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区域发展战略

2024-04-23

品牌区域发展战略(共8篇)

品牌区域发展战略 篇1

一以成都市推动品牌化战略的发展思路为例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旅游业迅猛发展,在城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走品牌化战略的发展道路,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自身形象,并且对旅游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城市品牌化战略发展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以成都为例,成都的品牌意识不够鲜明、品牌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战、品牌定位缺乏特色、旅游品牌形象模糊等有待解决的问题,明确休闲品牌、树立成都文化旅游品牌、强化旅游精品线路和精品景点建设、依托品牌优势发展会展旅游和优化旅游品牌成长环境等对策,确定成都“休闲之都”的旅游品牌。

关键词:成都旅游品牌战略;存在问题;实施对策;休闲之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city tourism rapid development, in city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walk the brand strategy development road,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urban image of tourism, and ha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ourism, become inevitable selection.But, in urban brand strategy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chengdu as an example, chengdu brand awareness not distinct, lack of unified planning, brand, brand positioning their lack of characteristic, tourism brand image fuzzy etc a problem to solve, clear leisure brand, set up the chengdu culture traveling brand, strengthen travel elaboration lines and high-quality goods attractions construction, relying on brand advantage mice tourism and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tourism brand growth environment, to determine the chengdu “of leisure” tourism brand.Hollowya和Palt认为:“一个品牌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名称、符号、标识或图案,或是这些东西的组合。这种品牌被用来识别一个组织的产品,并把他们同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K.L.教授在他所编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指出旅游品牌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形象,它是对自身形象高度浓缩之后加以精心设计再尽情发挥市场功能的一种标志物。

旅游业在成都城市发展的地位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经验及现状表明,城市已经成为发展旅游业的核心载体,一个地区的旅游业经营越来越多的围绕着城市特别是成都这样的中心城市来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的旅游业高速发展,在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旅游产业的规模上位于全国城市旅游发展的前列,据统计,2010年1—12月份成都

旅游接待和收入情况如下:接待总人数6818.48万人次,同比增长22.32%;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80.21万人次,同比增长24.14%,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6738.27万人次,同比增长22.29%。实现旅游总收入603.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8890.49万美元,同比增长22.15%,国内旅游收入584.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9%。成都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品牌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区域旅游业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全球竞争时代的来临,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在区域旅游发展甚至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在区域旅游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品牌竞争,作为一种时代性现象,在我国经济乃至社会生活中广泛涌现,旅游品牌更是突出。旅游业同其它行业一样,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必须有自己的精品,更要有一个能代表旅游城市的旅游品牌,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对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区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客源有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因此,城市的品牌化战略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目前,国内很多城市把打造城市旅游品牌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想通过品牌塑造推动城市旅游业以及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

成都旅游品牌化的发展现状:品牌意识不够鲜明

成都早有城市旅游品牌意识。从最早的“天府之国”、“熊猫故乡”,到前些年的“美食之都”,再到最近的成都打造“清凉天府”旅游品牌,或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急于树立自身的旅游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争取国内乃至国际地位的心情表露无疑。这些定位或太陈旧,或太片面,或太空泛,使旅游者们不知所云。城市定位不准确,城市品牌不明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成都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品牌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划,各自为战

成都拥有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如大熊猫基地、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等令游客耳熟能详的经典景区,“金沙”、“三国文化”、“美食文化”等引人入胜的文化资源,还有大量的古镇与民俗旅游区。但是这些景点往往各自为阵,品味定性低,缺乏一个统一的主题和鲜明的特色形象,无法形成城市品牌的规模效应。

使得成都在旅游业日趋同质化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

3品牌定位缺乏特色

成都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在西南甚至西部有很大的影响力,成都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应该有着丰富的旅游客源,但是由于成都品牌定位模糊,缺乏重点特色,成都周边强势的精品旅游线路的大力发展不但不会为成都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源,反而会形成“虹吸现象”,抑制成都旅游业的发展。

4旅游品牌形象模糊

成都市品牌和旅游品牌先后有“国际大都会”、“ 休闲之都”、“天府之都”、“熊猫故乡”、“多彩之都、成功之都”,“东方伊甸园”。飘忽不定的城市品牌和旅游品牌,给国内外游客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城市形象和旅游形象,没能得到世人的广泛接受,没有一个固定的旅游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都市文化旅游的发展。旅游品牌有待深入的开发

成都景区景点众多,从个体看,特色都很突出,但体量大多偏小,与周边环境不和谐。从总体看,景点景区分散,“满天星星,没有月亮”,不仅没有“月亮”,而且这些星星之间也过于分散,没有形成一个主题。大量的旅游景点犹如散落的珠子,缺乏一根主线将其串起来。分散的旅游产品犹如散兵游勇,缺乏一个灵魂统领。因此需要对旅游品牌的深入挖掘,开发一个灵魂式的旅游品牌。

成都旅游发展品牌化的定位目标

旅游品牌化是成都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21世纪是“品牌”时代,品牌经济已成为市场普遍认同的概念。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上,从旅游目的地甚至到国家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品牌化技术来塑造形象并使这种形象出现差异化,使之与其他目的地的地区分开,如香港(亚洲国际都会)江苏(梦江苏—情与水的中国文化之乡)等等,成都应该紧紧抓住休闲文化的脉络,打造中国的“休闲之都”的品牌化战略。发展城市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留住旅游者,为此,必须要树立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品牌,目前,成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不突出,旅游集散地仍是主要功能,缺乏留住客人的旅游精品。

就城市旅游业发展而言,城市旅游品牌的成功塑造不仅加强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还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并推动旅游产业的强劲发展,结合成都市旅游资

源以及城市的发展进程,结合成都现有的形象认知以及存在的问题,应该认识到成都旅游品牌构建的紧迫性,成都要想实现旅游发展远景目标,当务之急就是塑造鲜明的、其他城市无可替代的城市旅游品牌。,《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出台,明确提出打造成都“休闲之都”的城市品牌。在“休闲”的定位之下,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餐饮美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三大旅游品牌。

成都塑造旅游品牌化战略的措施

1.明确“休闲”品牌,充实品牌内涵

(1)继续发展熊猫生态文化、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三国文

化三大传统文化旅游品牌。

(2)积极推广金沙古蜀文化新兴文化旅游品牌。

(3)大力弘扬成都的餐饮美食旅游品牌。

(4)加快建设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品牌。打造以天府广场为中心的中心

游憩区,打造环城城市观光游憩休闲带,整合农家乐等乡村休闲

旅游资源与洛带等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区;兴建现代休闲娱乐措施,如大型主题公园、酒吧文化等,迎合都市文化需求。

2.确定位城市文化特色,树立成都文化旅游品牌

准品牌建设是成都城市形象和旅游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品牌竞争高于产品竞争,品牌建设刻不容缓。通过深入挖掘成都城市文化内涵,在准确定位成都城市文化特色地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需求,塑造一个特色鲜明而富有文化品位的旅游形象。“休闲之都”能较好地体现成都地脉、文脉和现代文化时尚特征,应加以推广、宣传。

3找准定位,为成都旅游品牌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每一个品牌都应确立自己的定位,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品牌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形象,以便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其产品具有竞争品牌所不具有的、并且不能或不易被复制的特色,以明确品牌在旅游者心目中的个性形象。成都应该找准休闲之都的品牌定位,在旅游者心中树立这样的形象,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4强化旅游精品线路和品牌景点建设,完善成都城市旅游品牌体系。

城市的精品线路是城市旅游业综合优势的体现,是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最优化组合,它代表着城市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成果,符合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推动城市品牌化战略的发展。城市旅游精品线路和精品景点应该再成都旅游大品牌的指引下,形成点—线—面—域相结合的旅游品牌体系。在体现成都休闲之都的大品牌战略的前提下,应该把成都的熊猫生态文化、三国文化、成都的餐饮美食、金沙古蜀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树立成都的旅游品牌形象。

5依托休闲文化,发展会展旅游品牌

会展旅游通常是把会议或展览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充分利用两者的对游客的吸引力,大量吸引游客。会展旅游具有人均花费高、停留时间长、季节性弱、回头率高等特点。成都已建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更应当积极承办大型会展活动,吸引更多有消费能力的游客,形成扩散效应,提升成都的国际化水平。成都每年都要举办糖酒会并成功举办西博会以及成都汽车展和美食旅游节等等,促进了成都“休闲之都”品牌的塑造。

6创造旅游休闲吸引物,迎合体验式需求

城市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体验型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成都的“休闲”品牌,并不仅仅是游客所看见的、所听见的,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休闲理念、一种休闲氛围、一种休闲文化,特别是一种休闲方式。对于本地居民而言,这是一种休闲生活;对于旅游者而言,则是一种休闲生活体验游。成都应当尽快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体现成都休闲品牌精髓,迎合大众们日益浓厚的体验式旅游需求。7 优化旅游品牌成长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成都市旅游品牌发展的外部条件,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加快转变职能,加强对成都市旅游市场环境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管理。

优化政府行为。建立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旅游市场秩序是区域旅游品牌化建设的环境基础,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做好产业初期的开拓者、旅游市场建设的规范者和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协调者。

加快旅游资源市场化进程。借鉴外地的经验,在旅游资金筹措、旅游资源经营等环节上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旅游资源市场化进程。

参考文献:【1】于鑫炎 品牌战略与决策

【2】魏小安 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3】张继焦,帅建淮 成功的品牌管理

【4】黄静品牌管理

【5】蒲楠 打造品牌

【6】葛丽芳 我国旅游品牌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孙曰瑶品牌经济学

【8】《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品牌区域发展战略 篇2

然而在调研过程中, 我们发现作为当地龙头企业的“众望”小麻花董事长明确表示对区域品牌没有兴趣, 不会参与其中。这对区域品牌建设是否会当头一棒?作为当地龙头企业, 如果不能“参与”到区域品牌建设中来, 当地区域品牌建设会不会受很大影响?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究竟如何互动发展, 才能带动品牌最终走向成熟。

带着这些疑问, 本文试图剖析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的互动发展。

区域品牌研究进入深化阶段。如何进行区域品牌建设, 真正发挥区域品牌价值, 是理论和现实提出的迫切话题, 而建设与增值研究中, 绕不开的一个研究对象是企业品牌, 它与区域品牌如影随形, 息息相关。区域品牌犹如一把大伞, 庇护和服务着区域内企业, 而企业品牌又反哺着区域品牌。

1 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是区域内众多企业品牌的精华浓缩和提炼[1], 企业品牌是在产品品牌的基础上形成的, 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转化为企业品牌的资产[2]。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区域品牌还是企业品牌, 都是产业或产品声誉累积的结果。企业品牌是指企业在市场中的声誉和影响力, 区域品牌则是指由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的市场声誉与影响力[3]。两者之间的联系紧密, 孟韬 (2005) [4]认为, 企业品牌推动区域品牌的形成, 在某个区域内, 一个或多个大企业品牌成为代表区域品牌的符号和最佳的区域品牌载体。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 企业品牌的创建与区域品牌的创建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者相互促进 (李国武, 2005) [5]。集群内企业品牌的创建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形成, 但区域品牌的创建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品牌。对原发型产业集群来说, 往往是区域品牌创建在先, 企业品牌的成功在后。李大垒 (2009) [6]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区域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构建因素,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集群内企业品牌的影响作用。

两者区别比较明显, 区域品牌的主体是区域内的企业集群, 区域品牌市场对应的是企业品牌不是产品品牌。作为两种不同的品牌形态, 差异主要体现在品牌主体、品牌效应、对载体的依赖度等方面[7]。

1.1 品牌主体不同

区域品牌的主体是区域内所有利益相关者, 区域内相关企业, 政府从中受益;企业品牌的主体是企业单一性主体, 企业品牌所带来的利益不容其他企业分享, 品牌具有专用性。

1.2 品牌效应不同

企业品牌只表示它所代表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和技术含量, 或代表个体企业形象, 辐射力只惠及本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 企业品牌的良好效应能维持多久, 关键在于企业的经营;而区域品牌是企业群体有机聚合而成的代表区域中某种产业的形象, 具有更形象、更直接、影响力更广泛、品牌效应更持久的特征。

1.3 依赖度不同

企业品牌的产生、成长依赖其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技术含量以及其服务配套, 当企业品牌发展到一定水平, 顾客对其忠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 就可以与其所依赖的产品实体逐渐分离, 甚至可以脱离其产品或服务载体而独立存在, 并能进行有效的品牌延伸和品牌资产交易。而区域品牌对其载体依附性很强, 不能像企业品牌一样脱离特定产业和特定区域而独立存在, 更无法延伸到其他区域、产业或通过并购进行品牌资产交易。

1.4 品牌运作复杂程度不同

企业品牌的建立和管理已经有一套相对系统完整的管理建构方法可供借鉴, 而区域品牌在实践运行中更加复杂, 涉及的主体多, 涵盖范围广, 面临风险多,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机制保障区域品牌的建设和维护。企业品牌可以在一张白纸上动工, 而区域品牌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历史和自然资产, 只能在原有基础上定位和发展。

2 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互动分析

大企业在区域品牌的创建过程中起到了辐射和带动作用, 在它的辐射与带动下, 集群内小企业品牌进行品牌提升, 广大贴牌和无牌的中小企业更要逐步创建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以此形成产业集群的整体品牌优势;领头品牌要充分发挥对集群整体品牌创建的支撑作用, 集群整体品牌形成后, 又要为领头品牌的进一步建设追加优势, 使得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不仅有集群整体品牌, 更有企业个体名牌。

在区域品牌建设中, 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声誉对区域内其他企业品牌产生一定影响, 这种影响有正向影响, 也有负向影响。例如, “众望”小麻花企业品牌在市场中认可度较高, 消费者对“众望”的品牌好感会影响到他们对“崇阳小麻花”的认可和偏爱, 继而愿意传播和购买崇阳其他企业品牌的小麻花, 带动其他企业发展, 推动其他企业品牌的销售和区域品牌的市场需求, 对其他企业的市场销售和品牌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 “众望小麻花”企业品牌不断溢出, 对崇阳小麻花产生外部经济。当崇阳其他企业品牌在“众望”的带动下, 慢慢自创品牌, 提升品质时, 区域品牌也在这种外部经济影响下茁壮成长。但如果其他企业品牌的产品品质没有达到消费者预想, 消费者则会停止“‘崇阳’小麻花等同‘众望’小麻花一样好”的联想与理念, 不再购买其他崇阳小麻花。这种情况下对众望小麻花的影响分为两种, 一种是积极的, 众望小麻花市场销售和品牌认可度一如既往地好, 甚至因为其他企业品牌品质的低劣而更加提升自己的声誉。另外一种则是消极的, 还没有来得及品尝“众望”小麻花的消费者因为其他企业品质对其造成的伤害, 而对崇阳小麻花整体失望, 放弃继续购买小麻花。

因而可以看出, 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外部性影响, 实质是区域品牌与区域内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关系与联系的反应。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的互动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

图1分析了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互动传导机制。大企业品牌对区域品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每个企业品牌都有优质的产品品质做基础时, 积累起来的声誉能够构成区域品牌良好的基石;而区域品牌的强大, 对企业品牌的强化和辐射作用不可小觑。在整个互动传导中, 企业品牌发挥着主导作用, 企业品牌的力量和转动, 会像发动机一样慢慢地把力量传导到区域品牌处;而当每个企业品牌都成长起来时, 区域品牌就具有了强大的内力和根基, 与企业品牌的互动传导性越来越大。整个区域品牌和区域内企业品牌共生共荣。

3 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互动类型和发展路径

从“众望”小麻花企业品牌与崇阳小麻花区域品牌的互动中, 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之间的互动影响。区域品牌有强弱之分, 企业品牌也有大小之别, 在此强弱的分类主要从品牌市场竞争力出发, 在同类型产品中, 该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强和弱的区域品牌与强和弱的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 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如表1。

从外部性分类中可以看出, 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可以分为 (大, 强) 、 (大, 弱) 、 (小, 强) 、 (小, 弱) 等四种类型。 (大, 强) 组合在今天中国的产业版图中有不少, 一批大家电企业品牌与“顺德家电”区域品牌的强强联合, (大, 弱) 互动类型则类似“众望”小麻花企业品牌与“崇阳”小麻花区域品牌的状态。 (小, 强) 和 (小, 弱) 通常也会表现在前两种类别当中, 比如顺德区域中的小企业与顺德家电强势区域品牌之间属于 (弱, 强) 的互动关系, 崇阳县其他不知名的小麻花企业与崇阳小麻花区域品牌则是 (弱, 弱) 的类型。中国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目前大部分处于 (小, 强) , (大, 弱) 和 (小, 弱) 状态, 例如广东“西樵纺织”是比较知名的区域品牌, 但区域内没有响当当的大企业品牌, 这种情况在产业产品中比较普遍;而 (大, 弱) 是消费产品为主的区域比较盛行, 原因在于消费者对消费品牌认可度比较高, 企业获得市场认可, 积累起一定的声誉。 (小, 弱) 的类型当地区域还没有意识到区域品牌发展的重要性, 当地产业还处于未觉醒状态。

中国目前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之间的互动发展状态基本是从 (小, 弱) , 到 (大, 弱) 或者 (小, 强) , 最后到达 (大, 强) , 如图2。初始状态是企业比较弱小, 籍籍无名, 区域品牌也处于一片混沌状态。在市场经济发展促动下, 一批走在前列的企业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 并且在全国同业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美誉度, 此时区域产业品牌还没有打响, 但区域已经开始意识到整体声誉和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终端消费品主导的区域产业处于这个阶段;与此同时, 一部分区域品牌知名度, 区域内企业品牌弱小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比如“阳澄湖大闸蟹”、“西樵纺织”、“乐从家具”等为代表的强势区域品牌显现。这些强势区域品牌大都有自己的集体商标, 但由于各方面原因, 区域内企业品牌大多不为外界熟知。而最成熟的互动状态则是 (大, 强) 的互动状态。区域品牌强势, 而区域内又有一批大企业品牌可供选择, 强强联合, 从根本来讲, 能让消费者在一两次选择中顺利完成。

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品牌意识不够。这种主要指 (小, 弱) 的类型。当地区域和企业市场竞争意识不够强, 还没有构建品牌的意识, 无法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不能有效地将当地的产业优势发挥出来。

(2) 企业品质不够。这种主要指 (小, 强) 的类型。虽然区域品牌强势, 有较好的声誉, 但内部企业品牌始终难以在市场上有号召力, 原因在于企业自身规模小, 产品品质和工艺还欠火候。产品品质是经受市场检验的基本功, 消费者喜欢的、偏爱的品质自然会胜出, 但是小企业品牌在强势区域品牌保护下, 大多没有动力, 没有远见来提升自己的品质, 在市场上走得更远。

(3) 区域品牌建设缺乏合力。这种主要针对 (大, 弱) 类型。个体企业品牌在市场的认可度非常高, 但是如何顺势而为, 构建区域品牌则是这些类型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区域品牌主体不一致, 没有建设蓝图和范本, 这些区域对品牌建设无从下手, 错失市场拓展和推进的好机会。

4 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发展策略

区域品牌发展离不开企业品牌的建立和品质基础, 而企业品牌也需要区域品牌作为第一道吸引顾客的敲门砖。在竞争加剧的今天, 单凭企业品牌的竞争显得力量单薄和底气不足, 因而各个区域开始加强区域品牌建设, 但针对不同类型和处于不同的阶段, 品牌建设的主要行动力量和突破点应该有所不同。

针对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 (小, 弱) 类型, 首要工作是加强品牌意识, 无论是区域政府还是企业, 都应树立品牌意识, 主动参与品牌建设。工信部发布的文件对于促进各个地方的区域品牌建设和企业品牌建设有较大作用, 这些区域相关部门或者协会走出去, 看看区域品牌建设比较好的地方有何成功经验, 这一步意义非凡。品牌意识是品牌发展的先锋, 以品牌为抓手和契机, 提升产品品质和地方产业标准, 促进当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只有把品牌意识提高起来, 各方才具备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 才会有足够动力参与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出外学习途径很多, 可以组织参观, 组团参展, 在与外地商户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从而刺激进一步的品牌行动。

针对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 (大, 弱) 类型, 区域品牌建设的思路是助力大企业进一步市场化, 推行行业内质量标准化。弱势区域品牌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给予企业品牌正面支持, 唯一可行的做法是支持大企业进一步进行市场开拓, 给予充足的资源和支持, 并且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制定产业行业的质量标准, 把区域品牌的基本工作做扎实。依靠大企业品牌的先锋作用, 一步步将区域品牌烘托出去, 等到消费者和客户关注区域品牌时, 区域品牌的基本功力可以显现出来。正如文中提到的湖北“众望”小麻花, 虽然企业负责人不认可, 不参与区域品牌建设, 但区域政府还是支持“众望”小麻花更好地走向全国市场, 乃至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做好内功, 鼓励其他企业把好质量关, 提升工艺水平。做好品牌建设和提升准备, 为日后区域品牌提升打好基础。

针对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 (小, 强) 的类型, 区域品牌建设的思路是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合力, 鼓励企业建设并强化自主品牌。在一个相对强势的区域品牌内, 有一大批弱小企业品牌。在这种类型中, 区域品牌是企业在市场上的强大保护伞, 但是客户选择区域品牌之后, 二次选择如何进行?这是此种类型区域品牌面临的最大问题。典型的例子是“乐从家具”, 消费者都知道乐从家具好, 但是具体进去之后选择哪一家?不知道。困扰消费者, 仍然没有简化消费者交易和选择的难题。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区域品牌整体声誉建设, 加强行业整顿和自律建设。制定严格的品牌规范, 区域内每一个商家都要遵守行业规则, 诚信经商, 童叟无欺。保证每一个消费者进入之后有安全感、舒适感, 这是区域品牌建设要做好的维护工作。另外从企业出发, 鼓励每个企业自创品牌, 在区域产业内做出自己的特色, 在合作的基础上展开个性化竞争。协助完成消费者的二次选择。

针对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 (大, 强) 类型, 区域品牌建设需要走向国际化战略。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都强势通常表明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较高, 这种情况下区域品牌可以真正发挥区域竞争的优势, 要规范区域品牌管理, 主动走出国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走向国际化的战略除了确立国际化的目标之外, 还需要在区域品牌日常管理方面制定详细的章程, 规范和标准, 统一商标和区域品牌形象。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相背书, 企业品牌的管理和区域品牌的管理在协会和相关第三方机构的统筹下, 协同渗透, 互相支撑, 共同成长。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瑞士手表和瑞士区域内的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共同背书的典范[8]。国内“顺德家电”有这种优越条件进行国际化的品牌进程, 但在规范区域品牌管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对于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关系进行分类, 但对于每种不同类型具体的演进路径和管理则缺乏深入探讨, 这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研究, 大多是探讨发挥企业品牌作用, 促进区域品牌建设, 鲜有文献深入地去分析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类型和未来互动走向。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互动关系具有四种不同类型, 本文在此基础上, 分析互动演进路径和互动策略。

关键词: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外部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高杰, 彭红霞.成分品牌来源国形象、品牌资产及消费者购买意愿[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9 (5) .

[2]孟韬.企业品牌与产业集群发展[A].中国产业集群第3辑[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3]李永刚.企业品牌、区域产业品牌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J].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5 (01) .

[4]孟韬.企业品牌与产业集群发展[A].中国产业集群第3辑[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5]李国武.原发型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品牌战略[A].中国产业集群第3辑[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6]李大垒.产业集群品牌创建的影响因素[J].经济管理, 2009 (3) .

[7]廖建起.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12) .

佛山童装开启区域品牌战略 篇3

为更好地推动佛山童装的发展,促使佛山童装转型升级,2015年5月5日,祖庙街道办事处协同佛山市童装行业协会、全体童装产业园区共同启动佛山童装区域品牌战略工程。“产业城市化、产品时尚化”成为佛山童装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

据介绍,佛山童装发展新规划主要包括启动佛山童装区域品牌战略工程;实施童装产业规划引导,调整产业布局;加大对童装行业协会的支持,做好产业服务;实施品牌企业重点扶持战略,带动童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童装电商化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动员优质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在产品质量和员工福利上提升企业实力六大内容。

活动中,陈树津指出,珠三角、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一定要适应城市化进程。隨着中国经济的转型,纺织服装行业进入了全面调整、转型的发展时期,佛山童装通过区域品牌工程建设,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品牌提升、培养设计人才、提升少儿时尚文化,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李英)

品牌区域发展战略 篇4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习祥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企业界、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中小企业受到严重冲击,亏损、停产和破产的中小企业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下降。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中小企业发展出现回升向好势头。为探寻后危机时代加快湖北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本课题组在深入中小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参考借鉴美、加、日、英、意、韩等发达国家和我国浙、粤、鲁等省的经验,形成本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一、区域品牌的内涵、特征和功能

品牌是在产品的基础上经过高度抽象和提炼后的关于企业和产品的信息集合的符号系统和功能系统,它体现了产品的属性和价值,具有浓厚的精神文化特征。

区域品牌是在一定行政或地理区域范围内,由拥有某种比较优势的企业族群共同打造、共同拥有,并且具有该地域管理、技术、质量和文化特征的产品品牌。区域品牌是区域企业和产品特有文化的载体,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区域性,一般限定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内,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并为整个地区相关企业服务;二是优良性,即体现一个区域在某一产业拥有较高的产业水平、较高的生产技术、较高的产品质量。如“中国瓷都·景德镇”、“西湖龙井”、“绍兴黄酒”、“巴黎香水”、“瑞士手表”、“意大利皮装”、“日本电器”、“美国好莱坞”、“美国硅谷”等。

从区域品牌的形成来看,可分为企业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区域品牌,是由企业自主打造发展,后被有关部门授予的产品品牌。如,福建晋江市陈埭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制鞋业,九十年制鞋企业达到近500家,不仅形成了“鞋材一条街”,而且生产出高品质的运动鞋,1999年还举办了首届国际鞋业博览会。2001年中国皮革与制鞋工业研究院、中国制鞋工业信息中心等4家单位联合授予晋江市“中国鞋都”(运动鞋)的称号。政府主导型区域品牌,就是由政府及部门主导和推进而创立的品牌。如,浙江嵊州市1984年建立了第一家领带厂,历届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领带产业集群化发展,经近

20年努力,成功打造出“嵊州市领带”区域品牌,到2005年全市共有领带企业千余家,年产领带3亿条,占全球领带市场份额40%以上。

区域品牌体现了区域企业产品的质量、性能、利益、文化等特征,表达了顾客对区域企业产品的诉求和评价,是区域企业产品对社会和消费者的承诺。区域品牌所承载的产品质量观、技术创新观、企业发展观及社会责任感等先进文化理念,一方面可以使区域内的企业充满创新的活力,增强根植性,即使环境和条件发生改变,企业也不会见异思迁。另一方面可以借其进行扩张,将区域品牌延伸到异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区域品牌的衍生型企业集群。

二、培育区域品牌是推动湖北中小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区域品牌是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中小企业科学发展硬支撑的强力抓手和理想载体

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在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在科学发展中,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一样是发展的两个重要极点。文化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科学发展的硬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硬资源。

品牌的内涵是文化,是社会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的统一体。优质文化是蕴育优质企业和优质产品的沃土。湖北是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充分利用优秀、独特的荆楚文化资源,培育打造区域品牌,是将我省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中小企业科学发展硬支撑的强力抓手和理想载体。将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既能丰富产品内涵、提升产品质量,又能彰显企业产品和服务特色,还能增强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而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唤起消费者的文化情感和品牌情感。

(二)培育区域品牌是激活中小企业内在动力与后发优势的创新之举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发展大体分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主要靠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和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拓展阶段:主要靠产业链的纵向横向延伸;提升阶段:主要靠技术创新,靠品牌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培育区域品牌,是激活中小企业内在动力与后发优势的创新之举,是赶超先进、实现跨越发展的明智选择。对于湖北而言,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应高起步(即跳过前两阶段),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品牌战略。紧紧抓住后危机时代国家加快推进中部崛起战略和我省实施“两圈一带”构想的重大机遇,由政府主导,尽早规划、实施和培育区域品牌,不仅能促使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活力与竞争力,提高贡献率,而且能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培育区域品牌是重构市场信用体系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良策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融资难是长期困扰发展的突出问题。近些年,中央和地方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情况有所好转,但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其中市场信用缺乏是至为重要的原因。就中小企业而言,多数规模小,资源有限,抗风险能力弱,生命周期短,且信誉良莠不齐;在消费者眼中,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部分人对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信心不足;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看来,一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贷款回报低、风险高,多将其拒之门外。

培育区域品牌,有助于重构企业、消费者、金融机构互信互动的市场信用体系。对中小企业而言,培育区域品牌,能励志创新、规范生产经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而树立起良好声誉。对于消费者而言,区域品牌是质量和信誉的保证,购买品牌产品合算、放心,从而增强对该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对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而言,区域品牌是区域企业共同打造的无形资产,代表着区域企业的信誉、竞争力和获利能力。以培育区域品牌为切入点,助推企业、消费者、金融机构建立起良性关系,中小企业融资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培育区域品牌促进湖北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数占我省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税收和出口额分别占全省的59%、52%、67%,还提供了约74%的城镇就业岗位。总之,中小企业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总体上看,我省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处在自发发展和粗放经营的阶段,目前仍面临不少困难。

我们认为,促进、加快湖北中小企业发展,除对中小企业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缓解融资难、改善经营环境、加强服务外,要探索新思路、采取新措施,特别要下大力提高中小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区域品牌的培育,通过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融合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增强品牌意识,形成抓创区域品牌的自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小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加强区域品牌培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激活中小企业内动力、推动产业集聚优化升级、壮大县域经济、实现湖北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相信品牌的力量与作用,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形成抓品牌,创品牌的自觉;要勇于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构建区域品牌的新路。

(二)依据湖北省情,科学制定创建区域品牌的战略规划

我省目前拥有销售收入过亿的中小企业集群60多个,涉及关联企业3000多家。2009年省人民政府已将“武汉市蔡甸区电子”等60家产业集群列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这为我省规划和打造区域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础。制定我省区域品牌战略规划,我们认为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提炼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要在充分研究市场环境、行业特性、目标消费者群体、竞合者以及中小企业情况的基础上,发掘利用优势荆楚文化资源,提炼明晰的、易感知、能触动和感染消费者的品牌核心价值,并融入区域政府对区域品牌的公共管理和区域企业的品牌创建活动之中。二是规范区域品牌识别系统:要以区域品牌核心价值为主线,规范区域品牌识别系统,使区域品牌识别元素融入到区域企业的所有营销活动和区域政府的宣传推介活动中,形成区域品牌核心价值演绎和传播的活力。三是建立区域品牌化模型:即对区域品牌的属性、结构、模式、内容及区域品牌愿景等进行综合设计,建立起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模型。四是理性的区域品牌延伸扩张:区域品牌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既要充分利用好区域品牌这一无形资产,使其效益最大化;又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高超的智慧防止区域品牌的过度延伸。

(三)因地制宜,确立湖北特色的区域品牌创建模式

综合考量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湖北区域品牌的创建宜采用“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引导、企业主动”的三位一体的模式。

1.政府主导。打造区域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区域品牌构建的前期阶段,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要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采取资金注入、税收减免、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发展生产和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其次,加强区域硬、软环境建设,提供企业发展必须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包

括发展能源、交通、通讯等方面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内企业与外界沟通和信息交换的能力;吸引区域内外人才、资本、技术集中于区域产业集群;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高区域内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发展区域品牌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提升区域品牌文化价值。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竞争力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融合、提升、协调、辐射作用。政府要根据区域内物质资本和人文特色充分培育区域品牌文化内涵,利用区域个性文化提升区域品牌形象和价值。第四,政府要把区域品牌建设作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项目任务,安排专门机构管理,投入必要资金进行宣传推介,使区域产品成为区域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成为该区域的品牌形象和区域名片。

2.行业协会引导。培育创建区域品牌,涉及政策协调、标准制定、区域品牌商标权使用资格认定、技术支持、管理咨询、惩处机制以及资质担保(如贷款担保)等多方面工作,政府不应也不可能包揽全部,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引导和服务作用。如行业协会应依据国际标准,引导和推动业内企业不断完善产品加工、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引导和推动建立一套完善的“共担投入,共享利益,协调运作”的区域品牌共享机制,增强企业自律意识,防止出现掠夺性经营、低价竞销、以假充优等损害品牌形象的行为;引导和推动建立行业技术服务中心,为业内企业提供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多种技术服务,不断提升全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3.企业主动。企业既是区域品牌创建的主体,也是区域品牌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企业应深刻认识培育区域品牌对自身和整个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积极参与区域品牌创建,充分发挥主体、主动作用,不断推动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营销,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打造区域品牌尽力作贡献。

(四)区别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区域品牌表现形式

区域品牌的总体表现形式通常为“区域名称+优势产业(或产品)名称”。依此,我省可根据不同情况从以下三种形式中进行选择。一是以集体商标冠名区域品牌,即根据《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由团体、协会或其他集体组织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集体商标。其内容包括使用集体商标的宗旨、商品的品质、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注册人对使用该集体商标商品的检验监督制度等,并按照相关国际条约、协定等申请注册国外商标,比如“光谷”。二是以地理标志冠名区域品牌,即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以地理名称命名产品。由生产企业报请当地(县级或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省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审批,比如恩施的绿色农业生态区域品牌。三是龙头企业知名产品冠名区域品牌,即由骨干龙头企业(包括为其提供零部件的配套企业和贴牌加工企业)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如“东风汽车”。

(五)完善法规体系,为培育创建区域品牌营造良好环境

区域品牌是公共产品,其培育创建需有完善的法律支撑和保护,否则就可能出现假冒和盗用区域品牌产品的行为,这不仅有损区域品牌权利人的利益,破坏正当的市场竞争秩序,而且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此,应依据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国内外相关法律,建立和完善地方性法规,以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培育创建区域品牌提供保护和激励。

(六)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创区域品牌的合力

我们建议,成立“湖北省区域品牌建设”联席会议以负责指导和协调全省区域品牌培育创建工作,具体工作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从严把关的原则,以“两圈一带”为中心,在块状经济特色明显的地区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产业集群开展创建区域品牌的试点工作,集中政策资源给予重点指导和扶持,为全省区域品牌培育创建工作提供示范和样板。各市州县经贸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对区域品牌培育创建的组织指导,坚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此外,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除省市州在财政、税收、金融方面尽可能给予支持外,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也应向创建区域品牌的行业和重点企业倾斜延伸。

课题组负责人: 孙习祥

课题组成员:马泽江、方原清、王小青、胡丽华

品牌区域代理合同 篇5

第一条:总则

1、甲、乙双方都是独立自主、互惠互利的合法经营事业者,双方之间不存在任何隶属、投资、雇佣、承包关系代理商其员工不是甲方的员工,甲方对其劳动关系及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

2、乙方为独立经济实体,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觉维护总部权益,服从总部的统一布局和管理,切实强化区域市场建设与管理,业务上接受总部督察和指导;

3、甲、乙双方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法规,守法经营;

4、本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第二条:代理经营区域、代理经营期限

1、乙方代理经营区域范围是 省 市,乙方只能在此区域内经营销售或从事代理业务,乙方未取得本合同之外的书面许可,不能以任何形式跨区域经营;

2、本合同期限为 年,自 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止

第三条:公司经营技术资产

a、品牌字号形象标识;

b、营运和促销方案;

c、形象识别cts系统;

d、统一的广告资源和广告效应;

以上经营技术资产乙方只能分享使用

第四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负责国内市场的开发、推广及广告宣传;

2、同意乙方无偿使用提供的经营技术资产;

3、负责产品按时、按量的供应;按进货比例免费提供相关海报、展架等宣传资料;

4、根据全国各地市市场变化、发展情况,对乙方的货物配备方案,甲方有建议权和参考权;

5、甲方有权对乙方的经营状况、货品销售、库存、商品价格等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和指导;

6、甲方对乙方实施代理价供货原则,以统一的《供货价格表》为准(见附表1、2)

第五条: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区域垄断经营权

代理商正式确立后,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在其区域发展代理商、直营专卖店;

2、返利权

甲方按季度执行返利,凡每季度完成 万元销售任务的,甲方给予 %的季度返利奖,完成全年任务后再给予 %的年终奖;

3、价格自治权

代理商可制定自己区域内指定价格10%-20%的浮动供货价格,定价原则须书面报请总部备案后实施;

4、区域招商自治权

乙方不得以收取代理费为目的,须加强区域市场的维护与管理,最终以销售产品为目标,为帮助代理商快速实现资金回笼,代理商须自己发布广告招商和通过总部的统一广告招商,其招商政策享有高度自治权乙方的招商政策、营运政策须书面报请甲方备案后实施;

5、商品配送权

代理商有权要求总部按市场需要及时、快速、准确进行商品配送,无特殊情况乙方汇款到后五个工作日内发货,甲方新款产品允许乙方的优先供应,并于十个工作日内发货;

6、乙方发展加盟店或区域代理商时,须与加盟店或区域代理签订合同书(包括合同书的变更、终止、解除等其它补充条款等文本均应一式叁份),将其中一份在签订后7日内快递总部存档备案;

7、乙方负责乙方和乙方发展的代理商、加盟店,每月底须向甲方提供营运报表和财务报表数据,以提升甲方整体管理水平;

8、甲方对乙方返利以签约之日起按季度,年终结算,优惠让利部分每次兑现

第六条:其它补充规定

1、乙方招商时可收取代理商的代理费,但不得以收取此费用为目的;

2、乙方只能在其区域内从事代理业务和经营销售,不得以任何形式跨区域经营销售;

3、在乙方签定本合同前,甲方已在其区域内发展了代理商,乙方必须保障其和甲方签定的合同权益

第七条:购货、换货、退货原则

1、代理商应提前一周将购、换货计划以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告知甲方,为避免配送延误,乙方应同时以电话方式通知甲方收取传真及电子邮件;

2、乙方可要求甲方代办托运,款到发货甲方按乙方提供的详细地址和要求以汽车零担快运、铁路快运或空客快运,运费由乙方自行承担;

3、甲方对代理商实施退、换货政策,代理商需要调换产品,应在进货2个月内换取同类产品,换货率不超过其当批进货总额的5%,如超过2个月概不办理凡非甲方原因造成货品不良品质(损坏、污染、洗涤、穿着等)影响产品再次销售,甲方不予退换如果乙方因特殊原因不想再代理经营需要退货,双方协商后甲方给予收回,退、换货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乙方负担;

4、代理商也可提供详细地址要求总部直接代发货至零售商客户

第八条:合同的违约责任和其它

1、在合同期内每月完成 万元的代理定额,前期开拓市场可放宽至三个月完成 万元,以后隔月未完成合同定额,按放弃代理资格处理;(注:当月超额进货部分可以向后月分摊,后月超出部分不能向前月分摊)

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任何一方违约应按合同约定向对方赔偿违约金;

3、双方任何一方因不可抗拒的非人为因素影响合同执行,向另一方提交合同无法履行的书面报告,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4、合同期满后,如乙方要求续约,应在合同期满前二个月向甲方提出续签申请,免收任何费用,若乙方无任何违约行为代理权终身享用;

5、甲乙双方在执行本合同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纠纷,应本着协商的精神解决

第九条:其他事项

1、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并以书面协议为准;

2、乙方款到甲方帐户合同正式生效;

3、本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4、从签定之日起既具有法律效应;

5、补充条款:

甲方: 乙方:

电话: 电话:

传真: 传真:

主管: 手机:

地址:

品牌区域发展战略 篇6

资源铸就区域品牌跨越式发展的五大路径

(一) 资源企业化。

资源企业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然在表现中我们需更加明白的是,今日市场下资源较之企业来说当是坐拥天下的脊椎,资源拥有的强硬程度决定市场的壮大程度,无论是需要借助资源成就产品,还是不需要资源来塑造,对于当今的市场,企业都需要建立多方面资源体系,切莫将资源作为企业发展建设的一个过程,而是要把每一个资源筑之所用。

(二) 资源品牌化。

对于资源的建立,很多企业往往只知晓活在当下,用在当下,却往往不为跳出区域后的市场发展考虑,关键问题在于资源和品牌之间的等同关系塑造,

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大多数都是曲自当地原料资源,联合资源拥有商,培养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这都是必然的,而必然之外,更需要将资源转化为品牌力量,而要避免现在很多企业所存在的随时可替代性假性资源现状,而真正转为企业资本。

(三) 资源市场化:

资源较之企业并非只是空穴来风或者是锦上添花,而是推动企业市场更加壮大,品牌不断走向巅峰的必备构架。但关键在于企业要如何把资源从神坛上转化到市场推广和销量推动上,从虚的建设发展到实力铸就上。包括对消费层面的开发和对经销商、联合商层面的开发皆如此。

(四) 资源产业链化:区域完善同样是必然条件

如今的时代无论是对于食品企业来说还是企业行业来说都是一个资源制胜的时代,而在资源建设中产业链资源的建立更显珍贵。譬如有机行业,很多企业只是关注如何找货卖给谁卖多少,却很少考虑从原料采集到市场培养到终端销售再到重复购买过程的链条如何搭建。也许暂时尚且安全,一旦同区域面临同类竞争品牌或要走出区域市场却往往面临残酷淘汰或快速削弱的实际问题,因而,对于区域品牌来说,同样需要把产业链资源搭建完善。

(五) 资源联合化。

最终落地到终端也好,落地到消费者也好,联合的力量是此刻远远胜于孤单的力量。我们不要求能够攀附多少大牌,但必须要在区域或市场范围内最大程度联合一切资源力量。更好的资源联合不仅可以助推企业扩张步伐,更会巩固企业在已有市场的份额。

对于致力于区域品牌建设的企业来说,资源力量到行业地位的铸就是区域建设的必修课;对于从区域到辐射区域发展的企业来说,资源力量到行业地位转化的过程是一个跳跃传统思维,以联合的方式更便捷稳固的路线;对于致力于全国版图,甚至国外版图的企业来说,资源就是一张王牌,能与企业关键词,品牌关键词,消费关键词捆绑到什么程度决定企业速度和最终成绩。

品牌区域发展战略 篇7

一、充分认识品牌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结果

计划经济不存在竞争, 品牌不能显示其价值;物质贫乏时代消费的选择空间很小, 品牌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两种情况下, 品牌都难有用武之地, 不能显现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 市场竞争往往表现为无序的竞争, 人们的品牌意识也很淡薄, 品牌处于萌芽状态。随着市场经济日益趋向成熟, 市场商品日益充裕, 短缺经济逐渐变为剩余经济, 卖方市场逐渐变为买方市场,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逐渐成为必然的追求, 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现。一是市场竞争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 品牌竞争作为市场有序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式逐步走向市场的前台。二是丰富的物质世界扩大了消费选择的空间, 消费者的选择从被动变为主动, 从感性变为理性, 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 追求好声誉、高品质、有档次的品牌产品成为消费的主流和方向。世界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普遍的规律是20%的强势品牌占据80%的市场份额。三是企业在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也逐渐改变竞争手段, 打造品牌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理性选择。四是政府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 也必然把另一着力点放在引导企业注重品牌竞争上面。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 市场经济越完善越发达, 品牌就越来越重要。

2、品牌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品牌, 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实力招牌, 反映了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品牌就好比是企业的身份证, 是市场主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入场券, 是获得和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基本载体, 是企业法律地位最受保护的根本所在, 也是一个企业信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亮点和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加入WTO, 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竞争中由原来的成本、价格等初级阶段的竞争演变成为高级阶段的品牌竞争;资本的扩张也由原来的有形资产扩张转化为利用品牌等无形资产的扩张。根据“世界品牌前20位列表”资料, 世界第一品牌和第二品牌美国的“可口可乐”和“微软”的商标无形价值就分别达到838亿美元、566亿美元。在市场中, 有时无形的品牌甚至比一个有形的企业还重要。比如世界著名品牌“耐克”运动鞋、我国名牌服装———温州市的“美斯特·邦威”, 公司本部都没有生产车间, 其生产基地都分散在国外、外地。他们成功的共同经验, 就是经营好一个品牌。可以说, 品牌既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更是一个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体现和重要标志。

3、品牌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的重要特征

品牌是资源、是优势, 更是竞争力、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在现代社会中, 品牌不仅意味着质量、特色、信誉, 不仅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 品牌还更具有社会文化方面的软竞争力和软实力特征。一个知名品牌, 带给消费者的是超过商品本身的满足感, 是消费者地位、身价、荣耀的象征, 而且更多地带有文化色彩和思想上的影响, 起到征服人心的作用。因此, 品牌一旦建立, 就具有广泛、深厚的市场和社会基础, 就具有公认性、深入性、持久性。这就给一个地方的经济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同样, 品牌商品独创性、高贵性的特点也彰显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可以提高地区的知名度, 增强区域的外在形象和吸引力。“海尔”为青岛增了辉, “厦华”为厦门添了彩, “龙工”为龙岩争了光。品牌为这些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 更为这些城市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实践证明, 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 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成正比, 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成正比。

二、努力培育品牌, 聚集品牌

1、切实增强企业和社会的品牌意识

要树立企业靠品牌生存、市场靠品牌开拓、地方靠品牌发展的理念, 努力营造重视、培育、增创、壮大和宣传品牌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宣传, 增强企业和全社会的品牌和质量意识, 推动品牌带动战略的实施。要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 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重视品牌、培育品牌、发展品牌、支持品牌、保护品牌、使用品牌的良好氛围, 共同推进品牌带动战略的大力实施。一是建立品牌建设公共信息平台, 在政府、部门网站和地方媒体开设专栏, 大力宣传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以及创品牌的经验做法。二是举办品牌建设高层论坛, 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讲课和开展学术活动,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品牌经营意识, 提高全社会对品牌经济的认识。三是广泛宣传政府的有关扶持政策, 激发相关单位和广大企业的创牌热情。

2、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品牌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 规划先行。实施品牌战略既要有长远规划, 也要有阶段性的近期目标。政府要从过去主要组织企业进行名牌申报转变到主要是制定地区品牌发展战略规划, 制定分阶段品牌发展目标上来。按照“储备一批、生成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 建立国际、国家、省、市四级品牌梯队, 制定名牌产品、名牌商标滚动培育计划, 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培育。

其次, 强化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与调控职能, 把创品牌和保品牌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服务职能。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 出台实施意见, 完善奖励、优惠政策, 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要建立地方品牌发展专项基金, 给予创牌工作先进企业一定的奖励。对培育品牌进行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研发的, 要优先列入技改计划, 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再次, 重点培育。对已有的驰名 (著名) 商标、名牌产品和企业要重点扶持, 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要重点培育, 无疑是现阶段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核心内容。就目前情况来说, 大部分地区还不可能大范围地对大量企业进行全面扶持,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重点地选择有限方向, 力争在局部形成突破。培育要突出三个重点:突出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行业;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 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 帮助其升级为国家品牌。对选育的重点对象, 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上给予重点顷斜, 加大扶持力度, 调动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培育聚集中的主体作用

品牌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创建、成长、壮大的, 最终是由市场、消费者来决定的。培育创建名牌, 要以市场占用率为核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必须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广告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始终把创造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企业员工要自觉地、持之以恒地用一流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来创品牌、保品牌。企业必须增大科技研发投入, 开发新技术,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引导企业重视文化建设, 塑造企业创新发展的灵魂, 不断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要突出重点, 避免分散品牌资源。一个企业要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 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要加大广告投入, 加强品牌宣传, 培育品牌信誉, 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聚集品牌是指一个地区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应该在地方政府的区域和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 向中心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和交通干线区域聚集, 形成品牌产业集群, 产生品牌聚集效应, 尽快培育成产业品牌, 进而形成区域品牌, 最终带动区域经济提升发展。

三、加速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提升转变, 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支持名牌企业快速扩张, 促进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发展

产业品牌是指一个区域内的一个产品品牌向其所在的产业链上下游拓展, 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从而实现整个“产业品牌化”。产业品牌是产品品牌向产业集群的融合, 是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提升成了产业优势。要引导、支持名牌产品企业通过品牌经营和资本运作, 如通过商标、品牌无形资产参股, 控股同行业企业或者配套件、半成品扩散、协作加工等途径, 实现低成本扩张, 扩大市场份额, 做大做强名牌企业。通过培育一批名牌产品, 发展一批大型品牌集团企业, 形成一批品牌产业。由此, 区域经济形成规模, 形成聚集, 提升竞争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

福建省龙岩市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是1993年创立的工程机械制造民营企业, 其主导产品“龙工”牌装载机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近年, 该公司利用“龙工”中国名牌的影响力, 进行成功的资本运作, 使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迅速崛起。目前, 其“龙工”牌装载机的整机销量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年销量超过3万台,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现在, 龙工集团已跻身中国装载机行业三强 (柳工、徐工、龙工) 之一, 连续几年以40%-50%的速度增长。目前, 龙工控股公司在龙岩投资设立企业6家, 总投资超过35亿元。该公司还在上海、江西、河南等地投资设立10家全资子公司, 产品覆盖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叉车、收割机等多种机械, 年产能力超过5万台。可以说, 一个龙工集团撑起了龙岩市一个工程机械产业。

2、在已有地方优势产业品牌基础上打造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某一优势产业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 为该区域产业企业所共同拥有的, 在产业市场中具有高市场份额和高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其总体表现形式通常为“区域+优势产业 (产品) ”名称。如景德镇陶瓷、西湖龙井、金华火腿、安溪铁观音、连城地瓜干、义乌小商品等。区域品牌是一个拥有强势竞争优势产品生产区位的象征。区域品牌蕴涵了集体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渊源, 是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品牌的提炼和浓缩。它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形象、更直接、更持久, 能够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长期发挥作用。

打造区域品牌是企业群体和区域政府共同的责任, 是一项系统工程, 特别需要政府持续支持和推动。政府要积极为区域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并从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找准本区域的特色经济定位, 将区域品牌建设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并积极付诸实施。一要有长期扶持的准备, 克服短视、急功近利的思维, 切实做好区域品牌建设的近、中、长期规划。二要加强引导。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使用区域品牌, 扩大区域品牌的产业聚集效应。三要加强区域品牌的营销和运作。加强策划和组织, 深入挖掘区域品牌的区域特征、产业优势和文化底蕴, 积极宣传推销区域品牌, 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四要提升区域品牌。要支持条件成熟的区域品牌争创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同时, 加强对出口型企业的商标国际注册引导和指导力度。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 做到产品出口、商标先行。五要加大保护力度。对尚未进行商标注册的区域品牌, 要引导其进行商标注册, 加大法律的保护力度。对制假、售假案件以及侵犯注册商标的行为, 要依法予以查处。对不规范使用区域品牌的企业, 要加强引导, 促其规范使用, 维护好区域品牌的形象。

区域品牌促进江西经济发展的研究 篇8

摘 要:本文通过指出江西区域品牌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品牌意识薄弱,产品缺乏竞争力,进而采取有效路径维护区域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关键词:江西;区域发展;区域品牌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是他的生命,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品牌也是促进其发展的催化剂,是一种无形的资本。江西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能够打造区域品牌,毫无疑问对于江西的区域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策略。

一、区域经济与区域品牌的关系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1]区域品牌是指一个地区的形象代表和区域特性,是一个甄别系统,这个甄别系统是由区域或地区名和产品(产业)名称为核心构成的。[2]

品牌是区域经济中充满活力的有机体,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品牌的建立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品牌企业的支持,同样,品牌的建立也离不开区域经济的进步。区域经济的发展没能依托品牌企业,也许就会丧失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区域品牌的建设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不仅对于投资商和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逐渐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公共资源。

二、江西区域品牌的现状及问题

(一)江西区域品牌的现状

近年来,江西不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一方面,充分发挥区域、产业和资源等优势,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加大力度扶持和发展一批知名品牌企业,并已初步取得成效。2007年,江西省有7家企业的7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江西省的知名产品有54个,驰名商标84个。如赣南脐橙、南丰蜜桔等,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产品。

(二)江西区域品牌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江西的经济有一定发展,区域品牌建设也有一定量的投入,但其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其在建立与维护区域品牌过程必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将阻碍江西经济的发展。其中江西区域品牌发展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企业创新意识淡薄,自主品牌建设缺乏核心技术

江西人杰地灵,可支撑自身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标准却严重缺失,要么对市场反应之后,疲于研究新技术;要么依赖于知名的大品牌企业,对其跟踪模仿。所以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呈现出技术空洞的状态,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品需要更新换代,就必然要引进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如果自主品牌建设缺乏核心技术,这将放缓企业发展的步伐,制约技术进步发展。

2、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知名品牌比例需要增加

目前江西省拥有的知名品牌数量只占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1.5%,可见江西同其他发达省份相比没有突出的优势产业和知名产品,换句话说,在品牌培育过程中,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该品牌企业的价值就不高。2012年江西所有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总营业收入2904.59亿,不到河南、安徽的一半,特别是进入500强的企业,湖北9家,江西6家,虽然个数相差无几,但总营业收入仅为湖北的1/3。

3、品牌观念薄弱,树立品牌观念的积极性需要增强

目前而言,江西企业的品牌意识仍然比较薄弱,还是认为金钱、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等才是货真价实的财富,而品牌只是获取财富的手段而已。

四特酒曾经是国宴酒,早就威名远扬,在改革开放初期,还能和茅台相提并论,如今茅台早已成了众所周知的国酒,而四特的名气却在逐渐销声匿迹。这应该要归咎于一些经营者只满足于短期利益,而忽略产品和企业长期的发展,没有打造知名品牌的意识,没把品牌发展作为企业获得可持续性收益的战略,这势必减缓整个江西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江西区域品牌发展的建议

要发展江西品牌企业,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必须从江西实际出发,以其区域品牌建立与维护中的问题为依据,明确区域品牌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品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要建立江西区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它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区域品牌的发展要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进行品牌培育和创新。[3]传统产业的生产优势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现代先进技术所取代,当代企业的生存之道是不仅要注重生产经营管理,同时注重经营管理的创新性,在生产环节、销售过程、与客户的沟通、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等各方面都需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增强区域品牌竞争力,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树立区域品牌观念,促进区域品牌发展

要提升江西区域品牌的知名度,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使已有的品牌效益真正的发挥出来。一方面需要我们的地方政府重新认识和树立品牌经营的意识,懂得在现阶段这个知识产权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经营地方品牌;另一方面,要大力打开区域品牌的宣传渠道,湖南并不是全国最发达城市,但是湖南卫视在东南亚地区都享誉盛名,这为湖南地区的区域平牌的宣传提供了周到的平台。[4]如果江西能够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区域品牌宣传渠道,这将极大的提升江西品牌的知名度与忠诚度,不仅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发展,也将为江西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5]

(三)加强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发展区域品牌,不仅要靠市场自由配置的力量,也需要政府在其中的推动。凭借政府的主导力量,可以为江西品牌建设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第一、重点扶持优势产业、知名品牌的企业,给予他们更多的政策支持。[6]第二、制定相关的金融政策,在信贷、融资等金融服务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第三、增强区域品牌的集群效应,引导重点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促进区域品牌建设。第四、借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热度,提高研发力度,争取通过实施品牌强省战略,使江西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结束语

区域品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無形资产,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除了依靠增量部分以外,还需要积极利用自然资源与人文底蕴,培育一批品牌产品,不断树立品牌意识。在江西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上,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优势品牌,让昔日的品牌重振雄风,让新兴的品牌发扬光大,进而推进富民兴赣的进程。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6-26.

[2] 梁文玲.基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品牌效应研究[J].经济经纬,2007,(3):115.

[3] 管珊红.关于江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9):201-203.

[4] 李友德.防止品牌流失的对策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8(5):75.

[5] 王薇.基于危机分析的区域历史品牌竞争优势的获取[J].江淮论坛,2006,(3):70.

上一篇:“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调查报告下一篇:换书活动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