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相互配套、尽量使各社会运行系统同步运行, 以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 狭义的社会控制指社会或社会组织对偏离和违背社会规范的犯罪行为及越轨行为所采取的各种防范、纠正和惩罚措施。社会控制通过舆论、法律制度、社会心理暗示、宗教、个人信仰、个人理想、礼仪、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社会控制的手段, 达到社会和谐与稳定。

中国特有的地域风情决定了中国乡土社会社会控制的特色与众不同:

1. 多习俗道德控制和少宗教控制。

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习俗对人们的行为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违背习俗的人常常会受到周围人的嘲笑、攻击和孤立。道德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善恶、正义和非正义进行评价。道德行为会受到社会赞扬, 不道德行为则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使行为者在思想上、心理上感受到压力。道德对人的行为是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中国历来强调民间的自治和人的道德的修为, 人的行为会受到大众舆论的约束, 所以风俗和道德的社会控制力量起主导作用。

宗教是一种和神或神圣物相联系的信仰和规范体系, 常常是通过一套信条和仪式, 使人们确立人生的一些基本价值和信念, 在人的心灵深处, 通过控制人的良心来控制、调节人的行为, 培养人的善德品质, 如施善、仁爱、怜悯、诚实、公平、正义、献身等。中国重视礼治, 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很小的作用。

2. 多人治少法治。

人治就是个人或少数人因缘历史原因掌握了社会公共权力, 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 它重视人的特殊化, 重视人道德发展, “人治”是一种贤人政治, 道德高尚的圣贤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主张为政在人, 主张君主以身作则, 施德行仁, 并尚贤使能, 任用得力官吏推行礼治。法治与人治是根本相对立的, 是不同的治国理念。人治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 而法治理念正好与其相反。国家依靠法治并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 “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强调“法律至上”、“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在乡土社会中, 往往强调人的权威, 强调人的道德作用, 忽视法治的作用。

三、乡土社会下中国社会控制的目标和手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当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因此, 建立和谐社会应是当前的重要目标。维护社会安全, 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外部环境, 是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条件。

社会控制的手段方法是指保证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各种社会力量的总称。它是国家政权机关, 凭借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暴力机构, 通过行政系统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有效控制。社会舆论也是实行社会控制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

当前中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主要表现为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均等, 收人差距扩大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社会的无组织化或无序、失范状态。权钱交易、以权谋私, 谋取个人和小团体非法利益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较为严重。所以, 社会控制任务繁重, 必须利用道德、法制、舆论等各种手段综合控制, 要积极吸取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强调社会内在自为发展的同时, 进行必要的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沈宗灵, 董世忠,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孙本文.社会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5.

社会治理不要遗忘乡土 篇3

被遗忘的乡土

在由工业、城市和消费文化所主宰的社会行动逻辑中,人们选择离开世代居住的乡土,奔向城市,奔向异乡。自然、农业和故土,逐渐被固化为野蛮的、不开化的,而工业和城市生活成为理性、科学和文明的象征。

然而,事实上,在这样一种社会行动模式中,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和工业都被严重地扭曲了,失去了原本应有的与大地母亲的有机联系。作为文明象征的城市在不断膨胀,逐渐显露出似乎更为野蛮的、无法驾驭的破坏性。人们与自然的有机循环在城市生活中被中断,由此陷入废气、废水和废物的包围中。交通拥堵、无法有效应对的城市垃圾以及似乎无法驱散的雾霾,越来越成为城市文明无解的难题。而逐渐被遗忘的传统村落也在不断地没落和消亡。

“理性的铁笼”

或许正是经济全球化的某种社会和文化效应,今天即便是偏远凋敝的乡村也可能是某种抽象哲学的受害者。这种哲学就是近现代的意识哲学或理性主义。在理性主义者看来,借助于理性,我们可以完全把握世界,包括社会的真理。借助于真理性的、客观性的科学技术知识,我们就可以创造崭新的工业体系和技术文明。因此,所谓现代的就是科学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力量似乎就在于摆脱自然的制约。这种主体性哲学却最后锻造出“理性的铁笼”,造成对真实的人的自由的桎梏。

以现代城市为载体的经济体系和商业文明,成为迥异于传统乡土文明的一种崭新的文化景观和文化体验。但是,消费主义的眩晕和个体主义的任性,使沉溺于商品和消费符号中的人们忘记了自己本来是应该站立在大地之上的,忘记了他们与土地的联系,忘记了他们对土地应该有的亲情般的联系和呵护的责任。在城市商业体系中,土地作为房地产这种产业的要素,不过就是一堆货币符号,是一种支出,因而也有了被特定的人独占的理由。成长于城市和工业体系中的现代技术,终结了自然的有机循环,因此,也制造出现代技术本身无法控制的恶果。

社会治理的乡土之路

乡土是一种文化记忆,在当代社会治理中,乡土也是一种情怀和责任。回归乡土,是当代社会治理的富有建设性的重要维度。

首先,乡土文化和乡土记忆,根源于农业文化和农村文化。农村的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整体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积淀了宝贵的乡土文化。费孝通先生曾经在诠释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及其特性时说,从基层来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是社会的基层。对于乡下人来说,土地是他们的命根。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乡土艺术、乡土观念,在今天来看,仍然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值得我们高度重视,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当然,今天谈乡土,并不只是对传统乡村文化、乡土文化的一种简单的坚守,更不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而是意味着在推进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乡村没落和逐渐凋敝的严酷事实,在社会的整体建构中,要克服单向的城市化和绝对的工业主义的片面性,要高度重视乡村治理现代化在整体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根本地位。

农村为整个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战略的纵深,乡村的自然景观和生态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乡村的人文脉络和社会关系在整个社会结构以及伦理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在整体的社会治理中,要以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引导人才、智力资源、技术和资金有序地向乡村流动,在社会政策和资源的安排中,切实做到城乡统筹、城乡均等。这是社会治理、社会正义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其次,对土地的情怀、乡土的记忆和乡土责任,在城市治理和城市文明建设中同样重要。现代主义的城市设计和城市生活,很容易让人们忘记自己与土地的联系,失去对自然的记忆和责任感。在城市文明建设和城市治理中,回归乡土,不只是在一般的意义上让城市居民重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城市的规划中,在公共空间和文化的设计中,让城市居民有更多亲近自然、亲近土地的机会,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土地的温馨和自然的节律,体悟自然之美。

最后,强调在社会治理中回归乡土,意味着要在社会整体的建设和治理的高度上切实地与生态文明建设统一起来。高度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推动经济从传统模式向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把绿色GDP真正纳入政府的管理和评价体系中,倡导绿色劳动和绿色的生活方式。在思维方式、文化和价值上,努力探索实现自然与文明、科学与人文以及生态学与美学统一的可能性。实现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社会治理与生态治理的统一,从而达到社会整体的善治。

乡土社会 篇4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感受家乡的可爱。

能力:能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

知识:知道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会更多地放在名人、伟人的事迹,以及独特的房屋外观和名气较大难得一尝的食物上,而对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建设者,久居陈旧的老宅,平日的家常便饭往往不太留心。而且对这些人和事物的关注也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这些现象和当地气候、地形、历史文化间的密切联系则是孩子们很难考虑到的。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基础上看,农村四年级学生的活动范围不算广阔,接触到的人物,特别是名人、伟人相对较少。对于当地的文化习俗、房屋建筑、日常饮食因为长期身在其中而缺乏新鲜感和探究欲望,而且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孩子们收集资料的途径相对较少。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教学难点是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为突破上述重难点,课前教师在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时,可尽量引导学生使用简便、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询问家中的长辈,在村中各处走走,进行实地观察,查阅报刊和书籍。回顾整理自己从小到大在家乡生活的经历和体验等。而收集的对象和内容也尽量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主,课前准备的时间要尽可能的充分一些。课堂上,教师也要给学生们足够的交流时间与空间。对于比较难以理解和展现的方面,教师可先做示范,也可利用多媒体或课间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引导,使学生间的交流在范例的引导下有目标、有侧重、有特色、有实效。

教学重点

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教学难点

能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等手工工具;通过实地考察、收集图片等形式,了解家乡富有特点的老房子;访问当地的老人,了解老房子的特点及形成这种建筑风格的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家乡文化采风”“家乡的老街和老屋”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家乡的美食佳肴”“活动天地”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家乡文化采风

[播放课件:家乡文化采风]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交流研讨:

(1)家乡文化大致有哪些方面?

(2)开展家乡文化节活动:说家乡话,唱唱家乡的歌曲、戏曲;做做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家乡文化的图片等。(板书:浓浓乡土情家乡文化采风)

【设计意图:从乡音、歌曲、工艺品等不同方面了解、认识和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家乡文化的喜爱之情和好奇心。】

活动二找找家乡的老房子

1.课前通过实地考察、收集图片等形式,了解家乡富有特点的老房子;访问当地的老人,了解老房子的特点及形成这种建筑风格的原因。

2.[播放视频:家乡的老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那里的老房子是什么样的?从不同的家居中,你发现了什么奥秘?为什么不同地区的老房子风格会不同呢?学生可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老房子,选择优秀作品办一期壁报,并讲一讲你知道的关于老房子的故事和传说。(板书:家乡的老屋)

【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老房子的了解,让学生明白家乡的过去以及与人们现在生活的联系,理解它与家乡的地形、气候、历史以及人们的愿望

和创造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懂得爱护家乡的文化遗产。】

活动三追溯村名的由来

1.教师根据学生居住的状况,按区域分组考察自己所在村落、集镇、街道名称的由来。

2.课前分组采访当地人、查阅资料、访问村文化馆等,并做好充分的调查采访记录。

3.各小组将自己的图文资料进行整理。

4.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记者在行动》的有关内容,各小组可参照课本,用讲故事、说历史、讲传说等形式,为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课前收集的成果。

5.小结:每一处村名必有一个故事,每一条老街都在诉说着一段历史,老村、老街、老屋时时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情……(板书:老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索家乡地名的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增强对家乡的亲近感。】

板书设计

浓浓乡土情

家乡文化采风

家乡的老街和老屋

第2课时

活动一找找风味小吃和菜肴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家乡的美食佳肴》的内容情境进行讨论: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有特色的美食佳肴?学生自愿结合成组,以模拟社会的方式,在“美食城”里开设特色“餐馆”、“小吃店”、特色“食品店”,并选出“老板”向大家介绍本店的家乡特色食品。(板书:家乡的美食佳肴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加深对自己家乡饮食文化的认同。】

活动二美食与环境的关系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风味饮食?为什么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它和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小结:看来,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和不同特色的美食佳肴,这和当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物产种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与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设计意图:加深对其他家乡饮食特色的认同,并了解饮食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活动三做做家乡菜

1.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饮食经验,选择一种简单易做的家乡美食,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好制作原料,较复杂的也可在家长的指导下先做好。

2.根据自己选择制作的佳肴,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好课本中的制作单。包括菜名、备料、制作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从哪里学会的、家长的评价等内容,在班上互相交流经验。

3.师生互相品尝自己制作的家乡美食,相互间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家乡的美食佳肴

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乡土中国读后感之乡土本色 篇5

一、底色的“土”,本色的“乡”

中国社会“乡土性”的根源在于土地,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老死在这块土地。在《乡土本色》中,费孝通先生开篇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里的“乡土性”,是针对中国传统社会而言的,不单指乡村社会,还应包括传统的城镇。

费孝通先生首先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把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概括为“乡土性”。何为乡土性?乡土就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土的本意是泥土,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长期以往,增大了人对土地的粘附性。由于受到土地的束缚,人们安土重迁,过着生于斯,长与斯,死于斯的社会生活。紧接着,费孝通先生分析指出,人地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序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在时间上的“熟悉”,而人与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缔结的生存状态,又直接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费孝通先生进一步分析道:“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清每个人的生活。”在费孝通先生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交流方式、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巨变。但是乡土社会的特征没有完全褪去,而是将“乡土性”的特点适应性的保留了下来。

这种适应性,不但对于人,对于物,也是具有熟悉性的,因为每天都要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免产生熟悉之感。所以,从感情上说,这一“适应性”容易培养人们之间熟悉的感觉,“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但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间,乡下人所认识到的个别原,则不能适用于在陌生人面前。因生活方式的不兼容,社会问题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结局,如此,“土”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再也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二、回得去的“故土”,回不去的“故乡”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的三大终极命题。长大成年,背井离乡,回不去的地方变成了故乡。相比车水马龙、物欲横流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渐渐成为我们生命世界中,最干净的一片土地,那是我们根所在的地方,是源头活水。

我出生在乡村,生于斯、长于斯,相对来说比较熟悉农村社会。农村民风淳朴,敦厚善良,没有城市里人的黠变。乡村比较闲适,农忙时候全家人忙里忙外,闲下来时全村凑在一块谈天说地,时光仿似静止。恬淡自适的宁静生活,不像城里人那样行事匆匆。《老子》第十八章里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正是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虽然也会有村村之间的交流甚至是长距离的贸易往来。但在总体格局上来讲,却保留着农村的地方性特征,活动范围有其地域性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村子里的人都是互相熟悉的,老一辈的看着小一辈的逐渐长大,在一辈辈的代代相传。可以说是一个熟悉的社会群体,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村民们对这块土地的气味,堆这块土地上的每一道沟、每一片叶,都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作息不用思考,是下意识的行为。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曲靖的那个乡村生活是这样的:田间地头,以种地为生的村民在除田埂草、犁地、插秧、割稻;当我起床的时候,看见父亲从不远处的小路扛着锄头回来,脚上沾满泥土,显然刚刚下地除草翻土归来。这样的景象,多年以来,一直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这是一幅和谐、清新、惬意的乡土美景。然而,对于故乡,我却日益陌生了起来。她正在一步步远离我而去,我熟悉的土地越来越不熟悉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乡那些过往的记忆已然朽烂,那些熟悉的人已然飘落,当熟悉变为陌生,我只剩下我。故乡与我,一个留在原地,逐渐消逝;一个长在心里,日渐丰盈。故乡内在的历史意蕴,可能就在这种意味深长的记忆中“瞬间显现”,给人以惊鸿一瞥之感。这种感觉,是一种无法诉说的可贵和疼痛——随时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留意我们的乡土,我们的根。

三、“这不过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常常会想,为什么在我们嫌弃乡里人老土时,却有人不断地想要离开城市回到乡村,做一个“乡里人”?又或者为什么人们觉得乡里人“愚笨”时,我们却在回到老家时,一次一次感到无知和挫败?为什么中国是这样一个深刻的人情社会,那么多的纠纷只因在中国而特殊?为什么中国强调无为,强调稳,强调将许许多多的问题掩盖禁止而不是公开来解决?为什么在传统社会中,人们都有一种安土重迁的情怀?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纠结、生活的交叉集中在“因为我们是亲戚”之上?这些疑问或长或短,或偶尔或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我也曾深思这些问题,却得不出一个有力的结论。

在《乡土本色》一文中,费孝通先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以追根溯源的方式,让现代的我们从过去的“乡土本色”中明了我们发展成如今这个模样的根本原因。费孝通先生为乡下人正名,“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极好。”是的,因为乡下人离不开土地,土就是人们的根,就是生存之依,对土地的崇拜和热爱千百年来从未改变。因为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是从依赖农业发展成长而来的,所以费孝通先生说“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因此,“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也因此我们成就了一个“熟悉”的社会,依赖习俗习惯而成的社会,也就是礼俗社会而不是西方的法理社会了。而我们说乡下人“愚”又是建立在他们不了解城市,没见过世面之上,但却解释说:“这不过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在乡村的人们,不需要知晓汽车(当然这还是说的旧社会),不需要很多城市的“必备品”,因此,在不是他们日常混熟的环境里,他们自然表现的拘泥而茫然,既然只是知识问题,我便也明白了每当回乡时,便觉得自己无法生存,充满无知的原因。不识蔬菜水果模样,不懂乡间自由自我的生存方式,不会那些看似简单的爬树游泳等游戏,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环境造就人,既然如此,我们又怎能轻视乡下人呢?

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大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广泛性迫使生活要遵守时间,要精打细算,要准确,克服非理性的、本能的、主观独断的性格特点和冲动。”即,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变得越来越理性了。这固然有一定的好处,可是在我看来,更值得追求的其实是非理性的生活。人性本追求自由,本有爱恨情仇,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是的,人,因为了他自己的一些虚荣攀比之心,总是生出许多的区别心来。

四、“因为理解,所以悲悯”

苏格拉底说过,“人啊,认识你自己!”读《乡土本色》,让我清楚的认识了传统乡土,让我有了一份理解,也更好的认识了自己。在这份理解之上,我产生了一种悲悯:我们形容一个农村人,常常会用到“老实”“淳朴”等字眼,而形容城里人,却往往想到“冷漠”、“自私”等偏向贬义的词。但殊不知中国正处于大变局之中,我们的城镇化正在打破乡村与城市的界限,熟人社会被迫转型,许多原本可以一辈子“自来自去”在乡村“遨游”的人们,失去了自己最熟悉的环境,因为不适应陌生人社会这一“非常态”而迷失自己,走向毁灭,成了“大变局”牺牲品,想到这里,不由得忧从中来,其实想想自己,我又何尝不是呢?

学者黄灯在《大地上的亲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书中写道:“我本想通过写作舒缓内心的焦虑,但随着对亲人命运更为深入的了解,不但没有缓解这种焦虑,反而因为直面了许多被遮蔽的细处,变得更为不安和忧心。”地理载体,无所不载。落实到土地上,我们才能感受到对土地泛滥无边的热爱——一份按捺不住的社会责任,一份重新理解乡土中国的能力与信心。我真心希望,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片“天地”是留给乡村的。这片“天地”让我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象,更多的秘密,或许隐匿在厚重的土壤中,又或许深藏在每一个农村人民的心里。虽然我们无法阻挡城市化的洪流,可我们应当做的是相互包容,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去更好的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放下身子、适应潮流,身体力行、做出改变,与他们重拾信任,彼此接纳。

浅谈乡土中国 篇6

浅谈《乡土中国》

最近读了《乡土中国》,虽然不能说把这本书读的很透彻,里面的一些专业名词例如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仍然不能区分的很清楚,但是作为一名工科生,有幸拜读费孝通这样一位大师的作品,还是受益匪浅的。在这里简单地谈一下我的一些感悟。

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这么巨大?上学期曾选修了一门课叫做中国法律文化概论,让我感受到,同样是法律,在西方是多么的神圣和威严,在中国似乎行不太通了。读了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这都是源于中国的乡土社会气息啊。

作者在第一章提到一个“土”字,这让我对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个认识是从社会学这个角度的。人们常常认为西方人比较独立,他们和家人、邻里之间的关系似乎没有中国人这么密切,而中国人永远是活在一个圈子里的。实则不然,由于中国人利用土地生产的自给自足,很多时候是会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的。在武侠小说里,作者常常憧憬一个远离尘世的隐居式的生活,这正是中国人乡土气息的体现。中国传统的耕作方式,导致了中国人不喜欢迁徙,而喜欢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地方。农作物播种收获,年年便是如此,大家对这样的环境无比熟悉,为什么要去改变呢?中国的这种小农经济,往往不需要合作,自家自户就能保证温饱,就算是自己一户人家独自生活也是是可以的。至于有很多小村落的存在,这是满足了大家的另一种需求,而与团结协作无关了,并且这些小村落之间也往往是毫无联系的。而西方人不同,西方的很多民族最初都是过着游牧式的生活,他们不依靠土地的种植,自然也没有这用乡土社会的存在。相比之下,西方人对于集体的依赖要更加强烈了。

如果说第一章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渊源,那么第二三章作者谈论的事情就类似一些哲学了。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一大特征,可是语言真的就是社会进步的存在吗?作者从乡下人多文盲开始讨论,逐渐引发了对象征体系的讨论,我对此也是感触颇深。我个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轮回的,从最初的原始共产社会起,人们团结协作,没有阶级分层,逐渐从生产资料过剩后开始发生了不公平分配,也就产生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而我们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似乎又回归最原始的时候了。而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也是如

此。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和记录的手段,语言和文字的的确确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产物,可是试想千百年之后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越来越少说话,越来越少写字,可是信息却传递地更快捷了,似乎又回到了没有语言和文字,人们却能很好地沟通交流的时代。作者在书中写到乡下人即使不识字,却依然能交流的很好,这是缘于人和人之间距离很小,彼此十分熟悉。我想在未来,这种距离一定会被科技的力量所消除,也许人们会重新回归一种乡土社会。

家族和礼治秩序这两章是我非常喜欢的两章。中国有很多庞大的家族,有一些古老的家族至今保存着他们的族谱,可是中国乡土社会的族谱和西方又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就与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关了。作者说中国的家庭实际上是一个事业组织,这是我以前从未意识到的,但看了作者的说法觉得确实是这样。在以前中国的乡下,男人和女人分工是十分明确的,男人负责出去劳作,而女人可能在家里带孩子什么的。但是这样的一种家庭却没有太多的感情交流,在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思想中,男人黏老婆是没有出息的,所以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是去集市、茶馆里的消遣,而这种娱乐方式才是他们更主要的精神寄托。就像在《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大多是男人和男人的江湖义气、兄弟情怀,相对于西方更多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这的确是乡土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

很多人认为中国在古代是一种人治社会,相对于西方的法制社会是非常落后的,我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事实却非如此。作者认为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而这种礼治甚至比西方的法制更加严格和残酷。中国的农村里至今仍有许许多多的规矩礼节,而这些规矩礼节作为一种文化无论在中国的哪一个角落都是不允许被淡忘的,甚至海外的华侨华人都仍然保持着这些老祖宗的信仰。这就是中国礼治秩序的烙印。虽然没有纸制的文书作为宪法,没有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但是中国的礼法却为中国几千年的秩序维护做出了极大地贡献。那么为什么礼法能有这么大的约束力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传统。中国人因为对传统的敬畏而自愿受到这种礼法的约束。而这种传统的形成自然又与之前提到的中国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地方是离不开的,这些都是乡土中国形成的文化。中国至今依然是用道德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的,这种道德就是古代礼法抛弃掉一些糟粕剩下的好的部分。

《三国演义》中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由盛及衰都是一个个轮回,而作者从社会学角度对此有一个独特的解释。作

者在第十章中认为,中国政治是一种无为的政治。纵观历史可以看到,中国乡土社会中的民众侵略性是很低的,反侵略性同样也不高。相比之下,游牧民族由于长时间迁徙,具有很强的侵略性。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主张一种无为政治,历数中国古代的几次盛世和几位明君,他们并不是向外极力扩张疆土建立帝国,而是使得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的统治就会为后世所称颂。作者认为,在中国古代之所以会出现所谓暴君和农民起义,是有着一定社会原因的。从朝代建立开始,统治者推行一种无为政治,国家的资产开始积累,到达一定程度之后,统治者由于国家安定祥和,才会产生一种发展的思想,这是一位有野心的统治者自然的想法。随之而来的就是修城筑河,开辟疆土,进而导致课税增多,民怨加深,才会产生农民起义、朝代更替。那么这些统治者的野心亦或是远见就不对吗?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他们忽略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在乡土社会中,人民生产生活仅能保证自给自足,就算有生产资料过剩也只是一种小范围的,产生一些集市和商贸。中国小农经济注定不可能像西方国家工业革命那样大批量生产,使得社会资料的积累有一个质的飞跃。可以说,中国的这些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忽视了乡土中国的特性,进而导致无为政治的失败和朝代的覆灭。

最后说一说乡土社会中的文化积淀。作者在最后一章中谈到了民俗民情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中国能够有五千年的文化,而各地方地区文化又都各具特色、别具一格,这也和中国的乡土社会是分不开的。不管是因为中国人长时间定居一处也好,是因为中国的家族制度也好,在乡土社会中所积累下来的文化都是经过不断优胜劣汰而沉淀下来的。就拿吃来说,不同地方种植什么作物,吃什么事物有利于生存,这都是经过一代代人生活之后选择留下来的传统和习惯。中国能有有今天灿烂的文化,实在是得益于乡土中国的特性。在乡土社会中,没有游牧民族那样的迁徙,没有经常的战争与侵略,有的只是无为政治下的安居乐业,有的只是礼法秩序下的代代相传,使得各种民间文化得以形成和很好的维护。

《乡土中国》这本书真的使我感触颇深。在这本书中,我们民族的文化、思想从社会学的角度得到了解释,也让我对传统礼节和习俗更加敬畏和喜爱。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也许不能像美国那样有着称霸世界的野心,但是我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积累着自己的文化。中国人永远都有这种乡土的气息,不管走到哪里,最终的梦想都是落叶归根的。有人说不管是谁,往上数三代都是农

乡土社会 篇7

一、巧用乡土资源, 开展语文实践

我们可爱的家乡——松阳, 是名副其实的浙南桃花园。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旅游资源, 浓厚的文化底蕴, 绘成了一幅魅力无限的语文教育资源图。阳溪小学十分重视对学生开展乡土文化教育, 为学生编写了本土教材, 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教师更应该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 游览家乡名胜, 描绘秀丽风光

利用春游及节假日的时间, 在教师或父母的陪伴下游览家乡的名胜古迹, 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 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学生在参观游览中, 欣赏到家乡的秀丽风光, 深切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同时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也震撼着他们的心灵。于是, 一篇篇优美的游记在学生的笔下畅然而出:竹林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沙沙声, 好像在吟唱着一首赞美家乡的歌。你身边苍翠高大的树木, 像忠实的卫兵将你保护;你怀里清澈见底的溪水, 让你倍受松阳人民的关怀。我爱江心岛, 即使霓虹不再闪耀, 明月不再皎洁, 唯独江心岛依旧放射光芒。我爱松阳, 不因她名扬四海, 只因她美丽、动人、令人神往。面对诗画般的自然景色, 学生怎能不激情满怀?怎能不欣然动笔描绘它们的秀丽与神奇?

2. 了解家乡特产, 写广告做宣传

松阳拥有许多自己的乡土特产和驰名品牌, 如“松阳银猴白茶”“松阳晒红烟”“松阳胡柚”“南山东魁杨梅”等。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家乡, 也为了给学生一次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笔者先让学生了解家乡有哪些土特产, 然后让学生学写广告宣传语, 把自己家乡的特产推销到全国各地。学生的兴致极高, 创作的广告语也琅琅上口:游浙南桃花园, 品松阳银猴茶。品松阳晒红烟, 滋味赛过活神仙。要说杨梅哪里好, 南山杨梅大又甜, 看上一眼心里痒, 吃上一口嘴里甜。一句句广告语抒发了学生对家乡特产的喜爱之情, 也表达了自己作为松阳人的骄傲。

3. 收集家乡老话, 体会其中哲理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松阳人创造了许多富含哲理的生活语言——松阳老话。松阳老话句子短小精炼, 通俗易懂, 说起来琅琅上口。笔者在课余时间要求学生去收集松阳老话, 可以问大人, 也可以听广播、看电视, 上网查找。教师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将它们归类整理, 并让学生说出其中一些老话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生收集的老话五花八门, 如三十年水流东, 三十年水流西。雪花飘飘, 外婆炊糕;雪花浓浓, 外婆煎糖;雪花满大路, 外婆做豆腐。开酒店不怕酒葫芦, 开饭店不怕大蝮蛇, 学剃头不怕络腮胡。糖蔗吃根弗吃表, 做人欺老莫欺少。

4. 认识家乡名人, 讲述名人故事

在松阳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孕育了无数名人, 他们当中有道教天师叶法善, 宋朝著名女词人张玉娘, 兄弟进士詹雨、詹宝, 被誉为“上继屈宋, 下并班马”的王景, 抗日将领钟松等等, 这些名人的轶事趣闻, 无不引人注目。读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怎能不叫学生心中自豪?怎能不叫学生不爱自己的家乡?讲述这些故事, 谁能说不是一种极好的教育资源呢?

二、参与社会生活, 开展语文实践

实践表明:语文学习必须尽可能与社会生活沟通。学习语文, 就要遵循母语的习得规律, 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提高。一个人学习语文并不是从进入学校开始的, 也绝非离开学校就结束, 而是随时随地都有着语文学习……因此, 只有将课堂学习同社会生活、语言实践结合起来, 语言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教师不但要适时提供机会, 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 在生活中开展语文实践;同时, 教师还要精心安排每一次活动, 促使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1. 以赛促练, “五水共治”故事比赛促发展

在开展“五水共治”期间, 松阳县推出了一系列整治城区环境的举措,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人们的文明卫生意识也有了提升。为了引导、启发学生观察、了解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 也为了配合县里做好“五水共治”的宣传工作, 笔者组织了“五水共治”讲故事比赛。备赛阶段, 学生先把收集到的“五水共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先进事迹说给同学和老师听, 再根据老师、同学提出的修改意见撰写成文, 参加比赛。

这样的活动, 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还能增强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神圣感、使命感, 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实践的兴趣, 改变传统教学中重“间接经验”传递、轻“直接经验”感悟的倾向, 在零距离接触中, 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2. 纵横捭阖、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教学老舍先生《春节》这篇课文时, 学生对北京的春节非常向往, 教师顺势引导:我们松阳人又是怎么过春节的呢?想不想像老舍先生一样写下来, 让那些外乡人也很想到我们松阳来过一次春节呢?紧接着, 笔者建议学生开展一次“了解家乡过年的民风民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这样就将课堂上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创意地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首先,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过年的风俗习惯, 如:打黄米粿、做麻糍、做江米糖、石仓放水灯、唱家乡戏玉岩高腔等等;其次, 学生把收集好的资料加以整理, 结合自己的感受, 学习老舍先生按时间顺序娓娓道来的方法, 写成一篇反映松阳人过年时的风俗特点的文章;最后, 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并综合其他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

本次实践活动紧扣教材, 既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又让学生了解了家乡人民过年的风俗习惯,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啄木鸟”行动, 社会用字规范状况调查

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用字状况, 树立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 笔者设计了如下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 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不规范用字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认清小学生在规范社会用字上应该起到的作用。其次, 调查学生的作业本、班级黑板报、校园宣传窗中的学校用字规范状况, 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接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用字环境, 调查出版刊物、影视作品、牌匾广告、商品说明、公共服务行业中的用字规范状况。探究社会上写错别字, 使用不规范汉字的比率。用儿歌、演讲、宣传画、书信、倡议书等形式向社会、家庭、企事业单位, 以及个人宣传使用规范汉字, 营造使用规范汉字的社会氛围。最后, 各小组撰写调查报告, 统计调查结果。在班级内举行“改正社会不规范用字”的竞赛和“我为推广规范字出点力”的征文比赛, 评选“规范用字小能手”, 表彰并奖励在此次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

此次活动, 不但加强了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活处处皆有语文, 举办一次讲故事比赛、做一次过年习俗小调查、开展一次“啄木鸟”行动, 这些都会让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 让乏味的语文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如果今后我们的语文教学能通过语文实践活动, 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那么, 语文教学的质量就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一定会达到。

摘要:语文教丁学应该关注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在课堂上培养提升的, 应当立足社会实践。就如何利用社会资源落实语文实践谈两点看法:一是巧用乡土资源, 开展语文实践;二是参与社会生活, 开展语文实践。笔者提出四种策略来解决如何巧用乡土资源;借用三个案例来表述如何开展语文实践——基本途径就是从“社会热点、学生学习生活兴趣点”着眼。

关键词:乡土资源,社会生活,语文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徐明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骂街:乡土社会的另类仪式 篇8

翟村概况

翟村是一个典型的华北村庄,地势平坦,适宜农耕。全村共七姓,人口千余,各姓宗支脉络清晰。本宗之间称“自家”,“自家”之间往来密切;各姓之间则为乡亲关系,称作“庄乡”,彼此亦有辈分,婚丧嫁娶、生子贺寿之类的人情往来是庄乡间联系感情的重要纽带。在人民公社时期,全村由东至西分为四个小队,大致与宗族居住格局相符,如第一生产小队全为张姓,其下又分两支,称为“东过道”、“西过道”(过道即胡同);二队以翟姓、张姓为主,三队以刘姓、郭姓为主,四队以路姓、张姓为主,其他几户小姓李、田则杂和其中。80年代村中尚为聚族而居,其后村民陆续营建新房,村中集体规划,大多仍在原宅基地或附近建房,但也有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族聚居区而与他姓为邻。

这里的生活与其他北方农村一样,平静、琐细而有序,在这块狭小的空间里,人们生活在亲属、邻里、乡亲之间,从容地应对和维系着各种关系。他们深谙乡村生活的技巧,熟练而理性地使用各种手段来处理不同的问题,即便是看似最鄙陋的“骂街”,也不是任性的,正如婚丧嫁娶中的仪式最能引人关注一样,冲突和矛盾中的“骂街”,其仪式性和受关注度并不亚于前者。每当晚饭后从街上传来一声声拖了长音的叫骂,人们便知道谁家的鸡被偷了,哪家的妯娌不和了,甚至在对骂中可以了解到某个人的恋爱史、婚姻史、对外交往史乃至童年成长史等任何与主题有关或无关的内容。这种“足不出户便知村中事”的信息传播方式远比村委会的宣传喇叭有效。

“骂街”的类型与方式

1骂街按原因大致可以分为泄愤型和纠纷型。

泄愤型骂街多与财产被损被盗有关,以庄稼被偷为多见。本地是棉花主产区,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村中曾发生多次棉花被盗采的事件,因为偷采棉花的人多是夜间活动且行踪不定,所以很难抓获现行,失主有时即使猜到是谁偷的也无计可施。遇到此类事端,如果觉得损失不大、心理能够承受,就没有必要骂街,一般诅咒几句了事。如果所受损失较大、心理难以平衡,或屡次遭窃、认为应该给蟊贼以警告的,或者已经有了怀疑对象却空口无凭的,如果失主不愿意吃哑巴亏,就只有通过骂街来泄愤。

纠纷型骂街则较为复杂,其原因多涉及各自的利益,如兄弟不和,多是因养老、分家引起;邻里间也会因宅基、排水、共用通道甚至秸垛的堆放而引发摩擦。鸡毛蒜皮的事端并不足以引起冲突,不少冲突都是基于宿怨,一场关于茅坑位置的争斗其真实原因可能要溯至三十年前。比如一街之隔的登乐与老潮有一次发生了冲突,两人在大街上叫板,原因是老潮认为登乐摊晒粮食侵犯了他的场地,登乐怒气冲冲,手持皮带几次要上前教训老潮,都被人拉住。真实原因很快就从登乐一方的骂街中显露:“你以为还是‘文化大革命’吗?你还想欺负人吗?”登乐媳妇恨恨地说:“再也不是那个时候了!”原来老潮在“文革”时是村里的民兵连长,对待村民残忍毒辣,很多人都吃过他的苦头。老潮在冲突中明显处于下风,面对对方翻出老账却无力申辩。

2骂街按方式可分为独骂和对骂。

泄愤型骂街往往是独骂,骂者一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开头是:“哎——那个偷了俺的棉花(玉米、鸡……)的,你支起耳朵听好了!”接着就是暴风骤雨般的毒骂和诅咒,小偷的三代宗亲和子孙后代无一幸免。这种情况下担任独骂的无一例外都是妇女,污言秽语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纠纷型骂街多为对骂,由一方率先开骂(往往也是妇女充当),开骂者经过情绪和言辞的酝酿,把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将思路整理得一丝不乱,然后出场开骂。骂时一般并不点名,先指桑骂槐,然后渐入主题,抓住核心,直击要害,揭露对方的不是,渲染自己的正义。这种开场并不以污言相向为主,等到对方按捺不住跳将出來,双方正式对骂。后出场的急急辩解,申明己方所认为的事实,然后展开反击,指出对方的种种劣迹,其基本套路是:“你们自己家的情况一团糟,还有资格骂我?”

“观众”的态度

只要有骂街就会有观众。观众们是以悠闲和娱乐的态度来欣赏骂街的,尤其是在夏夜,如果正赶上停电,骂街正好为百无聊赖的人们奉献上一场娱乐盛宴,当听到一句别致的骂法或精彩的描述时,围观的人们就会发出哄笑,就如同在欣赏一场演出,甚至还会有人给一时卡壳的骂街者提词。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是阴暗、恶毒、麻木、幸灾乐祸的,相反,他们是持着乐观、积极或戏谑的态度,他们如此熟悉自己的生活方式,知道哪些事情用什么手段解决最恰当,骂街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从社会中习得的“文化”,如果有需要,人们会自然地从熟悉的方式中选择最适宜的一种。在这种“文化”浸染中的人们在津津有味地欣赏骂街的同时,谁也说不准下一场的主角会不会是自己。

无论是独骂还是对骂,当事实宣讲清楚、骂街者差不多也精疲力竭的时候,总会有人出来劝解,骂街者往往便顺势收口,转而向劝解者恳切地复述己方观点。同时围观者也三三两两展开评议,其评判标准朴素而简单,评议者会以此事件为中心对双方的一贯表现进行整体评议:谁在撒谎,谁更可信,谁一贯尽孝,谁平素“小手”……舆论就此形成。

村干部出场

村委会作为国家权力的最基层机构,是村民一般性纠纷的主要调解者。就骂街来讲,在有些情况下(如纠纷型骂街)是个引子,将矛盾公开化,为对簿村委会作铺垫(当然也有不经铺垫而直接到村委会的)。一般情况下村干部很少干预骂街,甚至自己也是观众中的一员,与大家一起嬉笑着欣赏,此时他的身份是普通村民,他知道何时应该使用他的官方身份,何时应该让自己融于习俗之中。如某个夏夜,村西的春生、秋生兄弟两个骂开了街,人们在街边、场院里三五成群地围拢着,听着两兄弟此起彼伏地数落对方如何狼心狗肺。因是两兄弟骂街,所以并没有骂爹骂娘的污言秽语,人们只是且听且议,并不打断他们的表白。村主任登华也在人群里,偶尔笑嘻嘻地喊一句:“散了吧,春生!”有趣的是,这种劝解如同戏迷捧角时的大声叫好一样,反而会更加激起“主角”的诉说欲望,使得这场娱乐又延时不少。

只有当矛盾升级、双方要动手或者双方已经脱离了揭露、表白、控诉、辩驳的主题而演变为纯粹的污言秽语创意比赛时,村干部才会出面干涉。如小六媳妇和小柱媳妇两妯娌间的一次隔街对骂,小六媳妇先出场开骂,小柱媳妇虽然仓促应战,但天生伶牙俐齿且声音尖细,又娴熟

地掌握了骂街技巧:抑扬顿挫、拖腔甩腔,偶尔还有爆破音,很快就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小六媳妇口拙嘴笨,又缺乏临场应变的急智,先前编排好的话一骂完便完全处于下风。小六一见媳妇落败,也加入了战团。小柱媳妇以女单应战男女混合,愈战愈勇,骂声响成一片。此时同住一街的村支书出场了,先喝止情绪激动的小六,小六一见有人来劝,更加来劲儿,窜到了对方阵地,宣称要“打死这个熊娘们儿”,支书只好扭住小六的胳膊,押回街对面,训斥道:“你这么个大男人像个娘们儿似的骂大街,还要脸不?你们兄弟这么闹,老太太怎么办?”

散场

骂街的人在劝解或制止下退了场,冲突暂告一段落。看骂街的人也满载谈资而归,根据所获信息量的大小和事件关注度的高低展开为时不定的讨论。骂街本身不是解决矛盾的方式,泄愤型的骂街一般是一次性的,骂完了事情就过去了。但某些纠纷型的罵街只是公开了矛盾,其后仍需或短或长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其间甚至会穿插几次同一主题的骂街,在同系列的骂街中,人们可以了解到问题解决的进展情况。只要乡村生活还在继续,哪里会有真正的散场呢?

结论

英国人类学家格拉克曼认为社会是通过对各种对立因素和冲突的有效吸纳而达到平衡的,如祖鲁人的农业仪式、斯威士人的恩克瓦拉仪式,这些仪式都包含了反叛行为,它们表达出来的冲突本质上是社会原则上的冲突,这些反叛仪式有助于消解革命的压力,是达成社会团结的一种手段。同属曼彻斯特学派的特纳通过对恩丹布人社会的研究,指出仪式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能起到减少、排除或解决冲突的作用。中国乡土社会的“骂街”与上述范例有着显著不同,中国乡土社会并非如恩丹布人社会那样社会结构长期处于解体的状态、社会组织原则上充满对立与冲突且世俗人际关系中凝聚力很弱;相反,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稳定有序,社会生活中人际间以亲缘与地缘为纽带,以人情往来、互惠等形式维系亲属、邻里和乡亲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封闭区域的同一群体间的冲突有多种表现形式和相应的解决方式,“骂街”所解决的不是社会原则上的冲突,与“反叛”、“革命”更是不搭界,而是在亲属、邻里、乡亲等关系范围之内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具体的而非模拟的,是实在的而非夸大的。如果把骂街看做一种“仪式”,那么这种仪式客观上是对社会需要的一种反应,其作用在于提供了一种对话的可能,冲突双方都有发言权,都有表白、辩驳的机会。骂街是有限度地解决矛盾,虽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正如决痈溃疣一般,既是矛盾的激化,又是矛盾得以解决的开端。主动将矛盾公开暴露于大众面前,亦即愿意接受舆论的评议和裁决。村民作为舆论仲裁者,虽然没有法官式的裁决权,但无形的舆论力量客观上起到了约束行为、规范道德观念的作用。也正因为将矛盾公开化,使矛盾的解决具有积极的趋势,农村中不乏积怨难消而暗中报复的案例,骂街则是公开宣战,客观上避免了此类事件的发生。泄愤型的骂街功能单一,更易分析其作用,从心理角度讲,不良情绪需要适时宣泄,同时也意味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消弭。骂街的积极作用正在于对此类冲突的消解与吸纳。

上一篇:(001)音乐活动课(合唱)计划下一篇:优秀年度大学生个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