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

2024-04-25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精选8篇)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 篇1

近来,产品特种设备安全事件成为社会舆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也使质监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此,保安全是质检部门的重要职责,安全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面对严峻的质量安全形势,特别是媒体、社会的高度关注,必须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在前,进一步加大风险监测力度,加强风险预警和通报,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构建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一:是特种设备风险防范

A:加强安全风险评价是特种设备风险防范的基础

1.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作为预测、预防事故重要手段的安全评价,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是否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

2.安全评价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质量安全实行宏观控制。质量安全评价工作,特别是安全预评价,将有效地提高特种设备安全设计制造的质量和使用的安全可靠程度。安装后的安全验收评价是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价,提高安全达标水平。设备使用阶段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安全现状评价,可客观地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水平做出结论,使生产、使用单位不仅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而且明确如何改进安全状况,同时也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了解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生产现状,实施宏观控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3.有助于提高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评价可以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的“事后过程”。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特种设备生产、使用阶段的安全状况,全面地评价设备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安全评价可以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从纵向单一管理变为全面系统管理。安全评价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

4.安全评价有助于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安全评价可减少特种设备由于在制造、安装方面的缺陷造成安装后因达不到安全要求而引起的整改和返工建设,安全评价,可将一些潜在事故隐患在特种设备使用前消除,安全评价,可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较好地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无疑可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

B、强化科学监管是实现特种设备风险防范的前提 1.检验和监管并重,加大风险监测、预警通报,实施动态管理,切实做到防范在前。要从以检验、检测为重心的检验监管方式,转变到“在风险分析基础上的动态管理”为核心的检验监管模式上,善于监管、科学监管建立起风险分析、风险监测和风险防范的一整套机制。必须明确检验与监管的关系,即把握好检验为监管服务。检验是基础,检测是支撑,监管是目的。通过检验检测与监管的有效组合,使检验监管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防范性,提升监管效率,从而真正做到抓质量、保安全,进一步达到促发展的目标。

2、进一步加大风险监测和预警力度。要建立健全安全信息库,充分运用已有的风险监测渠道,不断扩大风险监测范围,加大对重点设备的风险监测力度。特别是对那些新技术、高风险的设备,要实施重点监测,不断提升风险监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风险,要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前做好应急防范准备,真正做到系统防范。

3.建立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长效机制。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是一个常态化的工作,要做到预见在前和防范在前,必须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储备,不断充实检验检测和风险应对专家队伍,增加对敏感、高危产品风险评估的广度和深度,并在局风险分析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实施统一的风险分析报告批准和转化应用程序。强化风险的动态管理,通过及时的风险交流、风险再评估、监管调整等一系列措施,不断验证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结论的符合性,降低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建立风险分析绩效评价制度,对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风险防范的及时性和成果转化的有效性进行评判,评判结果纳入业务工作质量考核的范围,确保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的实施效果。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

C、落实企业责任是加强特种设备风险防范的重点

1、提高企业“主人翁意识”是安全防范的核心 安全状态如何?是各级各类人员活动行为的综合反映,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往往祸及全体,即“100—1=O”。因此,企业作为特种设备的使用方,应明确自身作为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方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要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将主体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是消除隐患、减少事故、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最核心的工作。

2.引导企业加强管理是安全风险防范的重点 良好的企业管理是企业制度安排、企业发展战略在人的意识上的反映,没有可持续的企业管理的企业不能长久。作为特种设备使用方,企业更需要积极主动的进行特种设备的有效管理。要做到管理和实用相结合。即每一个责任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对每一个管理、使用人员都让他们认识到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能及时排除。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排除。当事人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安全负责人报告和记录,以便找出这些小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3.建立规范科学的企业制度是安全防范的壁垒 企业制度是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重要规定、规程和行动准则。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倡导的东西为什么往往成为空洞的口号,难以落到实处,见诸行动。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具体制度机制作保障,制度没有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特别是企业安全价值观要变成员工的良好习惯。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体现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使员工既有看不见的价值观导向,又有看得见的制度化的规范、习惯和准则。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安全评价是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特种设备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投入不足以及粗放型的安全管理方式,直接导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率偏高,安全状况较差。实现特种设备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通常都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防范事故的发生,就是要强化分析注重防范,加强监管依法检验,锁定责任狠抓落实,锁定隐患从严排查,从严锁定,从严问责,仔细研究梳理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可能发生问题的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设备、重点人群、以及重点时段,认真加以排查,对排查出的征兆性、苗头性问题追根溯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急处理,才能有效防范安全事故。

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安全责任制度 A、单位法人代表(负责人)职责

1、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法人代表(负责人)为本机构的第一安 全责任人对本机构检验检测工作的安全全面负责。

2、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安全监察和日常安全检查。B、具体要求

1、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并按照要求,对本机构检验检测工作的安全进行监督与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2、将检验检测工作的安全列入本机构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检验检测工作的安全会议,研究防范检验检测事故隐患工作及时解决检验检测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建立本机构检验检测工作的安全责任体系和组织管理网络,设置检验检测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制。

4、建立健全本机构检验检测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措施和 救援预案。

5、负责做好检验检测设备的日常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对检验检测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解决,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配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定期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具备必备的检验检测安全知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需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和管理工作。

7、发生检验检测事故必须即使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并配合相关调查。

三: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风险规避制度

国务院于2003年3月11日颁发了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6,同时废止了国务院1982年发布的5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在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6中增加了对检验机构的责任要求,对于我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逐步向社会化发展,与国际惯例接轨,进入国际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是非赢利性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收费标准由政府部门规定,在目前的收费中并不含有承担检验风险的成分,检验单位收入扣除成本支出和必要的发展投入后,几乎没有剩余。我国国家赔偿法不涵盖检验行为,国务院新的条例已明确指出检验机构必须对其检验结果负责。探讨检验机构、政府、企业三方的利益关系,检验机构如何规避风险等政府当前关心的问题。检验机构、政府、企业三方利益关系,从事业单位改革的角度来看,检验机构分三类类,第一类是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属于法规授权,面向社会履行检验检测行政许可、行政收费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逐步转为行政机构。其利润大部分上缴国家;第二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本质上属于独立的企业,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其利润大部分自留;第三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是生产企业自设的,为企业内部检验任务服务。无论是上述的哪种性质,检验机构一旦实施检验行为,就必须为其行为结果负责,这是检验机构和企业利益关系内涵。第一类和第二类性质的检验单位实施检验行为后,成为企业相应风险承担者;第三类性质的检验单位相当于企业风险自留。第一类性质的检验机构将利润大部分上缴国家,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发展的角度看,第一类性质的检验机构与政府的利益关系是一体的,或者说政府是检验机构的相应风险承担者;第二类和第三类性质的检验机构因其利得未上缴国家,政府不是其相关风险的承担者。检验机构、政府、企业三方的利益关系通过价值链条既有一体的成分,也有独立的成分。检验机构如何规避风险目前,我国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已势在必行,按照国际惯例,检验机构必须对其检验行为负责,为此,检验机构风险规避机制必须建立。检验机构规避的风险机制不止一种,有关专家曾通过考查各国检验机构风险规避机制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检验机构风险规避机制。在这里提出一种以公营保险为形式的检验机构风险规避机制。经营保险之组织,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就经营主体来讲,有公营保险和民营保险之分;就经营的目的来讲,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之别。以上四者,其关系非平行而系交错。公营保险,即由政府或其他公共团体所经营的保险。公营保险,并不必须由政府自设机构直接经营,有时政府以法令规定公法上的团体(如职业团体)为保险经营之主体,也可视为公营保险。以政策实施为主旨的公营保险,并无营利的动机。公营保险有非强制性的和强制性的公营保险。因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需要检验机构队伍的有力技术支持,因此,为使检验机构市场化后,仍能保持政府与其紧密的联系,提出公营保险,而未谈及民营保险。同时考虑检验行为的本质公益性,建议该公营保险属于非营利性质,其征收原则,可以参照工伤保险的征收原则: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结余用于检验机构的行为规范管理工作。我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风险规避所涉及的公营保险,可以以检验机构相互保险为立场,由政府设立或指定相关机构办理。公营保险形式可以采取强制或非强制的形式,若采取非强制形式,需要在法规中增加未参加公营保险检验单位出具相关责任保险的要求。保险限额可采取无限或有限责任,采取无限责任的优势是有利于提高我国检验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缺点是风险扩大的危险性;采取有限责任的优势是检验机构负担可预期,检验市场价格稳定,能够激励检验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控制风险,缺点是不利于提高我国检验机构的国际竞争力。若采取有限责任的形式,就需要检验机构去增投商业保险作为补充,提高其检验机构国际竞争力。WTO强调国民待遇原则,因此检验机构市场化后,需要政府实施政策对境内、外企业一视同仁,所实行的以互助保险为基础的公营保险,应对境内、外企业一视同仁。考虑到风险扩大化这一点,或许以有限责任为形式的风险规避机制是一种理性的的选择。

检验六室:刘兆武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 篇2

1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分析

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特种设备主要是指压力容器、锅炉、电梯、压力管道、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等多个方面, 因此, 加强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需要全体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 才能真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从而保障特征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上, 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采用的安全管理调查方法是现场查看、会议交流、问卷调查等, 而调查对象主要是石化、能源、轻功、炼油和燃气等多个方面, 同时, 调查涉及的特种设备主要有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主要领导等, 以全面、全方位的了解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各种风险。总的来说,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企业各部分人员方面

首先, 企业负责人方面。化工企业的部分负责人、领导, 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涉及的各种政策、法律知识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从而无法及时指导、纠正特征设备的操作人员。其次,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方面。在实践过程中,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过于分散, 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从而影响特种设备的系统化管理。同时,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不够多, 现有的很多都没有合格的资格证书, 因此, 他们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 新管理方法、新技术等也得不到有效利用, 最终增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风险。另外,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存在老龄化现象, 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也不能及时招聘新人, 从而影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整体效果。最后,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方面。目前, 化工企业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 但培训工作、投入力度等都没有落实到位, 从而影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专业性, 给化工企业长远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1.2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方面

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风险主要有如下两点:一是, 特种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在压力容器这种类型的特种设备上, 安全管理不够集中, 安全管理力度不够大, 致使特种设备出现严重修饰、附件大量丢失等问题。二是,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部分特种设备的检查记录不完善、资料不完整, 并且, 每天检查这个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从而大大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率, 最终导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总是处于表面化形式, 给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1.3 企业内部管理协作方面

在化工企业的正常运行中, 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相关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不到位, 并且, 特种设备的检查时间、生产时间不相协调, 致使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检验出现不合格、不配套等问题, 给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范化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最终导致特种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有效解决。与此同时,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投入力度不够大,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有待提升, 并且安全管理方法不够先进, 先进技术、管理方法等没有得到有效应用, 从而大大降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

2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风险的对策

总的来说,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各种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够强,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安全管理形式不够现代化, 特种设备安全维护不恰当, 等等, 给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 根据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 针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各种风险, 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而品质合适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注重数量、质量几个方面, 并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 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意识, 才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全面落实。同时, 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性, 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才能更好地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从而促进化工更快、更好发展。

2) 注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设置各种安全标志, 不但能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还能促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更加完善, 对于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各种执行的严格执行也有着极大影响。例如:在化工企业生产现场比较明显的位置, 及时张贴各种特种设备方面的安全警示标语和标注等, 同时, 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制定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预警机制, 才能全面提升特种设备的安全事故防范能力, 最终确保特种设备的运行安全, 对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有着重要影响。

3) 定期参加政府、企业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 是化工企业培养与吸收优秀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要途径, 以帮助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更全面的了解各种知识, 从而在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的基础上, 满足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 注重先进知识、技术等的学习与应用, 积极考取各种资格证书, 并注重操作技能、信息技术等的运用, 对于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整体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4) 在不断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 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下一季度用到的特征设备进行严格检查, 并定期维护、保养等, 才能在严格按照维护保养计划书执行的情况下, 真正解决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 最终有效降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风险。同时, 化工企业的领导人员必须充分发挥协调作用, 加强企业各部门的交流与沟通, 才能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 对于促进化工企业更快、更好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5) 在化工企业的正常运行中,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需要对户外设置给予高度重视, 不定期进行检查、集中管理等, 才能避免户外特征设备出现锈蚀、零件不全等问题, 从而降低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对于保障企业员工、人们的生命安全与企业的财产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在使用特种设备前, 要对特种设备进行有效检验, 注重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 才能真正确保化工企业特种设备的质量和使用性能。一般情况下, 化工企业的特种设备具有一定特殊性, 其安全检验是在有效期快到的前一月进行, 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定期进行检测, 才能全面提高特种设备的使用性能。与此同时,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还需要注重加强与外协队伍的联系, 才能在安全隐患得到及时维修和整改的基础上, 达到检测化工企业特种设备的真正目的。

6) 在信息技术、先进设备的不断推广的情况下,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需要注重自动化发展, 才能在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上, 全面提升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在不断加强化工企业特色设备安全管理的情况下, 对其日常巡检给予高度重视, 对各种数据进行全面分析, 可以有效避免温度、压力、电流、速度、负荷等超出其规定范围。因此, 为了更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 需要根据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科学的应急方案, 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 才能在合理安排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演练的基础上, 全面提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安全防范能力等, 对于有效控制突发安全事故有着重要作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化工企业设计的特种设备有很多种, 危险系数非常大, 大大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风险, 是当前化工企业长远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 全面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各种风险, 掌握化工企业中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详细情况, 并有效落实上述内容中的几个对策, 才能真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最终保障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特种设备的合理应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人们的生活、学习等多个方面有着极大联系。根据当前化工企业中特种设备的应用情况可知, 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较大, 需要加强其安全管理, 并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和投入力度, 才能更好地降低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风险。

关键词: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风险,对策

参考文献

[1]卓春艳.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如何开展[J].化工管理, 2014, (32) :75.

[2]张长归.强化特种设备管理是化工安全生产的关键[J].化工管理, 2014, (03) :57.

[3]陈丹凤.浅议企业如何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 2014, (13) :20.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 篇3

关键字:检验技术;特种设备;风险管理;应用分析

在风险评估开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准备阶段之前的现场勘查工作,通过深入到作业环境内部去进行特种设备的资料收集。在丰富的参考数据支撑之下,进行设备运行的危险程度辨识。设备的运行安全辨识可以结合历史事故的回顾情况,确定此次设备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破坏机制。在特种设备运行风险整体评估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从评估单元划分技术检验的重点,对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分析,从而确定特种设备检验的风险分级。风险检验流程还应该报告存档,并且对设备的使用单位发放相关的报告函,提醒使用单位的工作人员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的规范性保养,确保特种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得到提高。

一、风险的检验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活动中的流程方法介绍

在特种设备检验中,采用风险管控的检验技术,需要技术人员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并且开展有效的设备检验与风险防控的分析。首先,检验员需要对特种设备的运行信息进行采集,通过手持移动设备PDA扫描储存有EPC信息的电子元件,对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和伤损情况进行现场评估。为了保证风险分析与处理的有效性更高.技术人员还应该采用PDA工具来获取特种设备的相关背景资料。通过PDA获取特种设备检验对象关于其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改造的相关情况。并且,为了体现风险检验技术的准确性,技术人员还应该将特种设备历次的检验报告等资料作为评估风险的参考依据。在风险管控活动中,检验数据和现场记录数据会通过传导中心服务器,如果特种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远程终端的专家组能够利用电子工具回传的方法,在详细分析各类设备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特种设备伤情评估。根据风险检验活动中采集到的各类文件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设备缺陷的分析建议和风险管控与处理办法。

二、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在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应用探讨

(一)检验缺陷信息采集和统计。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必须要体现出信息追踪的精准性。技术人员根据EPC设计的方案,进行RFID加载和基本资料整理,实现风险设备的动态风险追踪。对设备运行的过程参数进行采集,并且根据物联网系统对设备运行日志进行全面的追踪记录,保证对设备特殊运行时期运行资料的完整过程参数记录。详细的检验数据需要经过信息的封存处理,并且对设备是否进行维修改造作出判断,根据风险评估的情况给出最终结果。在特种设备运行过程的数据追踪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将风险分析技术渗透到每一个分析环节中去。通过对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的各个环节进行多点信息采集,体现风险防控的有效性,在丰富和全面的运行资料背景分析之下,对设备的维修改造和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判断,并且依据检验和重要部件移装判断特种设备是否应该报废。

(二)特种设备系统性风险的准确判断。为了提高风险防控检验技术的针对性,技术人员必须要提高特种设备的综合分析效率。根据特种设备的基础部件情况检查,进行设备故障区的危险源辨识。并且在检验缺陷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对危险源危险可能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对于不严重的缺陷问题应该进行后果的推测分析,结合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分析,进行特种设备损坏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对于特种设备已经发生的严重损坏情况,技术人员应该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且组织有效地手段清除缺陷,将特种设备运行的风险进行有效地排除。最后,在风险管控体系中,中心服务器根据特种设备的检验数据进行详细的综合服务器,从机器验伤的角度自动生成检验报告及其EPC文件。

(三)系统性风险防控的具体管理。对于特种设备严重问题的分析,技术人员应该按照单个隐患的系统性风险产生比率进行初步判断,并且根据产生比率的情况形成检验案例的专题报告,从而有效地消除该缺陷隐患。对于特种设备可能存在的其他隐患分析,技术人员应该从风险扩大的角度出发,在合理范围之内扩大检查同类型的设备,从而验证设备风险检验的系统性。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检验情况形成检验案例的专题报告,从而在报告数据的指导之下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手段消除该缺陷隐患。为了建立高效的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分析机制,确保后期的设备检验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并且防止设备检验过程中出现容错率,技术人员应该积极形成系统性的风险防控专题,扩大检验的范围从而有效地消除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风险。

结束语:特种设备一旦发生运行故障问题,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我们对特种设备的管道进行风险防控的检验分析发现,只有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流程,才能够提高设备风险检验的有效性。在风险控制环节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安全对策,按照对策设计来进行措施运用,并且在风险控制活动中进行事故应急预案的处理,按照预案分析的综合报告对特种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最终的评估总结。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清单(台账) 篇4

序号

风险作业或部位

风险具体位置

风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可能导致的事故级别

风险等级

风险管控措施

管控重点

管控部门

管控人员

应急处置措施

1.

日常管理

主要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证书过期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其他

安全资格证书必须在有效期

安全负责人

办公室

科室主任

定期核查

2.

日常管理

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证书过期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其他

安全资格证书必须在有效期

安全管理人员

办公室

科室主任

定期核查

3.

日常管理

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证书过期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其他

安全资格证书必须在有效期

特种作业人员

办公室

科室主任

定期核查

4.

日常管理

其他员工

每年再培训教育不及时

财产损失

其他

每年进行再培训教育并考试合格

其他员工

办公室

科室主任

定期核查

5.

日常管理

三项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未及时修订

财产损失

其他

及时修订责任制度

三项制度

办公室

科室主任

及时修订

6.

日常管理

三项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未及时修订

财产损失

其他

及时安全操作规程

三项制度

办公室

科室主任

及时修订

7.

日常管理

三项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未及时修订

财产损失

其他

及时安全管理制度

三项制度

办公室

科室主任

及时修订

8.

日常管理

安全费用使用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未专项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项:1)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2)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和维护;3)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4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事项。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定期核查

安全费用使用

办公室

科室主任

9.

日常管理

风险抵押金存储或安全责任险购买情况

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并专户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按规定缴纳

风险抵押金存储或安全责任险购买情况

办公室

科室主任

10.

日常管理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未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未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按规定编制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办公室

科室主任

11.

日常管理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未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未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按规定编制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办公室

科室主任

12.

日常管理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未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未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按规定编制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办公室

科室主任

13.

日常管理

预案评审

制定的应急预案,未组织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应急预案未及时修订。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按规定组织评审,及时修订。

预案评审

办公室

科室主任

14.

日常管理

预案备案

应急预案未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按规定备案。

预案备案

办公室

科室主任

15.

日常管理

应急预案演练

未按规定周期组织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按规定组织演练。

应急预案演练

办公室

科室主任

16.

日常管理

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

未按规定周期组织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楼市制度规定。

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

办公室

科室主任

17.

日常管理

应急救援物资

无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未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按规定人员及物资。

应急救援物资

办公室

科室主任

18.

日常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设备)管理档案台帐

未对特种设备(包括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进行经常性维修、保养、定期检测,维修、保养、检测应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检验不合格的继续使用。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定期核查

特种设备(安全设备)管理档案台帐

办公室

科室主任

19.

日常管理

机构、人员设置

未按规定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机构、人员设置

办公室

科室主任

20.

日常管理

危害因素检测、危害现状评价

未按规定进行危害因素检测、危害现状评价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2、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3、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4、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一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危害因素检测、危害现状评价

办公室

科室主任

21.

日常管理

职业健康检查

未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按规定定期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

办公室

科室主任

22.

日常管理

职业病危害申报

未及时如实开展职业病危害申报,并取得申报回执;2、有重要事项变更的未及时变更申报。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按规定申报。

职业病危害申报

办公室

科室主任

23.

日常管理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防护设施验收

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以及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按规定组织审核、验收。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防护设施验收

办公室

科室主任

24.

日常管理

职业卫生基本档案

未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建立健全,并符合要求。

职业卫生基本档案

办公室

科室主任

25.

院区

建筑物

灯箱、空调机等附着物掉落

高处坠楼、物体打击

其他

1、灯箱、空调机等附着物安装牢固;2、不得在设有营运场所建筑物内设员工宿舍。3、空洞口、楼板、基坑等临边应有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建筑物

办公室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员;戴好消防呼吸器并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26.

院区

车篷立柱

立柱锈蚀,可导致车篷整体受力程度下降,极端天气可能造成垮塌,对下面的人员造成伤害。

砸伤,机械伤害

其他

加强巡查,如有损坏立即更换。

车篷立柱

保卫科

任利宾

砸伤后及时送医。

27.

院区

门卫

来访、参观、检查人员参观检查时无人陪同;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1、来访、参观、检查人员必须有人陪同才可进入厂区。2、驾驶员无证件资质禁止入厂;3、车辆安全配置不齐全禁止入内。

门卫

保卫科

任利宾

向主管人员报告,保存记录

28.

院区

门卫

车辆进入前未让人员先熟知入场须知;入前未告知安全规定;出入未进行登记.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其他

先告知出入须知,安全规定并严格进行登记,后进入,现场设置监控,制定出入厂管理制度,并进行培训、制定奖罚。

门卫

保卫科

任利宾

向主管人员报告,保存记录

29.

院区

院区

无限速标识

交通事故

其他

配全标识,指定位置

院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门卫告知

30.

门诊、办公楼

办公楼

可燃材料、环境不良。

火灾、其他伤害

一般

1、装修、装饰使用不然、难燃和阻燃材料。不得用可燃材料装修、分隔。2、地面防滑且无积水,通道畅通。

办公楼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报警、抢救、疏散人员;戴好消防呼吸器并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31.

门诊、办公楼

办公楼

地面积水

滑倒

其他

地面湿滑是要及时清理

台阶、拐角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32.

门诊、办公楼

电脑、打印机

电器设备、插排较多,易发生火灾、触电

火灾、触电

一般

1、定期进行检查电器插排使用情况 2、发现损坏立即更换

3、配备有效灭火器

4、无人使用时应关闭电源

电脑、打印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1.立即断开电源

2.伤员立即就医

3.发现异常,马上汇报。

4.更换维修。

33.

门诊、办公楼

走廊壁画

临时黏贴至墙面,易脱落砸伤行人

砸伤、人身伤害

其他

1、定期检查牢固情况。

2、发现不妥立即加固。

走廊壁画

门诊部

科室主任

伤员立即就医。

34.

门诊、办公楼

楼梯护栏

防护栏杆焊接不牢,导致人员跌落

跌落伤人

其他

加强巡查,破损立即更换。

楼梯护栏

门诊部

科室主任

伤员立即就医。

35.

门诊、办公楼

楼梯台阶

上楼梯人员如有走思容易踩空、绊倒等危险

跌落、摔伤

其他

1、张贴当心台阶标识。

2、上楼不得跑、跳等动作。

楼梯台阶

门诊部

科室主任

伤员立即就医。

36.

门诊、办公楼

楼道吸烟

烟头没有及时熄灭的情况下,会引起火灾,亦会对他人健康造成影响

火灾、其他伤害

其他

1、尽量减少抽烟次数。

2、烟头需及时熄灭。

3、配备有效灭火器。

楼道吸烟

门诊部

科室主任

1.发现异常马上汇报。

2.立即灭火。

37.

门诊、办公楼

办公楼布线

线路布置不合理,走路不当心会被其绊倒

摔伤、人身伤害

其他

1、网线、电源线应布置合理。

2、配备应急药物箱。

办公室布线

门诊部

科室主任

1.发现异常马上汇报

2.立即救治伤员。

38.

门诊、办公楼

洗手间/卫生间

地面水渍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人员滑倒

摔伤、人身伤害

其他

1、配备应急药物箱。

2、及时擦净地面水渍。

洗手间/卫生间

门诊部

科室主任

1.发现异常马上汇报。

2.立即救治伤员。

39.

门诊、办公楼

空调

长时间运行会排放氟利昂

中毒

其他

1.定期检查内部配件。

2、及时开窗通风

空调

门诊部

科室主任

中毒人员需立即就医

40.

办公室

办公室

插拔电源,

触电

其他

检查用电设备

插座、连接线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41.

办公室

办公室

抽烟或电气设备使用不当

火灾

一般

禁止吸烟,安全用电

抽烟和用电安全

门诊部

科室主任

用灭火器灭初期火灾,无法控制火情,报火警,组织疏散逃生

42.

办公室

楼道

地面雨雪积水

滑倒

其他

雨雪、地面湿滑时要及时清理

台阶、拐角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43.

办公室

办公室

门窗破损掉入划伤风险;

划伤

其他

检查门窗确保完好

门窗玻璃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44.

办公室

办公室

搬拿上方物品时,掉落

掉物砸伤

其他

注意安全

橱柜上方的物品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45.

会议室

会议室

门窗破损掉入划伤风险;

划伤

其他

检查门窗确保完好

门窗玻璃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46.

会议室

会议室

插拔电源,

触电

其他

检查用电设备

插座、连接线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47.

会议室

会议室

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火灾

一般

检查用电设备

资料存放处,电源插座

门诊部

科室主任

用灭火器灭初期火灾,无法控制火情,报火警,组织疏散逃生

48.

车棚

车棚

充电板损坏

火灾

其他

添置新的充电板

车棚

保卫科

任利宾

禁止使用

49.

病房楼

病房楼

插拔电源,

触电

其他

检查用电设备

插座、连接线

病房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50.

病房楼

病房楼

地面雨雪积水

滑倒

其他

雨雪、地面湿滑时要及时清理

台阶、拐角

病房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51.

病房楼

病房楼

抽烟或电气设备使用不当

火灾

一般

宿舍内禁止吸烟,安全用电

抽烟和用电安全

病房部

科室主任

用灭火器灭初期火灾,无法控制火情,报火警,组织疏散逃生

52.

病房楼

病房楼

门窗破损掉入划伤风险;

划伤

其他

检查门窗确保完好

门窗玻璃

病房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53.

病房楼

病房楼

搬拿上方物品时,掉落

物体打击

其他

注意安全

橱柜上方的物品

病房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54.

餐厅

餐厅

如消防器材失效,遇火灾有未扑灭初级火灾的风险;

火灾

其他

配置灭火器。

餐厅

餐厅

发现火情,迅速切断电源

55.

餐厅

餐厅

吸烟,有火灾风险

火灾

其他

严禁在餐厅内吸烟

餐厅

餐厅

发现火情,迅速切断电源

56.

餐厅

餐厅

电气设备打火,火灾风险

火灾

其他

定期检查电器用电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餐厅

餐厅

发现火情,迅速切断电源

57.

餐厅

餐厅

门窗破损掉入划伤风险;

划伤危害

其他

对有破坏的要及时修复,不定期对门窗进行检查。

餐厅

餐厅

不定期检查门窗情况,有损坏要立即修复或更换。

58.

餐厅

餐厅

上方物品意外掉入风险;

物体打击

其他

检查上方的情况,如有危险随时要进行处理。

餐厅

餐厅

受伤后应观察受伤情况,脱离至安全地点

59.

餐厅

餐厅

用餐桌椅的有破损,存有摔伤风险;

摔倒风险

其他

注意破损情况,应修复破损或更换。

餐厅

餐厅

检查受伤部位的危险性,自行救护

60.

库房

库房

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火灾

一般

规范布线,做好巡查

电线接头

后勤科

邱士达

用灭火器灭初期火灾,无法控制火情,报火警,组织疏散逃生

61.

库房

库房

吸烟

火灾

一般

禁止吸烟

禁止吸烟

后勤科

邱士达

用灭火器灭初期火灾,无法控制火情,报火警,组织疏散逃生

62.

库房

库房

电线凌乱

触电

其他

规范布线

电源插座

后勤科

邱士达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63.

库房

库房

湿手插拔电源

触电

其他

不要用湿手插拔电源

电源插座

后勤科

邱士达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64.

库房

库房

未安装漏电保护或失效

触电

其他

安装漏电保护,确保完好有效

电源插座

后勤科

邱士达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65.

库房

库房

车辆撞伤行人

火灾

一般

车辆限速,持证上岗

车辆安全

后勤科

邱士达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66.

库房

库房

仓库出入口撞人

火灾

一般

地面有坡位置设置安全警示色

仓库出入口

后勤科

邱士达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67.

库房

库房

车辆在仓库内可能撞到支撑柱

触电

其他

柱子上设置安全警示色

安全警示

后勤科

邱士达

加强安全自查

68.

库房

库房

仓库门口可能会撞到门

触电

其他

仓库门口设置防撞杆

安全警示

后勤科

邱士达

加强安全自查

69.

库房

库房

货车装货时,应有防止车辆滑动的措施

触电

其他

轮胎前面设置阻胎器

车辆安全

后勤科

邱士达

加强安全自查

70.

库房

库房

上下车辆时,可能会摔倒

触电

其他

注意上下车安全

车辆安全

后勤科

邱士达

加强安全自查

71.

库房

库房

物体堆放太高,倾倒伤人

触电

其他

不要跺放太高

仓库

后勤科

邱士达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72.

库房

库房

物体跺放不稳,倾倒伤人

触电

其他

物体要放置稳妥

仓库

后勤科

邱士达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73.

库房

库房

人员登高作业

触电

其他

办理登高作业证,登高梯安全,有人员监护

仓库

后勤科

邱士达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74.

医疗设备

C型臂

松开机器刹车,将机器移动到需要位置后未锁定刹车

机械伤害

其他

松开机器刹车,将机器移动到需要位置后需锁定刹车

C型臂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75.

医疗设备

C型臂

插上电源头,未按机器上的电源开关启动机器

触电

其他

插上电源头,必须按机器上的电源开关启动机器

C型臂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76.

医疗设备

C型臂

使用完毕后,未将C形臂上下左右恢复到原始位置并锁定

其他伤害

其他

使用完毕后,应将C形臂上下左右恢复到原始位置并锁定

C型臂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77.

医疗设备

C型臂

工作结束,未关闭电源,将机器归回原位

其他伤害

其他

工作结束,必须关闭电源,将机器归回原位

C型臂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78.

医疗设备

数字遥控胃肠机

操作者未熟悉、了解设备的性能及使用常规

机械伤害

其他

操作者必须熟悉、了解设备的性能及使用常规

数字遥控胃肠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79.

医疗设备

数字遥控胃肠机

发现异常情况,没及时通知科主任及维修技术人员

其他伤害

其他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科主任及维修技术人员

数字遥控胃肠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80.

医疗设备

数字遥控胃肠机

开机前未检查机器各部分有无异常

其他伤害

其他

开机前需检查机器各部分有无异常

数字遥控胃肠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81.

医疗设备

数字遥控胃肠机

操作不认真,过载使用机器

机械伤害

其他

操作需认真,不得过载使用机器

数字遥控胃肠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82.

医疗设备

GE核磁共振

每天开机前未检查电源、水冷机温度是否正常

其他伤害

其他

每天开机前应检查电源、水冷机温度是否正常

GE核磁共振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83.

医疗设备

GE核磁共振

进入检查室前,未要求患者除去身上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品及电子器件

其他伤害

其他

进入检查室前,必须要求患者除去身上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品及电子器件

GE核磁共振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84.

医疗设备

GE核磁共振

检查过程中,操作医生未观察病人的状况

其他伤害

其他

检查过程中,操作医生应及时观察病人的状况

GE核磁共振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85.

医疗设备

GE核磁共振

关机时未按照关机程序进行操作

其他伤害

其他

关机时必须严格按照关机程序进行操作

GE核磁共振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86.

医疗设备

螺旋CT

非本科工作人员进入控制室及扫描室

其他伤害

其他

非本科工作人员严禁进入控制室及扫描室

螺旋CT

门诊部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87.

医疗设备

螺旋CT

重力敲打键盘、机架及周边设备的按键、开关

其他伤害

其他

禁止重力敲打键盘、机架及周边设备的按键、开关

螺旋CT

门诊部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88.

医疗设备

螺旋CT

操作人员未阅读说明书,掌握设备原理和操作方法

其他伤害

其他

操作人员需阅读说明书,掌握设备原理和操作方法

螺旋CT

门诊部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89.

医疗设备

螺旋CT

未认真完成后处理、摄片、存档等工作

其他伤害

其他

必须认真完成后处理、摄片、存档等工作

螺旋CT

门诊部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90.

医疗设备

螺旋CT

未进行一次CT机清洁及维修保养,并及时维修

其他伤害

其他

每周应进行一次CT机清洁及维修保养,并及时维修

螺旋CT

门诊部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91.

医疗设备

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打开离子机电源开关,未确认去离子水的设施运转正常

其他伤害

其他

打开离子机电源开关,应确认去离子水的设施运转正常

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门诊部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92.

医疗设备

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未确认废水管道的软管接到下水道

其他伤害

其他

确认废水管道的软管接到下水道

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门诊部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93.

医疗设备

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打开系统前面的挡板,未检查泵、水路系统是否漏水

其他伤害

其他

打开系统前面的挡板,先检查泵、水路系统是否漏水

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门诊部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94.

医疗设备

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打印纸数量不足

其他伤害

其他

应确认足够打印纸数量

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门诊部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95.

医疗设备

德国产DR

开机前未检查DR室内设备状态、电源情况及温度、湿度

其他伤害

其他

开机前应检查DR室内设备状态、电源情况及温度、湿度

德国产DR

门诊部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96.

医疗设备

德国产DR

打开设备未注意仪器的状态、系统自检信息

其他伤害

其他

打开设备需注意仪器的状态、系统自检信息

德国产DR

门诊部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97.

医疗设备

德国产DR

发现问题,未及时关闭总电源,并报告维修人员

触电

其他

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关闭总电源,并报告维修人员

德国产DR

门诊部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98.

医疗设备

德国产DR

未检查相关连入设备的性能、状态

机械伤害

其他

应当检查相关连入设备的性能、状态

德国产DR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99.

医疗设备

德国产DR

工作结束,未关闭电源,将机器归回原位

其他伤害

其他

工作结束,必须关闭电源,将机器归回原位

德国产DR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00.

医疗设备

奥林巴斯电子胃镜

操作前未检查镜子送气、送水、吸引以及导光束、角度旋钮等运转情况

其他伤害

其他

操作前必须检查镜子送气、送水、吸引以及导光束、角度旋钮等运转情况

奥林巴斯电子胃镜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01.

医疗设备

奥林巴斯电子胃镜

未将操作镜分别与主机、负压吸引器连接好

其他伤害

其他

应将操作镜分别与主机、负压吸引器连接好

奥林巴斯电子胃镜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02.

医疗设备

奥林巴斯电子胃镜

病人检查完后,未对胃镜进行清洗消毒

其他伤害

其他

病人检查完后,必须对胃镜进行清洗消毒

奥林巴斯电子胃镜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03.

医疗设备

奥林巴斯电子胃镜

操作结束后未对使用侧漏器对镜子进行侧漏试验

其他伤害

其他

操作结束后必须对使用侧漏器对镜子进行侧漏试验

奥林巴斯电子胃镜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04.

医疗设备

奥林巴斯电子胃镜

储存镜子柜子潮湿

其他伤害

其他

储存镜子柜子应保持干燥

奥林巴斯电子胃镜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05.

医疗设备

直线加速器

非本科室人员进入机房

其他伤害

其他

非本科室人员严禁进入机房

直线加速器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06.

医疗设备

直线加速器

旋转机架,定位床时,发生碰撞

机械伤害

其他

旋转机架,定位床时,应注意防护发生碰撞

直线加速器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07.

医疗设备

直线加速器

使用过程中,机器出现异常,未停机处理

其他伤害

其他

使用过程中,机器出现异常,需立即停机处理

直线加速器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08.

医疗设备

直线加速器

工作结束后,未关闭电源,清理卫生

其他伤害

其他

工作结束后,必须关闭电源,清理卫生

直线加速器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09.

医疗设备

直线加速器

非工作人员触摸机器的操作控制部分

机械伤害

其他

非工作人员严禁触摸机器的操作控制部分

直线加速器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10.

医疗设备

腹腔镜

开机前未检查仪器电源插头与仪器是否插好

其他伤害

其他

开机前应检查仪器电源插头与仪器是否插好

腹腔镜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11.

医疗设备

腹腔镜

每次使用前未检查机械的绝缘表面和高频电缆是否完好

其他伤害

其他

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机械的绝缘表面和高频电缆是否完好

腹腔镜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12.

医疗设备

腹腔镜

冲洗器上的阀门未定期清洗、保养

其他伤害

其他

冲洗器上的阀门必须定期清洗、保养

腹腔镜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13.

医疗设备

腹腔镜

器械的操作者未经过专业培训

其他伤害

其他

器械的操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腹腔镜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14.

医疗设备

碎石机

非本机操作人员,在控制台从事本机操作

其他伤害

其他

非本机操作人员,禁止在控制台从事本机操作

碎石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15.

医疗设备

碎石机

设备运行前未进行全面检查,各部装置完好无缺

机械伤害

其他

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各部装置完好无缺

碎石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16.

医疗设备

碎石机

作业时控制操作人员擅自离岗

其他伤害

其他

作业时控制操作人员严禁擅自离岗

碎石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17.

医疗设备

碎石机

发现故障时未及时通知控制室操作人员

机械伤害

其他

发现故障时应及时通知控制室操作人员

碎石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18.

医疗设备

监护仪

仪器放在潮湿环境

其他伤害

其他

仪器必须放在平台上,四周通风,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监护仪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19.

医疗设备

监护仪

使用前未检查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是否有断裂

其他伤害

其他

使用前必须检查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是否有断裂

监护仪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20.

医疗设备

监护仪

清洁仪器时,使用化学用品

其他伤害

其他

清洁仪器时,不要使用化学用品,以免损坏机器

监护仪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21.

医疗设备

呼吸机

未检查呼吸机电源线是否正常

其他伤害

其他

需检查呼吸机电源线是否正常

呼吸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22.

医疗设备

呼吸机

打开机器电源总开关,未进行机器自检

其他伤害

其他

打开机器电源总开关,应对进行机器自检

呼吸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23.

医疗设备

呼吸机

未按照管道顺序体外循环的血液方向依次安装

机械伤害

其他

应按照管道顺序体外循环的血液方向依次安装

呼吸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24.

医疗设备

呼吸机

未检查各连接处是否紧密并核对各参数

其他伤害

其他

必须检查各连接处是否紧密并核对各参数

呼吸机

门诊部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25.

医疗设备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未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其他伤害

其他

需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26.

医疗设备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计算机自检过程中,未注意有无异响提示及错误代码

其他伤害

其他

计算机自检过程中,应注意有无异响提示及错误代码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27.

医疗设备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操作机器时未注意电源电压

触电

其他

操作机器时必须注意电源电压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28.

医疗设备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未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其他伤害

其他

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29.

医疗设备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床旁操作,未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

其他伤害

其他

床旁操作,需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30.

医疗设备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工作结束后未关闭机器和电源

触电

其他

工作结束后应关闭机器和电源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31.

医疗设备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放射工作人员未进行专业培训

其他伤害

其他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

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超声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32.

医疗设备

便携式B超

打开电源,未检查设备的启动、操作规程是否正常

触电

其他

打开电源,需检查设备的启动、操作规程是否正常

便携式B超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33.

医疗设备

便携式B超

未使用高压风机进行除尘

其他伤害

其他

应使用高压风机进行除尘

便携式B超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34.

医疗设备

便携式B超

未检查所有的拆下部件和螺钉已经安装到设备上

其他伤害

其他

必须检查所有的拆下部件和螺钉已经安装到设备上

便携式B超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35.

医疗设备

便携式B超

关机,未将现场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机械伤害

其他

关机,必须将现场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便携式B超

门诊部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36.

辅助设施

档案室

出库前未检查电源是否关闭

火灾

一般

出库前必须检查电源是否关闭

档案室

档案室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37.

辅助设施

档案室

未定期检查防火和灭火设备

火灾

一般

应定期检查防火和灭火设备,防止火灾

档案室

档案室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38.

辅助设施

档案室

档案室内卫生情况

火灾

一般

必须保证档案室内卫生情况

档案室

档案室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39.

辅助设施

电梯

轿厢运载的物品超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

机械伤害

其他

轿厢运载的物品不得超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

电梯

后勤科

孙学帅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40.

辅助设施

电梯

运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机械伤害

其他

严禁运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电梯

后勤科

孙学帅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41.

辅助设施

电梯

电梯出现故障,未停止运行,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机械伤害

其他

电梯出现故障,应停止运行,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电梯

后勤科

孙学帅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42.

辅助设施

电梯

采用开启轿厢顶部安全窗,轿厢安全门的方法装运超长物件

机械伤害

其他

禁止采用开启轿厢顶部安全窗,轿厢安全门的方法装运超长物件

电梯

后勤科

孙学帅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43.

辅助设施

楼梯

疏散楼梯、安全出口通道或门管理不到位在异常突发事件下可能导致人员拥挤

机械伤害

其他

应设双扇门,净宽不应小于1.40m,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楼梯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44.

辅助设施

楼梯

安全出口通道或门管理不到位在异常突发事件下可能导致人员拥挤

机械伤害

其他

乐池和台仓的出口均不应少于两个

楼梯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45.

辅助设施

楼梯

安全出口通道或门管理不到位在异常突发事件下可能导致人员拥挤

机械伤害

其他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必须确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

楼梯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46.

辅助设施

电梯

安全出口通道或门管理不到位在异常突发事件下可能导致人员拥挤

机械伤害

其他

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在经营期间不得锁闭,或确保发生火灾等事故时可自动联动打开

电梯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47.

辅助设施

电梯

电梯、自动扶梯因机械故障、维修不到位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其他

电梯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将电梯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电梯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48.

辅助设施

消防水泵房

消防水泵房未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保持室内清洁

机械伤害

其他

消防水泵房应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保持室内清洁

消防水泵房

后勤科

张齐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49.

辅助设施

消防水泵房

未保持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储水充足

机械伤害

其他

应保持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储水充足

消防水泵房

后勤科

张齐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50.

辅助设施

消防水泵房

无关人员进入泵房和操作水泵房内设备

机械伤害

其他

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泵房和操作水泵房内设备

消防水泵房

后勤科

张齐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51.

辅助设施

消防水泵房

擅自关停设备和阀门

机械伤害

其他

不得擅自关停设备和阀门

消防水泵房

后勤科

张齐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52.

辅助设施

消防水泵房

擅自自断电停运或长期带故障工作

机械伤害

其他

禁止擅自自断电停运或长期带故障工作

消防水泵房

后勤科

张齐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53.

辅助设施

消防水泵房

未建立故障报告和故障消除登记档案

机械伤害

其他

应建立故障报告和故障消除登记档案

消防水泵房

后勤科

张齐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54.

辅助设施

中央空调机房

开机之前未检查管道、制冷剂是否有泄露

机械伤害

其他

开机之前应检查管道、制冷剂是否有泄露

中央空调机房

后勤科

安思汗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55.

辅助设施

中央空调机房

未检查冷却水塔的水量是否充足

机械伤害

其他

需检查冷却水塔的水量是否充足

中央空调机房

后勤科

安思汗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56.

辅助设施

中央空调机房

未确认机组和控制器的电源是否接通

机械伤害

其他

应确认机组和控制器的电源是否接通

中央空调机房

后勤科

安思汗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57.

辅助设施

中央空调机房

未确认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冷却泵已开启

机械伤害

其他

应确认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冷却泵已开启

中央空调机房

后勤科

安思汗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58.

辅助设施

中央空调机房

风机盘管机组未通电开启

机械伤害

其他

风机盘管机组必须通电开启

中央空调机房

后勤科

安思汗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59.

辅助设施

中央空调机房

风机、水泵未按照顺序启停

机械伤害

其他

风机、水泵必须按照顺序启停

中央空调机房

后勤科

安思汗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60.

辅助设施

中央空调机房

冬季结冰和杂沉淀堵塞管道

机械伤害

其他

冬季防止结冰和杂沉淀堵塞管道

中央空调机房

后勤科

安思汗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61.

辅助设施

中央空调机房

非本岗工作人员动用空调

机械伤害

其他

非本岗工作人员严禁动用空调

中央空调机房

后勤科

安思汗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62.

辅助设施

洗衣房

在清洁各种洗涤机器时,未切断电源关闭蒸汽阀门

触电、机械伤害

其他

在清洁各种洗涤机器时,必须切断电源关闭蒸汽阀门

洗衣房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63.

辅助设施

洗衣房

未先检查玻璃及框架是否牢固

触电、机械伤害

其他

应先检查玻璃及框架是否牢固

洗衣房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64.

辅助设施

洗衣房

非本单位人员操作机器

触电、机械伤害

其他

非本单位人员严禁操作机器

洗衣房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65.

辅助设施

洗衣房

洗衣机、烘干机运转时将手伸进机内

触电、机械伤害

其他

洗衣机、烘干机运转时禁止将手伸进机内

洗衣房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66.

辅助设施

液氧站

将易燃物带入液氧罐区

火灾、爆炸

一般

液氧罐区通风要良好,严禁烟火,不准把火种、易燃物品带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罐区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67.

辅助设施

液氧站

液氧罐区未配备规定的防毒面具和消防器材

火灾、爆炸

一般

液氧罐区应按规定配备防毒面具和消防器材,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68.

辅助设施

液氧站

岗位人员未能正确使用和保管个体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

火灾、爆炸

一般

岗位人员要会正确使用和保管个体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器材严禁移作它用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69.

辅助设施

液氧站

液氧罐区存放性质相抵触的危险物品

火灾、爆炸

一般

液氧罐区不得同时存放性质相抵触的爆炸物品和其他危险物品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70.

辅助设施

液氧站

压力容器超压运行

火灾、爆炸

一般

液氧罐区内压力容器严禁超压运行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71.

辅助设施

液氧站

液氧罐区内各种防护装置、标志、仪表未经常检查,定期效验

火灾、爆炸

一般

液氧罐区内各种防护装置、标志、仪表要经常检查,定期校验,保证齐全、完好、灵敏、可靠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72.

辅助设施

液氧站

在液氧罐区的管道、容器等生产设施上动火作业时未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绝,未进行清洗置换和办理动火许可证

火灾、爆炸

一般

凡在液氧罐区的管道、容器等生产设施上动火作业时,必须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绝,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办理动火许可证,方可动火作业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73.

辅助设施

液氧站

动火作业未设专人监火

火灾、爆炸

一般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74.

辅助设施

液氧站

未经培训擅自进行操作

火灾、爆炸

一般

制氧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75.

辅助设施

液氧站

携带火种进入液氧区

火灾、爆炸

一般

任何人员不得携带火种进入液氧区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76.

辅助设施

液氧站

未检查是水、电、气各系统是否正常

火灾、爆炸

一般

工作期检查水、电、气各系统是否正常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77.

辅助设施

液氧站

设备和控制柜接地不良好

火灾、爆炸

一般

所有设备及控制柜应有良好的接地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78.

辅助设施

液氧站

未定期对阀门、仪表等部位进行检查

火灾、爆炸

一般

定期对阀门、仪表等部位进行检查

液氧站

后勤科

孙学帅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179.

辅助设施

污水处理

开机前未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机械伤害

其他

开机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污水处理

后勤科

石俊青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80.

辅助设施

污水处理

设备运行中进行危机安全的修理

机械伤害

其他

设备运行中不得进行危机安全的修理

污水处理

后勤科

石俊青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81.

辅助设施

污水处理

清理设备接触转动部件

机械伤害

其他

清理设备不得接触转动部件

污水处理

后勤科

石俊青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82.

辅助设施

污水处理

检查各个水池时,上下楼梯不注意安全

机械伤害

其他

检查各个水池时,上下楼梯应注意安全

污水处理

后勤科

石俊青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83.

辅助设施

污水处理

未按要求佩戴劳保用品

机械伤害

其他

必须按要求佩戴劳保用品

污水处理

后勤科

石俊青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84.

辅助设施

污水处理

未清理打扫现场,道路安全堵塞

机械伤害

其他

应定期清理打扫现场,保证道路安全通畅

污水处理

后勤科

石俊青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185.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违反配电操作规程作业

触电

其他

日常巡检、教育

操作程序

后勤科

王景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86.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触电

触电

其他

日常巡检

配电柜检查

后勤科

王景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87.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其他

办理登高作业证,登高梯安全,有人员监护

配电柜检查

后勤科

王景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88.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设备没有及时检修已出现故障的设备,使设备带病运转

触电

其他

日常巡检

配电柜检查

后勤科

王景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89.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电气设备接地、接零损坏或失效

触电

其他

日常巡检

配电柜检查

后勤科

王景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90.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电气作业人员误操作,如带电拉高压隔离开关、用手触摸破的胶盖刀闸、在带电下拆装电缆等

触电

其他

日常巡检

配电柜检查

后勤科

王景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91.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电气设备超过安全电压,或电气设备裸露的带电部分未采取防护措施或因缺乏维护而造成防护措施失效;

触电

其他

日常巡检

配电柜检查

后勤科

王景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92.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操作电气设备时,作业人员未穿戴劳保用品、未使用绝缘工具,作业人员误入带电间隔

触电

其他

日常巡检

配电柜检查

后勤科

王景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93.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检修电气设备时,检修人员未挂牌、未办理电气作业证

触电

其他

日常巡检

配电柜检查

后勤科

王景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94.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电气设备的短路、误操作可能引起电弧,易产生灼烫伤害;

触电

其他

日常巡检

配电柜检查

后勤科

王景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95.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电气设备、线路高处作业检修过程中,由于违章操作或未佩戴安全防护措施而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触电

其他

佩戴安全防护措施,办理登高作业证

配电柜检查

后勤科

王景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196.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应急照明损坏

触电

其他

定期测验应急灯正常情况

应急照明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197.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警示标识缺失

触电

其他

加强风险教育

警示标识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护

198.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电缆管沟缺失盖板

触电

其他

加强安全巡检

电缆管沟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199.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仪表故障

火灾

一般

加强安全巡检

仪表故障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200.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接地装置故障

触电

其他

定期检测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故障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201.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存放杂物

火灾

一般

加强安全巡检

存放杂物

后勤科

王景

发现杂物及时清理

202.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配电柜连接不合规

触电、火灾

一般

加强巡检严禁私自乱接

配电柜连接不合规

后勤科

王景

联系专业人员对线路梳理

203.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灭火器故障(不足)

火灾

一般

加强巡检

灭火器故障(不足)

后勤科

王景

发现压力不足及时更换

204.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检维修设备缺失

触电

其他

加强巡检与设备维护

检维修设备缺失

后勤科

王景

设备缺失损坏申请配发

205.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未设置通风或空调系统,电气盘、箱、柜安全防护装置缺失。

火灾、触电

较大

1、设置通风系统或空调系统,确保电气设施完好。2、电气盘、箱、柜必须设置设备编号、当心触电标识、单线系统图、接地和接零标识。3、相序线及接线标识规范、柜门保护接地并牢靠、接线位和母牌等裸露部位均有有机玻璃罩、穿线孔应封堵、线路应横平竖直、固定有序。

变压器

后勤科

王景

报警,抢救、疏散人员。

206.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应急照明

触电

一般

定期测验应急灯正常情况

配电室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207.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警示标识

触电

一般

加强风险教育

配电室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208.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电缆管沟

触电

一般

加强安全巡检

配电室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209.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仪表故障

火灾

一般

加强安全巡检

配电室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210.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接地装置故障

触电

较大

定期检测接地装置

配电室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211.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存放杂物

火灾

一般

加强安全巡检

配电室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212.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配电柜连接不合规

火灾、触电

一般

加强巡检严禁私自乱接

配电室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213.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灭火器故障(不足)

火灾

一般

加强巡检

配电室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214.

电力设施

配电室、变压器

检维修设备缺失

触电

一般

加强巡检与设备维护

配电室

后勤科

王景

发生损坏及时维修

215.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人员上岗

高处坠落

一般

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16.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患有不适高处作业病症人员,从事高出作业

高处坠落

一般

高处作业人员需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高处作业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17.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未着防静电工作服

高处坠落

一般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着防静电工作服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18.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未经审批许可

高处坠落

一般

作业许可必须由相关审批人进行现场审核签发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19.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高处作业现场未设警戒隔离区域

高处坠落

一般

对作业现场设置醒目隔离区域,严防无关人中进入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20.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劳动保护用品

高处坠落

一般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高处作业人员佩戴合格有效安全绳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21.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人员未携带工具袋,工具未系有安全绳

高处坠落

一般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携带工具袋,工具系挂安全绳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22.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安全带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

高处坠落

一般

安全带必须按“高挂低用”使用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23.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安全带系挂点下方净空不足

高处坠落

一般

安全带系挂点下方必须保持足够净空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24.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安全带用普通绳子替代

高处坠落

一般

高处作业人员佩戴合格有效安全绳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25.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高处作业人员上下投掷工具、材料。

高处坠落

一般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携带工具袋、安全绳,严禁上下投投掷工具、材料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26.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继续高处作业。

高处坠落

一般

遇到六级大风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时,禁止继续高处作业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27.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人员站在不牢靠的结构上进行作业

高处坠落

一般

作业点必须在设有防滑措施的牢固构件上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28.

高处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现场未设置“双监护”

高处坠落

一般

作业过程必须由双方安全监护人员进行全程现场监护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29.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人员上岗

火灾、爆炸

一般

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30.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人员对现场及周边环境不了解

火灾、爆炸

一般

作业前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31.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未着防静电工作服

火灾、爆炸

一般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着防静电工作服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32.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现场未设警戒隔离区域

火灾、爆炸

一般

对作业现场设置醒目隔离区域,严防无关人中进入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33.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未经审批许可

火灾、爆炸

一般

作业许可必须由相关审批人进行现场审核签发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34.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火灾、爆炸

一般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各类劳动保护用品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35.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现场及周围存在易燃物品

火灾、爆炸

一般

用火点30米以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气体;15米范围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液体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36.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前未进行可燃气体检测或检测不达标

火灾、爆炸

一般

对作业现场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有效检测,分析,数据小于0.2%为合格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37.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用火作业未采取防止火花溅落措施

火灾、爆炸

一般

动火作业周边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38.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用电设备发生漏电、短路

火灾、爆炸

一般

必须使用经认证、检测合格,运行可靠的电、气焊设备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39.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继续从事动火作业

火灾、爆炸

一般

遇有雨、雪、大风和雷电等恶劣气候条件时,禁止继续动火作业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40.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动火作业未断开与设备相连接的所有管线

火灾、爆炸

一般

动火作业必须断开与设备相连接的所有管线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41.

用火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现场未设置“双监护”

火灾、爆炸

一般

作业过程必须由双方安全监护人员进行全程现场监护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42.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人员上岗

触电、火灾

一般

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43.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人员对现场及周边环境不了解

触电、火灾

一般

作业前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44.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未着防静电工作服

触电、火灾

一般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着防静电工作服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45.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现场未设警戒隔离区域

触电、火灾

一般

对作业现场设置醒目隔离区域,严防无关人中进入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46.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未经审批许可

触电、火灾

一般

作业许可必须由相关审批人进行现场审核签发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47.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触电、火灾

一般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各类劳动保护用品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48.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未正确敷设临时用电线缆

触电、火灾

一般

按规定正确敷设临时用电线缆,配置临时配电箱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49.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临时电气元件和线路要达到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

触电、火灾

一般

在防爆场所使用的临时电气元件和线路要达到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50.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临时用电设施应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触电、火灾

一般

移动式、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分别接入符合规范要求的漏电保护器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51.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用电设备发生漏电、短路

触电、火灾

一般

必须使用经认证、检测合格,运行可靠的电、气焊设备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52.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继续从事动炎作业。

触电、火灾

一般

遇有雨、雪、大风和雷电等恶劣气候条件时,禁止继续用电作业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53.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临时用电线路树上或脚手架上架设

触电、火灾

一般

临时用电线路,应架空安装,电缆线应架设在专用电杆或支架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构件上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54.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现场临时用配电盘、箱有防雨措施

触电、火灾

一般

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盘、箱应有编号和防雨措施,离地距离不少于30厘米。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55.

用电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现场未设置“双监护”

触电、火灾

一般

作业前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56.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人员上岗

窒息、火灾、爆炸

一般

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57.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人员对现场及周边环境不了解

窒息、火灾、爆炸

一般

作业前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58.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未着防静电工作服

窒息、火灾、爆炸

一般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着防静电工作服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59.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现场未设警戒隔离区域

窒息、火灾、爆炸

一般

对作业现场设置醒目隔离区域,严防无关人中进入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60.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未经审批许可

窒息、火灾、爆炸

一般

作业许可必须由相关审批人进行现场审核签发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61.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窒息、火灾、爆炸

一般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各类劳动保护用品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62.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前未进行可燃气体、氧含量检测或检测不达标

窒息、火灾、爆炸

一般

对作业现场可燃气体浓度、氧含量进行有效检测,分析数据可燃气体小于0.2%,氧含量19.5-23.5%为合格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63.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现场未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

窒息、火灾、爆炸

一般

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应急救护器具(包括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等)和灭火器材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64.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人员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

窒息、火灾、爆炸

一般

作业人员必须使用防爆工具,作业以外器具严禁带入受限空间设备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65.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用电设备发生漏电、短路

触电、火灾、爆炸

一般

必须使用经认证、检测合格,运行可靠的电、气焊设备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66.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继续从事动炎作业

窒息、火灾、爆炸

一般

遇有雨、雪、大风和雷电等恶劣气候条件时,禁止继续受限空间作业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67.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受限空间作业未断开与设备相连接的所有管线

窒息、火灾、爆炸

一般

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断开与设备相连接的所有管线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68.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

作业现场未设置“双监护”

窒息、火灾、爆炸

一般

作业过程必须由双方安全监护人员进行全程现场监护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69.

维修场地

维修

气瓶倾倒,砸伤风险

砸伤

其他

气瓶需设置防止倾倒装置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70.

维修场地

维修

气瓶暴晒有爆炸可能

爆炸

其他

做遮阳措施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报警,抢救,疏散人群

271.

维修场地

维修

气瓶运输时,有砸伤风险

物体打击

其他

轻拿轻放,严禁滚动拖拽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272.

维修场地

维修

使用电气焊设备设施时,存在电击风险;

触电

其他

电焊设备设施应有接地,人员戴劳保用品进行作业。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273.

维修场地

维修

磨光作业时,存在金属屑进入眼睛的风险;

飞溅伤害

其他

磨光作业应戴有防护眼镜。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274.

维修场地

维修

拆装工件存在砸伤的风险;

物体打击

其他

注意安全,保持平稳操作。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275.

维修场地

维修

焊接时产生粉尘

粉尘危害

其他

应使员工配戴防尘口罩。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276.

维修场地

维修

电线接头存有漏电风险;

触电

其他

保证临时电器的绝缘性,一次连接电线长度不超过6米,有漏电保护措施,接线无裸露的部分。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277.

维修场地

维修

存有肢体伤害的风险;

肢体伤害

其他

护网应防止人的手指进入。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278.

维修场地

维修

使用移动电动工具,存在触电风险;

触电

其他

电源与移动工具之间不超过6米距离,中间不能有接头,且有漏电保护器,应加强管理。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切断电源、医疗救援

279.

维修场地

维修

车辆和行人一起作业时,有车辆伤害风险

车辆伤害

其他

车辆限速,持证上岗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280.

维修场地

维修

作业时存有噪声危害;

噪声危害

其他

应使员工配戴护耳器。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281.

维修场地

维修

有裂纹或防护置缺损,导致砂轮飞出的风险;

其他伤害

其他

保持防护置的完好。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282.

维修场地

维修

砂轮电源控制存有触电风险;

触电

其他

保持接线完好。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自行救护,严重时送医

283.

维修场地

维修

消防器材失效,遇火灾有未扑灭初级火灾的风险;

火灾

一般

配置灭火器。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用灭火器灭初期火灾,无法控制火情,报火警,组织疏散逃生

284.

维修场地

维修

固定遮阳网的杆子,倾倒伤人

其他伤害

其他

杆子上设置安全警示色,固定牢固

施工人员

后勤科

科室主任

危险因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 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7]5 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煤矿全煤矿安全风险辨识工作,查找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和各类隐患,全面提升矿井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 力。

二、工作部署

(一)我矿于 2017年10 月20日,由矿长组织矿井安全管理人员,主持开展煤矿 2017 年安全风险辨识活动,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二)具体要求:按照专业要求,共分为四个评估小组: 安全管理组: 组长:夏新君

成员:王如发、龙必友、徐强、张普俊

主要负责: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培训持证情况、矿井各类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急救援及职业病防治情况等方面进行安全风险评 估。

“一通三防”组: 组长:袁明刚

成员:张松、黄威、邹发财、耿礼喜

主要负责: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及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生产管理组: 组长:耿文元

成员:费克江、杨树坤、王华

主要负责: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现场各项管理制度、作业规程、施工工艺、顶板管理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机电运输管理组: 组长:洪深

成员:冯灿、余友平、黎德胜

主要负责:煤矿井上、下机电、运输设备管理及作业现场的安全供电、防尘设施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三、矿井主要灾害类型和等级:

水城县鸡场霖源煤矿存在的主要灾害类型有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事故。

1、水灾事故: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偏中等类型,由于矿井周边存在有已关闭的老矿井,可能存在有老空区、老窑积水,如果探放水不到位,可 能造成工作面突水、钻孔导水及主要生产场所进水等。因此矿井的水 灾事故是目前矿井安全生产的较大隐患。

2、火灾事故:

(一)井下内因火灾:我矿煤层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鉴定 为 II 类自燃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性,必须按照自燃煤层进行设 计和管理。

(二)井下外因火灾:井下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雷电引入井 下引起火灾,人为造成的火灾,机械碰撞、摩擦引发的火灾。矿井火 灾事故属于我矿一般隐患。

3、煤尘事故: 我矿煤尘经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鉴定为具有爆炸性,粉尘主 要来自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运输巷转载点。如果防护不当可以 造成尘肺病及煤尘爆炸,这两种危害因素都会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 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综合防尘制度的落实,及时清除矿尘,消除事 故隐患。

4、瓦斯燃烧和爆炸事故:

我矿属于瓦斯矿井,尽管瓦斯含量较低,如果通风管理不善,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很容易造成积聚瓦斯,遇到火源,可能会造成瓦斯燃烧和爆炸事故。矿井已建立严格的瓦斯检查和请示汇报制度,加强通风管理和对盲巷和密闭的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顶板事故:主要是在采煤、掘进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遇到 地质构造变化、安全技术措施有缺陷、顶板支护工程质量差、空顶作 业、违章操作等造成。顶板事故会造成堵人、埋人等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由于矿井周边存在有已关闭的老矿井,存在老空区和老窑积水,可能存在顶板破碎,因此顶板管理是我矿安 全管理的一个重点,必须严格按照《煤矿作业规程》要求进行安全操 作,确保采、掘工作面一面一规程。采煤工作面初采、过断层、过老 巷、初次放顶、停采撤面、顶板破碎,掘进工作面开门、施工、透巷、过巷、掘各类小峒室、巷修区回撤、修复等都必须有专项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经辨识评估我矿两个掘进工作面主要存在老空水透水 和顶板破碎带冒顶两种危险因素。因此生产安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重 大事故的灾害情况有: 井下掘进工作面老空水灾事故和工作面冒顶事 故等,四、主要灾害原因分析及针对性措施

(一)、透水风险灾害原因分析、针对性措施

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通常也称为透水。

透水事故发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1)、积水范围不清,盲目开采引发水害事故 煤矿整合重组后,矿井井田内不同程度有多个已关闭的小煤矿存 在。以前这些小煤矿大都不是正规开采,没有可靠的实测图纸资料,甚至还存在超层越界现象,所以对过去已开采巷道和采空区以及空区积水范围很难确定。在没有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情况下盲目采 掘,势必引发透水事故。

(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复杂性,容易引发水害事故随着矿 井产能迅速提升,开采深度不断延深,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变的更加复 杂,相应受水威胁的程度也愈加严重。如果不及时对矿井进行有效地 预防和治理,将会发生不可预见的突水事故。

(3)、预测预报不精准,引发水害事故 水害预测预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由于煤矿防治水技术力量 薄弱,探测手段比较单一,提前所做的预测预报精准度不是很高,有 时可能还造成误报,错失了防治的最佳时机而引发水害事 故。

2、主观因素(1)、安全意识淡薄探放水制度不落实,违章指挥、违章冒险作业。矿井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防治水机构,强化了安全生产责 任制,组建了专业防治水队伍,配备了物探、钻探设备,并组织实施。但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干部职工对水害认知度不高,安全意识淡 薄,存在侥幸心理,为超额完成任务,赶时间、抢进度,急功近利,不坚持探放水原则,视法律法规与不顾,违章指挥、违章冒险作业,盲目生产,最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2)、防治水力量薄弱,水害预测预报不精准。煤矿防治水工作专 业性强、责任大、风险高,愿意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特别是地质专业、水文地质的技术人员少之甚少,几乎成为“矿宝”。很多矿因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的物探设备,导致防治水技术力量极 其薄弱。另外由于矿井井田勘探程度低,整合后又没有进行补充勘探,造成矿井井田水文地质不清,采空区积水不明,水情水害预报不准,甚至产生误区,错失水害治理最佳时机而引发水害事故发 生。

(3)、没有建立联防预警机制,雨季汛期隐患排查不到位,不按规 定与当地气象、防汛部门和相邻矿井签订预警和联防预警合同,不储备足够防洪救援物资,甚至在暴雨前后不对地面废弃关闭井口、泄洪渠和排水河道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或者排查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及时,导致在暴雨后大量洪水从地面裂缝和塌陷区溃入井下造成水害事故。

(二)矿井透水事故针对性预防措施

1、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摸清采掘区域内断层、含水层赋存状况 及准确位置、标高情况,及时做出水文地质分析报告,制定防范措施,不失时机的做好防治水工作。

2、坚持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工作中要制订出安全可靠的探放水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并报生产 科、安全科审核后执行。特别是巷道内的出水点,都必须建立测水台 帐。经常观察井下涌水变化情况,发现水量增大或异常时,要及时向 总工程师汇报,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下山巷道掘进中,必须配排水设备,并经常检修,保证正常使用。

4、接近可能发生灾害水源时,必须查明水头压力和充水情况,根据 煤、岩硬度系数,确定合理的防水煤岩柱尺寸;

5、遇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必须进行探放水:(1)接近含水层;(2)接近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构造。如:断层、密集裂隙带 等;(3)接近地质钻孔,特别是封闭不好的地质钻孔;(4)接近可能积水采空区、老巷;(5)有透水预兆采掘工作面。探放水钻孔的布臵要科学合理,全部工作要有专门施工组织设计,放水阀、止水塞必须满足要求,放水时 应按放水试验所预计的涌水量准备好排水设施;(6)采掘工作面穿越破碎带时,应制定专门措施,确定合理的施工 工艺和支护方式;(7)锚喷巷道的工作面必须有可靠的临时支护,支柱必须支在实底 上,支柱间要有撑杆以增强其整体性;碹胎的拆除要满足规程及规范 的要求;(8)承压含水层存在时,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 头值时,必须进行疏放降压的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将水压降至安全水 头以下后,方可进行采、掘工作;(9)疏水降压钻孔应布臵在富水地段。钻孔孔口的固定方法及安全 控制等要进行工程设计,做到安全疏放水;放水巷道要修建必要的防 水闸门和排水设施。(10)在巷道穿过含水断层时,要确定探水警戒线,探水超前距离要 大于 30m。当穿过断层时要加强支护,严防冒顶;穿过后,应及时进行永久支护、灌浆,防止“滞后突水”。(11)在工作面接近透水构造或隔水煤、岩柱前,要核查防隔水煤岩 柱的可靠性。(12)各采掘工作面人员,必须熟悉各地区的避灾路线,掌握透水征 兆时,若遇到巷道或煤壁发潮、“挂汗”、发暗、挂红;发生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用手触摸煤层时有发凉的感觉、空气变冷;出现 压力水流、裂隙发生涌水;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水味发涩或有臭鸡 蛋味或其它异状时,必须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工作人员。(13)雨季到来前,要充分做好防汛工作,对排水设备(包括水泵、管路、供电路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水泵台台完好,管路趟趟 管用,截水门个个灵活可靠,备足防汛物资。井田和工业广场内要做 好疏排水工作。(14)定期清理水仓和检修排水设备,确保水仓的有效容量和排水能 力。总之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此 必须按照“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抓出成效,防患于未然,最终实现零事故,确保矿井长治久安。

二、顶板事故风险灾害原因分析、针对性措施

(一)巷道顶板灾害指在井下采、掘、修施工过程中由于矿山压力或 支护不当造成巷道内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等顶板事故。灾害的发生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地质构造:由于地质构造的作用造成的断层、褶曲发育、挤压、破碎带、冲 刷、节理、裂隙。使煤层的赋存状况极为复杂以上地质构造特征使巷 道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引发顶板事故。

2、巷道围岩状况 :巷道围岩状况包括围岩岩性结构、围岩移动、巷道断面、服务年限 等。巷道状况发生变化引起岩石的强度降低等导致了顶板事故的不安 全因素。

3、开采深度: 开采深度较大会使巷道支撑压力增加从而造成巷道变形。

4、煤层倾角:煤层倾角大的地段由于重力作用使围岩倾斜下推力增大巷道出 现鼓帮、底板滑落及顶板冒落等形式的破坏。

5、管理人员对防治顶板灾害工作管理不到位,防治顶板灾害投入的 人力、物力不足及预防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培训不到位等组织管理 因素也可能导致巷道顶板事故的发生。

(二)灾害原因分析:顶板事故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矿井事故中,顶板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 个过程,顶板冒落也是如此,任何冒顶发生之前总要出现各种各样的 预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辨别,根据各种预兆,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1、顶板冒顶(1)采煤工作面大冒顶的预兆,采煤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采空区面积逐步增大。当厚度不大的直接顶逐渐垮落,坚硬的老顶大面积悬 露时,工作面顶板岩层形成一处自然压力拱,煤壁受压发生变化,造 成工作面压力的增大,工作面顶板、煤帮、支架都会出现冒顶前的各 种预兆。(2)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由于直接顶垮落使老顶失去支撑,形成悬梁状态,并 随着采空区增大而急剧下沉切断 发生不均的断裂声。(3)顶板连续掉落顶板大面积来压时,在破碎顶板处有粉碎末下落。(4)采空区不断听见闷雷声 因直接顶随采动影响逐步垮落,老顶暴露面积增大,这时老顶和 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沿煤壁或切顶线发生断裂。(5)煤层支柱直接断裂下沉 顶板来压时,支柱受压变形,压缩量急剧增加。(6)采空区信号柱弯曲折断 使用木支柱支护的工作面顶板来压时,支柱大量压损折断,底板 软时支柱穿底下沉。(7)煤壁片帮增加。由于顶板来压下沉煤壁受压而产生下沉。(8)瓦斯涌出量增加,有淋水的采面淋水增大。

2、掘进工作面冒顶的原因与预防:掘进工作面冒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地 质构造突然变化;巷道支护没有到位及支护质量差;巷道失修严重; 矿车掉轨引起撞倒支架等。为此,须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1)加强对所有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的分析,以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2)严格作业规程的贯彻执行,搞好巷道工程质量的管理;(3)加强巷道的安全检查与管理,加强巷道的敲帮问顶工作;(4)对支架巷道,必须强制使用前探梁;(5)合理布臵巷道,尽量避开地质构造带等。

3、局部冒顶局部冒顶预兆遇到工作面顶板松软、破碎、易冒落的煤层时,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支护或支护不符合要求,没有及时进行敲帮问顶,都 有可能发生冒顶事故,冒顶前一般均有各种预兆出现:(1)顶板岩石有缺口或缺口处产生新的裂口。顶板脱层产生裂隙。有时稍作震动就会冒落;(2)顶板断裂时,裂隙内长有活矸。当顶板沿裂缝向下错动时,裂缝内活矸就会掉落;(3)棚梁在支柱上偏移,棚梁、棚腿背部有响声。(4)支架变形,棚腿移动,有推梁危险。

(三)针对性预防措施:

1、掌握好回采工作面顶板压力变化规律。正确选择采面放顶距、支护形式、控顶距和切顶方式。加强采面管理及时回柱放顶。确保顶板按要求冒落,否则要采取必要措施直至强制放顶。严禁手工回柱放 顶。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处理危石、浮矸。顶板破碎时要及 时进行支护,禁止空顶作业,支架巷道坚持使用前探梁。

3、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做到一步到位,对不合格工程要及时责令 整改,消除隐患。

4、采掘工作面必须严格按作业规程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支护形 式和施工方法,所有巷道必须先加强支护后才能开口。

5、采掘工作面遇到难施工地段,必须派有现场实践经验的老同志跟 班指导,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采掘工作面和在用巷道出现断梁折柱要派人及时修复,巷道修复 必须由外及里逐架进行。

7、发现冒顶预兆时,要组织人员立即加固工作面,同时采取必要措 施控制工作面,如果加固来不及,应立即把受灾区域人员撤至安全地 点。

(四)冒顶事故处理 :

1、冒顶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积极组织处理。如果有人遇难,应 尽快抢救遇难者,并派人迅速报告矿井调度室。遇难人员应根据实际 情况积极自救。

2、矿井调度室接到报告后,要立即通知有关人员以便迅速组织应急 抢救。

3、遇险者如果被堵在巷道里面或采面某一个角落时,应定时发出信号,以便抢救人员知道遇险情况和有方向地进行处理,并设法解决风 水问题和运送食物。有风水管的出事地点应打开风水管,以供遇险者 使用。如果冒顶严重,处理时间较长,遇险者应平静等待不能乱** 叫,以免消耗体力和氧气。如果冒顶不严重在短时间可处理好,条件 许可,遇险者应积极配合处理以便尽快脱险。

4、采面冒顶或采准巷冒顶不严重,应采用整修采面或采准巷办法处 理。如果采面冒顶或采准巷冒顶严重无法整修处理,且有人被堵在里 面时,应重开切眼方法救人。

5、掘进工作面或巷道冒顶应采用整修巷道办法处理,如果冒顶严重 无法处理又有人遇险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首先救人的有效措施进 行处理。

6、抢救出的遇险人员,应根据伤势情况进行现场救护或立即送医院 抢救。

(五)措施落实情况

1、顶板管理自检情况:为了抓好顶板管理工作,落实顶板管理责任,落实顶板隐患的排 查和治理,现场工作中真正把顶板管理措施、制度落实到实处,确保 实现安全生产,由总工程师在调度室会议室组织各专业科室,技术科、地测科、调度室、安全科、机电科等科室部门及各生产、技术员对井 下各施工现场对照规程措施进行自检。

2、顶板管理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情况 成立矿井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健全由总经理牵头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明确隐患治理责任,及时排查分析分管范围内的重大隐患和薄弱环节,突出顶板管理工作重点,总工程师坚持每月组织排查一次,在生产调度会上通报落实;安全科、调度室坚持每天排查一 次,做到项目、措施、资金、时间、责任“五落实”,根据排查隐患,生产单位、生产科室、安全科及专业副总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隐患治 理措施,生产单位严格按照隐患治理措施落实到现场,安全科严把隐 患销号制度,安排复查、验收,直至消除隐患,切实确保矿井的安全 生产。

3、规程措施的编制制度 严格按照《煤矿作业规程》样本和要求进行了编制,确保采、掘工作面一面一规程,坚持一工程一措施,采煤工作面初采、过断层、过老巷,初次放顶、停采撤面、顶板破碎,掘进工作面开门、施工、透巷、过巷、掘各类小峒室、过断层、顶板破碎,巷修区回撤、修复 等都专门编制了专项措施,作业规程会审严格坚持由生产技术科牵头,总工程师主持,分管副总、地测、安全、通风、机电等技术人员 参加的制度,总工程师牵头组织技术、地测、安全、调度等部门对全矿在用作业规程和措施进行检查,查出问题,并由技术部分专业对照问题进行整改,经复查,每条问题都整改到位。及时补充分析意见或补充措施,确保规程措施能够符合现场、指导现场。

4、规程措施在现场的落实情况 每个采掘工作面、每一个施工地点都配臵了安全员,严格要求各 施工地点严格按照规程措施进行施工,每天每班都有科室人员盯班或下井检查,能够严格检查规程措施在现场的落实情况,对不按规程措 施施工的现象,由于检查力度的加大及处罚力度的加大,各施工地点 按规程措施施工的现象较好。

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标语 篇6

1、关爱生命,关注特种设备安全,共建和谐社会。

2、特种设备安全一马当先,古雷石化项目万马奔腾

3、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土,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4、电梯运行快准稳,安全维护慢细全

5、石化基地十分重要,特种设备特别安全

6、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请不要使用过期气瓶

7、加强气瓶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8、气瓶安全系万家,安全使用莫违规

9、使用检验合格气瓶,保障您和家人安全

10、与生活相约,与安全同行,行动起来,杜绝不合格气瓶

11、使用电梯方便你我他!爱护电梯也靠你我他!

12、文明乘梯,安全你我他

13、特种作业严要求,预防事故保安全。

14、特种安全意识淡化,设备事故隐患抬头

15、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文化 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

16、特种设备安全你我他 构建和谐社会靠大家

17、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18、落实特种设备安全责任 提升特种设备管理水平

19、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落实使用单位主体责任

20、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增强特种设备安全意识

21、践行群众路线教育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

承压类特种设备系统性风险研究 篇7

系统性风险原本是指一个事件在一连串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连续损失的可能性,可以使得整个市场或系统崩溃的风险。经济领域的系统性风险的演化过程经历银行机构的系统性风险、金融资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基于广义市场行为的系统性风险和全球化背景下的系统性风险四个发展阶段[1]。Kay Giesecke和Xin Huang等人对市场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的定量评价进行了建模分析[2,3]。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延伸到市场监管范畴,市场监管的系统性风险是由于职能设置、履行不当造成系统失灵而导致监管缺失并丧失社会公信力的风险,是涉及整个行业的全局性风险,它与市场监管部门职权的整体配置、制度设计、价值导向相关联[4,5]。徐扬对市场监管中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措施进行了一些理论分析,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是指食品市场、食品经营主体以及食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可能引发的风险[5]。

任小铁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进行了探索论述,对于特种设备的风险监管,不仅要考虑设备发生失效后的危害与发生的可能性和失效后果,同时还要考虑失效对政治、经济、生态、外交等环境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在传统的风险评估中引入风险冲击力或社会影响力因素,就构成了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6]。特种设备的传统风险由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组成。失效可能性是由于设备本身、运行、管理、人为等因素引起的失效概率,失效后果一般通过经济损失或影响面积来量化。对于特种设备的系统性风险而言,某一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一旦通过各种媒介曝光后,将会由区域性和带有偶然性的事件,变成全民关注的公共话题,甚至变成需要政府出手干预的公共事件[7],这就形成了一种社会影响力。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主流媒体,通过网络获取某个事件信息的网民都会影响网络舆情的发展,网络知情人数越多,舆情影响越大,即事件的影响力越大[8]。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可有多种量化指标,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将网络知情人数和事件影响力联系起来。

目前,还未有对特种设备事故的影响力进行定性、定量描述和建模的报道。由于承压类特种设备风险理论相对成熟,本文针对承压特种设备,引入失效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力修正因素,即影响力强度,对失效后果进行修正,从而建立系统性风险模型,以解释同一类特种设备在不同场合的系统性风险不同等多种现象,同时为特种设备的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1 网络知情人数演进模型

1.1 网络知情人数演进模型的建立

假设网络知情人数是关于时间(单位:小时)的连续可微函数,即f=f(t)。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知情人数可以借鉴著名的人口增长Logistic模型[9],网络知情人数的变化率与网络知情人数成正比,即

undefined

式(1)中,r(f)为网络知情人数增长率,它是关于网络知情人数f的函数,r0∈[0,1]为网络知情人数的最大增长率,一般设为定值,由事故级别决定;Nmax为网络知情人数上限,以我国互联网日平均在线人数作为网络知情人数上限Nmax,如主流媒体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已达到1亿。网络知情人数初值为f0=f(t=0),网络知情人数初值可以通过舆情监测系统统计事件发生后(一般12小时内)的全部相关舆情信息的点击总量来确定[10]。

一般而言,各类事故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参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分为四级:I级(一般)、II级(较大)、III级(重大)和IV级(特别重大)。为了更好地描述网络知情人数,本文将事故等级和最大增长率r0相对应,其取值如表1所示。

对式(1)求解微分方程得:

undefined

undefined

1.2 网络知情人数演进规律分析

令undefined时的时间为t0,则(t0,undefined)为网络知情人数变化率undefined曲线的最大值,该点为网络知情人数曲线f(t)的拐点。令undefined时方程的根分别为t1和t2。拐点t0与t1、t2满足以下关系:

undefined

t1和t2满足以下关系:

undefined

通过对网络知情人数变化率进行积分,到t1和t2时的网络知情人数总数分别如式(6)和式(7)所示。从式(7)可知,事件发展到t2时,网络知情人数已达到总量Nmax的78.9%。

undefined

undefined

图1为r0=0.5、Nmax=100,000,000,f0=10000时网络知情人数变化率和网络知情人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图1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大,网络知情人数呈指数递增,最后渐进于网络知情人数上限Nmax;网络知情人数变化率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到达最大值后随时间逐渐下降并趋于零,它体现了网络舆情的形成、高涨、波动和淡化四个阶段的特征[8]。图1所显示的网络知情人数变化率的发展过程与温宁和刘铁民对危机事件演化的动力学研究结果相符,即事件状态先随时间递增,增大到某值后,最终随时间递减并趋于零[11]。式(2)表明,最大增长率r0越大,达到网络知情人数上限Nmax的时间越短。而式(3)表明,随着r0的增大,网络知情人数变化率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也越短。

图1中网络知情人数变化率曲线显示了事故发生后网络知情人数随时间发展的不同阶段,[0,t1]为事件的发生期,[t1,t2]为事件的扩散期,[t2,+∞]为事件的淡化期[7]。对扩散期还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t1,t0]是事件扩散前期,知情人数呈指数增长;[t0,t2]是事件扩散后期,这个时期是控制事件态势发展的关键时期,采取有力和有效措施,可以避免事故发展为危机。虽然t0时知情人数仅达到总量Nmax的50%,但此时的知情人数变化率为最大值,处于波动期,t0之后知情人数变化率开始下降,即t0为网民关注事件的热点时刻,在t0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控制事态发展,尤为重要和关键。

从式(5)可知,事件扩散期的时间间隔t2-t1只与知情人数的最大增长率r0有关,而与总量Nmax和初值f0无关。事件发生后,会很快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如果政府在事故发生期没有采取有力及有效措施,事件将很快成为民众关注热点。t2-t1与知情人数最大增长率的对应值如表2所示。当为特别重大事故时,事件扩散期的间隔仅为2.9小时,达到网络知情人数变化率最大值的时间为10.2小时;一般事故的扩散期为8.8小时。这充分表明,事件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采取有力措施,将有可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根据f(t)曲线的发展趋势,网络知情人数渐进于最大值Nmax,但完全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将持续很长。为了获得事故的网络知情人数,以事件发展到t2时的网络知情人数作为目标值,此时知情人数已达到总量Nmax的78.9%,已超过了总量的大多数。

2 系统性风险模型

API所定义的风险由两部分组成[12],即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风险的表达式为:

R=P×C (8)

式(8)中R为某一设备失效所引起的风险;P为失效可能性;C为失效后果,一般以经济损失或影响面积作为失效后果。式(8)所描述的风险未考虑影响力和风险承受度因素。

2.1 影响力强度的建立

对于承压类特种设备的系统性风险,为了获得知情人数,只能事先根据式(2)对网络知情人数进行预测。当网络知情人数达到总量的78.9%的时间越短,说明事件的影响力越大,以网络知情人数达到总量的78.9%的时间倒数作为影响力强度I,则有:

undefined

从式(9)可知,影响力强度I不仅与最大增长率r0有关,同时与知情人数上限Nmax和知情人数初值f0有关,这说明以undefined作为影响力强度I既可以反映事故等级,又可以反映民众对事故的关注程度和网络知情人数的发展。

2.2 系统性风险模型的建立

以影响力强度I对失效后果进行修正,则特种设备的系统性风险可表示为:

Rs=P×C×I=R×I (10)

式(10)表明,传统的风险R乘以影响力强度I即可得到系统性风险。至此,式(10)建立了特种设备的系统性风险模型。

3 承压类特种设备系统性风险分析

3.1 影响力强度的影响分析

从式(9)可知,在知情人数上限Nmax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力强度I与r0成正比,同时与知情人数初值f0存在正相关关系,影响力强度I随着f0的增大而增大。f0越大,说明发生事故时周围人群相对密集,初始获取事故信息的人越多,越容易导致事故的信息传播和扩散,即事故的影响力越大。实际上,事故发生后的损害严重程度与事故发生地的人群密度有密切关系,通常用社会风险值来量化事故损害区域内居民受到致死性伤害的严重水平[13]。事故损害程度与知情人数初值f0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但本文的重点是针对与事故的信息传播有关的人群。

当r0=0.5、Nmax=100,000,000时,不同初值f0条件下知情人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随着初值f0的增大,知情人数达到总量的78.9%的时间越短。当f0=100时,知情人数达到总量的78.9%的时间为30.3h;而当f0=100000时,知情人数达到总量的78.9%的时间为16.5h。

表3给出了不同事故等级和网络知情人数初值f0下t2和I的值。Nmax保持不变,r0=0.9,当f0=100时,知情人数达到总量的78.9%的时间为16.8h;而当f0=100000时,知情人数达到总量的78.9%的时间仅为9.1h。表3充分表明,事件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采取有力措施,非常关键。从表3可以看出,当f0一定时,I随r0的增大而增大;当r0一定时,I随f0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影响力强度I既可以反映事故等级,又可以反映民众对事故的关注程度。

3.2 系统性风险等级结果分析

借鉴API的风险矩阵方法,以传统的风险作为纵坐标,以影响力强度作为横坐标,对这样形成的矩阵进行区域划分,并赋予一定的风险级别,从而形成系统性风险矩阵图。参考API 580,风险等级分为高、中高、中、低4个等级[12]。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将影响力强度分为4个等级。由传统风险和影响力强度,最终形成4×4的系统性风险矩阵。

一般而言,冲击力等级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要大于风险等级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远高于一般风险防范的缘故[6]。换句话说,影响力强度的权重要大于传统风险的权重。考虑风险心理承受度,特种设备系统性风险等级划分结果如图3所示。影响力强度是网民对事故关注程度的体现,从信息的角度对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从图3可以看出,经过影响力强度修正后,使传统风险等级提高。即使在风险等级为低的情况下,影响力强度使得系统性风险达到中或中高等级。风险等级为中或中高的情况下,影响力强度使得系统性风险达到中高甚至高的等级。

传统的风险分析,核心在于对风险源本身的防范和控制,重点放在降低单台、单机设备,单一环节甚至单一企业的安全风险,很少考虑风险的社会影响力合社会心理承受力因素,因而容易形成同样的设备风险一样,同样的环节风险一样,同样的企业风险一样的结论,也常常得出诸如正规出厂设备安全风险低于自制设备风险,大企业安全风险低于小企业风险,管理严格的企业风险小于管理不严格企业风险等结论[6]。事实上,近年来大型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频发且社会影响力非常大。通过引入影响力强度,如图3所示,风险等级为低的情形,当事故等级较高,r0较大时,将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系统性风险增大。但一个事故的关注度高,人群比较密集时,f0增大,也使影响力强度增大,导致系统性风险也增大。即对于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环节或同样的企业,当其所处的条件、环境和人群密度不一样,其系统性风险就可能不一样。

4 结论

通过引入影响力强度,对传统的风险进行修正,形成了承压类特种设备系统性风险模型。影响力强度I不仅与最大增长率r0有关,同时与知情人数上限Nmax和知情人数初值f0有关,影响力强度I既反映事故等级,又反映了民众对事故的关注程度。

当事故等级较高,对应的r0较大时,将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系统性风险增大。当事故发生地的人群比较密集时,f0增大,网民对事故的关注度高,也使影响力强度增大,系统性风险也随之增大。这很好地解释了同一类特种设备在不同场合的系统性风险不同的现象。

现代通讯技术及互联网的普及为信息的传播及风险的溢出创造了条件,某个事故的状态发展会通过网络迅速得到蔓延,影响到人们对事故的关注程度,从而产生社会影响力。系统性风险的存在使风险较低的事件可能演变成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事件。为了使事件保持风险的原本影响,监管部门急迫需要掌握特种设备系统性风险的特点及其规律。

摘要:传统的风险评估或基于风险的检验主要针对设备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而失效后果未考虑失效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力。同一类型的设备在网络知情人数不同或人们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场合发生失效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存在差异。本文引入失效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力修正因素即影响力强度,影响力强度既反映事故等级,又反映网民对事故的关注程度。在传统的风险概念的基础上,由影响力强度对失效后果进行修正后形成系统性风险模型。当事故等级较高,或当一个事故的关注度高,网络知情人数初值增大,影响力强度增大,系统性风险也随之增大。所建立的系统性风险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同一类设备失效后在不同场合的社会影响力不同的现象。

浅谈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及落实 篇8

关键词 特种设备;安全责任;落实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82-0184-01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由于特种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09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白皮书》中显示:2009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80起,死亡315人,受伤402人,直接经济损失6181万元。

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要切实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变“亡羊补牢”为“网羊补牢”,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采取有措施,抓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1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法律意识有待加强,责任主体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少数使用单位重效益轻管理,对特种设备安全认识不够,安全投入相对不足,不能承担起安全主体责任。安全管理的预防机制不完善,侧重于追究人员的操作责任。

2)部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存在基层监察人员身兼数职的情况,不能满足安全监察的频次与时间。由于信息不畅通,基层地区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检验检测、日常监管信息不能做到及时共享,造成了监管的盲区。

3)部分检验机构存在检验任务繁重,检验力量不足的问题,存在检测仪器陈旧,高新检测装备与技术匮乏及检验检测工作责任制不完善等现象。

2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四方责任

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立了特种设备安全四方责任制度,即落实企业对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的责任、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监管的责任、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把关的责任和各级政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的责任。

1)生产、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主体,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全面负责。

2)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监管的责任。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应依照《条例》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和下级质监部门落实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具有监督抽查权,督促以上单位落实责任制,履行各自职责;同时肩负制订宣传计劃,向企业、社会宣传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的责任和义务。

3)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把关的责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技术基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具有在核准范围内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客观、公正、及时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并对其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的职责。同时,肩负积极向企业和社会宣传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的义务。

4)地方政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的责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明确,各级政府要将安全生产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总体规划;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督促、支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监察职责,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3 落实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保证措施

1)生产使用单位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制度及人员培训制度,并组织宣传学习及培训,增加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切实可行的内部安全责任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部门、人员,并定期组织考核、奖惩;建立发现问题报告制度和接受监察、检验制度;加大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使用;按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检验检测机构应依据有关规定,结合本机构实际制定有效的检验检测工作程序,明确检验检测人员的工作要求,规范检验检测行为;建立检验检测工作责任制,将检验检测未全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检验检测人员,并组织量化考核;定期组织专项培训,组织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检验检测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公示检验检测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各级质监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并依据有关规定细化监察工作程序,明确监察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建立安全监察工作责任制,将监督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执法和检验检测配合联动机制,确保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向社会公示许可、监察等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大工作力度,主动汇报,建立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和定期向当地政府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制度,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重视、支持。

4)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主动向政府汇报,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切实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建设的领导。逐级抓好安全责任体系建设的落实工作,加强考核评比;定期分析研究解决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鼓励社会舆论监督。要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全方位地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特种设备安全的关注和支持,提高全民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特种设备安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 结束语

上一篇:新时期如何当好基层司法局长下一篇:课堂上,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