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TP结题报告

2024-04-26

SRTP结题报告(精选8篇)

SRTP结题报告 篇1

正交实验法对掺活化剂的粉煤灰水泥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1章 绪论 1.1引言

水泥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不仅为建筑业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而且为改善城乡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水泥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泥产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高增长期,自1985年以来水泥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特别是经过“九五”和“十五”的发展,水泥产业已成为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产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2008年、2009年水泥产量分别为13.2亿吨、13.88亿吨、16.3亿吨。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仍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及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都将继续拉动水泥产业的快速发展,水泥产业仍然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1]-[3]。

然而水泥产业是以矿产资源为基本原料,以化石能源为主要燃料,以高温窑炉这种高耗能、高排放作业方式为主体的产业。但在进入21世纪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水泥工业发展以新型干法生产技术为主导,在预分解窑节能煅烧工艺、大型原料均化、节能粉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从设计到装备制造都迅速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45]。由于新型干法生产技术迅速发展,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反映出科技进步对建材工业节能降耗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水泥产业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仍居于前列[6]。据统计,2009年我国原煤产量为29.6亿吨,燃烧所排放的co2为77.5亿吨,其中水

泥生产能耗约1.8亿吨煤,占当年全国总能耗消耗6.6%,co2排放总量约13.8亿吨(包括生产水泥用碳酸钙分解排放的co2),占当年全国co2总排放量的26.1% [7]。

行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有限资源的浪费。目前国内研发的以辊压机系统和立磨为代表的节能粉磨技术也已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技术指标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与目前的球磨系统相比可降低粉磨能耗20%;突破现有粉碎理论的高效节能粉磨技术也正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因此,在水泥中掺入大量粉煤灰, 不仅实现了工业废弃物的利用, 且作为水泥的成分, 大幅降低了水泥生产成本, 也减少了石灰石资源的消耗以及开采过程对环境的破坏。福州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试验总结 1.2 粉煤灰与粉煤灰水泥 1.2.1 粉煤灰概况

粉煤灰是燃煤(包括低热值燃料)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包括灰和渣。如按废弃物处理,粉煤灰不仅堆放占压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大气环境。作为可利用的资源,可以用于生产水泥、粉煤灰烧结砖、加气混凝土等建材,用于筑路、采煤沉陷区回填、改良土壤等。全国燃煤电厂和低热值电厂排放的粉煤灰高达3.3亿吨以上,占全国固体废弃物的40%。煤炭、电力行业利用粉煤灰2.1亿吨左右,利用率为66%,创造了较好的综合效益。随着我国燃煤(矸石)电厂快速发展,粉煤灰产排量日益增加,带来的环境压力逐年增大,为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需进一步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水平。1.2.2 粉煤灰水泥

粉煤灰水泥,全称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为20~40%)、适量石膏共同磨细而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水泥。按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水泥的强度等级有:32.5、32.5r;42.5、42.5r;52.5、52.5r。

粉煤灰是一种人工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它本身略有或没有水硬胶凝性能,但当以粉状及水存在时,能在常温,特别是在水热处理(蒸汽养护)条件下,与氢氧化钙或其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水硬胶凝性能的化合物,成为一种增加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节约了大量的水泥和细骨料;减少了用水量;改善了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减少了混凝土的徐变;减少水化热、热能膨胀性;提高混凝土抗渗能力;增加混凝土地修饰性[8]。

目前,粉煤灰主要用来生产粉煤灰水泥、粉煤灰砖、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及其他建筑材料,还可用作农业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回收工业原料和作环境材料[8]。1.2.3 粉煤灰活性与激发

粉煤灰的活性主要来自活性sio2(玻璃体sio2)和活性a12o3(玻璃体a12o3)在

一定碱性条件下的水化作用。因此,粉煤灰中活性sio2、活性a12o3和f-cao(游离正交实验法对掺活化剂的粉煤灰水泥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氧化钙)都是活性的的有利成分,硫在粉煤灰中一部分以可溶性石膏(caso4)的

形式存在,它对粉煤灰早期强度的发挥有一定作用,因此粉煤灰中的硫对粉煤灰活性也是有利组成。粉煤灰中的钙含量在3%左右,它对胶凝体的形成是有利的。国外把cao含量超过10%的粉煤灰称为c类灰,而低于10%的粉煤灰称为f类灰。c类灰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水硬性,可作水泥混合材,f类灰常作混凝土掺和料,它比c类灰使用时的水化热要低。粉煤灰中少量的mgo、na2o、k2o等生成较多玻璃体,在水化反应中会促进碱

硅反应。但mgo含量过高时,对安定性带来不利影响。粉煤灰中的未燃炭粒疏松多孔,是一种惰性物质不仅对粉煤灰的活性有害,而且对粉煤灰的压实也不利。过量的fe2o3对粉煤灰的活性也不利。

在水泥生产中,一般通过磨细来进行活性的物理激发;在混凝土配置中,一般通过掺加一些化工原料来进行活性的化学激发。粉煤灰的玻璃微珠表面存在惰性表面层,水化活性很低,阻止其内部进一步的水化,粉煤灰的水化首先从玻璃体的断裂面开始。粉煤灰磨细到一定程度再进一步磨细需要掺助磨剂,而不同助磨剂对物料适应性不同[9]。1.2.4粉煤灰市场前景与运用

粉煤灰综合利用是国家一项长期技术经济政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水泥行业作为利用粉煤灰的重点行业之一,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有许多厂家没有充分认识利用粉煤灰所能给企业带来的技术经济效益,我们德州第二建材厂做为国家定点粉煤灰水泥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深刻认识到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一靠技术、二靠政策、三靠市场开拓,只要能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给企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社会所作出的保护环境方面的贡献,而且也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2]。

粉煤灰作为一种具有潜在水硬性的工业废渣,人们往往只注意其作为混合材料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具有与粘土十分相似的化学成分。利用粉煤灰配料,基本在生料中全部代替粘土,由于其本身颗粒细小的特性,在生料中掺加12%的粉煤灰时,物料综合入磨粒度降低。同时,粉煤灰在生料磨中起到相当助磨剂的作用, 烧结制品如粉煤灰烧结砖,加入不高于35%的粉煤灰,可节约煤碳20%。也可作为烧结粉煤灰陶粒,产品可代替部分细砂、碎石,做轻质混凝土、或做为陶粒砌块、保温砌块、保温板材料;生产粉煤灰水泥粉煤灰可代粘土配料,辅以石膏、荧石复合矿化剂,烧制早强型高标号水泥熟料;粉煤灰水泥作为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中的六大水泥品种之一,其年生产量是最低的,据有关资料统计,在1996年我国福州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试验总结

水泥总产量达到4.5亿吨的条件下,粉煤灰水泥的总产量仅有1000万吨,占总量的四十五分之一,这其中除技术上的原因外,也有市场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用户已习惯于使用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等,而对粉煤灰水泥不甚了解,不愿使用,无形中给生产厂家带来很大压力[10,11]。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水泥生产企业,想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搞好粉煤灰利用工作,必须同时做好技术开发、政策运用、市场开拓三方面的文章,才能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个应有的贡献[7]。1.3 活化剂 1.3.1 减水剂

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和易性及水泥用量不变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和易性及强度不变条件下,节约水泥用量的活化剂。具有分散作用、润滑作用、空间位阻作用、接枝共聚支链的缓释作用。

砂浆干缩值尤其是早期收缩值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且高效减水剂比普通减水剂增大砂浆干缩值的效果更加明显[4]。强度等级为c15~c60及以上的

泵送或常态混凝土工程。特别适用于配制高耐久、高流态、高保坍、高强以及对外观质量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对于配制高流动性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清水饰面混凝土极为有利。1.3.2 助磨剂

在水泥物料的粉磨过程中,加入少量的外加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的物质),能够显著提高粉磨效率或降低能耗,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这种添加剂通称为水泥助磨剂。

水泥助磨剂是一种改善水泥粉磨效果和性能的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水泥台时产量和各项技术指标。水泥助磨剂能大幅度降低粉磨过程中形成的静电吸附包球现象,并可以降低粉磨过程中形成的超细颗粒的再次聚结趋势。水泥助磨剂也能显著改善水泥流动性,提高磨机的研磨效果和选粉机的选粉效率,从而降低粉磨能耗。使用助磨剂生产的水泥具有较低的压实聚结趋势,从而有利于水泥的装卸,并可减少水泥库的挂壁现象。作为一种物理激发剂,助磨剂能改善水泥颗粒分布并激发水化动力,从而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12,13]。正交实验法对掺活化剂的粉煤灰水泥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激发剂

激发剂是一种能够激发工业废渣里面的活性物质,让其发生化学反应的复合剂。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废渣里面含有大量的sio2和al2o3这些活性物质,但它们 1.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粉煤灰是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废料之一,将其作为活性集料制备粉煤灰水泥,是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粉煤灰的活性在常温下是隐潜的,在激发剂的激发作用下可以显著提高其水化活性,改善粉煤灰水泥的性能。本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激发剂与助磨剂品种及掺量,粉磨时间,水灰比,减水剂掺量对粉煤灰水泥性能的影响,从而提出最佳配方,为采用活化剂改良粉煤灰水泥的性能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与环保效益[16]。篇二:srtp结题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第五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遥感与气象观测数据耦合的地表干 旱状态监测 结题报告

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目录

目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绪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1项目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2项目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3 开源库gdal与hdf文件格式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 数据源及gdal库的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1 数据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2 gdal库的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3 数据处理原理及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3.1 遥感数据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3.2 气象数据处理与降水空间插值法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3.3 指数耦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3.4 程序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4 5 6 实验结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不足与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项目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参考文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附录1 程序主要源代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1 绪论

1.1项目背景

我国是一个旱灾非常严重的国家,旱灾给农业、农村和农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1950—1990年间,我国共有11年发生了重特大干旱,发生频次为26.83%,因干旱造成粮食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4.02%。而1991—2009年间,我国共有8年发生重特大干旱,因干旱造成粮食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6.09%。近年来,我国年年有干旱,平均不到3年发生一次重特大旱灾,尤其经常发生区域性特大旱灾。同时我国旱灾分布面积广,过去,我国旱灾高发的区域主要在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近几年,在传统的北方旱区旱情加重的同时,南方和东部多雨区旱情也在扩展和加重,目前旱灾范围已遍及全国。与此同时,旱灾影响范围已由传统的农业扩展到工业、城市、生态等领域,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实现对旱灾的监测,有利于实施抗旱措施,同时合理分配水资源,节约用水,对促进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传统的干旱监测采用气象数据,气象数据由气象站观测得到,通过建立区域气象站网同时辅以水文、社会和经济等数据实施干旱监测。这种方法应用十分广泛,在单点精度很高,但其性质是以点带面来监测,这样很难给出不同干旱区域的分界线,同时整体精度也相对较低,难以适应大范围的干旱监测。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已在借助遥感手段进行大范围的干旱监测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基于遥感手段的干旱监测能频繁和持久的提供地表特征的面状信息,具有宏观,高时效,经济等特点,且点点俱到,适应大范围的干旱监测。当然,由于气象卫星运行特点和遥感传感器本身性能的限制,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和问题,比如目前相应的基于遥感数据的一些反演模型不够成熟,并且其受大气影响较大,在很多有云的情况下,数据不能使用,其监测的结果在小范围内也不如传统的气象监测精确。1胡其峰.《科学理性对待西南旱灾减灾需立足长远》.光明日报.2010.4针对单一遥感数据在进行地表干旱状态监测时的不足,考虑降水对土壤水分的阶段性影响,我们应该把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考虑,形成地表温度、植被状态、空间降水等参数耦合的干旱监测模型。这样能提高干旱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1.2项目介绍

项目基于对地观测modis数据与气象站点实测资料,建立起多源数据耦合下的地表干旱监测方法与相关指标体系,在开源gdal库的基础上,开发可用于大范围区域地表干旱状态监测的应用系统。

项目中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modis预处理算法程序设计、气象观测资料处理、热红外地表温度反演模型程序设计、多元数据耦合模型参数化方案及设计。其中,modis预处理算法程序设计部分包括hdf格式数据读取、modis几何校正与辐射标定处理。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包括气象观测站点降水资料读取、空间插值与栅格化。热红外地表温度反演程序设计主要实现利用分裂窗法的地表温度反演模型。耦合模型部分则包括了地表温度参数与降水参数的耦合模型参数计算、模型程序实现。

本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遥感数据处理,气象数据处理以及干旱监测指数的耦合。

遥感数据处理:利用开源库gdal提取modis 1b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modis数据中的相应波段反演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得到遥感干旱监测因子作物供水指数(vswi)。气象数据处理:利用arcgis的二次开发平台arcgis engine实现气象数据降雨量的多种空间插值算法。在比较不同空间插值算法误差的基础上,综合多年数据选取最佳的空间插值算法进行降雨量的插值运算,并计算出气象干旱监测因子综合降水距平指数(msri)。

干旱监测指数的耦合:建立作物供水指数和综合降水距平指数的耦合模型,得到农业旱情监测指数,并划分干旱等级。

项目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1项目流程图 1.3 开源库gdal与hdf文件格式介绍 1.3.1 gdal库介绍 在modis数据的处理中,我们没有选用hdf group开发的hdf函数库,而是选用了十分流行的开源库gdal。因为开源库gdal在处理栅格图像格式有很大优势,其不仅读取数据较快,而且能够把结果转换成任一其支持的栅格格式。1998年末,加拿大的frank warmerdam开始了gdal(geospatial data abstraction library)项目的编写工作。该项目得到了许多个人和团队的支持。gdal是一个在x/mit许可协议下的开源栅格空间数据转换库。它利用抽象数据模型来表达所支持的各种文件格式。它还有一系列命令行工具来进行数据转换和处理。ogr是gdal项目的一个分支,功能和gdal类似,只不过他提供对矢量数据的支持。因此gdal能同时提供栅格和矢量数据的操作。有很多著名的gis类产品包括esri的arcgis,google earth和跨平台的grass gis系统都使用了gdal/ogr开源库的若干模块。利用gdal/ogr库,可以使基于linux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系统提供对矢量和栅格文件数据的支持。篇三:姜绍帅srtp项目结题报告书 2013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汇总表 报送学院(盖章):______________ 团总支书记签名:______________ 报送时间:________________1.“项目类别”指文科和理科两大类;

2.“学科类别”包括文科:哲学、社会、法律、教育、经济、管理、艺术、体育;理科: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13.“成果形式”按论文(设计)、产品(开发)、专利(推广)、研究报告等类别填写; 4.“总评成绩”按优秀、合格、不合格等级评定。— 3 — 2 潍 坊 学 院

2013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结题 报 告 书 项目名称: 防止建筑及景观覆土斜面土壤滑坡问题的研究 学科类别:理科 项目负责人:姜绍帅 指导教师:鞠洪磊、唐魁

所在学院、年级: 建筑工程学院、2010级 起止年月: 2013 年月至 2014 年 3 月 填表时间: 2014年3月3日

项目类别:

文科类

共青团潍坊学院委员会制填 写 说 明

1、本报告书由项目负责人填写。

2、填写项目结题表前,请先征求指导教师意见。项目结题表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一律要求用打印稿件。

3、报告书为a4开本,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三份。

4、结题报告书填好后先交至所在学院团总支,由学院团总支组织答辩或审核。

5、如表格不够,可以另加附页。

项目组成员的承诺:

SRTP结题报告 篇2

一、不去介绍成果具体的情状, 而是大作成果的理论分析

作为基层学校所开展的一般都是实践研究, 结题之时应向别人呈现出课题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具体状貌, 或者运用数据和图表进行比较与图示, 或者运用实例和图片加以描述与说明。然而有些报告撰写者却用大量的笔墨去分析成果的原因及意义。如“国际象棋教育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潜能”的成果介绍。

国际象棋活动是一门科学艺术, 是融竞技、艺术、科学和娱乐为一体的体育项目。与其他运动所不同的是象棋活动不是直接的体能对抗, 它是一种“一对一”的智力对抗, 素有“人类智慧体操”的美称。小学是学生身体、思维发育的最佳时期。在小学开展象棋文化教育, 首先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下棋时每走一步, 都要动脑筋, 发现和利用别人的错误, 自己尽量避免犯错误, 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要分析、要归纳。这些都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其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注意力。棋盘上的拼杀, 战略战术的运用, 这都需要想象和联想, 在下棋时, 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 否则就赢不了对方, 而一个人注意力是否能集中, 是一个人学习, 做事效率是否高的先决条件。再次培养了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因为与对方下棋, 对手一直在等你走下一步, 比赛时每一步棋都是不同的, 每着棋都是新的, 整个“作战”都是千变万化的, 这就需要棋手对每着棋的信息进行处理, 并能随机应变。我校国际象棋选手逻辑思维能力强, 尤其体现在数学成绩优秀, 奥数成绩显著。同时, 国际象棋成绩突出的一些选手在各方面成绩显著, 学科类成绩也很优秀。今年, 四位国际象棋小将在毕业考试中被几所重点中学录取。

报告的成果表述大致分为三层意思, 第一层次 (国际象棋活动……美称) 主要表明国际象棋活动素有“人类智慧体操”的美称;第二层次 (小学是……随机应变) 则对小学中开展象棋文化教育的一般作用意义, 分别从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和注意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这三个方面加以翔实的分析;第三层次 (我校国际象棋……重点中学录取) 概括列举了国际象棋成绩突出的一些选手在各方面成绩显著的事例, 对国际象棋教育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潜能作了极其一般的例证。就成果表述部分整个段落的内容看来, 根本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心智潜能得到有效开发的具体情形及相关征状。

二、缺乏提纲挈领的亮点语句, 而使内容重点不够突出

课题的成果, 肯定是有主要点与次要点, 有结果点与原因点, 有直接点与间接点, 在表述中特别要讲究重点突出, 要点明了, 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弄得人如雾里看花, 或者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而不是直截了当简明扼要说明成果, 搞得人家看了半天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国际象棋开启了学生的学习潜能”的成果表述。

象棋活动如同学生手中的一根启智魔杖, 在学校长期、系统、规范的训练过程中, 学生在“棋中启智”, 充分认识到象棋的运动功能, 训练了大脑的灵活性, 开发了大脑的潜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下来, 我们不难发现, 相对而言, 积极参与象棋活动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都比较好, 他们的思维活跃, 课堂反应快, 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且学习效率也相对较高。而不喜欢或很少参与象棋活动的同学, 学习上大都较被动, 学习能力不强, 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灵活性、创造性较少, 学习的潜能未能充分发挥。几年来, 学生确实显示了与其他学校学生不同的发展特质。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明显超过其他班, 计算更扎实。这由每学期的数学测试卷反映出来。在我们所做的数学测试的质量分析中, 可以看到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心算”这两个项目上, 这个班的成功率要远高于其他学校。不仅如此, 语文老师也反映, 在课堂上, 同学们的发言更有逻辑性, 也更有很多出人意料的精彩语言。班主任还发现, 学生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原来班上有一位小朋友, 整天好动、好打架, 因为无所事事而到处惹是生非, 自从迷上了国际象棋, 大概是精神有了寄托, 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课间更多看到的是他在和别人下棋, 打架闹事几乎看不到了。

看完这段概述性的文字, 如果不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一番, 很难发现该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具体涉及到了哪几个要点。其实经过仔细分析我们终于发现整段文字是总分结构, “象棋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段首总括, “实践下来……几乎看不到了”是分述, 分述部分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一是学了国际象棋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好;二是学生的发展特质与其他学校不一样;三是学生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出现微妙的变化。遗憾的是报告撰写者在总括部分语句啰嗦含混。没有真正起到领起下文的作用, 而分述部分则没有能够运用序数词 (首先、其次、再次等) 清晰地罗列出来, 给人有一团糟的感觉。

三、成果表述的角度极其普通, 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

应该说不同的课题其研究成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的报告撰写者习惯于用千篇一律的笼统化、公式化的语句来表述, 使得所有的课题千题一语、千果一面, 根本显示不出独特的课题个性与亮点。如《幼儿园园本网络教研的探索》的课题, 在成果表述部分报告撰写者是这样表述的。

近两年来, 我园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来抓网络教研的建设与管理, 使我园网络教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或许是对我们所作的巨大投入的一种回报。通过课题研究, 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改变了教研供给不足的状态, 促进了教研的知行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 这种高要求同时转化为对教研的高需求。而园内的教研力量和教研资源相对于这种高需求来说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在传统集中教研状态下,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园本教研力量和教研资源产生了很大的制约, 不管是专业引领还是同伴互助都无法深入有效地开展。网络教研是适应新课程骤然增加的教学和研训需求应运而生的。用网络技术改造教研, 放大了我园教研力量、资源, 力量和资源匮乏得到缓解。以同样多的人做了比以前多得多的事情, 从而做大做强教研。具体体现在: (下略) 2、提升了教师的网络操作技能, 优化了教师的成长环境:开展网络教研对教师的网络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把网络技能培训与网络教研融为一体, 在网络教研实施过程中, 用教研的方式完成网络技能培训。这样的培训方式给了教师更多实践和运用的机会, 更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网络操作水平。如在网络教研实行之前, 我们有很多老师平时很少接触电脑和网络, 打字速度慢, 不会查资料、不会做课件, 甚至不会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教学活动。 (下略) 3、提高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了幼儿园对外的影响力:教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的网络教研在形成特色, 提升教研实效, 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 也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一次关于幼儿区域活动研讨过程中, 我们首先通过网络平台明确研讨目标;在广泛搜集难点、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开展话题讨论答疑解惑;通过网络平台介绍各班先进经验、展示幼儿活动照片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我园区域活动质量。 (下略)

综观整个课题的结题报告, 该课题做得非常扎实, 措施极其有效、成果非常显著、研究颇具特色, 但是就成果的表述而言则极其普通一般, 从上述的三个要点的表述语句来看, “改变了教研供给不足的状态”、“提升了教师的网络操作技能”、“提高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这是任何一个课题都可以套用的笼统化、概念化、模式化的语句, 凡网络教研类的课题毋须研究都可以猜想得到, 而没有能够变换一下表述的角度另辟蹊径, 从而显示出该课题独到的成效。

结题报告成果表述的通病 篇3

一、 不去介绍成果具体的情状,而是大作成果的理论分析

作为基层学校所开展的一般都是实践研究,结题之时应向别人呈现出课题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具体状貌,或者运用数据和图表进行比较与图示,或者运用实例和图片加以描述与说明。然而有些报告撰写者却用大量的笔墨去分析成果的原因及意义。如“国际象棋教育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潜能”的成果介绍。

国际象棋活动是一门科学艺术,是融竞技、艺术、科学和娱乐为一体的体育项目。与其他运动所不同的是象棋活动不是直接的体能对抗,它是一种“一对一”的智力对抗,素有“人类智慧体操”的美称。小学是学生身体、思维发育的最佳时期。在小学开展象棋文化教育,首先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下棋时每走一步,都要动脑筋,发现和利用别人的错误,自己尽量避免犯错误,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要分析、要归纳。这些都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其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注意力。棋盘上的拼杀,战略战术的运用,这都需要想象和联想,在下棋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就赢不了对方,而一个人注意力是否能集中,是一个人学习,做事效率是否高的先决条件。再次培养了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因为与对方下棋,对手一直在等你走下一步,比赛时每一步棋都是不同的,每着棋都是新的,整个“作战”都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需要棋手对每着棋的信息进行处理,并能随机应变。我校国际象棋选手逻辑思维能力强,尤其体现在数学成绩优秀,奥数成绩显著。同时,国际象棋成绩突出的一些选手在各方面成绩显著,学科类成绩也很优秀。今年,四位国际象棋小将在毕业考试中被几所重点中学录取。

报告的成果表述大致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次(国际象棋活动……美称)主要表明国际象棋活动素有“人类智慧体操”的美称;第二层次(小学是……随机应变)则对小学中开展象棋文化教育的一般作用意义,分别从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和注意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这三个方面加以翔实的分析;第三层次(我校国际象棋……重点中学录取)概括列举了国际象棋成绩突出的一些选手在各方面成绩显著的事例,对国际象棋教育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潜能作了极其一般的例证。就成果表述部分整个段落的内容看来,根本没有体

现出学生的心智潜能得到有效开发的具体情形及相关征状。

二、 缺乏提纲挈领的亮点语句,而使内容重点不够突出

课题的成果,肯定是有主要点与次要点,有结果点与原因点,有直接点与间接点,在表述中特别要讲究重点突出,要点明了,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弄得人如雾里看花,或者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而不是直截了当简明扼要说明成果,搞得人家看了半天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国际象棋开启了学生的学习潜能”的成果表述。

象棋活动如同学生手中的一根启智魔杖,在学校长期、系统、规范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在“棋中启智”,充分认识到象棋的运动功能,训练了大脑的灵活性,开发了大脑的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下来,我们不难发现,相对而言,积极参与象棋活动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都比较好,他们的思维活跃,课堂反应快,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且学习效率也相对较高。而不喜欢或很少参与象棋活动的同学,学习上大都较被动,学习能力不强,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灵活性、创造性较少,学习的潜能未能充分发挥。几年来,学生确实显示了与其他学校学生不同的发展特质。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明显超过其他班,计算更扎实。这由每学期的数学测试卷反映出来。在我们所做的数学测试的质量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心算”这两个项目上,这个班的成功率要远高于其他学校。不仅如此,语文老师也反映,在课堂上,同学们的发言更有逻辑性,也更有很多出人意料的精彩语言。班主任还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原来班上有一位小朋友,整天好动、好打架,因为无所事事而到处惹是生非,自从迷上了国际象棋,大概是精神有了寄托,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课间更多看到的是他在和别人下棋,打架闹事几乎看不到了。

看完这段概述性的文字,如果不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一番,很难发现该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具体涉及到了哪几个要点。其实经过仔细分析我们终于发现整段文字是总分结构,“象棋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段首总括,“实践下来……几乎看不到了”是分述,分述部分主要讲了三层意思,一是学了国际象棋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好;二是学生的发展特质与其他学校不一样;三是学生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出现微妙的变化。遗憾的是报告撰写者在总括部分语句啰嗦含混。没有真正起到领起下文的作用,而分述部分则没有能够运用序数词(首先、其次、再次等)清晰地罗列出来,给人有一团糟的感觉。

三、 成果表述的角度极其普通,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

应该说不同的课题其研究成果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的报告撰写者习惯于用千篇一律的笼统化、公式化的语句来表述,使得所有的课题千题一语、千果一面,根本显示不出独特的课题个性与亮点。如《幼儿园园本网络教研的探索》的课题,在成果表述部分报告撰写者是这样表述的。

近两年来,我园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来抓网络教研的建设与管理,使我园网络教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或许是对我们所作的巨大投入的一种回报。通过课题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改变了教研供给不足的状态,促进了教研的知行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这种高要求同时转化为对教研的高需求。而园内的教研力量和教研资源相对于这种高需求来说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在传统集中教研状态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园本教研力量和教研资源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不管是专业引领还是同伴互助都无法深入有效地开展。网络教研是适应新课程骤然增加的教学和研训需求应运而生的。用网络技术改造教研,放大了我园教研力量、资源,力量和资源匮乏得到缓解。以同样多的人做了比以前多得多的事情,从而做大做强教研。具体体现在:(下略)2、提升了教师的网络操作技能,优化了教师的成长环境:开展网络教研对教师的网络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把网络技能培训与网络教研融为一体,在网络教研实施过程中,用教研的方式完成网络技能培训。这样的培训方式给了教师更多实践和运用的机会,更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网络操作水平。如在网络教研实行之前,我们有很多老师平时很少接触电脑和网络,打字速度慢,不会查资料、不会做课件,甚至不会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教学活动。(下略)3、提高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幼儿园对外的影响力:教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的网络教研在形成特色,提升教研实效,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一次关于幼儿区域活动研讨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网络平台明确研讨目标;在广泛搜集难点、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开展话题讨论答疑解惑;通过网络平台介绍各班先进经验、展示幼儿活动照片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我园区域活动质量。(下略)

综观整个课题的结题报告,该课题做得非常扎实,措施极其有效、成果非常显著、研究颇具特色,但是就成果的表述而言则极其普通一般,从上述的三个要点的表述语句来看,“改变了教研供给不足的状态”、“提升了教师的网络操作技能”、“提高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任何一个课题都可以套用的笼统化、概念化、模式化的语句,凡网络教研类的课题毋须研究都可以猜想得到,而没有能够变换一下表述的角度另辟蹊径,从而显示出该课题独到的成效。

之所以会造成以上的情形,如果排除课题撰写者自身的写作能力欠缺的因素,说到底还是在于课题撰写者没有真正明确自己所研究的课题的具体成果,分析粗略、闭门造车,或者说课题研究者在课题申报之时压根儿没有对课题的目标进行过预设和论证,便匆匆上马、草草结题所导致。

SRTP结题报告 篇4

内容摘要: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的动手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动手操作也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使学生具有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在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设计好每节课,使学生积极主动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数学是做出来的,当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才称得上是真正理解了。如今教师们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数学课堂动手实践操作环节,同时也越来越认同组织好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是达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经历、体验和探索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过程性目标的三个层次。数学教学过程更应该是

充满着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小学生数学学习与具体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如此,我们以往的研究仍停留在零碎、杂乱、毫无章法的阶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为了更系统的、更有效地研究如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实践的能力,我们确立“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研究”的研究课题,以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时代发展需要。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方式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状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耳、动口,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操作活动,一方面是手与眼的协调活动,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另一方面是手与脑的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隐性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操作时,儿童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部思维活动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帮助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

动手实践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学会动手实际操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大胆实践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操作,使他们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建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研究的意义 实际意义

1.使学生树立动手实践操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

2.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动手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3.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学会学习,学会求知,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培养教师对动手实践操作过程全面有效的调控能力,增强动手操作的实效性。

理论意义

1.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实践操作,是符合学生思维认识过程的,即从形象思维向推行思维逐步过渡的发展过程。

2.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实践操作学具或通过折折画画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感性认识,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研究假设:

通过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能理解和掌握,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核心理念: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动手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动手实践来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效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也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其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

三、理论依据

1.活动教学理论,活动教学理论强调: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动脑、讨论、试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每位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体验中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有效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它强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3.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儿童通过画、折、剪、摆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观感受,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能力。

4.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要经过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借助于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动手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智力水平密切相关。科学的、有效的动手实践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理解能力提高的有利途径。动手实践方法的教学要

结合实践能力的其他几种形式进行,想、摆、说三种技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手段。因此我们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就应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二年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听课、上课、评课等深入课堂实践研究活动,广泛总结自己及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加强了经验总结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理论的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结合,使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探索出了“尊重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根本”,积累了“动手实践活动中离不开学生语言思维的开发”,总结出了“《让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浅析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途径》”等经验文章、教案设计及反思等相关文章。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具有共性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五、研究程序

(一)研究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方案: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二年(2016年03月——2018年04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2016年03月—2016年08月)

①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选题论证,立项开题。

②制定和修订实施方案。

③选定实验班,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了解数学课堂动手操作频率和主要活动形式。

2.实施阶段(2016年09月—2017年02月)①立足教材内容,收集素材、精心设计课题研究活动计划及方案,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及时记录和反思,形成文字材料,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

②组织教师课堂观摩,并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点、研讨分析、形成典型案例,积累实验的素材和经验。

③回顾反思,对实验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3.深入阶段(2017年03月—2017年08月)①课题成员必须认真开展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课堂研究,并及时记录和反思,形成文字材料,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

②课题组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班级调研、实践指导教师开展研究;举行定期的交流研讨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召开研究成果汇报会;开展总结交流活动,总结形成操作活动的基本策略;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的结题作准备。

4.总结阶段(2017年09月—2018年04月)①在组织典型案例分析,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梳理、提炼、总结出教学经验,完成实验报告。

②收集相关研究成果,完成课题成果的推广。③组织课题成果汇报展示活动,完成关于动手实践活动的论文,写好结题报告。

(二)研究对象

对课题组成员所任班级的240名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行动研究法:探索优化操作活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的实验教学方法,总结整理出优化数学操作活动的一些教学方法,建构数学操作活动的教学评价方案。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了解操作活动中的问题,分析归纳原因,找出策略。

观察法:对学生在数学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统计。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收集、整理和保存资料,形成理性认识,每阶段做好计划表和记录表,撰写阶段性小结等。

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六、研究发现或结论

(1)问卷调查,了解情况:为了全面地、有目的地了解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经课题组成员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发现学生的动手操作不容乐观,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看上去非常活跃,自主操作,实则流于形式,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2)制定策略:联系学生问卷分析、结合相关理论资料,制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效性的策略以及行之有效的对策:

1.充分发挥教师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的作用,提高有效性

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实践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而教师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应该真正履行“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1)有的放矢,注重差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整个小学级阶段,也离不开教师“扶”着进行操作,由一次完成一步慢慢过渡到一次完成两步或两步以上的操作;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之间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作适时引导与点拨,让学生能互相补充,从而使发现的结论得到升华。

(2)鼓励交流,注重合作: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新课堂提倡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论是实践环节,还是表达交流思维的形成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的都知道,有

些学生会做一道题,但他不会讲明白道理。这说明了什么,孩子的语言思维受束缚,所以交流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举足轻重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共同分享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的体验,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而合作几乎与实践密不可分,一个过程的操作,一个规律的发现,如果只靠一个人,就有明显的片面性,甚至有时任务完成不了,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可以商量如何分工,如何动手操作,还可以共同讨论实验结论,使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得心提高。

(3)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随意注意占主导,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动手操作的兴趣。这样,课堂氛围就会很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

2.深入挖掘教材的设计意图,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方式等问题有全盘的考虑。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优化,充分发挥材料作用,使动手操作与思维紧

密联系,这才能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

3.丰富呈现方式,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并不是“凡课必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而应该根据知识点的需要巧妙安排,不断丰富动手操作的呈现方式。

(1)课前体验:小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的浅薄,对很多事物缺乏丰富的体验,而数学学习若没有一定的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撑,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那几乎是一句空话。

(2)课中操作: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

(3)课后实践:课后实践又叫“实践性作业”,联系我们的数学实践,仅仅满足于课前和课中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用实践作用的方式安排学生课后的实践任务。

4.巩固、利用已有成果,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实效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们常常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结果和汇报是非的认识。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合理与否,促进和推动了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未来的世界是靠下一代来创造的,而动手实践操作是探索新世界的重要手段与重要方式!而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做的是尽我们一切所能为学生提供一切可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它的有效性,最终培养具有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的一代新人!

七、分析和讨论

研究中选择课题组成员所在班级为实验班级,相应的平行班级为对比班级,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进行课题的系统研究,定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分析总结,提炼有效的教学策略,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通过有关动手操作的课堂教学观摩和公开发表论文的分析,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动手操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演示代替学生操作。

2.为了操作而操作,操作流于形式。过分追求动手操作的过程,却忽视了动手操作活动的目标,教师没有对动手操作进行及时总结、概括和提炼,使得动手操作往往停留于动手操作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层面。

3.操作与观察、语言、思维分离。操作活动中,学生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操作的载体上,而没有在操作中观察、思考、抽象出数学最本质的东西,使操作活动事倍功半。

4.操作的探索空间不够,思维含量不高,缺少创新精神。

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动手操作运用的次数、时机、时间长短缺乏合理灵活的处理。

(二)如何有效地使用动手操作,使操作不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我们在研究中总结出了五项有效地运用动手操作的策略:

1.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2.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的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例如,李小华老师教学《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三角形的纸和硬纸板框架,想办法知道三角形的特点,学生们反复通过观察、摆放、拉和摇等的方式去探究,发现正方形形状有变化,而三角形形状不变,……尽管有的同学操作不够规范,有的同学表述不够准确,教师及时纠正,也给了这些同学鼓励、表扬。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三角形具

有稳定性,这种让学生自己“创造”的新知,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在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重视操作、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有机结合。例如刘玉强老师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让学生人人动手,观察自制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而且提示学生,它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方法。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因材施教,把握好操作的时机。5.设计好操作程序,把握好问题的设计。

(三)不同的操作内容有着不同的操作流程,我们初步探索出“动手操作”课的基本操作模式为“呈现问题→引发猜想→操作探究→交流评价”的基础上探索出了示范性操作、应用性操作、启发式操作、探究性操作的一些基本教学流程。

1.示范性操作:课前观察——尝试操作——教师演示——学生实践。例如周廷珍老师在教学“画角”时,由于学生们只是认识了“角”,让他们画角,就不知道从何着手,需要老师的指导。她就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入手,先让学生观察(多媒体模拟操作);再让学生尝试在方格本上用铅笔画角;接着教师示范画(操作演示);最后再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的操作就更正确、规范了,而且也能在这规范的操

作中去主动地认识和画角。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注重了对动手操作的指导。

2.应用性操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动手操作,形成结论——实践运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评价体验。例如周道富老师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老师首先一手拿量杯,一手拿量筒,让学生们观察并说说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用它来做什么?老师又提示,同学们学看看讲台还有什么?这时老师又出示课件,让学生继续观察,发现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后,学生们开始蠢蠢欲动,都想上讲台上来试一试,倒一倒,亲自动手操作,这时周老师抓住学生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先看书,然后分小组上讲台演示,再让各小组汇报演示的发现和收获。这样,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学生自主认识容积单位毫升(mL)、升(L)和理解掌握容积的意义,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能力,解决问题。课尾时,提出“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你在学习中的表现如何?”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这样,不仅使学生完善了认知掌握,而且使学生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总结经验、反思学习过程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启发式操作:课前准备——课堂探索——启发解难

——发展思维。

如李江师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先引导学生课前准备好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纸,上课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然后再通过学生小组汇报、展示、点评等活动,总结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最后通过游戏——请你猜猜它是谁?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4.探究性操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时空,自主探究——评价反思,丰富体验。如汪莲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之形成问题意识,激发认识冲动,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究,由于可去探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小组探究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小组拿着米尺和圆在小黑板上滚动,有的小组用绳子把圆围一圈后做上记号,再测量绳子的长度等等。小组里分工合作十分明确,每位同学都非常投入。通过实验→讨论→归纳→补充→争辨→认同,十多分钟的探究,各小组都已总结出了圆各部分的名称和圆的特征。在随后的交流过程中,汪老师问学生:你对其他同学(组)的探究成果如何评价?自己是怎样进行探究究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以此引导学生开展反思与评价和对评价的再评价。这样使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和步骤有深刻的认识,增强了主体意识,丰富学生了的活动经验,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促进

了学生在认同、批判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学会欣赏、接纳他人,学会评价,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动手操作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思维。如何有效的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我们研究出了以下三项基本策略:

1.通过学具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2.通过小组合作,发展学生思维 3.通过语言描述,发展学生思维

(五)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思维得到发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下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我们在学生动手操作后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让学生在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中参与评价;通过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操作学具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并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

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学会从动作中发现、探索、领悟、抽象、概括等能力,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各自的优势和整体功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并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索的习惯。

(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得到转变,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科研水平得到了提升。

通过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学习,对教师而言,“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意味着上课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大家一起互动探索,促进学习;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舞台,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真正做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将实践活动和教学经验融合,从现代教育管理的高度和教育理论的深度,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

在动手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发展好以下四类创新形式。一是活化思维。动手实践教学中要有价值的提问和环环相扣的深度提问,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容易使学生在释疑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的高峰体验。因此,我们在提问设计上,须巧用心思,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点拨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脉络,以收学生思维活化之效。二是比较思维。比较动手实践不仅可以扩充教学容量,更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本,拓展实践思路,提高鉴赏能力,和探索问题的兴趣。三是发散思维。这种思维可使知识产生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的

链接,既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充分体现实践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多种思维应用,从而拓展了数学学习空间。四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截然相反,这种思维可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分析能力,发展出多元丰富的思维向度和独立的主体意识。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兴趣是动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兴趣,给与学生实践上科学有效的技巧性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新课程标准倡导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八、课题研究的反思

1.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发展学生思维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并不是全部,并不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唯一做法,于是,怎样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学生的操作与思维的切入点衔接不够恰当,如何把直观操作形成的表象有效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达到由直观感知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还有待解决。

3.该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使参与实验的我们师生收获颇多。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有趣,效果也是显著的。因此,我们所选课题可操作性强,符合实际。但作为小学教师的我,理论水平有限,在结题时把实践上升到理论分析时感到很困难,有“做得不少总结不出”的尴尬,期望今后在这方面能得到资深专家的引领。

4.本课题的教学研究,经过全校老师研究支持,虽然也取得了一些可操作的模式,但教学时诸多弊病是难以消除的。如学校教具、学具和许多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实验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在目前教学条件下,教师必须调控好班纪,恰当地利用好现有的教具、学具和教学设备,并将其与新课标的要求、校本研修有机结合,使课题研究活动继续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继续丰硕。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和获得的启示

(一)存在问题

1.由于我们自身的理论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的高度,缺少理论的支撑,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有些力不从心。在具体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计划实施是否到位、及对实施细节的处理是否合理有待提高。

2.撰写典型教学设计,分析比较深入,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反应效果很好,但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

资料收集与整理不够及时,很多有指导意义的图片、文字资料没有作好记录。

3.虽然对操作过程及操作策略进行了分析,但这样做的原因及对学生操作方式的改善有何影响,分析不到位。

(二)改进方法:

1.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撰写经验总结、论文的能力及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能力。通过实践、质疑、探讨,不断地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2.做好学情分析工作,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操作中去,并把自己的思维得到有效的绽放。

3.多与教育领域的教育专家交流,提升自身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善于进行反思,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为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做好铺垫,提高自己的归纳整理能力。

本次课题研究也告一段落,两年来的研究证明进行该项实验切实可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验证了实验假设是正确的。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一切所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实效性,才能使学生最终获得

课题结题报告 篇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3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4

四、课题研究的达成目标...............................................................4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5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5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6

1、原材料筛选..................................................................................6

2、保温板结构研究............................................................................6

3、物理性能研究................................................................................6

4、中试生产线设计............................................................................7

八、课题研究的果.........................................................................7

九、研究中的反思成及今后的设想................................................7

《一种矿物棉环保胶泥粘接保温隔热板的研发与应用》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能源危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节能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收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随着低碳经济的观念的提出,各国政府亦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节能减排政策。在我国,节能减排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民用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民用建筑运行能耗增长迅速,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这种快速增长的态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而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工业行业能效水平提升较快,工业领域节能潜力下降,未来建筑领域将承担越来越大的节能减排任务。然而我国量大面广的既有建筑中,很多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仍有一定数量的新增建筑节能不达标。大多数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5倍,这将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能源负担。在一般性建筑中,通过围护结构的散热量最高可达建筑砽能耗的72%,空气渗透热量损失最大时可达建筑使用能耗的28%。2013年,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9%,其中最主要的是采暖和空调,占20%。由此可见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是建筑节能的关键之一。

对于房屋建筑而言,从能源流失的角度来看,围护结构的热量流失比达57~77%左右。在围护结构中,窗体和外墙流失能量的比重都比较大,大约为30%左右,因此窗体节能和外墙保温节能是重点。当前,住建部提倡重点推广的主要保温形式为外墙外保温,因此外墙外保温体系产品也受到了大范围推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目前,建筑外墙以及屋面的保温板材料大多使用有机材料,如挤塑聚苯板(XPS板)、膨胀聚苯板(EPS)、硬泡聚氨酯板(PUSP)等。由于有机材料易燃,着火后不易扑救,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机保温材料的着火危险性存在于外墙保温施工前的材料存放、施工中的交叉作业以及使用后的整个建筑寿命中,安全隐患是长期的。目前,市场上的无机保温板多数是将无机材料(如矿渣棉、岩棉、玻璃棉等)作为板材的填充料,生产出来的板材虽然防火性能较好,但是由于整体较软,且松散。在作为屋面材料时,施工过程中极易被踩压损坏,降低保温效果和屋面安全性;而作为墙体保温材料使用时,安装过程中抗风较差,且吸水量高,遇恶劣(大风大雨)天气,极易脱落,造成安全事故。

故此,研发一种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结构性能好、耐热性及耐火性好、使用寿命长、有利于环保、可直接用于结构上的一种矿物棉胶泥粘结保温成品板,以取代目前建筑市场中常用的有机材料保温板及一些单一无机保温材料板,是十分必要的。

本课题的研究以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广西科技大学为主要研究力量,通过申请课题,与保温隔热板生产厂家等单位联合,发挥各自的优势,组成产、学、研的研究团队,团结协作,研究出了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结构性能好、耐热性及耐火性好、使用寿命长、有利于环保、可直接用于结构上的一种矿物棉胶泥粘结保温成品板,可通过在基板面层根据使用要求进行粘贴各种饰面材料,做为隔热板、吊顶、轻质墙板、门芯板和墙面保温板使用。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矿物棉是指:由矿物原料制成的蓬松状短细纤维。具有不燃、不霉、不蛀等性能。可做成毡、毯、垫、绳、板等。用作吸声、减震、隔热材料。将天然岩石或冶金矿渣在冲天炉或池窑等设备内熔化后,用喷吹法或离心制取。

矿物棉喷涂系统是指:将纤维专用喷涂棉与配套胶黏剂经过专用纤维喷涂设备喷涂于建筑及机车、船舶等基体表面,无需吊挂件、支撑等,经自然干燥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无接缝、整体稳定密闭的喷涂层。该喷涂层呈现弹性的自然纹理和纤维质地,具有保温隔热、减振隔音、吸声降噪、A级防火的杰出功能,施工高效快捷,尤其适合异性复杂结构,颜色可根据设计要求。

四、课题研究的达成目标

以矿物棉为主要材料,加以胶泥粘接,通过科学的结构设计,研制出一种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抗压强度高、耐水性及耐火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隔热性能佳、有利环保等明显优势,推广前景广阔的矿物棉胶泥粘接保温隔热板。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采用矿物棉为主要材料,以特制的环保胶泥为粘接剂,把矿物棉纤维粘制成为喷胶棉。喷胶经齿轮摆锤摆动折叠成布绵,棉层厚薄均匀,并形成多层垂直交叠结构,后经差速压辊打褶使纤维折叠交叉乱向交错压在一起,从而使矿物绵不出现棉质分层的现象。打褶压制后的矿物棉板养护脱模后,经切断或裁边,进入自动包装线,包装入库,最后制成以矿物为主要材料研制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板材。

通过本课题研究实施所获得的主要创新内容如下:

(1)利用水玻璃与氟硅酸钠、滑石粉等制作出环保胶泥,对矿物棉进行喷洒,提高矿物棉纤维本身的硬度,并根据所需板块空隙率,通过双向压力机压制成板块,使矿物棉形成一种蜂窝状,有一定强度、刚度的结构板。矿物棉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区别于现有板材中,矿物棉作为填充材料等使用。

(2)制成的矿物棉板面层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粘贴各种失眠材料,作为隔热板、吊顶板、轻质墙板、门芯板和墙面保温板等,用途十分广泛。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法来进行研。通过对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试验并其各种物理性能,最终选出最佳的组合材料。然后,根据最佳组合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来研究制作工艺,通过对各种制作工艺进行试验,确定最佳施工工艺。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原材料筛选

对预先选择的材料、备选材料进行理化成分分析,选定合适的原材料;按选定的原材料的理化成分,先在理论上计算研究粘结胶泥配合比。

2、保温板结构研究

根据板的用途、喷胶方法、压制方式来研究板的结构以及喷胶程度。

3、物理性能研究

矿物棉环保胶泥粘接保温隔热板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包括:抗拉强度、压缩强度、导热系数、断裂弯曲负荷等4项,并判定力学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对矿物棉环保胶泥粘接保温隔热板的试验研究,要了解其以下特点:

①板材抗压强度及破坏时的脆性;②板材断裂弯曲负荷;③板材的导热系数测定。

4、中试生产线设计

选取矿物棉环保胶泥粘接保温隔热板的最佳制备过程参数、最优配合比,对保温板进行中试试验。需要结合粘接胶泥的喷胶方式、喷胶程度、压制程度、板块结构的参数优化等问题完成矿物棉环保胶泥粘接保温隔热板的稳定生产工艺。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实施完成后,课题组对其综合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照合同约定的相关考核要求已全部满足,具体如下:

(1)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矿物棉环保胶泥保温隔热板,并达到了预定指标的要求;

(2)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专利名称《一种岩棉胶泥粘接保温隔热板》,专利号:ZL201210405850.0。

(3)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欧阳力業,杨和源。一种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的矿物棉板研制及应用[J].工程技术,2016,03:261。

(4)制定了企业标准1项:高强保温隔热矿物棉板的制作。(5)与广西增钱门业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1条年生产规模500万元的矿物棉环保胶泥保温隔热板生产线,并将40mm厚保温隔热板每平米控制在12元,20mm厚防水保护层板每平米控制在9元。

九、研究中的反思及今后的设想

目前,国内对矿物棉保温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是使用岩棉板、岩棉毡、玻璃棉板、玻璃棉毡等作为建筑的保温隔热层或吸音墙。随着越发多的高层外墙保温火灾的发生,对于矿物棉外保温技术的研究也愈来愈多,主要研究矿物棉作为保温墙体、吸音墙体填充材料的使用。矿物棉材料与常规的保温材料相比,具有不燃性,并具有良好的吸声性,但其单独使用时容易分层剥落。目前对将矿物棉板单独制作成结构板使用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如何加强矿物棉材料的整体性,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是建筑材料行业应考虑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表明,可以采用特制的胶泥对矿物棉进行喷胶处理,能够增强矿物棉制品的强度、刚度,起到增强其整体稳定性的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尚不够全面,后续可针对此问题开展专题深入研究。

课题结题申请报告 篇6

课题名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研究》

所属学校: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课题批准文号:2011wuli017

课题研究时间:2011年9月----2012年6月

尊敬的教育科研专家们:

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于2011年3月向桂平市教育局申请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研究》课题,经桂平市中小学教育科研领导办公室审核并同意批准为桂平市2011教育科研小课题。经课题组成员一年多的的不懈努力。本课题已初见成效。2012年6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我们的课题已经完成研究任务。具备结果条件。现特向小组申请结题验收。

此致

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

校课题组

SRTP结题报告 篇7

当下, 学生作业负担太重, 作业量太大, 完成作业的效率不高, 大多数的作业是简单地重复、机械地操练, 缺乏一定的目标性、科学性、娱乐性。 这些课后作业并没有关注初中学生张扬个性的心理, 也没有把家庭作业作为初中学生进步的平台, 更没有激发和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创新型作业的探索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了。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 提到:“初级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方向是激励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激情, 使初级中学时期的学生形成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形成适合初级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习惯和效果明显的学习方法, 促使初中学生积极有效地掌握重要的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 且使初中学生经历一定的英语实践。 ”

2.新的教学理念认为作业形式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把作业作为学生发展的平台, 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 给初中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反思自己的机会, 让英语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发展的状态和进程。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研究法。 用完成书面调研表和开座谈会的方式, 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并结合初中学生英语课后作业完成的真实状况, 制定一对一的研究方案, 并根据学生现状, 有目标、有进度、有手段地实施教学与研究, 并随时总结相应阶段的阶段性成果。

2.微调法。 在研究课题的同时, 及时而有效地反思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不同状况, 并进行原始资料的整理,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与分析, 随时微调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使各个阶段的研究真实有效。

3.案例分析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及时、客观、科学地分析每一次作业案例, 并及时实践、反思、总结, 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 直到达到相应的研究目标。

4.对比实验法。 通过采取宏观对比的研究方法, 以科研课题的实际成效, 反馈学生所获得的真实收获。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让学生的作业活起来, 让学生张扬个性、释放天性, 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效率。

2.把课堂从学校延续到校外, 从侧面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成绩。

3.让学生有信心学英语, 在教师的赏识中进步。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1.“目标性作业”的探究。 其特点是简单明确, 重点突出, 易操作。 布置作业时, 可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的学习水平, 有目标地布置作业, 从而强化所学英语知识。

2.“生活性作业”的探究。 设置多种现实生活中的情景,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生活能力, 运用学生在课堂和教材中所学英语交际知识和技巧, 实践不同现实的英语情景实践, 真正把所学英语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3.“塔层性作业”的探究。 根据所教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与他们接受英语知识能力的差异, 把学生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 作业的内容有明显不同, 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4.“趣味性作业”的探究。 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英语经典课本剧, 进行每日英语天气预报, 录制英文脱口秀, 创办英文手抄报纸, 制作英文明信片等等。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

1.课题的准备阶段:2013年2月 —7月。 在准备阶段: 侧重进行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 最新教学理念的学习, 课题开题, 教学尝试, 学生访谈等。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3年8月—2014年7月。 在课题实施阶段: (1) 筛选、整理收集的各项资料。 (2)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学情, 进行研究的专项选题, 并以书面的形式汇报到课题组。 (3) 理论学习, 参加教学科研的研讨, 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4) 进行课题研究教学的听课和研讨、反思、小结, 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反思课题研究的方案。

3.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14年8月—2015年1月。在课题总结阶段: (1) 梳理及整合课题研究全部进程中所积累和收集的各种不同形式的书面、影像、声音等材料, 在本课题研究的方面更是注重材料的重点积累与整理。 (2) 撰写课题研究的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等。 (3) 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4.课题研究最终完成时间:2015年2月。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

1.“目标性作业”的布置。 课堂上, 我对于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会提不同的问题, 这体现的是分层教学。给初中学生布置英语作业也需要参考这种教学理念。 例如, 我在教词汇记忆时, 给学生留的作业也必定与词汇、构词法有关;而教口语对话时, 我留造句、背课文等作业。作业既可以是书面的, 又可以是口头的。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次作文, 词汇、短语、句型练习每周两次, 学生每周背诵一篇课文, 并在每天的课前五分钟安排两位学生进行背诵, 并参加到作业评价评分体系中。

2.“生活性作业”的布置。 设想各种各样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的生活片段, 推动学生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实践, 从而使学生学到的各种英语知识加以巩固和提高, 也使学生学到的英语知识做到了学以致用, 将英语作业的实用性真正得以体现。 例如, 我要求学生自制英汉文对照名片, 翻译家里的药品、电器的说明书等。

3.“塔层性作业”的布置。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也在成长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轨迹。 塔层教学广泛在英语教学领域里运用。 该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了解与认同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在塔层性作业的布置上, 我也充分实施了金字塔分层法。根据所教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与他们接受英语知识能力的差异, 把学生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 作业的内容有明显不同。 英语基础扎实, 能力过硬的学生的作业侧重于综合;中等学生的作业侧重于基本英语技能, 如单独知识块的练习; 基础差的学生的作业侧重于最基础知识, 如单词记忆, 模仿造句等练习。 这样布置作业, 就能有效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不同需求, 使广大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和作业方法上受益。

4.“趣味性作业”的布置。 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英语经典课本剧, 进行每日英语天气预报, 录制英文脱口秀, 创办英文手抄报纸等。 新英语教学大纲对初中学生的总体目标是:鼓励和训练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 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建立起英语学习的信心, 形成适合初级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习惯和效果明显的学习方法, 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对英语很厌学的学生, 给他们布置一定的趣味性作业, 有助于让他们对英语重新产生兴趣, 从而, 使他们的英语成绩逐步提高。 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看, 趣味性作业正是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平衡发展。

八、课题研究成绩

自课题进入实验以来,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培养学生有效的作业习惯。 学生勤于作业, 勤于动手, 养成了认真作业, 自觉记忆词汇的好习惯, 掌握了主动学习的方法,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了, 时间支配能力增强了, 自信心和成就感随之而来, 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了进步 (见下表) 。 在2011年、2012年举办的 “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 这两个实验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有12名学生获奖。

2.通过创新型作业的实验, 把课堂从学校延续到校外, 从侧面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成绩。

SRTP结题报告 篇8

[关键词]初中 英语作业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39

《初中英语作业的改革研究》是2010年南宁十七中规划课题立项项目,经过努力,课题项目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项目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现将基本工作予以总结。

一、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校生源75%是农民工子女,绝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未接受或从未重视过英语课程。现在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对他们来说起点高,不太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除了不容易启发、调动学生们的学英语兴趣之外,还有作业的布置方面也是难题。本改革试图改变这种状况。本调查旨在了解历时三年的初中英语的作业改革实施情况及成效。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作业的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起点低、教材难度大的学习任务完成途径,解决学生们惧怕学习英语的问题,帮助学生渡过困难期,顺利完成三年的英语学习任务。

三、研究的内容

1.七年级至九年级现用教材中平时布置的学习任务。

2.七年级能初步达到口头和笔头交际能力所学的语言等。

3.八年级能达到进一步地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4.九年级能达到较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能具备有质量的预习能力。如:预习时找出所学的重、难点,并能够轻松和正确地完成书写小短文。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研究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民工子女英语作业的改革;通过对初中英语作业的改革,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五、研究的方法

1.通过口语操练、笔头作业布置、集体或个体指导法等多方面去进行研究。

比如:外研出版社教材九年级上册Module 2 Great books Unit 1的作业布置,我会要求学生尝试用对话中的一些短语造句或编写小短文:as far as , not … any more, be read , be influenced , millions of , be known as , 这样的作业练习,不仅突出了本模块的语法——被动语态及重点短语,而且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每次改作业时,我都会有一些意外或惊喜。同时,我会非常重视作业讲评这一环节:我会点名表扬一些同学,尤其是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学生;在班上选读他们自己编造的精彩句子,让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极大地增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我也会展出一些优秀作品,贴在教室的墙上,让他们更有成就感。(请看后面所附学生们的作品。)

2.采用问卷和数据的方式调查,根据调查目的设计问卷。如:

调查表(1)

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是否对英语这一科目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呢?请大家就下面的调查问题做出回答:

①你现在是否会运用本学期课本上的单词或词组造句子呢?

A. 会 B. 不会

②你会模仿课本上的句子自己造句吗?

A. 会 B. 不会

③你会用口头或笔头自己造句吗?

A. 会 B. 不会

④你已能自己写出五个句子以上的小短文了吗?

A. 能 B. 不能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七年级教学实践初步调查阶段(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第二阶段:八年级在教学实际中实施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鉴定阶段(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 课题的研究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一阶段:2009年6月,通过问卷调查了84名学生,结果如下:

实验班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和训练,调查中的各项问题已完全解决,合格率达100%,已超出原定的目标。

非实验班结果显示:第一项合格率达55.2%,第二项合格率达40.1%,第三项合格率达37.1%。

第二阶段:2010年6月,通过问卷调查了84名学生,结果如下:实验班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训练,调查中的各项问题已完全解决,合格率达100%,已超出原定80%的目标。非实验班结果显示:第一项合格率达53.8 %,第二项合格率达68%,第三项合格率达32.1%,第四项合格率达75.3%,

第三阶段:2011年南宁市中考英语成绩对比结果如下:

实验班——宋词班参加中考共38人,其中A+6人、A16人、B+12人、B4人;

非实验班——元曲班参加中考共41人,其中A+0人、A7人、B+18人、B12人、C+4人。结果表明实验班成绩明显优于非实验班。

(二)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在新形势下,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研究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民工子女英语作业的改革,并通过对初中英语作业的改革,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对初中英语作业的改革的课题研究与提升,发挥课题研究在素质教育中的更大作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课题的研究引领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高效性、创新性不断地升华,必将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作出贡献。在开展课题研究期间,我学会了思考,能积极撰写随笔、论文,工作有成效,获得了一些荣誉,如:

2009年发表论文刊登在《广西教育》上;

2011年论文获广西三等奖;

指导学生参加2008— 201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荣获国家级二、三等奖、广西区级一、二、三等奖;

2008年获南宁市“十一.五”时期“教学骨干”称号;

获2008年南宁市中考成绩评比校级二等奖;

2010年被聘任为南宁市青秀区中学英语兼职教研员;

荣获校级2011年中考“推优工作一等奖” ;

获青秀区2011年中考“优秀指导教师” 称号等。

(三)建立、完善十七中初中英语资源库

根据教学的需要建立了南宁十七中教学资源库,对初中英语作业改革采用问卷调查;通过口语操练、笔头作业布置、集体或个体指导法等方法,进行改革研究。这些资源都是进行课题研究期间,收集和整理出来的,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使今后的教学更有实效性。

八、问题与思考

1.本课题是初中英语作业的改革研究,课题只在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上进行了探索研究。今后可在小学、初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九年一贯制英语教学能螺旋式上升,使学生的英语逻辑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在取得一些经验的同时我也总结了教训,对该课题的理论研究与分析缺乏一定深度;今后我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思考,不断地总结经验,我相信自己能在今后的课题研究实验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上一篇: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指导下一篇:项目部会议议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