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朱熹诗词

2024-04-22

宋代朱熹诗词(通用7篇)

宋代朱熹诗词 篇1

朱熹诗词佳句? ?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诗

3、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4、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5、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6、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7、心平则气自和。——朱熹的诗

8、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0、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11、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1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的诗

13、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14、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5、守正直而佩仁义

1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的诗

1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1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0、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21、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22、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的诗

23、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24、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25、百学须先立志。

26、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27、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的诗

28、为学读书,须是耐烦。

29、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3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1、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32、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的诗

33、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34、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35、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36、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37、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的诗

3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9、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40、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41、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42、俱收并蓄,待用无遗——朱熹的诗

4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4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45、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46、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47、志者诗之本也——朱熹的诗

48、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4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0、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5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2、礼即理也。——朱熹的诗

53、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百学须先立志。

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 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 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朱熹的诗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 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 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 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 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 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 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 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 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熹语录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人之作孽,莫甚于口;言语尖刻,必为人忌。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语录

浣溪沙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鹧鸪天脱却儒冠著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生羽翼,上烟霏,回头祗见冢累累。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鹧鸪天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忆秦娥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忆秦娥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朱熹的诗

青玉案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鹧鸪天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满江红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念奴娇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 朱熹的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活到老,学到老。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朱熹的诗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 百学须先立志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 朱熹的诗 学者先要会疑。朱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朱熹的诗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集注)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朱熹的诗

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好,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水调歌头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水冰语,莫错定盘星。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朱熹的诗 水调歌头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水调歌头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链丹成。

水调歌头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好事近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朱熹的诗

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软输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语录

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礼即理也。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的诗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的诗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语录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朋友,以义合者。

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的诗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活到老,学到老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率是道 —— 朱熹的诗

?

1、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观书有感》

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劝学诗》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朱熹 《四书集注》

6、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 《近思录》

7、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熹 《朱子语类》

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熹 《朱子全书》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10、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朱熹

11、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1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春日》

1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观书有感》

14、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朱熹

15、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朱熹 《范纯仁语》

16、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17、蹉跎莫谴韶光老。——朱熹 《四时读书乐》

1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20、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 《近思录》

21、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2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3、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朱熹

24、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25、心统性情者也。——朱熹 《近思录》

26、“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四书集注》”

27、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 《朱子全书》

28、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2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3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32、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33、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朱熹

34、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35、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朱熹

36、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朱熹

37、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朱熹

38、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39、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 40、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41、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朱熹

42、礼即理也。——朱熹

43、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朱熹

44、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45、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朱熹 《近思录》

46、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47、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48、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49、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朱熹

50、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朱熹

51、为学读书,须是耐烦。——朱熹

5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朱熹

53、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朱熹

54、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 《论语集注》

55、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朱熹 《朱文公集》

56、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朱熹

57、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58、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5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60、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61、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62、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 《朱子家训》

63、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64、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6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66、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朱熹 67、守正直而佩仁义 ——朱熹

68、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朱熹

6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 70、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朱熹

71、人之操履无若诚实。——朱熹 《宋名臣言行录》 72、志者诗之本也 ——朱熹

73、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朱熹 74、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朱熹 75、朋友,以义合者。——朱熹

76、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朱熹 77、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78、心平则气自和。——朱熹

79、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80、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朱熹 81、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朱熹 82、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朱熹

83、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朱熹 84、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 ——朱熹( 闪点情话网)85、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86、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朱熹

87、四书五经之所以能获得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封建社会人们安身立命、治国齐家、交往相处的法则。论语的”仁者爱人“宣扬的是忠恕;周易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的是坚韧;诗经 教会人们感受和抒发;尚书 教会人们开拓和创新 礼记 是人际关系的准绳;春秋 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朱熹 《四书五经》

88、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朱熹将儒家经典 礼记 中的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汇集一起刊刻,合称 四书。再加上 先秦的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朱熹 《四书五经》

89、“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朱熹 《论语集注》 90、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 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 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朱熹 9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92、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朱熹 93、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朱熹

94、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 ——朱熹 《劝学文》

9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96、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97、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98、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那么就可以做到见微知著,可前知祸福。——朱熹 《四书五经》

99、“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道德素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秦汉儒学 偏重 为政治民 小学教人掌握文字知识,而大学教人如何为人 大学 诚意篇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修身在正其心 ——朱熹 《四书五经》” 100、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朱熹 《茶坂》 101、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修身是齐家的前提条件,只有自身具有良好而高尚的道德品质,人才会有地位,才会受到众多家庭成员甚至社会成员的尊重与爱戴,所以身不修何以治家? ——朱熹 《四书五经》

10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宋代朱熹诗词 篇2

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很久很久以前当我们的祖先开始生活在这片土地开始, 音乐文化也渐渐的随之出现。我国的古诗词文化也有着及其深厚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 渐渐出现了诗歌。诗歌即由诗词与歌曲结合而成。从最早的《弹歌》到《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及唐诗宋词、元曲直至明、清小曲, 都为音乐文学上的瑰宝。司马相如与范晔论文都有对诗词歌曲的看法及理解。如此来看, 诗与歌相生相惜, 融为一体, 相辅相成。

宋代的文学在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 是文学界辉煌的一页。与唐诗、元曲相比。宋词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优美的意境, 更受历代文人雅士的追捧。自古诗盛行, 大量的优秀古诗被编曲成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词”。又名乐章、琴趣、乐府等。还被称为歌曲、长短句。这诸多的名称不难看出词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以及词与普通诗歌不同的形式与特征。不少唐五代的文人在民间对词进行创作, 在此基础上引进了教坊和诗坛。从此宋词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古代, 词是唯一可以与唐诗相提并论的一种文体。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剥夺的重要地位。在原来, 词本是作为一种配乐而创作的歌辞, 现而成为了一种长短的诗体。起初盛行于民间, 直到晚唐才陆续有文人开始进行创作。因此, 词的艺术表现日渐变的清晰。使得词在今后有了更好更全面的发展。直到宋代, 词达到了顶峰状态, 得到更多文人雅士的喜爱与追捧。

词这种文艺形式在宋代是最有特色的, 它具备了两个特点, 文学与音乐。也可以说, 词是一种可以进行配曲演唱的诗, 且不同的词其词名也不相同, 叫做“词牌”。在宋代, 词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别称, 例如“曲”、“乐府”等, 无一不与音乐有关。“长短句”这一叫法, 成为人们日后对词的常用叫法。在各方面表现的与传统的五七齐言诗都不相同, 长短不一, 参差不齐的句子, 这都是词特有的特点。有些因素是为了更好的配合曲调和节拍的需要。不同的音乐体段和节奏的不同, 都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令”、“引”、“近”等等。“分片”为词的分段, 通常一首词是有上、下两片组成的, 不同的是慢词有多至三四片者。这全部是宋代诗词歌曲在的艺术上的表现。每个词的词调都不同, 其中句树、句式、段数、韵律等都有不用的规格。

二、宋代古诗词歌曲的发展

(一) 宋代音乐的兴起

在当时, 宋代的市井音乐可谓是空前的繁盛, 这些与宋代的发展兴衰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中国音乐史上转折期的宋代, 当时的贸易对音乐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作用。各城市之间的贸易往来导致大量的娱乐场所出现, 大量的人口流入城市, 其中不乏一些为专业艺人。从而使得音乐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及推广。曾经只供宫人以及一些达官贵人享受的音乐, 流向了民间。随着音乐观众的变化。音乐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顺应当时的需求, 唐代的大型歌舞已经不再流行, 取而代之的则是比较综艺性的戏曲。从此宋词音乐占领了中国的主导地位。

(二) 宋代著名词人及词的发展

宋之所以能在音乐上有好的发展, 不得不提几位词人。其中有李清照、辛弃疾、苏轼、王禹等。他们都为宋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多优秀的词被后人改编为歌曲进行演唱。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当这些作品与音乐相结合, 其艺术表现更加突出。

以往, 在词出现之前, 一般都是先有诗, 然后才进行编曲。是以诗来入乐。而词则是恰恰相反的, 一般都是先有乐, 然后才有词。这也就是所谓的填词一说。因此, 词与声的结合尤为重要, 这不仅仅是语言, 更重要的是意境。将词所述的感情与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巧妙的结合, 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词将人们所表达的情愫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以至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感情也是不一样的。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全词表达了苏轼豪迈的情怀, 全是由一种浪漫的气息所贯穿, 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 沁人心脾。这首词也被后人们进行编曲传唱, 在宋代, 则有不同的演唱形式, 这也是讲古诗词歌曲艺术表现的最佳方式。

词所编的曲子在宋代的演唱方式是多样的, 从规模、演唱程序, 这些方面来看都是大不相同的。在谢桃坊先生的《宋词演唱考略》中, 有一文是将宋词演唱分为三种情形的。其中宫廷朝会为规模较大的, 贵族学士一般是为家宴所演唱, 最后则是一般的小唱, 这也是最普通, 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但从事实上来说, 在宋代, 不论是宫廷朝会, 还是文人雅士集结, 或是市井商业演出, 都会有小唱的表演。更为合理的分法是以演唱形式进行分类。

三、宋代古诗词歌曲的艺术表现

从形式上来分的话, 宋词的演唱形式大致分为小唱、群唱、歌舞演唱等。下面分别来阐述一下。

(一) 小唱

据记载, 耐得翁与张炎的文章中都对小唱有一定的解说。在耐得翁的《都城纪胜》中有对“小唱”的记载, 文中说到, “小唱”就是指拿着拍板进行演唱, 通常演唱为慢曲, 也可以说是有限的喝着茶酒, 低声的唱着歌。在张炎《词源》下“音谱”中, 也有对“小唱”的解释, 大概意思是只有慢曲、引、近都不相同, 而这些都称为“小唱”。演唱时必须字正腔圆, 由筚篥与之伴奏, 惟妙惟肖, 音律非常纯正。以箫来伴奏。这一般是有一名演唱独自用拍板进行清唱, 有些也会有一些乐器来进行伴奏。例如笙、箫、琵琶等。演绎着有男有女, 但一般情况下说以女性为主的。且在宋代, 是以女性的演唱为本色。

作为宋代最常见的一种演唱形式“小唱”, 无论是市井商业演出、还是宫廷宴会、或是贵府学士、文人雅士宴会甚至于到家宴, 都是以小唱的形式进行的。有一些文章中记载一些擅长小唱的名妓, 其中李师师、封宜奴、孙三四等, 而这些也都是被后人们所熟知的。这些是由《东京梦华录》第五卷所记载。而在《东京梦华录》第二卷有记载, 在京城中瓦市, 有卖药的、纸画、饮食、喝故衣、卖卦、令曲、探博、剃剪之类的。由此可推断, “小唱"颇受听众们的欢迎, 其中所谓的“令曲”就是指小唱歌词的唱本。在各个表演形式中都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并且有非常明显的商业性质在其中。

由于“小唱”在市井中的传播, 渐渐的也被一些官府宴会用作一种最常见且最为重要的一种表演形式。在宋代官府中, 官妓的表演是官府宴会中不可缺少的, 也是最主要的节, 这些都被各种各样的史料所记载。例如《后山谈丛》中第三卷中就有记载:文元贾公, 居住在北京的大名府, 欧阳永叔回到北京, 摆酒设宴进行招待, 还有歌妓助兴, 公怪叹, 以为山野。歌妓捧起酒杯敬酒, 演唱的则是欧阳修所写的一首词。欧阳修举起酒杯倾听歌妓所唱, 十分开心。公复怪之, 召问, 所歌皆其词也。以此可见这是一位相当聪明的官妓, 唱着欧阳修的词来为欧阳修本人劝酒, 可谓是巧夺天工。由此不难发现, 他所演唱的这种形式气势也是“小唱”。

在《东京梦语录》第九卷有记载, 北宋著名的天宁节宫廷宴会, 其整套的表演及其程序和节目, 内容丰富, 场面恢弘, 是以队舞和大曲为主要表演的。在这一整套完整的表演体系中, 也是有先后顺序的。首先是由皇帝进酒, 其次则是赐酒。在此期间, 没进一盏酒都会有歌舞、杂剧等表演。第一盏, 御用酒。由笙、箫还有笛子来伴奏进行演唱。大家都非常的高兴, 只听的到歌者的声音。宰相臣子们饮酒, 音乐再次响起, 歌者所演与前面相近。宰臣酒, 慢曲子。以此类推, 总共有九盏酒, 也就是有九段表演。在这些杂剧、乐器表演和百戏表演中都有穿插唱词的节目在里面, 分别为后几盏。第六盏, 皇帝饮酒。表演慢曲子, 由笙来伴奏。宰臣酒, 慢曲子。第七盏, 皇帝饮酒, 表演慢曲子。宰相臣子饮酒, 再次演奏。第八盏, 皇帝饮酒, 由一名歌妓拍板演唱《踏歌》。宰臣酒, 慢曲子。……第九盏, 皇帝饮酒, 表演慢曲子。宰臣酒, 慢曲子。”由此可见, 就算是这种较为庞大的宫廷宴会上, 所表演的形式也是“小唱”。

再接下来是南宋。在南宋, 其宫廷宴会的乐舞实际上是对北宋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又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有提到, 宰相带着亲王、文武百官及戏班入内祝寿赐宴。这出自第三卷。南宋宫廷宴会乐舞表演的情形虽然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载表的演节目有些不同。但是在演出的顺序程序上还是大致相同的。同样的演出分为九段, 第一盏, 皇帝饮酒。有歌妓拍板演唱《中腔》。第八盏, 皇帝饮酒。由歌妓来演唱《踏歌》。宰臣酒, 慢曲子。在第九盏的表演内容与《东京梦华录》所记载也是大致相同的, 唯一不一样的就是“慢曲子”只唱了一首。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之外, 还有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在第一卷有记载南宋百官入宫内上寿的宴会乐舞程序与上面的不同, 其全部的表演也只有三段, 且表演的节目也要相对简单的多。就算是这样, 在演唱这部分, 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是不可或缺的。第一盏, 皇帝赐酒, 歌妓拍板演唱《祝尧龄》。第二盏, 皇帝赐酒, 歌妓拍板演唱《中腔》。第三盏, 拍板演唱《踏歌》。

以上的种种都可一看的出, 不管是在北宋或是南宋, 宫廷宴会的歌词演唱都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而这些从形式上来说都称的上为“小唱”。

(二) 群唱

与小唱有所不同的是, 在宋代人们的唱词中也有多人合唱的形式, 被称为是“群唱”。也可称为是“群讴”、“齐唱”、“合唱”等等。“群唱”, 在蒋捷的《大圣乐》中:“更听得, 艳拍流星, 慢唱寿词初了, 群唱莲歌。”同样的在冯取洽的《沁园春》中写到, 最难忘的是, 在温暖的春天唱一曲, 在酒筵上大家一起唱。不止这些, 最详细的记载还有王明清所做的《王照新志》第四卷有记载。姓李的老人邴, 在年轻的时候写的《汉春宫》一词, 脍炙人口。政和年间, 自学习回到山东, 为朝廷尽忠。全国上下没有可以和他相互讨论的人, 非常的惆怅。当时的王黼为首相, 派人招他到东阁, 摆下宴席。在宴席上, 将家里数十名歌姬招出来, 每个都是绝色佳人。汉老惘然莫晓。喝酒喝到一半的时候, 群唱是词以侑觞, 汉老独自一人饮酒非常开心, 大醉而归。过了几日, 馆阁来了命令。不到几年, 就进入了翰苑。这是权贵府中数十人的“群唱”。综上所述及其记载“群唱”在宫廷庆寿时也是常见的一种演唱形式。

接下来是“群讴”, 关于群讴的记载可以参考陈世崇的《随隐漫录》其中第二卷有相当详细的记载。庚申年八月, 太子邀请两殿到清霁亭, 赏芙蓉、木犀。韶部头陈盼儿捧牙板唱了一句“寻寻觅觅”, 上曰:“愁闷的歌词, 不是人想听到的。”顾太子曰:“可以让陈藏一个人来演唱《声声慢》。”先臣再拜承命, 喝了五杯酒大概就成了。第二次喝酒, 这十几个人都开始一起群唱。此时天子非常的高兴, 于是命令本宫官属支赐外, 特意赐了百匹布百两钱。这是在宫中赏花宴会的“群唱”, 是由教坊数十人来进行演唱的。

在宋代, 又将群唱称为“合唱”。在《东京梦华录》中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齐唱”在宋代的文献中也有记载, 只是不多于前面的那些。由此可见, 在宫廷的宴会中“群唱”一般是会在较为的大型的宴会上表演, 通常是被一些高官贵人所享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宋代, 有着各种各样的演唱方式, “小唱”与“群唱”也只是其中两种。其实在宋代还有一些是流传于民间的演唱形式。例如唱赚、鼓子词、诸宫调、货郎儿等, 这些也都是古诗词的艺术表现。各种各样的演唱形式将词所表达的含义演绎的淋漓尽致, 这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将音乐与词想结合, 可谓是鬼斧神工, 巧工制作。后人一直将唐诗宋词相对比, 反而宋词更显得清新脱俗, 可以说是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从古至今, 音乐陪伴在人们的左右, 不论是从前或是现在, 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排解压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论是唐或是宋, 都有大量的文人为音乐做出巨大的贡献, 一些好的做平流传至今为人们所享用。词作为音律的最佳伴侣, 所创作出来的诗词歌曲更是被人们所喜爱。

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之媲美的。这样的文化历史是没有哪一个国家或是哪一种文化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直到今天, 宋代古诗词仍然是人们用来陶冶情操的最好方式, 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其高的艺术享受, 古诗词歌曲用其独特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 对社会也有着极大的贡献。如今关注古文化的人越来越少,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所在。这都避免不了有些人们对古代文化的排斥。只有更深入的对古代文化艺术的了解, 才能更好的更有利于古代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宋代的古诗词歌曲文化是深不可测的, 他的艺术表现也是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不同的方式展现在人的面前的。有更多的人喜欢宋代的文化艺术也是因为他的多样性。宋代文化艺术能作为我过古代史上辉煌的一个篇章, 为此作出贡献的不仅仅是社会的发展及进步, 更多的是大量词人的出现, 创作了如此多好的作品供人们享用。不仅仅是当时, 包括现在也被后人所欣赏。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相比, 这些古诗词歌曲尤为显得清新脱俗, 在某种意义上讲当人烦躁不安的时候, 听现代歌曲不如听古代诗词歌曲来的清净。有些人对古代文化缺少了解, 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想法或是一些误区。再看看以往种种的记载, 不难发现宋代古诗词歌曲的艺术表现无处不在。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 像喜爱古音乐的人越来越少追星这样的群体越来越多, 有些甚至是盲目的, 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古代音乐, 更多了解我国博大的文化。多关注古代的一些文化, 这样才能将一些好的作品及其好的艺术传承下来, 永不流失。

参考文献

[1]刘怀荣.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济南出版社, 2004, 5.

[2]傅德生.宋元清诗词曲.华夏出版社, 2011, 1.

[3]秦序.六朝音乐文化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 7.

[4]戴微.中国音乐文化简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3.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词 篇3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 本词的词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词加以解析。

2. 你认为这首词的语言风格是豪放还是婉约?请结合全词分析。

3. 上片写“春意阑珊”有何用意?

4. 请赏析结句“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8题。

翠楼吟

姜 夔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予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栏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5. 作者吟咏的对象是“翠楼”,词中写出了“翠楼”怎样的景观?

6. 请从情景角度赏析结句“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7. “此地”指的是哪里?有何用意?

8. “叹芳草萋萋千里”翻用崔颢诗“芳草萋萋鹦鹉洲”,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2题。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

米 芾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生海市。鳌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9. 开头一句“千古涟漪清绝地”对全词有何作用?

10. “海岱楼高”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其他写景句有何作用?

11. 词的下片写“玩月”,但首句却不去写月,而是写“海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12. 根据你的理解,请赏析“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句的理趣。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6题。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黄庭坚

其一

翰墨场中老伏波, 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 惟见归牛浮鼻过。

其六

闭门觅句陈无己, 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 西风吹泪古滕州。

【注】①此组诗作于作者峡州待命期间,此诗,作者的好友秦观已死于贬所滕州,陈师道虽被召回京中,却只是一个“正字”小官。诗中的陈无己即陈师道。②伏波:指汉代将军马援,马援六十二岁时自请出征,并“据鞍顾盼,以示可用”。③未:一作“味”。

13. 对于“近人积水无鸥鹭, 惟见归牛浮鼻过”两句,前人就有“隔岸水牛浮鼻过,傍溪沙鸟点头行”之句。任渊注说:“此本陋句,一经山谷妙手,神采顿异。”请简要赏析。

14. 请从两首诗中概括出诗人的形象。

15. 两首诗共同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6. 第一首中的“惟见归牛浮鼻过”是化用诗人陈咏的“隔岸水牛浮鼻渡”一句,作者将改“渡”为“过”。你认为哪个字更好?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20题。

伯牙绝弦图

郑思肖

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

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宋亡后,他在诗集自序里说:“凡有求皆不作,绝交游,绝著作,绝唱和。”

17. 请你对第三句中的“闲”进行赏析。

18. 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9. 请对末句进行赏析。

20. 诗人借“伯牙子期”的故事表达自己内心什么样的情感?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1~24题。

东 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贵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地貌)。

21. 诗歌的第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2. 试分析一、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3.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宋代精美诗词 篇4

宋代:陈坦之

睡起闻莺,卷帘微雨,黄昏递愁。正青翰音断,离怀几折,碧云暮合,千里双眸。思发花前,人归雁後,误记归帆天际舟。浑无据,但余香绕梦,频到西楼。

风流。翻是花仇。谩长遣眉山翠不流。想哀筝绕指,鸿移凤咽,残灯背泣,玉沁春柔。夜月精神,朝阳微艳,何处瑶台轻驻留。愁无际,被东风吹去,绿黯芳洲。

浣溪沙

宋代:贺铸

叠鼓新歌百样娇。铜丸玉腕促云谣。揭穿飞瓦雹声焦。

九曲池边杨柳陌,香轮轧轧马萧萧。细风妆面酒痕销。

点绛唇

宋代:方千里

绿叶阴阴,满城风雨催梅润。画楼人近。朝雾来芳信。

从解雕鞍,休数花吹阵。无多闷。燕催莺趁。付与春归恨。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宋代: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宋代边塞诗词 篇5

宋代边塞诗词紧紧围绕国 家领土完整、边塞安危的主题,常常表达为国建功、收复失地、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梦绕沙场与现实受阻的内心矛盾。

宋代边塞诗词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宋代:欧阳修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塞上曲

宋代:田锡

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

襜褴罢南牧,林胡畏汉威。

藁街将入贡,代马就新羁。

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

萧索边声静,太平烽影稀。

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

宋代:曹勋

兀术每遇对阵之际,吹此则鏖战无还期也

边头春未到。雪满交河道。暮沙明残照。塞烽云间小。断鸿悲。陇月低。泪湿征衣悄。岁华老。

塞上曲

宋代:王镃

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

霜冷髑髅哭,天寒甲胄闲。

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

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

喜迁莺·霜天秋晓

宋代: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上

宋代:柳开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从军行

宋代:张玉娘

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宋代: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拓展阅读

唐朝和宋朝的边塞诗有什么区别

唐代边塞诗与宋朝边塞诗,都描写边塞生活、抒发爱国情怀,但细细对照阅读,却发现唐代边塞诗昂扬,宋代边塞诗凄凉.

唐代边塞诗产生在盛唐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强盛,百姓殷实,遇边境祸乱唐王朝多能克敌制胜保住疆土.在唐代边塞诗人中,李颀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边塞诗善于通过将士的壮举,突出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其诗基调慷慨昂扬.即使是《送魏万之京》这样的赠别诗,也有“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的劝勉,告诫友人魏万到了长安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湎其中、蹉跎岁月,而是要抓住时机成就一番事业.“有唐以来”唯一的“诗人之达者”高适,一生几次到达边塞,因而对边塞生活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他的边塞诗多是赞扬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他们杀敌立功的豪情,当然诗中也有对士兵艰辛生活和将领骄奢淫逸的反映,但他的边塞诗气势雄健高昂,粗犷豪放,遒劲有力,尤有骨力.其“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塞上》)、“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燕歌行》)、“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送李侍御安西》)等诗句莫不激人奋进!

而以边塞诗被历代广为传诵的岑参,曾经较长时间生活在西北边地,对戍边军旅生活、边塞的自然风光、西北风俗文化都有极为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这为他的边塞诗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火山云歌送别》等优秀诗作,都表达了不畏艰苦、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诗风昂扬奔放.素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美誉的王昌龄,也是盛唐边塞诗创作的重要作家,他的《从军行》历来脍炙人口,反映了边防将士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洋溢着高亢的战斗豪情.

无需再多举例,李颀、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边塞诗人的作品,其共同特点就是:大都充满着保家卫国的豪情,克敌制胜的信念,格调昂扬奋进,读来给人一力的鼓舞.这种昂扬的情调是与盛唐时期的国势相吻合的.

而宋朝则不同.两宋时期,与宋对峙并存的先后有辽、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宋朝统治者,对异族入侵不像唐朝那样予以坚决反击,而是一贯采取赂敌求和的政策.这对于积贫积弱的宋朝来说,更始雪上加霜.同时,宋朝赂敌愈急,敌人入侵也愈急,这更削弱了宋朝国力,从而也更无力、无胆反击外敌侵略,偶有主战派,在一片求和声中也是孤掌难鸣,甚至惨遭不幸!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阔大胸怀名垂青史的北宋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事业满边陲”,虽不以文胜,但也留下了《岳阳楼记》、《渔家傲》这样的千古绝唱,他的表现边塞生活的《渔家傲》词在有宋一代更是独树一帜,风格卓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和作者的生活密切相关,北宋的主要边患有辽和西夏.由于宋王朝的一味退让,侵略者得寸进尺,侵扰不已,而一心为民的`范仲淹一向反对赂敌求和的政策.公元 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镇守西北边疆.他抵挡西夏侵略,节度有方、名重一时,西夏很畏惧他,说“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他虽然率领将士取得了一时一地的胜利,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北宋朝廷的赂敌政策,因而也难以消除边患.这就是《渔家傲》一词读来沉郁、悲壮、凄凉的根源!在词中,作者把忧愤国事、御侮卫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边防将士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和对当权者赂敌政策的无可奈何,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感慨万千.

再读一读南宋辛派词人的作品,我们更能强烈感受到词人们报国无门的无奈和“国破山河在”的悲叹,这与盛唐气象已相去甚远!

宋代思乡诗词集 篇6

宋代思乡诗词集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蝶恋花·密州上元》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关河令·秋阴里晴渐向暝》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临江仙·过尽征鸿来尽燕》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索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阮郎归 客中见梅》赵长卿

年年为客遍天涯。梦迟归路赊。无端星月浸窗纱。

一枝寒影斜。肠未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

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

★ 宋代诗词的鉴赏技巧

★ 春天的诗词

★ 宋代社会结构

★ 和春天的现代诗词

★ 春天最美50首诗词

★ 赞美春天的诗词

★ 与春天相关的诗词

★ 与春天的诗词

★ 春天个性诗词座右铭句子

从宋诗词看宋代梅花文化 篇7

关键词:宋朝 梅花诗词 梅花意象

宋代是中国梅花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宋朝人在梅花欣赏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痴迷程度,梅花的一些著名典故、诗篇和绘画,多起源于宋朝。宋朝人对梅花的喜爱甚至影响到元明清时期,以致现在梅花诗词、画已经成为中国文人士大夫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关梅花美的认识、信念和人格象征意义在宋朝真正成熟、定型,梅花诗词成为最能体现宋代文人文化心态和人生意趣的一类作品。正所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本文从宋代描绘梅花的诗词入手,说说宋朝梅花文化的意蕴及主要象征意义。

梅花雪中独开,清冷淡雅,本身又具美人姿态,自古便有“霜美人”、“冷美人”之类的称号,宋以前的文人爱将梅花比作玉人、美人、仙子等;宋人也继承了这一意义,宋人田为在他的《江神子慢》就写“梅花傅香雪,冰姿洁”。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把梅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香脸半开娇旖旎”。另外,宋代之前有折梅赠远的习俗,宋人继承了这一习俗。王安石曾写有《梅花》:“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欲寄一枝梅花给远方朋友,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更是折梅寄远的佳作。

北宋时期,由于崇文抑武的特殊政治环境和时代背景,文人比较推崇理智恬淡、稳健淡泊的人生态度。而梅花清瘦脱俗、淡雅清香、傲雪独开的品质,恰好符合了他们的心态和审美需求,与文人内心期望的优雅、高洁品格,与他们修身治国即便失意也超然的人格追求不谋而合。所以,梅花被赋予了“君子”的人格,“梅妻鹤子”的林逋(和靖)《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咏梅千古绝唱。

北宋中期,梅花的“君子”意象进一步传承发展,苏轼写了42首关于梅花的诗,成为北宋咏梅花第一人,《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梅花》:“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这些诗展现了苏轼内心清逸孤高的性格志趣,更寄寓了他不甘与世委蛇的高洁品质与情怀。王安石著名的小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不屈服于恶劣环境,严寒中独开,借梅花象征坚持操守,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君子。李少云《梅花落》:“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深似我,零落此山中”。用梅花自比自叹,写出了文人土大夫遭遇挫折时的常有心态。

南宋半壁江山已失,朝廷却偏安一隅,“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姜夔一类爱国文人志士,空有满腔把报国志,但面对国家大势,却无能为力,个人仕途也灰暗一片,又受了佛教、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多文人渴望过一种清静闲适、无忧无虑的生活。至此,梅花又发展出了另一个象征意义——隐者高士。南宋杨无咎(1097-1171)《柳梢青》三:“茅舍疏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亭亭伫立移时,判瘦损、无妨为伊。谁赋才情,画成幽思,写入新诗”。写梅花幽静淡泊,生在“茅舍疏篱”,与“淡烟寒月”为伴;杨无咎自号“清夷长者”,多次辞谢朝廷征召,终身隐逸,他笔下的梅花正是自己的写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有宋一代,梅花意象主要象征有四:一象征美人、仙子;二表情达意,传达对远方朋友、家乡的怀念;三象征君子;四象征隐者、高士,这四个象征意义在很多咏梅作品中是同时存在,相互融通的。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就描绘了梅花的外在“鲜妍皎”,“若风中仙”,又写了梅花在“穷冬万木立枯死”的恶劣环境下,“玉艳独发凌清寒”的坚毅品格。

综上所述,宋代文人雅士们在欣赏梅花美丽外表之外,植梅、观梅、画梅、咏梅,甚至妻梅,更多是借梅抒发人生情怀,把自己人生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梅花中,借梅花彰显自身高洁品质。因此,宋代开始,梅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象,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土沃壤里,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咏梅佳作。

参考文献

[1]詹弘.从宋代诗词看咏梅之风及其成因[J].兰台世界,2012(6).

[2]王辉斌.宋金元梅花诗探论[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1)

上一篇:世界互联网大会心得下一篇:初中地球的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