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24-04-20

2024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3篇)

2024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1

转眼间2012年已经落下帷幕,今天,我们也迈进了2013年的大门。回顾2012年这段时间的教学工作,总是会有一些感悟和反思,现借此机会浅谈一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总体而言,我对自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还算满意,诚然,还存在一些遗憾与不足。

首先,本学期没有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使得我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学。从必修一至必修三我又重新详细地阅读了教材和参考,教案也力求加以完善,尤其是备课工作,我下了很大功夫。比如说,每一节课的课件我都力求精益求精,从板书设计到问题设计我都会加以反复考量,这样才能在上课时游刃有余。其次,本学期我在听课工作也很努力。不但听教学组长的课,同组人员的课,更重要的是我还去高三校区听王老师的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长处和不足,让我们彼此悦纳,彼此交流,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求学习,这样才能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团队。

这其中,高三王老师的课使我受益颇多。他分析问题的角度思路,他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对知识体系的建构,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尤其是对高考的把握上更有深意。不但是王老师的知识和才学,其幽默风趣同样另我印象深刻。

最后,谈一下本学期公开课。推门公开课,一直是学校长抓不懈的工作,这项工作也在陈校长和杨科长的带领下,开展的井井有条。每次上完公开课,尤其是听完同事和领导的点评,我们的灵魂都会得以升华。我喜欢上公开课,因为它能让我进步。尤其是在同事和领导的指导和见证下,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进步,进而,能够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认可,这种感觉,无与伦比。我喜欢这种感觉。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经历,每一次进步都会在批评与表扬之中得以展现,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他们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激励的眼神……都会使我感到温暖和欣慰。

在这里向您们致以最深的谢意。感谢您们地教学上,生活上给予我的关怀和照顾。

2024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一、高三历史教学中落实民族精神教育的可能性

关于历史教育要发扬光大民族精神的问题,近代历史学家、历史教育家蒋梦麟、李季谷、陈训慈等都有过论述。陈训慈说得最明了,他认为,历史教学应达成“了解民族演进,发扬民族光荣,激发民族精神,促成民族复兴”的中心目标。这一论断可谓一语破的,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而从当下看,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民族精神教育的缺位或疏离,将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况且,国家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三维目标”,高三历史教学也无例外地必须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事实上,贯彻民族精神教育正是落实这一情感目标的具体表现。

高三历史教学能否切实地贯彻民族精神教育呢?答案是肯定的。需要指出的是,在《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民族精神涉及多方面的教育内涵,如国家意识、国情意识、国家安全、国家自强、文化认同、民族历史、人文传统、公民人格和诚信守法等。而基于高三历史教学的实际,教师选择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等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因为这些方面既是学生人生发展所必备的精神品质,又是历史(或史学)最慷慨的人文赠予。高三历史教学是对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一种总结,是对纷繁历史的整体把握,是对表象世界的追根究底。因此更注重理性思维和人文修养,更突出学科自身的求真、向善、唯美的人文意蕴,更强化历史教育的人文精神。把握好这一学科特性及其教学特点,民族精神教育与高三历史教学不仅不矛盾,而且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高三历史教学中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途径

对于高三历史教学中的民族精神教育,教师主要在策略与方法上进行了探索,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五个切入点:一是通过重要的历史人物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二是通过典型的历史事件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三是通过特定的历史主题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四是通过整合的历史结构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五是通过历史试卷中相关试题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1. 通过重要的历史人物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高三历史教学自然涉及到历史人物评议的问题,尤其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自然会把对历史人物的评议作为主要切入口。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人物可以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比如唐代魏征,他是一个典型的名臣义士。教师在教学时可着重讲述魏征忠诚耿直、敢于直谏的事迹,并和学生一起解读唐太宗在魏征病逝后所说的一段名言,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虽然这段话学生并不陌生,但此时再来解读、品味,让学生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再如徐光启,这是上海的一位乡贤名士。教师从上海的发展轨迹、中西交往的关键人物、近代中国的历史选择等角度切入,分析、评议这个人物,既起到了梳理知识脉络的作用,又收到了有效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效果。即使是历史上一些有争议的人物,甚至是反面人物,如果处理好了,同样也能服务于民族精神教育。如,关于近代史上的争议人物袁世凯,教师借助唐德刚《袁氏当国》一书,列出有关史实,分类展示袁世凯当政期间的所作所为,诸如夺取革命果实、投入民国建设、刺杀宋教仁、签订《二十一条》、称帝与护国等,让学生自己根据这些史实展开分析和论证,从而全面地提取历史信息,得出客观结论,做出客观评价。在此过程中,国家意识、公民人格等教育自然地融入其中。

2. 通过典型的历史事件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历史事件的典型性在于它能够提供多种分析视角,能够折射出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有助于推进兼具激情与理性的民族精神教育。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师高度重视这一事件的典型意义,引导学生从民族融合、文化传承、理想实现等不同角度进行探讨。下面是课上师生的一段对话:

师:孝文帝迁都以后,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生1:穿汉服,说汉话,用汉姓,与汉人通婚等。

生2:孝文帝还带头把自己的姓改为“元”,并要求鲜卑贵族穿汉族的衣服,用汉人的礼仪来上朝。

师:孝文帝的改革是为了实现生存、发展的理想,是一种较为彻底的汉化。但是结果怎样呢?

生3:遭到了包括他儿子在内的一大批鲜卑贵族的反对。他的儿子不喜欢汉人的文化,对汉化改革流露出强烈不满,并且因为长得胖,不适应中原的酷暑,经常私自跑回北方。孝文帝为了推行改革,就把儿子给杀了。

师:孝文帝为了理想,为了汉化,不惜杀子易姓,对此我们怎样看待呢?

生4:课本上说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民族融合,是符合历史大势的。

师:那么对于鲜卑族自身来说,情况又如何呢?

……

学生各抒己见,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符合历史大势,那就应该肯定孝文帝改革,他的“大义灭亲”行为也值得赞赏;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但由于本民族的文化、习俗被彻底取代,对鲜卑民族来说无异是一场灾难。教师眼见时机成熟,便鼓励学生跳出已有的知识框架,到广阔的世界、多维的空间中去寻找答案,并提示他们,已有很多专家学者都研究过这个问题。比如,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就专门写过一篇题为《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的文章;而魏晋南北朝史专家逯耀东则在他的专著《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中这样写道:“孝文帝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曾付出很高的代价,不仅牺牲自己的王位继承人,而且放弃自己的文化……就这种文化本身而言,总是可悲的。”教师还建议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变成文字,这样既能提升思维,又能推动交流。从学生课后写的随笔来看,他们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已经初步去除了狭隘性,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也具有了一定的思辨性。这种进步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有两位学生这样写道:

作为一个落后民族的统治者,孝文帝能跳出传统、血缘、文化的禁锢,抛开民族偏见,注重“大义”,非常不容易。虽然鲜卑族人曾经骁勇善战,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但在时局之下恪守那种文化就可能无法生存。放眼中国历史,孝文帝的改革无疑是功大于过。

孝文帝这么做有其必要性,鲜卑族人口数量远不及汉族,为了更好地进行统治,他只能选择民族融合政策,实行彻底汉化,为以后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从本民族的角度说,他把整个鲜卑族文化抹去,把亲生儿子杀了,显然有些过分,应该寻求更为稳妥的办法。

3. 通过特定的历史主题落实民族精神教育

历史主题是一种价值观判断。特定的历史主题是指那些在传导、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极具张力的主题,如革命、抗战、改革等,都属于这一类主题。以抗战为例,抗日战争是民族血泪史,也是民族英雄史,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它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说:“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这是何等气概的抗战精神,今天也仍然鼓舞我们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教学中,教师每每围绕这一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这种民族精神、民族魂,不仅讲前线将士抛头颅、洒热血,而且讲后方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不仅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英勇斗争,而且讲国民政府军在正面战场的殊死搏杀。教师又指导学生通过拓展性阅读,帮助其更真切地接受爱国主义和抗战精神的熏陶。如,《李宗仁回忆录》就将学生带入著名的淞沪之战那个让人没齿难忘的历史瞬间:

当时我军参战约五十余师,战斗兵员在七十万左右,约是全国兵力的百分之六十。投入战场人数既多,然而上海是十里洋场,四面平旷,无险可守,日军陆海空三军的火力可尽量发挥,我军等于陷入一座大熔铁炉,任其焦炼。敌方炮火之猛,猛得我炮兵白天无法开炮,而夜间又无法寻找目标,只是盲目轰击。所以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历史上,鲜有前例……

4. 通过整合的历史结构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教科书内容有其自身的体系和结构,通常情况下不宜也不易在教学中改变。但高三历史教学是个例外,它可以打破固有的知识体系,运用整合的历史结构进行教学(或复习),而这种结构变化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历史认知,还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以对上海史知识的专题整合为例,有关上海史的内容原来散见于教科书的各个章节之中,学生虽有印象,却很难形成综合认知。诸如上海怎样从近代西学传播中心发展成中国现代文化和娱乐业的策源地;上海何以成为中国革命五大圣地之一;上海的现代化为何始终走在中国现代化前列;等等。到了高三,我们有机会把散落的“珠玉”拾起来,重新串联起来,“结构的力量”顿时显露出来。在认知上,学生对上海史有了较完整的了解和较全面的认识,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上海的历史嬗变。而在情感方面,通过对上海史的整体把握,不断感受到认清了蕴含其中的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上海城市精神,由此对爱国进步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等,有了更加真切的了解。

以爱国进步的奋斗精神来看,在中国近现代反帝爱国斗争中,上海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进步的奋斗精神。小刀会起义,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起义,“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反帝爱国的“五卅运动”,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日本发动的“一·二八事变”,以及“八·一三事变”中谢晋元将军率领“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壮举……学生正是通过这一幕幕历史场景,从而将上海城市的不懈奋斗的精神印入脑海。

5. 通过高考的历史试卷强化民族精神教育

高考试卷是高三历史教学的“座上客”。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愈发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以完整实现“为学生构建展示自己的舞台,使考试成为课程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命题理念。历史试卷的这一变化给了教师多方面的启示:首先,“人格立意”的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在经过多年磨砺后已经成型,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成为大势所趋。其次,作为“真题”,试卷在考查学生情感上展现的思路、技巧乃至选材等,都具有示范意义,对于高三历史教学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再次,就是资源难得,高考历史试卷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资源,许多试题是可以用来对学生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学生是在学习(复习)过程中接受民族精神教育,而高考试题的这类“有效检测”,能帮助学生不断强化民族精神教育,并不断促其提升。比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接受公民人格教育,平日里接触的多是书本材料,思考的多是现成结论,现在当他们面对“曹墓之争”、“严复笔下的进化论”这样的真题时,就必须调动平素所学、所思和所感,对有关事件、人物进行一番重新思考和定位,而这一过程必然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酶化作用,从而显现强化和提升的效果。高考历史试卷中可以用来强化民族精神教育的试题不少,笔者梳理了近年来上海卷中一些比较典型的试题(题目):

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反思 篇3

一、上复习课,千万不能翻来覆去,要新字当头

每节课前,教师需要精心准备一两个“新”的东西。这里的新,我主要指两方面的情况:一种是在上复习课时,对已学知识点进行挖掘、联系和比较,使学生感到这些知识在上新课时确实没有听到过,从而感到有收获,愿意听。还有一种“新”跟考试没有必然的联系,纯粹是“调味品”,目的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在第一种情况中,我较多地运用了联系和比较的方法:

1.相似历史事物的不同特点或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的比较。如(1)同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不同。(2)同是资产阶级革命, 俄国的二月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特点、影响不同。(3)同是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的性质及对世界的影响不同。

2.不同历史事物的相同本质或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发展水平的比较。如(1)同在14-15世纪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与欧洲的发展结果不同。(2)同在1644年国内局势动荡,中国与英国发展结果性质及影响不同。(3)同是19世纪60年代的资本主义,中国与欧洲的规模、影响不同。(4)社会改革的根本目的相同,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改革的内容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改革的内容也不同。

3.与其他学科内容相关历史事物的联系比较。如区域经济集团的地理位置与发展变化间的关系分析。全球化下的各国对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变化间的关系分析;市场的本质特征及作用与各国利用市场的经验教训间的关系分析。

4.与现实问题相关的历史事物的联系与比较。如欧洲思想解放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联系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当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系。反恐怖主义联合阵线与20世纪30年代反法西斯斗争时形成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关系分析。

通过联系与比较,就能使学生不断扩大视野,关心社会现实问题。同时多与政治学科的时政相结合,达到了学科间的渗透,并通过不断地追寻现实和时事的历史渊源,加深对现实和时事的理解。

在第二种“新”的情况中,我较多地运用了贴近生活的例子。在讲到古代史中“古墓陪葬文物出土”时,我就联系到北京老山汉墓挖掘的现场视频,向学生介绍古代墓室的结构,一般墓室里物品的摆放,如何来判断墓主生前的官职、爵位等等。同时向学生介绍,由于多年来,盗墓者的猖獗,很多有价值的古墓已被挖掘,致使很多有价值的文物流落、散失,给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从而让学生明白盗墓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同时,还可转到墓葬里的古钱币,根据自己以前在书本中看到的介绍,向学生讲述哪些古钱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并不失时机地问一下学生,家里是否也有,否则的话,还可发一笔小财。讲到这里学生往往会引起哄堂大笑,这样,调味品的效果就达到了。

还有,在讲到中国近现代史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后,中国的低关税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时,我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例子:在美国,买一辆桑塔纳轿车只需5000美元,而在中国买一两却要10到20万元,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关税。如果没有我们的关税,那么我们的民族工业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为了尽快融入世界 我们又不得不放低关税,加入WTO,这样对我们的民族工业肯定又是一个打击,还可以联系关贸总协定的知识。

通过以上一些例子,使学生感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历史其实离我们很近,从而对历史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学习一切东西的基础,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意平时教学的及时反馈

我始终觉得历史课是一门不能忽略背、记的学科,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关键性的事件、时间,及一些课本中重要的结论,学生必须要准确掌握,这就需要学生平时花一定的时间去记去背。而我们普通中学的学生在这方面相对要比重点中学的学生自觉性要差些。所以我为了督促学生去看书,就采取了每隔一个半星期默写一次的办法。具体做法如下:

每次在默写前,首先提前2到3天通知学生默写的范围、内容,让他们做好准备。然后,在默写那天,出好一张以填空题为主的试题卷,(注意要存盘,以便下次可再用),让学生默写,收上来以后,大致看一下,如果学生80%能做出来,就算通过,如果做出不到50%,那就要重新默写过,试卷还是那一张。这样一来,使学生在上课轻松的同时又感到有压力,有了压力后,才会有动力,平时才会花时间去看书,几次下来,也就养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一半。

以上这些是我在几年的历史教学中的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一定全对,但我觉得还算相对管用,故写出来让同事们一起批评、指正。

最后,我觉得要上好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最关键的是教师的责任心及认真的程度,所以,事无巨细,只要事先准备充分,研究透彻,不管上什么课,我认为都能够手到擒来,游刃有余。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4

1、合理制定安排教学计划:要根据学情和整个年级文科班的进度,合理安排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一轮复习应该在高二下就开始进行,而且要细,要实,不宜快。二轮复习最慢要也要在五月上旬结束,五月中旬进入三轮复习,六月初把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复习。当然计划制订以后并非一成不变,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断充实,使之更完整,更加合理,符合需要。

2、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历年高考试卷。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指挥棒,研究高考是高三教师一个永恒的任务。我们备课组首先认真研究了近两年全国三卷考试说明,特别是2016和2017这两年和前几年相比有哪些调整,内容的变化中反映了怎样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这对我们的复习有指导性意义,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贯彻着这些思想,从而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效率性。此外,在复习过程中,认真研究了全国高考一、二、三卷五年的高考试题,经过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命题、组织答案的一些规律,以便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少做无用功,才能少讲精讲、短时高效。

3、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在第一轮单元复习中,以时间为顺序,进行通史复习,对同一时间段内横向知识,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内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揭示其间的关系,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解释。时间安排主要是在一模以前,这是打基础的阶段。我们的学生情况和目前的高考形势决定我们必须注重基础,用原始的笨办法——“默写”,主要目的是逼学生去看书,背书,并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由于时间的关系,一轮复习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在我们二轮复习的时候又炒了一些剩饭,但是二轮毕竟要侧重知识线索的梳理,专题的整理,还有学生能力的提升。而且从时间上看,已经进入高三最后一学期,学生有所分化。这个时候,既要教师抓紧一切时间完成教学进度,又要保证学生加大练习量。真正提升水平也就在这个阶段了。

4、认真研究测试题,认真辅导。坚持“精选、精炼、精讲”,不搞题海战术。练习注意做到难度适中、立足基础、典型新颖、题量适中。特别要注意下大力气在网上搜索最新颖的试题,作业量一定要适中,而且还要精挑细选。辅导能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提升能力。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利用夜自习的时间加强对“目标生生”和“边缘生”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一对一的指导。并且在课外时间,找学生谈话,对症下药,找出症结所在,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反思高三教学,还有以下不足:

1、在对基础知识梳理中,学生在落实过程中,只填空,冲淡了对知识的宏观把握,容易忽略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概括能力不强,效果不太好。

2、作为高三教师,作题量不够,不能是自己做十题然后圈出八题让学生做,因为题量不够,很难站在高考的高度进行复习。所以高三教师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模拟题的演练。多做题,提高做题的质量,特别是典型题的解题方法,只有学生掌握做题的方法和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应付高考中的试题,高考中的题目不可能出现平常练过的试题,只能是相类似的题型,因此教师提高、掌握、探究解题的途径和方法,是今后任教高三历史的重要工作。自己也要多看书,读一些古代文言文,一些史学著作,加强对古文的阅读,提高阅读解题能力,3、复习过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做一些好的策略,如坚持练习选择题。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5

(1)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综合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历史教改的热门话题。

(2)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

(3)应该依据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标高。

关键词

学科内的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新情景历史体系‘面’‘线’

渗透学科能力知识体系网络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新形势下出台的“3+x”高考方案,正是为适应培养综合型、竞争型人才的举措之一、它必将对普通中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今年是我省实行综合考试以来的第三年,在这三年中,我担任了高届、高届历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不断地总结、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文科综合考试与高三历史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综合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历史教改的热门话题。所谓“综合”大致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等。其中选择题以若干中心论题为主线,牵连、延伸出包含能力要求的小问题,如“罗斯福新政”从基本内容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松江棉纺织业”从兴盛到衰落的原因及后果,明显体现出从基础知识到历史概念,从古代到近代的综合性和跨时代性,学科能力的特点十分明显。什么是学科能力要求呢?“历史学科能力是我们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①高三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历史,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所以,我们过去强调重视学科能力培养作为教改和教学的主要方向。

历史学科从本质上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人类社会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政治、地理、语言文化和其他自然科学血肉相连、密不可分。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应该有目的地选择新材料和设置新情景,有目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渐形成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学应侧重与专题性知识线索,强化专题复习,比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线索,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衰的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中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等等。这些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知识、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可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横向的单元是局部的‘面’。纵向的单元是‘线’,‘线’的交织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②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应加大能力训练的力度,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求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思考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民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比列,已由原来的20%下降到14%,考试时间也大为缩短,这种客观条件使考试对知识的覆盖面降低。我认为要解决这点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是进一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即为培养综合型创新性人才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对待高考覆盖面降低这一新问题。其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的关系,不能因覆盖面降低而漠视全面复习,也不能无视新情况的出现而照搬原来一套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应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原有的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仍可沿袭,但教学计划应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四、正确处理高考复习中的标高问题

当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趋势日益明显,高考招生矛盾渐趋缓和,这可能导致高考试题难度降低,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高三复习的标高问题。应该依据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标高。在这里,我认为以下三点必须注意:

第一,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不能以削弱能力要求为前提,恰恰相反,应以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三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

第二,不能放弃全面复习而去猜题、押题,对基础知识中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可不作统一要求,而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重在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第三,高考中整体难度的降低,并不排除个别学科难度的增强。高小扩招并未改变高考的选拔性考试性质,其考试成绩区分度的高低对高校新生质量仍将起着重要的影响,故寄希望于该靠大幅度降低难度不太现实。

高三历史教学总结 篇6

一、夯实基础

一座大厦牢不牢固主要看的是基础有没有打扎实,知识的积累也是如此。在开学伊始,我就注重帮助学生打牢基础知识,并且在阶段性的考试中时常体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能重视基础,注意夯实基础。

二、提升能力

基础知识再扎实,而能力没有提升也是不行的。如何去提升学生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注重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如在进行中国近代史的复习时,就要求我们联系世界史的知识。有西方两次的工业革命才有西方国家的进一步侵略扩张,而西方国家的侵略扩张就带来了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以及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因此,中国近代史的三条线索即列强的侵华史、抗争和探索史,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史,其发生的根源都是工业革命。而反过来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就是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通过挖掘这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而这种方式的不断运用,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纵向或横向知识的迁移,从而使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关注热点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大都与学科热点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的特点。纵观近两年的高考历史卷,一个鲜明的特色是选择当前理论和实际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试题背景材料,突出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时代特征非常明显。对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重点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对热点的整理、分析尽量做到全面。因为高考对热点的考查往往是考查我们容易忽视的那部分内容。

四、精选试题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题型趋于稳定,选择题、材料分析论证题成为基本的考试题型,但试题的灵活性提高了,这就要求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精选试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能搞题海战术。题海之战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高投入低收益的做法。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要对试题的挑选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命题原则上,应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主,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巧妙地将理论观点、史学方法、思想素质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全面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和基本素养。

二是在试题内容上,应强调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注重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排除“繁、难、偏、怪、旧”等方面的内容,所涉及的内容应该都是历史学科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主体知识。

三是在试题设计上必须以高考试题为模块,命出智谋的模拟题,不偏离《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

四是在答案设置上,应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贴近我们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同时又能激励学生发展创新的能力。

2024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7

一、“史料—问题—情境教学法”符合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它注重考查能力:“获得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1]如2015 年江苏高考第2题: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辨析和判断。其要求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获得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依依据据一一手手史史料料高高于于二手史料的原则:《淮南子》作为小说属于二手史料,而秦琅邪石刻属于一手史料,即可得出答案。历史研究的载体即是史料,离开史料,史学观点和史学判断就成了无本之木。借助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也就成了高考命题的不二选择。高考的要求是高三历史复习的指挥棒,所以“史料—问题—情境教学法”符合高考的要求,也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史料—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它符合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即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2]根据这一理论,复习课中教师应该更关注知识的建构,这种符合历史时序性和因果关系的构建对于高三历史复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图: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按考点对知识进行建构,也可以进行专题整合,如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进行整合,通过对不同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江苏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是按专题史进行编纂,并且采用中外史合编的模式,这反映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史学认识。高三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和记忆,应是教师营造课堂氛围,通过陈述历史演进过程的基本史实和基本史料,使学生能够在占有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总结等思维过程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得出理性的认识。

2.它符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主要指儿童的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知主体处于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自我调节,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发展,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历史的过去性特点更凸显了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认同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史料—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史料—问题—情境教学法”应强化对难点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有时又是统一的,并且常常是高考中高频考点,教师更应在课堂上重点关注。如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的理解,就是本课的难点,也属于重点内容。要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首先应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片断一:教学难点———改革的性质

材料一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 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二在所有制上,从单一的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历史必修Ⅱ》(人教版)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需分配,而我国的改革在这些方面都有涉及,那么我国改革的性质是什么呢?这里关键是要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学生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和材料的解读,明确我国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改革仍是在社会主义范畴内,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通过这一环节设置,学生能够强化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对史料的阅读、归纳和运用的能力。

2.“史料—问题—情境教学法”应强化对主干知识的理解

历史主干知识,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它能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包括重要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特征和重大历史史实等等。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难以一一穷尽,“必须把那些看起来好像是互不相干的而实际上是有内在联系的无数的历史事实糅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中划出一条轮廓分明的线条”[3]。高中历史教材按专题史进行编纂体现了其对主干知识的关注。

教学片断二:依据材料分别归纳它们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思想的异同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至于神,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材料三教皇必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必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必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路德选集》

材料四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伏尔泰

出题者通过这四则史料的设置,勾勒了“人文主义起源与发展”的主线,这既是主干知识也是重点知识,通过史料的形式要求学生归纳其思想,符合高中对于史料阅读和描述、归纳能力的要求。近两年江苏高考试题中主观题共十八问,其中依据材料进行归纳的高达十一问。第二问是对第一问的拓展,是进一步考查学生对史料分析的能力。虽然四则材料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但其内涵和外延是有区别的:如材料二和材料三虽然都反对教会的专制主义,倡导人性的解放,但文艺复兴主要是讴歌人性的伟大和尊严,宗教改革在倡导人文主义的同时又赋予了新的权威———上帝和皇权,启蒙运动更是把人文主义思想由“人性”发展到“理性”。“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演变和发展”这一主线跃然纸上。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知识应用和概括能力都在解题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3.“史料—问题—情境教学法”应强化学科素养的培养

学科素养是本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历史学科的特定内涵就是加强国民素养的教育,即建立自由、平等、正义的普世价值观,从而实现人的发展:敢于思考,理性判断。即真正的公民“不仅体现在具有理性独立的意识,同时还体现在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批判意识,能够对社会进行冷静的思考,并且在自我批判与社会批判中完成作为一个公民的使命”[4]。这一点对我国尤为重要。由于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社会,中国国民缺乏独立性和批判精神。而历史教学正承担了社会主义新公民培养的使命: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大胆质疑,充分推理,认真判断,从而形成对历史的新的认识,养成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公民。如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文简称《临时约法》)的学习,我们看重其内容,更从内容判断,肯定其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这只是历史的一面,另一面是对其形成过程有较大争议,这也正是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也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以史为鉴。

教学片断三:依据材料指出《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一建立总统制是当时政治和社会状况的客观要求,而《临时约法》只是出于抑制袁世凯的权力考虑,便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在客观上是逼迫袁世凯以后不得不违反《临时约法》。

———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临时约法》是1912年2月6日开始审议,3月8日通过的。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14日,临时参议院接受孙文辞职;15 日,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审议期间,从未征求当选总统的意见,也不由他签署公布,而是由已辞职的总统在3月11日签署公布。

———袁伟时《袁世凯和国民党联合摧毁宪政》

材料三制定《临时约法》的参议院到院议员人数为49人,其中同盟会员38人,占77.55%,有留学日本和欧美经历的为40人,占81.67%,40岁以下的议员有37人,占88.1%。

———陈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比美国1787 年宪法更为进步吗》

材料从不同角度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 《临时约法》,丰富了历史课堂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可以认识到《临时约法》从制定的动机、程序的合法性和代表组成的广泛性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对当时产生的消极影响是给袁世凯废止这一法令提供了借口,对后世来说,这些局限性不利于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不利于“法治高于一切”理念的形成,且“文化大革命”中的种种正是对民主法治践踏的集中表现。学习历史除了学习前人的智慧,更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进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即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思考,敢于质疑,真正具备社会主义公民应有的素养。

四、结语

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三大注意 篇8

高三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挖掘基础知识,处理好探索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然后再对教材展开深度挖掘,连点带面,合纵连横,以期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笔者结合高三学生的教学内容和认知规律,总结出历史学习三大注意,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注意紧抓基础,深度挖掘教材

高三历史老师需要引导同学们对历史教材展开深层次的挖掘,以提高他们的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所以,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强调历史概念的学习,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洞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由此,大到某时期、某阶段的历史事件、历史规律和历史特征,小到某个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结果,都有进行深度挖掘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在讲授“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内容时,我们可以先给大家讲述该历史阶段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然后引导大家归纳资本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①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伊始和初步发展;

②18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以及北美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③19世纪,中期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

最后,和大家一起总结不同地区过渡到资本主义普遍存在的两种方式:

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建立;

②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确立。

尤其在高三历史复习阶段,能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贯彻能力培养,在提升能力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有助于学生对资本主义产生总体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想达成深度发掘教材的教学目的,就必须从整体上先掌握教材,完善系统的知识架构,然后指导学生通过研究和分析,透视现象引申历史概念、揭露历史本质,这才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训练的重中之重。譬如,教学“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革命”时,笔者带领大家梳理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①生产力飞速发展,彻底调整了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实力得到扩充,最终引发了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

②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掠夺资源和生产资料加紧殖民掠夺,导致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产生并开始相互斗争,最终出现了无产阶级运动潮流。经过多次整理和深度挖掘,捋顺了世界近代史的三大主线,将整个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框架有序穿在一起,利于同学们顺藤摸瓜,攀摘历史知识的甜果。

二、注意合纵连横,紧抓历史线索

笔者所说的“合纵连横”,是指在历史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提纲挈领,紧抓历史主线,旁博中外,纵观古今,将历史基本知识一网打尽。历史现象通常由人物、地点、时间、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又可串连成为历史知识的主要线索。因此,我们学习历史就必须弄明白这些要素。

以空间转移为线索,我们可以按一定的国家和地区以及民族区域来探索历史;同时我们还可以以历史人物为线索,比如,中国民主革命史就与以孙中山、毛泽东等分别为代表的革命队伍是分不开,我们还可以把社会矛盾转化作为历史线索,抓住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激化矛盾的事件和解决矛盾方法,以此来掌握矛盾发生、发展、激化以及解决的整个过程。如果我们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矛盾论原理的角度来分析历史问题,就会发现历史现象都是由相应的历史矛盾所引起的,而人的活动和行为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在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时,都要联系社会矛盾背景。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事件要全面、客观。

三、注意连点成面,关注焦点热点

要想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我们就要找准知识“点”,然后连“点”成“面”,完成知识积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展开某一知识点,让学生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谈古论今。比如:学习罗马帝国时,我们可以引导大家联系:“这个时期的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件?”“罗马帝国都包括现在的什么地方?”这样学生就可以总结出:公元1-2世纪,西方的罗马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东方的东汉帝国开拓丝绸之路;罗马帝国是奴隶制帝国,东汉帝国师封建王朝。如此点面交叉教学,可以扩充历史课堂的信息流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三历史教学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和焦点问题,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和策略。历史教学中点面交叉,可以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和消化更多的知识;关注时事学古证今,符合历史教学古为今用的教学精神;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符合历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学习高三历史时,教师的教学思路必须符合同学们的认识规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要注意引导学生注重基础挖掘教材,紧抓线索大胆设想,关注生活学古证今,这样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才符合新课程改革赋予我们的使命。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五中学)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9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担任高三53、56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任务。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已如期完成高三历史的二轮复习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知识储备。本学期继续担任了高三两个文科班历史的教学,对于历史课程虽说已经带了两年,但高三的复习涉及的内容较广,对教师知识面的要求会比较高,因此对于一些平时漏掉掌握不够扎实的知识,也需要加强学习。

2、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复习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二轮复习教学计划。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以时间为脉络复习,需要学生继续巩固基础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基础解题,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中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3、认真备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力争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自己钻研的同时虚心向同科目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并且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教学环节。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各种听课交流活动,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

4、上课时努力做到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首先,在课堂教学手段上继续采用“136课堂改革”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其次,课堂内容的学习上,一是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二是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三是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四是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

5、课后的作业布置力求做到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针对以上教学工作的新的体会,今后我的努力方向是: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高三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篇10

(一)、认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我们首先认真研究了前两年的高考试卷,特别是宁夏、海南、广东等课改地区的高考试卷。其次是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识读考试说明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中解读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二)、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和详细的教学计划。我们根据对高三教学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二升高三的那个暑假就认真制订了系统、详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统筹安排整个一年的教学任务、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地作出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注意几点:

1、进行二轮复习,第一轮单元复习,以通史为复习导向,对同一时间段内横向知识,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揭示其间的关系,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解释。第二轮复习是前进行专题复习,即从某一个角度从纵向进行专题知识的梳理,寻找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第二轮复习时,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通过两轮复习,使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网络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对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纵向的联系;另一方面对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的横向联系。

2、注重基础,以不变应万变。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用原始的笨办法——“默写”,主要目的是逼学生去看书,背书,并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

(三)、备课组团结合作,步调一致,资源共享。作为备课组长,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的联络和沟通,组织集体备课。我们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调整修改,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探讨历史问题;相互听课,诚恳地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做到教学步调一致,教学设计共享,练习和资料一致。

(四)、在个人学习方面,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历史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本人的业务能力也得到提升。

高三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处理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37—01

历史教学是教师依据历史教材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活动。历史教材则是该学科知识体系的载体,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对教材做相应的变通,使教材具备一定的认识梯度,才能成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信息。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进行重新补充。针对高三历史教学来说,其应包括史料搜集补充,史料的分析运用以及相关理论的渗透。

黑格尔在《历史教学》中,把历史学习分为三个认识层次,即“白描性历史”、“反思性历史”、“哲学性历史”。据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史料的搜集补充、分析运用等环节入手,为学生创设三个思维层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参与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并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有利于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

一、史料的搜集补充

对高三学生来说,搜集、整理史料是该阶段能力培养及高考应试的要求,也是教材处理过程中应做的工作。由于现行《中国古代史》教材史实简约概括,观点单一陈旧,分析过于肤浅,基本是知识条目式的摘录与注释,史料也不充足,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搜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以便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历史,再现历史的原貌。教师在学生搜集史料的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历史是不变的,而反映其本相的史料,却来源广泛,多种多样。具体搜集形式,教师可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其就地取材,如:在讲“秦朝”时,可让学生整理出《秦之论》、《过秦论》、《六国论》、《鸿门宴》、《阿房宫赋》、《陈涉世家》等学过的课文中与主题有关的史实和观点,让他们从新的认识角度理解这些文章,这既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快乐,又可培养其创新精神。

在此期间,教师则可注重搜集补充教材中的隐含或缺乏的观点性史料。如讲“秦始皇”时,教师可举出不同时期人们对他的评价观点,以作分析。如: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作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董仲舒认为:“(其)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损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先王之道。”唐代一首诗中则说:“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骂秦始皇为“大独裁者”,而毛泽东在《读<封建论>呈郭老》中有:“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待商量,祖龙是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教师还可引用《原君》中的观点和《过秦论》中的观点进行对比。通过这些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些史料观点为什么大相径庭,从而让学生明白史料的背景及来源不同,则史料的可靠程度及作用大小不一,同一史料可得出不同的结论。

二、史料的分析运用

就是让学生把搜集到的史料按主题归类,理顺关系,整理成文,然后进一步分析。其方法可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知道“是什么”,弄清史料的基本大意,史料线索及真伪,并能用语言文字概括转述;其次,分析“为什么”,理解史料的观点,并从背景中找出条件、原因,从过程中概括出性质特点,从结果中分析其影響;最后,引申出“怎么样”,看这则史料与主题的关系,对当时及后来有何参考指导意义。

三、理论的渗透

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形成认识结构的过程。认识了这种结构,就能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认识这种结构呢?那就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让学生握“方法论”、“认识论”的手术刀,对活生生的史料进行解剖,这既可加深他们对史料的本质的认识,又可加强其对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理论的训练巩固,还对语文课文进行了复习,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2024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12

一、以正确的史观统领确定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就是对于一个专题(单元)起到统领作用的概念。在复习课中利用好核心概念串连起单元知识, 就能够使学生建立全面、系统、牢固的历史知识体系,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程度,形成最佳的认知结构。因此首先就是要做好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筛选工作,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这一专题甚至这一模块有个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一般而言,教材中每一单元的前言都会勾勒出该单元的主线,教师可以从中找出单元的核心概念。比如必修三第一单元的标题是“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其概念一目了然,就是主流文化(儒家思想的演变)。其次,在高三复习课中,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必须透过历史现象去把握历史本质,从而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这需要教师从更高的角度来引导和点拨。从现在的高考来看,用新史观来剖析历史现象已然成为高考的热门题型。比如,在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复习中笔者运用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先把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状况进行比较,得出中国与西方相比已经全面落后,中国仍然是农业国,西方已然是先进的工业国。因此笔者把“反侵略战争”这一专题的核心概念确定为“两种文明的较量”,以此来统领近代前期列强的侵略战争。通过这一引领,学生就能深刻理解这种战争实际上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 的冲击,因此其战 争的结果 也就不难 理解,这就比以往我们单纯灌输“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好多了。这样把零碎复杂的战争、 条约等联系起来,有利于让学生通过这些战争就能看到历史的本质,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

二、采用多种手段感知抽象概念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但历史却是 有血有肉 的,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有生动的历史事件,而且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说,学生最先应该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比较、归纳最终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要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研读教材中的图片或史料,或通过叙述、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历史现象。比如,在复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时,可以教材中的示意图,让学生对两者的关系有个感性认识:在贵族的权力、财产继承上就是宗法制,大小宗实际上是兄弟,到国家政治层面就是分封制,大小宗又是君臣关系。因此两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共同维系 西周的统治。

三、通过史料分析帮助理解理论概念

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中对于一些理论性的历史概念往往表述很少,有的甚至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就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它们。因此,史料教学对突破这种概念有直接的辅助作用,史料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解读相关的历史概念,对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有帮助,这也契合 高考的精 神和宗旨。比如对于 “新经济”这一概念,人教版的表述为:是在全球化形势下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知识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实际上,新经济“新”在哪里?与传统经 济相比, 有哪些新的变化?这些问题仅仅从教材的表述中是体现不出来 的。笔者分别 从 《美国新经 济》和 《世界经济 史》中选取了两段材料,在课堂上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找出新经济和传统经济的不同:第一,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传统经济是以物质为主体的生产、流通、消费为主 要经济增长动力,新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知识和拥有知识的劳动力成为生产要素,技术创新、智力成为重要动力和源泉。第二,主导产业不同。传统经济中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先后占据主导地位,新经济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并且份额 在不断增 加。 还有比如 经济运行 趋势、经济周期不同等等。通过史料分析,使学生对概念内涵的把握建立在大量的事实材料上,而且通过对比、 归纳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再肤浅地停留在表象上。

四、通过精编试题把握动态概念

历史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反映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历史概念也具有动态性。历史概念的内涵是由对象的固有本质 属性决定 的,它是随着 条件的变 化而变化 的,许多概念尤其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更是如此。如何向学生演绎这种动态概念呢?笔者认为可以以试题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样不仅让学生可以完整把握概念的发展脉络,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比如复习关于“中国传统 文化主流 思想演变” 这一专题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把握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笔者精心设计了以下题目。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材料二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

材料三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春秋繁露》

材料四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 名,仁义礼智 便是天理之件 数。…… 天理存则 人欲亡,人欲胜则 天理灭。———《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 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道题以儒家思想中的道德准则(君臣关系)为切入点,考查了春秋战国、西汉、宋明时期儒学内 容、地位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用试题的方式呈现动态的概念,建立概念体系,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一些复杂的历史概念。

其实,历史概念教 学的方法 很多,见仁见智,所谓 “教无定法”。高中历史教师重视概念教学,这无论是对我们历史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提高,还是对高三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历史素质的提高,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途径。

摘要:历史概念教学,是围绕历史概念,以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为载体,通过分析前因后果、相互关系,在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史实的过程中,领会历史概念的本质,掌握历史思维方法。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中重视历史概念教学,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还是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学科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确定核心概念、感知抽象概念、理解理论概念和把握动态概念等方面谈了自己的几点认识。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二班的教学工作,除去在外学习的美术生外,班级有学生有29人(其中有3人是体育生)。二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思想比较活跃,但是此班级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习态度比较浮躁,不太爱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的重点是二轮专题复习和三轮综合复习。由于二轮复习没有教材和参考资料,所以只能有教师自己制定。专题主要遵循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大体系,使原来有些杂乱的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但专题设计不宜过多,用时大概一个半月。剩下的时间主要进行必修和选修的综合复习,习题的设置完全按照宁夏高考试题进行设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对教材知识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通过掌握的基础知识解决疑难问题;同时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学期主要想采用学案教学,通过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提升学生各项能力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剩余三个月的努力学习,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了才能有回报,不能不劳而获。

四、工作措施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学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高三教学进度计划”。没有详细的计划,教学就是盲目的、漫无目的的,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各个环节要抓好。

(1)备课。在备课方面要尽可能做到“精心准备,面面俱到”。

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根据课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教材重点和慢点。

其次,研究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制定合理复习规划。

再次,研习大量高考资料,精心设计学案。

最后,要备学生,我们的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需要,如果精心设计的一节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或者是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将很难达到。

(2)上课。

首先,加强课堂管理。虽然我们上课采用学案教学,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但不等于放任学生,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前和课上学案,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念和角色的转变,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3、注重教学方法的指导和总结。

4、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3)课后辅导

本学期在课后辅导上主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高三学习的后期,学生普遍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给予疏导。

3、其他方面

(1)要多向其他教师和教研组学习,多听课,学习先进经验,改善自己的不足。

上一篇:田小宝:六种人当之无愧拿高薪下一篇:护理学难点解析:听诊胎心音技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