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八单元测试题

2024-04-15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八单元测试题(精选13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八单元测试题 篇1

一年级下册七八单元测试题(全卷100分,书写占3分)

班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把搭配正确的词连起来。(8分)

初三初四 辨西东 一对 长长的 专家

十五十六 知北南 一座 了不起的 石桥

朝看太阳 娥眉月 一位 大大的 小鸟

夜望北斗 月团圆 一群 可爱的 眼睛

二、看拼音,写汉字。(16分)

zhǐ shì bānɡ mánɡ tiào yuǎnzuò wèi

mínɡ piàn wǎn fēnɡbiàn sè tiáo jiàn

三、比一比,再组词。(16分)

座( ) 雷( ) 名( ) 亲( )

坐( ) 雪( ) 岁( ) 新( )

四、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9分)

氵( )( )( ) 辶( )( )( )

五、照样子,写一写。(8分)

碧绿碧绿的荷叶 碧绿碧绿的`( )

雪白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的( )

蔚蓝蔚蓝的天空 蔚蓝蔚蓝的( )

火红火红的枫叶 火红火红的( )

六、选词填空。(12分)

名 明鸣

( )字 天 ()叫 著( )

成城诚

()市 ()实 ()功 真()

园元 原

花()十( ) 草() 动物()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9分)

(1)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

(2)_________天天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怎么________________呢?

八、把下面的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符号。(6分)

(1) 地里 爷爷 在 花生 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送给 书 东东 爸爸 一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5分,1+1+2+1)

在我国青海湖的西部,有一个中外闻名的鸟岛。每年5月下旬,一批又一批的候鸟从南方飞来,小岛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鸟。鸟窝密密麻麻,一个挨一个。窝里窝外,到处都是鸟蛋,有白色的,也有青绿色的。

1、这段话共有_______句。

2、鸟岛在我国_______的西部。

3、鸟蛋有_______色、也有_______色。

4、每年五月下旬,候鸟从______________飞来。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八单元测试题 篇2

朱绍禹先生在论及语文教材发展变化的趋势时指出, 语文教材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教材, 是往昔时代的教材。它们是教材, 但又没有从社会一般读物中分离出来, 其为教学服务的特征并不明显。第二阶段的教材, 是我们现在应用中的教材。它们已经有了独立的地位, 有了明确的特有对象, 但还只是教师手中的工具。第三阶段的教材, 是为学生服务的教材, 它应该名副其实的成为学生手中的工具。这第三阶段的教材, 将使教学效果不再单方面的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素质, 而是依靠编写者提供的条件, 教师稍加指导, 学生就可以独立阅读, 独自研究。同时由于它较少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师也得以从传统的教材方式中解脱出来, 便于完善自己的工作。” (2) 朱先生的话, 指明了教材发展的方向, 其中教材发展的第三阶段, 就是我们所说“学本化”阶段。

当前, 多种版本的新课标语文教材在“学本化”方面都呈现出多方面的特色和创意, 本文将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以下简称“人教版教科书第一单元”) 和翰林版 (国文1下) 第一单元 (以下简称“翰林版教科书第一单元”) 为例来看语文教材的“学本化”趋势。

1 单元编排学本化比较

人教版教科书和翰林版教科书都采取主题单元的编排模式, 两种版本教科书单元编排整理如表一。

“单元是整套教材基本结构单位, 基本按照说明、议论、记叙三大文体组织, 并以列的方式出现在整套教材中, 但每册的单元组织结构大致相同。” (3)

由表一中, 我们可以看到, 翰林版教科书以单元专题的形式, 大致包括专题名称、导语、学习板块、问题讨论与运用练习。

(1) 主题名称。对主题内容起标识性作用。如“诗韵之美”, 一看就知本主题围绕诗歌话题展开。直接明了。

(2) 导语。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专题的学习。如“诗韵之美”专题的导语是这样的:

上学期认识近体诗《绝句》的结构, 这学期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律诗”的作法, 并欣赏它的对仗之美。第一册中读过《夏夜》, 认识了童诗, 本册我们要从篇幅极短的《小诗》去体会现代诗的意象美。

将学习要点显现于此。

(3) 学习板块。一个单元主题包括两至三个学习板块不等。每个学习板块由选文及与选文相关的学习材料构成。如“诗韵之美”主题, 包括“律诗选”、“小诗选”两个板块。其中, “律诗选”板块包括《过故人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篇文章及相关学习材料。

(4) 问题讨论与应用练习。几乎每个单元主题设置了“问题讨论与应用练习”板块, 这部分内容是对整个主题思想内容方面的总结, 侧重对文本的记诵、课外语文活动、写作实践等提出要求并给予指导。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测与自解。

而人教版教科书则采取导语、学习模块、研讨与练习的形式。

(1) 导语。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专题的学习。如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是这样的: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有幸福的回忆, 美好的向往, 也会有小小的烦恼。这个单元的文章, 或纪录作者成长的轨迹, 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 都给我们以有用的启迪。

学习这个单元, 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 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人教版教科书非常注重导语 (引言) 的作用, 并且, 在导语 (引言) 中, 做出整体概述, 提示学习方法, 显露学习要点。

(2) 学习模块。一个单元包括四到五个学习板块不等。每个学习板块由选文及学习材料构成。如第一单元, 包括现代散文, 现代诗歌和文言文板块。其中, 现代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 现代诗歌有《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 文言文有《伤仲永》共5篇文章及相关学习材料。

(3) 研讨与练习。人教版教科书由过去的“练习”变为“研讨与练习”, 增加了三个字, 实则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练习在注重积累与应用的同时, 更加注重拓展与开放。

2 单元选文的学本化比较

所选取的都是同一个学段的第一单元, 其选文整理如下表:

在这一单元中, 无论是人教版教科书还是翰林版教科书, 都有现代诗。但也有各自特色。

翰林版教科书集中于诗歌的学习, 作为一个专题的形式。古代的律诗, 现代的小诗, 内容较为浅显, 适合朗读, 便于自学, 与前一阶段的学习相连贯, 易于形成系统。系统的学习, 便于知识的掌握, 合服学生学习的心理学特征。

而人教版教科书则将诗歌, 散文, 文言文的学习穿插在一起, 多种样式相结合, 富于变化, 内容丰富, 适合多种层次的学生, 学习具有选择性。但在大班的教学中, 很难做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 因为, 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参差性, 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的新课程理念。

3 单元助读内容的学本化比较

新课程背景下, 专家学者大力提倡中学语文要实现从“教本”到“学本”的转变,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并且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那么, 如何实现这一重要转变呢?课文系统正文部分固然重要, 但课文助读系统越来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 (课文) 单元助读内容包括资料、图片、问题、作业、注释等一些内容。

首先, 将人教版和翰林版语文教科书的“单元助读内容”之特色整理统计如下表所示:

注:▲表示有的内容

在课文助读内容方面, 人教版和翰林版语文教课书相比较, 两者有许多的异同点: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重视每一课之前的引言, 通过引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示本课学习的重难点知识, 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的深入探究。

而注释和阅读资料方面, 则是翰林版教科书的一大特点, 注释详尽, 阅读资料丰富, 并且善于运用到极致。如《律诗选》一课中, 通过“语文小视窗”的方式, 对“律诗”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通过资料, 不仅帮助了学生释疑解难, 而且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在单元/课文插图上, 翰林版教科书则更为讲究。古人云:“索象于图, 索理于文”, 可见图片和文字在课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 语文教科书中所出现的图片有着重要的价值:对学生而言, 插图能提高学习兴趣, 增加想象空间, 释疑解难;对教师而言, 插图对教学的帮助也很大。教育学者指出:“凡课文中提到的人、地、事、物, 应尽量有图, 而且要选择较具代表性与意义者;至于与课文内容无关的插图, 或对教学功用不大者, 皆可舍弃或更换。”同样为诗歌部分, 翰林版教科书有对作者、作品、地名、事物的插图, 而人教版对诗歌部分教科书则没有出现插图。

人教版和翰林版在助读内容方面各具特色, 同样两者之间也有许多共性, 如两种版本教材在每一课或单元之前都有引言;课文注释合理恰当, 等等。

4 单元练习设计

“练习内容, 从广义上讲, 它是教科书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目标为学生所提供的各种口头的或书面的练习题、思考题或活动方案等。从狭义来讲它是指教科书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的总和, 也就是教科书中为巩固学生学习效果所安排的各类作业的总称。从这个意义上讲, 练习内容又可以狭义地成为‘练习题’。” (4) 语文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在形式上更为丰富、多样, 在内容上更具扩展性和生活性, 其作用更为不可忽视。

语文教科书习题是对课文的进一步解读, 是语文课堂的延伸, 它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培养兴趣, 锻炼思维能力, 提高学习水平。人教版教科书第一单元和翰林版教科书第一单元的课文中, 所设计的练习整理情况为:

人教版第一课是3个过程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第二课是1个过程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第三课是4个过程性练习, 1个检测性练习, 2个发展性练习;第四课是1个前置性练习;3个检测性练习;第五课是3个过程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外加一个单元练习, 单元练习为发展性练习。而翰林版在练习的习题上, 第一课是3个前置性练习, 2个过程性练习, 3个检测性练习;第二课是3个前置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没有设单元练习。

而在这两个版本第一单元中的共同文体部分———诗歌 (现代诗) 两个版本则为:人教版设计了1个前置性练习, 1个检测性练习, 2个发展性练习;而翰林版在练习的习题上, 却设计了3个前置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4个发展性练习。

在习题的分布上, 我们把习题分为课文前、课文中、课文后三种分布状态。课文前的习题类型, 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同时使学生很快抓住将学内容要领, 明确学习重点, 它们起了激励和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每单元/课文前的引言、预习部分。在这一方面, 翰林版教科书则体现的较为明显, 每一课都有课前预习。

课文中类型习题, 通过课文的思考题, 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理解、领会、掌握新知识, 使学生所产生的思维活动在感知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之中。在这方面, 两种版本教材都没有对其进行设计, 而是将这一部分的练习隐藏了, 并由教师或者学生在解读文本时进行挖掘, 将主动权交给教师, 交给学生。

课文后类型习题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回忆、巩固、检查已获得的知识, 并迁移所获得知识进而技巧和能力。无论是人教版还是翰林版教科书, 都以这一习题分布状态为核心, 将习题集中于此。但是, 课堂是灵活的, 学习也是灵活的, 分布于此的习题, 往往作为预习课文、解读文本的手段, 供学生和教师之用。

在习题的呈现方式上, 翰林版的教科书在习题呈现上则较为单一, 以“直接提问式”为主。这类提问方式往往简洁明了, 直接就课文重点内容进行设问, 使学生掌握、巩固重要历史知识内容。如:“《风筝》这首诗, 哪几句诗的意象开阔?请说说你的看法。”

人教版的较为丰富多样, 有“直接提问式”、“材料+提问式”、“探究活动式”、“争鸣式”等类型。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 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 它却是一首著名的诗, 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颂。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通过此种形式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分析问题、学会思考的动机。

总而言之, 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习题的设计上都尽量体现了教育理念,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化。问题设计更开放, 并不要求非得出结论, 更不需要什么统一答案。在提问方式上, 引入趣味性浓, 有挑战性的提问方式。如使用“请思考”“请讨论”的词汇的提问和建议, 代替了原来的祈求式、命令式的提问, 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但也存在着某些思考题偏难, 有些建议开展的活动不易操作和实施等问题。

5 讨论与思考

“‘学本化’是语文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 (5) 在当前的教科书设计中, 都力求体现这一特点, 两种版本教材各有千秋, 各有侧重。教材的编写上, 应该相互借鉴, 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教材编写方式。但是, 当前的语文教材在“学本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导学模式简单化, 重结果而轻过程, 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选文内容设计没能真正体现“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特点;练习内容科学化水平不高, 影响了练习的真正目的所在等等。这些, 都是在教科书设计、编排过程中有待进一步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另外, 教材“学本化”所带来的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教学, 学校的管理, 教育系统职能, 社会与家庭等一系列所关联的链条上的影响与变化, 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摘要:新世纪以来,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推行了课程改革, 在此背景下, 两岸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文选取同一个学段的大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和台湾翰林版国文教科书作为比较的蓝本, 以大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台湾翰林版 (国文1下) 第一单元为切入点, 通过两岸教科书学本化趋势方面的对比, 做此概述。

关键词:人教版,翰林版,语文教科书,学本化

参考文献

[1]吴晓菲.从上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作业系统看看语文教科书的“学本化”[J].重庆: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0, (6) .

[2]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 (下)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八单元测试题 篇3

1.看清楚,再连线。

2.读准确,再连线。

二、用“○”圈出声母是翘舌音的字。(5分)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四、读一读,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9分)

五、比一比,组成词。(8分)

象( ) 为( ) 找( ) 可( )

像( ) 力( ) 我( ) 河( )

六、读词语,按要求分类,把序号写在合适的横线上。(6分)

①飞机 ②学校 ③蝌蚪 ④云彩 ⑤汽车 ⑥水草

⑦太阳 ⑧黄鱼 ⑨军舰 ⑩柳树 燕子 羊群

天上有:

水里有:

地上有:

七、照样子连线。(11分)

八、照样子,写句子。(6分)

九、选择合适的词填空。(7分)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十一、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6+3分)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十二、看图写话。(16分)

提示:仔细看图,要写清楚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endprint

一、照样子连线。(9分)

1.看清楚,再连线。

2.读准确,再连线。

二、用“○”圈出声母是翘舌音的字。(5分)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四、读一读,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9分)

五、比一比,组成词。(8分)

象( ) 为( ) 找( ) 可( )

像( ) 力( ) 我( ) 河( )

六、读词语,按要求分类,把序号写在合适的横线上。(6分)

①飞机 ②学校 ③蝌蚪 ④云彩 ⑤汽车 ⑥水草

⑦太阳 ⑧黄鱼 ⑨军舰 ⑩柳树 燕子 羊群

天上有:

水里有:

地上有:

七、照样子连线。(11分)

八、照样子,写句子。(6分)

九、选择合适的词填空。(7分)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十一、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6+3分)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十二、看图写话。(16分)

提示:仔细看图,要写清楚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endprint

一、照样子连线。(9分)

1.看清楚,再连线。

2.读准确,再连线。

二、用“○”圈出声母是翘舌音的字。(5分)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四、读一读,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9分)

五、比一比,组成词。(8分)

象( ) 为( ) 找( ) 可( )

像( ) 力( ) 我( ) 河( )

六、读词语,按要求分类,把序号写在合适的横线上。(6分)

①飞机 ②学校 ③蝌蚪 ④云彩 ⑤汽车 ⑥水草

⑦太阳 ⑧黄鱼 ⑨军舰 ⑩柳树 燕子 羊群

天上有:

水里有:

地上有:

七、照样子连线。(11分)

八、照样子,写句子。(6分)

九、选择合适的词填空。(7分)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十一、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6+3分)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十二、看图写话。(16分)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八单元测试题 篇4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通过试题可以检测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在为找参考试题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小学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a shi bao ku pu xie yong chui bu xiu long zhao zhe dang qi yi liu lian wang fan

二、多音字组词。

似{si( )

shi( ) 系{xi( )

ji( ) 行{xing( )

hang( ) 都{du( )

dou( ) 折{zhe( )

she( ) 曲{qu( )

qu( )

三、你知道下列简称指的是哪些省、市、自治区吗?

蒙( ) 冀( ) 苏( ) 京( ) 鲁( ) 晋( ) 渝( ) 闽( ) 黔( ) 鄂( )

四、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字。

( )回( )转 ( )出( )没 若( )若( ) 云( )雾( ) ( )( )欲仙 ( )( )棋布 曲折( )( ) ( )( )起伏

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创造 发明

1、是谁( )了这人间奇迹?

奇怪 奇妙

2、在万花筒里,我们会看到一个( )的世界。

飘荡 漂浮

3、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在北冰洋的一座冰山。

挥舞 挥动

4、浪花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 )着花束。

六、修改病句。

1、植树节那天,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植物活动。()

2、我们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汽车在辽阔的公路上奔驰着。()

4、他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七、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

1、连绵起伏 ()

2、闻到一股荷花的清香 ()

3、远处的轮船随着波浪 ()

八、整理句子,标上序号。

(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中徐徐升起了。

( )早晨,阳光灿烂,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 )我目不转晴地注视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 )我们在操场上排好整齐的队伍,举行升旗仪式。

( )国旗啊,国旗!你是国家的.骄傲,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为你争光。

九、读了《庐山云雾》《美丽的南沙群岛》这两篇课文,相信其中的迷人景象和丰富的资源深深吸引了你,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语段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绿竹林是美丽的。夜晚胶( jiao)洁的明月映照竹林,撒下一地月光、竹影。清晨,阳光亲切地扶摸着竹林,那一棵棵晶莹透亮的水珠,仿佛是一只只美丽的眼睛。绿竹林在晨光的沐(mu)浴(yu)下茁(zhuo)壮(zhuang)成长。中午,是绿竹林最热闹的时候,可爱的金龟子开始演唱它那动人的歌曲;蟋(xi)蟀(shuai)竖起翅膀,弹起了琴;蚂蚁身着油黑发亮的礼服翩(pian)翩(pian)起舞…… 绿竹林也跟着节奏,轻轻摇摆,不时发出“沙沙”的响声,这一切构(gou)成了一首美妙的《竹林交响曲》。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佛——( ) 摇摆——( )

成长——( ) 动人——( )

2、这段话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在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围绕着绿竹林,分别描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你喜欢的语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了短文,请你以“ 是美丽的”为总起句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具体,标点正确,书写端正。(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写“园林、街道、校园、小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八单元测试题 篇5

一、形近字组词:(18分)

拌()宵()旬()醋()栗()糯()伴()霄()寻()措()粟()诺()噬()獠()威()缰()洒()掺()饰()辽()危()僵()酒()搀()祥()梁()嘶()抚()豁()隧()详()粱()撕()芜()获()穗()

二、多音字组词:(24分)

差()()更()()便()()铺(()()()()()()(正()()间()()藏()()种(()()()()()()(觉()()铺()()兴()()空(()()()()()()(处()()盛()()铺()()切(()()()()()()(著()()恶()()调()()单(()()()()()()(传()()奇()()分()()看(()()()()()()(三、修改病句:(10分)

1、我估计他一定知道这件事。

2、这道题最后终于被解答出来了。

3、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在主席台上。

4、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贯彻推广普通话的号召。

5、今天是第一天开学,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6、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7、小明因为刻苦学习,就成绩优良。

8、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

9、即使这部电影拍的好,但也不能获奖。

10、他终于端正了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四、用适当的关联词填空:(10分)

1、()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2、()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3、这种地板砖()坚固,()美观。

4、妈妈()吃多少苦,()不会动摇她供我读书的念头。

5、()夏天到了,()高山上的积雪融化了。

6、小姑娘()拾起东西,()用结结巴巴的英语问我。

7、今天我们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累了点,()感到很快乐。

8、()你的学习再好,()不能骄傲。

9、同学们()发现火灾,()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10、凡卡()在城里受罪,()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六、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分)

1、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3、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的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

4、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的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2、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改为“把”字句)

3、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4、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路?(改为陈述句)

5、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改为反问句)

6、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7、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的一片期望(把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

8、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改为转述句)

9、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缩句)

10、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文明。(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1、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改为双重否定句)

12、这幅画很美。(改为感叹句)

八、阅读理解。(26分)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níng zhîng。不一会,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

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的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头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的向前nuï dîng 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qīng cuì的声音,准确的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谢。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终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qì fèn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的一时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将短文中的拼音换成汉字,写在下面的括号里。(4分)

níng zhîngnuï dîngqīng cuìqì fèn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入迷——知晓——振奋——

3、从文中找到一句反问句写下来,并将它改为陈述句。(2分)

反问句:

陈述句: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①盲人为乘客演奏的曲子有:

②“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一句的“居然”的意思是:

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这一切”是指

5、用给文章分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3分)

6、回答问题。(6分)

①“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八单元测试题 篇6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

听力部分

一、文中有( )个小动物在玩捉迷藏。 (5分)

A、3个 B、4个 C、5个

识字写字部分

二、认真阅读下面每组拼音,相信你一定能写出词语来。(8分)

yǔ wényuǎn fānglián mánggèngjiā

                                     
                               

tóngyìguāngmíngzhuān xīn yǐ hòu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认( ) 先( ) 赶( ) 秀( )

队( ) 失( ) 走( ) 香( )

连( ) 意( ) 明( ) 才( )

远( ) 总( ) 朋( ) 寸( )

四、我会填。(4分)

和( )细( ) ( )语花( ) ( )紫( )红 ( )清( )秀

五、照样子写一写。(4分)

绿绿的叶子

红红的苹果

鸟蛋凉凉的

苹果红红的

六、快乐加减。(3分)

禾+中=( )他—( )=也 怕—( )=白

尖—大=( ) ( )—父=巴 又 +寸=( )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七、我会连。(15分)

1、结对子。

云 李 蓝天 江河

雪 雾 朝霞 秋月

桃 草 高山 碧野

花 霜 春花 夕阳

2、

一只 小路小心地 捧着

一条 松树聪明的 松树

一棵 鸟蛋干净的. 公路

一双 眼睛挺拔的 松鼠

一张 图画凉凉的 鸟蛋

3、

捧 抬 投 取 听

沙包 鲜花 桌子 收音机报纸

4、连线组词

积 先朝 夕 碧 赶推

生木 霞野 阳 车 路

八、读一读,照样子填一填。(8分)

天空很蓝很蓝。

植物园很( )很( )。 很很。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西瓜那么( ),那么( )。 那么,那么。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我( )( )地捧着鸟蛋,( )( ) ( )( )树边,( )( )地把鸟蛋送还。

2、桃对( ),柳对( ); 山清对,鸟语对( )。

阅读理解部分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5分)

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

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1、本文有( )个自然段。

3、松鼠的好主意是什么呢?用“~~~ ”在文中画出来。

4、松鼠埋下的松果长出小松树了吗?长得怎么样呢?

用“ ”在文中画出来。

习作部分

十一、口语交际。

如果你看见同学乱丢垃圾,你会如何劝说他人,请把你说的写下来。(4分)

十二、看图写话。(8分)

(写作提示: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他们可能说什么?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附听力材料:

小动物,捉迷藏,都想藏个好地方。

黄狗藏进油菜花,绿鸭藏进嫩稻秧,火狐藏进红叶林。

只有黑猪无主张,一头钻进梨花丛,结果最先被捉到。

原因到底在哪里?

请你动脑想一想。

文中有( )个小动物捉迷藏。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八单元测试题 篇7

三、请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14分)

1.用“充”组词并填空。(3分)

(1)( )的阳光和雨水,使植物生长得更快。

(2)服装颜色鲜亮耀眼,( )体现了非洲人民对色彩的喜好。

(3)生活虽然忙碌,但我们过得很( )。

2.按要求写词语。(7分)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语重心( ) ( )步如飞 ( )不可言 手( )眼快

敛( )屏( ) 精神抖( ) 放( )无礼 手( )脚( )

(2)根据提示写词语。(3分)

形容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 、 。

形容人物神态表情的四字词语: 、 。

十全十美(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 。

3.用“√”标出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1)欧洲 亚洲 湖州 北美洲 非洲

(2)雄狮 大象 梅花鹿 丹顶鹤 斑马

(3)果断 武断 斩钉截铁 当机立断

(4)粮食 水果 蔬菜 小麦 服装

四、请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一种境界耐人寻味。(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2.读了《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

修改为:

3.读句子,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无论是乡村、市郊还是城里,到处都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

4.只见大象面对着他,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照样子,写拟人句)

五、请写出下面句子描写人物的方法。(填写序号)(4分)

①动作描写 ②肖像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心理描写

1.一语未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 )

2.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

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 )

4.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 )

六、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选自《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半夜,戏院散场了, ,走上了各自 。 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 ,传来一片 。(选自《威尼斯的小艇》)

3.《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小说《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小说《 》。

七、阅读短文,认真答题。(21分)

(一)威尼斯的小艇(节选)(7分)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横线画出。(1分)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3.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用“ ”一词概括。(1分)

4.联系全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物的活动。(3分)

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到 ;看到 ;还看到 ……

(二)真理需要坚持(14分)

一天, 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吩咐 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这名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发布 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许多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了真理,但因为缺少自信,而离开了真理。柏拉图坚持真理的勇气就源于对事实的(艰 坚)定信念。通往真理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想不被假象所迷惑,关(健 键)就看我们是否对真理坚持到底。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一帆风顺”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2分)

一帆风顺: 。

2.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2分)

3.哲学家苏格拉底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为什么拿出一个苹果呢?(3分)

4.读完短文,你觉得坚持真理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会与真理擦肩而过呢?(3分)

5.读完这篇短文,你的感想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下来。(4分)

八、语言实践。(5分)

我们也是国家的小主人,关心国家大事理所当然。我近来搜集了两条新闻,我为你们简要介绍一下。

九、习作天地。(25分)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八单元测试题 篇8

第三单元

一、默写生字词:

参加、练习、提问、过年、用品、乌黑、技艺、结束、两位、特别、几次、高兴、松柏、孩子、回答、托高、观众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惭愧、松柏、两个、高兴、练习、奖品、临走

三、填空。

1、“比”共( )画,第三画是( )。

2、“过”共( )画,第五画是( )。

3、“练”共( )画,第六画是( )。

4、“呢”共( )画,第七画是( )。

四、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冖:写、军、农

厶:去、参、私

八:兴

囗:四、回、团、园、因

孑:孔、字、孙、学、孩

父:爷、爸、爹、

五、背诵课文,并填空。

1、兔妈妈把蘑菇奖给( )( )( ),因为他敢( )( )( )( )。

2、小松树能看得远,不是他( )得( ),而是他( )( )( )( )。大松树看不远,不是他( )得矮,而是他( )( )( )( )。

3、百折( )( ) 愚( )移( )、

勇( )直( )

4、( )( )琢,( )( )器。 ( )( )( ),不知义。

六、阅读短文。

老爷爷微笑着说:“孩子,你很诚实。我要把这两把斧子也送给你!”孩子说:“老爷爷,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要。”说完,拿着自己的斧子走了。

(1)老爷爷说了( )句话,孩子说了( )话。

(2)老爷爷送给孩子两把斧子,他有没有要?为什么?

( )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题 篇9

shēn cūn qián yán

森 村 泉 岩

sēn chūn quán yuán

zuō xuī nǐn yán

桌 休 您 元

zhuō xiū nǐ yuán

二、看拼音,写词语。(16)分

mínɡ tiān cuī fēnɡ xiě zì máo bǐ

( ) ( ) ( ) ( )

xiǎo yánɡ wèi lái shí jiān hé tónɡ

( ) ( ) ( ) ( )

三、连一连,组成新字。(8)分

田 鱼 舌 山 小 日

甘 力 羊 大 月 石

四、我会组新字。(8)分

人+人→( ) 木+木→( ) 夕+夕→( ) 口+合→( )

口+下→( ) 口+土→( ) 门+口→( ) 人+云→( )

五、我会选。(5)分

在 再

1.妈妈( )洗衣服。

2.欢迎你下次( )到我家来做客

她 他 它

3.( )是我的弟弟。

4.奶奶说( )要去买菜。

5.小鸡和小鸭( )们是好朋友。

六、写出下列字的笔顺。(12)分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画

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画

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画

七、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12)分

木( )( )( ) 口( )( )( )

日( )( )( ) 氵( )( )( )

八、照样子,写一写。(6)分

静悄悄

绿__________ 亮__________ 红__________

金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九、照样子,写一写。(16)分

例:鱼儿在水里游。

1.小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公园里的花红艳艳。

3.__________________绿油油。

4.__________________亮晶晶。

十、看图写话。(12)分

看图写一两句话。(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篇10

一、选择题(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菜畦qí 讪笑shān 确凿záo 瞬息shùn

B.油蛉líng 秕谷bǐ 涉足shè 伫立zhù

C.收敛jiǎn 书塾shú 旋转zhuàn 襟上jīn

D.蝉蜕tuì 环谒hè 简陋lu 脑髓suǐ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相宜 陋丑 瞬息 人迹罕至 B.确凿 讪笑 肿胀 荒草萋萋

C.书塾 幽寂 搏学 来势凶凶 D.瞬息 嫉妒 叮嘱 骇人听闻

3.下列加点字释义不完全正确的一组( ) (3分)

A.轻捷(快) 鉴赏(鉴定) 来势汹汹(形容波涛的声音)

B.渊博(深) 总而言之(说) 指挥倜傥(洒脱;不拘束)

C.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缘故(原因) 人声鼎沸(水开)

D.嫉妒(忌妒) 讪笑(嘲讽) 荒草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 ) (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

B.《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

C.《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分)

(1)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___对象。(A.嘲笑B.嘲弄C.玩弄)

(2)我看看老师,________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A.请求B.征求C.求取)

6.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3分)

A.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B.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C.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7.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3分)

A.“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这句话既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也说明学生对艺术兴趣的追求。

B.“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以此为题,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关系”,这句话意思是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无关紧要,关键是看你的天资。

D.“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话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里,诗人要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非选择题(29分)

8.文学常识填空。 (9分)

⑴普希金,________国诗人,著名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文学作品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等文学典型形象。

⑵《伤仲永》一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朝文学家。

⑶鲁迅,原名________,________人,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

9. 根据下面的语境填空。 (4分)

(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

(2)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请你写出歌咏春天的两句连续古诗句: , 。

10.小诗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请你能按他的句式续下去。 (4分)

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1.7.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面句子的妙处。 (5分)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18.“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5分)

19.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5分)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篇11

zǐ sūn wú sī ɡāng cái

liáng hǎo zì diǎn jiàn zào

zhī shi xīn xuè dà lóu

yā quē wú shēng

二、比一比,再组词

但( ) 愿( ) 转( )

胆( ) 原( ) 砖( )

旦( ) 园( ) 传( ) 支( )

知( )

智( )

三、照样子,写一写。

里+(王)=( 理 )

下+( )=( ) 合+( )=( )

方+( )=( ) 告+( )=( )

子+( )=( ) 至+( )=( )

功- 力 =( 工 )

智-( )=( ) 思-( )=( )

读-( )=( ) 砖-( )=( )

填一填,并选一词造句。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耐心)地讲解 ( )地回答 ( )地唱 ( )地跑

( )的背诵 ( )地读书

五、找出句中错别字,用横线画出,并在( )中改正。

1、教室里顿时哑却无声。( )

2、人们用智慧、心血,不断为它添专夹瓦。( )

3、李明各门攻课成绩优秀。( )

4、我经常去那里拜仿专家。( )

六、补足音节的韵母和声调。

j__ zh___ s__ 、

q__ n__

解 砖 孙 雀 耐

s__ x___ t___

l____ p___

碎 血 添

良 篇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晒被子

秋天到了,小熊要准备冬眠了。他突然想起,他的被子又潮又冷,盖在身上很不舒服,就把被子晒到树林里。

可是等他在屋里转了一圈出来,却发现被子不见了。树干上有一行粉笔写的字:“树太密,晒不到太阳。你的被子跑到阳光底下去了。”

什么地方有阳光呢?小熊找啊找。他来到一片草地上,草丛里开着许多小花,红的,白的,黄的,散发着芳香。在暖暖的阳光下,晒着他的被子。小花鹿、小猴和小兔,正在被子前面唱歌呢。

傍晚,小熊收回了晒得暖暖的被子。他知道太阳的香味、鲜花的香味,还有好听的歌,会陪他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冷的冬天。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填一填。

暖暖的( ) 寒冷的( ) ( )的歌

3.照样子,写词语。

又潮又冷 又 又

4.小熊的被子为什么跑到阳光底下去了?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八单元测试题 篇12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你是不是又了解到了不少传统文化知识,下面我们就来展示一下自己!请认真书写哟!

【基础知识】48分

一、我能根据语境写出词语(11分)

1.天气冷时,我最喜欢姥姥做的là

ba

zhōu(),因为每次火候都是煮得那么恰好qià

hǎo(),我可喜欢喝了。

2.除夕这一晚,家家户户包jiǎo

zi(),rán

fàng()

biān

pào()还与家人们一起守岁,áo

tōng

xiāo()。

3.大年初一的景象与平常jié

rán()不同,大街上小fàn()不bǎi

tān(),而是人们bǐ

cǐ()串门,zhù

hè()新春快乐!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哄堂大笑(A.hōng

B.hòng)

响彻(A.qè

B.chè)

正月(A

zhēng

Bzhèng)

优哉游哉(A.zhāi

B.zāi)

背景(A.bēi

B.bèi)

僧人(A.sēng

B.zēng)

青面獠牙(A.liào

B.liáo)

黄焖鸡(A

mēn

Bmèn)

肿胀(A

zhǒng

B

zhōng)

三、词语观园(15分)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

()的歌声

()的容貌

()的舞姿()的唱腔

2.比一比,组词(4分)

轿()

宵()

稠()

熬()

娇()

霄()

绸()

遨()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句子的表述写出四字词语。(6分)

万不得()

()然不同

万象更()

随心所()

()堂大笑

行善积()

张灯结()

别无所()

(1)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2)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4.补充恰当的关联词(3分)

(1)这()粥,()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起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3)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色地玩耍。

四、句子广角(8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看了杂技表演。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族是藏戏的传统剧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日积月累(10分)

1.《十五夜望月》这首古诗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5.每当看到同桌白白地浪费时间时,我会用《长歌行》里的诗句来劝告他:“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默写《寒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思考】22分

六、(一)课外阅读(10分)

川菜

①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烹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享誉中外。

②饮食文化的发展依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四川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境内江河纵横,烹任原料丰富,为各式川菜的烹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③饮食文化的发展还依赖于人们的风俗习惯。据史学家考证,古代巴蜀人早就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俗,因而造就了一大批精于烹任的专业人オ,使川菜烹饪技艺世代相传,长盛不衰。

④饮食文化的发展不仅依靠其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习俗,还得益于善于广泛吸收外来经验。尤其是在清朝,外籍入川的人很多。这些自外地入川的人,既带进了他们原有的饮食习惯,又逐渐被四川的传统饮食习俗所同化。在这种情况下川菜加速吸收各地之长,实行“南菜川味”“北菜川烹”,继承并发扬传统,不断改进提高,形成风味独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四川菜系。

⑤川菜的菜式,主要由高级宴会菜式、普通宴会莱式、大众便餐菜式和家常风味菜式四个部分组成。家常风味莱式取材方便,操作易行,如回锅肉、麻婆豆腐等是深受大众喜爱又是家庭大都能够烹制的菜肴。

总之,川菜是历史悠久、地方风味极为浓厚的菜系。它品种丰富、味道多变、适应性强,享有“一莱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以味多、味美及其独特的风格,赢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1)别具一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天独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引用了一些俗语来说明川菜的特点:“南菜川味”北菜川烹”说明川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说明川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3.文中第④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川菜?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人有独特的饮食习俗,在特定的目子吃特定的东西来寄托某种思想,比如,过年吃子,因为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请你再举一例并说说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2分)

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莫不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哪三个场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能否换成括号里的?为什么?(4分)

(1)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头的坐在船头上,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摇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还提及了茶峒人端午日哪几种习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始三个“莫不”句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赛龙舟竞赛的场面,语言很精炼,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龙舟竞赛时观众们反应的激烈场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乐园】30分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我国传统节日,都有各自的风情。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传统节日介绍出来。想一想,这种风俗习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哪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一写自己对这种风俗习惯实际体验的感受。

要求:1.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感情真实,写出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篇13

Shàn liáng jiāng yìng shòu ruò mí huò bù jiě

()()()()

二、按要求填空。(9分)

1、仰望的“仰”字应查字母(),读音是()。选择正确的解释()

A、脸向上;B、尊敬;C、依靠,依赖。

2、“册”用数笔画查字法查()画,音节是()。字典中的解释是:①量词;②册子。“画册”中“册”的意思是()。

3.“精”的部首是(),剩()画,意思是:①提炼出来的精华;②经过提炼或挑选;③细;④精通。“精美”中“精”的意思是()。

三、填数量词(6分)

一()汽车 一()饭 一()阳光

一()竹签 一()糖 一()关爱

四、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

被字句:

2、年轻人被杰克逊大叔留在庄园里。

把字句:

3、我给父亲当帮手。

扩句:

4、考试结束了他首先第一个走出教室。

改病句:

5、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缩句:

6、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反问句

五、课内阅读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1)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2)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3)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4)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5)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6)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7)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8)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9)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10)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11)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12)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13)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8.用横线画出正面直接描写“猫”可厌的句子,归纳一下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1)-(13)自然段,将其概括为六个情节,给每一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探究

阅读下边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我最好的老师

①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作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因为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②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③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④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⑤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⑥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

⑦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⑧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⑨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时生物。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⑩我们把我们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的课堂。这就给那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会有人清清嗓子,说道:“凯蒂旺普斯。”

⑾如果要我给我们的学校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一定会提出怀特森先生。我没做出过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一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他错了的勇气。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候是很有趣的。

⑿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觉察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他惊骇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小学老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全错了。

13.“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的表面原因和实质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什么说对于这个编造出来的故事,“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从怀特森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当历史老师上课时,有人说“凯蒂旺普斯”这意味着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对待怀特森老师的态度变化上看,本文采用的手法是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18.本文介绍了怀特森老师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6.猫

1.Chèn hào quán yú chénɡ jǐ nínɡ nínɡ

2.虐 冤 惰 笼 辩 怂 详 丐

3.C 4.D 5.D 6.B

7.示例: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8.“并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掉了好几块”“忧郁”“懒惰”.从形态和性情两方面介绍的。

9.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

前五个情节是详细描写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跌宕起伏,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10.文章中的“我”是这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11.表达了作者自责、内疚的思想感情。

12.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结构上,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形成了首尾圆合的特点。

13.表面原因:“给的答案是错的,错的答案不能得分。”

实质原因:学生们没有怀疑精神。

14.此题从文中第⑥段即可找到答案: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时,他告诉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

15.大胆怀疑的精神,敢于发问的勇气。

16.意味着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产生了怀疑。

17.先抑后扬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上一篇:共产党员党校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郑成功》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