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朝历史人物的故事

2024-04-20

关于汉朝历史人物的故事(精选11篇)

关于汉朝历史人物的故事 篇1

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元帝去世后,成帝继位,王政君被尊为太后;哀帝时,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哀帝去世后,王政君立2岁的刘衡为皇帝,此即汉平帝,同时任命王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第二年,王莽当上了安汉公。后王莽的女儿被汉平帝选为皇后,权势赫然。

公元5年12月,王莽以祝贺生日为名,用药酒毒死了平帝。不久,有个叫孟通的人声称他在武功掏井时发现了一块上圆下万的白石,土面刻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八个大字。王莽的亲信报告给太皇太后,说这是天意。王政君不相信,没同意。太保王舜又说,为皇帝不是真皇帝,是摄行(代理)皇帝之事的意思,应该同意。王政君感到情况不对,但已无法制止。于是,王莽当上了摄皇帝,立了个两岁的孩子刘婴做皇帝,历史上称之为孺子婴。

公元8年,又有人报告,说有一个亭长梦见“天公使者”,天公传话给他,摄皇帝应当做真皇帝。如果不信,明天起身可见亭中有一口新井。据说,第二天亭长果然看到一口新井。更有趣的是一个叫哀章的人,穿着黄衣,趁着暮色跑进汉高祖庙,交给守庙人一个铜匣子,匣子里装有一卷图、一卷书,内容是汉高祖刘邦吩咐王莽做真皇帝。守庙人将此向王莽报告,于是,王莽宣布接受 “大命。,废小皇帝为定安公,自己正式做起皇帝来。临做皇帝时,王莽还握着孺子婴的手流着泪说,他是迫于”皇天成命“,不能像周公那样将大权还给成王,他感到非常遗憾。王莽就是这样当上皇帝的。

关于汉朝历史人物的故事 篇2

《我从汉朝来》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人文纪录片, 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对话性, 即现代与汉代的对话。这种全新的时空对话赋予整部纪录片以饱满的信息容量和对话张力。该片将汉画像石中的景象和现代人的生活交织在一起, 通过汉代和现代对话的方式, 让我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演变。纪录片从六个与现实相对应方面对汉代社会文化生活予以复现。例如, 家是否可以维系人们的情感;男人如何在家和社会中承担责任;女性在恋爱和婚姻中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焦虑;以及饭局所扮演的角色等等, 这些都与我们的现实的生活形成的一个隐形的参照和一种显性的对比。

为了实现纪录片内容跟当下生活产生联系, 编导有时直接讲述现代人的生活, 再找出相似的汉朝人的故事;有时则先通过汉朝人的故事来牵引到现代人的生活。并且通过现代与汉代, 汉代与现代的时空对话, 实现了让观众对自身和历史了解外, 也进一步彰显了他们身上所流露出的民族精神。纪录片中有许多现代生活的画面, 既能够清楚地看到汉代文化在当代文化的巨大差异, 也能看到当下跟汉代相同, 无论是女性在当下文化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无论是男人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的理解等等, 尽管这些都处处透露出两个时代的差别, 但在女子独立于世和当下国人对“信”和“义”的理解上, 我们都能找出其思想行为的始源。如在《汉子的荣耀》一集中, 编导先从荆轲刺秦这一故事进行讲述, 从“侠”字出发展开对话, 所谓“侠”就是每个人都少不了的那份勇气和担当;即“重然诺, 轻生死, 言必行, 行必果”。编导又借助“剑”的意义展开对话叙事。“季札挂剑”这一历史典故很好地交代了“信”和“义”作为一个男人行走江湖的根本。吴国王子季札出使徐国, 徐国国君喜欢季札身上的佩剑, 季札允诺出使完后, 再讲宝剑赠送, 等季札出使回来, 国君已经去世, 而季札依旧遵守诺言, 将剑挂在了徐国国君的墓前。尽管没有了汉代的繁缛礼节, 但是对信义的坚守依旧是现代人存活于世的重要品德。刀剑收藏者龚剑和冷兵器收藏者李永开他们铸剑、练剑、收藏剑, 他们用行为解释了“剑”暗喻信义, 而信义则是最真诚的东西。当下社会, “剑”已经超越了实战意义和作为兵器的价值, 他们迷恋剑, 是因为剑本身承载着道德、品德、正义, 同时还表明了自身对社会的担当。以上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行为都能在汉代找到原型。这就很直接地证明着这些来自汉朝的文化从未消失。

这种对话叙事, 无论是从汉代来对接现代, 还是用现代的案例来追溯汉代, 我们都能在时空对话中获知“我们从哪里来, 又将到哪里去”的答案。也恰恰由于这种古今对话的叙事方式的设置, 很好地满足了当下电视观众在时空穿越中对汉朝的认识, 也让我观众对当下生活的有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汉代和现代人们在服饰、形象发生了多少变化, 观众总能在了解祖先、了解历史中品味出一种变与不变的历史民族况味, 而这种古今相同民族精神至今还在延续。一千多年过去了, 但是从汉而来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从未消散, 并且成为一种隐形的民族记忆潜伏在每个人的骨子里。正如纪录片创作者们所说, “这些自汉朝以来的文化血脉从未间断过, 它的点点滴滴还存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寻汉, 也是寻我们曾经的故事。我们从汉朝来, 我们仍在朝着汉朝人前行的方向去”。可以说, 这种与历史的对话方式, 大大拓宽了这部历史纪录片的意义空间, 使许多内容获得了现实感和反思性。1

二、以个体叙事反思当下现实

中国的叙事者一直喜欢在讲述历史的过程中植入个人故事, 并借助个人的故事来实现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司马迁的《史记》对历史的记载也不例外。作为历史题材人文纪录片《我从汉朝来》同样秉承了用个体化方式来讲述汉代生活, 而这种个体化叙事方式实际上与纪录片的可看性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然而, 《我从汉朝来》如果仅仅是汉画像石上的画像进行技术化演绎, 很难将汉代的生活讲述清楚, 表达到位。为了引起当下观众对汉代的陈年旧事观看兴趣和减少时空穿越有可能诱发的传播隔阂, 编导以当下人的故事来讲述, 让观众在汉代和现代重叠交汇的地方了解自身, 了解历史。

有了“当下人的故事”这一讲述盾牌, 观众对讲述历史的无感也就不攻自破了。这种叙事技巧的很大程度上也为引导人们对现实, 对历史的反思做好了铺垫。如第一集《家的记忆》着重讲述了荷兰籍第5代华裔余望安女士在祖籍国并跨于千山万水到中国寻亲的曲折故事, 而千辛万苦义务帮助余望安女士最终找到祖籍地的是当下的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侨联常委的陈有理。人存活于世, 每一个人都想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根在什么地方, 寻根问祖依据什么?是祠堂、墓碑。但现在这些遗迹正被现代化所破坏, 假如这样下去, 将来我们的后人将无从寻根问祖, 无从唤醒海外华人内心深藏的对故乡、对家族, 对国家的精神归属。编导选择这样从当下的普通人物入手, 让我们通过他的坚持来反思自身, 思考人生的意义。除此之外, 纪录片还以同样的手法讲述了四川农民陈守斌在机械化收割的大势下, 依旧选择用汉代镰刀收割自家的那几亩水稻, 以传统的方式顺应着自然;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杨晔行侠仗义, 不矜其能;红十字会工作者高敏在协调病人之间人体器官的捐献延续着新的生命。纪录片《我从汉朝来》正是通过近60位普通而又个性鲜明的个体化叙事, 很好地论证了在现代社会人们该怎么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时代的变迁, 以及在认识现实中实现自身价值。

这种借用现代人故事展开讲述, 可以说是大大弥补了仅仅靠再现汉朝人生活有可能带来的枯燥和单一。特别是这种个体化的叙事手法是以一种具体的, 实实在在的视角讲述了现代生活中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另外, 以个体化参与叙事的叙事手法用的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身边人的故事, 这种个体化故事的妙用, 不仅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想象, 更使人们在想象的追溯中感知自身, 反思现实。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从汉朝来》通过讲述个人的故事实现了我们对自身的重新定位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定。无论是余望安的寻根之旅还是琥璟明、梁启靖等人对汉代的向往, 我们都能发现汉朝民族精神对他们的牵引。当然, 我们不能指望一部纪录片发挥实际性的认知作用, 但是却可以潜移默化地把民族的记忆、民族的根植入观众脑中, 再通过观众的理解消化做出主观认同。尽管个体化的讲述虽然不具备以偏概全的说服力, 但是当不同的个体化参与叙事却可以达到巨大的精神引擎效果, 帮助观众重构民族的记忆。

三、以典型叙事重构汉朝景象

纪录片特别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给予观众一种文化品质:它的主题首先是人, 人作为纪录片的叙事的重要载体, 人的劳动方式、人的生产工具和处世风格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折射。虽然人们对汉朝的景象缺乏认识, 但是从汉朝而来的汉画像石和人物传奇, 都会在弥补年代久远带来的认识上不足。因此除了对汉画像石进行最大程度还原外, 纪录片还通过对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述, 让观众直截了当地了理解汉朝的景象。但汉画像石上所呈现出来的人物形态各异、风情各有千秋, 其记录人物之多, 涉及范围之广, 细节刻画之深刻, 倘若一一进行介绍, 很容易使得纪录片变得华而不实。因此, 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故事就显得至关重要。

编导在讲述汉代生活时, 实际上是对重大题材进行自觉选择, 这种自觉不仅担负着还原历史的画面的职责, 与此同时还在向观众交代汉朝景象, 让观众在追忆祖先同时, 更不忘重构对汉朝的记忆。该片通过影像和解说词再现了汉代人女性、劳作、家庭生活等各类场景和人物形象, 甚至再现了先民想象中的神仙世界。在《宴饮》这一集当中, 编导借助汉画像石收藏者王洪震收藏的四块汉画像石, 为我们逼真地再现了汉代劳动人民依据时令节气来指导农业劳作和日常生活。最为代表的就是那副汉代普通家庭的生活图景, 男人在田地里劳作, 池塘里养鱼, 女主人在纺织, 准备食物。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被生动地呈现出来, 大大地填补了现代人对汉代人生活画面的想象。故事的典型除了利用“历史事件背后的普通故事”的公式外, 纪录片还利用的“普通人加普通事”公式, 再次对汉朝进行还原再现。这种选择典型生活细节进行加工叙事, 除了让我们了解汉代人对巧夺天工的手艺, 让现在的观众如身临其境般领会那个年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余, 这种用动画模拟加配音加解说的艺术手法很好地避免了汉画像石自身的枯燥和琐碎, 是整个纪录片变得惟妙惟肖, 生动活泼。

除用典型的汉画像石中平凡的故事来再现汉代生活外, 纪录片还用历史典故,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讲述, 来加深电视观众对汉代画面的想象。像是片中采用了荆轲不顾自身安危刺杀秦王、鸿门宴上樊哙生吃猪肘、孔子拜项橐为师等典型故事, 通过这些人物行事风格和对人生的理解, 来帮助我们构建遥远的汉朝景象, 认识祖先。汉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编导选择了班超、樊哙、荆轲、卓文君等这些人物, 历史人物都与汉朝不同时期的重要变革密切相关, 这些典型人物的选取最能还原时代的面貌。另外, 编导还选择普通人物的具体生活场景来填补重要历史时期的细节, 这种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普通百姓的故事”公式, 就可以大致勾画出汉王朝的历史面貌。难得可贵之处在于这种典型人物故事的妙用还善于突出人物的个性形象。历史人物形象有多个侧面, 突出人物形象既要抓住人物的个性, 更要通过人物形象来揭示当时的时代特征。

纪录片的成败不在于故事的多少, 也不在于只是一味地寻找人人皆知的案例, 为纪录片博取收视率, 更多的是能在众多故事中选择最佳叙事载体, 为纪录片实现更好的表达找到驱动力。

当下,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世界一体化加速了融合的同时, 更是消解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如何在文化霸权的语境中实现本土文化的回归, 越来越多地成为文化创作的新方向。纪录片的创作, 特别是人文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不单单只是历史的记录者, 传统文明的传承者, 更应该是民族记忆的掘墓者和继承者。而纪录片《我从汉朝来》无疑践行了纪录片在新时期、新的传播环境下一次承前启后的尝试。因为它不仅在追溯古代人生活中, 实现跟过去的对话, 并在复现中唤醒了我们对汉代的记忆, 完成了寻根之旅。最重要的是它在传统纪录片这块土壤上栽下了建构民族共同记忆的火种。

注释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 篇3

人物经历

阮丽珍,阮大铖之女。生年不详,约卒于清世祖顺治中。阮丽珍才貌双全,是冠绝江南的才女,阮大铖所作《燕子笺传奇》,相传乃阮丽珍所作;此外,她还作有《梦虎缘》、《鸾帕血》、《梵天庐丛录》等剧。阮大铖降清,传说她被豫亲王多铎掳入府中,一说阮大铖将她献给多铎。后被多铎福晋所妒,遂被鸩毒而死。然而,阮丽珍的命运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学者郑雷经过深入研究,认为阮丽珍被多铎所得的观点不能成立。今藕山镇阮氏后人保存的清代《阮氏宗谱》卷二阮大铖名下注:

行传九,字集之,号圆海。娶吴氏,封安人。无嗣,女一,适曹台望。奉内院洪批,议将曹台望第三子柽继立为嗣孙。

有关汉朝的历史故事 篇4

项羽瞪着眼睛大骂:“刘邦这小子,明天一早,我们就到灞上去收拾他!”这时项羽有兵马四十万,号称一百万,在鸿门扎营;刘邦有兵马十万,号称二十万,扎在灞上,距离项羽的兵营不过四十里地。项羽哪里知道,他的另一个叔父项伯跟张良有生死之交,连夜骑着快马跑到刘邦营里想救出张良。张良把项伯的话又都告诉了刘邦。刘邦吓得没法儿说,就和张良两个求项伯去说情。

项伯叫刘邦明天一早去向项羽赔不是。刘邦说:“当然,当然!”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刘邦带着张良、樊哙、夏侯婴等几个心腹和一百来个人上鸿门来了。到了营前,刘邦只带着张良一人进去见项羽。他不敢行平辈礼,趴在地下,说:“刘邦拜见将军。”

项羽杀气腾腾地问他:“你有三项大罪,知道不知道?”

刘邦说:“我只不过是个沛县的亭长,听了别人的话兴兵伐秦,才投在将军的旗子下,听从将军指挥,丝毫不敢冒犯将军。”

项羽说:“天下痛恨秦王,你自作主张把他放了这是第一。你随便改变法令,收买人心,这是第二。你抗拒诸侯,不准他们进关,这是第三。”

刘邦说:“请将军允许我把话说完,再办我的罪。第一、秦王子婴前来投降,我不敢自作主张,只是暂时把他看管起来,等候将军发落。第二、秦国法令苛刻,我急于约法三章,就为了宣扬将军的恩德。第三、我怕盗贼未平,秦军的残余可能作乱,不能不派人守关,哪儿敢抗拒将军呢?”

项羽听到这儿,脸色缓和得多了。刘邦接着说:“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我们同心协力,托将军洪福,我先进关,能在这儿见到将军,真够高兴的了。哪儿知道有人从中挑拨,叫将军生气。”

项羽直爽地说:“这都是你的部下曹无伤说的。”说着,他叫刘邦坐下,留他喝酒。项羽和项伯殷殷勤勤地劝酒,刘邦提心吊胆地不敢多喝。

喝酒喝了不少时间,范增见项羽还不杀刘邦,急得拿起腰带上拴着的一块玉,再三向项羽使眼神,项羽就是不下手。

没办法,范增借个因由出去叫项羽的叔伯兄弟项庄过来,对他说:“大王太厚道了,你快进去给刘邦敬酒,完了,就给他们舞剑,瞧个方便,杀了刘邦。要不然,咱们将来都要做他的俘虏呢。”

项庄进去敬过了酒,说:“请允许我舞剑,给沛公下酒。”说着就拔剑起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项伯看出了名堂,也起来对项羽说:“一个人舞不如两个人舞。”

他也拔剑起舞,老把身子挡住刘邦。张良也像范增那样向项羽告个便儿到了军门外,樊哙上来问:“怎么样了?”

张良说:“十分紧急。项庄舞剑,要对沛公下手。”

樊哙说:“要死死在一块儿!我去!”

樊哙右手提着宝剑。左手抱着盾牌,直往军门冲去。卫兵们横着长戟,不让他进去。樊哙拿盾牌一顶,就撞倒了两个卫兵。他们还没爬起来,樊哙已经进了中军,用剑挑起帘子,冲到里面,气得连头发都向上直竖,两只眼睛睁得连眼角都快裂开来了。

项羽坐不住了,按着剑,问:“你是什么人?”张良抢前回答说:“他是替沛公驾车的樊哙,前来讨赏。”

项羽说:“好一个壮士。赏他一斗好酒,一只肘(zhǒu)子。”底下的人就给他一斗酒,一只生的猪肘子。

樊哙咕噜一声喝完了酒,把盾牌覆在地上,把生的猪肘搁在盾面上,用剑切着吃。项羽说:“壮士还能喝吗?”

樊哙说:“我死也不怕,还怕喝酒?秦王像豺狼虎豹一般,只知道杀人,才逼得天下都起来反抗。怀王跟将士们约定:谁先进关,谁就做王。现在沛公先进了关,他可并没称王。他封了库房,关了宫室,把军队驻在灞上,天天等着大王来。派士兵去守关也是为了防备盗贼,防备秦人作乱。沛公这么劳苦功高,大王没给他什么赏赐,反倒听了小人的挑拨,要杀害有功劳的人,这是走秦王的老路,我以为大王不能这样。”

项羽没有回应,光说:“坐。”

过了一会儿,刘邦起来上厕所去,张良向项伯低声地告个便儿,带着樊哙跟了出来。樊哙叫刘邦溜回去。刘邦嘱咐张良留着代他向项羽告辞,他只带着樊哙、夏侯婴他们几个人从小道跑回灞上去了。刘邦一回到营里,就把向项羽告密的曹无伤斩了。

项羽见刘邦好久没回来,就派陈平去请他。张良进去赔不是,说:“沛公醉了,怕失礼,叫我奉上白璧一双,献给将军;玉斗一双,献给亚父。”

项羽说:“沛公呐?”

张良说:“他怕将军的部下跟他为难,先走了,这会儿大概已经快到灞上了。”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简介 篇5

徐万且(生卒年月不详) 西汉胶东国即墨(今平度东南)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太初历》编制者之一。汉武帝时,西汉初沿用的古历法已不适用。太初元年(前 104),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武帝下令改编历法,选调各地历法专家学者编制新历,徐被选中。

成就

西汉初沿用的古历法已不适用。汉武帝时,选调各地民间历法专家学者,制定新历,徐万且当选其中,参与新历研制工作,数年后新历研制成功,名为《太初历》。

《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推算出135个月有23次交食的周期。《太初历》制成后,一直实施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长达189年之久。

汉朝历史小故事 篇6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利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式来巩固中央集权的治国方略、出兵打垮匈奴的壮举以及不拘一格的用人原则,使后世无数的帝王无法望其项背。据史料记载,刘彻系汉景帝的妃子王美人所生,相传王美人怀有刘彻之时梦见太阳钻入怀中,这使刚出生的刘彻备受汉景帝的喜欢,再加上其母亲当时正受汉景帝的宠爱,更使得景帝将刘彻视为掌上明珠,这引起了当时太子的母亲栗姬的不满。与刘彻相比,阿娇的出生同样显得异常高贵,她是汉景帝的胞妹馆陶长公主之女。按照长公主的意思,出落得犹如一朵出水芙蓉的阿娇自然是未来的皇后,理应许配予太子,于是,长公主便差人去征询栗姬的意见,她原本以为两人门当户对,栗姬再怎么心胸狭窄也断不会反对这门亲事,可是令她始料不及的是,栗姬居然会由于对长公主经常推荐一些后宫妃子给汉武帝的行为异常嫉恨而反对这门亲事。栗姬这一拒绝令长公主颜面扫地,两人遂成为生死冤家。

尽管阿娇与当时的太子刘荣配对没有成功,但却给刘彻与阿娇的结合创造了条件。刘彻“金屋藏娇”的故事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根据民间的传说,在栗姬拒绝长公主的联姻请求后,长公主异常生气,于是善于以退为进的王美人抓住这个机会,在长公主面前大献殷勤。为了发泄心中的怒气,也为了表示对栗姬的鄙视,长公主便决定将阿娇嫁予刘彻。这正中王美人的下怀,因为刘彻与阿娇的结合,意味着长公主便站在了她这一边,有了长公主的支持,她将刘彻推向太子宝座的梦想便成功了一半。最后,双方经过一番密谋和交流,长公主便与王美人达成了将阿娇配与刘彻的共识,只需征得景帝的同意,刘彻和阿娇的婚姻便可正式确定下来。可是,在王美人说服景帝之时遇到了困难,考虑到阿娇比刘彻大几岁,景帝并没有贸然答应这门亲事。无奈之下,王美人请长公主出面求亲。为了说服景帝,长公主索性带女儿一起入宫。她当着景帝之面携住刘彻,问刘彻愿不愿意娶媳妇,聪明的刘彻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对着长公主嬉笑无言。长公主明白刘彻的心思,故意指着身边的一群宫女问刘彻喜不喜欢,刘彻立刻将头摇得像拨浪鼓表示不行,双眼一直盯着旁边的阿娇。这时,长公主才用手指着阿娇,问刘彻愿不愿意娶阿娇。刘彻立刻笑起来并说道:“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刘彻此话一出,不仅逗得长公主和王美人捧腹大笑,而且连一旁的景帝也开口笑骂刘彻是“厚脸皮”。最终,考虑到刘彻小小年纪便拥有如此豪迈的口气,两人可能是前身注定的姻缘,便同意了这门亲事。后来,在长公主与王美人的共同努力下,刘彻果然继承了皇位并立阿娇为后,随之,“金屋藏娇”的典故也流传开来。

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除了以上这一种最为流行的版本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版本流传于世,但是无论是哪一种传说,故事的情节都大致相同,只是在场景的设置上出现了一定的差异,但这些细微的差异并不能掩盖汉武帝“金屋藏娇”的事实。

中国汉朝最著名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篇7

当今“廉政”一词频繁见诸报章,追本溯源,其本来的涵义与“廉正”相同——“廉”为官德,“政”者“正”也。

《晏子春秋》记载说:“(齐)景公问晏子曰:‘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污涂,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晏子以水的品性比喻为政之德,认为只有像水那样保持至清之德,才能涤除尘垢,使政治永远保持清明公正。(图:汉景帝时郅都以严酷闻名)

专讲古代政制的儒家经典《周礼》则主张从六个方面考核官吏的廉德,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称为“六计”。就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品格才算“廉”。这实际上已经是较为成熟的廉政制度设计了。

而《论语·颜渊》则记载了儒家创始人孔子关于“政”的一个非常恰当的诠释。他在回答季康子问“政”时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也即政治的根本要义就是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如果执政者带头做到公正无私,下面的官员就不敢以权谋私了。由此可见,古人所谓“廉政”的本来涵义,指的是清廉公正的政治。

由于民众对暴政的反抗及对善政、仁政的追求与拥护,也由于历代进步思想家对天下为公、以民为本、仁政德治、勤政爱民、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等等朴素民主思想与道德人文思想的坚持与弘扬,因而在中国政治传统中形成了一个优秀的廉政传统,并且涌现了许多真儒、清官和廉吏,西汉的郅都就是其中一位。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郅都为有史以来“酷吏”第一人。值得注意的是,汉时的“酷吏”是不能和后来的来俊臣之流等同视之。汉时的“酷吏”之“酷”在于他们对权势从不手软,执法如山。郅都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敢于捶扑豪强权贵;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名丧胆。郅都被时人称为酷吏“苍鹰”,而后人誉他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

张庆捷《三晋历史人物》中对郅都事迹有精彩描述。汉文帝时,郅都踏入仕途,初任郎官,为文帝侍从。汉景帝继位,郅都被晋为中郎将。他性格耿直,“敢直谏”,也能抛开情面,“面折大臣于朝”。很快便得到汉景帝的重视。

汉初,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胀,横行乡里,目无国法。济南 郡的闲氏家强,仗着宗族户多人众,称霸地方,屡与官府作难。地方官循于常法,“莫能制”,于是汉景帝拜郅都为济南太守。郅都采取以暴制暴的酷烈手段,到任即捕杀闲氏首恶,推行严法,开西汉以严厉手段打击豪强之先河。济南郡首恶被诛,“余皆股栗”,不敢再与官府对抗。他在任一年多,号称难治的济南,形势非常安定,“郡中不拾遗”。郅都雷厉风行地摧折济南豪强,影响极大。

汉景帝七年(前 150年),郅都迁升为中尉,掌管京师治安,亲领北军。他执法不阿,从不趋炎附势,或视权臣脸色行事。皇亲国戚、功臣列侯犯法,郅都不论何官何人,一律以法惩之。列侯宗室对部都是又恨又慎,见他皆侧目而视,背后称他为“苍鹰”,喻指他执法异常凶猛。

汉朝历史的简介 篇8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男服:礼服:汉朝的祭祀礼服,承袭了秦代的废除“六冕”,以一种冕服为祭天地明堂之礼服的办法。

冕冠服:为最尊贵的祭祀礼服,是天子及三公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穿着。

长冠服:为夫子和执事百官,用在祭宗庙及各种小祀,如五岳、四渎、山川、社稷等典礼穿者。

委貌冠服:相当于周代的冠弁服。为公卿诸候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的时候穿着。

皮弁冠服:此种冠服为大射礼时,执事者穿着,衣裳为缁麻衣,皂领袖、素裳。

朝服: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过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称。汉代的朝服,服色是随着五时色,即春青、夏朱、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女服:庙服:相当于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礼服中,地位最尊贵的一种。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庙服,皇后之谒庙服,其服色是皂下。

蚕服:相当于周代约鞠衣。每年三月,皇后率领公卿诸侯夫人亲蚕礼时穿着。

饮食

汉朝皇帝拥有当时全国最为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负责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属职官中,与饮食活动有关的有太官,汤官和导官,它们分别“主膳食”、“主饼饵”和“主择米” 。这是一个人员庞大的官吏系统。太官令下设有七丞,包括负责各地进献食物的太官献丞、管理日常饮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太官和汤官各拥有奴婢3000人,为皇帝和后宫膳食开支一年达二万万钱。这笔开支相等于汉代中等水平百姓二万户的家产。每天开支达54.8万钱,相当于2700多石上好的粱米,或是91000多斤好肉。汉朝礼制规定:天子“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他们“甘肥饮美,殚天下之味。 ”

在此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也加剧了。据《史记》、《汉书》等记载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中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同一时期,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朝鲜习惯使用筷子吃饭,朝鲜人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养老

历代赡养老人的做法差异很大,最好的要算汉代了。西汉初期,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汉代老人的“政治”待遇还体现在可以“行驰道旁道”。驰道是专为天子驰走车马的,绝对禁止他人行走。即便是皇子,也不允许。

节日

重阳节俗始于汉朝,成于魏晋。九月九日桓景一家照办,果然家里人避免了血光之灾。此后每到九月九日,人们就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萸,成为节俗。

猜你感兴趣:

1.汉朝历史简介

2.汉朝历史概况

3.中国古代汉朝历史事件介绍

4.汉朝刘欣简介

汉朝的故事600字 篇9

确实,萧何没有看错人。韩信原先在项羽军中当个郎中的小官,由于无所事事,便逃到刘邦营中做了个连敖,以后被夏侯婴推荐提升为治粟部尉。从此与萧何常有了接触的机会。萧何慧眼识英杰,对韩信的政治、军事才能十分钦佩,多次向刘邦推荐要重用韩信,刘邦未肯明确表态,韩信耐不得寂寞。才偷偷逃离汉军的。萧何一边想着韩信的往事,一边策马奔驰,追了两天两夜,才追上韩信,好言好语地把韩信劝回军营。

刘邦却大骂萧何:“一个韩信,小小的治粟部尉,值得你去追回来吗?”“大王怎么能这样看待韩信呢?”萧何趁机向刘邦说起韩信的好处来,“要说人才,眼下中国没有第二个能超过韩信的。大王如果要与项羽争夺天下,韩信是帮助你成全帝王之业最合适的人才了,大王到底有没有重用韩信的打算呢?”

有关汉朝的历史典故 篇10

巫蛊为一种巫术。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

武帝晚年,赵国人江充受武帝重用,且与太子及卫氏一族素不和。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武帝病重,有不久于世之象,江充、苏文等人更加惧怕将来太子继位后会诛杀他们。便想到利用“巫蛊之术”去制造阴谋。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奸,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江充使长安城的数万人死于非命。而武帝去了别处休养,如往常般将政事托付与太子,后宫事托付皇后,却并不召见太子与皇后所派的慰问使者。

随后,江充来到皇后宫搜查,将皇后寝殿弄得连放床之处也没有;接着江充去太子宫掘蛊,掘出桐木做的人偶,并栽赃太子咒诅君父。太子信任父亲,并不认为父亲会怀疑自己有弑父之心,本欲亲往武帝处禀明冤情,然而见江充等来势汹汹,因此召问少傅石德,石德认为皇帝在甘泉养病,甚至不见太子与皇后所派慰问使者,有可能不在人世,江充等人是在仿照赵高与李斯冤杀秦皇太子扶苏的故事。为了自保,石德建议太子越权行事,拘捕江充等人及追查他们的阴谋。此时江充逼太子甚急,太子在情急下同意石德所言。七月壬午,太子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江充助手按道侯韩说怀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诏,被来人杀死。太子派人禀告皇后,又分发武器给侍卫,搜查全城涉嫌巫蛊之人,并向百官宣布江充谋反。太子随即杀死江充,处死上林苑中的巫蛊术士。但是百密一疏,让苏文侥幸脱逃,向武帝控诉太子起兵谋反,武帝开始并不相信:“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里,回报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

父子终于失去了最后的沟通机会。被苏文等人连续欺骗两次后终于上当的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平乱。太子纠集了数万人,与丞相军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最终,太子势孤力弱而兵败,唯有逃离长安。皇后自杀,太子宾客多人亦被捕杀。此时武帝暴怒,然而臣下却惧而不言,壶关三老茂上书曰:“太子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无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意思就是太子进则不能面见皇上,退则被乱臣的陷害困扰,独自蒙冤,无处申诉,忍不住忿恨的心情,起而杀死江充,却又害怕皇上降罪,被迫逃亡。太子作为陛下的儿子,盗用父亲的军队,不过是为了救难,使自己免遭别人的陷害罢了,臣认为并非有什么险恶的用心。“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唯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宫下!”意思就是智慧之人不敢进言,善辩之士难以张口,我心中实在感到痛惜。希望陛下放宽心怀,平心静气,不要苛求自己的亲人,不要对太子的错误耿耿于怀,立即结束对太子的征讨,不要让太子长期逃亡在外!我以对陛下的一片忠心,随时准备献出我短暂的性命,待罪于建章宫外。武帝醒悟,有悔意,但并未赦免太子,太子逃到湖县一户贫家,户主常卖屦以维持太子生活所需。太子有一位富有的故人在此地,因为刘据派人找他而被人发现,官吏围捕太子,太子因拒绝被捕而自杀,户主亦被杀。

到此“巫蛊之祸”事件也告一段落。久之,官吏和百姓以巫蛊害人罪相互告发的,经过调查发现多有不实。后来得知太子是被冤枉的,此时汉武帝霍然醒悟,立即就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并下令将江充满门抄斩,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曾对太子兵刃相加的人也陆续被杀。上怜太子无辜,就派人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宫殿,叫作“思子宫”,又造了一座高台,叫作“归来望思之台”,借以寄托他对太子刘据和那两个孙子的思念,天下闻而悲之。

汉朝历史典故 篇11

古代战争史里,以少胜多的战例很多。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而这样的战役在西方却少得可怜,因为他们让为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偶尔有个战役,便被吹捧得无以复加。冷兵器时代打仗,如果指挥精妙,士气高昂,武器不弱,武艺高超,则“以一当十”是可能的。但是“以一当百”就相当可疑了,偏偏我国历史书记载了几个这样的战例。似乎写史书的作者在编造神话,东汉光武帝刘秀也就是神话人物之一。

欧洲的典型战例是坎尼战役。公元前216 年6 月2 日,意大利半岛东南沿海的坎尼附近,以约4万步兵和1万骑兵对抗罗马8 万步兵和6千骑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就是西方军事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坎尼战役。此战充分显示了汉尼拔卓越的指挥艺术和组织才能。在西方战争史上,坎尼战役被称之为军事艺术上无与伦比的典范。在西方国家的词汇中,“坎尼”成了围歼战役的代名词。坎尼战役里汉尼拔军对罗马军数量上只有相对弱势,五万对九万,如果考虑统帅的才能和士兵的素质,以及骑兵的优势,则汉尼拔的胜利是可信的。

东汉史书最喜欢胡吹,数字不靠谱,史家注水成分太大!

上一篇:在懦弱与勇敢之间作文700字下一篇:四年级记事作文:关于电脑游戏300字