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2024-04-29

关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重要性的思考(共8篇)

关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篇1

一、“一刻也不要脱离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执政成败的重大问题。“一刻也不要脱离群众”,是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庭长马锡五的题词,可谓意味深长。我们党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历史事实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胜利发展,反之,就会遭受挫折。实际上,联系群众并不难,难的是坚持经常联系群众,形成长效机制;深入基层也不难,难的是经常深入基层,长期坚持。保定市农村(社区)群众工作站的建立,克服过去下基层大轰大嗡、虎头蛇尾、劳民伤财的弊病,实现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使广大干部同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同群众的感情更加深厚,干部在群众工作站工作中接了“地气”、长了“元气”、添了“朝气”。

二、“任何力量都代替不了人民的力量”——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实现“十二五”宏

伟目标,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然而,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对党和政府政策的理解,都需要通过我们的深入宣传、正确引导才能实现。建立农村(社区)群众工作站,目的就是调动方方面面、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宣传引导群众共谋发展,把党和政府的正确主张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关注民生、解决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问题入手。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关键问题,也是积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农村(社区)群众工作站,就是从群众关心的、涉及群众利益的一点一滴的实事小事入手,无论大小,群众关心的,就是队员们关注的。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在为群众做好事实事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科学发展,体现一切为了群众,让广大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为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

四、“安民之要在于查其疾苦”——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新时

期新阶段,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的问题,引导群众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需要我们在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带着责任和感情耐心听取群众的诉求,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群众工作站工作重点之一就是代理群众信访、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深入基层、融入群众,采取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稳控在基层;通过代理群众信访机制,使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表达、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公平正义得到维护;通过了解掌握舆情信息,及早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防止发生各类社会安全事件和事故。

五、“离群众越近、离基层越近,就离真理越近”——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坚持走访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科学决策和执政水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意,是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党和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是否合民意、顺民心。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要改进我们的工作,必须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要提高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必须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集中群众的智慧,使每一项决策更符合实际,更符合群众的意愿,更有利于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建立群众工作站,就是开辟一条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渠道,一方面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传达下去,另一方面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上来,增加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循环过程,使决策更加贴近民情、顺应民意,更加科学。

关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篇2

1 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基础性工作

广大员工群众是构建和谐医院的主体,同时也是和谐医院的受益者和推动者,离开员工群众的努力,和谐医院建设便无从谈起。一方面,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医院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讲,构建和谐医院的过程就是广大员工群众在医院党政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动医院大发展、快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每一名员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推动企业科技、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充分发挥员工群众在参与企业管理、维护地方稳定中的作用。所有这些基础性工作,都需要以强有力的群众工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不同群体的利益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差别,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变革时期社会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整难免会使少数员工群众的利益暂时受到影响,由此引发不稳定因素。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疗集团来讲,其所属各医院地域分散,且涵盖一、二、三级各种规模的医疗机构,既管理着各级各类在职员工的医疗服务,也管理着离休、退休等各类人员的医疗服务,还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对外医疗市场开发所要完成的医疗服务。近年来,企业医院与地方医院工资收入存在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医疗集团队伍的稳定。鉴于这种情况,医疗集团各级工会组织进一步提高对群众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明确医院各级工会组织的工作责任,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满腔热情地做好群众工作,确保医务人员队伍稳定[2-3]。

2 做好群众工作是各级工会组织的根本职责和优势所在

2.1 做好群众工作是各级工会组织的根本职责

这个根本责任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所决定的。按照《工会法》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各级工会必须最大限度地代表职工群众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教育、引导员工群众为实现工人阶级最长远的利益而努力奋斗。所以说,做好群众工作是各级工会组织的根本职责和重要使命。

2.2 工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具有其他组织不能比拟的优势

(1)工会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团结、联合广大员工群众。工会是工人阶级实现阶级联合最广泛的组织,与广大员工群众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代表最广大员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工会的每一项活动都坚持从员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出发,把自己置身于员工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之中。

(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依靠”方针决定了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包括员工群众的劳动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险权、职工教育与培训权等)方面,具有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3)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工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经营形式的多样化、产权关系的明晰化、利益分配的差别化,以及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和契约化,使工会组织代表和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责任更加重大。如何更好地为员工群众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是工会组织面临的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医院工会组织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以便能更好地履行自己新的使命[4]。

3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群众工作

3.1 着眼于创建学习型工会,在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中大兴学习之风

要把建立人人学习的工会和培养终生学习的工会干部作为目标,努力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工会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做到牢记宗旨,洞察敏锐,严守纪律,团结协作,务实创新,争创一流;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净干事。在引领职工认清严峻形势的同时,进一步启发其在岗尽责、爱岗敬业、在岗奉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号召职工“争建学习型医院,争做知识型员工”,激发广大员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勇当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真正树立新时期工会干部的新形象,在构建和谐医院、提高医院竞争实力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工会干部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当前,工会干部要注意转变只注重解决员工的物质困难,忽视做人的思想工作的观念,树立解决物质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的工作意识;转变只重视开展文体活动,而忽视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的观念,树立既开展好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又有的放矢地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的意识;转变只注重把好自家门,管好工会人,不重视参与和融入医院改革发展大局中去的观念,做到积极参与到医院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去,并不断增加工会组织的“话语权”,更好地为员工群众谋利益。

3.2 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目标,努力提高工会维权的能力

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基础,也是各级工会基本职能。要加强源头维权机制的建设,深化和完善工会与行政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的有关政策的制定,调解好劳动争议事件,尽可能把一些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加强职工劳动保护机制的完善和建设,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权。

3.3 关心和关注弱势群体,维护医院的和谐与稳定

医院要实施好“扶贫、帮困、送温暖”工程,使困难员工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克服暂时困难的信心。医院要认真落实工会干部帮扶结对的制度,开展好“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同时,医院要进一步加大员工医疗互助和帮困助学活动的力度,使弱势群体真心体会到医院党政和工会组织的温暖。

3.4 围绕构建和谐医院开展调研活动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必须从医院实际和员工的思想实际出发,加强调研,掌握员工的思想实际,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提高思想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医院要给医院工会机关和各基层单位工会干部交任务、下指标,从自身做起,人人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职工,了解各阶层的要求和呼声;把职工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职工的要求作为第一知情人,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参与医院涉及职工利益有关政策的调研和制定,真正把职工的需求与医院改革发展联系起来,上下一心,共同为创建和谐医院、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委员会.加强群众工作促进医院和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5):50-51.

[2]刘铭兴.高校医院社会化改革初探[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2,22(2):107-110.

[3]冯柳平,武小年,周德新.软件测试技术在医保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1,21(1):70-76.

关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篇3

关键词:群众工作;新形势;改善民生

华亭县西华镇地处华亭县城西部,距县城7.5公里,辖13个村、1个社区,有5501户24294人,总面积233.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715.4亩,是全县人口和农业第一大镇。

近年来,随着华亭县城西扩步伐的不断加快,西华已成为县城西扩的主战场、统筹城乡发展的排头兵。在这特殊的历史阶段,我们既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也面临着局面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在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形势下,只有自觉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凝聚强大合力,抓住和用好黄金机遇,推动西华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

1 充分认识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石之一。为了凝聚群众的力量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党历来重视群众工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就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同志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胡锦涛同志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群众工作,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群众工作给广大干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1.1 做好群众工作是新形势下推动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理论上说,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不仅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而且是广大群众的实践活动。因此,抓住用好黄金机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要领导的一马当先,更需要群众的万马奔腾。今年,我们通过深度审视镇情,研判发展机遇,发动群众献计献策,确定了“融入县城、发展城郊、统筹城乡、富民强镇,全力建设小康、和谐、文明、幸福新西华”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各方面力量。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群众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变化,面临许多新课题和新要求。越是如此,越需要我们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拓宽群众工作渠道,努力增強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解难题的同时,调动积极因素,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 做好群众工作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永恒目标。在我国古代就有“和为贵”的思想观点;在西方思想史上也有追求和谐的记载;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观点。特别是近几年,党中央对构建和谐社会高度重视,重要的一条遵循原则就是要以人为本。我觉得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好群众工作,以此来协调关系、凝聚人心。我们提出“融入县城、发展城郊”是经济层面

的问题,是物质基础;“统筹城乡、富民强镇”是社会层面的问题,

是精神支撑;小康、和谐、文明、幸福新西华是经济物质与社会精神的融合,是终极目标。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是党群干群关系和谐。

1.3 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只有全面做好群众工作,才能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近年来,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群众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萌动,这些都对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提出多样化的、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同时,与之相伴生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显。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不仅应该具备做好群众工作的热情,而且更要具备和找准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方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

1.4 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作风建设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群众路线的高度统一,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关键。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在做到廉洁自律、勤俭办事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群众的利益和诉求,真正使作风建设的要求转变为自觉服务群众的行动。

2 当前群众工作面临的形势问题

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历史阶段,群众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群众工作对象来看,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行业、新组织和新阶层不断涌现,群众工作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间,西华各类个体经营户、非公企业、民营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但同时,由于其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使群众工作的对象更加广泛、多样。

另一方面,人口流动频繁,尤其处在特殊区位的西华,户籍人口2.4万,是全县人口和农业第一大镇,大大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保持与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扩大工作联系网络,深化工作触角,进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是目前群众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从群众工作内容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当下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群众也出现多样化和差异化二代利益需求,社会矛盾较为突出。而且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与文化交流往来的增多,群众的思想意识出现较多的变化性和选择性,难以达成一定的社会共识。尤其是新形势下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加,造成部分群众的心态焦虑不安,甚至有些人抱有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容易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随着群众内部矛盾的变化,在工作实际中,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失地农民、复转军人、下岗职工、痴呆傻瓜人员、精神智障人员、重点社会管理对象等一些特殊群众的生活困难进行解决时,不但要注意这些群众的物质生活的改善,更要注意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疏导群众情绪,改善民生。

从群众工作环境来看,近年来社会改革的利益格局发生新的变化,造成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增加了群众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尤其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建設的深入,包括拆迁补偿、土地流转以及社会保障在内的各种社会利益较量日益突出,尤其是群众的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交织错杂,而且还有部分遗留的历史问题亟待解决,形成了群众工作环境的新焦点和新难点。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有些群众完全忽视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只注重自己的当前利益,造成某些潜在社会矛盾突出。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传播途径的快速发展,造成群众敏感问题以及突发事件地直接报道,而且网络舆情的推动导致了群众工作处理的难度增大。

从群众工作主体来看,新形势下社会的流动性、开放性显著增强,我们的群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形势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组织网络、工作机制、平台载体还不健全。

一是“不愿做群众工作”。部分干部宗旨观念不牢,存在“自然消除论”错误观念,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各种社会矛盾自然解决,做不做好群众工作对发展影响不大,甚至做群众工作会延误发展,因而忽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象。

二是“不敢做群众工作”。面对维护社会稳定的考评指标日益严格,一些干部靠瞒盖换稳定甚至花钱买稳定,最终小事拖大,大事拖爆。

三是“不会做群众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的干部工作方法欠缺,能力不强,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造成群众工作推不开、推不动,在群众工作中力不从心。近年来,部分村(社区)党组织工作陷于被动,甚至有些任职二三十年的支部负责人落选,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3 做好群众工作的路径选择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地方实际,把握规律特点,探索方法途径,真正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

3.1 树牢为民宗旨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于群众工作的始终。

一方面要树立群众观。正确把握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正确的观点和态度看待政绩,把为人民造福作为各级干部的最高追求,不干牺牲长远利益搞发展、牺牲环境搞建设的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把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2 摆正“三者”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应坚持辩证的统一,要树立积极的稳定观。党中央要求的稳定不仅是国泰民安的稳定,而且是促进发展的稳定,推进改革的稳定。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必须纠正“稳定压倒一切”的形而上学毛病,不能把“维稳”变成“唯一”。应坚持在发展中求稳定,在稳定中谋发展;在改革中求稳定,用稳定保改革。做到既不掩盖矛盾,又不激化矛盾,在解决矛盾中促进发展,推进改革。

3.3 夯实发展基础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快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富民,就是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全面加速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切实办好了一批“民心工程”。在经济高位运行的同时,注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扶持就业创业相统一,转变发展方式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相统一,实现了百姓收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提升,从根本上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只有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壮大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了,才能为妥善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撑,也才能更好地推进群众工作向纵深开展。

3.4 着力改善民生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主线,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实质所在。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需要我们时刻把握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近年来,我们全力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群众工作的着力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连续三年重点推进城乡安全饮水体系、城乡教育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每年还具体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集中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救助、行路、吃水、通信等民生问题。通过连年持续地推进民生工作,进一步扩大了民生工作领域,提高了民生工作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民生连着民心。实践证明,只有让发展成果更多的利民惠民,才能更好地改善干群关系,才能提高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最终形成上下一心,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3.5 切实解决问题

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往往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所在。突出问题解决了,才能推动全局工作的跃升,解决不好,势必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我们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全力配合县城西区建设,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我们实行领导包抓、干部包片、工作组包案的运行机制,围绕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一方面坚持因事制宜解难题,另一方面畅通诉求渠道化矛盾,千方百计出惠民之策,做惠民之举,对合理合法具备条件解决的,及时妥善解决,给群众以速效,对有依有据但暂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制定措施限时解决,给群众以希望,对不符合政策的要求,向群众耐心解释相关规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镇、村两级矛盾排查化解网络体系建设,建立了群众工作站(室),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3.6 完善工作机制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任务繁重、情况复杂,必须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工作中,我们立足镇情实际,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构建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了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保障群众意见的畅通表达。完善信访形势分析制度,有效地把握好信访工作方向,提升工作整体水平。完善了责任追究制度,对案件解决当中出现的问题严格落实责任追究。认真落实领导接访、领导包案等制度,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法规、经济救助等多种手段彻底化解,最终实现息诉罢访。同时,把群众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与村“两委”班子评价和干部奖惩任用挂钩,从制度上保证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只有不斷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化解矛盾,解决群众诉求,有力推动群众工作向纵深开展。

4 对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建议

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面对任务艰巨、矛盾凸显的现实迎难而上,需尽快提高五种能力。

一要努力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深入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就是要解决真深入的问题,带着真心、真情与群众接触,通过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基层实情、关心群众疾苦。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作为沟通群众的渠道和途径,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升自身素质,转变工作作风,以正确的态度直面群众,积累经验、锻炼自己。

二要努力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组织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在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新形势下,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社会各领域和各群体的意见作为决策的依据,以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赢得获得最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参与。要感召和带动群众。不断激发群众执行决策的热情,变指派命令为行为感召,变喊破嗓子为做出样子。

三要努力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沟通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而沟通的关键在于信任。首先,党员干部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业绩来获得群众的信任,进而通过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其次,党员干部要深入了解群众的心理和诉求,争取把党和政策“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最后,要拓宽渠道,实现与群众的平等交流。通过扩展沟通的有效途径,增加群众表达民意、建言献策渠道,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四要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一方面要善于学习,提升素质。不仅加强对党的大政方针、“三农”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还要在同人民群众打交道中锻炼能力,从基层实践中找依据,在人民群众中找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要深入群众,排忧解难。党员干部要多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好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群众健康、向上、和谐的社会心态。

五要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化解矛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如今各种社会矛盾此起彼伏,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及和谐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既是解决群众工作的形势需要,也是新时期以来对党政能力的重大挑战,将群众工作条理化细致化,尽量减少恶劣因素的发生和蔓延,并不断激发社会和谐因素的发扬,科学有效地解决各类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将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其次,要深化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将群众的各项权利落到实处;最后,加强群众的信访工作,使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畅通,并对群众的诉求进行合理解决。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篇4

2011年08月25日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吴敬平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面对国内外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社会结构和群众状况的新变化,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于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在于脱离人民群众。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核心问题是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近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从思想上都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创造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对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如:有的领导干部不愿做群众工作,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强,对群众缺乏感情,平时不联系群众,工作不依靠群众,思想上不贴近群众,忽视群众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领导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旧法不管用,新法不会用,不懂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会说群众语言,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引起群众的抵触和反感;有的党员干部群众立场不坚定,决策办事情不充分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作风不民主,处事不公道,存在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同时,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学会运用民主和法律的手段及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做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从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二、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转型,原有的利益格局不断被打破,新的利益关系尚未完全确立,社会经济生活中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和追求个人、单位、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趋向。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增加,经常表现为群众收入差别所引起的利益矛盾。这些新情况,无疑加大了执政党利益整合的难度。如果我们不注重做好群众工作,漠视群众利益,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化解矛盾,对群众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或者对群众没有感情、态度生硬、方法简单,就有可能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把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保障改善民生、解决群众利益诉求为重点,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关键,以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为保证,切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三、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的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衣食住行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也必须清醒看到,在前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一是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城镇和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大;二是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的问题。城镇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农村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缺乏保障。三是群众利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对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中忽视群众利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现象,群众反映比较集中,有的还很强烈。四是影响社会公平的问题。除了收入分配领域之外,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和执法司法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引起群众的不满。同时还要看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难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还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使我们的政策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我们的工作更好、更有力地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事情,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实现江安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5

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参与基层工作,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是很值得认真思考的话题。

作为一名在乡镇工作十余年(期间约两年在县委组织部跟班或借调)的基层干部,群众工作永远是最大的学习主题,结合书本、网络一些好的思路办法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谈几点感悟:

一、为什么要做好群众工作?

习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提到:“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可见,作为党的基层领导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意义多么重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必须鲜明而坚定,那就是时时刻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不仅要体现在关键时刻的论调中,还特别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

近年,随着扶贫开发、脱贫攻坚“战斗号角”的吹响,我们各级领导、各级干部重新深入一线,深入贫困地区的脚步繁忙起来了,其实,真正深入才发现,我们的群众中还有很多地方依旧需要帮扶,需要“阳光”。我们的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需要“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只有祖国大地上各民族、各地区都繁荣昌盛了;各阶层,尤其包括广大农民群众都富裕了,我们的祖国才是强大的!

在工作中,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要从上级精神出发、从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出发。现在我们很多都是基层干部,或者曾经是基层干部,我们每天直接打交道的就是群众,群众工作就是我们最大的工作。

所以,群众路线是基层领导的基本方法和最高艺术,是各级干部的一项最基本的“手艺”。会做群众工作,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干部的基本功。我们要做的就是有力的宣传、精细的组织工作,能不能把群众动员起来,使群众活跃起来、积极起来,参与进来,让群众答应、明白、满意,把任务落实下去,把问题化解,这是对大家素质的综合考验。

举个例子:在基层,我们都要包村包户,尤其党政班子成员。每逢单位班子分工调整,在领导包村双向选择的时候,为什么有些班子成员很受村级干部欢迎,纷纷要求包自己所在村,有些班子成员包哪个村都与村级班子成员不和,群众信访多多呢?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没有很好地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机关作风,官僚作风,“一言堂”了呢?还有,同样的一个村、一项工作,为什么你包村、你分管就成效不好甚至无法开展下去“拉后腿”,为什么换过个领导他就“如鱼得水”、顺心顺手,样样工作都开展的如火如荼呢?这应该就是有没有认真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很好体现。

以前,镇村干部和群众走得很近,彼此很熟。现在交通发达了,通讯先进了,有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反而更加远了!在某些问题上,党群干群矛盾反而激化、干群关系反而疏远,可见,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必须认真做好群众工作,确保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二、做好群众工作要做什么?

新形势下,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面临社会转型、利益深刻调整、群众诉求变化、基层职能转变、能力素质欠缺等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主要原因有:农村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即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农民自身视野、观念、能力、财富、诉求等等发生变化即管理对象自身思维巨大转变;政府服务理念、政策环境、基层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即管理方式发生的巨大变革;体制机制滞后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即制度环境的制约;基层干部整体素质能力跟不上即管理主体的能力水平差距等。因此,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增加了新的难度。我们既肩负管理与服务的重任,又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可谓“压力山大”。

当前,上级下来的工作名目繁多,到了乡镇基层更是“一锅粥”,包括“两学一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发展经济、生态环保、脱贫攻坚、保障民生、社会治理、维护稳定、“美丽乡村”、宜居环境、防台防汛、安全生产等等大类。这些工作都是和群众息息相关,都要和群众直接“打交道”。这“交道”该如何打?比如说“美丽乡村”和宜居环境建设工作,在项目立项过程中,我们就应该进村入户,了解村情和民意,现场勘察地貌和实景,规划设计后反复征求多方意见,只有取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意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充分发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此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推进。比如脱贫攻坚工作,最近湖北巴东县委书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深夜撰文《有些贫困户被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一文,公开谈了很多扶贫干部“早就想讲却不敢讲”的问题,他的主要意思包含现在一些贫困群众接受帮扶却不感恩等思想,但同时却也指导我们“要教育民众,引导民众,要自强,要感恩,要知好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干部脱层皮,群众照样难脱贫”的一种状态,提醒我们基层干部,要正确教育和引导民众共同努力,这样,脱贫攻坚才能“扶贫先扶志”,真扶贫,真脱贫。

所以,什么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走进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争取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安抚群众、教育群众......三、做好群众工作要怎样做?

(一)认真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要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既要坚持对上级负责,维护上级的权威,执行上级的决议,不搞强迫命令,要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群众说服教育,把上级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又要坚持对群众负责,始终把广大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虚心向群众请教,善于集中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同时对群众中不正确、不负责任的意见不迁就、不妥协,教育引导群众把意愿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比如:当前生态环保战役正如火如荼地推进,黄标车治理、生猪养殖业污染整治等工作都会动及群众的“奶酪”,影响他们的当前利益,怎么办?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说服和热心周到的困难帮扶,逐渐让他们接受党和政府的工作思路和意图,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直至圆满完成。

二要处理好多数与少数之间的利益关系。群众工作牵涉面广,群众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认真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农村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低保对象的评定等等,都是涉及多数与少数,一般与特殊的利益之争,我们该如何在遵照上级指示精神下,把矛盾降到最少?最妥的思路和办法就是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集体意愿,公平公正,采取综合评定评议、公开公示等方法。

三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这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是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无条件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能挑肥拣瘦,喜占“小便宜”。责任担当是对基层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好基层干部和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前提。比如:在征地拆迁、两违治理、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如果时时处处比照职权与职责,那很多工作是没有办法开展的。在基层,我们就该大胆发挥“万精油”作用,哪儿管用抹哪儿,哪儿要用抹哪儿,积极担当。二是公家和私人的关系。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委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只有这样,群众才会信服,才会跟着干革命。

(二)确实提升五种能力

一是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

土地确权、种粮补贴、脱贫攻坚、造福工程、生态环保等等很多惠民政策,基层干部要带头学好政策、掌握政策、宣传政策,让群众了解明白,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并迅速严格按政策办事。

二是提高发展经济能力。

镇、村需要的是发展,是因地制宜的项目。必须抓住加快发展要务不放松,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抢抓机遇,用新思路新办法来加快地方的发展。

三是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要充分发挥年龄、学历、专业、阅历等自身优势,尽可能发挥所学所用,确确实实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需要、最现实的事入手,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和为民办事的能力,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搞好服务。

四是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

作为党的干部,心里时时装着一杆秤,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公正处理,并主动公开基层事务,让群众知道、让群众参与,杜绝暗箱操作。要摒弃“人情大于王法”的做法,不袒护违法行为,更不包庇坏人,不做徇私枉法的事。要依靠法律和制度做好群众的管理工作,民主管理,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要尽最大努力让群众享受到发展成果,特别要做好困难家庭、五保户、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

五是提高团结进取的能力。

团结出感情,团结出战斗力。必须树立团队意识,最大限度争取上下各级干部的支持和配合,并坚持民主集中制,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合力。

(三)保证投入足够精力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但是,基层工作无难事,不外乎惠农政策的落实、美丽乡村建设、“三农”问题、“三大战役”推进、计生、征迁、招商、维稳等等几大类,我想,更多的是需要基层干部的耐心、时间和精力。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跨不过去的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关键在于是否真抓实干。

(四)灵活掌握方法技巧

1、上下结合。要做到既吃透上情、摸透下情,又上下结合、借势而为。这样既执行了上级意见,又符合群众意见,既完成了工作任务,又推动了本单位发展、建设。这就要求:必须上群众的门、见群众的面、听群众的声。身子沉得下问题才摸得清。进村入户习惯地带着民情记事本,随访随记,回来后认真梳理。找准结合点,整合政策资源,优化方案,推动实施,再进行总结、提炼、宣传。

2、突破重点。哲学上的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此指的就是群众工作要抓住关键的人和事,把握关键时间和节点。这在征地拆迁寻找突破口、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中很好用。

3、典型示范。立标杆、树典型、以点带面的方法在农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项目推进等工作领域是强有力的推动模式。

4、守住底线。由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群众的思想思维方法发生巨大的变化,在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干部管理、人事调整等方面,底线思维必须有,不讲原则不守规矩毫无底线必然埋下祸害的病根。

除此之外,谈心交心、争取多数、注重平衡、迂回战术、真情感召、刚柔相济、案例学习、警示教育、以退为进……等都是很好用的方式方法,不一一赘言。

(五)务必做到作风正派

关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篇6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实现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奋斗目标,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注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工作取得新成效,党群干群关系取得新进步。但是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和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新老交替,群众工作也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面临不少挑战,特别是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企事业单位改制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群众立场不坚定,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简单;有的地方和部门群众工作制度不健全,已有制度贯彻落实不力等。各级党的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

政使命、确保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认真分析和解决存在问题,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1、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大力宣传沈浩等新时期优秀党员干部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努力成为群众感到离不开的好党员、好干部。

2、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把党的群众工作理论、政策作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着力增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领导和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认真总结群众工作经验,深刻把握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提

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联系实际,创新群众工作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坚持和完善干部挂职锻炼、干部交流、选派干部到村任职、新任领导干部担任信访专员等举措,推动各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

二、自觉深入群众,紧密联系群众

3、严格执行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各自分工,建立农村、街道、企业、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基层联系点,多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中交朋友。省及省直部门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30天,市、县(市、区)及市、县(市、区)部门领导干部不少于60天。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要轻车简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掌握实情,问计于民;要进村(社区)入户,访贫问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在重大节日、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领导干部要主动深入群众。

4、认真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重要问题。省级党政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安排1次接待或约谈信访群众。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两月至少安排1次接待群众来访,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月至少安排1次接待群众来访;市每周至少

安排1次党政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县(市、区)每周至少安排2次。各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都要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坚持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对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件件妥善处理。信访反映的重要问题,领导干部要亲自处理。实行领导包案和带案下访制度,带案下访数量应占包案数量的30%以上。

5、拓展联系群众渠道。运用网络、基层党建手机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各级党委政府及党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公开电子信箱,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研究办理并予以回复。有计划地安排省级党政领导干部与群众在线交流,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每年与群众在线交流不少于1次。完善热线电话、网友留言办理、信访绿色邮政、民意调查等制度。高度关注舆情,定期分析研判。

三、充分发扬民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6、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扎实推进村(居)民自治,认真

落实基层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7、重要决策事先征求群众意见。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法规、重大决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等,应当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和向社会公示等形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意见要认真吸纳,反对意见较多或意见分歧较大的,要慎重决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物价、收费等领域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政策调整,应当举行听证会,听证代表中利害关系人代表不得少于三分之二。任何决策作出、任何政策调整,都要充分考虑、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改革方案出台、重大决策作出、重点项目实施的刚性前置程序。坚持谁决策谁负责,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8、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民生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认真实施民生工程,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财力增长,逐步扩展民生工程实施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努力满足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

方面的基本需求。认真宣传、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逐步增加民生指标在各类综合性考核中的权重。

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9、认真解决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领域突出问题。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征地拆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履行有关程序,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行为。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操作原则。加强对被征地、拆迁户思想、生活、要求等情况的摸排,妥善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严禁采取停水、停电、阻断交通等野蛮手段逼迫搬迁,严禁采取“株连式拆迁”和“突击拆迁”等方式违法强制拆迁,不得随意动用公安民警参与强制征地拆迁。对因暴力拆迁和征地造成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把竣工验收关。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潜在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和监督管理。认真分析研究社会保障、企事业单位改制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

10、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省每年对经常性排查作出部署,市县每年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安排。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组织集中排查。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分工,对排查工作亲自部署,对排查出的问题亲自分析研究,亲自推动化解。省、市、县(市、区)定期召开联调会议,协调解决复杂矛盾纠纷。加强群体性事件源头预防,完善应急预案,事件发生时相关地方和单位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根据事件发展果断迅速平息事态,并及时上报情况。

11、加强群众思想教育疏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开展国情省情、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摆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健全合理诉求表达机制,引导群众自觉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通过行政复议、诉讼、仲裁、调解等渠道解决矛盾纠纷。重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增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建立省领导定期与高等学校师生直接联系沟通的渠道,省市党政领导要亲自到高校作形势政策报告。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思想教育实效。

五、坚决纠正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12、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在联系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利益中发挥好带头、推动、督促和保证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实际行动增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完善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脱离群众、不思进取、作风漂浮、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清理控制评比表彰达标活动。

13、坚决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积极推行综合行政执法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解决多层执法、多头执法和重复执法的问题。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强化执法监督,落实责任倒查机制,坚决纠正冤假错案。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行为,严格落实食品药品监管责任制。集中整治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严肃查处环境保护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资金及政府专项资金

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农民负担和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和加重企业负担的问题,纠正医药购销及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投诉受理、政风行风评议和政风热线工作。严肃查办群体性事件、重大责任事故及执法司法不公等背后的腐败案件或渎职行为。

六、加强和改进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领导

14、把群众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党委、政府要定期研究群众工作,省每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市每季度、县(市、区)每月要听取信访等群众工作情况汇报,重大问题随时研究。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带头做群众工作;其他领导要按照分工抓好分管方面的群众工作,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群众工作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15、大力加强基层群众工作。群众工作重心在基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基层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加强对基层群众工作的指导,深入研究基层群众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要加强

对基层干部的关心、教育、管理和监督,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本领。完善基层群众工作制度,形成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的重要内容,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

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思考 篇7

一、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多元化的工作对象使群众工作面对新的挑战。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党的群众工作对象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结构不再是单纯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出现了许多其它的社会组成部分, 如自由职业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等。工作对象的多元化也就意味着利益诉求的多样化, 群众的利益诉求也从原先单一的个人利益向单位利益、地方利益、政府利益等多元化方面转变。现阶段,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提升, 使得他们的利益诉求从单纯的物质利益转向精神利益和民主权利。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导致经济利益诉求和政治利益诉求、合理的利益诉求和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和少数人的利益诉求相互碰撞、交织的新形势, 这就要求党的群众工作要公正协调各种复杂多变的利益关系, 增加了党的群众工作的难度。

近年来, 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公民意识不断地提高, 越来越注重民主和民生问题。民生方面, 对自身需求的欲望和要求越来越高, 已经从追求吃饱穿暖发展到注重看病就业、食品安全、环境质量与安全、社会福利和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等方面, 也从追求普通的物质需求提升到注重精神需求, 看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与自身的地位和尊严。民主方面, 公民意识不断提高, 使得人民群众越来越看重自主、平等和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 对公共事务以及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成效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开始利用方便、快捷的新媒体积极地参政、议政。任何政党执政的基础都来源于社会成员的认可, 尤其是政治认同。目前, 虽说社会各阶层对党的认同主要有法理认同和利益认同两种认同形式, 但是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导致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为党的群众工作增加了难度。这些问题都对党的群众工作如何应对民主政治问题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 思想作风不正, 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过于单一和简单。

我们党在进行革命和国家建设中摸索出的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根本方法为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 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领导和支持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 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目前, 有些领导干部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以及相关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着误区, 严重影响了党的群众工作的有效性。一是在思想作风方面, 部分党员干部认为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 而自己作为干部是知识渊博的, 人民群众是该仰望他的, 因此腰杆挺得太过直, 不太喜欢与人民群众打交道, 使得他们不能具体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习惯了把自己的主张和意见理所当然地当作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忽视了人民群众生活中真正存在的现实问题。有的党员干部很好面子, 注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使相关的工作任务只能停留在嘴上、文件上和会议上, 有的是抱着“做多错多, 不做不错的”工作态度, 对于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应付了事, 碰到问题和矛盾绕着走, 把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拖再拖;还有一部分喜欢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盲目招商引资, 建设工程项目, 坐着轿车隔着玻璃视察民情, 打着遮阳伞穿着鞋套站在田间地头考察农作物的收成情况, 导致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低下, 降低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工作效率。二是在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上, 大多落后、简单。目前, 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当普及, 利用它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可以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知情权、参政议政的程度, 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但有的党员干部并不适应和习惯这种工作方法, 仍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 思想观念不太跟得上时代发展的变化, 对群众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了解不够, 使得工作方法和工作对象不适应, 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有的党员干部比较喜欢采用“一刀切”的工作方法, 在工作中, 大多以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为工作的出发点, 不许人民群众有自己的意愿和利益诉求, 不能质疑和批评自己的工作决策和计划, 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和监督权。对于无法说服的人民群众, 采取的解决办法更是简单, 不是打压, 就是用人民币解决一切, 阻碍了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使和正常生活。

(三)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机制体制存在弊端。

法律法规和机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妨碍了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党的群众工作缺乏专门的群众工作机构, 使得工作人员无法有效聆听、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需求, 群众缺乏表达意愿和利益诉求的渠道, 导致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 部分党员干部随意处理群众问题。关于党的各种决策和制度, 在地方基层缺乏与之相匹配的规范的、有实际操作性的制度, 使得地方的群众工作有着很大的随意性。

二、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思考

(一) 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 努力解决实际问题。

建立健全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的机制体制, 让国家政策在实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加强对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 让基层群众通过直接参政议政的方式, 有序参与政治的渠道, 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在做好政治工作的同时, 也要注重民生工程的实施, 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 如妥善处理、安排好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 解决好就业、教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努力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 加强思想教育, 树立群众观点。

加强思想教育, 在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新形势下, 使社会各阶层对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政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 不断地学习党的规章制度、先进事迹, 使他们树立务实的工作态度, 改良工作作风, 解放和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让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紧跟时代步伐。教育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路线, 找准自己的位置, 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无穷的, 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 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学习, 认真仔细地聆听他们的诉求和意愿, 搞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 建立健全有关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立专门的群众工作机构, 使党员干部能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让工作决策真正反映社情民意;让人民群众有表达诉求和意愿的渠道, 保证他们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开通计算机网络党务, 使党务工作更加透明, 坦然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让党务机制正常健康地运行。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与党的政策和制度相匹配的规范的、可操作的有关法律法规, 使基层的群众工作有据可依。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要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 落实“从群众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把握好党与人民群众鱼与水的关系, 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参考文献

[1]全国党建研究会社区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周鹤龄.当前党的群众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

[2]杨根乔.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挑战、问题及对策[J].中州学刊, 2013

关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篇8

【关键词】电力公司;群众工作;重要性;措施

在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和家庭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逐年增大,对供应电力的电力企业来说即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机遇来自巨大的电力需求,挑战来自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从外部讲主要来自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电力企业提供良好服务的约束和督促。企业内部挑战来自企业决策是否正确,能否通过合理的机制充分调动电力企业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成为新时期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新形势下做好电力公司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做好电力公司群众工作对企业和职工都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电力企业生产效益、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等三个方面。

1.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人不同于机器,人是具备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的,因此电力公司群众的行为受到个体思想价值观念的支配,他们拥有价值观念和对公司规章制度的认识将影响着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和对公司的认同能提升群众工作的积极性,而消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对公司缺乏认同将严重影响群众工作的积极性。根据我对电力企业随机做的150人调查研究表明,65人认为企业没有做好群众工作,占调查总人数的43.3%,根据其他人反应的情况这些职工在工作中表现并不积极并时有抱怨。因此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应该做好员工的群众工作,让他们热爱本职工作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2.提升电力企业生产效益

新形势下我国早就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电力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员在运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企业的生产效率。只有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良性发展,当然电力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除了和技术更新提高生产效率有关外,还有生产要素中职工群众的工作状态有直接关系。当电力企业做好职工群众工作就能让群众安心本职工作,对工作尽职尽责,技術部门一丝不苟做好本职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危害和减少企业的财产损失。对于服务部门会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口碑,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形象和核心竞争力,最终会提升电力企业生产效益[1]。

3.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在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利益,比如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利益;企业职工因奖金业绩也会产生一定的利益矛盾。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好这些矛盾必将破坏企业内部的安定团结,挫伤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还有可能会出现消极怠工,甚至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一旦这些情况出现轻则会影响电力企业内部的和谐,让企业丧失了凝聚力,重则会酿成事故,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破坏。因此电力企业应做好电力公司群众工作,化解群众之间或群众与公司之间的矛盾,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二、新形势下做好电力公司群众工作的策略

新形势下做想做好电力公司群众工作应通过建立企业文化、人力资源部门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发挥工会的作用等三个方面开展。

1.建立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学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培养群众对电力企业的认同感,让员工对企业领导的决策增加相互了解,并认真的执行决策,这些过程不是只依靠行政手段能决定的,必须借助于建立适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当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得到职工群众的认同后,会提高员工对企业领导决策的理解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最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建立电力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第一,提高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只有企业领导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部署和落实,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速度和效率。第二,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在电力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并不是随便念几句口号,帖几个标语就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有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作为后盾。第三,电力企业应根据企业特点创建特色的企业文化。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特点,电力企业自身有自身的生产经营要求,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人云亦云建立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只有让电力企业文化建立在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用的作用[2]。

2.人力资源部门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

有些电力企业的群众工作难做的原因是没有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或者有了制度也不去执行,长此以往形成规章制度的缺少或形成虚设。领导在处置群众问题时往往根据个人的心情和与群众的私人关系,这样导致群众与企业领导之间有误会和隔膜,不利于搞好群众工作。如果电力企业建立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一切工作以规章制度办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在做群众工作时让大家心服口服,有利于群众工作的开展。电力企业可以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工作岗位责任制度,通过责任追究来提升工作责任感。通过建立请假销假制度能杜绝其它员工不必要的怀疑和猜忌。由此可见电力企业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能保障电力企业的群众工作更好的开展。

3.发挥工会的作用

新形势下为了保护职工的权益和便于企业与职工的沟通交流,大多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会组织扎根在职工群众中,其组成既有群众代表又有企业代表,工会能把企业决策的初衷和难处通过工会组织向职工传达,让职工群众理解企业决策的依据,减少职工群众对决策的误解和抵触,这本身就在做一种群众工作。工会也可以把群众的困难和合理要求传达给领导层,及时修改甚至撤销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总之通过工会组织的工作在企业高层和企业职工之间建立一种沟通渠道,这种渠道本身就是在做群众工作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工作。

三、结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必须提升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这一切的实现有赖于电力企业应做好群众工作。电力企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种系统化、协同化的过程。在开展电力企业职工的群众工作过程中,只有相关部门发挥应有的职能并配备合理的制度和职能部门,才能保障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丽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措施和方法[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年06期.

上一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报告下一篇:物业管理系统使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