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粉饰及其识别

2024-05-02

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粉饰及其识别(共6篇)

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粉饰及其识别 篇1

一、财务报表及其勾稽关系

(一)认识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

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理论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时点报表,静态报表

报表内的项目,按流动性大小排列

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

理论依据:收入-费用=利润

动态报表,期间报表

报表内的项目按收入、费用、利润排列。

3、现金流量表

反映公司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理论依据: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动态报表,期间报表。

(二)勾稽关系

某个财务报表和另一个财务报表之间以及本财务报表项目的内在逻辑对应关系。

1、表内勾稽关系

(1)资产负债表

流动资产+长期资产=资产总额

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总额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利润表

收入-费用=利润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三项净流量之和

主表与补充材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相等

主表与补充材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等

2、表间勾稽关系

(1)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数)=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的期初数+利润表中当年的净利润+利润表中的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科目内容相关的勾稽关系

(2)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的现金、银行存款及其它货币资金等项目的期末数-期初数=现金流量表的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通过倒扎法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联系起来

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现金=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减少(或-应收账款的增加)+预收账款的增加(-预收账款的减少)+本期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粉饰财务报表类型

1、粉饰经营业绩

高估利润、低估利润、利润清洗及利润均衡化

2、粉饰财务状况

高估资产,低估负债

3、粉饰现金流量

突击制造现金流量

混淆现金流量的类别

三、粉饰财务报表的几种手段

1、虚构销售、虚列应收账款

2、少转销售成本,虚增利润

3、利用“未达账项”弄虚作假,调节利润

4、利用资产重组、资产评估和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虚增资产

5、当期费用未计入损益,虚列资产,虚增利润

6、应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虚增在建工程支出,虚增利润

7、少提固定资产折旧,虚增利润

8、少提或者不提银行贷款利息,少计负债,虚增利润

9、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

10、利用应收、应付款项,跨期摊提账户和递延账户来调节利润,精心设计出企业利润的稳步增长的趋势

11、利用其它应收款虚增资产

12、帐外帐,将负债和或有负债的隐匿在关联企业或账外。

四、中小企业财务造假的特点

1、财务账目管理混乱

2、原始凭证虚假

3、资产项目不实

4、收入项目失实

五、识别真假财务报表的几种方法

(一)报表分析

1、结构分析

(1)其他应收应付款金额异常

(2)虚拟资金的金额异常

(3)企业连续多年通过非经营性收益得以保持盈利记录

(4)往来账项分析(重分类调整账龄分析)

(5)报表项目的余额或金额源于一笔或少数几笔重大交易

(6)企业高度依赖于持续不断的再融资(包括股票和债务融资)才得以持续经营

(7)最后时刻的收入调整极大改善了当期的经营业绩

2、异常变动分析

(1)在连年报告净利润的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持续入不缚出。

(2)在对外报告的收入中,已收回的现金流量的比例明显偏低

(3)销售收入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呈背离趋势

(4)销售收入增加,存货减少,销售收入增加,应收账款减少

(5)存货增加,应付账款减少

(6)应收账款的增幅明显高于收入的增幅

(7)与销售成本相关的会计记录(如购货、销售、现金支付日记账)明显不相勾稽

(8)有贷款但没有相应的利息支出,或有利息但未体现贷款

(9)有租赁办公场所,但没有相应的租金支出

4、形成报表项目依据分析

(1)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挂账无依据或依据不足(销售合同、出库凭证采购合同、发票、收货单)

(2)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结转政策随意变更

(3)存货应收账款挂账依据不足(采购合同盘点记录函证确认)

(4)银行存款往来调节表或其它调节表出现重大差异(未达账项不调整)

(5)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入账依据不足(产权凭证资产评估资产构成)

(6)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或摊销政策随意变更(折旧方法、年限)

5、关联方交易分析

(1)企业设立了众多特殊目的的实体,且资金往来频繁

(2)企业与关联方的资产往来频繁,委托付款或委托收款现象突出

(3)异常的违背公平交易原则的关联交易

(4)将亏损子公司排除在合并报表之外

(5)采用成本法反映亏损的被投资单位

(6)经常将长期投资转让给关联方或与关联方置换

(7)频繁与关联方发生经营资产买卖行为

6、行业特点分析

(1)生产制造型企业财务报表特点:固定资产占资产比重大,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相对慢

(2)商贸流通型企业财务报表特点:固定资产金额小,应收账款、存货周转快、资产负债率高

(3)服务类企业财务报表的特点:固定资产少,管理费用中人工成本高,现金流动频繁、量大

(4)房地产企业财务报表特点:预收账款余额大,应收账款科目余额小,存货与预收账款保持正相关

7、经营特点分析

(1)企业的净利率以远高于竞争对手的速度迅猛增长

(2)企业的主要成本费用率大大低于其竞争对手

(3)企业经营业绩与其所处的行业地位不相称

(4)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与销售总量不匹配

8、常识分析

(1)生产与办公现场的情况

(2)存货的堆放情况

(3)工人工资及发放情况

(4)销售物流情况

(5)动力消耗情况

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粉饰及其识别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强, 我国各类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 互相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 有许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会通过虚构业绩等方式粉饰财务报表, 用这样的方式来将企业的融资压力等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 企业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一方面将原本健康的财务状况改变, 影响政府部门以及投资者等方面对企业的正确判断;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呈现出虚假的财务状态使得相关的监管部门无法及时的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 并及时排除这种危险, 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隐患。然而, 在我国, 这种企业中的财务报表粉饰现象是十分常见的。

一、企业财务报表为何出现粉饰行为

财务报表作为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基本分析工具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最常用的手段。当前企业制度绝大部分都属于公司制, 而公司制企业的管理结构使得企业的经营者与外部信息的使用者之间没有一个流畅的信息对接关系。一般来说, 都是企业经营者对公司的事物进行管理, 真正的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 并进行财务工作。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都是通过企业的经营者所呈现出来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 来对企业信息进行了解。所以,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就有许多企业的经营者为了给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呈现出更好的财务状态, 从而达到理想的业绩评价, 往往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从而达到目的。

二、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分类

(一) 经营业绩。

为了通过财务报表呈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 所以在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中, 通过增加利润、减少利润以及平衡利润三种方式来对经营业绩进行粉饰是十分常见的手段。

为了更好地将利润调节到理想的状态, 有些企业会将与企业生产经营并无直接关系的经营活动取得的利润加入到财务报表中, 用以对现有的经营利润进行调节, 以此来呈现出较为理想的利润状态。还有些企业直接提前确认营业收入, 或者是对一些收益性支出的性质进行改变, 使之摇身一变, 成为资本性支出的方式, 对企业的利润进行调节, 从而达到理想的利润状态。还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在税务上下足了功夫, 为了少缴税, 企业往往会用推迟确认营业收入以及提前结转成本等方式, 偷天换日, 粉饰利润。

不仅如此, 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企业为了树立起更加正面积极的企业形象, 获得更大的市场信誉度, 取得理想的资信等级, 也会通过对经营业绩的粉饰, 将企业的利润保持在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而无论使用何种方式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其都对原本应当真实的企业财务数据进行了破坏,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二) 财务状况。

衡量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何, 我们要去看这个企业的资产如何以及负债指标的情况, 所以为了达到营造良好财务状况的目的, 许多企业会对已有的资产和负债指标进行粉饰工作。

三、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途径

首先, 企业为了将经营业绩提升上去, 会凭空捏造一些交易信息放入到财务数据中。这些虚假的交易使得企业的经营业绩十分可人, 而由于这种粉饰行为十分隐蔽, 所以很难被人发现;其次, 在对财务报表进行编制的时候, 粉饰者可能为了达到对财务报表的粉饰目的, 对已有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改变, 从而达到改变财务数据的结果。这种手段下进行的财务报表粉饰, 如果不仔细对核算方法进行检查, 同样难以被人发现;最后, 财务报表特有的格式使得企业的负面财务信息会呈现在整个财务报表的备注部分, 而有许多企业仅仅将正面信息呈现出来, 而并不表示企业中的负面财务信息。这种刻意隐瞒很容易呈现出一种企业“虚假繁荣”的状态, 影响企业投资者以及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正确判断。

四、如何防范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

(一) 完善企业会计制度。

现如今很多企业现有的会计制度十分不合理, 一人掌权的现象在许多企业之中都十分常见, 影响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就算是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在这些企业之中, 这种制度也仅仅只是一种有皮无肉的形式。而要想真正杜绝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 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形式主义进行改变, 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 并用高超的执行能力来对制度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执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本身的情况, 建立起一支会计队伍, 配备会计工作中每个环节所需要的人员并明确其责任, 让会计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互相连接、互相制约、互相监督, 共同打造健康的企业财务工作环境。

(二) 规范企业高管行为。

很多时候, 企业的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根本上源于企业高管的指使, 所以应当更加严格的对企业高管的行为进行监督, 不断地规范企业高管的行为。企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 即使是企业的高管, 也应当在行为上受到监督, 在权力上进行分散, 通过高管之间的相互制约, 避免一人操控企业财务的情况。

(三) 明确监事会职责。

在《会计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单位法定代表人要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完整性负总责, 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则具有监督财务报告的职能。因此, 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机构,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对于防范虚假财务报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做好企业财务的监督工作, 监事会身上担负着十分艰巨的责任。在一般的企业中, 监事会能够对公司的财务工作以及经营工作进行检查, 也能够对公司高管的工作和行为进行监督, 以此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所以说, 监事会是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克星”, 搞好监事会的工作, 企业财务工作的健康开展可以说就实现了一半。所以, 企业应当加强监事会工作的开展, 明确监事会中各个成员的职责, 实现对企业财务工作的高效监督。

(四) 发挥监督部门作用。

除了企业内部的监事会之外, 在企业之外, 还有审计、税务、工商、银行和财政等部门, 在外部为企业形成了一道监督的屏障, 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着一定的制约。而这些部门之所以能够对企业进行监督工作, 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些部门与企业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往来。然而, 即使往来再密切, 由于领域的不同, 这些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监督关系也并不是十分的细致, 无法深入的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系统的监督, 所以这些部门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 通过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 尽可能地实现自己监督部门的独特作用。

五、结语

随着近年社会与经济来发展, 我国企业在其管理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对于市场以及投资者、企业信息使用者等方面的危害是极大的, 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说也埋下了相当大的隐患。而要想真正地解决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这一社会性的难题, 一定要深入地了解之所以会产生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原因, 在这些原因之上, 对症下药, 找到真正符合时代发展和市场规律的防范措施, 净化市场环境, 促进市场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改莲.会计报表的粉饰与识别[J].北方经济, 2006.16.

[2]邵晓玲.会计报表粉饰手段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 2006.15.

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法及其防范 篇3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动机;手段;防范

一些公司为了逃避政策限制,达到扩容资金、获取配股资格、扩大融资能力等目的,往往通过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等方式粉饰财务报表,对此应通过加强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制定相关制度和准则等方式对违规行为进行防范。

一、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

(一)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而粉饰会计报表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然而,资金又是市场竞争取胜的四要素(产品质量、资金实力、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缺局面,因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二)为了业绩考核而粉饰会计报表

企业的经营业绩,其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利润(如扭亏)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涉及到财务数据。除了内部考核外,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据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来确定的。

(三)为了减少纳税而粉饰会计报表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当然,也有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

(四)为了发行股票而粉饰会计报表

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和后续发行(配股)。在首次发行情况下,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此外,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为了多募集资金,塑造优良业绩的形象,企业在设计股改方案时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

二、会计报表粉饰的常见手段

(一)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

根据国际惯例,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即使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列入资产负债表,严格地说,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由此就产生了虚拟资产的概念。所谓虚拟资产,是指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但由于企业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资产科目,利用虚拟资产科目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也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虚盈实亏的惯用手法。其“合法”的借口包括权责发生制、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地方财政部门的批示等。

(二)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然而,资产重组现已被广为滥用,以至提起资产重组,人们立即联想到做假账。近年来,在一些企业中,特别是在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确实被广泛用于粉饰会计报表。不难发现,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在于资产重组。典型做法是:①借助关联交易,由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②由非上市的国有企业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③由上市公司将一些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的国有企业。

(三)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在股票发行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对国有企业局部改组的方式设立。股份制改组后,上市公司与改组前的母公司及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利用关联交易粉饰会计报表、调节利润已成为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的“游戏”。

(四)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

由于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还很不发达,对股权投资的会计规范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不少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除了借助资产重组之机利用关联交易将不良股权投资以天价与关联公司置换股权获取“暴利”外,还有不少国有企业利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粉饰会计报表。

三、会计报表粉饰的判定方法

(一)不良资产剔除法

这里所说的不良资产,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不良资产剔除法的运用,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则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二是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和增减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减幅度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有“水分”。

(二)异常利润剔除法

异常利润剔除法是指将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当企业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时,所产生的利润主要通过这些科目体现,此时,运用异常利润剔除法识别会计报表粉饰将特别有效。

(三)关联交易剔除法

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交易发生交易进行会计报表粉饰。

四、抑制会计报表粉饰的若干建议

(一)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制定非货币性交易的准则,对通过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进行资产重组行为进行规范。为抑制企业借资产重组之名进行“报表重组”,建议将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的差额收益,按一定期限分期摊销。

(二)应当要求企业充分披露关联交易的定价与公允价格的差异、账款结算方式和支付时间等。对于明显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不等价关联交易,还应当获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对于明显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不等价关联交易,还应当荻取证券监管部门的批准。

(三)制定大额费用资本化准则。对借款利息支出、研究开发支出、大额广告支出等的资本化行为进行规范,使不同企业时大额费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横向和纵向可比性。

(四)制定有关资产评估会计处理的准则。对资产评估调账、流动资产项目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处置已评估且发生增减值的资产项目的会计处理予以规范,防止企业利用资产评估调节利润。

(五)制定、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对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所有企业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的披露内容进行规范,以提高会计报表的信息含量和可理解性。

参考文献:

[1]张小忠,证券发行与承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建刚,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及对策,财务与会计,2001,(9)

[3]王玉杰财务会计信息虚假问题的危害、成因及其治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王慧,刘宏伟,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7,(2)

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粉饰及其识别 篇4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行为;防范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47-2

0 引言

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在我国非常普遍,且其危害性非常大。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而误导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如股东、债权人、政府及社会公众,使他们做出不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因此,要想使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必须使其对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有更多的了解。对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会计人员有针对性地分析财务报表,也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1 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动机

1.1 为了使财务指标达标和提高竞争力

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指标非常敏感,因为它们可以从这些财务指标中分析出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比如,投资者如果想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他们可以分析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而企业的速动比率指标则极容易被粉饰。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不被市场所淘汰,他们会通过粉饰对外报出的财务报表来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能力,以求在市场上立足,这就从另外一方面加强了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

1.2 为了减税,增加利润

目前我国的会计和税法分离度比较差,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案,所缴纳的税款也不一样,如企业可以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等。税收过高则会减少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企业本身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和财务压力,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就自然产生了。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财务报表越美观,则其股票期权的经济利益越高。还有一些企业的大股东与经理联手来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为了赚取资本利差,不惜损害小股东的利益。

1.3 为了获取商业信用及信贷机会

一些企业为了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机会,专门设立了许多套不同的财务报表,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有着自己的风险评估机制,一般情况下,经常亏损的企业及缺乏财务实力的企业是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对于那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要想获得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只能粉饰企业自身的财务报表。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商业信用较好的企业,通常是那些长期财务报表显示良好的企业。

2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常见手段

2.1 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

关联方的交易行为很独特,其特征具有两面性,具体表现为:从经济学方面来说,与一般的独立交易相比较,关联方交易可以减少企业自身的信息成本、管理成本及监督成本,可以大量节约其交易成本,因此,公司实现的利润最大化的手段之一便是关联方交易;从法律方面来说,虽然关联方交易的双方在法律上平等,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却是不平等的。由于利己动力的诱导,关联方往往会滥用对公司的控制权,导致等价有偿的条款被关联方违背,从而促成关联方发生不公平、不公正的交易,进而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被严重侵害。

2.2 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资产重组是指企业资产的所有者、控制者与企业外部的经济主体进行的、对企业资产的分布状态进行重新组合、调整和配置的过程,或对设在企业资产上的权利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很多企业会做假账、进行财务舞弊,而这些企业使用的手段中其中一个重要手段便是资产重组。尤其是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很多企业会使用资产重组手段进行财务报表粉飾,而且这种行为很隐秘、难以被察觉出来。

2.3 使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

企业资产的特殊组成部分之一是虚拟资产,而虚拟资产也构成了持续经营会计假设的前提产物。从根本上来说,虚拟资产并非企业真正的资产,它是企业过去的交易中已经发生的损失或者费用,按照企业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和配比原则,将其暂时作为企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常用手段是把虚拟资产作为“蓄水池”,少摊销或者不及时确认企业已经发生的损失或者费用。

3 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弊端

3.1 损害股东利益

经过粉饰的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因此,投资者就无法通过财务报表来了解企业的真实生产经营状况。一些上市公司虽然实际上已经出现亏损状况,但是他们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美化自己的经营业绩,来误导中小投资者。当这些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暴露出来之后,最终损害的是中小股东和散户的利益。

3.2 误导债权人,提高其坏账风险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状况,而从银行贷款可以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银行确定贷款金额的重要依据之一是该企业的财务报表。很多企业为了符合银行的要求,从而获得银行贷款,他们会采取粉饰财务报表中财务数据的手段。公司的财务报表被伪造了,银行对企业的了解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会导致银行盲目增加对企业的贷款。

3.3 为经济犯罪创造机会

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将会给一些不法分子创造犯罪机会,他们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侵吞国家的资产。在我国每年损失的税收中,财务报表粉饰造成的税收损失占了绝大多数,这些税收损失中有很大一部分被转移到消费基金上了。

4 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防范措施

4.1 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要想有效地防范企业对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要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使潜在当事人难以获得粉饰财务报表的机会,同时,还要借助会计电算化等辅助手段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

4.2 进一步完善相关会计准则

根据中国目前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相关业务的处理方法进行选择,因此,这也就给企业的相关人员提供了粉饰财务报表的机会。所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显得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会计准则的修订应该具有超前性,使其能够准确地适用于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避免企业在面对新业务时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

4.3 加强经济系统的监督作用

国资委、税务、工商、财政、审计、银行和证券机构等都属于我国的国民经济监督系统,这些机构部门跟企业联系非常的密切,他们分别从各个角度监督企业的各种财务报表。但是这些机构之间只是分工不同,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因此,他们只能从片面的角度监督企业的财务报表,而且这些部门在行使自己的权力时,都有寻求自身利益的倾向,这导致各部门的监督管理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差异。

4.4 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力度

使用非法手段操纵会计利润和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都属于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注册会计师要善于运用专业手段判断出企业选择的粉饰手段是不是合法合理。如果会计报表没有得到注册会计师的有效监督,那么粉饰过的财务报表就会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干扰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要想有效防止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5 结论

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是一个历史性、国际性的问题,会计报表的粉饰行为会严重误导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以及社会公众,而且会使上市公司的財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失去其应有的风险预警作用。如何制止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一直是会计界及各国政府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只有深入了解财务报表的粉饰动机、类型及其方式,才能够对症下药,从而选择正确的识别方法,并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使财务报表能够真正为广大的报表使用者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彭进军.财务报表粉饰:识别与防范[J].会计之友,2013,02:22-24.

[2] 梁琳.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识别及其防范[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10,02:125-128.

[3] 李卫国.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202+205.

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防范刍议 篇5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奖惩机制;防范手段;内部控制

一、财务报表的粉饰

会计报表粉饰在我国相当普遍,中农信倒闭、株洲有色巨亏、琼民源事件、以及最近中创集团、海南发展银行被接管、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被关闭,都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会计报表粉饰的严重性。会计报表粉饰极具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导致政府等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产生的动因及危害

(1)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产生的动因。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产生的动因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长官意识的强迫性;激励政策不合理。(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危害。一是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二是危害企业长期发展;三是危害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成长;四是危害广大投资者;五是危害会计人员本身。

三、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手段

(1)利用资产重组粉饰财务报表。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是企业扭亏为盈,资产重组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若将资产重组扭曲为报表粉饰,不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对国家的经济运行也会产生不利影响。(2)利用固定资产项目粉饰财务报表。一是折旧和摊销年限的“自我调节”;二是控制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和冲回;三是施行了新的会计准则。(3)利用往来项目粉饰财务报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会采取赊销或分期付款等方式来吸引客户,从而导致往来项目中的应收账款在资产项目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有些企业恰恰是利用虚假应收或应付项目进行一些挂账处理。(4)利用长短期借款粉饰财务报表。企业为了进一步发展会利用长短借款来筹资,企业可能会在核算利息的入账及计算的金额上做文章,长期借款利息的计提由于准则中未强制统一计算方法,企业选取有一定的灵活性;再者借款费用资本化确认的正确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5)利用成本项目粉饰财务报表。人为将企业成本错误归集是舞弊行为的主要手段。企业成本主要由以下3种成本构成一个循环:生产成本→产成品成本→销售成本,这3种成本中销售成本企业不易造假,因为这部分有据可查,销售业务会有相应的销售单据,增值税发票等。企业在生产成本和产成品成本两部分可能有舞弊行为,因为费用归集是企业可以自我控制的部分,所以调整相关费用的归集是造假的主要手段。生产成本中虽有相应的原始凭证,产成品成本所涉及的也是此类问题,因为企业在一个生产季度内不只发生一笔业务,而每笔业务产品的成本也因其材料及相应费用的价格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产成品计价准确与否不易辨别。

四、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防范

(1)优化会计环境,整顿会计秩序,完善会计制度。一方面,使会计从业人员真正意识到只有诚信才是生存之道,任何虚假行为都不会长久,使其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粉饰行为的危害;另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加强专业知识以提高业务处理的能力,并且对相应法律法规的学习也不能放松。(2)充分发挥经济系统的监督作用。审计、税务、工商、银行、财政等部门构成了监督体系,在这些监督部门中,税务、工商、银行和企业有密切的接触,在监督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三者之间并没有建立彻底的联系,有着各自在不同领域的分工职责,他们只能片面地起到对企业监督的作用,因此,应加强审计及财政部门在实际审计中所起的作用。(3)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力度。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复杂化,董事会和经理的角色日益复杂,最终导致审计业务的聘任权由企业的经营者掌握。(4)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套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奖惩体系,在保障可以取得利益的同时还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尽量减少代理机制的存在而引起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5)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首先,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计所需的会计岗位及岗位所需的会计人员,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所在,建立起内部牵制及核查制度,完成会计的基础工作;其次,每个会计人员应定期地进行岗位的轮换,这有利于会计人员全面地掌握会计业务,及时发现岗位存在的问题,采取救急措施,杜绝隐患;最后,应强化内审制度,从基础原始凭证记账开始直到报表的报出整个会计循环每一步都应制定与其配套的内审制度。

参 考 文 献

[1]许涵生,徐为山,倪红霞.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陷阱”种种[J].上海会计.2003(1)

[2]孟庆奎,赵永胜.浅析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处理与法律确认[J].黑龙江财会.2002(11)

[3]郭效亮.浅析企业财务报表[J].企业导报.2010(10)

浅谈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与对策 篇6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对策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信息能够反映一个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财务报表信息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有些公司管理层通过人为操纵,粉饰财务报表,造成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不再是真实、可信的。此时,即使财务报表分析的再合理,如果不能有效识别财务报表粉饰,也是徒劳无益的,并且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我国广为人知的“银广厦”事件、美国“安然”事件等事件的披露都应该让我们敲起警钟。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动机及识别,使投资者在作出合理的投资决定。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任何事件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和内在规律,需要我们科学的认识。譬如此财务粉饰行为,这绝对不是偶然的现象。究其根源,不外乎是利益的驱动。在此处,我们将其动机区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1)出于业绩考核的动机

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来说,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是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资金周转率、EPS(每股净资产)、净利润、产权比例、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利润率等,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会涉及到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数据。而在现今社会中,企业存在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委托者即企业的所有者追求的是企业财富最大化,而管理者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奖金、津贴、福利、闲暇时间等的最大化。此时,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仅涉及在整个行业中这个企业的排名。还涉及到企业内部对管理者的评价,从而影响到管理者的奖金、福利、故而,在利益的驱使下,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更为好看的财务指标,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常常会产生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2)出于发行股票以及维持上市资格的动机

股票的发行分为首次发行(IPO)和后续发行(SEO)如配股和增发。在首次发行(IPO)的情况下,根据《首发管理办法》的规定,发行人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财务指标应达到以下要求:第一,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 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第二,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第三,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上市公司如果要增发股票,还要求必须在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故而,没有满足上述要求的企业为了取得上市资格,达到法律要求的规定标准,使股票能够得以发行或者上市,尽可能多的募集资金,降低募集资金的成本,就需要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同样企业为了能够在证券市场增发股票募集更多的资金,也需要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以达到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标准。

(3)出于获取借贷资金的动机

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缺的局面。面临这样的资金缺口,企业家们往往会选择向银行等经融机构借款。但是这些债权人出于风险考虑以及自我保护的需要,往往会对企業的财务状况要求很高且要求企业有良好的资信。故而,企业为了能够顺利的融资,就会采取财务指标粉饰的方法使得相关指标符合债权人的要求,以提高其资信。对于那些财务状况不良,资信低下的企业,在面临资金紧缺时,其动机会更加的明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为了能够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往往会为其财务报表穿上最漂亮的“时装”。

(4)出于减少税收的动机

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现今,虽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日趋分离,但是大体上,所得税的计算还是以企业会计利润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总额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相对应的所得税税率得到的。在我国,如上所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企业,像一些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局面。为了逃税或者延迟税收的交付,企业往往会通过调整收入确认的时间或者减少收入的做法来逃避税收的交付或者延迟其交付时间。

二、财务报表粉饰的危害

财务报表信息的失真会让投资者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正确的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决策,造成对投资者个人利益甚至是对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损害。其危害主要有:

(1)对财务报表的使用者造成一定的误导

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的依据。投资者和债权人作为财务报表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不能像管理者那样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只能通过企业所披露的财务报表信息了解一个企业。失真的财务报表信息会使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的状况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做出错误的投资或撤资决策,损害了其自身的利益。除此之外,失真的财务报表一旦被披露,就会使企业的商业信誉受到损害。而在这个社会,商业信誉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信誉低下的企业很难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位,投资者也很难对其产生信任。

(2)对整个会计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虽然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背后决定人是公司的管理者,企业会计人员为了生计等原因可能不得不粉饰财务报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行为的施行人是企业的会计人员。当事情被披露时,首当是冲的是会计人员而不是企业的高级管理者。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对会计行业产生一种信任危机。这样是不利于会计行业的健康蓬勃发展的。

(3)对国家财政收入造成影响

所得税是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当企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减少企业利润时,也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来源,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国家的财政收入是国家行使其国家职能的重要基础和物质保障,是国家进行各项建设和实现国家经济职能、政治职能的重要资金来源。故而,财务报表的粉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从而影响国家职能的实现。

(4)对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不利影响

当财务信息是真实的时候,市场资源会自发地进行合理的配置,也就是投资者会将资金投向那些经营效率好的企业,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当财务信息失真时,市场资源就无法进行有效地配置,会造成市场资源的浪费。

三、财务报表粉饰的对策

在众多财务报表粉饰案件浮出水面后,一些财务报表粉饰的常用手法已经被很好地归纳,如以资产重组为名,实财务报表粉饰之实:如通过关联交易,输送不当利益:如滥用“減值准备”,上演“洗大澡”:有如随意的追溯调整,来逃避监管规定。根据这些常用手法,归纳出相应的财务报表粉饰的对策:

(1)改革会计相关制度,减小财务报袁粉饰的空间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之所以屡屡发生,是因为我国会计制度存在其自身的缺陷,在许多制度上存在漏洞,给了企业“钻空子”的机会。因此,我国需要完善相关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2)改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在现在的企业中,普遍存在代理关系。委托者追求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管理者则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此时,就容易出现矛盾。根据代理理论,依照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管理者的自身利益往往与企业的财务指标挂钩,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管理者往往会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因此,为了减少管理者的机会主义倾向,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应增加一些非财务性的业绩评价指标,诸如产品与服务的品质、市场占有率生产率、企业与顾客的关系等等。若是企业更多地关注诸如品牌价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市场价值、员工的培训等非财务性指标,管理人员的关注范围一部分会转移到这些非财务评价指标上去,这样有利于减少管理者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3)强化外部监控机制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在每年的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报告必须经过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审计作为会计系统内外部一种主要的监督手段,是会计主体行为的有力约束机制,是会计信息质量最直接和最有效的保障。因此,强化外部将控机制,即加强审计监督会约束企业财务报表粉饰的行为。

(4)加强企业会计队伍的建设

当前社会中,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监管机制的有待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自身素质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企业中,应当弱化单位领导对会计人员的控制,且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唯有这样,才能够减少财务报表粉饰的风险。

四、结语

上一篇:导购服务流程下一篇:读“我很重要”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