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登高》

2024-04-23

唐诗《登高》(共8篇)

唐诗《登高》 篇1

一、在写景中深沉地抒发情怀

1、景──秋景(春女思,秋士悲)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2、情──悲凉(注意引导与悲伤的细微区别)。

诗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写夔州特定环境,画面惨淡,气氛悲凉。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中深沉地抒发情怀。

萧涤非先生在他的《杜甫研究》中,曾作了这样的阐释:

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重九佳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凋谢,孤零零的独自去登,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性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贵,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万──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24岁赴洛阳赶考,未能及第;35岁到长安求取官职,滞留,一再碰壁;43岁获得卑微官职,却又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被困长安;逃离长安,追随肃宗,因为直言又被厌弃;48岁弃官,漂泊直到死在漂泊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之上无人所知。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停──愁闷无法宣泄的愁苦情状。

二、集大成者的诗圣──再命名的压力

(幻灯展示,对比几首诗歌:《登幽州台歌》《登鹳雀楼》)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被称为唐诗压轴之句。

再命名的压力,在某一程度上,也即题材的压力。举《登高》的题材为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出,诗歌的疆土便被他夺去一大片。这里,题材也是有传统的,也经过漫长的积累。陈子昂以强大的力量夺取以往的积累,建立牢固的形象,构成巨大的压力。王之涣带着《登鹳雀楼》来抢占地盘,构成另一个压力。陈子昂的主题被时间笼罩,并且是悲观的(独怆然而涕下);王之涣的主题被空间笼罩,并且是乐观的(更上一层楼)。

杜甫挟着《登高》和《登岳阳楼》,以更强大的力量和恣态,使登高题材形成定局。他既包揽了陈子昂的时间和王之涣的空间,又注入个人身世和家国情怀。时与空,历史与现实互相交错和浸透。陈子昂和王之涣用的都是单镜头,一个静止的远景。杜甫则用上远景、近景、特写镜头,并且不断移动转换,使得两首诗都写得丰富而复杂。

命名的压力,是横的压力。还有一种纵的压力,也即一个个前辈诗人挟着他们各自的横的压力,对后辈诗人构成的层层叠叠的纵的压力。

仅就杜甫的前辈而言,屈原集他以前的传统于一身,成为第一位大诗人;陶潜集他之前的传统于一身,成为另一位大诗人。而陶潜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与屈原完全不一样: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强烈,一个淡定;王维是第三个大诗人,他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发展了山水诗;李白是第四个大诗人,他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跟屈、陶、王都不一样:他是天才。接着杜甫出现了,他的机会建立在他之前的.诗人的机会上:他是集大成者。集大成者出现之后,诗人开始变小,他们开始做那位集大成者在某个方面做得不够,或已做够但他们仍可以做得更多的事情:白居易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往白里写;李贺和李商隐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们往晦涩里写。

当一切题材被写尽了,大诗人也出尽了,诗歌便开始枯竭,由词来接棒。苏东坡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已不完全是大诗人:他是集诗、词、散文于一身的大作家。写作出现质的变化。这位大作家之后的作家,又开始变小。至元明清,诗衰竭,词也开始衰竭,诗人变成打杂。戏曲、散文尤其是小说大盛,更重要的是小说使用新的语言:白话文。白话文运动则正式宣告古典汉语写作终结,因为它已衰竭。这不是一厢情愿的运动,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证据是:白话文不是临时发明出来的,而是孕育在古典汉语衰竭的母体中。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某个人是集大成者?难道他之后,例如杜甫之后,不会出现另一个更大的集大成者吗?答案是:如果这位诗人代表了整个民族精神,他就是集大成者。杜甫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不能说屈原、陶潜、王维、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人代表中华民族精神,他们都只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某一方面。集大成者的伟大,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甚至经过一段漫长时间才会被发现的,因为民族精神是一种很庞大的氛围,整个民族精神不一定可以在一个时代中全部被看到。生活在太平盛世的读者,不大可能完全理解杜甫,只有经过艰难时世,尤其是战争和丧乱,才会更充分地理解杜甫。杜甫的伟大,是通过历代的无数灾难来证明的。而李白的伟大,是任何时代的人一看就看得到的。从读者的角度也可证实这点。一个读者在十七岁读李白,跟在七十岁读李白,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不同。但一个读者在十七岁读杜甫,跟在三十七岁读杜甫,可能就已有天壤之别。顺便一提,中国读者历来有李杜之争,杜甫的时代,就看不到杜甫的伟大。或许我们可以把李白称为伟,把杜甫称为大:伟代表高,大代表宽。李白是塔,杜甫是平原,当我们在那座塔的一定距离内,例如十米至一公里,我们会被那座塔所吸引,而看不到这一范围内的平原或看到但不当一回事。当我们与那座塔的距离越来越远,例如五公里、十公里,则我们将越来越被平原的气势所吸引。

《登高》,站在唐诗的顶峰 篇2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杜甫三十多岁就患了风痹症。长期的流亡和水上漂泊的舟居生涯,使他的疾病不断加重,四肢麻木疼痛,关节难屈。到了晚年,“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诗人备尝风寒湿三气杂而致疾、痛着不舒、行走不便的痛苦。他的诗作中,有诸多关于自己患风痹病的描写。

公元751年,杜甫滞居长安,病卧客舍。当时长安阴雨连绵,积水生鱼,青苔连榻,蚊虫叮咬,他不幸又染上了疟疾。友人王倚见他形容瘦削,体力不支,忙馈美馔以解饥救病。杜甫后来写诗酬谢,叙述了自己的病况:“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八年之后,他在给诗人高适的诗中也写道:“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寥寥数语,便将疟疾的发病症状准确地记录下来。疟疾的临床特点为周期性定期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大汗,后期多伴有贫血和脾肿大。从杜诗中的描写来分析,诗圣患的是隔日而发的“间日疟”。

杜甫的诗歌中,有许多言及他向朋友乞食求馔的句子,这除了生计穷困以外,还因为诗圣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杜甫在给文学家元结的诗中说:“我如长卿病,日夕思朝庭。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长卿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字,他也是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症状。这样一位大诗人,为疾病所困,饮食生活又得不到保障,加上糖尿病的原因,多食而不得,经常处在食不果腹的状态中,这就不难理解诗人笔下惨然呈现的饥饿感了。尽管如此,杜甫仍以“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的胸怀,时时关心人民的饥寒交迫,祈求天子给百姓一个安定富足的社会环境。

杜甫晚年的诗歌中,屡屡言及自己的肺病,如“肺病久衰翁”“高秋疏肺气”“衰年肺病惟高枕”,说明他已患了肺结核。56岁时他便失聪,《耳聋》诗中说:“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另外,从他在临终前一年写的“右臂偏枯半耳聋”“老年花似雾中看”,以及记叙金篦刮眼等诗句来分析,说明杜甫因糖尿病已并发了白内障、耳聋、中风、偏枯、足痿等症。

试想,一位“窃比稷与契”,原想“立登要中津”,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宏伟抱负的诗人,后来百病缠身,落到如此境地,又独自登台,面对苍涼萧条的秋景,其感慨若何!

几人话“登高”

古人以农历九月九日为登高节。这一天,偕家人或友人登高,是一种避邪气、赏风景的风俗。以此为题,古往今来成就了不少诗作。

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其二)》: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崔涂《送友人》: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申欢《兜玄国怀归诗》: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

张谔《九日宴》: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崔国辅《九日》: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缙《九日作》: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七言律第一

《登高》一诗历来为人称道,一直脍炙人口。元人称它“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胡应麟也在《诗薮》中提及:“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登高》前两联写江边秋景。诗人大笔勾勒,写出了天高风急,飞鸟回旋,高猿长啸,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这气势恢宏的秋景,但,笔在景上,情寓景中,在这合于节令,谐于情绪的景物描摹的基础上,诗人那苍凉、悲苦的身世之感流于笔端,写出了直抒胸臆的颈联、尾联。

唐诗《登高》 篇3

【拼音】dēng gāo wàng yuǎn

【简拼】dgwy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连动式

【成语解释】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我尝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思想

【例子】郁达夫《住所的话》:“房子亦不必讲究,只须有一处可以登高望远的高楼,三间平屋就对。”

【英文翻译】ascend a height to enjou a disant view

【谜语】登上泰山望东海

【产生年代】古代

唐诗《登高》 篇4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作者:王安石朝代:北宋 寒云沈屯白日埋,河汉荡坼天如k。

衡门兼句限泥潦,卧听U木鸣相挨。

萧辰忽扫纤翳尽,北岭初出青嵬嵬。

微之新诗动我目,烂若火齐金盘堆。

想携诸彦眺平野,高论历诋秦以来。

觥船淋浪始快意,忽忆归云胡为哉。

念君少壮辍游衍,发挥春秋名玉杯。

书成不得断国论,但此空语传八垓。

登临兴罢因感触,更欲远引追宗雷。

君知富贵亦何有,谄誉未足偿讥排。

风豪雨横费调燮,坐使发背为黄台。

留宾往往夜参半,虽有杂俎无由开。

江南佳丽非一日,况乃故园名池台。

能招过客饮文字,山水又足供欢酢

杜甫《登高》赏析 篇5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一、作品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注释

⑴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⑵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三、白话译文: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2]

四、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五、作品鉴赏:

杜甫号称诗圣,其七律多为精品,而《登高》被古人推崇为“古今其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语)的确是千古佳作。

此诗前半写景,乃登高见闻;后半抒情,为登高感触。而景中含情,是染情之景;情缘景发,与景交融。“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此联每句三折,每折一景:登临高处,萧风倍疾,病体乍受,几于摇堕;纵目远眺,秋清气爽,碧空高旷;猿啸入耳,声声哀怨。俯视江渚,水清、沙白;鸟飞其上,如无凭依,风拂翮羽,徘 徊难归。“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风吹落叶,萧萧飘堕,万山千壑,一片凋零;江水滚滚汹涌而来,排山倒海,永无尽头,这意境何等开阔!此四句,句句是景,字字是景。诗人目见耳闻,身受心会,犹如一架高速摄影机,快门频响,摄下了一个个特写镜头,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颈联的“悲秋”二字,乃是这画面的“龙睛”。作者描绘这画面的语言无一字及秋,但无一言不是秋,无一景不是秋。这秋景的肃杀、凄凉,正是作者心境的写照。悲景非景悲,实是诗人心自悲。这画面中景物,都是实实在在的景,但同时又都内含象征之义,寄寓着诗人的国恨家愁,与其身世之悲。“风急”,是写大唐帝国形势混乱,政局不稳。其“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象征意义若此,可以参证。“天高”,指皇帝,朝廷政命,行事乖戾,并且又是对自己无辜遭受其打击、迫害、疏远,一直流落僻垠,同弟妹离散,天各一方,相会无期的控诉。其“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赴阙下》),“皇天老无眼,空谷滞斯人”(《送惠二归故居》),都正可作其注脚。“猿啸哀”,是说猿声清戾,入耳益增其愁。“鸟飞回”,是自况其避乱流亡,羁滞异乡的遭遇。“渚清沙白”,以比其漂泊生活的清贫。这整句写出他由于战乱不靖而故国难归,不得不忍贫含苦,滞留江边的困境。“无边落木萧萧下”,象征着国势日颓,和他自身的沦落迟暮。对此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无限凄凉悲酸之情溢于言表。“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忧国忧伤时之情,自悲身世之感,与弟妹难以团聚之恨,和朋友无法重会之思,种种哀怨,样样苦愁,纷至沓来,就像那滚滚扑来的长江 之水,浩瀚汗漫、无尽无休,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为其偶,只不过显晦有别罢了。至此,这江水般的感情洪流已装进景的闸门,随之便倾泻而出,直抒胸臆。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八意,层层递进,悲愁至绝。“作客”:羁旅异乡已足悲;“常”:表明漂泊已久,艰险倍尝,愈加可悲;“万里”:家远,欲归更难;“悲秋”:秋景凄惨,目接身触,受其撩拨,悲上加悲。“登台”:古人认为九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双阳,故称重阳。旧俗重阳节亲友相谐,登高饮酒,欢聚消灾。诗人此次登台,本为一解郁闷,而一“独”字,却见适得其反:羁旅异乡,本就孤独;一逢佳节,倍思亲朋,今登高台,本应欢聚;孑然一身,必想“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九日五首之一》)、“坐客醉纷纷”(其二)的热闹场面,从而更增添其孤独之感与思亲之情。“百年”:垂老之年;“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九日五首》之四),今日衰老登台,岂知明年能否再来?况复“多病”,尚何言哉!总是“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期”(《遣兴》)之意。这句写绝思亲之切,前句道尽身世之悲。“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一想到自己衰老多病,不由触动其壮志未酬的痛苦——正当国运艰难之际,自己却空老江湖,功业无成,两鬓已斑,该是何等痛心!诗人本知“一酌散千愁”(《落日》)但如今思亲怀友,蹉跎失意,使他神情颓唐,心境极坏,竟连独酌的兴致也没了,刚才已经不得不罢盏停杯,这愁大到了以酒相浇的地步了!结句多解为杜甫患病,不复能饮,故被迫停杯;而今忧从中来,也就连举酒浇愁的福分也没有了。实际上不对。《九日五首》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许开”,这是说独酌之味,辍饮登台。故“竹叶”(酒名)于人无分。这便是既登台之后所谓的“新停”了。

重阳登高活动作文 篇6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阳登高活动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登高活动作文1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终于让我盼来了。我们学校首次组织五、六年级的同学到野外进行一次登高活动。

这一天大清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上山去,大约走了半小时就到了目的地。吃过了早饭,我便和几位同学去观看风筝比赛。

风筝竞赛场的人可真多呀!

把整个赛场围得严严实实,真是里三层外三层。突然一声哨响,风筝陆陆续续飞上天空,不一会儿,各式各样的风筝在蔚蓝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飞的苍鹰……最吸引人的那还要数栩栩如生的龙和蜈蚣了。那条龙抬起头来,尾巴高翘,摆出一副神气的样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会儿,就超越那条龙啦!

场上的人都为它喝彩。我刚揉了揉眼,可不知怎么的,那龙和蜈蚣纠缠在一起了,也许是龙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两败俱伤的做法。不一会儿,它们俩都断了线,掉进了山谷,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惋惜,都埋怨龙不应该那样自私。它们的主人像箭一样冲下山谷,寻找自己的风筝,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时间非常紧迫,但是它们的主人一点也不灰心,把风筝重新安上线再放飞……到了最后还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龙获得第二名……风筝比赛在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掌声中结束了。

吃了午饭,就到我们学校的运动员大显身手的时候,登山活动开始了,只见运动员们在半山腰上摩拳擦掌,做好预备姿势。又是一声哨响,运动员争先恐后地向上攀登。你看,我班的小玲同学就要拿到红旗了,“哎呀”,真糟糕!

她被石头绊倒了,摔得个四脚朝天,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她爬起来再跑,可是来不及了,红旗被五〈2〉班的同学夺走了。

这时,太阳渐渐地西下了,金色的阳光照在同学们的笑脸上好像盛开着朵朵鲜花。

重阳登高活动作文2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终于让我盼来了。我们学校首次组织五、六年级的同学到野外进行一次登高活动。

这一天大清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上山去,大约走了半小时就到了目的地。吃过了早饭,我便和几位同学去观看风筝比赛。

风筝竞赛场的人可真多呀!把整个赛场围得严严实实,真是里三层外三层。突然一声哨响,风筝陆陆续续飞上天空,不一会儿,各式各样的风筝在蔚蓝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飞的苍鹰。最吸引人的那还要数栩栩如生的.龙和蜈蚣了。那条龙抬起头来,尾巴高翘,摆出一副神气的样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会儿,就超越那条龙啦!场上的人都为它喝彩。我刚揉了揉眼,可不知怎么的,那龙和蜈蚣纠缠在一起了,也许是龙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两败俱伤的做法。

不一会儿,它们俩都断了线,掉进了山谷,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惋惜,都埋怨龙不应该那样自私。它们的主人像箭一样冲下山谷,寻找自己的风筝,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时间非常紧迫,但是它们的主人一点也不灰心,把风筝重新安上线再放飞。到了最后还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龙获得第二名。风筝比赛在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掌声中结束了。

吃了午饭,就到我们学校的运动员大显身手的时候,登山活动开始了,只见运动员们在半山腰上摩拳擦掌,做好预备姿势。又是一声哨响,运动员争先恐后地向上攀登。你看,我班的小玲同学就要拿到红旗了,“哎呀”,真糟糕!她被石头绊倒了,摔得个四脚朝天,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她爬起来再跑,可是来不及了,红旗被五〈2〉班的同学夺走了。

《登高》教案设计 篇7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点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千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冽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地朝山上走来,他已经是浑身疾病,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长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吟诵下了《登高》

二、作者介绍(学生结合资料书了解)

《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各种苦闷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苦闷,诗人抱病登高,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诵读,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内容

2、多媒体播放音频,把握节奏、情感

3、指名生朗读、体会

四、品读诗歌(提问,学生思考讨论,师引导明确)

1、首联利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共写了几种景物?这些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等词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形、声、色、态兼备,十分凝炼。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飞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孤独痛苦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2、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木和江水,我们能想到什么? 明确:两种景物:落木、长江。

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不尽长江”传递的信息是时间的无穷,给人一种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3、把颔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

从表达技巧角度,此联运用对比衬托,用时间的无穷衬托了生命的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相反,时间和历史越是悠久无穷,就越显得人生命的短暂瞬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万古长青。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借助两个修饰词“无边”和“不尽”表现得更为充分。这两个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4、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颈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

明确: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一;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二;“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重九“登台”,倍思亲,此其七;孑然孤“独”,此其八。

(罗大经对这一联的总结的确极为精当,此句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悲中添悲、愁上加愁。)

“万里”: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相隔千山万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悲秋,是我国文人墨客的一种传统文学题材。古代就有“秋士”一词,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乡。漂泊他乡的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了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杜甫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55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走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晚年的杜甫抱负未展,疾病缠身,家乡难回,知音渐少(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怎能不感慨万千?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总结:大家看,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这就难怪此诗千百年来为世人年称道。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在一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茫茫苍穹,禁不住慨然长叹。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5、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 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

明确:“艰难”指国家艰难,更多的是指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伴随了杜甫老人的一生。他既忧己,更忧民忧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贫困还是发达,都是心怀天下的。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主旋律。

6、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和“新停”二字?

明确:苦,表达了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所以极度遗憾,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小结:国家与个人的双重艰难,使作者心中的“苦恨”油然而生,于是才有了满头的花白,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诗人的潦倒生活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无法排解,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这正是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所在: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五、结语

登高类诗词赏析 篇8

教学实录:

师:请大家反复诵读印发资料中的几首诗歌,总结出它们在题材上和写法上的共同特点。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从题材上看它们都是登高诗,从写法上看都是寓情于景。

师:好的。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在古典诗词中,登高赋诗抒怀是文人的一个传统,每有登临必有诗作。

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始于孔子。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韩诗外传》卷七)。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登高而咏已是知识分子所向往、所推崇的习惯。登高之后眼界开阔,使人心境开阔,有指点江山、品评山河的豪情。中国后世知识分子推崇儒教,儒家先贤的言行自然要竞相模仿。

今天我们就进行登高诗鉴赏的专题学习——自然与人格的契合物境与心境的交融。首先让我们走进作品,我想请大家一起诵读《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这首诗。

生齐读: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师:请思考:诗人的悲愁具体指什么? 诗人是怎样将满腹悲愁表达出来的? 从诗句当中去找。

生:诗人因为参加永贞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后来又明升暗降,被派往远州当刺史。那时候诗人思念友人,自伤身世,写下此诗。

师:这位同学把柳宗元两次贬谪的遭遇回顾了一下,很好。其他同学能不能再补充一下?

生:从“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来讲,诗人看到的景象是凄凉开阔的,后面会联想到身世,这样会觉得更加悲苦。

师:很好。我们讲登高见景,见景抒怀。诗人见到的是夏日里暴雨的景象,能详细描述一下吗?

生:他见到了“惊风”、“芙蓉”、“密雨”、“薜荔”,“惊风”击打着“芙蓉”,“密雨”侵袭着“薜荔”。

师:“芙蓉”就是荷花,“薜荔”是一种植物,它们还有别的含义吗?

生:也象征着恶势力对改革派的打击报复。

《唐诗宋词选读》登高诗鉴赏专题教学实录及思路解说

进入首页

师:嗯。其实这里运用了一种写作手法——比兴。表面上是写见的景,实际上具有象征性,“芙蓉”“薜荔”象征着美好的芳洁的品德。

我们继续从诗句中来找他的悲愁。“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刚才同学讲到,他和友人都被贬谪到这么遥远的地方,音信难通,家园难归,所以最后两句抒发的也是这样的悲愁。

通过这首诗我们来把鉴赏登高诗的方法明确一下(投影):登高诗歌一般是登高见景,见景抒情。登高,提供了一个观景抒情的审美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诗人可与自然、天地、万物对话,可以审视自我,发抒幽情。在本诗中,柳宗元便是通过景物描写,将一腔难以排遣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之间。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诗歌,用声音来传递这种情感。(生再次齐读此诗)接下来请看李商隐的《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诗人登上安定城楼,纵目远眺,所见之景通过第一联展示出来:城堞、杨柳、汀州,景象高远。接下去的诗句呢,请同学来赏析一下。

生:在第二联中,诗人写了贾生和王粲的典故,借典故表达自己和他们一样的身世和遭遇。

师:什么样的身世和遭遇?这两个人物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和诗人的经历又有哪些契合之处才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呢?

生:他们都是怀才不遇的。

师:这个词点得非常好,有概括性!“怀才不遇”,满腔的抱负、才能都没有办法施展出来。下面一联用了什么典故?

生:用了范蠡的典故,诗人表达了功成身退、退隐江湖的愿望。

师:是的。范蠡实施了复国的计划,携美人归隐江湖,很惬意。诗人用这个典故想表明自己什么样的情怀? 这位同学说到“退隐”,并不贪慕于什么样的名利。他的想法啊,非常高远,就是归隐于江湖要在什么完成之后呢?

生:扭转乾坤,功成身退。

师:好,继续往下呢?

生:写了“腐鼠”和“鹓雏”,讽刺那些党羽势力。

师:对,他用了什么典故? 出处?

生:是《庄子》。

师:对,《庄子》里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生:讽刺了朋党势力,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师:鸱鸟以为非常美味的腐鼠,认为鹓雏(即凤凰)也会贪恋,它哪知鹓雏对此根本不屑一顾。借此来指向那些打击排挤自己的朋党势力。那么李商隐是怎么卷入朋党之争的呢? 谁能给我们简单地说一说诗人的遭遇?

生:李商隐二十六岁时,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与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

师:很好。那能不能请你再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来谈一谈,他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

生:他想要建立功名,但是又遭到压抑,忧愤国是,却不被重用,所以政治上很失意。

师:非常好。请大家思考:诗人登高望远之际,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

刚才我们请同学将三联中涉及到的典故回顾了一下,要注意典故的运用的内涵和诗人情感的契合。诗人的情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第二联的怀才不遇难以施展抱负的感伤,到下面一联表达自己淡泊名利、在扭转乾坤之后归隐江湖的坚定想法,一直到最后这种愤慨的全面爆发,对朋党势力对他的排挤打压进行了抨击,讽刺之意很强烈。

(板书:感伤——坚定——愤慨)我们总结一下:通过品味这首诗的深远之情,我们看到,鉴赏诗歌,不仅要分析情与景的关系,而且要知人论世。我觉得大家有一点工作做得非常好,就是鉴赏诗歌的时候把诗人的经历遭遇等做一个整理,结合诗人身世与时代背景,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

下面我们走进哲思,请大家朗读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生齐读: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师: 请大家比较一下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和前面的登高诗有什么不同。

生:这首登高诗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受,然后又通过登高去缅怀先人,继承了先人的文化,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传统的体悟。

师: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它与前面登高诗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生思考)师:前面柳宗元、李商隐的诗都是一开头将登高所见之景写出来,然后再抒怀。那么这首呢?

生:这首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想法、哲思。

师:很好,你能给我们讲一讲,首联是什么内容?

生:世事不断地变化,给人一种人世苍茫的感觉。

师:对,它其实是给人们揭示一个哲理,是以议论性的诗句开始的。

生:接下去抒发了对历史的体悟,用典故写了时序的更替、年华的转换和岁月的流逝,尾联写对自己前途渺茫的心理,很有沧桑感。

师:我们看“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字十分有力,包含了复杂的内容,能不能给解读一下?

生:羊公当初和贤圣之士来此登临,留下来的碑记还在,现在诗人登上岘山,看到这座碑,心情十分的萧条。

(犹豫)师:为什么呢? 羊公是谁?

生:羊祜,曾经镇守襄阳。他曾在此山与友人喝酒吟咏。

师:对,他和羊祜相距四百余年,现在登临此处,看到当时的百姓为纪念羊公竖立的石碑还在,为什么会悲从中来呢? 为什么“泪沾襟”呢?

生:我想是一种抚今思昔的感慨吧。

师:是的,而且会自然而然地吊古伤今。那他感伤的是什么呢?

生:他自己不能实现抱负,心中的悲哀。

师:很好。鉴赏这样的诗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个方法:

卷帘而上。从这个尾联的典故入手,再品读,咬文嚼字时看这个“尚”包含的思想内容、情感。诗人想到自己死后难免湮没无闻,再想到羊公,毕竟是做了一些事情,不管是为国家,还是为百姓,所以才会在他逝去之后,百姓为他立碑。四百余年的历史过去了,碑还在,诗人自然会吊古伤今。这首诗与前面诗的不同之处是它传达了诗人的一种哲思,情之悠远是慢慢深化的。

我们借鉴一下程千帆先生的评论(投影):这篇诗凭吊家乡古迹, 通过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个主题的描写,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新选新评新注唐诗三百首》)走进诗人之悠远心灵,请大家找出其他登高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秋、人生之秋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师:那哲理体现在哪里?

生:我觉得王勃的《滕王阁》后面四句都是带有哲理性的。人生的浮华是短暂的,只有江水是永恒的,表现了一种世事无常,但时间永恒的真理。

师:好的,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讲述了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师:很好。登高抒怀,别有怀抱。请大家结合印发的几首诗歌总结:一般登高诗抒发的感慨有哪些?我们来整理一下,互相补充。

生: 写了仕途上的不得意,还有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还有对社会历史的一些想法。

生:还有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生:作者在登临以后,看到自然景物的开阔,往往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从而产生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慨。

师:好的,有的同学从诗人个人的角度来谈,因为前面接触到的诗人有政治上非常失意的,遭遇贬谪的,抱负不能实现的这样一种悲愁。

师:我们发现,我们的选修教材是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来编排的,当我们把这几首诗串联起来的时候,看到诗人通过作品来反映出时代精神,体现了唐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李商隐的作品是“落日余晖”中的一部分,即使是落日的余晖,他依然有着崇高的理想。把个人放在永恒的时空之中,把自己的命运融于时代的潮流和国家的命运中去思考。这是一种大情怀。

(投影)登高抒怀别有怀抱。请大家结合印发的几首诗歌总结:一般登高诗抒发的感慨有哪些?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整理:

个人:

国家:

时代:

从个人角度看思归思乡之情、不得见用之愁、贬谪之苦;从国家这一角度看感怀时事的诗篇,凭吊古迹、伤感于今;时代盛衰无常、世事变迁,将个人的理想追求和整个大的环境联系到一起去。

师:请诵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登鹳雀楼》和杜甫《登高》,分组讨论: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 我们来读一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生齐读: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我先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体会一下登高诗文化之长远。先看一段评论,说到这首诗传达出来的三种意识(投影):

穿越古今的历史意识俯仰天地的宇宙意识于一声浩叹中表达的强烈的生命意识评论用的是“浩叹”,不是“悲叹”,不是“哀叹”。陈子昂就像一位巨人,站在时代的顶峰呼唤。

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这样一种评价(投影):

登高玄思的哲人之境,启迪人心的哲理之境。

《登鹳雀楼》是个人登高即景然后抒怀,但这里蕴含了诗人的智慧,引起了后人的普遍共鸣,带给我们一种哲理。

下面我们一起朗读杜甫的《登高》。

生齐读: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之景,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愁苦的复杂情感,沉郁顿挫,动人心肺,在意境的营造上显得雄浑高远。

请大家分组讨论: 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生(代表1):杜甫的诗先写景,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然后抒发了一种哲理,人生渺茫、宇宙永恒的哲思。抒发自己的情感,就是自伤身世。

师:你把杜甫的《登高》赏析了一下,能否比较一下呢?

生(代表1):陈子昂是直接抒发感慨。王之涣是先描写一种壮阔的景象,然后表达对人事的思考。

师:好,那杜甫呢?

生(代表1):杜甫是借景抒情,然后把他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来。

师:好,感谢第一位发言的代表。接下去。

生(代表2):《登高》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首联刻画了杜甫在登高时见到的景物。描写了秋天特有的景物,表现了秋天那种肃杀的气氛。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一生漂泊的情感。

师:好的,请再推举一位代表。

生(代表3):(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形”“意”两字)如果从作画的角度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卓越的写意诗,重意不重形,讲求以意御笔,以笔写意,一气呵成。是情感自然的勃发,灵魂恢弘的喷薄,表达出怀才不遇,怀璞玉而不为人所识的惆怅之情。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凸显一个“形”字,极注重格律与平仄,中规中矩,井井有条。再加上诗人先写景,再写情,情景交融的写诗技巧,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论诗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卓论,体现出登高玄思的哲人之境,启迪人心的哲理之境。然而,到了杜甫,则显其并能,将陈王二人的长处交融,达到统一,并进一步发展。王诗为五言,而杜诗为七言,七言较之五言在抒情上表现得更为丰满有力,并且杜诗更为精雕细琢,从格律的角度上看简直无懈可击。再者,此时杜甫已步入暮年,在苦难的锤炼下,显示出比陈子昂更为成熟、沧桑和强大的情感,令人感动、震撼。因此,情感因格律而升华,格律因情感而洗尽铅华,不再古板和生硬。

首联、颔联描写了江边的深秋图景。随着诗人视角的变换,描绘了天上地下的秋景,有声有色。首联有听觉的肃杀,有视觉的悲壮。颔联由“无边”、“不尽”将有限之小天地扩展为无限之大时空。颈联、尾联将诗人他乡作客的艰难困苦之情层次分明地倾诉出来,“年老志衰霜满鬓,一腔愁苦独登高”,一种极强烈的悲剧感撼人心魄。读罢《登高》,我实在不忍心去称赞杜子美在诗中表现的破碎的尊严和坚强。

请大家珍视这种悲壮的高贵。(师生鼓掌)师:感动于你用心灵与伟大的诗人对话,对诗歌的鉴赏本来就是用自己的心灵去走进诗人。请大家看一看:

(投影展示一)登高题材也是有传统的,经过漫长的积累。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出,便以强大的力量夺取以往的积累,建立牢固的形象,他的主题被时间笼罩,并且是悲观的(独怆然而涕下)。而王之涣带着《登鹳雀楼》来抢占地盘,他的主题被空间笼罩,并且是乐观的(更上一层楼)。然而杜甫的《登高》,以更强大的力量和姿态,使“登高”题材形成定局。

接下来是有关比较的内容。

(投影展示二)杜甫的《登高》既包揽了陈子昂的时间和王之涣的空间,又注入了个人身世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时与空,历史与现实互相交错和浸透。陈子昂和王之涣用的都是静止的远景,杜甫则用上远景、近景、特写,并且不断转换视角,使诗写得丰富而复杂。

师:最后咱们来再进行一下整合。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韩诗外传》卷七)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细细揣摩登高诗的内容: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登)和旷茫无边(高)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绘壮景、写

豪情、感沧桑是优秀登高诗的常态。这个登高的“高”已经不是一个物理的高度,它应该也体现了一种精神的高度:开阔的视野所带来的一种心灵的丰富。

下面欣赏名家谈登高诗鉴赏。(投影)

生齐读:

(登高诗)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是视野的广阔,而且有诗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有浑厚之感。

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由高而低,由历史到个人,由空阔到逼仄,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

分析要开放,最好把作品放在系统中,在多方面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分析,结论才有可能深入。

师:大家课后也可以阅读一下当代学者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让我们对作品的鉴赏更加深入、细致、丰富,贴近自己的心灵感悟。今天我们通过登高诗鉴赏专题的学习,来感悟宏大深沉的精神力量,让生命色彩更加丰富。大家课后复习诗歌的时候也可以用分类别整合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诗作的理解,加强诗歌题材分类的意识,如山水田园诗、军旅边塞诗、送别惜别诗、咏史怀古诗等,通过整合,整体把握类别的特点,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今天的这节课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下课!思路解说:

这节课是我在南京市开设的选修教学探究课,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选修与必修打通,将选修教材内部各专题打通,真正体现选修的特点。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按照文学史的脉络,以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风格为依据进行专题分类。在实施教学时,要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目标最优化原则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把《唐诗宋词选读》初唐诗专题中的《滕王阁》、盛唐诗专题中的《与诸子登岘山》、中唐诗专题中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晚唐诗专题中的《安定城楼》和《必修四》中杜甫的《登高》等篇目整合起来,设计为“登高诗”专题。在前期准备阶段注意了以下问题: 一是注意单篇教学的落实,课前布置学生充分的预习未接触过的诗篇,温习已学过的诗篇,以提高课堂整合的效率。因为是在外校借班上课,事先我将所有课上要涉及的必修、选修诗作印成了一张讲义发给学生以加强诵读与理解;二是注意板块流程的顺序安排及问题设置的斟酌,能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分”与“合”的组合学习;三是强调古诗词鉴赏方法的归纳整理,以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整个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由学生诵读登高诗导入;2.走进作品(景之高远):通过对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的问题探讨明确鉴赏方法——抓住景与情的关系;3.走进诗人(情之深远):通过对李商隐《安定城楼》 的典故探讨明确鉴赏方法——知人论世,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4.走进哲思(心灵之幽远):比较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与前面登高诗的不同之处,并交流其它登高诗中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从个人、国

家、时代三方面总结登高诗中诗人抒发的感慨;5.走进传统(文化之长远):比较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登高》。分组讨论交流: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 教师提供名家谈登高诗鉴赏以供参照;6.明确诗歌题材分类学习意识。

在《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文学熏陶与实际应用并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融?这一直是我思索的问题。应尽量避免以下两种极端现象:一是严谨有余,解析明白,导致灵性不足,诗意全无;二是过于松散,漫无目的,导致眼花缭乱,不知所谓。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要求,高中古诗词教学既不能过分依赖于程序化的解析,又不能陷入多元解读、没有旨归的泥淖,希望通过这样的专题式整合的尝试,让师生都有新的感悟。

上一篇:党课考试复习题目整理下一篇:2019年广西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