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论文

2024-04-20

英国文化论文(共8篇)

英国文化论文 篇1

体育文化是社会亚文化的一部分,英国足球文化的产生、发展受社会文化的整体制约,同时折射了社会文化的特征 1 引言

英格兰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申办形象大使贝克汉姆2009年12月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足球渗透在我们的文化里,存在于我们的DNA之中。从我们降生 到这世界上,足球就和我们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从贝克汉姆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足球与英国文化的紧密关系。这项现代运动起源于英国,在英国成长壮大,并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运动。体育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英国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植根于广泛的英国社会背景之中,渗透与折射着英国文化的特点。以往国内对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的研究非常少,仅有的一两篇文献或者没有全面论证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的密切关系,或者缺乏具体的实例和深入的论述。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英国足球运动反映出的英国文化中的典型特点:绅士文化、民族国家、岛国心态与阶级意识,力求理论依据翔实,论据充分。英国足球折射出的英国文化

2.1 绅士文化

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绅士风度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向上流社会看齐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掺杂了各阶层的某些价值观念融合而成的。绅士的形象植根于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在中世纪,青年男子(往往出身贵族———经济上才能支付得起成为骑士要满足的条件)要从小接受严格的训练,经过严格的程序才能成为骑士;骑士在受到召唤时要挺身而出,勇敢地为道义而战,率领、鼓励人们英勇顽强地奋战到底。与骑士精神紧密联系的历史事件是长达200年的十字军东征,英国军队挥舞红底金狮的旗帜以鼓舞士气,英格兰国王理查德一世因其骁勇善战而获得‚狮心理查‛称号。狮子在西方文化中也成为勇气、忠诚与高贵的象征。

英格兰足协的徽章‚ThreeLions(三只狮子)‛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英国足球对骑士精神的继承:勇气、力量与自豪。狮子(lion)和狮心(lion2heart)是英国报纸描述足球运动员时常用的词。英国足球风格素以英勇、顽强、充满战斗精神著称。‚在赛场上,英国球队运动员各个都如骑士般,体现着正直、英勇、公正、牺牲、荣誉的骑士的一些典型特征。他们跑动积极,拼抢凶猛,长传冲吊,与对手进行正面的‘交锋’,动作干脆粗犷‛。欧洲大陆媒体对英国足球打法的评价是运动员勇往直前,讲求速度与拼搏,但不擅长(或不屑于)搞迂回,不讲求计谋。绅士文化的内涵随着英国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变化。大批海外殖民地建立以后,大英帝国的缔造者们意识到,仅有勇气和冒险精神不够。‚大英帝国越是变成一种统治责任,……统治机构就越是感到需要保持英格兰人的‘纯洁性’。随着国外财富日积月累,国内开始强调道德规范‛。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被公认为绅士文化发 展到顶峰的时代。整个社会崇尚荣誉,讲究风度、外表举止和礼节,恪守公开竞赛、公平竞争的‚费厄泼赖(fairplay)‛的价值观念。这些礼节与价值观念反映在当时的足球运动中。英国19世纪的报纸赛事报道上,对足球运动员一概冠以 Mr.(先生)的称号。成立于1882年的克林西安俱乐部 则是公平竞争和‚运动员精神(sportsmanship)‛的最高体现,‚他们不会参加任何商业比赛,也不为奖杯比赛,更不会和裁判员争论。一旦对方有一名运动员被罚下场或者因伤下场,他们普遍做法是,为了公平起见,本方也只留 10人应战‛。

尽管绅士文化在20世纪开始没落,这一彬彬有礼的国度甚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骇人听闻的‚足球流氓‛现象,但绅士文化的核心精神‚勇气与自豪‛一直与足球相伴。英国足球运动风格以英勇、凶猛、直截了当著称;在赛场上,运动员的犯规也相对较少。

2.2 民族国家

作为现代足球运动的发祥地,英国在国际足球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足联‛)(FIFA)中独具一格:在国际足联中占有4个席位、可以派出四支队伍参加世界杯比赛。这既反映了英国足球在20世纪初的领军地位,也反映了英 国的独特构成:由4个独立性非常强的‚国家‛(英格兰、苏 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体。在英语文章中,提到英国的这4个组成部分时,常常称它们为‚nation‛或‚country‛。这两个词在各种英英、英汉词典中,都是‚国家‛之意,与英文中称呼其他具有完整主权的国家并无二致。许多来自苏格兰的人,宁愿称自己是Scottish(苏格兰人),而不愿意被称为British(英国人)。一位美籍爱尔兰裔女士曾坚决反对说伦敦是英国的首都:‚Londonisthe capitalofEngland,notthecapitaloftheUK.(伦敦是英格兰 的首都,不是英国的首都)‛,因为‚英国只是几个国家的联盟,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体。‛ 这种民族身份的意识强烈地反映在足球中:‚Anyone butEngland‛(输给谁也不能输给英格兰)一直是苏格兰足球的口号。1872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在格拉斯哥举行的对抗赛,被称为历史上第一场‚国际‛足球比赛。1872— 1929年间,苏格兰参加的全部比赛都是同英国的‚内部国 家‛———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之间的比赛,在全部的 43场比赛中,苏格兰只输过两场(败给英格兰)。对于在 经济、政治上与英格兰相比略居次要地位的苏格兰,足球成了他们实现民族骄傲与自豪感的重要方式。尽管人口相对稀少,1937年,在苏格兰国家体育馆HampdenPark进行的苏2英对抗赛吸引了149415名观众,这一数字至今仍保持欧洲单场足球比赛最多观众的纪录。

自从威尔士开始了职业足球运动,‚威尔士民族身份意识就渐渐渗入到每一场威尔士和英格兰间重要的赛 事‛。威尔士传统上的运动强项是英式橄榄球(rugby), 但近些年,随着橄榄球成绩下滑,足球引起了更多的关注。GaryRogers和JoelRookwood以卡迪夫城市足球俱乐部为 例,分析了足球对增强威尔士意识、激发威尔士民族感情的作用。尽管卡迪夫城市俱乐部长期参加英格兰联赛,但这给了他们更多‚对抗英格兰的机会‛。正如一位球迷表述的:‚观看城市俱乐部踢球时,我们背上插着旗子,高唱威尔士歌曲。我们是来自首府的惟一一支球队。我们喜欢做威尔士人,城市球队表达了我们的心声,给了我们表达对威尔士热爱的机会‛。在北爱尔兰,足球则以另一种方式体现了民族意识。北爱尔兰内部的民族争端长期困扰这片面积不足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北爱尔兰人口约160万,其中,60%是不列颠殖民移民后裔,他们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40%是爱尔兰岛的土著后裔,信奉天主教。在北爱尔兰归属问题上,前者主张留在英国,后者则坚持回归爱尔兰。长期以来,他们分而聚居,互不往来,且时常发生流血冲突。足球运动深受这种派系斗争和暴力事件的困扰。‚派系斗争激烈时,社区间的球赛无法正常进行‛,‚对优秀运动员的评价总是要透过宗派主义这一有色眼镜‛。尽管处在这样一个独特的环境中,爱尔兰足球协会(IrishFootballAs2 sociation)是国际足球联合理事会成员;爱尔兰代表队3次 跻身世界杯决赛周;点球、越位等规则也是爱尔兰足球运动员对世界足球的贡献。尽管20世纪末英国成功通过立法,在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成立了地方议会,实现了这些地区的高度自治,与足球相连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结并没有消融。从 1974年国际足联取消了职业运动员不能参加奥运会的规 定后,英国就没有组织过国家代表队参加奥运会的足球比赛。2012年奥运会即将在伦敦举行,经过一系列协商和让步,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决定不参加国家队,但是宣布不反对由英格兰独自组队代表英国国家队。足球深刻地体现了英国4个地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2.3 岛国心态

岛国心态(insularattitude)指的是岛屿国家因为在地域上与外界大陆隔绝,逐渐形成一种封闭排外的心态。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关系是岛国心态特征的典型反映。英国民众对欧盟普遍持怀疑和举棋不定的态度。英国在岛国心态之外,又受着昔日辉煌的困扰: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甘愿沦为欧洲大家庭的普通一员吗? 英国足球与国际足联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岛国心态与帝国的衰落。如同政治、经济上的辉煌一样,19世纪,现代足球运动在英国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足球随着帝国的扩张传播到世界各地。尽管在1904年,7个欧洲大陆足球国家成立了国际足联,但它们的足球运动水平远远不能与英国的足球俱乐部抗衡。1905年,英格兰应邀加入国际足联,并以老大哥的姿态执掌国际足联到 1918年。后因与其他国家意见分歧(关于国际足联是 否可以吸纳德国及其一战中的同盟国)而于1920年退出国际足联。

早在1886年,英国国内4个地区(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足协就组成了国际足球联合理事会(The InternationalFootballAssociationBoard),负责商讨和确定这 项运动的规则以及其他有关足球和足协的事宜。事实上,国际足球联合理事会至今仍然存在,并且对世界足球运动规则的修改有最终的决定权。只不过从1928年起,该理事会吸收了4个国际足联成员,与英国4个内部成员国拥有同样的投票权。这标志着英国第一次正式承认,‚他们的足球‛成为了世界性的运动。

在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大英帝国逐渐瓦解的同时,英国的足球也失去了在世界上的领军地位。1901年,英格兰球队首次同英伦三岛之外的球队交手,业余运动员组成的队伍在伦敦以12比0狂胜来访的德国队。在1906年11月12日的友谊赛中,他们在巴黎15比0狂扫法国队。在1907年,英格兰队同荷兰队两次交手,英队在海牙 8比1胜利,在达林顿主场12比2大胜。1936年和1938 年,苏格兰在对阵欧洲其他球队的6场比赛中赢了5场。然而,1953年,英格兰在本土首次败给来自不列颠群岛之外的球队———匈牙利队。到1960年,英格兰球队彻底失去了霸主地位。英格兰球队最后一次辉煌是1966年世界杯夺冠,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给国势处于衰退中的英国国民打了一剂强心剂,但也同时为英国足球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已经落伍的长传冲吊打法和一成不变的42422阵型因着这次胜利继续在英格兰长期大行其道。苏格兰球队从1950年开始参加世界杯,迄今共有8次入围,但基本上在第1轮就惨遭淘汰。

政治上曾经的霸主地位以及岛国心态使英国不愿意过多卷入欧洲事务;作为现代足球的发祥地,英国最初也不屑在国际足联中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尽管早期有些不情愿地加入,但仍摆着家长的姿态,甚至因为对一些问题(如运动员的职业化问题)的意见分歧而扬长而去(1924年重新加入国际足联后于1928年再度退出),直到1946年二战结束后才又以4个足协的身份重新加入国际足联。岛国心态之外,英国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世界各国力量的增长以及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足球俱乐部开始大规模引 进外籍运动员,在受到球迷欢迎同时,‚也有些诸如运动员协会成员的足球界人士后悔把外籍运动员引入,他们认为,这样做会限制本土运动员的发展,导致他们不能进入一流的球队。而浪漫派则抱怨说,这些外国雇佣兵破坏了 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足球运动‛。

2.4 阶级意识

谈到英国社会文化特征,不可回避的是阶级意识。英国社会是阶级意识最为浓重的社会之一。人们大都比较明确自己的阶级归属:工人阶级(workingclass)、中产阶级(middleclass)或上层阶级(upperclass)。2007年,《卫报》 与英国民意调查局联合进行的社会调查显示,89%的人认为,一个人所处的阶级决定社会对人的评价,55%的人认为阶级对个人的决定作用大于其他一切,如个人能力。上述调查显示,53%的英国人认为自己属于工人阶级, 41%属于中产阶级,2%属于上层阶级。

社会阶级的划分显著标准是家庭的经济收入,但品味和生活方式也是阶级归属的重要依据。一个汽车工厂的工人收入也许比大学教师要高,但从文化的角度,前者属于工人阶级而后者属于中产阶级。他们读不同的报纸,工 人读《太阳报》(TheSun)之类的报纸———时政新闻较少。

关于电视剧、王室的动态、体育类新闻较多。大学教师则 读《卫报》(TheGuardian)之类的报纸,这种报纸版面大,对国内、外时政新闻报道详尽,休闲版块更加关注戏剧、文学之类的高雅艺术。此外,对陌生人来说,听其语音也可以基本断定一个英国人的阶级身份:工人阶级普遍带有较明显的地方口音,而中产阶级持标准的BBC语音。去英国的留学生反映,在大学校园里听懂教授的讲课很容易,但到了大街上,常常发现英国人的英语是那样怪异难懂。

体育在英国,自然也与阶级社会紧密相连。‚一些体育项目如跑狗、投镖、橄榄球、赛鸽等,当然还有联盟制足球,在公众的心目中一直是与劳动阶层的‘粗布帽’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他像板球、赛马等活动则是能为各个阶层所接受的‘全民性’体育项目。一般来说,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英国人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喜欢已经是其社会地 位的明显标志了‛。

英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与19世纪英国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密不可分的。随着19世纪的工业革命,城市人口激增,大批工矿企业成了人口密集区,足球成了工人消磨工余时光的最流行的方式,集中的人口也为这项运动提供了忠实的观众。虽然,现代足球源于贵族学校,是为了强健孩子们的体魄而发起的一项课余运动,但在人口密度大、缺乏娱乐方式的新兴工业城市迅速普及。‚英国现在的92个职业足球俱乐部,大部分分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新兴工业城市及周边地区,差不多每一个当时的工业重 地,都有一个甚至更多的驰名久远的俱乐部‛。尽管中产阶级最先规范了现代足球运动,为其大规模普及奠定了基础,但随着足球运动在工人阶级中的日益普 及,中产阶级对这项运动渐渐产生了‚敌对态度‛,认为 这项运动过于野蛮。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英国‚足球流氓‛现象使中产阶级与足球运动更加疏离。

Giulianotti认为,随着工业企业的衰退,英国20世纪 末产生了一大批新一代白领工人,作为传统工人阶级的后代,他们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对足球的热爱,他们受的教育和对新技术的接受又使他们在文化上更为接近中产阶级,这一新生代白领正成为英国球迷的中坚力量。

同时,英国政府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进行的整顿足球流氓行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旧的球场看台被翻新,一排排座位取代了只供站立观看的看台,新看台上有豪华的包间出租给各大公司。门票的价格提高了,‚一个更为富裕的新的球迷群体开始在更安全更舒适的体育场里观看球赛‛。与过去几乎清一色的工人阶层观众相比,现在的观众是一个‚混合群体,包括了体力劳动者、管理人员、清洁工和广告行政官‛。结语

英国文化论文 篇2

1 英国人的饮茶习俗

葡萄牙是最早引入茶文化的国家, 在1661年, 钟爱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了英国查理二世, 进而将茶叶带入了英国, 从这个时期开始, 英国宫廷以及达官贵族中开始流行饮茶, 这个时期茶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 普通居民是没有机会获得茶叶并饮用茶的。在18世纪之后, 英国人比较钟爱喜欢丰富的早餐, 而中午食用十分简单, 而晚餐则需要在八点进行丰富的晚餐, 由于早餐与晚餐之间相隔时间很长, 一些贵妇就会在这个阶段找好友聊天并喝茶, 这个行为又被更多的贵妇所模仿, 进而推广普及出去, 之后午后饮茶便逐渐成为了上层社会的流行, 接着逐渐盛行并且开始逐渐普及到平民生活中, 英国茶文化也因此形成。

英国人与中国人饮茶存在很大差异, 他们并不像中国人一样喜欢饮清茶, 他们饮茶喜欢加入各种喜欢的佐料, 比如牛奶、糖等, 并且英国人每天都要饮茶, 饮茶还具有固定的时间, 饮茶的时候会配合松饼、零食等一同食用。饮茶是英国人雷打不通的习惯, 他们的饮茶时间分为早茶、午茶、下午茶等, 英国人定时饮茶是英国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中国人饮茶茶汤略带苦味, 讲究体悟和品尝。而英国人则习惯于喝红茶, 英国人喜欢喝红茶的最初原因是由于红茶易于保存, 英国四面环海, 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英国气候常年潮湿, 而红茶性暖, 非常适合英国人饮用。

英国人饮茶, 讲究品味, 他们享受饮茶的时光, 英国人根据的自己口味, 选择调味品, 这种饮茶方式以“英国”为代表, 英语作为英国的母语, 在语言系统中, 拥有大量与茶相关的词汇与谚语, 这些词汇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值得称道的是, 虽然茶叶的发源地是中国, 并非英国, 但是自茶叶传入英国以来, 受到了英国人热爱和青睐, 并且因此所兴起的茶文化也独具特色, 甚至已经成为了英国文化中的主要内容, 英国人对于茶的热爱和尊重可以说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 茶以及茶文化必然会融入到英语语言体系中, 英国人热衷红茶, 除了喜欢“混饮”之外, 在饮茶时间上也与中国不同, 他们在每天都会饮茶, 分为早茶、午茶和下午茶三个时间点, 同时会定期召开茶会, 以茶会友, 大家畅所欲言, 高谈阔论, 颇有小资情调。英国人饮茶的时间十分固定, 比如早茶 (early mornilg tea) , 大约是在早茶起来靠在床头会喝一杯床前茶, 早餐时还有再喝一杯, 上午11点左右还要喝杯E-leven's (11点时便餐) , 英国人喝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习惯, 已经完完全全融入到了生活中, 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不能没有, 不管是工作多么辛苦, 多么繁忙, 他们都要喝杯茶, 吃点点心, 缓解自己的心绪, 品味一下生活, 这就是英国人独有的狂热、优雅、有品格的茶文化。也正是因为如此, 茶文化, 在欧洲得以大范围兴起。

2 英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饮茶在英国的高度普及, 使其成为了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深影响着英国人的思维与情感, 他们非常喜欢饮茶, 并且也喜欢歌咏茶, 赞美茶, 这一点与中国人很相似, 中国文人也喜欢以茶抒发自己的情怀。英国很多著名的文学家受到茶文化思想的影响, 很多作品都与茶有关。比如英国的凯琳娜皇后, 以及诗人Alexander Pope等等。以卡琳娜的《饮茶皇后》为例, 其中描写了秋色、嫦娥、茶等景色和事物, 可以看到其中的景物描绘深深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并且借景抒情, 将自己的情感寓于诗词中, 可见其对于饮茶的热爱。而另外一位诗人Edmund Waller, 工作过程中发现茶具有独特的功效, 也是在诗中这样写道:茶是沉思的良友, 也是想象的翅膀。戏剧学家Coney Cibber同样对茶情有独钟, 认为茶不仅能够使人开阔胸怀, 还能够沉淀思维, 过滤思想, 能够让人获得更加愉悦的心情。

这就是茶与英国文学的联系, 是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刻, 英国大量的文学作品都与茶事有关, 下面具体分析:

2.1 在分析了英国茶文化的起源之后, 我们能够发现茶文化早已融入了英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在这样浓郁的茶文化熏陶下, 众多英国小说家开始将生活中的场景搬入自己的作品,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奥斯汀, 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 众多的主角们在用餐之后, 必然会进行英式茶会, 在这些描绘中有很多极其细致的词句, 比如“到喝茶的时候, 叫人忍住不笑的苦总算受够了………贝内特先生高兴地请他朗读点东西给小姐们听听。”还有“……便决定不陪她的表兄嫂到罗辛斯庄园府去, 原来约请他们去到那儿喝茶的。”这些描写无不透露着英国人对茶的狂热, 同时在这场景中, 作者也不乏对各种精美茶具的描写, 英国人十分关注生活的品质, 从茶具、茶桌到茶客的衣着服饰都十分讲究, 茶器茶壶以及各种过滤的汤匙, 都十分精致, 高雅。通过阅读这些作品, 人们充分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 体会到了英国茶文化的精妙。

2.2 在狄更斯的作品中也有大量关于英国茶文化的描写, 他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 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 在这个作品中, 茶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界人民展示了英国贫民化的茶会, 很多时候, 英国妇人会聚集在一起, 她们叽叽喳喳, 坐在长椅上, 一边聊天, 一般饮茶, 这是英国平民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场景, 狄更斯在作品中对茶事的描写十分细致, 读者从他的描绘中能够非常清楚的看到寻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 杯子、碟子叮叮当当, 六便士的茶会, 都会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在那些牌桌子周围的, 是形形色色的人群, 有老朽的老头子, 还有古怪的老太太, 他们谈论着各种奇怪的故事, 并且津津乐道, 从这些描绘中, 能够感受到市井小市民的生活乐趣。在《匹克威克外传》中对“花园茶座”有详细的描写, 茶具、茶点都有所描绘, 这些描绘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作品中的主人公在看到其他人喝下了如此多的茶水时, 也表现出极为惊讶的深情, 作品中还提到, 当时人们对戒酒运动抱有十分高涨的情绪, 而茶能够促进戒烟运动的进行, 因此人们十分对其更加关注。在10世纪的英国, 文坛泰斗塞缪尔·约翰逊更加热衷饮茶, 他认为茶不仅能够抚慰人们的心灵, 还能够使心情获得愉悦, 他钟爱饮茶, 甚至可以说顽固不化, 他对于茶的热爱表现出非常与众不同的情感。因为喜欢茶, 他还创立的文学俱乐部, 目的就是为了以茶会友, 这种俱乐部在当时十分流行, 茶文化在当时的英国影响极为深远, 范围也很广, 在戏剧方面的影响也很深, 作家皮内罗就曾经对品茶精神文明赞美到:有茶的地方, 就有希望。

2.3 茶文化对散文领域的影响也很大, 茶叶是神圣的, 散文是美好的, 茶与散文的融合是非常完美的, 从英国散文作品中可以看出, 英国散文中有很多描写饮茶记忆的惬意文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四季随笔》, 它所描述的是作者对日常茶会以及饮茶礼仪、人物等方面的事情, 深深表达了自己对于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家庭茶会氛围的感触。文章中写到“一天中光明时刻, 就是散步回来, 稍稍倦了, 脱掉靴子, ……等着茶盘, 或者是喝茶的时候……”,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于茶的喜爱, 饮茶已经成为了英国人血液里的东西, 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东西, 艺术原本就是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细节, 直接渗透到了文学创作领域, 从这些含有丰富茶事的文学作品中, 更多的人开始喜欢茶文化, 了解茶文化, 最终爱上茶文化, 英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茶叶进口国家, 也具有完善而丰富的茶文化体系, 但是不管是任何国家, 其茶叶以及茶文化都是来自中国,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中的普及, 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3 结束语

茶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宝藏, 需要全世界的人民加以保护和秉承。茶文化在英国的发展, 对英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17世纪开始, 茶文化开始逐渐深入到英国贵族、王室的生活中, 并且快速普及开来, 最终英国平常百姓也被茶文化吸引, 开始每日饮茶, 开茶会, 英国人饮茶非常讲究, 从饮茶的时间、器皿以及辅料都非常考究, 英国大量文学作品中都有对这些特有茶文化的描写, 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英国文学与茶文化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够对更好的推动英国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交流互动, 实现茶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复兴。

参考文献

[1]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04) :12-14

[2]徐兴新.浅析德国文化对于英国文学的影响[J].商业故事, 2015 (12) :18-19.

[3]姜春红.中国茶对英国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J].大家, 2012 (7) :130.

[4]霍盛亚.英国文学家对英国文学公共领域的建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05) 45-46

[5]王薇坚.漫谈德国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2 (4) :4-6.

[6]夏岩, 刘国朝.论英国社会思潮的变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9) :62-66.

从英国当代艺术看英国文化 篇3

2011年11月1日,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协会推出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在苏州博物馆拉开大幕。100多件参展作品全部是1980—2010年间创作完成的。艺术家们用雕塑、绘画、摄影、录像等不同的方式向我们纪录和展示了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艺术创新和探索及其由此引发的艺术观念、艺术风貌的变化;同时透过这些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英国近30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

关键词:英国当代艺术;英国文化;英国制造

2011年11月1日,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协会推出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在苏州博物馆拉开大幕。这次英国制造的展品全部都是由英国文化协会提供的。英国文化协会成立于1934年,收藏有八千多件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为继续向中国观众介绍英国当代文化,英国文化协会在其八千多件藏品中,精挑细选了30几位当代艺术家的100多件作品到中国进行巡展。先后在成都、西安和香港举行了展览。苏州是这次巡展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

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大多出生于20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活跃于英国艺术界,大多数是”英国青年艺术家”成员,其中包括迈克尔•兰迪,达明安•赫斯特,吉莉安•维尔林,莎拉•卢卡斯等,现在都是蜚声国际的知名艺术家。

这次参展艺术家中还有7位特纳奖的获得者。特纳奖创立于1984年,以英国著名艺术家威廉.特纳的名字命名。该奖项是英国首个给青年艺术家设立得奖项,以发展和推动先锋艺术为宗旨,被视为欧洲最重要和最有威信的视觉艺术大奖。 

100多件参展作品全部是1980—2010年间创作完成的。这30年,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动力带来了英国以及全世界生活、观念的革命。艺术家们用雕塑、绘画、摄影、录像等等不同的方式向我们纪录和展示了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艺术创新和探索及其由此引发的艺术观念、艺术风貌的变化;同时透过这些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英国近30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

这次英国制造的参展作品给我们留下三个很深的印象。

首先是艺术家们对现代科技的运用。现代科技,既是艺术家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媒介,也是他们进行艺术尝试和创新的基础。例如海伦•查德威克的摄影作品《肉的抽象》就是运用计算机、显微镜、大型照相机等现代科技来制作完成的。在其他作品中,她还使用了复印机、投影仪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现代科技的运用成为了她特有的表现技巧和个性化创作方式。

加里•休姆因为“采用普通光泽涂料,创造出刻印艺术中表面色料的明亮效果而声名远播”[1],看他的作品《姊妹军团》你就能感受到他的创作风格,它是在无光铝片上制作的一组版画作品。马特•科里肖的灯箱作品《染病的花朵》使用了现代数码处理技术,使得花朵的娇艳美丽与花瓣上病毒形成强烈比照,视觉上的冲击导致观者心理上的不安和反感,从而达到艺术家所想要的效果。朱利安•奥贝的参展作品《散步的苏珊娜》则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奥贝的独具特色的创作灵感。它是一幅透镜版画作品,作品以光栅片印刷营造了深度和动作的幻象,当观众徘徊在作品前时,主角苏珊娜就像有生命似的在晃动,开拓了立体视觉的探索。

第二个印象是艺术家们对消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看这些艺术作品,让我们感受至深的是近30年来,英国当代艺术在英国社会中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凡勃伦早在1899年就论述过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指出炫耀性消费不仅仅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因为炫耀性消费更主要的是显示消费者的金钱力量、权力和身份,他们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心理满足远胜于生理满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消费的这种符号象征性具有了普遍意义。生活方式和消费品位构成不同阶层的消费模式,并与其拥有的社会和文化资本联系起来,消费成为了社会身份建构的一个手段。即人们通过你住的房子,开的汽车,穿的衣服的品牌等等来确定你的收入、身份和社会地位。面对消费社会的这一特性,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各自的思考、观点和思想。例如迈克尔•兰迪的最著名的作品《崩溃》。这次展出的钢笔画《崩溃》作于2002年,是兰迪凭记忆将他2001年的行为艺术作品《崩溃》再现出来。2001年,在伦敦牛津街的一个废弃商店里,兰迪所有的财物,共计7227项,大到汽车,小到他的出生证明,被11个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人分门别类地在一条长达百米的传送带上拆解、压碎、销毁,最后全部装进了垃圾袋。这个作品并非我们所见的兰迪的所有财物被销毁那么简单,艺术家要探讨的是社会乌托邦和盛行的消费主义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在一无所有后重新开始生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崩溃。

兰迪的另一个参展作品《垃圾处理服务》是1995年创作的一个录像作品,我们看到的挂在墙上的6幅图画是视频的截图照片。为了把消费社会里的多余副产品,社会垃圾——那些经济上处于弱势、边缘地位、生产力低下的人处理掉,艺术家虚拟了一个垃圾处理的服务公司,并花了两年的时间为这家莫须有的公司设计了制服,标志、机器设备(名叫“秃鹰”的人类切碎机)、工作流程(工人把回收的易拉罐放进人类切碎机里,出来的是一个个人形碎片,把碎片装进红色的印有公司标志的塑料垃圾袋封存。)地上展示的那个红色垃圾袋就是公司的产品,成为艺术家的另一件作品,名字叫《你讨厌的工作,正是我们喜欢的》。

迈克尔•兰迪1963年出生于伦敦,先后就读于拉夫堡大学艺术学院和伦敦大学歌德史密斯学院。1988年参加了同学达明安•赫斯特组织的“冰冻”展览,成为名噪一时的英国青年艺术家的一员。[1]今天兰迪活跃于国内、国际的艺术展,其作品常常能带来令人震撼的感觉,同时也让我们思考我们正身处其中的社会及其文化。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参展艺术家就是兰迪的同学达明安•赫斯特。他出生于1965年,1988年仍然在学校就读的赫斯特策划了著名的艺术展览“冰冻”。“冰冻”是英国年轻艺术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系列展览中的早期的一个展览。这些系列展览不仅为参展的年轻艺术家们在之后的十年里带来了国际声誉,也标志着英国艺术领域里的一次变革,使英国当代艺术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赫斯特是这一批艺术家里最负盛名的一位,他在1995年获得了特纳奖。他的作品素材广泛,形式多样。所涉及的都是些重大的命题,如爱、欲望、生命与死亡等等。他这次的参展作品之一,1999年创作的版画作品《最后的晚餐》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最后的晚餐》是他的第一部版画作品,由13幅丝网版画组成。每一幅都是以特定的药盒设计为基础来创作的,药品名称全部换成了英国食品店里售卖的最普通的食品名称。艺术家要提醒大家:只有这些普通的食物才能为我们带来健康,而不是这些药物,更不是保健品。

观念艺术家及摄影师基斯•阿纳特将垃圾堆里拾出的砖块作诱人的广告式的大特写,艺术家自己认为其创作手法就是代表了“向消费品告别的仪式”。看到他的《砖块》,令人不由自主地会想到的是肯德基和麦当劳等洋快餐店里精美印刷广告上的汉堡、鸡块和薯条,一如阿纳特的垃圾砖块一样,诱人广告在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然而它向我们展示的却全是不健康的垃圾食品。

女艺术家莎拉•卢卡斯的作品具有某种自然状态下的活力,带有对峙的感觉。她常常以“自我展示”为核心,对男性姿态进行一种滑稽的模仿,在性别主体上做文章。这次展出的《自拍像》系列主要是她从1990年到1998年间创作的肖像作品。当我们观看这些作品时,一边为她的调侃、幽默而开怀大笑,一边却不禁会反思自己对两性角色的看法。

另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参展女艺术家是吉莉安•维尔林。她出生于1963年,1993年获得了英国电信青年当代艺术奖,1997年获得特纳奖,2005年获得阿尔勒国际艺术节发展奖。其作品展示的是对日常生活中那些交叠的悲喜经历的多元理解。她利用纪录性摄影、电影和电视艺术,通过对情景的微妙处理,来构建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忧虑、言语和行为。这种使观众置身于经过微妙处理后的情景中的作品,使观众感觉到不安:面对维尔林的作品,我们不得不对自己固有的一些偏见提出质疑。[1]这次她参展的录像作品《男孩时光》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她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和领会她作品的深意。《男孩时光》看起来不像是一件艺术作品,倒像是一个社会学者平常所做的一次社会实验和社会观察。

第三个印象是兴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的观念艺术对艺术家们的影响,在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中都有体现。

观念艺术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美术学派,其主要理念是: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并不是艺术家所创造出的物质形态,而是艺术家的概念或观念的组合。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全面展示艺术家的主体内在的灵动的心灵,在创作实践中,他们常常是把创作的具体实践过程与实践行为结果留存一并展示于观众面前。在这次参展作品中,理查德•赖特,托玛•阿布斯等艺术家的作品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观念艺术对他们的影响。托玛•阿布斯生于1967年,是2006年特纳奖的获得者。其作品一律采用48×38厘米的帆布来进行作画,并且在画中,方向也基本遵循一致。阿布斯的画作是经历时间慢慢演变出来的。开始的时候她不会有腹稿,只是凭直觉,使其自然地让油彩和塑料彩层层堆叠,直至画面逐渐成形。颜色与形状是凭直觉逐一加上的,因此旧有的线条在层层颜料下依然可辨,成为作品演变过程的印记。阿布斯认为她的画作既是实物,也是图像;是幻觉,也是实在的。当颜色、层层颜料和几何图形在画家眼中有了生命,画作便告完成。之后,她会小心翼翼地在名字词典中为作品取名。

这次由英国文化协会和苏州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在苏州站的巡展不仅让我们对英国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有了直接的接触和了解的机会,而且透过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让我们对英国当代文化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英国文化协会编著.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英国文化小常识 篇4

1. Letters

It is very common for school age children to write letters to Santa Claus. But, the Brits take it a step further and burn the letters in the fireplace so the ashes fly up the chimney and Father Christmas can read the smoke. If, like many, you don’t have a fireplace/chimney … surely you can find alternative means. Just be safe!

给圣诞老人写信是很平常的事情,不过不去邮局寄信,而是把信烧掉,就是英国特色了,他们觉得这样信件就会直达北极圣诞老人的住所,可以省不少邮费呢!

2. Stockings

Rather than hanging stockings above the fireplace, British children hang them at the end of their bed hoping they will be filled by Christmas morning. That would be a nice surprise to wake up to. At the same time it might be difficult for “Santa” to fill without waking the wee ones.

在美国,大部分人家会把用来装礼物的Christmas stocking挂在壁炉上,等着圣诞老人送来礼物。不过在英国,人们会把它们挂在床边,这样一醒来就被礼物环绕的感觉会超爽,但是他们完全没有考虑过“圣诞老人”的感受啊,如何在不吵醒小孩子的同时把礼物塞进袜子真是个技术活儿呢!

3. Crackers

The cracker is a paper tube, covered in foil, twisted at both ends. It’s shaped like a large sweet with hidden treasures inside. Each person crosses their arms, using their right hand to hold their cracker, and pulling their neighbor’s cracker with their left. POP! The cracker will make a bit of a bang with the contents spilling out which usually is a joke to be read at the dinner table, a small trinket and a paper crown.

英国小孩子特别喜欢的一个游戏是玩儿“爆竹”,当然不是中国人过年放的那种,而是管状的类似糖果一样的东西,里面一般会有一些小装饰品,纸皇冠和一张写有joke的纸条。孩子们一人抓着一头,用力往两边拉,cracker就会发出“嘭”的一声,里面的小礼品也随之散落。

4. Crown

Everyone is a king on Christmas! The paper crowns are made of tissue paper and unfold into an actual crown. Adults and children alike don the crown making it a colorful sight. The paper hat was added to the crackers in the early 1900s and the tradition has carried on.

在圣诞节这天,人人都是国王哦!无论是小孩儿还是大人在圣诞节当天都会把这些纸皇冠戴在头上。画面很美对不对!人们最早在二十世纪初开始把这些纸皇冠放进Christmas cracker里面,这项传统延续至今。

5. Mid-Day Dinner

Christmas dinner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U.S. with a roast turkey, goose or chicken and trimmings. But, there are some specialty items that aren’t as common such as parsnips which are a root vegetable similar to a carrot. It’s a familiar taste but it’s fun to incorporate a new veggie to the table. Brits love their pudding but Yorkshire Pudding isn’t pudding-pudding like you would think. It’s more like a flakey, deflated biscuit with the center just waiting to hold your gravy.

英国的圣诞菜谱跟美国比较像,主菜都是火鸡啦烤鹅之类的。但是也会有英国特色菜肴比如圣诞布丁,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布丁,去查图片就知道了。

6. Wassail

Wassail literally means “good health” or to “be healthy” and in this case is a hot, mulled drink.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serve it like a hot cider but it may also be made with a base of wine. It was originally topped with slices of toast as sops (piece of bread to soak up the liquid.) Wonder why wine drenched bread went out of style? Well, Brits may question Americans’ craving for eggnog over the holidays.

英国人嗜酒善饮的特点全世界闻名,很多美剧里也常常把它作为一个梗来吐槽,

主持人甚至说:在圣诞节,we soak everything in alcohol and set them on fire.

7. Royal Christmas Message

The tradition of sending out a Christmas Message to the public began in 1932 with George V. Current day the Queen gives a speech on Christmas Day at 3pm in England. You can gather around the TV with your loved ones and watch it on BBC America … that’s about prime Christmas present opening time on this end with the time difference. BBCA will air it later in the day to allow family time. Check your listings for exact times as the day approaches.

英国特色传统怎能少了超长待机的女王殿下,每年圣诞节的下午三点,女王殿下就会准时出现在电视屏幕里,回顾这一年发生的事或者历史上的.今天什么的。有一年还用了3D特效,大家可以戴上3D眼镜看女王了呢!

8. Tea

Christmas tea usually rolls around 6pm and it is round two of a sit down with family and treats. Pretty much, any proper English event involves tea. Mince pies or sausage rolls might accompany the tea party. Rather than breaking out the Lipton, which would be spat at by any visiting Brit, we suggest PG Tips that originated in the UK in the 1930s. If you can’t find them at a local shop you can do a quickie order from Amazon.com.

英国人多爱喝茶,不用强调了。几乎什么场合,都少不了茶。看过《唐顿庄园》的孩子们,脑补一下画面吧!

9. Boxing Day

Boxing Day follows Christmas day and is a nationally recognized holiday in the UK, also called a bank holiday. It was originally the day for servants and tradesman to receive presents from their employers but it’s now basically a big shopping day for Brits. It’s similar to Black Friday in the U.S. Your boss may wonder why you didn’t go into the office as it’s not an official holiday in the U.S. Maybe celebrate this one after work and get your shop on?

Boxing Day是圣诞节的第二天,它的起源比较有争议,有人说是这天会收到boss们的礼物,也有人说这天是人们送礼物给穷人,不过在今天,shopping就是Boxing Day的主题了!这跟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和咱们中国的双11双12差不多。

10. Next Year

Brits say you need to take your tree and decorations down within 12 days of Christmas or you’ll have bad luck for the next year. Don’t be that house on the street with blinking lights that go on through Valentine’s Day! Get that stuff down and get on with the New Year!

英国的习俗是在圣诞节过完的12天内要拆掉圣诞装饰,否则第二年就会走霉运。美国对于这个时间就没有那么严格啦。

英国风俗文化礼仪 篇5

到英国人家去做客,应准时赴约并准备一些小礼物,早到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吃饭时,吃完自己餐盘里的所有食物是礼貌的行为,如剩下食物,在英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英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聊天,这时需要注意吃东西和说话交替进行。吃东西的时候张大嘴说话,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吃饭时最好只往嘴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须张大嘴巴,最好用一只手遮住它。在英国文化中,饭后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因此聚会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

2、付小费,不砍价

在英国餐馆里给小费是很普遍的,因为账单里不包括服务费,通常在餐厅要按账单的10%左右支付。在英国的自助快餐店中,顾客应当自己收拾吃剩的东西,不能像在中国一样把残羹剩饭留在餐桌。中国人在买东西时都习惯讨价还价,而“砍价”在英国的商店和市场中却并不常见,即使是在地摊上。因为英国地摊上的东西价格已经很便宜,一般摊主都不会同意再降价。

3、谈话切忌拐弯抹角

在英国谈正事或工作的时候最好直接切入主题,拐弯抹角地说话会被视为浪费时间。英国人说“no”的时候并不是要开始与你讨价还价,而是表示他们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同时,英国人是很有幽默感的,但他们在戏谑的时候,外表可能看起来很严肃,在严肃的谈话中穿插一些轻松的笑话。

传统习俗

1 英国夏季的莫里斯舞

这个传统已经有5的历史了,起源于15世纪,一代一代的英国人将这个传统流传了下来!如果你也有幸正好遇上英国人在跳莫里斯舞,他们也是会邀请你叫入进来哦~

2 英国五朔节花柱舞

是的,英国人只要是个节日都要跳个舞啥的!五朔花柱舞在英国还有欧洲都很流行,一般来说,在英国,5月份,这个舞蹈就开始流行起来了。这个舞蹈起源于14世纪的威尔士。人们围着五朔节花柱跳舞是为了祈求丰收富足,也是给大家伙儿们聚在一起找了个绝佳的机会。十分有趣的庆祝方式哦~

3 英国春季的滚奶酪大赛

每年在格洛斯特的库珀山上,英国人都要进行滚奶酪大赛,是不是很奇怪啊~一般说来,这个比赛会在英国春季银行休假日里举行,这一天,英国人会追着9磅重的格洛斯特郡的奶酪滚下山!这个节日是为了庆祝冬季的结束!不得不说,英国人真会玩!

4 冬季的篝火之夜

烟花,篝火,火花和大量的苹果味太妃糖,这就是整个篝火之夜的主要内容。幸亏在17世纪的时候,盖伊·福克斯没有把国会大厦给炸了,要不然哪有这么好看的烟火可看了呀?

5 夏季威尔士的沼泽潜水铁人比赛

在英国,最奇怪的比赛应该是威尔士的沼泽潜水铁人比赛了,一般说来,这个比赛是在夏季举办,如果,小伙伴们要参加,那么最好是准备好湿式防寒衣,因为沼泽里还是蛮冷的!

6 威尔士康沃尔郡的投掷比赛

起源于凯尔特人的一个习俗,目前只在英国的康沃尔举办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一般都在二月份的第一个周日举办,每个人都可以参加,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英国人会参加这个比赛,比赛优胜者可以获得5便士的奖励哦~

7 冬季苏格兰除夕

每年的12月31日晚上举行狂欢,开始这只是苏格兰人的节日,现在已经世界闻名啦!每年爱丁堡、格拉斯哥和阿伯丁等英国主要城市也会跟着一起狂欢。音乐,威士忌,接头派对,还有“Auld Lang Syne”,为了这气氛,小伙伴们也得来看看啊~

8 冬季苏格兰的彭斯晚宴

每年的1月25日,苏格兰人都会有举办彭斯晚宴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的医生还有他的作品而开设的节日。小伙伴们不认识罗伯特彭斯的自觉去面壁吧!

9 夏至日巨石阵的庆祝日出

英国绅士文化演讲稿 篇6

The British gentleman culture In the eyes of most aliens, the British are kind of arrogant and hard to deal with.Nevertheless, in fact, the British who are good at mutual understanding are considerate.What’s more, no matter what they do, they often make efforts to leave a good impression on others.Therefore, gentlemen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in UK.Additionally, they know well how to create a coordinate atmosphere for others to have harmonious and pleasant life.“Gentleman” origin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which was developed by the full of heroic and chivalrous knights.And then it prevailed in Britain and developed to the extreme.What’s more, the gentleman is not only outside of the British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a new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 doped by the British society.Once hearing a joke, but I don’t know whether it’s true or not.That is once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Washington said:” I don’t quite understand that many British class men, officials, a lawyer, the doctor and even the unemployed individuals can be called a gentleman.The nobles and the poor have a gentleman.Why do so many individuals who ar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can be called a gentleman? Can you help me to ask the meaning ofthe word?” After more than two hours, the secretary said,” a gentleman is a person who doesn’t trouble others.”

The concept of the gentleman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the human heart and it can also explain the British culture strength and the ability to adapt in the past hundreds of years.In fact, it was rich in value system under th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clothes, leisure activities and other external factors.What’s more, the values derived from the medieval chivalry culture and it went through the culture baptis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英国文化论文 篇7

对于英国人而言, 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莫过于阳光灿烂的七月, 因为年度盛事阿斯科特赛马会 (Royal Ascot) 于此时拉开帷幕。这项赛事由安妮女王1711年设立, 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且一直保有“全球最奢华赛事”之盛名。每年赛时有众多王公贵族, 名媛淑女盛装出席, 尤其女士们头戴千奇百怪的帽子更是这一天的亮点。于是, 古老的赛马场因为女士的到来, 成为了一出帽子的斗秀场, 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英国人的“帽子盛会”。

人们不仅仅在赛马场“女士日”上看到英国人戴帽子, 在英国的大街小巷, 经常能看到戴着帽子的人, 爱美的女士自不用说;软毡帽是时髦男青年的喜爱之物, 因为比较有个性, 又能展示个人魅力;礼帽是有风度的老先生的必备之物;帽子甚至也包含在学生的校服里。很多看起来华丽甚至夸张的帽子摆放在英国的各大商场里, 卖帽子的柜台也是英国人最爱光顾的一个地方。帽子的各类繁多, 有罩着轻纱的, 有插着羽毛的, 还有的只有巴掌大小, 也有的只能遮住半个脸。据说英国人参加活动, 包括婚礼、葬礼、生日聚会, 甚至包括听歌剧、听演讲和看划船比赛, 都要戴帽子。帽子的不同式样、不同戴法还寓示着人们不同的自信程度、体验和经历。

英国人为何如此喜欢帽子?这跟他们的历史传统有关。英格兰以保守著称, 而帽子则是英国淑女们最能恣意表达求新、追求时尚的特殊领域。上世纪初在西方, 女人戴帽是一种必需, 特别是对一个有身份的女人来说, 公共场合不戴帽子是非常失礼的。因为头发也算是身体的隐私部位, 到家里才能露出来, 而且还要挽成髻。要披肩的话只能在卧室里, 一般人不能看见。所以在英国的上流社会, 女士戴帽不仅是礼仪上的要求, 更是身份的象征。

一、帽子与绅士风度

在英国, 男子以“绅士风度”而著称, 张文曾指出:“标准的英国绅士的样子应该是‘西装革履, 头戴礼帽, 手握文明棍, 外表体面, 谈吐不凡, 彬彬有礼’”。男士帽似乎已成为“绅士风度”的象征之一。不像女士赗那样式样繁多, 它总是千篇一律。最典型的男帽为“波乐帽”。邢驰鸿指出:“‘波乐帽’是英国男子社会地位的象征”。戴一顶黑、新、又直挺的“波乐帽”者, 会被人瞧得起。反之, 若男士戴一顶旧帽, 就会被别人瞧不起。男士去朋友家做客, 进屋后首先要摘下帽子;在街上遇到熟人要脱帽施礼, 以示尊敬。

二、帽子与权利象征

在西方, 帽子是一种权利与地位的象征。古希腊和罗马, 奴隶们只能头戴破草帽遮阳。到了中世纪, 帽子的等级观念更加明晰, 国王戴金制皇冠, 囚犯戴纸帽子等等。十六世纪后期, 宫廷中官员、王后、公主和仕女的帽子有了特别的设计。

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对帽子情有独钟, 自她登基以来, 60年间她戴过的帽子不计其数。女王的帽子不仅仅是一种时装配饰, 更是一种权利的象征。据英国王室的传记作家罗伯特.兰斯说:“女王戴着的帽子是某种王冠的替代品, 已不仅仅是装饰, 而是代表一种威严。”

三、帽子与天气

除了美观、礼仪等因素, 英国人戴帽子跟天气也有关。英国是个岛国, 四面环海。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它属于海洋性气候, 四季变化不明, 但英国人在一日之内可能经历四季的天气。有太阳时, 紫外线很强;而阴天时, 而随时会飘毛毛细雨。因此, 对英国人而言, 很有必要随时准备一顶晴天防晒、雨天遮雨的帽子。

四、谨慎严谨的民族特性

英国人对帽子的佩戴讲究颇多。在一般场合, 他们会戴材质高档、做工考究、装饰性强的帽子;室内他们通常会戴无檐帽;出席户外宴会时他们又会选择有檐帽;隆重的场合, 如婚礼上, 他们会戴上装饰多、材质高档的帽子;旅游时他们戴的帽子较随意, 如颜色鲜艳的太阳帽、草帽、运动帽等;工作中他们戴的帽子与服装颜色相匹配, 如造型简洁的贝雷帽或小檐礼帽。什么场合配戴什么样的帽子, 这正体现了英国人的严谨和谨慎的特性。

五、帽子与语言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 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 在英国许多社交习俗都与帽子有关系。男士在路上遇见熟人要脱帽施礼, 以示尊敬, 这种习俗在英语语言有所反映。如, 英语“hat in hand”指“十分恭敬”;又如, “take one's hat off to (someone) ”, 字面意思是“对某人脱下自己的帽子”, 引申为 “敬仰某人”。

在英国, 帽子的作用远不止于防护、防晒和保暖, 它同时是一种配饰, 适用于很多庆典场合;它更是一个人的职业、国籍、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正因为如此, 古老的赛马盛事才会成为英国人的“帽子盛会”。

参考文献

[1]邢驰鸿, 张夏.英国人的帽子与英国人的风情[J].异域风情.

英国仆人文化 篇8

英国有着强大的仆人文化。

古时的贵族有能力去负担一个庞大的佣人团队,他们通常与佣人们一起居住在自己的房子中,只是佣人的活动区域由雇主分配。

制服是分辨阶级地位的方法。18世纪的佣人穿着更加个性。19世纪女仆穿的黑裙子,白围裙和白帽子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是一种用来掩盖身份的方式。

在自己的英国居所内,印度总督Edwardian在仆人睡下后因无法打开卧室的窗户,赌气从炉子边拿起一只木棍,敲碎了窗玻璃。40年之后,丘吉尔的贴身男仆对于这位前首相不能自己穿衣早已熟视无睹。“他笨手笨脚的站在那里,然后等你给他穿衣服。”

20世纪的英国可被视作是仆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历史过程。形形色色的仆人分散在贵族家里的各个角落,包括女仆,奴隶,受贿者,奇人以及时不时赌两下的人等,共同组成了一个繁华的地下城。曾经,一个50人的家庭需要200名的仆人来照顾其日常起居。

20世纪50年代时,对于一个完美主妇的新定义是整洁干练,无仆人经历。多年来,上层阶层的人士一直经受着他们家庭的现代化冲击,有些人坚持认为电和气都是粗鄙的。1948年86%的英国家庭都通了电。冰箱、真空吸尘器和洗涤剂等相继推出,使家政工作更加容易。

上一篇:交警队伍建设该怎么做下一篇:煤矿材料库主任竞聘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