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岗位操作规程

2024-04-16

成本岗位操作规程(共10篇)

成本岗位操作规程 篇1

第一条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生产岗位安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禁止脱岗,禁止与生产无关的一切活动。

第二条

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细则,防止刀伤、碰伤、棒伤、砸伤、烫伤、踩膜跌倒及身体被卷入转动设备等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第三条

开机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对转动设备,应确认无卡死现象、安全保护设施完好、无缺相漏电等相关条件,并确认无人在设备作业,方能启动运转,管理制度《生产岗位安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全操作规程》。启动后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

第四条

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禁止无证操作。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开机时必须注意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故障牌。吊机操作者作业时要避开重物,禁止乱摔、乱碰斜吊重物等野蛮操作。

第五条

不准超高、超重装运钢材原料,不准超高准放物料,防止倾斜倒塌伤人。

第六条

按章作业,有权拒绝上级或其他部门的违章指令,并可在向直接上级报告无效后越级向上反映。

第七条

搞好岗位安全文明生产,认真贯彻“十字操作法”,发现隐患(特别对因泄漏而易引起火灾的危险部位)应及时处理及上报。及时清理杂物、油污及物料,切实做到安全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第八条

成本岗位操作规程 篇2

一、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学习单元简介

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开发以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其工作内容, 并通过提炼, 确定成本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成本会计岗位的若干学习单元。

以制造业企业为例, 《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的学习单元可分为五个部分, 分别为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核算、成本报表编制、产品成本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编制。在每个学习单元下, 又可以细分为具体的主题学习单元。如表1所示:

二、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过程

现以“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这一学习单元下的主题学习单元“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为例, 说明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过程。“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这一主题学习单元的学习任务可以分解为“资讯、计划与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四个部分, 具体的内容如表2所示:

主题学习单元的教学, 通过日常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学习任务来完成。资讯、计划与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各个环节的实施, 强调“学中做”、“做中学”, 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能动性, 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课程的教学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 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 资讯阶段的实施。

在具体的学习任务实施中, 知识应用包括掌握与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相关的显性知识、体会默会知识、理解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理论知识, 并在成本会计岗位操作中应用理论知识, 该阶段的实施为1课时。首先, 在相关资料准备妥当的基础上, 分发给学生资料, 相关资料包括学生用成本会计教材、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实训大案例。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室的PPT, 将本主题学习单元的理论知识给学生做大概介绍, 简要介绍辅助生产车间的特点、核算所用的账户设置、辅助生产车间主要经济业务的类型及核算的大致流程。其次,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查阅知识点, 教师应指出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难点和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内容。经过知识点的介绍、学生查阅知识点后, 开始熟悉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实训大案例, 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案例中的关键内容, 并在下课前给出相关联的参考书目, 以便于学生课后查阅, 为下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 计划与决策阶段的实施。

该阶段的实施需要2课时。首先, 教师根据案例的需要将班级分组。经过资讯阶段, 学生对本主题学习单元的显性知识、实训案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师再次分析案例中给定企业的生产特点, 明确成本会计岗位该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分组后, 每个小组推荐组长, 由组长根据案例分配工作任务。其次, 教师明确小组案例讨论目标。教师明确案例讨论必须达到的目标, 包括了解给定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类型, 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的开设;给定企业辅助生产费用的特点, 并结合特点, 确定该企业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方法;确定了核算应采用的具体方法后, 应制定出给定企业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具体流程。再次, 学生讨论案例, 教师对案例讨论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教师给出的案例讨论目标, 学生进入案例讨论过程, 教师在此环节主要起指导和答疑作用。学生讨论结束后, 教师应检查各组讨论形成的结果, 并进行点评。各小组讨论环节完成的质量主要通过最终是否完成案例讨论目标来衡量, 例如对给定企业情况的了解程度, 是否能确定采用哪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制定的成本计算流程是否合理可行等等。最后, 根据小组讨论结果的点评, 教师指出同学们对案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根据辅助生产费用的理论知识, 结合大家对案例的了解, 确定给定企业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制定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流程。

(三) 案例的实施阶段。

经过计划与决策阶段, 学生已经根据案例制定了具体的核算流程, 因而在案例的实施阶段, 主要侧重于学生做, 教师负责指导和答疑。因为是成本会计岗位具体的账务处理过程的实施, 因而教学场地设在会计岗位实训室, 整个具体核算的过程需要5课时。首先, 教师提供案例中辅助生产费用核算所需的材料。提供的材料包括给定企业发生的与辅助生产费用相关的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空白记账凭证, 空白明细账账页。其中原始凭证主要有根据领料单汇总编制的领料凭证汇总表、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编制的工资费用分配表及福利费用计提表等、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其他费用分配表等, 这些都是证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原始凭证, 除此之外, 原始凭证还包括用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记账凭证应提供三类, 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明细账账页格式应为多栏式, 用于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的登记。其次, 根据制定的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流程, 学生开始账务处理。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流程如下: (1) 根据案例中给定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同时开设制造费用明细账以及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2) 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期初余额。 (3) 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工资结算汇总表编制的工资费用分配表及福利费用计提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其他费用分配表等等, 填制记账凭证。 (4)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时填制的记账凭证以及相关的原始凭证, 登记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结出本月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的合计数。 (5) 根据选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对本月发生的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进行分配, 并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6)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填制记账凭证。 (7) 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将本月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转出。同时登记业务所涉及的制造费用明细账、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学生按照流程进行账务处理, 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 有问题时, 可以通过小组成员讨论解决, 也可以提出问题, 由老师指导解决。教师应控制学生账务处理的进度, 保证在规定课时内完成任务。

(四) 检查与评价阶段。

实施阶段结束后, 教师要检查学生对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这一主题学习单元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如何。这一过程的实施应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需要1课时。检查与评价阶段主要包括检查和评价两个阶段。检查阶段主要由学生分组汇报案例实施的结果, 结果可以通过PPT汇报, 同时向学生和教师展示辅助生产费用核算过程形成的账务核算资料, 包括核算过程中编制的原始凭证、填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明细账等。评价阶段侧重于教师点评, 评价学生的案例实施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成本会计岗位的该工作内容进行总结。主要目的是通过点评, 使学生明白自己在这一主题单元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成本会计岗位相应的工作内容, 并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开发方案实施的教学保障

(一) 教学硬件。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的教学实施强调“做中学”、“学中做”, 融教、学、做为一体。学习任务中, 资讯、计划与决策、检查与评价三个阶段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但是具体操作的实施阶段因为模拟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 需要设置仿真的成本会计岗位, 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会计岗位实训室的建设, 充分运用实训室, 使《成本会计岗位操作》的教学真正与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匹配。

(二) 教学方法。

为保证“学习任务”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保证能够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给出一个案例, 给学生布置具体的任务, 给学生提供仿真的环境, 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教学方法又有多种选择。需要教师讲解知识点时, 可以采用讲授法;学生对某一流程的实际操作不理解时, 教师可以进行演示, 采用演示法;当发现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理解不足时, 可以采用提问引导法,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分组讨论案例时,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到了点评总结时, 又可以采用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 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三) 考核方法。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的考核中, 依托模拟的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来对各主题学习单元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期末测试, 平时侧重于过程考核, 占该课程总评成绩的60%。过程考核的依据主要是每个主题学习单元结束时各小组形成的账务核算资料, 各小组的案例实施结果汇报情况, 各小组讨论情况等, 具体考核时, 又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三个方面, 按照不同的权数计算得分。期末的测试主要是考核该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学生掌握的情况, 占总评成绩的40%。因而, 该课程的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 辅以期末测试, 便于综合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

在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中,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做到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并重。在各项教学保障到位的同时, 要积极发挥教师的能动性, 以课程开发的目标为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 做好学生的“导师”, 使学生熟悉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会进行账务处理;工作中遇到问题能够积极思考, 能够与他人合作、沟通, 更好的解决问题。

摘要: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开发方案基于工作过程, 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而具体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应落实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探讨, 侧重于对该课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任务的执行过程的安排, 以及相应的教学保障的思考。

关键词:主题学习单元,学习任务,成本会计,岗位操作

参考文献

[1].沈俊伟.高职《成本会计岗位操作》课改探讨[J].经济师, 2010, 8:152~153

[2].龙芳.高职项目化教学考核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02:147~148

脱硫岗位操作规程 篇3

一、工艺巡检

1、根据操作记录要求,按时检查、实事求是将各种数据记入记录表。

2、每15分钟检查一次系统各压力、温度。

3、每30分钟检查一次风机电流、进出口温度。

4、30分钟检查一次脱硫塔、再生槽、冷却塔各塔液位及静电除焦情况。

5、每小时检查一次再生槽喷射器及再生槽液位情况。

6、每小时检查一次脱硫泵、再生泵、清洗泵、冷却塔泵打液量情况。

7、每小时对各处倒淋检查排放一次。

二、开停车操作

1、长期停车:

(1)听到停车令后副操作停风机,打开风机回路阀,关闭风机出口阀,停风机。

(2)主操作关闭脱硫出口阀、停泵,关闭再生泵出口阀、停泵,停静电除焦。

(3)关闭循环泵出口阀、停泵,关死冷却塔循环水出口阀,停风机。

(4)通知压缩停清洗塔循环泵,关死出口阀,停风机。

(5)关闭气柜循环水泵出口阀,停泵。

(6)如果需要封气柜,先封住气柜再停循环泵,然后系统卸压。

(7)如果大修需要置换,把各塔液位放掉,用惰气置换系统要制定置换方案。

2、短期停车或临时停车

(1)听到停车令后,副操作打开风机回路阀,关闭风机出口阀停风机。

(2)主操作关闭脱硫泵出口阀停泵,关闭再生泵出口阀,停泵,停静电除焦。

(3)关闭循环水泵出口阀,停泵,关死冷却塔循环水出口阀,保持液位,停凉水塔风机。

(4)如果临时停车可不停脱硫泵,再生泵,循环水泵,继续循环,等待开车。

3、紧急停车

如遇全厂性停电或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及气柜高度处于安全低限位置以下等紧急情况时,应紧急停车。

(1)立即与压缩工段联系,停止送气,停静电除焦。

(2)同时按停车按钮,停风机,迅速关闭风机出口阀。

(3)其它按临时停车或短期停车方法处理。

4、正常开车

(1)开车前检查各设备、管道、阀门,分析取样点及电器、仪表等是否正常。

(2)检查系统内所有阀门的开关位置,应符合要求。

(3)与供水、供电、供汽部门及造气、压缩工段联系,作好开车准备。

(4)系统检修后的开车,须先吹净置换然后才能开车。

(5)排放气柜出口水封。

(6)开脱硫泵、再生泵进口阀,启动脱硫泵、再生泵,向脱硫塔、再生塔送液,并调稳液位。

(7)开各塔循环泵,调好液位。

(8)开风机进出口阀,排净机内积水,关死出口阀,盘车,如叶轮被煤焦油卡住,用蒸汽吹除,然后启动风机,运转正常后,逐渐关闭回路阀,同时开出口阀送气。

(9)生产正常后开静电除焦。

三、操作要点

1、根据分析脱硫成份,补加氨水及碱液和高效脱硫剂,保证脱硫液成份符合工艺指标。

2、保证喷射器进口的富液压力,稳定自吸空气量,控制好再生温度,使富液氧化再生完全,并保持再生槽液面上的硫沫,溢流正常,降低脱硫液中的悬浮硫含量。

3、根据半水煤气的气量及硫化氢含量的变化,及时调节液气比,当半水煤气中硫化氢增高时,可适当补加脱硫液中氨水浓度和脱硫剂。

4、经常注意气柜高度的变化,及脱硫塔液位的高度变化,加强对外联系。

5、经常注意风机进口、出口气体压力变化,防止风机带水和压缩机抽负。

6、保持贫液槽和富液槽液位的正常,防止脱硫泵和富液泵抽空。

7、控制各塔液位,防止跑高或带液。

8、搞好风机的巡检,防止电流高或风机出事故。

四、工艺指标

1、压力:

罗茨机风机进口压力≥400mmH2O罗茨机风机出口压力

≤380mmH2g

贫液泵出口压力0.3~0.4Mpa富液泵出口压力0.35~0.5Mpa 系统压差≤70mmHg静电除焦蒸汽热洗压力0.05~0.1Mpa2、温度:萝茨风机进口温度≤35℃萝茨风机出口温度≤60℃ 脱硫塔氨水温度20~30℃静电除焦操作温度≤50℃

3、成份

半水煤气氧含量≤0.5%脱硫后H2S含量小于0.15g/m3氨水浓度0.3~1.0mol/l脱硫剂PDS含量≥5PPm

碱液浓度0.4~1.0mot/l4、液位

各液位计1/2~2/3各油位1/2~2/35、其它

油库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篇4

17、根据进站油品核对单及油品交运单,填写进货验收登记表和分罐保管账。

三、特殊情况处理规程

1、跑、冒油品

(1)当向储油罐卸油时发生跑、冒油品,应及时关闭油罐车卸油阀,切断总电源,停止卸油,及时向车间汇报。

(2)对现场已跑、冒油品用棉纱、毛巾、拖把等进行必要的回收,禁止使用易与地面摩擦产生火花和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器皿(如铁制品、塑料制品等)来进行回收。回收后用沙土覆盖残留油面,待充分吸收残留油品后将沙土清除干净。

(3)检查所有井口是否有残留油品,若有残油应及时清理干净,并检查其他可能产生危险的区域是否有隐患存在。(4)计量确定跑、冒油品数量,做好记录台账。(5)检查确认无其他危险隐患后恢复正常工作。(6)分析跑、冒油原因,书面报告车间。

(7)当向车辆加油时,发生跑、冒油品,应及时关闭油枪,清理干净现场。

2、接卸混油

(1)当向储油罐卸油时发生混油,应立即关闭罐车卸油阀,停止卸油;同时关闭相应的加油机,及时向车间汇报。(2)分析原因和责任,按事故处理规定及时上报车间处理。(3)若柴油、汽油相混,则需清罐,并将混合油品妥善处理。(4)清除管线和加油机内混合油品,确认无误后开启加油机加油。

3、加错油品

(1)加油员发现加错油品时,应立即关闭加油机,同时向车间汇报。(2)抽出混合油,对油箱进行清理,对混合油品妥善处理。(3)分析原因和责任,按事故处理规定及时上报车间处理。

4、水患

(1)当发生水患时,加油站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停止作业,同时密封油罐量油孔,防止油品外溢,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水患过后及时组织排水,测试油罐底水高,检查设备,排除隐患,确认无误后,恢复正常作业。

四、安全注意事项:

1、遵守国家的安全法规,执行各项安全制度。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熟悉使用消防器材。

2、熟悉突发事件和处理程序。若发生突发事件,应及时上报,并能独立(或协助)进行处理。

3、严禁吸烟,严禁烟火,严禁堆放易燃物。

4、工作人员不得穿带钉子的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上岗。

5、严禁给未熄火的车辆加油,严禁加油枪碰撞车辆排烟口。

6、严禁向塑料桶内直接灌装汽油。

7、严禁在加油区和油罐区使用手机。

8、严禁在强雷电时进行加油和卸油作业;严禁在罐区、加油区使用非防爆电器。

制冷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篇5

一、运行前的检查

检查压缩机的供电线路是否接紧接好,检查接地线是否正确安装到位,检查电气控制柜的控制接线是否正确、接线端螺栓是否拧紧,各电控仪表电器是否安装正确、齐全、有效,检查压缩机能否用手盘动(应盘动自如,无卡阻现象),检查各自安全保护断电器,检查油分离器中油位是否合适,油分离器内的正常油位在上侧视油镜与下侧视油镜之间,检查油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按油泵启动按钮油压建立在0.5-0.6Mpa,检查水泵的启动,停止按钮及指示灯是否正常,检查水泵转向;

二、开机

检查油分离器中油位是否合适,打开吸排气截止阀,手动旁通阀,打开油路系统上的所有阀门,打开蒸发器、冷凝器、油冷却水泵,在主机开启运转时应缓慢增载,调节压缩机能量在30%左右,当油温达到40%后可增载至100%,但要保证电机不过载;

三、运转

调整热力膨胀阀,建议过热度为3-5℃,顺时针旋转调整杆,将增加过热度每圈约0.3-0.5℃,观察并记录吸气压力、吸气温度、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喷油压力、喷油温度、蒸发器出水温度等数据;

在机组运转中出现异常时,可按下控制台上的急停按钮紧急停机,如果由于某项安全保护动作自动停机,一定要查明故障原因后方可开机,决不能随意采用改变调定值的方式再次开机,机组可根据冷冻水出口温度和需要温度的高低入工控制增减载,在正常情况下压缩机启停频率不得超过2次/小时;

四、停车

对压缩机进行卸载至“0”位置上,关闭压缩机电源关闭吸气排气截止阀,关闭油冷却器进出水阀门,关闭盐水泵油泵电源,切断总电源开关;

五、各保护项目的调定值

排气压力高保护:1.57Mpa

喷油温度高保护:70℃

后备种猪精细饲养操作规程 篇6

通过对后备种猪精细饲养, 保证后备种猪充分性成熟和体成熟;防止蹄、腿损伤, 使后备猪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充分发育;后备公母猪使用前合格率在90%以上。

二、饲养日程

07:30~08:30喂饲、观察猪群;08:30~09:30病猪治疗;9:30~11:30清理卫生、测定、其他工作;13:00~13:30调料;13:30~14:30观察猪群;14:30~1 5:3 0病猪治疗;1 5:3 0~17:00饲喂、清理卫生、记录。

三、操作规程

1.后备种猪在仔猪断奶时开始选留, 分别于2月龄、4月龄和6月龄进行生长发育测定、评估和选留。

2.后备种猪60日龄前每头占0.5平方米, 60日龄以后实行公母分开, 每头占0.7~1平方米, 120~200日龄每头占1.5~2平方米。

3.后备种猪60公斤前, 前期培育要充分, 自由采食、自由饮水;60公斤后转入后备舍, 使用专用饲料, 并适当限饲, 日喂料量2~3公斤, 每头加喂1~1.5公斤优质青饲料, 每日两次, 自由饮水。

4.后备舍进猪前, 栏舍要清洗干净, 彻底消毒, 再冲洗干净, 并空舍5~7天, 而后方可使用。后备舍舍内温度控制在16~18℃, 相对湿度50%~60%, 注意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

5.入舍猪要加强调教, 两天内完成排粪、睡觉和吃料三点定位。每天定时清扫走廊、清除粪便, 保持圈舍清洁, 每天清除粪沟积粪2次。每周刷舍1次, 同时带猪消毒。每次消毒完成后, 需填写消毒记录。

6.后备母猪小群饲养, 最好5~13头母猪为一群。猪舍应带有室外运动场, 有条件的猪场可采用放牧运动, 可增强体质, 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坚实性。

7.后备公猪后期采用早晚舍内单圈喂料, 白天土面场地自由运动, 使其采食嫩草、野菜, 接触土壤、阳光、新鲜空气等。

8.后备公猪土种猪7~8月龄、体重100公斤以上, 洋种猪9月龄、体重130公斤以上, 开始参加配种。刚参加配种的年青公猪, 不得连续采精 (配种) , 每周采精 (配种) 1~2次。

9.后备母猪在7月龄左右、体重达到110公斤左右, 纳入配种母猪管理。在第一个发情期开始 (配种前10~14天) 短期优饲可增加排卵量, 即在原日粮的基础上, 视体况每天加喂1~1.5公斤左右高能高蛋白精料, 配种后日料量减到2~2.5公斤。

10.后备母猪初情期一般在170~210日龄, 体重90~120公斤, 此时要细心观察初次发情期。必要时采取调圈、接触不同的公猪、靠近发情的母猪、运动、限饲与优饲等措施刺激母猪发情。土种猪在7~8月龄, 体重90~100公斤, 第三次发情时开始配种;洋种猪在8~9月龄, 体重110~130公斤, 第二次发情时开始配种, 并做好妊娠记录和发情记录。

11.后备公母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1次, 并做好驱虫记录。对患有气喘病、肢蹄病等疾病的后备公母猪及时淘汰。

12.在疫病多发季节、饲养条件或天气突变以及场内猪群或周边地区疫病流行等情况下, 可采取药物保健措施:每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550~650克、氟苯尼考450~550克、板蓝根550~650克, 连用12天。

电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篇7

一)岗位职责

1、负责本公司、本车间的高、低压线路、电机和电气设备的安装、修理与保养工作。

2、认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电力技术,熟悉所辖范围内的电力、电气设备的用途、构造、原理、性能及操作维护保养内容。

3、严格遵守部颁电路技术规程与安全规程,保证安全供电,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

4、经常深入现场,巡视检查电气设备状况及其安全防护,倾听操作工的意见,严禁班上睡觉。

5、认真填写电气设备大、中修记录(检修项目、内容、部位、所换零部件、日期、工时、备件材料消耗等项)积累好原始资料。

6、按试车要求参加所修设备的大、中修的试车验收工作。

7、掌握所使用的工具、量具、仪表的使用方法并精心保管,节约使用备件、材料、油料。搞好文明生产,做好交接班记录。(二)安全操作规程

1、停电作业时,必须先用电笔检查是否有电,方可进行工作,凡是安装设备或修理设备完毕时,在送电前进行严格检查,方可送电。

2、在一般情况下不许带电作业,必须带电作业时,要做好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有二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3、雷雨天禁止高空、高压作业(禁止使用高压拉杆等),雨天室外作业必须停电,并尽量保持工具干燥。

4、带电工作时,切勿切割任何载流导线。

5、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良好,并要合理使用工具,工作前需首先检查现场的安全情况,保证安全作业。

6、任何电气设备拆除后不得有裸露带电的导体,清扫电动机线圈时,不得用洗油及尖锐金属以免损坏绝缘,设备检修时不得私自改变线路,安装必须按图纸施工。

7、凡是一般用(临时)的电器设备与电源相接时,禁止直接或搭挂,需装临时开关或刀闸。

8、使用高压拉杆时,须戴高压绝缘手套。

9、遇有严重威胁人身或设备的安全紧急情况时,可先拉开有关开关,事后向上级报告。

10、在设备进行维修前,必须将电源切断并加锁或悬挂“停电作业”牌。

11、对变压器维修时,高低压侧均需断开线路电源及负荷线,防止意外发生高压等危险。12、300安以上电流互感器,次级回路禁止带电作业。

13、电工安全用具装备应经常检查绝缘情况并规定每年一次耐压试验。

高炉工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篇8

1、接班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组织开好班前安全会,布置安全工作,对新调入的人员,要派专人负责人的安全。

2、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标,认真检查监督当班人员正确使用劳保用品的穿戴情况及安全工作的注意事项,对当班所属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3、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工作时,必须把安全工作列为首位,在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听到事故报告及处理故障时,必须派专人到现场监护。

4、不准用潮湿工具接触铁水,严禁跨越铁口、大沟和出铁时的渣铁沟,炉台上严禁往下扔东西,防止打伤下面工作人员或行人。

5、机电设备发现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严禁打水灾火。

6、不准违章指挥作业,到煤气区域工作必须两人以上,并携带一氧化碳和氧含量检测仪护监护工作。

7、开炉顶人孔时人应站在上风向侧面,打开人孔60分钟内不准伸头看斜面。

8、开风口窥视,人要站在侧面,不准正对风口,防止喷火伤人。

9、如遇出铁晚点,或因铁口浅、涌焦等原因,造成累计铁量相差1个铁水罐的容量时,必须降低顶压或改用常压出铁。铁口发生事故或泥炮失灵时,应实行减风、常压或休风,直至堵好铁口为止。

10、当班发生事故,要认真做好详细记录,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当班人员认真分析,吸取教训,发生重大事故要保护好现场,汇报情况要真实及时。

11、上料仓看料时必须走安全通道,严禁跨越皮带,下料仓必须系好有效的安全带、绳,所下的料仓禁止使用并有安全监护人。

12、炉顶压力不能超过设计规定值,炉顶压力不断增高又无法控制时,应及时减风,并打开炉顶放散阀,找出原因,排除故障,方可恢复工作。

13、在处理设备故障或停风检修前,必须先确认被处理或检修的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被断开或断电后方能处理或检修设备。对当班设备安全状况负责。

14、在检修过程中,若需动炉顶设备,须与检修人员联系确认安全后方能启动,同时做好安全监护和对口联系工作。

15、休风(或坐料)应遵守下列规定:

——应事先同燃气(煤气主管部门)、氧气、鼓风、热风和喷吹等单位联系,征得燃气部门同意,方可休风(或坐料)。

——炉顶及除尘器,应通入足够的蒸汽或氮气;切断煤气(关切断阀)之后,炉顶、除尘器和煤气管道均应保持正压;炉顶放散阀应保持全开;

——长期休风应进行炉顶点火,并保持长明火;长期休风或检修除尘器、煤气管道,应用蒸汽或氮气驱赶残余煤气;

——因事故紧急休风时,应在紧急处理事故的同时,迅速通知燃气、氧气、鼓风、热风、喷吹等有关单位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正常生产时休风(或坐料),应在渣、铁出净后进行,非工作人员应离开风口周围;休风之前如遇悬料,应处理完毕再休风;

——休风(或坐料)期间,除尘器不应清灰;有计划的休风,应事前将除尘器的积灰清尽;

——休风前及休风期间,应检查冷却设备,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漏水入炉;

——休风期间或短期休风之后,不应停鼓风机或关闭风机出口风门,冷风管道应保持正压;如需停风机,应事先堵严风口,卸下直吹管或冷风管道,进行水封;

——休风检修完毕,应经休风负责人同意,方可送风。

16、开炉应遵守下列规定:

——应按制定的烘炉曲线烘炉;炉皮应有临时排气孔;带压检漏合格,并经24h连续联动试车正常,方可开炉;

——冷风管应保持正压;除尘器、炉顶及煤气管道应通入蒸汽或氮气,以驱除残余空气;送风后,大高炉炉顶煤气压力应大于5~8kPa,中小高炉的炉顶压力应大于3~5kPa,并作煤气爆发试验,确认不会产生爆炸,方可接通煤气系统;

——应备好强度足够和粒度合格的开炉原、燃料,做好铁口泥包;炭砖炉缸应用粘土砖砌筑炭砖保护层,还应封严铁口泥包(不适用于高铝砖炉缸)。

17、停炉应遵守下列规定

——停炉前,高炉与煤气系统应可靠地分隔开;采用打水法停炉时,应取下炉顶放散阀或放散管上的锥形帽;采用回收煤气空料打水法时,应减轻顶放散阀的配重;

——打水停炉降料面期间,应不断测量料面高度,或用煤气分析法测量料面高度,并避免休风;需要休风时,应先停止打水,并点燃炉顶煤气;

——打水停炉降料面时,不应开大钟或上、下密封阀;大钟和上、下密封阀不应有积水;煤气中二氧化碳、氧和氢的浓度,应至少每小时分析一次,氢浓度不应超过6%。

——炉顶应设置供水能力足够的水泵,钟式炉顶温度应控制在400~500℃之间,无料钟炉顶温度应控制在350℃左右;炉顶打水应采用均匀雨滴状喷水,应防止顺炉墙流水引起炉墙溻落;打水时人员应离开风口周围;

——大、中修高炉,料面降至风口水平面即可休风停炉;大修高炉,应在较安全的位置(炉底或炉缸水温差较大处)开残铁口眼,并放尽残铁;放残铁之前,应设置作业平台,清除炉基周围的积水,保持地面干燥。

18、高炉突然断风,应按紧急休风程序休风,同时出净炉内的渣和铁。

19、停电事故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

——高炉生产系统(包括鼓风机等)全部停电,应按紧急休风程序处理;

——煤气系统停电,应立即减风,同时立即出净渣、铁,防止高炉发生灌渣、烧穿等事故;若煤气系统停电时间较长,则应根据煤气厂(车间)要求休风或切断煤气;

——炉顶系统停电时,高炉工长应酌情立即减风降压直至休风(先出铁、后休风);严密监视炉顶温度,通过减风、打水、通氮或通蒸汽等手段,将炉顶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立即联系有关人员尽快排除故障,及时恢复回风,恢复时应摆正风量与料线的关系;

——发生停电事故时,应将电源闸刀断开,挂上停电牌;恢复供电,应确认线路上无人工作并取下停电牌,方可按操作规程送电。

20、风口水压下降时,应视具体情况减风,必要时立即休风。水压正常后,应确认冷却设备无损、无阻,方可恢复送水。送水应分段、缓慢进行,防止产生大量蒸汽而引起爆炸。

21、停水事故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

——当冷却水压和风口进水端水压小于正常值时,应减风降压,停止放渣,立即组织出铁,并查明原因;水压继续降低以致有停水危险时,应立即组织休风,并将全部风口用泥堵死;

——如风口、渣口冒汽,应设法灌水,或外部打水,避免烧干;

——应及时组织更换被烧坏的设备;

——关小各进水阀门,通水时由小到大,避免冷却设备急冷或猛然产生大量蒸汽而炸裂;

——待逐步送水正常,经检查后送风

22、高炉炉缸烧穿时,应立即休风。

成本岗位操作规程 篇9

新《规程》以《血站管理办法》[2]、《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以下简称“一法两规”) 为根本和指导, 是“一法两规”在技术层面上的强化和细化, 操作上的规范化、标准化。新《规程》共分六个部分及八项附录, 正文的六个部分分别为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质量控制等, 纵贯血液从采集到发放的全部过程, 详简得当, 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 符合我国目前血站业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技术要求, 也适应以后相当一段时间血站技术发展的要求。

1 新《规程》的特点

大量引用其它文件, 新《规程》多处引用了国家标准、卫生部标准、规程外, 还有许多技术方法采用了引用其它文件的方式, 但没有写明具体内容, 这些文件中没有明确指引被引用文件的个体出处和属性, 需要使用者进一步查找、分析和使用。相对于97版, 因为有“一法两规”等法律法规的支持, 省略了血站基本标准, 以及与血站业务关连度不大的交叉配备、各项血清学检测等方面内容, 重点突出了血液采集、检测、分离、供应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2 新要求

根据目前新的信息技术、检测技术、血液分离制备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以及国内外血站发展的情况和趋势, 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第9项及《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第9项均要求建立并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对采供血和相关服务过程进行管理。新《规程》进一步明确了以上要求, 并在技术层面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和内容, 如新《规程》。1.3献血者身份信息。1.4询问和查询既往献血史, 均要求通过血液管理信息系统 (BMIS) 操作, 4.4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更是明确了其功能, 并对其系统运行参数的设置提出了权限控制的要求, 在第5部分隔离放行中, 也明确要求血液的隔离放行应采用信息按理系统控制。“一法两规”实施以来, 我国各地血站均对血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着不断的尝试和完善, 也有专门的软件制作公司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开发, 并根据“一法两规”的要求和血站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新《规程》的实施, 必将进一步促进血站血液信息质量管理系统的发展, 使之更加完善, 并进一步扩大其使用范围, 使之在血站人员培训管理、物料管理、指导和管理医院用血、甚至血站财务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2 血液检测技术

2.2.1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新《规程》提供了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常规使用的检测方法确认的原则和步骤, 旨在提高对检测方法确认的一致性和效率, 确保检测方法变化的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2.2.2 乙肝、丙肝、艾滋的实验室检测

增加了核酸检测技术, 虽然只作为选择性使用方法之一, 但考虑到未来血液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要求, 核酸检测技术将是血站血液检测的必然选择。因此, 新《规程》兼顾到了当前实际情况和以后的发展趋势, 前瞻性强, 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 不会因技术的进步导致新《规程》的不适应。

2.2.3 ALT检测

新《规程》4.1.4规定, ALT检测采用两种方法 (干化学法和速率法) 进行两次检测, 分别在采血前和采血后进行, 改变了以往我国大多数血站采用两个不同厂家速率法试剂在采血后进行ALT检测的方式。本要求对提高血液合格率, 降低因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我站2010年因ALT不合格导致的血液报废占全部部采血量的8%左右, 占全部不合格血液的90%以上, 全国其它血站也大致如此, 采用献血前ALT检测后, 一般可降低到1%左右[3]。

2.2.4 试剂采购、验收要求更加严格

新《规程》对血液检测试剂的采购、验收提出了更详细, 更严格的要求。4.2血液检测试剂项, 对资质要求中多了销售人员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的存档, 并要求每次试剂配送中附带。4.2.5.2要求, 试剂说明书必须列入文件控制范围。以上两项纳入酶免 (核酸) 检测试剂进货验收与放行记录中, 试剂的审批放行明确提出需要质量主管签字批准。

2.3 物料、设备的质控和确认

2.3.1 物料质控

检测试剂增加了对血红蛋白目测试剂、ALT检测试剂盒、快速筛查试剂盒的质控要求;耗材中增加了去白细胞滤器、病毒灭活滤器、单采耗材、血袋标签、真空采血管等质控要求, 这些要求与血液采集、检测、制备等技术发展相适应。同时, 耗材的质控项目中只保留外观检查, 取消了细菌检测, 充分考虑到目前耗材质量可靠性, 血站进货严格性等诸多方面, 符合目前血站工作实际情况。

2.3.2 试剂、设备确认

新《规程》对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发放等各个环节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和持续监督、标识等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并对血站使用的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目录以附录H形式列出。

2.3.4 血液质量控制

根据新的血液采集、分离技术, 增加了去白细胞全血及各种去白红细胞、去白单采血小板、病毒灭活血浆等检测, 并增加了相关检测内容, 作为血液质量控制来说, 在血站的以前检测项目中已经做了这些[4,5], 新《规程》的实施, 只是使之更加标准化。

2.4 血液的隔离与放行

基本上是《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6条血液隔离与放行的细化, 对一些细节性操作提出了标准和要求。

2.5 首次对采血人员的心理准备提出了要求

新《规程》2.2.1心理调适要求, 采血人员调整好心理与情绪, 进入献血者服务工作状态, 情绪稳定, 工作热情, 说话和气, 态度和蔼, 耐心细致准备。充分体现了新《规程》关心和保护采血者、献血者健康, 维护采血者、献血者权益, 以人为本的原则。

3 新规程的指导意义

《规程》 (2012) 是根据“一法两规”的标准和要求, 对血站技术操作标准化、规范化、效率化, 是更好地贯彻执行“一法两规”、

4 新《规程》可商榷的地方

新《规程》中许多操作技术要求, “一法两规”中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要求, 新《规程》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重复, 并没有提出更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如血液的隔离与放行。另外, 采血前ALT检测, 虽然能大幅度降低因转氨酶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浪费, 但就目前ALT快速检测技术水平, 各地血站发展状况, 以及成本因素, 作为选择性方法之一比较妥当。

总而言之, 新《规程》的颁布实施, 是目前血站发展的需要, 是贯彻执行“一法两规”的需要, 是血站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效率化的需要, 新《规程》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必将对血液质量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血液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卫医政发[2012]1号) (2011-12-31) 2012-06-01.

[2]卫生部.靠边站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44号) (2005-11-17) 2006-03-01.

[3]王学刚, 孙国栋, 魏淑梅.2009~2010年邯郸市无偿献血者ALT快速筛查前后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 (10) :874.

[4]轩东霞, 吴春香.影响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3) :106-107.

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篇10

一、认真执行国家劳动局《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程》做到锅炉安全运行,杜绝人身事故发生。

二、司炉工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和工艺,持有经劳动部门签发的合格工作证才能上岗操作。

三、锅炉运行时三大安全附件必须齐全、灵敏、可靠,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按巡逻检查路线进行检查,不准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四、锅炉点火应做以下事项:

(1)、对机械转动部分进行冷态试运转;(2)、检查水位及各附件阀门;

(3)、升温要缓慢;

(4)、起压后应巡视安全附件是否灵敏可靠。

五、观察炉膛燃烧时必须佩带防护镜,不准人体正对火门。

六、锅炉的定、连排污必须根据化验工的炉水分析结果要求及时进行。

七、严格执行《司炉工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记录。

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作前,必须检查好回火防止器及一切工具是否良好。

二、乙炔瓶氧气瓶、胶管接头、阀门的紧固件应该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氧气瓶及其附件、胶管、工具上禁止沾油。

三、每一个乙炔软管必须有一个回火防止器。

四、氧气管(工作压力为15Kg/Cm2)和乙炔管(工作压力为5-10 Kg/Cm2)不准互相代用。不准横过铁道,必须通过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禁止靠近火源。

五、氧气管、乙炔管如有漏气、老化、鼓包和变质时,不准使用,管内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杂物。软管的两头要连接牢固,(焊炬的乙炔进气管接头,连接时不可太死,以不漏气,并且容易插上,拔下为准)。

六、氧气瓶与乙炔瓶距离工作地点应各为10米以上,附近严禁放置油类,禁止阳光下直接暴晒,周围工期温度应保持在35度以内。

七、冬季施工,当氧气瓶、乙炔瓶、回火防止器、胶皮管冻结时,不准用明火烤,应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不准用手摇动。

八、点火时,应先把氧气阀稍稍打开,然后打开乙炔阀。停止使用时(息烟时)先关闭乙炔阀,然后关闭氧气阀,以防火焰倒吸。当发生回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阀,然后再关闭乙炔阀;乙炔管着火时,可采取弯折软管的方法将火熄灭。

九、凡有液体、气体压力及带电设备和容器,禁止焊接,需要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准把漏气的焊炬或割炬带入容器内工作。

十、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关紧乙炔阀和氧气阀,不准将焊炬放在容器内或工作台下。

十一、使用焊、(割)炬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焊(割)嘴不得沾染油脂、泥垢、配合锥面不得磕碰。

(2)焊(割)嘴必须用螺母压紧,不得有松动和漏气。

(3)焊(割)嘴孔道必须畅通。

(4)氧气阀和乙炔阀应灵敏可靠,不得有泄露,不得沾染油污。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电焊工应掌握一般的电气知识,熟悉灭火技术。

二、线路跨越道路时应加设防护盖或穿铁管埋设,也可架空通过。

三、电焊机应设有良好的防雨棚或防雨罩,并有“有电危险”的明显标志。电焊机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焊钳绝缘必须良好。

四、电焊机的电源一次侧接线,应由电工执行,二次侧线圈接线由电焊工执行。停机时应先停电焊机负荷,方可切断电源开关。

五、拉电焊机的刀闸开关时,应戴好干燥的皮手套,并要侧身推、拉,以免电光伤人。打火时,应先戴好面罩方可起弧焊接。

六、焊把线、零线必须绝缘良好,焊把导线应该柔软,并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

七、雨雪天不准在露天进行电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绝缘物品上,并穿好绝缘胶鞋。

八、移动电焊机时,必须停机,切断电源。焊接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九、操作时,人体不要接触在钢板或其它导电物件上。

十、在锅炉或密闭容器内焊接时,必须穿胶鞋、戴口罩、绝缘帽,并站在或坐于绝缘物垫上。

十一、电焊机的空载电压和工作温度,不得超过该机允许规定。

十二、禁止两台电焊机同接一个电源开关。

十三、焊接有色金属工件时,应有可靠的通风、排毒措施,必要时操作人员应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十四、把线(火线)或地线(零线)中间如有接头时,应用绝缘布紧密的包扎好,以防电阻过大发热而引起火灾。

十五、参与焊接工作的人员,要戴好防护眼睛,以免弧光伤眼。在机械上(或高外)作业时,在焊件下部应搭设安全保护装置(用铁板或石棉板)以防金属融滴落下引起火灾或烧伤其他人员。

十六、夏季工作时,要注意防止高温中暑(施工场地散热量超过每小时20大卡立方米或室温经常处于35度以上视为高温作业),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十七、遇有人触电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开关,进行及时抢救,抢救时切勿用手去拉触电者。

十八、完工时,拉开电焊机刀闸开关,切断电源。焊钳要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严禁接地短路。并将电焊把线、地线分开存放,不准混在一起,以防混电造成短路,发生事故。

锅炉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严禁在有压力情况下修理锅炉受压元件,以防止热水喷出伤人,若有两台以上并联主汽管道的锅炉在检修时,蒸汽管道、烟道必须用堵板和档板与运行的锅炉隔绝,确保检修安全。

二、入锅筒、烟道、炉膛内检修,要有防火、防毒、防爆措施,必须做到:

(1)、良好通风(温度超过60度严禁进入)。

(2)、炉外必须有人监护。

(3)、照明用12伏绝对安全电压或手电筒。(4)、小刀、钥匙等与工作无关的异物不得带入。

(5)、检修过程中,如需焊接受压元件,必须由劳动部门考核合格的焊工担任。

(6)、检修工作完毕后,所有工具如数清点带出炉外,并认真清除异物。

三、检修工作结束,须经锅炉技术人员检查认可后,方可关闭入孔和手孔。

锅炉水质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

一、按规定的标准溶盐、化盐,尽量做到节约用盐。

二、认真维护浮动床,正洗、反洗浮动床时要坚持标准和规定的时间。

三、软化水和炉水的化验次数的间隔,每1小时左右化验1次,坚持国家规定的标准。

四、必须用化验结果来指导锅炉的排污,掌握排污的时间和排污量。

五、在化验前,必须在规定的取样点取样,不准用软化水来代替炉水。

六、化验所使用的器皿,必须保持清洁,标签清晰完整,定期洗刷滴定管和容量瓶等。

七、各种药品的贮藏,放置应遵循存放条件和要求,不使用过期和污染的药品。

八、在洗浮动床和化验的过程中,要遵守各种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

九、不准随意向锅炉内补注生水,发现锅炉失水量过多,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

铲车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铲车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操作证后,方准驾驶操作。

二、铲车司机必须了解铲车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掌握相关技术指标。

三、班前、班中不准喝酒,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四、铲车司机应对机车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每班详细填写工作日志。

五、工作前认真对机车个部件进行检查,连接有无松动、系统有无泄漏;工作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六、启动前应将变速杆置于空挡,一次启动不得超过5秒,如需再次启动则应间隔1分钟,如果三次不能启动应查找原因。

七、起步前观察四周,确认无妨碍行车安全的保障后,先鸣笛,后起步;起步时不得突然加速,应平稳起步。

八、工作中严禁野蛮作业,不可高速急冲。不要在斜坡上转弯或横穿斜坡,当下坡时,应缓慢行驶,禁止熄火发动机。

九、工作完毕,离开车辆时,把工作装置完全放至地面,铲斗平放,拉起停车制动操纵杆,然后关闭发动机和电锁。

十、未经领导许可,严禁将车辆驶出工作厂区,不得干私活。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检修人员必须熟悉本业务范围内的供电系统,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二、设备检修需要停电,要联系好停电时间,停电后要加锁挂牌,停送电指定专人,并有监护人。

三、设备需要停送电,应先停负荷侧开关,后停电源侧开关。送电时与停电时相反。

四、电气检修工作必须遵守有关安全规程,检修前后设备要做必要的电气设备。

五、禁止带电作业,工作时必须验电放电,并加挂短路接地线,电气设备在故障未消除前,不可强制送电。

六、电气设备操作试验必须两人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任何情况下不准违反安全规程。

七、新安装设备要提前检查,试验、注油,无问题才可安装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皮带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当皮带工进行输送活动时应双人作业间隔3至5米;

二、与高温源隔离距离、穿纯棉三紧服、劳保鞋、戴安全帽,预防高温伤害与设备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必须戴CM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帽,减少粉尘对身体的伤害;

四、通过对讲机电控起停皮带,工作人员与皮带运行保持安全距离预防皮带伤人事故的发生。

五、远离高危区域行走,预防砸伤事故的发生。

六、作业区域全部做防护设施、高空作业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并办理相关作业票、有专人监护,预防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七、当皮带工进行清洁斜桥卫生活动时,现场必须停皮带,将设备打到就地、佩戴劳保用品、女工将长发盘起至安全帽内,预防皮带伤人事故的发生。

皮卡司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出车前的安全检查:

(1)对车辆各部润滑油、燃料、冷却液、制动液轮胎气压等进行检查或补给;

(2)对车辆制动、转向、传动、悬架、灯光信号等部位和装置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3)检查随车证照和安全附件(灭火器、三角木等)齐全有效。

(4)发车前检查车门是否关好。

(5)发动机启动后有无异响,同时观察各种仪表的工作是否正常。

二、行驶中的安全检查:

(1)检查各种仪表的工作是否正常。

(2)检查手、脚制动器的作用是否灵敏有效。(3)注意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有无异响和异常气味。(4)利用途中停车时间检查制动有无过热现象;检查轮胎螺母紧固和轮胎气压情况;检查钢板弹簧是否有折断;检查转向机构各部连接是否牢固;检查是否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

三、收车后的安全检查:

(1)发动机工作是否有异响和异味;(2)制动、转向、刮水器、灯光、及光镜等是否正常;(3)钢板弹簧、弹簧吊身、骑马螺栓、传动轴和车身的其它安全部件是否紧固或松脱、断裂:

(4)油、水、电和制动液是否充足或有无遗漏;(5)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四、恶劣天气下的行车注意事项:

a、冰雪天气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1)冬季遇到大雪天气或路面结冰时,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降低,车辆应选择安全路线,最好沿前车碾压的车辙行进。

(2)需要加速时,应缓慢踩下加速踏板。(3)减速时,尽量不使制动,以免发生危险。

(4)转弯时,要提前减速,慢转方向盘,增大转弯半径。(5)会车时应提前选择宽敞安全路段,减速慢行甚至停车让行。

(6)爬坡时,应提前降档,尽量避免中途换档。(7)行车时应携带防滑链,以备随时使用。b、雨雾天气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1)雨雾天气视线不良,降低车速,密切注意车辆和行人的动 态,谨慎驾驶。

(2)雨天行人打伞或穿着雨衣应防止发生碰撞。

(3)遇浓雾,当打开防雾灯也无济于事时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

(4)停车时应打开尾灯和示宽灯,待雾散后再行驶。(5)雨中行车,路面积水,附着力降低,应减速慢行,尽量避 免紧急制动和猛打方向。(6)如遇大雨或暴雨,刮水器也不起作用时必须停车等候。(7)雨后行车应尽量在道路中间行驶,会车让行亦不可太靠边。

五、夜间行车注意事项:

(1)、汽车在夜间行驶途中,要适时察看仪表发动机和底盘有无异常。

(2)、保持中速行驶,注意保持跟车距离。(3)、夜间会车应使用远光近光灯交替使用.(4)、夜间临时停车或因故停车时,应始终打开牌照示宽灯。(5)、夜间应尽量避免超车。必须超车时,前车确已让路允许超越时,方可超车。

(6)、要注意道路障碍、道路施工指示信号灯等。(7)、夜间倒车或掉头时,必须下车摸清进退地形,确认安全再进行操作。

(8)、夜间行车容易疲劳瞌睡,如稍有感觉就应振作精神或停车休息,注意克服驾驶疲劳。

(9)、对三级以下或山区特殊公路,夜间停止行驶。

供热管网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作前,熟悉工作内容、图纸、规程及质量标准。

二、工作中:集中精力,正确使用工具,检查各种阀门的安全可靠性及各种仪表的安全可靠性。

三、所有管路安装必须达到图纸要求,做到接头严密,布局合理,不漏气,不漏水;管工必须熟悉自己的工作范围的供热管网,供热管路系统工作时,不可关错、送错、停错阀门。

四、锅炉上用的压力表、水位计、安全阀,要经常检查、冲洗、校定。校定安全阀时要戴上防护手套,脸不要对着安全阀出口,动作不要过猛,调整安全阀时要有人监护;

五、所有受压件必须经试验后方可使用,使用中的受压件有问题时,应先关闭阀门并挂警戒牌,严禁带汽水作业;

六、在地沟作业时必须二人以上,工作地点要通风良好;同时,要详细检查沟壁是否有塌方危险,否则,应加好支撑,采取妥善的安全措施后,方可工作。夜间或在地沟内操作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和通汽洞口。行灯照明必须有防护罩,使用电压不得超过36V。在金属容器内工作,行灯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七、高空作业时,必须有可靠牢固的安全设施,经检查鉴定安全无误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八、安装管道时,必须随时做好支架、卡牢管子,以防掉下伤人;起吊重量较大的管件,应事先检查起吊工具,应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指挥,做好起吊工作。

九、装砂煨管时,管内不得有杂物,砂子粒度均匀、干燥,不可含有易燃易爆物质。

十、打铅口时,必须将承插口擦干,以防水分渗入,引起灌铅时爆炸,作业人员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以防烫伤;

十一、作业人员要根据管径大小,选用适应的管钳子工具,不得超负荷使用;操作时,一般左手轻压活动钳口上部,右手握柄,以防钳口滑脱而伤及手指。

十二、停送各种管路阀门时,要站在侧面,严禁头部正对门拴操作,以防门杆弹出伤人,暖汽管路严禁带汽作业;

十三、工作结束,将所有用具物品、配件材料整理好,放到妥善位置,清理好场所。

十四、停水、停汽应遵循下列规定:

(1)、必须经领导批准,以便妥善安排生产及生活设施。

(2)、停水、停汽应实行挂牌和谁停谁送制。(3)、停水、停汽要做好防冻、疏水措施。

十五、新安装或大修后管道投入使用后应做到:(1)、按规定做好保温、防腐工作。(2)、按规定做好压力试验。(3)、做好管路的清理和冲洗工作。

(4)、与其它管道平行、交叉应符合建筑规范细则的要求。(5)、穿超公路或地下障碍要有设计图纸。

十六、日常维修应遵循下列规则:

(1)、结冻前做一次管线检查。(2)、雨季前做一次防汛检查。(3)、采暖期对管网进行定期巡查。

(4)、日常维修实行分片负责,落实责任人。

(5)、地沟及地沟口保持卫生清洁,维修完毕后不留垃圾,文明生产。

上一篇:喜李翰自越至原文及翻译下一篇:停水应急演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