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应防止的几种倾向

2024-04-27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应防止的几种倾向(精选2篇)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应防止的几种倾向 篇1

研究型课程的建设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新尝试。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尤其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弥补了传统课程的许多不足。因此自“研究性学习”出台以后,就引起了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极大关注。许多教育工作者以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探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肤浅和理解上的偏差,许多学校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操作等方面存在几种错误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影响了研究性学习功能的发挥,阻碍了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和健康地发展。而由此诱发的一系列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一.注重开头和结尾,忽视过程指导

研究性学习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从课题确立、方案设计到实施,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可以这样说,自主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学生一旦失去了“自主”,研究性学习便成为一句空话.许多老师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一些课题的具体指导过程中,害怕穿新鞋走老路,重蹈传统学习的覆辙,不愿过多地介入学生的自主研究.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尚能和学生一起,帮助学生选择课题,设计实施方案,一旦方案定下来了,便认为自己的辅导任务结束了,于是完全放手,对学生的研究课程一概不问,自由发展,从而在实施过程中,造成对课程的指导力度不够,对课题的整个进程不了解,对课题的进展情况了解得不及时,对课题涉及的相关知识不熟悉,对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的情况没有全面了解,及时指导,致使整个研究呈“放羊式”的无序状态。最终结果,开题、结题时热热闹闹,开题时,对课题的可行性部分提出的问题、如何作答等也经过精心的设计;结题时,不是流产,就是学生东拼西凑完成任务,将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图片、拍摄的照片、下载或实验的相关数据做成课件加以展示,交差了事。这样就严重妨碍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收获、体验以及热情。因此在具体实施阶段,学校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开头和结尾,一方面教师要敢于放手,尽量保持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个别、零散的片段,教师允许学生走弯 路、犯错误,但是为了保证研究性课程实施的质量,对整个实施必须进行过程监控,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课程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许多无形的问题可能是课程实施最重要的成果。因此在展示成果时,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研究结论和成果,同时也应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学习过程,这也是其他学生得到启示的最好途径。

二.注重个别发展,忽视群体参与

学会共处、学会合作是21世纪教育的新命题,具备积极合作的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往往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性学习正是顺应了这一教育潮流。研究性学习的一大功能就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际能力、团队精神的目的,而这种互动的载体就是研究小组。研究小组一般有3~8人组成,他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但是,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能力的强弱,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个体参与的情况差别较大.活动能力强,兴趣广泛的学生,对课题研究较为热心,他们积极查找资料,钻研深入,广泛与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在个人钻研和讨论中,不断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他们承担了课题研究的绝大部分任务,甚至包揽了全部研究任务,自然而然的成为课题的中坚力量.他们各方面能力在课题研究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而一部分性格内向、学习成绩比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他们对课题研究大多兴趣不浓,参与不够.如果教师不能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同学做好协调、指导、激励等工作,他们往往游离于课题研究之外,成为整个课题研究的配角或旁观者,他们自然很少享受到研究性学习中的各种乐趣,能力也很难提高.

三.注重课外题材,忽视教材研究价值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们的探索欲望。从而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过分迷信书本、迷信教师的传统。由于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其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的、交叉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生们个性特长和才能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见课题来源途径很多,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与自身生 2 活密切相关的,也可以是来自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一个或几个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大概是受传统接受式学习的影响,学生往往较少从课内、从教材中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教师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多的是对学生课题进行论证,也很少关注教材中的一些极富研究价值的课题.虽然一些来自社会生活的课题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但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等各种条件的限制,课题研究往往浮于表面,不能深入.而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特别是教师的辅导,具备了继续研究教材中某些问题的条件,研究常常能深入地开展.因此教材的研究价值不能忽视.

四.注重研究形式,忽视学科阵地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局限于只注重沿袭获得科学结论需要遵循的程序和方法,学生的个性化探究方式将被封杀,研究性学习中如思辨、畅想、感悟等丰富多彩的探索之路被成人社会“想当然的重要性”所代替,教育回归青少年本性的价值被大大削弱。改变这一现实,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全面实现其课程价值,必须摆脱“维科学主义”的狭隘领域,抛弃研究性学习就是科学研究的错误认识。时下有少数学校,少数人把研究性学习理解为做课题、搞活动、写论文,要求学生人人有课题,个个写论文,认为没有课题,就不是研究性学习,就不符教改的趋势.这是把研究性学习和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完全对立起来的做法,是极片面的、错误的.做课题、写论文固然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决不是全部.研究性学习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而且更多的是渗透在平时学习中.尤其是自然学科,在课堂上更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在应试教育尚未完全退出教育舞台,考试仍然作为选拔人才最重要的途径这一特定背景下,我们应把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注重单一成果.忽视全面评价

研究性学习着眼于人的培养,与一般意义的科学研究大相径庭,它不在乎成果的大小,并不看重科研上的突破,而在乎学生一点一滴,哪怕是极细微的进步.在不同阶段,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内容各不相同.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具体表现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 的情况;在研究性学习中期表现为学生围绕课题,搜集、处理信息,开展探究以及相互协作等内容;研究性学习的结果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汇报,也可以是一本探究日记、一项活动设计方案.应该说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在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组织评价时,不能忽视这一特点.一些教师在考核学生研究性学习时,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然而,研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相比,有过程性的特点。与科学研究重视研究结果不同,研究性学习更重视研究的过程,更关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以及对信息资料的整理和综合。它强调从“实践过程”中学习,力图通过学生“实践”的主动探索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考核时要注意结果,更要关注研究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应防止的几种倾向 篇2

1 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它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面对新课程,教师固然要用新理念指导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这并不意味可以滥用探究性学习,也决不能全盘否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本质意义不能深刻领会,似乎课堂上越活跃越好,问题越开放越好,教师讲得越少越好,学生表现越自由越好,好像没有探究活动就不能算是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既不能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探究内容,也不考虑是否有探究的必要。结果,学生跟着忙乎了半天,到最后连教师也不知道学生探究出了什么。其实,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各有优缺点,接受学习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知识,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在短期内难以学到很多知识,且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探究,也不是探究性学习对所有学生都有效。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实际,从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及教育价值出发,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片面地强调探究性学习而排斥其他教学方式,就会导致教学时间紧张,教师该讲的少讲或不讲以至于教学中充满了活动的组织和过程的体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升华学生的体验,构建科学的概念。所以,我们倡导探究性学习,并不否定其他学习方式,而是主张采用“以探究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继承以往教学中许多成功的经验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优势互补,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 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关系

相对于旧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新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编写框架上都有较大的改动,由原来的章节教学改为模块教学。从编者的角度来看,新教材的体系与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是十分吻合的。但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少教师对新教材的结构和教学中“度”的把握上感到难以适应,甚至将新教材“还原”为旧教材。

以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细胞膜”的教学为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新教材对本内容的处理是:在第三章第一节设置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简要介绍细胞膜的生物组成和功能,并设置了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关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则安排在第四章的第二节“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第三节“细胞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对于旧教材,新教材对本内容的处理有了较大调整。从笔者所获得的反馈意见来看,不少教师不满意这样的设置,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将第三章与第四章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组,合二为一,将新教材“还原”为旧教材的编排顺序。再如有关细胞器的内容,新的课程标准对此要求为“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只是相当于原教学大纲中的“了解”水平,属较低层次的要求,因此新教材中只是提供几种细胞器的图片,简要介绍其功能特点,寥寥数语,笔墨不多。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准确把握课标要求,主动地把内容还原为旧教材中的讲述,增加了大量额外知识,如中心体的结构特点、溶酶体的功能、各种细胞器有无膜的比较等,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导致了教学课时的紧张。

从上述情况来看,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由于受旧教材教学的影响,观念上还未完全转变过来,不能深入领会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在教学时出现偏差甚至混乱。虽然我们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师的教学设想若与教材的编写越相左,带给教学的冲击就越大,最终会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标准应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应了解教材编写的特点(体系、方法等),理解编者的意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编者的意图、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确定教学策略。但任何形式的教学设计都应注意满足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3 平时教学与高考的关系

面对高中新课程的高考改革是全社会关心的话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过去,我们的高中教学习惯于跟着高考这个“指挥棒”走。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在我省高考方案暂未出台之前,有的教师无所适从,有的持等待观望态度,走一步看一步。表现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或暂还不能完全掌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或受原有教学思想的影响,或出于对高考命题的担忧,担心高考命题者对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不到位而使命题出现偏差等,在这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对教学内容过分讲多、讲深、讲透的现象依然充斥着新课程的课堂。

勿庸讳言,每个教师都关注高考,注重高考的导向作用,但我们必须明确高考的依据是“标准”,在平时教学中只要坚持以“标准”为标准,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建构和核心知识的学习,科学地组织好学生活动和探究性教学过程,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科素养,经常性地开展好教学评价,重视平时的练习和测评及师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扎实地搞好每一节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学生也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上一篇:酒店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下一篇:血透室实习护士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