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计划

2024-04-15

高三语文计划(精选8篇)

高三语文计划 篇1

语文总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复习的效率,这是十分重要的。现就语文复习的方法和策略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强化目标意识,使复习具有导向性。

语文总复习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不明,就会方向不明,产生随意性、盲目性、主观性,因此,要搞好语文总复习,首先要确立明确的目标。

1、制定复习目标的依据。

平时的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而高三语文总复习的教学目标应以《考试说明》为依据。这是因为《教学大纲》解决的是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目的在于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毕业水平,而《考试说明》解决的是高考“考什么”和“怎样考”的问题。由于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高校选择合格的新生,所以高考又是衔接中学和大学学习的考试。《考试说明》正是根据高考的特点,从五个部分,37项内容规定了语文高考应具备的各项能力目标。这37项能力目标就是制定复习目标的依据。

2、制定复习目标的方法、要求。

①制定复习目标的方法:复习目标的制定可从终极目标出发,根据复习阶段的不同,制定出中程目标,然后分解成为即时目标,最后围绕即时目标开展复习活动和进行复习评价。例如:在进行专题纵向复习时可按《考试说明》37项内容的顺序制定专题中程目标,然后按知识点分解成若干即时目标,在课堂上进行复习训练、落实。

②制定复习目标的要求。复习目标、复习活动、复习评价是复习的三要素,而复习目标居于首位,它直接关系到复习的目的。它应具备下列要求:

目标要有明晰性。制定目标时,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专题,每一节课,每一项复习活动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让学生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目标要有可行性。制定目标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切实可行,因材施教。不同的班级要有不同的要求,防止目标过高或过低。过高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过底容易掩盖矛盾,使学生产生自满骄傲心理。

目标要有集中性。制定目标时,不可贪多,要集中,一堂课要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争取一课一得或一课两得,“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

目标要有连续性。制定目标时,要根据知识的相关性和能力的联系性,有计划有序列地制定目标,以形成知识和能力的链条,达到知识的系统化。

目标要有针对性。制定目标时,一要针对《考试说明》规定的各种能力要求,二要针对复习的重点、难点,三要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薄弱环节,努力做到有的放矢。

目标要具有可量性。复习目标的制定要便于评估量化和控制,便于在复习过程中进行矫正和反馈。

二、强化计划意识,使复习具有针对性。

要使复习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有计划。语文总复习的计划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要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一般说来,语文总复习安排四个阶段为宜。第一阶段按照课本单元的编排顺序进行复习(一般称横的复习),一单元一检测。这个阶段的复习,重在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能力,使课本知识系统化,第二阶段按照《考试说明》的37项能力要求进行复习(一般称纵的复习),1

一项一项复习,一项一项落实,一项一项训练,最后穿成串,连成线,达到系统化。第三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做好考前的练兵。第四阶段是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总结,自己查漏补缺,同时养精蓄锐,迎接高考。

2.要有可控性和针对性。

语文复习的计划性还表现在它的可控性和针对性上。制定的计划要有长计划和短计划;既要有单元计划,又要有课时计划;既要有专题训练计划,又要有综合训练计划;既要有一个月的计划,又要有一周的计划。制定的计划要便于操作,便于落实,防止落实失控。制定计划要有针对性,要搞调查研究,搞好民意测验,要了解学生实际,听取学生要求,有的放矢。制定的计划一定要与学生见面,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总复习才能有条不紊,扎扎实实,有纲可循,有章可依。

3.要有灵活性。

语文总复习制定了计划,除了时间和内容的安排,还有教学方法的安排。某一阶段某一单元某一课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必须具体缜密,切实可行。同时又能根据复习进展的实际,灵活地加以调整,使复习发挥最大的效益,取得最佳效果。

三、强化原则意识,使复习具有科学性。

要提高复习的效益和效率,除了目标和计划外,关键是复习的方法和路子是否正确,采取的策略是否科学。在复习中必须强化如下六条原则:

1.依纲原则。

《考试说明》是语文高考的大纲,它所规定的37项能力要求就是高考的知识点、能力点。复习中,应时时牢记。

2.联系、比较性原则。

在复习中多联系多比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鉴别能力的培养。要善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善于上挂下联,拓展延伸。如:《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三篇文章的结构比较;《xíao@①之战》《曹刿论战》写法的比较;李白与杜甫,苏轼、辛弃疾与柳永、李清照诗词风格的比较;鲁迅杂文与小说的比较等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性原则。

复习中既要夯实基础,使基础知识达到熟练,又要注重理解和运用,这是学生提高能力的关键。要加强学生做题思路的指导,加强解题规律的总结,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4.全面系统性原则。

复习要全面、系统,在语文总复习这个庞大的工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基础知识的复习一定要全面,能力的培养要全面,按照《考试说明》要求,任何一个知识点、能力点都不要放过,要善于穿线连网,使知识达到系统化。

5.序列性、层次性原性。

在语文总复习中必须坚持序列性、层次性原则。语文知识的复习,要从语音到文字到句子……形成序列;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句到段到篇形成序列;写作也要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从记叙到说明到议论到应用,从命题到自命题等形成序列。这样,使知识的复习,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全面,形成递进层次。

6、反馈矫正原则。

这一原则既适用于课堂练习、单元检测、综合训练、大型模拟测试,也适用于写作、阅读、文学鉴赏等单项训练。反馈、矫正能使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其过程如图所示:

附图{图}

四、强化训练意识,使复习具有操作性。

语文总复习的过程,其核心是训练。学生应具备的各种能力都是通过训练来养成的。没有训练就不可能巩固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抓好如下训练:

1.课堂训练。

第一节课都应围绕目标设计相应的练习,这种训练,时间不要长,内容不要杂,要专要精,要以达成目标为目的。练习后,认真做好反馈矫正工作,巩固课堂效果。

2.单元训练。

这是指以课本中自然编排的单元或按体裁另编成的单元为单位进行的训练。单元训练必须目标明确,知识点、能力点既要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又要覆盖整个单元,题型可按高考的题型进行设计,要定时定量,有梯度有层次,练习后要认真讲评矫正。这种以单元切块的训练方式适合于第一阶段的横的复习模式。

3.专项训练。

这种训练包括基础知识的专项训练,各项能力的专项训练,写作方面的专项训练。专项训练要限时定量,内容集中,目标专一。题目设计要有梯度、信度、效度,要有连续性。重要的专题可以反复训练,多角度训练,直至达标为止。专项训练适合于第二阶段的纵的复习模式。

4.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一般指高考前的模拟训练。这种训练的要求是:①每次训练的时间、题量与高考等同。②试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系数要接近高考或等同高考。③命题的内容、角度、思路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④试卷的长度、结构、分值要切合近几年的高考试卷。⑤要有序列性、连续性、递进性,综合训练一般以7—10套题为宜。⑥训练之后要认真反馈矫正。通过训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更加切近高考的要求。

5、现代文阅读训练。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的难点、重点,是学生失分率最高的一项,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①抓好课堂阅读训练。课堂阅读教学的本身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现代文阅读的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应利用课本或补充的材料,加强阅读训练,用精读、品读、快读、跳读、评读等方式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性、比较性、快速性的阅读能力。

②加强语言因素训练。平时的教学往往只注重文章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的分析,而忽略了语言因素的训练,这是不可取的。应该从语言因素入手,把握字、词、句、段、篇的表层意义和深层含义,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辨别筛选重要的信息和材料。对于重点的词、句、段要反复咀嚼,反复研究,反复比较,做到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含蓄的词句能加以解释,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③加强语段的阅读训练。加强段落阅读训练是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重要举措。段落阅读应着重研究段的内部结构、层次,词语在句段中的含义,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中心句的位

置,段意的概括,语段在全篇中的作用等等。通过训练,诱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检索、阐释、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六种能力。

④强化自能读书的训练。在语文总复习中,同样反对“满堂灌”“注入式”的以讲代读的现象,反对越俎代庖的、扼杀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方法,应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分析、去归纳,确实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⑤加强“大语文”阅读训练。除在课堂上加强阅读训练外,还应增设相应的阅读课,补充名篇名段,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举办读书方法交流研讨会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6.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应抓好以下几点:

①抓全面。所谓全面是指作文类型要全面训练,作文表达方式要全面训练,作文体裁要全面训练,作文准备过程(观察、阅读、积累、审题、立意、拟题、列提纲)、作文过程(选材、谋篇、遣词、造句)、修改过程要全面训练。

②抓序列。作文训练一定要有序,作文体裁训练要有序,表达方式训练要有序,作文过程训练要有序,作文心理因素训练要有序。

③抓专项。所谓专项是指写作速度、审题、立意、开头、结尾的专项训练,列提纲、构思谋篇的专项训练,缩写、扩写、改写等专项训练。

总之,语文总复习只有方法得当,安排科学,才能提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

高三语文计划 篇2

一、进行自我分析

学习中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是取得进步第一步。在平时的学习中以及每次考试之后要学会客观分析, 总结反思。首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正确客观的面对自己的学习现状, 找准自己的在学校及班级中的位置, 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其次, 检查自己主要薄弱点在哪里, 基础是否扎实, 分析自己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获取信心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写作能力、计算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中哪些是自己比较擅长的, 哪些属于自己的薄弱点, 要学会充分发挥自己比较擅长的地方, 强化薄弱的地方。

二、制定目标

(一) 制定长期目标

所谓长期目标是指一个学年、一个学期或是一个月的学习目标。每个学生都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长期, 学习起来也更加有动力。

(二) 分阶段制定短期目标

短期目标则是近一周或当天的学习内容安排。长期目标刚制定好时, 可能每个人的干劲都会很大, 但是大多数人的韧性是有限的, 一年的时间很漫长, 再加上高三的学习枯燥乏味, 过一段时间之后很多人都不能继续坚持, 因此, 要分阶段的制定目标, 即能使目标看起来更容易完成一些, 又能在每次完成阶段目标后增加学生的成就感给学生继续下去的动力。

三、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一) 时间的规划

一个好的学习计划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作息时间安排, 因此要让学生结合学校的课程时间安排以及自身的学习特点, 制定一个符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其次, 结合学校安排的时间和学生自己学习的效率, 计算每个长期和短期目标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会直接使用学校规划好的考试时间, 例如每次月考或是联考。

(二) 总结归纳学习内容

学习的目标和时间都计算好了, 但是怎样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设定的目标, 要学习什么, 学习多少才能完成目标?这是学生最为困惑的地方。

1.完成老师布置作业高三以复习为主, 老师肯定会带着学生进行复习, 因此我们首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跟着老师复习并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给自己布置学习任务虽然老师会带领全班进行复习, 但是老师面对的是整体的学生, 而每个学生的水平是不一样的, 因此, 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 要分析总结自己的知识及能力的不足之处, 给自己布置学习任务, 拟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在每次考试过后, 要总结自己都是哪些题目做错了, 这些题目属于哪些类型, 错了的原因是因为知识掌握不足还是其他能力训练不足。

(三) 平均分配学习任务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能急于求成。在总结归纳好一个阶段要学习的内容之后, 要将这些内容合理分配, 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四、在制定学习计划时的注意事项

1.目标要适当:目标过大, 很难达到, 容易丧失信心, 导致中途放弃;目标太小, 没有挑战性, 会懒的去做。因此要学会分析自身情况, 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

2.不需要把每个阶段的目标一次全制定出来, 最好是一个阶段的目标结束后, 总结这一阶段目标完成的情况, 根据这些情况再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

3.学习计划要具体明确, 像“我今天要好好学习各科”这样的口号不能称为学习计划, 我们要把“好好学习各科”具体化明确化, 例如, 我今天上午第三节自习课要做10道数学题, 晚上的三节自习课要做一套英语试卷。

4.为了使学习计划实施起来更加方便又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可以建议学生把计划做成表格的形式。

高三学生面对繁杂的学习任务, 一定不能自乱阵脚, 被频繁的考试和过量的练习推着走, 要做学习的主宰者, 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学习, 有计划的向着既定的目标去奋斗。

参考文献

[1]王忠轩.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的意义和办法[J].成才之路, 2015 (17) :92.

[2]刘志桐刘亚红王红林高国锋.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的指导策[J].复习策略2013 (9) :62.

[3]董奇, 周勇.论学生的自我监控[J].华东师大学报 (社科版) , 1994 (l) :8.

[4]陈金环, 刘学兰.学习判断与学习时间分配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1) :1707-1715.

迈入高三,计划当前 篇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为什么有些同学的学习会处于后进状态呢?学习缺乏计划性,往往是一个重要原因。天天止不住地看电视、看电影、玩手机、聊天,交作业时抄一抄了事:要不然就是拿起语文就想起数学题还没写,拿起数学就想起物理明天要考试了……这里一下那里一下,到最后乱七八糟什么也没学好。相信同学们也是深有感触吧,这种毫无计划的学习是松松垮垮的,是不可能有进步的。一个良好的计划对于大家来说无异于一本上乘的内功心法,助大家一步一步地练成绝世武功,纵横高考。在此,笔者以理科复习为例,浅谈高三的学习计划安排,当然文科同学也可以参考其中的一些想法。

什么是好的学习计划

一个良好的计划绝对不是具体到一分一秒的一串行动指令,它应该是帮助我们一步一步补全自己的短板、增加自己的优势。因此,在做计划之前,大家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身。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必须先摸清楚自己到底哪些学科的哪些项目在拖后腿。可能是语文的字音、字形还比较弱,那计划中就可以在早自习时多点时间背字音记字形;也可能是物理的实验题总是无从下手,那计划里就可以专门抽出时间来,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就回过头看一看书上的实验,再温习一下自己的错题,然后再做两道实验题。这样就可以形成有针对性的计划,保证大家每完成一步,心里都是踏踏实实的。

当然,计划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你想现在就把下一年每天的计划都定下来,那会有点儿“痴人说梦”的意味儿,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话不是凭空存在的。因此,高三制定的学习计划应该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月或者半个学期,在长期计划中,要规定每个学科要完成哪些内容。比如我要在两个月复习一遍语文的基础知识,然后每一周、每一天再做一个小计划,可以具体到要看哪些页数。要做哪些题之类。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计划,还要学会分析总结,在这一阶段我的计划做得怎么样?我是偷懒了还是超额完成了?我现在还有哪些弱点?如此这般对计划的效果做一个评价,下一步的计划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一般来说,短期计划里的时间是可以比较精确一点的。比如以前我就有计划每天早自习前十五分钟,读语文字音字形和英语课文交替进行。但是一定要注意计划的灵活性,不要因为某一项意外而将整个计划都打乱了,很有可能出现一节自习时老师突然来讲试卷,从而计划就不能实现的情况。因此不要把时间安排得太满,这样也能够休息一下大脑。同时,高三的同学们,大家千万不要贪心,由于人们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此计划时总天真地以为这样一安排自己肯定能完成,结果却是换来计划表上一项项的未完成。大家刚开始时可以把计划中的任务列少一点,熟悉一下自己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大概时间,比如做一道中等难度的数学选择题大概要多久?看一张做过的物理试卷要多久?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制定计划,就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了。

三轮复习计划安排

上面说完了做计划时的注意事项,接下来就要把目光放在计划的内容上啦!一般来说,大家计划中的都是对除去上课、作业之外的自由时间的安排。可能会买一些相关科目的资料做,或者温习学过的知识。高三的复习,一般都是分成三个阶段,即传说中的三轮复习。这三轮中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注意到其中的差别,一一做出合适的计划安排。

首先是第一轮复习,这一轮几乎占据了高三的整个上半学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一轮复习中,老师一般都会将各个学科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整体复习一遍,将很多可能有些遗忘的知识捡起来熟悉熟悉。在这一阶段,学生自己的计划应该和学校教师所讲的内容步伐一致,进行各科的细致复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五个月左右的时间,把每一科在高考范围内的每个知识点都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逐字逐句地复习到,做到毫无遗漏。在这个阶段,最容易也是最忌讳出现的就是浮躁的状态,要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时候必须要循序渐进、查缺补漏、巩固基础。根据我的学习经验,我建议大家在每天课下都应该再抽出一些时间看一看课本,特别是化学和生物,虽然属于理科,但要背的东西也是特别多,文科就更不必说了,把课本多看几遍绝对是有好处的。然后每到周末将错题本再看一遍,易错点再背一背。要知道,高三的复习永远不嫌重复的次数多,特别是第一轮复习,只有沉下心来把边边角角、枝枝叶叶的地方都彻底掌握,才能在今后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第二轮复习一般是在高三下学期的前半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基础知识做系统化的整理归纳,大家见到的题目也主要是中等偏难的题了,这时候光靠课本也不行了。说起来高中考试跟大学的考试就是在这里不同,高中课本上的知识理解起来简单,但高考题你就是做不出来;大学里的课本知识要理解就很难,一旦吃透,考试也就没有难度了……所以说,大家还是要计划多做一些题,这对于文科、理科都是一样的。题目的难度视自己的实力而定,但我建议大家即使你的成绩非常好,平时考试都是前几名,也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太难的题目上,还是要主攻中等难度左右的题。如果达到每一种题型都能够了如指掌的程度,那就能笑傲江湖了。当然要达到这种水平,第二轮复习中课本也不是就丢掉了,只要你还没有能够将课本倒背如流,它就仍然非常重要,不过翻看的频率可以减少一点,千万不能生疏。至于语文,说实话,这是我的弱项,因此当时也是花了较多的时间,我主要是多看做过的试卷,从中总结出答题规律。比如现代文阅读,总结一下开头有哪些作用、结尾有哪些作用等等。每周回头看一看。记一记,还是很有用的。第二轮复习时间是最紧张的,要做的试卷多,要看的东西也很多。这时每一次做计划更要认真详细。争取每一分钟都是在解决自己的弱点。

到了第三轮冲刺阶段,计划就更加重要了。每天上课主要是考试或者做综合题,有很多问题需要自己课下解决,而且接近高考,心理状态也是一个问题。我建议在最后一个月时。可以适当降低计划中任务的密度,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事就是巩固了。大家应该把所有的试卷、改错本、资料书都找到,仔细规划时间,争取能够把这些都再温习一遍。如果时间确实不够,也可以只看那些自己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在看题的过程中,还是要适当做一些题,这时候最好做一些比较基础的题目,而偏难怪题就不用看了。

写在计划外

高三的时间确实很紧,学习很累。但是大家也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比如熬夜。高三早上起床本来就很早,如果前一天晚上还熬夜,那根本就不可能休息好,第二天学习就没有效率。熬夜,它可不是一件小事。因此在设定作息时间时,一般要争取在十二点之前睡。此外,同学们还要重视体育锻炼,身体是革命之本,一旦病倒,就会耽误大量宝贵的时间。最好每周抽些时间锻炼身体,比如我就喜欢上完晚自习回宿舍时,在操场上慢跑几圈,这样子对我们完成繁重的复习任务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就算你辛辛苦苦写了好几页高质量的计划,但你最后偷懒没有实现,那还是没有用的。高三是没有捷径的,各种方法、计划最多只能让你少走弯路,但不能让你到达终点,最后汗水还是要自己来流。路还是要自己来走。如果你真的坚持自己的梦想,那就要坚决执行自己的计划,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走过高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我不知道自己的经验对高三的你们有多少的用处,但计划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只要大家坚持,只要大家肯想肯做,只要大家一路坚强地走下去,最终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篇4

高三语文复习知识比较零散,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点不像数理化那样系统,所以考生单纯地通过高三语文复习课本是难以全面涵盖高考考点的。因而,在第二轮复习中研读高考《考试大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考生只有认真细致地研读考纲,了解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及能力层级,才能在第二轮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回报。

不过,进入第二轮高三语文复习时,新的考纲还没有公布。但高考试题一般都遵循“稳中求变”的原则,即今年的高考试题与去年的相比,变化不是很大,难易程度也不会相差太多。所以借用的高考《考试大纲》来分析高考试题的题型和知识范围是可行的。考生可在第二轮高三语文复习前研读20的考纲,待203月新考纲公布后,找出其发生变化的部分,在第三轮复习中集中解决。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夯实基础

在进行第二轮高三语文复习前,考生首先要选择一本和高考《考试大纲》结合比较紧密的专题复习参考书。书不在多,而在精。考生应该挑选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然后详细、系统地学习、练习。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是第二阶段的关键,这也是整个高三复习中用时最长的一个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复习内容有的考生觉得单调,枯燥,乏味,有的考生在进行复习时只喜欢看某一专题而不喜欢看其他专题,甚至有的考生在专题复习还没结束时就急不可待地进行第三轮高三语文复习等,这些做法都是应该规避的,因为这样做不利于全面夯实地掌握考点,在实际考试中会因为有所偏颇而导致失分的。因此,考生要学会在枯燥乏味中寻找乐趣。要相信,只有通过这么步步为营,才能夯实自己的基础,只有基础夯实了,到第三阶段做起综合试题来才能游刃有余。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温故知新

高三语文辅导计划 篇5

一、诊断:辅导的定向

一般来讲,班级学生素能、性格、心理等差异很大,个人辅导要因人而异。首先要选择辅导的对象。最后阶段,时间较紧,个别辅导要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要选择想学却有障碍、愿学缺少方法、肯学缺失成效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心气足,干劲大,适时的点拨与指导将促成学生努力的效益最大化。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辅导必须基于学生的自主自觉,这是一个基础。

除人员的定向以外,还要有内容的定向。确定学生差在哪里,缺在哪块。个别辅导不是全面开花,必须定点着力,确保实效。

辅导的定向影响着最终的成效,必须要首先最好。

二、实施:辅导的策略

在分析学生的个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辅导的方向。一般来讲,有以下几个辅导角度:

1、知识性辅导

知识性欠缺导致考试失分的现象十分严重。比如下面一道题:

立春刚过,冰雪洁白的裙裾还翩拂着料峭的寒风,一串串细小的黄蕊已经初点春光,皴染上枝头,没几天便绽放成灿灿的金斓,散发着若有若无、难以言传的异香。梅花快要谢了,别的花还因为春寒料峭而逡巡不已,裹足不前,而哲学草的花就开放在这个时候,像女娲补上了天的罅隙,使大自然变得完美无缺。 《哲学草》

12.试赏析第⑦段划线句的表达特色。(4分)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从视觉、嗅觉等角度进行描写(1分),采用衬托手法(1分),表现了哲学草俏丽多姿、迎寒先开的特点,表达了对它的喜爱、赞美。(1分)

这道题目要答好,必须具备一个背景知识:表达特色(或表现特色)。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对这个概念含糊不清,所以,讲清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些知识性术语,成为个别辅导的一个基础内容。如,可给学生这样一个知识清单,使学生明晰什么叫“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有“表现特色”“表达特点”“写作特色”“写作技巧”等别名。包括以下几点:

(1)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7种。

(2)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技巧描绘景物。

不同角度 远近、高低、里外、俯仰、视听嗅触感 觉等。

不同技巧 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白描(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托)、细节描写

(3)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用典、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小见大、渲染烘托、先抑后扬、借古喻今等。

(4)非典型手法:

①选取典型事物(场景)

②词法:叠词、用典

③句法:长短句、整散句、对称句等。

类似的知识清单因人而异,哪个概念不清晰,就给你什么清单。如此,药到病除,达成实效。

2、技能性辅导:

有一类学生的问题体现在审题、答题习惯和答案设计表述等技能性能力上。如下面这道题目:

4.“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博主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新信息,发表见解,表达情感,实现即时分享。请结合下面的材料,以“和平”为主旨,写一条微博,要求主旨鲜明,体现材料内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4分)

材料:当今世界,人民向往和平,然而世界并不安宁:利比亚遭多国部队轰炸,泰柬冲突不断升级,韩朝对抗未得缓解……

参考答案:纵观世界,利比亚的人民正处于战火纷飞之中,一些国家持续冲突,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人民向往和平,世界需要安宁。让我们记住战争的痛苦,共同建造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界。(结合材料内容体现“和平”主旨1分,2种修辞2分,表达流畅通顺1分。无修辞不给分,只有1个修辞最多给2分。)

答题过程中很多学生忽略了题干中“结合材料”这一要求,导致得分率低。这样的学生比例很大,有能力却不细致,有时真令人叹息。可光叹息于事无补,技能性辅导要专门针对学生情况制定审题、答题的规范性训练,做到圈审题干、设计答案、规范表述的习惯,减少无谓失分。这种辅导要求教师具备更多的耐心和更严格的要求。

3、心理辅导

在语文学科上确实有一批学生存在较大的心理关。他们素能具备,心态不稳,具体表现为无法按时交卷、得分时好时坏等现象。这个时候,语文教师以学科权威的身份予以指导关怀各鼓励,无疑会让学生更平静和淡定。心理介入要注意肯定学生的优势,给学生“你能行”“你可以”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传授学生相应的应试技巧,如调整答卷顺序、适时变化等,引导学生树立稳定的考试心态,逐渐适应考试。

三、督查:辅导的修补

个别辅导不是一次性产品。辅导是否有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辅导必须要有后续策略和跟进训练,知识要检测,技能要考核,心理要稳固,这都有一个符合学习规律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经过督查,听取学生意见,教师要对辅导的策略进行修补。比如,有的学生经过知识性辅导有所提高后又暴露了技能问题,那相应要转变辅导方向。

四、反思:辅导的作用

个别辅导的核心作用是实现了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复习成效。辅导不仅面向学习好的同学,也面向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上困难比较多的同学。个别辅导不仅使他们及时领会、理解当天所学的知识,把课堂上没有把握好的要点加以巩固,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更为合理的学习方法,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自立。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 篇6

今天能坐在这里我非常地感谢周健老师给我的这个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和在座的同仁们交流。我代表我们学校深表感谢。一、一轮复习的时间安排和总体思路 一轮复习的时间:9月——11月。

9月份开学起,新授课已基本讲完,其实一轮复习可以说从开学就开始了,剩下一些需要解决处理的选修科目,如果高考涉及到了就在考点中进行。一轮复习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抓考点,低起点,重视知识点。建构一个复习体系,也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考点体系,也是一个认知体系。完成一个过渡,从零打碎敲到知识体系,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提升,从知识的接收者到知识的使用者。打造一个成功的备考考生的形象。尽量使学生能在一轮复习中得到全面具体的高考考点的训练。

二、对备考师生提出的要求

在继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到:坚持背诵默写;掌握方式方法;强化知识点,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节;坚持系统化复习;做好材料的积累。

教师要讲到位: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要改到位:凡是学生练过的东西都要评改,不要留下知识漏洞; 要落实到位:盯住学生,盯准学生,因材施教,梯度在练习中体现;要抓好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三、具体的复习内容和思路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内容按照高考考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模块:科技短文、文言文、古诗文鉴赏和名句的背诵默写、现代文阅读、语用题、作文。我们的一轮复习就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体现复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体现复习的可控性和针对性,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方式方法的灵活性。时间大约是从9月——11月,如有需要,可以再延后十天半个月。

先说贯穿整个复习阶段的背诵和基本的语用题(成语、病句、排序)这两大块的安排。高中部分的背诵在高二下学期已经陆续开始,至一轮复习时基本上第一遍已结束,一轮复习时可以开始第二遍,在第二遍背诵中重点强化考纲要求的初中50篇和高中14篇。安排固定的背诵时间——语文晨读(一、三、五)20分钟和课前5——10分钟。定期小考和大考,小考各科老师自己考;大考年级组一起考,且默写量较大。我们的目标是,其他题不行,默写一定要争取不丢分。语用题作为每天必做的功课来练习,一般成语、病句、排序必有,外加一道其他类型的语用题(仿写或概括或虚词填空或图表等等)。分析答案时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要让学生知其所以,还要知其所以然。能力上我们差一些,但我们相信勤能补拙。

(一)文言文

文言文复习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根据必修五本教材中的文言篇章本身的特点,都要有所侧重的地再学习一遍,这一遍的学习绝不是所谓复习的走马观花或是一目十行,而是要比新授更严肃,更有目的的深入和拓展,真正训练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不能高考考什么就复习什么。其次再为了高考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句子翻译。

2、文言实词解释与积累。

3、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4、文言知识梳理。

5、文言事件归纳与传记人物评价。

6、文化常识积累。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这一块的复习是这样想的,虚词不立专项,因为专项讲太抽象太复杂不容易接受且耗时太多,把虚词插在文中来总结。这样学生就有感性的认识,系统起来就比较容易接受。例如在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的复习中,注意 “之”的意义和用法,几乎每一个“之”都做到了条分缕析。而在第二册的《兰亭集序》中“之”字比较多,因此在这节课的复习中总结“之”的用法和意义。在总结过程中,不拘泥于课本的理论,选择学生能接受容易记忆的方式总结。如,动词﹢之;介词﹢之;名词﹢之﹢名词;名词﹢之﹢动词;句式倒装的“之”;作谓语的“之”等等。其实文言“之”字和现代汉语的语法有着神秘却又可以理解的联系。在主、谓、宾、定、状、补六种关系中,主宾形成的定中关系其中“之”就基本上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的“之”就基本是取消句子独立性,谓宾之间和介宾之间的“之”就应该是代词,而形成的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中的“之”就是一种标志,于动补之间的“之”字就是补语的标志,这样在六大语法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之”的有关用法。如: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名词﹢之﹢动词,即主谓之间的“之”)

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名词﹢之﹢名词,即定中之间的“之”)

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动词﹢之,即动宾关系中的“之”)

4、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之,即介宾之间的“之”)

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动词﹢之﹢深而无不在,即动补之间的“之”)

6、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7、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等等这些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公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对其他的文言知识点也是尽量想办法教给学生比较简单的方法,化难为易,给学生一点规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用具体的练习做充分的训练。整个复习时间约在24课时。

(二)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这一模块分值不小且难度很大,可以说除了作文,诗词鉴赏可以和现代文阅读一比难易。因此这一模块也是学生很头疼的地方,但硬着头皮也得复习。计划时间在15课时左右。

诗词鉴赏的复习主要抓住三大块:形象、语言、技巧,按以下的思路进行。

1、通过“五看”抓关键词语,把握主题情感。“五看”是指看题目,看作者,看诗句,看注解,看题干。题目、作者、诗句、注解、题干总会或多或少的透露出诗歌主题情感的一些信息。进而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并进一步给诗歌分类,看所考诗歌属于哪一类诗,从而加深理解和判断自己分析的主题的准确性。进行一定数量的诗句练习,而且是单一化的训练。

2、通过鉴赏的三个命题层面把握诗歌的形象。三个命题层面:(1)“是什么”:即有何种或哪些形象?(2)“怎么样”:某形象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为什么”:为什么写这一形象(形象的意义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所谓形象,就是指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的生活图景,即寄寓了诗人情感的人、景、事、物。形象,一般可分为意象、意境和抒情主人公。

这样就可以在把握了主题情感的基础上分析形象的有关命题。

3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进行诗歌创作时所运用的技巧。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形式。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各种相关知识。我们首先要清楚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会辨析。最后再落实到具体操作上。

表达技巧的训练要理论结合实践,在诗歌手法的分析中强化对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掌握,切忌理论和实践分离,汤是汤水是水,汤水相容才能理解其中百味。

如,让学生理解“虚实相生”这一手法就可以拿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中的诗句为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上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再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实景“尽荠麦青青”,虚是为实服务的,虚写昔盛更显今衰。“虚实相生”是指虚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与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但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4、语言鉴赏,相对于前两项较容易且高考涉及也较少,进行相应的训练就可以。语言的特点一般用如下词语来概括: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等

5、其他的题型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三)成语

此考点分值不大,且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易得分也易失分。大约用7课时完成一个系统训练。

1成语辨析的基本思路:两掌握两判断。“两掌握”一指掌握成语本身的意思,包括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或者常用义。二指掌握选项语境的意思,弄清楚语境需要哪一种词义。“两判断”一指判断成语是否符合语境,二指判断该成语题的正确答案。

2、辨析成语的使用特点。可辨析成语的褒贬色彩,可辨析成语的语法功能,可辨析成语的语义,可辨析成语易混的特点,可辨析成语语义的轻重,可辨析成语表意的谦敬,可辨析成语语义的适用对象,可辨析成语语义与语境义是否重复。等等,师傅领进门,修行就在个人了。

3、训练的方式:可单独判断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可以选词填空的形式理解成语语义,可以辨析的方式辨析易混成语,可以单项选择的方式强化考点。

这一考点的复习方法一种是集中起来讲成语的相关理论知识,当然是在实践中讲解,第二种是把成语当作每天必练的练习。

(四)病句

这一考点同成语一样,分值不大,只是除了选择题的形式外,还有修改的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易得分也易失分。虽然分值不大,但训练难度很大。约用8课时。

1、强化准确的汉语预感,这一行为不能用专门的时间进行,但可以在阅读复习中利用对文章的朗读来强化,好像很繁琐,而且效果不明显,但实在有必要。准确的语感有益于病句辨析,也有益于文章内容的把握,还有益于作文语言的流畅。何乐而不为呢?复习中的点滴同样修养身心。

2、通过汉语语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病句的病因从而达到有效辨析。汉语语法的基本构成是:主、谓、宾、定、装、补。在病句复习中,尽可能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是专项但是是敲门的砖,是一种思考方式。

3、强化病句的六大病因,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些不是要口头的背诵,而是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让学生真正明白和懂得病句的这六大病因,并能很好地判断和修改。

4、具体的训练方式:——病因的具体解析——具体例子的针对性练习——综合性例句的病因判断练习——高考形式的选择题练习——高考形式的动笔修改练习——每天必修作业式的练习。

具体病因分析举例说明——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

状语和中心语不当 动词与补语不当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否定与肯定顾此失彼搭配不当

并附上具体的例句,要体现由易到难的教育规律,也能体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力提升。

(五)科技短文

这是一个设三道题9分的考点。作为考卷中的第一大题,题答得如何会直接影响考生的情绪。因此在这个考点的复习时,我们也须用心去琢磨。安排5课时,练习和课后作业相结合。在复习中强调:

1、读懂文章。这是一个很笼统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阅读要求。

2、条分缕析,归纳每个语义段的内容。

3、重点把握文中特殊的词句的内涵,如,文中的代词指代的准确内容,文中的概念式词句,文中各句子的关系,是因还是果,文中的领属性词语,文中的对象式词语等,文中的已然未然的事态特点,文中肯定否定可能也许等语义语气的表述等等,尽量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准确把握文章。

4、真正理解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设题的意图,不能似是而非,似懂而实际不懂。

5、强调答题时要按照选项的信息在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区间用笔标好,然后逐句比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个词的差别,一个关系的的差别,一个选项删、调、改、换之后的差别等等。有人给社科短文的选项归纳出了几个特点:张冠李戴,关系倒置,强加因果,偷换概念等,我想这也是有心者的心思,而心到细处也自有收获。

(六)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学生总感到无从下手,得分较低;而复习起来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复习中要加强对学生现代文阅读技巧的指导,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约用12课时集中练习。

以下几点是答好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必要前提:①明确文体特征,整体把握主旨;②掌握各种手法,构建知识体系;③分析题干内涵,明确问题指向;④指导答题技巧,总结答题模式。

以下是我们训练现代文阅读的一点思路:

1、无论是课后作业还是课堂练习,阅读的第一步是默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用一定的形式来表述对文章的理解,我叫它认知整体。

2、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每一段的内容或者每一个语义段的内容。按照写了什么,有怎样的特点,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者是怎样的认识和评价这样的思路来理解和把握。只是要条分缕析。

3、认识文本的表现手法,把握文本一些特殊词句的结构作用及一些富有内涵的词句的含义,做到基本上心中有数。如,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如象征、对比、联想、比喻、线索、景物描写的作用刻画人物的方法等等一些阅读基本知识。

4、认真审题干。题干即考试题目的要求,题干是考卷联系考生和正确答案的最基本的桥梁,学生必须对这座桥梁的构造了如指掌才能安全渡河。其实题目虽然不能明白说出答案甚至有时很隐晦,但我们必须明白答案就是根据题干得来的,因此必须清楚题干的意思。

5、整合概括答案的原则,尽量用文本中的有效语句,尽量不要凭着着感觉写答案;文本中的有效语句不是照本宣科,要作有效地整合,保留有效词句加上适当的连接词,保证语义准确流畅。

5、按考试要求分文体练习,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两大部分。训练时坚持落实到位的原则,单项和综合相结合的原则。所谓单项就是按题型训练,如小说分成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结构几大块单项练习,然后再一个文本一个文本的综合练习。应该说,练比不练强。如分单项练习标题的作用时,我们用《棉窝》《收藏阳光》这两篇文章为例体会标题的作用。体会归纳如下:1明确题目就是线索,其作用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结构的作用,即作为线索,起到贯穿全文情节材料事件情感等相关内容的作用。二是内容上的作用,通过线索贯穿的内容写出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主题,表达了什么情感。三是如果涉及到表现手法等写作技巧的作用,就要把用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表述出来。如《收藏阳光》的线索作用,作者通过收藏阳光写出了冬日村寨在阳光下和谐宁静的美好生活。作为线索贯穿了大地,村寨,村寨里的人在阳光下的美好,由实到虚,层层深入。在内容上,生动写出了自然美和风物美,更写出了一茬茬乡村人的心灵美,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和谐宁静的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表现手法上,“收藏阳光”运用了象征手法,使文章的语言含蓄生动。

(七)作文

一遇见作文,学生总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确实,作文对备考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头两个大,但是就是三个大也得复习。一轮复习完成三个方面训练,一是准确的审题立意,二是合理的布局谋篇,三是快速的连缀成篇。大约12课时,因作文单项难度大容量大,不能连续课时,因此分成三个小模块穿插在其他模块中。

1、审题立意用时4课时,就是给材料审题。不谋篇也不成文,就让学生分析审材料立意。先发散思维,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即多角度,然后让学生在分析比对中分析理解材料中的哪个角度才是最佳的。在复习中教师尽量体现组织者和主持者的作用。而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研究中发现问题承认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自己思考得来的印象就深刻。具体举例如下:

1、紫藤萝没有挺拔的身躯,却凭借枯树,以盎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木棉不借助橡树的高枝炫耀自己,而以红硕的花朵挺拔的身姿展现自己的风采。

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一只蝴蝶去找医生整容。医生对她说:“你已经很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来做整容。” 蝴蝶说:“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 医生说:“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 蝴蝶打断医生的话:“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 医生只好同意为蝴蝶做了整容手术。

几天后,当一层层的绷带被解开,蝴蝶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过镜子,镜子里面竟然是条毛毛虫。人生在世,许多美好的东西既在过往,也在未来,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你觉得怎样呢,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就以上材料为例,我们在审题立意时是这样做的:

(1)学生自由发言,以自己认为的重点为重点各抒己见,教师做一下记录。(2)学生比较总结,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哪个角度哪个立意或哪几个角度哪几个立意是比较好的可以在本次作文中胜出的,并分析原因。(3)教师做方法指导(提示学生教师的方法仅做参考)如:

审题角度:材料(1)要先区分大角度大方面大方向,材料中出现并列的两种事物,即,紫藤萝、木棉。立意就以此为大的角度。审视两者在材料中的立意角度有三。材料(2)要找重点句,就是文中能体现材料主要意图的词句。(1)紫藤萝(2)木棉(3)二者结合;(1)人生在世,许多美好的东西既在过往,也在未来,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2)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或者是“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欲望”。立意指导

(1)紫藤萝:借助外物来展示自己的美丽,故可以从“凭借”说开去。如,生活需要凭借,成功需要凭借,凭借也是一种美。

(2)木棉:不靠橡树,靠自己展示风采。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首选的角度。(3)二者结合:无论是“依靠”,还是“独立”,只要能向世人展示出自己的美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有意义的人生。

(1)美在当下、活在当下、今天胜过昨天等。

(2)欲望是双刃剑,处理好欲望与现实的关系,欲望不能无止境等。

在如此的练习中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或一些见解的启示,应该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审题立意。

2、布局谋篇用时2课时,就是将如何做到作文的篇章结构行文思路比较合理。所谓比较合理就是作为考试作文它符合考试作文的要求。力求创新但不是新得让人接受不了,那样的新不是创新而是另类。所以训练布局谋篇要合情也合理。合乎自己抒发感情和见解的形式谓之合情,合乎批卷老师对作文评分标准的认知和践行谓之合理。

3、“想”与“说”虽然也很难,毕竟不用写,“写”那可得是800字啊。可是千思万想千言万语都是为了区区800字或者是直接关系到命运的60分,所以还是“写”难。所以强调快速成文的训练,不要耽误时间以至于考试写不完作文。这一专项大约一周。学生得写,老师得批,师生得讲评,在讲评中强化语言的表述和内容的深度。有目的的练习有重点的反馈有效果的修改。或许想得很美但不想又如何去努力。在写与评这一块用时6课时。

4、在一轮复习中还要强调文体的选择,不限文体不是没有文体,可以写成四不像。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文体认知和语言的文采及内容的深刻则是二轮要完成的目标。

作文得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得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去表述,用自己的内涵去论证,所以尽管只有高三这一年,也要建构阅读和积累的思想意识。不阅读不能修养提升自己,不积累不能深刻而准确地阐述观点论证观点。因此,在复习中要求学生尽一切可能的时间阅读积累。

(八)另外涉及的一些考点在另外安排时间做复习。

(四)复习备考的几点措施

强化合作意识,注重备考研究,讲究复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重视扶优补差,讲练落实到位。

以上是我们备课组一轮复习的初步计划,在具体实践中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做灵活的变动。见解不够成熟和深刻,还望诸位多提宝贵意见。

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篇7

1 合理复习, 科学规划

语文的系统复习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面复习课本。最好先用整块的时间把六册语文书中的课文及相关知识系统复习一遍, 然后再区分精读和略读课文, 有重点地复习一遍。据我了解的情况, 现在绝大部分高三生已经学完了课本, 转入复习阶段。语文老师如果安排有系统复习, 可以在课上跟着走, 课下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复习。第二阶段:根据考点专项突破。各个学校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但一般语文老师应该也会有这一部分安排。如没有, 自己一定要做。比如, 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阅读理解可能的考点及答题技巧, 概括一段话的方法, 仿写的方法, 话题作文的写法。这些老师都可能讲到, 重要的是学生能不能消化, 能不能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化为自己的能力。第三阶段:研究高考真题。上次宋少卫老师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他觉得五套比较合适, 我很赞成宋老师的说法。真题不在多, 而在精, 弄懂弄通是最主要的。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增加信心。二是明确考点, 掌握应对方法。也就是说, 了解了高考是怎么一回事, 语文会从哪些方面考察大家, 你就可以从容应对。

俗话说: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语文不管怎么考, 离不开字、词、句、段、章、篇, 语文能力简单地概括就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英语也是如此。区别只在于一个是母语, 一个不是母语而已。大家可以抱着研究的态度去学习, 尝试着研究课本、研究学法、研究高考、研究考点, 你的语文成绩提高不仅没问题, 而且将会有一个大的突破。其他各科的学习也是一样的。

2 灵活记忆, 提高效率

高三复习备考, 重在对成语、名句、经典仿写、作文素材、以及各类试题解题方法的积累。要想记牢记准, 必须尊重科学规律。

2.1 精心筛选, 记少不记多

高三学生的记忆量是巨大的, 而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 每天的储存量也是有度的, 超过了这个限度, 必定记混记错。所以我们必须对记忆的内容精挑细选, 尽可能的压缩学生的记忆数量。如成语, 我们可以给学生分类列出几百个升值上千个有特殊用法的成语, 那些没有什么特殊用法字面意思和原意差不多的成语就可以不去管它了;然后, 让同学们通过同桌互考、自考等方法, 把他们没有记准的成语, 摘录下来。那些已经掌握的成语和一眼就能看透的成语, 就可以不再花费时间去记, 这样, 记忆的量就大大减少了。再如作文素材, 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把素材的每一个事件、甚至每一句话都清楚记得。我们可以让学生围绕素材发散思维, 灵活记忆。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素材, 我们在记忆时, 没有必要全文记忆, 仅让学生记住几个关键词即可:廉颇、蔺相如, 宽容、礼让、勇敢、沉着、机智、目光远大、知错能改等。

2.2 抓住特点, 灵活记忆

任何知识, 死记硬背, 费时伤神, 我们如果能够抓住识记对象的特点, 灵活记忆, 就能省时省力, 记忆深刻了。如, 《劝学》中有两句话:“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和“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这两句中的“致”与“至”读音、意思一样, 但字形不同。学生容易记混。我们如果告诉学生, 到达千里是要有凭借的, 没到千里是因为没有凭借, 这样, 学生就再也不会记混了。

2.3 尊重科学, 反复记忆

人都有遗忘性, 根据科学计算, 人是有遗忘周期的, 据此, 要求学生反复记忆的周期为第七天和第二十一天, 在这两天, 把记忆内容再次复习, 就能记牢记久了。

3 针对专题, 指导方法

万事皆有法, 方法对头, 事半功倍。指导学生备考, 千万不要忘记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

如指导学生解答自然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 句的主要作用就要告诉学生要考虑这几个方面:a.表现地域风光, 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b.推动情节发展;c.渲染气氛;d.烘托人物形象 (或人物心情、感情) ;e.突出、深化主题。

再如指导学生解答病句辨析,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 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 是否搭配→→心里默读, 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 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凭借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 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 注意主语的残缺。

(2) 类似于“A”是“B”的句子, 注意“A”“B”的协调, 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3) 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 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4) 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 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5) 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 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6) 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4 强化作文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4.1 积累素材, 丰富知识宝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许多考生考场作文最怕无话可写。平时就应关注现实生活, 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社会人生, 把握时代脉搏;为此, 我查找网络, 印制了很多作文资料, 如高考热点作文素材, 精选时文美文, 结合学过的课文, 并注意择取消化吸收, 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4.2 注重思维, 提高认识水平

写作是语文能力和素养的综合体现, 也是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 虽然要讲究文字功夫, 但付诸文字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就目前的考情来看, 要提高作文质量, 必须提高认识水平。尤其要注意辩证思维,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变换角度看问题, 追求新视角、新发现;要突破思维定势, 学会将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 激活思路。

4.3 作文训练序列化, 优化写作流程

(1) 规范书写, 这是我从高一起就抓的一项长期的工作, 因为能写一手漂亮的文字, 首先就能给阅卷老师好的印象。 (2) 规范文体。高三复习伊始, 我们作文训练强调文体意识, 选取大量规范的议论文、记叙文、议论性散文等, 供学生阅读学习, 要求学生学写规范的议论文, 记叙文等等。 (3) 审题拟题。能准确、快捷的读懂题目, 透视命题意图, 明确写作范围 (约3~5分钟) 。 (4) 立意构思。能根据试题要求, 确定作文主旨和主要材料, 并列出提纲 (约7~10分钟) 。 (5) 运笔成文 (约40分钟) 。 (6) 检查审视。通读文题和文章, 一看要求, 二看结尾, 三看字数, 四看谬误, 尽力弥补, 锦上添花。

总之, 高三复习是高三备考的最关键的一步。我相信, 只要思想统一, 思路明确, 计划周密, 只要做到夯实基础, 强化训练, 就会提高复习效率,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定会打好备考第一仗。

摘要:新课标下的高考语文试题, 虽然题型基本固定不变, 但试题内容千变万化, 如何能以不变应万变, 从容作答, 取得高分, 是每一位高三语文教师苦心经营的问题, 结合实际, 针对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策略进行了论述。

我教高三语文 篇8

一、以新材料作文为突破口,稳定學生的语文总分。

学生刚踏入高三,就发现在语文学习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写作文经常“跑题”,以前写作,似乎都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在高三,作文分数却经常不及格。这也是我在高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采取了“两步走”的策略,首先是作文立意不偏离材料。在查阅了几百道新材料作文题目之后,我将新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进行了归类:叙事类、时评类、寓言类、议论类、名言类、讨论类、说明类、诗歌类、漫画类、多则材料类等,这些分类并不科学,但我力争对每一种类型的材料的立意方法进行了总结,甚至总结出技术性的“公式”。例如高三出现最多的“讨论类”作文材料,我就指导学生按照这个公式去思考:讨论类材料立意=“找话题”+“定含义”+“立观点”。对于每一项,还有更细化的立意方法,例如找话题的方法、定含义的方法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又总结了议论文写作的两种模式:寓意启发和现实评论。前者是要提炼出一个普遍的观点,然后再用其他素材去证明这个观点,后者则是“就事论事”,针对某一件事、某种现象展开分析评论。经过强化训练,学生都能够熟练分析材料类型与写作模式,不知不觉中,学生掌握了立意的技术与方法,偏离题意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不“跑题”,只能保证作文能够在40分以上,如果要想获得更高的分数,那还要在结构、语言、卷面等方面进行训练。高三时间紧迫,学生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去练字,于是我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了“结构”这个点上。之前读学生的文章,总有一种拼凑的感觉,学生写完一段话之后,无话可说了,于是绞尽脑汁写下一段话,结果写出来之后发现文章没有思路,没有脉络结构,改卷老师读得“云里雾里”。针对这种现象,我又分析了几百篇作文或其他文章,总结出了结构类型与结构技术,例如并列、正反、递进、因果、古今、虚实、内外等结构类型,例如并列段落要有过渡,正反段落要有“反之”,因果段落要有“因此”,补充段落要有“当然”等结构技术。每次写完作文,我都会请学生给我一句一句读一读他的文章,并且要明确讲出来写完这段话之后为什么要写下一段话,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何在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便有思路有条理了。

二、以答题规范为突破口,破解问答题“得分之难”。

首先,我训练学生的是“分点陈述”的形式技巧。一道问答题,有多少分,根据题目可以分成多少点,如何标序号等等。对于一些固定题型,例如句子含义类、写作手法类、材料作用类、句子作用类、人物形象类、文体特征类等等,也进行了总结。例如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引用材料的作用,要善于从内容、结构以及文体特征的角度去思考,例如写作手法类,那就是要采取“术语+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即明确写出术语,然后进行解释,最后分析手法的表达效果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会区分“概括类”与“分析类”两大题型的区别,要求分析的时候,学生只有概括,于是扣了分,而要求概括的时候,学生却展开了分析,于是浪费了时间。于是我们总结了两种类型题的主要区别,进行总结出“分点概括”与“观点+分析”两种答题模式。

其次,我训练学生的是“答题思维”。我们目前对高考题的研究几乎停留在“题型研究”上,而对于“答题思维”较少关注。答题思维其实是和题型结合在一起的,很多题目,问法不同,但实质上题型一样,答题的规律与方法也没有什么区别。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微生物学奠基人——路易斯·巴斯德》文后有这样一道题:“从本文看,巴斯德有哪些方面让人们敬佩?”乍一看,这道题完全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回答,其实仔细分析,这无非就是一道“人物形象”概括类题目。我曾经跟学生说:当你的答题思路进行不下去的时候,要么回到题目本身,要么从文章的中心主旨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醉意的境界》有一道题: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这一年,中国文坛同时诞生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千古雄文。写到此处时,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思路阻断了,如果能够转变思维,从中心主旨的角度思考,思路就打开了:本文的中心主旨是为了展现欧阳修沉醉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它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是一致的。于是答案就可以组织为:同时展现了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伟大襟怀。

再次,我在考前注重对学生答案细节的分析,例如字体的大小、字与字之间的举例、答题的用语的准确与否等,这些都是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甚至是无意识的习惯。例如题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其实学生的答案直接回答“情感”即可,但很多同学都无意之中写成了“这首诗抒发的感情有:”,然后再具体回答,其实“这首诗抒发的感情有:”这几个字还有冒号纯属多余,这种“废话”占用了答题空间,势必会忽视真正的得分点,而且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前面几句话废话过多,等进入问题的核心答案时,发现早已没有答题位置了。类似的这些细节,也是我着重强调的。

三、以文言翻译和诗歌理解为核心,破解“古诗文难题”。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我总发现学生在文言文和古诗词两道题目上得分率不高,特别是当我把所有的题型以及答题的方法与技巧训练得非常熟练了之后,学生的得分率依然不高。比如说文言虚词,我将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讲了一遍,又将18个虚词按词性分类,再讲一遍,又将意义和用法相近的虚词例如“其”与“之”、“以”与“与”等,又讲了一遍,结果学生在虚词题上依然容易出错。再比如断句题,我将断句的技巧与方法讲完之后,还是有学生不会断句。诗歌鉴赏就不用说了,一个知识点都不讲,班级平均分是4分左右,将所有知识点和题型以及答题规范讲了之后,平均分依然是4分左右。面对这种困惑,我将学生所有的试卷答题卡收上来,对古文古诗词题进行全面分析,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一些“规则”类的知识,他们的理解能力并没有真正提高。

对于文言文的问题,我只采取了一招,却是非常有效的一招,那就是将文言文全篇翻译,每天翻译一段话,平均4天翻译完一篇文章,这样的作业持续了将近两个月。对于诗歌,我则是总结出了诸多理解的技巧与方法,例如结合题目、结合体裁、结合“起承转合”、结合背景等方法,区分直接抒情、人物活动与景物描写的句子,注重对诗歌进行白话还原。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学生不仅在文言翻译这道题上的得分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其他题目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总结:在将近一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了问题之后,一定要沉下心来,冷静分析,分析试卷,分析题目,找到学生存在的“症结”,然后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当然,高三也不一定要一味地进行“题海战术”,在做题的同时,适当读一些时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益处的。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纪念中学)

上一篇:100句女人喜欢听的话下一篇:看图作文:小鸭学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